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范文

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

第1篇: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辛芳鼻炎胶囊;化学药品;快速鉴别;TLC;HPLC

辛芳鼻炎胶囊是目前医药市场上常见的中药,主要是由辛夷等十五种药物组成,具有清热消肿,消炎止痛的功效[1],常常用于鼻炎等疾病,本次主要对亚宝药业(批号1:20100403)、河北制药(批号2:20100104)、吉林长源药业(批号3:20090604)、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4:20110208)、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5:20101113)及江西南昌桑海制药厂(批号6:20111106)六个公司生产的六批芳鼻炎胶囊进行检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样本 亚宝药业(批号1:20100403)、河北制药(批号2:20100104)、吉林长源药业(批号3:20090604)、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4:20110208)、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5:20101113)及江西南昌桑海制药厂(批号6:20111106)六个公司生产的六批辛芳鼻炎胶囊进行检测。

1.2 实验仪器 生物显微镜(BK 200),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高效液相仪(DIONEX型,美国),酶标仪,P680A泵。

1.3 实验试剂 甘油、甲醇、无水乙醇、氯仿、二乙胺及磷酸(均为分析纯),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的是乙腈(色谱纯),氯雷他定(国药集团,批号:100601200910)。

2 实验方法

2.1 显微鉴别 分别取批号1、2、3、4、5和6,六批样品,取其内容物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按照现行质量标准对辛芳鼻炎胶囊进行鉴别,现行质量标准中规定[2]:辛芳鼻炎胶囊是由水牛角浓缩粉、辛夷、枳壳、黄芩等研磨成细粉后调配而成。

2.3 薄层色谱 对上述六个批号的样品取其内容物3 g,加入10 ml的氯仿:甲醇(1∶1)的混合液,混匀后取上清作为待测液体;对照品氯雷他定2 mg,加入2 ml的氯仿:甲醇(1∶1)的混合液作为对照;吸取上述四种液体(5 μl),将其点在硅胶薄层板上,加入展开剂(氯仿:无水乙醇:二乙胺(90∶10∶2)[3],晾干后在紫外灯下观察。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HYPERSILBDS C18);流动相:乙腈水;在246 nm处进行检测;分别取上述四个液体各10 μl,加入到色谱仪中,对色谱图进行记录。

3 结果

3.1 显微鉴定结果[4] 正品的辛芳鼻炎胶囊表现:不规则的碎片呈现灰白色或灰黄色,光泽较暗,表面有灰棕色的颗粒,且有裂缝;假冒的辛芳鼻炎胶囊特点: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植物特点,包括果皮的中层细胞及种皮细胞等,样品1、样品2、样品4、样品5及样品6中表现均与正品辛芳鼻炎胶囊相同,而样品3中出现了相应的植物特点。

3.2 薄层色谱结果 样品1、样品2、样品4、样品5及样品6的色谱图中,在氯雷他定对照品的位置上并没有观察到有相同的斑点;而样品3的色谱图中,在氯雷他定对照品的位置上出现了相同颜色的斑点,此结果说明样品1、样品2、样品4、样品5及样品6不含氯雷他定,而样品3中含有氯雷他定。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根据液相色谱图,样品1、样品2、样品4、样品5及样品6在对照组色谱图的相同保留时间的位置并没有出现色谱峰,样品3在对照组色谱图的相同保留时间的位置出现了相应的色谱峰,因此,可以判断样品3中添加了氯雷他定。

4 讨论

根据国家药品标准[2],规定辛芳鼻炎胶囊为硬胶囊,其内容物为胶囊剂,为黄色粉末,味辛,微苦,根据显微检测结果,可以判断样品3中非法添加了化学药品。

研究应用显微法能够快速的鉴别辛芳鼻炎胶囊中是否非法添加化学药品,色谱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其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重复性高,适合于对药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进行快速鉴定,对基层药检所进行市场监督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刘艳,张勤,王康.辛芳鼻炎胶囊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快速检验.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3335.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YBZ18002006.

第2篇: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范文

地球化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自20世纪初至60年代末的这一时期。这一阶段主要研究地壳的化学组成,提出了众所周知的克拉克值(地壳的平均含量)概念,这给我们在评价元素的分散与集中状态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参照。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微量元素的分析成为可能,地球化学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大量岩层、岩石、矿物以及陨石等化学分析数据的积累,人们发现化学元素在地壳、不同岩石和矿物中的分布和分配是有规律的,地球化学就为阐明元素在地壳及其组成岩石和矿物中的分布和分配规律的需要而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又促进地球化学发展了地壳中元素集中、分散和迁移理论,以便更深入地研究矿产和岩石等形成规律,提供更有效的找矿方法。因此这一阶段的地球化学就主要就是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分配、集中、分散及迁移历史,对象基本是地壳中的元素、原子。

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形成了许多地球化学的分支学科。

分支学科一:找矿地球化学

人类发展所需的资源90%以上来自自然矿产,矿床的形成就是一个地球化学过程,只不过是多种因素耦合在一起的结果。绝大部分矿床在地表以下,人们不能凭肉眼直接观察到矿床,为了探寻地表以下的盲矿体,就必须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技术,而找矿地球化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通过系统地采集样品(包括岩石、土壤、水乃至气体等介质),分析这些样品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元素含量、氧化还原电位、酸碱度等),找出地球化学指标异常地段,进而发现矿体。当今,找矿难度越来越大(主要是找矿深度增大),地球化学找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用地球化学方法与理论开展找矿时,有时为了总结找矿规律,需要查明地质体的形成时代,人们常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该技术是从核物理学领域引进的,它的理论基础是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定理(N=Noe-t ,这里N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以后所形成的子体数量,No 是未衰变时母体的原子数,λ是衰变常数,t是衰变的时间),这为我们探索地质体的形成年龄和某些地质事件发生的年龄提供了有效手段。

分支学科二:农业地球化学

农业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土壤的化学组分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它是地球化学与土壤学、农业学的结合。大部分人都知道,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受气候的影响,不同气候带内,农作物的种类是不同的。但在相同的气候背景条件区域内,有些地段适宜某些农作物生长,而不适宜另外的农作物生长,甚至在很小的范围内,同类作物的果实,其品质有很大差异。例如,各种农特产就是如此。这主要与土壤的性质有关,而土壤的性质又取决于土壤的化学成分。因此,研究土壤的化学成分与农作物的关系,对于改良农作物的品质、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由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往往施放了很多化肥,有些化肥对土壤性质起到一个破坏作用。例如,使土壤酸化、碱化或结板。应用地球化学的方法,查明土壤的化学成分,根据土壤所含元素的贫富“对症下药”,即可起到提高经济效益与改良土壤性质的双重效果。在近代农业规划中,前期进行农业地球化学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分支学科三:生态地球化学

在人类生态环境中,存在一个化学元素的循环系统,而生态系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有些元素从土壤、水体和空气中进入生物体系,人类在食用生物的过程中又吸收了这些元素,经人体消化,有些元素被人体吸收,转变为人体的组成部分或能量,部分又被排泄出来,然后又进入化学元素的循环体系中。被人体吸收的元素一部分对人体是有益的,也是人体必需的,一部分可能对人体有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因此,要采取措施,使人体尽量吸收有益元素、减少有害元素的吸收,就要应用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开展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研究元素对人体的生物作用机理,可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和促进人类健康。

分支学科四: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地球化学结合而形成的地球化学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环境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人类活动日益加速与扩大,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很多是破坏性的、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相悖的。环境破坏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环境污染,而环境污染是一些人为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叠加在自然界的物质基础之上,而环境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查明那些对人类健康影响有密切关系的元素在土壤、岩石、水体、空气等介质中的含量与演化规律,查明区域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地方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为保护和治理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环境地球化学日趋重要是必然趋势。

分支学科五:宇宙地球化学

按地球化学的定义,研究宇宙的化学成分及特点不属于地球化学的范畴,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要对宇宙进行研究,因此把研究宇宙的化学成分与规律也作为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支。

宇宙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天体的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和对地球的影响以及探索宇宙的起因。

我国几年前开展的“嫦娥工程”共包含4个系统,其中一个是地面应用系统(即宇宙地球化学),这个系统主要对月球的物质组成(包括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进行研究,查明月球物质的化学成分及赋存状态,为人类未来开发利用月球资源、探索月球的起因及演化趋势提供依据,也为研究宇宙演化提供线索。由此可见,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在近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作为与人类生存发展密不可分的地球化学学科,随着人类的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对未知领域探索的不断进展,对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的需求也会与日俱增。人类活动空间日益扩大,“上天、下海、进极”就是明显的例证。在探索宇宙、深海资源、极地资源与对人类的影响都离不开地球化学。在这些前缘活动中,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是最重要的支撑。

此外,地球化学还可对某些特定的地质(史)事件研究起到决定性作用,如地球上的恐龙灭绝事件,只能依靠地球化学研究得出结论。

地球化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析测试技术和仪器的研发在近年取得很多成果,地球化学的需求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3篇: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 化学教学 绿色化学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学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能够适应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在培养化学人才的时候也必须注意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概念。所谓的绿色化学指的是对环境无害,或者是对环境友好的化学,绿色化学融入了生物、物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在高校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概念,自觉地减少化学实验和研究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化学人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去。

一、创新教材,融入绿色化学

由于绿色化学本身就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相关的教材和学说等还不是十分完善,教师如果要在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的概念,就必须要自己努力创新教案,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材,并不断关注绿色化学的相关信息,在编写教案的时候将有关绿色化学的内容融入到教案中去,不断地琢磨绿色化学的原理和教学方法。

在具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弥补教材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生动形象的例子,将这些例子结合教材说给学生听。例如,在谈到大气污染治理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城市汽车数量上升和尾气排放量的问题,并促使学生思考要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汽车尾气的问题。这样,既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又可以引入教学的内容,并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研究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化学。

二、改良实验,渗透绿色化学

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讲课以外,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验的过程中,会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或者会在实验中排放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这本身就和绿色化学的理念不相符,所以教师还必须要努力改良化学实验,在其中渗透绿色化学的内容。

(一)科学选择绿色的实验

为了更好地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的理念,教师在选择实验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一些对环境友好的实验。在选择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该实验所需要用到的化学试剂,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试剂。在某个实验中需要用到有毒有害的试剂,教师可以考虑选择其他的化学试剂来进行替换。例如,在选择催化剂的时候,有一些液态强酸、强碱等类型的催化剂,对环境有一定的毒害,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对环境友好的酶来充当催化剂。又如,在进行乙酰苯胺的重结晶等类型的实验时,为了避免实验中有毒溶剂对环境的破坏,教师可以选择使用水来代替有机溶剂,防止污染环境。

(二)改进仪器,多实验合并

如果教师发现在实验中必须要选择某些试剂进行实验的话,可以通过改进实验仪器的来进行改良,使实验能够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例如,在进行碘的升华实验时,如果使用密封的仪器就可以使碘能够被反复使用,可以减少碘挥发而引起的环境污染。这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使用碘锤这样的密封仪器来进行实验。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优化实验方案的方法来改良实验,可以利用串联实验的方法,将一个实验中的产物当成是下一个实验的原料,这样,就将若干个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丰富实验的内容,更能够通过这样的方法有效地减少实验的次数,从而减少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三)处理废弃物,回收利用

由于在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如废气、废水之类的,教师必须妥善处理好这些废弃物,避免它们对环境造成损害。对于一些可以被重新利用的废弃物,教师可以采用回收利用的方法,进行处理后再加以使用。例如,在进行有机物实验的时候,会用到乙醚、乙醇等萃取剂,这些萃取剂在使用完毕之后如果随意遗弃的话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教师可以根据它们沸点不同的性质来进行蒸馏等处理,将它们回收利用。对于一些实验中产生的废气,尽量不要将它们排入大气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处理,例如可以将废气导入水、碱液等,将它们吸收。对于无法再次被利用的废弃物,教师也要注意提醒学生不可随意丢弃,要将它们放入规定的回收瓶中,并统一进行处理,例如埋入规定的地点等。

(四)运用多媒体仿真实验

在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虽然很重要,但是它们的危险性太大,而且还会伴随生成较多的有毒有害物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妥善选择实验,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继续实验,而选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来展示实验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课件展示来观看实验过程,这样,不仅节省了药品的消耗,也减少了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损害。对于一些化学实验中的要点,教师还可以通过暂停、回放、慢放等方法来逐一展示,让学生能够对实验的整个过程更加了解。

三、课外活动,实践绿色化学

为了让化学教学不至于纸上谈兵,教师还可以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绿色化学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投入到绿色化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去。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普及绿色化学的理念。在高校中,化学教师要努力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采取一定的策略,在实例说明、化学实验、课外活动中融入绿色化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对绿色化学的感悟。

参考文献:

[1]唐娜,毕坤鹏,尹韶青.高校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

[2]茹婷婷.绿色化学理念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1).

第4篇: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衔接;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很多高一学生觉得高中化学很难学,完全不像初中化学那样学起来轻松。甚至有不少初中化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到了高中也找不到学习化学的方向,导致成绩下降明显。因此,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要引导学生认识初高中化学的联系与区别,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高中化学的特点和规律。

如果说初中化学是让学生知其然,那么高中化学就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可见初中化学发展到高中化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过渡显得十分重要。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呢?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 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笔者认为,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高中教师应做到下面几点:

一、吃透初高中教材,从教材内容上搞好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②同素异形体。③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④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级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年级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 氧化一一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年级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①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 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②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级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知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继承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二、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从教学方法上搞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1)通览教材、大纲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 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 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一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或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3)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年级开始。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级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了解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从学习方法上搞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针对学生普遍表现的死记笔记现象,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绝大多数学生能逐渐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效率稳步提高。

第5篇: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概念;兴趣

中学化学这个学科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发展都十分具有意义,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日后做科学研究或是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常识内容。因此教师要做好基本概念的教学工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生存技能,懂得在生活之中发现化学、了解化学,同样能够运用化学,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化学的教学工作之中,具体的化学知识不会自发的成长为化学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做到由知识上升为观念,并将这一工作视为一项长期的,综合型的教学任务,认真完成,将这个任务贯穿在整个化学的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出学生的化学观念。

化学观念的教学因为涉及到学生观念的形成,可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教师都可能苦于找不到突破口,而不知从哪里下手,笔者在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之后,对如何在化学教学设计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这一问题,得出以下浅薄的见解,希望这些体会能够对各位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一、提高认识,重视学生化学观念的培养

中学化学教育的目的何在,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教师给出的答案应该是“观念”。中学化学是有无数的知识点,但是教育带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更应该是观念。化学的基本概念都是无数前人经过总结实践探讨而得出的,学生在学习之中不能只学到这个知识,知道这个知识,这个概念。学生应该了解这个概念是如何出来的,而自己又对这个概念有怎样的见解,这才是教学的成功之处。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会有这种错误的想法,化学的基本概念就是知识,学习知识就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了这些知识就掌握了化学的观念。如果学生在学完中学化学之后还是拥有这样的思想,不得不说那就是教师教学的失败了。教师在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之中应该让学生知道化学的基本概念并不是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的组合。化学的基本概念应该是根植于化学知识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最后通过概括性的语言总和出来的能够反映化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人们对化学的综合性认识的语言。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有助于提高人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的基本概念对化学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教师在教学之中首先要让学生都意识到化学基本概念在化学学习之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在教学之中,注重化学基本概念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而不是直接就将这个化学概念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缺少了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二、抓住化学基本观念的特点,多方面多角度的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

中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具有以下特点,概括性、稳定性、层次性和生成性。化学的基本概念的语言都是经过高度的概括和压缩而总结出来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简练的语言。概括性是化学基本概念的首要特点。其次化学的基本概念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和探索之后总结出来,所以这个观念具有极高的准确性。

在教学之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化学这个学科的知识的学习和反思,主要为了让学生成成有关化学知识基本观念。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对化学这个学科进行反思,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化学的意义,这个学科存在的意义,这个学科对自己的学习或是以后的生活和发展有什么帮助。最后,教师要教会学生对化学学习过程进行总体的反思,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让学生形成有关化学学习方法类的基本观念。从根本上掌握化学的基础所在。教学之中,化学基本概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内容,是不得不掌握的内容,而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探索。“实践出真知”,化学的基本概念都是化学先驱们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或是探索才得以出现。如果教师在教学之中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很难真正的理解化学观念。

三、尽早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逐步完善

在化学的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尽早的让学生接触到化学的基本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学之初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化学观念出发,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低层次,容易理解的化学观念,随着学生学习知识的增加,教师可以逐步扩展,让学生对化学的观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日后的学习之中,自己通过对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能够得出自己的概念和理论。所有的化学概念和理论都不是“天书”,都是人类通过研究和探索,运用自己所学习或是掌握的知识运用精炼简介的语言准确的概括出来的,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具备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能够概括和总结出简单的化学基本概念的能力。这种知识的概括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帮助。所有的科学研究成果最后都是应该得出一个结论的,所以教师在学生化学基础概念的概括性上的培养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科研是有极大的好处,而且这个好处也不仅仅是适用于学生在学习化学这个科目上,而是适用于学生所学习和研究的任何一个理工科上。所以希望教师在教学之中都能够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这个能力。

四、注重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无论是哪一个科目,对于学生而言,只有他有学习的兴趣,他才会愿意学习这个科目。所以教师如果想要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的话,一定要让学生具有这个科目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之中,教师也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这个科目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去探索,去研究化学。这样教师的化学基本概念的培养,化学的教学才有意义。而化学这个科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所以教师可以从实践和生活方面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发现生活之中的化学,让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能够运用到生活之中,学习的最高成就就是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不荒废掉自己所学习的内容。

第6篇: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学实效性

高中阶段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构造、性能、用途及相关研究方法。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有机化学的教材中也融入了大量的新内容,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但收获的教学成果并不显著。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有必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的设定,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

一、有机化学的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高中化学教师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实效性,首先应当让学生对有机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充分地了解与把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机化学分为提取、创立和后期发展三个重要阶段。其中,在提取阶段,人们对于有机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和提取方面,更关注如何利用有机化学的知识进行药物方面的研究,从中提取所需的目标化合物,例如,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到的化肥以及医学领域的吗啡等物质。创立阶段是指一些关于有机化合物合成以及其他重要理论形成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专家们研究并合成了许多经典的有机化合物,至今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仍有着广泛应用,如乙酸、油脂等。同时还创立了一些重要理论,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后期发展阶段是指近现代有机化学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科学家们以量子力学为研究基础,成功建立了现代结构理论体系并成功合成了一些十分复杂的天然物,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二、提升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新旧教材教学内容的变化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化学有机化学部分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先仔细研读教材,把握作者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大纲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比同样的教学内容在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内容编排的不同,进而准确控制好教学进度。同时,教师还应借助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把握新版教材的内容广度,在教学过程中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高效教学。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高考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刚接触到有机化学时会表现出较浓的学习兴趣,但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和难度的不断增加,不少学生反映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太多且复杂,尤其是各种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结构多变,关系复杂,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根据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了解到高考的考点仍在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题型以推断题和框架为主,题目大多以医药、环境、新材料、生活等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为背景,既考查了学生对有机化学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有机化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三)教会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除了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外,教师还应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由其结构决定,反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反映了其内部结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一般规律,从其结构特点出发分析其性质、用途等。例如,在讲解“乙烯”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其结构模型,介绍乙烯分子的特点,进而延伸至化学键、分子极性等关联知识点,强化学生对各个知识点关系的理解与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各种有机分子的结构组成,帮助学生清晰地把握各个分子结构的异同点,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成效。

(四)以实验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通过实验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为了保证教学的趣味性,可采用如下的步骤开展实验:首先,根据教材的内容及教学目的安排实验活动;其次,有效引导学生通过深入观察独立完成实验;再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并填写实验报告;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论证,让他们对课题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五)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有机化学原理

有机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课本上知识内容的理解,增强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如:为什么肥皂可以去除污渍?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做菜时加入醋和酒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在新时期,教师应不断总结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考试大纲的重难点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与信息处理能力,切实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裘南丽.浅谈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才智,2016(29).

第7篇: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化学 创新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67-01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弘扬个性是中学生群体的共性,所以初中教学不能按照原有方式开展,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创新,注入新的教学内容,赋予初中化学新的生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发现疑问,分析疑问,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去解决疑问,使学生以主人公角色去掌握化学知识。在新课改的情况下,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怎样才能教好初中化学。

一、以学为主,学教互动

正如古文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形象生动的描述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两者要相互沟通才能达到学生学的目的,教师扮演了十分重要的领航员的角色。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的知识水平,精心细致设计教学课程的各个环节,创造性的设计并添加一些“疑惑”到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疑惑,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扫除疑惑,培养学生一种自我解惑的能力,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去发现并探究化学的妙不可言,使学生能够驰骋于知识的殿堂。例如:在传授“燃烧条件”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制作Flash等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采用引导,探索,实验确认等的一系列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方式转变了过去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革除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了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锻炼了自己动手寻求答案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成就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化学知识。

二、针对学生个性,开展趣味教学

中学生是个性张扬的一个群体,也是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时期。所以教师要特别根据这个特点去开展教学。可以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使教学互动,建立起一套活跃的课堂氛围方法,适合新课改的精神。例如:教师在教授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的时候,可以针对两者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同的特点,将两种反应做一个生动的讲解:化合反应可以抓住“合”字的含义,具体归纳出多合一的特点,相反分解反应则可以抓住“分”字得出一分多的结论,这样既生动又形象,给学生一个耳目一新的认识,同时也方便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而对于枯燥无味的化学符号,学生不但充满着好奇,更存在着陌生,教师更应该采取这种趣味教学的方法开展教学,来帮助学生愉快的学习并记忆。

三、在生活中发现化学,探求化学知识

1.学习初中化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动手实验获得相关的化学知识。实验不仅仅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怀,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养成了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启发的方式使学生将化学知识引入到生活中去。例如:燃烧条件”的多个试验中,逐一改变某个条件,引导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这样学生也很容易将得出燃烧的条件的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感知,并最终确认掌握。

2.初中化学的教学相对来说是传授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等基本的知识,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研究化学,学习化学的习惯,建立起学生的化学情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自己研究,例如:家中水壶的“污垢”的处理,洗菜水的净化等等的开放课题,让学生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验化学的存在与魅力。

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驾驭思维

教师往往出于不经意的好意,将自己的对于一个知识点的比较全面的认识、理解完完全全的在课堂上讲授,通过教师的过滤、筛选,学生虽然是获得了比较全面的知识,但是无意中却导致了学生不去进行必要的思考,全盘接受教师的知识,形成了过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像机器人不去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久而久之就磨灭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成为了思维的奴隶。所以教师要有能够将大化小,将复杂化简单的能力,将一个大而复杂的化学知识拆解成多个小知识点,采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去产生并强化自己特有的一套化学思维模式,使学生初步具备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驾驭自己的思维,做思维的主人。

五、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在当今社会,多数学校都在追求升学率,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都在拼命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初中化学教学也是如此,题海战术,使学生筋疲力尽,压力巨大。因此,为了使学生在学好化学的同时又能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需要选择代表性的题目,综合行的题目,教会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例如可以选择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原理,检查等让学生去边做边对比,找出异同点,使学生以此类推,将此种方法移植到其他气体的制备检验,轻松掌握相关知识点。

六、结语

初中化学教育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第一阶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掌握化学的研究规律,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化学情怀,使其建立一套自己的化学思维模式,能自己主动发现疑惑,探究疑惑,解决疑惑,推动化学学科的车轮继续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前行。

参考文献:

第8篇: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224

高职和大学的教育存大着一定的差别,其表现主要有两点分别是: 在培养的标准上,高职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在培养的形式上,高职以社会的需求为目的,以适用的能力为主设计相对应的培养方案,以学生的应用能力为重点进行培养人才。有机化学属于药学专业一门比较重要基础性课程,可以直接称其为药学的核心。在经过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后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药物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质合成,了解药物的结构及药效的相互联系。为以后的药物生产,药物质量的检测及新药的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职,有机化学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非常出色的教育工作人员。针对教育方法他们提出了很多观点。从总的方面来看,所有高职院校的有机化学课的学习还没有更有效的方法。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水平差课时少有机化学知识应用广的一些主要特点,提出了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着重关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尽一份力。

1 有机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药学和有机化学的是同时存在的,他们一同走过了极为久远的历史路程。有机化学是在19世纪初其出现的,有机化学当时注重的是关于有机体的问题,针对的目标大多数是,从有机体中经过分离纯化的有机化合物。药学的持续发展,也在带动着有机化学的进步。我们坚信药学和有机化学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它们依旧会相互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发展。因此学生们如果能把有机化学学好可以为药学专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2 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

有机化学所研究的是有机化合物这一门科学。研究其结构,理化性质、合成方法、应用及命名,以及有机化合物相互间的转变所遵照的规律等。针对有机化学的课程来说,最主要的特点是其整体性特别强,大多数教学内容都遵照各官能团化合物来给章节顺序排列,但它们没有被孤立也不是零散个体,他们都有着很强的联系。因此把握好有机化学教学的结构,对于学好这门学科是比较有益的。

3 有机化学在高职药学专业中,探讨内容整合、编排方式及教学方法

在选择教材的,高职医药类专业大都选择用刘斌主编《有机化学》,内容主要以官能团教授各有机化合物的相关的主要化合物,着重讲述构效关系有机化学原理。在结合高职教材的基础理论问题,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重点介绍,让学生可以从整体上理解并运用有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避免针对性的理论知识讲述,应尽可能的采用药学普遍的化合物及化学现象的案例,增强实际应用性。在有机化学的教学经验中了解到,如一程不变的按原来的课本的顺序拿过来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学人员与学生都会感到自如,但当把教材的内容学完后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感觉有机化学的知识太过复杂,各种化合物品种众多,需要硬背的知识太多。在这样一种问题上,依照大学的有机化学课本,对高职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编排和调整,全部的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绪论、命名和异构 ,这一部分是讲述,有机化学的历史、基本理论概念这些基础性的内容。学习有机化学这类学科的内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自信心。如果在学习的初期学生对学习就没产生兴,让学生对这一学科失去自信心的话,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老师和学生都会是一种折磨。因此开始对基础内容的理解程度,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非常重要的。这就使教师用简洁易懂、有趣的方法把有机化学的内容在药学中的作用,展现给学生。用易懂的形式把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解释给同学,让学生深入理解,让学生树立学好有机化学的信心。第二部分,几章化合物的相关内容。这几种化合物比较简单,主要的难点就是对学生清楚讲述基础的有机化学中的基础概念及术语,讲述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水平。第三部分,讲从醇到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内容。这一章节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有些杂乱不好理解,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便会察觉,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是由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位判定的。因此本章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在了解各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深入清楚并分析各类化合物其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各类化合物电子效应,只要掌握其分析的方法,推测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就容易多了。并且是高职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主要目的。第四部分,有机合成的简介,在有机化学中,最难学习的部分便是有机合成,其主要是熟悉和掌握各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相互转化反应的基础上,建立适合的逆合成分析思路。使学习者对整体内容关于化合物性质归类汇总,在其思想中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然后经过多多的练习来设计形成思路。对于高职的学生这章的内容难度较大。

4 结束语

在我们的教学中,首先必须要跟学生说明有机化学这门学科,其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在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再把有机化学这一W科的基本特征展现给学生,循序渐进的进入到主题的内容上。此种方式的学习经进实际的实践,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法,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应随着目标人才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许玉芳.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黄声岚.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法探讨[J].海峡药学,2014,26(03).

第9篇: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范文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化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所以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不同特点为依据来寻找解决的办法。首先化学与多种学科联系紧密,教师可以在学生对所教内容缺乏兴趣的时候适时插入一些与化学相关的课外小知识或实际生活的应用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堂设计,将所教的内容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使学生能够保持对化学的热情;再次要因材施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以及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知识的成就感。

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施教学的基础,语文课堂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在化学课堂中经常会表现出两种极端的课堂气氛:一是在学习内容十分抽象,在学生不能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缺乏气氛,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调整,则很容易因为这一个难点而影响到整堂课程。二是表现在实验课中,虽然学生有较强的积极性与兴趣,但是可能因为学生预习工作做得不好而使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盲目混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化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因素之一,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知识的接纳与理解程度,直接对化学课堂教学产生影响,同样一个概念或定律由不同的教师教,会有不同的效果。试想教师对化学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准确又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呢?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教学成效,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仍旧应用传统教学手段将会使自身的教学失去竞争力,使学生失去竞争力,同时使提高化学教学成效无从谈起。

三、根据化学特点及教学规律实施教学

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化学教学要根据学科特点与教学规律来实施的。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度地把氯气的发现、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等有关化学史的内容融入课堂,我们不仅可以追溯到化学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提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态度和科学思想,还可以使学生学到发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化学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分阶段指导基本科学方法。新编高中化学教材是以适应素质教育为宗旨,吸收近年来我国中学化学教改的成功经验,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编写而成的。从教材设置的内容能力培养目标来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认真研究教材所蕴含的能力要素,分阶段指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科学方法。

四、多元化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教学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涉及很多的方面。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位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化学,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与总结问题,使学生在课堂这个重要的学习阵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化学学科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这些特点中也能发现化学学科在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认识到化学的这些特点,才能够在化学教学中使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同时能够使课堂教学成效实现最大化。化学中有学科自身的概念与语言,这些概念与语言是为了在研究与交流中更加的方便,如最基本的元素概念以及一系列化学定律与理论,这些定律与原则是化学有的,同时具备严谨性,严谨性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要求,是符合科学精神的,但是这些理论的严谨性很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难以理解,阻碍了学生直观地发现化学的魅力。在化学的概念和一些理论当中表现出的另一个特点是抽象,如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化学教学内容充分的理解。从化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化学与实验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每次实验技术的完善与革新都会引起化学的进步,化学实验是检验化学理论的唯一标准,相比较高中教育中的其他学科,化学学科更加依赖于通过动手来发现规律与验证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