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实践活动范文

科学实践活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实践活动

第1篇:科学实践活动范文

【关 键 词】 实践活动;科学;探究

开展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是全面实施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但是每一位孩子都具有好奇、好动的共性和发挥特长的潜能。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去观察、实验、思考、制作、研究和创造。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精神风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和严谨细致的优良作风等,找到了一条适合我校特色的科学实践教育之路。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现代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最佳的途径都是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明白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只有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他们才最有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开展探究。我校不远处有一条跳石河,十年前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一到夏天便成了人们游泳纳凉的好去处,正因为其水质上乘,成了小湾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在进行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一课的教学时,住在跳石河边的一名学生问我:“老师,我们河里的水为什么变绿了?河里的鱼虾为什么看不见了?”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马上开展了一次关于跳石河水质变化的科学实践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十年前河的上游全是原生态的山林和农村;五年前,有一老板看中了跳石河两边的秀丽景色,便在河的两边搞开发。修了一个海子湖宾馆,建了一些农家乐。从此跳石河的水慢慢的变绿了,鱼虾越来越少。同学们一下明白了跳石河水质变坏的原因。像这样的问题学生经常都能发现,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学会捕捉和引导。这样就能经常开展科学实践调查活动。

二、科学实践在生活中进行,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丰富多彩的生活激起学生探究欲望,迫切得到答案,又可使学生深入进行科学探究。而真正的探究并不是坐而空谈,不能局限在课堂、学校,而是要进入广袤的生活空间,教师更不能一手包办探究过程,要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自尝试科学活动。爱迪生发明灯泡,阿基米德研究沉浮定律等,都是在生活中反复探索、实践和验证的。

我校附近有一座山,由于近几年禁止人们砍柴、伐木,人迹渐少,因此成了一些鸟的乐园。小学生对其中的一些鸟知之甚少,便非常想认识它们,了解它们。学校以科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名义开展了“识鸟儿”的活动,学生纷纷献计献策。完了之后,学生并没有停止探究,他们非常积极地在清早和傍晚观察它们出林入林的时间,食物主要是什么,何时产蛋,何时孵小鸟等生活习性。学生们亲身经历,亲自记录,也许他们根本不觉得这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探究活动,而是其乐无穷的课余生活。

三、建立校内外科学实践活动基地

(一)充分利用我校闲置的土地资源,建立蔬菜种植实践基地

我校有一块多年闲置未用的土地,我建议将其建设成我校的科技实践基地,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于是我利用劳技课、科学课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带领学生们铲除杂草,平整土地,很快建设成了我校的蔬菜种植基地。

每周的科学课外活动课是同学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时大家可以到菜园子给自己小组的蔬菜除草、浇水和施肥。整个菜园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哇!第一小组的菜绿油油的,长得真好。”“第三小组的菜有点泛黄,可能是缺水,也可能是该施肥了。”“我们小组的菜叶上有小洞了,说明有虫子了,该给蔬菜捉虫了。”同学们观察着,讨论着,记录着。然后各施其职,浇水的浇水,捉虫的捉虫,除草的除草,忙得不亦乐乎。

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们学会了蔬菜种植的一些基本技术。体会到了农民伯伯蔬菜种植的艰辛,培养了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精神。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同学们学以致用,用知识指导了实践,又用实践验证了知识,学到了书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知识。

(二)寻找和利用校外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建立校外科学活动实践基地

我校处在场镇和农村的结合部,周边既有农副产品加工厂,也有养殖场和大片的果园。这为我校的科技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场地。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去豆制品加工厂、养殖场和果园参观学习。同学们既学到丰富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是有效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前提;在生活中进行科学实践,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是有效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关键;寻找和利用校内外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建立校内外科学活动实践基地,是有效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必备补充条件。我想,随着学校周边环境的变化和学校自身条件的改善,我们将开展更多适合我校特色的科学实践活动。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只要不断探索,一定能开创出一片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胡海志. 浅谈科学实践活动[J]. 教育界,2014(7).

第2篇:科学实践活动范文

基于学校的“全人课程”及其生态学视野,我们对科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决定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现象教学”实践与研究。“现象教学”是芬兰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即基于现象(主题)的教学,按照某一现象或主题实现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如学生通过欧盟演变、气候变化、芬兰百年独立史等主题,以跨学科的方式学习语言、自然科学和经济,让学生与来自多个学科的教师互动,以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取代学生排排坐、被动听讲的传统形式。

我们在科学课程中所进行的“现象教学”,就是围绕某一科学现象进行主题教学、跨界教学,其特点是超越科学与生活的局限,超越学科与学科的局限。

一、跨越知识逻辑,让科学回归生活

教育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特别是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使得教育更加专业化、体系化,同时,也越来越脱离生活本身。品德教学有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之别,英语教学有书本英语与生活英语之别。科学教学亦是如此,更多的是遵循知识逻辑,生活逻辑被忽略。学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利用教师提供的仪器、材料完成相关的探究活动,却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视而不见,极少有学生能够发现生活现象并自主进行探究。

科学课程的“现象教学”就是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适时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展开教学,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科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从而使科学教学跨越知识逻辑,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或解决生活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科学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1.科学问题生活化

在现象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科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使学生逐渐把科学思维延伸到生活中。

(1)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使之具有可探索性,增加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更是一个经过加工的实践过程。教材的编写受到地域、文化、时间、民俗差异的影响,使部分教学内容与各地的生活实际不符,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使用教材,甚至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动,使之更具生活化。

首先,修改教材。教材是编者提供的范例,这些例子不一定是每一个学生都熟悉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改编素材或者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例如,粤教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五课《健康饮食》活动1“饺子里有什么?”就可以根据广东的饮食习惯改成“包子里有什么?”或者“尖堆里有什么?”

其次,可以修改顺序。根据季节时令,将部分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修改,使之更加符合生活实际,利于教学。例如,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第三课《叶里的“加工厂”》、第四课《花里的育婴房》可以改到春季学期的五年级下册,方便老师和学生就教材中提到的叶子、花在生活中找到研究对象,利于学生学习与探究。

(2)实现探究材料生活化

“有结构的材料”是小学教学中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形象,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如果选择的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既可以提高学生探究的注意力,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时应该注意: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物品;来源于学生周围的环境;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来源于学生的经验范围。

例如,指导学生建立“溶解”的概念时,除了准备高锰酸钾等化学材料外,还可以准备一些来自生活的材料:食盐、白糖、砂子、面粉等;又如《物体的沉与浮》这一课的教学中,除了可以提供木块、石块、泡沫、铁钉、瓶盖、牙签等材料外,还可以选择学生身边就有的铅笔、圆珠笔、橡皮、铅笔盒等。

2.生活现象科学化

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一是实现家庭生活科学化。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会有许多疑问,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疑问尝试着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和解决,如苹果削皮后不久就变色了,其它水果削皮后会变色吗?你猜想水果变色跟什么因素有关?你有办法证明吗?你有什么办法让水果削皮后不变色呢?

二是实现科学作业的生活化。科学探究活动不应该局限于科学课的课堂上,而应该延伸到生活中,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它的魅力。因此,常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带回家去,独立完成或请家长协助一起研究完成。例如,学完《植物的茎》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回家用扦插法繁殖一棵植物,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收获记录下来。此项活动持续时间足有一个多月,W生们对扦插植物、种植养护进行仔细地观察与研究,当他们发现扦插的植物长出新芽,当他们经自己的手给这个世界增添了片片绿意时,忍不住欢呼雀跃。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发现扦插的植物没有成功,枯萎了,他们很伤心,对着那干枯的枝条进行思考:为什么别人的植物发芽了,为什么自己的植物枯萎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雨水太多,还是太干旱,还是虫害,还是养分问题,或是扦插方法的问题?自然而然地进行深入探究。

二、跨越学科教学,让科学关注生命

基于“现象教学”的科学课堂教学,适时超越传统学科界线,与语文、数学、思品、美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沟通表达、批判思维、创新能力等等。

下面以“蚕的一生”这一主题为例,具体阐述“现象教学”的教学思路。

1.设计多元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法是引导学生养蚕、观察蚕、了解蚕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着眼于了解关于蚕的科学知识。基于“现象教学”的“养蚕”课程则是将养蚕作为探究的主线索,内容覆盖科学、语文、数学、综合实践、美术几个学科, 重新设定了跨学科的教学目标。

(1)做观察记录,从科学的角度了解蚕的一生经历“卵―蚕―蛹―蛾”四种形态变化,培养观察能力和长期记录的科学习惯;

(2)用图表方式来呈现蚕从一龄蚕到五龄蚕在体长、体重的变化,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蚕的生长规律,培养学生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完成一幅《蚕的一生》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从美术的角度发现蚕的生命之美,培养学生绘画与设计能力;

(4)用蚕丝做一件作品,从做上学(一种探究习惯)的角度来研究蚕丝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工程与技术的应用能力。

(5)举行养蚕分享交流会,从语文的角度来表达养蚕的心得与发现,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于是,基于“现象教学”的“养蚕”就有了“观察蚕”“蚕的变化”“蚕的一生”“蚕丝的应用”“养蚕收获”等课程。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提升。

2.简化复杂的教学环节

传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总是希望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或者技能,唯恐学生学不会、记不住,教师的讲解仍然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探究、操作、思考、交流的时间很少,这也是许多公开课、展示课执教者总觉得探究时间不够的原因。因此,基于“现象教学”的“蚕的一生”,教学环节只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引入新课。出示几组学生记录一龄蚕到五龄蚕体长与体重的数据,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蚕的生长规律,时长2分钟;第二部分,自主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曲线、矩形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时长25分钟;第三部分,分享交流。先是小组内讨论、小结,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时长约18分钟。在自主探究、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以参与者、倾听者的角色参与活动,偶尔针对一些问题进行适当地质疑与引导。教师讲解的时间尽可能压缩,把更多的r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与分享交流。

3.创建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成长。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形成性与过程性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个人与小组结合;表现与实操相结合。

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养蚕”的主题教学活动过程中,采取的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自己的评价还包括社会的评价。学生将自己养的蚕带到课堂上来,互相分享交流,在同伴的评价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同时,还要求家长对学生的观察日记进行评价,并分批把学生的观察日记、蚕的图画在科学教室中展出。教师的评价不单是语言上的激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经意的摸头,对学生来说,都是有效的评价。

评价时机过程化。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评价对象是各实验小组和个人,评价内容包括小组合作、小组汇报、专心听课、善于提问、回答问题、课堂作业、课外探究活动等。

第3篇:科学实践活动范文

(一)盲目性。主要表现就是对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认识不到位,在教育体制的作用下,不同地区的幼儿园进行着不同层次的教育,但是由于对科学研究的价值认识不够,而产生了一种功利,把教育科研作为幼儿园应付上级评估的挡箭牌。“科研热”成了一个标杆,造成一些学校在未弄清教育科研实质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追求,操作实施和组织管理把握不准,只注重成果,而忽视了过程。

(二)不确定性。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应培养幼儿全面的、初步的科学素质,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幼儿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而很多幼儿园的教育无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无法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很多孩子对科学知识表现出来的只是暂时的兴趣,知识量低。

(三)方式落后。幼儿在传统常识教育教学中对科学知识处于接受性学习,幼儿是在“听”科学和“做”科学,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科学知识不是通过自身的探索性操作得来的.发现科学,进而幼儿也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是要实现以运用“以实践为基础,以经验为依托,以理论为指导”的三结合研究策略,把教育科学研究和平时的教研活动结合在一起,以科研促教研,这正是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

(四)忽视了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正规教育是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有计划的选择主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的,而非正规教育活动是利用一些基础设施内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随着对科学教育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很多幼儿园还没有意识到了非正规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培养的积极意义,正规活动和非正规活动在课程中无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二、构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教会幼儿认识科学。

1.创造科学教育的空间。环境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客观存在的外部条件,过去以往的观点认为幼儿园环境是单方面单调的环境,现在的幼儿园环境是可以用来进行幼儿教育的环境,有利于让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是对培养幼儿认知意识的最好的课堂和材料。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要在幼儿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从多方面给孩子营造比较宽松的氛围,在幼儿科学实践活动中,要求需要幼儿与同伴相互配合和共同探索来完成,教师要明确交流、合作的方法,逐步摆脱自我中心的不良行为习惯,教会他们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根据他们自身的经验以及与同伴间人际交互的作用,自主的选择他所喜爱和感兴趣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自定规则,通过自主活动来获得独立、愉悦的体验,有效地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游玩过程中,认识物体每个部位不同的作用,讲述它的用途,使孩子们从小树立爱科学的意识。如:通过讲述跟虫子有关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多个小时观察一只虫子,这在无意中就培养了孩子专注的态度。同时,教导孩子把抓到的昆虫拿回家和家长一起制作昆虫标本或吊饰,把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促进孩子和家长的交流。

2.重视环境和材料的作用。创设幼儿学科学的环境以保证幼儿在与客观环境的接触,并从中探索和发现规律,让他们从智力发展的角度学习新的事物和新的物品,通过幼儿手的动作和操作来认识事物,利用语言来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并根据自我的多种需要进行科学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游戏使得幼儿在不断综合中达到对环境的完全适应,有助于教师通过科学游戏活动在理论上进行不断探索。

(二)教会幼儿感知科学

1.运用随机教育的教学方式。随机进行科学教育,需要利用多种途径启发诱导进行交流。鼓励幼儿多尝试,多探究,教师要善于挖掘一日生活中的科学素材并适时教育,让幼儿体验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是人类的好朋友。

2.实现“小课堂”科学教育与社会“大课堂”科学教育的结合。幼儿的科学教育在融入社会和大自然中后,就得到了第一手感性资料,如:带孩子去世纪广场、公园,让他们感受城市的繁荣与大自然的美丽,使孩子们感知生活的变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或者是到带领孩子去市场买菜、买水果等生活化教学,能有效地完成科学实践活动的教育任务,为新颖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三、教会幼儿运用科学

1.提高教师自身科学素质,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教师必须在严谨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正确教育幼儿,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资源能力和科学的启蒙意识和能力,教师应有的科学态度: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科学教育活动中鼓励幼儿思考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用多种方法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第4篇:科学实践活动范文

一、诱导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创新意味着质疑,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新。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考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究活动需要质疑。疑是对一个问题没有找到答案前的一种焦急心理,它是学生企盼新知识的重要源泉。

在新课结束后,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能激发孩子课后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指导学生做了蚯蚓对光、对湿度的反应两个实验,那么蚯蚓对温度和土壤的要求呢?此时教师提出了“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的讨论题,布置学生先讨论,再回家实地考察验证。这样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悬念,不仅使学生保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

教师对学生当堂不能得出的结论,不要轻易告诉学生,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外实践活动。如在学习了《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其它液体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探索事物的本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除此之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研究问题。如教学《种子的萌发》一课,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方法很多,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实验方法,学生的方法不一定与书中一致,教师要求学生各自回家,根据自家情况设计实验方法,了解种子的萌况。再如在“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科普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节纸?平时一般用什么当草稿纸?你是否有双面使用每张纸张的习惯?您平时是否注意节约纸张?您用过的本子中剩余的空白纸大约有多少?您认为节约纸张这个概念应该被推广吗?等系列相关问题,再在生活中围绕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活动。

二、立足实践,开拓创新思维

成功的科学课,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犹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在他们心中掀起继续实践探索的涟漪。如在教过《蜗牛》一课后,学生去花坛、墙角、草丛里采集蜗牛,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蜗牛的资料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教过《磁铁有磁性》一课后,学生寻找教室、家里哪些地方应用了磁铁;教过《花、果实和种子》有关昆虫传粉的内容,有的学生用长长的线拴着蜜蜂,随它飞到花心中,然后在一旁静静地看它怎样采集花粉,又怎样把花粉从一朵花传到另一朵花上;教过《各种各样的花》以后,设计一份实验表格,让学生研究一些开花的蔬菜,如白菜花、南瓜的花以及开花植物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各自的数量情况。要求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植物的花,看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学生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都欣然圆满完成了任务。

当然,小学生还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究性学习活动往往凭的是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如在“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科普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登录活动主题网站进行网站体验活动,同学们共同参与了在线做贺卡、填字争英雄、闯关智慧球、种树小能手等游戏,通过各种小游戏,向同学们生动地传达了节约纸张的意义,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利用课外活动等时间,以集体、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纸艺大比拼。通过系列纸艺互动活动,激发同学们发现身边的废纸,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变废为宝,废纸在他们手中都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时装和手工艺品。这样的“玩”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创新意识,发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培养创造能力奠定了基础。

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时,不能强迫命令,而要讲明意义,正面启发诱导。在向学生提出活动要求时,树立一些好的典型,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如在开展“给科学观察记日记”的活动前,除了讲竺可桢等科学家的故事,还展示前几届学生的优秀观察日记,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在制作叶画前,先出示一些很美的叶画给学生欣赏,再对学生提出要求:采集的叶片形状各种类要尽量多一些;叶子要压平压干;构图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等。指导学生开展养蚕活动时,组织比赛看谁的蚕长得好,结的茧子大,结的蚕丝长。这样的实践效果就比较好。

三、家校结合,给予创新空间

在科学课外实践活动要做到“三敢”,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来帮助学生从自己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开始探究,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例如让学生采集制作标本,培植或饲养与教学有关的动、植物,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组织学生参观农田及果园等,让学生调查生态系统并写出生态平衡方面的调查报告。在讲水资源污染问题时,让学生调查周围的水资源情况,收集有关青村地区的污水排放及处理问题,等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那将是对课本资源最好的拓展。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要让家长理解和支持科学教学活动,首先要让家长了解科学课,知道科学课学什么,怎样学,了解科学实践活动的意义,孩子在家中玩石头、捏泥巴、捉蟋蟀、看蚂蚁等,这是学校课堂上产生浓厚兴趣的延续,家长不要认为孩子贪玩,不爱干净,粗涉,以至毁灭他们探索大科学的热情。教师要多途径了解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及完成课外实践活动情况,收集家长积极支持孩子的典型事例,在家长和学生中广为宣传。如教学《种植我们的植物》一课后,在学生家长们的帮助下,同学们种植了各种颜色的凤仙花并坚持课外科学观察;学生把种植了近二个月的凤仙花送给学校,摆放在升旗台两边的花坛,各种粉红的、大红的、紫的、白色的的凤仙花争奇斗艳,成了学校一道亮丽风景。学校把有些家长帮助自己孩子种植凤仙花和探究实践活动的场景用DV记录下来在家长会上播放,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家长的态度,对学生的课外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能否坚持下来,能否取得好的成绩,有很大的关系。

四、展示成果,激发创新热情

第5篇:科学实践活动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学实践活动指导策略实践探索

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越来越多,现在的的初级中学不再为缺少实验器材和药品而发愁,但如何最大化的发挥这些实验器材和药品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都能成功的完成探究活动,尤其是如何完成在一节课时间内不能完成的实验探究活动就成为摆在科学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实验活动指导策略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学生初次进入实验室后对实验室、实验室的环境、对实验怀有一种好奇心、也有陌生感,有的学生还会有恐惧感,实验时部分学生往往只当旁观者,不敢自已动手操作,部分学生在做实验时手持试管、烧杯时会发抖,更不敢拿试剂瓶。

案例1:观察鸡蛋在盐水中的沉浮。

【目标】

1、了解观察和实验的意义,了解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2、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器材】

玻璃茶杯,小瓢羹,筷子,清水,细盐,新鲜的鸡蛋。

【步骤和记录】

1、检查器材,在玻璃茶杯内装入约300毫升水,小心地将鸡蛋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

(1)鸡蛋在清水中是沉入杯底还是浮在水面上?

(2)鸡蛋在水中的姿势,是直立的还是横卧的?

2、再取4小瓢羹的食盐倒入水中,用筷子小心地搅拌,让食盐迅速地溶解。观察:

(1)鸡蛋在盐水中是沉入杯底还是浮在水面上?

(2)鸡蛋在水中的姿势,是直立的还是横卧的?

3、继续向盐水中加入2小瓢羹的食盐,用筷子小心地搅拌,让食盐迅速地溶解。观察:

(1)鸡蛋在盐水中是沉入杯底还是浮在水面上?

(2)鸡蛋在水中的姿势,是直立的还是横卧的?

4、若鸡蛋仍沉入杯底,则重复上面的步骤,每次向盐水中再加入1小瓢羹的食盐,用筷子小心地搅拌,让食盐迅速地溶解,观察鸡蛋在盐水中的状态。当鸡蛋刚好能直立在盐水中时,记下一共向水中加入的盐的数量为小瓢羹;当鸡蛋刚好能漂浮在盐水水面上时,记下一共向水中加入的盐的数量为小瓢羹。

5、当鸡蛋能漂浮在盐水的水面上时,继续向盐水中加盐,在盐水的浓度不断增加时,观察鸡蛋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的变化:

【回顾与反思】

通过本实验现象的观察,请你说一说鸡蛋在盐水中浮沉的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

【进一步的研究】

你在实验中有没有观察到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的现象?所谓悬浮就是鸡蛋能停留在水中任意深度的地方。你能否通过调整盐水或清水的量使鸡蛋能悬浮在盐水中?请你试一试。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实践活动,所需实验器材和药品仅用家中常用的生活用品就可完成,笔者在指导这个实验时把他改为家庭作业,

对于刚入初中开始涉足实验的学生来说能打消他们对实验的畏惧感,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

案例2:自制刻度尺。

学生对长度的概念往往把握不够准确,只有较少的学生能够比划出1毫米、1厘米、10厘米、1米这些长度。本校地处农村,学生都来自农家,多数家中有木条、毛竹片和加工这些的刀、锯等工具,结合教材“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的教学和本地实际,要求学生回家自制一把刻度尺,并说明自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 最小刻度值”、“测量范围”。

用自制的刻度尺测量家中餐桌、书桌和科学课本的长宽高,设计表格记录并与同学交流。

通过学生自制刻度尺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对刻度尺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从学生力所能及的事入手,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不仅拓展了教材,延伸了课堂,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受到 “我也行”、“我也能做好”,特别是后进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科学的信心。

二、课内实验活动指导策略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会正确使用仪器对于得到正确的实验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有些看似简单的实验操作,由于部分学生动作的协调性不是很好,或学生之间动作的配合不协调会导致实验失败,也有些学生怕实验失败或怕损坏实验器材或怕实验时出事故,在实验课上干脆不动手。长期如此学生会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如果在这些实验操作关键步骤点作些操作动作分解,让学生事先练习,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实验成功率,从而让学生更能喜欢做实验。

案例: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这个实验有二个操作难点:一是对铁架台、铁夹、试管等仪器的装配,酒精灯高度的调试;二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对于第一个难点可这样进行:①根据导气管的长短比划从水槽到试管的高度确定铁夹在铁架台上的高度位置,固定铁夹、试管;②根据试管的高度确定酒精灯的高度。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收集氧气并把已收集满气体的瓶子从水槽中拿出这一步骤往往来不及操作,导致药品反应完了,学生却只收集了一瓶气体。在进行这一实验前我是让每组学生先将三个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通过橡皮管向导管吹气,练习收集气体,每小组每学生对每一动作都进行操作,熟练后才进行氧气制取的操作。

在科学课程中,实验一直被认为是能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亲自操作制取新的物质,教师作为实验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应培养学生规范实验操作、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操作关键步骤点作些操作动作分解,设计小步子,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并能成功进行实验,并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三、探究活动指导策略

课堂教学时间是固定的,探究实验的时间是不定的,这是我们实施探究的一个矛盾所在,现行的新课标已不再将实验活动分为课内课外,按课本上展示的一些实践活动在一节课时间内是不能完成的,特别是生命科学方面的实践活动更是如此,针对这样的活动,笔者在指导时通过科学调整、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既不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又能很好地完成科学实践探究活动。

案例:植物会呼吸吗:

第6篇:科学实践活动范文

江苏省中职新教材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重要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给中职带来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中职综合实践活动成效

1.1 给予学生创造发现、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大胆发表意见,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们一起谈论研究问题,教师的课堂角色在转变,教学交往是平等的、民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习活动以个体思维为主,以集体学习探讨的方式展开。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研究式学习活动“逼”着学生进入对学习问题的研究,“挤兑”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多向交流,每个人都是信息源、又是接受、消纳场。课堂教学自然进入了真活跃的境界。

1.2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学生学习自信心得以增强

许多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回了自信,各方面表现有了明显进步。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的学生表示活动过程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自己胆小,不敢跨出走向社会、走向与社会人流的第一步,表现了我们的社会大环境还远未形成大教育的格局,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类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社会资源的课程还有很大困难;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传统课程体系里成长着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太弱,特别是对与各种人往缺乏信心。值得庆幸的是,所有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大多闯过了这一关。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不断调整自己,征服了困难,建立了自信。

1.3 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科学研究需要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由于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强化了过程管理,而且从一开始就在教师别强调重视过程,淡化结果,避免了活动过程中弄虚作假现象的产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困难。这些困难在教师的帮助下都大多被学生克服了,大部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得到了锻炼。

1.4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对教师专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很大的转变,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形成,教师之间合作精神得到发展,教师的主体意识会得到增强;教师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就得认真学习一些课程理论,阅读大量的资料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老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中职校在综合活动课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成果,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在由理论上的课程和官方文本性的课程转化为合乎要求的现实意义上的课程时,还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和倾向。

2、中职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2.1 活动内容与形式存在随意性倾向

一些学校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不能通过制度的建设,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活动形式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学生活动主题、活动类型单一片面,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成。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甚至没有参加过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目随意。

2.2 活动内容开发存在学科化倾向

目前综合活动在教学载体、师资配备、资源开发、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综合实践活动都呈现出学科化的倾向,各学科实践活动缺乏协调与整合。综合实践活动难就难在综合上,它强调多学科的综合、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如何有机的把这些综合综合起来,这对老师来说本是一个难题。目前职业学校的综合活动,往往固守课堂教学而使其学科化,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综合实践活动要求老师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老师对其他学科不精通、不了解,在教学中力不从心,生怕出知识性错误。缩手缩脚,放不开,这也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因之一。

2.3 活动过程存在教师“包办”的倾向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价值追求,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由学生提出。而实践中一些教师为了省事,出现了由教师设计并提供主题的情况,如果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孕育的空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2.4 活动课程资源建设的非本土化倾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立足于学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资源为活动背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本土化课程,具有地方特色。但是由于惯性的影响,许多学校努力选取外地的现成资源,把外来的当做标准化教材,致使本土个性、学校特色丧失殆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形。

3、实践活动完善措施与解决办法

3.1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

通过制度的建设,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卓有实效地实施,就必须从上而下高度重视,建立可靠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宣传,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社会、家庭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认识,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施职校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为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一项艰巨工程。另外,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检查和评价工作,从而使该课程进入规范化和日常化的轨道。

3.2 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学习活动进行有效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以获得系统知识为目的,不要求学生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不以具有逻辑体系的学科知识为内容,不是以知识专题来设计,而应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学科知识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经过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打通进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领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重组、提升、应用于实践,将各学科中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组合,统筹规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做到一个活动多方的收获,有效的整合避免学科化倾向。

3.3 基于学生的需要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

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课题,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有利空问。而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进行选择;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尊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地生活;引导教师转变角色,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把活动的自交给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4 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体系

要立足以校为本的课程内容开发,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主题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开发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从地方课程发掘课题资源,挖掘校外课程资源,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体系,也是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中、社区中。整合校内校外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内在要求。

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其实施是一个长期探究的过程。在实践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从探究中发现、总结、提高,一定会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策略,积累经验,在问题中求发展,在探究中求进步,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卓有成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第7篇:科学实践活动范文

关键词:课外活动 实践操作 科学方法 有效反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181-02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它以探究式的学习为主要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形成对科学的初步认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新课程改革后,科学学习主要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及课后活动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学习活动,这些内容的安排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究欲。同时,老师们也普遍认识到科学活动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重视科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旋律。

在布置课外活动时,首先要注意精选典型的内容,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否则,布置再多的活动也没有用。其次要根据小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来布置课外活动,选择可操作性强的内容作为课外活动,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去开展活动。最后选择的课外活动要接近生活,可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专家咨询、社区活动中心等,让学生从身边的科学做起,这样会让学生知道科学就在身边。除了以上三点,还要引导学生能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完成课外活动,如正确运用观察法、调查法、对比实验法、文献研究法等,同时内容要尽量丰富、广泛,形式要多样、富有变化,这样对学生才有强烈的吸引力。

1 教学时间、空间上的课外拓展

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很有限,时间有限,空间也有限。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一系列的研究活动,通过课外活动的组织进行,让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拓展、延伸和补充。科学课的学习以探究为中心,而们平常的课堂能给的探究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室外的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培养探究能力的主要场所。如为了针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慢、生长过程需要阳光、空气、水份等环境的要求这一主题的学习,开展了《创意盆栽之是小小园艺家》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运用观察法、实验记录法等科学方法,对亲手种植的花卉进行观察、记录,巩固其对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环境的理解,同时还结合美学知识进行艺术加工,让花盆变得更有艺术性,就连花盆的标签也设计的艺术味十足。此项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把家长资源充分地利用,很多家长都是同孩子一起来完成这次课外活动的,不少家长都表示,这样的活动举行的好,孩子的表现也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为此,还和学校大队部合作组织了为期五天的作业展示,让各班评选优秀的创意盆栽,在操场上、花坛边进行展示,邀请全体同学、部分家长代表一起参观,并对优秀作品授予“金手指”园艺家和“银手指”“园艺家称号(见图1、图2)。

2 教学内容形式上的课外拓展

课堂教学由于受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限制,可能会比较单一。学生的思路很难被打开,学习兴趣也难被激发,很多学习中的问题往往会被忽略或蒙蔽,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引导,或提供不同内容的材料、或选择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或使用不用的实验方法等,尽可能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如在五年级《结构与形状》这一单元结束时,学生往往会对这个单元的知识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深刻,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市科技创新大赛,布置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制作之结构的玄机》课外活动,让同学们运用该单元所学的结构方面的知识,制作一项主要运用结构原理的小制作、小发明,不少同学兴趣十足,老师适时的引导学生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资料,运用比实验法选择合理的设计等,最后还进行了评选,让全体同学来当评委,选择优秀的作品参加市科技大赛,其中有作品还获得了市一等奖。这一活动的开展大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有时间、有实质性的内容去研究,从学生作业反馈效果来看不仅加深了对《结构与形状》这一单元的知识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非常有效。

3 教学材料上的课外拓展

课外活动的布置要求教师能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潜在资源,将学习活动不断地延伸到课外。在课堂上,很多教学材料受到限制,教学活动也很难进行,教学反馈也只有《作业本》能体现,而现实教学中有些内容仅靠作业本是不能很明显体现出来的,这时通过课外活动的拓展和延伸,就起到了对课堂教学帮助的作用。

【案例一】 在五年级上的第一单元中的种子发芽实验,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们用对比实验法来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这只是一个知识点的传授。要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巩固,让每个人都写一个实验计划,然后回家按照自己的试验计划去做种子发芽这个实验。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实验结果得到种子发芽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而不一定需要阳光、土壤。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又对此内容进行了充分地挖掘,让学生在学校种植园内种葫芦,从发芽开始,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们从葫芦生长的过程、生长环境、测量葫芦的生长速度、收获丰收的果实等各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同进培养了良好价值观。

4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上的课外拓展

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设计课外活动,给同学机会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激励学生更多、更好地参与课外探究活动。同时在课堂教学上也能更好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案例二】

在《光》的学习中,有一节课是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于是适时的组织开展太能热水器升温比赛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制作、展示自己做的太阳能热水器提高学生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案例三】

在进一步学习植物的生长环境时,组织学生在种植园里种了10来种蔬菜,并对这些蔬菜进行了认真的观察,记录,其中芹菜园里种出了高达1.6 m的超高芹菜,同学们纷纷表示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芹菜,同时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们种的芹菜会长这么高?是什么原因导致它长这么高等问题,得了很多同学的猜测与论证,同时也引来了其他同学的围观和称赞。

总之,通过科学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沉浸在科学探究的氛围里,并对大自然的魅力和科学的神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学们对老师布置的科学课外活动不仅毫无负担,还积极主动承担任务,从而化活动为动力,取得了提高成绩与提高科学素养的双赢。把这些电教媒体应用于课外活动,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欣赏、鉴别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道德、纪律等教育,都可以收到良好地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林强.小学科学课外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科学教师,2012(1):84.

[2] 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韦钰,译.科学普及出版社,2015.

第8篇:科学实践活动范文

教育要充分尊重儿童成长需求,发展核心素养,让每个个体充盈成长。尊重儿童成长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基础教育课程应着眼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需求,今天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课程促其成长,明天学生就会带着什么样的能力在社会生存。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以“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校训“做最好的我”,并将其分为“做文明的我”“做智慧的我”“做健康的我”“做尚美的我”“做国际的我”五个方面,落实学校“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目标(见图1)。

二、统筹管理,突出实践,整合学科

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是落实新课程计划的关键。但是现实中往往存在教育思想、教学资源统筹使用、教学安排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对此,学校主动研究,积极实践,探索学科实践的有效方式。

1.基于课程实施需求,完善机制,统筹管理

为保证新课程计划在学校的每一门学科落实,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学校创建了“3+3课程管理模式”,完善三个机制,即跨学科教研机制、课程协同落实机制、激励评价机制;着力三个统筹,即统筹学科、统筹资源、统筹人员。完善机制促使多学科教师能够基于学生的需求协同落实,加强统筹帮助教师节省时间精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率。

在学时安排上,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2周、学校机动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游学等)。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学时实行总量控制。一至二年级周学时总量不超过1170分钟,三至六年级周学时总量不超过1350分钟。

2.基于各学科的相关内容,构建学科实践活动体系

学校在充分调研与继承的基础上,在课程设置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每周二下午半天作为学生学科实践活动时间,并且按照文件要求每学期设计了15次活动,其中10次校内活动采取了校级统筹、年级实施的推进策略,5次校外活动按照市、区、学校三级1:2:2的比例实施(见图2)。

在此基础上学校又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进行系统规划,建立学校内部可行的课程体系,使落实《市区课程设置方案》具有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效应,避免局部短期和应时短视教育行为的弊端(见图3)。

(1)宏观层面。依据资源特点及学科联系点,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和特色开展校内综合主题活动。可以拓展课程的空间,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结合学校育人目标设计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实施方式:结合学校科技节、艺术节、多元文化节、运动会等内容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依据《劲松四小学生社会实践导学手册》、社会大课堂基地开展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2)中观层面。围绕教学内容,寻找多学科交叉点,突破学科课程边界,共同设置学习主题,共同开展实践活动学习。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关联性、互补性、优化性的特点。实施方式:年级组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设计,结合学科内容寻找知识、能力及教学目标的聚焦点,统一选题,统一备课,汇集全组教师的智慧,由本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在各自班级进行课程实施的大综合主题学习活动。

(3)微观层面。由各自班级的正副班主任组建教师指导小组,结合自身学科背景、自主选题、自主备课、自主实施。由于两位教师的组合随机,因此学科整合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主题小而精。实施方式:采取在本年级走班上课的实施方式。

3.基于各类社会资源及实践基地的活动,实施多学科整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教育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作为教育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敏锐的眼光,帮助学生把各种有利资源引入学校,把学校创建成拥有丰富健康学习资源的“小小世界”。

借助校外学科实践活动,学校从市区分别遴选了国家博物馆、翱翔营地、行知园、垂杨柳教辅中心作为资源单位,每个年级每学期到指定地点开展市、区级的校外实践活动。例如,本学期六年级参加了市级活动课程“国家博物馆”的学习,二、三年级参加了区级“翱翔基地”的实践学习。校级实践活动依托《做最好的我――学生社会实践指南》分为全校性和年级性实践活动。其实早在2010年,学校充分借助北京市社会大课堂的教育资源,将学科教学实践、社会大课堂资源与“五我教育”相结合,从“学校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家庭活动”四个方面,分年级,分学期,整体构建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编写了《做最好的我――劲松四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南》,具体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实现“学校小世界,社会大课堂”。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计划,学校正在修订《学生社会实践指南》,改为《社会实践导学手册》,更加注重借助这些基地的资源,发挥多学科综合育人的实效。

在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指导下,学校与首都图书馆深度合作,联合开发了系列课程,共同构建了“1+1+1”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固定课程、自选课程和拓展课程。学校还组织在校生到首都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从中感受快乐阅读、体验阅读、亲近阅读、爱上阅读、分享阅读等阅读活动。

校内外实践活动的设置使学生每周都能开展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活动。

三、基于课程实施效果,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课程在学校的深度推进,需要与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合,需要用恰当的方式给以评价。

1.课程评价

结合课程改革和育人要求,重新设计课堂评价表,对课程背景、学生需求、课程目标、实施方式、课程成果进行评价,以评价引导教师转换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生评价

通过学校“五我之星”的评比,即“文明星”“智慧星”“健康星”“尚美星”“国际星”对学生在五大课程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估,尊重和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课程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评价要素包括自主发展、乐学善思、合作参与、实践创新、学习成效五个方面,凸显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3.教师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也成为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实践的重要导向性内容。教师专业发展主要评价视角有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等。学校同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如评估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监督制度等,并掌握激励和强化的运用,制定公正合理的管理机制,真正满足教师的生活需求、成就需求、情感需求,引导教师由被动发展转变为主动发展,鼓励教师不断提升。

第9篇:科学实践活动范文

—关于市委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建议

要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市的发展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超常规的思路,弯道超车的速度,抓管理,提质量,促均衡,强队伍,创特色,树形象,保稳定,积极推进教育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抓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一是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增强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加强学生良好品德、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设置和课时计划,开足课程,开足课时,加强体卫艺技微等素质课的教学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是要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抓好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讲评、课外辅导、测试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建立教学全程监控机制,采取推门听课、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切实加强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建立教学管理评估新机制,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合格校”、“优秀校”的创建活动。坚持教研兴教,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组的作用,以校本研训为主,以问题为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革新教法,以“教法”促“学法”,给学生留足探讨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要切实加强教育质量建设。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包括制度体系、评价体系、反馈和整改体系等一整套完备的管理运作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学业考核制度,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采用定期监测与不定期抽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要建立对教师学科教学质量的动态跟踪和评价制度,督促教师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质量激励机制,把教师的评优、晋级等与教学质量挂钩,有效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