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心理学的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的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的了解

第1篇: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倍他乐克;疗效

Metoprolol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failure

ZHONG Do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angcheng City,Fangcheng,Guangxi,Fangcheng 538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etoprolol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CHF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3 cases each group).All patients were received conventional anti-heart failure treatment,the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used Metoprolol 6.25 mg tid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pretherapy and post-treatment heartfunction,change of echocardiograph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improving heart fun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9%,it was 66.7%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Metoprolol;Therapeutic effect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不具有特异性,早期诊断,充分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目前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仍较高[1],探讨药物干预作用机制,对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倍他乐克是一种独特的调节心肌能量代谢产生途径的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在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近年来逐渐用于CHF的治疗。已有研究证实倍他乐克能提高CHF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症状。本研究旨在探讨倍他乐克治疗CHF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且随访达6 个月的CHF患者6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推荐的心力衰竭的临床评定标准[2]。其中男39例,女27例,NYHA 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窦性心律,左室射血分数(LVEF)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洋地黄类强心制剂(呋塞米20 mg,1次/d~40 mg,2次/d或氢氯噻嗪25 mg qd~50 mg bid或地高辛0.125 mg qd~0.25 mg qd,心衰严重者临时用静脉制剂)、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片6.25 mg bid~50 mg bi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马来酸依那普利5 mg qd~10 mg bid,咳嗽明显者换用缬沙坦80 mg qd~80 mg bid)、血管扩张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 1次/d)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25 mg 3次/d 口服,治疗6 个月后门诊复查。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NYHA分级、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心功能指标采用美国HP公司生产的HP5500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仪测定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 疗效制定标准 根据NYHA分级判断:心功能改善大于Ⅱ级为显效,即2~3 d内心率较原心率下降10次/min,紫绀明显减轻,能够完全平卧;心功能改善大于Ⅰ级为有效,即上述症状和体征部分减轻或好转。心功能改善小于Ⅰ级为无效,即2周以后症状和体征无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缺血性心脏病是因心肌供氧和需氧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纤维化、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的一种疾病[2]。心肌缺血时由于组织氧供下降使线粒体代谢紊乱,最终可引起细胞死亡。近年来认识到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失调是CHF的病理机制之一[3],因此提出了通过干预心肌能量代谢环节,完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来治疗CHF。

倍他乐克作为一种全新的作用于心肌代谢调控的药物,它既不减少氧耗量也不增加氧的供给,而是抑制耗氧多的游离脂肪酸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产生更多的ATP,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发挥基于优化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心肌保护作用[4],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在CHF的治疗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倍他乐克治疗CHF的机制可能为:①倍他乐克通过抑制3-酮酰基硫解酶的活性及抑制β氧化作用的途径而增加葡萄糖的有氧代谢,从而减少耗氧,使心脏ATP生成效率增加[5];②减少氧自由基及内皮素-1的释放,避免细胞溶解和内膜损伤,保护内皮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及坏死所致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减退;③同时倍他乐克可能减轻心衰患者的心肌缺血以及缺血引起的细胞内酸中毒,增强线粒体的活性[6],经线粒体改善葡萄糖和非脂肪物质的利用,节省能量并保存ATP;④倍他乐克也可能通过减轻细胞内钠和钙的堆积[7],保护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⑤心衰也是一个炎症反应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心衰患者血清中炎性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增高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有研究表明倍他乐克能抑制不稳定心绞痛PCI过程中血清CRP和IL-6浓度的升高,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因此,倍他乐克在心肌供血、供氧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心肌的能量代谢,可改善缺氧心肌的心功能。

目前,人们已了解到CHF时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是在原发性心脏损害、心脏负荷过重的基础上,由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心脏结构、功能、表型的变化,临床表现为心肌重量、心室容量的增加和心室形态的改变,这造成心肌收缩力的降低和心肌僵硬度的增加[8]。超声心脏检查利用多项指标对心功能进行评价,LVEF是反映心搏出量常用的指标,LVEDD可以反映心室壁张力和心室舒张功能,LVESD可以反映心室收缩功能。心衰状态下由于心肌细胞能量输出减少,导致室壁张力降低和心肌收缩力下降,从而引起LVESD、LVEDD 增加,LVEF降低。

本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倍他乐克,CHF 患者6个月后心功能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并能使LVEF 提高,LVEDD、LVESD下降。改善患者的心衰状况,说明倍他乐克可以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与传统的抗心肌缺血和改善心功能药物联用,起到协同作用。倍他乐克抗心肌缺血作用,与其他药物不同,它不伴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改善,无负性肌力作用。因此对心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倍他乐克可以从多方面获益且安全性高。尤其对血管活性药物副作用不能耐受的患者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且倍他乐克+常规抗心衰治疗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功能指标优于常规治疗,无不良反应,临床耐受性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长期服用倍他乐克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兰.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11-13.

[2] 陈在嘉,徐义枢,孔华宇.临床冠心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554.

[3] Wolff AA,Rotmensch HH,Stanley WC,et al.Metabolic approachesto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theclinicians’ perspective.Heart Fail Rev,2002,7(2):187-203.

[4] 翟桂兰,祝焕林,王庆茹,等.倍他乐克联合小剂量地高辛对CHF并快速房颤患者心功能和心室率的影响.山东医药,2010,50(7):99-100.

[5] Kantor PF,Lucien A,Kozak R,et al.The antianginal drugtrimetazidine shifts cardiac energy metabolism from fattyacid oxidation to glucose oxidation by inhibiting mitochondriallong-chain 3-ketoacyl coenzyme A thiolase.Circ Res,2000,86(5):580-588.

[6] Demaison L,Fantini E,Sentex E,et al.Trimetazidine:in vitroinfluence on heart mitochondrial function.Am J Cardiol,1995,76(6):31B-37B.

第2篇: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倍他乐克;老年人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clinical symptom change of betaloc in treating seni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Methods To pide 96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betaloc group 49 cases were added to betaloc drug and added dose step by step, maximum dosag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10 months, contrast group 47 cases were conducted by routine treatment. Results Th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betaloc group descended markedly, LVEDD and LVEF(P

[Key words] heart failure,congestive; betaloc; aged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是各种心脏病发展最严重的阶段,特别是老年人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死亡率高。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降低CHF死亡率最有效药物之一。自2007年1月—2009年12 月在本科住院的老年CHF患者49例,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加用倍他乐克治疗老年CHF,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中,男45例,女51例;年龄60~78岁,平均65.5岁。心功能分级均符合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 )标准,心功能为Ⅱ~Ⅳ 级CHF。其主要病因是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扩张性心脏病等,均无倍他乐克应用禁忌证者及不能耐受倍他乐克治疗者。随机分成两组:倍他乐克组49 例(A组),男23 例,女26 例,年龄60~78 岁,平均66.5 岁; 其中冠心病30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4 例;心功能Ⅱ级18 例,心功能Ⅲ级19 例,心功能Ⅳ 级12 例。对照组47例(B组),男22例,女25例, 年龄60~76岁,平均64.5 岁;其中冠心病24 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8 例,扩张型心肌病5 例,心功能Ⅱ级19 例, 心功能Ⅲ级18 例,心功能Ⅳ级10 例。

1.2 治疗方法 B组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地高辛0.125~0.250mg/(次· d),氢氯噻嗪25mg/(次·d),安体舒通20mg/(次·d),卡托普利12.5~37.5mg/(3次·d)。A 组在B组加倍他乐克治疗,首次剂量为6.25mg/(次·d),根据临床观察,若无症状恶化或其他不良反应,则逐渐增加剂量,每2~4周剂量加倍,2次/d,逐步加到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75mg/次,2次/d),长期服用。当患者自觉劳累性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时为稳定病情标准。住院治疗3~4周,出院后继续门诊治疗,观察随访10个月。治疗过程中有恶化倾向者则停加药量或减量,甚至停药观察。除外标准是:(1) 有常规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的;(2) 入选前6周曾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3)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1.3 疗效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构成、心功能分级、血压、心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间有均衡性和可比性。病人在治疗前、后于静息状态下测定血压和心率,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前后两次LVEDD、LVEF值,并观察心率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或Ⅱ级以上,临床症状缓解,心室率维持在60~70 次/min;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心室率维持在71~85 次/min;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或无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采用SPSS10.0软件包,结果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 采用t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A组:显效率75.51%(37/49),有效率14.28%(7/49),无效率10.20%(5/49),总有效率89.80%(44/49)。B组:显效率48.94%(23/47),有效率23.40%(11/47),无效率27.66%(13/47),总有效率72.34%(34/47)。治疗后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的变化 A组应用倍他乐克前静息心率(131±16) 次/min,应用倍他乐克后静息心率为(72±10) 次/min。B组治疗前静息心率(129±16) 次/min,治疗后静息心率(100±18) 次/min。两组治疗前比较心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 治疗后心率差异有显著性(P< 0.01) 。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 治疗前:A组LVEF(32.2±10.3)%,LVEDD(62.3±5.8)mm,B组LVEF(32.1±10.5) %, LVEDD(66.4±5.2)mm,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A组LVEF(48.5±11.1)%,LVEDD(55.7±5.1)mm,B组LVEF(34.8±10.2)%,LVEDD(61.5±5.3)mm,差异有显著性(P

2.4 不良反应 2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6~52 次/min)和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将药物减量至12.5mg/d 时,心率恢复至64~70 次/min,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未影响继续用药。2例用药后出现头晕、无力,但可耐受,继续服用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3.1 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 的临床意义 老年CHF是一种心内科常见而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以往对CHF的系统治疗着重点放在纠正心力衰竭,改善临床症状,故效果不佳,病死率较高。随着对CHF 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CHF病人常有β-受体功能失调和心肌生物学特性的改变[1]。这对于β受体阻滞剂有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危险, 故禁用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传统观念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许多学者从事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3]。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不仅可以明显改善CHF 患者的预后,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不断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心脏猝死率和心衰病死率[2~4]。本研究表明,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心力衰竭症状仍然没有明显改善者,加用倍他乐克治疗,补充了常规治疗的不足,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特别是远期疗效。

3.2 倍他乐克治疗CHF的作用机制[5~7] 倍他乐克是一种不具有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心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心脏功能的。(1) 逆转左室重构,左室重构是机械应力增加, 与神经体液因子和交感神经系统刺激作用有关。β-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减轻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有害作用,而产生逆转左室重构,是临床获效益的最重要机制。(2) 增加β-受体密度, CHF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心脏β-受体功能失调和密度降低,而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肌的β受体数目上调,密度增加,恢复β-受体对正性肌力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心脏收缩反应性,从而改善心功能。(3) 抑制CHF 时交感神经激活,有效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室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而改善心脏功能。(4)改善舒张功能,CHF心脏的舒张功能障碍起重要作用,且与收缩功能障碍并存,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慢心率, 降低心肌张力,使舒张期延长,改善心室充盈及舒张功能。(5) 防治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能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减慢浦氏纤维0 相上升最大速率,减慢传导速度,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率。

3.3 倍他乐克治疗CHF 的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倍他乐克治疗对CHF 患者益处颇大,本组资料表明:可使患者的LVEDD 和LVESD 明显缩小,使LVEF 值得到有效的提高,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远期预后,总有效率达89.80%。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老年人全身组织器官代谢都发生很大变化,常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因此,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存在较大差异,必须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和临床需要,采用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的目的。本组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将药物减量后,病人心率逐渐恢复至64~70 次/min,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未影响继续用药。在治疗老年CHF患者时,使用倍他乐克必须严格掌握,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使衰竭的心脏逐渐适应,有足够的时间增加受体数目和改善生物学特性[4,5]。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突然停药,若确实需要停药,应采用逐渐减量的撤退疗法停药,以防止病情加重或恶化。应用倍他乐克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剂量,要密切观察个体的敏感性和耐受性,注意心率、血压和心功能变化,及时调整药量[8],应连续用药6 周以上,才能发挥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 陆健.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β受体阻滞剂应用.国外医学·内科分册,1998, 25(4):147.

2 袁凤贤,吴可光.心力衰竭代偿机理的现代观点.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2):102.

3 方圻,王士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对策. 中华心血管杂志,1995, 2(23):83.

4 Charlap S, Lichstein E, William H,et al. Adrenergic blocking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Med Cli-North Atn,2001,73(27):373.

5 Vittorio TJ. Vasopressor response to angiotensin Ⅱ infusion in patients withchronic heart failure receiving beta -blockers.Circulation, 2003, 107: 290-293

6 肖践明,赵玲.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心血管病学进展, 1995, 16(4):204.

第3篇: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问题,在各种情况下拥有不同情感的心理变化,而教育心理学则是主要研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变化,教育心理学更具有针对性,由此也很明显的看出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区别。教育心理学的面向对象是将要从事于教育工作方面的人,他们可以指导教师实践,向教师传授相关的心理知识,但是并不深入到学生中进行教学讲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具有抽象性。学校的心理学是针对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来进行的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应用特点,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揣摩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还要对家长的心理进行研究,家长是学生们接触最多的对象,家长的心理也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更方便解决问题,实践要比理论更能证明学术的存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区别可以说是一个研究的是心理问题心理情况而另一个则是主演针对学校的教育,此外,教育心理学更突出的针对学生或者老师的心理有偏激的人,或者说是针对思维不是很正确的老师和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学生。研究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学校更好的开展教育活动,帮助老师获得较高的教学水评,帮助学生拿到更好的成绩。此外,教育领域的心理学存在着一种临床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1)心理问题与教育间存在着一种联系模式,联系着两者之间的发展,这个联系很好地解释教育和心理的问题。

(2)在实际实践中,要融合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会得到显著地实践效果。

(3)专业知识解决教育心理问题,使心理不是很正常的学生得到帮助。如我们所见,学校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和医院的临床医生看起来是一个性质,只不过一个是对病人身体上的治愈,一个是对病人心灵上的治愈。

二、教育心理学发展前景教育心理学

在过去有几百年的发展史,目前正在快速发展期间,除了学习心理等传统领域的关注,也提出了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首先要对教与学有本质上的理解,教学观念的改变或许是目前对教学最有力的改变,目前的教学观念太过陈旧,只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有些死板的老师甚至上课都没有与学生的互动,知识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演着独角戏,在经济科技都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学观念要变得活跃一些,学生或许更适合做课堂的主角,老师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才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了身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因为重视实践教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变得旺盛的生命力。

(2)有关教育的社会心理

教育心理学除了研究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外,其他一切关于教育的社会因素都在研究范围内。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也会受到老师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并不简简单单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的原因也是在教给孩子为人处世,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情境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3)实际教学中策略的应用

第4篇: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要求: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主要研究领域。

2、理解神经系统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来源安通学校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1)神经元与突触

(2)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3)反射与反射弧

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的结构

(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

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反映

(2)感受性

(3)心理

(4)意识

二、感知与注意

要求:

1、了解感觉的含义与种类、知觉的含义与种类、注意的品质。来源安通学校

2、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组织原则、注意的特点与功能、注意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3、根据知觉规律,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正确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

2、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其他感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①什么是无意注意;②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2)有意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注意;②有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3)有意后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后注意;②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性教学

1、直观性教学的基本形式

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性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在良好的观察习惯

(五)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三、记忆

要求:

1、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与主要类型。

2、理解记忆表象的特点、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贮特点、遗忘的基本规律及其主要原因。

3、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一)记忆及其类型

1、什么是记忆

2、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编码、存储、提取。

3、记忆的主要类型

(1)记忆对象分类

①形象记忆;②逻辑记忆;③情绪记忆;④动作记忆。

(2)记忆阶段分类

①瞬时记忆;②短时记忆;③长时记忆。

4、记忆表象

(1)什么是表象

(2)表象与后象的关系

(3)记忆表象的特点

①直观形象性;②形象概括性;③模糊片断性;④个别差异性。

(二)记忆系统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1)瞬时记忆的特点

(2)瞬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瞬时记忆的存储(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特点

(2)短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短时记忆的存储(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3、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特点

(2)长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长时记忆的存储(存贮方式,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三)遗忘

1、什么是遗忘

2、遗忘的种类

①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②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

第5篇: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出版对广大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对致力于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对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社会认知的主要议题及社会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不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以及最新研究动态,还有助于我们研习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进而帮助我们科学严谨地开展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综观全书,主要凸显以下3个方面特点:

首先,该书对社会认知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客观的界定。作者把社会认知分为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3个方面。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刺激属性直接的整体的反应,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则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社会认知。同时作者把社会认知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进行了对比,详细阐述了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这种对基本概念的全面、系统、详尽的阐述,有助于社会认知心理学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对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以及研究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内容丰富、经典,但又不失新颖。《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比较全面地涵盖了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点议题,例如印象形成、态度加工、归因、偏见以及自我与情绪加工问题。这些研究问题同样也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或认知心理学非常关心的经典研究问题。该书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对这些经典研究问题进行了新的阐述与探讨,使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深刻认识,既把握了研究问题的经典性,又注重新颖性。最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用一整章的篇幅来介绍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见此书第三章)。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我们可以借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技术手段来考察人类的社会认知加工,从神经的层面来揭示社会认知加工的本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引入必定引领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对该部分内容的介绍上,作者参考了大量关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文献。该部分内容都来自最新发表的研究结果,体现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最新研究动态。因此,《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既能让读者比较全面地把握社会认知心理学的重点及经典议题,又能让他们了解社会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动态。

第6篇: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心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为: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心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第7篇: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挑战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67-02

自心理学研究产生以来,经典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层出不穷、不断发展,其中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各分支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也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领域。但在近十年中,教育心理学不断适应各学科的要求,朝向一种包容性广泛的方向发展。我国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但形成体系的教育心理学还源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学者一方面学习、引进西方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展开独立研究。尽管当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比较成熟、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制上也趋于完善,但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创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不足逐渐显露。

一、社区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一)社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显现。为了捍卫个人利益,美国国民发起了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为社区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准备条件。然而,社区心理学真正诞生的标志是1965年5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维姆斯哥特市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会议产生并创建社区心理学这一新领域,同时呼吁社区心理学重点关注“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连接个体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心理学过程”。美国心理学会则在第二年成立了社区心理学分会。

尽管如此,直至1975年4月,社会心理学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中真正取得了学科建设的独立地位。会议的主题是预防与促进社会行动以及公平与尊重多样性作为主题,同时探讨了社区心理学家的培训模式,促进了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卫生的分离,使社区心理学真正走向学科独立和特色化发展。1987年,美国心理学会将社区心理学分会改名为“社区研究与行动学会”(SCRA),促进了美国社区心理学向多学科合作及重视行动研究过渡的新阶段。

(二)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心理学的服务和干预重点是加强个人与社区目前的心理防御能力,同时发展和提高个体个人能力而不是治疗其病例缺陷。因此,这种服务和干预重点可以大大降低心理或药物治疗的个体人数。因此,社区心理学家逐渐将工作聚焦于一级预防(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二级预防(心理症状早期阶段的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官能障碍的治疗等)。

2.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区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与社区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合作的研究关系,将理解提高个体、社区及社会的生活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广义地讲,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社区之间多样的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关系,社区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生态学水平的分析,像朋友圈、工作环境、学校、志愿者协会、宗教集会、教会、社区及邻居,或者更大意义上的社会或文化均属于这类社会关系。此外,社区心理学还关注互助型组织和自助型组织,当个体面临巨大压力事件时,会采用非正式渠道(朋友,邻居,同事)来获得社会支持。因此,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是社区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

3.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社区心理学属于交叉学科,因此其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参与观测法,是研究者“加入”社区生活,与社区成员一起工作、生活,从而观测他们的情况的方法;(2)个体定性访谈法,是以合作的方式和开放式问题来消除参与者语言和经验的影响,集中于小样本研究的方法;(3)聚焦组访谈法,与定性访谈相似,但在团体中可能消除一致的观点;(4)社区个案研究法,是集中于一段时间仅研究单个组织或社区的方法;(5)定量观测法,是以大样本数据进行标准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6)随机区组实验法,是采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的实验方法;(7)非同质比较组实验法,和区域实验很相像,无随机分配条件;(8)间断时间序列设计,是采用多基线设计,在实验干预前后对一个或几个情境进行纵向测量的方法。

(三)社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自1975年美国奥斯汀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议以后,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的趋势,每种趋势都代表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1.预防和提高社会胜任力

社区心理学的发展能有效解决社区居民的各类问题,如儿童的社会发展障碍和学习障碍;青少年各类行为问题;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离婚、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

2.社区构建、公民参与和授权

为了体现社会构建以及公民参与的趋势,社区心理学家集中于研究、开发或创造一种社区系统。这种系统一方面能够加强社区居民的社区感觉,推动其参与群体活动计划、实施的经验,另一方面能够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影响更多的居民群体,帮助他们进行社区变革并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3.理解人和文化的多样性

社区心理学家正尝试创建与文化社区中居民的合作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心理学家不仅鼓励居民参与研究设计和实施的各方面,而且试图让他们理解不同的文化群体以及这些不同文化群体所产生的各类因素。

4.社区心理学的生态学转向

社区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向是逐步建立生态化的社区。研究者凯利及其同事提出了社区心理学的四个生态学规则,即相互依存、资源的循环、适应和延续。社区心理学还对环境心理学进行了长期关注,他们都强调自然条件下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同时将其概念、理论等应用到社会行为中。此外,研究者西恩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社区心理学对物理环境的研究兴趣逐渐增加。

(四)我国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西方的社区心理学正趋于成熟,但在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显现一些有关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个体对社区心理学的认知仍旧模糊不清。不少人认为,社区就是“居委会”的翻版。但是综合我国实际情况,社区心理学既要狭义地研究小区居民的心理服务工作以及和谐小区建设工作等问题,也要广义地研究和谐社会建立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社区心理学重点关注个体问题行为的预防以及个体社会能力的促进,同时提供社区的生活水准,建立和谐文明社会。

我国心理学者对社区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一是社区与青少年发展。考察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社会态度以及家庭因素中家庭软环境(家庭关系和家教方式)之间的关系。在保护青少年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社区预防与矫正使社区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二是社区老年人的研究。考察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社区集体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三是其他社区人群的研究,特殊女性(更年期妇女、离异女性)、亚健康人群、残疾人群、外来人群等。

二、对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

(一)方法论的挑战

社区心理学为当代教育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多元化、生态化的理论视角。随着社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兴起,教育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研究,将原有的方法论进行改进,并从另一角度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了取向多维、方法多元、立场多重、观点多样、研究环境生态化的宗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过程,而教育心理学面对的是情感丰富、有情感体验的人,因此量化研究与实验方法必然导致教育情境的局限。社区心理学以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生活环境生态化作为研究目标,在方法上给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提供了另一种研究决策。

(二)对研究内容的挑战

社区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众多相关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开放,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区分什么不是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不是什么是社区心理学的。尽管这门学科的科学地位已经得到承认,但其具体研究领域仍在不断发展,相关内容界定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很可能与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有部分重叠。同时,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一定作用,例如在对青少年教育的一些观点方面,社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能对经典的教育学原理发起了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2]陈良,张大均.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7,(5).

[3]曹智荣.国外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

[4]冯增俊.美国社区心理学概述[J].心理学动态,1989,(2).

[5]王广新.西方现代社区心理学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6]金庆英.社区心理学研究综述[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6).

[7]于华林,杨毅.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述评[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8]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1).

[9]张骞,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2).

第8篇: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整合;分裂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45 ― 04

有关心理学分裂与整合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很多研究者认为心理学的分裂不利于心理学的发展,甚至有研究者担心心理学会被其他学科吞并。因此,很多心理学家都在积极尝试将心理学整合为统一的学科以促进心理学的发展,维护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但是,由于心理学在科学观、方法论、研究对象以及学科性质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因此不能强求心理学的存在形式与其他统合学科的形式完全相同。当前学术界所谓的心理学的“分裂”样态,或许正是其应然的存在样式。心理学的分裂或整合,可能只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假命题,心理学既不需要整合,也根本无法进行整合。本文将在对以往心理学分裂与整合的研究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以新的研究视角重新探讨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以还心理学应然的学科面貌。

一、心理学分裂的现状及其整合研究的尝试

(一)分裂的心理学

学界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心理学处于分裂之中,而这种分裂局面的形成有诸多原因。Stephen C. Yanchar和Brent D. Slife认为,心理学的分裂主要有如下原因〔1〕:第一,心理学专业的奖励机制不完善,对于心理学理论创新的支持不足,并且学生在受教育的时候易受到导师固有观念的影响,这加剧了心理学的分裂。第二,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地联系,心理学的很多研究脱离实际生活,导致心理学应用领域与学术研究领域的断裂。第三,心理学理论形态的多样性,不同的心理学派别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以不同的哲学方法论为指导,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以及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导致学派之间难以统一。第四,方法论的多样性,不同心理学派别持有的哲学观点不同,其方法论也就不同,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的方法论来源于实证主义,而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的方法论则是现象学和解释学等。

心理学的分裂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缺少共同的基础,“心理学家总是各自为战,虽然研究对象相同,但却从不同的基础出发,使用不同的方法,说不同的行话,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2〕3同时,他们还认为心理学正在被其他学科蚕食,面临被吞并的危机。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室的研究中,关注的是实验和数据,注重从某一侧面入手研究人的心理实质,强调实验数据而忽视了实验结果对人和社会的指导意义;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则关注心理学理论的实际意义,认为实验缺乏一种整体观,把人等同于物从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性与能动性,因而无法解释所有的心理现象。实际上,心理学内部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也存在着由来已久的对立倾向,心理学的学术研究强调其研究的纯洁性和高尚性,认为学术是第一位的,应用是第二位的;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则强调心理学的着力点在于实践应用,拒绝把心理学当做纯科学。〔3]193学术研究关注的是个体,缺乏对社会宏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分析且其基本原理脱离社会实践;应用研究则把心理学带入一些微观领域,出现了很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第三种文化”下的心理学整合观

在《两种文化》之后,斯诺又于1963年发表了《再看两种文化》一文,并预见了“第三种文化”的出现。这种文化将弥合人文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之间的沟通鸿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两类知识分子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且关系融洽。〔4]24斯诺的“第三种文化”有利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对缓和两种文化之间针锋相对的现状也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种文化”具有包容性、超越性和大众化的特点,能够容忍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可以使每一种观点都得到严肃对待,对于不同的学科可以相互包容,并且学科内部不同观点和学派之间地位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文化结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取向,用一种“统合”的观点解释问题,试图从两种不同取向结合的角度进行科学研究,更具综合性;同时,这种文化也是一种大众文化,由于学者们对专业问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诠释,因而可以使普通民众了解专业化的知识。〔4]25在“第三种文化”的指引下,心理学内部需加强对话交流和互相谅解,认真思考不同学派和不同取向的心理学观点,并在一些问题上先达成共识;在关注心理学理论发展与心理学专业化的同时,也应重视心理学的社会指导意义,要让心理学知识大众化,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惠及大众,彻底掀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使心理学真正为人类做出贡献。

学界普遍认为心理学处于严重的分裂之中且危机重重,心理学的整合势在必行。“第三种文化”的出现虽然给心理学的整合指出了一条道路,但心理学的整合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相互融合。其实,心理学这种分裂的样态正体现了心理科学自身的特点,既包含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也囊括了“第三种文化”。如若忽视心理学自身所固有的天然的学科特点,试图运用某一“范式”或科学观强行进行心理学的整合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必要的。虽然我们也提倡心理学整合的学术性研究,但仅限于学术研究而已。

二、对于心理学整合的疑问

(一)心理学是否可以在一种科学观下整合

有研究指出心理学的整合需要统一的科学观作为保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心理学家所持的科学观各不相同,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对心理学进行整合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自心理学诞生之日起,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研究准则就深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以实证主义哲学为方法论指导的心理学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主流心理学所倡导的是“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可被观察和实证证实的经验,并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的是将心理学建成精确、客观、实证的自然学科,树立心理学的科学形象。〔5]92这的种“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虽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并朝着客观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使心理学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研究中所出现的“不分”的伦理问题就贬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割裂了心理现象的整体性,把对完整心理现象的研究分解成片段式的、碎片式的研究,无益于说明和引导人们的心理活动。这种困境引起了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家的关注,他们认为,在心理学研究中不应忽视人的价值以及心理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强调心理学研究应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将整体的人及其心理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注重人所特有的独特性,提倡使用访谈法、历史法、临床法等颇具人文主义特色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现象。但是,由于缺乏客观标准且其科学性无法证明,因而其神秘色彩依然十分浓重。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科学观指导下的心理学各执一词、互不妥协,导致心理学的分裂与割据局面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有研究者提出了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为一体的心理学的“大人文科学观”。〔3]351在这种科学观的指导下,我们就要摒弃纯粹以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的方式所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而要谋求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融合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以这种科学观为指导,心理学家进行了很多理论研究,如尝试整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谋求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试图缓解不同取向心理学家的关系、改变心理学分裂无序的局面;尝试对心理学进行全新的学科定位。但是,这种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一体的“大人文科学观”在当前仍然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要在一种科学观的指导下来整合心理学是不可能的。

(二)心理学是否有统一的哲学方法论

实证主义、解释学和现象学作为心理学的三大方法论基础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证主义认为,只有可观察的经验才是认识的基础,坚持对经验进行描述并认为只有被经验描述的认识才是科学的。受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冯特在心理学独立之初便主张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和生理学的模式对心理学进行研究;随后出现的行为主义更是将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推向了极致,华生声称要将心理学转变成为纯实验的科学并把行为还原为刺激(S)与反应(R)的联结。在行为主义那里,“心理学就成了研究一种物理化学变化引起另一种物理化学变化的自然科学”。〔6]

与实证主义方法论不同,现象学强调对人的独特性的研究,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为研究重点,强调描述的方法以及整体论的观点;解释学则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即历史条件、历史环境以及历史地位对理解者理解文本的影响,主张使用一种与自然科学“说明的方法”不同的“理解的方法”。布伦塔诺反对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主张把意动当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且重视人的能动性和整体性,从而开创了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研究的先河。随后兴起的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的整体性,主张对意识和人格进行整体性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要求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与动物和机器不同的特殊性。由此可见,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所推崇的哲学方法论是不同的,要想使心理学各个派别摒弃自己的哲学立场和方法论转投他人怀抱亦是不可能的,故试图用一种哲学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来整合心理学也是难以达成的。

(三)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随着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兴起,在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问题上,研究者又提出了心理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的观点。〔7]119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基础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等问题。人的心理不仅有其生理基础,而且也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影响。在探讨心理学问题时,我们会用到自然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设备,也会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方式,纯粹从某一个角度、采用某一种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都是不全面的。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表明,心理学正在成为一门连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枢纽”学科。既然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那么其交叉点在哪里?它们是如何进行交叉的?等等,这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和厘清的问题。

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学没有必要禁锢在旧式的学科划分之中,心理学应谋求自己应然的学科定位,即心理学应该属于“科学人文学科”。〔5]2-6在这种学科定位下,心理学研究应强调在某一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人的心理进行整体研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反对唯实证方法的倾向;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心理学为指导,吸收常识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的合理内核来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本土化研究,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如实反映人的心理,进而预测、解释和干预人的心理和行为。但是,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存在已久且分歧严重,要使学界接受心理学的“科学人文学科”定位也是困难重重。至今,心理学不也仍然是既有科学主义取向的实证研究,又有人文主义取向的人本研究吗?这两种取向的心理学研究或许都能部分解释对方所承认与主张的某些观点,但彼此却并不隶属与统摄。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人文科学的属性,这应该是心理学自身应然的学科定性。

(四) 库恩的“范式论”是否适合评判心理学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发展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影响下,冯特决心采用实验法来进行心理学研究,并进而树立心理学的科学形象。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库恩的“范式论”就是对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科学哲学。库恩认为,如果一门学科没有建立自己固定的学科范式,那么它就不能称其为科学。以此为标准来判断,心理学就不是库恩“范式论”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心理学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以库恩的“范式论”为指导,很多心理学家致力于探讨心理学究竟是不是科学?有研究者甚至认为,应将心理学踢出科学的大门,原因在于多年来心理学进展缓慢且未形成“统合”的理论体系,即心理学未形成能够称其为科学的“范式”。但是,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库恩把物理学的发展模式经抽象和概括总结成科学发展的一般模式,似乎一切科学的发展都类似于物理学,而事实上,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其发展也可以遵循不同的模式,特别是像心理学这样一门以人,而不是以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其发展不可能,也不必要走物理学的道路”。〔2]3况且,库恩范式论中的“范式”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概念且其理论本身是一种不可知论,是站在实用主义立场上提出的观点,否认了科学的进步性。〔8]

总之,由于心理学具有研究对象复杂、研究方法多样、理论众多等特点,因此试图在一种科学观、一种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来整合心理学、试图用库恩的“范式论”来评判心理学的科学性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从另一个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问题。而一旦当我们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时,就会发现心理学既是难以整合的,也是无须整合的。

三、“殊途同归”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难以整合

心理学的整合是一个难以完成的工程。心理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时代性。心理学会第一时间吸收最新的哲学观点和科学前沿理论并将其结合在自己的研究中。例如,跨文化研究兴起之后,各个国家都在探讨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希望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与历史特征联系起来,发展有本国特色的心理学。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就强调以哲学作为指导原则,结合中国历史文化特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但由于各国均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也都有其自身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结果貌似繁荣和发展了心理学,实质却加重了心理学的分裂。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将永远无法成为一门“统合”的学科。第二,多样性。心理学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即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科分支的多样性。〔7〕7心理学可以借鉴物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备以推动自身的研究。由于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在借鉴这些新理论、新技术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也会生发出更多新的心理学分支。以往对心理学进行整合研究的尝试性研究虽然从理论上讲可能有利于心理学理论的整合,但因这些研究都是阶段性的、暂时的结论,对心理学的理论整合并无实质性影响。第三,复杂性,主要是指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我们不可能只考虑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某一属性,而不顾其他属性。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各心理学流派均从一个侧面或属性出发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从未有任何一个学派从多个侧面和多重属性出发同时进行心理学的研究,这不是因为它们不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心理学根本就不具备进行如此研究的条件。

(二)心理学无需整合

事实上,心理学并没有分裂,所谓心理学的分裂实际上是在心理学整体框架之内不同取向的研究,这是心理学应然的研究状态。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心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分裂。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得出这种论断主要是由于研究者片面地使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或者人文科学的标准来评判心理学,而忽视了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纵观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理论心理学家在不断地批评那些实验心理学家在实证主义道路上走上了不归路,但许多心理学实验又确实对人类未来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在人工智能以及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交叉渗透等等,Daniel Kahneman 就因将认知心理学有关人类认知决策和判断的实验研究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提出了“预期理论”,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另一方面,心理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引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对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我们更应该关注其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其实践应用价值。一些持实证观点的心理学家在罔顾心理学人文社会属性的前提下,质疑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研究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需要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互结合,当前看似分裂的心理学研究,实质上只是心理学在其应然框架内的合理存在样态。

从西方心理学二分法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我们认为,两种取向的心理学的研究目的都是解释和预测人的心理与行为,也就是说不论是从科学主义角度出发还是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心理学研究的目标都是解释和预测人的心理和行为。据此,心理学研究只是围绕着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在进行不同角度和取向的研究,其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即 “殊途同归”。〔9〕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终会整合为“统合”的学科,可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统合”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但我们认为,站在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共同进行心理学研究,可能才是引导心理学发展的正确路径和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持有一种辩证的态度:心理学理论终究可以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即使现在看起来遥不可及但是未来必会实现;实证研究也应该在理论的指导之下开展,既要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也要突出理论的指导意义,要认识到实证研究是无法代替“理论先行”的地位的。目前来看,心理学分支庞杂且每一分支都有其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虽然心理学不同领域各执一词、各持己见,但都获得了诸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批评心理学这种分裂的状态时,也不要忽视这些分支领域的不断突破和进步不仅没有损害心理学反而促进了心理学发展的事实。试问心理学新理论、新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不正是体现了其生命力吗?心理学的这种主客观结合,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研究方法多样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用某一种科学哲学或科学观来定性和整合心理学,研究者在对心理学进行整合研究时也应认识到,心理学或许有适合其自身学科特点的科学观体系,只是我们目前还未发现而已。在理解了心理学的特殊性和其当前的存在样态之后,我们就应该顺应心理学的现实状况,这样才能繁荣心理学、巩固其科学地位。我们认为,心理学在当代不仅没有必要进行整合,而且如果罔顾心理学的实际进行整合,反而会影响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既没有分裂,也不需要整合,心理学分裂与整合的问题或许只是心理学学术研究中的一个假命题。我们应该尊重心理学固有的天然的学科特点,让其以其固有的应然样态存在并以其应然的方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

四、结语

心理学是一门“顶天立地”的学科。心理学的“天”就是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心理学的“地”就是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生理学等基础的自然科学领域。心理学要存在于“天地”之间就要依靠这二者的相互协调和相互支持。我们认为,心理学“学派林立”和理论观点多样的特点,就是其立足的基础和应然的存在形式。心理学就应保持其多取向、多视角、多属性的特点,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生存于“天地”之间并获得其应然之发展,而根本没有必要强行整合为像物理学、化学那样的统一科学。

〔参 考 文 献〕

〔1〕Stephen C. Yanchar and Brent D. Slife,Pursuing Unity in a Fragmented Psychology: Problems and〔 Prospects〔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7, 1(3) , p.238.

〔2〕叶浩生.再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J〕.心理学探新,2000,(02).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曾永志.“第三种文化”的哲学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3,(11).

〔5〕贾林祥.论西方心理学的价值取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6〕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与整合〔J〕.心理学报,1999,(03):4.

〔7〕杨玉芳,孙健敏.心理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

第9篇:心理学的了解范文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心理学家就开始专注于研究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以桑代克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对教育学与心理学进行了最为深入的研究。桑代克所著的《教育心理学》就是第一本讲解教育学心理学之间关系的著作,我国也对该书进行了翻译,并形成了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桑代克在他的书中分别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对心理学教育的观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后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与之大致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教育心理学的开山之作。现如今,教育心理学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它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心理学在教育界的作用,研究课题方面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它已经将研究方向深入到教育心理学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将原本理论化的观点进行社会实践,从而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这种实践行为也促进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广,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教育心理学独立性发展

在20世纪前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心理学体系脱离而出,但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持,教育心理学开始变得空洞起来。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并没有持续很久,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自觉扩展教育心理学内容,并尽可能地脱离课堂式、说教式的教育,使教育心理学走进社会,从而实现了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这两大心理学的最广泛的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心理学的独立发展时期,该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不断涉及新的领域,提高教育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它不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作为教育学与心理学两者结合后的一种服务于校园与社会的实践性学科。

3.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的变化

我们可以从各种学科研究课题的变化上看出其研究重点的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候是方向性的改变。其中作为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维特罗克提出了他自己在教育心理学上的理解,他将教育心理学从单一的理论研究转变为实践教学,这种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推广初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传播者,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试验对象,这种复杂的关系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身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后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开始向教育工作者的自身能力与教育对象的学习方法方面进行转变。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学改革为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很多学生理论丰富,但实践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心理医学领域独立工作。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真实的心理疾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这种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在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同时,还培养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独立性。因此,传统心理学的纯理论研究方式向实践教学研究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种转变必将是成功的。

4.教育心理学启发与影响

教育心理学自20世纪初发展到现在,无论是从理论教学到互动式实践教学,还是从单纯的心理学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统一,都对社会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受这种启发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界,以美国教育界为例,加德纳就曾对美国教育进行过批评,他认为教育要结合文化,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直接影响到智力的发展,早期美国对外界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和政策,导致美国民众无法了解中国,更不用说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这种在心理学界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之后美国逐渐放开了对中国文化进入美国的限制,将中国文化作为美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国也通过对这种文化的包容和学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也是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学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对政府决策进行影响和启发。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