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

自然界中的科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界中的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界中的科学

第1篇: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

【摘要】 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等多种方法,在参照发达国家常用的科技评估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重点项目结题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对重点项目完成质量做出较为科学、全面的客观评价。

【关键词】 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 指标体系

.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the means of Delphi method,AHP method,and so on were applied.Considering the native practical circumstances, based on the main index of evaluation of subject generally us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study builds a se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mmarized key subjects in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The aim is bringing out a kind of scientific and larg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the key subjects.

【Key words】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key subject index system

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逐年增加,项目资助的数量和强度也将随之增加。如何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科学的项目完成质量评价方法,但是迄今为止,国外对科研项目的定量评价研究尚未见报道,我国对科研项目完成质量的评估研究还较为零散,缺少一个公认的、系统权威的评估方法。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等多种方法,在参照发达国家常用的主要项目评估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重点项目结题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对重点项目完成质量做出较为科学的、全面的客观评价[1]。 实证结果表明,本评价指标体系在结题质量评价中具有客观可靠、简单明了、科学性强、可行性大等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本研究材料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八五”、“九五”资助的重点项目,共评估已结题项目68个。

1.2 拟建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评价是对已结题项目完成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根据评价的性质和目的,围绕构成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评价课题的各级要素,结合我国生命科学科研课题的规律和特点,构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评价初步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

图1 指标体系初步框架的构建

1.3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采用Delphi 法[2]对上述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专家咨询。按照专家的专业分布、单位分布确定专家(见表1),选邀40名军内外专家、教授,共组织两轮专家咨询,经过两轮咨询,专家们的意见趋于一致。根据专家们的咨询结果,对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确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2。

表1 专家的人数、单位分部

图2 指标体系框架的确定

1.4 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指标体系特点,选用两种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只有2个指标构成的一组指标,其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Delphi法;对3个或3个以上指标构成的一组指标,其指标权重的分配采用AHP法[3]。通过采取以上方法,各指标的权重就确定了。至此,一个完整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就基本建立,见图3。

图3 确定指标权重

1.5 终末指标的分值确定 各终末指标分值的确定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合理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有不同的赋分方法,如:“1”分制、“5”分制、“10”分制和“100”分制等。本指标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指标的层次参差不齐,有的指标只有一个层次,如:“论文”、“专利”、“效益”;有的指标有两个层次,如一级指标“专著”、“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下设二级指标;有的指标有三个层次,如一级指标“成果奖”下设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三级指标。根据以上特点,为使评价结果客观可靠、公正合理,在终末指标赋分时做了以下考虑:(1)“论文”的赋分与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挂钩,即:把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作为“论文”指标的分值;(2)“论文”以外的一、二级终末指标赋10分;(3)三级终末指标赋100分;并将上述赋分的几点考虑制成专家咨询表,向专家进行咨询。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意见达成一致,专家对上述的终末指标赋分的几点考虑表示赞同。

转贴于

专家的权威性对咨询结果的可靠性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对某一问题进行咨询时,应考虑专家对该问题的权威程度。专家的权威程度一般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专家对问题做出判断的依据,用Ci表示;二是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用Cs表示。权威程度为判断系数和熟悉程度系数的算术平均值,用Ca表示,即:Ca=(Ci+Cs)/2 。Ca越大,专家意见越有价值,结果越可靠。

本研究在向专家咨询的同时,要求专家依据项目做出自我评价,见表2、表3,按等级分值及公式计算专家权威系数,结果见表4。

表2 专家对各类指标的熟悉程度

表3 判断依据对专家判断的影响程度

表4 专家权威系数的频数分布

由表4可见,80%以上专家的权威系数均集中在0.80分以上,说明咨询专家的权威程度高,能有效地保证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 指标体系的应用与验证

根据已确立的指标体系,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八五”、“九五”资助的部分重点项目进行评估。本次共评估68个项目,分别算出每个项目的综合得分,见图4。

图4 68个重点项目综合得分

根据被评项目综合得分的分布情况,将综合评分划分为4个等级:>8分为优,8~5分为良,5~2分为中,

表5 两种方法对68个项目的评价结果比较

两种方法评估为优的符合率为81.2%,良的符合率为55.56%,总符合率为67.6%,结果表明,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评价结果与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评议有较高的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整个课题的设计是严密的,采用的方法是正确的,建立的项目结题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的,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具有较好的评价功能,因此评价项目的完成质量能得到较为客观可靠的结果。当然,本研究只是对项目结题的定量评估做了初步探索,更深入细致的工作还有待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完善。

3 讨论与建议

3.1 评价指标体系思路的创新 (1)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评价指标体系;(2)对结题项目完成质量进行完全定量性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定性评价的不足;(3)如对本评价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和权重进行修改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课题的中期评价的结题验收。

3.2 指标体系、权重及终末指标分值设置的特色 (1)对3个或3个以上指标构成的一组指标权重的设置采用层次分析法;(2)对只含2个指标构成的一级指标的权重采用特尔斐法;(3)终末指标的分值设定采用专家咨询法,这样使量化结果更为准确、合理、可靠。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1)导向功能:本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立的指标皆为科技产出的主要指标,引导人们评价基金项目的完成质量,主要是评价项目的科研产出情况。从本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和赋分来看,充分体现了基础研究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科技人员积极外投学术论文;(2)督促、激励与自律功能:应用本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中期评审,可以在课题进展过程中期,对课题的各项指标予以评定,以肯定现有成绩,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进展较差的单位和个人尽快调整计划、采取措施、改进不足;并依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课题,对水平较差的课题停止经费资助,滚动并加入一批水平较高的项目,提高科研课题整体水平。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在评价指标及评价内容的选择以及权重的确定上,注重体现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反映评价主题的要求。对数据、资料及统计结果用正态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保证结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本研究为保证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制定与本指标体系相匹配的课题情况调查表,组织专家进行认真咨询,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取得课题相关资料和数据,因此认为,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及研究结果是真实、可靠的。

3.5 评价结果的分析 (1)本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与通常采用的专家验收结果相比,两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在指标体系评价的68个项目中,分析各指标的得分情况以及对综合评分的贡献率,不少项目的论文、成果奖、专利等指标得分及对综合评分的贡献率均不高,说明项目在结题时产出的高等级成果少。

4 建议

(1)建议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完成质量进行评价,以便客观评价项目完成质量;(2)建议成立专门项目评价机构,以确保评价的规范和公平、公正、合理;(3)建议加强课题结题后的跟踪管理。

【参考文献】

1 赵履芳.人事管理学概要.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8,12-18.

第2篇: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

摘 要 马克思通过对旧的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批判,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把人对自然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人化自然 实践 自然界 感性

随着19世纪自然科学全面发展,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提出人类的活动不断改变着外部的大自然,即自然界不断被人化的本质。他的自然观,以实践为桥梁使人类和自然界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产生了相互影响。

一、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扬弃

把自然抽象化、直观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对复杂的自然界仅是从客体的方面去认识,而不是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去理解。这样,人和自然就对立了起来,自然是离开人的自然,人是脱离自然的人。

旧唯物主义者只看到了眼前的、静止的自然,却没有看到他生活其中的自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而是人类实践改变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只要人生存着,自然界就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分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自然观的直观性,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马克思从人类的实践去思考人类生活其中的自然界,把现实的自然与原始的自然作了区分,肯定了原始自然是人类存在的自然前提。因此,马克思把全部历史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人又依靠自然生活。正因为自然界进化出了人,自然界也就成了人改造的对象,自然史再不是没人参与的历史,而是和人类史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所以,马克思所关注的不是抽象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界。

二、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

我们知道,马克思哲学的产生之所以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关键在于他的哲学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石上。那么,我们怎样理解他的实践本质呢?

首先,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不但它的辩证性、历史性本质得到了科学的解释,而且它们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内在统一。原因是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产生而言具有客观性、先在性,但是人类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马克思强调用人类发展、实践的眼光去观察先在的自然,只有以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为参照系,它们才能表征出先在性和客观性。

其次,马克思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去解读人生活其中的感性世界。人类的具体实践,引起了自在之物向属人的对象性存在物的转变,人是生活在经过人的活动改变过的自然界中,那种远离人类之外的,未被人的双手所触及过的存在物,对人类来说那只是潜在的、抽象的“孤独无用”之物,人类只能生存在在历史中形成的感性的现实世界中。

再次,马克思从实践中去认识现实中有意识的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标志。人是从自然界中进化而来,人具有与其它各种物相同的自然属性――自然的人,但真正现实的人必须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实践的人。马克思把现实的人看作是“有形体的、赋有自然力的、有生命力、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等于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三、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从人的对象性、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自然,论述由于人类的实践对世界的影响,使人与自然界发生了联系。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是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象的自然界,即被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打上印记的那部分自然界。

这样,实践成为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自然再不是孤立的、与人无关的自然界,实现了人和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化的人。像其它物一样,人从自然界进化而来,有着相同的出现过程和物质本源性。并且人为保持自身机体的能量,维持生命的存续,需要不断与自然界相互交往,自然界犹如是人身体的一个器官在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正由于此,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存在物。

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人化的自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与外界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人类把自然作为自己生产生活加工的对象和材料,使自然界按照人类的目的改变着它原初面貌。

总之,马克思的自然观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历史的、实践的统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同时还是人的产物,人不仅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界也是人的一部分。

四、对马克思人化自然研究的理论价值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满足,但是对地球资源的无限索取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危害。诸如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危机人类生存的问题,迫切要求人类重新思考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在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的困境上提供了理论的指导:人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界,自然力又反作用于人,这种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力量正是人类要深深思考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98:21―2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121.

第3篇: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

摘要: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与批判,是对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的道德思考。主张将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环境保护运动有着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生物中心;道德生命

进入20世纪,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并逐渐意识到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立足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无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界进行着无止境的掠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最终,威胁到了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非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与批判,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观。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

1.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流派

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了三个流派,分别为“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生物中心主义流派”以及“生态中心主义流派”。

(1)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该流派包括了以澳大利亚哲学家辛格为代表的“动物解放主义”和美国哲学家雷根为代表的“动物权利主义”,他们主张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至动物,动物应当享有与人平等的道德地位。

辛格作为世界动物保护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动物与我们人类之间并没有一道明显的鸿沟,动物或多或少都有和我们人类相同的能力。无论动物的天性如何,人类都应当去关心它,如同关心我们自己一般。动物具有和我们同等的权益,人类不应当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动物的利益,避免成为物种歧视主义者。“把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伟大原则扩展应用到其他动物的生活中去,把动物奴隶和人的奴隶都埋葬在历史的坟墓中”。

作为“动物权利主义”的代表,美国哲学家雷根提出了“天赋价值”,认为不仅仅我们人类有天赋价值,动物也具有天赋价值,动物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存在的,它是独立存在的,人类不能将它们当作工具来对待,动物也享有和人类同样的获得尊重权利,人类必须尊重动物们的天赋价值和它们的权利。

(2)生物中心主义流派。“生物中心主义”流派包括了法国哲学家施韦兹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以及他的继承者美国哲学家泰勒的“尊重自然界的伦理学”。该流派主张将道德的关怀扩展至自然界的所有生命有机体。

法国哲学家施韦兹作为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主张将伦理学的范围扩展至所有的生物。他认为,人类首先需要认识到敬畏生命,不仅要敬畏自己的生命,更要敬畏其他一切的生命。生命是神圣的,生命之间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分的。不能以人类主观判断中价值的多或者少,进而对其他生命进行区别对待。

作为施韦兹的继承者,美国哲学家泰勒提出了“尊重自然界的伦理学”。泰勒认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界以及自然界中的生命,自然界是一个无数生命有机体构成的整体,每一个生命有机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即天赋价值。人类与这些生命有机体都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不能以人类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判,甚至是贬低其他生命来证明人类自身的优越性。此外,泰勒还提出了人类在对待其他生命有机体时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当人类的利益与其他生命的利益产生矛盾时应遵守的原则。

(3)生态中心主义流派。该流派包括了以莱奥博尔德为代表的“大地伦理学”和以A.奈斯为代表的“深层生态学”。相较于之前的两种流派,前者强调的是生命个体的权利与价值,而“生态中心主义流派”更注重于整体性,该流派主张将整个自然界都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

美国哲学家莱奥博尔德的“大地伦理学”首先提出了要扩展伦理学的研究范围。莱奥博尔德认为伦理学最初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接着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现在应当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将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界,能够确保自然界持续存在的权利。其次,莱奥博尔德认为伦认为,人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并不是自然的征服者,人类不能再以经济价值的尺度去衡量自然界,要学会去尊重自然和热爱自然。

“深层生态学”由A.奈斯首次提出,并由生态学家塞申斯与福克斯补充完成。“深层生态学”首先提出,人类中心主义式的环境保护运动并不能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因为其立足点是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出发,认为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科技发展的落后造成的,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弥补。“深层生态学”则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来自于人类的价值观念,人类需要意识到自然界的各类物种都具有内在价值,即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在生态系统的关系中与我们人类是平等的,我们人类只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

2.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三个流派当中,“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与“生物中心主义流派”强调的是个体的权利和价值,“生态中心主义流派”强调的是自然界整体的权利和价值。虽然这三个流派的某些观点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观点是一致的。

(1)主张将道德的关怀扩展至所有生命体和自然界。在过去,伦理学的研究仅限于人与人或社会之间的关系,人只用对人讲道德。但是人的行为还与自然界以及自然界中的生命紧密相关,人的任何举动都会对它们造成好或坏的影响,所以人类应当对它们负有直接的义务,应当给予它们道德上的关心。

(2)自然界和生命有机体具有内在价值。一直以来,人类只用自身的价值标准去评价自然界与其他生命体。那么,在这样的主观评价下,它们只会具有工具价值。然而,对自然界与生命体的价值评价,只能以它们自身作为标准,而不是以人类的标准。它们的价值是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类赋予它们的,我们应当尊重与重视这样的内在价值。

(3)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但具有特殊的作用。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虽然人类是属于自然界中普通成员,但是人类在中间却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人类能够主动地去改造、适应以及修复自然界,就像家里同辈们岁数最大的那位一样,那么人类就应当承担更多的义务与责任。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启示

(1)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认为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可以依靠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自然资源进行无止境的掠夺,对自然环境进行任意的破坏。虽然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全球气候异常、土地沙漠化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非人类中心主义否定了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强调人类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人类不能超越自然,只能依赖于自然。当然,人类需要发展,就势必会再向大自然进行改造,但是这种改造不是施暴,必须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更长久持续的发展下去。

(2)注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的利益为基础,人们往往只以经济价值的尺度去衡量自然界,而对自然界的开发也更多的是经济目的。这样的做法,虽然创造了财富,却毁灭了大量的没有经济的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看来,任何物种都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而这些价值没法用经济价值的尺度去衡量的,任何物种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内在价值还包括比如物种的多样性价值、生命价值等等。所以,当我们再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再单单抱以经济目的,要同时注重与保护自然的内在价值。

(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当下,生态环境问题俨然成为了我们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过往惨痛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转变以我们人类自己为中心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我们需要将自身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统一起立,将对自然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统一起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发展也必须与自然关系保持平衡,所以我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遵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守大自然发展的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互惠共生,真正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对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的道德思考,也是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自我反省与反思。它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首次将伦理道德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还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虽然非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还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它的理论对于我们当下的环境保护事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6.

[2]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华夏出版社,2002.6.

第4篇: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

关键词:人学;人的自然本质;生态伦理学;自然界的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088-02

近代对人类自身的探讨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人与周围环境的基础上的,包括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只要探讨的对象不具有上述关系的主要特质,那么就不能被算到人学理论当中。这种有关人的理论在当今的思想家看来是极度封闭的,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就对此发表过自己的意见,认为近代有关人类的理论研究都将人类过度封闭化了,在这样的人类体系中,我们失去了与周边环境互动的能力。要想全面并且客观地观察人类本身,就应当为人类建立起具有较强人文性的世界,不应当剥夺自然界在此环境中的作用。

一、生态伦理学的人学根据

在人类学大师马克思的理论中,人的本质在于具有创造的能力,正是这种创造能力决定了人类必将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但是在目前看来,人类只是从自然界当中获得了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其实一直都处于接受自然界馈赠的过程中。所以要想更好地理解人类真正的本质,就必须要保持着辩证的态度。首先来说,人类具有将自然界中的资源或是文化转换成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能力。这种同化的能力决定了人类的内在特质是丰富多彩的。在理解到了这一点之后,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是与大自然所分不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存在必须要有大自然的支持。人类在不断地发展与思考的过程中,必将认识到自己与动植物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大自然所创造出的生物,无时无刻不受到大自然的制约。人类的需求也是建立在大自然的基础上的,人类所需求的对象也是大自然的产物,只有正确认识了人类的本质,才能为人类的长远发展提供一条道路。因此,马克思提出了无机人体论,认为人类是生在自然界中的,人类的身体分成有机与无机这两个部分,在与自然界不断交互不断联系的过程中,人类也不断对自身进行着审视。而人类离开了自然界是无法生存的,也就是说,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着交换,人的身体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说人的肉体与精神都与自然界有着一定的联系,不如说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建立在受动性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的能动性,就是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创造能力来重现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人类甚至能够创造出整个自然界,将整个人类社会本身与自然界进行交换。

二、生态伦理学的人学意义

假如说人类有着两种主要的身体模式,有机的身体代表着人类的创造性,那么无机的身体更多展现的就是人类的悟性。这一观点在现代生态科学中有着一定的解答,赋予了人类更多的理性智慧。作为一门生态学科,20世纪60年代就有很多思想家开始了有关人类本身的思考,并逐步将人类与自然相联系在一起。当然,整个大自然并不是没有规律的环境,而是一个在保证了规律的同时还相当复杂的整体。作为这个封闭环境中的一部分,人类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学为人类研究自然,探讨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人类在经济不停前行的基础上破坏了原本美好的自然环境,给地球带来了极大的生态压力,这一直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生态学的主流发展方向。正是有了这些来自社会文化的批评,生态学开始颠覆人类以往对社会的认知,也逐渐改变了整个社会群体的观念。从这个方面来看生态学还能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也展现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在我国著名生态社会学家叶平先生的眼中,人类以一定生态群落的形式存在,在这个群落当中,不同的人类之间往往有着相同或是相似的想法与价值观。这表明了在一个群落当中的人类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共同点,并且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是不能被轻易分开的,首先要保证自然界的整体性,其次才是考虑人类自身。只要是属于自然界当中的一员,就要面临身处食物链的现状。植物接收来自太阳的阳光并将其转化成自身存活所必需的淀粉,食草动物通过摄取植物来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而食肉动物又捕食食草动物。这种相互依赖、相互捕食的关系决定了不同物种之间紧密的联系。自古以来,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都是自身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角色。作为通过脑力就达到了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人类在整个自然食物链系统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假如去掉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整个生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但是假如去掉了处于生态系统底端的生物,生态系统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人类并不能因为自己是食物链顶端的霸者就对底层的生物指手画脚,而是应当更加珍惜这些生物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切身行动来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且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履行着自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的物种之间没有区别,在自然界中的重要程度没有差异,都应当得到同等的重视。只有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才能让自然界更好更平稳地发展,确保人类的世代繁衍。生态系统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成就了人。但人并不是生态系统价值的唯一聚集地,人的价值不可能高过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的价值。这并不是因为生态系统与人无关,而是因为生态系统既先于人的产生,又是人不断繁衍和持续发展的沃土。

三、生态伦理学条件下人学根据和意义的关系

人类既栖身于社会文化共同体中,也栖身于自然共同体中。因而,一种完整的伦理学不仅需要阐明社会文化共同体的道德价值,说明人际关系中的伦理原则,而且也要阐明自然共同体的道德价值,说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原则。但是,迄今为止,伦理学把自己定位于仅仅阐明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在自己的视野之外。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伦理学旨在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和伦理原则,从而一方面为人类对自然的认同提供伦理依据和伦理辩护,另一方面也使伦理学走向更加成熟和更加完整的理论形态。人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所以,伦理学不只要求阐述时论统一体的品德意义,表明人际交往中的关系和规则,并且要表明自然统一体的品德意义,阐述人与自然联系中的规则。不过,到目前为止,伦理科学暂时只是阐述和解决人际联系,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诞生于1970年的生态伦理学的目的是阐述人和自然间的品德联系和关系规则,进而不仅为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供应伦理证据和维护,还使伦理学不断成长和进步。就此价值而言,生态伦理学的出现,表示已经开始的崭新的伦理萌芽活动。“人类一直不赞同将黑种人当作人,并且友好地善待他们。此类曾经被认为非常可笑的观点当前早已成为现实。目前人类的观点也许依旧十分夸张:一类恰当的伦理,规定人类必须关心一切生物。”生态伦理学尝试将自身的部分基础规则构建在生态科学的前提下,经过生态科学向伦理科学转变来完成伦理科学的性质的改革。生态伦理学赐给非人类生存之内的意义,品德权力的客体不再只是人类而是拓宽到人以外的生物和总体生态体系,挑战以往的人种核心主流的伦理理念。生态伦理科学代表着伦理科学的一类“示例变革”,也就是“人种核心主流的关系伦理科学”向“生态总体主流的物种伦理科学”的改变。以往伦理科学的重点是人际交往,仅仅注重人种,是一类种族自私主流的伦理科学。此类伦理科学不能处理当前应对的大量与威慑非人种生存与变化相关的主题。以往伦理科学的目的是人种效益,是与人种效益有关的伦理科学,因此,它的核心是人际交往。此类伦理科学存在“生物忽视”症状(由当前美国生态伦理科学家代表人物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提出)。生态伦理学将伦理客体的范畴从人种拓展到生态环境,试图创建一类既适合人种,也适合总体生态环境的伦理科学,用品德来限制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注重和关心生物。纳什的观点是:“人类越了解生态环境,就会批判那些观点――生态环境以外的场地都是为了服务人种的。人种并不是生态环境的主体,而是生态统一体中的一部分。”生态伦理科学将人种的身份从生态统一体的驯服者变化成生态统一体的一部分,它不只包含着对此统一体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尊敬,也包含着对生态统一体自身的尊敬。所以,它是一类自然主流的种族伦理科学。所以生物都代表着生命,从生命的起点开始,它们互相依存,一起构成了人类的生命。的确是在此价值上,马克思将生态环境定义为“人以无机形式存在的机体”。以往伦理科学的重点是自然界变化之最大成果的人类自身,而将另外生物甚至自然体系自身视作人类的工具或者奴隶。以往伦理科学将品德意义只是分配给独立体(生物种类之一的人种或者部分人种),生态伦理科学而是将品德意义不只是分配给独立体(包含一切生命的独立体),而且要分配给自然统一体。它的观点是总体所具备的品德意义超过它们之中所具备的品德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慧.走向瓦尔登湖:人与自然的道德精神家园――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解读梭罗的《瓦尔登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孙道进.从“自然人悖论”到“心理革命”――弗洛姆人学观的生态伦理学维度[J].鄱阳湖学刊,2010(1):85-92.

[3]寇东亮.“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统一――生态伦理学的人学根据和人学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4):5-8.

第5篇: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

关键词:简单美;统一多样美;对称美;因果美;矛盾美

G633.7

一位科学家说过:“科学家的灵窍,诗人的心扉,画家的慧眼,所感受到的都是同样的和谐,同样的优美,同样的富有韵律和节奏.”无论是科学家,还是画家、诗人、哲学家, 最终的目的就是追寻生活和自然界的真善美。

一、简单之美

“真理往往都是最简单的”。好多物理现象,往往都是猜想到最简单的结论上,然后通过逻辑推理论证,大量实验得出来的。爱因斯坦以为:“有可能把自然规律归结为一些简单的原理;评价一个理论是不是美,标准正是原理上的简单性,不是技术上的困难性. [2]”事实上,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普朗克的能量与频率的关系式E=hν,牛顿第二定律F=m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和库仑的电荷静电相互作用定律 等,都是用极其简单的形式表达了理解起来却那么复杂的自然界的规律,难怪人们都赞叹这些定律的优美。所以说物理学的美在于它发现自然界存在的简单性。

二、统一和多样美

世界物质的统一性既是唯物主义的哲学命题,也是物理学的方法论原理之一。无论牛顿是否认识到了这一点,万有引力的发现都在客观上给出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一个证明。万有引力定律表明,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所受到的引力,与卫星围绕行星运动所受到的引力,以及地球对地球上的物体的吸引力,都是同一种力。从力学的角度,论证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高一我们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知道“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间有吸引力,引力的大小跟质量的成绩成正比,跟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连线上[3]。”到了高二我们又学习了库仑定律,知道“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间有相互作用,作用力的大小跟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4]。”万有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静电力与电荷的电荷量有关;万有引力只存在引力,而静电力有引力和斥力,这说明了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力定律都遵循距离的“平方反比”规律,表现形式也十分相似,相互作用都是相关“场”的作用。可见,自然界的事物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却具有统一的一面。从这些侧面我们可以体会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多样的美。

三、对称美

自然界和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对称美的例子:鸟儿飞翔煽动美丽的翅膀,但是它如果只有一只翅膀,它的美将会大打折扣;中外的古代的建筑无不以对称设计为美…………对称美的概念已经自然地进人了人的审美意识。随着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物理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称现象。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电荷与负电荷;正物质与反物质等[5];还有更加直观的静电场中等量异种点电荷和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关于点线面对称,再比如磁场中的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对称美显而易见,淋漓尽致。这些不具备深厚物理学修养的人也能欣赏的对称。让我们切实的感到物理学中有大量的对称美。

四、因果美

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学中的因果关系是指物质世界中各现象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一个现象由另外一个或一些现象引起,因果关系客观地存在于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个哲学范畴在于说明,物质世界中各现象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任一现象自身都是由另外的一个或一些现象引起的,并且它又总会导致一个或一些新现象的出现。这里,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产生的现象是结果。比如说,牛顿运动定律告诉我们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也就是说力是“因”,加速度是“果”。再比如说,法拉第电磁定律告诉我们磁通量的改变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磁通量的改变是“因”,产生感应电动势是“果”。

五、矛盾美

辩正唯物主义中的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倾向。同志曾经说过“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即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无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牛顿运动定律告诉我们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而惯性抵抗外力使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即力与惯性就是一对矛盾。更深层次的说,质量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我们知道只要有质量存在,就有引力存在。因此,现在我们对质量也有了新的认识,它是引力的代名词,我们也把具有这种性质的质量叫做引力质量。还有一个质量,它是与惯性有关的,它具有抵抗外力使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具有这种性质的质量叫做惯性质量。同一个质量竟然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性质:质量具有惯性使物体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外力而不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但同时具有引力而使别的物体和自身产生加速度而使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质量的这种对立的性质统一于物体本身。再比如楞次定律告诉我们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也就是说感应磁场和原磁场的变化是一对矛盾,平时我们教学中总结的“增反减同,来拒去留,增缩减扩”,让我们再次体会到矛盾的魅力。也许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因而自然界教给我们的是应当辩证的、矛盾的看待分析客观事物和现象。

综上所述,自然界的规律,物理学的美能够反映客观世界本质的科学美,同时又蕴含了哲学美。它的简单、统一、多样、因果、矛盾是那么动人心弦,令人赞叹。

参考文献:

[1]孟智明《物理W之美》

[2]爱因斯坦文集;

[3]人教版物理必修2

第6篇: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

关键词:文化;敬畏生命;生态伦理观

《寂静的春天》于1962年出版,其作者蕾切尔・卡逊是一名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的海洋生物学家。卡逊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对生命充满敬畏的情怀告诫人类,DDT等杀虫剂的滥用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一、“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

阿尔伯特・史怀泽是二十世纪著名的伦理学家,他所构建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伦理观是现当代生态批评理论重要的伦理学基础。史怀泽认为,自然界中万物皆平等并都具有生命意志。“自然抚育的生命意志陷于难以理解的自我分裂之中。”[1]19人在自然界的生命意志最强,这使人类狂妄自大,对其他生物包括人类自己毫无怜悯之心,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而残忍地虐杀其他生物。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观倡导人类要尊重自然界所有生物,人类必须承认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促使人类敬畏生命道德观的觉醒,使价值观的考量由人类扩到大整个生命系统。

二、生态伦理观之文化

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观是建立在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崇拜和爱的基础上,认为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之物都应被视作价值主体,并纳入道德范围。史怀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一种文化关系,“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2]19人类只有崇尚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才能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与社会带来福祉,使人类文化获得生机、生生不息。卡逊在《寂静的春天》第一章以寓言的形式为人类敲响警钟,惊醒人类如果对自己卑劣的行为再不加以控制,寓言就会成为现实。“一种邪恶的魔法控制了整个社区:鸡群感染了神秘的疾病;牛羊开始生病死亡……大人出现毫无由来的突发性死亡。孩子们也未能幸免,他们在玩耍的时候突然发病,几个小时后就会死去。”[3]2死亡的阴霾笼罩着人类,人类的贪婪不仅破坏了生物圈,而且也使人类自食其果。“是什么东西让美国无数的城镇失去了春天的声音?”[3]3卡逊告诉我们,“不是巫术,也不是敌人的行动侵袭了这个世界,让新的生命无法复生。一切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3]2自然界是一个稳定、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一切存在物都息息相关,有着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包括动物、植物甚至山川河流都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对于杀虫剂的滥用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打乱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忽视了自然界中所有存在物之间相互依存和发展的复杂网状关系,破坏了生物链结构,最终危害了生物的生命。

三、生态伦理观之代际平等原则

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与代际平等原则完全背道而驰,科学家们在讨论DDT在人体内的危害量之时,DDT早已在人类身体、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土壤之中根深蒂固,不仅影响着当代人,也严重影响着下代人的身体健康,因为“DDT以及同类化学品的一个最危险的特征是,他们可以通过食物链从一个有机体传递到另一个。”[3]17卡逊在第五章土壤的王国中,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了土壤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土壤王国是由各种相互交织的生命组成的,每一种生物都以某种方式与其他生物相互联系――生物依赖着土壤,土壤反过来也是地球至关重要的一个元素,只要土壤保持繁荣的生命力量。”[3]44大量事实证明了这个结论:农田、森林以及花园里喷洒的农药会长期存在于土壤之中,农药残留透过土壤会融入于地下水,地下水一方面用于灌溉庄稼,种植农作物,另一方面会成为溪流或者河水的供给,这样的水质造成了鱼类的大量死亡,还有一部分含有DDT的鱼类会被做成美味佳肴。牲畜的食物也毫不例外地被喷洒上了DDT,奶牛吃了被污染的牧草,牛奶中就会携带少量的DDT,但是若将牛奶加工成黄油,DDT的含量就会剧增。这些受污染的食物都被端上了人类的餐桌,真可谓是自食其果。就连并未出生的婴儿也难以幸免,毒素还会从母亲传到子女身上,这样的灾难从胚胎时期就已经降临。婴儿出生之后以母乳为主要食物,婴儿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吸收、存积有毒的化学品的漫长过程,“将来,子孙一定不会原谅我们的。”[3]10 DDT等杀虫剂的使用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我们对子孙后代所带来的伤害难辞其咎。产生抗药性的虫类大量繁殖,从而使人类陷入了与自然界无休止的化学战争中,并且人类也从未赢得过这场化学之战。敬畏生命的伦理观促使人类重新审视文化,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结语

卡逊极力推崇史怀泽“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呼吁人类要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人类只是自然界这个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人类无权控制自然,更无权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命。人类作为生命意志最强的生物应该主动承担起维护生物圈平衡性的生态责任,将人类的最终关怀扩大到整个生态系统,努力重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阿尔伯特・史怀泽. 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第7篇: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

大约在一亿年前,蚊子就在地球上出现了,那时的地球还是一个闷热的温室。昆虫学家对保存在琥珀中的亿万年前的蚊子化石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的口器极其尖利,足以刺穿恐龙的皮肤,而它们的嗅觉也极其敏锐,几十米开外就能闻到人的气息。

5000年前,在人类居住地相当分散的时候,蚊子主要以叮咬鹿群和牛群为生。但是,随着人类数量的猛增,居住地日益密集,人们制造罐子存水,开渠挖沟……而蚊子的繁殖就需要水,于是它们盯上了人类。

蚊子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者,包括疟疾、黄热病、登革热、西尼罗河热等致命疾病。其对人类影响之大,远远超过其他害虫。每年感染登革热的病人总数就高达1.5亿,所以蚊子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

生物灭蚊法

既然蚊子有那么多危害,人们自然就想方设法要消灭它们了。实际上,早在1948年就有科学家开始研究食蚊鱼(如柳条鱼、鱼等)的繁殖,并将其应用到灭蚊工程当中。在贵州稻田试验中,只要保证每平方米3~5条食蚊鱼,就可以让蚊虫数量下降96%。将蚊子转化为鱼类的饵料,看起来是两全其美的做法,但是这样的做法同样受到水域环境的限制。蚊子繁殖的场所很多都是季节性水塘,不利于鱼类的长期繁殖防蚊,所以食蚊鱼食蚊只能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想法。

基因战术

科学家们打算通过基因改造,创造出一种新的蚊子品种,这种蚊子的雄蚊携带有雌性致死基因,它们与自然界中的雌蚊生下的后代只有雄性能够存活,雌性都因为有雌性致死基因而死亡,因为只有雌性才会吸血。而活下来的雄性蚊子仍然拥有雌性致死基因,再与自然界中的雌性,如此反复,蚊子家族就会彻底崩溃了。

不过通过基因改造,人类可以为转基因蚊子找到合适的伴侣,让它们一起产生更多的后代,这些生活在试验箱里面的雌性蚊子也有特殊的基因,它们产下的雌性后代有一半会存活,于是,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雄性生化战士,到这里,这个计划堪称完美,但是雌性的判断机制还没有达到完美的境界,于是大约有0.5%的转基因雌蚊会混杂其中,被放到野外,虽然数量看似不多,但是这些雌蚊产下可生育的雌性后代,那么科学家们之前所做的工作就前功尽弃了。

斗争仍将继续

而且如果这些转基因雄性蚊子竞争不过自然界中的雄性蚊子,那么科学家的努力同样会泡汤。所以科学家们又想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尝试给蚊子“治病”。科学家们用基因工程方法在蚊子体内合成了一种能够产生缩氨酸的基因,而缩氨酸可以保护蚊子免受疟原虫的侵害,这样蚊子就变成了“干净”的吸血者。但有科学家指出,减少能够传染疟疾的蚊子数量,在短期内看是好事,但也是危险的事。因为这会使人们失去在很长时期内形成的免疫力,一旦传染疟疾蚊子的数量发生反弹,死于疟疾的人数将会急剧上升。

而且很多蚊子的幼虫是鱼类幼苗的重要食物,如果这类生物完全消失,那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会不会受到影响,仍然值得深思。不过不管怎样,无论是直接消灭还是基因改造,人类和蚊子的斗争还将持续下去,蚊子这个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上亿年的家族都不会轻易屈服,也许找到一种共处的平衡点,才是完全之策。

第8篇: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发展贡献

认为,物质是万物的本原,自然界是由一切物质所构成的巨大的系统整体、自然界、人、科学技术,社会这四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中,我们只有通过对概念的认识,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深入了解,进一步解读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的层次的构建,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一、自然辩证法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表徵

自然辩证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般关系的学说。与此同时,自然辩证法作为的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等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也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我们知道,自辩法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自然图景和思维方式,为其创立提供了客观基础。表现如下:一是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人类生产活动的高度社会化,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改变着人们旧有保守的、静止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二是自然科学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展现了自辩法发展的本性和规律,冲击着人们业已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观的革命有了理论指导。自然辩证法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和诸多因素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场伟大的理论革命。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等,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观点等,诸多体现具有划时代的变革。

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诸学科关系的文献综述

恩格斯结合当时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成果,对这种自然哲学进行了多方面理论变革,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关于自然的学说,这就是的自然辩证法。首先,他改造扩展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其次改造了自然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再次摒弃了自然哲学的唯心论等基础,成功的实现了自然哲学和科技哲学的基础构建。自然辩证法和自然哲学都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并提供自然界的总图景。

科学哲学是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科学的逻辑结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推理的程序、科学发展的模式等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问题,而明显忽视对自然界本身的研究,存在一些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科学的社会研究,它是与自然辩证法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着重研究社会诸方面与科学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科学体制“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三、从自然辩证法看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对科学技术观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科学技术不仅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具有主导作用,同时对其他要素也起着渗透作用,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已融合、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从而促进了生产力要素的全面飞跃,推动了生产力系统的发展。

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四、科技哲学视角下的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学科,不仅对于整个哲学特别是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上,不仅为科学的世界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具体的理论论证。

第9篇: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生态仁爱;启迪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然而与此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耕地缩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雾霾天气、土壤污染、淡水危机……日趋艰难的生存困境,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曾经呼吁,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儒家的生态智慧。春秋战国时期,面对连年的战争,儒家主张用“仁爱”来抵御战乱,规范人们的心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倡导的“敬畏天命、参赞化育、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儒家的“敬畏天命”思想

“敬畏天命”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古典名著《易》中得到了充分阐述,“天道不可以日月星辰尽称”、“地道不可以水火金木土尽称”、“人道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四时之变不可以万物尽称”,儒家在此突出强调人们要知阴阳、柔刚、先后、八卦,懂天道、地道、人道、四时之变等自然规律。儒家通过天道、地道、人道、四时之变概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并指出这种变化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天生人,人受天,故有天命。在儒家看来,天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载体,人们在天命面前要“遵守规矩”,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人们必须以虔诚的敬畏态度来对待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地、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不畏天地就会“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季氏》)。孔子把敬畏天命放在了最前面,其实是要告诫人们一定要有敬畏自然的虔诚之心,即人道要尊重和顺应天道,因为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然万物须臾不可分离,“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传・系辞下》)。君子不仅要敬畏天命,而且还要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通过“下学而上达”来感知天命,这是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

“敬畏天命”就要守护好山川河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当时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都很落后的情况下,孔子已经认识到山川河流与人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以利天下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首先认识到名山大川,阳光雨露不仅能调解气候,而且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进一步斥责了“刳胎杀夭、竭泽涸渔、覆巢毁卵”的短视行为,孔子认为这种与敬畏天命背道而驰的行为只会导致“麟麒不至郊、蛟龙不合阴阳、凤凰不翔” (《史记・孔子世家》)的恶果。滥杀动物无益于戕害人类自身,这种短视行为是不可取的,是君子嗤之以鼻的,正如孔子所言,“君子讳伤其类也”。[1]麟麒、蛟龙、凤凰等对当地的光顾和青睐象征着民康物阜、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相反,则昭示着当时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的混乱无序和动荡不安,儒家“这种深邃的认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失为一种理性判断”,[2]对时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力量的日益增强,自然成了一个被掠夺和蹂躏的被动消极对象,人俨然成了万物的主宰,高高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多了一份紧张,少了一份融洽,多了一份矛盾,少了一份和谐。人对自然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并没有使人类走上幸福安康之路,却招致了自然的强烈反抗和严厉惩罚。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使人类处于深深的痛苦和不安之中。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汲取儒家敬畏天命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仁人恤物”、“乐山乐水”,[3]树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君子人格,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始终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抛弃对自然的无知和傲慢态度,遏制对自然盘剥和蹂躏的短视行为,努力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儒家的“参赞化育”思想

“参赞化育”即人对自身与自然万物之间关系的调和、协调,以致和谐。参赞化育思想来自于儒家经典《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4]106不言而喻,“《中庸》中关于‘参赞化育’的话道出了儒家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人与万物关系的精髓。”[5]159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所生,但是人具有不同于物的特殊规定性,即人不仅具有主体能动性,而且人还具有德性。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自觉主动地开发、改造并利用现实自然界是人的本分。但是,人还是德性主体,人生的价值并不是把全部的关怀都倾注于现实利益的获取,满足于通过对自然界的贪婪索取和无尽盘剥获得生存权利,人不是万物的主宰。人和万物在天地面前应该是互不侵犯的平等成员,在天地之中都理所应当具有各自存在的权利和价值,“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虽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规律,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与万物之间“并育而不相害”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正是从这种道德意义上讲,人和万物相比,并没有高于万物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人不能也不应该主宰万物的命运。我们在这里强调人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并不意味着我们为了关爱自然而将人降级到生物的水平,实际上,这种理解不仅倡导人尊重万物,尊重生命,而且同时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人对自然应负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儒家认为参赞化育的途径是“至诚尽性”,即人通过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德性,达到很高的境界,就可以具备至诚之心,用这种至诚之心对待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就能使万物各得其所,维护自然界中本来的秩序和平衡。人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无时无刻要作用于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从中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之所需。因此,人必须以至诚之心对待万事万物,这是维护人与万事万物之间和谐关系的基本态度。至诚待物就是要尊重、关爱、平等地对待万物,以天地化育之道促成万物的生长发育,与万物和谐相处,这是人对自然应有的道义和责任,也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方式。人和万物是自然界整个生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人能至诚尽性,能够认识到万物应有的地位和价值,认识到天地化育之道,就能够真正承担起“赞天地之化育”的重任,人很自然地就能够做到“与天地参”,做到与天地并立并行,至此,人才算真正确立起了在自然界中的主体性地位,也才能真正发挥主体性作用。

“至诚尽性”方可化育万物。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至诚的境界呢?儒家认为,要达到至诚境界,就要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人的德性修养,这是人生在世的职责,也是人生的需要。因为天地万物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离开天地万物,人的生存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就谈不上人的发展了。人提高自己德性修养的过程既是人的自我提升的过程,又是公正对待万物,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关系的过程,换句话说,人追求至诚境界的过程就是人实现参赞化育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过程。不难看出,儒家提倡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德性,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理性对待自然万物,就能正真做到“参赞化育”。

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儒家一贯的主张,也是儒家生态仁爱思想的落脚点。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这里的“天”不是抽象的超自然的存在,而是实实在在的自然的天或自然界。正如孔子所说:“天有四时,……天降时雨,山川出云”(《礼记・孔子闲居》)。在儒家圣哲先贤的眼中,“天”即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儒家经常将“天”与“地”连用来指称自然界,认为“天”之道就是生万物,“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周易》之《系辞下》、《序卦》)。万物的产生都是天地、阴阳相互交合的结果。“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周易・否》)、“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谷梁传》庄公三年)。

在“天人合一”的命题中,儒家除了交代“何为天”,还探讨了“何为人”的问题。儒家认为,人同万物一样乃“天”之所生,因此,从生物属性上讲,人和万物之间没有什么差别,正如孟子所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在承认人与万物对等的基础上,儒家又进一步指出,人和万物同为“天”的产儿,但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有异于其他万物的特异之气,“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人是万物中的精灵,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其他万物所无法企及的特殊尊贵地位,“天地所生,唯人为贵”(《尚书・泰誓上》及孔安国传)。人在自然万物中的独特尊贵地位,还与人的社会属息相关。在天地所生万物之中,人是唯一具有仁爱道德认知的物种,人能“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统领万物。因此,人是自然万物中地位和价值最高的物种。人还是智慧的物种,能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认识和掌握万物之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意愿,爱惜自然的价值,是当之无愧的万物之灵;此外,人的智慧和高明之处还表现在,人作为实践主体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的自觉担当和道德义务的主动履行上,即“人要挺立于天地自然之间, 发扬人的仁爱精神, 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6]

不难看出,儒家不仅承认人与其他万物都是自然界大家庭中平等的成员,而且突出强调了人与万物相比所具有的特质,即人是万物之灵。儒家对人的至贵地位的确认和突显并不意味着儒家号召人类去主宰万物,也不意味着人可以对自然进行为所欲为的“索取”、“盘剥”和“蹂躏”,而是为了强化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意识,意在赋予人善待自然的道德义务,告诫人类在发挥自己主体能动性开发利用自然为己谋利的同时,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儒家对人在万物之中的尊贵地位的反复申述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本质区别。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本质上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主张人既要利用自然,也要顺应自然;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的天人相互和谐。因此,“人类必须克服那种长久以来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观,明白人既不是自然的主人,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产物和亲密伙伴。”[7]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种种矛盾,饱含着许多富有价值的启示。

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不断的战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当时的生态环境问题远没有现今这样严重。儒家站在“仁爱”角度提出的“敬畏天命、参赞化育、天人合一”的逐层递进、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生态思想,强调人道与天道、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倡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主观与客观、人道与天道、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这不能不说是儒家高瞻远瞩生态智慧的完美体现,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更为可贵的是,这种生态仁爱思想还有利于纠正目前“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倾向,对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解决当今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涂平荣.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2008(10).

[3]任俊华.孔子生态伦理发微[J].道德与文明,2003(6).

[4]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周光迅,武群唐.生态哲学综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6]谢翠蓉,李承宗.孔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伦理意蕴[J].孔子研究,2010(6).

[7]马国清.生态智慧:孔子“和谐观”解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