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推动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向前发展。高校《通信原理》课程学科教学的知识结构与内容框架主要包括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等七个方面,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策略的知识应用进行论述,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hulman教授,针对当时在对教师的资格认证中,将教师的教学能力简单理解为教师具备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问题,指出对教师知识的分析是推动我们对教师行为分析的最主要的因素,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pck,也有人译为教育学内容知识、教学学科知识、教学专业知能、学科内容教学知识等)这一重要概念。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混合体,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独特的专业理解,为教师所特有,是“教师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具体学科内容而做出的理解”。学科教学知识使教师学会如何组织和呈现具体学科的主题、问题、结果,使之与学习者多样的兴趣与能力相适应,从而组织教学。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出,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将特定的学科教学内容加工转化而形成的能为学生接受的知识。wWW.133229.cOM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需要教师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情景知识等进行整合,并对教学经验不断归纳、总结与调整。因此,学科教学知识具有实践性、情景性和个体性。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揭示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复杂过程,使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更为深人与科学。
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引起了学者们对与教师教学实践相关知识的重视,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与研究,“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成为教师教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科学教育等学科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与基础框架。后经过修改和补充,舒尔曼又进一步阐释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框架。以此为基础,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同小异,基本上都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包括:教师教育信念、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学情境知识等几个方面。
二、《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电子与通信类专业从而也成为极为热门的专业。在电子与通信类专业的课程结构中,《通信原理》是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此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研究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论原理、实现方法和系统性能,能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中灵活应用,并激发他们对通信学科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来适应这一日新月异的领域。该课程内容涉及随机过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息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教师则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创新人才教育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框架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框架,除理论研究之外,也要进行实证研究,如调查分析、测量、比较等;而教师知识结构必然会涉及学科和专业。以往的研究多涉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近年来,高等教育专业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也开始受到重视。笔者在理论分析、听课、亲历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高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一)《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知识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因课程中具体内容的性质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教学模式有:仿专家思考模式,是要求学生像通信专家一样思考,强调学术严谨,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概念转换模式,是通过使学生产生情景上的冲突,改变学生原有的概念,帮助他们建立通信科学概念的模式。探究模式,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和以学习共同体为中心、分工负责、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研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或“合作探究”模式。基于项目或课题的教学模式,即以“导向”性的问题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概念、原理,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调查得出解决方案等。
在熟悉《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根据本科和高职专科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不同和学生基础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式。根据作者的经验,本科教学中适合采用仿专家思考模式、概念转换模式、探究模式;高职专科教学中,则宜运用基于项目或课题的教学模式和探究模式。这些模式在教学中还需要灵活交替使用。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师都应当具备体现《通信原理》课程特点的教学策略。笔者在教学中大量使用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以及案例教学的策略。
(二)通信专业课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知识
通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人才,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在通信领域内获得专业训练的高级技术人才,以适应国家加速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专业是以通信技术为主,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宽口径专业。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重点围绕通信系统设计、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及测控、现代交换技术、光通信技术、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等展开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只有从总体上理解了通信专业课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处理好《通信原理》和其他课程的关系,达到预期的专业培养目标。为此,我们需要根据创新人才教育的大思路,从高等教育特点和各学校具体条件出发,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加强专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活动。
(三)《通信原理》课程目标与内容知识
为了适应新世纪的需要,《通信原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别是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信息通信与传输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模拟和数字通信方面建立清晰的系统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一般分析方法,并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设计能力;使学生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从而把握通信学科发展脉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培养能够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新一代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原理》课程内容具体包括:通信的概念、通信系统基本组成、数字通信系统、信道简介;信息嫡的基本概念;awgn信道下香农信道容量理论;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互相关函数与互谱密度;hillbert变换,解析信号,等效基带分析;随机信号与平稳随机信号,窄带平稳随机信号,高斯白噪声过程;模拟调制;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的数字传输;带限awgn信道下的数字传输等。对这些内容的深入了解和精深掌握是做好《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的前提条件。
除了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以外,教师还应该对通信的研究史和发现史、学科研究与开发最新进展,特别是光电子通信有较多的了解,并在教学中适当进行最新研究与开发成果介绍。
(四)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知识
通信专业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对具体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包括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困难的知识。所谓学生学习需要的知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某个通信原理课程内容之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科理解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只有深人了解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需要哪些预备知识、难点是哪些等,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时,较难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包括通信的抽象概念、随机过程概念、信息熵、hillbert变换,教师教学中应该努力让学生掌握这些方面的内容。
(五)通信安全意识
通信安全涉及国家、单位,以及个人的通信秘密保障,关乎国家、社会征集、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安全。现有的《通信原理》课程教材都不涉及通信安全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通信原理》课程教师不仅自己应该具有一定的通信安全知识和相关思考,更应该将其渗透于《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之中。
三、《通信原理》课程学科教学知识的运用
《通信原理》课程教师应该具备上述学科教学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作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通信原理》课程学科教学知识进行了灵活运用。下面对其中的教学策略知识的运用举例说明如下:
(一)学科知识传授方面,教学重点放在数字通信系统部分
《通信原理》内容包括通信的基本理论、模拟调制、数字传输、编码技术几个大部分。由于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是数字通信,因此,教学重点在数字通信系统部分。在课程的开始阶段,让学生准确把握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各模块的功能,使得学生能够把本课程的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在学习具体知识点时能明确它们在通信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收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效果。《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在理论教学方面,要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论原理、分析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采用设问思考和逆向思考提问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接受能力,在备课时,采用换位思考方法,感受学生的困惑,考虑讲解的技巧,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注意将学生自学和精讲重点、难点结合起来。在每章及每小节结束时,注意进行课程总结,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便于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二)通过介绍新技术进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信原理》是通信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的最新技术不多,而本院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通信方面的后续课程也不多。而且,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工科教育的一个较明显的缺陷是最新科研与开发成果很难及时在教材中体现,用什么教材讲什么内容的传统也使得最新科研与开发成果很难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被包括进来。通信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同时,尽量了解更多关于通信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在教学中采用课内附带介绍最新进展的形式来实现。例如,在讲解基本内容的同时,附带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移动通信中常用多址方式、3g技术及其现状等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其视野,也能为他们将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指明方向。
(三)通过cai和仿真辅助教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大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在课件设计上注意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建构过程,重视知识要点的剖析,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在课堂讲解上,注意将重点内容在黑板上列出,避免让学生有看电影的感觉,同时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原理,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自的不足;同时,利用仿真软件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观察,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系统观念。
(四)加强教学实践,巩固所学内容
《通信原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加深理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实践。其一,精心设计实验,利用本系现有的实验设备,设计实验内容;其二,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编写仿真程序,采用课堂演示的方法。比如,通过仿真实现多种解调方式的误码率曲线,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它们的性能差异,体会“面对面”交流的乐趣。而编程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开发一个简单的数字通信系统,重点让学生练习使用信源编码信道及接收机的仿真实现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也加深了其对整个通信系统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25-01
一、怎样结识新朋友
现在同学们都是刚刚踏入高一的新生,许多同学都是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接触到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同学。说实话,能够在全中国13亿人中相遇是一种缘分。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去结识这些新同学呢?其实,想结交一个新的同学并不难,只要我们以真诚的态度去与对方交往,将心比心,大家是能和谐相处的。如我班的朱有良同学在生日的时候,买了一个大蛋糕请全寝室的姐妹一起分享,这样大家建立了友谊,心就帖得更近了。
然而,在实际中并不是绝对的如此顺利。有一些同学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虽然很想结交新同学,但却害怕别人不会接纳你。一般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一些比较内向和胆小的同学身上。如我班的同学,来自留守家庭,性格孤僻,不会主动和别人交往。唯一的朋友就是初中的一个同班同学,两人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就是无法和本班其他同学正常交往,以至于晚上就寝都要睡在一起。原因是她还没有与对方接触,就在潜意识中认定对方不会接纳自己;自我评价太低,认为自己没有本事,别人会不接纳自己;在以前的交往活动中,曾受过一些挫折,如被别人冷落,拒绝等。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目前和未来的社交活动,阻碍自己人际关系的发展。怎样解决呢?
首先,这样的同学应该主动的多花点时间与自己身边的同学在一起,要克服自己内心的一种“失败心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给自己一些成功的想象,对方对你冷落和拒绝也只是无意或暂时的。
第二,要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多在别人面前正确的表现自己的长处,特别是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即使很小,也要努力成功。
第三,如果被别人冷落或拒绝,我们就该对交往失败和挫折进行正确的分析。但是我们不能把所有原因都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有限造成的。这样就能增加自己在交往中的成功率。
二、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如何解决
既然生活在一起,那么这些摩擦和矛盾就是无法避免的。人是一种独立的动物,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思想独立。因此,不同的人在对待相同的事情时就会有不同的看法,矛盾就出现了。如我班的朱磊与朱锦前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引发矛盾,以至于最后酿成一起恶劣的群殴事件。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矛盾呢?现在有一些同学,看了一些电影,内容是关于黑社会的,里面有许多因为小事就大打出手的场面,再加上“明星效应”,许多同学就认为武力是解决事情的最好方法了。所以有一些人动不动就打架,甚至招来一些所谓的“兄弟朋友”来打群架,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难道除了打架就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吗?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其他途径。如果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矛盾,没有牵涉到什么大的利害冲突,那么只要大家各让一步,不就没事了,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嘛。要是遇上大矛盾了,自己解决不了了,那么我们可以请老师帮助解决嘛。不过有一些同学认为把自己和别人的矛盾告诉老师就成了“打小报告”,就不是男子汉的作风了。所以就老是自己乱解决,但最后往往是越搞越乱,越搞越复杂。搞得不好就是断送了自己的高中学习机会。
三、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更好的与同学和朋友相处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这是我最强调的,那就是真诚。任何感情都讲究真诚,如果感情失去真诚,那就不是感情了。真诚的去对待你的同学,那么你的同学就会真诚的对待你。那么这段友情就可以继续下去。
2.要学会互相帮助。积极帮助同学能够在学生集体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当同学处于困难之中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友爱之手,主动的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即使无法帮助解决,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同学对自己困难或痛苦的诉说,这也是帮助。因为外界的困难是暂时,内心的痛苦却是长久的,有人说,一个人把自己的痛苦告诉别人,那么他的痛苦就只剩下原来的二分之一了。那些整天只知道埋头学习,以各种借口拒绝同学的求助,把同学的帮助看成是一种纯粹的负担,是浪费自己时间的事情的人,他们在同学中就会慢慢的遭人冷落,他们拒绝帮助同学,结果也得不到大家的帮助。所以,我们应该有助人为乐的思想,积极帮助同学,共同进步。如我班的邓为亮同学因为脚做了手术,无法正常行走,就是在很多同学的帮助下解决吃饭、上厕所等问题的。
【关键词】液压系统 案例教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040-02
在现代液压系统的控制领域,目前广泛应用PLC控制。在高校液压系统PLC控制教学中,主要侧重于梯形图、语句表的编程,忽略了液压系统PLC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不紧密,造成理论知识来不及消化等问题。PLC的学习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法,才能让学生彻底了解液压系统中PLC控制的全过程,真正学以致用。
一 液压系统PLC控制教学现状分析
1.理论与实践脱离
液压系统的PLC控制是液压与气压传动和PLC控制两门课结合的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过于理论化,表现在很多初学PLC控制的学生经常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应用指令功能,梯形图、顺序功能图怎样编制,学生感觉这门课就是死记硬背某些指令,而忽视了PLC程序是怎样融入整个液压系统的控制系统中的。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液压系统的PLC控制,不仅要掌握液压系统的控制要求,而且要学会把PLC的指令功能融汇贯穿到程序设计中。目前液压系统的PLC控制学习的现状就是学过的学生不少,真正会用的没有几个,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2.教材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
传统的液压系统的PLC控制教学各部分知识之间是分开的,PLC和液压部分是分开的,教学内容以PLC控制为中心,大多数教材内容的安排都是PLC控制各种指令功能和使用方法的依次罗列,各部分知识之间缺少一个系统有机的整合,整个知识结构都是零散无序的,学生学习完后很难将各种知识综合起来去解决液压系统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PLC的产品种类较多,发展较快,液压系统的PLC控制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师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液压系统的PLC发展、设备和使用动态,了解企业对液压系统的控制技术人才的要求。根据液压系统的PLC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编写教材,理论与实践结合。
3.教师与学生
传统教学中教师充满激情地很努力讲述设计好的内容,而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只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教师的教学设计缺少从学生思维出发的引导,缺少悬念和情境,学生无精打采地听讲,缺乏主动参与的动机和机会。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详细处理了所有问题,学生只是一味地听,没有真正地思考问题,严重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学习的成就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案例教学简介
案例教学是指将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讲授基本知识、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改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首先运用于法律教学中,后来逐渐运用于其他学科。它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有效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顺利实现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经常转换教学形式,学生对此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学生始终维持最佳精神状态。最主要的是由于教学内容是工厂中的液压系统PLC控制的具体实例,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已经见过一些系统,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能够集思广益。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唱独角戏,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调动学生集体动脑思考,更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 液压系统PLC控制案例教学实例
1.选择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具有典型性的实例
根据学生理解知识的层次不同,采取逐步递进式增加课程难度。选择铁道轮对轴承压装机液压系统PLC控制,根据控制要求,总结机器动作顺序。教师给出液压系统控制原理图,将学生分成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个人思考和组内及组间交流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此案例建立总体认识和基本了解,分析出液压系统的动作顺序及各电器在不同工作阶段的带电情况。在Festo Didactic-Fluidsim Hydraulics软件中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并配置液压元器件。
2.提出初步实施方案
完成电气继电器控制设计及仿真。要完成中间继电器控制线路设计和电磁阀输出控制线路设计任务,将学生按照接受能力的快慢进行均衡分组,积极讨论,互相帮助,分析任务。在这过程中,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编辑电气控制线路,通过Fluidsim软件编辑分析运行结果。教师要及时指导,或参与学生的讨论或探讨。通过电气继电器控制仿真的动画来验证学生自己的设计,学生可以看到第一阶段液压油液的走向。当仿真动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教师对学生的初步方案及时调整,直到仿真正确。
3.PLC控制设计及仿真,在此阶段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理论教学中的硬件软件知识综合应用
分组讨论怎样选取硬件,进行软件编程和仿真。教师进行比较、评论、总结,学生从中得出结论,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4.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关键词:耗散结构 学科服务系统 知识服务 知识流动 知识整合 高校图书馆
分类号:G250
引用格式:洪拓夷.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学科服务系统知识流动整合研究[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6, 1(6): 433-439[引用日期]. http:///p/1/75/.
1 引言
学科服务是指图书馆面向科研用户需求或高校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等需求,提供各种知识推送和智力帮助等高层次服务,是研究型图书馆信息服务和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实践与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①探讨学科服务形式,如一站式服务、嵌入式服务、虚拟平台服务、个性化服务、团队服务等;②探讨学科服务内容,如依托馆藏资源为学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咨询、文献整理、知识移动、学科阶段性研究等方面服务内容[1];③从人力资源方面角度探讨学科服务,如学科馆员相关素质要求、基本服务技能、知识发现与整合能力等;④探讨学科服务的用户方面,如学科用户需求,学科用户与馆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与交流,学科用户与学科馆员之间的知识流动与知识分享等;⑤探讨学科服务的知识管理;等等。这些相关探讨中虽然涉及学科服务系统及知识流动与整合方面的内容,但更需要通过耗散结构理论对学科服务系统知识流动与整合进行深入研究,此研究对图书馆组建和管理学科服务团队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于整合图书馆内外学科服务资源,推动学科服务系统的知识流动、整合和服务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 学科服务系统的耗散结构及知识流动整合内涵
2.1 学科服务系统的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是用来研究某一开放系统因相应条件变化而影响系统发展趋势的。这个系统既可以是自然科W领域的,也可以是社会科学领域所研究的内容。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离不开以下主要条件的存在,即远离平衡、开放性、非线性结构和涨落等重要因素。对于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的系统,当其某个主要条件因素变化或受外界某些相关条件因素影响,便会通过或大或小的涨落推进非平衡变化,系统就会从混沌无序状态转变成有序新态,或从较低有序状态转变成较高有序状态[2],系统终将被维持相对平衡与稳定。
图书馆学科服务主要体现是在学科用户与图书馆某一学科馆员或团队充分交流前提下,由学科馆员或学科团队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为学科用户及时发掘相关信息线索或知识,如为学科用户提供开题文献调研与整理、整个研究过程中的知识转移与整合以及后期成果转化的社会需求信息等,这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形式,具有鲜明的智力性和社会性。学科服务可以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出现而自成体系,系统内部各要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但由于受到一些重要因素影响,如学科服务的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不足、学科馆员专业知识不足和交叉学科知识补充缓慢、学科馆员对用户要求信息有接受耗损和误读、学科服务任务流程存在反复性和曲折性以及有关工作协同的迟缓与延误等,可能会导致学科服务滞缓,使系统产生波动,即所谓涨落。要想使学科服务系统能够快速适应新变化、新需求、新形势,就需要于涨落间快速协同,及时调整系统内部要素及结构,不断提升系统内部各个动力因素及其互助积极性,不断从外部吸收相关资源和能量,不断改进服务体系或服务格局,以形成新的相对平衡稳定的学科服务系统。由此可见,学科服务系统具有开放特性并远离平衡,存在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现象,它是一个符合耗散结构理论的系统。
2.2 学科服务系统的知识流动与整合内涵
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内各个要素知识含量及要求各不相同,如学科馆员及团队的知识储备和研究方向等不同,服务平台其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度不同,学科用户的服务目标和要求不同,各个服务阶段要素间的契合度不同,它们会因此不时地交叉、碰撞、互补,甚至就其自身在不同阶段也会为解决工作上的困惑和问题而不得不吸收相关知识,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信息流和知识流,而学科服务系统的最终平衡与稳定需要由知识流动所起的主要作用来完成。
学科服务系统知识整合是运用科学方法,以学科服务团队核心知识为中心,对系统内、外部知识流动脉络和内、外部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并重构。系统内外部知识主要包括系统内部的个人知识、团队知识、外部的专家知识、用户知识及更广义的外部知识等。系统知识整合其实也就是包括学科馆员、学科团队、学科用户以及相关的校内外资源等多层级知识流动及交叉融合,这种融合而成的动态知识是推动系统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极其重要的动力因素。
3 学科服务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及知识流动分析
3.1 学科服务系统的开放性与知识熵变
学科服务系统在本质上具有开放性。学科服务往往以学科用户的新任务为关注点和知识交流的结点与目标,并由此建立学科服务系统内外部的广泛联接,无论学科馆员之间、学科服务各团队之间还是学科服务系统与外部其他相关个体或系统之间,都会因此进行内外联络和交流,形成信息流动,这将促进系统内、外部知识和能量的交换与分享,使得学科服务系统表现出本质上的开放性。这种与系统俱来的开放性在学科服务过程中,为系统内、外部各个相关要素间的知识流动提供了平台和渠道,这使学科服务所需的有关知识和能量不断流进系统,经过学科馆员和团队的吸收与整合并增加其知识负熵,使系统向着新的平衡和稳定渐进。
学科服务系统在服务上具有开放性。学科服务在满足校内相关学科师生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在面向校外用户特别是为地方提供知识服务方面拥有可拓展的空间,而当高校图书馆越加融入社会,其服务就必然更加开放,服务内容也将更加广泛,各学科服务团队也就更加需要了解更多社会用户的各种需求,为最大程度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学科服务系统必然由此产生信息流动和知识熵变。
学科服务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开放性。为便于学科用户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图书馆学科服务项目,开展学科服务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方法工具、智力资源等动态资源都不得不面向学科用户开放。学科馆员本身为适应学科发展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同时,为能满足各种各样学科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学科服务,需要不断调整系统内、外部原有的各种资源,不断加强外部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输入,以改变学科服务系统内部知识熵变。
所以,学科服务系统是一个不断开放的系统,与外界存在主客观上的必然联系,其知识熵变随时可能发生。为保持学科服务系统的动态平衡,必然要通过开放渠道进行知识流动并改变系统总熵值。
3.2 学科服务系统的远离平衡状态与知识互补
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需求和知识环境中,由于学科服务系统受到内外部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使系统本身不得不随之变化和发展,如用户需求与资源保障、学科服务能力的不平衡,交叉学科用户需求与跨学科团队整合的不平衡等。这些不平衡影响因素将不断打破学科服务系统原有的平衡和稳定,并促使系统不断从外部获得资源、知识和能量等来交换和补充,以保障学科服务系统由刚刚远离的平衡钐向着新平衡态靠近。
学科服务系统中学科馆员和团队的相关学科知识储备有较大差异,可谓参差不齐,其知识熵增会导致系统产生暂时远离平衡的倾向。由于在学科服务过程中他们之间有交叉有联系,可以通过最便捷的学科馆员间知识互补得以暂时缓解,而系统远离平衡状态一旦凸显,系统内外部各个要素间已经完全产生各种矛盾和相互作用,使远离平衡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流动更加频繁和快速,这些作用和变化将促进馆员与馆员之间、学科用户与馆员、团队之间的知识互补与共享,以确保学科服务顺利开展并进行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因此,需要不断营造知识流动与互补的环境,不断改善系统诸多不稳定因素,不断挖掘各种智力资源和用户潜在需求,增加各种动力因素,以增强学科服务过程中的知识流动与互补,推动学科服务系统向着有序新态演进。
3.3 学科服务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与知识耦合
学科服务系统内、外部各要素间的关联程度和相互作用会不断发生变化,经常会由一个简单的关联和一定逻辑的对应关系,突变成复杂的、多变的相干性关联和非线性关系,他们相互扰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看似会暂时产生不平衡性和消极性,影响着系统暂时的相对平衡和线性变化趋势,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系统内外部各个相关要素及其关联结构将通过其不断开放、不断自组织、不断协同等方法营造要素耦合环境和运行机制,产生知识耦合,发挥其突出的作用,使系统不断向着更高有序推进[3]。
由于学科服务往往以高水平智力用户的更高需求为主要驱动,所以它对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及其结构的要求会表现出更大的苛刻性,对系统外部环境影响及各种需求会表现出更大的复杂性,而当学科馆员与对应的课题,服务项目与对应的用户需求,学科团队与对应的学科知识等发生非线性复杂变化时,需要各个相关要素及知识进行相互关联、渗透、互补与耦合。在学科服务过程中,既离不开知识互补与知识整合,更需要知识耦合。一旦各个相关要素及其知识发生耦合作用,就会产生整体倍增效应,使系统向着更高有序的方向演进[4],反过来又会不断作用系统各个要素,如优化配置、优化结构等。只有不断创造或改进知识耦合的环境与条件,才能使系统内外部知识不断产生耦合,不断产生推动学科服务系统向前发展的非线性正效应[5]。
3.4 学科服务系统的涨落特征与知识创新
学科服务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其内部一些要素往往会受到外部某些波动因素影响而进行扰动和衰变,并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资源和能量的流动与交换,使系统状态发生突变,即涨落运动,这种涨落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学科服务系统在原有服务格局这样动态平衡中,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即便出现很小的涨落,也会通过非线性作用而给予放大,并必然牵动学科服务系统突变成一个明显的巨大涨落,使其在内外部相关动力因素的积极作用下演进到又一新的平衡和有序。
学科服务工作是具有较强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智力劳动,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等,当他们与学科发展、用户需求等外部环境有着很微小的差距时,便会使学科服务系统向着暂时不稳定态演进,形成涨落,这种涨落必然会引起学科服务相关要素及其知识等因素的涨落,它们为学科服务智力投入和知识创新提供良机,加上外部环境相关因素的不断变化,使系统不断增加知识负熵,简单的知识流动不断升级,特别是面向交叉学科或新领域,各个相关学科内外部知识交叉与整合,形成具有一定逻辑性和系统性的融合知识或新知识。
只有充分了解学科服务系统中哪些要素比较活跃,哪些要素相互作用,怎样作用,怎样产生涨落,才能有目的地不断投入与知识服务和知识创新有关的如人、财、物资等相关动力因素,才能更有效推进学科服务工作和知识创新。
4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强化学科服务知识流动与整合
4.1 通过开放学科服务系统增强所需知识流动
由于不同学科用户要求的服务范围、深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在进行服务过程中不仅学科服务系统内部知识向外流动,也会因其内部知识无法契合和满足用户要求而使系统不得不更加开放,目的在于及时从外部补充系统所需的各种知识,这就需要及时调整有助于系统从外部吸收知识负熵的各种要素。学科服务系统越加开放,越有利于知识和能量的流动与交换,学科服务工作就会更加顺畅,学科用户就会不断增加,用户需求就会更加多样,更加连续,相关要素的调整和改进就会不断加强,系统内外知识流动就会加快,也必将不断促进系统内部集成知识和要素结构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知识整合、改造和升级。
学科服务的开放性决定了学科服务不仅面向本校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还要面向社会各个领域用户的不同需求,特别要为地方科技创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提供对应的学科服务。而在对外服务的过程中,系统内、外部知识会产生双向流动和渗透,学科服务不仅为服务对象及其他外部系统输送知识负熵,同时学科服务系统也会从外部其他系统引入知识负熵。服务的开放性增强了学科服务系统内外部知识的对流。
由于学科服务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有理论的和应用的、单一的和交叉的、传统领域的和新兴领域的,而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科馆员既是学科的跟踪者、课题的研究者,又是知识的吸收者和传递者。所以需要采用更加开放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多学科、高层次服务队伍建设。同时,把馆员自我提升与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专职馆员与兼职馆员相结合,校内聘用与社会聘请相结合。也可运用校际学科服务交流网络平台进行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以确保学科服务过程中相关知识的流入、流出和整合。
4.2 通过涨落促进学科服务系统自组织与创新
学科服务系统随时会受到内、外部不利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逐渐远离之前的平衡态并发生较为明显的涨落运动。这种受内外因素作用产生的混乱倾向或不平衡状态是随机的、暂时的,系统只要及时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通过对要素和结构的自组织与创新,增加知识负熵流入,就会推动系统不断向着新的平衡与有序靠近。所以,需要不断调整系统内部结构,对积极稳定的要素继续加强,对消极离散的要素及时消除,畅通知识流动渠道,加强内外交流,强化要素协同,确保系统进行有效自组织与创新。
各学科馆员自我认知能力、各服务和团队蕴含知识量等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互间的矛盾和作用,成为涨落诱发的因素;而用户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学科的不断发展是系统产生涨落的又一主要诱发因素。所以,我们要从几个主要方面着手学科服务系统的自组织和创新:①加强学科馆员自我提升。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之间的专业知识或多或少存在非对称性和异步性,所以馆员需要在工作中紧跟学科前沿,不断吸收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改进个人知识体系。②加强学科服务的团队作用。通过营造协作氛围促进学科馆员间的知识流动与共享,推动各团队及其知识的重组与创新,更好发挥团队作用。③深入调研,创新服务。用户不断出现的新需求是学科服务创新的不竭动力,只有当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学科服务才会因此改变原来的服务模式和习惯,才会促使学科服务系统各个要素和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或根本上的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服务项目,以满足学科用户不断变化的新需求[6]。④建立健全用户评价与反馈机制。用户评价与反馈机制既能用来控制和评价服务,又能促进学科服务团队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既可以用来全面梳理用户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和新需求,又可以成为预判和调整涨落的有效方法。
4.3 优化系统环境,加快相关隐性知识显化与共享
隐性知识是个人在长期实践中累积的个性化知识[7],它包括个人特有的经验、意识、隐喻、判断、倾向、态度、先见等。这些隐性知识具有私密性、情境性、经验性等个性化特点,其显化记录和保存有较大难度,有时甚至只能意会[8]。与学科服务有关的个体隐性知识只有在亲密的合作过程中,通过充分交流、仔细揣摩才能被发现,得以显性化和流动。因此需要创造和优化隐性知识交流的环境,如打造沟通与管理平台等,加强学科馆员之间及其与用户、专家之间的深层交流[9],特别需要注意相关隐性知识与工作情景及任务条件等的对应关系和非逻辑关系。利用先进的隐性知识发掘与管理手段,使重要的隐性知识得以显化和固化,如建立多功能隐性知识数据库,编制学科服务知识备用手册等,确保相关隐性知识能长期保存与共享。
在学科服务工作中,一个良好的制度、良好的氛围必然能激发人为其努力的热情和主动性。所以,为加快[性知识的显性化与流动,不仅要不断营造隐性知识交流的氛围,还要建立相关的学习激励与评价机制,如可以对积极主动分享出自己隐性知识的个人给予一定奖励等。定向优化图书馆及学科服务的人员、财力、制度等相关要素,激发学科馆员发掘、吸收和共享相关隐性知识的主观能动性[10],增强学科馆员、用户、专家等相关人员积极呈现、转移隐性知识及推动其流动的意愿和动力,提高学科馆员对隐性知识积累、运用和创新的能力。
4.4 通过交流与共享促进学科服务系统知识整合与服务创新
尽管学科服务系统的各个知识要素的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但他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和单独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系统内部与外部、个体与团队等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无时不在,无地不在,这就为学科服务知识整合提供了机会。尽管知识整合是相当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11],但通过学科馆员个人知识、服务团队集合知识、学科用户隐性知识以及外部相关知识等的彼此交叉、吸收、融合、集成和创新,便可形成或创造出新型的知识体系。
因此,经常开展校内外学科馆员、学科用户、有关专家之间的各种活动,既可以及时进行相互之间经验交流和知识流动,又可以促进其隐性知识、用户隐性需求及相关知识的互动与分享,并与系统现有知识进行最大程度的融合与重构。这种交流与共享越频繁、越深入,彼此间知识流动与整合就越活跃,就越能不断地提升学科服务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就会保质保量完成学科服务任务,最大化满足用户实际需要。显然,学科服务过程中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对知识整合与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外部知识对学科服务知识更新与重构是其他影响因素无法替代的,所以需要经常聘请校外学科服务专家、学科带头人、学科用户等与本馆学科馆员进行交流,指导本馆学科服务;需要积极主动跟进学科用户,跟进学科课题,重视与学科用户建立和保持长期、稳定和密切的互动与合作关系,充分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和各种隐性需求,以便及时进行知识整合、服务拓展与服务创新,更好地提供深层服务和增值服务[12]。
4.5 通过协同作用发挥学科服务系统整体功能
学科服务系统的动态稳定与快速发展需要注重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系统内外部相关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作用,需要注重学科馆员之间、学科团队之间的交叉互补与协同,注重学科馆员与外聘专家之间、学科团队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同,需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启发与内在联系,需要注重学科服务实体团队与网络平台虚拟团队之间的相辅相成与协同等,其目的在于保证学科服务系统知识结构的多元性、互补性和协调性,使学科服务过程中知识流动与整合更加迅速、合理、有效。所以建立健全较为完备的学科服务协同机制非常重要。
W科服务协同机制能够为学科服务的开展与升级创建良好的运行环境,能够及时协同系统内外部各个要素形成最优驱动力,促进系统各种相关资源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实现最优化的知识流动、共享、整合和创新。学科服务的协同包括方方面面,如知识资源协同、智力资源协同、方法过程协同等。首先,人力资源的协同尤其重要,需要在学科服务系统内外合理分工,才尽其用,有分工有协作,全面激发学科服务中人的激情与活力,确保其知识不断交叉、及时互补、最优协同;其次,利用网络建立跨校、跨境学科服务联盟,便于多元文化交流,优势互补;最后,建立与其他各个联盟及其用户之间的交互甚至于协同,它将是宏观上更大的协同。通过协同可以促进学科服务系统内外部要素间的深层交流,互为补充和相互促进,形成理想耦合动力,共同助推学科服务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5 结束语
图书馆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业务之一,是高层次智力劳动的最佳体现之一。通过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耗散结构及特征的深入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利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学科服务工作及其服务拓展和服务创新。要始终坚持系统开放,不断投入和提升系统相关动力因素,不断加强学科服务系统内部要素的改造与升级,不断加强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特别是与社会上其他用户、其他系统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加系统知识负熵及知识流动。要始终坚持不断优化学科服务系统环境,不断健全学科服务的各项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学科服务工作中的知识管理策略,不断增强学科馆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推动学科服务系统的知识流动、知识整合与服务创新,使学科服务系统在不断远离平衡的状态下,向着学科服务的更高标准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张晓艳.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11(3): 133-135.
[2] 谢守美.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7): 30-33.
[3] 洪拓夷. 信息咨询体系的耗散结构特征分析及运用[J]. 图书情报工作, 2006(8): 110-112, 127.
[4] 张宝生, 张庆普.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跨学科科研团队知识整合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21): 132-136.
[5] 毛刚,李贺, 李琳.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3): 93-98.
[6] 黄华, 周媛, 肖可以.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图书馆知识资本价值转化与协同演进[J]. 图书馆, 2013(1): 52-54.
[7] 郝君, 薛军龙. 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管理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3(23): 78-82.
[8] 洪拓夷. 论个人知识资源档案的开发与管理[J]. 现代情报, 2009(4): 164-166.
[9] 王萍, 王强, 周丽霞.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J]. 情报科学, 2010(8): 1253-1257.
[10] 严贝妮, 李宇佳.基于认知结构的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10): 89-94.
[11] 袁. 学科馆员的知识特性对学科服务知识整合创新绩效的影响[J]. 图书馆学研究, 2015(2): 89-1993.
[12] 张晓艳.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1(3): 133-1935.
The Subject Service System and Knowledge Flow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Hong Tuoyi
Huzhou University Library, Huzhou 313000
【关键词】 基层干部 教育培训 课程模式转型
【作者简介】 何斌,浙江省杭州市委党校培训研究处处长。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2-0049-03
以若干专题构成一个教学单元,以若干单元构成一个培训班的教学内容框架,这是当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基本课程模式。专题教学是这一课程模式的基本教学单位。随着干部教育培训形势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一课程模式是否还适应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是否需要调整和转型值得深思。
一、专题教学课程模式受到多重挑战
挑战对省级以下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来说是全方位和多层面的。
首先,2006年颁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提出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化的要求,全国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纷纷开展干部教育,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形成极大冲击。
其次,党的“十七大”提出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的要求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各级干部的学习机会、途径和渠道迅速增加。从负责培训的主体看,有各级党委政府干部培训主管部门组织的的培训,有“条块”系统组织的培训,有本单位组织的培训,从学习途径和渠道看,有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有高校的培训(甚至区、县基层干部到著名高校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有网络在线学习,有各级党委政府开设学习论坛的学习,有党委政府、单位中心组理论学习等。这些培训互有交叉,各级干部往往具有多种身份、承担多重角色,从而使各级干部学习机会大大增多,而各类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方式是专题教学。各级干部接受专题教学的机会越来越多,“口味”越来越高,一般性的、缺乏深度的专题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再次,公务员招考制度规范化运行多年,干部队伍学历文化层次越来越高。各级干部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越来越高。基层领导干部与中高层领导干部的学历文化层次差别在缩小,基层领导干部与基层党校教师的学历文化层次差别越来越小,加之领导干部越来越见多识广,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比较优势越来越弱,专题教学越来越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上述种种情况对基层干部培训院校形成多重挑战。以党校为例,党校系统从上到下,在专家数量、理论水平、科研水平、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都呈现梯次下降的趋势,省级以下基层干部培训院校的专题式教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理论水平相对较低,课程安排系统化整合较为困难。单元内的专题之间、单元之间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差,容易给学员留下“一锅煮”的印象。同时,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与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置于同一平台上比较竞争,其知名度、影响力、理论水平等方面的劣势不言而喻;基层院校教师与领导干部学历文化层次相比,越来越失去优势;基层院校教师教学中知识信息、前沿观点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的专题教学优势无疑在逐渐削弱,以致有些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学上满足不了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近几年对干部需求的跟踪调研印证了这一情况。在基层党校,2011年、2012年关于学员对师资选择的需求调研中发现,选择党校教师的比例分别是33.3%、21.0%,远远低于高校知名专家学者(69.0%、67.7%)和地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领导干部,这一数据反映了不少基层党校教师的专题课已经难以满足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
二、基层干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需求在不断增强
从近几年对干部需求的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基层干部系统、理论学习的需求在不断增强。在与党员干部学员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对系统学习、深化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有的学员甚至提出一次培训集中学习一个主题的愿望。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组织要求的层面看,对领导干部加强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的要求从来没有放松过。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对反腐倡廉的严峻局面,面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迫切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不能松懈。基层党校在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方面,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以学员评分为主的教学考核制度的制约,基层干部培训院校领导重视程度不一等因素的影响,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总体上是欠缺的,尤其是在系统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其次,党员干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渠道相对较少。基层干部工作的现实处境决定了工作之余要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比较难。同时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再回到高校课堂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可能性较小,机会不多。
再次,领导干部岗位变动对新的理论知识需求比较迫切。领导干部岗位变动始终是工作常态,特别是换届后,岗位变动更频繁。对新岗位所需的新理论新知识急需弥补。领导干部面对工作越来越高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需要专业理论的指导来开展工作,没有专业理论的支撑,很难对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决策。而理论学习有其自身规律。由于理论学习具有抽象思维要求高、较为难懂难学等特点,基层领导干部自学新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困难。
专题教学的功能是就某一教学主题,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讲解和阐释,提供一定的知识信息量和某一领域的前沿学术观点,给学员以理念上的启示和观念上的冲击。但专题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达到让学员系统掌握理论框架、理论原理与理论分析工具的目的。在不能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员对现实问题的判断与分析容易产生一知半解、生搬硬套、断章取义。理论教学则是以学科教材或经典著作为基础的较为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理论,以达到让学员掌握理论体系、原理和理性分析工具的目的。理论教学的规律是教与学更需要抽象思维、学习相对艰苦、掌握理论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它不是学习一两个专题能真正掌握的。基层干部有学习理论的需求,有学习理论的学历和能力基础,而专题教学又难以满足这种理论学习需求。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专题教学优势在削弱,基层干部系统理论学习的需求在增加,而专题教学难以达到理论学习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基层干部培训院校以专题教学为主的课程模式需要及时调整和转型,以适应基层干部教育的新需求。
三、基层干部培训课程模式转型的方向与举措
基层干部培训院校课程模式要适时由专题教学为主向专题教学和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学并重转变,在课程安排中增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体系性。
其一,根据不同班次类型和特点,调整专题课的比例,增加系统理论教学课程,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基层干部培训院校往往存在两校合一(党校、行政学院)或三校合一(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办学格局,要根据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不同的教学目的,增强不同类型主体班次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根据培训对象、培训学制等要素确定不同班次的培训教学模式,形成诸如研修式班次、研读式班次、研讨式班次、研学式班次等既有共性要求、又有不同侧重点的几种办班模式,避免教学计划设置“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要通过建立课程设置的教学委员会集体研究等机制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明确不同模式班次的课程设置总体要求,根据不同模式班次的课程设置总体要求安排不同班次的具体课程。党校主体班次要加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单元的教学,加强单元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适当加大课程数量和比例,在主体班中作为必修课给予安排。要通过加强师资配备、整合校外资源等办法加强这一单元的教学。根据理论学习的新需求,也可以针对特定对象,开办理论学习班。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讨,则以专题研讨班的形式组织培训。学制较短的班次,则仍以专题教学为主;学制较长的班次,要突出系统理论学习,专题课的比例要降低,学制越长,比例越要适当降低一些,使专题教学和系统理论教学保持适当的比例,从整体上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其二,要扬长避短,发挥基层干部培训院校优势,做强特色专题。专题教学优势在削弱,但基层干部教育并不能由此而完全放弃专题教学。专题教学因其时效性强、结合实际紧密等特点,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面对挑战,基层党校一定要扬长避短,发挥基层党校优势,做强特色专题。与知名专家学者相比,党校教师在学科理论、宏观问题把握方面是“短”,但在对学员的需求了解、互动式教学、市情区情县情的熟悉等方面相对是“长”;与政府或职能部门领导相比,党校教师在工作经验、了解实际情况等方面是“短”, 但在学科理论、互动式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等方面相对是“长”;同时,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宣讲又是党校的职责所在、特色所在;人文素养的欠缺在当前不少领导干部中又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因此,基层干部培训院校要做强做优政治理论与方针政策宣讲课、人文修养等专题课;做强做优能力导向的体验式、互动式教学课程;在深入基层实际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强做优市情、区情、县情类专题课。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外聘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讲坛的比较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此,基层党校教师在备课选题上要及时转型,做强特色专题。同时,要严格把关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的专题教学备课质量,尤其是严格把关讲授式专题课质量,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其三,要在主体班中加大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法学等与各级干部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课程与经典学术著作的系统学习,以更好地满足学员理论学习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基层党校开设的经典著作导读课受到学员的欢迎,满足了干部的理论学习需求。应积极鼓励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开设理论教学课程。一是要保证教学时间,达到系统学习的目的;二是以选修课形式安排。选修系统课程的比例要适当加大。由于干部培训进修班、中青班等主体班学员来自各个系统、政府部门等,需求的个性差异很大,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是满足不同学员个性需求的有效途径。系统课程更应采用选修课形式,让学员根据个人需求和工作需要自行选择。
实现基层党校课程模式转型,必须辅之以必要的配套措施。一是要加强马列主义哲学、党史党建等党校传统特色学科的建设,设置完备相应的教研部门,配齐配足教研人员,加强学科建设。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思潮的影响,一些传统特色学科在部分基层党校有所弱化。上级党校要通过教学评估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党校的督查,党校传统的特色学科应该得到加强。否则基层党校的学科优势在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比较中将更加难以显现,党校姓党的特色也难以突显。二是上级校院要加强对基层校院的教学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办师资培训班,加强对基层院校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教学技能培训;通过上级院校牵头组织相同学科的备课,加强马列主义理论、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教学的上下级联动备课,提升基层干部培训院校老师的理论教学水平。三是要探索完善符合理论教学客观规律的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特别是要打破理论教学完全由学员评判的做法,要尊重并按照理论教学的客观规律设置教学评估办法,加强对学员理论学习的必要考核,以促进深化学员的理论学习;要创新理论学习方法,将系统学习、教师导读与个人自学、小组(团队)讨论交流结合,在思想交流碰撞中深化学习。四是基层党校要严格把关本校教师的专题教学备课质量,尤其是严格把关讲授式专题课质量,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因为就当前的干部教育现状和形势,除了少数多年坚持不懈研究某一学科领域而有所建树的教师,绝大部分基层党校教师在与知名专家学者同台竞争失去学历优势、信息优势和研究深度优势的情况下,较难胜任讲授式专题课教学。在通过外聘教师等办法弥补专题教学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基层党校教师开设理论教学课程,与市情、区情、县情等紧密相联的课程以及能力导向的课程,在与外聘专家学者的比较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没有这些必要的配套措施,基层党校课程模式转型就很难实现。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市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学习的内容仍停留在理论知识阶段,不经过实验或者实际应用,学生很难学以致用。现有高校硬件和软件的局限性使实验教学的开展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比较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实验课程与实际需求相脱节,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现有实验教学多采用由教师讲授相关理论知识,然后由学生验证知识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农业物联网专业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对传感器部件、通信部件和射频部件等焊接、控制和使用。可是现有高校师资队伍中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人员稀少,从事实验的教师更是缺少参加培训和国内外深造访学的机会。因此,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3)在课程的考核中对实践动手能力未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仅仅单方面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上述教学安排和考核制度使学生普遍认为学习理论知识要远比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对实验教学给予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虽然有些高校尝试用一些教学课件,比如图片、动画、影像资料等,但与实际项目联系不密切,学习效果不理想,很难达到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设以农业物联网项目为载体的虚拟项目环境,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效解决农业物联网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2.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物联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我们设计了“基于VR”的教学模式,让学习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真实模拟农业物联网所应用的传感器及控制系统、传输系统、应用系统,在虚拟的农业物联网场景中,通过学习者的探究,全方位了解这一新兴行业,更好地掌握农业物联网相关的知识。
(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参考教材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2)课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实验任务。
(3)知识学习:学生利用虚拟现实系统学习各种知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是再现在课堂上无法观察到的农业生产基地或事物的变化过程,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感性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知识难点。例如,在学习传感器的知识时,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将学生带到农业智能大棚里,监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湿度、土壤温度、浓度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参数,通过信息化无线传输网络把数据传输到系统进行智能化分析,同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控制大棚内的水阀、加热、补湿、滴灌、喷灌、补光等设备;另一个应用是使抽象的概念、理论直观化、形象化,方便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例如,学习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时,通过虚拟演示,让学生观察七层协议模型中数据的传输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探索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假设进行虚拟,通过虚拟系统便可直观地观察到这一假设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
(5)虚拟实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建立各种虚拟实验室。
(6)技能训练:虚拟现实的交互性和沉浸性,使学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扮演一个客观角色,融入性更强,更有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整合为通过理论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和初步训练,使学生能够通过新闻传播现实现象掌握本质规律。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学习,可以分解成认识、理解、记忆、应用、掌握等几个阶段。学生认识、理解和记忆知识的阶段应该是以“学”为主的信息处理过程,而应用和掌握阶段则是以“习”为主的技能训练和培养过程。因此,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分解成认知结构建构和创新性应用两大模块。认知结构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图式(scheme,schma)”,在传播学中称为“基模”,词的创造者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1]即图式就是主体对于某类活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或认识结构。根据这一思想,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能容纳各种新知识或者具有容纳各种新知识潜力的认知结构。因此,认知结构构建模块应该是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教学的基础模块,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任课教师通过对知识点间联系和重点、难点的讲解,让学生迅速建立比较完整而且同化和顺应能力强的认知结构。创新性应用模块应该是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提高模块或者是能力模块,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新闻传播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两个模块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整套理论课程的学习方法,自学其他学科理论知识事半功倍,适应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此外,创新性应用模块需要学生自组团队申报选题,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研究方向和思路,并通过改革评价体系和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创新欲。
二、教学内容调整与教学方式高效化
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理论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和知识点相对稳定,这是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总体认知结构的基础。因为“基模的应用在个人层面上是一个自动的、无意识的过程。”[2]而学习却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的可控行为。那么如何将无意识、自动化的心理结构外化成一种可感、可知、可控的思维工具,就是专业教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英国“记忆力之父”东尼•博赞(TonyBuzan)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法,即“思维导图”(MindMap)。思维导图主要由关联项和连接线构成,模拟人的扩散思维习惯展开,配以形象化辅助记忆图标,是记忆、学习和思维的工具,完全可以作为认知结构意识化的工具。因此,在认知结构构建模块中,需要用5%~10%的课时量将思维导图和快速记忆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那么教师课堂教学只能讲授论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预习中实际遇到的理解难点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具体调整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传统的授课内容是大套餐,那么调整过的授课内容就是小套餐加自助餐,这样的授课形式倒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书、查资料自学,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印证和评价自学成果;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充分备课,以应对学生反馈的问题。此外,在认知结构构建模块中,至少需10%的课时量解释、强调、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回忆和整理认知结构,并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一学习过程是知识点内化的重要步骤,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起辅助作用。
三、小结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235-02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本质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它包含三种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先进教育理论,包括支持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与教理论,也包括支持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与教理论,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指导理论就是“教学结构理论”。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四个要素组成,它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其必然要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要受一定环境的制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就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有效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取得“整合”的实质性成效,否则将会迷失“整合”的方向,把一场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变成简单、机械的技术手段运用与操作。
2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重要意义
物理学以其严密的体系结构和高度的逻辑思维特性,在诸多学科中,历来被认为是最难学、最难教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除了与物理学本身的上述特点有关之外,同时也与现行的传统教学结构密不可分。在这种结构下,教师是作为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上的难点,更难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而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意义上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情景”、“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的特性与功能充分体现上述四大属性,创造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认知能力,克服物理学习中的障碍,培养探索科学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实施条件
3.1 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校的硬件环境是“整合”的前提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首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结构中的落后理念,彻底摒弃传统教学结构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落后因素和成分,真正树立起以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使多种媒体相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Internet创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帮助学生学习为宗旨,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和兴趣作为前提,为学生形成知识意义上的自我建构而服务。只有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否则,完全可能仅仅只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向学生强行灌输的一种新的工具而已。其次,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实施整合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和网络环境,教师纵有心也会力不足,只能使整合成为纸上谈兵。学校应在加强校园网建设的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推行电子备课,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3.2 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整合”的保证
教师本人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一定程度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能熟练掌握教学软件的使用,具备一定的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而且还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获取、分析、处理、应用信息进而创造信息的能力。
从以上两方面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除了需要各教育行政单位和学校领导充分重视硬件建设外,还要把加强各学科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真正落在实处,作为一个经常性和长期性工作来抓。只有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上良好的信息技术驾驭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整合的目的和任务。
4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4.1 防止滥用信息技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决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调控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因此在教学中绝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削弱教师的指导作用,甚至离开教师的指导作用,忽视师生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影响,放任信息技术的滥用。而且并不是每一节物理课、每部分内容都适合用计算机,Internet,只有在信息技术的手段非用不可,而且效果更优化的前提下才应使用。
4.2 应以先进适宜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教并重”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主要关注教师的“教”,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因材施教,因而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与掌握,但是它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主要关注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它忽视教师的教,不太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而不利于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与掌握。显然,上述两种教学设计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最好能将其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这种新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在学习理论方面是采用新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学理论方面主要是采用奥苏贝尔和加涅的教学理论,在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上则兼取“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设计之所长,是原有教学设计的丰富和拓展,能较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4.3 注意课堂容量的安排和节奏的调控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容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怎样的课堂容量和节奏最适合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领会,而不致增添学生的认知负担,使其忙于应付,囫囵吞枣后在课后花大量时间来消化,挫伤学习积极性,这是一个需要教师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整合”的质量。因此,特别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层次以及教学的内容充分估计后做出合理安排,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职机械加工模具专业 实践能力 培养方法
一、教学思想的科学转变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创新学习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目标的实现。中职学校以学习技能为主,但是教师一般重视的是技能知识的讲解,缺少让学生切身体会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进入工作环境加以尝试。因此,教师在教育内容方面要有革新的意识,可以通过课下了解学生对实践的想法,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对课堂教学的大纲、教材、计划、授课形式、内容多加思考研究,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不科学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实用的课堂。
二、课程的合理规划是实现实践的基础
课程规划是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所以课程应该定位于具有操作技能机会、基础理论知识、在工业生产第一线的参观实习机会,从而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合理高效的课程规划应该重视基础实践作用,将计算机技术流畅运用、专业知识扎实强化。要将基础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因为模具专业要求其课程的实效性,以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其科学课程分类主要有:模具专业基础实验课、课内模拟实践和课外实地实践。集中实践教学中的课程设计主要放在此课程结束后,实训、实习环节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要更充实、透彻地加以运用。
三、教学体系的布局是学生系统学习的保证
有计划、有顺序地学习知识是实践顺畅的重要方面,教师构建的教学体系是否完善,决定着学生日常操作和实习操作是否顺利,因此教师要从模具制作专业知识的内容、学生总体能力的发展情况、企业集团需要的人才类型方面完善体系。
1.实践式教学。教师要对“灌输式”等老旧教学方法进行积极革新,多组织操作教学、案例点评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地将理论实践的相互作用透彻理解,为学生尽快得到相应职业证书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内容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在普通机械加工和模具特种加工培训中,可以让学生在独立使用的情况下达到一些工厂要求,通过日常练习,在毕业后“直接”上岗。
2.模块式教学。教师首先要改变“先背透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的模式,使学生忽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将理论和实践分开。应该将实践充实到理论知识中,将书本知识和技能培养有机融合,模块可分为综合全面能力模块和基本知识应用模块,对不同模块提出不同内容。可另设计职业要求能力模块,主要是发展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工作表现能力,让学生适应模具工厂操作员工作、模具厂工程师工作、模具厂领导管理工作等。
3.总结式教学。因为社会对中职类学校的认定标准不断提高,所以教师的教学质量要求应相应提高。教师总结式教学的特点是引导学生把日常知识进行分类汇总,以达到优化知识提高改错纠错意识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温习知识,回顾知识内容,避免因学习新知识而忽略以往学过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知识总结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导入,加快过渡到新知识。同时教师通过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让学生更笼统、自然地将知识在大脑里形成网络结构。
4.双向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教学”,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教师多向学生提供校外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实践方式有小竞赛、科技活动、寒暑假工作等。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乐趣。科技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巩固,还可以让学生在别人的作品中得到灵感,通过交流创作灵感和创作原理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教师鼓励学生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为学生打社会“预防针”,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教会他们实践知识的重要用途。
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让学生对实践感兴趣。理论知识是枯燥不容易理解的,教师将实践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应事先设计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关键点,适时地拿出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产生操作兴趣,教师可以把操作流程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正确实践,打造高效课堂。
2.鼓励学生创新实践。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对新知识被动接受的心理,教导学生掌握新知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自己的新发现,在正确安全的流程下展现完美的作品。老师应鼓励那些理论知识把握不牢靠的学生,帮助他们温习理论和实践相对应的知识,这样更能加深印象。
3.尊重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强调重视实践并不是不学习理论知识,首先要有知识的奠定,才能更好更有把握地操作机器。教师可以通过举办知识竞答小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更积极地学习书本知识,比赛可以设置快答、举手答和扩展知识内容答等,做到实践和理论知识“双剑合璧”,从而起到最大的学习作用。
五、结语
社会职业岗位竞争的激烈启示着中职学校应该在不断革新中进步,只有充分发挥机械加工模具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教师在教学中的改革内容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提高全面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合格的技术人才。学校是输出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理念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重要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