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贸易的理论范文

国际贸易的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贸易的理论

第1篇:国际贸易的理论范文

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经济的飞跃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在信息技术给国际贸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同样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最为明显的冲击是对于已经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和质疑。因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对信息经济下所遇到的新的问题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使得国际贸易理论在新形势下严重受挫。笔者针对信息经济下,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信息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的不足和缺陷,尝试在现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作出一些改进,希望可以完善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大时期,也可以说是经历了四大发展的阶段,即国际贸易理论的古典阶段,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古典阶段,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贸易理论阶段和国际贸易的新兴古典理论阶段。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在假设市场处在完全竞争的前提条件下提出的,他们所重点研究的是贸易之间的相互盈利性,是一种基于共赢状态下对产业间的贸易做出的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在新的发展态势下,提出了适应时展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国际贸易中的规模经济的出现和新的技术改革等视角下用来解释新出现的贸易形势的国际贸易理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分工的不断专业化,新型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也就是应运而生。它是在以往国际贸易理论上的一个发展和补充,是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新理论。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信息产品改变国际贸易结构。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产品在当今经济贸易活动中独领,很多原有的产业形式,在信息产品的强力冲击下逐渐走向下坡路,渐渐的被排挤出国际贸易交易市场。传统的国际贸易是主要是各国之间的商品或服务的一个交换过程,在这个交换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是有形的物质商品的贸易交易。然而,信息时代正在改变着原有的贸易结构,信息产品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传输着信息或者知识类的产品,是一种无形意义上的商品贸易交换过程。国际贸易的结构发生的变化是信息产品给国际贸易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

信息产品改变国际贸易关系。传统的国际贸易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相对公平、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贸易交换活动。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因为主要的交易内容是物质产品,或者是能量产品,这些产品都是不可复制的,在进行交易时,另一方想要获得这些产品,就必须付出对等的价值,这样就保证了贸易中的相对公平。然而,信息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可复制,如果在这个基础上仍然进行相应的社会分工,那么,在贸易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不对等性,这也就改变了原有国际贸易中所体现的贸易关系。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不适应信息产品时代。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的四个阶段可以得知,当前国际贸易中所使用到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基于国际分工的这一基础之上的。在信息经济到来之前,存在于国际贸易中的国际分钟主要是体现在物质和能量这两种产品之上,对于这些产品进行相应的分工,所呈现出的是基本公平的贸易方式,所以国际贸易的理论在这上面使用可以说是恰如其分。然而,信息产品的特点和特性,并不等同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从他们的边际成本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区别。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因为都是有形的贸易产品,所以,它们的边际成本总是大干零的,不可能存在边际成本等于零的情况,这也是当前的国际贸易理论适用于它的主要原因。而信息产品的特点恰恰是与它们相反的,信息产品因为可以复制,而且具有非排他性的特点,所以,它的边际成本总是处在于等于零的状态下,如果还运用当前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国际分工,那必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所以,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影响是使国际贸易理论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国际贸易。所以,在信息产品的作用下,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际分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2篇:国际贸易的理论范文

专业化是国与国之间贸易产生的基础,现代经济又明显的依赖于国家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亚当斯密与大卫 李嘉图成为了最早发现这一现象并提出伟大成果的学者,他们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从技术差异角度说明了贸易产生的缘由,构成了古典贸易理论;针对古典贸易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对其进行了补充和说明提出了要素禀赋定理,其与里昂惕夫悖论以及特定要素模型共同构成了新古典贸易理论;进入了当代又有学者结合之前的理论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重叠需求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成果共同构成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本文会对以上提出的贸易理论进行逐一说明。

一、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是从生产技术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的。只不过,在古典生产函数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生产技术差异就具体化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差异就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起因。

(一)绝对优势理论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花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其核心思想是: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因此各国应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其贸易伙伴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虽然斯密的理论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但是它不能解释现实中所有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别是当一个国家在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话,用“绝对成本说”就无法解释,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应运而生。

(二)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论证了各国依据劳动成本的相对差异(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认为生产成本取决于劳动投入,商品的生产成本或价格与其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核心思想为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B国具有比较优势,指A国生产一单位X商品与生产一单位Y商品所投出的劳动量之比小于B国同类之比。这同时意味着, B国在Y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A国具有比较优势。 一国可以在两部门同时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在两部门同时具有比较优势。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最早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师生二人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核心思想: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由生产成本的差异造成的,同时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成本的不同,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所造成的,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又是由他们要素丰裕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各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比例的不同,使得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时,分别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或纯价格优势,并且最终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二)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里昂惕夫之谜指资本丰富的美国却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

2.解释:有效劳动(effective labor)由于劳动素质各国不同,在同样的资本配合下,美国的劳动生产力约为他国(比如意大利)的3倍,因此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有效)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

(三)特定要素模型

根??特定要素模型的理论,贸易的最终要素价格会达到均衡,其主要发展罗辑如下:与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均衡相比,开展贸易以后,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商品。那么国际贸易将促使该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由于价格上升,所以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超过了进口部门。这必然引起劳动由进口部门向出口部门转移。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出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将下降,而进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则上升。于是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落,进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升。随着劳动的在两个部门间的流动,两个部门的劳动报酬又重新趋于一致,最后达到新的均衡。

三、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叠需求理论

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决定的。由此可知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也就越大,则产品的潜在市场需求越广阔,那么通过出口贸易就可获取更多好处;相反收入水平差距越悬殊,则很多国内产品相对国外市场来说要么太低劣、要么太高档,重叠需求就越小,那么就很难通过出口贸易开辟国外市场。

(一)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意义在于: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异,规模经济(规模效应的作用)会促使各国厂商专门生产某些产品,而非独自生产所有产品,然后进行相互交换。这样就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也不伤失消费多样性。因此,规模经济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的国际贸易起因。其从根本上讲是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贸易理论。

第3篇:国际贸易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国家利益,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重构

   

    一、引言

   

    通常认为贸易能使双方受益,即一国与其他国家互相销售自己的产品和劳务通常总是对双方都有利。而且能够为双方都带来收益的国际贸易范围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的多。流行的国际贸易理论也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国际贸易利益产生的机制。既然如此,自由贸易政策应该成为各国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不二选择,然而现实却是贸易保护而非自由贸易占据了国际贸易的主流。自由贸易只不过是个别国家在某一特殊时期的暂时现象,贸易保护成为国际贸易长期不变的主题。

   

    对这种现象的一个解释,是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它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已经得到了证明。但这仍不足以对国际贸易中日益盛行的保护贸易进行解释,因为贸易保护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事实是,现实中更多的贸易保护是发达国家发起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政策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倡导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中变得越来越咄咄逼人。

   

    显然,左右一国奉行何种贸易政策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而由于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国家利益处于缺位状态,从而导致自由贸易理论无法准确地解释国际贸易的性质和起因,也无法对现在的贸易格局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实际上,以比较利益为代表的自由贸易理论最大的缺陷在于混同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将个人经济活动的简单加总等同于人类的整体经济活动,从而忽视了由于国家利益的存在而导致的贸易格局变化。由于国家是国际贸易活动的控制者,国家可以借助于国家机器的控制力,以经济或非经济的手段有效地把私人的利益要求加以转化或强行排除,从而贯彻国家的利益目标。本质而言,贸易政策是国家利益的产物,只要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就会有不同的国家利益目标,由于国家利益目标的差异性和非相容性。就必然导致贸易保护的盛行,形成了基于国家利益的贸易政策。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对贸易政策的研究总是基于国家利益来展开的,但相关分析仍然囿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框架。而国家利益并没有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得到明确的表述,从而导致二者之间出现矛盾,并最终表现为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本文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是一种强调个体和纯粹经济技术的静态分析方法,缺乏整体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总体分析,而这正是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本文即期望通过对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于国家利益的比较研究。提出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重新表述的一些观点。

   

    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对国家利益的表述

   

    (一)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家利益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并没有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完整表述,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散在他的全部著作中。事实上,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的“六册计划”的第5册“对外贸易”和第6册“世界市场”,是属于国家对外和生产的国际关系方面的内容,它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面分析中,从一国范围通向世界市场总体的中间环节。马克思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国际价值和国际生产价格理论。研究了价值规律在国际范围内的作用,并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虽然开辟了世界市场,但是一个充分竞争性的世界市场并没有形成,从而价值规律也就不可能在国际范围内充分发挥作用。(2)国际分工理论。强调了分工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认为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相应的生产方式是国际分工发育程度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决定因素。而且,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相互促进的。(3)国际贸易中的货币和信用。围绕资本主义危机进行了论述,认为国际信用使得大规模商品进出口会突破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限制,造成生产和流通的分离。(4)世界市场理论。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规模上的总和。(5)对外贸易政策。各国对外贸易政策是由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相对发展水平决定的,保护贸易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是随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而交替变化的。马克思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不但论述了一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而且论述了国际分工的性质以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特别是,马克思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没有孤立地去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现象,而是从整个资产阶级整体出发。把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作为其中的现实要素,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研究整个资产阶级社会运动的规律。

   

    由于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始终把国家的经济活动置于首要位置,则国家利益亦是其关注的重点。马克思曾经指出“关税……在现代国家出现之后……是国库进款的最方便的手段”。特别是,“保护关税制度不仅可以有益于还在继续同封建制度作斗争的尚未充分发展的资本家阶段,而且也可以有益于……新兴资本家阶段”。从而说明保护关税是新兴资产阶级国家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武器。马克思并不完全反对贸易保护,认为保护关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作用,它在一定时期对于摧毁封建生产方式和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到一定阶段之后,会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同时,马克思也不是完全反对自由贸易,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况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取代了。而这种代替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不但可以扩大整个国际社会劳动范围,发展社会种类,还可以使贸易参加国扬长避短,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但自由贸易的本质是资本的自由,从而为资产阶级倾销商品和提高利润开辟道路。显然,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中。一直强调的是居于统治地位的资本家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地位,而国际贸易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

   

    (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家利益

   

    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研究的主体对象是私人,理论分析的边界是整个世界。对贸易的获益主要围绕私人和世界两个层次展开。由于对于人的行为的分析是基于利润最大化进行的。个体利益最大化实现的同时公共利益也能随之实现。从而国家不加任何干涉的自由贸易能够实现个人和国家利益的共同实现。以最具代表性的比较利益理论为例,在李嘉图的分析中,假设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产品,则依据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两个国家分别生产其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而进行交换,则双方都能从交换中获利,世界也能获得分工的好处。然而得自贸易的利益如何在各国之间进行具体分配,各国得自贸易的利益如何在个人和集团之间分配。以及这一利益的获取是如何推动一国生产方式的变迁等都没有给予考虑。显然,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把国家利益等同于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位。

   

    虽然国家利益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表述中没有明确指出,但这不等于西方贸易理论没有强调国家利益,相反,国家利益是被置于优先的位置来考虑的。首先,国家是作为国际贸易的影子主体出现的。国家利益在国家对外交往中的地位是最终的,一切利益集团和贸易活动都不能背离这一利益目标,否则国家就会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对贸易行为进行干预,从而保证国家利益;其次。国家是一国国际贸易活动的实际控制者。国家制定贸易政策,并以政治、外交甚至是军事手段来保证其贸易政策的执行:再次,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是以抽象的经济世界为其研究目标的,但这个抽象的经济世界实际是以发达国家为模板的,特别是新贸易理论基本上是研究发达国家的贸易的,这表明了其对于发达国家国家利益的重视:最后,西方贸易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实践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致的,从而也体现出其服务于发达国家国家利益的本质。

   

    (三)差别与联系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对于国家利益的强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而这些都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所不具备的,表现在:

   

    第一,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家利益是对经济运动总体的全面考察。这一利益的存在和保障都是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来进行的。马克思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前提,而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则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马克思是将对国际贸易的分析置于对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下进行的,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则没有能够经过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总体的运行来把握国际贸易。仅是将国际贸易理解为跨越国民经济体的经济交往。将其定义为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将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仅是为了研究稀缺资源在国际范围内最佳配置的最优使用的学科,没有能够考察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第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家利益是一种动态的考察,这一考察是与国际分工体系的产生、发展和深入相伴随的。马克思认为国际分工是客观的经济范畴,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分工所实现的超越国家边界的社会化大生产把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纳入一种新的分工和交换体系中,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扩大了整个国际社会劳动范围,发展了社会劳动种类,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这种动态考察的逻辑基于劳动价值论来进行的,“不同国家的工作日相互间的比例,可能像一个国家内熟练的复杂劳动同不熟练的简单劳动的比例一样”,在国际贸易中国家利益的实现是基于劳动的比例确定的。但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则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把社会制度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在这样的前提下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显然忽略了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演化规律。

   第三,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强调贸易的社会属性而非其自然属性来进行的。国家利益同样是社会属性的一个方面,这样就给予了国家利益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主置。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则比较强调国际贸易的自然属性,关注贸易和分工的具体形态,并且对于各种贸易的分工现象及其背后的动力、结构、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这种强调虽然能够对贸易和分工行为进行更为细致的剖析,但过于关注细节反而影响了对国家利益的整体把握。

   

    二者之间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和联系,主要表现在:

   

    首先,二者都没有对国家利益的直接表述。但都是隐含着将国家利益置于重要位置。

   

    其次,二者所强调的国家利益其实都是一国的经济利益,事实上,在国际交往中。除了经济利益本身之外,还有政治、外交、社会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相互交织。

   

    再次,二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把某一时期一国的代表性阶级的利益等同了国家利益。如马克思贸易理论中指出自由贸易是适应资本的自由以及通过贸易来扩张资本积累的,同时,马克思又认为自由贸易在一定时期是对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利的。

   

    三、现行的国际贸易政策能否保障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体现在民族国家对生存和发展的追求,国家利益通常可以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三个互为依赖的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国家利益有不同的强调。目前来看,国家利益应该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综合利益,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对国家利益的强调其实是和国家经济利益等同的。

   

    现行的国际贸易政策主要有两大主流: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秉承绝对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理论、h—o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坚信自由贸易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扩大贸易双方以及世界整体的福利。保护贸易政策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保护贸易政策以幼稚产业保护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应该通过关税和数量限制的手段保护国内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以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发达国家则基于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效应理论发展出策略贸易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贸易政策干预来获取和转移外国垄断企业的利润或租金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但不论是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在其实施中均在国家利益的保障方面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过于强调短期利益而未能顾及长期利益。自由贸易政策强调自由贸易带来的商品自由流动以及由此而来的福利增进,但正如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特指出的那样,财富的生产比财富本身要重要的多,自由贸易的确能够带来眼前利益,但却是以损失长期的财富生产能力为代价的,所以应该对国内市场进行保护。“保护关税如果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这其实是贸易政策的两难选择:选择自由贸易会损失国家长期的竞争力,但过度保护同样会影响竞争力。因为保护贸易政策的长期实施会给产业带来惰性,并非一定能够达到成长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的保护目标。

   

    2.时局部利益考虑过多而难以兼顾整体利益。国家利益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体现的,但国际贸易政策保障的往往是局部利益。从而对整体利益难以顾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财力有限,难以对大多数产业同时扶持,这导致产业间的非均衡发展更为突出。而发达国家基于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效应的策略性贸易政策完全是建立在优势产业竞争的基础上的,必然导致国内产业非均衡发展的国际贸易摩擦效应。

   

    3.过于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利益的影响。由于依据的国际贸易理论抽象掉了不应忽视的社会因素,从而使贸易政策的制定也更倾向于以经济利益为主,实际上,贸易政策从来就与政治、外交、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会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而最终作用于国家利益层面。仍以美国为例,《美国贸易法》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的“特别30l”条款,作为美国的国内法,却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其关键之处就在于这条法律是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的典型例子。体现了美国的利益至上的原则。从美国制定“特别301”条款以来,涉及这一条款而产生的贸易摩擦已经非常频繁和严重。可见,仅仅在wt0框架下以贸易政策来开展对外交流以保障国家利益是难以奏效的。

   

    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国际贸易政策背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当前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的矛盾是:全球自由贸易理念与单个国家的贸易保护倾向之间的冲突。基于自由贸易理论的全球自由贸易体制框架不能给予单个国家的国家利益保障,从而其完善与执行受到单个国家的阻碍,具体国家的单边保护贸易政策又由于触及其它国家的国家利益而受到对方的针对性措施,从而导致贸易的自由和扩大难以如理论论证的那样顺利进行。

   

    四、重构国际贸易理论:以比较利益论为例

   

    以上分析的初步结论是。需要对以往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重新审视,特别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在模型设计愈趋精致的情况下,会由此而抽象掉许多不应简单去除的因素,从而导致基于其上的国际贸易政策的设计在现实应用中出现一些矛盾。当然,建构一个包括所有方面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如何对已有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讨论,以对其进行重新表述,考察其适用范围。以更贴近国际经济运行的现实。本文以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相互补充,以比较利益论为例。说明重构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比较利益论最早由英国学者托伦斯提出,并由李嘉图发展完善。比较利益论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产生机制,并能够解释大部分的国际贸易现象,由于比较利益论核心观点的正确性,从而迄今是指导多数国家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理论。

   

    但比较利益理论也存在诸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比较优势利益论所揭示的原理与贸易现实之间存在差异。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贸易应该在发展水平差别大的国家之间展开,但现实却是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2)比较利益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但却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差异和交换比率不同问题。违背了劳动价值论。(3)依据比较利益论开展国际贸易应该是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受益更大,而且有利于劳动者的收入提高,进而改善其收入分配不平衡状况,然而现实正相反,富国得自贸易的利益往往大于穷国,而且贸易导致了一国内的贫富差异趋于扩大。

   

    虽然新的贸易理论部分解释了比较利益论不能解释的问题,但就比较利益论本身而言暴露了它的缺陷,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尝试对其进行解释,以期提出相关研究的深入:

   

    1.关于贸易为什么主要在发达国家而不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国际分工并非取决于国家之间的资源禀赋的差异,“自然产品……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真正对分工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扩张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水平。资本运动是以利润为目标的,各国利润率的差异决定于资本的有机构成及相应的剩余价值率,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所谓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其实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从国家利益角度而言,发展本国优势产业并将本国已经失去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是首要的选择。这一转移过程显然是资本扩张和获取利润的过程,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相似结构和相似发展水平的国家一方面是其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实施产业转移的结果,资本在向这些国家的扩张过程中才能够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此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们并不存在实质上的劳动力优势,两类型国家的资本有机构成具有较大的差异,开展贸易并不能获取更大利润。就这一点而言,需要以马克思贸易理论的总体方法来进行考察。

   

    2.关于商品的国际价值和交换比率问题。国际贸易并非是等价交换的,正是因为这样,才存在和国际不等价交换对应的价值流动。换言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并未从根本上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因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都是实现商品的价值的过程,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流通公式已经深刻地有所揭示:  

    

    资本投入g最终要获取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w’和价值g’,从而国际贸易中并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等价交换,发展中国家遵循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并不能获取理论表述的价值。对于困扰李嘉图的同一商品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差异问题,马克思经济学也已经给予了充分的解释:在开放经济中,商品交换依据的是国际价值,其衡量尺度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则某一国内的平均劳动就已经变成个别劳动了。

   

    3.关于国际贸易的收入分配问题。按照比较利益论,贸易所得会惠及贸易双方,而且由于国际商品交换的比率是由提供曲线来确定的,在这一国际贸易价格水平下,贸易国家的进出口价值相等,各国商品需求平衡,即一国生产的商品恰恰是另一国所需要的,相互需求的数量正好相等,而各国也正好满足生产处于最大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和满足国家最大福利水平的要求。而贸易的现实却是。贸易双方并不是总能实现贸易平衡,贸易不平衡进而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是国际贸易的常态,同时,贸易所得也没有真正地实现参与国国内的收入平衡,已有很多的证据表明贸易成为加大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因素。出现此类矛盾的根源在于:比较优势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但国际贸易的商品价格确定依据的却是一般均衡论,是由供求决定的,从而导致价格并不能真正反映价值本身,均衡价格下的贸易结果必然导致价值分配的不平衡和不对等,引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

第4篇:国际贸易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可持续发展

一、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体系研究

马克思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散见在他的全部著作之中,有:(1)国际价值理论;(2)国际分工理论;(3)国际贸易中的货币、信用;(4)世界市场理论;(5)对外贸易政策。

实际上,马克思从准备写作《资本论》开始,就已经构筑了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完整范畴体系,他把资产阶级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在“六册计划”的前三册,各个经济范畴被综合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体范畴,这个整体不断运动,从一国界限范围内,发展到国家层次上的概括,然后,又跨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最后“在世界市场这个最广大的场所,以最巨大的发展规模,作为生产中的国家的关系而出现”。理解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需要遵循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范畴体系的演化逻辑,这个逻辑体系把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与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运动和演化内在地、真实地结合在一起,与资本主义危机结合在一起。例如,《资本论》第1卷考察了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考察了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从而揭示了资本运动中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危机可能性。但是这些危机可能性仅仅是可能性而已,或者说是不充分的现实性而已,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危机才能得到充分展开,直至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消亡,这样也就把影响和决定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各个因素统一起来,统一在一个现实而又严谨的逻辑体系之中。从资本主义再生产角度来看,这个展开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再生产条件的国际化,原先国内矛盾“在局部危机中只是分散地、孤立地、片面地暴露出来”,现在,在世界市场上,“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暴露出来”,并且,“总是像排炮一样,按着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

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全球化

全球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发展的特殊形态,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以及相互之间的政治依赖都越来越深了,在我们今天的世界体系里,不仅包括资本主义经济:也包括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其他非资本主义经济。在这样一个体系里。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这种格局正是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所预示的结果。当然,马克思的全球化和我们现在所普遍观察到的全球化是有所不同的,用马克思的语言来说,全球化就是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必然的逻辑;同时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政治和文化活动等全部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如同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就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但是,这种不平衡性往往被全球化的表象所掩盖,乃至于当今世界产业大转移往往被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事实上,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愈加不平衡,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冲突愈加明显,世界范围内的矛盾、摩擦、斗争乃至战争更加普遍和激烈,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过程的必然逻辑结果。

三、基于环境因素的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

基于生态环境内生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克服了过去所有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关于生态环境外生假定的根本缺陷,转向在生态环境内生假定下考察现代经济发展及其可持续性的源泉和决定,将生态变迁、生态创新、生态资本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决定因素视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内在力量,突破了当今国内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形成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将环境因素纳入一国的生产要素体系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与土地、劳动、物质资本、技术、制度等要素并重的新的要素,为实现经济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结构的不可持续性,使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不能完全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充分暴露了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的根本缺陷,即将生态环境作为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外在因素而排除在生产要素体系之外。这就意味国际贸易应当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在生产要素的组合中把生态环境要素有效地纳入其中,同土地、劳动、资本、技术一样使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和贸易发展的一个内生因素,才能使经济、贸易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协调统一,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的要素禀赋理论的构建中,我们应该把现代生产力源泉之一的生态环境从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外在因素转化为内在因素,纳入一国的生产要素体系之中,当作生产要素。

第5篇:国际贸易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模式;动态化

一、引言

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市场对专业和学科融合趋势不断加强,社会在职业选择的潮流中要求应届大学毕业生是全才更胜于专才。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无论是一、二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还是高职高专类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时随着外贸知识的普及,除国经专业外,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会计、经济学等专业,甚至非经管类专业、如英语、日语、纺织、信管、轻化等专业也开设诸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涵盖理论、政策及实务等课程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我校会计专业、财务专业的开设,正好给了一个专业和学科融合的契机,该课程有效结合了理论、政策、实务等多方面的知识点。如何更好且有效地根据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独立学院本科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自学能力。为了让非国经专业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内涵,体会贸易的逻辑思维,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结合团队的教学实践,针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相关现状,研究出动态化教学模式,以适应外专业学生学习的整套体系。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现状研究

(一)课程开设概况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的人员,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成为一种时尚,因此普及经贸知识,尽快融入世界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基础性理论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课程内容包括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部分,也就是关于国际贸易的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两部分。一方面立足国家的角度去阐释为什么会发生贸易,怎样发生贸易,如何制定贸易政策;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去研究交易的流程细节问题。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我们独立学院立足于培养应用型本科层次的人才,强调理论教学适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学生毕业后应属于“拿来就用型”[1]。时代在发展,如何在现阶段条件下培养与国际贸易接轨的外专业人才,参与社会竞争,是本课程在外专业开设的主要目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相矛盾

由于国际经贸的迅速发展,以及教材在编写、出版、发行甚至再版等过程中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性,任何教材都不可避免地陷入“时间差”的困境。随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比如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大多数教材还是停留在传统贸易理论上,但是目前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如环境与贸易、运输与贸易的实际问题被忽略,贸易保护政策中的“碳关税问题”,近年来各国对我国反倾销、反补贴的新案例,以及2013年通过的上海自贸区的构建等。一方面国内很多教材即便是推陈出新的,也没有做到全面反映这些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以教材为纲”,不能充分反映新变化、新动态,导致授课内容与目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

2.教学内容及方法与学生的需求相矛盾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长期以来都是国经专业的老师在授课,国经专业的老师对本专业的内容纯熟,往往从专业角度进行教学,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大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比较固定且向单一化发展,这些都与学生专业发展需求不匹配,导致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兴趣缺乏、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2]。同时,现在教学都是以多媒体课件作为基础,但是课件内容不生动,课堂上提问环节学生不配合,案例分析费时且讨论不充分,课后布置作业,学生不思考敷衍了事,分组讨论时出现搭便车现象等等,这些问题在课堂授课环节中都普遍都存在。因此,大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是以单方面讲授为主,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主张更加灵活多样,要能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教学手段和方法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考核方式和考核能力相矛盾

目前本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核方式还是比较固定的,采用平时成绩30%,期末卷面考试70%。考试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是考核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但在这种制度下,有几种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第一,一考定输赢。期末考试的成绩难以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很多学生靠死记硬背照样取得不错的成绩。第二,命题不科学。大学考试往往是谁授课,谁出卷,谁批卷。不仅要求班级通过率,各种题型都要涵盖,最后还要有试卷分析报告体现并存档。这些行为直接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满足教学要求,往往以考试内容作为授课重点。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这都非常不利,不能充分体现学习的初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动态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动态化理论构建

本文的理论来源是技术差距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Posner)提出的一种贸易理论。它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贸易发生的解释。现在将该理论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将该门课程的学习看成是一个周期,同时将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过程中涉及到所有问题都分散在这几个阶段中,去解释动态化教学理论渊源。

图1:课程学习阶段划分图

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整个学习的时间周期,纵轴上半部分表示知识理解的程度,下半部分表示知识运用的程度。T0表示首次课导入期,T1表示月末过渡期,T2表示中期检查期,T3表示期末复习期。在学生知识接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知识的运用总是滞后于知识的学习。

T0—T1为需求时滞阶段,是指教师开始讲解一门新课,但是学生没有意识到它是什么,它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是否适用自己,有一个认识滞后期,这往往表现在开学的第一个月时间里,学生慢慢开始对该课程产生兴趣有一个懵懂期。在该时期,应该以教师授课为主。

T0—T2为反应时滞阶段,是指新课程新知识的导入,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意识到课程对将来就业的重要性,开始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这往往表现在中期检查前后,也就是学期的第12周前后。如果学生学习接受能力受限,那么反映时滞期就更长一些

T2一T3为掌握时滞阶段,是指学生开始从单方面接受知识,过渡到自己可以消化吸收知识,更有甚者,最后可以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实例,最终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往往表现在期末复习前后,学生开始思考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To—T3为模仿时滞阶段,是指从课程导入开始,到课堂授课环节的结束为止。这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之后,对外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多地是引入思考,这门课程与将来的就业有什么关系,将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到自己专业知识中,从而达到一个专业融合的目的。在课程结束时候,教师的课堂讲授环节已经结束,但是学生的知识运用才刚开始。

(二)动态化路径探索

课堂的教学氛围是随时在变的,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甚至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能力与特点,根据所讲章节的具体内容,采用动态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上,注重掌握渐进性和阶段性,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因材施教。课程教授过程划分成以下几个阶段:首次导入,月末过渡,中期检查,期末复习,在不同的时间段,结合学生不同的需求变化,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

1.首次导入

为了使一学期的课能顺利开展,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开课的第一讲,让学生领悟该门课的效用性,重要性,与他们专业课程的相关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问学生一个问题 “大家的家乡都是哪里的,你们认为你们家乡什么产品是主打产品,有哪些企业是做进出口贸易的”,设计调查问卷,引入大纲要求的授课内容。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全局观念,在第一次课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要结合课程授课计划给学生安排本学期的具体任务要求,介绍学生课外学习的网站,书刊等[4]。

2.月末过渡

新学期的第一次课或许大家都有兴趣,但是如何让学生在过完寒假回来的第一个月里去了解并接受这门新课,确实是门学问。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在授课计划的第一个月,授课内容是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这些理论对非国经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难,而且比较枯燥,就必须要注意将理论与实际挂钩,让学生在每次上完理论课后去了解他们感兴趣的国家,或者他们自己的家乡,选择绝对优势产品,比较优势产品,要素密集度产品,还有规模经济,需求理论,环境成本理论,运输成本理论与现实的关联性[5]。在月末组织一次讨论课,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理论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产品,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了解贸易的原理,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

3.中期检查

当学生已经开始了解并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后,在期中教学检查环节,需要对学生进行一次考核。让学生了解课程兴趣只是学习的调味品,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才是关键。可以尝试组织一次课堂笔记的抽检,或者组织一次关于授课内容中的一些案例讨论的结构化面试,通过这样操作之后,一方面可以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一次测评,作为期末成绩的一个参考借鉴。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是必修项目,但是其中考核的多样性在于任课教师可以自己做主,间接地解决仅以期末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

4.期末复习

在期中教学检查之后,学生开始意识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学习过程,不是唯成绩论,是综合考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问题的答案没有标准,尤其是案例分析讨论题。这时候学生就会开始反思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并已经会使用一些工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到了后期,有同学还会主动跟老师探讨一些近期发生的贸易案例。在期末复习阶段,不再是以老师课堂讲授灌输知识为主,而是两手抓,一手抓老师引导学生去分析了解重难点,一手抓学生反馈老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老师更多负责的是答疑环节,在复习阶段老师更应该注意加大辅导力度。

在四个阶段性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动态化演变,最终就可以达到我们大纲中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

四、结论

通过动态化教学过程的开展,可以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外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顺应社会发展,他们不需要去背诵和记忆那些贸易理论。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以将来就业为主要指导方向,在学习相关贸易课程之后,就业面就可以得到扩大,不仅仅是外贸会计,甚至是外贸业务员,单证员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动态化学习的时候,明确自己学习的内容,有自己的侧重点,能够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

利用动态化教学模式中师生的配合,可以有效转换原有的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教师的方面来看,教师应做到不断自我增值,多参加一些科学研讨会,多阅读一些与时事挂钩的贸易问题,多接触学生目前感兴趣的一些话题注意与课程接轨;从学生的方面来看,学生应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脱离出来,变被动接受者为积极参与者,在课程的“首次导入——月末过渡——中期检查——期末复习”过程中经历从“兴趣”到“懵懂”,从“懵懂”到“想学”,从“想学”到“会学”,从“会学”到“学会”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朱连生,王红梅,刘晴晴. 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30(2):6~7

[2] 陈辉民.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10):233~234

[3] 张月,王贵彬.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31~32

[4] 王成林.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J].高教论坛. 2010(6):84~86

第6篇:国际贸易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中国市场经济

一、引言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通过研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三者的关系,对国际贸易现象的产生提出了深层次的原因,阐明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动力、利益的来源等。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更好地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为了追寻超额利润而推动国际贸易,为了更好地促进贸易发展而提供理论指导。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内容和对象上各有不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进程提供良好的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二、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提出来的,应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对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借鉴与批判。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较为笼统地围绕着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这三者展开。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来科学地揭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由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价值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组成,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背后,来统一地揭示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源于它对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实践的探究,不是简简单单地解释表面现象。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得出一个总体的规律。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出现,是由于资产阶级追求超额利润而产生的。对马克思国际贸易进行研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国际分工,通过国际分工,可以使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得利润。这也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中心思想。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各国的国际分工,再加上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这使得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要真正地了解国际贸易,就要更好地了解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出现,促进了各国的生产效率,使得各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国际分工超越了社会分工的界限,如果没有了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一直到今天,国际分工在国际贸易中也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国际分工,使一种商品可以在各国利用各国的优势,比如技术、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从而使成本较低,获取更大的利益。虽然国际分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有些落后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是被迫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利润,通过战争等方式攫取落后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而这一现象,也是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这一点,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却忽视了社会和历史原因,只停留在经济手段上。除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与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有关。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异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原理,可以体现在国内市场,也可以体现在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交换的商品,其价值,就是要通过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体现。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使得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开展国际贸易来获得差额。资产阶级通过国际分工产生的成本较小的商品,因为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将商品放在国际市场上售卖,所取得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国内取得的利润。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或者是由于商品的独特性,使其拥有国获得商品的垄断权,竞争规律受到限制,垄断价格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量,这使得拥有国大大受益。因此,国际价值也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巨大的舞台。而这个舞台,就是世界市场。

西方的资本主义,以殖民扩张的形式,将东西方国家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西方的经济可以不仅在国内发展,还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大程度地获益。因此,可以说,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关键,世界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养分。只扩大市场,这对资本家的生产和销售都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市场的联结,可以将国内分工扩大到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商品的国际价值。而在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中,需要提到的理论家是卢森堡,她首创了世界体系论,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世界体系。她在世界体系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这一理论抛弃了传统的国际政治领域,而是把市场延伸到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间的交换。资本主义间的交换,只属于内部市场的交换。而资本主义和被其剥削的非资本主义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交换,就属于外部市场的交换,这属于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资本输出,这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作了更深入地展开和论证。因此,从卢森堡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资本主义是不能独自存在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如果没有同非资本主义交换,就不能生存。也可以说,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说,国际贸易在社会生产下的作用,既是有利的,也是有弊的。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各国的劳动力、资源、技术等要素的国际交换和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一国的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扩大,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国际贸易的产生,并不是一个自愿和不流血的过程,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超额利润,扩大世界市场,必然要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另一方面,如果生产的无限扩大和需求的有限减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矛盾,这必然会产生经济危机,这在历史上也已经证明了。

三、西方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经过各个时代经济学家的补充,直到现在,已经大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可以提及的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贸易中,虽然提及的是自由贸易,但是在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都是由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联结在一起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虽然有一定的保护主义,但主要着重的是自由贸易。而比较着重保护主义的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和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等等。西方经济学从早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这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呈现出国际贸易理论的萌芽,但不可避免地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接着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对此进行完善,要素禀赋理论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完成的,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无法满足新的国际贸易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但相对的每个理论都有其弊病,而需要应对新问题,需要多者统一起来讨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的距离已经无法阻挡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渐渐地融入国际贸易的潮流,而面对这一情况,西方经济学也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如普雷维什的中心-论。从而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都是围绕着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中心来思考和研究的。如何在国际贸易这一浪潮中获取更大的利润,通过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来更方便地为资产阶级提高效率,这是西方经济学永恒不变的主题。从早期的重商主义贸易学说开始,其主张认为一国积攒财富的手段,就是要增加贵金属货币财富,而为了获取货币,需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本国商品输出,实现本国贸易顺差。早期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有了贸易顺差的意识,扩大一国的出口,可以增加一国的财富,这为以后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然而早期的重商主义存在着较大的局限,资本主义只是把眼光局限于货币上,而没有注意到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可以带来多大的财富。基于这一思想,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就把国际贸易注重在国际分工上,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可以通过各自的优势,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双赢。之后,相互需求论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贸易分析模式,它提出了国际贸易是建立在两国的需求强度上,需求强度如果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综合以上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瑞典科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这一理论,也为日后的新贸易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战之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特点,如何来解释这些变化,新国际贸易理论试图用多方面多理论来研究,比如规模报酬递增理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的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贸易分工可以使一国扩大产业规模而获利,从而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与规模递增从而成本递减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来解释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新技术的创新,可以使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率先获利,但是随着模仿时滞的克服,新技术传播到各国,一些落后国家也拥有了该项技术。这一理论也符合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形势。这些理论都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意义,但是都具有片面性,无法解释全部的新特点。因此,新国际贸易理论只能解释表面现象,却不能挖掘国际贸易新形势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中,总有率先崛起的大国,也有落后的国家。

如何让这些稍显落后的国家,如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润,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还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其主要的论点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凯恩斯的对外乘数理论,这些贸易理论为一个稍显落后的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各个主张仍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幼稚工业保护论中,在具体操作上对保护对象的选择并没有做深层次的分析。如果保护手段选错,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进程,中心-论提供了新的方向,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发达国家控制的体系,但其发展并不理想,中心-论抛弃了市场机制,想要争取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但是对于现在的经济状况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组成的理论庞大,但是各个理论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各有其侧重点,不能一概而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体和分工上进行综合的研究,新国际贸易理论又是在新的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特点的不同解释,每一个理论虽然不同,但都有相关的关系。一个现象,可能是由多个理论来解释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并没有对背后的经济现象作深层次的研究,只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如何通过国际贸易取得利润,这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不同。但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深思,它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指导,每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实践或多或少都借鉴了西方经济学,它对我们的影响重大。

四、比较与评价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诞生的。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在深刻地研究了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其国际贸易理论。两者的相通之处都看到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国际分工发展较快时,国际贸易发展也较快,国际分工还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中,资本主义国家和落后的国家的分工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剥削落后的国家。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并没有把社会差异和历史范畴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而只是假设于参与国之间贸易位置的平等,通过这一方面来推导理论公式。可以说,在国际分工上,两者都注意到了,可是侧重点却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国际价值上,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利润更大,因此商品就更青睐于放到国际市场上去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思想,又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类似。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为不同国家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两者互相类似却又不完全相同。马克思揭示的是国际贸易商品交易的一般规律,是为了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要素禀赋则是通过了解各国商品相对差异,来更好地为国际贸易服务,出口该国相对富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可以这么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都有其可以借鉴的地方。两者相互关联,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提出为西方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完善,而马克思通过研究这些西方的具体实践和相对应的技术,更概括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矛盾和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张彤玉,张桂文.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陈其人.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第7篇:国际贸易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国际贸易 教学模式 转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今后五年、十年的教育做出了总体规划和部署,制定了到2020年从人力资源大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的战略目标,指出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指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将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在尊重、互动、合作的学与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关注学生自由、自主、个性、全面的综合发展。国际贸易是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尽管有现代教育技术和设施的支持,学生有很多机会、方式和时间接触到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局势的发展变化,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将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面对快速发展的国内外贸易形式,缺乏分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力。因此,我们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及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学习及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原本是研究心理学的理论,主要发起者是马斯洛(A.H.Maslow),人本主义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社会关系,后来拓展到了教育中。1952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R.Rogers)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得人们的潜能得以发挥,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作为“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资源,学生不能在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而应当在好奇心的促动下去认识和思考自己感兴趣的和有意义的知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罗杰斯在上世纪60年代将他的“患者中心”(client centered)的治疗方法应用到教育领域,提出和完善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student centered)的教学理念。

(二)建构主义学习及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来源广泛,如皮亚杰和布鲁纳等的认知观点,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知加工学说,等等,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如激进构建主义、社会构建主义、信息加工构建主义等。虽然不同的建构主义在具体观点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育观等基本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共识。构建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来自构建而不是接受传输,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先前经验,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主张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学观主张教学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实现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构建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设计应该为学生提供理想的、适当的情景,运用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师生和生生的互动性、实践性,使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生长”。

(三)多元智力教学理论。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是由多种结构组成并能动态发展,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这七种智力不是以整合方式而存在,而是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学校并不存在学困生,这仅仅是学生个体在优势智力领域表现不同而已。多元智力理论主张学生的智能是有差异的,在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开发学生的优势智力,并重视学生的整体智力发展,让他们的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树立“学习为主,教学为辅与引导”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思考三个问题:希望学生学什么(目的),怎样让他们学会(方法、活动与资源),怎样知道他们学会了(评价),国际贸易理论课程要求通过理论学习然后能分析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形势,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口授、板书,将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导和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耳听、笔记,是知识的接受者,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学生对现实贸易问题分析的能力培养更是被忽略,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就是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将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与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现出来。因此,教师的教学思想应当从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思想转变,应充分认识和尊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与辅助作用。

(二)制作充足的“幕后台前”教学准备。

要使“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要完成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场持久战。教学准备不仅包括面向教学时的幕前资源准备,也包括能真正教授这门课程的幕后准备。“台上一节课、台下十年功”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体现了其真正的内涵,特别是对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贸易问题来说,教师头脑中的知识库如果不广泛、不更新,很难适应现代教学资源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精心选择和制作学习环境中所使用的学习资源,在选择和设计学习资源时一定要明确这种资源的使用方式,如国际贸易的经典案例、理论与现实相悖的实例、小组讨论的问题与思路等,这些资料必须来源于现实中的典型问题,能引发学生之间的共鸣或者争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才能为学生接下来的分析和整理甚至写作打下基础;其次,教师自身学习必须持之以恒,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贸易形势,它飞速发展、变化频繁,与政治、社会关系紧密挂钩,在现代技术基础上学生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很充分,会提出很多的棘手问题,教师在教学甚至课后都应该能及时地对学生的问题做出反应,要能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位相结合的框架下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全面思考和分析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经济贸易这类社会学科的意义。而这一切对于教师的教学准备任务是任重道远的。

(三)设计本位性与综合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教学内容。

大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初、高中的内容相差甚远,学生经过十多年的灌输式教育,已经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真正体现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在这一阶段中应该对社会的现实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上的准备,这种认识和准备主要体现在教学课程设置和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对于社会科学类的经济与贸易课程教学,其内容的广泛性、现实性就更重要了。从广泛性看,教师设置教学内容的时候应从以前只强调本位学科甚至只强调本门课程而忽略其他课程和学科的情况,向多学科、多课程整合的情况转变,使课程内容和结构具有本位性又兼具综合性;从现实性看,教学内容应从以前只重视理论知识向理论与实际结合转变,以理论引导出国际贸易历史发展长河中发生的国际贸易问题,再用实际的国际经济贸易分析理论上的优势与不足甚至相悖,使学生能真正地、充分地感觉学习理论的意义所在,并且能将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提升学生思考理论和分析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形式的能力。

(四)组织“在快乐和自然中学习”的多元化教学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应该体现出“在快乐和自然中学习”这一主旨,教学过程应从以教师教学为主向学生学习为主、教师为辅助与引导的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转变。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轻松有趣的氛围,让学生在听讲、发言的过程中能感觉到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重,师生之间能够相互倾听、尊重、思想开放,必须让学生明白,对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来说,很多问题通常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在回答问题或发表自己想法的时候犯错误是正常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恰当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可以单独或整合采取讲授式、团队合作式、实践活动式、视频式等教学方式和案例教学法、情景模式法、课堂辩论法等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增加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设置情景模式,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政治、经济等层面出发分别站在国家(管理者)、企业(生产、销售者)、民众(消费者)的角度分析现实,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全方位思考与分析的能力。比如授课内容为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时,常有同学提出疑问:根据比较优势,美国应该生产飞机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粮食、石油、服装等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中国则刚好相反,为什么现实中两国都同时在生产和进出口这些产品?如果各国政府都愿意采用比较优势来分配生产要素并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这个分配和生产过程的决定权是在于国家还是在于市场作用下的生产与消费者手中?“快乐而自然”的多元化教学过程能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其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意义是他们能够拥有足够的自信与能力面对将来的就业与生活。

(五)采用科学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具有片面性,常会造成平时上课不积极、不认真,期末时通宵背书应付考试的不良学风,加上学生之间在理解力、记忆力、投机力等能力上的差异,考试的结果往往缺失公平性,这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造成不良的诱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方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将小组发言、课堂讨论、期中成绩、表现与考勤、期末成绩等分值加权求和形成最终成绩。因为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讨论、思考、分析的问题答案通常不是唯一的,不能将答案作为给分的标准,应该根据学生资料的准备、发言流畅、热烈讨论、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感情投入、不吝啬想法等进行打分,此外还需要参考学生的自评情况和其他小组的打分情况,形成性评价、同学评估和自我评价对学生学习理论、思考与分析当今国际经济贸易形式是非常有促动力的。只有正确的、科学的学习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常遇到的障碍

从教学实践看,设计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常遇到来自管理、教师自己、学生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障碍。

(一)来自管理的障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还处于尝试阶段,试点课程同时处于传统的教学管理要求和以学生学习为主的现代教学管理中,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管理上的冲突,比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异常表现等灵活的、动态的重新制订教学计划,但学校通常要求在开学之初就拟定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虽然可以根据情况做出改变,但变化幅度不能太大。又如许多高校实行多个教师同上一门课程统考一套试题的模式,但如果有些是试点班级有些不是,试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会受到非试点教师的很大影响。

(二)来自教师的障碍

来自教师的障碍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中因为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认识不足,任课老师常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以前积累的经验来实施自己认为的新模式教学,造成教学过程中不能实现最终目的;第二,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准备还不足以应付和控制这种新的教学活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需要教师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有更高要求,教学资料的准备也必须充足,这对专业任课老师提出巨大挑战;第三,对新模式不能持之以恒,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新模式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甚至财力准备资料和设置、控制教学环境,当遇到困难时,可能会不自觉地放弃新模式的教学而以自己较熟悉和能控制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第四,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对教师的“充电”要求非常高,必须时刻关注事实的变化,必须不断地提出新的见解,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而这却是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所没有的。

(三)来自学生的障碍。

从教学实践看,大部分的学生认可和喜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创造了学生展示自我、培养自信的平台。但仍然有少部分学生不适应这种新模式,十多年的灌输式学习生涯造就了这部分学生对教师主讲的依赖性,当自己独立学习或思考问题时会显得茫然不知所措。还有部分同学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没有电脑等现代学习工具,从而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国际贸易理论课程需要学生课下查询资料,经常上网查看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时事新闻,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充分地分析问题、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因为没有资料或者资料不全常导致这部分学生怯于发言,久而久之会形成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的心理恐惧,必将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自信心及专业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些障碍是可以排除的,可以通过家庭、社会、学校、教师、同学的帮助与合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条件来逐步清除来自学生的障碍。

(四)来自教学资源的障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想要取得理想效果,充足的教学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以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为例,如果采取案例分析法,完整的国际贸易案例通常都在三千字左右,只有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不可能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须借助分发复印资料或者多媒体视频方式才能让学生对案例有个充分的认识,之后才能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案例的思考与分析。另外,因为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必须紧跟现实,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入海关、商务部、检验检疫局、税务局等多个部门网站查看资料,以便于学生对贸易的过程和变化有直接的感官和全面的了解,这就必须借助于能即用即上网的多媒体教室和设备。因此,相比较其他课程来说,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对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教学资源有更高、更多的需要,但实际中这类专业课程很难使用到所需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重视“学生的学为主”,又体现“教师的教为辅、引”,是国家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选择,实践中遇到的主观或客观的障碍,需要国家、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来排除。

参考文献:

[1]刘宣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01):23-26.

[2]钟志贤.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05):10-16.

[3]向媛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和探索[J].高教论坛,2011,(09):135-137.

第8篇:国际贸易的理论范文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阶段新新贸易理论在批判地继承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分析贸易的动因和选择,形成了异质企业模型和内生边界模型两个理论分支.本文介绍了新新贸易的理论背景以及这两个主要模型,并对模型的主要推论进行研究,以期从中找出对我国贸易转型升级的启示.

关键词 :新新贸易理论;异质企业;内生边界;贸易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11-03

1 新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21世纪前的贸易理论主要分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传统贸易理论主要是十八世纪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绝对优势理论、十九世纪以李嘉图为代表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赫克歇尔—俄林的禀赋比较优势说.主要内容可以概况为:国际贸易的动因是各个国家间要素、技术等条件的差异,其贸易模式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贸易.新贸易理论是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贸易理论,提出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贸易模式.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规模远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规模的现象.

当前,国际贸易活动出现了新的特征:一、各跨国公司公司内贸易增长速度快.1987年,内部贸易占美国出口贸易的比重是40%,占进口贸易的比重是38.9%.内部贸易在瑞典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为36.1%,在德国是34.6%,在英国是29.6%,日本是17%.表1-1显示了1993年美国、法国、日本、瑞典的公司内贸易情况.如今,公司内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80%以上.二、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日益复杂.如今的大多数跨国公司企业已不再是纯粹的垂直型跨国公司或水平型跨国公司,即不是单纯的母公司—子公司结构,也不仅是战略联盟的形式,而是更加复杂一体化的网络化跨国公司结构.三、企业的个体特征在企业国际扩张选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发现,国际贸易其实是一种相对稀少的企业行为,并非一国所有的企业都选择对外贸易.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同一产业内部,也存在着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劳动生产率、资本技术密集度和工资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并且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但是无论是传统的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是从国家和产业的层面上来解释国家之间贸易的动因,贸易的结构,以及贸易对社会福利的增进和影响.在模型中假定企业都是同质的、无差异的,认为如果一个产业存在对外贸易,则该产业内的所有企业都要从事出口.而这明显与现实中一个产业内只有少数企业从事出口,其他的企业只是涉足国内市场的现实相违背.

2 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模型

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研究思路有两个,即以Melitz为代表的异质企业模型和以Antras为代表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哈佛大学的Melitz于2003年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开创性地从企业层面上研究国际贸易行为.他首先认为企业是有差异的,无论是从生产率还是从规模、结构、产品质量、员工技能等方面,行业内的企业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一特征也被称为企业的异质性.他认为只有高生产率的企业才有足够利润负担出口所需的高额固定成本,并根据这一情况,设计了只有少数高生产率的企业从事出口的模型,即异质企业模型.同年,Antras利用不完全合约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形成,特别是跨国公司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用来解释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选择的行为.进而赫尔普曼在2004年结合异质企业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从企业组织结构差异的角度分析企业在国际业务中的行为,提出了生产率依出口企业、海外现地生产(FDI)逐级升高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对国际贸易模式的解释.自此,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已初步形成.

2.1 异质企业模型概述

异质企业模型在异质企业的假定上,探讨了异质的企业如何从事国际贸易以及贸易对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和福利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企业从事出口贸易而有的企业只从事国内贸易,出口是否能够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竞争率,以及出口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选择等问题.

2.1.1 异质企业模型的主要内容:假设企业的生产率可变,用φ表示,企业的生产者对自己企业的生产率有大致的了解,并据此做出决策.假设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固定成本为f,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为fe,则总成本为fx=f+fe.假设市场竞争条件为D-S垄断竞争条件.效用函数是CES型效用函数.则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受益就越大.所以说,生产率在异质企业进行市场进入决策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些生产率较低,产生的收益较少,不能满足固定成本的企业,只能停止生产退出行业,生产率较高的企业继续生产.那些生产率没有达到拥有足够利润来弥补国际固定成本的企业就不会进入国际市场,所以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会进入国际市场.

2.1.2 其得到的推论:(1)贸易开放能提高产业生产率.在Melitz看来,当一个企业决定进入某个产业时,对自身的生产率以及产业的生产率还不是很清楚,而进入产业后投资是不可逆的.所以,产业内存在着生产率存在差异的企业,即存在着异质企业.当企业进行出口时,也面临着出口成本的约束.其中最主要的是流通和服务成本,而出口数量和目的地越多,其成本就越高.而贸易开放则能大大降低这种成本,使得更有效率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迫使低效率的企业从事国内市场,更次之的企业退出市场.这样一来,通过选择效应和生产再配置效应,不断提高贸易开放度将使产业的资源重新配置,更加有利于更高生产率的企业,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率,带动福利的增长.(2)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尽管在Melitz模型中,贸易开放能提高产业的生产率,但对于不同的产业来说,效应仍然有大小之分.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生产率增长更多.即,越是具有优势的产业,在贸易开放后,因为其高生产率的企业由于出口机会增多对要素的需求就会进一步增大,这就抬高了该产业中相对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导致低生产率的企业大量退出.使得该产业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更大,进一步强化了这些产业的比较优势,从而为贸易影响产业结构的路径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2.2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概述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是从单个企业的组织选择入手,将不完全合约理论融入到标准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从而将国际贸易理论和企业理论结合起来提出的.主要是分析了是什么因素和原因决定了企业的外包和一体化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会选择企业内贸易或外包以及相关的资源配置问题,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跨国公司对企业内贸易的影响.

2.2.1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主要内容:假设只有南北两个国家进行贸易,企业的组织形式只有垂直一体化V和外包O两种.且垂直一体化的固定成本大于外包形式下的固定成本.消费函数依然为CES函数,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则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和异质企业模型一样,生产率越高,则利润越大,生产率越低,则利润越小.但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地使利润最大化.高生产率的企业选择南国生产,且采用垂直一体化的形式,而低生成产率的企业只能在本国生产,且采用外部的形式.同时行业特征还和行业生产率的分散程度有关,生产率越是分散的行业,越依赖进口中间产品,并且行业内部总部服务密集程度越高,行业也越倾向于一体化.

2.2.2 其得到的主要推论:(1)企业生产率水平的差异会影响企业在组织形式上的战略选择.Antras模型将企业的异质性和不完全契约结合起来,构建了高总部服务密集度的产业存在国内一体化、国内外包、国外外包和FDI四种均衡,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选择国内外包,生产率稍高的企业选择国内一体化,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选择在国外外包,生产率最高的企业选择FDI.(2)企业的组织形式影响其贸易模式.在Antras的模型中,将企业进行的国际一体化战略视之为企业对内生组织边界的自发选择,也就是说拥有异质性要素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要素生产和技术方式,进而选择不同的组织或契约制度,一般而言,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的企业往往倾向于采用内部一体化或垂直一体化,相应的贸易模式更多采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者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而对市场有较少的依赖.

3 新新贸易理论对我国贸易转型升级的启示

虽然新新贸易理论刚刚诞生,适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还有待检验.但它作为一个最新的贸易理论,尤其结合了当前发达国家贸易出口的现实,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我国贸易政策和贸易战略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和积极的启示.

在2013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我国离贸易强国的路还有很远.而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跨越的首要问题就是我国当前对外贸易如何转型和升级.本文通过对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对我国贸易转型升级的建议:

(1)我国应该继续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不断开放国内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新新贸易理论告诉我们,贸易开放和贸易自由化不仅可以提高产业的生产率,同时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另外,根据异质企业模型的结论,我们还可以得出,贸易开放并不会降低人均财富,通过产品种类的增多和生产率的提高反而会增加人均财富.所以,政府应鼓励高生产率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本国企业的整体生产率水平,从而抢占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2)鼓励相关企业设法提高竞争力,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新新贸易认为决定企业出口行为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生产率的大小,我们的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壮大,必须努力创新,培育人才,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应该在相关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植,使得企业在提高生产率方面更加顺畅.企业在创新的同时也要使自己的内部管理流程更加完善,另外也要改进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和供应链管理来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为了确保高生产率的企业能够获得优质的生产要素,政府也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当前我国的现状是一些垄断企业掌控着多数的资源,但生产率却较低,并没有达到进入国际市场的临界生产率的要求,从而使得很多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一些高生产率的中小企业却由于资源匮乏,而阻碍了前进的道路.因此,政府应充分重视中小企业的需求,尽量使资源配置“按需分配”,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生产率的提升.

(3)扶植民族工业,创立名牌企业,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坚定不移的推进“走出去”战略.根据新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中获利的多少与企业的生产率、竞争优势、规模大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国的名牌企业越多,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的优势资源就越多,从而获益就越大.所以,我国的政府政策不能只是保护国内消费者和提高中小企业的盈利水平,而应转向尽可能提高本国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上面来.而且,当前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大都选择股权投资,要素的流动也更加方便,这意味着,如果母国企业的生产率大于东道国企业的生产率,则国内的要素就将从低效率的国内企业转移到高生产率的外国企业.所以,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这样才能在贸易中获得更多的效益.因此,我国政府不仅要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也应该将政策重点放在培育跨国企业以及提高本国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上.具体做法有:积极推行贸易便利化,尽量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大企业进入市场减少障碍;完善法律法规,并为企业提供及时的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建立准确全面的信息数据库;大力推行双边和多边的经济合作方式,为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尽量降低成本.通过以上措施,切实帮助我国大企业建立全球规模优势,抓住当前经济的契机,在国际市场中抢占更多的利润和国际份额.大力推行我国企业“走出去”,加大对外的投资,有效利用外国的资源和市场,将对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进行转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使得在价值链的分配上尽量处于上游.我国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两头在外”的局面,这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有一大部分被价值链上游的企业轻易占有了.另外在出口结构中,我国的加工型贸易占了一半的比重,我国也只是分担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部分,而利润较高的研发和设计大都在国外进行.所以,应鼓励企业加快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高端环节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身的技术存量,致力于抢占价值链的高端市场,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樊瑛.新新贸易理论及其进展[J].国际经贸探索,2007(12).

〔2〕孙艳琳.西方“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及其实践意义[J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5).

〔3〕元悦.Melitz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J].企业管理,2013(9).

第9篇:国际贸易的理论范文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个人或小组对案例的探究来实现,教师主要起到鼓励和指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引申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灵活和深刻,创新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挥。案例教学的使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法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学生记住多少,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通过案例教学的运用,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自学习惯,不再一味地依赖教师的讲授和解答。并且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与不同意见同学间的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3.便于学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教学内容涉及到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条件、国际贸易程序、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具有流程长、涉及面广、环节多、难度大、涉外性等典型特点。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连贯起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流程。

二、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法的设计理念

(一)注意案例的典型性和时效性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信息量较大、涉及知识较多、案例选择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所以教师在确定案例时,要选择与理论知识关系密切且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例如,学习不可抗力时应该了解: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合同签订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控制、无法克服的意外事件(如战争、车祸等)或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水灾等),以致合同当事人不能依约履行职责或不能如期履行职责,发生意外事件或遭受自然灾害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职责的责任或推迟履行职责。构成不可抗力的条件主要包括:1.意外事故必须发生在合同签订以后;2.不是因为合同当事人双方自身的过失或疏忽而导致;3.意外事故是当事人双方所不能控制的,无能为力的。有以下两个案例可以选择:1.某年,我国A公司与英国B公司成交小麦100公吨,交货期为当年5—9月。签约后,A公司购货地发生水灾,于是A公司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免除交货责任,但对方回电拒绝。问题:A公司要求以不可抗力免除交货的理由是否充分?2.某年,我国A公司与日本B公司签订进口日本某高新技术设备的合同,交货期为9月15日,合同签订后,日本政府发文限制了对该高新技术设备的出口,从10月1日开始限制出口。日本B公司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解除合同,我国A公司坚持要求履行合同。问题:该合同以不可抗力免除交货的理由是否充分?以上两个案例都有助于巩固学生对不可抗力的理解,但明显可以看出,第1个案例要比第2个案例更具典型性,更需要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才能回答。因此,在教学时间紧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第1个案例。

(二)注意案例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性

由于国际贸易业务是由多种知识串联在一起组成的流程操作,因此在案例的采用上要注意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性。例如:我国某外贸公司与国外B公司达成一笔出口合同,信用证规定“数量9000公吨,7—12月份分批装运,每月装1500公吨”。卖方在7—9月份每月装1500公吨,银行已分批凭单付款。第四批货物原定10月15日装运出口,但由于台风登陆,第四批货物延迟至11月2日才装船运出。当受益人凭11月2日的装船提单向银行议付时,遭银行拒付。后来受益人又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银行付款,亦遭银行拒绝。问题:在上述情况下,银行有无拒付的权利?为什么?此案例就是考察不可抗力与信用证条款的联系性。不可抗力是一项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即发生不可抗力时,进口方不能以此向卖方索赔或拒付货款。但信用证是一项独立于合同外的自足文件,银行不受合同的约束。根据《UCP600》的规定,银行不承认受益人因不可抗力而有改变信用证条款的权力。因此,本案例中的受益人引用不可抗力而要求银行付款,银行有权拒绝付款。通过这个案例就使学生加深了对不可抗力的理解,同时也更巩固了对信用证相关知识的掌握。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在每一次案例教学之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对相关案例做到心中有数,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案例,提示学生做好相应的理论知识准备。教师可根据班级人数要求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人数相等、实力相当,每组设组长一人,组长可轮流担任。在学生自主讨论时,教师在全班巡视,观察各组讨论进展,适时参与,可以进行提示,可故设疑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发言。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表达本组观点,其他学生可作补充发言。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并指出每个小组对相关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扮演引导者与鼓励者的角色,通过鼓励、提问、奖励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三、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建立长期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

由于学生习惯了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学生不积极思考,不积极参与,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因此,良好的案例教学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即将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计分,计入平时成绩。当然,该成绩的评定并不仅仅是答案的正确或错误,还在于学生事前的准备、讨论时的参与以及事后的总结,还可以通过考虑其思路是否清晰,思维要点的选择是否科学,能否抓住问题的实质等进行综合评分。此外,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还必须让学生明白:积极参与讨论是让自己的观点接受挑战的过程,也是锻炼从业能力的好机会,可以让自己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得到锻炼,这些能力都是在现实工作中所必需的。

(二)注意对学生案例分析的总结评估

案例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学生的表现可以体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归纳,以期发现理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调。所以,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三)注意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要注意案例教学法也应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例如,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而且此种知识类型也不适用于案例教学法。另外,把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能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直观,信息量更大,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掌握。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