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众传媒和经济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众传媒 娱乐化 消费主义 社会大众
近些年,电视屏幕上的娱乐节目可谓层出不穷,形成了娱乐当道的局面,单单2013年后几个月的时间,就有《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我的中国星》等选秀歌唱类节目相继播出。随着暑期的到来,《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等曾经创下收视奇迹的各类选秀节目又将在这个夏天一起回归,势必又将在我国掀起一轮轮的收视大战,这似乎也把大众传媒娱乐化推向了极致。
反观其背后,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娱乐性内容的篇幅越来越多,而新闻节目的版面却大幅度压缩,就连严谨的严肃性新闻都要用娱乐的形式来包装,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时代变化的要求,还是大众传媒的方向走错了。造成这种娱乐化的趋势原因的确是发人深省的,本文在这里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首先我们要提到大众传媒的概念,大众传媒是指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的媒介。麦克唐纳曾说过: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娱乐性也是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之一。当前大众传媒的娱乐化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新闻内容本身的娱乐化。动不动哪个名人的隐私问题,就被搬到了报纸或电视上,谁和谁一起吃饭,谁和谁一起旅游,这种内容也可以成为头版新闻。再就是一些虚假炒作新闻,某些人为了出名故意向媒体提供线索,制造轰动效应,例如,前几天热炒的“安徽孕妇被迷倒后腹中胎儿被盗”一事,后来经调查发现原来是是当事人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此孕妇根本没有怀孕,是因为担心事情暴露,才策划这起所谓的婴儿被盗案。
第二,电视节目、电视剧的过度娱乐化。现今的电视节目大多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在荧幕上,各式各样的相亲节目,歌唱节目,综艺访谈节目,让人眼花缭乱,以至于慢慢走向了低俗化。一般某电视台的一档节目收视率领先电视节目市场之后,其他地方电视台就会开始相互模仿,以至于造成雷同节目“遍地开花”,节目的质量和可观赏水平大大下降,引发了“娱乐一切,一切为了娱乐”,单纯追求收视率的局面。电视剧方面不单是偶像剧,通俗剧大量出现,而且同质化相当严重,从穿越剧的浪漫爱情到谍战剧的神乎其神,例如一个抗战时期的女侠,可以徒手撕裂几个日本兵,这岂不是闹笑话,而且观众们对节目找不到一点心意。
我们要看到过去的日子里,娱乐节目和娱乐新闻的的确确给许多的中国家庭带去了欢乐,丰富了他们的娱乐生活,但是为什么到后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表达对娱乐化倾向的不满?是因为内容本身不够搞笑娱乐,不足以吸引人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思想越来越多元化,促进了娱乐新闻、娱乐节目的发展,娱乐的理念和节目的编排也都在不断的更新、进步,自然不会是因为“娱”的水平低。相反,正是因为娱乐节目和娱乐新闻单纯追求博人一笑的目的,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成分,造成节目的质量和文化内涵不断下降。
到底是什么引起了大众传媒的娱乐化,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社会大众的需求促成了娱乐节目的盛行。每一个人都有对娱乐节目的偏好,尤其是平时学习工作压力那么大的今天,公众紧张枯燥的心理总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舒缓一下,这时娱乐节目成为他们低成本的最佳选择。曾经有学者说,“在一个物质相对贫困的而心灵悠闲的社会里,人们往往渴求的是物质的丰裕,而一个物质相对丰裕而内心不安的社会里,人们往往渴求的是心灵的悠闲。这时,娱乐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缓解心理压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其次,媒体自身利益的推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媒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并日趋商业化,造成他们单纯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提高电视台自身的收视率,赚取更多的广告收入,必然会加大娱乐节目的比例,而将节目本身的质量和养分置于一旁。最后,官方的默认和许可,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娱乐节目的传播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虽然近些年有不断出台的限娱令,但娱乐节目的发展事态还在政府可以接受和控制的范围之内,此外娱乐节目也可以给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和利润。
有位学者说,“在一个物质相对贫困的而心灵悠闲的社会里,人们往往渴求的是物质的丰裕,而一个物质相对丰裕而内心不安的社会里,人们往往渴求的是心灵的悠闲。这时,娱乐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缓解心理压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不容否认,大众传媒的娱乐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使我们的心情得以放松。但我们也要正视这一现象的负面影响,过度的娱乐化会造成大众人文精神的缺失,品味和修养的降低,还会造成新闻媒介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我国媒体有责任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更有义务去寻找解决媒体过度娱乐化的方法,笔记从以下几点提出自己的建议。
1.加强对报纸杂志以及电视媒体的监管,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必须出台一系列完整的法律和行业规范,用一套严格的制度来保证我国大众传媒业的健康发展,。
2.提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坚守品味内涵,提高新闻报道和电视节目的制造质量,防止低俗化和同质化现象的出现,为社会大众创造更多的精神食粮。
3.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更好的权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理论[M].科伦科自由出版社,1957.
关键词 欧洲公共广播电视;制度悖论;放松规制;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黄斐,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江西南昌330022
美国学者麦克切斯尼认为,当今广播电视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公共服务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衰落。的确,纵观整个欧洲公共广播电视进二三十年间的萎靡与困顿,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公共广播电视那份宿命的悲哀:商业逻辑向公共广播电视领域的扩散导致其在理念、体制、运营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挑战,并进而导致了其合法性危机。
当然,我们可以将这场危机的根源归因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于欧美的政府改革浪潮,这股浪潮在新公共管理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指引下,崇尚“小政府”和市场原教旨主义,即它们“深信市场比其他任何途径都更有能力采用新技术来解决好社会问题”,市场应重新在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具体到广播电视领域就是实行所谓的放松规制。由此,欧洲广播电视领域的市场化浪潮不断涌现,传统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遭遇生存危机。不过,当我们进一步考察政府放松规制的原因时,就会发现它其实是源自于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制度性悖论。本文正是由此出发来更好地理解公共广播电视制度处于困境的根本原因并对之做出些许反思,以期能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有所裨益。
一、公共广播电视制度悖论分析
传播政治经济学认为,“传播的含义应该是一种交换的社会过程,其产品或是社会关系的标志,或是它的具体表现。”由此而言,有怎样的社会就有怎样的媒体。以此种观点来考察欧洲公共广播电视制度,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制度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隐含着一种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制度悖论,正是这一悖论让曾经风光无限的公共广播电视逐步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欧洲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在经济形态上,现代文明意味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以往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在于它是一个商品社会,社会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纳入市场逻辑,而整个社会的商品生产、销售、分配、消费均离不开信息的自由流通,在现代社会,能够实现这一功能的自然是拥有强大传播能力的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其本身而言无疑应是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的信息者,但正是这种功能使大众传媒“在新闻及其它信息服务中形成的传播能力和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从事传播的权利,在现代社会中,却是一种奇货可居的商品,它可以转化成广告服务。”正是以广告为核心,大众传媒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了一个信息自由流通载体的角色,从而成为维护其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这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功能的第一层含义。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不仅仅要靠人的自然需求而产生的商品消费,它同时需要不断激起人的消费欲望,从而使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能够更为顺畅地运行下去。
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其名著《启蒙的辩证法》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构造与运行逻辑有深刻地描绘。他们以“系统”来称呼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构造和运行逻辑: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要存活下去,必须制造不断循环和重复的“需求”,而这必须诉诸于掌握个人意识,在这一点上,大众传媒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通过它所制造的虚假意识和虚假身份,整个资本主义价值观就变成了我们大家的价值观,这个系统的运作逻辑也就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生活逻辑。这样,整个现代社会都被资本主义“系统化”了。
对于大众传媒在制造虚假意识和虚假身份认同中的作用,波德里亚运用他独特的符号学理论有更为鞭辟入里的分析。波德里亚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消费问题有着颇为精深的研究。在他看来,消费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一个涉及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的表达过程:通过对符号——物的占有和消费,个体将自己的社会地位凸显出来,使自己与他人不同,实现社会区分的目标。因此,波德里亚说,“消费是一个系统,它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它既是一种道德(一种理想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那么在消费社会中,怎样实现消费的意识形态传播?物的符号价值是如何使受众产生消费认同感的?消费文化是如何实现其不断变幻的趋向和审美情趣的?在波德里亚看来,这都是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完美的罪行”,在某种程度上,大众传媒就是消费社会与消费主义的推行者、建构者与同谋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大众传媒“制造”和“导演”了后现代社会的消费,随着消费与传媒的结合,传媒成为消费最适合最忠实的载体。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阿多诺、霍克海默与波德里亚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的功能认识上有一脉相承之处,即大众传媒是维系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即赫尔曼和麦克切斯尼所说的,“我们强调媒体与资本主义的连接。”在全球化时代,这一点尤为明显,“商业传媒体系是商业公司把他们的产品推向世界的必不可少的传输带,如果没有商业传媒体系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全球化。”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公共广播电视制度显示出其自身无法调和的制度悖论:一方面包含广播电视的大众传媒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承载工具,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却使非商业成为其基本原则之一,对广告进行严格限制甚至禁止播放广告,试图让其独立于整个资本主义商业体系之外。正是这一悖论从根本上导致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风行于欧美的放松规制浪潮,促使作为规制基础的公共利益被重新界定,以符合经济和消费主义的价值观。
二、制度悖论在公共广播电视现实困境中的体现
一般认为,英国是实行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较为成功的国家,BBC也被视为世界范围内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最佳典范,但正是从英国公共广播电视几十年的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制度悖论在公共广播电视逐渐式微过程中的“作用”。
需要澄清的是,BBC虽然在英国广播电视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并不是英国广播电视制度的全部。早在上世纪50年代,迫于商业利益的压力英国就建立了私营的独立电视网(ITV),1982年又建立了专门提供非大众口味节目的第四频道,这两个电视网或电视频道都可以卖广告。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撤切尔和里根主义的盛行,对广播电视的放松规制导致商业电视迅速崛起。在这种压力下,BBC开始了商业化的探索,“利用BBC多年公营创出的世界名牌效应,通过商业性国际服务来补贴国内广播电视服务,以保持非商业的特色已成了BBC的战略性发展措施。”这样,私营电视网的出现以及BBC的商业化运作都体现了广播电视向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承载工具功能的某种回归。
其实,BBC的境遇只是欧洲各国公共广播电视发展的一个缩影。而且,由于欧洲其他国家没有像英国那样具有悠久的公共广播电视传统,它们在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上甚至比英国走的更远。仔细分析整个欧洲公共广播电视逐渐陷入困境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公共广播电视的制度悖论一直从几个层面上挤压其自身生存的空间,并最终导致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衰落。
首先,就政府层面而言,各国政府“与其说是想甩掉背负多年的沉重财政负担,毋宁说是深刻洞悉到商业广播电视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潜在的巨大商业利润,及其在生产、流通、生活等过程中越来越处于中枢的地位,因此,公共体制转型对欧洲各国也并非均出于无奈,更多的是‘半推半就’,甚至在其中扮演推动角色。”,另外,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促使各国政府不仅要充当国内各种利益的协调者,也要充当国际层次上本国利益的协调者,有责任推动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体到传媒领域,各国政府往往采用放松规制的政策,以使本国媒体变得更加强大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其次,对于广告界而言,由于公共广播电视对广告的严格限制,各类广告商一直试图能俘虏具有强大传播能力的广播电视。“因此,国际的、欧洲的和各国广告商组成了专门的院外活动集团,在全欧和各国两个层面向政府施压,要求开放广播电视广告市场。”而且,在全球化的时代,广告商的这种要求更为迫切,“就特定意义而言,全球化的实质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全球化扩张。因为资本的全球化扩张首先就依赖于消费主义文化为其鸣锣开道,可以说消费主义文化是全球化文化的动力,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核心内容。而广告及电视等大众传媒正是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全球播散、推广的火车头、推进器。”所以,作为资本主义商业利益代言人的广告界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公共广播电视的转型。
最后,就公共广播电视本身而言,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下,新闻传媒是以市场化为导向、利润至上的自由私人企业,还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共传播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价值的两难选择。亚当·斯密有一个最著名的经济学假设——“理性经济人”,“每个人在本性上首先和主要注重的是他自己的利益,”而且“每个人在各个方面都肯定要比其他人更有资格和能力关心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广播电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自利倾向不仅是合理的,也是正当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去审视商业体制下的为媒体松绑以及全球性的放松规制浪潮,就会少一分疑惑而多一分理解。
总而言之,政府有意,广告界施压,再加上广播电视本身所具有的自利倾向,这些因素都使得广播电视业的市场化、商业化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三、思考与启示
在我国,广播电视实行严格的国家所有制度,“我们通常所说的‘公营广播’其实指的是‘国营广播’,它与世界上通行的对‘公共广播’的认识、含义并不一样,当然,两种广播都遭遇到了类似的挑战,遇到来自私营广播业的商业竞争,并同样面对‘文化优先’还是‘利润第一’的两难抉择。”的确,三十年的广播电视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与困惑,比如市场化运作与政府控制之间的矛盾,社会责任与广播电视自身利益的冲突等等。两相比较,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制度悖论给其自身带来的纷纷扰扰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或许有些许借鉴意义。
如上所述,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大众传媒在整个现代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中越来越占据着中枢地位,但公共广播电视制度却否认了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这种地位,这显然是有悖于整个现代经济制度的。有鉴于此,在进行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时候,我们仍然要坚持以往改革的大方向,即让其继续走市场化的道路,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展就离不开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但广播电视毕竟不是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马克·弗劳厄所说的仅仅是有图像的烤面包机一样的东西,它承担着政治和文化的多重使命,欧洲各国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实行公共广播电视制度也确有其正当性所在,它为公众服务的理想与精神也是我们在进行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时所必需借鉴和学习的。因此,虽然在在目前的历史阶段和经济模式下公共广播电视的制度悖论使政府放松规制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但要把握好其尺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找到某种平衡,而不是一味地迁就于各种市场利益,致使“市场失灵”的现象成为一种常态。事实上,不独放松规制后的欧洲各国存在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也往往在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弱化甚至放弃了社会责任。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来使之达到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对平衡,而在这一方面,欧洲公共广播电视历史上的一些成功经验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某些借鉴。
上世纪50年代私营的独立电视网在英国出现以后,英国政府对之实行特殊的产权结构,并设立独立电视局严格其节目管理,如黄金时间必须有新闻时事节目,广告不准与节目挂钩等。在这种严格的管理体制下,独立电视网非但没有冲击到BBC,两者的竞争反而使双方都提高了各自节目与服务的质量,从而很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英国的例子说明,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下,商营广播电视也能很好地服务于观众利益。”这一历史事实证明,在市场化的环境里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同样能够确保广播电视提供公共服务,而其关键在于,如何在“文化优先”和“利润第一”之间寻找一个相对平衡点,在这里或许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需要努力才能达到的相对平衡。
当然,“媒介在本质上仍是依赖社会的。”媒介系统只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传媒的问题往往不仅仅是其自身的问题,而是社会大系统赋予它的。这也就决定了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决不是一个封闭的改造系统,它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具体到我国,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不同?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如过度的商业化和资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我们不应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仅变为一句口号而没有自己的实质内容,同样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新闻传媒也理应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仅仅追求利润的新闻传媒。这当然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不单单是广播电视界甚至是新闻界自身所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社会整体的进步才能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麦克切斯尼著,谢岳译.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21.
[2][7]麦克切斯尼著,郭莲编译.全球传媒体系与新自由主义、文化帝国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1(7).
[3]文森特·莫斯可著,胡正荣等译.传播政治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72.
[4][9]高传智,谢勤亮.“第三条道路”与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体制改革——对现有广播电视体制缺陷的制度规避[J].新闻大学,2006(1).
[5]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硝费社会[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50.
[6]赫尔曼,麦克切斯尼著,甄春亮译.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天津:天津AR,出版社,2001:1.
[8][10][14]赵月枝.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2).
[11]徐小立、秦志希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J].现代传播,2007(2).
[12]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4.
[关键词] 艺术领域 审美文化 商品经济 人类文化活动
进入21世纪商品经济社会,审美文化作为人类全部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也逐渐融入商品经济的浪潮中。审美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关系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审美需要与物质利益的矛盾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认为文学的精神价值与商业利益的追求是对立甚至不相容的,这基本上可说是经典的文学价值观念。这个问题在中国当代的再度发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到了90年代前期,在文学界和文学批评界发生的关于“抵抗投降”的号召和“人文精神”讨论,所关注的问题仍然涉及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商业利益追求的矛盾。在艺术领域中,作为人类文化活动整体中的两个方面,这二者之间相互发生联系和影响应当说是很正常的,并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一、商品经济的市场化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相对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以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种形式,由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所以,伴随大分工的发展,社会生产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的规模和范围也就逐步扩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商品经济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商品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从特定意义上讲,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仍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形式,但是,由于公有制的建立,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计划和市场都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二者均只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以达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二、审美文化的商品化
认为,事物的本质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具体地说,美的本质由表及里、从浅到深,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即美的本质论意义、美的根源论意义和美的中介论意义。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人们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指挥发现世界上存在的许多美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通过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进化,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出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在当今社会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满足他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心灵空虚。
人们对审美文化的界定也各有不同,如姚文放在《当代审美文化批判》一书中指出,“当代审美文化”是一个特指概念,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现在习惯把当代审美文化称为“大众文化”,但就其内涵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恰恰只是一种“小众文化”,它的生产者、制作者恰恰不是“大众”而只是“小众”,只是在人口数量上所占比例极小的制作人、策划人、广告商和经纪人,而大众只是其推销和牟利的对象。虽然大众在市场上作为买方常常倍受奉承,但在文化上恰恰不具主动性和支配权。只有审美文化发展到了商品化,社会需求才能达到审美的高标准。
三、艺术审美文化与社会商品经济的和谐化
审美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就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是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叩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商品经济的发展无非就是市场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商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都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从小的范围上说,商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人们对审美的认识,而人的审美观念随着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会有所差异,例如:大众高尔夫是大众在欧洲畅销几十年的车型,此车型为两厢在欧洲市场上已经有四代,而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后的几年,高尔夫却怎么也精神不起来,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与西方有所不同,中国的消费者比较热衷于三厢汽车这也是大众普桑畅销中国20余年的原因。同样是大众的经典车型因为审美观念的不同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就有着不同的结果,这种一个地区的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我认为就是所特定的审美文化。商品经济与审美观念有着必然的联系,审美文化从一定的意义上也影响着商品经济。
在当今时代,艺术所显示出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自然是一种文化功能,这种文化功能不仅是指雕塑、油画、国画、舞蹈、展厅、园林等可以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种种形式,它能通过商品经济来反映某一国家某一时间的历史再现,也就是审美文化。
比如通常所理解的大众审美文化主要是同各种大众传媒相联系的,如广播、电视、通俗读物、广告、互联网等等,一般都具有传媒的商业性、技术性、消费性、视觉性等特征,可以称之为传媒审美文化。在艺术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审美生活化趋向,这种审美生活化是直接受大众传媒引导和制造的,主要渗透和体现在大众的物质消费生活里。而这种审美生活化是在大众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只有在大众真正拥有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和闲暇时间的时候,审美的因素才开始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审美文化的出现正是体现了大众日常生活的这种自发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审美真正成为生活的衔接、延续和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大众“审美生活化”与历代所追求的“生活审美化”不一样,后者是力图把生活提升到理想的审美境界,前者则是将审美世俗化,将审美拉低到日常生活。只有把二者适当的联系在一起,大众的日常生活才有可能和审美真正交融在一起。
艺术家艺术创新的重点在于给人从感官到心灵的和谐享受。著名的古典艺术家对人类艺术潜能创造性地发掘、发现或运用,几乎达到了令人的叹为观止的完美水平,并且借助这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贝多芬的交响曲便是人类古典艺术的颠峰。艺术审美文化与社会商品经济的和谐,造就了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反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水平,也就达到了人类强化艺术的文化社会价值的内涵。
在如今的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审美文化的地位也更加重要,大多数人对商品的要求不仅限于商品的实用上,对商品的“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这种 “大众文化”的艺术品位,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向21世纪,我们将会迎来新的追求和谐复合美的现代艺术。
参考文献:
[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审美价值系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3]《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生活》米切尔、W J.伊托邦,吴启迪等译,上海科技出版2001
【关键词】媒体 受众 媒介素养
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信息时代,媒体是受众媒介素养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媒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到受众媒介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媒体应该依托自身的优势,在提升公民媒介素养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一、建立健全媒体信息传播的问责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介输入我国,从而产生价值观的冲突,一些媒介往往加剧这种冲突。目前,少数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抛之一旁,大肆渲染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内容,编造假新闻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在这样的环境下,受众对新闻事实的判断难免出现偏差。长此以往,会对公民的文化心理、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媒体在宣传上的优势,建立健全媒体信息传播的问责制度,引导媒体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既不能禁锢媒体的活力,也不能使对媒体的监督流于形式。
同时,媒体应健全和完善采、编、审、播各程序制度,确立信息传播与商业行为各自独立的地位和运营模式。媒体也要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考核奖励制度,不仅要接受内部监督,还要接受外部监督。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减少信息污染,保持信息的良性循环,始终坚持信息的高品质。如河源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说事》栏目中的“有话要说”板块,通过短信平台和观众互动,让观众就节目内容和制作进行点评,收集观众的点评意见之后,编辑人员召开会议,结合观众的意见加以修改。同时,在该节目的QQ群里,编辑与观众直接互动,对节目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受众也进一步了解了媒体及其报道的局限,尤其是当受众遇到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时候,懂得监督媒体,并学会通过反馈自己的意见,利用媒体为自己服务。
二、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
目前,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媒人的价值观、职业观。媒体从业人员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担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职责。如果传媒人本身的素养不过关,那么,受众通过媒介所感受到的是被传媒人歪曲和异化的价值观,成为种种负面信息的牺牲品。可以说,传媒人的媒介素养直接左右着受众的媒介素养,因此,要加强对传媒人的媒介素养培训,在信息源上保证信息传播的可靠性。
首先,提高媒体从业人员媒介素养。目前,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准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媒体要建立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他们既熟悉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又善于辨别信息,善于处理各种问题和突况。在工作中,媒体人要用丰富的新闻知识充实自己,用正确的新闻理论观点武装自己,在重视新闻专业基本技能如采、写、编、评等方面的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要坚持为国家、人民、社会的进步和公共利益服务的信念。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媒体从业人员用人性化的和人道主义的视角来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关注人民的生存。
就媒体的属性而言,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要及时、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意志和要求,要架起政府和百姓之间顺畅沟通的桥梁。因此,媒体要在约束自我的同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同时,还应该联合多部门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促进媒体从业人员责任意识的提高,这种责任包括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传播责任等。
三、积极引导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
随着媒介的发展,大众接触媒介、接收信息的范围不断扩大,作为信息传播者的大众传媒必须在内容上对受众加以引导,在培养受众健康的信息需求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受众主动接收信息以及使用媒介主动传播信息能力的培养。
首先,媒体要深入群众,揭开大众传媒的神秘面纱,使大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媒介,以科学的态度使用媒介,并从中获得自己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鼓励受众主动行使知情权、传播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大众媒介素养对我国实现全民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民主化程度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普及媒介知识,加深大众对信息的采集、制作、等过程的了解,培养大众参与媒介传播的主动性,加强受众健康的媒介解读和批判能力,使其在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媒介资源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知道怎样利用媒体来维护国家及相关法律所赋予自己的权利。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受众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学习社会规范、掌握生存技能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媒体可以选派从业人员主动走进社区、校园,与教师开展讨论、学术交流等活动,为学生开讲座,还可以邀请师生和民众走进媒体,通过媒体的引导来丰富他们的媒介素养知识,理智地面对媒介信息,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自2009年起,我台在每年的十一月都会开展“河源市广播电视台广电文化节”,邀请市民特别是在校学生参观电视台播控室,了解新闻节目制作流程等,使学生对媒体有直观的认识,了解公共传播与商业传播的区别,认识媒介的社会功能。我台综合频道《晚间时分》栏目、《客家话新闻》栏目应邀在河源市部分学校开展了系列媒介素养讲座等活动,传播和普及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对于青少年逐渐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之,随着传媒种类和传媒数量的增加,媒体必须肩负自身的责任,积极引导受众提高媒介素养水平,增强对媒介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能力,有效地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自觉消除媒介的负面影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①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②张艳秋、王婷婷,《商业性媒介机构参与公益性媒介素养教育:相悖与相助》[J].《电视研究》,2010(6)
③徐宁,《全媒体新闻时代新闻教育软实力的培养》[J].《新闻教育》,2011(6)
1.(2013・山东文综卷・21)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所以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所以①②正确。③④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选A。
2.(2013・重庆文综卷・8)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会削弱大众文化的影响,故②不选;主流媒体的宣传会影响,但不是决定文化的发展,故④不选,①③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3.(2013・安徽文综卷・8)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继承发展,A错;认识世界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错;材料主要说明意识在认识世界方面的能动性,并没有说明改造世界方面,故D错误。答案选C。
4.[2013・广东文综卷・37(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要大力发展经济,从而拉动文化消费。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面向世界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多样文化,提高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吸引力。③教育在传承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功能。要通过教育,培养居民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习惯。④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为居民文化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⑤政府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逐步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居民文化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
【考点精讲】
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1)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
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多种选择。
拓展分析
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实质是文化生活消费的多样性。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文化生活消费的多样性,根本上取决于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教材的第1点原因就是从这一方面展开分析的。另一方面,消费引导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活消费需要会表现为市场需求,通过市场引导文化生产,配置经济资源,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教材第2点原因即从这一方面展开分析的。生产力的发展使文化生活多样性成为可能,市场的调节使文化生活多样性成为现实。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化,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②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现阶段我国人民文化生活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拓展分析:如何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真正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②创新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成功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中。
③加强对大众文化传媒和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的管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渗透。
④加强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引导,提高大众文化消费者的辨别力与审美能力。
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义、表现、应对措施。
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2)文化激荡看主导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①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②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③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要求:坚持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3)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措施
①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③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④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应试策略】
结合高考真题和考点知识,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高频考点看,重点把握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
第二,从命题关注的社会热点看,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主题,考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措施。
第三,从能力考查看,既要重视选择题,也要适度关注主观题,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创新演练】
1.多年来,“春晚”逐渐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文艺大餐。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对“春晚”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春晚”众口难调说明
①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②人们文化生活的选择比较单一 ③国家对流行文化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2.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相对于印刷媒体的单向传播,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交流更便捷、更充分。互相网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话题的多种观点、多种链接、多种选择。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这表明
A.网络技术加速了新旧传媒的更替
B.文化发展依赖于网络技术的进步
C.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传播方式变革
D.大众传媒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4.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材料二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断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断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上述要求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
参考答案:
1.D “春晚”众口难调,一方面说明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一台“春晚”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除夕看“春晚”已成国人习惯,而不是只有“春晚”可看,因而不能得出“人们文化生活的选择比较单一”这一结论,选项②应排除。选项③与题意没有联系。
2.D 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是文化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的结果:流行歌曲、小品等通俗文化经济效益好,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等高雅艺术经济效益差,受到冷落。但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面向全体大众的,不能单纯为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一部分群众的需求。为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应促进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故选项①正确。在文化艺术领域,应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选项②错误。选项③说法有违文化政策,排除。维护文化艺术领域“生态平衡”,有利于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选项④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
3.C 材料解释了网络的作用,即科学技术对文化传播的作用,C符合题意;没有涉及新旧传媒的更替,也没有涉及大众传媒对文化资源内容的优化作用,A、D不选,B说法错误。
4.A 材料说明了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及其对文化建设的启示。③和④与主旨不符,①和②符合题意。
论文摘要:从价值观建构的角度,对国际新闻的文化功能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国际新闻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对于价值观的建构方式、内容和强度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和影响。国际新闻对于民族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功不可没。在全球化时代,应通过国际新闻的传播来开展多元文化的交流以促进国家发展。
文化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文化是由价值、信仰、标准、规则、符号、意识形态等多种元素构成的,是一种精神产物;另一方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整体生活方式,他们的人际关系及个人态度的体现……文化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方面,它们是某种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例如学校,大众媒介和宗教)在社会成员中传递并巩固。
不言而喻,国际新闻属于文化的范畴。从文化角度而言,国际新闻传播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国际新闻的传播也是价值观的传播,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说,"新闻本身不局限于对真实的判断,它也包含着价值观,或者说,关于倾向性的声明。"他认为,在西方各国,新闻报道的基础是媒介认为国家和社会应该如何的图景,媒介不仅仅是在报道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事实,还在或明或暗地提倡反对什么,以其理想的图景力推主流价值观。
赫伯特·席勒认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消息和娱乐,同时也是传播社会价值和政治观点的工具,它们会对全社会的精神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教会和大众传媒是维护西方主流价值观的两大精神支柱。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有适度的效果。中国也有学者认为,国际新闻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一是为了赢利,二是作为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活动,其中流动的是意义、价值,它超越具体功利而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关联。
如果把国际新闻放在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下进行观察,国内外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批判性的观点,它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帝国主义,只不过是全球文化受到西方或美国文化主导的委婉说法,认为西方文化会将其他文化同化。因此主张要与全球化保持距离,主张文化的自主性,并提出国家文化安全的说法。例如,以华勒斯坦(Wallestein )为代表的"依赖/全球系统(Dependency/World System Theory)认为:在全球系统中,所有国家通过交往而相互依存、联系,经济一体化将各种文化、政治整合在一起。然而经济力量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不平等。发达国家总是利用自己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将一些不平等的新闻交流条件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头上,并对发展中国家予取予求,使得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从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各方面的依赖。
嘎尔滕( Galtung)试图用"帝国主义结构论"(Structural Theory of Imperialism)来揭示这种依赖关系的实质。他提出了著名的"中心一边缘结构"(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概念,认为在"中心一边缘结构"中,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这种结构实质上是全球帝国主义的表现。
中心国家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充当主角的表现形式有两种。首先,作为产品形式的国际新闻传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关龄中心国家的报道;其次,作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最大的传播者,在国际新闻输出和期刊贸易的数量上占据着中心地位。边缘国家由于没有占据全球传播系统的中心地位,任何产生于或关于这些国家的报道都得通过更多关卡的过滤,才可在国际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级:半边缘(Semi-periphery)国家,在中心与边缘国家之间起着桥梁作用。虽然半边缘国家与中心国家的交往较之边缘国家更为频繁,但在与中心国家相关的报道中,半边缘国家总是充当配角。而边缘国家全靠另外两级的国家在国际新闻交流市场上提携自己,方有机会在全世界面前"露脸",如果报道空间有限,边缘国家便免不了被省略掉的命运。
按照通常的分类法以及考虑到不断变化的新闻中心等因素,现在的"中心一边缘"国家划分情况是:美国、西欧(特别是英、德、法)、日本、加拿大为中心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如瑞典、瑞士、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南韩、新加坡、马来西亚、拉美的阿根廷、墨西哥,非洲的埃及为半边缘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独联体的一些国家)是边缘国家。
这种"中心一边缘结构"的国际新闻传播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什么不良影响呢?西方新阵营的学者们认为,美国媒介帝国主义把美国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和文化范式包装成普世的、永恒的真理,其实质是使美国霸权在哲学和道德上合法化。美国媒介帝国主义严重污染了世界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威胁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在中国,也有学者认为,"信息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的美国化,美国凭借强大的媒介力量,利用商业化的手段,向世界推销着美国式的文化,不仅经济不发达的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受到了威胁,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也深受其害……
还有中国学者认为,媒介帝国主义是通过文化全球化,最终实现以西方"化全球"的目的。这是新一轮的"殖民"一"文化殖民"。目的是将"我们"变成"他们",达到"不战而屈人"的目的。
与上述观点相反的西方自由派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胜利。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这一观点得到强化,认为全球化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合乎社会的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对称关系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上述有争议的观点,有些中国学者的看法显得更为理性和务实。在他们看来,"单纯强调’文化人侵’及’美国化’的概念只是夸大了强势文化以及美国对弱势文化的影响,这对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是不利的。""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从来就不会间断,没有必要担心东方文化会被西方文化’殖民’,也不用担心一国文化会淹没在全球化的趋同性中。
作者本人认同上述中国学者的观点。就国际新闻的跨国传播而言,有些因素,如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可以阻碍外国节目的流通,使外国节目的影响远非文化帝国主义论所预言的那样厉害。另外,在讨论新闻节目的全球传播效果时,还要考虑到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受众不仅偏爱本土的节目,而且对外来的节目也会进行本土化和个人化的解读,这种解读有顺从式、对抗式和协商式。
例如在"9,11"事件的报道中,世界各地观众看到的电视画面大概是一样的,但对此的反应并不一致。在西方世界,大部分观众认为这是恐怖分子所为,对他们的行动表示义愤和遣责,但在亚洲有些国家,不少人为这场攻击叫好,认为美国"活该"。对国际新闻的传播效果分析不能仅满足于内容分析和节目流向分析。它对受众文化认同的影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绝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为此,试图从价值观建构的角度,对国际新闻这种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跨文化传播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一是跨文化人际传播,二是跨文化组织传播,三是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即不同国家之间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而国际新闻就是属于这个层次的跨文化传播。
国际新闻的文化功能主要通过对包含在新闻中的价值观的传播而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际新闻传播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建构方式,对人们价值观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在传统社会,人们价值观的建构主要是通过群体参与获得的。人们在家庭、邻里、村庄和社区等社会群体参与过程中,主要通过人际交流获得文化的价值观。小至群体、社区,大至国家、民族,都呈现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封闭系统。人们生活在相对孤立,彼此隔离的环境中,对他民族的价值观很少感受和感知,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保持基本相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国际新闻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跨文化传播,也跨越了各种社会共同体。国际新闻作为一种具有文化价值的信息,并不只是在一个共同体内传播,或者由一个共同体传到另一个共同体,而是许多社会共同体同时获得同一文化信息。国际新闻通过大众媒介跨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线,使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共同体同时感受和感知国际新闻信息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使以前彼此隔绝的村民们有机会和条件分享与交流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也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因此,在大众传媒社会,国际新闻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价值观的建构方式。例如在亚洲,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国的新闻节目或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有些亚洲国家的政府认识到本国的电视,尤其是新闻节目,是建立社会共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渠道,所以对西方新闻节目的进口有一定的限制措施,而且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资助扶持本国的电视。
二、国际新闻对建构人们价值观的传统内容也有所改变
在传统社会,文化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本民族或国家的经验知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礼俗文化观念。在现代大众传媒社会,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国际新闻涉及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方面的最新发展信息,它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内容,对一个民族或国家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发展有一种推动作用。文化系统也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获得发展的持久动力,必须与时俱进,通过类似国际新闻传播的跨文化交流和自我创造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人们通过国际新闻感知世界,所获得的文化信息容量大大超过了传统社会,有助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上所述,国际新闻传播的知识信息含有价值观的成份在内。虽然并非每一条国际新闻都是如此,但作为整体的国际新闻体系,是必然为某种主流的价值观所影响或操纵。一个民族或国家主流价值观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其他民族或国家不可避免地有高低优劣之分。特别是对于一些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或民族而言,要获得跨越式的发展,更应把国际新闻作为一种渠道,来了解、吸取其他民族价值观中的优秀成份。落后就要挨打,这种落后内涵应当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价值观的落后,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三、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新闻传播增强了建构文化价值观的强度
在传统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节奏,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播的速度非常缓慢。人们生活在一种松散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文化资源极其稀缺。类似国际新闻传播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很少,获得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资源更是来之不易,主要依赖于宗教传播、战争传播、经贸往来获取文化信息。
进人现代大众传媒社会后,国际、国内新闻传播日益频繁,甚至出现了信息超载和信息爆炸,文化传播带来了信息密集型社会。带有不同价值观的国际新闻信息跨越了传统的国家和民族界限,互相交流碰撞,对人们价值观的构建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国际新闻传播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其实是不同文化资源在全球的再分配和重组。这种再分配和重组不一定是均衡公平的。某种程度上它是以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作后盾的。但总的来说,国际新闻传播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使人们能分享彼此有价值的文化。当然也易导致价值观的同构化趋势和思维的同构化倾向。对此,有学者认为是"偏狭的传播机制"造成的。所谓"偏狭的传播机制",或者是以集权主义的权力运作方式和思想统制的形式,实现信息的单向,片面的传播;或者是在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建立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单向流动与单一控制,以至个性消失,界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消失,出现受资本主宰的,虚拟的国际社会或"时尚感觉"。
四、小结
[关键词]传播生态 媒介地理 失衡 平衡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9YJC860026
今天,传播生态的现状已经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传播生态中包含的受众、媒介、经济问题贯穿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始终。这一问题在全国范围的讨论具有宏观发展的调控意义,在具体地区的讨论则更具有实际意义。
将生态环境引入传播学形成传播生态学。以此为基础,对其中各种因素的生态位确定和生态链条关系的阐述,可以明晰传播环境、传播语境、传播习惯、传播方式、接受方式等一系列相关于大众传播实践的连锁问题,并对区域传播的具体实施找到途径。
一、关于传播生态的解析
对传播生态,传播学界许多学者都做出过分析。笔者认为,对一个地区传播生态的研究应该从两个层面做出定位。其一是传播气候,也就是弥散、渗透在该地区的大传播背景。比如流行的传播方式、普遍的传播观念、外来的传播行为影响等因素。其二是传播氛围,即该地区特有的文化、经济、受众等因素凝结而成的具有区域传播特性的多维时空概念。如地区的区域性、地区的民族性、与其他地区形成差异的性征等。这两个层面具有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能力。在传播气候影响和制约区域传播氛围的时候,会在具体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中得以表征,施加在该地区的传播背景压力导致传播层次的一致性。但同时不可忽视传播氛围的自身调控和抵制作用,对于传播气候它拥有吸收融合与排斥摒弃的自养行为。正是由于这种行为作用,对传播生态度的研究,既要“综合治理”,又要“因地制宜”。以图示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以外部圈层作为传播背景,它的特征具有中心扩散性,从传播的核心区域逐步向外延展,但其传播效果也会随着外散而减弱。
图中A区为传播的核心区域,信息穿透力、传播理念以及传播方法都较为先进,并以不同力度弥散在整个传播空间当中,是相对信息流动最活跃的地区。B、C、D、E四个区域为传播大生态背景下的单个传播区域,它们受到A区的扩散影响,同时又根据所在的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传播个性。
值得注意的是可将B、C、D、E四个区域相对于A区的辐射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区域(如图所示),每一个区域所受到的辐射程度不同传播氛围也不尽相同,越靠近核心区域所受到的影响就越深刻,反之亦然。不同区域之间有时也会形成传播活动,将某些共性体现出来可能形成更大的区域传播生态。
造成上述传播生态内部运动的归因有四个方面:受众、媒介、经济、社会。它们有机地结合并且共同在传播生态中发挥作用。这些作用可以是顺序发展的,也可以是交叉完成的;它们所形成的网状结构编织出传播生态对传播行为作用的各种形态,并富有强力的弹性。
传播生态是实现受众―媒介―经济―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生态”已不仅仅是借鉴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一个整体互动的概念,蕴含受众、媒介、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的内容,强调四者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一个健康的传播生态,能使人类确立媒介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价值观和资源观,构筑正确的信息传播与消费模式,并建立科学的媒介经营与管理机制。这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构建传播生态的平衡问题。
传播生态平衡实际上是以媒介产品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的要素的优化组合,包括媒体通过时间和空间反映出来的媒介产品形态、频率频道、人力资源、广告资源,也包括受众支持、信息系统等等。前者可看作是传播生态内部平衡,后者可看作是传播生态外部平衡。这些要素在传者和受众之间乃至这两者与社会经济之间形成动态循,始终处于平衡―失衡―平衡的状态。一旦任何一个要素产生畸变或者消失,将影响整个传播生态的平衡。失衡则直接影响传播生态的生存和发展。这反映出传播生态发展的复杂化趋势。此外,传播生态的多元化与裂变化趋势也应关注。当今世界,媒介的多载体化、传播的全球化以及信息的数字化,是形成多元化传播生态环境的三大原因。而这三大原因实际上就是传播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战略环境出现了变化。
但是,传媒的发展似乎也遵循这样一种规则,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姿百态的地理环境为不同地方的人类活动也打上了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印记,处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媒介也是各有特色,媒介与地理的关系则显得密不可分。因此,深刻地认识媒介与地理的关系,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媒介发展的地理格局和生态状况,有助于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当下媒介生存的地理成因以及媒介未来的发展机遇和基本趋势,从而加强媒介建设,修复媒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而为建设和打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1]
二、媒介地理学给出的思考
媒介地理学是从媒介学与地理学的交叉边缘地带划分出来的一块小小的学术领地,也是传播学、媒介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搅拌、混合而建成的一座理论大厦。[2]它是以人类同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自主和独立条件的新兴学科。媒介地理学关注和重视特定地域产生的特定媒介形态,及其相同媒介形态中呈现出的不同地理样本,认同和理解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不同传播特点,以及不同区域受众对媒介内容会有不同的地理“看”法。[3]
媒介地理学虽是媒介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的产物,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媒介学相比,它更注重把媒介现象放到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考察和分析;与地理学相比,它则侧重分析地理的媒介再现以及地理因素对媒介和受众的影响制约。媒介地理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它能够激发并促使现代社会构建人、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和谐关系。[4]
三、传媒发展失衡是传播生态失衡的重要表现
西部广阔的地理空间资源和媒介集团的数量相比较很不平衡。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媒介在所占有的信息资源以及媒介权利上和中东部对照差异明显。打开我国的“媒介地形图”,势必会发现:这些年成立起来的各种报业集团、广播电视电影集团以及各种媒介公司和影视制作公司等,大部分在沿海开放城市。
“中国的媒介地理版图的形势正好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版图形势相反,前者是东高西低,后者是西高东低。”[5]此种东高西低的媒介地理版图形势无疑说明了西部媒介集团的数量和其广阔的地理空间及丰富的文化资源相较很不平衡。
四、应对失衡的策略性研究
21世纪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传播技术的高低和传播能力的大小,与他的经济状况的好坏、社会地位高低基本成正比。少数民族,尤其处在西北这个落后和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不良的媒介使用状况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从“媒介地理学”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要提高媒介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切实提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当地的媒介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大众媒体的发展水平往往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但同时也受到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最根本的作用力就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1970年美国著名传播学者P・J・蒂奇诺提出的“知识沟假说”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这一理论从宏观社会结构层面审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社会地位群体在知识获取方面的差异性,从而为媒介效果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以国家政策倾斜和政府支持为助推力。经济的发展是地理、历史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要提高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推出相关的政策倾斜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经济实力雄厚了,才能为媒介的发展打下物质基础,只有各种媒介达到一定的覆盖面,传播效果才有可能提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受众因为条件限制而导致的报纸、广播等媒介接触极少的情况也会有所缓解。
以诚信合作实现共赢。近年来,西北几个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通过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众媒介联手,在获得发展资金和增强自身实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内蒙古卫视和上海开麦拉传媒合作、宁夏卫视和上海财经合作以及青海卫视与湖南卫视联合。这样的合作方式为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媒介注入了资金和发展动力。因此,发达地区带动少数民族落后地区,通过合作实现共赢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其次,注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以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人们在信息传播活动中有着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处在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有较好的知识文化水平。所以,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至关重要。
受众本身的素质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方面。受众应该变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参与,以促进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这就要求受众健全自身的知识体系,对信息具有更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尽可能摆脱媒体的控制,形成自己的观点,此外,还需要受众了解媒介行为、积极主动参与媒介行为,学习使用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提高自身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从而促进媒介在当地的传播效果。
注释:
[1][2] 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3][4]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广告大观・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5]周燕群:《中国报业集团系列报刊布局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新闻记者》2003年第10期
[6]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制度》,商务出版社,2004
[2]勒温:《拓扑心理学》,商务出版社,1999
[3][美]David L.Althdide:《传播生态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4]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商务出版社,2003
[5]吴继善:《心态新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6]郑兴东:《受众心里与传媒导论》,新华出版社,2004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传媒市场化的背景下,传媒集团的成长一方面会受到外部有效性资源的限制而呈现一个有限的规模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依靠内生成长动力,通过加大供给、优化结构、集聚人才、革新技术等手段,创造新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政府引导机制、市场驱动机制、人才集聚机制、立法保护机制、文化整合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的建立,是中国传媒集团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传媒集团是若干个关系密切的传媒机构,由于业务的发展或市场的扩张或出于竞争的需要,通过新建、资产兼并、股权运作或相关协议等方式所组成的空间集合体,它是传媒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经济实力达至较高水准的显著标志。传媒集团的成长,一方面,会受到外部有效性资源的限制而呈现一个有限的规模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依靠内生成长动力,通过加大供给、优化结构、集聚人才、革新技术等手段,创造新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综观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特点和现实状况,笔者认为,政府引导机制、市场驱动机制、人才集聚机制、立法保护机制、文化整合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的建立,是中国传媒集团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一、政府引导机制
传媒产业虽然是一种市场行为,遵循的是市场经济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就无能为力或无需作为。相反,政府所起的作用是市场无法替代的,政府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公信力和丰富的资源,通过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持续释放的行政牵引、精干高效的公共服务等方式,为传媒集团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质言之,对传媒集团成长的强力引导和科学规制,是政府在传媒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承担起的基本职责和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能。
(一)舆论引导
借助大众传媒,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普及有关传媒产业的知识与信息,提高人们对传媒产业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认同度和支持度,为传媒产业发展奠定统一的思想认识基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使命。
当前,舆论重点要解决的是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的问题。一方面,要引导人们不再简单片面地强调传媒的事业属性,不再将传媒生产视为光投钱不赚钱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性项目,而应真正自觉地形成传媒产业、传媒市场、传媒价值意识,要从市场经济的视角来界定、考量、经营传媒产业,传媒产业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另一方面,要引导人们意识到,传媒产业是旨在满足物质生活已大大提高了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崭新产业形式,现在不是要不要发展传媒产业的问题,而是发展得早还是迟、快还是慢、好还是差的问题,是关系到能否抓住当前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机遇来发展传媒产业,以促进社会经济高效、均衡、持续、和谐发展的问题。
(二)政策扶持
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充分运用其所掌握的行政手段,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或其他干预行为,引导和促进传媒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在传媒产业的发展初期,政策的扶持和拉动尤显宝贵和重要。在日本,把新闻、出版、音乐、广告甚至手机、汽车等多种产业结合起来的动漫、游戏产业,衍生出了与传统概念中的文化产业完全不同的“新文化产业”。为此,2003年,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识财富战略本部”,正式把“新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产业放宽限制,增加预算,完善相关法律。同时,日本民间也开始积极兴办动漫学校,通过举办动漫和游戏大赛等各种方式,下大力培养人才,壮大动漫和游戏的创作队伍。日本通过发展“新文化产业”,变“产品输出”为“文化输出”,推动了日本经济发展。
(三)宏观调控
强化政府的适度介入,对传媒集团的成长是必要且有效的。这个作用既包括地方政府的传统功能,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金融支持、市场规范等,又可以延伸到更新的服务领域,如实施区域营销战略、营建创新环境、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2004年9月,中央宣传文化部门对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提出了具体意见。其中明确在综合性试点地区,以属地管理对文化市场实施统一综合执法,在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域内,对其现有的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实行合并,设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同时履行原三个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项重大决策,尽管出发点是理顺文化市场执法体制,但是对我国文化管理体系的宏观结构将是一次重大调整,将为传媒产业的互融互通、加速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机遇。
(四)公共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是推动传媒集团成长的两个主要力量。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而不应是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因此,政府应成为市场经济的服务者,其主要职责是创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弥补市场缺陷,承担起由市场、企业和个人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从而使公共服务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和调节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传媒集团成长过程中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体系除基础设施之外,还包括信息咨询服务,负责为传媒集团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和人才信息;培训服务,为传媒集团提供技术培训;诊断和经营指导服务,帮助传媒集团进行信息、资金管理;中介服务,为传媒集团与科研机构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开展经济协作及产品出口牵线搭桥等。所有这些公共服务都是传媒集团成长壮大的基础。
二、市场驱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有资源配置、能量配置的地方,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导入市场法则。作为整个经济链条上重要一环的传媒产业当然也无法例外。传媒集团成长的兴衰取决于制度的现代化,而制度的现代化就是市场化。今天,我们置身于经济全球化、传媒国际化的现实背景之下,若要赢得应有的“文化版图”,就必须融入市场经济的潮流,建立市场驱动机制,提高传媒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产品没有商品品位,就构不成流通价值;没有流通,就形不成市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份额”的占有也即“文化份额”的占有。
(一)充分发挥市场对传媒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传媒产业要素集中度,逐步建立跨行业、跨地区的传媒集团
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传媒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使传媒市场逐渐整合成巨大的全球市场,而传媒市场化又使资本的力量得到空前的释放。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真正的全球商业媒体市场的出现,国家媒体业发生了戏剧性的重新组合。控制全球媒体新系统的是30—40家大型跨国公司,而雄踞全球市场顶峰的是不到10家传媒公司,且其中大多数集团公司都把基地设在美国。全球传媒一系列兼并重组战略启示我们:“孤立的单个资源利用率是最低的,而灵活组合的多种资源群的利用率则最高。不管今天的企业竞争力有多么强大,决策者必须对公司的资源不断投资,同时,把别人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进来,成为集团化的领导者和牵头者。”
(二)积极扩大社会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美国传媒产业一条十分重要的成功之道,就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产业化发展理念。借助贸易自由化潮流,美国传媒产业已经取得了向全球输出的主导权,且正在从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中受益。在传媒产品制作中,立足于全球市场需求并引领潮流,牢牢把握海外销售市场,输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来进一步培育消费市场成了美国发展传媒产业的法则。为了有效地改善因投入不足而严重制约影视产业发展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今后将“扩大投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吸引、鼓励国内外各类资本广泛参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广播影视产业的社会化程度。”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形成广播影视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高度重视对市场消费趋势及竞争态势的分析,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个性品牌,在竞争中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凯文•曼尼在其著作《大媒体潮》中预测,21世纪的媒介品牌将成为激烈的战场,无论是新兴媒介品牌对传统媒介品牌资源的争夺,还是同类媒介品牌之间的竞争,都将会使媒介市场更加不平静。媒介市场竞争已逐渐成为品牌的较量。以品牌来建立媒介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树立媒介形象,已成为十分有效的媒介竞争手段。一些跻身于世界500强的跨国集团公司由于市场分析透彻、目标定位明确、资源配置得当,因而其每年经营的产品效益令人刮目相看:法国维旺迪环球集团经营的电影、电视、音乐、主题公园等娱乐产业,收入约计240亿美元;日本索尼公司自开发娱乐音像制品技术以来,年营业额曾高达531.56亿美元。这些风靡世界的著名品牌,在带给其所属集团公司滚滚红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它们在世界文化产业版图上的霸主地位。
三、人才集聚机制
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的健康、生产技术和生产知识是一种重要的资本形式,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加明显,贡献比重更大。因此,千方百计地聚集和开发各种人力资源,以优势产业集聚人才,以重点项目吸引人才,以合作方式招揽人才,并努力使之人尽其才,发展“激励性契约”,业已成为传媒集团保持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核心问题。
(一)着力集聚和培养经营管理型人才
经济学家熊彼德(JosephA.Shupeter)认为,企业家的创新行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革命性因素。一些企业通过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把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率先引入生产体系,从而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由此引起的竞争带动了一大批追随者和模仿者,使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扩散到一般企业,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更新和生产方式的质变。对传媒产业而言,在其由事业转向产业,并建立起有效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过程中,谁能接替“政府能人”的作用,完成这一变革过程?应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家——一种能将传媒资源和经济资源有机整合的企业家。在我国,职业企业家特别是传媒产业领域企业家的缺席,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这也是造成传媒产业领域政企、企事、“管办”难以分离,传媒集团不得不始终依靠“政府能人”的原因之一。
(二)着力集聚和培养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人才
现代产业社会正从一个受资本支配的世界转变为一个受知识支配的世界。在这个环境中,传媒集团的成长与发展,不仅需要带领中国传媒走向世界的企业家,也需要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人才。据央视统计,2004年上半年我国有151个电视台播出动画片,保守估计每个电视台平均每天播出20分钟,以20%首播来计算,那么我国动画片的总需求量将在13万分钟左右。按中小制作标准,我国动画制作人才需求量近4万人;如果以实际需求量25万分钟来计算,人才需求则将近9万人。但是现有人才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目前,国内缺乏的是动画技术熟练,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包括原画、造型、场设、统筹、导演等方面的人才,或者是极其了解动画产业,又具有策划、编剧、推广、经营方面的人才。”这一窘状提示我们:着力集聚和培养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人才迫在眉睫。
(三)着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使用、激励机制
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人力资本需要很强的激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根据人才的这一基本特征,传媒集团的要务就是竭力认识、保护和提升已有的人才资源以超越市场上的竞争者。一方面,要彻底改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稳住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作为集团的最重要任务,构建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服务,营造创新文化;另一方面,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实行业绩与收入挂钩,允许传媒品牌、创作和科研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建立适合传媒创意劳动特点的分配激励制度。这样,就可能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避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或流失。
四、立法保护机制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平等的市场主体、完善的市场体系、规范的市场规则、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追求尽可能多的利润或经济收益为目标的经济。从根本上说,市场经济的全部活动都是以产权为基础并围绕产权来展开的。产权归属一经准确界定并依法明确认定,就具有了排他性,并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其他任何主体不可随意侵犯。健全的法律能为政府和主管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成为调控传媒市场的手段并逐渐机制化,促进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及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当前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和传媒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执法力度已成为传媒集团成长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一)在立法方面,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对传媒集团资产重组依法进行。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制度,其对经济的作用就在于通过规定事物发展、运行的范围、形式及方向来减少经营活动中的交易成本而提高生产效率。资产重组是通过不同法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所有权及债权人债权进行符合资本最大增值目的的相互调整与改变,对实业资本、金融资本、产权资本和无形资本的重新组合。资产重组是一种市场行为,由国家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引导传媒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与监督,通过立法、行政加以规范,可以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引导传媒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对传媒产业制定法律法规予以保护。中国加入WTO不只是一个重大事件,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中国的传媒集团不断适应WTO的规则,从而促进全球传媒产业的利益平衡。加入WTO会提升中国传媒产业的竞争意识,从而把评价标准定在全球性的水准而非中国的水准上。我们要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入世后的现状,制定诸如新闻法、出版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电影法、电视剧(片)法等相关的传媒法律法规。同时,还要按照WTO规则对现行传媒管理法规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以尽快适应进而对接国际规范。
(二)在执法方面,应当提高违法行为的必然成本,降低违法行为的收益目前,制假售假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公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仍然难以消除,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影响传媒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国家出版总署收到的各地许多管理部门的报告显示,社会上常有一些部门单位游离于出版发行之外,偷漏税收,违规从事图书发行工作。初步统计,每年这些违规从事图书发行的数额高达几十亿元,这严重破坏了传媒市场秩序。为了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正义,社会应当提高违法行为的必然成本,降低违法行为的收益。因为违法成本越低,人们就越倾向于选择违法,甚至选择通过违法获利,为此不惜付出受到较小处罚的代价。大幅度地提高违法成本,可以遏止违法行为发生,或虽然发生了违法行为,也有利于对其造成的损害后果进行有效的救济。
五、文化整合机制
专家估计,农业经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约为90%多,工业经济为60%多,而新经济可将这种依赖程度降低到不足20%。如今,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正在越来越多、越来越显著地取决于知识的发现利用和文化的创新整合程度。
丹麦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预言,未来收入最高产业要数那些“故事大王”,一个文化产品价值的大小不再因其科学含量和艺术品位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他们给产品所编的故事。人们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为文化的发展提供超越国界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活力,人们精神需求的无限性和文化发展无限性,要求人类还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以引导和创造文化需求和文化市场,传播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藉依迪斯尼、好莱坞大片、皮卡丘、MTV和Internet,美国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将它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合法地”传遍了全球,这些崭新的人类文化载体形式,毫不费力地突破了社会体制的屏障,增进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极大地了促进全球范围内跨越民族的情感参与和心理认同,进而使其影响迅速扩大与涵化。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且又刚刚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传媒集团若要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有赖于它将历史意识与时代意识、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结合起来,一方面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历史文化,将现实中国文化植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以时代精神和时代文化来熔铸历史文化;一方面要有民族的自尊与自强,坚持中国文化的民族传统和民族形式;另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广泛吸收世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充实和丰富民族文化,将中国文化汇入世界文化的大河中去。也即通过对异质文化的整合,在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重新构筑一种强有力的张力场,增大传媒产业的可能性空间,增强传媒集团的生命力。
业界人士至今仍津津乐道于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与以往的美国动画片截然不同,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一动人心魄的中国故事,以其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吸引了许多西方观众的眼球。中国人重视家庭荣誉、抱持个人应该报效国家的固有价值观念在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显然,这种严肃的主题与迪斯尼过去热衷于逗趣的风格大异其趣。在相当程度上,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造其它文化、据为己用,并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
近年来,借助传媒产业,中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渐趋频繁。1999年法国巴黎承办的“中国文化周”、2000年中国主办的“中国文化美国行”、2000年中日共同举办的中日文化观光交流2000大会、2004年中德合办的“中德文化周”、2006年和2007年中俄双方轮流举办中国“俄罗斯文化年”和俄罗斯“中国文化年”以及“亚洲艺术节”、“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等盛况空前,影响深远。藉此,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不仅进行了零距离的互补流,而且还将域外高品质的资本、资源与经验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更强势的民族文化产业。
六、技术创新机制
传媒产业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领域。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文化传播、发展传媒产业,已经成为全球传媒竞争和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有影响的传媒产业都在不断通过提高其传媒产品和传媒服务的科技含量来开发、转变和引导传媒产业市场的消费热点,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牢牢把握现代高新技术为传媒产业发展开拓的新的空间,是传媒集团谋求更快更大发展的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突破介质壁垒,创新文化传播平台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传播科技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数字压缩技术的异军突起,并且迅速促成了通信卫星的结构与功能的深刻变革。数字化技术带给大众传媒的最大欣喜,就是互动性、时效性空前增强,接受终端的音画质量大幅提高,并且可以突破过去那种以介质为壁垒的市场格局,实现跨媒体的融合互动和信息的海量储存、便捷采集,使产品的深度开发成为可能。2006年1月,日本政府的IT战略本部了“IT新改革”战略,明确提出将建设“遍在网络社会”的目标。“遍在网络社会”将方便人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多种介质向任何人或终端,便捷地实现信息互换。为了适应这一网络融合、技术互通和普遍应用的发展趋势,日本新闻媒体作为主要的内容生产商,积极探索,应对新传播环境的挑战。不同媒介形态的努力进一步模糊了彼此的边界,呈现出媒体融合的发展态势。
2005年6月1日,中国第一门户网站新浪与山东齐鲁电视台正式携手,双方就新闻、节目、活动、无线业务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新浪网为齐鲁台提供强大的网络平台和信息资源,包括网络展示、信息支持和网络互动,并与齐鲁台实现新闻资源和优秀节目方面的信息共享,齐鲁台的多个精品节目将在新浪网上进行展示并获得强大的网络互动功能,迅速扩大影响力。可以预见,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和宽带技术的进步,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汇合交融,定将整合出多种媒体集成的传播优势与核心价值。
(二)瞄准新媒体新业务,开拓新型消费市场
在以消耗巨大能源为代价的大工业逐渐让位给高科技的文化产业时代来临之际,庞大的传媒产业越来越显露出它的市场价值,展现了它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潜力。瞄准层出不穷的移动电视、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Flas、网络游戏、数字电视图书馆、网上音视频业务等新媒体新业务巨大的市场潜能,主动寻求以自身的品牌和内容资源与新媒体良性合作,这将是传媒集团图强崛起的宝贵契机。
借助网络迅速窜红的Flash,由于具有制作成本低,周期短,产品可以多样化,且能把音乐、动画、声效及交互成功地融为一体等优势,业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为人们传递着轻松幽默友情亲情的同时,Flash的商业价值也日益凸现,带来一条快速挺进动漫领域、快速占领动漫市场的捷径。目前,全国最大的Flash制作团队之一——千龙新闻网Flas设计中心,正在潜心制作各种有着明确受众对象、明确市场地位的Flash系列动画,比如针对青少年的“中国成语Flas”,针对办公族的“e—office”等等。而江苏电视台等电视机构则已为商业Flas开出了200至600元/秒的价格,其巨大的增值空间可见一斑。
七、风险规避机制
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结果的变动,是预期利益与实际利益变动的不确定性。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就实质而言都是一种利益活动,而人类的一切利益活动又或多或少地伴随着不确定性。因此,风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类对风险的认识是与风险损失和风险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媒集团理性地衡量和评判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外部产业环境,确定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从而有效地规避可以预见的风险,是其成长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环节。概括地说,传媒集团应当规避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规避同质化竞争的风险
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产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致逐渐趋同的现象,在产品同质化基础上的竞争行为称为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竞争不仅导致资源浪费,市场泡沫,还极大地提高了市场创新活动的成本。对此,传媒集团应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与要求对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进行改造,注意整合资源,塑造核心业务,避免同质化竞争给传媒集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全国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之一广州,几家大报的口号准确地传达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市场定位:《广州日报》——“追求最出色的新闻”;《羊城晚报》——“真知影响人生”;《南方日报》——“高度决定影响力”;《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新快报》——“新锐、新知、新见”;《信息时报》——“发财狮子,大众报纸”。这些口号既是它们品牌形象的真实写照,也使它们的媒介操作卓尔不群。
(二)规避信息盲区的风险
信息具有无序、分散的特点。信息作为一种核心资源,贯穿于传媒产业活动的全过程。只有对信息资源加以整合,才能形成新的有意义的资源。首先,要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各为其主的资源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自由流动组合,最终达到最佳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真正做到共享资源,合作共赢。其次,要重视传媒市场的调研,对读者需求的变化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感受信息、捕捉信息、辨别信息,才能推出独特的、领先市场的、高品质的传媒产品,从而抢占传媒市场的“制高点”。再次,要重视对国内外传媒产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密切注视他们的最新动态,为开发独特的具有良好效益的精品提供咨询信息。
(三)规避资本投资的风险
由于目前我国传媒产业环境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操作,市场极不规范,存在许多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特殊因素,一旦双方出现危机,投资方往往很难找到一个公平合理的解决平台,这就使得传媒集团很难准确地预测其投资的未来成效。因此,理顺产权关系,明确利益分配是传媒集团进行大规模资本投资的先决条件。
(四)规避人力资源外流风险
流动性强是现代人才的基本特征,这也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人才外流给传媒集团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果集团骨干留不住,职工违反合同随意跳槽,不仅带走了技术、市场甚至商业秘密,影响了集团的正常生产经营,而且还会冲击正常的劳动关系,引起企业之间、企业外流人员之间的劳动纠纷,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此外,跳槽使得企业的在职培训投资成本无法收回,给企业造成巨大的、长远的损失,同时还提高了其他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或管理水平,从而将本企业推入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不断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建立满足员工自我实现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他们施展个人才干的创业平台,是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防止人力资源外流的重要方法。新晨
(五)规避企业文化抵牾的风险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及行为方式,是企业价值观的表现。不同的企业文化塑造出不同的经营理念、品牌气质。传媒集团的整合客观上势必带来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尽管这一现象有时隐蔽,有时豁显,但是,在企业的整合过程中,若不从深层次上进行文化的整合或提升,那就难免会造成貌合神离的局面,导致整合矛盾重重,发展步履维艰,甚至酿成整合的失败。美国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两大传媒巨头宣布合并重组所造成的裂痕当是前车之鉴。
[参考文献]
[1]曾繁仁、谭好哲、仪平策:《山东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报告》,山东大学网,2006年1月20日。
[2]胡宇辰、吴群:《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职能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11期。
[3]花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上海改革》,2000年第12期。
[4]郭虹:《为中国动画业献言》,《光明日报》,2005年5月6日。
[5]卢小雁、茅静莉、沈懿旻:《论动漫产业的成长规律与政策引导》,《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第4期。
[6]姜文艺:《加快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7]马颂德:《新经济的使命》,《文汇报》,2002年1月4日。
[8]丁言:《主流文化的困惑与自省》,天益首发,2006年8月28日。
[9]王哲平、何玲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觉》,《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0]翟娜娜:《日本:“遍在网络社会”带动媒体融合》,《中国记者》,2006年第6期。
[11]龙夫:《Flas“飘出”无限商机》,《科技创业》,2002年第2期。
[12]FischhoffBManagingPerceptions[J],IssuesinScienceandTechnology,1985,(2):83—96。
[关键词]民营企业;诚信文化;核心竞争力;信用评价制度
[作者简介]戴,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0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在读;吴真真,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0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在读,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6―0067―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大批颇具实力及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仅靠粗放式扩大发展规模,只注重增加资本,引进人才和技术而忽视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的发展将后劲不足。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发展释放出最为持久的动力,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创建稳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力量源泉。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对于长远发展的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企业诚信文化基本内涵的理解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意识形态和物化精神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基石是诚信观。诚信观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为重要的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基本的准则。
首先,企业诚信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认同的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人生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处事规范。诚信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企业坚持“诚实、诚心、诚恳”和“信念、信心、信誉”以及恪守“童叟无欺”的原则是企业诚信文化的精髓。
其次,企业诚信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对国家和社会诚信,不偷逃税款;企业对股东和员工的诚信,兑现招聘员工条款的承诺;企业对消费者的诚信,让用户使用放心产品,严禁唯利是图坑害消费者。企业坚持生产经营中蕴育丰富的诚信文化,企业将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利益。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在生产经营中对国家和社会讲信用重承诺,守法经营,照章纳税,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利益作出积极贡献。民营企业的发展在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民营企业税收达3487.3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9.4%,成为国家税收的稳定来源。同时,提供70%的技术创新、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要研发地。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员有80%被民营企业所吸收,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二)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增强股东和员工的凝聚力,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其工作效率。一个信誉良好的企业能让企业的员工更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同,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员工更好地为企业奋斗的热情。众所周知的海尔品牌,“真诚到永远”信念以及无条件地为消费者服务,为海尔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赏,也在短短的时间里使海尔的品牌大幅度增值,创造了海尔神话。企业要保证财务资料和经营及盈亏信息资料真实和完整的反馈给股东及广大员工,保证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行为符合股东和员工的利益,符合公司长远的发展要求。企业要为员工建立各种保险制度,建设员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兑现招聘员工的承诺,有利于保证企业对员工有吸引力,减少因缺少员工和技术人才对生产经营的制约。企业的诚信文化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理念有利于企业引导员工树立诚信观,统一员工的行动意识,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使员工为努力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而积极努力,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三)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消费者享受和满足消费欲望,提高核心竞争力。对消费者讲诚信是企业诚信度的最终体现,不仅要不断开发优质、新颖产品充分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还要实施全方位的售后服务,兑现服务承诺,让用户放心,并勇于承担信誉责任。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诚信文化的价值,表现在企业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中,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带给消费者的是文化的享受和满足,企业以消费者为导向不断改革创新、丰富产品文化特色,有利于开拓和扩大消费市场,企业拥有诚信文化必然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的诚信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树立起一个健康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良好诚信度的企业,有利于在社会中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也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温州鞋生产企业的一个转变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假货、劣质产品充斥着整个温州鞋的市场,严重影响温州城市的形象。温州人经历了痛定思痛后,严禁假货、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注重产品的质量,注重诚信,坚守诚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也才有了温州今天经济的辉煌发展。
三、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前企业诚信存在危机,曾在市场上出现的山西假酒、河南毒米等事件反映出一些企业唯利是图,贪婪无度,取财无道,拜金主义,背信弃义,甚至不惜一切损人利己的行为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2008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开展了使众多婴幼儿患肾结石的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专项检查,涉案企业109家,还查出含三聚氰胺多种产品,这表明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必须重新塑造与构建企业的诚信文化。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估制度。企业的信用评估制度是指一整套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体系,包括相关的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当前企业信用的评估制度不健全表现在:缺乏公正的客观评价标准,评估者对企业信用的评价缺乏系统的量化指标。信用评估体制不健全,只对企业某一方面信用的评价,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整体信用水平,往往降低企业信用评估的约束力。
(二)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构建企业内部良好的诚实守信氛围。塑造企业内部诚信价值观,要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共信圈”,这是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核心。由于高层管理人员对内管理企业事务,对外代表企业,所以高
层管理人员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具有诚信形象。高层管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到一般员工的价值取向。塑造企业诚信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诚信理念,有利于培养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养成诚信守法的意识,高层管理人员与员工共创诚信守法环境,有利于维护企业形象。
(三)建立健全诚信激励机制。诚信激励机制是指企业建立的一整套对员工的诚信行为进行考核和奖励的体系,包括考核和评价的标准以及奖励的办法等。要想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和诚信经营的氛围,必须建立一种奖惩分明的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奖惩制度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以便于对企业员工实践诚信行为进行奖惩。如职务任免、级别升降、薪酬分配等。同时要建立健全企业诚信奖惩的组织领导体制,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责任明确,保证对企业诚信行为有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四)在构建良好的企业诚信文化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在构建社会诚信文化体系方面应起主导的作用,并在构建良好的企业诚信文化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诚信教育,形成社会良好的诚信氛围。对信用知识进行宣传报道,使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信用意识和观念,并使信用与政府权威、企业发展和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直接挂钩,使守信者得利,失信者遭市场的淘汰。
(五)加快社会信用体系法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指社会建立起来的用于督促社会成员的活动是否符合诚信标准和要求的评价体系。包括信用记录、信用证信、信用担保。该体系的建立将使得企业和经营者的真实信用度变得透明,鼓励企业努力提高自身的信誉度。政府应加强法制建设,使企业诚信经营有章可循,进一步完善有关信用和信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此倡导和激发更多的企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