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实体企业 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资产证券化是将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卖方)不易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即资产支持工具的过程,其目的主要在于实现表外融资、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等。
资产证券化提供的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一定有利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么?一切还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方可。
实体企业(非房类)尤其是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共有600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对我国GDP贡献率超过60%,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实体中、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资源主要向大中型国有企业积聚、向房地产企业积聚,广大中、小实体企业在金融资源分配上处于明显弱势地位。每年有大量中、小实体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
三、资产证券化对实体企业(非房类)融资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资产证券化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张将有利于为金融市场,尤其是银行业提供更多的流动性,盘活现有资产存量,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支持,理论上讲存在这种可能性,但如果深层次分析,此阶段政府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背景,以及真正实施资产证券化后盘活的存量资产与补充的市场流动性是否真正能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非房地产类实体企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打一个问号。
(一)资产证券化的市场背景。
经济发展滞缓,以往靠投资拉动的爆发性增长无以为继。银行等金融机构杠杆化比例居高不下,工业部门企业负债经营,财务成本居高不下,为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去杠杆化、盘活存量风险资产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此时,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是将银行业的风险分散给大众投资者而确保其不会发生大的系统性风险。也就是说,资产证券化的背景并非完全是金融业通过创新之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主动推进的。
(二)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风险分散而非消灭风险。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风险分散而非消灭风险,故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寄居在资本市场的风险未得到消除,而是从一个部门转到了另一个部门。且社会资金会新一轮的进入市场。进而可能会推高资产价格,而不会在本质上改变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
(三)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标准和导向问题。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实施证券化后资产流动性增加,资本压力得到缓解。但银行贷款的要求和导向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会重复历史,将资金更多的投入到虚拟经济或是泡沫已经十分严重的房地产领域。要彻底解决该问题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流动性,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改变自身业务结构标准在制度上进行完善,在技术上设计出更科学的服务产品,打通实体经济融资难得核心症结。
实体企业在未真正学会如何创新、如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准确地调整自身业务之前,过多的资金供给对于他们来讲未必是件好事。
即便银行或监管机构将腾出的资金引入到实体经济也无法保证其结果也一定是正面的。在过去的快速发展若干年中,我国实体经济已经积聚了大量的低水平的产能,产能过剩已然是当下实体经济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如果单纯在资金流动性供给方面进行人为扩张则无异于第二个四万亿,整个实体经济部门将再次利用高的债务杠杆得到短暂而不可持续的增长。增加的流动性都无法得到较好的利用和释放,最终风险将再次积聚到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从这个角度讲,资产证券化对于实体经济来讲可能又将是一场灾难。如此一来,资产证券化只是解决了短期的银行业流动问题,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面临的各类风险。
四、结束语
任何一种政策都有两面性,任何一种金融工具都有优劣势。有人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加了就会流入实体经济,流入非房地产实体领域。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金融机构首先是盈利性机构,输给企业血液的时候是想着将来吸回来更多的血,而实体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自身造血功能,或整体宏观经济市场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过多的流动性自然又回流到虚拟经济。所以,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金融工具本身是没有好与坏的属性的,一切要决定于金融机构、实体企业乃至整体宏观经济协调发展,否则最终受累的还是实体经济。
(作者单位: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融体系 实体经济 相互作用 关系
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设计到经济发展,有效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避免经济危机事件发生,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持续发展。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两者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基础,但同时金融体系也可以保证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对我国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避免金融体系的崩塌而产生实体经济危机,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一、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相关概念
(一)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制度的运行模式,每个国家之间的金融体系都是存在差异性的,某些国家是银行机构来决定具体的金融体系,而有些国家是金融市场决定金融体系。从广义上来看,金融体系就是一个国家经济流动的大体框架,它是由市场上金融资产、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交易方式共同组合而成,与政府的管理体制密不可分。
(二)实体经济
任何可以创造出经济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实体经济,例如相关材料的生产、产品的流通等等。实体经济涵盖了整个社会中所有的行业,包括工农业、建筑业以及文化精神行业和各种服务部门,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有效发展的基础。
二、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发展的相互作用
(一)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实体经济产生于金融体系之前,实体经济就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总称,而金融体系是所有实体经济运行的框架,对相关的实际经济运行进行约束,保证了实体经济运行的可靠性。但是如果没有实体经济,那么金融体系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实体经济运行的越好,金融体系发展的也就越壮大,而且利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进行约束可以有效避免实体经济的运行出现影响社会发展的现象,保证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公平性。
(二)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金融体系是人们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而总结出的一种运行规律,从不同阶段实体经济的发展规律对金融体系进行完善,可以使两者的发展更加稳定。早期的实体经济只是一种货币交易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固定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发展使实体经济的运行更加具有规律性,同时也降低了实体经济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所以两者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稳定作用。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对实体经济起到推动作用,金融体系的有效发展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可靠的中介平台,能够对实体经济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散转移,保证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我国加大了对各行各业的扶持力度,使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幅度提高,使我国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脱节现象。这是因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理财规模的过分膨胀,导致银行中可贷款资金迅速降低,这种现象随时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金融泡沫现象。我国债务总量的比例程度已经接近很多发达国家,但是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所以不会对经济增长量产生透支影响。
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脱节存在综合性的原因,因为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进行利润的追逐,所以需要对相关的实体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在现实发展中,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比较倾向于金融体系的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信息体系进行支持,但是很多金融企业在实体企业进行融资贷款时有求必应,导致金融体系的门槛过低,缺乏发展稳定性,所以出现两者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很多金融体系在进行金融交易时为非理易,导致很多人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而盲目进行金融交易,导致金融体系容易出现失控现象。这种现象就需要加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也要发挥起主导作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构建,为相关实体企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资源支持。
四、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有效措施
(一)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使实体经济可以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要发挥出主动作用,需要以经济需求为发展导向,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解决两者发展脱节问题。例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实体资本的累积,并将累积的实体资本融入到金融体系中,扩大金融体系的规模。激活实体经济市场的金融需求,实现实体经济的有效改革,推动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两者发展目标的融合。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已经逐渐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为金融体系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使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二)对金融体系进行自由化改革
对金融体系进行自由化改革可以使金融体系在实体经济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使金融体系可以在更加复杂的空间发挥出相应的功能。对金融体系进行自由化改革时,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发展过程进行规划,制定金融体系的改革措施。在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对金融体系中的利率浮动进行限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这种改革方式可以让很多储户对实体经济进行投资,实现了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的多方面发展,同时也使实体经济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保证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发挥出了金融体系的作用,使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
(三)促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使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加完善
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所以想要促进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对资本市场进行改革,使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加稳定。金融体系可以分为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为各类金融机构,而直接金融就是资本市场,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起到了中介的作用,但是直接金融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对资本市场进行改革时,需要借助各类金融机构的推广,及时向实体经济传播资本市场的各类金融信息,使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加完善。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要建立起相关的规则对实体经济参与企业进行约束,避免实体经济企业以不正当的方式在资本市场谋取利益。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对金融体系的信用结构进行完善,保证金融体系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增加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促进两者的同步发展。
五、结束语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分离和融合的过程,两者的有效融合、共同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同时两者也存在着相互依托的关系。金融体系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实体经济缺乏金融体系的保障,也使发展稳定性受到影响。通过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发展过程中两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措施来协调两者的发展关系,希望可以合理利用两者的关系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悦.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财经界(学术版),2015,10:5
历史与现实昭示:金融应当且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
周小川行长在《财经》杂志年会的主旨演讲中曾经强调,“实体经济不仅包括实物,不能只强调物质的生产,也要包括服务”。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避免金融业的自我膨胀和循环,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将损害经济社会发展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东南亚各国大批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国际国内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能够达成共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过度发展和膨胀。
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虚拟经济近年来持续加速,虚拟经济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实体经济,资金的运作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全球外汇交易量每天在两万亿美元左右,其中98.5%的交易没有任何贸易背景和生产背景,交易纯粹是为了资金流通、盈利或风险规避。这使得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任何实体经济的不利变化都可能使资金交易方式、方向以及规模发生大幅逆转,并可能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传递到其他经济实体。在这样一个全球宏观背景下,金融部门一定要认真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不动摇。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要求金融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重点发展实体经济符合我国产业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而且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是不争的事实。要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缓解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的资金缺口。同时,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与其对经济的贡献度不相匹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改变服务大企业、大项目的惯性思维,主动帮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体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和创新空间。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认为: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跟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业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当前,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导向型金融竞争中,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避险、套利、融资、支付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促使金融机构开发和创新了种类繁多的避险型、收益型、融资型、支付型等金融工具,客观上有助于增强金融业创新水平和区域金融竞争力,促进金融业转型升级。
同时,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存在的依托和利润源泉,金融业利润的最终来源是实体经济,其本质是对实体经济剩余价值的分割。当前,我国金融业比较容易获取利润,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金融业单纯为了追求利润,偏离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无疑是对实体经济的掠夺,这样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利润是不可持续的。
宁波实体经济发展及与金融匹配情况分析
一个经济体的禀赋及其结构在每一个特定的发展水平是给定的,并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其最优产业结构也会随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每个特定的产业结构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基础设施来尽可能降低运行和交易费用。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和典型性,有些现象可能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出现,有些可能具有特色性,但其方法论和实践性上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宁波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考验”
近年来,宁波的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等在全国城市中排位有所下降,与先进城市、标杆城市的差距有所拉大。2011年,宁波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5389.9亿元、工业增加值2831.7亿元,相当于深圳、苏州2006年的水平,无锡2010年的水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96.7亿元,相当于深圳的1/3,苏州的2/5,无锡的3/4。从产业转型升级情况看,正面临着两方面的考验:淘汰落后产能和发展新兴产业。
关键词:商业银行;实体经济;有效途径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在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很多实体领域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推动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就能让实体经济的发展更加稳定有序。
一、我国商业银行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具体状况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发展转型时期的今天,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出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中最常见的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虽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商业银行在经济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这不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使得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1.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水平
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价格也在受影响的条件下呈现出下调趋势,这就造成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面临成本越来越高、产能过剩频繁出现、费用增长快速、资金供应不到位等局面,而且一部分产业的利润也不断下降,尤其是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这些困境带了的威胁是非常明显的。这种经济趋势的变化,让一些低端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订单数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多个问题同时出现,对企业的效益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些状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支持力度不断下降带来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完全超过了对其他群体的影响,造成了实体经济利润增长比较慢的问题。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已经更高,多达5万多亿元,增长了5个百分比,通过主要经营的业务得到的收入比较高,增长了10个百分点之多,而且在实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明显较大,比商业银行增长的速度更快,只是最终的利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此同时,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在经济通货膨胀率极高的条件下出现了经济萎缩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产业空心化格局的出现。
2.生产要素的变化造成了产业的空心化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些发展要素的支持,比如说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劳动力素质、资本投入等方面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出现资产的通货膨胀以及泡沫经济带来的高强度的压力,而在这种泡沫经济逐渐消退之后就容易造成企业实体的空心化问题。一方面,在资源价格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给劳动者带来了更广阔的选择,增加了劳动者就业的机会,这让企业在成本方面必须加大投入,造成了成本提高的问题,而且在实体经济中的成本回落现象变得非常突出。另一方面,在实体经济产业的发展中,大部分企业都存在技术发展跟不上要求的情况,同时在创新方面的力度仍然不够,这种创新不足的情况在一部分中小企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大多数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都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实体经济中的金融行业的市场在融资方面的能力会有一定减弱,投入的成本远远要比生产的资本多,而且使得实体产业的发展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联性不断降低,原因都是造成企业实体经济发展不稳定的罪魁祸首。推荐阅读>>>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推荐
3.实体企业中“脱实向虚”的现象尤为明显
从目前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在虚拟经济不断盛行的今天,虚拟经济的高回报以及短投资造成了大部分国内企业中的实体企业已经开始和实体经济市场相脱节,这其中的一些企业还逐渐朝着一些高回报、高风险的领域不停迈进。比如说,在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金融市场中,很多资金都已经投入房地产、贵金属等虚拟经济市场中。除此之外,为了在虚拟市场经济中有更高的收益,就可以借助一些市场运作和炒作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虚拟经济的大范围入侵,让实体经济企业的“脱实向虚”现象越来越突出,即使这种现象的产生离不开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但是这也就正好说明了在市场中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说,在温州有很多实体企业,其中就包括了45家制造业,而在这些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参与了房地产的开发,还有一些实体企业利用企业作为融资的单位,不断朝着房地产以及金融行业发展,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实体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新形势背景下商业银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重要措施
1.不断优化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政策
一些不同领域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已经规划到产业发展政策导向中,同时借鉴了一定的实战经验后在商业银行的信贷方面做出了及时的调整,同时还把当地的实体经济发展状况作为指导,发展一些具有特色的聚集性的产业,从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把握企业项目准入、资金风险防控上的差异性,制定适应地区发展需要的计划,采用区域性的发展战略。除此之外,要想让资金能在固定的情况下及时得到归还,就要求企业必须对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加强对资金账户的管理和控制,并在定期内进行检查,这样不仅能控制一定的资金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贷的风险。
2.加强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在商业银行负责的范围内,不仅仅要加强对自身的完善,还要在金融产品的推广方面做足准备,同时也要在原有的金融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对产品的价格和盈亏进行准确的定位,而且要想让产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信贷客户的需求,就要对产品的性能不断改进,要对产品的用途、价格、信贷额度进行一定的设计。而从市场债券方面来说,在生产金融产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债券市场的产品,让一些中小企业在短期时间内进行融资,把每个企业的融资特点作为基础,这样才能让融资的渠道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从金融产品和商业银行产生的衍生品的市场发展来看,这种实体经济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我国现如今就存在多种股票、利率以及汇率的衍生品,这种衍生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结构,而且也实现了在品种和业务上的创新和发展,这也就推动了商业银行基本资产朝着金融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3.商业银行要正确引导金融资源的发展方向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之下,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这促进了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不断融合,实现了商业银行资本朝着产业资本转化的目标。基于这样的基础,要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要依据一定的商业化经营原则,不能按照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发展,不能只是一味通过粗放的方式来对实体经济进行支持,而是要不断加强对实体经济发展不足的环节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一些发展缓慢的领域。商业银行在进行长期资本投入的过程中,应该对风险有一定的预测,要始终坚持“风险可控,商业经营”这样的经营原则,这时候就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发展模式,比如说批量开发以及联户营销,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发展优势,把发展的目光集中在战略性较重的新兴产业上。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地区性产业发展的重视力度,要加强培养物流产业,不断促进能源、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固定的生产链上完成,让实体经济的发展扩大规模,更具有组织性,这样才能让实体经济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利用实体经济带动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实体经济的共同进步。
在世界经济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历次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与实体经济基本不关联,但深究其根源,他们都与当前金融“脱实向虚”的过度发展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在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正确把脉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党的十提出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重塑被一再强调,并提升到新的战略发展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金融业的高度集聚性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反复的欧债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复苏态势一波三折,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已进入到一个趋势性放缓的阶段。当前,“脱实向虚”、“以钱生钱”热潮不减,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分离趋势日益明显,在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的转型发展攻坚期,实体经济企稳回转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双重压力。虽然国内金融改革和金融政策在以往思路上已做出适当调整,但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一直存在,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引发质疑。围绕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寻求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最佳的组合与平衡点成为决策者及监管层必须面对与解决的工作难点和重点。笔者从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效评估出发,分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以稳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动关系为着眼点,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一整套金融政策体系与调节机制,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评估
为解决实体经济发展问题,国家已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但实体经济身陷困境的局面仍未缓解,突出表现在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基础薄弱、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脱节分离的趋势明显两个方面。
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的基础薄弱
实体投资锐减,产业呈空心化。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依靠原材料、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的共同投入推动。受危机重创之后,在资产泡沫和高通胀率的双重挤压之下,实体经济投入大量流失,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一路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逐步逼近,如图1所示。
据统计,2013年一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占GDP的比重为45.9%;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占GDP的比重为47.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首次超过制造业。其中,投资锐减是引发产业空心化的最主要原因。第一,在一度放缓的经济复苏进程中,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延续疲态。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第二,受投资瓶颈的约束,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迅速转移和外迁,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减弱。2012年1~12月,第三产业投资197159亿元,增速增长0.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投资158672亿元,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54636亿元,增速比1~11月回落1.1个百分点。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在危机之后出现首次下降,总额达到1117亿美元,比2011年减少3.7%。2013年一季度,企业资金周转指数为58.2%,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2.2个百分点。国内经济发展存在因实体经济投资不足造成的产业空心化风险。
外需持续疲弱,出口增速剧降。在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并不明朗的形势下,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拉动国民经济出口方面遇到瓶颈约束。虽然外贸出口总额不断上升,但外需疲软仍在继续,出口增速下降,外贸依存度进一步回落,如图2所示。
此外,我国贸易顺差的减少和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企业利润的下降同步发生。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净出口(顺差)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6%,外贸依存度降至47%;2013年5月我国出口1827.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出口外需萎缩停滞,外需的超预期下滑阻碍了实体经济回升。
企业生产下挫,实体利润缩水。面对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资金不足、订单外流以及贸易摩擦等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自身信心不足,盈利能力下降,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态势不明。据《2013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一季度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为57.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5和6.5个百分点,企业销货款回笼指数为62.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2个百分点。第二,部分行业利润下滑比较明显。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企业产销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已2013年中期业绩预告的913家上市公司中,有多达52%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现下滑,并多集中于餐饮旅游、化工、农林牧渔、钢铁业、传统机械制造业等行业。
经济失衡增加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国内金融部门发展速度已超过实体经济,而且部分地区的金融资产规模也超过实物资产规模,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互换的表象背后,隐藏了经济失衡的本质,经济体系内的不平衡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资金价格双轨,施加融资压力。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渐进式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金融体系内部的自发调节机制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金融领域的二元结构及其诱发的资金价格双轨制给实体经济施加了较大的融资压力。在“影子银行”和“全民泛金融化”的趋势下,银行的存贷利率并不能客观反映市场上资金的真实价格,资金市场上价格双轨并行。长时间维持的高位同业市场资金价格进一步扰乱了市场流动性预期,金融机构去杠杆活动进一步加大了实体经济流动性收缩力度,使得利润微薄的实体经济融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短期资金成本逐步上升。自2013年5月以来,长期资金成本已上升1.5个百分点,未来12个月还可能上升0.5到1个百分点。
高倍利润差额,加速虚实背离。资本的逐利性质决定其必然流向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巨大的利润差,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向高利润的非实体领域急速流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背离。在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同业市场间低价易得的资金使得不少金融机构绕开信贷额度控制和杠杆的限制,通过信托融资等系列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利活动,将资金等投向房地产及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脱离实体经济实现自我增值。从审计署公布的36家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看,包括信托融资在内的其他单位和个人融资从2010年到2012年末已飙升125%。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被扭转为“以钱生钱”的虚拟活动,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一旦市场流动性收紧,实体经济融资主体极易遭遇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困境。
金融杠杆高企,催生投资泡沫。金融机构的高杠杆与资源错配,导致了企业的流动性过剩和高杠杆经营,国内实体经济忽视扩大产能,转向虚拟投资,造成实体经济振兴乏力。企业通过实体平台取得的融资流向虚拟经济领域,大量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热钱”,引发实体经济投资泡沫。这突出表现为上市公司利用大量闲置资金购买金融投资产品,忽视扩大产能再生产,非上市公司通过利用各种途径从事民间借贷活动牟利,大量资金流向增价资产和政府投资平台,原本流向实体经济的生产资金被抽空。根据摩根大通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约为5.86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
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大方向下,大量的信贷投放与政府投资等各种刺激政策接连不断,但资金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实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鼓励与引导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正常的复苏轨道。
金融支持政策执行不力。虽然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强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对政策的贯彻落实缺少监督,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功效的短期化特征明显。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效应日益敏感,在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政策执行缺少规范,信贷倾斜政策未能有效落实,对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以及狭小市场的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更加严格,实体经济受益于金融支持的范围与力度有限。此外,相关配套辅助政策、信用环境等也制约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发挥。
金融资源错配投向偏失。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金融体系的功能不能完全适应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具体表现为:金融部门依托贷款形式,通过利率管制压低资金成本,为重资产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实体经济体系中大量轻资产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产业、绿色经济产业则尚处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此外,储蓄与投资的转化机制不畅,游离于监管体系边缘的民间资金难以通过有效合法的途径参与实体经济运营发展,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与浪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失衡。实体经济过分依赖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具有不可持续性。国内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增长过快,截至2013年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39.57万亿元,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50万亿元,其中贷款增长最快,已从2007年底的27.8万亿元达到目前的67.22万亿元。相比之下,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很不发达,虽然截至2012年底,债券市场的发行余额已超过23.8万亿元,但债券余额的60%以上仍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持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之中,阻碍了整个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金融创新正负效应倒置。从理论上讲,金融创新重在以金融体制的变革和金融工具的研发与推广来增添潜在利润,维持一种以盈利动机推动金融持续不断发展的状态。当前,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效与预期相差甚远,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创新帮扶实体的正向效应小于挫伤实体的负面效应,金融创新效益倒置。除了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关系处理不当、契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缺乏等原因外,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基础性产品的发展也远远不足,金融工具的同质化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需求。相反,影子银行体系内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非正规金融创新泛滥,徘徊在监管体系边缘的影子银行将资金输入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将风险隐患传染给了实体经济的运作。
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缺位。虽然社会融资总量在增长,但真正到位实体经济的融资数量并不多,在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中,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机制缺失。从准入上说,国务院已出台相关规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动民间资本开办银行和金融机构,但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主体对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尚不明确,多层次的竞争性格局并未形成。从退出上说,当前扰乱金融秩序的违规违法活动存在于整体金融体系之中,风险不可避免地在传递,甚至波及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清理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资金无法及时有序地退出高风险投资领域,实体经济资金注入不到位。
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透过经济表象寻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深度把握国家金融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配合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的进程,以市场机制调动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是引导资金从虚拟市场导入实体经济、扭转流动性“脱实向虚”趋势的政策选择。
推进市场化改革,激活实体经济。在以银行资本为核心的金融资本网状联合控制的格局下,要将资本配置于具有最大经济效益的实体经济部门,就必须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面对信贷市场供求偏紧、贷款利率上浮压力较大的局面,在可监控的范围内完全放开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定价、信贷额度控制以及贷款投向管制,在市场主体可容忍的范围内,将资本配置于高回报率项目或强竞争力企业。另一方面,在当前存款增长缓慢、流动性相对紧缺的情况下,由存款利率减档过度到完全放开利率上限,推动储蓄向投资转化,为大量民间闲散资金疏通投资渠道,加速实体经济产业资本的形成。此外,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用市场机制来化解风险,最终构建一个成熟的市场化体系,利用市场引导资金流向亟待升级的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具有经济效率、就业创造能力的中小企业。
盘活资金流动性,渗透实体经济。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适度微调流动性管理策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政策的适用性。第一,差别化流动性管理已成为央行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第一步,组合运作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创新工具,审时度势,调节银行体系流行性。有限度地允许商业银行核销坏账,将部分资金从产能过剩企业撤出,引向符合监管要求的实体经济领域。第二,在新增贷款有限的情况下,要有步骤、有差别地退出房地产、平台贷和“两高一剩”等高风险和产能过剩的行业,盘活贷款存量,同时深入了解实体经济发展的态势,强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根据项目资金的周期性特点,实施资金账户监管,确保回笼资金及时归还,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第三,利用政府对资金流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通过减免中小企业税收等方式,以高投资回报率吸引资金流入。
调整金融结构面,对接实体经济。“钱荒”高峰过后,国内资金面滑入“紧平衡”状态,围绕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利用信贷杠杆推进金融结构面的调整,保持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是解决银企双方隐忧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调整融资结构,改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失衡的状况。加速开发契合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完善制度安排与优化准入标准,鼓励经济活跃地区的实体经济主体走向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融资渠道;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有序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包括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挂牌公司推荐、股权买卖等业务。另一方面,调整客户结构,纠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偏离现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针对大中型核心企业客户,建立健全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客户理财、资产管理、财产保险、投资咨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针对处于发展状态的中小企业客户,要适当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配合地方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警惕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
加大金融再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因,金融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借鉴国际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准确把握金融创新的量与度,是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的关键。首先,以传统业务为前提,通过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金融机构要做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传统业务,将优化业务流程、精简组织机构、改进考核激励等贯穿于日常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效率化经营。其次,以现有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创造实现创新。各方市场要围绕服务对象及资金投向,借助现代科技与互联网技术,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大力推广我国已推出的利率、汇率、股票、权证、股指期货以及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继续推进衍生品的品种和业务创新,推进基础资产金融化。
一、 产业结构优化需要金融大力支持
金融是社会资金流动的主要渠道,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金融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水平和速度。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经济运行环境。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有助于传统产业的发展,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体系主要通过资金形成转换机制、资金流动导向机制、产业整合机制、信用催化机制、分散风险机制促进资金供给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水平和速度。
金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金融发展能够促进资金等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有序流动。金融发展所内含的融资功能,可以带动外部资金以及品牌、专利、技术、人才、制度等与当地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相结合,共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金融体系中,良好的资本形成转化机制和畅通的产业资本来源渠道,能够有效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能力。在有效的金融体系中,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高级化的金融市场结构,能够为产业资本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保障,推动竞争力强的产业更快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优化。金融通过对产业资本流动的导向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在各产业和部门中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协调发展。随着资本流向改变,产业会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实现产业空间布局的重构。就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而言,其关键在于金融体系合理发挥功能,通过支持产业关系协调和产业地位协调,促进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优化。
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金融大力支持
金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新兴产业发展等的支持来实现的。
以金融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知识转化离不开金融支持。良好的金融体系通过甄别并投资于那些具有创新产品和创新工艺的项目,从源头上为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金融的支持会加快科技成果传播、普及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更大范围的科技创新。
以金融支持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表现。产业融合是在资本运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融向不同产业流动和渗透,通过资本运作形成资本融合,推动产业之间的重组与协作,最终实现以资本融合为纽带的产业融合。
以金融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拥有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的潜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需要资金支持。金融业利用其监督及信息优势,把金融资本投向那些发展潜力大、预期收益好的新兴行业,聚集人力资本,促进技术创新,孵化和孕育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构建有竞争力、有市场前景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高级化。
以资本流向变化推进产业优胜劣汰。在资金市场化配置的条件下,资金会在利润导向作用下流向利润较高的产业部门,从而推动处于产业链高端、投资回报率高的产业部门较快发展;而那些缺乏成长性、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则往往由于缺少金融支持而受到抑制或选择退出。
三、金融改革创新应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重视并解决好以下问题。
金融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性需要加强。有学者发现,目前金融改革发展相对滞后,资本流动存在扶持落后行业的异化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发挥不理想。有学者认为,由于股票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缺陷,造成股票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现和发展。
资金投向粗放问题需要解决。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不是缺少流动性,而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以及利率信号失灵导致的资源错配。我国金融系统偏好于为大企业、大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对中小企业服务明显不够。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得到资金的往往是特殊部门和行业,而大量前景看好、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创新型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金融投资效益低下问题不容忽视。我国金融放贷市场主体单一,金融放贷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导致金融体系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不高。金融资源配置与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金融投资效益低下。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需要调整。农村金融与农村产业发展不协调,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信贷需求。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金融领域也呈现明显的“二元性”特征。正规金融服务在农村的供给能力不足,使得农民求贷于利率较高的民间借贷,造成了农村民间金融的活跃盛行。
四、以金融改革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着力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党的十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总规模,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进行长期投资,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资本供给。努力将投机行为变成投资行为,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循环末梢,增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发达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重要保障。推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需积极培育和完善风险投资,完善创业板市场,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等,从而为高风险、高成长的高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新动力。资本市场在创新体系中担当着关键性角色,具有枢纽、杠杆和带动作用。资本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并将深层次改善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与制度基础。应从多个层面深化金融体系创新,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金融资源在创投产业的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资源向创新型新兴产业聚集。
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建立完善农业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支农的积极作用。鼓励农村金融创新,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将其改造成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促使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挥民间金融在支农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着力完善金融运行和监管制度。发挥好金融创新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需按照审慎监管的总要求完善金融监管。看准了的,应全面推开;还没有看得非常清楚的,应让一些有优势的地方先行先试。在确保通过金融创新支持产业发展的同时,使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处理好推进金融创新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关系,坚决避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大力推进,通过研究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有利于深刻认识产业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虚拟经济下的金融风险因素分析
虚拟经济是一种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经济形势,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快速扩张的资本经济又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系数。对于虚拟经济而言,实体经济是其产生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取得发展和进步的时候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相应发展。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改革的深化,社会经济中的各种资源配置以及使用效率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另外,证券化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等虚拟经济的组成部分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给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使实体经济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成本、价格、汇率等风险因素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降低。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是,虚拟经济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的同时,还造成了金融风险的急剧上升,其中经济泡沫风险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风险形式。
按照正常的虚拟经济发展来看,正常的虚拟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在与实体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前提下,但是,现在虚拟经济正在朝着一个相对独立的方向发展。金融泡沫一直伴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是金融资产与实体资产在价值角度上背离的表现,从金融泡沫的实质上来看,虚拟金融泡沫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市场价值。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各种金融机构如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迅速发展,这些机构之间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各自的金融服务项目逐渐增多,从而使得金融资产不断扩大,而相应的金融工具并没有相应的得到提升,致使各种金融投机行为日益严重,金融泡沫风险不断增加,在金融市场中,各种不良资产以及债券是最重要的金融泡沫产生形式。
在现实中利用资产的扩张这种方式来实现财富增长的形式,只是对经济中实际资源的价格进行了改变,使资源的真实价值被过分的夸张,而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却在逐渐变小。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些非贸易品因供给弹性较低,价格也会较快上涨。非贸易品对贸易品比价的上升,意味着实际汇率的升值,出口竞争力随之被削弱。因此价格泡沫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资金的流向,破坏了实际经济活动。当然经济过热和价格泡沫都不会无限制的持续下去,增长的速度终会因某些瓶颈而趋于放缓。泡沫破裂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经济体系当中可以投入该资产市场的资金是有限的。何况,泡沫对实质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消费和投资的财富效应都将进一步降低资金的供给。
二、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风险管理
(一)对实体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
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自身的工业化水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发展,同时还需要面对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实体经济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实际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首先,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形式进行有效的转变,逐渐朝着内涵式的方向发展,增加科技、教育以及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为集约式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其次,加大对我国经济结构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对科研成果尽快实施产业化生产,以发展技术性商品为重点,不断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不断进行实体经济的创新,增加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最后,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法人智力结构的建设,在企业中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责任约束机制,不断引导企业朝着创造财富、避免投机的方向发展,从而增强实体经济,限制金融泡沫的产生。
(二)调整现有的金融结构
对当前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银行中的各种不良资产进行必要的处理,在进行不良资产处理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存量和增量的问题,前者主要是针对于过去而言,而后者的处理主要关系到当前和未来。所以说,在进行金融结构调整时,应该尽量降低不良资产的增量,从而保证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当前,我国主要实施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因此,银行应该将信贷服务主要的提供给那些快速增长、效益突出的企业,进而有效的降低呆账、坏账的发生比例,这就要求在进行信贷服务时,消除一些不平等的规定,减少政府的干预,使银行在公平、合理的条件下选择信贷客户。
在进行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时,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最大缺陷和不足就是对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也就是所谓的风险投资。开展风险投资可以有效促进资本与科技的结合,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含量,使科技更好地转换成经济效益。
总之,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泡沫经济是一个重要的金融问题,同时也和实体经济以及虚拟经济之间的制度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想要达到消除金融泡沫,遏制金融危机的目的,就必须从实体经济结构以及金融结构两个方面入手,从而保证我国金融的安全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瑶.金融风险与防范对策探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01).
[2]梁丽红.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金融风险[J].科学之友,2009(33).
[关键词]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困境;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B
一、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在金融风险的防范和风险控制中,相比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所采取的措施更为引人注目,主要是其在市场中弱势的地位及其面对的困境,这些问题已经危及了众多中小金融机构的生存。譬如在雷雯雯(江西师范大学,2011),梁京华(时代金融,2014),吴京(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等论文中也指出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市场中定位模糊;机构内控缺乏规范和力度;产品结构特色不足;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受到洋银行和国有大银行的夹击;跟不上技术进步等等。我国中小金融企业面临这些困难在现代金融,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时代,表现更加严重。究其原因,在李志S(经济研究,2002),傅勇(经济研究,2011),唐弥谧(现代商贸工业,2015),任会鹏(商业经济研究,2015)研究论文中也指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常规性的原因,包括历史遗留问题、经济体制改革问题、面对金融危机冲击问题、内控不规范等等。本文主要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目前面临的困境入手,从中小金融机构内部、外部分别阐述目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困难的原因。
二、改进措施
我国的金融体系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具有以大银行为主导的结构特征,因此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小金融企业规模偏小、交易成本高,且经营时间较短,经营风险大,导致退出市场的概率较高,融资困难。针对我国目前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措施。
(一)规范机构股东结构,完善机构内控制度
从问题的根本入手,抓住这些问题的来源,通过内控为主,监管为辅,优化法人自理结构、风险管理水平。首先,优化组织构架。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相互制约。改变一股独大、经营管理层权力过分集中的现状。必须从制度上规范中小金融机构,让其有自我调节能力进行内部控制。其次,监管部门应该督促中小金融机构成立较高水平的风险管理部门。现实生活中,譬如浙江温州多次发生小贷公司、财务公司破产,投资人跑路的新闻,当然这与当地民间借贷风行有很大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与企业风控管理跟不上,缺乏风险管理有很大的关系。
(二)完善产品结构
解决中小金融机构自身的内控问题是关键的一步,实施品牌战略,解决自己的融资问题,充分使中小金融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来运作。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建立金融品牌必须依托当地的实体经济需求。区域经济实体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一般政策有一定的偏向性。中小金融企业要开拓新的产品去配合政府的政策实施,实现金融产品和实体经济两个方面的完美结合。同时在金融产品设计上,要规避风险,做到安全、方便,慢慢形成区域性的金融品牌。
(三)国家政策扶持
在众多的因素中,政府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美国、日本都是市场成熟的经济体,在金融业的发展方面有着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拓宽其发展空间,这是由中小金融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区域性特点所决定的。如地方政府现在推动的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都是政府希望通过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体系建设,达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中小金融机构所服务的特殊对象也需要得到政策优惠。譬如日本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所采取的制度性措施。1958年9月,日本政府颁布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并依据该法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现为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各都道府县均成立了信用保证协会,从而形成了健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王帅,2009)。对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小规模中小企业,提供必要事业资金的直接贷款;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债务担保给予保险和贷款;防止中小企业破产,对之进行资产援助等(IUD,2008)。目前,美日两国普遍建立了扶持中小金融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发展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三、小结
政府多次提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扶持中小金融企业发展,在推进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要建立有利于产业升级转型的制度环境,要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引导金融企业产品升级、功能升级,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在国家政策,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其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其风险管理及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产品结构才可能解决目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困境。
[参 考 文 献]
[1]周立,陈武.中小金融机构的困境与出路[J].华南金融研究,2000(10)
关键词: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13日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总体上看,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基础不断稳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2年新疆经济先于全国企稳回升向好,主要指标实现历史最高水平,2013年经济继续良好的增长态势,经济总体处在加快发展的上升阶段。虽然新疆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趋显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后盾,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在促进企业产能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绿色经济结构的建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最终实现推动新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现状,从中解读出新疆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存在的不足之处,为金融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几点建议。
一、金融支持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
(一)银行业快速发展,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近几年来的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可以看出新疆资金的总体实力。2013年6月末,新疆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455.7亿元,高于上年同期2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783.0亿元,较年初增加858.3亿元,同比增加90.9亿元,增长24.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二。银行业加大了对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和基础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资金需求得到保障。2013年6月末,新疆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五大行业贷款余额合计3,741.5亿元,占全部行业贷款新增量的41.9%。由于南北疆地区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信贷投向布局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经济相对发达的北疆仍然作为信贷投放的主要地区,南疆三地州在政府多项政策支持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贷款的增长,其增速持续高于全疆平均水平。
(二)证券业稳健运行,为转型企业服务能力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疆证券业综合实践得到稳步提升,总体融资能力增强。证券公司通过不断拓展资产管理业务,固定收益稳步增加,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其他证券经营机构利润也实现逐年增加,2012年新疆辖内的2家法人期货公司净资本和净资产均超过1亿元。证券市场的发展为新疆的企业发展提供了多种融资渠道选择,上市公司快速发展。2012年新疆浩源、天山生物首发上市,A股上市公司达39家,H股上市公司1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204.3亿元,同比增长1.3倍,其中,青松建化、宏源证券等增发融资118.6亿元,金风科技、中泰化学等公司债融资78.8亿元。新疆天宏、新农开发、天山纺织、西部建设4家上市公司加快重组,加强法人治理,内控管理和风险防御能力明显增强,不断推动经济发展。
(三)保险业较快增长,信贷支撑力增强。新疆的保险业在近年来也快速发展,总资产规模迈上新台阶,2012年实现近500亿元,同比增长1.4%,保费收入235.6亿元,同比上涨15.7%增速居全国第三位。2012年新增一家省级寿险公司——泰康养老,其营业网点遍布城乡,保险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保险密度和深度提高,保障服务作用和补偿功能不断增强,为新疆转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安全保障,增强银行的信贷支撑力,保障企业的安全运营和发展。同时积极创新推动小额信贷保险,与农业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共同构建多层次的农村保险网络,推动农村、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和城镇化的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金融支持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金融发展实力相对较弱,影响经济的全面发展。就新疆金融业的整体而言,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新疆本土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对于全国其他各省,无论是在金融机构数量还是从金融发展水平上,实力还是较弱。从新疆金融机构数量上看,银行、证券、基金机构数量,都远远落后于沿海省市,新疆本地的金融机构有:乌鲁木齐城市商业银行、昆仑银行、宏源证券及2家期货公司,目前为止还尚未建立本土的基金公司。从本地金融机构发展水平上看,新疆本地的银行机构相对于本地其他入驻商业银行,竞争力、覆盖力较薄弱,在全国市场范围内缺乏市场影响力,市场占比有限。2012年新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7,022.2亿元,城商行的资产总额仅为2,634.8亿元。虽然宏源证券的发展在近几年内快速提升,在全国范围内市场竞争力增强、覆盖范围扩大,2012实现营业的利润值排名全国第11位,但从整体上来看,由于本土券商的缺乏,地方券商的实力还有待增强。因而,在新疆经济亟待转型的情况下,新疆本地金融机构的较小规模与较弱实力,给予转型企业的支持有限,从而影响了新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融资结构失衡,制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直以来,新疆经济的发展大多依赖于银行贷款,造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失调,金融融资结构不平衡的状况。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引起的,商业银行秉着以较小的风险获得稳定收益的目的,对于同是需要资金的企业,银行会更倾向于资金安全、收益稳定的企业而非那些具有风险性的高科技产业,同理,国有大型企业因为自身的规模性与稳定性相比非国有企业更具优势;另一方面由于新疆证券市场的不发达,使得一些不能通过间接融资获得资金的企业,想要直接融资的目的难以实现。这种融资结构的失衡就直接造成了产业领域的资金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中小金融机构的缺乏不能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与重要支撑就是新疆的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产值,促进新疆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银行基于成本和利润的原因,规模小、收益不稳定的中小企业很难成为大型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很难满足直接融资的一系列经营条件,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并且,新疆并没有专门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虽然近两年来,新疆已经有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开展了个人信贷和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但仍然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三、金融支持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地方金融发展水平,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转型的能力。新疆的本土金融机构不完善,发展水平相比其他入驻金融机构较弱,所以要完善本土的金融机构,提高整体金融实力,为经济转型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首先,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在扶持本土金融机构的同时,引导本地其他银行的发展,并以优厚的待遇吸引高层次的金融机构入驻新疆,根据不同的金融发展目标和扶持对象制定多种税费减免措施;其次,引进高素质的金融人才、积极培育本地的金融人才,同时予以优厚的条件留住高层次金融领域的尖端人才,为新疆金融发展贡献力量,使得新疆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提高,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速转型的步伐。
(二)优化融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和支持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能耗高、效益低、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转型,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不仅能促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且还能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促进产融结合。所以,应该挖掘新疆证券市场的潜力,让证券市场应有的作用得到发挥和实现,支持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创新型企业以及一些战略新兴产业,提供高效服务;同时,继续合理安排信贷的排放总量和布局,制定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加大对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急需转型的企业的信贷支持,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市场,满足转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多层次的金融市场的建立,需要新疆政府机构在国家金融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新疆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金融发展,加大对本土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完善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机构体系(如信用担保机构、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公司等),均衡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从政策上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转型。积极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出多种灵活的市场融资工具,为转型企业提供进入金融市场的机会,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并且放宽金融市场的市场准入限制,完善退出机制,为经济实体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在国有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立面对专门面对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合理有序地推动本土金融机构发展,共同支持新疆经济转型,实现企业顺利转型升级。
主要参考文献:
[1]任保平.结构失衡新特征背景下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