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危机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金融危机冲击;公司业绩;行业特征
一、引言
经济周期是市场导向型经济体固有的特征。对经济波动现象的研究始于1862年法国经济学家莱芒特・朱格拉,他提出了市场经济存在着9~10的周期波动。当经济周期的长波反映到产业层面,就引发了产业波动。短期内产业与经济景气波动的相关性并不强,但中长期上具有相关性(之凯,2006)。但经济周期在行业波动上具有一般性特征:资本商品生产行业的波动总是比消费品行业的波动大。资本商品行业在经济繁荣的扩张速度更快,而在萧条时期所受的打击也最猛烈(默里・罗斯巴德,1963)。
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经济周期的波动和产业的波动最终会在企业得以体现,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作为系统性因素会影响到大多数企业的经营业绩。Brown和Ball(1967)研究发现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行业盈利水平和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可解释企业利润水平变化的35%~40%,行业因素可以解释企业利润水平变化的35%~40%。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的到来,使得宏观环境急剧恶化,当金融危机冲击反映到产业层面,上市公司作为信息最透明的企业,公司业绩是否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否呈现出一定的行业特征?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标准
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行业特征进行研究,选择科学的行业分类标准是极其重要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方法的科学性必然会影响实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Kahle和Walkling,1996)。本文采用的是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它是目前用于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的官方标准。
(二)样本的选取
文中所有数据来自CSMAR财务报告数据库,并选择2006~2009年4年的数据进行研究。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按如下原则进行样本筛选:(1)为避免新股的影响,选取2005年12月31日前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2)为保持样本公司行业的恒定,剔除了在样本区间变更主营业务的公司;(3)剔除了财务数据有缺失的公司。最后入选样本有1364家上市公司。
(三)指标的设定
衡量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指标很多,会计业绩和股票收益是常用的方法。鉴于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会计收益的核心指标,每股收益是投资者最常关注的盈利指标。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来度量公司经营业绩,金融危机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结果,文中采用GDP增长率指标来度量金融危机冲击。
(四)研究方法
将2006~2009年的样本公司按照《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进行分类,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式,列式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的均值和标准差数值,以观察金融危机冲击下上市公司业绩的整体表现和行业特征。
三、金融危机冲击下上市公司业绩的行业特征
采用GDP同比增长率来度量宏观经济周期,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趋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在2008年GDP的增长速度明显减弱,并在2009年维持了继续放缓的趋势,表明我国宏观经济在2007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且影响的滞后性在两年内得以持续。将样本数据按行业进行分类,并就2006~2009年的经营业绩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
从表1中可看出,上市公司的会计业绩整体上的波动趋势与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一致性,在2008年和2009年持续下降;但从投资者角度看,虽2008年每股收益大幅下滑,但在2009年有所回升。其最好的解释是:在整体投资环境恶化的情形下,投资者变得谨慎和理智,在股票市场上减少了持股比例,从而使得2009年的每股收益有所上升。
从具体的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的经营业绩几乎不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采掘业受国际期货市场影响,与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具有一致性。制造业和水电煤气生产供应业的经营业绩与上市公司整体的波动具有相似性,但值得说明的是:200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净资产报酬率的均值为负值,说明制造业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深远,会计业绩由盈转亏,形势严峻,而水电煤气生产供应业在金融危机冲击和制造业动力需求萎缩双重影响下,ROE和EPS均值在2008变成负值。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和综合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虽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下滑,但在2009年经营业绩有所回暖,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是在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的扶持下,出台的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政策,有效地改善了公司的业绩;作为第三产业的社会服务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业绩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情况息息相关;而跨行业经营的综合类公司可能是由于经营的多元化而分散了风险。信息技术业作为成长性行业,虽投资者信心受到了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但在会计业绩上,2007年扭转了2006年的亏损之势,且2008年延续了2007年的增长之势,2009年仅小幅下降,经营业绩表现不俗。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受到了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前者是因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后者是因为中国特有的国情所致。
综上所诉,金融危机冲击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如下特征:(1)宏观经济的波动与产业波动在短期内不具有同步性,但中长期上具有一致性。(2)需求收入富有弹性的行业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程度较大,如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反之,需求收入缺乏弹性的行业受影响的程度小,如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3)外贸依存度高的行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显著,如采掘业和制造业。(4)成长性行业的经营业绩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信息技术业。(5)政府政策对产业和上市公司业绩具有显著影响,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保险业。
四、结论及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相关建议
从会计业绩与股票报酬的角度,研究了2006~2009年金融危机冲击前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行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危机冲击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具有滞后性,2008年经营业绩整体下滑,2009年会计业绩和股票收益表现不尽相同,会计业绩持续下降,股票收益因环境恶化投资者趋于理性而略有上升。(2)不同的行业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经营业绩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需求收入富有弹性的社会服务业、传播文化产业,外贸依存度高的采掘业和制造业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显著,反之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因需求收入缺乏弹性受影响的程度小;信息技术业作为成长性行业经营业绩有其自身的特点。(3)政策对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保险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具有显著影响。
因此,提出以下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建议:
(1)上市公司在面对金融危机冲击这一非常态的经营环境下,应该提高融资能力以改善流动性,增强创新与研发能力开拓市场以获得竞争优势,利用金融工具来实现套期保值对冲风险,通过管理者的应变能力,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和价格优势谋求结构调整和转型,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2)政府应该提供政策引导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可通过合理选择政府投资领域、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鼓励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而有效刺激产品需求,增强企业的风险缓冲能力,促进企业资金周转,增加新的盈利点来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参 考 文 献
[1]李远鹏.经济周期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背离之谜[J].经济研究.2009(3)
[2]马永强,孟子平.金融危机冲击、企业风险缓冲于政府政策选择[J].会计研究.2009(7)
[3]张蕊.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9(6)
[4]程建伟.经济周期波动对企业债务结构的影响[J].改革.2007(1)
关键词:特许经营 限制竞争 法律规制 适用除外
特许经营企业在其运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诸种法律关系,导致多重法律后果,其中私法领域的问题,如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得到解决;但从经济法的角度考察,特许经营还关乎整个市场的竞争秩序与竞争自由,与前者相比,这些竞争法方面的问题更具有全面性与基础性,然而,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并未引起立法与司法的高度重视,其某些限制竞争的行为得不到有效规制。
一、特许经营的概念及其含义
对特许经营概念的表述尽管各国存有差异,但其主旨基本相同,如:在美国,最早的特许经营法——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70年《特许权投资法》表述为:“特许经营是两个主体之间默示或明示的、口头或书面的合同或协议,根据这一合同或协议,被授权人的经营按照与授权人的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店牌字型、广告或表明授权人或其分支机构的其他商业符号的实质性联系的计划或机制从事经营。被授权人须直接或间接地向授权人交付特许权使用费。”它强调特许经营是以特许权的授予为基础的合同关系。在日本,社团法人特许连锁协会将特许经营表述为“企业(特许人)与其他企业(受许人)之间缔结合同,使用自己的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及其它成为营业象征的标识,将在统一品牌下进行商品销售或其它经营的权利给予对方;另一方面,作为报偿,被特许人支付一定的报酬并投入必要的资金,在特许人的指导及援助下进行营业”,强调受许人取得特许权须向特许人支付相应的对价,且其经营要受特许人业务上的支配和控制,两者之间形成持续关系。《关于EC罗马条约总括适用除外规则》(CommissionRegulation4087/88)称“所谓特许经营,是商标、商号、店名、有益的商业模式、设计、著作权、经营诀窍或者有关专利的工业所有权或者是知识产权的组合,它意味着向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为了提供服务而进行开发。”这一表述着重强调了特许经营的核心是特许人对其知识产权组合的应用推广。在我国,485号国务院令公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中规定,“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突出了特许经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特许经营是指特许人将其拥有许可权的商标、商号、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和服务模式等,通过合同形式授予受许人使用,受许人按照特许人维护网络同一性的要求使用相关的无形财产、缴纳一定的费用,并独立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的经营模式。这一定义既表明了特许人基于特许经营合同而对受许人享有的管理控制权,又体现了受许人对其特许人的无形财产拥有合理的使用权,并具有如下含义:
(一)特许经营的核心是对特许人无形财产的特许推广。特许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使用许可权,但就特许经营而言,它只能是特许人保留无形财产使用权的非独占许可,第三人能否再被特许需由特许人与受许人商定。一般而言,由于特许人授予受许人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使用其有权特许的无形财产,且要求受许人的业务要受特许人支配和控制,因此,受许人往往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享有独占的特许权,并排除特许人的自己使用。其次,特许经营所特许的权利是一种组合式的知识产权。尽管这些权利主要由商标、商号、商业秘密、专利权、专有权等组成,但也包括特定产品来源、经营理念、服务风格、业务培训等独特资源,且又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知识产权的有机结合。由于这种权利已超出法律上的知识产权的概念,且又无法被学理上的知识产权概念所包含,已构成一种崭新的权利,故此,笔者称之为无形财产。
(二)特许经营双方当事人是独立的法律主体。特许人与受许人是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不同经营者,它们之间既无参股、控股关系,又无母子、分支经营的隶属关系。尽管受许人的业务要受特许人的支配和制约,但受许人必须用其自有资金对其经营进行实质性开发和维护,并独立拥有其业务及经营成果,尤其是在财产上作为独立的资产所有人,保持人格的独立,自行承担风险和责任。特许人既不享有受许人资产上的所有权、也不享有其具体经营业务的决策权及其经营成果的控制权,在法律上分属两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是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
(三)特许经营是一种以特许权的授予为基础的合同关系。特许人与受许人以特许经营协议为纽带,并以此维系双方的加盟关系,加盟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完全由特许经营协议约定。按照特许经营协议,受许人只有在取得特许人特别授权的情况下,才具有特许经营业务的资格,特许人需授予受许人在一定期间、一定区域内独家使用其商号、商标或服务项目等权利,并提供开展经营活动所需的必要信息、技术知识和训练。
(四)受许人的特许业务受特许人的支配和控制。在特许经营中,受许人虽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但由于连锁经营模式的特点,其经营业务只享有相对独立性,受许人须根据特许经营协议的约定,按照特许人规定的条件、经营模式和经营规则开展经营,尤其在市场计划、经营范围、折扣方案等方面,要受到特许人的直接支配和控制,特许人有权对受许人的特许经营业务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二、特许经营中的主要限制竞争行为
由于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向受许人提供一套与该产品或者服务有关的、特殊的无形资产并予推广,因此,就特许人而言,特许经营对其更具有市场独占性。一方面,这种独占性是为了维护经营网络的同一性和特许人的声誉,是合法的,无需进行规制;但另一方面,如果特许人滥用垄断地位实施限制贸易或者限制竞争行为,就进入了反垄断法的规制范畴。
关键词:金融危机 消费心理
自2008年下半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并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下滑。此次金融危机对长期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国民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分析与解读这些变化,了解人们的消费趋势,有助于决策部门更准确把握市场,采取引导消费的有效措施。
危机意识加剧且消费需求紧缩
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端,首先是石油等资源价格不断高涨,推动住房、食物等商品价格连续上涨,继而引发通货膨胀。之后,冲击实体经济,引起实体经济下滑,金融系统岌岌可危,进而转为通缩。一些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相继宣告破产,或大量裁员,致使失业率上升。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许多国家和个人的财富大幅缩水,造成人们对经济发展预期信心不足,消费的危机意识加剧。财富的减少,引发人们对收入增长的担心,从而抑制消费需求。
首先表现为信贷消费、借贷消费等超前消费延缓或终止。金融危机的性质决定了受其影响较大的必然是金融以及与金融关联度较高的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有关研究显示,一般人的现金消费额度一旦超过其月收入的6-8倍时就难以发生,因而在现代社会大额消费往往需要依托信用贷款来支撑。就中国人而言,“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消费发展前提是对自己未来收入具有良好的预期,而此次危机恰恰强化了人们对未来增长的担忧,因而对各类信用消费都会产生抑制。
其次,娱乐性、享受性消费萎缩。据调查,艺术品市场遭受重创,出现画廊缩小规模,开始出租,甚至暂时休业的状况;全国不少城市陆续出现健身俱乐部倒闭的现象;投资者和收藏者均出手审慎,艺术品交易拍卖额锐减;旅游业方面,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同比出游人数减少,行业收入下降。
消费决策周期延长且理性消费行为日渐明显
如何使有限收入的合理化利益最大化是消费者面对危机需要理性决策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应对各种危机通常会产生适应性反应,即所谓应激性反应。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较多,如购买需要、商品信息、营销策略等,金融危机使许多因素变得不确定,对市场的预期也变得模糊不明,使得消费购买决策周期相对延长。
某项调查表明,购买私人轿车的多数人决策周期在6个月左右,但在危机之前购车家庭的决策周期远比想像中要短。调查显示,被访者对“从您家开始决定买车到最终购买,大约需要几个月”问题的回答,最有代表性的决策周期是6个月,26.7%的购车家庭决策周期正好是6个月,同时累计有74%的购车家庭是在1-6个月内完成购车。危机的到来,使市场动向、价格等影响消费的重要信息常常处于变动之中,这就使购买决策更加审慎,非理性消费、随机性消费减少,随用随买的理性消费行为已成为多数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虽然危机造成商品价格涨跌变化,但人们对此已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已能较为理智地选购商品,按需选购成为消费的主流。人们凭借自己的消费经验和对各种消费信息的分析判断,在众多的商品和服务当中进行理性的选择。谨慎消费已成为当前消费行为的明显特征。
网络购物、租赁等新的消费方式呈增长态势
随着电子经济发展,网络购物比较省钱,比真正实体店一般情况下要便宜1/3,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购物,其崇尚的原则是能省则省,精打细算。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无须走出家门就可做到“货比三家”,他们经常大范围地进行选择和比较,以求所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质量最好、最有个性。
同样,对那些积蓄不多,但又对某些高档商品有消费需求,租赁就成为不错的消费选择。如名牌高档时装、背包等,如果花一大笔钱只能消费较少的件数,但如果租赁,花同样的钱就可以消费更多的款式与数量。
发展性消费成为热点
面对危机,多数人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寻求职业的稳定。为此,用于提升自我价值的文化性消费将进一步增加。为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学识和修养,人们会自动寻找学习和进修机会,以不断给自己充电。
危机也预示着机遇。在危机中如何发现机遇,也是人们面临的新问题。如面对全球范围的经济波动,大众了解经济现状的需求和对未来走势的关注空前高涨,使得原本只有专业人士关注的经济类图书成为人们寻求答案的重要工具。
结论及建议
尽管调查表明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到普通居民的日常消费,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镇农村居民,购物心态依然平稳。商场、超市的食品类、基本生活品类消费仍旧旺盛。但由于金融危机降低了部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以及居民的收入预期,使人们的消费倾向、购买决策、消费方式及消费心理都发生一定变化,在某些领域出现消费需求收缩、消费疲软的趋势。
因此,我国应一方面制定更多的惠民政策,增加国民的可支配性收入,加快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习惯是“量入为出”,中国人的高储蓄率表明中国人不敢消费,其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没有消费能力,而是因为社保水平较低,居民不仅要存钱防病,还要存钱防老。对我国而言,扩大内需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为本,强化公共服务,给老百姓以经济安全的底线,这样才能释放居民心中的消费压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后教育。经济放缓期一般是教育发展的好时机。当高等教育不再是就业的“金钥匙”,职业技术教育和职后教育必然成为教育消费的重中之重。
同时,还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领域。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审美型发展。尽管危机的到来,使人们的超前消费受到抑制,但消费欲望具有惯性,休闲、娱乐、审美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只要引导正确,服务到位,休闲、旅游、娱乐等必然在促进经济复苏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田迎新.私人轿车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是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质量,并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是帮助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四是有利于社会信用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本文采取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而实证研究作为支持。
一、财务报表舞弊理论分析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概念
197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ICAP)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舞弊财务报告是一家公司或企业有意的错报自己的财务状况或者遗漏可能对自己公司造成影响的重大事件。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的准则的指导下,“舞弊”的定义指是会计报表不反映事实的故意行为。其中包括:第一种是伪造、变造记录或者凭证的行为;第二种指的是侵占资产的行为;第三种是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的行为;第四种是指记录虚假交易或者事项的行为;第五种是指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的行为。可以看出财务报表的舞弊包括除侵占资产以外的其他行为情况(挪用或者侵占资产是区别于财务报告的舞弊的其他舞弊行为)。
(二)财务报表舞弊的性质
虚假的财务报表的财务报表类型分为错误和舞弊类型的虚假财务报表。虚假财务报告的错误类型是指业务活动的主观的虚假陈述的无意识状态,主观上不想让财务报告歪曲反映业务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低质量的会计人员造成的错误、遗漏,如遗漏经济业务、会计政策的误解;舞弊型虚假财务报表指的是虚假的财务报表以达到特定经济目的,并有意识地偏离公认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准则,使虚假陈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它是利益集团或个人是深思熟虑的行动,以便获得经济利益,而损人自利的行为。
二、企业财务报表舞弊类型及手段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类型
会计报表舞弊分为粉饰利润表类型、粉饰财务状况表类型;粉饰利润的方法有虚增利润、虚减利润以及巨额利润冲销。粉饰财务状况的手段最主要从操作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来粉饰的。
(二)会计报表舞弊的手段
企业为了达到短期偿债能力或配合其他科目,如调节利润的目的,通常使用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账款账户。应付账款是企业的过程中正常运行中,购买材料,耗材等产品和服务,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在实践中,具体的舞弊手法有:一是少计应付账款,隐瞒负债。二是不按事实列出应付账款,往高或者过低成本费用。三是隐藏销售收入。
其他应付款企业的财务报表舞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方法有:隐藏成本和核算民间借贷来掩盖债务的性质。
(三)财务报表舞弊的成因分析
舞弊三角理论的是舞弊的经典理论,这是Albrecht在1995年提出,他是美国著名的反舞弊专家。三因素舞弊三角理论如下:压力、机会、和借口(合理画),舞弊只需要这三个因素,而之前的工作压力可能是腐败的原因。压力、机会和合理化三因素都是是连续的,互相影响,但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单独的看待。
三、银广夏造假事件
(一)银广夏会计财务报表舞弊原因分析
《财经》2001年发表了“揭开银广夏陷阱,”有权基于一些数据和事实的文章,发现了被遗弃的调查文章。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及时组织力量,经过一个月的调查,查取大量的违法事实,200多个文件。经验证,1998年至2001年,累计虚构销售1049626000元,49453400元费用少计,导致77156万元虚增利润。1998年,17761000元,1999年、2000和2001年上半年的利润虚高177818600元、567047400元和8940000人民币,其中利润为实际损失5003万2元、49401000元和25571000元的。
1.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内部人操纵会计信息。(1)银广夏巨大舞弊的情况下,被证明虚假财务编报会计信息,公司的内部管理权过大,内部会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是不够的。在银广夏案件,超过700万的虚构公司丰厚的利润,证监会确定主要通过购买和出售伪造文书合同,出口报关单证和如免税的金融票据来获得的。在最近的法庭参与审判银广夏有关人士,原天津广夏(集团)公司董事长、财务总监董博声称别人怂恿下进行舞弊,并在法庭上当庭辨认是原来的银广夏董事,首席财务官,总会计师丁功民指使的。
(2)独立董事和监事及其他如同虚设,内部制度和监督部分失去效用。银广夏破产舞弊,虚构利润的巨大,事实上超过了大多数中国股市已经触违规行为。查视银广夏破产前的2001年度报告,证监会发表独立意见也没有异议。根据证监会的调查,可以找到大量的证据证明证监会的明显过失:如果银广夏破产在1999年和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1999年确认公司募集了超过3亿元的基金已经投资承诺分配分配的基金项目,但根据验证实际的投资只有1.78亿元,和其他由银广夏董事局及其控股子公司占用及挪借,其中有1200万元被用于支付董事会费用的。再一次,在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内容银广夏破产超临界萃取设备价值4351万元作为投资。
2.注册会计师制度存在缺陷。虽然中国一直强调的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原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但实际情况比制度安排多了更多来影响的独立性。据了解中天勤注册只有为200万元的资金,即使中天勤遭受的最严重的经济制裁,这与其年收入利润超过6000万元相比,这是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不直接参与14银广夏审计合伙人立可以即以避免其收入来源的来避免责任责任。可见其低风险。而因为风险是非常低的,更多的是要关注的项目合作伙伴的巨大利益向上提上拉,而不做业务。
其次,在整个行业人员素质上,专业水平低、经验不足及缺乏职业道德观。在银广夏的虚假事实中,天津广夏提供的海关报关单上,所有“出口商品编号”的商品都是空白。违反了报关单的基本知识,如果按常识进行贸易报关,是可以发现的,它但可能不会引起中天勤审计人们的注意。关联交易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银广夏不能抵消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未按协议合并子公司的股权比例。据调查,有多达26家控股公司的一些关联交易未合并报表,涉及1.5亿元以上的关联款,银广夏因此巨额虚增资产和利润。
除此之外,证券监管低效,进一步助长了违规造假行为的蔓延。许多研究者并不完全信任银广夏证券,也不认为可以将钱投资进这个股票,相反的证券监管部门没有怀疑过银广夏证券。另几个例子是银广夏事发之前暴露的湖北康赛,中科创业、郑百文事件、黎明股份分公司的业务暴露出来的事件,甚至普通人也可以看到明显的违规炒作,但未能获得监管部门的注意。因此检查出这一系列问题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离法律要求的法定管理的机制监管要求距离太远。我们可以说,舞弊蔓延和升级,近年来大量事件的出现对股市舞弊现象也与证券监管无力的有关系。
四、财务报表的一般预警信号
(一)财务报表舞弊预警信号分析
1.销售的一般舞弊的预警迹象包括:分析性复核表明对外部报告收入过高,以及过低的销售退回、折扣,显然未计提足够的坏账准备。在对外财报表,现金的比例已显著偏低;增加的应收账款幅度比收入的增长幅度高。
2.销售成本舞弊的常见危险的标志包括:分析性复核表明对外部报告的销售成本过低或降幅打,购买购买折扣高、期末存货余额过高或增长幅度过高,库存和销售的成本相关的交易是不完整的,并记录在及时,或在交易中,会计期间和明显不当分类和记录的。
3.负债和费用的舞弊常见危险的信号包括:期后事项分析表明,下一会计期间的所支付的负债金额都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已经存在,但不会被记录;库存盘点过数大于存货会计记录;和出库记录表明有期末验收入库期末存货的,但采购部门未能提供购买发票。
4.资产舞弊的常见危险的标志包括:缺乏正当理由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以评估变化记录价值调整入账;频繁更换的非货币性资产;重大资产剥离;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内并列入研发费用或广告和促销费用。
五、财务报表舞弊的防范对策
(一)针对缓解舞弊动机提出的对策
我们因为中国法律规定和会计制度规定而导致引起的虚假财务报表。有以下的情况:在会计计量上的利润和资产决定着净资产收益率受到,而舞弊的动机也必将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在这两个因素里,利润和资产的相关的产物都有人为主观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深刻的,所以利润和资产往往会被人们拿来进行操纵。从消除舞弊动机方面讲,我们可以通过抑制着两方面的因素来缓解舞弊的动机。
(二)针对减少舞弊机会提出的对策
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是让外界了解和认识这个企业的重要方式。而对外披露也是一个纽带将企业与相关利益人之间联系起来,以此达到完善证券和资本市场,增强资本市场资源的调整和协作配置,这些有益之处是靠财务信息披露所起作用的。相反的是在现实中,证券市场里的上市公司,企图以粉饰财务报表来掩盖许多企业真实信息和情况。鉴于此,为了可以使信息披露的真实,令经济市场产生调节作用。保护中小投资者和其他相关利益者的自身利益,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的公司应该层层减少舞弊的机会,已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真实准确的。
1.上市公司层面。财务报告舞弊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内部,从根本上控制了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加强公司治理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可以从改善股权结构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着手。
2.社会监督层面。因为社会监督深刻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所以我们应从社会监督层面来减少舞弊的机会。例如注册会计师应该进行独立审计和公允客观地对报告的真实,并且合法、公正的发表意见。例如:一是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二是改善审计市场结构;三是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等方面去加强社会监督。
3.政府监管层面。(1)完善政府的监管制度。加强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政府监管,是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的存在,政府监管体系不是很顺利,导致财务报告舞弊,因此,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与治理必须是完善政府监管。
(2)加强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政府监管。目前会计公司财务部门的监督部门,审计部门,证券监管当局。对于财政部门和审计等部门监督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会计市场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地明确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只能有一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监督职责,而并不是同时所有的监管会计事务所。
(3)使政府监管部门要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还需要建立社会评价和问责制和政府规制行为的约束机制。所谓的政府监管行为的约束是指有一个社会的社会评价和问责机制(民主)审查机制(如社会评估机构的专家,代表和政协委员,公众和其他成分的政府机构进行审查)和政府监管部门承担其后果的制度安排,监管行为的责任。这一机制的建立是消除官僚主义和防止私人滥用公共权利、实现科学和政府监管,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的重要措施。
(4)健全有关控制舞弊法律制度。因为法律协助规范市场活动和调整市场行为,而法制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法律以及它的体系约束和制定真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可以从中不断引导着从业者的行为,按照法律所约束下来划分和承担个人责任或过失。由于市场体制不够完善,同时个人道德观念的不足,法律就会成为一种在短时间内最规范最有效可以划分和确定追究责任而控制减少财务舞弊的一针见血方式。
六、结论
关键词:环境形态;感知特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166-02
1 概 述
要解决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形态以及人们主观感官特征之间的问题,就要首先处理好感知维度下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第一步就是通过主体体验来逐步把握建筑物周边环境的感知属性特征,这就包括审美、情感以及记忆联想等等各个方面;再把这些环境特征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以主体感官特征将建筑与环境充分联结起来。
建筑物对于周边环境形态以及感官特征的表达是通过了一种间接的方式,环境形态与感官特征必须要经过人们的主观意识的处理,才能以人们的感官体验为目标,达到影响介入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物的各种形态和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目的。这种间接的影响方式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两者之间在人们的主观体验上建立了联系,这也是建筑物能够拥有一定生命力的体现。
2 环境形态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
建筑物对于周边环境的融合和运用, 与建筑物的整个发展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紧密关系, 这不仅隐藏在建筑物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各种建筑形态之中, 又能够在建筑物的表象中看到建筑物本身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多种脉络关系。尤其是在当代各种建筑理论的充斥与影响下, 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相互需求和相互影响的重大意义已经开始逐渐得到了人们的不断认识和不断理解, 因而这也就催生了建筑环境观,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的方面去理解建筑设计和周边环境要求的重要含义, 还可以从心理层面上以及审美等方面去尝试解读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之美、和谐之美。
现代的建筑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几乎是无处不在的。才根源上讲,早在我国的古代甚至于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就有了古代建筑学的风水观,这也充分说明了,人们一开始对于周边环境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经过不断的发展,人们已经基本清楚了解了周边环境对于生活、生产的重要性,这也就使得建筑观念上开始逐步重视环境的重要意义。建筑环境观得益于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更加清晰的认识,随着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的环境观也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筑环境观源于建筑实践,而建筑环境观又在推动建筑实践的发展进步。这也充分说明我们不仅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表面去理解和认识环境,更应该经过人们主观意识的消化吸收,形成更易于理解的观念,推动建筑环境观不断发展进步。
3 感知特征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
感知特征对于建筑设计影响的研究是以人们的主观感知体验为基础的。在人们一开始进行对于建筑和环境的主观感知体验时,建筑和环境都被人们视为审美的客观对象,这时人们最为强调的就是视觉的感知。这种主观感知的顺序和方法也同样逐步渗透到文化领域,在对文化环境的主观感知中同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审美感知中,建筑和环境主要是被视为一件事物的外在特征。人们对于自然、人文以及建筑和城市的各种主观态度和文化诉求都是在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人们的审美感知。具有较为良好的视觉感知的建筑环境可以充分诱导人们的主观感知系统随之产生视觉方面的兴趣和心里方面的感觉和刺激,所以人们主观的审美感知在对建筑环境的感知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建筑环境的其他主观感知也得到了逐步的发掘与发现。嗅觉、听觉等等都可以对建筑环境进行充分感知的感知系统与人们对于建筑及其环境的感知特征构成了完整的感知体系。
4 完善以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为基础的建筑设计的 建议
环境形态和感知特征对于建筑设计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建筑的环境感知就是属于多维度的感知体验,这也就促使建筑的环境感知不断的推动着建筑设计在形态与空间方面的发展进步。
4.1 从视觉感知方面推动建筑设计的完善
对于视觉感知的重视由来已久,这无疑是因为视觉是人们最为重要的感知方式之一,视觉是人们享受美感主要依赖的方式,也是最先对一各事物做出美感判断的感知方式。在建筑环境的,尤其是复杂的建筑环境下,必须首先完善视觉感知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只有先满足视觉感知,才能使人民进步一探索其他方面的美感,并且可以牵引出建筑设计的主题和目标。
4.2 从联想感知方面推动建筑设计的完善
人们对于一栋建筑的感知除了一开始的视觉感知,其实之后最为重要的感知是联想感知,通过联想感知,人们可以将诸多的建筑元素进行联想、想象,推动对于这个建筑设计的理解。
同时,建筑环境中的各种可以被感知的元素都为联想感知提供了素材,当人们对于建筑及其环境中的诸多感官因素进行整合时,人们的联想感官就可以实现对整体建筑及其环境的有效感知。这也就为设计师以及建筑师的设计方案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充分把握整体的感知素材,使人们能够发挥全面的联想感知。
4.3 从环境方面进行感知以推动建筑设计的完善
环境方面在建筑设计上的逐步渗透是一种十分值得研究的方式方法。在古代,我国南方的很多私家园林就是从环境方面入手,采用多种增加层次的方法,设计出了引人入胜的建筑景观。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环境渗透法,通过不同景观之间的渗透,在较为狭小的面积内展现多层次、多维度的建筑之美。当然,环境渗透发也在现代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发挥了巨大的建筑实践作用。
5 结 语
对于建筑设计问题的探究不仅要从专业方法的诸多方面进行,同样应该注意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对于建筑设计的巨大作用,处理好了环境形态以及感知特征对于建组设计的影响作用,就可以充分实现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处,更是对建筑设计的巨大突破。
对于环境而言, 建筑的介入往往会成为结构上的一个中心要素,既要统筹整体结构, 又要确立自身地位, 可以选择高耸形态凸显, 也可以选择独特造型凸显, 总之, 建筑核心的确立对环境空间的表达具有最佳的表达效果。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更新, 同时又与周边环境发生了协调与融合, 但也有一些建筑在环境中消失和消隐, 这些现象都是建筑对环境形象的表达建筑是通过环境形象秩序出现混乱或缺乏的情况下进行自身形象突出的,这就可以充分实现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对于建筑设计的巨大推动作用。
四川是长江经济带流域的大省,96.5%的面积都是长江流域,面积和人口规模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中位居第一;但又是干流的小省,干流长度仅228公里(宜宾―泸州―重庆),明显少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份。值得注意的是,四川是干流、支流、源流三个层次并存:有大小河流1419条,号称“千河之省”“水电王国”。除长江干流外,长江上游的四大支流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均在四川境内,四川的雅砻江、大渡河等是长江的重要源流。此外,作为长江上游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四川还承担着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任。
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为四川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内容包括“依托三大城市群”“做大三大航运中心”“拓展上中游腹地”“实现两头开放”,四句话全部涉及四川;国家治理长江12字方针“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后六个字涉及四川。四川已形成“一横两纵六线”的干支流开发格局。一横:长江干流宜宾、泸州至重庆228公里;两纵:岷江、嘉陵江;六线:金沙江、岷江(成都―乐山)、沱江、赤水河、涪江、渠江。干流虽短,但支流很长且开发潜力巨大。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四川可考虑划分三个层次推进:延干流、通支流、保源流,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延干流:延伸宜宾、泸州至重庆段的干流长度,从目前的228公里延长为1 046公里,即把金沙江下游800公里纳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参见刘世庆研究员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4日B05版)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从三段规划走向四段部署新阶段》一文。 。长江经济带建设不是沿河道,而是流域经济的概念,是河道的延伸,也是区域经济的延伸。金沙江的下游,从攀枝花到宜宾,其水电资源两倍于三峡,涉及川滇黔3省12个市4 500万人口,3省应共同开发建设金沙江下游经济区,打通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成都经济区。
通支流:尽快实现嘉陵江全江渠化通航,逐步实现沱江、涪江复航,实施岷江航道整治、乐山港和成都港等四江六港建设以及沱江污染治理、赤水河保护等重大工程。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四川虽然长江干流比较短,但是支流很长,开发潜力巨大。
保源流:青藏高原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源流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长江源流生态屏障的保护,要坚守“三江”生态红线,积极实施各种生态保护工程,水电开发必须优先保证生态用水,制止一切破坏源流的项目上马。
以大连大窑湾保税区为例,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自设立以来,凭借其独特的经济功能,有力地拉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保税区金融缺位问题而引起的矛盾正日益显现。一是金融机构的设置、发展缺乏科学规划,现有监管体制滞后,当地仅设人民银行而无其他监管机构,没有实现属地监管。二是金融产品单一,缺乏科学定位与配套,创新不够,特色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是随着保税区与国际经济的快速接轨,有必要完善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功能,积极申请开办离岸金融业务,以跟上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步伐。
针对大连保税区目前存在的金融缺位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适应发展,协力打造金融发展高效服务平台。应尽快改变目前滞后的监管体制,监管部门的分支机构直接覆盖至保税区,实现属地化监管。在整体协调方面,政府部门要设置专门机构,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之间承担起制度性协调的作用。一是定期召开协调性会议,对区内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征求各方意见,及时沟通,及时反馈,为保税区金融业的发展把好关、铺好路。二是掌握区内金融发展的全面情况,组织制定全区金融政策和发展纲要,保证资金、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用于支持金融重点项目和金融特色产业发展。三是建立健全政府综合经济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制度,拓展沟通广度和深度,使金融机构动态掌握全区经济发展脉搏。四是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资金需求动向等内容,牵头组织,有效促进银企对接,构建融洽健康的新型银政企关系。
人民银行基层行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创新沟通手段,尝试建立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座谈会等形式畅通沟通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同业间的业务联动,合理配置信贷资金,推动项目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场特征 财政管理改革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环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境即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和相关管理起到影响作用的内外环境的总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境对财政管理改革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所以为保证财务管理改革的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微观和宏观的环境准确的掌握。
一、基于市场特征下财政管理改革的视点透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
(一)政策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通过国家和党的性质,政府颁发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方面体现,其中政府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会随着国家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动态的调整,所以事业单位要对国家和政府在一段时间内允许、禁止、鼓励的财务事项准确的了解和掌握,进而保证其财务管理活动符合社会利益,取得国家和政府的支持需要对相关的法制系统内容和动态进行研究。通过相关政策法规可以发现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政策环境在不断完善,而且越来越具体,已经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并强调控制环境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识别和控制的作用。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主要通过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区域的经济政策体现,其中除相关经济政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产生影响外,如货币、收入分配、财政、产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国家或区域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与意愿等方面也会对其产生较明显的影响。据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8.9万多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超过5万亿美元,2014年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随着GDP总量的增长,市场规模和消费者需求都在不断增大,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扩展。另外,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至2014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为68518、83102、103874、117954、129143、140350(亿元),可见我国财政收入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而随着国家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多,国家对高技能、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数量需求和培养力度也将不断加大,这在无形中推动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不可忽视经济增长周期性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加大,经济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难度加大,可见现阶段宏观经济环境方面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特殊时期。
(三)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主要通过区域内的民族特征、文化体系、价值观、教育水平、人文风俗等方面体现,其在渐进式的形成过程中,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经营者的经营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文化的隐性特征决定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容易被忽略,使事业单位不能准确定位不同阶段其所具有的社会责任,例如现阶段社会文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的就业失业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
(四)科学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环境通过社会环境中的技术要素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体现,如开发新产品、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转移和换代等,科学技术的性能决定,理想的科学技术环境可以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动力,所以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对现今的科学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尽可能消耗最少的时间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其内部生产力,进而提升经济效益。现阶段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信息技术等都得到了深化和推广,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较理想的科技环境。
(五)教育环境
据资料显示,2010至2014年我国各类高校招生数量总和分别为1109、1166、1213、1698(万人);在校学生总数量分别为3105、3167、3325、3742(万人),可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在持续深化。另外,据资料显示2008至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7%、2.9%、3.1%、3.7%、4.0%,2012年以后,我国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可见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我国进入“十一五”以后,逐渐认识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经费的投入不在完全以规模为衡量标准,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地位的提升,是教育环境优化的表现。除此之外,为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逐步推进,财政、审计等部门利用其财务监督的行政职能,加大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有力的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逐步落实,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掌握信息化技术的人才,这有力的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可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宏观教育环境方面,整体为其提供了可观的支持。
二、基于市场特征下财政管理改革的视点透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微观环境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主要通过经济活动、筹资渠道、核算体系、财务管理、绩效预算等方面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方面增加咨询、生产经营、对外投资等经济型业务,使其经济活动逐渐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且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成本效益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另外,我国事业单位除享受国家财政拨款外,已经形成“财费税产社基科贷息”九元筹资渠道,使其竞争性和经济性得到强化,这不仅有利于调动事业单位理财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其服务能力的提升,但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例如还贷资金链管理、债务规模、经费管理等,可见其筹资渠道方面是优势和劣势并存。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在财政拨款和非财政拨款相分离,收入、结转余结非别核算等财务管理操作逐渐规范的作用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地位得到有效的强化。除此之外,现阶段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开始推行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方式-绩效预算,这对解决事业单位资源配置、财务监管、经费等方面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可见现阶段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已经结合经济环境作出了合理的调整。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
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的研究主要通过其资金来源渠道和成本费用两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对事业单位各筹资渠道资金数量对比可以发现,政府财政拨款仍是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主要通道,如人员、公用、专项补助的经费拨款等,但现阶段由于事业单位实际人数明显多于在编人数,而且在经费分配的过程中难以保证公平、公正,使财政经费在虚增的同时,使用效率提升难度加大,事业单位现阶段虽有意识的增加事业、经营、其他等方面的收入,但收入比例改善效果并不理想。费用成本主要通过制造成本和直接支出两方面体现,事业单位由于其并不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所以在费用成本控制方面的主动意识较弱,即使近年来我国推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新高校会计制度,但费用成本管理方面仍未取得理想的效果,事业单位成本费用控制水平相对现代企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事业单位在费用成本管理方面要积极借鉴现代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强化落实。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
财务管理能力主要通过事业单位对资金的筹集、调度和运用能力以及相关人员的素质方面体现,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素质主要通过三方面体现,一方面是领导素质,因为领导能否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能否适应理财内外环境,能否准确掌握相关制度等都会随筹资、资金分配等理财行为构成影响;一方面是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如专业素质、管理手段、解决财务危机的能力等;一方面是员工理财素质,其要求事业单位所有员工都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推动其财务管理的逐步开展。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整体虽然对理财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但财务人员素质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所以需要针对性的培训强化。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境对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影响,并尝试通过全面、准确掌握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宏观和微观环境,推动财政管理改革的开展和逐步落实,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结合环境的变化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彦兴,陈步高.基于市场特征下财政管理改革的视点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境[J].生产力研究,2014,09:48-51
[2]刘彦博.中国部门预算改革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关键词]传媒产业 收入结构 媒体整合
一、经济危机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经济危机的影响已经涉及到各个行业,而处在实体经济链条末端的传媒产业,已经越来越显著地受到危机的影响。
1.经济危机对我国媒体广告经营的影响
媒体广告和经济成长状况的起伏一般呈强相关关系,广告能够放大经济波动的效应,所以传媒经济稳定性比较差,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广告收入占总经营收入的比例远远高于国外媒体;房地产、金融、汽车和通讯等行业的广告又在其中占据很大比例,单一依靠广告,依靠几大重点行业广告的现象非常突出,当经济萧条或者某些产业做出调整的时候,这种单一依靠广告的媒体盈利模式的弊端就暴露无遗。
2.经济危机对我国传媒产业投融资的影响
作为具有强烈的附属性传媒产业,是需要依靠强大的资本推动和深入,传媒产业靠其自身的资本运作难以成为一个经济支柱产业,因此,传媒产业的发展与大量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内众多的媒体公司是依赖各类投资资本生存和发展的。在欧美成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之后,一些海外的资金被抽回去救场,很多“风投”对媒体投资谨慎。就中国新媒体市场而言,2008年的融资总量缩减了约四分之一,2009年融资的规模也进一步回落。如果这类公司在现有的资源情况下不能尽快实现盈利,将会出现严峻的资金问题。
3.经济危机对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影响
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到危机的负面影响最大。由于发行量下降、读者和广告客户流失,纸张等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上升等原因,许多报纸期刊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处于内外交困的状况,而经济危机使得这种困难状况加剧。国内一些报社已经采取减版面、减刊期、减少赠阅等措施减少用纸量;一些报社还通过精简队伍、降低薪酬来缩减人员成本。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经济面对此次危机显得较为镇定和从容。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受众基于消费成本控制而更多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等因素,使新媒体受益匪浅。然而,在广告和融资两个方面,风险投资骤减使为数不少的互联网新兴企业难以为继,互联网因缺乏广告效果的标准化评估会使得企业在投放选择方面更为审慎。
二、经济危机下传媒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1.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在经济危机和新媒体的双重挤压下,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也正在成为其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种良方。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传统媒体有真正原创的内容资源,这是很多新媒体公司所不具备的;另外广告经营上传统媒体大多拥有一些长时间合作的客户。尽管由于我国的新媒体发展刚刚起步,如何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地融合以实现盈利还值得人们深思,但新媒体仍然以其低廉的运营成本和便捷及时等特点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2.“口红效应”给传媒产业带来机遇,促进传媒产业收入结构调整
“口红效应”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提出的经济理论,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人们往往会放弃购买或消费大型的奢侈品,转而集中消费类似口红这样的小商品,以获得购物所带来的。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受众对媒体的接触率明显增加,然而,作为传媒产业主要收入来源的广告收入增长却明显放缓。这就引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将受众对传媒产品接触的愿望转化为新的收入来源,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原有的广告收入,这既是传媒产业收入结构调整的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3.为媒体间整合提供契机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弱势媒体将会处于经营艰难甚至破产的状态。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一直在探讨并推动报刊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经济危机对弱势媒体的冲击,将使得这一进程加速。与此同时,当很多媒体经营困难的时候,更为媒体之间的整合提供契机。在经济环境良好的时候,即使弱势的媒体,要生存下来也还是较为容易的,而当经济环境恶化的时候,一些边缘化的媒体迫于生存的压力,会更有主动性接受强势媒体的整合。通过整合,中国传媒产业期待已久的超级媒体有可能诞生,从而推动中国的传媒产业不断升级。
三、经济危机下传媒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1.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传媒产业抗风险能力
我国传媒产业长期以来存在数量与结构失调、效率和实力较低的弊端。经济危机中,市场会自然淘汰规模小、实力弱、管理散乱、同质化严重的媒体,进一步理顺传媒行业内部的产业结构。采编、广告、发行、经营、数字化等领域内实力较强的传媒企业,要把资源集中在培育和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上,以适应更加细化的行业分工格局。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媒体调整经营战略,开拓新的盈利空间,适应分众化、多元化、数字化的市场趋势,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传媒产业收入结构调整,实现内生型收入与外生型收入的均衡增长
经济危机导致了广告层面的传媒收入萎缩,同时也暴露出传媒产业收入结构的弊端。这就要求媒体的收入结构由原来的以广告收入为主向稳定性较强的内生型收入倾斜,通过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消费关系,实现内生收入的增加;在新传播技术平台之上,实现媒体内生收入与外生收入均衡增长的新特征。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内容交易关系稳定、规模也出现明显的扩张,如果能够采取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强化、扩张这种交易关系与交易范围,就使得媒体在广告商之外寻求到了更为广泛的市场支持。
3.转变传媒产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媒体经营效率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媒体采取的是重量不重质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总量越来越大,但是利润率却很低。这种靠拼资金、拼人力的外延式增长方式,代价沉重,难以再支撑中国传媒产业的持续高速前行,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媒体经营中成本是刚性的,而盈利则是弹性的,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内容产品,有助于提高媒介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