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低碳经济 区域经济 发展路径 产业结构 调整经济 驱动因素
一、前言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基于环境保护、知识经济、资源约束及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不断引起人们关注的,也是我国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必经途径之一,学术界也因此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应该说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世界革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低碳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只有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一)产业发展方式调整
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调整消费、投资与出口之间的结构;第二,调整三种产业之间的结构;第三,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1.转变需求分配的结构
需求分配结构的调整,主要指投资、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及出口在总需求中比例的调整。消费、出口及投资等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这三个因素的变动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会产生影响。投资的增加会带来区域碳排放的明显增加,发达区域资产投资率低,碳排放相对较低,欠发达区域发展基础设施的现实需要亟需资产的投入,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及发展,从而带来区域碳排放的急剧增长,当区域基础设施能基本满足区域经济未来发展需要时,应逐渐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另外,在碳排放强度上,居民消费明显高于政府消费,因此,应合理降低居民消费的比例,以降低碳排放水平。
2.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大地促进了欠发达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例大幅下降,第二产业比例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例上升但涨幅低于第二产业,这表明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的碳排放强度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都要远远高出,因此,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导致碳排放水平的上升[1]。在三大产业结构中,三个产业的发展都会带来碳排放量的上升,但第三产业的单位产出的增加量普遍小于第二产业[2]。只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的比例超过第二产业并成为区域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时,区域碳排放的强度才会有效降低[3]。因此,应不断地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最终达到以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体系才能能适应低碳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进出口结构调整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品的交易必然会引起依附于商品的碳排放的转移。商品的生产、消费及碳排放的区域分离,也会对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国际产业的分工,发达区域主要集中于提供知识、技术及服务密集型产品,而欠发达区域主要集中于生产并提供资源及能源密集型的高碳型产品,从而使得发达区域高碳型产品的进口多于出口,而欠发达区域高碳型产品的出口多于进口,依附于进出口商品中的碳排放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欠发达区域高碳型商品的出口支撑了发达区域对资源及能源密集型商品的消费需求[4][5]。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以优化进出口结构为核心,从而降低依附于出口商品中的碳排放水平。
(三)能源结构调整
发展区域低碳能源供应,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在区域能源供应中,提高能源开发、生产、输送、及利用过程中的使用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能源使用过程的碳排放;二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构建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多元化区域能源结构,并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使得区域经济逐步向低碳化甚至无碳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积极研发和应用一批新型低碳材料及核心低碳技术。
(四)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
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等这四种传统要素中,以资源及资本的投入为主体,而劳动和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的产出贡献比例比较低,传统区域经济增长是以资源及能源投入为基础的。在过去几十年发展历程中,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土地等自然资源的超额利用、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大规模投入及政府大规模投资来拉动的。这不仅造成了经济内部结构的失衡,而且给资源、能源及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应不断增加劳动和人力资本要素投入的比例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使其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增长驱动要素的调整和转变。
三、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框架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发展框架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国际行动。包括国际低碳发展谈判与决策机制、国际低碳技术发展体系及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等三个方面。
第二个层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需求分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进出口结构调整及能源结构调整等;(二)区域经济发展驱动要素的调整,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
第三个层面是区域间系统优化。低碳城市的规划主要关心区域公正,主要体现为在公共空间、公共住房、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及相关政策机制等方面综合考虑社会不同阶层的差异化需求。区域空间的发展主要由紧凑型城市空间的规划来决定;区域公共住房体系主要取决于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及低碳建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区域公共交通建设,主要坚持以轨道和公共交通为主,倡导以步行及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体统,并提高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比例。另外,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利用高新技术降低碳排放,极力降低交通工具引起的碳排放。
第四个层面是区域治理模式的创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规范低碳城市的建设行为,引导低碳城市的建设方向,并指导低碳城市的建设进程。构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机制、生态环境型的区域商品和服务市场体系及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区域低碳的积极性。
四、结论
伴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不再是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导向,而是以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多目标协调综合发展为导向。与之相适应的,区域间影响社会经济关系的要素也由过去的区域劳动力资源、资金及能源等经济要素转变为区域成果共享与公平等民生民权要素及碳排放权等生态环境要素;区域之间的关系也从过去的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工协作的垂直型关系转变为基于创新协作的横向型关系。因而,传统的对区域共用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及对区域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发展模式将逐步被淘汰,合理的区域间生态补偿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4):120-132.
[2]刘再起,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闭[J].国外社会科学,2010(3):21-27.
[3]赵敏,上海碳源碳汇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近几年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人口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资源和能源量越来越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室气体的浓度也越来越高,使得全球变暖的程度不断加强。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另外,近几年来在我国出现了低碳经济思想,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低碳经济就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在发展上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要想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建立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定量性原则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当中,要想建立更完善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就要遵循定量性原则,使其具有可行性。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评价指标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针对那些难以进行量化的指标,应该将其划分为几个等级,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量化。
(二)系统性原则
在评价低碳经济时,要对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各个重点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全面地反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划分系统结构时要进行分层划分,这样才能够保证系统的控制力度。为了提高指标的系统性,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但是,还要对各个指标起到足够的重视,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内容挑选出来。这样才能保证系统体系的简洁性,使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三)动态性原则
我们应该明白,发展低碳经济不是静态的,这是一个动态的内容。所以必须要重视低碳经济的动态可比性。具体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进行纵向的时间序列的比较,还要及时发现各个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在制定过程中要保证规范与国际接轨,更好的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四)全面性原则
低碳经济的指标能够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同时,该原则的实现需要多种能力的协调配合,如高效的信息搜集能力及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等。
二、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
(一)评价指标的处理
在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充分考虑各项指标量纲、口径的不同,应实行标准化处理。一方面,正向化转变,取逆向指标的倒数值,进行正向化处理;另一方面,无量纲转变。如果单纯采取正向化转变方式,可能造成指标的离散变化,再加上指标的量纲差异性存在,对指标数值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提高评价指标的可比性与评价性,可采取归一化方式,实现指标的平滑替换。
(二)综合合成法
在判断各个区域的低碳经济指标时一般都采用线性加权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衡量经济发展状况。
(三)对结果的评判
对于碳排放量国内外专家都做出了详细的研究,并且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出了准确的标准。只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按照该标准进行,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低碳经济评价指标
(一)关注碳排放量,评价生产力指标
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核心评价指标。通过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评价,可将由于能源消耗而产生的碳排放量与GDP产出相结合,客观反映社会整体经济状况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变等,衡量我国城市在特定时期的综合低碳技术水平。由于生产力与经济结构指标直接关联,因此碳生产力的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城市的技术积累、货币资产状况等,以此控制单位能源消耗量,判断潜力。对于一些地区来说,正处于重化工生产阶段,必然与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矛盾,仍然以整体经济指标作为评价宏观碳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另外,有关低碳生产力的指标评价,还包括产品的单位能耗,如水泥综合能耗、吨钢综合能耗、火电煤耗等。同时也可以对重点行业单位的碳排放量指标进行评价,以此获得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加快污染治理,评价环境指标
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环境的优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目标之一。经国内外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对缓解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具有互赢互惠的优势。因此,加快改善环境质量,已成为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尤其强调工业三废处理、废弃物的碳排放强度两大指标,综合反映废弃物的产生量、处理水平以及工业污染的治理水平等现象。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影响
八国领导在G8峰会上经过反复的商定,最终确定了一个排放量控制的目标,到2050年为止,要减少全球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碳经济这种新环境的要求下,各个国家逐渐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作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低碳经济必将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一、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一)多哈回合谈判的影响
多哈回合谈判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需求条件、竞争条件及生产条件等都是低碳经济中的生产要素,所以,多哈回合谈判的顺利进行需要对低碳经济要求严格的执行,并对相关战略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全球变暖的现状下才能更好的去适应。此外,要想世界各国环境污得到真正的降低,就必须把谈判重点放在生产、使用环保产品等问题上。以此,各种低碳产品、服务都会在在低碳经济下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低碳产品在多哈回合谈判中触及到的各种规则和机制,对消除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自由化贸易实现的重要基础。
(二)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
双边和区域贸易谈判会受到低碳经济的一定影响。农业及非农业方面在多哈回合谈判基础之上的谈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快速推动进程发展速度,许多WTO成员国用区域性的双边贸易发展格局代替了贸易的自由化,把气候因素也涵盖其中。如欧盟和韩国在2010年签署了自贸协定,对国际气候框架进行了规划。WTO贸易开展中发展目标难以实现,而去积极的寻求更为简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就是在区域合作基础上达成共同目标,增强这些国家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这是低碳经济对区域经济方面的主要影响。
(三)国际自愿性贸易规则的影响
低碳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如何控制碳排放量,各个国家也都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一重要课题,但现在无论哪个国家,单凭自己的科技条件独自完成这一目标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各个国家的精诚合作来实现。非官方机构是当前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其中WRI和WBCSD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最具有参考价值,世界上也普遍的将其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作为参考标准。很多主体因素包含在其探索及实施中,最主要的是三个因素:间接排放、直接排放及价值链上下游的排放。其中,供应商是企业生产全部过程中低碳问题上严格把守的最为重要的一环。
二、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私营标准与低碳规则的制定
虽然目前大部分国际上的低碳经济标准都由非官方机构制定,没有法律效力的保护,但由于全世界范围内都去重视与遵从这些标准,约束效果在其本质上也就存在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必须在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中,对相关规则予以重视并可以科学合理的应用,才能有效的促进其发展,同时政府在对内制定相关标准时,要积极的鼓励私有企业参与其中,以保证低碳标准规则能顺利的推广开来。
(二)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新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低碳技术。而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开发新能源都会在以研发、应用和普及低碳技术为基础。目前,选择节能与能效提高技术最符合我国现在低碳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而氢能源、太阳能发电、核能等技术应是远期的关注目标。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核心要求,对低碳技术研发加大投入,合理优化科技力量,最大程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对国际上先进技术成果也要通过国际合作进行充分的吸收,这样,我国的碳排放问题就会在技术外溢效应下得到改善。
(三)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规则制定
自环境服务被欧盟提议加入到环境产品谈判范围后,对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规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我国要积极的结合自身低碳发展的国情,寻找挖掘对我国有利的相关低碳发展条款。在贸易清单中列入竞争力强的环境产品及服务,同时要避免多功能产品出现在自由贸易行列中。低碳贸易规则在非农业与农业谈判方面的内容,是我国必须要加以重视的,相关的调整方案要以非关税壁垒实际情况为依据,以充分发挥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
(四)加强对低碳相关规则的发展趋势的关注
日益增多的双边和区域性贸易协定在环境现状的逼迫下,加入了能源、气候、等环境问题。这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相关规则不论从国家经济收益还是可持续发展方面去考虑,都必然会涉及到。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国企业很注意和邻国的合作,通过一些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签订,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共同谋取发展。制定低碳经济相关规则后,还必须切实的落实工作。所以,面对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加强对低碳相关规则的发展趋势的关注,是我国在这种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必须要重视的。
三、结语
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而积极的参与到国际贸易中,这是大势所趋。而我国如果想要在这种大背景下站稳脚跟,相应的对策是必须要制定的,低碳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也要积极的参与,加强对低碳相关规则的发展趋势的关注,如此以来,国际贸易中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提高。必须认真的对低碳经济理念下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学习研究,扬弃以往的传统思想,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丽.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14.
[2]郭璟坤.论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3]王舒.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1.
[4]龙宁曲.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一绿色工业一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循环经济是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解决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在现实操作中,循环经济需遵循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减量化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和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放主体,以期尽可能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此外,也要求产品的包装简化以及产品功能的增大化,以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的目的。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它要求从原料制成成品,经过市场直到最后消费变成废物,又被引入新的“生产一消费一生产”的循环系统。资源化原则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要求产品和包装器具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而不是一次性消费。使用完毕就丢弃。同时要求系列产品和相关产品零部件及包装物兼容配套,产品更新换代零部件及包装物不淘汰,可为新一代产品和相关产品再次使用。上述原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但它们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只有减量化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其特点是通过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重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从上述分析看。两者从概念、发展模式、发展侧重点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的背景不同
低碳经济的概念是英国率先提出的。2003年英国发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出台一系列鼓励的配套经济政策。其主要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保护全球气候的背景下提出的。循环经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当时,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但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西方工业国家开始探索废弃物减量化、源头削减和废弃物再利用的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致力形成“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物质能量多次循环的模式。
(二)针对的重点不同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人手,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既是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学原理,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产业导向方面,低碳经济侧重强调建立少消耗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石油的产业体系,而循环经济强调无论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均对废弃物循环使用,。
在技术运用方面,低碳经济通过新能源技术、替代化石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循环技术,在现阶段由于成本效益的原因,要对采用这种技术后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
在地区布局上,循环经济强调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要求上下游企业实现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形成循环利用链。把废弃物的排放单位和利用单位在空间上有效集中,可以产生较大的聚集效益。低碳经济并不一定强调这种地域上的集聚,它强调的是产业结构问题,要求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是低碳能源,较多考虑能源供给与利用的优化。寻找替代能源,使用清洁能源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
(三)实施的方式不同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强调要建立全社会的发展模式,如果在全社会倡导少消费化石能源,就是建立低碳社会的概念:如果在全社会各个环节推广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就是建立循环社会的概念。
(四)实施的进展不同
循环经济提出后,得到世界各国的响应,1996年德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2001年4月,日本开始实行八项循环法律,其中《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循环经济法;美国、法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计划与单项法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了全国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各地也在建立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试点,循环经济正从试点向制度层面上逐步推进。
低碳经济由英国率先提出后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呼应。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该“路线图”对全球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持续升温,低碳经济在我国逐步兴起。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成为国际合作机制的内容。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国际合作的核心要素,鼓励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目前,国际上碳交易和碳排放权市场已呈现蓬勃发展之态势。循环经济的国际合作也在持续推进,特别是以循环技术的联
合开发和示范推广为重点,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合作研发、技术援助已形成相当规模。
二、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四个更”: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这“四个更”是循环经济原理的精神实质,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低碳经济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循环经济要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可以实现“四个更”的愿景。发展循环经济是在更大、更广范围内解决能源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而低碳经济是集中缓解C02排放大幅度增长对地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和严重影响。
展低碳经济可以探索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模式和路子,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这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模式和路子有重要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既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又是循环经济要解决的突出难题,还能促进循环经济向纵深加快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思考)完全可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工具。所以,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循环经济还是低碳经济,基本实质内涵是相同的,其针对问题均是相对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共同的,即“节能与减排”:其发展目标是共同的,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其衡量标准是共同的,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因此。两者从本质上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均是世界面临共同挑战、为了共同目。标而寻求新的经济模式的不同称谓而已。鉴于从发展的历史看,循环经济这一称谓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各_国已有广泛认同和发展经验;从制度层面看,我国已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及大量政策规章;从覆盖范围看,“循环经济”相对较广,特别是“低碳”经济重点关注碳减排,过于狭窄:因此,有些专家建议为便于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避免陷于语义混杂、热衷时髦、难以理解、政出多门等不必要的词语困境,相关政府部门统一使用“循环经济”提法,以使政策更加集中,地方执行部门和公众也易于接受。当然,从城市的区域化管理角度讲。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重点,很多国际大都市把发展低碳城市作为目标。低碳城市既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发展循环经济最终也是要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可延续发展循环经济为重要手段的提法,以建设低碳城市为城市管理者的追求目标来倡导。
三、对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可厚此薄彼
关键词:新常态;河南省;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新常态下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概述
低碳经济是在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前提下,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为根本,以创新的技术、创新的制度发展为核心,进而涉及整个经济的生产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在内的全球性变革。[1]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并致力于本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一度被认为是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然而目前,我国正处于“三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工业制造业仍占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而工业制造业又是能源消耗的主力,因此,这种高能耗和低效率的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有效改善。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的河南,目前正处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是全国能源、原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倡导低碳经济时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能源供给结构的长期失衡,加之能源的长期低效利用以及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河南省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前河南省的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现状不容乐观。河南省2014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131.87万吨,氨氮13.904万吨,二氧化硫119.82万吨,氮氧化物142.2万吨,分别比2013年削减了1.5%、3.3%、1%和9%。①然而,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2014年末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河南省森林面积达5386万亩,共有森林公园11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达到23.3%。根据估算,河南省林业资源年吸收二氧化碳约8700万吨,森林总碳储量已超过1.2亿吨,都比前些年有较快的增长。由于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森林以及湿地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而,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能够很好地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助力。2015年河南省计划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29.21万吨、13.5万吨、118.62万吨和135.09万吨,同比削减2%、3%、1%和5%,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控制在116.23万吨,同比削减3%。各大型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88%以上的比率,县城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0%以上的比率;乡镇的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60%以上,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0%以上;垃圾渗滤液实现达标排放;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强度2015年比2010年分别下降50%以上;6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了固体废物和废水储存设施。对于发展中的河南省来说,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减少碳排放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其次是河南省的重化工业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以资源型为特色,表明河南省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最后,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加重了经济的高碳特征。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矛盾,这将对省内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在新常态视域下河南省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是低碳模式,力推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二、新常态下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特定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导致低碳发展压力巨大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工业化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故工业化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并处于高能耗阶段。发达国家大多已完成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任务,大批高耗能、高污染的夕阳产业已成功转移到各个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则发展滞后,且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而河南省是由传统的农业大省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工业省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全面推进时期。而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在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城镇化率一般维持在50%左右,2014年河南省的城镇化比率是45.2%,由此进一步反映出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工业化发展的推进阶段,能源需求量迅速增长,这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倡导的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之间有明显的冲突。河南省的工业发展本身就表现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效益的特征,以资源型为主的工业发展结构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支柱产业的相对单一化和初级化,以及比重较大的传统煤炭化工行业,使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一直受这些传统产业的制约,并体现出较强的依赖性。此外,长期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所积存下来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上目前落后产能退出主要还是靠产业政策引导和行政调控,更加凸显了河南省欠缺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及配套措施,从而导致激励和约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成为河南省提升整体工业水平、实施节能减排任务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2.重化工业结构,导致节能减排动力不足
河南省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都表现出明显的单一化和初级化,区域内煤炭资源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经济增长也明显地受该类传统行业的制约和控制,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改变资源依赖性的工业结构。[2]因此,在目前倡导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下,节能降耗的压力与经济稳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调整产业结构,是河南省谋求低碳经济发展的一大重点和难点。2014年国家下达的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是电解铝6.25万吨,制革90万标张,涉及2家企业,和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含再生铜)冶炼、铅(含再生铅)冶炼、水泥(熟料及磨机)、平板玻璃、造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15个工业行业。②2015年河南省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中包括焦炭行业4家、化纤行业1家以及电力行业2家。重化工业的明显特征就是对原材料及燃料的消耗量巨大,与之伴随的是高污染性以及高碳性。河南省的重化工业结构以及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的现实,都加重了河南省节能减排的任务,这也成为制约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3.产业结构不合理,加重了经济的高碳特征
2014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9∶51.2∶36.9,与之前相比,第三产业增长加快,比重明显提升,工业产业结构继续向良性方面发展。然而,三产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多年排名靠后,而河南省的第二产业具有典型的高碳特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从另一个层面反推了经济的高碳性。2014年河南省高成长性的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2.6和11.4个百分点,占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5.0%和7.6%,同比分别提高了2.7和1.2个百分点。③同时,河南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具体来说,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以及住宿餐饮等行业占整个第三产业附加值的比重近一半,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一方面反映出河南省第三产业较高的依赖性并受制于传统的服务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低层次性和低附加值性。比如,省会城市郑州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具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然而,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在物流发展方面却没有相应的优势,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且发展相对较慢。此外,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金融、文化和旅游领域等同样较为落后。作为文化资源显著的河南,其文化产业增加值较小。河南省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中遗留下来的封闭性及自给自足性,在观念上以及发展方式上都不利于低碳服务业的发展和推进,加上经济发展的重化工业性,又进一步制约了其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制约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新常态下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1.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低碳工业之路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而言的,突出工业化发展的高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以及较高的经济效益,强调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最大提升,充分发挥工业化对于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对于河南省来说,因工业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偏高,而河南省又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工业的低碳化,因此,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其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主导核心作用。[3]低碳经济发展途径包括:第一,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前提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比率,使整个经济向集约型方向迈进。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有效的调控,严格把控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业项目的新增和扩建,加大煤炭资源的整合力度,淘汰落后的产能,建立和培育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并积极培育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业,降低其能耗水平。同时,通过建立新型的高新技术园区,努力推广绿色工业,使低碳型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其次是优化产业的聚集度。集中发展某类低碳型、潜力型产业,使之与上下游产业之间密切配合,进而延长其产业链条,提升经济发展的融合性和相互协调性。同时,加大政府对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研发新技术,从而更好地提升河南省低碳经济水平。最后,充分发挥相关企业的主导作用,引导企业制定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公司战略,以清洁生产机制作为指导目标,以低碳型技术研发和创新作为行动方向,加强新成果的扩散和推广力度,最终提升企业乃至产业的低碳核心竞争力。
2.推广农业的绿色化和生态化,走低碳型农业之路
河南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一直是河南省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为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更好地发挥农业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农业的低碳化发展也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农业生产过多地依赖化肥、农药以及塑料大棚,这给农业带来了高污染。因此,推广低碳农业,关键在于提升农民的低碳意识,在广泛宣讲的基础上可以推出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低碳种植,把低碳理念贯彻始终,提升农业的绿色生态特征。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河南省的地缘优势,在养殖业以及观光农业方面启用低碳理念,养出特色,种出优势,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农业的整体效益水平。同时,大力发展质优高效的生态农业,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并鼓励发展低排放的栽培技术,切切实实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促使粗放型种植向集约型种植转变。要明确农村农机的使用及报废政策,目前,河南省农村还普遍存在着农用机械的低效、高能耗及超标尾气排放等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及时淘汰落后的农业机械,并采用有效的措施对农用机械进行及时的换代和升级。此外,还要防范“三高”企业向农村转移,加大相应的监督力度,以此来双重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3.产城融合,走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经济新常态下,推动以“创新、创业、创客、创意”和“新主体、新业态、新动力、新模式”为发展导向,通过有效聚集产业、居住和休闲等各种要素以及政企共同缔造的方式,引导“产业+生活”融合互动发展,构筑区域转型升级新高地。一方面抓好产业布局和发展,提升“经济容积率”,另一方面抓好生活和居住区支撑,打造“多元共享空间”,进而实现生产端、生活端的有效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发挥城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和产业空间的效应,同时利用产业的后备保障力量,达到整个产业和城市的相互融合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能源消耗量相应提升1.6%,明显地反映出城镇化进程与能源消耗量之间的正比关系。因而,城市的低碳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影响意义巨大,需要发挥其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引领带头作用。
4.加大传统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力度,走低碳型服务业发展之路
研究表明,河南省的碳排放中的主要抑制因子是能源强度因子,这表明目前河南省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切入点在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的水平,这是河南省在抑制碳排放方面最具成效的措施。首先,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减碳技术水平,努力推广清洁能源替代技术。针对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煤炭一直是本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为实施低碳化策略,应积极引进煤炭方面的净化技术,有效控制和降低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因而,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是河南省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首选。其次,大力发展去碳方面的技术。目前世界上去碳技术的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使用成本较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合作来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实施。最后还要大力发展零碳技术。零碳技术是碳排放的最理想状态,提高新型能源科技方面的投入并开发零碳能源的应用领域,对于推动河南省低碳经济模式发展至关重要。注释:①③河南省统计年鉴,2014.②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2014.
作者:胥丽娜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雅莉,王妍.新常态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及其路径构建[J].求索,2015,(4):69-73.
[关键词]创业型经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47-03
一、创业型经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
(一)创业型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创业型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彼得·德鲁克提出。中外学者普遍认为,创业型经济是一种通过创业活动,以创业型中小企业为依托,以知识创新、创意和创造力为核心要素,以知识外溢和扩大竞争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管理型经济相比,创业型经济具有以下特点。(1)更加注重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和灵魂,它与创业的互动融合构成了创业型经济的基础力量。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和创业活动是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最核心的要素。(2)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物本”经济,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特征,具有极高的物质依赖性,经济增长建立在物质的大量投入和规模的持续扩大的基础之上。而创业型经济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作用,重点发展以技术产品、知识产品、创意产品和信息产品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解决传统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产品低质化的瓶颈问题,促进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3)更加依赖中小企业作用的发挥。创业型经济需要通过创业活动来实现,而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对创业、创新和就业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了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小企业是创业型经济的微观基础和重要途径。(4)高风险性。中小企业是初始创业的主要方式,而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配套政策不完善和市场竞争环境差等问题又恰恰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使其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转向创业型经济
国外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但消费不足,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更加突出,绿色贸易壁垒增多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具有创新性、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创业型经济就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创新型经济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要解决国外市场需求缩减和国内消费不足的问题,关键是要弱化或者纠正原有的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向国内市场的培育、开发和扩大,实现向扩大内需的转变。实际上,扩大内需的实现必须创造更多新产品、培育新需求和促进尽可能多的人实现充分就业。创新型经济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佳方式。(2)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抢占世界经济发展主动权和推动国家创新的重要依托。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下,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经济发展重心转向了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巩固和扩大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中国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掌握更多主动权,也必须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依托创业型经济进行全面创新,才能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保障。(3)发展创业型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就业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当前就业渠道和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有限的中国而言,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实践也证明,创业型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具有巨大作用。据统计,仅5%的成长型创业型企业可以创造77%的新就业机会。
二、创业型经济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创业型经济要求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核心特征,又是其推动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发达国家对科技创新核心技术的争夺,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作为创新型经济微观经济形态主要载体的中小企业,虽然在技术创新中取得较大进展,但相对于成熟的大型企业而言,其在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掌握上明显处于劣势。中小企业一般处于传统产业或者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新产品开发有限,主要依靠模仿大品牌产品或集中于成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通过“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这主要是其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结果。在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形成新的需求领域,是创业型经济赋予中小企业新的历史使命。
(二)中小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创业型经济是对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以牺牲资源、环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纠偏,它通过开发出更多的知识产品、技术产品、信息产品、创意产品,形成低碳化、高技术化生产销售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短期效益增长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中小型企业应实现产业选择的新转向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处的一般加工制造、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以及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往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利润微薄、竞争力不强。而具有先导作用、高竞争力的知识型和高科技型企业则相对不足,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新型服务业发展缓慢。创业型经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应实现新的产业转向,由传统行业转向知识性、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既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三、创业型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战略转型方向及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与创业型经济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需要中小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顺应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环境,而且缺乏中小企业的支撑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难以实现。实现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其必须选准转型基点、把握转型核心、优化好转型路径。
(一)转型基点: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需同时兼顾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所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利用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关税、强制性绿色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反倾销、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市场准人等方式限制、阻止国外产品进口的趋势必定更为严厉。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履行更大的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才能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掌握更多的竞争主动权。中小企业所处在的传统行业和产业链低端,是最容易产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环节。中小企业由于技术水平落后,过于追求效益的高速增长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往往对资源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重视不足,这就出现了企业效益短期增长与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企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管理资源不足等问题往往是由于企业过分追求增长的高速度、跨越性造成的,甚至还可能会带来倒闭的风险。0而现实中,中国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其不仅体现在资源环境的保护上,还体现在产品质量低下、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上。当前社会出现的毒奶粉、毒胶囊、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就是最有力的佐证。既损害了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又给企业带来了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倒闭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既要考虑企业的利益,更要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其转型的根本立足点。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增强消费者权益、商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意识,正确处理好企业高位增长与长远发展、企业短期利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关系。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原材料和废弃物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由“高增长”的跨越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二)转型核心: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基石。技术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产品缺乏是导致中小企业在竞争处于劣势的关键所在,其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实现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企业内部而言,首先是要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创业型经济以企业家的创新和创意为基础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彻底改变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并将创新思想和意识传送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贯穿到各项管理工作当中,不断培育和发展企业的创新文化。在政策制定上,要加大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在创新方向上,既要改进和完善传统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又要加大对绿色、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力度,力争在新技术领域掌握更多主动权,以适应未来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创新方式上,坚持企业内部创新人才培养与外部引进、企业独立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企业与技术优势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构建技术研发联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实际生产力能力,开发出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企业外部来看,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在直接资助、财政担保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构建强有力的创新扶持激励机制,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瓶颈难题。持续推进产学研联盟、合作基地建设,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水平。完善知识产品保护制度,在发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作用的同时,要加快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咨询机构和无偿救援组织等,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业务咨询、纠纷调节和维权创造良好环境。
(三)转型路径: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多元化转向专业化
(1)由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依托低成本优势和资源的高度消耗是众多中小企业获取市场空间和利润的主要方式,但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低成本策略并不是创业型经济所倡导的,其或许可以为企业创造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建立持久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无法与成熟的大型企业竞争,实现长远发展。在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依靠产品的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中小企业必须向“专、精、特、新”的产品的高质量化和服务水平的高水准化发展。加强技术研发,依托和强化自身优势,促进产业链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移,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塑造产品品牌,通过提高产品和企业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突出服务特色,以高效、优质、特色服务优势构建企业新的竞争点。(2)由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技术水平有限、资金不足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决定了中小企业难以与同行业成熟企业进行抗衡。而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步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竞争”转为“合作”。未来时期,中小企业如果继续沿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将难以奏效,实现联盟竞合才是明智之举。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分析企业资源、优势、能力和发展定位,通过企业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合作。一方面,接受大型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依托大企业的资源、资金、技术优势解决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等瓶颈问题,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组建战略同盟。利用自身的技术、生产或者服务优势与其他企业参与合作,通过风险、成本分担,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提高产品和企业综合竞争力。(3)由多元化转向专业化。实践证明,受制于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中小企业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并不足取,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必须专注于优势领域或价值链环节。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进一步根据市场细分和经济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和调整市场定位,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机制创新等方式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对于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或者环节,应予以外包、出售、切割或关停,集中技术、资金和人力发展核心业务。
注释:
“建设美丽中国”,是十上同志提出的一个愿景,也设立了一个目标。而在过去的多次讲话中也不厌其烦地强调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在全球性的刚性碳约束环境下,“低碳竞争力”势必成为未来中国城市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驱动下的低碳发展,并借以培育“低碳竞争力”,似乎可以成为推动甚至重构中国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其中需要的不仅是持续的技术创新,更需要能重塑当前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的“基础创新”。
再次被期待的“基础创新”
130年前,从爱迪生在J.P.摩根位于华尔街的办公室按动亮灯的开关始,电力就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以至于现代人已无法想象没有电力的生活,电力产业发展为现代文明之基础,而蒸汽发电也带动了煤炭产业的大发展。
126年前,从“汽车之父”卡尔·本茨拿到史上第一项“汽车制造专利权”,并随后创立奔驰公司始,汽车成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推动社会进步的车轮”,随后的发动机改良将石油产业推上了历史的前台。
历史学家们将在技术和组织领域里创造了新的产业、改造了现有产业,甚至是重塑了社会结构的这类基本变革称为“基础创新”。电、汽车、飞机、计算机以及互联网,都属于这类“基础创新”。它们不是一个个单纯的新技术的运用,而是一系列创新发明、应用、流通网络、商业模式与个人、组织的思维转变联系在一起,改变了商业、技术和人才的匹配方式。
100多年后的今天,在经历了化石能源“”之后,全球变暖、工业污染已成为最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许多国家和企业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已经对现实的危机做出了反应。德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法国各级政府都与有关大学建立了科研协作机制,致力于环境问题的解决;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明确了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党的十报告中更是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了下一波基础创新的浪潮,而率先推进基础创新的国家和企业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思考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等能源问题时,整个工业社会都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即不再以单纯地减少某种能源或材料的使用,而应考虑创造出一种更富裕、也更具有持续性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无疑需要来自能源产业的“基础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一种像自然一样自我循环的“工业生态”系统,带动整个工业社会走出“获取-生产-消耗”的旧模式,才能真正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及化石能源枯竭所带来的危机。
显然,已经有先觉的企业嗅到这一巨大机遇:杜邦开始将原料来源从石油的提取物变为以生物的给料为基础;而在国内, 以新奥集团“泛能网”技术为代表的中国清洁能源企业,正在向世界阐释解决能源困局的“中国智慧”。
新奥集团提出的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就是在满足了资源、技术与市场多重需求的情况下,实现了多产业合作的有效协同,并通过贯穿能源生产、转化、储运、分销和应用五个环节所形成的系统的清洁能源产品链,为大型工业企业、公共建筑等,提供能源项目咨询、设计、融资、建造与运营的一体化服务,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应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基础创新”在路上
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能源企业都在努力进行下一轮的“基础创新”,寻找重塑能源产业、占得竞争先机的新机会。
《国家竞争力》的作者维尔特将国家竞争力分解为五个指标:经济总量、经济效率、经济结构、发展潜力以及创新能力。直白来讲,这五个指标应当分别是更多、更快、更好、更省以及更可持续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前30年,我们将更多、更快发展放到了首要地位,但正如“生态思想家”爱德华·艾比所言“为增长而增长是癌细胞增长之道”。中国的政府已经明确意识到这一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国将侧重后三种能力的提升,以寻求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国家竞争力增长模式,能源产业创新尤为重要。
中国政府正在推广旨在缓和能源需求增长和减少污染的政策。政府计划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整个基础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至15%。这既是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为创建新型的中国工业体系所做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在低碳技术基础之上的新产业将更具有竞争力,这或将使中国成为一个绿色能源的领导者。
要破除资源和环境魔咒,政府与企业必须相互协作,共同推动中国的“能源革命”。受益于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企业在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如在中国与德国政府合作建设的青岛中德生态园中,诸如新奥、西门子等众多优秀企业参与到前期规划中。其中新奥以煤基低碳能源转化技术与泛能网技术所构建的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正在为包括中德生态园在内的多个工业及城市生态园区项目提供一揽子能源规划。
中德生态园控制性能源详细规划由新奥集团编制,它是利用泛能网技术将能源、资源和信息耦合在一起,实现区域内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经初步测算,与常规供能方式相比,系统节能率达40.6%,CO2减排率达57%,SO2减排率达80.2%,NOx减排率达63.7%,粉尘减排率达75.2%,中德生态园的万元GDP能耗已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
基金公司盈利也开始出现近年来少见的大面积回升局面,而且多数公司净利出现大幅增长。从已曝光盈利的基金公司盈利数据看,基金全行业盈利劲升已成定局。据招商银行3月19日公布的年报显示,其持股55%的招商基金去年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截至去年底,招商基金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同比增长57.20%;实现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47.24%。其收入和净利增幅在已曝光盈利的10余家基金公司中居前。除了招商基金,还有多家基金公司无论规模大小均取得盈利,而且增长明显。其中,大中型公司均出现显著增长。
对于后市,接受采访的公募基金表示,“两会”上对财政政策表述更加积极,尤其万亿地方债务置换计划提振市场信心,后市上涨空间仍然巨大。建议投资者积极寻找有确立成长性个股择机介入。
对于热点板块,上述公募基金表示,通过对“两会”热点的汇总和梳理,包括改革深化,转型升级,走出去及区域规划战略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将成为核心热点和潜在的政策重心。“互联网+”,工业4.0,环保及新能源相关产业链值得关注。受此影响,由资金推动的行情有望切换到基本面推动的行情,后市个股表现机会相对较多。
华泰柏瑞:寻找阶段性最强的板块
华泰柏瑞日前表示,“两会”调降了2015年的GDP目标,但偏宽松政策基调未变,投资仍是托底经济的着力点,万众创新和产能出海是经济中长期破局的两条主线,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
在大的做多方向指引下,关键问题是寻找阶段性最强的板块。强调“阶段性”,无论是低估值蓝筹还是成长股都有阶段性最强的潜力。在一季度相对比较困难的经济运行态势下,蓝筹缺乏基本面数据的验证,目前的侧重点仍在成长股,看好移动互联网、环保、军工、养老医疗等方向。
博时基金:全年看好医疗板块
博时基金日前表示,对于医药板块的走势相对乐观。博时基金指出,2014年医药行业指数全年累计涨幅排名在所有行业中表现不佳,整体行业指数有补涨需求。医疗行业在去年行业涨幅居后,以及最近披露的财报持续超预期共振下,我们在今年比较看好医疗的全年行业走势。具体的细分行业机会主要来自于医药招标,行业并购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对相关企业明年主业形成的推力。
交银施罗德:
长期慢牛中注重债市交易节奏
交银施罗德基金日前表示,面对债券市场新常态,投资者可以在长期慢牛的期待中注重交易节奏。一方面,在把握经济增速短周期波动的同时,对于固定收益类资产不放弃,原则上在经济下行阶段重视利率债波段交易,在经济企稳阶段切换至信用债投资机会,有望带来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资金利率的变动也是杠杆操作的重要变量,要特别重视流动性风险和曲线短端的投资机会,危和机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特别警惕流动性风险的超预期释放将成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债市投资不可忽视的一大要义。
新华基金:
企业盈利改善程度决定牛市高度
新华基金日前表示,企业盈利的改善与否,是决定市场估值回升空间与持续性的核心要素。虽然在时间上,转型期的企业盈利可能是一个滞后于牛市启动的指标,但从分行业的角度来看,行业盈利的改善程度决定了牛市的高度。
融通基金:
国家治理效率提升
为牛市提供制度红利
融通基金日前表示,这轮行情上涨的根本驱动力在于居民资产配置的变化,以及市场预期国家治理效率的改善。从中长期看,在新的领导层改革措施推动下,国家治理效率会不断提升,这是A股市场中长期发展的制度红利。
九泰基金:
新三板会出现世界级高科技公司
九泰基金日前表示,随着各种交易机制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会涌现更多的世界级的高科技公司,也必将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重阳投资:
结构性行情特别关注四类投资标的
重阳投资日前表示,2015年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将可能更多地带有结构性特征。今年特别关注以下四类投资标的:一是可逐步证实的创新型公司;二是有正预期差的国企改革受益公司;三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弱周期行业龙头;最后,是需求相对稳定并对下游企业有定价权的中游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作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发电装机、电网规模等多项指标已稳居世界首位,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电力行业应肩负起应有责任,在努力确保“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全面实现的同时,加强系统性、前瞻性研究,尽早谋划“十四五”及中长期电力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找准行业发展方向,着力推动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从规划和发展的角度开展了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以下四个对新时代我国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趋势研判:
趋势一:电力在能源的中心地位不断提升,促使保障电力安全成为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核心要素,是电力行业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同时,我国用电量已居世界首位、体量巨大,年净增量十分可观,必须辨证地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电力需求增长的深刻影响:一方面,随着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发生历史性转变、向后工业化阶段不断迈进,我国用电增长将不会再出现前一阶段长期两位数高速增长的现象,2025年、203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分别为9.4万亿千瓦时、12.2万亿千瓦时左右;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以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用电、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用电,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居民生活用电将逐渐取代高耗能行业用电,成为拉动我国用电需求增长的新动力。预计到2035年,我国三产及居民用电量占比将上升至40%左右,二产用电比重仍将保持在接近60%的高位。
面对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电力工业保障平稳供应的任务仍然繁重,电能在消费侧的比重也将逐步提高,推动电力在能源领域的中心地位逐步提升,电力安全保障也逐渐成为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核心要素之一:一方面我国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于补充我国油气短板具有重大意义,电力工业责无旁贷。2018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4%左右;另一方面,在能源的终端消费环节,如汽车、采暖、港口岸电等,因地制宜的用电能替代油、气、煤炭消费,不仅可以改善环境,更能进一步补充油气供应缺口,也是新时代电力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电动汽车、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将步入更高水平电气化时代。预计到203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35%左右。
趋势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引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电力行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据统计,我国90%左右的非化石能源须先转换为电能方可开发利用,因此,电力工业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主战场,客观上起到了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电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稳步提升,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成果。未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仍将是电力行业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预计2025年,我国电力总装机达到28亿千瓦,2035年达到38亿千瓦。其中,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未来增量较大,预计2025年可达到7亿千瓦以上,占比达到27%左右。2035年达到12亿千瓦左右,占比32%左右,但目前受制于技术等诸多因素,新能源因其间歇性、随机性及能量密度低等性质,还不足以作为基础能源支撑我国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所以,从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战略角度出发,客观上还需要发展一批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支撑性、基础性电源。2020年、2025年、2035年,水电开发规模预计将分别达到3.4亿千瓦、3.9亿千瓦、4.2亿千瓦左右;核电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0.52亿千瓦、0.8亿千瓦、1.3亿千瓦;煤电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11亿千瓦、13.5亿千瓦、14亿千瓦左右。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且价格机制尚不完善,天然气发电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
趋势三: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创新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是电力行业贯彻落实科技强国重大战略的重要任务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此次革命基于新一代通信、人工智能、新材料及新能源等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是全方位、全面的革新,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我国要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在这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领先地位。电力行业作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天然享有和承担着超前规划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必须抢占鳌头,依托电力系统固有技术基础,加强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电力创新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大放异彩,切实贯彻落实科技强国重大战略。
近年来,随着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发展,具有地理位置分散、随机性强、波动性大、弱可观性和可控性的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依托传统电网物理架构,将分散在电网的各类资源相聚合,实现动态优化组合、保证供需的实时平衡,最大限度地接纳分布式电源。电力需求侧管理也正逐步向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方向转变。未来一段时期,“云大物移智”等前沿科技,与能源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后可显著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和效率,催生电力智能化、电力物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
趋势四:探索全球能源治理新模式,加强国际合作,是电力行业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当今世界,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我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完整的电力工业体系,应坚持开放包容、分类施策、合作共赢原则,在新时代始终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助推我国电力“走出去”,将能源电力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导产业和明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