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唐汝谔;《古诗解》;古诗选本
唐汝谔,字士雅,明末松江府华亭人。华亭又名华亭谷,在今上海松江县西。其弟唐汝询著有《唐诗解》五十卷,畅行于世,唐汝谔继作《古诗解》二十四卷。又有《诗经微言合参》八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著述《古诗解》:“其兄汝询有《唐诗解》,故此以古诗配之。其注释体例略同。惟《唐诗解》以五七言分古近体,此则分为五类:曰古歌谣辞、曰古逸杂篇、曰汉歌谣辞、曰乐府、曰诗。其训诂字义颇为简略,所发明作意亦皆敷衍。又乐府之类声词合写者,汝谔不究其源,一一强为之说,尤多牵强。”机山钱龙锡在《古诗解叙》中说:“吾乡士雅唐君,少为诸生即博雅嗜古,与其弟仲言裒采汉唐诸诗而分解之。仲言《唐诗解》先成梓以行世,士雅方婆娑帖括,未遑竣业。及以明经振铎海虞,始出生平所著述诠次之,得若干卷,为歌谣乐府者十之五,为五言古诗者十之四,为四言、杂言、七言者十之一,总名《古诗解》。”
一、《古诗解》的选诗情况
《古诗解》二十四卷,共选诗近八百七十首,入选作家从帝王、公卿到方外异人、无名氏、闺秀、宫人计一百八十四人。具体分卷安排如下:卷一、二为古歌谣辞,共录八十首;卷三为古逸杂篇,录诗七十七首;卷四、五为汉歌谣辞,录诗六十四首;卷六至卷十三为古乐府诗,共录二百四十七首,其中,汉乐府三卷录诗八十八首,魏乐府二卷录三十五首,晋乐府一卷录诗四十六首,宋乐府三十首,齐乐府十首,梁乐府二十六首,陈、北魏、北齐、隋三朝合录乐府诗十二首;卷十四为四言诗,总录七十八首;卷十五至卷二十三录五言诗,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共录三百零六首;录六言古诗八首,七言古诗九首。
从所录乐府诗来看,汉乐府诗最多,共八十八首;其次为晋乐府,共四十六首。显然唐汝谔认为这两个朝代乐府诗成就最高,均属“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者。就所录五言古诗而言,晋诗录八十一首居第一,宋诗五十七首居其次。如果按录诗数量多少统计诗人,乐府诗类魏武帝和陈思王植各十一首,并列首位;齐鲍照八首,位居第二。四言古诗类共录诗歌七十八首,其中陶潜二十六首,占全部四言诗数量的33.3%。五言古诗类录诗数量第一位是陶潜(三十首),占全部晋诗数量的37%。其次为谢灵运(二十三首)。仅就四言诗和五言诗而言,共计384首,陶潜两类诗歌共录56首,占整个汉魏六朝古诗的14.6%,可见陶潜(渊明)在唐汝谔心中的地位,同时符合汉魏六朝诗歌在明末诗坛实际接受情况。(详见附表)
附表
《古诗解》录诗数量统计
二、《古诗解》的选录标准
唐汝谔的《古诗解》的选录古诗标准是什么呢?“是编所选,大都主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而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即亟为收录。惟乐府自晋宋迄齐梁,半为男女唱和之作,亦其风使然,不得一切删去,姑去其甚者,存其雅者,庶几亦十三国风不删郑卫之意云。”(《古诗解?凡例》)依照唐汝谔划定的标准,符合以下几条标准方可入选:一要“体裁古雅”,二要“辞意悠长”,三是“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四是乐府中“男女唱和之作”中的“雅者”,根本标准是儒家“温柔敦厚”之说。
这里唐汝谔所说“体裁古雅”,应该是指传统的四言诗、汉魏以来形成的五言诗及与汉乐府之后形成的历代乐府诗,自然而然那些齐梁之后的宫体诗等作品均在删汰之列。“辞意悠长”当指诗歌感情抒发与表达方面,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余味深长。同时,许多乐府民歌中表现男女真挚爱情的歌谣,在“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的前提下,得以广为选录和传播。相较于唐汝谔之前的众多古诗选本,《古诗解》显得难能可贵。
唐汝谔在《凡例》中自称其诗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余述是编,不专步骤昭明,而以近代四家参入之。于杨(慎《五言律祖》)、左(克明《古乐府》)则加精,于李(攀龙《古今诗删》)、钟(惺《古诗归》)则加博,庶几选古之一变云。”即云不惟昭明《文选》是准,他要选出符合自己所定标准的古诗。他声明《古诗解》所选古诗,在选目上要比杨慎《五言律祖》(9卷133诗人311首)和左克明《古乐府》(10卷)更加精当,意图“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四库总目提要》“总集类”),同时较之李攀龙《古今诗删》(唐前古诗9卷545首)和钟惺《古诗归》(15卷836首)更为博洽。那么,唐汝谔拿来对照的四部的古诗选本究竟如何呢?
明代杨慎为嘉靖初期文坛鸿儒之一,为反对前七子派“诗必盛唐”之主张,力倡六朝诗歌,并有《五言律祖》六卷、《风雅逸篇》十卷、《古今风谣》一卷等盛行于当时,且以之作为宣传自己文学主张与反拨前七子的重要武器。杨慎在其《升庵诗话》卷一评王融《上巳诗》:“王融《上巳》诗‘粤上斯巳,惟暮之春’二句古雅。《诗评》:‘四言诗,《三百篇》之后,曹植、王融。’”唐汝谔《古诗解》推崇的古诗第一标准正是“古雅”,不能说他没有受杨慎诗论的影响。杨慎《五言律祖》纯录六朝五言诗,较之唐汝谔《古诗解》而言,没有《古诗解》古歌谣到古乐府,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体裁古雅,辞意悠长”那么的精纯,也许缺乏“古人温柔敦厚之旨”。
元代左克明《古乐府》十卷,是继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之后一部重要的乐府诗选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八:“是书录古乐府词,分为八类,曰古歌谣,曰鼓吹曲,曰横吹曲,曰相和曲,曰淸商曲,曰舞曲,曰琴曲,曰杂曲。自序谓‘冠以“古歌谣”词者,贵其发乎自然;终以“杂曲”者,著其渐流于新声,又谓风化日移,繁音日滋,惧乎此声之不作也。故不自量度,推本三代而上,下止陈隋,截然独以为宗。虽获罪世之君子,无所逃焉’云云。”“此集务溯其源,故所重在于古题古词,而变体拟作,则去取颇慎,其用意亦迥不同也。就《古诗解》的乐府诗部分选录而言,唐汝谔受左克明影响很大,尽管郭茂倩《乐府诗集》影响更大,但唐汝谔《古诗解》选录乐府诗标准与左克明《古乐府》更加接近。如卷一、二大量选录“古歌谣”词,合计八十首,也许出于与左克明相同的标准:“贵其发乎自然”;乐府与古诗均止于陈隋,是否也如左克明在其《古乐府序》中阐明不选唐代的原因一样:“唐人祖述尚多,非敢弃置,盖世传者众,弗赖于斯。”《子夜歌》晋宋齐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只录四十二首,《古乐府》仅录二十首,《古诗解》仅八首,从数量上来说够精的了。
与明代李攀龙《古今诗删》和钟惺、谭元春的《古诗归》相比,唐汝谔《古诗解》在当时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选录八百六十九首古诗的规模要远远超过前两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九评李攀龙《古今诗删》:“是编为所录历代之诗,毎代各自分体,始于古逸,次以汉魏南北朝,次以唐。唐以后继以明,多录同时诸人之作,而不及宋、元。盖自李梦阳倡不读唐以后书之说,前后七子率以此论相尚。攀龙是选,犹是志也。”“熏莸互异,此直门戸之见。入主出奴,不缘真有限断。厥后摹拟剽窃流弊万端,遂与公安、竟陵同受后人之诟厉。岂非高谈盛气有以激之,遂至出尔反尔乎?然明季论诗之党,判于七子。七子论诗之旨,不外此编录而存之。亦足以见风会变迁之故。是非蜂起之由,未可废也。”作为前七子派的领军人物,李攀龙无理论纲领性宣言,此诗歌选本不录唐大历以后及宋元诗歌的做法,成为反复古派攻击的口实。虽然古诗与乐府诗部分受人诟病较少,唐汝谔的《古诗解》选诗面要比《古今诗删》广得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三评钟惺、谭元春《诗归》:“是书凡古诗十五卷,唐诗三十六卷。大旨以纤诡幽渺为宗,点逗一二新雋字句,矜为玄妙。又力排选诗惜群之说,于连篇之诗随意割裂,古来诗法于是尽亡。至于古诗字句,多随意窜改。”实际上,《诗归》在当时非常流行,几乎家置一编,洛阳为之纸贵。就选诗数量与特点而言,二书最为接近。就古诗而言,《古诗归》录诗八百三十六首,《古诗解》录诗八百六十九首,相差仅三十三首;《古诗归》录诗最多的诗人是陶潜,共五十二首,其次是谢灵运,二十六首;第三是谢朓,录二十二首。而《古诗解》录诗最多的是陶潜,共五十六首;其次是谢灵运,录二十三首;第三是谢朓,共十一首。二书非常接近,说明《古诗解》受《古诗归》影响很大。
与前述四种古诗选本相比较,唐汝谔的《古诗解》有详细的文字训诂,配以串讲式的评解,对每首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均有精到的分析与鉴赏,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有的评解参照诗人生平遭际,诗的本事背景对诗篇融会贯通,评解真义;有的评解通俗地串释诗意,补足空白,使其语意贯通,明白晓畅。当然,限于唐汝谔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也有其不足一面,即局限于传统的“言志”“缘情”说。对于深刻反映现实,有着丰富内涵的现实主义诗篇,仅从儒家“温柔敦厚”的“发乎情,止于礼义”的角度去理解,就不能得其全貌。
参考文献:
[1]明人传记资料索引[m].台湾中央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m].齐鲁书社,1997年版.
[3]张廷玉等撰.明史[m].中华书局,1974年版.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古代文学面临着压缩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对这门课大多是从重点词、句的解读的教授,其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学扩招,学生的基础下降,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合格。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反而追求一些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现阶段,古代文学课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但是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几首诗词这么简单,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古代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所有的关系都是围绕此而展开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古代文学改革思维模式下,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现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都是采用论文和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无疑让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樊笼里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观,未来改革的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开设专题讨论评分制,以某一个课题作为讨论对象,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古代文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性。
3.改革古代文学的培养目的古代文学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存在的,而这就需要通过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前指定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篇目,在课堂上不采用讲授法,而是采用讨论法进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现实结合教学法,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4.改革课程设置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其的学习并不能由其单一完成,而是需要古代汉语课程以及现代汉语课程做支撑,因此学校应该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开设语言类课程,特别是古代汉语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置文化类课程选修课,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性地储备中国的文化、语言、社会、思想知识,文学和文化其实质是相通的学科。
关键词: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古代文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提高鉴赏、评析作品的能力,增厚自身的文化底蕴,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如今古代文学教学却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如何透视困境、走出困境是当下教授古代文学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解析
(1)教学模式的单一、呆板。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古代文学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恐怕还是因袭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课堂教学教师是讲义加板书,学生是埋头笔记,奋笔疾书。同时在教学中过多地强调以文学史为主,忽略了甚至是放弃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单项的知识灌输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应有的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失去了品析作品、感受美感的机会。
(2)生源素质的下降。近年来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生源素质出现了严重下滑。这也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命题,即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得学生素质和学识得到最大空间的提升。在实际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体现出学生对专业知识在认知、理解、运用上的不适应,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表现出一定的畏难心理,这都极大影响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
二、走出古代文学教学困境的举措
1.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手段
古代文学的教学不应是片面地强调文学知识点的传授,而应注重方法的传授、审美情趣的培养。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其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应是古代文学课的最终目标。
面对古代文学深且广的特点,借鉴改革前沿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进行了探究教学法的尝试:如结合史料分析的史料探究、对比分析的比较探究、前后知识贯穿的迁移探究及具体作品分析的艺术探究、人物探究等。而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重点强化了知人论世法、意象分析法、结句分析法、生活联想法、逆向思维法等作品鉴赏分析的方法。以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变传统教学的“一言堂”为“群言堂”,“灌输式”教学为“启发探究式”教学,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为主要课堂形式,在交流中增进学识,在争论中提高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还适量地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在大量文字的呈现、图表式说明上,多媒体的辅助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提高了授课效率。同时多媒体画面和音响效果在古诗词教学中烘托了意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对各种文学要点得到更准确的认知、理解和感悟。
2.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课程
古代文学课程有着内容广,跨度大,思想内涵丰富的特点,包括先秦至近代的三千年文学发展史及其作家作品等诸多内容;文学体裁有诗、词、曲、赋、骈文、散文、小说、戏曲等诸多文体;涉及到了语言学、文献学、文艺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专业特征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优化教学课程。
(1)对教材的选取应突出经典元素。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于教材的选取应突显经典性,一是选取具有文化特征的文学思潮作为突破口。如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魏晋时期的建安风骨、唐代文学中的古文运动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典范,是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最完美诠释。二是提取具有经典价值的文学作品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诸如先秦之《诗经》、《离骚》,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等。引导学生鉴赏自然美、灵魂美、人性美,进而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健康的性格和正确的人生态度。正如西北师范大学的赵逵夫先生所言:“古代文学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民族的心灵史,提高人文素质,集成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自尊心。”通过对古代文化和文人的解读,课程本身具有的启人心智、教化思想、提升素养的价值也会随之产生,极大限度地达到文学教学中启智、怡情、教化的目的。
(2)对作品的串讲应突显文体特征。古代文学教学要宏观梳理各种文体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并有意识地将文体演变的过程贯穿于教学中。如,晚唐五代之后出现的词这一特殊文体,从产生之初的花间风韵到宋初士大夫的敏锐与知性再到宋末南渡文人的忧愤与凄楚,经历了多次蜕变,形成了诸多风格,这些就要给学生讲清。因为文体的突显会使学生更便捷、更清楚地了解到词发展的特征,有效的缩减古代文学错综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所带来的教学压力。
(3)课程重组强调多元化。为弥补古代文学教育课时短缺现状,让学生了解学术研究的现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研究潜能,可适当地在古代文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适量增加选修课和专题课。为了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选修课和专题课的设立应尽量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应尽量避免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课的内容交叉。二是选修课、专题课应具有一定的研究针对性,突出科研的逻辑性和专业性。既可针对某作家某作品、某种文艺思潮、文学史现象等做深层次的探讨,又可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加强思维训练,注重专业技能培养
高校学生在进入古代文学课堂之前,大多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代文学课程相关知识。这种“先在”知识积累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从非正式途径来看,大多与民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重视与继承有关;从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标准来看,则和国民教育理念中对传统文化愈发重视的趋势直接相关。即使在现代社会,虽然社会形态和思想氛围已经因为近现代以来的多次文化运动而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民族文化仍然以其深邃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深层次持续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心理架构,并获得了社会范围内的广泛认同。这导致了普通民众中存在着强烈地延续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性要求。此要求表现于民众自发性教育及学习行为时,就体现为从精神和知识两个方面的实际传承行为。而又由于古代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主要承接载体,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民众的民族文化延续要求就往往突出地表现于对古代文学知识的传承方面。例如,唐诗宋词中的部分名篇已经成为我国儿童启蒙教育阶段的必然内容“,背古诗”有时甚至成为家长教育子女的必然方式。而就当前我国大众性畅销出版物来看,古代文学类相关书籍也成为其中极受民众欢迎的对象。在这种社会氛围中,高校学生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多个渠道获得了部分古代文学学科相关知识。不过,除个别有意识者之外,这种知识必然会因学习来源的多样化呈现出零碎化倾向。
另一方面,从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发展趋势来看,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外在表现之一,就是初高中语文课本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内容的篇目比重明显增加。仅以当前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本为例。此套教材高中版共34个单元,其中涉及古代文学文化方面内容的就占了16个单元,几乎将近整个教材篇幅容量的一半。而就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对象来看,其时间跨度纵贯了从先秦至明清几乎整个中国传统时间段,其文体类型包括了诗词文乃至小说戏曲等古代文学和文化的主要承载体式,其所反映的文化信息更是从表层的生活内容直至时事政治乃至民族思想哲理层面。这些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显然是有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企图在内的。教育部所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及评价标准的表述中就屡屡谈及“,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并对学生的学习程度作出了具体要求“,诵读古代诗词”“,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很显然,由于中国文化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文化史名篇往往就是文学史名篇,再加上诗歌本就是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类型之一,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受教育者必然会在进入高校课堂之前获得一部分有关古代文学课程的知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古代文学内容仍只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这种附属性地位决定了其所传递的学科知识信息仍呈现为非系统性和无序性。如上所述,高校学生必然会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方面存在着来源不一的“先在”知识积累。
教学活动是种互动的过程,学生的这种知识状况必然会对教学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可以说,这种“先在”知识积累既使得大学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具备了一定的展开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课堂互动过程的开展,但另一方面“,先在”知识积累来源中那种无序化和非系统性的积累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先在”知识积累既使得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具备了一定的实施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课堂互动过程的开展。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关于作品的学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毫无疑问,这些作品中的绝大多数在文学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极高的声望和重要地位。也正是因此,它们其中的一部分篇目必然也会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所获得知识相关甚至相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先在知识积累必然要对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及整个课程的教学产生一定作用。就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为例子,由于课本中明确谈到,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对作家的艺术个性有一定认识”“,掌握一定古代诗词常识”“,掌握一定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力”“,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文学作品”等等。
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使得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与古代文学学科相关的一定的知识,具备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认知能力,这无疑能够使高校教师减少部分在基础知识教学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互动过程的展开,这种益处是无庸置疑的。其次,不可忽视的是“,先在”知识积累的非系统性和无序性对于学生“知”、“情”、“意”这三方面的唤起存在着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知”、“情”、“意”被唤起而参与的一种过程。由于“先在”知识积累与学生的情感及知识的联系比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要早,这种现在的某种程度上固定化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教学中情感的顺利唤起和知识的有效深化。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民众自发的认识及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不同,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对于此门课程获得系统性认知。这种认知过程本就与“先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无序化状态不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无序化阶段所获得最初印象往往会潜意识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这经常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增加了难度。
比如,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有句无篇”现象。由于某些文学作品在大众传播中已经耳熟能详,有些名作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得学生对其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印象,这容易导致高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唤起方面的困难,有些甚至还影响到了对作品的整体性理解和对课程的全面认知。这种状况的出现往往与学生以前学习阶段所造成的认知印象中对作品的某一组成部分过于强烈而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阻碍了对作品整体性的认知理解和情感性认同有关。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由于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重点是在该作品的艺术特色方面,作品讲解的重点就在于后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艺术境界的高妙和对于“护”、“送”两字使用的“精炼巧妙”的理解,这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此作品的印象多限于此,甚至形成了“前两句仅是后两句描写的基础,并不是很重要”的看法。这种看法无疑割裂了篇目整体,使得学生对全篇的理解支离破碎难以深入。更重要的是,使部分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时,在理解方法上出现了偏差,即重视单句而忽视全篇,甚至经过教师的再三强调和纠正,仍有学生难以完全摆脱这种认知行为。无可否认,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性教育的束缚有一定关系。本科以前教育中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种外在理解的强行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往往因之受到束缚,情感进入呈现出缓慢状态。而且,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日常活动中,学生的“先在”知识积累更倾向于以名篇佳作为中心,具有片段性倾向。
因此,还使得学生容易因为这种先在性印象的过于强烈而冲击对于专业内容系统性的认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对象偏重于对文学大家名家的认知。能进入课本的作家,大多在中国文学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人教版高中课本为例,李白、杜甫、王维等这些著名文学家成为首选。而这类作家所能入选课本的篇目,除其艺术性思想性高超之外,也多数与该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有关。如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庸置疑,其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也确实能够代表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类型,若就李白创作的作品全体而言,能够代表其浪漫主义诗风的作品为数并不少,但通观多年以来的语文课本却会发现,基础教育阶段屡屡出现的,却总是《将进酒》等众耳能详的篇目。这种状况的出现,显然和该作品在中国民众中的广泛号召力有关。很多人未必能够背诵《将进酒》全篇,但“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却几乎已经成为民众习用的俗语。课本篇目的选择,必然与这种社会因素有关。民众自发性的知识积累也类似于此。前面已经提到过,对于古典名篇的背诵是民众上下代之间进行文化传承时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那么,所谓背诵对象,必然是具有着巨大的文化影响力。然而,高校教学首现要求的是专业知识传递的整体性,对于某些作品、某些作家或者文学史某个阶段过于强烈的先入为主的印象,无疑都会对课程教学产生一定阻力。再比如“有篇无系统”现象。本科前教育阶段中对文学名篇的认知是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的主要来源,这本身已经使得名篇佳作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强烈印象,而高校中出于培养中学语文教师这一现实性目的,也把对名篇的学习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再加上当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又一再被压缩,更使得课程教学重点倾向于最具社会影响力的那部分内容,这容易使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产生严重偏离:即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就是由这些名篇组成。这使得本课程的系统性学习要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说,从学生知识积累的角度来看,他们自身现在的以对名篇名作的认识为基础所形成的知识积累结构在无形中对于当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需要予以足够重视。正是由于学生的先在知识积累确实对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当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就不能不对此因素加以考虑,有效利用其正面影响,消除其不利因素。首先,从古代文学内容设置的调整来看,应根据课程教学的系统性要求,对授课内容的重难点予以妥善安排。
如前所述,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偏重于“名篇佳作”,这已经对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产生某些不良的影响。然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甚至还延续了这种偏重名篇佳作的倾向,甚至由此影响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传授。“以往的文学史教材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就是多突出名家、名著,往往将文学史变成了名著的集成。”[1]虽然在这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已经有很多教材编写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最新的几部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教材如四川大学中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室编写的《中国文学》、罗宗强、陈洪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均有意识的扩大了对于“史”的过程中的一般性作家的重视。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由于高校古代文学专业课程课时的普遍压缩,名篇佳作依然占据授课内容的完全中心地位,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广泛性目标并未能完全实现。在面对这种不利状况进行课程改革时,善加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以实现课程目标就成为一条出路。尽管“先在”知识积累对于高校授课效果有一定不良影响,但如前所言,其对于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仍是有重要作用的。高校教师应该通过对于现阶段基础教育内容的了解,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内容的详略做出调整,学生曾经接触过学习过的部分内容,可以适当省略或只进行引导“,高校古代文学教师了解中学,首先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2]
随着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进程的日益深入,将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地域文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业已成为了当前研究的新途径或新视角。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无论是古代文学作品,还是古代文学作家均有地域的烙印,只是程度有所差异。袁行霈、金克木、王国维、刘师培等人均对文学地域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以便能够对古代的文学现象进行更加细致、更加全面地研究。虽然古代文学领域的地域性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古代文学教学的地域性教学还较为欠缺,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不利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地域性教学的目标意义
若要让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达到地域性目标,那么其基础前提就要对教学的人文主题予以充分地认识,尤其是要让广大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以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进而逐步提高其道德修养与人生理想。古代文学教学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就是“人文关怀”、“教书育人”等。将地域文学内容加入到古代文学教学中,既有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又有利于对学生视野进行拓展,还有利于对学生的乡土自豪感进行有效培养,使之更好地“接地气”。地域文学貌似较为狭窄而局限,但实质上却包括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与极为深厚的内蕴。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与地域意识相互对照的同时,务必要重视地方性高等院校的自身优势。从目前来看,很多地方性高等院校的主要生源均是来自于本地,且未来毕业之后的工作地点也大多在本地,这些学生往往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地域知识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将地域文化加入到古代文学教学中,无疑能够让更多的学生都体验到当地灿烂的文化传统。以江西省为例,江西自古以来就是名家辈出、人杰地灵之地,无论是江西的文学创作,还是江西的文学传统均是一道灿烂的人文风景。就文学观念来看,江西的文学家通常都会具有强烈的正统性,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他们都会以大义凛然的态度来予以面对;就文学创作风格来看,江西的文学家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与开拓意识。在东晋时期,就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唐宋时期,文天祥、黄庭坚、王安石等江西籍人士既是文坛巨擘,又是朝廷重臣,他们创作出大量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由此可见,将这些地域文学的特点凸显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是极为有效的。此外,虽然古代文学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强调“主流性”和“系统性”,但并不妨碍我们从地域文学的角度来切入教学内容,由于地域文学教学带有较为明显的亲切感与认同感,不仅不会阻碍古代文学教学,相反还能够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古代文学地域性教学的方法途径
(一)课堂专题讲授
若要扎扎实实地将古代文学教学与地域文化、地域文学结合在一起,那么就务必要对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明确材料运用的先后顺序。在古代文学必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紧紧地围绕着主流性原则来为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知识与轮廓,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任务,而地域文学知识在其中仅仅只是发挥出点缀价值或补充作用。而在地域文学的专题选修课中,教师则要考虑多种因素来深入发掘,在婚恋文学专题、咏怀文学专题、隐逸文学专题、山水文学专题中均适合将地域文学知识贯穿其中。例如,在《唐宋贬谪文人与文学专题》课中可通过贬谪文人的视角来开展五讲诗文研究(包括陆游宦赣、苏轼寓赣、李白寓赣、白居易谪赣、梅岭题咏与贬谪文化),以此来对地域与文学、政治之间的多重关系进行综合审视。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都是相关专业的基础性科目,同时也是高校汉语言文学系学生的主干课程,这个学科承担着弘扬我国文学遗产与文化精髓的重要使命,可是因为时代的演变,现在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其目前境遇并不乐观,造成当前不利境遇的原因,笔者觉得原因有二,其一是课程内容不尽合理、其二是学生心态尚需改正。
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普遍困境
(一)课时量减少,影响到内容优化。
高校教育改革给专业课程设置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很多学校出于就业方面的考虑,在教学中加入了更多的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因为总课时数量的固定化,就势必带来其他课时数量的压缩。一般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古代文学科目原来重点集中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可是近几年汉语言文学系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尽如人意,学校便试图用提升学生全面知识的办法增加就业率。很多课程被开设出来,像文秘课、口才课、演讲课、经济课等的比例都呈逐步增加趋势,这直接使得古代文学的课时数量被压至极小。而众所周知,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是一项长期积累的活动,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扩展知识面,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阅读书籍开拓视野,教学活动因为其他课程数量的加大,而影响到了教师与学生教学能力水平的发挥。
(二)学生对所学习内本文由收集整理容的心态发生变化。
当代高校学生的情感心态、价值取向及审美观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变化,实际上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神圣的古代文学认知就已经产生了异变,学生对于经典的作品不再追逐,快餐文学更多地走到大家的眼界中,这种阅读审美的偏差甚至让古代文学成为了揶揄调侃的对象,如学生对明代世情文学代表作《金瓶梅》普遍流露的是对其中性内容的调侃心态,再有很多学生对于古典诗词、文学名著大胆解构,形成了并不一定符合原文旨趣的分析理解。再者,学生的文学素养程度高低不同,有些学生文学功底偏低,最终使得大家对于先秦至汉魏晋一段的文学兴趣不高。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兴趣点的变化实际上表明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叛逃”心理,及时调整这种叛逃心理,强化高校学生对于传统文学的积极性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工作。
二、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普遍困境之解决对策
(一)重新定位古代文学教学内容。
原来的古代文学教学重赏、重析的观念必须重新定位,要想方设法让课程更有用,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课程教学的目标一方面固然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而另一方面更多的则是培养实用类人才,毕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关注实用与就业的,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关注心理应当充分理解并支持。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里,本来就包括了非常实际的教育观念,孔子所提出的六艺(礼、射、乐、御、数、书)就非常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古代文学滥觞的诗经,从孔子的观点来看,同样是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更是强调了文学本身的实用特质。至于大学里面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体现出了我国传统知识阶层的理想人格与经世致用精神。那么,对于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不管从当代观念还是从古代观念而言,都应当注意其实用性内容,而并非只将其禁锢于象牙塔内不关窗外事的。
(二)引导学生领会正确的古代文学学习观念。
高校古代文学内容与授课方式更应当关注作品里面所包含经世致用思维,在人生意义的高度上使学生明确个人价值同群体价值的协调统一,让人生境界得到升华,将狭隘的实用观念转变成“大用”的超我观念。可以说,积极而崇高的理想能够给古代汉语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也能够积极扭转学生的心理偏见,充分意识到古代文学所包蕴的思想精华对于民生问题与政治问题的重要价值。比如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歌,再比如韩愈、王安石等人的散文,都可以称之为古代文学里面经世致用的典型。当然,这种正确领会古代文学学习观念的引导,不独对于古代文学学习有益,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三)让具体的教学内容架构更合理。
从目标确定的角度上来说,教学目标应当更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定位,比如对于师范类学生而言,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整体感知,而对于其他专业学生,则要使其加强文学理论与经典文本的研讨。在对课程进行安排时,要普遍突出先讲三分理论再用七分实践的做法,这样的课时安排能够使学生在经典文本里面得到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审美感受,并加强知识的内化与迁移水平。
从教学技术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样是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里面绝对不能忽视的部分。所以要特别加强学生的古代文学素养熏陶,并刻意增加写作训练的教学内容,应当使学生更多地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名家与大家的作品。我们都知道,读书是创作的基础,只有书读得多了,写作才会更轻松,更有味道。而具体落实到写作教学部分,可以给学生多安排一些格律诗、词、文言文、对联的练习,或者是使学生观看一些热播的历史影视剧,再对影视剧里面出现的典故进行文献考证与批评,比如《赤壁》之于《三国志》,比如《画皮》之于《聊斋》,比如《步步惊心》之于《红楼梦》等,从学生所写的优秀文献考证与批评文章里面,择优推荐给报刊进行发表。此外,通过网络进行古典文学知识的学习与讨论也是极其有效的办法。
一 前言
古代文学课程是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有着近百年的历史。课时最多,开设时间最长,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提高鉴赏、评析作品的能力,增厚自身的文化底蕴,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如今古代文学教学却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古代文学无用论”盛行,学生对此课程兴趣不浓,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畏难和厌恶情绪,用深处困境来形容似不为过。一些学生片面的认为,古代文学只是些陈旧的东西,很难适应现代生活,应该多学些法律、经济、营销类课程,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在社会本文由收集整理上寻找立足之地。中文系学生没有读过《诗经》、《论语》等重要的文化典籍,没有看完《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许多学生只为应付考试,并没有通过阅读来体味古代文学的意蕴,更有一些学生,不知晓学习古代文学的用途,这些现象都暴露出对古代文学课程的社会价值的群体性怀疑。学生的消极态度,导致学生学而无味,教师教而无趣。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古代文学教学陷入困境。那么,形成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突破困境?这是目前古代文学教师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二 古代文学教学困境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成因如下:
(一)教学内容庞杂,课时相对缩减
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专科教学课程重新进行了整合,使得古代文学课在教学课时上从最初的四学期4课时到三学期2课时,总课时数减少一半以上。虽然这种改革使得面向小学的专科教学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但课时的缩减必然引起教学内容的重新调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了解到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探究古代文学发展的规律及诸多不可回避的文学经典,是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二)教学模式的单一呆板,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以讲授和传授知识为主,因袭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延续着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被动学习方式,很少采用问答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新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就是课堂教学教师是讲义加板书,学生是埋头笔记,奋笔疾书。同时在教学中过多地强调以文学史为主,忽略了甚至是放弃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单项的知识灌输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应有的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失去了品析作品、感受美感的机会。
(三)生源素质的下降
近年来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出现了严重下滑。这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命题,即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得学生素质和学识得到最大空间的提升。在实际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体现出学生对专业知识在认知、理解、运用上的不适应,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表现出一定的畏难心理,这都极大影响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
三 突破困境的对策
由于古代文学教学模式一直遵循满堂灌的旧式方法,从根本上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加之教师知识体系老化,阐释过于空泛,更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必须直面挑战,积极探寻改革之路,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气息,提高古代文学的学科魅力,使古代文学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传统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古代文学的教学不应是片面地强调文学知识点的传授,而应注重方法的传授、审美情趣的培养。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其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应是古代文学课的最终目标。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但目前大学的教学更重视“教”,认为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就能学得好;学生对该门课没兴趣,原因是老师没教好。所以,教师们总是把精力放在备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技巧的探讨上;而比较忽视学生的“学”。对学习效果的检查方式也较单一,仅限于期末考试和一两次作业上。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改革。
首先,须加强对学生自学的督促、检查和辅导。由于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少,所以课堂上精讲的作品很有限,大量作品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其次,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听记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被动的状态是不易产生强烈兴趣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些教师提出了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如多提问,适当讨论,注重诵读,古诗文写作练习,等等。
(三)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
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传统课程,所以对其研究的成果颇丰。但对于处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时期的教学问题研究者却关注较少。由于近年来新疆各高校课程计划的调整,公共课程越来越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压缩了三分之一,转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后课时比重还会大力压缩一半左右。而课程内容的框架、学科体系还必须完整。中国古代文学的无功利性与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如何解决,[1]教材的选用还没有针对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的成才需要调整到位。课堂授课内容划分不清,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讲授比重、课时安排没有考虑课程体系的整体安排。现代化的技术引进滞后,以及学生生源的差异性等原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亟待优化。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教学内容
从课程内容的内部设置来说,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讲授比重问题,虽然有了初步的认识,确定了以作品选学习为重,兼顾文学史的梳理。但是文学史的研修还没有真正做到勾玄辑要,组织成课程的框架与理论体系。学生对作品选学习的个体感知比较零散化,没有建立和整个课程体系的联系,还没有明确的针对学生专业要求的一定量的原典的学习、阅读与理解,后续的《文学概论》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极其困难,以至于毕业论文的撰写理论知识就成为短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也还没有建立有机的联系,没有打通课程之间的必然知识照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整体教学内容还不协调。
(二)关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是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随着民族学生的数量在昌吉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超过了45%,学生的汉语水平差异很大,有汉语水平很高的汉族学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差。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基本分成三类,一类是从小接受汉语教育汉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一类是从初中才开始接受汉语教学的学生,还有一些学生从高中才开始接受汉语教育,并且其中有一些学生学习的古代文学作品是翻译为母语后的间接学习。这种生源的汉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分化严重,导致了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还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需要探索改进。
(三)关于考核评估的改革
古代文学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三种: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主要是简便。但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性,最重要的是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考核评估的内容还没有以考核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为主,适当考核基础知识记忆能力。形式上还比较单一。在考核评估的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上还需要改进。
(四)关于培养模式的改革
过去,昌吉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不明晰,是追求学术性还是应用性并没有严格区分。在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对培养模式的探究成效很明显,但是,对面临转型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院校来说,是借鉴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还是一些以网络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甚至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还处在探索阶段。从培养目标到过程直至方式都还需要摸索。培养模式如何摆正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怎么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区分和定位,还要立足本校实际,立足人才培养实际,研究设定符合自己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重要意义
(一)从培养目标来说:“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语),教育的目的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造就为社会接纳的人才,服务社会。作为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只有确定目标才能完成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
(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大多是90后,在网络遍布的背景下成长,喜欢上网,但大部分时间是听歌、打游戏、聊天,挤占他们了部分业余时间。中学时代为了升学,应试教育使他们所学到的古代文学知识受到肢解,变得枯燥,缺乏审美情趣。审美趣味倾向于喜欢当下一些时尚的、实用的、消闲的快餐知识。有一点古代文学积累又来自于影视、影像作品,没有读过原典作品。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古代文学学习到底有什么用表示过怀疑。整体来说,学生在古代文学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呈现滑坡趋势。定向生比重增大,民考汉学生与汉语母语学生混合编班的出现等新情况的出现,都逼使我们研讨如何扭转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提高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如何成为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三)从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看:古代文学教学面临教师师资兼顾专业教学课程多,年龄断层,骨干教师面临退休,年轻教师面临科研水平学历层次提高的压力,教学任务繁重的困难局面,如何在有限的人力、精力条件下,获得最优的效果,就需要整合课程体系,凸显个性和优势。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夯实基础,立足提高,抓好课程内容的改革
通过研究,探索古代文学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教学标准与基本规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根据定向师范生和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两类学生的特点,分别确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作品的阅读篇目。定向师范生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制定的中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中学教材的选文为依据,划定基本掌握的文学篇目,从基本的字、词、句、篇入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结合基本篇目开展“三字两话(画)技能训练。力求与中学语文教学无缝对接,使学生练就师范教学的能力。而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确定学习篇目,提高其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篇目的选定要立足夯实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贯穿文学史的研修,接近传统文化重塑的实质[2]。提高学习的学术探讨能力。中国古代文学还要与其他课程建立有机联系,不能只拘泥于古代文学学习,要和古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课程、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融会贯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古代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古代文学阅读、理解、表达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体系知识理论,又能锻炼学科技能,便于其学科素质的提高。
(二)优化课堂,改进学习,促进教学手段的有效实施
1.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模式,,而代之以体现现代先进教学理念的师生互动,视、听、说结合的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既要培养学生的智力,也要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调动。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把文本与读图,影视、欣赏结合,为学生提供人物、意境想象的依托,创设情景,调动情绪,拓展学生对作品理解的空间。
2.课时压缩是好事,它需要教师研究解决传统教育的弊病,在效率上做文章。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APP、mooc、微信等学生喜欢接受的教育模式开展教学尝试,尤其是混合式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节约时间,打破沉闷的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调研发现,学生还是喜欢古代文学学习的,他们大多数学生性格活泼,喜欢展示自己,喜欢直观、新颖、易懂的新教学方式,只要精心设计好互动环节就很容易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民汉混合编班学习,由于学生的差异也会有接受知识程度的巨大差异,其关键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手段只有多样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课堂讨论、文学小品表演、诗词朗诵、学生讲读活动、自学成果展示、文学作品创作、实践课程的实验[3]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同时开展课外的学习拓展活动,例如成立各类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完成知识的牵引和触类旁通,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水平,都不失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促进教学手段的有效实施,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客观上就会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培养合格学生的教学水平。
(三)建立灵活的,激发学生兴趣、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估模式。
考核评估的目的是衡量出学生真正的学业水平,传统的评价方式,只着重学生的出勤、书面作业和期末的考试成绩,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并且不能动态地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成绩。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动态考核评价方法。一是以传统的考核评估方法为主要依据,规定其占成绩总值的合理比例。二是增加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参与、训练、以及创新活动的成绩。把需要学生课下学习的内容划出成绩的所占比重,在诸如兴趣小组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作为参考值记入总成绩。对有突出表现的同学给予奖励学分,比如在各级比赛中获得奖励的、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获批项目的、在创作作品获得社会认可的等同学,课程成绩都应有所体现。
(四)立足学生实际,立足地方实际,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昌吉学院是一所依托于师范教育发展而来的本科院校,也是昌吉州唯一一所本科院校。随着新疆以及昌吉州地方经济的发展,民族学生的大量升学,重要的是国家普通高校的战略转型,昌吉学院也适时提出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深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毕业成为各领域骨干的学生遍布新疆城乡。新时期,一方面要把准地方人才需求的脉搏,另一方面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深化改革。既要借鉴职业教育已经取得的教育经验,又要提高办学层次,要在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培养出理论上过硬,技能上娴熟的合格畢业生。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培养体系来说,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先秦、两汉、唐宋、元明清文学的发展脉络,文学史发展理论,又能够熟练解读、体悟各个时期节点上的原典篇目的精髓,并且能够在听说读写技能上得到足够的锻炼。要立足学生的实际,考虑到民汉学生的特点,分层次想办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吻合,培养人才有深度,但是也要培养出合格的有德性有温度有质量的学生。
在应用型人才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立足学生、学院、地方经济的实际,整合各项资源,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联合发力,以达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这个过程是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只有在对教育的学生付出耐心、爱心、精心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加以实现,以趋达到培养道德上完善,理论上掌握,技能上娴熟的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真瑜.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点滴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42-43
[2]曹栓姐.人文学科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与出路——以古代文学为例[J].中巢湖学院学报.2014,(5):138-139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情境教学 自主学习
“情境教学”是将学习者的体验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整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教师可采纳“情境教学”模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美国著名教育家John D.Bransford等人认为,社会情境是指“熟悉的任务情境”和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情境既是问题的物理结构与概念结构,又是活动的意识意向与问题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1]
将“情境”引入教学的优长有如下两点:其一,“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充分顺应了人的生物特征。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相互协作、各有分工。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单项练习主要调动大脑左半球,引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情境教学”着力调动右半脑,使之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情境教学”,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认识的直观原理。具体的形象、鲜活的细节等易于留存在人的记忆中。从教学实践上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更强调直观性、情感性、师生的双向互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教师可吸纳“情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大量增补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回到”古代社会的历史情境,体会具体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更形象、更真切也更深刻地学习、感知、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史。这种再现过往时空,构建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创设情境,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
“情境教学”通过有效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时空隧道,走进古代文学现象发生的现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完全同化新知识,则指导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丰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如,在讲述元代戏曲《西厢记》时,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三:关于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西厢记》的艺术特点。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则补充讲授“关于《西厢记》的续作及其评价”一节。《西厢记》问世后,出现了大量续作,不少续作有意颠覆《西厢记》原有的风格。如盱江韵客的《续西厢升仙记》,将莺莺写成心胸狭隘的妒妇,将张生写成恶人;张生与莺莺结成夫妻,又要纳红娘为妾;红娘更被写成与莺莺争风吃醋的小人。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领学生进入明清两代“满地皆话《西厢记》”的“历史情境”,并结合学生所熟知的当代文化界的“恶搞”之风,指导学生认识、分析古今相似的文学、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对当下“恶搞”等文化现象形成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水平。
(二)把握主体,强化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由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阅读必要的学习资料,激发、强化个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并进一步形成对古代文学、文化的理性认识。因此,“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内外充分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接纳、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寻找、筛选信息要素,提取已有的知识,通过自我建构、自我发现的方式获得新知识。
如在明代小说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小说的评点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掌握故事情节,同时直观地感受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形式、接受和传播方式,了解时人对这些小说的具体评价。之后,要求学生以评点的形式,写出回评、总批、侧批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状态。这样,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古代文学、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有效地打通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三)激发兴趣,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情境教学”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怎样”,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最终确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掌握“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
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学生的感情、信念、愿望、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情境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入历史语境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学习意识。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关于读什么、怎样读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比如,阅读明清小说的评点本,学生可以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中任选一部,在阅读并做大量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分成学习小组,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不断强化场景意识,并最终建立个性化的、自觉的自主学习模式。
二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在展开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退居幕后,而是进一步发挥能动作用,富于策略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恰恰是对教师业务素质、教学功底、科研水平、协调能力的综合考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情境教学”就是要整合学习者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以及系统思辨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之间的互补、互动,引导学生形成进入“历史语境”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进入“历史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理解作品、把握作家、自主学习、用之于实践。
(一)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的要点。
1.立足学科性。学科性是“情境教学”根本。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社会史、哲学史、政治史、文化史内容。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体现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这是首要原则。
2.关注鲜活性。经过时间的沉淀,留存在文学史教材中的作家及其作品已经被经典化。经典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性,这些作家、作品往往被抽离出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成为某个时代的标签,失去了其鲜活性和生命力。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还原作家的日常生活状态,在生活细节中把握作家、作品,重构古人的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古代作家、作品的生命力。
3.渗透教育性。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中小学阶段了解、习得知识点转向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的目的正是使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4.着眼发展性。任何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情境教学”模式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培养本科生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献资料时的现场感。在古代文学学科治学与中学古文教学中,这种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建构历史语境的意识,对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充足的动力。
(二)实施“情境教学”可采取的方法。
1.描述法――建构基本的历史语境。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与作家、作品等有关的思想潮流、历史细节,以生动的语言尽可能地描述历史的全貌。当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对场景的把握不够时,应结合他们熟悉的场景进行对比、比较,以激发他们还原历史情境的能力。如讲到《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三国演义》半文半白的语言所具有的历史感,以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为例,探讨正说历史与戏说历史的区别,提醒学生注意《贞观长歌》与《还珠格格》在语言风格层面上的差异:《贞观长歌》的编导试图把观众引入历史场景之中,所以遵循“讲述历史”的严肃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理解语体对文学文本的巨大影响力。在“还原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反省古代乃至现当代文学、文化现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令学习者将抽象的符号逻辑转化为实用知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文化教育部门,针对学生的择业方向,在教学中,时时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如,明清小说、戏曲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国家、特别地方文化官员禁止小说刊行、限制戏剧搬演,但结果却是屡禁不止。在谈到这一现象时,提醒学生思考古代为何禁止小说、戏剧,禁令下达后为何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对当代有何启示。结合“百家讲坛”“超女”等文学事件、商业文化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将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中学生形成宽容的文化心态,同时保持高尚的文化品位。这样,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等互动,学生能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规律。
2.阅读法――全面感受历史情境。把握历史场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感知能力。“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之外,应注重学生课外的学习。学生除阅读作品选、背诵经典篇目,还需要阅读原著,写读书笔记,提交读书报告,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不断强化对古代文学、文化的认知。展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情境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对学生阅读的版本提出要求。如明清文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喜爱小说、忽略诗文的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文学家诗文集,并要求学生阅读线装书或影印本。这样,通过阅读,学生对古人的写作方式会有直观的了解,理解古人创作的物质环境。通过阅读线装书,学生会充分领悟到,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精神产品,而且是有必要的、特定的物质承载体,这对学生进入具体语境也有极大的帮助。
3.辅助法――不断强化情境意识。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语境。如,在讲授元明清戏曲时,由于戏曲已经退出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必须让学生观赏、了解戏剧,他们才会对戏曲有直观的感受。在讲授《牡丹亭》之前,课间,可反复播放经典片段,如《游园》等,使学生对昆曲有直观的印象;在讲授过程中,可让学生观看青春版的《牡丹亭》,使他们进一步从声音、画面等综合效果上理解中国古代戏曲。在讲授过程中,针对有关唱词,还要给学生补充古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如《牡丹亭》中有“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一句,教师可放映看杜鹃花、荼蘼等的图片,提醒学生“荼蘼”这种花与玫瑰花同一科属,攀延性很好,颜色纷繁,古人常用来作蓠芭墙。通过这种方式接通古今时空,学生能全面感受古人生活与当下的融会之处。
三
常规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讲授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对文学现象、文艺思潮给予定性式的评价等,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形成刻板的印象,学生仅仅将古代文学作品、作家视为抽象的逻辑符号,无法对古代社会生活、古代文学作品作出“同情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模式并不反对或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型教学扮演的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2]“情境教学”模式则鼓励教师将学界最新的科研动态、教研方法应用于实践,作为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推动者,最终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
以“情境教学”为手段展开研究型教学时,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对作家活动场景、生活细节等的描述,可以推动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发展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切实存在,古人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这样,通过还原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文学事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研究能力。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展开“情境教学”,可以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拓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将教师掌握的系统知识、学术方法、教学方法等尽可能全面、快速地传递给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心理学研究显示,只要建立适合的语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知识就可以成功转移。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之中,也可以使形象再建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丰富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逻辑思维能力,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个人的体验、知识点融会合一,使学生在情境还原的基础上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总体来看,“情境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建构提供必需的知识储备。通过“情境教学”,师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就能够了解和习得前沿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法论,为迅速融入职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对非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界最新动态、最新观念和观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