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渔业生态养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的基本情况
小湾电站建设完毕,正常蓄水水位高程1240米,水库面积189.1平方公里,总库容149.14亿立方米,**最大的百里长湖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小湾库区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系统,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宝贵资源。对此,**思广正大投资有限公司决定立足库区水资源优势,实施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20**年10月至12月,由省农业厅渔业处牵头,**思广正大投资有限公司与临沧、保山、大理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2009年1月,**思广正大投资有限公司在××县注册了子公司——**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购买龙湖宾馆作为公司的办公场地,下设综合部、财务部、营销部、守护部和技术部,拥有公司员工56人,制定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2009年初公司兼并澜沧江、黑惠江的合法渔船和渔民,建立了守护中队、守护站,配置防护设施,开始对库区水域开展守护工作。受省农业厅的委托,从2009年1月31日(正月初六)开始,公司组织增殖放流工作,到目前,共向库区投放优质鱼苗800吨。
该项目以生态养殖(大面积)与网箱养殖相结合,通过不断提升水产品质量,创品牌,建网络营销市场,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带动库区周边农民脱贫致富为奋斗目标。力争年产值超亿元,使**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发展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水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根据资源状况和项目奋斗目标,项目的建设内容为:建设28万亩规模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200亩生态网箱养殖试验示范基地;推进大面积网箱养殖;建设鱼饲料厂、鱼粉厂和鱼片加工厂。项目概算总投资5亿元,鱼片加工厂年生产能力20000~80000吨。
项目周期计划为10年,前期3年(2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中期5年(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后期二年(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2009年5月至10月,做好项目的立项、报批,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为生态养殖和网箱养殖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10月至12月开始试验生态网箱养殖;2010年1月至3月推广网箱养殖;2010年4月至8月,做好鱼饲料厂、鱼粉厂和鱼片加工厂的项目论证、选址、图纸设计、工程招投标;2011年9月至12月完成建设工程;2011年10月在国内市场建设小湾生态渔业专卖店,进行网络销售。
二、总体估价
(一)项目关联度大、拉动力强,社会效益好
项目涉及大理、保山、临沧3州市,南涧、巍山、××、昌宁等8县市,含盖农业(养殖)、工业(鱼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和商业服务三个领域,与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是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关联度大、拉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实施好该项目,可提高库区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和加工可节约资源投入,有利于组织统一管理和技术提高。项目的实施能够解决大批库区失地农民和其他富余劳力就业,缓解社会矛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税源。
(二)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模式
该项目以**思广正大投资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由**思广正大投资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实施,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建立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小湾渔业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设立了综合部、财务部、营销部、守护部和技术部,制定了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计划走规模化经营、科学管理、商品化生产、网络化销售的道路,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和管理方面的保障。
(三)前期工作动作迅速,工作扎实
从20**年10月至今,半年的时间,项目单位就完成了与三州市签订合作开发协议,组建了**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购置了办公场地、兼并澜沧江、黑惠江合法渔船和渔民、购买巡逻艇、捕鱼船建立了守护中队、守护站,向库区投放800吨优质鱼苗等前期工作,并开始建设项目的立项和报批工作。可谓动作迅速,工作扎实。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请县政府建立项目协调开发领导组,有效开展项目建设。
(二)请县政府进一步完善渔业行政执法机构,切实加强渔政执法管理,打击黑恶势力,确保库区安全稳定。
(三)将项目纳入临沧市的重点招商项目,享受相应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四)请支持项目立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项目补助和库区周边农民的扶持资金。
(五)请县政府协调库区乡(镇)、村委会大力发动库区农民参与网箱养殖培训和生产。
四、意见、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是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带动作用强的建设项目,由于拥有28万亩库区水资源优势,引进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养殖技术,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项目市场情景良好,开发潜力巨大。实施好该项目,可以提高小湾库区水资源的利用率,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地方税源,促进企业增效。但由于项目建设内容广博,项目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在实施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加之项目处于启动阶段,渔业养殖在小湾库区是新生事物,有一个探索、了解、接受的过程,因此,县委、政府应给予高规格的重视,库区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和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引导、帮助、支持、宣传是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点显得十分必要。同时我县应将该项目作为继茶叶、核桃、烤烟、蚕桑以后的重要产业来培育,政策上给予着重倾斜,精力上给予重点保证,资金上给予优先保障,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小湾库区渔业养殖项目实施工作,从细节做起,高质量服务,把它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点项目来抓,作为围绕以提升实现“三个核心”指标和推进“三化”进程的优势项目来扶持。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抓好项目实施工作,县政府成立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工业和招商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局、发改局、招商局、国土局、建设局、经济局、商务局、环保局、交通局的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职能,抓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工作,农业局负责抓好宣传发动、组织网箱养殖技术培训和渔政执法工作;发改局负责项目论证、项目立项、转报审批和鲜鱼最低保护价制定;招商局负责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国土局和建设局负责饲料加工厂、鱼粉厂和鱼片加工厂的选址、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报批手续;环保局负责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和库区水环境监测、保护;交通局负责水运管理;商务局协助小湾渔业公司做好鱼产品营销和申办进出口经营许可证;经济局负责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营造宽松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1、涉及该项目的证照办理、项目立项、报批手续,能减化的尽量减化,能变通的尽量变通,费用能减免的坚决减免,不能减免的一律按下限收取,努力打造成本凹地,服务高地。在公司驻地设立公安执勤点,同时与渔政执法队有机结合,为公司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序良好的环境。
2、把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列入××重点招商项目,享受已有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必要时在特殊情况下给予特殊的政策。并积极帮助申报临沧市重点招商项目。
3、把**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列为××县重点保护企业,颁发《重点保护企业》匾牌,实行重点保护,为公司负责人(法人)颁发外来投资者绿卡,提供“绿卡”服务。不得随意对公司进行除法律法规以外的检查、评比,确需进行的须经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的同意。
4、积极帮助**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申办进出口经营许可证。
5、安排县渔政执法机构尽快进入小湾库区开展工作。积极请示汇报,争取省渔政执法总队在小湾库区设立渔政执法中队,切实加强渔政执法管理。
6、在饲料加工厂、鱼片加工厂投产运营后,积极帮助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向县公安部门协调,在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设立一个治安值勤点。
【摘要】
以社会公益理念为导向,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是近年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将学生社团公益创业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进行结合,并构建系统生态系统,将公益创业作为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意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解决大学生社会化不足的一次先试先行。
【关键词】
社团;公益创业;职业素养;生态系统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现代社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是一线人才的重要特征。但目前“社会化不足”“职业素养欠缺”是目前高职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社会公益理念为导向,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是近年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在1980年由美国阿苏迦基金会的创始人比尔・德雷顿(Bill Dayton)提出。指个人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在非盈利领域援用商务领域的专业作风,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主要分为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组织、志愿公益活动、产学研混合型。
作为越来越受关注的新事物,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的发展前景、实践效果、潜在需求和现实困难,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课题组以武汉软件职业技术工程学院学生社团公益创业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索学生社团立足自身专业和特长进行公益创业的模式,将社团活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通过公益创业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意识;通过对社会的服务,不仅使学生成为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并帮助学生提前完成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解决大学生社会化不足的难题。
一、学生社团公益创业背景分析
我校共有学生社团50余个,社团总人数13000余人,占学院总人数的80以上。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目的作为吸引和凝聚社团成员的主要动力而建立的旨在满足自身需要、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群体。作为非正式群体,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上存在相对优势,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工作能力、职业精神、身心素质等要素培养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利用大学生社团的上述特点积极组建创业型社团、服务社会,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校园中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的适合开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目前我校已经和武汉东湖风景区团委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建立了湖北首个高校社团公益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并探索高校公益创业组织管理模式,成为我省高职公益创业研究和实践的先行者。
二、学生社团公益创业与职业素养提升生态系统构建模型
生物学中对于生态系统的定义是:“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高校也是自然中的一个群体,高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它相关的群体。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将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目标的要求相结合,通过引进社会资源、构建公益创业系统化教育体系、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就业能力,将学生社团公益创业与职业素养能力培养相结合,构建一个“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1:大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及评价体系理论模型
三、构建多方主体联动的复合型培育体系
通过社团公益创业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一项系统的配套工程,需要大学生、政府、社会和学校形成一个多元化合力,构建良性就业创业机制,才能促进这项工程可持续发展。这项工作推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引导和社会资源整合
目前,公益创业大多由民间倡导和发起,尚未形成相当的规模和较为广泛的影响力,支持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公众、企业、学校以及政府等各方力量尚未构成沟通与协调机制,良性的公益创业生态环境在短时间内很难建立起来。目前倡导公益创业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公益创业的理解不够清晰,观念和意识不到位。加强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引导和社会资源整合是首先要解决问题。
学生政策支持包括法律法规供给、税收优惠政策、小额贷款政策、购买公共服务和宣传引导推广等多个方面。政府在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要降低公益创业的制度门槛,对公益性创业机构的注册登记、社会职能和组织运作等方面给予专项法律法规支持。对于从事公益创业的大学生在个体经营税收减免、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适度倾斜和鼓励。建设公益服务园,运用优惠政策引入公益性社会组织,通过委托经营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交给社会组织运作,开发公益性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此外,政府须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搭建创业孵化平台、能力培训平台和互动沟通平台,促进各方力量形成推动创业联动机制,为大学生公益创业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积极构建系统化公益创业教育体系
构建了教学、实践、评价三个层次的教育和管理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包括理念、知识、实践教育等公益创业知识的培训。教学上,首先厘定了公益创业内涵,并开设公益创业系列课程,将学校的创业教育师资与公益性组织管理者整合起来,把创业教育融入教学过程,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充实教学资源。研究上,对国外公益创业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引入国外先进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同时,以项目研究为支撑,开设公益创业课程,探索建立符合高职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实践上,注重公益性学生社团的孵化,以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等50多个公益社团为依托,积极组织学生投身义务支教、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关爱留守儿童等众多领域的公益类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学生的公益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竞技竞赛活动,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大赛、公益创业文化节等活动,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大学生公益实践教学等。
四、构建公益创业和公益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公益创业评价标准;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辅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以个人评价为辅,团队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其目的是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敢于挑战风险的勇气和面对苦难挫折的毅力。这些也正符合职业素质拓展的要求。
学生社团公益创业与职业素养提升生态系统构建,是将社团活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一次新的尝试,是将公益创业作为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意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解决大学生社会化不足的一次先试先行。通过对社会的服务,不仅使学生成为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并帮助学生提前完成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美]胡馨.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COMPARATIVE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M],2006(2)
关键词:“做中学、做中教”;理论、实践一体化;整合教材;多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75-02
2007年9月7日,同志视察辽宁省大连市职业教育时说:“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职业学校最大的特征就是教学、求知、做事与技能在一起”。为了全面贯彻实施“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思想,达到职业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我校在海水生态养殖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行“教师一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法多元化” 的教学实践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改革的思路
贯彻落实“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改变过去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与生产脱节、课程内容与职业任务想脱离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逐步做到“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和师傅合一、学生和学徒合一”,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使教学既能满足企业实际岗位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又能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改革的实施
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做中学,做中教”的思想,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提高自身的生产实践能力,需要有设施设备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需要有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为此,我校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生产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实施“做中学,做中教”,要求教师正确处理学科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要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并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使之成为适合教学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还要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为此,从辽宁省水产科学院引进一名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生产经验的专家担任该专业的带头人,并要求该专业教师三年内累计参加生产实践时间在一年以上。同时,在该行业规模、影响较大的企业中,聘请生产技术专家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强化了该专业教师队伍的生产实践能力,使其具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能力。
2.开发适合职业要求和技术发展、符合教学需要的教材体系。实施“做中学、做中教”,要求教学重心由传统的教师教转向学生的学,由教师脱离实际的教转向在做中教,由学生在被动中学转向在参与工作过程中或完成工作任务中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使职业教育更接近于企业实际,因而要对过去教学中用的教材进行全面改革。开发出一套适应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体系。为此,我们成立由学校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和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教材开发小组,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把该专业应掌握的实践技能提炼出来,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使教材紧密联系生产实际,重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海水生态养殖专业教材整合成“海水生态养殖环境管理、海水生态养殖饵料培养、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技术”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两部分,使原有的海水生态养殖专业教材“立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重点强化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力争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群)零距离。
3.建立一批与专业教学和岗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做中学,做中教”,要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和体验,在参与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技能,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学习。因此,学校在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与行业中基础设施完备,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密切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充分发挥职业教师的技术水平,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在海水生态养殖专业的实际教学中,通过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几年来,我校先后与大连市海水生态养殖行业处于龙头的大连玉海珍品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壹桥海洋苗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合作,使之成为挂牌的实习实训基地。
三、改革的成效
海水生态养殖专业教学改革实施两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地亲自动手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参与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的教学也更加得心应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由于实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了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为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我们重新修订了实习管理制度,实行企业与学校、师傅与教师共同管理的模式,细化了学生的实习考核评价标准。
今年首批实行改革后的学生教学实习已经结束,企业普遍反映这批学生不但实际动手能力比以前的实习学生强,而且增强了实习的组织纪律性,学生的实习成绩普遍较好,受到了企业的好评。这批学生还没毕业就全部被相关企业聘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加丰富实习实训内容,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系统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深入企业,广泛调研,努力探索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大连市教育局.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大教[2008]164号)[Z].
[2]张继明,朱磊.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2,(16).
[3]高利兵.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对安徽省企业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2,(13).
[4]张健.论高职教育课程整合“三段式”方法论的建构[J].职教论坛,2012,(7).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文章通过对山东省烟台、青岛、威海三地市的渔民进行调查问卷,分析了三地市渔业养殖的基本情况,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渔民购买水产养殖保险的影响因素。从Logit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渔业生产年限、养殖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风险损失占养殖收入的比例、保费补贴水平、年龄、对保险了解程度、保险重要性、保障程度、赔付水平、对理赔定损服务满意度等因素与渔业保险需求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保费水平与渔业保险需求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结论的得出立足于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视角,对于构建完善的渔业保险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渔业养殖;渔业保险;影响因素;Logit模型
[基金项目]山东渔业产业体系和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贾清茹(1990-),女,山东寿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保险理论与政策;通讯作者:陈盛伟(1971-),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农业保险与农业风险管理。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水产品捕捞量约占世界的六分之一,水产养殖量约占世界的70%。自1978年实施“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政策以来,渔业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渔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渔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对满足国民优质蛋白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世界渔业产业的稳定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
但是,水产养殖对环境条件以及管理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温度的升降、氧溶量的变化、污水废水的影响、饵料的质量以及洪水、海啸、异常海潮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都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同时,水产养殖保险标的多样性、差异性,防灾防损工作的难以施行造成的高风险性,保险责任的复杂性和难以鉴别性,以及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事故的频发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存在,使得保险公司对开展水产养殖保险非常谨慎,水产养殖保险的开展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以养为主”方针的深入落实,水产养殖保险逐渐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同时,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各级政府的重视,推动了学术界对渔业保险的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王朝华系统阐述了渔业产业以及渔业保险的风险,并详细介绍了渔业互保协会的制度诚意和必要性[1];庹国柱论述了构建渔业保险巨灾风险机制的必要性,并从巨灾风险机制的制度、规模、原则、融资安排以及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2];龙文军、张成、王瑞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水产养殖保险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促进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的具体措施建议[3];Mosehini&Hennessy的研究发现农户对保险的需求受到农户的风险态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风险爱好者倾向于自担风险,而风险厌恶者更喜欢通过购买保险分散风险[4];MonteL.Vandevee通过logit模型回归分析得出,农户学历水平、费率水平、保障程度、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家庭收入、风险管理办法等因素对农户的保险需求产生显著影响[5];叶晓凌对影响浙江省渔业保险的因素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6];徐小怡用二项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渔业保险需求的因素[7]。
纵观文献可知,各学者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重要性、必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也试图从各方面寻求促进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的策略。“需求催生供给”,水产养殖保险的供给应该以渔民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但是,基于渔民视角对水产养殖保险的实际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略显不足。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水产养殖的现状,从渔民的需求出发,利用山东省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的200份调查问卷,从微观层面分析影响渔业保险需求的因素,旨在为建立完善的渔业保险体系,增强渔业保险的保障能力提高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二、问卷设计及组织实施
(一)问卷设计
为了了解山东省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影响因素,2015年初,我们对山东省威海、烟台、青岛3个重要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水产养殖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5个部分,50个问题构成,采用封闭性和开放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问卷的5个部分分别针对养殖户的个人信息、水产养殖生产情况、水产养殖风险情况、水产养殖保险市场需求情况以及水产养殖保险的市场运行情况展开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89份,样本有效率96.9%。为保证样本的有效性和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选择本校的学生干部组成调研小组,并事先对他们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和讲解;在调研过程中,学生首先对受访者进行问卷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受访者了解水产养殖保险及其作用,增强对问卷的重视和配合,尽可能减少了问卷填写的随意性。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通过样本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中,男性占了86%,年龄主要分布在40-60岁之间,受教育程度多为初中和高中;84%的被调查对象从事渔业生产年限在5年以上。可以认为,被调查者能够较好的辨析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且他们渔业生产经验较为丰富,对渔业风险和渔业保险有较为充分的认识。
同时,86%的被调查者属于家庭养殖户,养殖方式中,海水养殖占到58%,其次为池塘养殖;大约一半的渔户固定成本投入在20万元以下,而78%渔民养殖收入占到家庭纯收入的一半以上。这一数据表明,大多数的被调查渔户以家庭个体养殖为主,水产养殖规模适中或偏小;同时,渔民家庭生活对水产养殖收入的依赖性较大,风险的发生可能会给渔户的生活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如表1所示)。
三、山东省水产养殖保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渔民对风险的认知情况
一般认为,渔民对风险的认知情况的差异性,会影响到对保险的购买以及险种的需求。从表2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渔民认为自然风险、病害以及污染是导致水产养殖损失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于自然灾害和污染带来的灾害,渔民感到最力不从心,难以采取防灾减灾措施进行施救。在自然风险中,台风、赤潮对受访者造成最大的困扰,这与58%的被调查者采取海水养殖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水产养殖的对象生活在水中,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水温的控制和水质的监控是渔民面临的最严重的技术风险。
风险的发生给渔民造成的损失程度存在差异,对渔民的生活的影响也相应的不同,渔民对风险感知程度和对保险的购买力也就不同。从表3可以看出,84%的被调查者遭受的风险损失占养殖收入一半以下,说明风险的损失比并不是特别高;但是由于水产养殖的高成本收入却偏低,73%的被调查者在风险发生后基本可以或者难以维持生活,说明风险事故对渔民生活的影响较大。一般认为,风险给渔民造成的影响越大,对保险的需求越大,因此,从渔民对风险影响的认知情况看,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潜力强劲。
(二)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认知情况
风险因素的存在,促生了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潜在的需求,但是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认知情况是决定潜在需求能否转换为真实需求的内在动力。渔民对保险了解的越充分,对保险分散风险、保障成本的功能越认可,实际购买力就越强。从表4可以看出,46%的渔民对渔业保险了解甚少,36%的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了解相对充分;82%的渔户认可水产养殖保险的重要性。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渔民对保险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这可能与水产养殖保险刚刚起步有关,但是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重要性具有较高的认识,这可能得益于最近几年社保宣传的强化,使得民众的保险意识普遍提高,进而提升了对水产养殖保险的认可。
表5进一步反映了渔民对保险的实际需求情况,被调查者对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比较理性,仅6%的渔民不清楚自己为何购买保险。同时,大多数渔民认为收入水平和生产风险因素对渔业保险的实际购买起到决定性作用;渔民在购买保险时,考虑因素依次是理赔速度、费率、保险条款与责任以及防灾减损技术。这为保险公司开展、完善水产养殖保险提供了指引,要提高勘察、定损的质量和理赔速度,通过合理的费率吸引投保对象积极投保;保险条款应当通俗易懂,并向投保对象解释清楚;要增强防灾减损技术,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力。
(三)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情况
渔民虽然对水产养殖保险有较大的需求,但是,对保险的支付能力却显得有点乏力(如表6所示)。70%的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年保费支出额在5000元以下,同时希望费率在6%以下,这与大农险费率在6%-7%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更与理论上渔业产业高风险对应的略高的保险费率要求存在偏差。同时,一半以上的渔民期望保费补贴比例在40%-60%区间,这与现行的保费补贴试点地区的20%-30%的补贴水平也存在差距。这一方面可能与渔民对“保险保成本”原则的理解不到位有关,另一方面,渔民的高风险、高损失,导致收入降低,购买力减弱,对保费、费率、补贴的要求相应的较敏感。
从渔民的投保途径来看,约一半的渔民倾向于“渔业主管部门或乡镇干部动员”,约四分之一的渔民喜欢“亲戚朋友同事推荐”。因此,渔业保险的推广应该集合各方力量,加大政府部门的参与,促进渔业保险向强、向大发展。
四、山东省水产养殖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基本假设与模型选择
本文研究认为影响渔民参与水产养殖保险的因素主要有渔民的基本情况、风险因素对渔民的影响、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认知情况、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反馈、政策环境因素五个方面。
养殖渔民对“是否购买水产养殖保险”这一问题有两种答案:“是”和“否”;对于这种机会概率问题或“0-1型”问题,在模型设定上,通常可选择逻辑生长曲线函数和正态分布函数两种形式,他们分别对应模型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但是Logit模型不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能够克服线性方程受统计假设约束的局限性,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出于实际情况考虑,本研究用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
(二)影响山东省水产养殖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因素变量
根据本文的基本假设,选取五类解释变量作为影响渔民购买水产养殖保险的因素,用于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选取的变量赋值如表7所示。
(三)影响山东省水产养殖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由于“是否购买水产养殖保险”Y是一个二元取值变量,我们选择Logit模型来描述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为此,设第i个观测者选择Y=1的次数比例为Pi,即Pi为第i个渔民购买水产养殖保险的概率;以选择购买水产养殖保险的机会比的对数为被解释变量Z,令:
上式中β0为常数项,μi为随机误差项,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C(15)为所求Logit方程的回归系数,z为第i被调查者选择购买水产养殖保险的机会比的对数,Pi为第i个渔民购买水产养殖保险的概率。
(四)影响山东省水产养殖保险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山东省水产养殖保险因素的理论模型与参数估计。本文以调查问卷数据作样本,利用Eviews7.2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参数估计,首先将所以解释变量纳入模型,得到模型1,其中性别(X2)、学历(X3)、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满意度(X10)、对险种的满意度(X11)四个变量对渔民购买水产养殖保险的影响不显著,然后根据各变量的P值,逐步剔除不显著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模型2,下文将围绕模型2进行回归解析(见表8)。
表8列出了该模型的回归系数、Z-统计量及Z-统计量的P值,可知回归方程如下:
1.从模型的整体检验程度来看,赤迟信息准则和施瓦茨准则值分别为0.244和0.382,似然比系数值为0.889,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渔民购买水产养殖保险”这一问题88.9%可以由选定的11个解释变量解释;LR值为93.287,LR检验统计量的相伴概率是0.00,所以该模型整体高度显著。
2.从各变量的显著性程度看,五类解释变量中有11个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渔业生产时间(X4)、养殖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X5)、风险损失占养殖收入的比例(X6)、保费补贴水平(X15)在1%水平下显著;对渔业保险了解程度(X7)、渔业保险重要性(X8)、保费水平(X12)、保障程度(X13)、赔付水平(X14)的检验值在5%水平下显著;年龄(X1)、对理赔定损服务满意度(X9)在10%水平下显著。
3.在11个变量中,保费补贴水平(X15)的系数大于2,说明保费补贴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影响非常大;养殖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X5)、风险损失占养殖收入的比例(X6)系数在1.5-2之间,说明这两个变量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影响比较大;保费水平的系数为负值,说明此因素值的增大,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产生反向的影响。
(五)影响山东省水产养殖保险需求的因素分析
1.渔民的基本情况对水产养殖保险需求的影响。渔民的基本情况中包含五个因素,其中性别、学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年龄、渔业生产时间、养殖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对渔业保险的需求产生正向影响。总体而言,渔民的基本情况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具有比较大的影响。
年龄与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有较为显著(10%)的正向影响,该变量的系数为0.392。年龄越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丰富的生活经历使得他们能更好的把握渔业生产的规律,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因此会削弱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渔业风险的高损失性认识更为深刻,体质的下降、生活压力的增大促使他们对待风险的态度逐渐转为消极型,因此他们希望最大程度的分散风险,用相对少额的保费支出减小风险损失。因此,年龄对保险的需求产生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
从事渔业生产年限与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存在较为显著(10%)的正向影响;变量系数为1.410,影响程度较大。渔民从事渔业生产的时间越长,目睹、经历的渔业风险就越多,对灾害损失给家庭造成的影响感受也越深,越希望通过购买渔业保险来分散风险。
养殖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与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存在显著(5%)的正相关性;变量的系数为1.903,影响程度非常大。养殖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越高,渔户的家庭生活对渔业生产的依赖程度越大,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给渔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越严重,因此渔户希望通过购买保险进行风险分散的需求就越大。
2.风险因素对水产养殖保险需求的影响。本次调查主要探讨了风险损失占养殖收入的比例对水产养殖保险需求的影响,损失占收入的比例越高,风险的破坏性越强,对渔民生活的危害性越强,渔民对保险的需求相应提升。因此,调查发现,风险损失占养殖收入的比例与水产养殖保险需求呈现显著(5%)的正相关性,且变量系数1.946,对其影响程度也非常大。
3.渔民对渔业保险的认知情况对水产养殖保险需求的影响。渔民对渔业保险的认知包含对渔业保险了解程度和渔业保险重要性两方面的认识,两个因素都在5%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且都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产生正向影响,说明这一类因素对水产养殖保险需求的影响比较大。
渔民对保险的原则、目标等方面了解的越清晰,会深化对保险重要性的认识,对保险分散风险、保成本的认可度会相应提升,因而会刺激对水产养殖保险需求的增加。
4.渔民对渔业保险的反馈对水产养殖保险需求的影响。渔民对渔业保险的反馈包括对理赔定损服务、防灾减灾工作、险种的满意度,以及保费水平、保障程度、赔付水平六个因素。通过模型分析,渔民对防灾减灾工作、险种的满意度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余因素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保费水平对保险的需求产生负向影响。
对理赔定损服务满意度与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呈现较强(10%)的正相关性,该变量的系数为0.058。渔民参与水产养殖保险目的就是在发生灾害损失后及时获得应有的赔偿,以维持正常的渔业生产和家庭生活。如果保险理赔定损过程有失公允或者赔偿不及时,则渔民的投保目标得不到满足,保险的信誉也会有所降低。渔民花费了资金进行投保,在风险发生后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保险公司周旋于理赔定损,各种摩擦的出现会降低渔民对保险分散风险的期望,降低投保热情。
保费水平与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呈现很强(5%)的相关性,且变量系数是-1.302,这说明渔业保险的保费对渔民参与相互制渔业保险具有反响影响,而且影响很大。因为保费水平越高,渔民的费用支出越大,造成生活压力加重,使得购买渔业保险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2008年6月,《农业部关于下达2008年渔业互助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项目资金的通知》(农财发[2008]78号印发),首次启动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项目,对沿海七省重点渔区的渔民渔船参加渔民人身平安互保和渔船全损互保给予25%保费补贴,总补贴资金1000万元,共带动地方财政配套补贴8680万元。同年,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的业务规模首次突5亿元,完成了相当于过去9年的互保业绩,这充分显示了保费与渔民参与渔业保险的反向关系。
保障程度和赔付水平与水产养殖保险需求之间都呈现很强(5%)的相关性,变量的系数分别为1.215和1.314。这说明保障程度和赔付水平对渔民购买水产养殖保险的影响较大。一般而言,保障程度越高、赔付水平越高,在渔民受灾后更能充分的获得赔偿,从而减轻损失带来的影响、尽快恢复生产,因而渔民参与保险的意愿越强烈,保险需求越大。
5.政策环境对水产养殖保险需求的影响。本次调查中,政策环境因素包含保费补贴水平这一变量,从模型分析表面,政策环境因素在1%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变量系数为2.261。因此保费补贴水平与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呈现出非常强的正相关性,且系数大于2,对其影响程度在模型的11个变量中最大。
保费补贴一方面凸显了政府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重视,会刺激保险公司开展水产养殖保险项目,竞争的加剧会激励保险公司优化服务、增强竞争力,进而使水产养殖保险市场规范化,增强渔民的购买欲望;另一方面,保费补贴会直接减小渔民的费用支出,降低购买保险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压力,因而会使水产养殖保险的实际需求明显增加。从开办渔业保险的经验也可以看出保费补贴对水产养殖保险需求的刺激作用:2008年,农业部开展保费补贴试点后渔业互保协会的保费激增,虽然中央仅有1000万元的补贴,但是带动了地方财政8680万元的补贴,减轻了渔民的保费负担,刺激了渔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对山东省水产养殖保险需求调查的实证分析表明,总体而言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受年龄、渔业生产时间、养殖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风险损失占养殖收入的比例、对渔业保险了解程度、渔业保险重要性认识、对险种的满意度、保费水平、保障程度、赔付水平、保费补贴水平等11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保费水平对保险的需求产生反向影响,补贴水平对保险需求的影响最为显著,影响程度也最高。
(二)启示
1.应该提高对渔业保险的补贴。科学实施保费补贴,减轻地方政府压力。保费补贴可以对渔民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并在投保时向其解释说明应缴保费、政府补贴、实缴保费等内容,以提高渔民对补贴的认识和投保积极性。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为避免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和“钓鱼问题”,施行“层层补贴+倒补贴联动机制”,保障中央、省、市、县补贴按时全面到位。但是这样不仅延长了补贴资金的划拨周期,而且地方政府限于财政压力可能不愿扩大保险覆盖面。因此,渔业保险财政补贴可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补贴,并根据地区经济实力差异适当调整补贴比例,但中央财政补贴比例不应低于50%。
2.渔民的保险意识还有待于提高。由于我国渔民的教育程度和经济水平偏低等因素造成渔民的保险意识差,渔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渔业主管部门或乡镇干部的职能优势,深入到渔业村镇开展水产养殖保险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要保障渔民对渔业保险的满意水平,利用渔民口耳相传的途径,增强渔民的投保意识。
3.要建立合理的保费机制,适当降低保费水平。对不同的养殖品种、风险状况不同的地区施行弹性保费制度。并且通过费率减免制度,提高渔户积极施行防灾救灾措施,降低道德风险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朝华.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保险,2013,(08):16-22.
[2]庹国柱.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里程碑——论《农业保险条例》的特点与贡献[J].中国保险,2013,(02):12-18.
[3]张成,龙文军,王瑞民.我国水产养殖业保险发展特点、问题和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3,06:05-10.
[4]Mosehini&Hennessy,TheUtilityAnalysisofChoiceInvolvingRisk[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9,56(8):279-304.
[5]MonteL.Vandevee,SurveyofU.S.MultiplePerilCropInsuranceLiteratureSince[J].ReviewofAgriculturalEconomics,2001.
[6]叶晓凌.农业保险产品开发及运作模式——以浙江渔业保险为例[J].浙江金融,2012,(01):45-46.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逐渐完善,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无论是建筑业、林业等方面的管理体系都开始慢慢的趋于科学化、系统化,我国的渔业也是如此,但是随着渔业养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开始变得逐渐严重,基于此,本文针对绿色理念在渔业养殖中的渗透展开研究,论述了绿色理念在渔业养殖中渗透的重要性,探究了绿色理念在渔业养殖中渗透的方法策略,以期对我国渔业养殖的良好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帮助作用。
关键词:绿色理念;渔业养殖;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S9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76
生态养殖理念的形成,为环境保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前环境背景下,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我国也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相关研究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加大了力度,对于渔业养殖而言,其本身对于环境存在着一定污染元素,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进而保证绿色化的渔业养殖,为生态养殖理念的发展打好基础。
1 绿色理念在渔业养殖中渗透的重要性
万物的生存与繁衍生息都离不开水,水是孕育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在当前社会下保证社会生态发展的基础。目前来说,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并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水生态环境受到恶性影响的问题更为严重,这样的问题已成为当下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对于渔业养殖而言,一定程度上对于水资源造成了污染,这样的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重要问题之一,所以,实现生态化养殖,遵循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渔业养殖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1]。
2 绿色理念在渔业养殖之中渗透的方法策略
拥有一个好的水体,不仅可以使渔民拥有更多的渔业资源获得更多的收益,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因此,实现绿色理念在渔业养殖中的渗透已经迫在眉睫。由此,本文提出了以下3点策略。
2.1 加强绿色理念的植入力度
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使用绿色方式养殖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由于高产的需要有些养殖者仍坚持使用一些添加产品,这样的做法在提高产量同时,但也带来是一定的问题,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还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因此,要在渔业养殖的过程中,加强绿色理念的植入力度,将绿色理念中的环境保护以及安全内容深化到渔业养殖的过程当中,这样一来,不单单提升了渔业产品的产品质量,解决了生态污染问题,还令人们能够买到放心的渔产品,使得健康得到保障[2]。
2.2 强化绿色理念在渔业养殖之中渗透的监督管理力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绿色理念渗透,相应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监管部门,对监管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在选拔的过程中,需要对审核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品性进行合理的考核,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监管部门的职权执行质量。当部门设立好之后,监管人员需要定期的深入到渔业养殖户的养殖生产过程当中,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对于一些不遵循绿色理念的渔业养殖产业进行警告与处罚,对于一些严格遵守绿色理念标准的渔业养殖户进行嘉奖,有合理的奖惩制度,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绿色理念在渔业养殖中的渗透[3]。
2.3 加大绿色理念在渔业养殖中渗透的宣传力度
要想保C绿色渔业养殖理念深入人心,前期的宣传必不可少,由专业部门对渔业养殖污染的资料进行汇总,聘请专业的讲师进行宣传,让人们深刻意识到,渔业养殖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传达绿色养殖理念,让渔业养殖户的心中具有着一定的绿色养殖概念,同时也可以派遣专家到渔业养殖户家中进行实地的绿色养殖教学,系统而有科学的将绿色养殖方法策略传达给渔业养殖户,这样一来,绿色养殖理念得到了良好的宣传,加之前文提到的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加强绿色理念的植入力度,三者合而为一,就能够实现科学合理的绿色渔业养殖[4]。
3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渔业的发展,渔业养殖的前景良好,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想要尽量避免渔业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就需要加大对渔业养殖过程管理的力度一定程度上降低渔业养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目前来说,我国已经有相关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结论,但是单单有这样的研究还不够,还需要将具体方法策略应用到实际的渔业养殖过程中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绿色理念能够完全渗透到渔业养殖中,为生态的保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溢卓.日本渔业资源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饲料研究,2016(22):37-41.
[2]安然.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辽宁省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11):153-156.
关键词 水产养殖;水体处理;水质净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 S9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34-02
随着规模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来自水产养殖的环境负荷是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因此,挖掘集约化水产养殖业内部的节水环保潜力意义重大。现对常用的水体处理方法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当前生物净化技术,对生态农业健康渔业提出一些展望。
1 水产养殖水体自然生物处理方法
使用自然生物处理池塘养殖水体的方法一般有稳定塘、自然湿地及利用土地处理等方法,其优势是对于处理含TN和TP的养殖水体,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非规模化水产养殖的自然水体本身类似于典型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在充分合理地利用其自净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净化池塘养殖水体,并且经济合理。池塘的水生生态系统本身就有较强的自净能力,对渔业养殖水体的处理中,可以充分合理利用池塘的水生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来处理渔业养殖污水。
2 水产养殖水体物理处理方法
2.1 机械过滤法
由于渔业养殖废水中的生物排泄物和剩余饵料等主要以悬浮物形式存在,因此采用机械过滤去除是最为便捷、高效的处理方法。常用的过滤设施有砂滤器、压力过滤器、机械过滤器等[2]。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程实践中,机械过滤器使用较多,分离效果较好,其工作原理是将通过喷淋管喷洒到过滤箱,过滤箱内的过滤器和小粒径沸石颗粒过滤后的水返回到水池。
2.2 光照处理法
光照处理作用机理是通过将微生物的DNA 链断裂,造成微生物永久失活,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光照处理系统对渔业养殖废水具有明显的处理效果,对渔业养殖废水中的NO3--N、NO2--N、NH4+-N、TP、COD的处理效率分别为52.5%~61.73%、48.9%~57.86%、68.91%~80.07%、41.56%~49.87%、13.86%~25.68%[3]。光照处理法利用光照对池塘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具有成本低、操作易、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的特点。
2.3 泡沫分离法
泡沫分离法是利用气泡的气液界面可吸附、浓缩污浊物质的性质,从而分离去除水中污浊物质之浮选分离法的一种方法[4]。泡沫分离和臭氧消毒设备对渔业养殖水体中异养微生物、NH4+-N、NO2--N处理效率分别为86.72%~94.66%、36.56%~40.21%、37.59%~39.12%,能明显提高水体溶解氧,对COD的处理效果较低;连续工作24 h后,能有效降低渔业养殖水体中的NO2--N的含量和异养微生物数量。泡沫分离法处理效果一般,在泡沫分离设备处理后位置比处理前位置的NH4+-N、NO2--N和COD浓度能降低38.92%~43.45%、23.65%~28.71%、10.52%~13.85%,但能明显提高出水溶解氧含量。
3 水产养殖水体化学处理方法
养殖水化学处理法指通过在养殖水体洒入一定量的无机或有机化学制剂,与水中污染物或悬浮物发生反应以改善养殖水质,这种方法在传统渔业养殖中使比较普遍。根据化学反应类型可分为中和法、沉淀法、络合法、氧化还原法[5]。其中臭氧处理法已较广泛应用于渔业养殖用水的处理,效果比较明显,但臭氧处理法大幅度增加养殖的成本,同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也不能降低养殖水体营养物质TN、TP等的含量,因此在渔业养殖废水的深度处理中应用较少。
4 水产养殖水体生物处理方法
4.1 生物制剂法
微生态制剂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加入到渔业养殖水体后能够快速增殖而变为优势种。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渔业养殖水体环境、维持渔业养殖水体生态平衡,是保持渔业养殖健康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6]。光合细菌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水质微生态调控剂,光合细菌可利用水中的NH4+-N、H2S等污染物质,使水中的有毒有害成分降低,溶解氧增加,遏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增强水体的透明度,使水质得到改善。在pH值合适的情况下,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菌对养殖水体有很好的生态调控作用,特别对水体中NH4+-N、NO2--N、NO3--N和 COD的处理效率很好。随着投放时间不同,去除效果也不同,投入微生态制剂9 d后,上述主要污染物含量显著降低,渔业养殖水体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域的水环境质量标准[7]。反硝化细菌对水体中的NO3--N、NO2--N处理效率也较好,研究表明,NO3--N、NO2--N为1 mg/L的水体中,3 d内NO3--N、NO22-N处理效率可以分别达到95.8%和90.2%[8]。
4.2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渔业养殖水体生物处理的关键技术,其是以好氧微生物及其黏附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所组成,具有吸附分解有机污染物,有效降低有机污染物浓度的能力。在经典的活性污泥处理法上发展而来成的AB法和SBR等处理工艺,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Umbl et al在渔业养殖污水排放沟中使用类似SBR法的操作方法进行好氧和厌氧处理,效果良好。Meskeet et al对经典的活性污泥法处理渔业养殖循环水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NH4+-N浓度较高达不到回用水质的要求。Nugual et al使用SBR法工艺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有机污染物并研究盐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处理盐度不是太高的海水养殖废水时,TN去除效果明显[9]。
4.3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由于具有产生活性污泥量少、运行维护便利、处理费用低廉的特点,在渔业养殖废水处理方面也有相对优势。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转盘法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生物流化床法工艺和生物滤池法工艺等,这些技术方法可根据微生物的多样化特征,选用于渔业养殖废水的封闭循环使用。由于生物膜上固定化的微生物密度较高、活性较强、反应速度更快,同经典的挂膜微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对NH4+-N和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在连续曝气的作用下,生物膜法对渔业养殖池塘中有毒有害的NO2--N和NH4+-N等有很高的处理效率,尤其对NH4+-N的去除效果比不曝气的好。连续曝气对水体中可溶性P的去除无明显效果,不曝气时明显降低水中可溶性P浓度[10]。
4.4 生物滤池法
曝气生物滤池是具有集生物氧化、过滤和生物吸附等多种处理工艺于一体的水处理工艺,其通过维持较高的水力负荷和保留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以减少环境冲击,能促进好氧微生物生长,同时污泥产生量较少。曝气生物滤池主要应用于受污染渔业水源的预处理、难降解污染物处理和回用水的深度处理,且应用前景很好。在规模化养鱼池塘中使用的生物滤池设备主要有平流式、降流式和升流式[11]。生物滤池的运行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挂膜,滤料表面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好氧生物膜,则无法对渔业养殖废水进行处理。挂膜从环境微生物学的来讲,即菌体接种,使微生物吸附在滤料表面上。微生物的载体为生物滤池中的填料,在不更换滤料的情况下,生物滤池可以连续使用。
4.5 渔业养殖水体人工湿地法
人工湿地按水流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表面流、潜流和垂直流3个类型。陈家长等[12]对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混养区渔业养殖废水的处理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渔业养殖废水中的COD、NH4+-N、NO2--N、NO3--N、PO43--P、TN和TP的处理效率分别变化在32.07%~50.00%、57.25%~91.67%、38.46%~79.59%、43.75%~81.82%、47.50%~78.67%、31.37%~80.00%和39.53%~71.43%,平均处理效率分别为41.69%、76.91%、53.06%、60.88%、61.33%、54.22%和59.15%。
5 水产养殖水体处理发展方向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日趋严重,未来世界各国将采用封闭式循环养殖方法,渔业养殖废水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排放技术研究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3]。我国渔业养殖废水主要来自的渔业养殖结束后的排水及渔业养殖过程中的季节性换水和补水,排换水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渔业循环养殖技术,运行费用非常昂贵,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在我国难以推广。我国池塘养殖具有规模小、分散,且种养混合区域面积广,主要养殖品种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等特点,采用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处理渔业养殖废水[14],符合现代和未来生态农业的要求,通过调整渔业养殖生态系统的结构,减少和避免养殖废弃物在水体中的积累,在使渔业养殖水质得到净化处理的同时使这些渔业养殖废弃物再循环利用。进一步研究高效可行的规模化渔业养殖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工艺,改善渔业养殖水体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和减轻渔业养殖排水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我国渔业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6 参考文献
[1] 王君英.水产养殖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J].北京水产,2004(4):4-6.
[2] TILLEY D R,BADRINARAYANAN H,ROSATI R,et al.Constructed wetlands as recirculation filters in large- scale shrimp aquaculture[J].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02(26):81-109.
[3] 晏小霞,唐文浩.光照处理系统对养殖废水净化效果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201-205.
[4] 谭洪新,周琪.泡沫分离―臭氧消毒装置的水处理效果研究析[J].渔业现代化,2008(1):15-19
[5] 郭立新.循环水培高等陆生植物系统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6] 邹健,方建光.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环境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2007,10(43):60-61.
[7] 孟 睿,何连生,席北斗.芽孢杆菌与硝化细菌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11):28-31.
[8] 尹艳娥,沈新强,晁敏,等.反硝化技术对模拟养殖池塘修复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8):1727-1732.
[9] 方圣琼,胡雪峰,巫和昕.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9):51-55.
[10] 张寒冰,黄凤莲,周艳红,等.生物膜法处理养殖废水的研究[J].生态环境,2005,14(1):26-29.
[11] ROUSSEAU D P L,VANROLLEGHEM P A,PAUW N D.Construct edwet landsin Flanders:a performance analysis[J].Ecol Eng,2004,23(3):151-163.
[12] 陈家长,何尧平,孟顺龙,等.表面流人工湿地在池塘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净化效能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5):198-190.
摘要总结稻田养鱼、池塘养殖、休闲渔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云南省电站库区发展渔业的可行性,指出在当地发展渔业的环境影响,并提出控制措施,以提高区域渔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电站库区;发展渔业;可行性;云南省
关键词电站库区;发展渔业;可行性;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08-02
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08-02
水是鱼、虾等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水体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水生动物生长过程与水体环境密切联系。渔业与水环境的关系是双向的,二者互相影响。渔业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和治理者[1-4]。夸大渔业养殖生产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是错误的,回避渔业养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科学的[5]。渔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因渔业生产导致的环境变化,另一方面是水环境变化对渔业的影响,不同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亦不同。
水是鱼、虾等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水体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水生动物生长过程与水体环境密切联系。渔业与水环境的关系是双向的,二者互相影响。渔业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和治理者[1-4]。夸大渔业养殖生产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是错误的,回避渔业养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科学的[5]。渔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因渔业生产导致的环境变化,另一方面是水环境变化对渔业的影响,不同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亦不同。
1稻田养鱼的环境影响
1稻田养鱼的环境影响
稻田养鱼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水产品,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他物质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养殖的水生生物所利用,并通过所养殖的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松土和增肥的目的,由此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稻田的产出能力,进而提高稻田生产综合效益的生产技术。稻田养鱼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稻田水域空间的有机结合,是种养结合、稻鱼共生互补的农田渔业生态系统,是典型的生态渔业。稻田养鱼能改善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稻田养鱼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水产品,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他物质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养殖的水生生物所利用,并通过所养殖的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松土和增肥的目的,由此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稻田的产出能力,进而提高稻田生产综合效益的生产技术。稻田养鱼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稻田水域空间的有机结合,是种养结合、稻鱼共生互补的农田渔业生态系统,是典型的生态渔业。稻田养鱼能改善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稻田养鱼能充分利用物质能量
1.1稻田养鱼能充分利用物质能量
稻田内的杂草、昆虫、害虫等都是对水稻有害的生物资源,而这些资源对于鱼类来说,大多是良好的天然饵料。开展稻田水产养殖可对稻田进行立体利用,实现稻鱼共生。稻鱼共生的稻田养鱼方式不仅可产出稻田主产品——水稻,而且还可以生产出人们生活需要的优质高蛋白水产品,既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又充分利用了稻田中的各种物质能量,实现了变废为宝[6]。
稻田内的杂草、昆虫、害虫等都是对水稻有害的生物资源,而这些资源对于鱼类来说,大多是良好的天然饵料。开展稻田水产养殖可对稻田进行立体利用,实现稻鱼共生。稻鱼共生的稻田养鱼方式不仅可产出稻田主产品——水稻,而且还可以生产出人们生活需要的优质高蛋白水产品,既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又充分利用了稻田中的各种物质能量,实现了变废为宝[6]。
1.2稻田养鱼能改善水稻生长环境
1.2稻田养鱼能改善水稻生长环境
稻田除草问题一直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始终困扰稻农,因而也制约水稻的良性生长。长期以来,主要靠人工拔除及施用化学除草剂,需耗费大量的劳力成本和财力成本,采用化学除草方法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并会污染谷粒和环境。实践证明,稻田养殖水产品可以较彻底地消灭稻田中的杂草、浮游生物和落水害虫,变害为利,具有人工除草无法相比的优势,更有化学除草剂不能比拟的无公害化优势,既节省费用,又改善了水稻生长环境。
稻田除草问题一直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始终困扰稻农,因而也制约水稻的良性生长。长期以来,主要靠人工拔除及施用化学除草剂,需耗费大量的劳力成本和财力成本,采用化学除草方法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并会污染谷粒和环境。实践证明,稻田养殖水产品可以较彻底地消灭稻田中的杂草、浮游生物和落水害虫,变害为利,具有人工除草无法相比的优势,更有化学除草剂不能比拟的无公害化优势,既节省费用,又改善了水稻生长环境。
1.3稻田养鱼能减弱农村面源污染
1.3稻田养鱼能减弱农村面源污染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表现为农村畜禽粪便污染和农作物残留物污染。畜禽粪便及农作物残留物大部分通过人为施肥入田或秸秆回田,少部分可经雨水冲刷后汇入农用沟渠入田。入田后的畜禽粪便及农作物残留物一部分作为有机肥供水稻生长所需,另一部分转化为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供稻鱼摄食,稻鱼排出的粪便和其他排泄物又作为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被水稻吸收[7-8]。如此反复对农村面源污染物的循环利用,养鱼稻田对农村面源污染物起到了很好的拦截作用,形成一张过滤农村面源污染物的“滤网”,经养鱼稻田过滤后排出的田水,其污染物质含量明显减少。稻田养鱼既起到了减弱农村面源污染的作用,又降低了农村面源污染物对下游的污染程度。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表现为农村畜禽粪便污染和农作物残留物污染。畜禽粪便及农作物残留物大部分通过人为施肥入田或秸秆回田,少部分可经雨水冲刷后汇入农用沟渠入田。入田后的畜禽粪便及农作物残留物一部分作为有机肥供水稻生长所需,另一部分转化为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供稻鱼摄食,稻鱼排出的粪便和其他排泄物又作为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被水稻吸收[7-8]。如此反复对农村面源污染物的循环利用,养鱼稻田对农村面源污染物起到了很好的拦截作用,形成一张过滤农村面源污染物的“滤网”,经养鱼稻田过滤后排出的田水,其污染物质含量明显减少。稻田养鱼既起到了减弱农村面源污染的作用,又降低了农村面源污染物对下游的污染程度。
2池塘养殖的环境影响
2池塘养殖的环境影响
池塘养殖水体污染源主要是残饵、鱼虾的代谢物及消毒防病的化学药物,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和水生动物毒性物质,污染主要表现为耗氧量增大,从而引起水体环境缺氧以及水生毒性物质的形态转化等造成水体环境质量下降。但是大多数池塘养殖为静水养殖,用水量水大,污水排放量一般较小,对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可以控制的。池塘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下列措施来降低。
池塘养殖水体污染源主要是残饵、鱼虾的代谢物及消毒防病的化学药物,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和水生动物毒性物质,污染主要表现为耗氧量增大,从而引起水体环境缺氧以及水生毒性物质的形态转化等造成水体环境质量下降。但是大多数池塘养殖为静水养殖,用水量水大,污水排放量一般较小,对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可以控制的。池塘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下列措施来降低。
2.1合理配养可充分利用池塘水体中饵料生物
2.1合理配养可充分利用池塘水体中饵料生物
合理搭配在生态位上不相竞争的鱼种投放,实行多品种混养,发挥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利用食物链原理,有效提高天然饵料利用率,增强养殖池塘水体活性。在投放吃食性鱼类的同时,加大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投放量,消耗池塘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减轻池塘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9]。
合理搭配在生态位上不相竞争的鱼种投放,实行多品种混养,发挥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利用食物链原理,有效提高天然饵料利用率,增强养殖池塘水体活性。在投放吃食性鱼类的同时,加大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投放量,消耗池塘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减轻池塘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9]。
2.2科学投饵可减轻对养殖池塘水体污染
2.2科学投饵可减轻对养殖池塘水体污染
针对不同鱼类的摄食习性,制订科学的投饵方案,大力研究和应用先进的饵料投喂技术,合理控制投喂时间和饵料投喂量,减少残剩饵料流失,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在保障鱼类生长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饵料浪费,减轻对养殖池塘水体的污染。
针对不同鱼类的摄食习性,制订科学的投饵方案,大力研究和应用先进的饵料投喂技术,合理控制投喂时间和饵料投喂量,减少残剩饵料流失,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在保障鱼类生长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饵料浪费,减轻对养殖池塘水体的污染。
2.3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可提高池塘自净能力
2.3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可提高池塘自净能力
通过采用向池塘生态系统补充微量营养、促生剂、解毒剂或投放有益微生物等生物、生态措施,人为干预池塘生态系统,降低池塘底泥有机物含量,使泥水界面形成好氧微生物相,强化底泥对有机污染物分解能力,提高藻类多样性指数,稳定藻相,吸收藻类生长所需的N、P等营养元素和 Ca、Mg、Fe、Mo、有机酸等微量营养元素,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增加水体溶氧,修复受损的池塘生态系统,改善水质和提高池塘自净能力。
通过采用向池塘生态系统补充微量营养、促生剂、解毒剂或投放有益微生物等生物、生态措施,人为干预池塘生态系统,降低池塘底泥有机物含量,使泥水界面形成好氧微生物相,强化底泥对有机污染物分解能力,提高藻类多样性指数,稳定藻相,吸收藻类生长所需的N、P等营养元素和 Ca、Mg、Fe、Mo、有机酸等微量营养元素,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增加水体溶氧,修复受损的池塘生态系统,改善水质和提高池塘自净能力。
3休闲渔业的环境影响
3休闲渔业的环境影响
休闲渔业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即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自然环境以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人们对渔村与渔业的了解,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1]。休闲渔业集观赏、垂钓(捕捞)、住宿、餐饮、娱乐、度假、疗养、科普教育为一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渔业发展方式。休闲渔业的投饵较少,操作方式基本为向池塘投放成品鱼供游人垂钓和消费,或纯天然养殖供游人观赏和进行科普教育。基于以上特点,休闲渔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轻,属比较理想的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2-4]。
休闲渔业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即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自然环境以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人们对渔村与渔业的了解,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1]。休闲渔业集观赏、垂钓(捕捞)、住宿、餐饮、娱乐、度假、疗养、科普教育为一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渔业发展方式。休闲渔业的投饵较少,操作方式基本为向池塘投放成品鱼供游人垂钓和消费,或纯天然养殖供游人观赏和进行科普教育。基于以上特点,休闲渔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轻,属比较理想的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2-4]。
4电站库区发展渔业的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4电站库区发展渔业的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电站库区是云南省渔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当地渔业按养殖的方式可分为网箱养殖、围拦养殖、增殖放流等。其中,电站库区最主要的渔业方式是网箱养鱼,根据是否投饲可分为投饵网箱养殖和不投饵网箱养殖。
电站库区是云南省渔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当地渔业按养殖的方式可分为网箱养殖、围拦养殖、增殖放流等。其中,电站库区最主要的渔业方式是网箱养鱼,根据是否投饲可分为投饵网箱养殖和不投饵网箱养殖。
4.1增殖放流和不投饵网箱养殖对库区水质有改善作用
4.1增殖放流和不投饵网箱养殖对库区水质有改善作用
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随地表径流进入水库水域的悬浮、胶体、溶解、沉淀有机物被鱼类和其他动物摄食,或被细菌分解为氮、磷等无机物,其中氮、磷和其他无机盐被藻类和水生植物陆续吸收,鱼类则在摄食各种动植物时,将氮、磷等营养盐富集到鱼体。当鱼类被捕捞出水时,就减少了水域中的氮、磷等含量[10]。鱼类一般含氮2.5%-3.5%、磷0.3%-0.9%。每从水中捕捞1 kg鱼体,就可从水中去除25-35 g氮和3-9 g磷,表明鱼类是水质净化的主导因素。增殖放流土著鱼类有利于库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开展人工放流滤食性鱼类和发展不投饵网箱可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随地表径流进入水库水域的悬浮、胶体、溶解、沉淀有机物被鱼类和其他动物摄食,或被细菌分解为氮、磷等无机物,其中氮、磷和其他无机盐被藻类和水生植物陆续吸收,鱼类则在摄食各种动植物时,将氮、磷等营养盐富集到鱼体。当鱼类被捕捞出水时,就减少了水域中的氮、磷等含量[10]。鱼类一般含氮2.5%-3.5%、磷0.3%-0.9%。每从水中捕捞1 kg鱼体,就可从水中去除25-35 g氮和3-9 g磷,表明鱼类是水质净化的主导因素。增殖放流土著鱼类有利于库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开展人工放流滤食性鱼类和发展不投饵网箱可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4.2投饵网箱养殖对库区水质影响是可控的
4.2投饵网箱养殖对库区水质影响是可控的
投饵网箱对库区环境的影响:投饵网箱中未被鱼摄食的残剩饲料和鱼体排出的粪便及其他排泄物输入水体(主要是氮和磷),库区中水体中的沉积硫化物不断增加,有机物含量升高,加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透明度降低;鱼体呼吸及残饵、粪便及其他排泄物中有机物质分解耗氧导致库区水体中的溶解氧下降;在网箱养殖过程中施用各种消毒剂、抗生素、疫苗等化学药剂排入水体造成残留药物积蓄等。
[关键词] 荔波县 渔业养殖 稳定发展 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69-01
近5年来,我县水产工作按照省、州渔业发展思路和渔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实施我省重点渔业推广项目“山区生态渔业新技术推广”。通过项目实施,加快了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特别是我县城郊渔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池塘效益显著增加,树立了多种渔―农―牧生态渔业养殖示范。为农民增收作了积极的贡献。其发展因素分析如下:
一、有充分的环境条件和自然条件优势
1.充分的环境条件:荔波位于贵州省最南端,隶属黔南地区,少数民族县,全县总人口为16.7万,总面积为2441平方公里,荔波交通发达,有独荔公路、荔麻公路、荔金公路、荔三公路,距贵新高速路74公里,到贵阳3.5―4小时,到麻尾、独山火车站1.5小时,广西金城江3小时。
2.自然条件:荔波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县城平均气温18.3℃,平均海拔430米,无霜期达到300―33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照日数达2000―2300小时,鱼类生长期达10―11个月,渔业资源丰富,无工业和生活污染、环境优美,是贵州南部生态旅游县,为渔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有较大的经营市场和消费市场
1.荔波已作为国家级旅游县开发和支线机场建设,促进了我县旅游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县发展宾馆、酒店200多家,煤矿、机场、农贸水产品交易市场20多处,星级宾馆酒店120多家,给荔波渔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发展生机,近年来,荔波旅游客流量逐年增加,知名度逐步扩大,年均客流量达到120多万人,促进了餐饮业快速发展。
2.在民族生活方面:水产品深受地方民族喜爱,特别是水族的“端节”、“毛节”,七月半、八月十五和国家“节庆日”,全年有10多次水产品销费机会,以及地方的红、白、喜事等给我县水产品开拓了巨大消费市场。
3.在销售方面:我县鱼类价格畅销良好,价格持续稳定,出现上升不降趋势。目前我县常规水产品市场价格为鲤鱼、罗非、草鱼、鳙鱼18―20元/公斤,鲢鱼14―16元/公斤,名优鱼类泥鳅、黄鳝、大口鲶、武昌鱼等40―60元/公斤。野生河鱼类常规品种30―40元/公斤,特优鱼类为70―100元/公斤。每年还从异地购进300多吨水产品来满足县内市场。市场潜力好,带动了我县城镇郊区养鱼发展的积极性。
三、良种推广效应方面的作用
为了发展本县渔业生产,调动农户养鱼生产的积极性,鱼种生产是水产养殖的基础工作,解决农民养鱼良种供应问题是水产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县水产站从实际出发,在县局领导的重视下,组织职工集资、贷款、筹集资金,采用池塘流转方式,先后利用城郊农户池塘40亩,组织开展我县水产良种、苗种繁殖、培育推广工作,在生产中,先后从江苏无锡、海南、广州、广西等地引进优良鱼种建鲤、丰鲤、鲫鱼、南方大口鲶、单性罗非、和四大家鱼苗种进行培育推广,解决了养殖户鱼种生产质量问题,同时加大推广、宣传水产养殖新技术,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提高了池塘养殖效益,带动了城郊养鱼户生产积极性。
四、积极推广项目示范和养殖示范
近年来,主要在城镇郊区推广了良种养殖示范,80:20池塘高产示范,池塘生态综合养殖示范(鸭―鱼、猪―鱼―菜、草―鱼―果、草(菜)―鱼模式)。在示范中,使农户获得了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我县坡坪村养鱼大户蒙荣美同志一家5口人,每年养鱼面积20亩,果树68亩,养猪10多头,年均渔业收入达到10多万元,纯收入4万多元,人均0.8万多元;建设村的养殖大户蒙永坤同志,全家4口人,养鱼面积7亩,实施名特优品种养殖,一年养两批,进行轮捕放养,利用80:20高产技术,年均收入8万多元,纯收入3万元,人均0.7万元。罗家寨的养专户罗建凡同志,全家6口人,承包山塘水库10多亩,进行鱼―果结合,发展山塘生态养殖,每年收入10万多元,纯收入5万多元,人均纯收0.8万多元。时来村的养鱼大户覃兴国同志,全家6口人,发展池塘生态养殖,自筹资金2万多元,发展畜―鱼―菜模式养殖13亩,年均收入10万多元,纯收入5万多元,人均纯收入0.8万多元。以上同志,仅仅是城郊的部分代表,还有许多示范养鱼户通过实施科学养殖走上了致富,步入了小康,有的当了老板, 有的加入经商,有的扩大了规模,承包了山塘,继续发展渔业生产,为城郊养鱼发展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示范效果。
五、城镇郊区渔业发展的有效技术措施
1.确定养殖模式:根据养殖户的鱼塘条件和经济善,因地制宜采取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模式。有的安排在鱼塘边建舍养猪、养鸭、养鸡;有的在鱼塘周围空地种果树、蔬菜;有的种植优质牧草进行种草养鱼。
2.鱼种放养措施:主要是根据养殖户的经济条件和鱼塘条件来确定品种放养。条件好的以大规模投放为主,确保高产要求,水质肥的鲢鳙鱼比重大,占40%;水质瘦以草鱼、鲤鱼为主,占80%。一般鸭―鱼结合以鲢鳙鱼占40%,鲤鱼占40%,草鱼占10%,搭配鲫鱼、罗非、团头鲂等占10%。主要鱼种放养规格为50―100g。
3.养殖技术方法:①鱼种下塘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②采用鱼种大规模放养,并进行药浴消毒和药浴免疫,提高抗病力;③为了确保鱼种质量,县水产站组织好苗种培育引进工作;④在饲养中,推行全价鱼料科学投喂;⑤为了降低成本,推行优质牧草种植养鱼技术;⑥推行适当上市、轮捕轮放养殖技术。
4.饲养管理措施:要求养殖户做好生产记录。①苗种放养情况记录;②饲养管理日常情况记录;③饲料使用、投喂情况记录;④鱼病观察防治记录;⑤示范户生产情况及信息反馈记录;⑥资金投入记录(自筹、信用社贷款生产用途记录);⑦效益分析记录。
关键词:水产;养殖;生态问题
中图分类号:S93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66
1 水产养殖与环境生态问题的现状
许多水产养殖主体对象缺乏对水产养殖业生态问题严重性的充分认识,更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论指导。目前,我国在水产养殖方面保持了较快的发展趋势。1985年上半年和1997年,中国分别确立了具体的新时期渔业发展计划与方针,并鼓励发展养殖业,把渔业养殖及养护的合理利用,以及渔业资源的保护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从此,渔业产业化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实现了新时期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2010年,水产养殖产量达到3800万t,实现了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50%以上,1988年,渔业养殖产量开始超过捕捞产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政府部门对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的支持是分不开。
然而,在迅猛发展的状态下,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生态问题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我国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面临着水域环境不断恶化与水产资源破坏严重的各种现象、资源种质质量下降与质量安全隐患增突出等矛盾,给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例如:水产养殖本身需要清洁水源,但水产养殖的迅速发展,一些近海区水域进行海岸带的旅游、航运以及其它活动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得生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更影响海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2 水产养殖业中的必要性
水产养殖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之一,水产养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以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它与我国的经济命脉以及大范围的人口生存和就业问题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中国是传统的渔业产业大国,渔业产量的增长仍依靠于捕捞量,适当的水产养殖操作能够减轻天然捕捞渔业的压力,然而,随着渔业产业的迅速发展,渔业商品交易份额不断加大,海洋捕捞业长期过度捕捞,部分重要鱼类资源产量大大下降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捕捞的经济效益下降,给部分靠渔业资源维持生计的广大渔民带来巨大的生活压力。联合国海洋污染专家组(GESAMP)曾这样认为: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如河湾或沿海港口等捕鱼及在内地的各种海洋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质,尤其是有机污染物质(如抗生素),导致海洋污染,造成损害海洋使用质量行业开发的重重问题。所以,各地区机关与部门需及时认清水产养殖业在我国渔业发展的重要性,完善并维持水产养殖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以下具体分析各个领域如何充分发挥水产养殖的重要性。
2.1 水产养殖是粮食产量保障体系
水产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不存在人口增长及土地问题,在我国发挥重要的替补作用。从长远看,在全球粮食短缺、食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增加和土地、水资源约束的长期矛盾。水产养殖业科学捕捞与开发,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实现自给目标。而且,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展,具有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对天然水域排放污染的特点。面临我国耕地日益减少、粮食供求紧张化的局面,水产养殖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无疑发挥着更为重要的补充替代作用。
2.2 水产养殖生态建设需要节能减排作用的应用
发展水产养殖业,节能减排技术是现代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水产养殖节能减排在整体水生生态系统中可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现阶段,各地在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广泛的开展。气动水养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增氧的同时,完成了残饵及粪便的收集,同时又可减少有机物的含量,从而降低化学耗氧量,与传统模式相比,不仅能提高渔业产量,在节水节电和提高综合生产效益也有很大改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种关于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与实施,对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及部分水域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水质在线监测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水产养殖的独特优势与重要性在于在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大力支撑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加工、渔用饲料、销售和苗种繁育、渔药、储运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大批渔民通过从事水产养殖行业使生活得到改善。同时,水产品也是优质蛋白食物,脂肪含量较低,是人体摄入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必要来源,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例如,每公斤大黄鱼中蛋白质含量相当于7公斤猪肉中的含量。
3 水产养殖与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建立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保障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健全管理的法律的相关规定,该系统是满足水产养殖集约、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需求,是中国农业大学中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863计划的重大成果,使用智能传感、无线传感、通信、通知处理与智能控制等联网技术开发的高端技术科技,可进行水质环境参数的在线采集、预警信息和远程自动监控,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产养殖联网系统,养殖户可通过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掌握养殖水质环境信息,及时获取异常报警信息,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技术应用与管理,最终实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生态平衡的目标。
3.2确立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规划养殖区域,建设现代养殖试范区,改善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条件,增强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实现养殖条件和技术装备现代化。大力发展生态型、环保型和节约型综合水关养殖产业。执行国家推行的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标准,推广先进养殖模式,普及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水生动物防疫和病害防治,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建立现代水产养殖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围绕良种培育、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和研究,增强科技创新的利用率,通过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
3.3 发展多种类型的水产养殖体系
3.3.1 大众型水产品
大众水产养殖产品数量繁多,它主要包括传统养殖的大宗鱼类以及各种虾、蟹、贝、藻类,发展大众化水产养殖产品,对国家提倡的菜篮子工程以及粮食产量体系起到了有利的保障作用,大众型水产品在国民的食物结构问题中占有较大比例,所以,此类型的水产品供给量和需求量都比较大,在水产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可有利保证大众水产品的稳定生产,对保障粮食总量安全具有重要贡献。
3.3.2 名优海珍型产品
为了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我国加大对名优珍品的研发力度,主要以特色海产品和高档海珍产品为主,这类产品主要是某些地方特色和名贵种类,这类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产量小,消费群体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因市场价格高,存市量少,为生产和养殖者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受到部分群体的青睐,也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产量的新增长点,在提升产业化水平、提高养殖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4 制定水产养殖行业规范,加强对养殖规模和养殖生产过程的管理
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水域环境,但以往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也会给水域环境带来的各种污染压力。因此,需要通过改革水产生产制度和调整养殖方式保护渔业发展环境,推广有效的生态养殖模式和健康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