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矿产资源的属性范文

矿产资源的属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属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矿产资源的属性

第1篇:矿产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GIS 县级矿产资源规划 数据库建设 实现

中图分类号:TN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6-0239-03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到来,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量急增[1],为此,推动矿政管理信息化、提高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作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的基本单元,该数据库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实现对地方矿产资源规划的信息化管理,而且有利于促进全国矿产资源“一张图”管理的实现,笔者将总结第二轮(广西陆川、大化)县级矿产规划数据库建设与实现的经验教训,供同行参考。

1 国内外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简况

矿产资源在人类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保障性和战略性作用,矿产资源信息化建设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矿产资源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倍受重视。如:美国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矿产资源相关数据库的建设,先后分门别类地建立了各种全面、完整、数据庞大的数据库系统。瑞典、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也都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矿产地质数据库[2]。九十年代至今,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和3S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国家的数据库经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和不断更新,目前社会效益显著,已能够为全社会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基本实现了由最初的注重管理向目前的注重服务的转变;同时,也由最初的数据积累向当前的时空整合、网络整合的高层次应用方向发展,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由于历史和技术原因,我国矿产资源信息化建设较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要晚。但随着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诸项工程的逐步实施,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也逐步开展。国土资源部制定了《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DZ/T0226-2010)(以下简称《标准》)、《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2008)等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为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方向。2005年前后涌现了大量第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及其数据库建设的实践(华晓燕等,2004;闫金梅等,2005;王学杰等,2005;莫才健、李静兰.2005) [4-7];2009年以来学者们关注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及其数据库软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郭豫宾等,2009;袁磊,2010;李付伟,2011;唐海燕等,2012;陈莉等,2012)[2,8-11]。总之,GIS及辅助软件在矿产规划数据库建设中应用前景广泛。

2 GIS与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地球表面空间中有关地理分布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分析和显示的一种计算机技术体系[12]。GIS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13]。正因GIS具有以上两大特征,在GIS软件支持下,建立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将矿产资源信息与基础地理信息融为一体,可以解决过去资料更新困难、现势性差等问题,为实现高效的空间查询和分析提供保证,并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共同促进矿产资源信息管理和服务进入新阶段。

3 基于GIS的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

第二轮县级矿产规划数据库建设,依托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成果数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DZ/T0226-2010)开展,主要应用MAPGIS和ARCGIS两大GIS系统软件及其相关辅助软件。为保证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标准》及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相关的数据,采用建库工作流程(图1)。

3.1 资料收集

完整、齐全、有效的矿产资源规划成果资料是建立数据库的前提,也是对数据库进行分析的基础。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需收集的资料包括:图件类、表格类和文字类成果资料。图件类资料:矿产资源分布图、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开发利用现状及规划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表格类资料:矿产资源规划成果系列附表;文字类:矿产资源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及数据库建设相关标准、规范等。

3.2 资料预处理

在全面收集规划数据成果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综合整理及筛选等,可将所有资料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两大类。空间数据主要包括矢量数据和光栅图件,非空间数据主要是相关的表格、文本、文件、标准和规范等。

3.3 空间要素分层及属性输入

(1)在MAPGIS系统下,按照《标准》要求,添加唯一对应属性字段,如“标识码”,并赋值;

(2)在Excel中,按照《标准》属性结构字段要求,建立Excel表格数据,并结合规划附表数据成果,填写相应属性字段值(大部分属性字段值可直接从规划附表里复制而得),并使之处于打开状态;

(3)借助SECTION辅助软件,打开相应的空间要素图层,通过唯一对应属性字段作为关键字段,如“标识码”,进行Excel数据与图层数据的连接。

3.4 空间数据转换

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提交矢量及空间要素分层多为在MAPGIS平台下完成的,需将其转换成ARCGIS成果数据,包括Geodatabase数据库和Shape文件。具体如下:

(1)按照《标准》要求,提交的数据库空间数据需以度为单位,而规划成果矢量数据一般是以毫米为单位的投影坐标系。为此,可借助MAPGIS软件投影变换功能模块,选择工作区直接投影变化,将投影坐标系转化为地理坐标系。为避免转换后出现拓扑错误,应将坐标点间的最小距离设置为0.00001。

(2)利用MAPGIS文件转换功能模块,将MAPGIS平台下构建的点(*.wt)、线(*.wl)、面(*.wp)文件转换为Shape格式文件。

(3)借助ARCGIS软件中ArcCatalog的导入导出功能将第二步中转换形成的Shape格式文件转换为Geodatabase数据,并进行数据质量检查,以保证转换后数据的完整性。为保证数据转换后参考坐标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将各图层文件坐标系统一设置为GCS_xian_1980。

若数据库建设选择在ARCGIS平台下进行,则数据无需向MAPGIS格式进行转换,只需在使用ARCGIS平台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录入的过程中直接选择Geodatabase格式,在完成空间图层建立和属性录入后,进行数据质量检查[14]。

3.5 非空间数据及元数据建设

非空间数据包括规划文档和规划附表,按照《标准》要求,创建word格式的规划文本、编制说明、其他文档;创造Access格式的附表及Excel格式的成果附表等相关文档资料,并进行标准化命名。

元数据建设参照《标准》要求,填写《元数据信息采集表》,参照《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按核心元数据信息、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信息、空间参照系统信息、内容信息、分发信息和联系信息进行分类描述,提交Word格式的元数据采集表和Access格式的元数据数据库。

3.6 数据质量检查与监控

实践表明采用人工检查与软件检测相结合的办法是高效的。人工检查可选择互查、抽查的方式核查数据库内容;借助矿产规划成果数据库质检专业软件对数据库进行检测,并对软件检测结果进行重点核实、补充和修改。但无论采用何种检查与监控方式,都得坚持对空间数据的检查做到图层数据无拓扑错误,且图层属性结构,包括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及长度与属性字段值完整,特别需要保证必选字段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对非空间数据的检查应确保文本、表格内容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及排版结构的整洁性、美观性。

3.7 数据成果提交方式

通过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建设、检查与监控,最终形成规范的数据库建设成果提交文件。

4 结语

县级矿产规划数据库建设是构成全国矿产规划数据库建设的基本单元,其建设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借助GIS辅助软件,提高数据库建设的可操作性和数据库建设质量、核对矿产资源经济基础数据的客观性,便于去伪存真,推动我国矿政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魏芳,黄建平,黄震,等.江苏铁矿资源潜力评价[J].地质学刊, 2012,36(2):157-164.

[2]袁磊.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以丽江市为例[D].昆明理工大学,2010.

[3]宋国耀,肖克炎,朱裕生,等.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及对策[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4):289-294.

[4]华晓燕,黎雷.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系统设计和应用[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6(3):1-5.

[5]闫金梅,刘云勇.基于MAPGIS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系统构建[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0,19(3):235-238.

[6]王学杰,高德政,杨德生.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5):64-66.

[7]莫才健,李静兰.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构建和实现[J].中国矿业,2005,14(7):76-78.

[8]郭豫宾,何政伟,许辉熙.应用MAPGIS与ARCGIS构建矿产规划数据库[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32(5):127-129.

[9]李付伟.基于CASE建模的矿产资源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

[10]唐海燕,朱映,杨婷.镇江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创新探讨[J].地质学刊,2012,36(4):379-383.

[11]陈莉,陶卫卫.淄博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J].山东国土资源,2012,28(7):37-39,43.

[12]张春明,孙豁然,姜绍飞,赵志刚.“基于 GIS 技术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5,21(8):153-154,103.

[13]胡艳慧.GIS在矿产资源管理信息化方面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

[14]毕天平.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0.

第2篇:矿产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Micromine;MapGIS;应用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可利用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贯穿于矿产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全过程,是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利用3D GIS技术管理矿产资源储量,分析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已成为矿产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采用MapGIS管理矿区范围,采用Micromine建立地质体(矿体、采空区、夹石、断层等)三维模型,基于矿体三维模型计算矿体储量,基于MapGIS开发接口程序,在MapGIS平台下可以直接调用Micromine建立的三维地质体模型。

一、辽宁省矿产资源概况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其中生铁、钢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原油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有色金属冶炼能力约占全国七分之一。辽宁省有矿产资源110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70种,矿产地631处。对国民经济又重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辽宁省有36处。辽宁矿产资源丰富,配套性好,开采的矿种90余种,利用矿产地近580处,目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地70%以上已得到开发利用。通过50多年的开发利用,截止2003年已建成各类矿山企业6653个。主要矿产的年产量,煤炭由1949年60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550力吨,铁矿由1949年的100万吨增加到5201万吨,铜铅锌矿由1949年的5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210万吨,原油由1952年的23万吨增加到现在1322万吨。矿产开发总量达到2.3亿吨,矿产开发利用总产值3632672万元。矿业开发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钢铁、能源、有色、机械、化工、建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二、Micromine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中的应用

澳大利亚Micromine国际矿业软件公司开发研制的产品,该系统具有资源评估、采矿设计、测量数据处理等功能。其中资源评估包括勘探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地质解译、矿体三维建模、储量计算、资源分类报表输出等功能。该软件进行储量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导入、数据输出、创建钻孔数据库、建立DTM、三维建模、储量计算、资源评估等。该系统具有标准的数据接口,能够导入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数据和其他类型的GIS数据,数据编辑与处理功能强大,为数据维护提供了便利;该系统能够建立三维地质体(矿体、夹石、断层等)线框模型及矿体的三维块段模型,在三维视图中能够很直观地看到该矿的三维地表及矿体的赋存情况,为矿区、深部找矿提供重要依据;

三、MapGIS――Micromine接口程序

基于MapGIS软件以VC 6.0为开发工具开发了接口程序,通过接口程序能够直接调用Micromine工程。利用MapGIS软件以1:50000地形图为底图对全省矿山的基本信息进行宏观管理,实现对矿山基本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编辑、查询、统计等功能。利用接口程序将Micromine的工程数据集成到MapGIS平台下,在MapGIS平台下直接调用Micromine工程数据。该接口程序充分利用了MapGIS和Micromine两种软件的优势,利用MapGIS在GIS方面的优势,管理矿区宏观的基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利用Micromine强大的三维建模和储量计算功能管理矿区具体的矿体储量数据。接口程序具有图形编辑、图形浏览、矿区信息检索以及调用Micromine工程等功能。编辑矿区属性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制矿区属性信息的种类,定义每个属性字段的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等信息。调用Micromine工程界面,在该界面中分别保存了Micromine工程三维场景文件和二维视图文件,在列表框中选中Micromine工程名称后,点击打开文件按钮,系统直接调用Micromine工程。

四、结束语

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分布范围基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结合,能够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对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随着矿山开采不断变化进行储量动态管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储量动态监察管理提供工具;实现从矿区范围到储量计算范围、从表层到深层、从二维到三维、从宏观到微观的可视化管理,使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更为科学合理,为辽宁省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起到辅助决策作用。该系统的建成标志着辽宁省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矿产资源储量三维可视化管理,使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一个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叶玉丰,蔡洪春.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探讨[J].地质与资源,2005,14(3):234-237.

[2]姜华,秦德先,陈爱兵等.国内外矿业软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矿产与地质,2005,19(4):422-425.

[3]MICROMINE咨询服务培训材料[M].北京,MICROMINE 中国,2004,28-29.

[4]毛先成,刘梅华,任佳,等.地质矿产数据库向Micromine地质数据模型的转换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7,2:112-114.

[5]张宏达.论MICROMINE软件在黄金行业的应用[J].黄金,2005,26(1):30-33

第3篇:矿产资源的属性范文

摘要:《物权法》的出台,使矿业权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发生十分深刻的转变。它一方面体现为对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管理制度改革的确认,另一方面也对已明显滞后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形成了进一步冲击。为了改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的落后性、切实保障矿业权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作者提出了在物权法视野下完善矿业权制度的建议:强化矿业权物权属性、深化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创新矿业权税费制度、建立矿业权抵押制度、健全矿业权流转市场、现行矿业权登记与物权登记进行衔接。

关键字:物权法;矿业权;矿业权制度

矿业权制度包括矿业权属性确认、使用制度、税费制度、流转制度、抵押登记制度等。《物权法》的出台使矿业权私权属性强化的同时,冲击着其他相关制度在矿产资源法律体系中的规定。面对这一冲击,我们只有在物权法视野下不断完善和创新相关制度,才能使矿业权市场健康、和谐发展,才能使“资源节约型”的科学发展理念在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领域真正落实。那么,该如何完善矿业权制度呢?

一、淡化矿业权的行政色彩,强化其物权属性

矿政事业的建设和改革,需同社会密切联系,同时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浪潮之中。因此,《矿产资源法》修改有两大主线:第一条是规范矿业权问题,以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另一条是规范行政许可权问题,以进一步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1996年《矿产资源法》进行了修改,但修改幅度有限,改制不彻底,成效不大显著。其最大的问题在于行在色彩强烈,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没有派上用场,最终致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难以通过市场手段实现优化配置。

此后,2008年8月国土资源部再次提出修改《矿产资源法》,并提出此次修改要强调“两个立足”:立足于大改、立足于资源法,要在认真总结前几十年法律实施中的经验和教训、展望后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前景前提下,由资源管理向矿业管理领域延伸,逐步淡化行政色彩。第一,应适当规范矿业活动中涉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行为,如矿业权的流转;第二,要完善制度设计,着力于规范实体制度和必要的程序制度,如矿业权的登记制度。以上两方面在下文将详细阐述。

二、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要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必须坚持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宪法原则,必须在深刻认识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政治属性的立场上,处理好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矿产资源的矛盾。

从管理全过程看,应不断完善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制度措施并规范运作方式。首先,借鉴我国城市土地分等定级和价格评估、确定基准地价的成功经验,根据矿产资源的独特性和矿业市场所特有的高风险特征,综合考虑不同矿种、不同矿产地分布区域及赋存状态、储量规模、勘查开采成本、矿产品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动、国家政策导向等因素,在完善现行的矿业权评估方法的同时,制定一套《矿产资源资产基准分级定价标准》,确定不同区域和矿种的出让金调控标准范围,规定上限和下限,使出让价相对合理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根据资源储量确定采矿权年限和出让金缴纳期限。其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制度和机制上减少寻租机会,对矿业权出让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加强行政监察,查处腐败行为,防止出现暗箱操作,对于分期缴纳出让金的,要严格监督执行,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最后,综合实施矿产资源各项管理制度。实施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由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发挥多种管理制度的作用。此外,必须严把矿业权申请人的资质审查关,不仅对矿产开发活动的监管而且对执法者的行政监察都要到位。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杜绝国家政策朝令夕改或者不能连续执行,使矿业权人的物权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切实的法律保护。

三、创新矿业权税费制度

从源头上,逐步降低或取消资源税,将矿产资源补偿费改称权利金并完善相关制度。1994年《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颁布时,立法机关将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定位和作用解释为:“对资源消耗的补偿,是矿山企业的‘资源成本’”,“是调节资源所有者和所有采矿权人之间的产权关系,是对已消耗的资源的货币补偿”,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地质勘查,即旨在通过征收资源补偿费来实现勘查和开采的良性循环。〔 〕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确为我国逐步建立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进步和体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的重要标志。它的出台,从理论上动摇了资源税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并实际取代了资源税原有的地位。但它不能完全涵盖国家作为所有者对矿产资源的收益之义,反而易被误解为补偿资源保护和开发以及追加劳动所需耗费的支出。

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和矿业的特点,决定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与矿业税费制度的完善,应当坚持“费主税辅”的原则,突出矿产资源所有权收益功能,对现有矿业税费进行清理,认定“资源税费≠资源税”,逐步取消资源税,取消对矿山企业征收增值税或者大幅降低增值税征收比例,将这部分税收空间转移到征收矿业特有税费;将“矿产资源补偿费”改称“权利金”,分矿种制定征收标准,适时适当提高权利金(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逐步建立能够反映矿产品供需关系的浮动费率制度;建立矿产资源勘查费用、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以及矿产资源耗竭补贴等税前列支或者直接进入生产成本制度;实行矿山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制度;按照超率累进税率开征矿业权流转税,对倒卖矿业权以牟取暴利影响矿业权市场交易秩序的行为实行必要的干预和抑制。并结合矿业权管理制度和国家财政、金融措施的调整,建立和完善一整套以权利金为主体、充分体现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益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税费征管体系。

四、建立矿业权抵押制度

矿业权物权登记制度的构建中,矿业权抵押行为应当予以有效规制。在今后《矿产资源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修改中,应注意区分物权效力和债权效力,最好明确规定矿业权抵押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但未经登记不产生物权上的效力。

《物权法》明确规定转让合同应自成立时生效,抵押合同属于转让合同的一种,其也当然适用此规定。这一规定区分了抵押合同的债权效力与抵押权设立的物权效力,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债权效果将在合同成立之时即行产生,而不受抵押权是否有效设立的影响;换言之,即使最后抵押权因种种原因没能设立,或者抵押物没有按规定进行登记,抵押合同也并不会因此而无效,当事人之间的债权性法律关系会继续存在,不会随物权关系的变动而灭失。

五、健全矿业权流转市场

第一,从矿业权交易过程中,应完善以矿业权市场竞争为主的矿业权分类出让制度。矿业权分类出让制度基本满足了当前规范矿业权出让市场、维护国有所有者权益的管理目标,但该制度仍存在过于“原则”、缺乏灵活性等弊端,需要结合各地在矿业权出让中出现的系列问题作进一步完善。第一,坚持分类出让管理原则,建立权利金(矿产资源补偿费)与矿业权出让金相协调的矿产资源所有权益补偿制度,并注意一下四点:一是探矿权申请原则上按照“申请在先”的原则出让;二是对基本无勘查风险或者不需要进行矿产勘查的矿产地不得设立探矿权而应直接设立采矿权;三是出让金与权利金不得同时收取,以免出现同一性质的重复收费;四是要遵循矿产资源开发所特有的投资大、收益慢、周期长、风险高的产业特点,在出让金的征收额度和缴纳期限方面都应当给予合理安排,力戒从矿业权出让的源头起就出现过多收费甚至“杀鸡取卵”的倾向。需要更加注意的是,出让金与矿业权价款二者不可替代,因此作为国家地质勘查投入的补偿,对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仍然要依法收取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

第二,从矿业权整个形成过程,应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探矿权优先取得采矿权的制度。《矿产资源法》专门对探矿权人优先取得采矿权作出明确规定,“探矿权人有权在划定的勘查作业区内进行规定的勘查作业,有权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则将此优先权予以进一步明确,“探矿权人具有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新发现矿种的探矿权和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这些规定旨在鼓励风险勘查投资,通过为探矿权转成采矿权以获得矿产开发收益创造条件;国家出于公共利益需要直接或者间接征收探矿权的,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从而使探矿权人在不具备采矿权人资质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探矿权转让等方式获得回报和收益,并使探矿权的受让者代位成为采矿权申请人,发挥其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实施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六、现行矿业权登记与物权登记的衔接

我国现行矿业权相关法律法规仅规定对矿业权进行行政许可登记,尚未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建立物权意义上的登记制度,故在现行矿业权登记中引入物权登记意义深远。一方面,有利于公权力的行使,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对矿业权的确认和保护。

(一)矿业权登记机关-----国土资源部门

我国《物权法》虽然规定了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但对登记机关、登记范围等还没作出具体规定。对此,矿业权转让登记首先要解决的是矿业权物权登记机关的设置问题。近期,国务院新出台“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政策规定: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责,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行业管理和不动产交易监管等职责继续由相关部门承担。〔 〕

据此,我认为矿业权物权登记仍应由行政机关负责,具体应当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因为首先我国法院目前不具备相应的人员和物质条件,“我国各地法院承担着繁重的审判任务,如果同时还让它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从事登记工作,负担未免过重”;〔 〕其次行政机关负责改革成本小并有助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协同;再加上矿业权登记的内容比其他不动产物权的更专业,使得《物权法》为设置单独的矿业权登记机关留有空间,最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矿业权登记经验丰富,有助于提高矿政管理效率,这样做更符合国际惯例。

第4篇:矿产资源的属性范文

(一)加强对空间及非空间数据的管理在矿产资源评价过程中,数据信息作为评价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有效利用一切数据信息,才能够提高评价准确性,进而提高矿产资源开采量,特别是在区域性成矿系统评价中,数据库中的信息更为中重要,然而,由于受到原始数据信息单位、采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数据信息也会存在不同的比例尺、精度等,基于此,在进行实际研究过程中,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调整和转换,例如:格式、投影等,提高数据信息质量,从而为科学勘探提供有力保障[2]。

(二)重视多源地学信息的管理数据库作为地质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直接影响GIS系统实际效率。因此,为了能够实现高质量评价目标,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针对GIS软件支持管理空间信息,利用关系数据库进行属性管理;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对象技术,利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管理,特别是针对矿产资源评价的地学信息种类较多、且内容相对复杂,构建完善的管理结构势在必行,加强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数据管理水平。

(三)关注找矿信息的转换GIS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信息量化及转换同样是关键环节,只有确保信息转换的准确性,才能够确保评价的科学、合理性。例如:针对地球物理、化学等信息要进行数学处理,才能够获取评价需要的图形信息;而针对地质信息,则需要借助GIS系统进行属性检索等一系列处理,才能够提取出成矿信息,基于此,加强对找矿各项信息转换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四)合理选择分析方法矿产资源类型较多,不同类型需要的评价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不仅如此,分析方法的选择也直接影响评价水平[3]。目前,我国矿产资源评价方法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经验型及理论型,二者共同目标都是进行量化转化对地质矿产资源区域进行预测,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布尔逻辑、代数方法等方法进行评价,实现预测目标。

二、结论

第5篇:矿产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矿产资源;评价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找矿难度和找矿风险的增大,矿床勘查和开发成本的提高,找矿勘探效率的降低,人们开始探寻矿产勘查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于是,便出现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进行矿产资源评价。

1 GIS 应用于矿产资源预测的作用及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支持下,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GIS 作为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强有力的工具,有着众多不可比拟的优势,被广泛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学地质遥感地质研究所开发了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分析系统(MORPAS)。武警黄金指挥部白万成等研制成功了用于区域找矿靶区预测的GIS专家系统(DPIS)。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开展了GIS应用于安徽东部地区金矿资源评价的研究。陈石羡利用MAPGIS对鄂东南地区铁矿资源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的具体优势在于:

1.1 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

GIS数据库可完成遥远的地学信息综合管理,在矿产资源评价中涉及的有关地质、地物、地化、遥感信息通过数字化后进入系统,可长期保存,保障了矿产资源评价的顺利和有效的开展。

1.2 高效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在图件上可精确地统计各种地质体空间几何属性,如面积、周长等,有助于定量研究地质问题,完成手工操作不能完成的工作。还可在不用进行地质信息数据转化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减少矿产预测中的人为因素。

1.3 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

GIS提供的空间分析(叠加、包含、相邻关系、缓冲区、地形分析)及空间信息计算(面积、周长、距离等)等功能,实现了传统方法难以进行的对各种地质体的多种空间关系的定量分析。

1.4 便捷的模型可视化功能

利用DEM、TIN模型完成各种空间测量科学数据的可视化,可方便地将成矿信息数据处理与GIS可视化结合起来。同时,GIS能够保证成矿预测的过程可视化,将成矿预测工作可视化。

1.5 快捷地完成空间信息查询、检索

既可根据专题属性,如地质图层中检索岩浆岩地质体,又可完成不同专题数据空间交互条件查询,如检索出某含矿地层中矿床数等。

2 应用GIS进行矿产资源预测的方法及思路

在现代成矿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可靠的野外地质调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广泛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研究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信息与矿产的关系,通过综合信息研究区域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的时间、空间演化规律,总结矿床的综合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信息,形成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然后运用计算机统计预测方法进行远景区的成矿有利性及资源潜力定量评价。具体步骤包括:一般基于GIS地质矿产资源评价可采用6步法:

2.1 搜集资料

搜集研究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地质、矿点分布、地下岩性和构造、地球化学、航磁、重力等地球物理和遥感等资料。如有可能,在缺乏资料的地区可补充采集资料,据此进行综合研究确定现代地质环境。

2.2 确定矿床类型

根据研究区内的地质环境与全球范围内已知的某种矿床类型有关的或与研究区内已知的矿床矿点地质环境进行对比,确定在以上地质环境中可能形成的矿床类型。

2.3 建立这些矿床的描述性模型

从每一个描述性模型中,选择出能确定该类型矿床存在与否的重要标志和一般性标志并将其定量化。

2.4 建立数据库

用第一步搜集到的信息建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并用GIS实现集成管理与灵活检索。建库时要解决现存数据的集成问题: 比例尺、定位与投影方式、数据精度与格式等。

2.5 确定矿床类型

用GIS技术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数据库中的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判别标志是否存在以及各种判别标志的区域分布和相对重要程度,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确定每个矿床类型出现的有利程度。

2.6 编制预测图件

从搜集资料到第三步建立矿床的描述性模型与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是相同的。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在对研究区的资料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数据源、建立合理有效的GIS数据库、单个空间关系的确定和量化以及多个空间关系集成。

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丰富的、高质量的空间与非空间数据是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

利用GIS进行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基本要求,用于基本分析的数据最少要包括基本地质数据(地质、地球物理、遥感)、点数据库(岩石物理特性、地球化学、矿床点)以及一系列基础专题数据复合而成的综合数据(土壤地质、变质岩、构造带等)。由于原始数据是由不同单位在不同时间段所采取不同的采集及分析方法而获得的,因此,必然造成同一研究区的相关数据具有不同的比例尺、不同的精度、不同的投影方式及不同的存储方式。因此,在应用GIS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之前,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投影变换、格式转换,以保证建立高质量的数据。

3.2 多源地学信息的管理是有效评价的保证

地质信息是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信息,其主要来源是地质图,在GIS中分空间信息及属性信息进行管理。如果是建立区域综合地学信息系统,就要存储地质图上的全部信息。如果单纯为资源评价,地质图在数字化前要进行简化。由于处理的需要,地质图的信息适合用矢量型GIS,即将空间信息分成点、线和面进行存储,为了便于操作与管理,可将数据按逻辑类型或专业属性分成不同的层进行组织。

3.3 找矿信息的量化与转换

GIS可理解处理的形式主要指将成矿信息用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点、线、面及相应的属性描述的图层表示。地球物理(重力、航磁等)、地球化学、遥感信息经一定的数学方法处理,得出或推断出与成矿有关的图形信息。对于地质信息,通过GIS提供的属性检索、空间信息的量算以及叠加、缓冲等空间分析功能,可帮助完成从地质信息提取成矿信息的过程。

3.4 矿产资源评价的空间分析方法

用于矿产资源的空间分析方法根据研究区的工作程度的差别,可大致分成两类:经验的和理论的。前者利用已知矿床,后者利用矿床和成因模型。在工作程度较高,数据比较丰富的地区,可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在没有已知矿床或已知矿床很少的情况下,信息是由遥感和地球物理数据推断而来,模型仅以地学专家的概念想法存在时,数据驱动的方法就不能使用。而只能采用简单的分级和知识为基础的系统,不管是那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定量化的表示相关的专题关系,最终对若干个专题关系进行集成分析生成一副预测图。多数GIS为基础的矿产预测集中研究,对多个专题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布尔逻辑、代数方法、贝叶斯、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总之,虽然目前一些基于GIS开发的预测系统还处于试运行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它们用于已知矿床所取得的成果看,其预测结果有很高的可信度。因此,GIS在矿产资源的定量和定性评价中都有很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亚民,赵捧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M].西安: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韩密,陈国旭,董高梅.基于GIS矿产资源评价方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096-1099.

第6篇:矿产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矿产资源规划;Arc Engine;Visual Studio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矿产资源规划是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好矿产资源不仅是高效利用、开发矿产资源的保证,也是直接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1]。

在《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中明确要求,要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并与探矿权采矿权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相衔接,向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规划信息服务。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制度,需要加强各级规划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立矿产资源规划成果数据库,实现规划数据库的共享。本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在Visual Studio 2005和ArcEngine9.3环境下设计、开发和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实现省、市、县级三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的一体化管理及动态的规划实施管理。

1 研究内容

针对江苏省矿产资源规划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工作现状,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工作内容为:(1)紧扣《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DT/T0226-2010),实现多基期、多级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和地质勘查规划等专项规划成果一体化管理,建立矿产资源规划成果数据库。(2)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划、地质矿产与地形子图符号库,并与数据库属性相关联,可实时将各类规划、地质等要素渲染表达成规范专业的专题图件。(3)在成果库的基础上,设计规划审查功能模块,实现对矿业权项目的动态审查。(4)鉴于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已及电子政务平台进行日常办公,因此须建立系统与电子政务平台的对接接口,实现系统与电子政务平台的无缝对接。

2 系统的设计

2.1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数据类型分为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1)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内容包括基础地理、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现状及矿产资源规划等四大类数据,这四类数据的库结构设计已经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DT/T0226-2010)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本系统数据库设计紧紧围绕该标准进行设计。(2)非空间数据库。非空间数据库内容包括矿产资源规划附表、文本以及支撑系统运行的业务数据。其中矿产资源规划附表的库结构和规划文本的命名规范同样已经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DT/T0226-2010)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规划附表的数据库设计也围绕该标准进行。规划文本的存储设计存储在一张二位表中,该表中记录文本的名称、导入时间,并以二进制字段存储规划文本的内容。

业务数据是指除数据库中应包含的矿产资源规划成果数据外,支撑系统按照既定业务功能运行,协助用户完成矿政管理相关工作。

2.2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架构分为四层:表现层、业务层、数据访问层、数据层。表现层是指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界面,业务层包括满足用户实际工作要求的所有功能操作,数据访问层提供业务层与数据层交互的存取接口,数据层包含支撑系统运行的所有数据。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架构

2.3 主要功能模块

结合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相关业务处(科)室的实际需求,系统主要包括两大功能模块:(1)规划成果管理。规划成果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省、市、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图件成果、规划附表、规划文本等数据的存储、浏览、图形动态符号化、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2)辅助审查。辅助核查模块主要实现采矿权、探矿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项目的审查(包括空间位置、规模储量、矿种、规划指标、法律法规等专题审查),其中空间位置审查模块中实现了矿权项目区块自动成图、所属行政区划自动识别、定位及辅助审查结果自动判读等功能。

系统具体功能如下图所示:

图2 系统功能结构图

3 系统实现

3.1 技术路线

(1)系统开发采用用主流的.net开发技术,对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及其他各类平台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良好,有利于定制化的开发,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的重用度。(2)图形相关功能模块开发基于主流的GIS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而ArcGIS是市面上最权威的、功能强大GIS平台。ArcGIS产品体系丰富,ArcEngine是其中的一款二次产品开发工具包。ArcEngine包括核心ArcObjects的功能,是对AO中的大部分接口、类等进行封装所构成的嵌入式组件,且ArcEngine中的组件接口、方法、属性与AO是相同的。(3)通过WebService实现系统与各级国土资源政务平台的对接。WebService是一种构建应用程序的普遍模型,可以在任何支持网络通信的操作系统中实施运行;它是是自包含、自描述、模块 化的应用,可以、定位、通过web调用。WebService的主要目标是跨平台的可互操作性,具有跨防火墙的通信、应用程序集成、B2B的集成、软件和数据重用等优势。(4)系统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技术要求进行项目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质量控制和项目的管理与监控,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都能够提供完备详实的文档资料。同时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进行系统建设的规划、管理、开发、风险跟进及规避。(5)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所有的功能开发将基于组件式的开发方式,不但可以实现本系统内各应用程序间的功能共享,也为以后应用系统功能扩展提供二次开发和功能拼装组合的能力。

3.2 具体实现

本系统开发环境采用Visual Studio 2005,开发语言为C#,GIS开发平台选用ArcEngine 9.3和ArcSDE9.3,数据库选用Oracle10g。基于规划附表、文本等非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同时基于C#设计、开发的面向对象的类库,实现具体包括数据查询、统计分析、辅助审查等功能。基于ArcEngine及ArcSDE中间件实现图形相关的功能模块,具体包括空间数据导入/导出、图形浏览、空间查询、图件动态符号化、空间叠加分析及空间位置审查等功能。系统具体实现技术思路及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3 系统实现架构图

4 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

4.1 辅助核查信息自动判读

辅助核查是在划成果管理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对各类矿业权项目的规划审查,通过对各类审查进行分析、抽象,实现各类审查信息的计算机自动判读,为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自动判读分为属性判读和空间判读。属性判读是指系统将指定的指标值与规划指标值进行比较产生。空间判读是指利用项目区块与相关的空间要素信息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为用户提供辅助核查信息。

4.2 图件动态符号化

规划成果图件丰富地展示了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规划要素的空间信息。不同的空间地物有着不同的图形符号相对应,系统须实时地根据不同地物分配相应的图形符号来展现规划成果图件所包含的实际地物信息,即图件动态符号化。符号配置文件是系统实现图件动态符号化的关键,符号配置文件建立了空间地物要素与图形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图形要素加载过程中,系统依据这一对应关系给不同的空间地物要素分配相应的图形符号。

5 结束语

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并规划成果数据库的基础上,对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业务特点、作业手段、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抽象和建模,可对各类矿政业务的项目进行空间位置、规模储量、矿种、规划指标、法律法规等多维度的计算分析和自动化辅助审查作业,为规划实施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大大提高了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参考文献:

[1]成金华.矿产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境科学出版社,2002.

[2]王霞,吴孟泉.基于ArcEngine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山东国土资源,2011(09).

第7篇:矿产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SD法;资源储量核查;体会

1.SD法的定义

SD法是20世纪末在中国诞生的一种全新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法及储量审定法。SD法是动态分维几何学储量计算及储量审定法的简称,也是结构曲线积分储量计算及动态分维储量审定法的简称。

SD储量计算法是断面法引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的新发展,它是以最佳结构地质变量为基础的,以断面构形替代空间构形为核心,以spline函数及分维几何学为工具的估算方法。它适用于多种矿床类型不同矿体规模、产状和不同勘查阶段,而且还可以对估算成果作出精确评估。

SD法的出现显著地扩展了资源储量计算方法领域,使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学科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它利用一系列的数学地质工具形成了一套整体、连贯的具有领先水平的方法体系,除了能较好用于大型、特大型矿床外,对难度较大的中小型矿床,贫而复杂的矿床,更有其独特的效果。SD法已被国家正式确认,并予以全国推广。SD法突破了资源储量计算和审定中的理论和技术难点,完善地解决了资源储量计算中的风险问题,从而填补了"确定矿产资源储量精度、矿产勘查中工程控制程度和地质可靠程度划分的科学定量尺度"的国际空白。

2.核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SD储量计算法是断面法引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的新发展,它是分台阶分别进行储量估算,原储量图实为每一个计算台阶的水平投影图,不是具有地质意义的真实矿体,如果按照核查要求把所有计算台阶全部进行水平投影圈出矿体最大范围进行属性挂接将会出现采空区压盖、储量类型界线无法划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致使核查工作无法客观真实的反应出核查矿区的实际情况。

3.SD法数据录入以及属性挂接方法

4.结语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是矿产资源领域中的一次国情调查,通过资源调查和核查,更新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由一维线性数据管理向二维半空间管理过渡。为实现储量二维半动态监督管理奠定基础。创建一套与国际接轨、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和资源动态监督管理支持系统,为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高效履行政府职能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这次对采用SD法进行资源储量估算的矿区核查方法的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并为以后类似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工作手段。 [科]

【参考文献】

[1]李厚民,高辉等.矿产资源储量核查与评估.地质出版社,2010.12.

[2]王世明,唐卫国等.浅析矿区资源储量核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国土资源导刊,2008,5(5).

[3]陈国旭,田宜平等.资源储量估算、图表编制一体化与可视化系统研究.金属矿山,2009,(4).

[4]李胤,杨武年等.MAPGIS与AutoCAD在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金属矿山,2011,(8).

第8篇:矿产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字:矿山环境,遥感,监测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大省。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速度的加快,采矿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矛盾逐渐显现,生态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有必要开展矿山开发调查与监测工作。

我国矿政机关矿产资源开发监测大多为传统的现场监测,费时费力,大量的违法开采行为不能及时发现。遥感监测手段以其动态、快速、准确等特点,对于改变这一情况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由乌海乌达煤矿区、鄂尔多斯东胜煤田万利矿区、包头白云鄂博铁矿区、赤峰林西大井子铅锌矿区、呼伦贝尔甲乌拉铅锌矿区和赤峰白音诺尔铅锌矿区组成。研究区内跨度范围大,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区内矿山开采矿种和开采方式有所不同,主要开采矿种为煤矿、铁矿、铅锌矿、稀土等。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依靠遥感影像获取矿产开采占地、地质灾害的分布和范围以及采矿活动引发的污染、植被破坏、土地损毁等信息,综合分析已有的各方面的资料,如采矿登记数据库、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关自然保护规划等,对区内的采矿活动是否符合要求加以判断,达到对监测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全面了解,动态监测的目的。

2.2 影像数据源

根据研究内容和成图比例尺选用了2009年的SPOT5、Quickbird 、Worldview-I、ALOS、GeoEye-1等数据开展遥感调查与监测。SPOT5数据用于1:5万比例尺成图,其他数据用于1:1万比例尺成图。各数据影像清晰,质量较好,含云量均在5%以下,无条带和噪声干扰。

2.3几何校正

利用选取地面控制点方法对相关影像进行几何校正。校正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控制点选择在地形图和图像上均能正确识别和正确定位的明显地物点上,如道路交叉点、水陆交界点等。

②控制点拟合中误差控制在2个象元之内。

③控制点的选择遵循均匀分布的原则,一般在8个象限内均选取控制点,并使控制区域尽可能大。

2.4 正射校正

以 SPOT5影像数据正射校正为例,首先以精度符合要求的1:5万地形图和P5数据为基础,对SPOT5的2.5m全色数据进行正射校正,再将SPOT5的10m多光谱数据与校正后的影象配准、融合,完成图像的输出。

3. 信息提取

3.1 建立解译标志

(1)露天开采面

对于露天采场,遥感影像上纹理、色调与周边地区差异显著,开采面区别于一般的土地,由于不断开挖,一般低于周围地形,在高分辨率影像中开采坑、排土场解译标志明显,开采坑边坡显示阶梯弧形、环形纹理。

(2)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包括尾矿库、排土场、煤矸石堆等,大多数在矿山附近就近堆放。固体废弃物在影像上表现为外轮廓清晰呈瓣状,内部纹理细腻并有条理,位于矿山附近。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正在开采矿山或停放尾矿的尾矿库,其尾矿区可直接识别。

(3)粉尘污染

粉尘污染在影像上表现为在污染源(矸石堆、煤产品加工厂、煤矿运输道路等)密集处或附近,植被生长发育不良,且被污染区域下方地物朦胧,有雾笼罩感,污染区域轮廓不清。

(4)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采用遥感影像解译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的调查。

(5)地面塌陷

塌陷坑是地下矿产资源开采引发的局部地面塌陷,对矿区周边其他用地造成破坏。由于塌陷坑有一定深度的负地形,在阴影作用下,立体效果明显,在高分辨率影像上较易识别。其主要表现为独立的环形或椭圆形斑点,色调明暗不同,一般成群密集分布。

(6)地裂缝

在遥感影像中,发生地裂缝处的地表和浅层土壤结构发生了变化,造成局部土壤含水量增加、湿度增大或透水性增强、湿度减少,形成色调和纹理上的光谱差异,呈线状影像特征。

3.2 信息提取

信息提取工作是在MapGIS平台中完成,提取图斑时按照规定格式对相应图斑赋予属性。如开采点的属性需填写矿山编码、动态变化、开采许可证号、矿山名称、经济类型、矿山地址、矿种类型、开采其他矿种、开采方式、开采状态、存在问题等属性字段。

4. 成果统计

根据遥感调查的结果,区内有矿山点470余处,其中合法开采点、违规开采点、关闭矿山各占矿山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3.60%, 9.53%, 36.87%。违规开采种类包含越界开采、无证开采、以采代探、井工变露采、开采矿种与采矿许可证不符及一证多井等。

同时,区内的矿山占地面积170余km2,主要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包括地面塌陷、地裂缝、煤(煤矸石)自燃、水体污染、粉尘污染等。

5. 结语

遥感技术应用于矿山开发调查与监测,通过利用遥感影像对内蒙古主要矿集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环境、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的解译工作,在外业调查和相关辅助资料的配合下实现快速、准确地监测矿山开发变化情况。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争取更短的工作时间周期,其结果可以为相关部门整顿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毕如田,白中科.基于遥感影像的露天煤矿区土地特征信息及分类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2):77-82.

[2] 董彦敏,东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3] 李成尊,聂洪峰,汪劲,等.矿山地质灾害特征遥感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5,(1)45-48.

第9篇:矿产资源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黄金矿产资源 现状特点 地质勘查 主要形式

在当今社会,黄金具有重要的流通价值,它兼具货币属性和商品属性,是国家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古今中外人们都对黄金的储备工作非常重视。黄金的流通性能极佳,它本身更是具有无可代替的保值特点,可以为国家货币信用体系的稳健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确保国家财政的安全性。

1、我国黄金矿产资源的分布现状和特点

总体来说,我国的黄金矿产资源分布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基本上在各个省区都有黄金矿产资源的分布,探明的总储量也比较可观。但是从现阶段的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黄金矿产资源分布范围比较广泛,种类也比较齐全,这就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黄金的种类有很多种,产区也不尽相同,例如砂金的产地主要是东北地区的北东部边缘地带,有色金属的主要产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的黄金矿产资源中,岩金矿占的分量最大,其次就是伴生金,2007年我国已经探明的黄金资源的总量是5541.3吨,有65%的岩金,10%的砂金,伴生金所伴生的有色金属多为铜、铅、锌等。在我国,黄金矿产资源以小型的金矿床为主,占全部矿床数量的87.63%左右。我国的中型金矿床的数量有154个,中型矿的黄金资源的储备量比较大,约占总量的9.82%左右,而大型的金矿床的数量最少。黄金矿产资源的矿床规模大小与开采的技术条件对黄金的开采程度和数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社会对黄金资源的需求,又提高了黄金矿床的开采技术。就目前的开采状况来说,我国的金矿开采形式多为地下开采,难度比较大,想要实现高产就要投入高水平的科技力量。黄金矿产的开采形式主要取决于矿床的特点和性质。我国的矿床多是一些脉状矿床,总体的变化情况十分多样,品位也有很大的差异性,矿体的厚度很小,在开采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和其他的国家相比,虽然我国的黄金储量比较多,但是产量却比较少。近些年,难以开发的金矿资源已经在生物预氧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得到了很大规模的开发,为保证我国的黄金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黄金的产量迅猛增长,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黄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体系化和制度化的特征,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六大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对于科技应用方面,黄金行业也是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装备技术为黄金的开采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黄金开采程序还加强了清洁环保技术的应用,使矿区周边的环境达到了一定的和谐程度。

2、我国黄金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的主要形式

我国黄金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程度在世界上还处于比较低端的水平,黄金资源短缺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我国的黄金矿产种类非常多,但是在对黄金的勘查方面做的工作远远不够,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金矿资源在勘查地质方面具有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地质勘查工作的技术投入不够,在对很多重点区域的勘查工作上没有使用比较快捷的方式。第二在一些相关理论的探究中,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导致没有更好的理论知识来对相关的实践进行有效地指导,这也是阻碍黄金矿产资源开采行业综合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原因。第三黄金开采事业缺乏强有力的全局部署政策,例如有一些黄金储备比较丰富的地区在进行开采之前已经被房地产项目划分到区域范围之内了,在管理上就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和争端。可见,对黄金矿产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还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

结合当前的具体实际和黄金勘查与开采发展的良好状况,要将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二者综合起来进行考虑。面对黄金与日俱增的需求量,我们也要增加金矿开采的力度,对不同岩性的地层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估,以便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具体的开采的形式也包括三种,一是不断地去挖掘黄金矿床中的深部资源,目前勘探的程度可以达到1100米,这与过去相比又有着很大的进步。过去我国的黄金矿产资源的开发深度和发达国家的相比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我国金矿资源不够丰富的原因之一。提高勘查的深度和力度,则不断地拓展其开发利用空间。二是要扩大现有金矿床的开挖范围。很多金矿床都具有相当长的开采时间,在以后的勘查过程中必须拓展其开发的空间范围,才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产量。第三是要努力发掘新型的金矿矿床,以增大挖掘的发展空间。过去我国对黄金资源的地质勘查的形式比较单一,勘查技术水平也不高,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尖端技术广泛应用到金矿的勘查和开采中,所发掘出的新型金矿的数量也在大量增加,尤其是伴生矿的新类型也在不断地被发掘出来。

在对黄金矿产资源进行勘查的时候,还要加强对地质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黄金矿产资源的勘查队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将自身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为黄金矿产资源的勘探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为金矿资源的勘查工作制定出强有力的政策,不断增强黄金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要急功近利过度开采,反而不利于黄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黄金矿产资源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黄金矿产的开发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并投入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才能促进我国黄金勘查与开采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