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壤学基本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土壤地理学;教学内容;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04-158-02
土壤地理学是土壤学与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球化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属于高等师范院校自然地理与环境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土壤圈圈层特点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土壤的基本特征、形成演化及土壤剖面形态特征以及土壤野外描述,不同空间的土壤分布规律,土壤景观的认识以及土壤系统分类等基本知识[2]。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土壤资源、土壤资源的变化以及人类影响下土壤资源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测。
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土壤地理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来学习,包括理论与实验实习两大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土壤学基本概念的学习,如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土壤的形成、分类体系等,接着是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的学习。在试验实习部分主要涉及到土壤的李欢分析手段与方法以及土壤野外调查与制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总的来说土壤地理学教学、实验、实习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也是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学地理教学以及组织学生进行第二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的能力。土壤地理学的实验、实习也为日后学生从事研究生工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教学模式与当今社会需求不相适应[3] 传统的土壤地理学教学内容陈旧,应与当前社会需求相适应。随着科研的不断提升,土壤方面的热点问题不断涌现,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问题、最新的研究方法应及时补充到大学教材中去。这样才会达到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如土壤碳库变化、古土壤解译古气候、土壤中碳氮元素循环等。
1.2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多是采用老师教授,学生听的方式[4]。尤其是在大学授课当中,两节课的大课所涵盖的内容多、知识量大,学生很难对课中所讲解的内容全盘理解和接受。并且在讲授过程中,土壤地理学的一些理论,如土壤发生学原理、土壤分类体系等,比较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对于空洞乏味的讲授毫不感兴趣,缺乏兴趣,以致学生不爱听课,或是听课当中开小差,玩手机现象较多。针对这一现象,土壤地理学在授课过程中应多增加实习授课,在实习过程中讲授理论。如土壤剖面的观察,让学生亲自参加土壤剖面的挖掘过程,并且讲授挖掘剖面所要注意的事项,如挖掘剖面方向的选择,要大致计算好太阳角度的变化,计算好剖面挖掘的时间,这样才会使得剖面挖掘完给土壤剖面照相才不会有阴影。让学生在参与土壤剖面挖掘的过程中,随着挖掘的难易程度就能感受到土壤的硬度,对剖面挖掘好后土壤层次的划分打下了基础。若只是在课堂中采用土壤剖面照片进行讲授,学生很能理解土壤的结构、颜色、质地等,在野外实习中,通过学生自己亲自挖取土壤剖面,在剖面中讲授土壤相关的物理性质,学生会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仪器缺乏 目前各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包括3个项目。分别是物理性质的测定,如容重、水分、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以及土壤pH的测定。而关于土壤地理学中的实验例如土壤氮、磷、钾、有机质等传统实验都没有开设。而大多数师范院校在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同时,配备的实验课非常少,远远不能满足土壤地理学实验的需求。因此,师范院校应该在土壤地理学仪器购置时,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力度,比如建立一个土壤地理学实验室,不仅可以满足传统教学的需求,对于学生日后做毕业论文,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2.2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2.2.1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院校开设的土壤地理学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方法、步骤去做,都可以完成,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缺乏自己思考的空间,缺乏对学生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5]。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被动的记忆、被动的接受知识,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因此,应该除了传统土壤地理学实验项目的开设以外,还应增加探究性实验,例如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养分状况对比研究、不同区域土壤结构分析等,使得学生在掌握实验分析的同时,去设计整个实验的设计过程,初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2.2.2 实验的前期准备 前期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药品的配置,都是实验员准备,学生完全不知道药品怎么配,尤其是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分析化学的基础,缺乏对药品试剂配置的基本能力[6]。但是土壤地理学侧重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只有学生之前了解样品采集地的地理发生、发育环境,才能对实验所做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用老师准备好的实验样品,学生就不会对样品采集地的环境有所了解,学生就会对所做的数据凭空分析,造成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开设实验分析项目之前,让学生参与样品采集的过程,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以及药品的配置。
2.2.3 实验考核方式 学生完成实验后,大多数都是抄写实验报告,而我们的考核方法大多是以学生抄写的实验报告作为打分的依据。并且实验过程中,都是小组的形式,很多学生不动手,不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把实验的考核等同与基础理论课的考试,不能对实验课的考核流于形式,确实有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够或者实验过程中不参与的,可以给予挂课或者不合格处理,下学期继续补考。这样有了严格的实验考核机制,学生才会重视实验。
2.3 缺少研究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与技能,比如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技能的训练等,但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创新精神的锻炼确有着明显的不足。研究性实验可以围绕当前土壤地理学的科研热点,引导学生选题、进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最终使得学生学会研究成果的表述[7]。这样一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
3 组织好土壤地理调查实习
土壤地理学属于交叉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平时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只接受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对土壤类型的认识,土壤剖面的观察,仅限于图片,很难对土壤地理学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首先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土壤剖面,这个土壤剖面要让亲自参与挖掘过程,要在老师的严格指导下,按照专业的标准,挖取标准的剖面。其次,要划分土壤发生层次,土壤发生层次要依据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水分、新生体等进行划分。接着要按照野外土壤剖面描述手册的要求,对土壤发生层的各层次进行描述。最终采取土壤样品。这样一套土壤地理学的剖面描述、观察、采样,学生全程参与,不仅掌握了土壤地理学理论课中很多难理解的知识,而且学会了土壤样品的一种采集方法。在实习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简单的野外工具做室外实验,如利用稀盐酸看土壤样品是否有气泡冒出,进而推测该样品是否有碳酸钙的存在。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特色的教学实习,如结合伊犁本地特色,伊犁气候、水资源丰富,是盛产苹果的区域。我院地理科学专业还可以与当地林果业相关部门合作,通过老师的指导,开发一些无公害苹果、树上干杏、桃等,从而理解这些无公害生产需要怎样的土壤条件,从而使学生掌握野外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
4 实验与实习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大多数院校开始的土壤地理学实验课程,实验分析中所需的样品都是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没有参与前期样品的采集过程,或者说分析的样品与后期野外实习采样的样品不是同一个样品。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所得到的数据分析中,很难对土壤所处的地理环境很好的把握与理解,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因此,应把学生在野外采集的样品作为室内分析实验的样品,从而为分析结果提供准确可靠的保障。
总之,土壤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习自然地理学的基本专业知识,只有安排好教学、实验、实习,使得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及初步的科研思维,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天杰,郑应顺,王云.土壤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朱鹤健,何宣庚.土壤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房莉,余健.对土壤地理学传统教学方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31):99-100.
[4]华珞,王学东.关于 “土壤地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3):44-47.
[5]李粉如,段立珍,张永峰.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207-209.
[6]李春红,冯维波.地理专业《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30):198-199.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 教学改革 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52-01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乃万物生存的根本”,这说明了土壤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则说明了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是种植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习这门学科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地质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而我们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我们的学生来源中,专科生是文理兼收的,他们的这些知识掌握得不够;本科生虽然是理科生,有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基础,但缺乏地质学知识。二是四川民族学院是地方民族高校,学校培养学生的宗旨是“扎根甘孜藏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而我们选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针对性不是很强。甘孜藏区是高寒地区,土壤类别、性质有别于其他地方,施肥方法、肥料的种类也与别的地方不同。基于以上原因,2010年,四川民族学院批准立项“土壤肥料学课程内容构建与实践教学初探”。立项以来,项目组成员多次探讨,在课程内容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技能培训、学生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本文就改革的具体情况做一介绍。
1 调整知识结构
《土壤肥料学》是由《土壤学》与《植物营养》两门课程柔和而成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土壤肥力为中心,研究土壤及土壤肥力的发生、发展和变异规律以及提高土壤肥力的新的技术措施。通过学习,学生能认土、评土;能合理地用土;能用前沿的方法改土;明确土壤、植物、肥料之间的关系;掌握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的施用原则与技术;弄清施肥与生态、食品安全的关系。课程内容很多,理论性、实践性、区域性也很强,区域性土壤这部分内容还得补充,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能调整知识结构。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内容包括土壤的基本组成、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的肥力因素、我国土壤资源状况、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结合教材的内容,我们将知识结构做了适当调整:第一章讲土壤的形成,包括形成土壤的岩石、矿物、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的形成过程,为后面土类的学习打基础,补充讲相关的地质学知识。第二章讲土壤的固相组成,包括土壤的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第三章讲土壤的性质,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化学性质;第四章讲土壤肥力四大因素,即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热量、土壤养分,土壤养分涉及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等;第五章讲区域土壤,包括四川主要土壤类型、甘孜州主要土壤类型、低产田土的改良技术,介绍目前前沿的改良技术;第六章讲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第七章讲植物的氮、磷、钾营养以及氮肥、磷肥、钾肥,着重讲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第八章讲有机肥,重点介绍有机肥的积制方法,介绍前沿的生物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等。针对目前甘孜州缺乏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人员,增加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内容,从在州内工作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说明改革是成功的,这些人目前是所在单位这方面工作的骨干力量。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调整,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即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它是由哪些组成的,具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四川乃至甘孜有哪些土壤,它们的肥力水平咋样,如何改良低产土壤,生产上常用的化肥有哪些,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施用化肥,怎样积制有机肥,如何施用生物肥。这样一环扣一环,学生容易掌握。
2 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采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教学内容广泛,针对性不强。结合我们的学生来源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
2.1 对教学内容作适当删减
就土壤肥料学这门课程来说,土壤的形成、土壤的三相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原理、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机肥的施用原则等基本知识是必须要学的,对学生容易懂的内容,如化学肥料的种类、性质可作适当删减。植物的缺素症状由于植物生理学讲了,这里也可以省略。
2.2 补充新知识
由于现在普遍存在着教材滞后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补充新知识以更新教学内容。如讲解土壤有机质时,除了讲解有机质在培肥地力的作用外,还要介绍有机质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有机质在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治理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生态和环境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讲土壤的化学性质时,补充化学性质的环境意义,如在重金属、有机污染的治理中的意义。讲土壤养分时增加土壤碳素内容,介绍土壤有机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讲化学肥料时增加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对环境的影响。讲有机肥时着重介绍高寒地区秸秆还田的新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学到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的知识。
3 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培养能力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已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具体方法有:
3.1 利用多媒体教学
土壤肥料学课程内容中的成土岩石、矿物、植物缺素症状等需要大量的图片资料,传统教学用的是标本,时间长了不是特别清晰,用多媒体,就可以利用大量图片进行教学,这样形象直观,学生的印象深刻。
3.2 结合生产实例进行教学
每个班第一次上土壤肥料学这门课的 时候,老师都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如对于文理兼收的班级,统计文科生有多少,理科生有多少,喜欢化学的有多少,喜欢生物的有多少,家在农村的有多少,对家乡种植业了解多少等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问题,就家乡的实际情况做解答。如讲成土岩石、矿物这节内容,叫同学回答家乡有啥岩石、矿物。讲土壤质地时,让学生讲讲家乡的土壤质地类型,并说说哪种质地的土壤产量高些。讲土壤物理性质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哪种土壤耕作容易一些。讲土壤类型时,让学生讲讲家乡主要是哪种的土壤,低产的原因有哪些。讲化学肥料时,让学生调查家乡的化肥施用情况。讲有机肥时,让学生调查家乡有机肥的积制与施用情况等。这些实例都是学生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或亲身经历的,学生的感性认识很深,再通过教师的讲解,这样就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期结束时,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家乡的土壤情况进行调查,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取回土样,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分析,目的是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3 采用启发式教学
土壤肥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学校的绿化有的好有的不好,上课时就引导学生要多观察,找出原因,通过课程的学习和查阅资料,找到解决的方法。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适时地提醒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并检查验收,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4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现在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渠道很多,思维活跃,如果采取教师说学生做的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一方面采取实验室长期对学生开放的办法,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实践中得以印证。另一方面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学生,都让他们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来,同时开展以“我为家乡解决一个农业生产问题”为主题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回校后进行汇报演讲。为此我系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得到学校的好评。
5 调整考核方式
考核是学校和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也是学校和教师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学校和教师评估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计划的依据。传统的考核是以闭卷的理论考试为主,这种考试方式的弊端是,一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最后也能获得高分,这部分学生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分低能。为此,我们对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理论知识的考核,采取闭卷的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成绩占50%,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二部分是实验成绩的考核,由实验教师根据学生上实验课的具体情况和实验报告进行打分,每一次实验打一次分,成绩占30%。第三部分是平时成绩的考察,包括上课缺勤情况、课堂提问情况、课堂笔记的记录情况、课后资料的收集情况,对平时成绩适时打分,成绩占20%。通过调整考核方式,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由于要做笔记,学生的思想也集中了,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土壤肥料学是种植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门课程学的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整合;“三段式”方法论;建构
作者简介:张健(1955―),男,山东郯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教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0年度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101429,主持人:张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7-0021-03
方法论,即论方法。它是关于方法的学问,是方法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方法论是所有方法背后的更深刻、更稳定的机制,更抽象、更高级的规定,是方法的升华和概括。它是方法之上的方法,是“宏方法论”,是处在顶层的、更为根本性的、上位性的哲学层面的东西。姜大源先生特别强调职业教育方法论的建构。他认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是职业发展的载体,涉及教师、学生、情境的互动,是流动的、生成的。因此,课程内涵由单一走向集成,是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是整合了职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工作过程的集合体。[1]
一、高职教育“三段式”方法论的分析
高职教育“三段式”方法论,即“隐性化方法――显性化方法――统驭化方法”。
(一)隐性化方法
隐性化方法是经验形态的方法。它是每位老师在课程实施中实际运用的具体方法。比如我们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深感课程门类偏多,现行教材繁、难、偏、旧,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整合处理工作,但还不能概括成方法,这就是隐性化的方法。其特点是:1.隐性化方法是尚未成型的方法,属前方法阶段,它是隐性的、模糊的、混沌的,是没有被概括出来的、自觉运用的方法。许多教师只知道“这样教”,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教”,“用什么方法在教”,形成方法的遮蔽。教学的圈子里大家都熟悉“教无定法”的说法,在很大意义上指的就是这些大量有效的,但还没有被概括成“定法”的隐性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它成为我们概括能力低下,造成方法的遮蔽的借口或托词。2.隐性化方法是直接的、具体的、实操的方法,具有“日用不知”的实效性。但它是感性的、缄默的、非逻辑的方法,它虽然也触及到了方法的外延,有了方法的“筋骨肉”,但却缺乏“精气神”,并没有把握方法内在、深刻的本质与精髓。3.隐性化方法是大量的、鲜活的、生动的,它存在于每个人丰富的教学实践中,好比“冰山之下的八分之七”,而我们概括出的显性方法只不过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隐性化的方法虽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方法,但它却是显性方法生成之“根”,而显性方法不过是由根提供营养的大树上结出的果实。马克思在很多地方讲,“人首先是实践,而不是先研究好理论;当理论遇到解不开的问题时,你就看实践,实践中总是有解决的办法的;要看实践中是怎么解决的,从理论上给予总结。”所以,实践的作为、隐性的方法是具有本源性的、生成性的,脱离实践的方法是无根的方法。一直以来,遭学界痛批的“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痼疾,其实就是漠视实践的功能,没有将方法的触角延伸到隐性领域,这样方法的生成与概括失去“源头活水”的补给,失去鲜活流动的品质,就只能在灰色的理论中淤变成一潭死水。
(二)显性化方法
显性化方法是观念形态的方法。它打破了隐性方法的遮蔽状态,使之彰显为可以用符码表征的理性规定,定格为显性方法。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有法”,指的就是显性化方法。它的特点是:1.显性方法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方法。当方法还处在隐蔽的感性层面时,它是经验化的、直接性的,是与具体的课程实施行为紧密系结、融为一体的。感性的方法只有经过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加工,才能上升到理性层面,这时的方法就开始舍弃个别的、具体的、非本质的成分,而进到一般的、本质的、相对独立的层面,具有了抽象性和间接性的属性,成为较之于隐性方法更高一级的方法。2.显性方法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的具体方法。这种方法扎根于课程实践土壤,在汲取实践智慧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而成,既具有形而下的实践根基,又具有形而上的理论品格,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因而必然可以有效地反哺教学、指导实践。3.显性的方法还不是最高的方法规则,还有待于上升到方法论层面。与经验特征的隐性方法相比,显性的方法已然“变身”为有形的和理性的方法。在互为表里的名与实的关系上,也有了自己的“名分”。如在课程载体嫁接式整合中,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概括出项目整合、问题整合、任务整合、活动整合、产品整合、案例整合等方法。但显性的方法还没有完全与具体的东西相剥离,依然与实体的成分藕断丝连,没有完全蜕尽自身具体的痕迹。例如在上述整合的方法中,都有“实”的部分提示着整合的线索和方法,或者说是依据和前提,因而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瘦身”概括,以上升到统驭化的方法层面。
(三)统驭化方法
统驭化的方法是范畴形态的方法。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它是人类思维成果中最具概括性和稳定性的思维范式,是最高级别的、能应用于任何事物的最普遍的哲学概念。从分类学的角度看,范畴是最高层次的类的统称,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比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等,都是方法论领域的范畴。它是比显性方法更抽象、更概括的方法。如显性的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而分析才是对这类方法的最高概括和形而上的统驭。回到课程整合上来,统驭化层面的整合已经不再是具体的整合方法,它消解了显性方法“实”的部分的附着,使“名”的指称成为完完全全的抽象规定,它已上升到了更为抽象的和更高的宏方法论层面。这时的方法已经不再是整合的具体方法,它已超越了各种整合方法,而上升到了理性具体和思维具体的层面。“即从具体(经验)上升到抽象再上升到具体(思维)而获得的概念”[2]换言之,统驭化方法经过由特殊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的本质提炼和方法概括,达到了对事物抽象的整体把握,上升到了“一览众山小”的哲学高度,是更为“纯粹”的方法,已经具有了方法论的性质。统驭化的方法――整合,是多样化的整合方法的综合、概括与归“一”,它具有“一”的属性,但反过来又能派生“万有”。这就是统驭化的方法――整合的魅力,和作为宏方法论的价值所在,它提升了方法论的哲学意境,并完成了方法论的理论体系的最终建构。
“三段式”方法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具体的做法层面,凝练为抽象的方法,再升华到更高的方法论层面。如果说隐性做法是“知其然”,显性的方法是“知其所以然”,统驭的方法就是对“所以然”进行再审思、再凝练的哲学思维和把握。由此形成了“隐性化方法――显性化方法――统驭化方法”的完美链接,构成了一个梯次递进的方法论系统。
二、高职教育“三段式”方法论的建构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整合方法论的建构,应根据方法体系的系列流程、分段特征和不同要求,分别予以把握。
(一)打好隐性的方法基础
隐性化方法处在整个方法论体系的底层,是“三段式”方法论建构的基础,这一环节是整个建构目标实现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性工程,只有把这一工程做好了,才能使承载其上的方法奠定在稳定、牢靠、坚实的基础之上。怎样才能打好隐性方法的基础呢?1.善于反思总结,关注方法的实践生成。教学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和方法形成的过程,只有在课程实践中真正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才能概括出有价值的方法。所以方法的建构还是要重心前移,上好每一节课,使方法之根深深地扎进实践的土壤之中。同时,还要善于反思和总结,反思是“心灵转向自身”的一种回归性思维,总结是经验的归纳提炼。我们的教师从来不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智慧,但他们太缺乏对经验的总结、方法的追问、反思的自觉,因而许多好的东西因缺乏思维加工,始终不能上升到方法层面、理论高度,这也是我们的教学长期纠结于感性的经验层面和浅表层次上的根本原因。2.强化方法意识,重视方法的思考提炼。方法意识,即人的思想对方法的认知和反映,对方法的敏感和纠结。而问题在于我们大部分教师只有具体的教学思维,没有方法思维,只有形而下的实践,没有形而上的思考与提升,因而急需强化方法意识。以课程整合方法为例,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有整合的思维和意识,在阅读、思考、课程实践中始终要有整合意念和心结,挥之不去、拂之还来,这样从方法的视角将课程现象纳入整合思维的框架,才能出思想、得方法、有成果。3.写好教学后记,为方法提炼作好直接准备。教学后记,也可称为反思性札记,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做法、经验、问题等进行反思梳理,然后记下的笔记。它具有“经验库”、“教法录”、“反思集”的性质和经验集成、问题反思和教法总结的功能。以经验为例,每位老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都有精彩过人之处,都有灵感迸发、超常发挥之时,这些就是经验和方法最宝贵的素材,因为好的效果背后必然有好的方法和好的手段支撑,教师若能将这些“神来之笔”的教学及时反思笔录,必能成为方法提炼的最有价值的资源和财富。而倘若不能将其编码、定格,这些成功的课例和经验,就会流星一闪、昙花一现,成为过眼烟云的东西。反之,若能长期坚持写教学后记,必能帮助教师汇粹毕生的执教精华,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提高科研和文字表达的功力,使隐性的经验显性化,尽快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做好显性的方法概括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隐性方法能否被外化为显性方法,取决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一要多看哲学的书,它能使我们获得方法论的视野和高度,具备哲学思维的能力。二要多看逻辑学方法的著作,掌握抽象概括方法。抽象是对现象的抽取,对具体的剥离,目的是“通过思维分析活动,把事物整体分解成各种属性、特点和关系,从中去掉那些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抽出那些必然的、本质的东西,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特点和关系分别加以规定,形成概念。”[3]还要掌握逻辑上的概念的概括与限制的方法,明确概念内涵下定义的方法等,这些方法都将有助于显性方法的生成。三要看课程论方面的理论书籍。没有这样的专业知识铺垫,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寻求整合方法,就是盲目的和外行的。2.掌握隐性方法显性化的策略。隐性方法显性化的策略很多,但我们研究的还很粗浅,积累也很有限,只能结合实例做些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一是符号表征策略。符号化是隐性方法显性化的策略之一。比如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种植专业的基础课程原本套用本科院校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肥料学五门课程,教学内容繁杂、理论性过强、与生产联系不紧密,且占用300多学时。后来根据需要,将其整合成《植物生长与环境》一门课程,学时缩减至120学时。再比如他们将蔬菜栽培总论、蔬菜栽培各论、保护地蔬菜栽培三门课程整合成《蔬菜栽培》[4]。如果我们剔除课程门类性质、数量不同等这些形式因素,抓住共性的东西加以显性概括,就可以将这一整合方法符号化为“课程门类归并整合法”。二是共性概括策略。如高职课程实践中当下流行的一些课程实施方法有:项目整合法、问题整合法、任务整合法、活动整合法、产品整合法、案例整合法等。这些方法都是教学与实践方式的加合,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但如何将这些分散的方法归整为一个更大的包容性的方法,还需要依据这类方法的共性特征进一步概括,当我们抽掉这些方法、形式不同的差异,就能发现它作为课程“载体”的共同属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其名之为“课程载体的嫁接式整合”。“载体”和“嫁接”这两个关键词的捕捉,帮助我们完成了方法的显性概括。三是交流、启发、习得策略。隐性方法显性化是一种语言过程,可以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课程整合方法的讲座或交流研讨,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让每一个人说明自己已经发现的某些方法、观点或模式,“说明运用的条件和频度,发现运用某些方法背后的考虑、理念,或者说明选择这些方法的理由。如果有几种方法,可以比较采用这些方法的各自条件和使用背景。”[5]这样必能相互启发,使每个人在交流中获益,各得其所,从而为自己也为他人提供理解参照或资源利用与共享。
(三)提升统驭的方法水平
统驭化的方法处在方法的顶层和高端,是方法论层面的东西。提升统驭化的方法水平,一是要有哲学的视野和眼光。追寻“形而上”的方法论建构,这样才能使课程整合行为获得哲学解释学的启导,获得工具理性的支撑。从而“使原本遮蔽的世界‘去蔽’,使模糊的存在‘澄明’,使隐约的自我‘敞亮’,使职教的理念播撒。”[6]二是要将作为模式的方法提升到作为范式的方法论高度。姜大源先生在许多不同场合的学术报告中反复强调,模式是方法,而范式则是方法论。范式理论是库恩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库恩认为,范式主要是指某一学科群体在某一专业和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框架,从而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方向。[7]因而高职教育一定要由模式走向范式,由具体的课程整合方法走向宏观的方法论――整合范式,才能真正提升方法的层级和性能。三是要能够运用整合的宏方法论于课程领域。将统驭化的整合方法运用于高职教育课程领域,观察、审视和解释课程领域的一切现象和问题,指导高职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实践,是提升方法论水平的关键。因为方法只有在运用过程中,才能加深理解,体悟真谛,上升到从总体上把握整合方法论的高度。反之,“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语)总之,一方面,整合方法论的产生离不开具体的整合方法及其实践作为基础,另一方面,整合方法论又为具体的整合方法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2]冯永潮.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J].教育研究,2002(1):58―64.
[3]上海市高校《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哲学基本原理(第六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0:158.
[4]陈杏禹.高职教育种植类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新华教育研究,2009(1).
[5]张民选.专业知识显性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14-18.
农学的任务在于探索农业及其关联产业,以及农村社会的发展目标、道路和方法。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农学面临着不同的现实问题,以实现不同的农业价值追求。当代农学,具有关于“生命空间”的地域性实践过程的特征,以及追求生命系统综合性的“合”的特征。本文试以《农学原论》等为基本依据,对当代农学的特点进行归纳。
一、近现代农学的发展:
从生产的农学到生命的农学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早期,工业急速扩张,人口及产业向大城市集中,经济高速增长,这就对农业有了新要求:既要向蔬菜果林业、畜产业等增长型产业领域扩展,又要提高生产效率以保证粮食的低价和稳定供应,还要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以使其与城市居民保持均衡。农业为了体现这种重视生产的扩大和发展的经济功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的形成来提高认识、预测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于是,出现了高投入、专业化、机械化的发展趋向,表现在单一农业的规模化扩张,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等机械化的使用;人造肥料、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工业的使用;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等等。
与传统农业重视经验知识的积累不同,近现代农学是一套建立在实验科学之上的、重视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的农业科学体系。近代农学第一个大学科是农业化学,即用化学的理论来解决动植物生产过程的问题,用定量分析、数字统计的方法来处理材料,它直接导致了近代人造肥料工业的产生。农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以土地节约型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劳动节约型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标:在农业机械、肥料和农药的开发,食品的加工和流通、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关联产业部门(畜产、果树、林业、水产业等)都出现了无数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形成了施肥、灌溉、良种、防病、栽培、饲养等等技术,出现了农药学、肥料学、土壤学、遗传学、育种学、动物营养学、农业工程学、农业经济学等等专门的学科。借助这样的农学,农业成为追求“优质、高效、稳产”的目的性的营生,成为以实现更高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劳作。
然而,在工业化农业的各种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的作用下,形成了资本主导下的农民之间恶性竞争和垄断集团恶性操控的状况,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状况,以及农民由于“贵买贱卖”而利益受损、不愿经营农业的现象。此外,大量的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制造等高投入取代自然循环的结果是高成本和环境污染;经营的专业化、作物的单作和连作化,产生了加重污染的中间物质积累;也引起了地力下降、重茬病的产生及作物生命力的下降、病虫害问题频发。再加上农民由于利益取向不愿精耕细作、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等原因,食品的质和量两方面的安全性作为涉及健康和生命的重要问题、涉及国家战略和社会稳定问题而被重新关注。
于是,在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后期,人们开始期待农业和农学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正外部效应,于是就出现了为维持和保护人和动植物的生命而追求“生态环境价值”的相关理论。其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低投人型农业”的思想密切相关。人们希望能利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的发展,组织的自动化生产和无废物生产,从而在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的稳定持久发展和环境保护。后来,随着城市化发展过度而引致的城市社会病理现象的加重,以及农村凋敝过度而引致的各种乡村社会病理现象的加重,出现了批判一切向大城市集中和重视地方发展的注重“生活价值”的“地方主义”运动。其特征在于:“从维护地域的社会生活的角度来重建农村以及增进与城市的交流等,包括社会、文化价值在内的‘生活价值’的实现是其主要目的。”
人们对作为经济生产的农学进行反思的结果,就是以注重“生态环境价值”保护和“生活价值”为目的的“生命的农学”――这一新生事物的萌芽和诞生。
二、当代农学新视角
――“生命空间”的提出
危险和机遇并存的种种迹象意味着生态文明时代的新的到来:人类与自然对立所造成的能源枯竭、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威胁;以及人类通过政府法案、组织行为和民间努力等方式,朝向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可能性努力……在生态文明的当代,一切都意味着重新进行考量,包括农学的时代使命和内在生命。以追求综合价值为主的“生命空间”的农学便应时而生。
农业的本质是一个“生命循环的世界”。“农业是依靠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机能,通过人的劳动去控制、强化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来取得社会所需要产品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农活”的非经济的特征:农业以生生不息的土壤为基础,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有机统一体,受一年四季中的光、热、气、水、土等自然条件制约,具有地域性、不稳定性、多样性、时间性、可更新性、复杂性等等超经济的“生命”现象。农业的对象是动植物这种有机生命体在复杂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在受到天体循环影响的诸多生命的循环之中得以延续的;它也是农民世世代代的生命延续中培育出来的长期积蓄物。因为农业生产是对自然循环、生命循环和代际循环的综合反映,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和永恒、生命的韵律和丰裕,也滋生出了对祖先的感谢和对子孙的期望、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他人谦虚的精神。可见,农业生产中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
老实地说,“人类的日常生活空间既是一个生态场所,又是满足人类各种欲求的生活场所,同时还是一个生产场所”。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既要面临贸易自由化所造成的国内外价差的严重挑战,又要担负起本国食品供应安全、保护生命和环境的基本义务,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农业和农村的诸种功能综合起来有3大方面――
1.经济功能,包括高效的食物生产、优良食品的供给、发展国民经济、振兴地域经济等;2.生态环境功能,包括保全国土、保护生活环境、农业的可持续性,等等;3.社会文化等生活功能,包括一般、社会交流、福利功能、教育功能、人性复原功能等等。
总之,农业是多元价值的产业,农村是多种功能的空间。农学的价值目标在当下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愈来愈体现出多元化和层次性。然而,其多元的价值追求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时常体现出对立和背离的关系:经济功能注重成本、价格、产量和利润;生态功能注重自然资源的协调、更新和可持续;社会文化功能注重其健康、美好和休闲。这样,农业就注定是在一定的张力场中,同时实现经济的、生态的和生活三方面的综合性价值。
这种综合价值实现的最佳场所为具有完整“生命空间”的“地域”。如何理解集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为一体的“生命空间”的地域呢?作为“生产的空间”的农村地域,“是一个向外部开放的、具有自律性、独特的多种产业复合体的经济空间”;作为“生态环境空间”的农村地域,其基本概念是循环性、多样性以及相关性,是人类和自然共生的空间;作为“生活空间”的农村地域,是在人类的具体生活中体验和展示出来的、具有感觉和爱恋的、充满人性的生存和生活空间。总之,地域社会是一个联系密切的生活的、生命的世界,它更易形成“得体”的富于多样性、安定性和持久性的生活。同时,它并非单纯的理性场所,还包含着种种状况和境遇,是“矛盾的空间”,也是“问题的空间”。也正因为矛盾或问题被置于同一场所,才有可能被自觉认识,从而才具备克服的可能性、统一的可能性以及解决的可能性。进而,它也就会成为凝结着农业从业者和农村居民的日常经验性努力、科学研究上努力以及政策上努力的空间,结果也就会成为“解决问题的空间”、“解放的空间”和“更好地生活的空间”。如此,农学就成了从把握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构想与创造的学问,努力发现和解决农业及农村问题就成了农学研究的使命。
当代农学必须以地域这一“生命空间”为舞台,以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活这三种价值的均衡和谐,即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去努力研究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经营方式和相关政治制度保障条件的变革。如何重视和协调各种价值之综合性价值的实现来追求最终的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这就是当代农学的目标。
三、当代农学质的规定性之一――实践性
“实践”的品格而非“理论”的品格,是当代农学质的规定性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当代农学是一门追求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实践科学。
科学从一开始主要包括两大类:探究人类社会现象规律的人类科学,以及探究自然现象规律的自然科学。后来,出现了以此为基础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实践科学。
实践科学是在“构想”的新的方法论空间里,将自然科学与人类科学统一起来,形成新的具有价值追求性的技术探究领域的一门学问。从此意义上而言,实践科学是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特定的价值目标”的自然科学,也是在理解和阐释过去或现实的人的存在和问题基础上的、“意图性的、人工合成性的”学问。它既具有“逻辑的构成要素”,也具有“历史的构成要素”,同时还伴随着价值判断和规则指示的“实践的构成要素”,处于“以自然科学与人类科学、因果论与目的论、自然与人类、客体与主体、物质与精神为媒介并将它们统一起来的位置”。在实践科学中,其假设是“范式”;其方法是“试验和调查”,其最终目的是“实践范式的确立”,支撑其相对独立性、赋予其方法整体以特色的,是“构想力”。
可见,农学是为实践服务的目的性很强的学问,是提示实践规范的实践科学,它包含了作为基础科学的自然科学和人类科学。农学与工学、医学、教育学等一样,是积极地进行价值目标的设定并力求实现的、需要高度想象力的科学。换言之,它属于应用科学、实践科学、实际科学,涉及一定的价值。其价值目标的现实合理性,是决定其存在与否的重要问题。农学作为带有价值追求的实践科学,它高扬着明确的价值目标。
现代社会已经到了要把追求农业综合价值作为发展理念的时代。作为一个发展理念的追求,一个国家或地域中具有多元价值的农业,以及具有多功能空间的农村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的实践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当代农学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以城乡关系改善为前提、以农业和地域构造为核心。
城乡关系的改善是农村地域作为完整的生命空间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或者背景。城乡关系论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四个阶段:分别为“试图解决大城市和工业城市问题的田园城市理论,着眼于城市间有机结合的城市配置理论,着眼于城乡结合的地域构造改善政策的理论,以及消除农村内部差距、维持和保全农业多种功能的收入直接补偿理论。”原联邦德国于1968年将农业构造政策和地域构造改善政策结合起来进行实践。在其的地域政策中,有“健康地域”的概念,即“保证人们24小时生活以及满足其完整的生存需求的条件”,具体包括:“由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带来的多样且有机的经济形态;由城市和农村的结合带来的种种生活便利;以及由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带来的自然性的保留。”20世纪90年代后期,欧共体各国以此实践为经验,通过欧盟组织开始制定并实施空间整备政策。就是在日韩等东亚国家,其农学也有很强的政策特色。
可见,作为一种理念的政策导向行为,这是当代农业政策学的探究性实践。
(三)当代农学强调对实践主体行为――农民及其组织行为特征的研究。
既然要强调农学的实践性,那么就得强调农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主体的统一体――不同国度、不同类型的农民主体的行为特征研究。
一种新型农学的发展,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集主客体为一身的农民行为类型及其意义的研究。首先是对追求综合价值的农业推广中的三种行为――先驱者、采用者、适应者的类型及多种意义的研究。在追求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活价值的地域社会变动发展过程中,农协、农业经营合作社、各种农业法人等具有区域特征的地区农民组织主体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是构建合作型社会的关键性力量。
此外,因为农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由实践经验知识所推动的革新完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以农业和农村中的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相结合共同推动变革,就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过程性。这种结合的过程,是集实践与科学知识于一身的实践主体知行合一的过程,也是真正有用的农学之所以生成和发展的学术路径的过程。
可见,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独立开发解决问题的技术,是农学的重要任务。从政策支持的角度,或者以参与实践的身份协助和支援农民自身的内发性创新,进行“外发力量”促进“内生力量”的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四、当代农学质的规定性之二
――具有综合性的“合”学
时代呼唤农学作为综合之学而非分科之学。科学的原意是“分科的学问”,自然科学是经过从中世纪的宗教世界中彻底的专业化、分化之后才发展到今天。科学具有要素还原的性质,其本质在于发现了自然规律的真理,不存在人类的任何主观性和价值判断,然而,科学无法脱离价值而存在,“它总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与价值发生着一定的联系”。
农学是生命系统的综合科学,强调“生命空间”的地域性特征。要重构多义性的生活空间和完整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地域社会,从而抵制“非循环性”和“无场所性”,就需要突破现代科学技术和经 济活动的局限,突破“臆断”的狭义科学理性的牢笼。这需要各学科的综合体,需要各学科要素的归整,需要“合”学。农学的综合性源于实践学的综合性,细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农学作为生命科学和地域科学的综合性。
它首先要求自然科学领域总动员。农学是普遍依据并受到地域限制的、培育和利用有机生命体的科学。农学以培育和利用生物有机生命体当中有利于人类的物种为目的。生物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农林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的中心任务在于对生命体的培育和加工、利用,因此以其为研究对象的农学也带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同时,对作为生命体的作物及家畜、林木、鱼类等的本质和功能的整体性研究,需要对作为生产环境条件的研究和对作为生产手段的研究,以及对健康等目的的研究,这就“需要生物和生命科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水文学、地质和地理学、土木工学等学科的共同发展”,以及“兽医学、药学、食品科学等的研究”。
同时,它离不开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的支撑作用。农业事关生物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以家庭经营为主,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高度一致,所以,农学广泛地包含着生物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环境经济学、林业、水产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城乡社会学等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
二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农学中既有“说明”与“类推”这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有“理解”和“解释”这样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有以“构想”为基本方法,是分析与综合的结合、经验知识与科学知识的结合。构想力的理论正是将前述的综合变为现实。农学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人类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前提,通过将其加以综合的构想力,形成具有实际应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