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结合我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实际情况,2014年重点工作具体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深入贯彻落实省厅、市委市政府关于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和要求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市生态办、低碳办、大气办、节能办、环保委等部门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要求,将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1.认真组织申报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和节能减排示范项目。
2.认真开展能耗调查和年度节能减排考核工作,将调查责任落实到车、船、港口、公交、出租企业,确保能耗调查原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照省厅“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和2014年度工作目标,做好我市各项指标的落实和考核工作。
3.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项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主要是生态市建设、低碳城市建设、交通运输行业节能以及蓝天工程等方面的目标任务。
4.扎实做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通过交通运输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的考核验收。
5.实施一批低碳交通试点项目以外的节能减排项目,以取得更好的试点效果。
6.积极争取全国区域性低碳交通建设试点城市,为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创造条件。
7.积极配合省交通运输厅开展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省份建设,努力争取省厅的资金、政策支持。
三、积极参加“车、船、路、港”专项行动
认真学习借鉴全国“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的先进经验和主要做法,巩固提升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效果。
8.“车”——严格实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巩固甩挂运输试点成果,继续推进液化天然气(LNG)、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在道路运输、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中应用,鼓励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深入开展“绿色汽修”。
9.“船”——大力实施新一轮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大力推进内河老旧船舶拆解工作,引导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以LNG为动力燃料的船舶应用。
10.“路”——应用温拌沥青技术,开展“感知公路”有关工作。
11.“港”——继续推进港口智能化运营管理,优化港口装卸工艺,加快推进多式联运这一高效节能运输组织方式,开展“低碳港口”有关工作。配合市经信委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行业指导,强化行业监督,督促行动方案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强化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
以科技创新作为节能减排重要抓手,积极申报并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有关课题研究,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点支持运输组织信息化、节能降耗管理、能力建设、节能减排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等研究方向,鼓励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重点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是:
12.在营运车辆方面,机动车驾驶培训模拟装置应用技术。
13.在营运船舶方面,船用柴油机改造LNG与柴油混合动力技术。
14.在公路方面,感知公路,路面再生技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车辆超载不停车预检系统应用技术。
15.在港口方面,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带式输送机系统及其他港口机械节能运行控制技术,危货码头作业网上申报审批系统,原油码头和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技术。
五、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结构性节能减排
16.严格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核查。
17.继续执行对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的政策,完善具体许可管理方式,健全动态监测制度。
18.巩固甩挂运输试点成果。
19.大力实施新一轮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推进老旧运输船舶拆解工作。
20.继续推进天然气动力船舶的改造工作。
21.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
22.继续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电召”模式发展,提高电话预约效率。
23.支持公路运营状态监控等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建设和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六、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宣传培训
继续大力宣传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鼓励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努力营造促进全市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24.积极参加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集中宣传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先进典型。
25.参加交通运输部与中央媒体合作策划并实施的“低碳交通伴我行”主体宣传活动,宣传我市节能减排成效,促进生态文件建设。
26.组织参加省交通运输厅节能减排工作培训,采取专家讲座、集体讨论、现场观摩、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努力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大力推广高效清洁能源和技术,全面推行汽油车国Ⅳ以上、柴油车国Ⅳ以上排放标准;鼓励提倡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如采用纯电动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新技术;积极使用节能环保型公交车和出租车,加快天然气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汽进程,加速淘汰老旧汽车、机车、船舶等;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油气污染治理、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大行动等活动。
二、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
重点建设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以及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交通信息子平台,引导公众出行、支撑交通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及支持。以交通服务应用平台为支撑,通过交通指南、交通网站、交通服务热线、电台电视台、可变信息标志、手机、车载导航终端等方式,为不同的公众群体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路径、出入口和换乘方案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以综合信息平台及交通信息子平台为支撑,为交通指挥管理者提供日常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客流、交通运行状况、交通综合管理政策等信息,科学组织交通运力。
三、促进城市低碳交通发展,引导公众绿色出行方式。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建设公交专用道,优化公交运营路线,大力发展城市快速公交,鼓励海口、三亚适度超前发展有轨电车系统;发展慢行交通(主要包括步行及自行车交通),合理规划,完善自行车和步行道路系统,形成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遍及城区主干道、名声古迹区、各生态旅游区及居民休闲区,组成串联全岛城乡绿地和水体的自行车绿道网络,营造良好的自行车、步行空间环境;布局规划和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合理引导市民选择“自行车/步行+公交”的绿色出行模式。
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运输系统效率。
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加快发展道路甩挂运输、滚装运输等高效运输方式;推进点对点商务快客运输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充分发挥海口、洋浦保税港区等优势,加快海口马村港、洋浦港、三亚南山港等一批以港口物流基地或货物集散中心建设;中心城市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运输站场和物流园区;加快培育规模化、网络化运作的运输企业;提高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效率,提高车辆的实载率和运输效率;推动交通电子口岸建设,发展“物联网”,有效整合物流供应链上的运输、、场站、报关、仓储、贸易等企业信息资源,推动“大物流”向专业化、功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2011成绩突出
李盛霖认为,如果单从数据方面来看,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社会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预计能达到330.3亿人、旅客周转量16806.8亿人公里、货运量323.7亿吨、货物周转量126529.4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7.4%、11.4%、14.5%和13.2%。
就道路运输业而言,2011年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战略任务,集全行业之力,研究制定了《道路运输十二五规划》,这是交通运输部整个十二五规划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专项规划,为“十二五”期间的交通运输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道路运输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其次,道路运输的组织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在统筹城乡客运发展方面,积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汽车租赁业管理规定和服务规范,启动了第一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出台《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强化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农村客运网络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和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
第三,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得到有力推进。出台了《关于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制定甩挂运输、厢式运输行业标准,公布了第一批甩挂运输推荐车型,推进12个甩挂运输试点项目。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开展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物流园区投资政策研究。
第四,法制建设和行业管理也在不断得到加强,依法行政能力正在不断提升。2011年,道路运输行业认真实施了新出台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交通运输部会同五部门加大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力度,推广山西治超经验,推进治超信息系统全国联网,目前已经有13个省354个治超站联网。
第五,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办联合开展了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完成调查摸底并向社会公布了结果,清理工作正继续有序进行。继续推进成品油价税费改革,18个省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撤销收费站1892个、涉及9.4万公里。全国二级公路不收费里程达到25.5万公里,占二级公路总里程的82.6%。
第六,进一步推动公路水路安全畅通和应急处置系统、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公路运输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ETC系统和交通电子口岸工程建设。启动智能交通国家物联网和北斗导航系统在道路运输领域应用等示范工程。
第七,颁布实施了“十二五”公路水运节能减排规划及推进实施方案,公布“十二五”第一批全国重点推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产品(技术)目录,了17批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深入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推出第四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组织天津等10个城市建立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86家交通运输企业开展能耗统计监测。完善节能减排评估体系,建立项目管理工作机制,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推进实施122个节能减排项目。推广新能源营运车辆、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散货码头节能装卸工艺系统化等项目。
完成公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共建高校交通主干学科及交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已经启动。修订交通运输行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覆盖23个省区市的交通运输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坚持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进双边合作。深化与发达国家在综合运输体系、现代物流及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动了交通运输企业“走出去”。强化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中俄、中国与中亚国家、中国与东南亚相邻国家等国际道路运输和中韩陆海联运通道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签署了中蒙、中越汽车运输协定,加强了区域合作。成功召开了第二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通过了《成都宣言》和《亚欧交通部长行动计划》。
2012承上启下
2012年是实施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做好明年的道路运输工作,对于巩固交通运输发展的好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道路运输业要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站场,重点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客运站场建设。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和城市客运智能化示范工程。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农村客运发展。推广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形成全国统一的ETC服务网点体系和分级管理的收费结算体系。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积极拓展港口物流功能。
培育一批大型龙头骨干运输企业,支持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推进多式联运,重点推进集装箱、大宗物资铁水联运和江海联运。推进内河干支直达和江海直达运输发展。大力发展甩挂运输,推广甩挂运输推荐车型。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加强煤炭、矿石、石油、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及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应急保障。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开展城市共同配送试点。
在安全生产方面,高度重视道路客运安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2012“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切实预防和减少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发生。继续加强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强化试运营准入管理。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继续加大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力度,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维修服务质量监测和考核体系,开展汽车维修配件质量追溯系统建设试点。开展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出租汽车企业和驾驶员共同发展机制。推动建立汽车租赁业服务网络。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长三角航道网智能航运”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等重大工程建设。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协同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等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建设,实施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继续推动城市出租车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建设,推广应用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服务系统。
构建低碳、绿色交通运输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节能减排“以奖代补”政策效应,深入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和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推广第五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装备,严格实施营运车船节能减排限值标准,推进节能与新能源车辆示范推广工程。完善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推进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鼓励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和使用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工具。
【关键词】转型升级;综合交通;城乡统筹
1 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时期和决战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发展的内外环境、方式、需求、重点等诸多方面有本质的区别,面临新的形势。如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物联网的发展,分布式能源的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人们对科学、民主、平等的诉求,对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期盼等等,这些新的形势都对交通发展提出多层次、多样性、高水平的要求。
江苏省提出推进“苏南率先发展、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苏北跨越发展”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加速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更为紧迫,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连云港市作为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龙头地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战略点、江苏省加快发展重点地区,已形成快速发展的政策叠加效应,必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灌南县作为沿海大开发战略发展核心区域、连云港加快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工作重心,坚持城乡统筹,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打造为苏北地区精细化工为特色的新材料生产、研发、冶金铸造产品出口和船舶工业基地、重点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出口加工贸易区、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这些形势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而言,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刚性的制约作用,影响重大,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以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务实态度提出面向未来五年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更好地指导交通运输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
2 发展趋势
“十三五”是我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转型时期,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时期。
2.1 经济现代化发展与改革的深化要求交通行业转型谋求新发展
经济社会开启现代化发展新征程,要求交通行业更加注重服务的要求。从“十三五”起,我省、连云港的经济社会将开启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中明确提出了针对交通的两项现代化指标都是以服务为核心的指标,这就明确了我们交通行业将逐步从建设转为服务,从行业行为转为政府行为,这是“十三五”期间最大的行业转型。
国家全面推动和深化各项改革,对交通行业发展的方式路径和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新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其中,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综合执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对现有交通行业的发展理念方式、管理体制、管理方式都提出新的要求。“加快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行业的各项事权和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和清晰,将对交通行业发展的方式路径和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新的要求。
2.2 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要求交通引导连云港、特别是灌南的区位条件提升
全面提升灌南对外开发能力,成为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整合、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期间,灌南县需要切实融入“江苏沿海”、“一带一路”、“长三角”等重要的国家战略中,充分享受政策机遇。“长三角”,构筑与上海、苏南地区直接便捷联系的运输通道,其核心是城际铁路的建设;“江苏沿海”,顺应沿海开发战略,加快沿海港口的建设;“一带一路”,紧密联系连云港港。
2.3 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
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时灌南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力弱的县情,也要求灌南“十三五”交通运输更加要把生态文明观念贯穿到交通建设始终,以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转变交通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水运、铁路交通,加强综合枢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节能运输装备和技术的应用,加强交通需求管理,重视多式联运等高效运输组织方式的推广,打造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4 城镇化发展要求城市交通服务能力与城乡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与完善
于灌南县而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增强和品质的提升必须以便捷高效舒适的优质公共交通为基础。主城区辐射功能提升,对人流、物流、现金流的凝聚力增强,对运输服务的品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完善服务城市的主城区综合运输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是提升城市品质,夯实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基础的必然要求。逐步完善城乡交通的服务水平,引导城镇发展和城乡集聚,由城乡差距明显的二元模式向城乡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模式转变,逐步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构建体系完善的“一级城市-二级城市-重点镇-一般镇”的城乡空间结构。
综上所述,灌南交通在“十三五”期间需要通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交通战略要素、发挥综合运输整体效能,针对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外部约束条件(资源和环境压力),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调整、优化和提升,促进交通资源的空间最优配置,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在约束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和整体效率,真正实现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
3 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灌南县交通运输发展将进入“综合运输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向“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转变。
一是,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整体把握好灌南铁、公、水的发展节奏,加强对铁路交通的倾斜力度,大力提升水运交通的发展力度,继续巩固公路交通的基础地位。
二是,完善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综合运输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也是灌南利用铁路资源,推进交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抓手。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将以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为目标,突出加强交通运输枢纽的整合,引导各种运输场站共建共享和加强连接性设施建设。
三是,强化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一方面,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和完善边界区域交通规划建设的协调机制,加强与相邻兄弟市、县交通网络的衔接;另一方面,抢抓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强化对接,“跳出灌南看交通”,深度参与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四是,加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突破城乡交通的壁垒,强化城市交通与乡村交通的衔接。积极发展城乡公交,大力推进运输管理、服务的一体化,最终实现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推进农村道路与客运站点的建设,提高农村交通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交通服务均等化。
4 发展目标
4.1 总体目标
2020年,灌南交通运输基本实现现代化。围绕“六个交通”建设,有效支撑和保障灌南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交通基础设施能力充分、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城乡居民出行更便捷、更公平,货运与现代物流业更具竞争力。信息化、智能化有效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交通运输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法治交通、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于全过程各领域。改革与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4.2 具体目标
一是,建成布局完善、衔接紧密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公路、铁路、水运综合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一体化交通网络,构建更适应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公路网络、高效便捷无缝衔接的铁路网络、海河联运全面通航的水路网络,促进以公路为纽带的各类运输方式充分融合,快速铁路和高等级航道在基础设施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是,建成快速便捷、城乡一体、多式协调的综合客运体系。构建面向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的城际客运体系,城际客运保障快速出行,形成与周边市县半日往返的快速客运系统。实现铁路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提供乘客方便的换乘条件,实现公交与个体交通的有效转换。构建市、县、乡三级换乘体系,加强县、乡客运站和乡镇公交站、回车场建设,实现居民出行零距离换乘。城市公交更具吸引力,城乡客运普惠民生,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100%。构筑与小伊机场的直达运输通道。
三是,建成分工合理、衔接高效、运行安全的综合货运体系。依托运能充沛的交通通道,以灌河口港区为支点,通过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内河航道与主要物流园区的沟通,建成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的分工合理、衔接高效、运行安全的综合货运体系。
四是,构建高度融合、开放兼容的信息应用体系。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各领域全过程高度融合,现代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内河干线航道船闸ETC和沿海港口EDI系统覆盖率达到100%,普通国省道重要节点测覆盖率均达到100%,交通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交通行政许可在线办理率达到90%以上,联网售票和交通运行实时查询水平提升公众出行效率。
五是,构建法制文明、绿色安全的交通治理体系。交通运输文明素质普遍提高,法治交通水平明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安全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价值理念,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增强,安全运营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循环低碳的价值取向贯穿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相比现状大幅减少。基础设施管理维护水平和运行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六是,构建改革突破、创新主导的发展驱动体系。通过改革突破交通运输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在转变政府职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调动整合资源,推动交通运输发展;通过管理手段创新,促进行业规范化文明化发展;通过工程建设创新,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到2020年,灌南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将更上一个台阶,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构建,发展的协调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低碳经济理念;开展方式;成效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02
目前我国城市地区公共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它也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步伐。但从整体来看目前城市市辖区内公共交通模式略显单一,且配置不够灵活,许多公交运输路线非直线系数过大,甚至已经超过了《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相关规定。这不仅不能为公共交通运输管理节约成本,也不符合城市交通节能减排要求。因此,城市中公共交通运输行业在碳排放率方面通常无法达到合格标准,它也违背了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的交通运输管理原则。
一、关于低碳经济及其在城市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现状
所谓低碳(low carbon)就是指在较低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因为碳是造成全球气候问题的主要罪魁祸首,尤其是化石能源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这一点在《京都议定书》中也有所提及。包括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全氟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等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温室气体,对人类生存环境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继《京都议定书》以后的2003年,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也了《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这其中“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新词汇,它随后被拓展到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乃至低碳生活范畴中,成为了一类经济形态的专有名词。客观讲,低碳经济的核心基础就是要基于能源技术与减排技术来构建低碳产业结构和相关技术体系,实现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所以我国国务院也在十二五以后颁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这一纲领性文件,希望以此来明确我国未来城市社会的发展方向,即走低碳转型路线,应对由于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威胁,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城市建设内在需求。
如表1,我国在实施城市低碳化建设以后,其中城市工业与生活从2006~2016年在低碳经济环保建设方面有了较大改善,节能降耗减排工作也已经在城市中建立了相关目标责任制度,包括配套的《节能降耗实施方案》。在生活方面,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行业实施低碳经济规划所带来的作用结果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了解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开展方式,下文也将就该策略做出逐一解析[1]。
二、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低碳经济化发展策略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行业领域若想走低碳经济化发展路线,就必须从政府导向、决策规划和理念优化更新3方面来讨论相关问题。
(一)强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政府导向作用
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行业领域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首先要政府带头,全面强化公共交通的政府导向,发挥政府应有职能,充分凸显市场安排机制并突出其主导公共交通运输的公益性,促进行业多元化发展手段。
首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应该主导公交运输行业,以公共财产投入作为主力保障,为公众出行提供更人性化、绿色化的公交服务项目。一般来说,将公交运输中的线路运营管理工作交由民营企业来做其经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灵活性较大,能够解决目前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现状所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再一方面,政府要利用好媒体,导向媒体舆论方向,基于公交运输管理工作提出节能减排宣传口号,并借此机会组织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呼吁行业领域要做到“节能减排”,同时希望市民能够拥有“公共出行”的生活理念,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为核心,在日常生活I域中就形成人们低碳生活的基本习惯。
(二)强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决策规划
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决策规划的强化也要走低碳经济理念指导路线,具体来讲要实现以下3点内容。
第一,要发挥城市高铁运输能力,不断推进换乘枢纽的建设规模。高铁目前能最大程度发挥城市公交的运输功能,而且它运输效率高且节能环保,为此,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应该结合城市高铁客流实际状况,制定专门的运输方案,并对接高铁项目安排城市短线公交项目,实现常规定期运营,保证城市公交运营不间断。为此,城市公交运输线路也会作出适当路线延长,在满足城市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也最大限度节约城市公交运输资源,为低碳经济建设路线做好基础铺垫。
第二,要强化城市的自行车管理建设工作,我国是“自行车大国”,但自进入21世纪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城市交通运营体系愈加复杂以后,自行车在城市中就逐渐销声匿迹。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应该基于低碳经济环保角度来对城市中各个网点开展自行车租用和归还服务,鼓励和呼吁市民多使用自行车出行,这样一方面迎合了城市公交运输管理的低碳经济环保发展路线,一方面也能实现对城市交通拥挤压力的有效缓解,做到公交运输系统与城市自行车运营体系的无缝连接,也大幅度减少了市民出行的公共交通换乘时间。为城市构建自行车管理建设体系,也是希望恢复自行车在城市中的交通地位,并与公交运输管理体系形成联动,以自行车专项活动作为契机来大力推广和宣传自行车出行在低碳环保方面的优势之处,让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低碳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第三,要构建城市内的清洁能源公交运输管理体系,加大对它的资金补贴力度,可以考虑在公交运输管理行业推广应用LNG天然气项目,并将其作为城市生态交通的示范项目。目前,某城市就采用了LNG天然气公交车计划,其中全市60%的车辆全为天然气公交车。另外,该城市还建立了60m3储罐形式的LNG公交车辆加气装置,确保清洁能源型公交车比例能够不断增加,实现以“绿色公交车”为中枢系统的城市公交运输管理环保体系。按照该城市在2016年全年的运营效率,其全年所有公交车辆在运输总消耗方面节省标准油1600吨,减排10000吨二氧化碳,应用效果相当良好[2]。
(三)强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理念优化更新
城市公交运输管理体系应该时刻做到理念优化更新,迎合时展需求来大力推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确保相应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及时性,间接促进低碳化经济理念的有效延展。例如国内目前某些城市已经开始引入科学化信息管理系统,发展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智能运输系统,以此来提高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全面掌控和优势资源综合利用,该技术系统通过数据通讯传输、电子传感、电子控制计算机处理技术来全面整合交通运输管理体系,构建了全方位实时准确定位的综合运输及管理体系,不但能够做到第一时间采集车辆运行运输信息,也能跟踪城市各个路段交通信息动态,间接缓解公交运输系统交通压力,从某种程度讲,这种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与道路监控系统综合技术也为城市公交运输管理走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奠定了一定技术基础,真正做到了对城市绿色环保建设理念的优化与更新[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背景下,我国城市公交运输管理工作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查缺补漏,走全面化发展路线,有效解决公交运输管理工作在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实现真正的低碳运输和绿色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苍劲.小议低碳经济下的交通运输管理措施--以秦皇岛市区为例[J].山东工业技术,2014(10):130-130.
[2]冯乘龙,栾斯麒,王钺淞,等.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车辆运输管理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23):62-63.
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也是主要的终端用能行业,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量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10%左右,且消费的能源种类主要为汽油、柴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产生大量的CO、HC等污染气体。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下,2013年交通运输部相继出台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并先后颁布实施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省份、城市、公路、港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了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公路运输场站作为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中重要环节,推动及实现绿色循环低碳的公路运输场站发展势在必行。公路运输场站是指客运站和货运站(场),客运站是为旅客运输提供旅客换乘、周转等服务的场所;货运站(场)是为货物运输提供货物集散、分拣、周转等服务的场所。绿色低碳的公路运输场站是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为基础,注重公路运输场站在设计、建设及运营环节的高能效、低污染、低排放,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2国外公路运输场站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与技术应用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交通运输行业十分发达,公路运输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在运输行行业所占比重较高,作为运输网络基础设施的汽车客运站和货运站(场)的建设也具有较高的水平。但随着能源使用的紧张、环境污染的加剧,环保型、节能型场站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各国特别重视场站设计、建设及运营等环节的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并制定相关节能法规及标准,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使场站更节能、更环保和更低碳。
2.1公路运输场站绿色低碳相关法规和技术性标准
公路运输场站作为公路运输网络中重要的节点,也是公共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外公路运输场站不仅注重站内运输工具及设施设备运营过程的节能,同时也注重服务于运输活动的建筑节能,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公路运输场站内运输工具节能减排方面,国外发达国家早在1975年就出台相关法规和车辆燃油经济性标准,以限制公路运输活动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1)美国颁布的《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中,系统涵盖了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石油和天然气、车辆和燃料、机动车辆的燃油效率/企业平均燃料经济性标准(CAFE)、电力、乙醇和汽油及建筑节能等主要内容,对运输工具(车辆)提出能耗和排放要求。(2)欧盟的《车辆排放法规》,对车辆的排放提出了具体限值,目前部分成员国已经执行到欧Ⅴ排放标准,有效地节约了能源,降低车辆排放。在公路运输场站建筑节能方面,国外发达国家也为了提高建筑中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建筑能耗损失,积极制定和实施建筑节能方面的法规和标准。(1)美国在1975年第一次颁布了美国采暖、制冷及空调工程协会标准《新建筑物设计节能》(90-75),并在1977年实施了《新建筑物结构中的节能法规》,并在以后每5年对标准进行一次修订,此外,美国加州2008年通过的《建筑物绿色标准法规》要求加州所有新建筑,包括公路运输场站、学校、医院、商业大楼以及公共场所在未来五年内减少百分之十五电力的消耗、百分之二十的水资源消耗[1]。(2)欧盟2006年实施的《能源效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节能20%的总目标,具体涵盖公共建筑、运输和制造等行业,包括制定严格的电器节能标准,推广节能建筑、节能汽车等75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欧盟场站建筑节能的发展[2]。(3)日本颁布的《节约能源法》,也对新建建筑有明确的节能要求和节能标准,对场站建筑的节能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日本住宅金融公库颁布的《住宅建筑保温隔热标准》,要求建筑部分热阻,对所用的各种保温材料规定了最小的限度,有效的促进了公路运输场站的绿色低碳建设[3]。在公路运输场站运营方面,国外发达国家也出台相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推动场站选用节能设施设备,财政提供补贴,积极鼓励使用新能源。如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鼓励公路运输场站使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以及节能技术产品,减少场站运营时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2公路运输场站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现状
世界各国在制定绿色低碳相关节能法规和标准、采用相关节能措施降低公路运输场站能源消耗之外,还积极推广应用绿色低碳节能技术,针对公路运输场站设计、建设及运营的特征,世界各国采用的绿色低碳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规划、布局及设计公路运输场站的规划合理、布局得当、设计科学,是决定公路运输场站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国外发达国家在规划中常以多式联合运输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便于换乘和营造集疏运中心,对站点布局建设强调规划先行,且要严格服从政府制定的运输场站布局规划。站内布局尽量采用小站房、大场地结构,采用立体化建筑充分利用土地,尽可能缩小规模,并且还要使得场站内布置合理,功能搭配得当,以利于提高车辆在场内的运营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在设计方面,通过设计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限制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比,减少热能损失,并充分利用自然风来减少空调耗能,实现场站的科学设计。(2)充分利用新能源为实现公路运输场站的绿色低碳循环,国外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降低场站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德国公路运输场站在设计时要求做到布局紧凑合理,建设时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运营时要求热水用量来自太阳能不得小于60%,1/3用电量来源于太阳能。此外,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充分采用太阳能技术,降低场站对常规燃料的消耗。德国在应用太阳能的同时,也充分使用地热能,把供热系统和通风系统连成一体,利用地热能改善环境条件[4]。目前,瑞典、瑞士、奥地利等发达国家也积极采用地热能新能源。(3)建筑保温材料及技术建筑作为公路运输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低碳也是公路运输场站绿色低碳的一部分。为实现场站建筑的绿色低碳,各国场站建筑中采用了大量的新型建材和保温材料,如新型保温材料NEO-POR和挤塑聚苯替代品PERIPO的应用,前者可以降低产品汲水率和导热系数,后者应用在建筑物以下地下室的外墙部分,能起挡土和保温作用;复合墙体结构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场站建筑的建设环节,将保温隔热材料附着或填入墙体内,以提高墙体的热阻,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4)节能空调及照明技术空调和灯具是公路运输场站的主要电气设备,也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设备,因此发达国家多采用效率较高的暖通空调制冷设备和节能照明灯具。如日本的空调多为集中式的变水流量与变风流量系统,在新风与排风之间,设有全热交换器,空调系统的热源采用真空式锅炉,真空式锅炉的压力是处于真空状态,保证安全,一般锅炉效率都在88%左右[5];又如美国场站积极采用“能源之星”认证的高能效产品节能节能空调和照明灯具,从而节省场站能源费用,并保护环境。(5)节水技术水资源是公路运输场站建设运营的主要资源消耗种类之一。因此国外发达国家非常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般通过减少生产用水量,提高产品用水量的利用效率等节水措施,如循环用水、冷却塔回用水、采用节水型用水器具、优化草坪浇灌用水、实行漏水控制等。此外,还采用一些经济、等其他措施,如对场站用水实行监测,确定正确的用水量估计、调整水价结构等。许多国家或地区还加强场站对非传统水源的使用,如污水回用和雨水的就地利用等。如日本的一些公路运输场站就采用了雨水蓄水库,将雨水蓄积起来作为公路厕所的冲洗用水。(6)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日本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与环境共生住宅”理念[6],强调建筑立面设计技术、自然采光、通风技术、太阳能供电系统、分区空调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分区热水采暖和制冷系统、水回收系统等设计与环境、气候协调的建筑是节能的重要方法。因此日本公路运输场站在设计时特别重视屋檐、窗帘、遮阳板、挑阳台等布局设计,利用周围自然条件,改善局部区域的微气候,实现场站的能源消耗,如充分利用自然风来减少空调耗能;在场站建筑物周围种花草树木,可以调节区域内的微气候,树木绿叶具有遮阳作用,减少了空调能耗。国外发达国家通过制定健全的场站节能法规和技术性标准文件、采用相关节能减排措施、积极推广应用场站的绿色低碳技术等手段,实现了公路运输场站绿色循环低碳节能发展。
3我国公路运输场站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与技术应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场站及其场站的绿色低碳都得到了长足有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路运输场站的状况,使得公路运输的合理化程度得到了一定提高。
3.1公路运输场站绿色低碳相关法规和技术性标准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提出了“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战略方针,来推动了公路运输及其场站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随着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公路运输场站数量的增加,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节能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交通行业标准《汽车零担货运站站级与建设要求》、《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站级划分、设备配备及建设要求》规范公路运输场站在设计建设和运营时应遵循的节能原则和操作要求。《道路货物运输及场站管理规定》、《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从客、货运站(场)的经营许可、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2012年,交通运输行业颁布实施的《客运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价方法》、《货运站(场)建设项目节能评价方法》、《公路运输行业节能评价方法》、《公路运输企业节能考核规范》等规范性文件,规范了客、货运站(场)的节能指标、节能操作、评价方法、评价项目等内容,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运输场站节能评价体系。场站建筑作为公路运输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能耗是公路运输场站能源消耗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路运输场站建筑的节能节地要求。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场站建筑的节能要求。
3.2公路运输场站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公路运输场站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场站的设计、建设及运营环节,设计时采用先进的理念,降低能源的消耗;建设时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运营时积极采用新能源和节能节水技术产品。总的来说,公路运输场站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规划、布局及设计随着公路运输场站的快速发展,场站规划合理、布局得当、设计科学在场站节能减排中尤为重要,一些新设计的场站特别注重场站的规划、布局及设计,使场站内各功能用房布置合理,功能搭配得当,客流(货流)、车流等流线设计合理,实现场站规划、布局及设计的绿色低碳。(2)充分利用新能源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以及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广义上的太阳能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利用建筑节能技术,以隔热、遮阳技术为主体,发展太阳能推广技术。目前,极少数的公路运输场站使用太阳能照明灯作为汽车客运站的照明工具。太阳能电池板也逐渐得到应用,既节能又环保,同时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太阳能技术在公路运输场站的应用比例不高,还有待进一步提升。(3)建筑新型材料目前我国公路运输场站在建筑新型材料的应用主要以新型的吸声材料、建筑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等为主。吸声材料具有薄膜作用或者共振作用,自身的多孔性对入射的声能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使声能无反射的进入吸声材料,使入射声能绝大部分被吸收,吸声材料的应用降低了场站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噪声;加气混凝土砌砖新型墙体材料是一种可用木工工具切割而成型的,用一层薄薄的沙泥砌筑表面,有特殊拉毛浆粉面,具有阻热蓄能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新墙体材料;此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挤塑)、憎水型复合硅酸盐聚氨酯保温板等建筑绝热保温材料也得到一定的应用。(4)节能节水产品目前,我国公路运输场站选用的照明、空调等电力能耗设备和水资源消耗设备均能符合国家的一般要求。部分场站为了减少降低运营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降低运营成本,其增加建设环节的投资,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更高能效要求的高效节能空调、冰箱、照明器具、风机、水泵等。
4完善我国公路运输场站绿色低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路运输;低碳经济;节能减排
1 低碳经济下我国公路运输发展新形势
目前世界各国对气候问题给予高度关注,甚至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前沿问题。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在较长时间段内国民经济仍持续增长,交通运输也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从整体来看,交通用能结构不会发生本质改变,公路运输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对环境有很大的压力,发展形势较为严峻。面对国内外对气候问题的关注,我国急需要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这又需要政策强力支持,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公路运输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建设公路低碳运输体系,以较大的发展优势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鉴于此,我国也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明确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强调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体系。随着国内外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我国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形势,提出的低碳公路运输体系不仅是一项严峻挑战,还是一项战略机遇。
2 低碳经济下我国公路运输发展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境内公路里程的逐渐增加,全国范围几乎覆盖了公路运输网,为我国公路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建设公路运输设施设备的时候,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社会大众逐渐摒弃了原来的先破坏后保护的理念,将低碳理念作为公路运输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念,重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和修复。
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水平整体较低,虽然已经逐渐意识到低碳理念的重要性,但是公路低碳运输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效果不太好。我国公路运输发展的规划尚不合理,公路运输系统发展不健全,很多运输存在迂回运输现象,不仅增加了汽车燃油,还增加了车辆污染气体的排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而车辆清洁能源的发展未能满足现有状况,能源消耗还是不断增加,这对公路低碳运输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限制。
3 低碳经济下我国公路运输发展对策
3.1 公路运输低碳理念的宣传
我国公路低碳运输发展需要在低碳理念的支撑下有效开展,而这就需要加大公路运输低碳理念的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对低碳理念的认知,有效引导社会公众对公路运输方式的选择,笔者认为:第一,为了使社会公众对公路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工具有正确的认知,降低公路运输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危害,需要加大宣传公路运输低碳理念的力度;第二,向社会公众普及气候变化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知识,告知社会公众环境污染对自身的危害;最后,加强对公路运输企业宣传低碳理念,普及公路低碳运输发展的知识,引导公路运输企业转变运营方式。
3.2 公路运输发展的科学规划
公路运输的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进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合理科学地规划公路运输,制定公路低碳运输发展规划,以提高我国综合运输能力。制定公路低碳运输发展规划,第一,要结合国民经济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考虑公路运输的规模问题,同时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问题,以确保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有效保护。第二,公路低碳运输规划的有效运营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合理科学的布局支撑公路规划的发展,实现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公路低碳运输规划的有机结合,有机衔接公路网和城市交通网,便于集散客运和货运。
3.3 降低公路运输的环境污染
降低我国公路运输的环境污染可以从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结构和节能减排措施两方面入手:第一,优化升级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结构。笔者认为可从下述几方面入手:首先,在城市中构建综合客运体系,改变传统的道路公交客运方式,形成道路公交、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形式共存的综合客运体系;其次,在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中实施公交优先策略;最后,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加大绿化建设程度;第二,制定科学的节能减排措施。公路低碳运输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需要实施公路低碳运输战略,国家相关职能部门需要结合我国公路运输业的整体特征,发挥政府在公路低碳运输发展中的宏观职能,制定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措施。我国政府针对我国公路运输现状,提出了清洁能源在公路运输的使用策略,如减少车辆的运输空载率,不仅降低了车辆的燃油消耗,降低了公路运输的拥堵现状,还降低了公路运输的能源消耗,有利于降低公路运输的环境污染。
3.4 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国公路低碳运输发展的支撑作用,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建设现代化的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实现我国公路低碳运输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实现集约型运输方式,将新研发的材料、设备和技术应用于公路运输建设中,提高公路运输现代化建设水平;第二,实施公路运输的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管理中应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变革传统的运输管理方式,加快公路低碳运输管理建设;第三,在建设公路低碳运输中,还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作用,改造现有汽车技术,将清洁低耗的科技应用于汽车的研制使用中,改变现有汽车能源技术,如使用天然气车辆代替燃油车辆、使用混合动力车辆代替传统车辆或者对车辆的内部构造进行改进,生产清洁能源的汽车,扩大科技创新的应用范围,提高清洁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量中的比重,降低车辆能源燃烧,减少车辆污染排放,加快空气质量的改善进程,实现公路低碳运输的协调发展。
3.5 培养公路低碳运输人才
培养公路低碳运输人才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公路低碳运输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以及技术人才。公路运输企业应强化对公路低碳运输意识的宣传,确保公路运输人才充分认识低碳理念,另外针对公路运输人才进行低碳运输培训以及岗位培训;第二,构建公路低碳运输人员的绩效管理体系。公路低碳运输人才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降低运输车辆的能源消耗以及燃料消耗,强化公路运输安全,降低公路运输的各类损失。甚至可以说,对运输人才进行降低燃料消耗等方面的培训,对公路低碳运输管理有显著成效,这种成效甚至比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还要重要。据调研发现,目前很多家通过对运输人才的培训,大大降低了车辆燃料的消耗,如德国、英国和荷兰等国,针对驾驶员采取教育培训、对驾驶车辆状况记录并激励等措施,使得车辆的燃料消耗有效降低。
4 结论
总之,我国公路运输发展面临低碳经济的背景,需要有效实施公路低碳运输策略,在公路运输低碳理念、公路运输科学规划、公路运输低碳环境、公路运输科技创新、培养公路低碳运输人才等要素开展工作,确保公路低碳运输发展科学合理性、经济环保性,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明确我国低碳经济下公路运输发展的基本工作,促进公路低碳运输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俊峰.浅析公路运输现代化发展方向[J].科技向导,2013(11).
[2]周伟.低碳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研究[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
[3]莫翠梅.我国发展绿色低碳运输的对策探讨[J].当代经济,2010(3).
组织人员精心制定并出台了《2014年自治县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方案》,总体规划好我县节能宣传周活动各项工作。6月9日,县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周密部署了节能宣传周活动各项工作,明确责任单位职责,形成部门各司其责,密切合作,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有效地推进了节能宣传周活动工作扎实开展。
二、组织好宣传周启动仪式及相关活动
6月10日上午8:30,在县城繁华地段的建行前面举行了以“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为主题的2014年县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县政府办、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发改委、县农业局、县教育局、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县国资委、县总工会、共青团县委、质量技术监督局、供电局等主办单位和县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1名领导和2名业务人员共12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县政府吴冬副县长在启动仪式上做重要的讲话。仪式启动后,各主办单位以宣传画板、摊位展示、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宣传我省和我县节能减排降碳成就和典型案例、我省和我县电力供应紧张形势及限塑规定等,开展节能减碳咨询活动,解答群众咨询4500多人次,发放《节能减排低碳宣传手册》、《节约用电小窍门》等宣传材料3800多本(张),悬挂宣传横幅10条。
三、多方位开展宣传活动
(一)开展“节能低碳进机关”活动。6月10日“全国低碳日”当天,各公共机构同时举办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以停开四层以下办公楼电梯、关停办公区空调和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方式开展电力紧缺体验,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等绿色出行方式节能减碳。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和宣传标语、举办知识讲座、参观展览等方式,广泛宣传节能工作,营造节能氛围,通过制作宣传栏、利用电子显示屏、政务网普及节能和低碳常识,倡导全县师生和医务工作者广泛参与节能节水实践,建设节约型校园和节约型医院。6月11日,各公共机构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和《“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等节能政策法规。
(二)开展“节能低碳进校园”活动。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校园节能低碳行动”,利用学校校报、校刊、广播、网络、黑板报等载体,大力宣传节能低碳知识,努力营造浓厚的节能低碳氛围。组织“三个一”活动,在中小学校举办一次能源资源国情报告会或气候变化、节能低碳、生态文明讲座,组织一次节电体验活动,开展一次有关节能低碳的团队活动或班会,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节能减排低碳创意思考和创作,树立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节能减排降碳理念和行为习惯,营造节约型绿色校园的良好氛围。共青团县委倡议全县幼儿园学童在父母的陪同下,步行或乘公交车上下学,体验能源紧缺和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三)开展“节能低碳进企业”活动。县国资委动员国有企业深入开展以节电为重点的节能和资源节约宣传活动,加快实现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县总工会在职工中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知识,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围绕节约电力资源和保护环境,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县科工信局印发《省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目录》(第二批),为相关部门、行业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节能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加快推动节能减排降碳适用技术产品在我省各领域的推广应用。
(四)开展“节能低碳进社区”活动。县科工信局利用社区宣传栏或设立展板宣传居民阶梯电价、水价政策,推动居民合理用水用电、节约用水用电。开展家庭节能行动和建设美丽家园行动。开办居民家庭节电课堂,培育良好的用能习惯,引导居民节约用能用电。到社区派发节能宣传手册、传单,现场咨询家庭节能节电及低碳有关知识。
(五)开展“节能低碳进农村”活动。县农技中心组织县级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植保、节水灌溉等节能减排的农业低碳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推介节约型农业相关新技术、新成果、新措施,大力宣传适合农村的节能减排技术和农业低碳发展技术,引导农民选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六)开展交通节能低碳宣传活动。县交通运输局在客运站点等公共场所及车辆等交通运输工具上利用视频、海报等形式宣传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以及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理念。印发绿色出行宣传手册,引导广大车友多乘坐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提倡合作乘车,环保驾车和使用低排放、低能耗汽车等出行方式,倡导公众绿色出行。
(七)开展建筑节能低碳宣传活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宣传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改造、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方面的成效,提高公众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认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建筑节能相关知识,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知识、宣传绿色建筑、太阳能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等。
(八)开展绿色饭店、绿色消费活动。县商务局组织编印《绿色饭店节能降碳案例》,推广一批适合酒店餐饮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改造的节能技术产品,推进宾馆酒店绿色运营。在全县各大型商场和超市开辟绿色消费专柜,向消费者和顾客宣传节能知识,推介高效家用电器产品,促进节能低碳新技术、新产品的销售和使用。
(九)低碳专题活动。县发改委倡议“建设低碳,争当绿色公民”,激发公众保护环境、建设低碳的信心。以宣传展板、节能低碳产品展示等方式,宣传低碳知识及我省、我县推进低碳发展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低碳培训和讲座,聆听企业代表、普通公众对我省及我县低碳发展的诉求。
(十)资源节约宣传活动。县商务局在加油站户外媒体开展节能宣传,派发宣传单、使用节能环保油品等活动。宣传国家及我省散装水泥政策法规。县科工信局、县商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监督检查公共场所、商场空调温度设置情况、商品能效标识、用能用水行为。对大中型购物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零售摊贩、个体工商户等薄弱环节塑料袋有偿使用和超薄塑料袋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围绕上述目标,突出抓好“六个着力推进”:
(一)着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主要目标。一是坚持理念和举措先行,认真研究综合运输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深入探讨发展的思路和途径,积极用综合运输体系的理念推进交通各项工作,用综合运输体系的标准衡量评判工作成效,不断增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拓展强化综合运输规划功能。切实履行好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职责,强化规划刚,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城乡交通之间在规划上的衔接,合理配置通道和枢纽资源,逐步形成完整统一的综合运输规划体系。三是以综合枢纽等重要项目为切入点,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立足全市较为完善的多种运输网络,大力建设现代综合运输枢纽及配套服务设施,重点建设与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和货运中心,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
(二)着力推进结构调整。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抓投资结构调整。交通投资重点向最能体现交通先进生产力、影响全局的重大项目倾斜,向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倾斜,向有效提升交通公共服务能力的项目倾斜,确保发挥最大效益。二是抓发展重点调整。公路重点向快速通道、成网优化方向发展,物流重点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农村公路重点转向网络化建设和养护管理。三是抓绿色低碳交通建设。把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各个领域和环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动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交通结构、建设方式、消费模式。四是抓服务功能提升。突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加强直接关系民生、服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具体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有效提升管理服务能力的信息化工程、安全应急保障工程建设等,努力增强我市交通设施整体服务功能。
(三)着力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坚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动摇,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把经济发展急需、社会效益明显、拉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建设作为重点,优化建设序列,加快开工和建设步伐。要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创新前期工作方式方法,确保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及时开工建设。要储备一批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引领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着力推进现代交通物流发展。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搞好发展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通抓物流,以先进的交通运输网络、车辆装备和信息平台为依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充分调动相关运输和物流企业积极性。二是提升交通物流信息中心整体功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软件开发力度,加快整合社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抢占行业发展高地,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中心的集聚和承载功能,全面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三是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围绕提高运输组织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推动运输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抓好传统运输企业的改造升级,鼓励物流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培植大型龙头物流企业,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引导和推动部分具有竞争力的运输和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转化,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鲜活农产品、高附加值货物等直达运输,加快发展厢式、集装箱等先进运输方式,不断提高运力装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