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信息特点范文

地理信息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信息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信息特点

第1篇:地理信息特点范文

关键词:台商;投资;长三角地区;特点;趋势

FDI的引进与合理使用,使得我国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而且有效改变了当地要素结构与质量,奠定了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基础与要素保障。此间,台商投资也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一般认为,台商对大陆长三角地区进行较大规模投资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与大陆正式宣布“上海浦东”的开放、开发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台商大陆直接投资的主要区域,尤其是江苏省,其次为上海市和浙江省(表1)。据统计,1952年1月至2013年3月,江苏省累计引进台资6545件、核准金额420亿美元;上海市引进台资累计5629件、核准金额186亿美元;浙江省引进台资累计2112件、核准金额82亿美元。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台湾地区“经济部投审会”《2013年3月核准侨外投资、陆资来台投资、国外投资、对中国大陆投资统计速报》统计分析而来,起止时间:1952年1月至2013年3月。

此外,2008年来,随着国共两党、海峡两岸两会高层的不断互动,双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济合作也有了巨大的新发展。尤其是随着两岸“大三通”的顺利实施和ECFA及其后续“投资保护协议”等重要协议的签订与履行,以及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成立等,两岸经济合作已逐步从“民间、单向、间接”阶段,向“直接、双向、机制化、制度化”阶段转变。新形势下,分析、把握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主体、方式方法、产业层次与区域布局等方面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提出相应策略措施,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与进一步发展。

1 主要特点

当前两岸关系快速发展和经济合作稳步推进,赋予了台商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里仅从投资规模、投资主体、投资方式以及产业演变和区域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资料来源: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2012年统计年鉴》。

1.1 项目平均投资规模逐步加大

自20世纪末,台商对长三角地区的投资,不管是投资总量还是平均项目规模都不断加大(表2),这主要是因为台湾地区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上市上柜公司加大了对该地区的投资(表3)。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和2010年合同台资金额和实际利用台资资金额略微下降。另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数据,2012年台商对长三角地区投资297件,较2011年的364件下降了18.4%;核准金额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8%。虽然投资总数少了,但总金额却多了。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台湾地区“经济部投资审查委员会”《上市柜公司赴中国大陆投资事业名录(1991-2012)》统计整理而得。

1.2 上市柜公司成为主要投资主体

根据台湾地区“经济部投资审查委员会”《上市柜公司赴中国大陆投资事业名录》统计数据(表3),1991-2012年台湾地区上市上柜公司对长三角地区的投资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其中,2011年和2012年的总量和占比偏低,主要原因:一是台商加大了对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的投资,二是台商对大陆环渤海及中部地区的投资比重加大。另据台湾地区“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2011年台湾地区共有上市公司790家、上柜公司607家,其中已在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有79家。显然,上市上柜企业正逐渐成为台商投资长三角地区的主要类型企业。

1.3 独资成为台商投资主要方式

从总的看,台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方式,主要有独资、合资、投资现有事业取得增资股份和投资现有事业取得现有股份等4种。据统计,台商投资主要方式已经由合资、合作经营逐渐变为独资经营,并已成为台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投资方式,尤其是近几年这种变化趋势更为明显(表4)。投资方式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台资企业的研发中心由台湾地区转向大陆,其中长三角是台商设立研发基地的首选区域,其中又以上海市为中心。目前在该地区建立的研发中心多为科技型的台资企业,产业多集中于电子资讯产业[1]。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台湾地区“经济部投审会”《上市柜公司赴中国大陆投资事业名录(1991-2011)》整理而来。

1.4 投资的产业层次呈现高级化

台商在长三角地区投资的产业层次及其变化情况,和台商在大陆其他省(区)大体一致,最初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后表现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最终表现为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具体来说,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台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又以轻工业为主;该时期台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生产的产品普遍处于加工业的下游,而且投资规模不大。第二个时期为上世纪90年代后,此时台商对长三角地区的投资不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是转化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个时期为进入新世纪后,该时期台商对该地区新兴制造业中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资迅速增加。

1.5 投资区域内部呈现错位发展

从总的看,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也越来越呈现出错位发展的态势,而且随着台商在长三角地区投资规模不断加大、产业层次逐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最终导致产业集聚。近年来台商的种种举动,也促使该地区的产业链和配套合作进一步完善。显然,错位发展的实质在于发挥长三角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并依托产业链内部的合作和互动形成特色产业,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错位发展主要体现台商对不同产业的区域安排,主要表现为上海以发展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在昆山等地以发展制造业为主,而这些又主要是基于各地的比较优势而形成的。相对而言,上海在发展工业上具有比较劣势,却在发展商业和服务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而昆山等地却与之相反。错位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蓝图是一致的,并将在未来得到不断的加强。

2 基本趋势

通过台商在长三角地区投资特点分析,结合当前海峡两岸“大三通”、ECFA顺利实旋及“投资保护协议”等后续协议的签订和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成立等,未来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将呈现如下趋势。

2.1 台商投资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进入新世纪,台商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势头不减。据台湾地区“金管会”统计,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共有1089家上市上柜公司对大陆进行投资;但就收益而言,首季比去年同期增收36亿元,达到了255亿元[1]。未来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也会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一是在制造业方面,台湾一直将未来发展的侧重点放在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增值上,但上游和下游的发展都离不开中游生产制造的支持。长三角地区自身良好的条件可以为工业台商在制造业上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中游生产制造支持。二是在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方面,台湾地区岛内狭小的市场已经严重阻碍了其向纵深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想要获得新的发展必须寻找到一个新的市场。长三角地区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以及日益高涨的消费水平,正好能为台湾地区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外部市场。

2.2 高科技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中国大陆一直在全球产业分工与协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期以来,台商也扮演着向大陆进行产业转移与辐射的中介角色。随着ECFA的签署和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基于同文同源及产业先行的优势,台商在大陆企业更全面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过程中将发挥更加明显的“中介”作用[2]。显然,高科技产业便是未来大陆必将全力发展的一个产业或方向,当前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有进一步深化的基础和动力。一方面,台商有更加强烈的扩展大陆市场的诉求。主要是基于台商在大陆享受较多的优惠政策和凭借对大陆市场的熟悉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与投资风险这两点。另一方面,由于台资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其竞争力主要集中体现在制程改进与应用设计方面,导致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所以台资企业在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同样有很强烈的诉求[2]。从当前的情况看,台商在技术方面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两岸之间更加紧密的产业合作。两岸在高科技产业方面的合作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大陆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赖于台资的推动,而加强与大陆在该产业的合作也会使得台商有更多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

2.3 服务业将成为台商投资新热点

未来台商服务业投资将在长三角地区得到较快发展,除了大陆方面为台湾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外部市场外,还有如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台湾地区在物流业、生产业和专业服务领域具有先行优势;二是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快速,区域内物流、金融和电子商务等行业不能对制造业发展提供充分支持的矛盾正在加大。显然,海峡两岸在服务业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特别是2013年6月份签署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台商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大陆其他地区的投资。

3 进一步分析与讨论

如上所述,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迎来更加全面、深入分工与合作,但当前突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首先,虽然长期以来双边都充分利用各自互补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产业分工,但也导致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投资区域和产业过于集中、合作模式单一等,这些都不利于双方产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其次,长三角地区“政策先行”的优势将进一步弱化,尤其是党和国家不仅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中给予了政策倾斜,而且在中西部大开发和大陆内需市场拓展中也促进和带动了相关地区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地区对台政策效应及其引领和示范作用有所弱化[3-6]。建议台湾当局与长三角地区继续保持和强化各自优势与分工协作,通过深度分工与交流合作实现双边要素资源更大程度优化配置,从而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传国,俞天贵.对台商在大陆投资独资化的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5(3):11-14.

[2] 盛九元.长三角地区台商高科技产业投资特征与发展趋势[J].台湾研究,2012(5):17-22.

[3] 盛九元.ECFA对长三角台商投资及发展趋势的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2-66.

[4] 李艳辉.长三角台商投资新动向[J].两岸关系,2005(3):32-33.

[5] 戴淑庚,廖家玲.后ECFA时期“长三角”与台湾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研究[J].综合竞争力,2011(5):30-35.

[6] 张明,吴茜.台商投资大陆区域比较研究——以闽三角、珠三角与长三角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2013(1):114-122.

第2篇:地理信息特点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 矿产 勘查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124-1

1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用于处理地理信息的系统。它综合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信息学、测绘学等学科,以地理和测绘为基础,依靠计算机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广泛应用于与空间信息有关的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地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软件为基础的应用系统,其使用职能为通过计算机接收外部信息进行空间数据整理。其次,地理信息系统以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为媒介,它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的技术发展而发展。第三,地理信息系统经由内部处理器完善生成的数据具有两大特点,分别是统计性和空间地理性。

2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背景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只有50多年的历史[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出现的背景对于更好的认识地理信息系统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学为认识基础。从概念上看,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处理和地理有关的信息。在经历了传统地理学、计量地理学之后,地理学如今走向了信息化的道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引用,将过去纸面上、手头上的数据进行信息处理与加工,进而系统化、统一化、定量化、动态化。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新思想、新技术丰富了解决地理问题的手段,是地理学科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以地图学为方法基础。传统的地图表达方式具有更新慢、效率低等缺陷,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得地图学以信息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中,计算机通过外部输入获得信息,通过内部程序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获得精确可靠的地理信息。而且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其更新快、实时性强、精度高的特点更为突出。不过,传统的地图学提供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地图学色彩设计与表示方法、地图制图综合、地图量算与分析、专题数据处理与

表示方法等都在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延续。

第三,地理信息系统以空间对地观测获得新的信息源。如何获得可靠、丰富且实时的信息源一直以来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传统的信息来源是在地图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如实地测绘、航空摄影、探险考察等。如今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发展很好的解决了困难。卫星、航天飞机、无人机等实时化、全球化通信网络成为了地理信息系统获取新信息的重要工具,对地理信息系统来说,这是其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3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从上世纪60年代诞生到现在已经发展了50多年,世界各国已经开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来进行空间数据的储存、获取、传输和处理等,给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提供巨大的信息保障。在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之后,我们更要知道地理信息系统50多年的发展历史,更好的认识地理信息系统以便在今后的使用中得心应手。

地理信息系统的最初构想由加拿大的Roger F.Tomlinson 和美国的 Duane F.Marbel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分别提出。之后加拿大人Tomlinson 于1962年提出使用计算机技术的方法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简称CGIS,其功能主要是进行地图的叠加和量算。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第一阶段,属于开拓期。这一时期内,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了一些简单的软件,后人称之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包。然后利用这些软件包进行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1972年CGIS在简单完善后投入使用,美、英也开始进行相关研究的工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平稳发展阶段,注重管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进入八十年代,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空间决策支持分析的出现使得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各国政府也从中获得了利益,因此,相关的研究机构被设立,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1992年,Goodchild提出地理信息科学概念,旨在研究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储存、管理、分析地理信息过程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地理信息科学的提出使得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化,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服务于多种行业,特别是地理信息科学的提出使得它将有更加广阔的未来。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近十年来,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国际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它们之间已经发展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集成化技术系统。新时代、新技术的蓬勃发展给地理信息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地理信息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使得它在今后拥有更好的未来。

4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今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背景下飞速发展,加之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地质学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学领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地质制图、地质灾害预测、石油勘探资料管理和矿产资源预测等方面。我们着重介绍其在地质矿产勘察方面的发展。

首先是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地质矿产勘探制图。长久以来,矿产、石油勘探都需要通过地质、物探等得到相关资料做成地图,以完成相关信息的综合。不过传统的地质制图方法存在效率低下、利用率低、管理繁杂等不足,已经不适应如今迅速发展的油气勘探、矿产开发等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实现各种专题图的可视化、数字化,并通过数据库对其进行管理,存贮方便且查询容易。

其次是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地质矿产勘探数据管理。在地质矿产勘探过程中,如何对庞大的数据资料进行管理是很重要的问题。如今,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将各种文本资料录入,图形资料数字化,从而完成由文本、图形到数据的移植。这种方式便于保存,且通过识别码连接实现对空间信息、属性资料的一体化管理,继而做到对矿产地质信息的全方位管理与应用。

第三是地理信息系统用于矿产资源预测。勘查人员在研究地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恶劣的地质环境,简陋的分析设备以及不可预知的自然环境都使得研究人员头痛欲裂。不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有效的降低了这一问题的难度。现今,大量的地源信息、地质资料已被获得,研究人员要做的就是将它们录入地理信息系统中,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就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行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很多成果。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过早在1985~1989年就将其应用于地质矿产调查和填图[2]。2002年,澳大利亚得研究人员携带笔记本电脑于野外采集地质数据,并建立相关数据库。Zhou[3]以其建成的中国金矿大型数据库为基础,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成矿地理分析,预测区域成矿靶区。中国地质科学院方一平等建成1:500万中国矿产资源数据库,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吴仲煌将GIS应用于矿产资源区域评价。此外,我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4]已经建立完成。总而言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辅助,研究人员可以基于大量的信息进行空间采样,从而对地质矿产勘查进行预测和指导。

5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展望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量庞大、信息多元化、定量化分析等特点正是传统地质研究中所缺乏的。不过地理信息系统也存在着如分析对设备要求较高、硬件花费较大、收集资料耗时耗力等不足。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被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领域的发展将会朝以下几个趋势发展:高维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我们相信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将使其更加完善,并更好的服务于各行各业。

参考文献

[1] 王家耀,成毅,吴明光,孙庆辉. 地理信息系统的演进与发展.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08, 8 (5), No.4.

[2] 郑贵洲.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质学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 1998, 23(4): 420~423.

第3篇:地理信息特点范文

【关键词】集成系统;设计方案;在线服务

前言

据统计,近年以来,随着国家的“国家地理公众信息平台”“天文地理图”等大型项目的展开,我国地理信息在线服务提供模式受到广泛关注。这些运用从本质上改变地理信息传统服务提供模式,实现共享地理信息平台下多类型、多源、多尺度等类型的资源信息的在线服务、综合利用以及跨区域部门信息地理资源的互信互用和应用集成。为了合理整顿异构、多源信息地理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软件、数据资源的优势、研讨在线系统集成方案以及探究在大型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本文针对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系统集成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以DCI-ESB服务总线与SOA的架构思想的集成系统技术为例,详尽研讨了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案,为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系统集成策划方案和研讨技术提供参考。

1 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系统集成内容分类

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的系统集成过程主要分为系统业务功能集成、地理信息数据集成以及地理界面集成3个内容方面。其内容方案集成分类如下:

1.1 系统业务功能集成

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系统功能集成一般通过如下3种方式实现。

(1)基于进程通讯制度的系统功能集成

在不同的系统之间,一般都会采用松耦合的方式,在进程时通讯机构来实行。这样在进行多个系统集成时,可减少考虑它们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环境影响,在原有的系统基础上是没有影响的,无需重新构造。

(2)基于相互操作的系统功能集成

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建造相互操作的接口,实现系统之间的紧密集成。这种集成方式是紧耦合的,只有按照相同标准和规则建立的接口才能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实现功能的互相调节。

(3)基于WEB服务的系统功能集成

这种方式通过构建WEB服务实现不同的系统间的功能集成,不同的系统只要包上一层SOAP协议的“外衣”,完成系统之间的相互通信。同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关系松散耦合是相对的。不同的系统服务和平台可以在任意节点的网点上分别实现并且对外提供服务。WEB服务采用分散式技术处理,使得不同系统的集成更便捷、更容易、更速度。系统集成进行时,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基于XML的标准的系统间的通讯协议实现系统间功能和数据的相互操作。

1.2 数据集成方案

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系统数据集成主要采用以下3种方式。

(1)数据迁移方式

该方式适用于相对于较为简单的系统,新的需求已经覆盖了这些系统功能。原系统可以终止使用。

(2)基于数据关网的虚拟数据库的构建方式

其主要的特点是仍然存在与原始系统中,只要在其他系统中建立一个原系统的虚拟影像,并通过访问数据网关,但数据的更新还有原始系统管理。在核心系统和子系统集成时,核心系统可以直接访问子系统的集成数据,如同访问本地数据库一样。

(3)基于数据副本的数据集成方式

该方式可在不同的系统中建立数据副本,有了副本的数据系统可以访问本地数据库和更新数据。这样,访问的概率会变得特别高,对于一些更新率迅速和访问量大的系统可以采用这种集成方式。

1.3 系统界面集成方案

地理信息在线服务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在不同系统间建立相应的链接,系统可以通过同一入点来访问不同的系统界面;二是利用本地的数据建立新的访问界面,与其他的系统界面集成方案。

2 基于DCI-ESB的在线服务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本文以苏州城市研究有限公司研发的DCI-ESB服务总合为例,结合一体化发展框架和插件试功能板块,研讨地理信息在线服务集成方案。

2.1 基于DCI-ESB服务总线的集成系统

实现服务的地址公开、透明化和协议透明化,以松耦式实现服务于服务系统集成。总线设计以SOA为准则,构建于微内核体之上,基于中间件之间,并且可以与主流的应用服务契合无隙,因而具备事件驱动、面向服务、面向消息的特征,实现了充当服务智能化集成与管理中介灵敏活跃的基层平台功能。

2.2 一体化展示应用终端集成

主要技术路线是把各个子系功能系统进行逻辑划分、归类,通过一体化构造框架集成实现统一的用户登陆与验证,形成相应的功能组合放到相应的容器框架里,从而实现前端功能的应用聚合与一体式管理。集成框架采用在全局上“微内核+可扩展的系统插件结构”进行构建。该方案需要有一个合约以保证插件能够与插件容器契合,这个合约的定义为一个API的规范和配置。随着信息化到来,电子业深入发展,迫切需要实现空间相对的整合与分享,为政府提供服务平台。为了满足人们对未来与科技的不断变化的新需求,社会急需建立一个位置信息服务、交通路线查询、社会信息查询服务、社区信息查询、网络购物、旅游等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地理信息服务。

我们都知道“闭关锁国”的危害,所以,地理信息服务需要从以往封闭式的形式从而转变成开放式、公开式信息服务。将地理信息服务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多样式的服务方式结合,形成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集成,并不断出现新的发展,变化,形成新的解决方案,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集成技术广为人知,与现下的主流形式融合。地理信息在线服务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进入发展阶段形成的,是指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的联合体或机构。按照一定的规则与协议,通过多样式的形式,向社会提供完整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系统集成技术。包括地理信息分布、地理信息发散、地理信息融合等一线应用。

3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发展方式

Google Earth 是Google公司于2005年推出、面向全球的多分布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服务平台,这一平台问世,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信息完整、丰富,能够及时的将最新的影像记录,然后保留在其软件下。在这一设计的出现下,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便捷与方便。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地理信息技术服务这一项技术的高度重视,再加上社会的广泛使用与推广和需求,我国在信息技术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推动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家绘测局于2002年制订了“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从国家的基础层次上为地理信息服务做出规范,按照规定我国将国家、区域、城市三个层面的地理空间的基础构造,为政府、企业以及公众提供多种地理信息服务;二是在2002年建设部批准了“数字城市示范工程”,制订了《数字城市示范工程技术导则》,在技术的层面上为信息技术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4 结语

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多源化,构建地理资源化,充分发挥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为公众提供“高效、灵活、统一”的发展平台,是每一个绘测地理信息技术的劳动者的“理想对象”。地理信息在线服务技术是有效的将各类信息资源、软件技术统一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利用现有的地理信息和技术,研讨了地理信息在线服务集成构建的设计。后续研究将重点围绕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以及快速发展更新问题、不同的软件之间的问题以及技术性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篇:地理信息特点范文

关键词:GIS 技术 工程 测量 应用

中图分类号:T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013-01

1 三维GIS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也可以通过额外的属性信息系统快速转换,但存储管理效率低,且输出的函数是不直观。多个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图像处理系统能够处理高度信息,但他们不是变量作为独立变量高度处理,只是作为辅助属性变量,可以显示剖面起伏地形,但下面的地形信息不存在的,是他们在家里也通常被称为二维系统。在三维空间是一维,二维对象与传统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二维空间中的一维,二维物体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这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请求,数据采集方法及相关计算机技术发展状况。实现我们所采用的网格生成算法分成两个步骤:第一,生成一个搜索所有离散的数据点的凸包;天生的再次占领了一个初始三角,并在此基础上,逐一加入其他离散点,平衡端三角网。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特征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空间政策通过,三坐标轴来定义,与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定义在一个二维平面完全分歧的性质的政策不同的是,三维视觉暗示比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复杂的多,甚至在一个特殊的三维可视化理论、算法和系统。三维空间数据库的空间对象的存储和管理,使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商业数据库和科学计算可视化,也不同于传统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公共对象浮离散点的坐标指数;指数个有序列表记录的三角网时代边缘控制自然,以及最后存储三角形的边信息。但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存在难以克服缺乏约束,质量的基础上抽象的符号系统,以领先的发起者诱导的自然。

2 三维GIS技术的应用方法

我们使用姆算法,该算法求解平面点集凸壳问题的政策的最佳算法,该算法的复杂性是澳注册的算法可以很好的天然德劳内三角法律适用,我们需要格网地形模型的可视化。从广义上讲,与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控制,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客观世界,展示给人以更现实的电磁污染,它的三维建模技术,用户通过地理现象,不仅能表达空间对象的平面之间的关系,并能描述和表达的垂直关系;此外空间物体在三维空间的分化和控制也是一个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排斥的影响。数据结构的性质,锡中点算法,线,面之间的拓扑关系,我们采取了以下数据结构作为存储结构锡。它可以由扩展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也可能由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存储管理系统在三维空间对象。考虑到三维这个概念是不满意的,作者称之为“地形三维”或面对。三维可视化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物体的重要特点是三维可视化,三维物体隐含的。关于建立和保护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每一个阶段,三维对象的输入、编辑、存储和管理,或在其空间支配和分化或输出功率,只要触摸到一个三维物体的三维可视化问题。空间数据库的重点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表现的是三维空间的分化排他性的能力。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不仅表示三维物体,并研究了一维,二维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表现。离散点表作为离散点坐标数据建立索引数据库,为未来的表和表的三角形中点。此外,我们主宰离散数据和数字的数组来存储1个数据点,和排序的数据点中的第一点的坐标在最后位置上的数组。我们先拉出值最小的点作为参考点,离散的数据点服从和参考点之间的夹角大小的数组。使用×坐标最小的点作为参考点有两点原因:最小数据点必须凸包极;采用的最低点为参考点,其他数据点和参考点之间的夹角在之间,在这个区间,角的正切值是随着角度的增加,利于编程。在目前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已在0,1,2维空间元素必须是三维膨胀,在几何线索生长三维信息,同时增长三维苏建议指导方针。数据结构可以更好地建立数据模型,拓扑关系,但在其点和三角形,边缘之间形成快速索引,有利于我们在锡自然算法的实现,具体如下。文章最后还对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出了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我们认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质量依然是一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而重点仍然是三维空间数据库。

3 现代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IS工程测量中,三维高程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方便如果凸包的极数的一些离散点;指出增长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面临的一个完整的三维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的差,数据采集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上的困难,三维空间分化能力弱,困难,除了一手和脸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理论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数字记忆的加工技术和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长期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等有益成分。三维物体的建模及可视化表达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使泵的整个过程是必要的,这是一个基本功能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二维平面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有限公司-独家-完整的分工是分工基础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三维有限独家-完整的分类是根据划分矢量结构的几何组成之间的拓扑关系,并提出了五种简化拓扑李清远关系。传统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将一维,二维物体的垂直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它们存储投影效果的几何形状和彼得状态的关系。

4 结语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介绍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始在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计算机辅助绘图,今天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如土地管理,电信,电力,水利,城网,火灾,交通和城市规划等。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深,人们越来越要求从真正的三维空间的处理问题。在当今工程测量中,随着科技信息的迅猛发展,使用GIS等高端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桂智明.线性参考系统和动态分段在GIS-T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9).

第5篇:地理信息特点范文

摘 要: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已经成为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的各行各业的基本工具。本文在分析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目标、专业学科背景等问题的基础上,对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中从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考试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对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

1、非GIS专业开设GIS课程的必要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1]。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兴起,经过50多年的发展,GIS已经渗透到与空间信息相关的各个行业,成为各个行业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从而使得GIS专业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由于GIS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2]。相对于GIS专业的学生,非GIS专业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对GIS先行课程如计算机、地图学、地理学、测绘学、数据结构、数据库等知识不甚了解。导致非GIS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抓不住重点,觉得理论性太强,学习很吃力,和本专业联系不大,不敢兴趣。所以非GIS专业的GIS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必须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设置。

2、课程教学安排的探讨

非GIS课程的设计应紧密结合本专业,使学生掌握GIS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常采用的方法,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输入和编辑等基本内容和方法,熟悉GIS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以GIS软件为基本工具,解决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实际问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根据专业需求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实纲,确定合理的课时、学分、授课方式、实验内容等,根据专业需求进行内容的筛选,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之间进行合理课时分配,确定考核形式和要求。

2.1教学内容组织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型边缘学科,其显著特点是多学科集成,涉及的知识面广,发展与内容更新的速度快,渗透性和空间抽象性强,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变化大。对于非GIS专业而言,由于专业课程的限制,在基本知识缺乏的情况下,对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和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编制非GIS专业的教学大纲时,应考虑非GIS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让学生了解GIS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GIS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同时,让学生熟练掌握GIS的数据来源,利用GIS专业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编辑、空间分析以及GIS产品的制作与输出的方法。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模型与建模等部分内容。培养非GIS专业学生利用GIS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意识,增强学生利用GIS处理本专业基本问题的能力。

2.2理论教学模式

非GIS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宜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理论课程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行式上,采取讲解、演示、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需求,选择相应的学习形式,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GIS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对比学生熟悉的选课以及查询成绩的教学管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让其了解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非GIS专业开展GIS课程的目的是为其专业提供一个GIS分析手段,最终目的还是要用来解决其专业领域的问题。因此,在讲解GIS在本专业的具体应用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熟悉利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和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与特点。但是,在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应选择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相关的应用案例。

2.3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上机实验是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许多内容如数据采集、编辑、空间查询与分析、地图的编制与输出等都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同时激发同学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实验内容设计除与教学内容同步外,还应与相关专业紧密结合,最好是以学生所学专业问题为实验目标,选取适量的实验数据,通过GIS的不同专业软件操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软件一般选择比较成熟的ESRI公司的ArcView软件和ArcGIS软件。从简到难,要求学生对这2款软件的界面、基本功能以及一般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熟练的操作。针对不同专业需求,实验的具体内容应尽可能地与其专业知识相结合。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GIS知识,与专业相结合来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GIS理论知识和本专业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实验课程,不但加深了对GIS的基本功能的了解,而且能够利用GIS工具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2.4考核方式上选择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拓宽在GIS领域的知识,就必须改变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使考试方式灵活多样。要抛开传统的对课本内容死记硬背,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的考试形式,针对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本身的特点,可以采用如课后作业、实验成果、读书报告、设计、考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成绩按一定比例分配的考核行式。这样使学生能抛开课本,养成随时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并能分析研究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了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针对考试的内容要合理的选取: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还需要考核学生与实验相关的软件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分析能力。通过这样的形式,改变学生临时抱佛脚的不良学习风气,能较好的体现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结束语

由于GIS本身的特点以及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以及GIS空间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GIS被越来越多的专业所应用。然而针对不同专业和技术背景的人员,对GIS的理论及应用的掌握是有所不同的。非GIS专业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从多环节进行合理的设置和优化。另外,加强GIS授课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其相关专业水平,也是促进GIS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汤国安.赵牡丹.杨昕.周毅等.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边馥苓,我国高等GIS教育:进展、特点与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4.

[3] 邬伦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 陈建飞等.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 贾泽露.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思考[J].测绘科学,2008.33(5)230-232.

第6篇:地理信息特点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生产者,在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但是,人类无序的利用和破坏,不合理的经营等,导致世界范围内大面积的森林被破坏,森林生产力衰退,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森林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迅速恢复我国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林业方针政策和工程措施。森林资源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新的目标、新的观念,要求林业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于木材生产的单一的森林资源管理手段和方法,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被认为是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的有效手段,正在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环保、交通等领域,如森林资源管理、造林规划、森林病虫害预测及灾害损失估计等“。安徽省正在建立全省生态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预计林业对地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需要会越来越多。林业生产技术及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林业高等教育必须顺应这一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在林学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中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选修课。在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期与各位同行共探讨。

一、GIS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型学科,技术更新与前沿拓展很快,在以该技术为核心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我们遇到的突出问题包括:一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实验安排、教学要求等诸多方面无规范可循,这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二缺乏与专业结合比较紧密的合适教材。如果有一本既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附有与专业相关的事例的好教材,对比较抽象的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来说,教学效果无疑会更明显;三缺乏好的师资条件。目前承担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教师多是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的,他们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各自专业上的应用比较熟悉,但缺乏对地理信息系统深层次的了解,因此,迫切需要既有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又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来承担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

二、GIS教学改革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编写教学大纲

我院于1999年开始在林学本科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选修课,总课时36学时,其中理论部分24学时,实验部分12学时;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求在先期开设计算机、测量、遥感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此课。2003年结合我校教学评估,系统编制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大纲。为了使大纲能充分反映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使教学内容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同时又针对性强,能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编制大纲的过程中,首先,从面向21世纪系列课程教材中选定优秀教材;其次,根据课程性质、学时及专业的具体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和进行学时分配。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教学中,重点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空间数据特征和数据结构、数据模型和空间数据处理及空间分析功能等,而对其他内容只作一般讲解。

(二)重视实验课教学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测绘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型边缘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没有多少专业背景知识的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而言,学好它具有一定的难度。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具体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能操作这些软件,提高动手能力。为此,我们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以giewgis和Mapinfo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安排6次实验课,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点、线、面图层建立,属性库建立,空间与属性数据编辑、查询、修改等,空间与属性数据分析,专题图制作和输出等。同时,改革考试和成绩评定方法,不再以笔试定成绩,而是实行实验课考核直接上机操作,授课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熟练情况现场打分,并将实验课成绩纳入课程总成绩(占综合成绩的30%)。这样调动了学生上好实验课的积极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综合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其教学仅凭一本书、一支粉笔是不够的,必须运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强调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一些抽象的问题,尽量列举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事例进行说明。如以某一区域森林资源为例来解释什么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在讲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数据采集、定位、分析。在教学手段上,开展多媒体课件建设,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讲解,通过多媒体用表格或图件进行讲解显得直观明了,易于让学生理解接受: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减少了不必要的黑板板书时间,解决了课时量压缩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加大了每节课的信息量。

(四)坚持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高等林业院校学生学习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是掌握应用技能,要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现实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科研项目和林业生产实际,让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展诸如森林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森林景观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教师在明确学生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编写研究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了解开展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全过程,如建立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小班图形(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树种、年龄、直径、树高等)的采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和处理分析、专题图的制作等。

三、对高等林业院校GIS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编写适合专业特点的教材

高等林业院校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目的是将其应用于林业,因此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及其深度等要有别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编写适合林业院校专业实际的地理信息系统教材,使教材内容尽可能系统化,事例尽可能专业化,这样便于教和学。  (二)重视GIS教师的培养

教学质量的保障有赖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地理信息系统要求与专业(生产)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在生产决策、管理中的作用。这就要求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双重的专业背景知识。但现实中,这方面的教师通常只具有单一的专业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重视地理信息系统教师人才的培养,对没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背景知识的教师,可以采取委托培养的方式,派其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进修、学习:相反,对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背景而没有林业专业背景的教师,要鼓励其在职进修,掌握林业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林业的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需要。

(三)改善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

院校扩招以后,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增加赶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限制了实验课开设的次数和内容,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要在实验教学上“做文章”,通过开放中心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等,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

另外,要改进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学为中心,开展启发式教学,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学生知识创新活动;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促进理论和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综合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其教学仅凭一本书、一支粉笔是不够的,必须运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强调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一些抽象的问题,尽量列举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事例进行说明。如以某一区域森林资源为例来解释什么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在讲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数据采集、定位、分析。在教学手段上,开展多媒体课件建设,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讲解,通过多媒体用表格或图件进行讲解显得直观明了,易于让学生理解接受: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减少了不必要的黑板板书时间,解决了课时量压缩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加大了每节课的信息量。

(四)坚持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高等林业院校学生学习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是掌握应用技能,要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现实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科研项目和林业生产实际,让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展诸如森林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森林景观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教师在明确学生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编写研究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了解开展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全过程,如建立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小班图形(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树种、年龄、直径、树高等)的采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和处理分析、专题图的制作等。

三、对高等林业院校GIS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编写适合专业特点的教材

高等林业院校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目的是将其应用于林业,因此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及其深度等要有别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编写适合林业院校专业实际的地理信息系统教材,使教材内容尽可能系统化,事例尽可能专业化,这样便于教和学。

(二)重视GIS教师的培养

教学质量的保障有赖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地理信息系统要求与专业(生产)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在生产决策、管理中的作用。这就要求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双重的专业背景知识。但现实中,这方面的教师通常只具有单一的专业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重视地理信息系统教师人才的培养,对没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背景知识的教师,可以采取委托培养的方式,派其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进修、学习:相反,对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背景而没有林业专业背景的教师,要鼓励其在职进修,掌握林业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林业的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需要。

(三)改善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

第7篇:地理信息特点范文

关键字:地理信息;城市规划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地理信息的基本内涵

1.1地理信息的含义

地理信息指的是地理要素相关的图形、分布、文字、数量、质量、规律等信息的总和,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点:一是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根据信息相关标准,地理信息可分为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其中,空间位置主要指的是相关事物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资料信息,可以用图形来反映,如街道的起始位置、建筑物的起始位置等,属性信息主要指的是与地理相关的人文信息,如街道的名称、建筑物的建设年代和结构等。二是基础与专题地理信息,这主要是依据信息的使用范围确定的,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指的是能为城市建设提供相关依据的地理要素,如地质、地貌、水文、植被、河流等,具有公共性;专题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环境、公共设施等,具有管理性。

另一个方面是专题和基础地理信息,这方面的信息的划分是按照信息应用范围来进行的,基础地理信息是指信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一些使用性较强的,同时也是可以进行共享这部分信息的。基础信息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标准的信息,其中包括植被分布特征、地貌特征、交通环境、水文环境、居民情况,基础信息是非常具有共享性的,同时也是很有公益性的。专题地理信息是关于城市建设中的资源信息,土地利用信息以及城市规划的信息,城市公共设施和市政工程的信息,主要是具有一定专业特点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同时也能更好的进行城市管理。

1.2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产生的过程是社会发展、测绘技术发展的过程,是从信息采集到利用、管理的过程,它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GIS技术等。随着数字城市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功能也不断完善,主要有空间定位、查询统计、信息集成、空间分析等,而这些功能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地理信息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下面笔者就此具体分析地理信息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在使用的时候,地理信息功能是非常多的,它对生产活动和人们生活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行业建设、社会活动和政府管理中地理信息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地理信息可以进行空间的定位,地理信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给空间定位,可以使空间定位更加的准确,同时都可以进行反映各类空间活动,实现了定位方面的准确和快速,同时也将空间内的二维和三维定位发展实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汽车行驶中的导航服务就是地理系统现在体现最好的部分,通过空间定位来实现汽车在行驶中的路线选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使用到定位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会使用到地图,实现了现在的地图以及网上查阅地图,在网上对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人们可以快速找到,这也是空间地位技术发展的重要表现。地理信息对查询统计的功能也可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一体化的属性信息及空间位置管理,图文并茂的查询和统计可以更好的提供,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地理位置的情况。在信息提供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建设,为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同时为行业发展提供信息。

2地理信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2.1地理信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从内容、功能、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城市地理测绘技术,为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城市测绘技术已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在城市建设中基本建成以GPS技术为主的城市控制网和物联网,传统的常规方法已被取代,逐步形成4D(指的是信息化线划图即DLG,信息化栅格图即DRG,信息化高程模型即DEM,信息化影像图即DOM)测绘程序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在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的相关技术,如GPS、GIS技术等得到大力利用和发展。利用地理信息构建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城市道路数据库、城市土地数据库、城市建筑数据库、城市地形数据库、城市规划红线数据库等等,这些为城市道路建设、建筑建设、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此外,城市测绘部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完善信息化测绘技术,实现了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一体化,这种信息化、智能化的作业形式,能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依据,为城市相关部门建立各种各样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地理信息的支持,为城市建设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技术等支持,切实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总之,测绘地理信息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在城市房产测量、地形测量、地下建筑工程测量、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施工放样、违章建筑测定等上能够提供信息化的服务,而这些正是城市建设的重点。

2.2提高规划的公共参力

城市是属于每一个城市人的,当地的民众意见实际上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针对城市执行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各个居民都应当要能够参与到其中。传统方式下的居民意见调查和整合有很大局限性。而GIS技术可以和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将全民参与规划建设变成了可能。有关本部门可以在网上成立一个专门用于规划意见调查的平台,使用GIS系统和网络使居民能够对规划设计上的具体对应位置进行直观的了解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2.3地理信息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相关地图资料的精确性和详细性要求越来越高,而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城市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文风俗等不同,对地理信息的具体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有的城市相对重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而有的城市重视环保,有的却重视电网系统的建设等,而这些建设中,必须要对该区域的土地使用情况、供电、供水、电信等详细信息进行了解,而这些现代测绘技术都能实现。其中,以GPS全球定位系统为主。GPS系统起初是用于军事中,后来逐渐发展运用到工程建设、手机地位、卫生、教育等方面,促进了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2.4提高了城市建设的智能化水平

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城市建设的智能化水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理信息技术提高了城市建设数据库的管理水平。城市建设涉及到道路、建筑、公共设施、环保等各个领域,一般都要相应的建设数据库,由于这些数据比较复杂且内容比较多,管理起来比较麻烦,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它的空间位置集成方式、空间数据库保存和管理方式以及多源数据无缝集成技术能有效的解决数据库管理存在的问题。二是地理信息技术使城市建设更直观。地理信息具有可视化特点,能直观的把物联网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等信息进行表达,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三是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城市建设综合分析能力。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进行空间计算和建模,可以快速、全面的、精确的获取数据信息,为城市决策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四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无缝集成特点,促进城市智能化建设的进一步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无缝运用到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中,有利于数字化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巨大的系统,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应用GIS能够更好地促进城市的规划建设,但是GIS在我国全国的城市推广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第8篇:地理信息特点范文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发展

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标识码:A

1.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特点

1.1 测绘地理信息的价值急速提升

随着人类文明水平的提升,地理测绘成了一项最重要的举措,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测量,对于自身生存环境的测量决定了我们生活的范围和自身所能了解的极限。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信息都和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空间位置紧密相关。了解了地理信息,对于整合社会经济,拓展自然人文信息有着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地理信息还能有效地解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内在关系以及演变规律,综合地反应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大数据时代挖掘地理信息数据和地理知识的发现成为了一个热点。

1.2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开始融入全世界

现代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人的移动性也越来越强,为了在4G时代完成对移动目标的管理及服务,掌握目标位置就是一项重要的命题了。想掌握这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些数据信息,移动目标的位置信息的掌握才会更加完全,也更利于4G时代的移动服务。现在的地图服务已经发展到在线实时服务,以虚拟地图技术为基础,信息的推送服务,线上线下的服务,电子商务等都在发展,并飞速兴起。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和人类生活关系也来越紧密,地图也逐渐成为了新的移动互联入口。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所包含的周边服务越来越多,渐渐的已经形成了跨界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建立联系,共同发展,现如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享受着测绘地理信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2.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当前的发展

2.1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发展的有利点

信息的共享、整合、挖掘正是大数据时代最大的需求,正因如此,地理分析、评估和设计价值也在不断地提升。这些正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发展所迎来的重要优势。其一,对于未来的发展机遇,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提起了高度的注意。“宽带中国”以及在国内得到大力推进,有关部门也已经开始争取广大消费群体的意见,更好地加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提出北斗导航系统,并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及督促其进行市场化,商业化,已经成为现在首要目的。LBS是一种位置信息服务,在市场中已经得到了规范地运营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带动本国的经济产业,努力发展城市建设,这些都是现行的运转措施。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能够拉动市场需求量,这对于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此外,对于地理信息产业,也有重要意义。其次,从发展方向来看,居高增长值可以带给企业更多的机会,无论是发展还是转型,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信息化工程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以及地理信息产业与各个部门的紧密联系,这些都是积极的作用。政府管理阶层,基层劳动人民,各种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等,相互结合,互利共赢。实现优政、兴业、惠民的新需求,对于测绘地理信息方面,带动着新型的消费形式,这样需求量也就自然增多了。不单单是以上的两个原因,随着现代社会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带来的机遇也是不可估量的。有技术才能有创造,而创造,又会给技术带来新的需求。对于地理信息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能给整个社会地理信息保证服务带来更多的益处。有了需求,就会催化技术的发展,技术发展得越好,产品也就越好,越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在这过程中催生出的产物,就是一种新兴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会激发社会市场的需求以及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多元化社会带来了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在这社会中也存在着更多的发展机遇。

2.2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可能遭受的困难挑战

有了优势自然也会存在劣势,走进了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会受到巨大的考验,和优势一样,也存在困难的挑战。首先来说,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就为其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测绘地理信息从二维平面转化向了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从静止不动的状态发展为了动态服务,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从原本的独立工作发展成为融入社会生活的服务方式。这些变化打破了测绘地理信息原本的框架格局,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不再存在边界,更多地融入到了其他方面的服务中去。同时服务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广,为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上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不但如此,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设备简单化,方法便捷化,基础数据的公开化既有利于测绘行为的进行,也导致了测绘更加便捷、快速和隐秘,这极大程度地方便了非法测绘行为的出现和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等问题的控制。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测绘,对信息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这就是第二个我们将面临的挑战。紧接着的挑战就是管理对象的普适化。由于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跨界发展,全民测绘的时代前提下,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的对象数量也变得极为庞大,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怎样才能强化对网络虚拟世界的移动测绘行为的管理?这就是对行政管理者智慧的最大挑战了。除去之前的问题,信息共享存在的困难也是一个发展的难点。大数据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公开。但由于现在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保护并不完善,体制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地理信息的开放共享、保密和质量保障仍旧存在着极大的问题有待解决。

结语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争夺数据已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有着极为适合的发展环境,同时也面临着原有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冲击,我们应当在充足准备的状态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突破原有的规矩框架,勇敢创新,主动转型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第9篇:地理信息特点范文

关键词: MapX控件;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消防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rba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UGIS)是专业化的地理信息系统、是为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空间性地理信息系统。具体地讲,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工程等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应用和维护更新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1]。

作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消防系统的结合,城市消防GIS在城镇高度密集化的今天更是不可或缺。城市消防GIS是城市消防部门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消防工作水平的新技术,它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论、信息论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城市地理学、数据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空间定位技术产生的能够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城市消防信息的一种软件系统。它能够提供消防业务上的数据录入、统计、指挥调度以及控制显示、接警实时处理等功能,能够提高消防部门指挥决策的现代化水平和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1 MapX控件

MapX是一种集MapInfo强大功能于一身的ActiveX控件,MapX支持将地图功能添加到任何应用中,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视化的方法来显示和分析位置数据,它和众多的可视化编程工具例如Visual C++、Visual Basic、PowerBuilder等紧密结合,使得很多的用户利用它可以很快的开发出非常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并能够很快投入到实际中去,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2]。

MapX 基本功能特点:

(1)地图图层化

MapInfo是按图层组织计算机地图的,每个图层包含了整个地图的一个不同方面。例如,第一个图层包含市边界,第二个图层表示市内各区政府的符号,第三个图层由文本标注组成,把它们层层叠加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地图。

(2)MapX组件的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结构是GIS的基石,GIS通过地理空间拓扑结构建立地理图形的空间数据模型并定义各空间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地理图形和数据库的结合。

(3)MapX组件的模型结构

MapX组件的基本组成单元是Object(单个对象)和Collection(集合),其中集合包括对象,是多个对象的组合,每种对象和集合负责处理地图某一方面的功能。

2 城市消防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下面以阜新市地理信息系统为例介绍使用MapX组件和可视化编程语言VB6.0开发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界面如图1。

图1 系统界面

2.1 视图显示功能

(1)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功能

在进行图形的缩放操作时,采用以鼠标定位点为图形缩放的中心点即当前鼠标点击在哪里或矩形开窗在哪里,系统就以该点击位置或矩形窗口的中心点为下一次显示屏幕的中心。重新计算缩放倍数和各点坐标,最后输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2)图元闪烁功能

图形闪烁主要是为了起突出显示的作用,尤其是在报警点位置定位、查询某消防专题要素信息时如果增加闪烁效果将使要素非常醒目。在消防GIS中利用了MapX的选中功能,目标一旦选中将高亮突出显示。

(3)鹰眼功能

鹰眼图是GIS中一个基本的功能,在鹰眼图上可以象从空中俯视一样查看地图框中所显示的地图在整个图中的位置。

2.2 查询功能

(1) 查询定位:可根据建筑物名称、道路名称、小区名称等进行精确定位查询。

(2) 点查询:选择某一个实体可以查询所有的内容。

(3) 方框查询:根据所给的范围,将此范围中的所有实体的属性都列出来。

(4) 距离查询:地图上任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5) 多边形查询:给出多边形的范围来查询多边内部的所有实体的属性数据。

2.3 路径分析功能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迪杰克斯特拉(Dijkstra)算法,消防GIS中研究的是消防队作为固定起始点到失火地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在给出失火地点后要能快速地查找到最佳救援线路。给出起始点i写好邻接矩阵之后,即可进行最短路径查询。首先找到与起始点i最近的道路交叉点j,通过邻接矩阵找到点j到图上其它所有道路交叉点的最优路径,然后把邻接矩阵中的最优路径所经过的道路ID号依次填入数据文件shortpath.dat,最后再处理起始点i到近i道路交叉点j的距离、终点到近终点道路交叉点的距离。得到的数据文件shortpath.dat如下图2所示:

图 2 shortpath.dat数据文件

上图第三行表示第335段道路经过第334, 343段到第66段道路是它们之间的最短路径。

由于系统的特殊性,即消防队是固定点,因此可先算出消防队到各个街道的最短路径,保存到数据文件中。在定位后得到终点位置,直接查询数据文件即可。上述方法的优点就是查找迅速。

3 结论

该系统基于以上研究特点如下:

(1)根据MapInfo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城市消防的GIS空间数据结构,建立了道路拓扑关系,从而实现了对消防的最优路径分析功能;

(2) 利用MapX控件来实现消防GIS灵活快捷的地图显示是该系统的特色;

(3) 在系统研制中既体现了自己的风格,又最大限度满足系统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 巍 基于MAPX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28(6):68-71.

[2] 李连营 李清泉 李汉武 颜辉武 王涛 基于MapX的GIS应用开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