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就业前景好的理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数字逻辑、数字分析、通信原理概论、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等。
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替代人脑的一些脑力运算工作,还成为了信息时代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环境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知识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去向:主要至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
通信工程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通讯技术、通讯系统和通讯网等方面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从事通讯技术开发与应用、管理与决策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去向:适合邮电部所属各邮电管理局及公司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经营及管理工作,也可到军队、铁路、电力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绘图、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等。
就业前景:该专业是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机电一体化的宽口径专业。
建筑设计专业
培养方向:培养能在设计机构、科研单位与专业院校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与设计研究,具有人文精神、艺术自觉的创新型建筑专业人才,以美术的艺术氛围和艺术学科的综合教学资源为依托,强调以实践的精神展开对建筑现象的深度思考与设计创新实践。
就业方向:建筑设计单位、企业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工作;建筑装饰公司从事装饰设计、装修施工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建筑公司、房地产企业从事设计咨询、技术与管理工作;胜任室内外建筑设计师、建筑工程制图、虚拟现实制作、建模模型制作等岗位。
1、考虑自己的兴趣。在选择专业时既要考虑是否感兴趣,又不能仅凭兴趣。虽然未来就业不一定会专业对口,但大学所学的专业与将来从事的工作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2、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大多数人都把是否容易就业、将来工作的工资多少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虽然这些是可以作为参考因素,但是也不能绝对化。一来容易就业、工资高的行业必然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再者就业形势也会经常变化。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现代工程制图、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食品学、食品发酵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罐头食品加工与软饮料工艺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粮油加工学、畜产品加工、食品添加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食品专业就业率是比较高的,这个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看你是什么学历,当然这个专业毕业后肯定能找到工作,社会上对于这类人才上的需求量还是非常高的。
我国食品工业急需大量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比较广。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商务公司、海关、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都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单位。
拓展阅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销售、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快速消费品、制药、农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2 制药/生物工程;
3 农/林/牧/渔;
4 餐饮业;
5 新能源;
6 贸易/进出口;
7 互联网/电子商务;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化验员、食品研发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化验员;
2 食品研发工程师;
3 研发工程师;
4 销售培训生;
5 业务员;
6 品控官;
7 研发经理;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就业,前景,展望
一、电气自动化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研究、设计、运行、实验、管理及开发等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宽厚的技术理论基础和比较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电气工程基本技能和较好的电气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适用市场经济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毕业生可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就业。
1、电机与电器。电机与电器的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系统中的大型发电机、电动机,有着广泛应用的中小型电机。前者侧重于运行分析、建模仿真及监测诊断,后者侧重于理论分析、设计方法及现代节能控制技术。就电力工业本身而言,电机就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它在机器制造业和轻、重型制造工业中应用广泛。可以说,只要涉及电机的场所都能看到该学科的研究成果。
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主要运用于:电力系统防雷保护设计、绝缘子在线监测、防污闪、水果保鲜、真空断路器设计、脉冲储能技术及军工产品等,其研究内容与多个学科交叉,如脉冲与等离子方向、超导技术方向、自动化方向等。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其研究内容衍生的各项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变压器、输电线路和配电装置中,涉及控制、优化、经济、稳定等多项指标。除了涉及电气工程相关知识外,该专业对自动化、测量、计算机、通信等技术也有较高要求。
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在各级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系统、新能源系统、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家电产品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航天飞行器中的特种电源、远程特高压电压传输系统,家用的空调、冰箱和计算机电源,都离不开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技术。
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主要是在电网络理论和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电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基于微机的现代电磁测量技术、电力系统的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展望
据了解,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随着国外大企业的进入,在这一专业领域将出现很大缺口,那时很可能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一:办公脑力为主型。
此类工作一般都是办公室人员,脑力为主,且轻松干净,工资挺高(一般有项目提成,也就是你完成一个项目老板会给你一部分提成)。
此类职位主要有:电气设计,自动化项目设计,工程管理等。
二:现场体力为主型。
此类工作一般要在设备现场,少不了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是比较苦比较累的,体力占主要而且工资也不高。在一个效益很不错的公司来说,有一个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工资在1500左右。
主要岗位有:设备维护,电气维修,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
三:室外业务销售型。此类主要是室外跑业务,待遇根据个人业绩而定,只要个人能力强完全可以从事业务型,因为业绩不错的话,工资是相当高的。主要岗位有:销售经理,销售工程师,业务员等,待偶按个人业绩定。
四:助理型(主要适合本专业女生)。此类职位非常适合女生来做,主要从事一些助理方面的工作,主要职位有:经理助理,工程师助理等。
三、电气自动化就业前景浅析
摘要:职业教育可谓是教育界的一朵奇葩,每年数以千计的高中毕业生纷纷选择职业教育深造来完成他们将来的淘金梦。近来国家相关部门允诺了一项协议:对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跟踪服务并提供一定的就业指导,这项政策无形中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就业范围。本文拟探讨当代就业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和就业现状。
关键词:就业前景和就业现状 职业教育
1.引言
职业教育可谓是异军突起,它的发育和形成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然而各大电视和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我们领教到了它强大的造势能力。家长和孩子们仿佛也对职业教育充满希望,他们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对于职业教育的一分忠诚和信任。到底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就真有那么乐观,让我们一一来了解职业教育的就业现状。
2.职业教育的就业现状
2.1上岗就业不是难题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也有不少教育人士和专家纷纷指摘职业教育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诸如学生素质低、学生毕业后社会地位低等等,然而结合现实来看职业教育的确有它值得推崇的地方。职业教育的常规管理模式是三年的教育或者更短,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一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边学习专业技能,当然专业技能的学习占主要位置。不仅如此学生们多半会去工厂进行一段时间的职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锻炼这为他们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凡事讲求实用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得到人们的赏识,因为再没有比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的教育。
再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在众多的行业领域里数电子产品拥有极大的市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这便给了许多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一个一展身手的机会。纵观我国社会就业现状,职业教育的学生但凡毕业上岗就业问题基本可以解决,不同的是因个人掌握技能水平的差异而就职于不同的地位[1]。
2.2个人有足够的提升空间
有不少人认为职业教育出身的人大抵就是在工厂玩命地干一辈子,非但如此他们技师的身份没少给他们添麻烦。许多白领阶层甚至于普通工人就瞧不起他们,因此不少职业教育的学生自我贬低认为纵使以后就业也会面临毫无提升空间的窘境。反观当代职业教育的就业现状,在许多工厂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胸前悬挂不同牌照的技术工人,他们也有初、中、高三级之分,不仅如此一些资力雄厚的技术工人他们不必亲自操作技术只需一旁言语指导下级工人的技术。因而在当代就业环境下,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学生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还是大有提升空间的,提升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愿意付出努力为目标奋斗。
职业教育出身进而做出一番自己事业的人不在少数,技术工人只是他们成功的一块垫脚石而已,真正的成功还是与他们的加倍付出有密切关系。在认清自我的情况下,利用原有的技术水平在职场突破不是没有可能。
2.3职业多元化的选择空间
许多人认为技术工人就是传统的机车工人,他们要么负责机器的维修要么负责生产仪器等等,人们普遍认为进修职业教育虽然就也不难但就业的方向太过狭隘甚至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权力。然而纵观当代职业教育不同门类课程的开展我们就可以找出反驳的理由,就以传统的护理专业着手来说明问题。护理专业在以前属于本科专业的范畴,也就是说必须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选修这个专业。近年来随着实际需求的需要,许多职业教育高校纷纷开展了护理高职高专专业,相比前者而言后者因为修习的时间少、门槛低引来不少人的关注,许多学生经过正规的培训和学习同样是可以进入各家医院应聘护士工作。因而从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职业教育背后的工种选择是多样化的[2]。
3.职业教育就业前景
3.1学生成为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可能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提出“术人并重”的教育理念。“术”强调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高端的技术水平而不应该停留在一些浅显的技术水平上,“人”则是指规范职业教育学生的言行举止道德素质,“术人并重”是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教育机构通过引进了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的教育经验并加以借鉴从而制定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政策,另外职业教育机构也通过引进“双师”型教师使得学生在技术和素质上均有所提高。
在现代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许多职业教育机构均开始谋求自身的改变以便使学生们能够良好的就业打响职业教育的品牌。学生们通过认知和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其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都明显地得到了提高,而这样的一种复合型人才是抢手的,企业必将想尽办法获得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下,职业教育势必将掀起就业浪潮里的又一股热潮[3]。
3.2学生参与和主导上流社会的可能
据调查显示许多上流社会的人对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人是持不赞赏态度的,在他们看来这些出身低的人因自身能力不足所以选择低门槛的职业教育来实现自己的淘金梦。非但如此,企业的一些高级领导同样是对这些技术员工不屑一顾、不委以重任,尤其是提拔管理者他们宁愿提拔一些资历低的本科学生也不愿重用一个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优秀员工。因而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员工大多无法进入上流社会更不谈能够主导上流社会,因为他们连上流社会的门槛就进不去只能顾影自怜生活在既定的圈子里实现一些小的可怜的抱负。然而国家的宏观调控给予了他们希望,在国家大力扶植和建设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许多学生便多了一些自信认为这是他们获得集体认可尤其是上流社会认可的重要机会;另外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硬件、软件设备的更换也给了他们提升自我的空间,于是三年的历练他们大幅度地提升了自我。
拥有了实力,他们就不怕进入不了上流社会,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人也不会例外,有了国家的关照他们抬起头来做人慢慢成为可能[4]。
4.结语
当代就业环境尽管是激烈的,然而职业教育出生的学生以其明显的优势获得了许多企业公司的青睐,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寄予的同时也为社会输出了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相信这些职业教育出生的人才经过实践的考验后必将占据社会的主流位置。
参考文献:
[1]宋桂苓.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J].科技资讯,2006(22)。
[2]崔明.论职业教育的软实力[J].社会探究,2008(2)。
1、 中学教师:从事校园地理教学工作;
2、大学教师:从事城乡规划专业,旅游专业的地理教学工作,教学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
3、编辑:就业于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与编辑工作;
4、公务员:就业于地质局,国土规划局,环境保护局,水文水利厅,气象局,城乡规划研究院工作;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电厂水处理技术、电厂脱硫及除尘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当前有不少环保企业人才缺乏,而且求贤若渴。但它们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与学校提供的毕业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学校不能全面满足他们的需求。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去向无外乎有三种:国家各级环保部门和科研单位,需要解决污染问题的工矿企业以及真正吃“环保饭”的环保公司。从当前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情况来看,真正能进入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建设管理部门毕的竟是少数。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制度的影响,这些单位在人事编制和指标控制等方面存在着重重障碍。所以,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定位,高职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主要面向:环境工程公司、环境监测部门、工矿企业、设计单位或部门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环保项目运行管理、环境监测等基础性、技术性工作。
从形势上看,高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到环保公司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单位普遍都需要能在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试等方面能迅速派上用场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环境与安全类,其中环境与安全类共7个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环境与安全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40位。
环境工程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环境工程必备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2014年全国旅游业实现平稳增长,全国旅游总收入达到3.25万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11%。而随着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扩大。早在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而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显示,2012年我国全部旅游就业已达7600万人。旅游从业人员的大幅提升,离不开旅游教育的发展。
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拉开了序幕。之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了从专科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
的完整教育体系。但是在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并不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非本专业就业一直是旅游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旅游业供需失衡的矛盾_直没有改善。一方面是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强烈,另一方面是旅游管理毕业生有业不就,造成就业难。有学者研究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率约为50%,但是三年后的流失率高达90%。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此种现象无疑是对旅游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其就业观,对于引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为旅游产业发展积累人才意义重大。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倾向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就业因素及对策、就业倾向影响因素、就业观等方面的探讨上。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定性研究,而缺乏定量探讨。在研究角度上,侧重于单角度的分析,而缺乏系统的视角。在研究层次上,侧重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探讨,而缺乏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在旅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从业人员是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倾向,对于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选取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即将就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180份,收回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8份。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进行汇总处理,综合采用卡方检验、交叉列联表分析、因子分析等定量方法,对学生的就业倾向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二、研究结果
(—)就业意愿及行业感知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总体上意愿选择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所占比例为48.9%,这与以前很多学者实证调查结果接近。大部分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就业前景持保守态度,认为旅游行业就业前景不确定和_般的比例达到了69.7%。这在总体上反映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行业的认可度不高。为进一步探究旅游就业意愿及感知的细化特征,本文利用卡方检验和交叉列联表对性别、生源地域和专业填报动机对旅游就业意愿及行业感知的关联性进行详细的探讨。
通过卡方检验发现,性别(p=0.530>0.05)、地域来源(p=0.337>0.05)与本就业意愿的选择关联性不强,专业填报动机(p=0.028<0.05)与就业意愿的相关性很强。同时,性别(p=0.591>0.05)、地域来源(p=0.337>0.05)与就业认知的关联性不强,专业填报动机(p=0.022<0.05)与就业认知则具备较强的相关性。
如表1所示,调查样本中男生所占比例为11.9%,女生所占比例为为74.1%,城市学生为25.9%。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农村学生和女生为主。在行业选择上,相对于女生来说,男生选择旅游行业就业的倾向比女生略强,而女生在旅游行业前景的感知上比男生略高。在行业选择上,农村学生对进入本行业意愿和对于旅游行业就业前景的感知上较城市学生较低。在访谈中也发现很多农村学生觉得旅游行业目前工资较低,怕无法支持其在毕业后基本生活用度。且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对旅游行业本身认知较差,在子女毕业择业时,其思想观念会对子女的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专业填报动机对学生对本行业的就业意愿和就业感知影响强烈。在专业志愿填报上,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比例高达很多学生都是被调剂的,这在_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前期对专业的认同,从而也导致与本专业磨合时间较长,后期也影响了其在本专业就业和对本专业前景的认知。但也有部分被调剂的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对旅游行业产生了兴趣,愿意从事旅游行业。喜欢旅游(占26.7%)是学生选择本专业的第二个动机,大部分喜欢旅游的学生愿意在本行业就业,并且对旅游行业的前景比较乐观。随机填写在前期旅游专业选择中也占有重要比例(占11.1%),这部分学生大多对本行业就业意愿较低,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太乐观。在填报动机中,喜欢旅游行业的工作(占2.2%)、看好旅游行业就业前景(占5.2%)、感觉旅游专业比较容易学习(占4.4%)和亲朋好友推荐(占5.9%)所占比例较低。先前填报旅游管理专业因为喜欢旅游行业工作和看好旅游行业前景的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前景依然乐观,但是选择行业就业的比例不高。通过访谈,有的学生谈到,经过专业学习和一定的专业实践,发现自己不适合做旅游行业,所以在就业时会放弃本行业就业。感觉本专业比较容易学习的学生对进入旅游行业的意愿较强,对旅游行业的就业前景也比较看好。通过访谈,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属于知识学习能力较差,但是技能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而旅游行业重技能、实践和经验的特点适合此类学生就业。而因亲朋好友推荐而填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本行业就业意愿,还是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选择比例都不高。
(二)就业领域及目标分析
在就业岗位方面,在意愿进入旅游行业进行工作的调查中,选择旅行社行业的比例最高,占到了75.7%,选择酒店行业的占到16.7%,选择景点景区的占6%,选择餐饮酒楼的占1.5%。在旅行社行业大部分领域里,高职学生接受从做导游和计调岗位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与其他学者对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导游”是最不看好的现状相反。很多高职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和学历的要求,能够接受旅行社导游这一基础的工作,并且看中这份工作的自由度和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塑造。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担心导游工作不稳定,而愿意选择酒店行业。访谈中也得知,大部分学生刚从酒店实习结束,酒店工作辛苦劳累,让很多学生也对参加实习较少的旅行社行业更感兴趣。而非选择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各类销售、文秘、会计等工作,这些工作也是高职文科类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在就业地域方面,63.7%的学生选择广州、深圳两个_线大城市作为主要就业地,这两个一线大城市丰富的就业机会,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充满了吸引力。27.4%的学生会选择机会相对较多的珠三角其他城市,仅有8.9%的学生会选择广东省其他地区和外省城市,并且这部分学生大多是选择回到家乡工作。而对于异地就业的学生,无疑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更有吸引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就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在未来就业规划方面,83.8%的学生接受先择业再就业的择业观念。30.4%的学生有意愿选择未来继续深造,争取获得本科或者更高的学历,为自己将来再就业积累基础。46.7%的学生有创业意愿,大部分学生接受3年之后进行创业。14.8%的学生坚持找工作_步到位,期待将来能在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继续发展。
(三)就业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专家学者对学生就业倾向影响因素进行过探讨,本文参照其他学者选取指标并结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际情况,选取了29个影响因素,采用SPSS19.0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就业倾向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分析首先根据最常用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Alpha)对数据进行评估,整个数据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876,说明整个问卷信度系数良好,可靠性强。根据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问卷KMO值为0.736,巴特勒球形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说明做因子分析的效果好。
1.公因子分析
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四次最大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矩阵,共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9个,其累积贡献率为66.8%。将因子特征根大于0.5的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对因子进行命名和阐释。
2.影响因素阐释
第一个公因子包含5个项目,反映的是工作技能、工作或实习经历、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关系,工作技能相对来说因子载荷较低,体现的是学生在就业时具备的个人能力与人际关系,命名为择职能力与人际技能因素。择职能力与人际技能影响因素的特征根值最高,说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择职能力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个公因子包含6个项目,包含的信息是单位经济效益、薪酬福利待遇、单位工作环境、单位发展前景、工作是否稳定,反映的是学生选择单位目前所获得的福利和未来发展前景,命名为单位保障因素。这个影响因素反映的信息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存状况,也是很多学生在就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个公因子包含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两个项目,这两个因素相对来说因子载荷都较高,反映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命名为课程教学因素。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对其将来就业影响重大,在_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后期工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金融危 高校毕业生 就业前景
引言
2009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届时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一增一失是就业两大难题来源。一增指的是,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一失即8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2009年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多万人需要等待就业安置。据统计预测,明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0万,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目前,用人单位招聘意愿明显下降,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就业局势的稳定。
一、调整工作重心,应对严峻就业形势
从短期来看,在未来几年内,除了落实实施教育管理改革的重大方针政策,要将实际工作中的重心向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上来。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应抓紧思考如何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水平,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适应职场能力要求的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实践中,尽可能多的掌握新本领、新技能、新知识,为未来增强就业竞争力做好充分准备。在校务行政工作、日常教学工作、学生社团工作中,积极、及时地调整工作内容和关注点,将就业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导向和主要目标之一。一方面实时跟踪观察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新变化,新动向,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和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保持与学生的畅通的沟通机制与渠道,全面、及时、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态、职业理想、职业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情况。
二、对当前形势的深入分析
(一)金融危机为我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将面临较大压力。首先,出口方面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鉴于港口在我市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天津港总吞吐量加速下降不仅会直接影响港口本身的繁荣程度和经济效益,而且将逐步影响来料加工制造、商贸物流及其他相关服务行业等,对这些行业的就业造成影响。其次,当前我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外资企业收缩形势严峻,将为我市利用外资的增长带来压力,外资企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必将下降。第三,我市支柱产业的制造业面临着产值增加减缓、清理库存压力加大、利润摊薄趋势明显的严峻局势,同时化工园、大火箭等先进制造业尚处于在建阶段,短期内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能力有限。
(二)新形势下我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从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预测来看,滨海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利用外资金额、外贸出口总额均低于以往,内外部经济形势或多或少地会影响滨海新区的建设。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有较为明显的减速,外贸出口加速的趋势也在减缓,前者主要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后者主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外部环境影响。另外,直接利用外资总额增幅偏低,也成为制约未来新区就业状况的一个潜在因素。
外贸对我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近年来我市的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在60%左右。但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外贸企业遇到发展“瓶颈”,我市外贸出口增幅明显趋缓,甚至出现出口负增长,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使企业利润率下降。据统计,绝大多数外贸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不少企业降幅达60%以上。
服装纺织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对于本市的就业状况的影响远大于其经济占比。自2007年以来,纺织、服装类企业的出口变得“无利可图”,散失掉很大的市场份额,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商品需求下降,使得问题雪上加霜。如果外贸瓶颈得不到改善,将可能进一步影响我市其他制造业的发展和就业水平。
三、对当前教育管理工作的反思
对于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第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专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需要再权衡。毋容置疑,高校作为培养中高级知识分子的重要场所语阵地,专业性的学科设置时必须的,专业性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栋梁。然而,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专业”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和多样,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例如,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也要具备相关学科如工程管理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具备工商管理等应用学科的知识等。
第二,当前就业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影响的加深,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加深,提示我们拓宽就业渠道,从根本上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面。
第三,当前存在两个客观的现实:一则,由于经济周期、行业成长周期、市场波动的因素的影响,对一些学科专业的人才需求会出现短时期内的需求过旺或需求冷淡,与对应专业的人才供给水平不相适应;二则,当前高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环境适应能力并不理想。这两者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那么,就要思考,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学生对各种岗位、各种行业的适应能力,将就业风险降到最低。
四、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对策思考
当前,就业总体形势的严峻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势必对我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造成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形势也远远没有坏到我们无计可施,提示我们思考新形势下教育管理改革的新空间和新方向,为我们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完善教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帮助学生形成强劲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根本和基础。事实上,通过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改革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改进,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教学效率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不断变化的高校外部环境告诉我们,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改进将是永无止境的,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应时应景。当前,面临严峻的就业环境,教学知识结构也要作出及时和充分的调整,体现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的思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现有的知识体系结构:一是改进现有课程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训练,提高原有课程的教学效果;二是增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观察实际现象、思考现实问题、解决现实困难的能力;三是考虑增加就业辅导相关的公共课程,直接就经济形势、就业市场、行业发展情况、职业能力培养等学生就业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灌输、常识宣传,与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解答他们在思考就业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和困惑。
(二)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进行知识结构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充足的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将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认识,学以致用,从而将专业知识迅速转变为实用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与所在实习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在认识实习单位的同时也会加深实习单位对学生自身能力特长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被实习单位留用的几率。
这就要求,高校作为学生的管理者,要加强同社会企事业机关单位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不断探索合作的新思维、新方式,将高年级在校生尽可能多地、将尽可能早地推荐到这些社会企事业单位中,提高实践能力,提高这些企事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同时,加强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督促其提高实践学习的效率,切实落实社会实践的效果。对于一些难以到校外实习的专业,可以考虑在校内创造条件,加大相关教学资源的投入,帮助其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从而实现各专业就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前职场辅导
当前,就业形势和经济环境的恶化不仅引起了高校领导、教师及工作人员的充分重视,同时也在学生中,尤其是高年级在校生中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这种关注既带来了激励和启发,同时也容易带来一些不良情绪,诸如紧张、抑郁、消极厌世等。根据以往的一些案例,学生的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将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因此应予以重视,开展广泛、扎实、有效的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前职场辅导工作。
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了解学生作为关注和忧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大人力及精力的投入,扩大心理辅导的范围,从学生总体角度,增加职业前心理辅导、挫折心理辅导等课程和讲座的数量和次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个体的角度,注意观察发现急需个别心理辅导和心理救助的学生,及时进行转门的心理干预,帮助学生迅速走出心理困境。总之,心理辅导工作应覆盖全面、重点突出。
参考文献:
[1] 远宁.次贷危机历程简记.大经贸,2008年第3期.
[2] 李琦.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根源及启示.金融经济,2008年第3期.
[3]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4] 宋福进.我国高校不同层次毕业生供求的经济学分析.《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3期.
大学的学习,与义务教育相比,专业性更强,学生所学的专业与今后的就业方向密切相关。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学业成绩,也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择业就业。因此培养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显得尤为重要。
一、“认同”及“专业认同”
“认同”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认同理论。随着人们对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的内涵变得更加复杂。在此基础上,“认同”(identity)细化到“专业认同”(major identity)。安芹、贾晓明(2006)认为,专业认同涵盖以下内容:是否喜欢所学专业,基于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职业,认可专业及职业的价值,在工作中能实现自我价值,遵从专业及职业规范,并将这一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李慧敏等人(2008)认为,专业认同包括报考专业、专业学习及就业态度三个方面。基于以上定义,本文认为,专业认同感是指高等学校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认可接受程度,并能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对其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业成绩以及择业就业起导向作用。
二、通信工程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随着信息时代及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通信产业蓬勃发展,通信工程专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但是笔者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发现,独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对本专业认同感普遍较低。本文认为,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因素主要涉及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
(1)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每年我国高校生源的扩招,毕业生人数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增加,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大多数学生报考大学专业前首先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就业范围广,层次高低具备,其主要方向涉及电信部门、通信公司、民航、交通、银行、国家行政部门、部队等企事业单位的通信及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通信及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开发、生产、管理维护和营销;学校的电子类实验室。尽管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但是实际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通信工程专业就业认识不到位,并认为毕业后只能从事修手机或贴膜等工作,从而很大程度较低了对通信工程专业的认同感。
(2)专业学科特点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二级学科。根据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本专业以移动通信和光纤通信,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方向,培养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通信和电子产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网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制造、生产管理、服务及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开发、调试、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尤以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通信原理等为主干课程,课程专业性强,各阶段学科连贯性强。因此,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难度逐渐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3)专业教育环境
大学生在踏入大学之前,都在心中建构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蓝图,包括大学校园环境、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等,但入学后,现实与理想的差异,使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导致学生对学校及所学专业不能认同,从而难以进入学习者的角色。此外,学生对专业任课教师的认同,任课老师上课的方式方法也影响着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入学前,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型老师学识广博,课堂轻松有趣,而专业教学中,部分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由于通信工程专业培养为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各类实验实训,例如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训、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等课程。综观文献及实际工作表明,大学学习环境、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等专业教育环境对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一定影响。
2、主观因素
(1)学生基础知识水平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机制和模式。它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以及人才培养等与国家重点本科类院校存在一定差异。独立学院的生源录取分数与“二本”院校学生的录取分数平均相差约30-50分不等,有的相差近百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自我约束能力及方法效果与一般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学生本身的基础知识水平影响着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态度,间接降低了对通信工程专业的认同感。
(2)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独立学院学生大部分受家庭因素影响,父母决定子女学习专业,导致其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所学的专业,怀疑自己是否能将所学专业学精学透,另外,本身的学习基础也降低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他们一旦在专业学习中受挫,便降低了学习的动机,对其所学专业产生怀疑甚至否定所学专业,使自己的专业认同降低。
(3)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主要条件和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驱力。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持的动机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活动的动力。当学生把专业学习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时,便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从而提高对专业的期望值。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家庭条件一般较优越,在学习过程中,过于应付,以取得学位证书为目的,对于持有这种动机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专业认同会更低一些。
三、培养学生通信工程专业认同感的途径
1、大学新生入学专业教育
转贴于
对于多数新生而言,所学专业由父母决定、受市场需求影响选择专业或受专业调剂,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了解不深,知之甚少。开展大学新生人学专业教育,有助于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通信工程专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使学生能顺利进入专业学习,掌握自主学习技能和方法,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专业学习和生活,进而提高通信工程专业认同感。
2、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无论是对大学未来的发展建设,还是对学生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意识,了解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岗位要求等;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针对各类岗位要求,强化专业学习意识,促进综合素质培养,从而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
3、构建合理课程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课程体系大体沿袭了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线的学科课程体系,致使整个课程结构偏重于理论性和学术性,基本理论课程占据主导地位,难以实现高教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我院结合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及我院实际情况,在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上坚持“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及“循序渐进”原则,形成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不同培养对象和不同培养目标要求而灵活组合的课程模块体系。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选修模块及实践模块。这也是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的主要途径。
4、努力拓宽科技竞赛渠道,鼓励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
大学生科技竞赛在大学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院努力为大学生拓宽科技竞赛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渠道;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能够检验专业学习能力,以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及发散创新思维能力,激励大学生独立学习专业知识。此外,学院应鼓励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参观公司运作流程,实地感受工作环境。实际工作表明,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等科技竞赛,以及参加生产实习、专业实践的学生,对通信工程专业的认同感较高。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