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范文

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

第1篇: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范文

一、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影响的理论分析及作用机理

(一)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影响的理论分析 反倾销会计发展受制于客观经济环境,同时对经济环境有反制作用。低碳经济模式下,反倾销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计信息使用者还是企业均具有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高新技术,开发新型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等方式由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模式转变的动机,以期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放松对环境的保护,注重低碳会计相关问题会计信息的举证。会计环境的变化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影响会计的处理程序与方法,乃至影响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及信息质量等。会计环境变化对反倾销会计的新要求,将客观促进反倾销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影响的作用机理 由于低碳经济是供给型经济,其发展路径具有明显的制度依赖。即约束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制度框架的确立将促使经济的低碳转型。而会计准则作为制度层面的规范,可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依赖,即低碳经济理念可以通过会计准则予以践行。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将低碳经济理念融入其中,利用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这一特性,通过会计准则的执行对反倾销会计活动进行规范。此外,为了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以及达到其预期的经济后果,还必需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依赖制度。应该注意的是,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作用是基于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循环作用。利用会计准则对低碳经济理念进行践行,可以推进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反倾销会计具有反作用,将促进反倾销会计的发展;而反倾销会计的发展有助于低碳经济理念的践行,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现状 目前,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予以践行的,在现行会计准则中融入了低碳经济理念。在反倾销应对中,针对低碳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会计举证时,主要是从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会计准则的五个主要方面着手:(1)会计目标的定位。会计目标采用了受托责任观,且将受托责任的范围扩展至整个社会层面,企业需对整个社会履行环保责任。(2)会计要素确认条件。在资产确认时,兼顾考虑了经济资源创造价值的非直接性。即允许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却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的经济资源确认为资产。比如,允许不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环保设备确认为企业的固定资产。(3)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企业需在附注中披露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区的贡献、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信息。(4)固定资产预计处置费用。企业应将为承担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发生的支出确认为预计处置费用,同时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企业承担矿区废弃处置义务。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将企业承担矿区的废弃处置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不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在废弃时发生的拆卸、搬移、场地清理等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存在的问题 包括:(1)未充分意识到通过利用会计准则践行低碳经济理念应对反倾销的有效性。目前,无论是会计准则制定者还是执行者均未充分认识到通过利用会计准则践行低碳理念以应对反倾销的有效性,未在反倾销会计中充分体现这种理念,因而未能通过使用这种方式来增强企业进行会计举证及应对反倾销的能力。(2)低碳经济理念在反倾销会计中的涉入范围较小。目前,低碳经济理念只是在会计准则的某些方面进行了体现,而且是一种附带产物。即为了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必要性而进行的会计准则的某些相关规定,附带体现了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理念只是较浅程度的涉入到反倾销会计系统,尚不全面和深入,未使得低碳经济理念在反倾销会计系统里面得以充分践行,未能通过更好的践行低碳经济理念而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能力。(3)低碳经济背景下基于反倾销应对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不完善。低碳经济理念的有效践行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基于反倾销应对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尚不完善,并没有围绕低碳经济发展的特殊需要专设一些基于反倾销应对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应对反倾销能力的提升。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理论结构与实务问题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理论结构 包括:(1)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目标。发展低碳经济,与其相关的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的会计问题势必需要纳入到会计核算范围。经济发展模式、会计核算范围的变化,势必会对反倾销会计的目标造成影响。目前,现行反倾销会计目标同时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更应注重“受托责任观”,受托者不仅需对资源或资产的所有者履行受托责任,还需要履行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因此,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除了需实现传统的目标外,还需增加一具体目标。即提供与低碳会计问题相关的会计信息,反映受托者低碳责任履行情况,以满足反倾销应对时会计举证的需要。(2)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假设。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反倾销会计假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主体和货币计量这两个假设上。一是会计主体假设。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催生一些新的会计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在确定会计主体时,也应将新生的低碳会计问题纳入其核算范围,而且还应当考虑本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之间相联系的低碳会计事项。二是货币计量假设。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需将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事项纳入其核算范围,作为进行会计举证的信息来源。然而由于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问题的计量可能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其计量结果的可靠性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做到可靠地计量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事项将是反倾销会计面临的一大难题。(3)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反倾销会计除了具有传统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之外,还具有合法性和预警性两大特殊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变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需要修正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由于低碳经济具有的公共物品特性,使得该经济模式发展需要法律规制,将低碳经济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进行调整。因此,在低碳经济模式下,提供反倾销会计相关信息时也应处于低碳相关的法律框架的约束之中。除了提供反倾销预警信息外,还需要提供关于低碳环保等方面的预警信息。在日常提供反倾销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适时提供特定主体碳排放情况、产品碳含量情况、环境法规执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能源消耗情况等相关的指标数据,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从而从防范碳壁垒的角度规避反倾销。二是新增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专门性。利用碳壁垒发起反倾销是利用反倾销进行贸易保护的手段之一,反倾销会计中提供低碳会计相关的会计信息,是具有特定目的的专门性信息,主要是用于进行反倾销应对的会计举证。在提供碳会计信息时,要统筹考虑特定主体内外部所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围绕反倾销会计的目标,提供专门性的会计信息。(4)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职能。反倾销会计的目的是为反倾销诉讼提供会计支持。传统的反倾销会计的职能是会计调查、会计监测、会计规避、会计提起及诉讼协助等。即从会计方面为反倾销诉讼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提供胜诉的会计环境。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还具有从低碳会计信息角度进行会计监测、会计规避的功能。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职能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只是会计监测职能、会计规避职能的作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牵涉到了低碳经济层面。(5)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财务报告。传统的反倾销会计主要披露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外国产品在进口国倾销情况、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倾销幅度的估算、损害与倾销的因果关系等方面的信息。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由于低碳会计问题也是反倾销会计的核算内容之一,也需要对低碳会计问题的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基于应对反倾销的目的,需要披露的低碳会计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低碳会计核算信息的披露。即通过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形成的关于低碳经济会计问题的财务信息。比如环保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含碳产品的价值;含碳产品的销售收入;含碳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环保设备的维护费用;环保研发支出等。二是关于低碳会计监督信息的披露。即可以通过会计监督方法进行监督的信息的披露。比如碳排放情况、存货的含碳比、环保法规执行情况、企业环境质量情况、企业对环保做出的环保承诺、低碳绩效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披露。三是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可以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基于服务于反倾销应对的目的,对一些相关的、真实的内容进行披露。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实务问题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关于反倾销会计的一些会计实务问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的好坏对反倾销应对起着重要作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倾销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是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中的最关键环节。传统的反倾销会计主要从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协调方面来进行基于反倾销应对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由于环境会计是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会计手段,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已成为一种必需。事实上,我国频频遭受反倾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涉案产品未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产品成本核算范围。由于涉案产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未考虑环境成本,没有将污水处理费、环境污染治理费、环保设备支出等记入相关的产品成本中去,这样就造成了出口产品成本较低,出口价格也较低,进而增加了被发起反倾销的可能性。因此,科学的量化环境污染成本,合理的分配至出口产品成本中去是低碳经济背景下进行反倾销应对的重要会计工作。(2)固定资产业务核算。固定资产折旧一直是国外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时所提的缘由之一。现行准则规定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弃置费用的金额较大时,应当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原价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这一规定不仅践行了低碳经济理念,而且有利于正确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避免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偏低,从而保证避免我国产品成本偏低,增强了我国产品成本资料的举证价值。但是,在确定预计处置费用,需要用到现值计量属性,而现值计量属性的缺陷是主观性强,会影响计量结果的可靠性,而计量结果的不可靠性则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成本,并最终影响到企业产品成本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计量结果的不可靠性也可能成为国外发起反倾销的借口。因此,企业必须尽可能可靠的计量固定资产的预计处置费用,在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前提下,更好的增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资料的举证价值。(3)职工薪酬业务核算。我国现行《职工薪酬》准则的国际等效趋同对反倾销应对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此只从低碳经济背景角度分析职工薪酬业务对反倾销会计相关实务问题的影响。原会计准则将研发人员的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即研发人员的薪酬状况会影响到企业的当期利润,基于目标利润目的的考虑,可能会制约企业的研发投入。而现行《职工薪酬》准则允许研发人员职工薪酬在符合相应条件下可予以资本化,该规定可有效解决研发人员薪酬与企业利润目标之间的矛盾,调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由于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研发支出的可予以资本化为企业引进和激励技术创新人才减少财务障碍,这将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若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因此,职工薪酬通过计入无形资产成本、无形资产再通过摊销计入产品成本,职工薪酬从该角度对产品成本的核算造成了影响。对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职工薪酬的正确确认和计量,会使产品成本相关财务资料更具可比性,成本数据举证价值得到提高。但是,职工薪酬是否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需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主观性极强。若不能对此进行准确计量,可能会影响到产品成本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影响到产品成本核算资料的举证价值。(4)低碳会计问题核算。为了有效的应对反倾销,增加反倾销会计举证能力以及会计证据的可信度及说服力,还需要对一些纳入反倾销会计的低碳会计问题进行核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碳素燃料消耗量、碳排放量的反映。可以设置“碳消耗——燃料、动力”、“碳排放”等账户来加以核算;对于半成品、产成品,在进行价值货币计量的同时,做好碳含量的反映。这样既可以及时反映特定主体的碳消耗、碳排放等情况,又可以据此及时的判断其低碳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规避防范。二是设置备查账簿。通过备查账簿把一些无法在分类账中记录,但可用于反倾销应对的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登记,以备查用。比如对原材料的碳含量、低碳资金投入量、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预算等信息进行登记。三是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低碳会计信息。比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列示含碳存货和未含碳存货,分别列示环保设备和非环保设备的账面价值;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碳消耗费用、环保维护费用等,在附注中披露各个减碳项目的投入支出、各种产品的含碳比等信息。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

(一)低碳理念培养制度 准则制定方和企业均应当树立低碳理念。准则制定方应认识到通过会计准则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性,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增强低碳经济理念在会计系统中的涉入度,为更好的在反倾销会计中践行低碳理念做好制度准备。企业管理当局应注重低碳经济理念的推广,培养员工主动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意识,注重技术创新,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对内部单位和个人低碳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和激励。我国不少高能耗、高污染、高碳排放的行业,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了低成本优势,但却成为国外发起反倾销的攻击对象。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实际上起到了一种倒逼的作用,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反倾销应对问题,企业必须践行低碳理念,转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这样才能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反倾销会计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利用会计应对反倾销。

(二)低碳预警管理制度 企业应搭建预警信息平台,对自身环境法规执行情况、碳排放情况、环境损害程度进行全方位的、连续性的监测,以便及时了解企业低碳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尤其是对出口产品,还应该关注其碳含量、该产品对环境成本分担情况、生产该出口产品的固定资产预计费用的预计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企业应对相关岗位进行分工,可通过生产、销售、财务以及专门的分析人员对信息进行监测,并对监测到的这些信息进行适时分析,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以便及时作出处理。在我国对该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之前,做好事先的规避工作。

(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控制制度 企业应对整个生命周期链条上的碳排放量进行控制。从最初的产品开发,到产品生产、销售、客户使用直至报废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都应该注重碳排放量的控制。而且,除了注意产品的直接碳排放量,还应该考虑该产品的间接碳排放量,比如包括使用该产品需增加的配套设备、零部件等在其他企业生产时的能耗、污染物排放量及碳量,使用该产品在运输等新增加环节中的能耗、碳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等方面。通过对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控制,才能提供更详细、更完整的涉案产品的成本核算信息、成本构成信息,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举证能力。

(四)低碳评价制度 通过设计企业低碳责任履行情况的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低碳经济理念践行、反倾销会计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反倾销会计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局限性及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保证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有效执行,实现企业有效应对反倾销的目标。企业可采用低碳评价指标包括:低碳资金投入率(年度企业低碳资金投入/企业资金年度总投入)、碳消耗费用利润率(息税前利润/年度碳消耗费用)、低碳资金周转率(营业收入/低碳资金的平均余额)、低碳项目净现值、低碳项目内部收益率等。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会计视角下河南省进出口企业的反倾销应对研究》(编号2011-ZX-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陶艳娟:《浅论反倾销会计的理论结构》,《商业会计》2004年第2期。

第2篇: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物流;对策

1.当前物流面临的低碳经济背景

低碳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产业转型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最早在能源白皮书中提出,指的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物流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能耗,据统计,能源成本已占据企业物流成本的 40%。在全球节能减排日益重视的今天,物流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振兴规划的十大产业之一,实施绿色物流,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绿色物流概述

绿色物流是指在规划和实施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先进技术、绿化的理念,充分净化物流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物流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倡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绿色物流强调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形式,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因此,绿色物流应建立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物流管理和运作的绿色。

3.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3.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除了控制之外,政府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比如提高对污染源的惩罚标准与打击力度,为绿色制造模式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最后,为便于量化,还需要建立合适、有效的材料、工艺、包装等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3.2 实行绿色运输

实行绿色运输,首先要发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方式指吸取海陆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以集装箱作为联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在整个商品运输过程中无论是环节、区段还是运输工具上都相互衔接尽量复合直达运输,充分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化。其次要实现共同配送。共同配送则指某一区域内的多个配送企业联合一起来进行配送,通过提高运输车辆的满载率提高物流效率。最后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是专门为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供应商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从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物流及供应商角度看,这种合理化的运输更加简化了资源的分布和使用。

3.3 加快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步伐

首先应加强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调控,改造现有物流基础设施,通过总体规划布局、高效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另外,为提高物流活动过程中各环节运作效率,政府应该采用措施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以及公共信息平台等项目的投入力度。

3.4 开展绿色包装

所谓绿色包装,是指利用绿色环保的材料进行包装和运输,代替那些传统的非环保的包装材料。一是实现模块化的包装,即使用容器和包装托盘,统一大小和规格,这样便于包装和运输,二是实现集装化和大包装,采用集装箱等有利于物流系统装卸和仓储、运输的机械化的包装方式,同时还可以降低材料的包装成本,有利于保护货物本身。三是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循环利用。另外,还可以开发新的环保包装材料和机械。

3.5加大技术研发和利用力度

绿色物流技术,包括标准化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安全技术、监测技术、存储技术、各类废物处理和废物利用技术、物流功能和特殊的技术以及质量管理技术。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是绿色物流的重要支柱。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美国的物流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了很多先进技术。中国物流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研发和使用绿色物流技术。

3.6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绿色物流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面更广,要求层次也更高。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企业成功实施绿色物流的基础保障。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组织、咨询机构及民办教育机构需要共同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的绿色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不断培养造就大批熟悉绿色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并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的绿色物流管理人员和绿色物流专业技术人员。

结语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关注重点,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物流企业的绿色发展受到各界的关注。我国物流企业起步晚、发展慢,当前绿色物流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和限制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发展理论、培养人才和提升技术的前提下,逐步深入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创新型的绿色物流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畅.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5,2:77-79.

[2]曹阳.基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绿色物流发展探究[J].物流技术,2015,2:84-86.

第3篇: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温室气体; 低碳城市建设

近些年,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过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在无形中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世界范围内,大城市的总面积占据了地球的百分之一,对能源的消耗量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而大城市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在百分之八十左右。所以,要想调整全球的气候问题,就必须从大城市入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推广“低碳”的发展理念,这就是解决气候问题的目标。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采取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但是这种建设方法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 我国进行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速度非常快,城市正在向我们展示着它将面临的种种问题,在社会发展和地区发展过程中,城市都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城市作为碳排放的主要集中地,也应当成为发展低碳建设的主阵地。从我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直至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很快,已经从一千七百多万人增长到了六千二百万人,在这个阶段内,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也由百分之十上涨到了百分之四十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有四亿多农村人口转向了城市。到2050年为止,我国城市化的现象将变得更加严重,最高可能超过百分之七十左右,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也没有达到如此快的速度。

二、 我国低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煤炭能源的消费过高

目前,在我国的统计系统中,所有有关能源的数据中,都没有对城市层级进行统计的相关数据。不论在哪个地区,城市都是主要耗能集中地,我们在对城市能源进行分析时,可以考虑使用全国的能源数据作为参考,这将会对城市能源数据分析产生一定的帮助。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能源消费过程中,出现了消费不合理的情况,在所有能源中,煤炭的消费占最重的比例,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煤炭的消费比重就占百分之七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对能源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煤炭仍旧占百分之六十八。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其他一些新型能源发展速度过慢,这给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 与低碳城市的规划不相符

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工作还是刚刚起步,就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城市规划理念而言,并不能达到低碳城市建设所要完成的目标,其中的差距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居住区所占的面积越来越大,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在设计居民小区时,都会将其设置成封闭型,从而把公共交通阻挡在居民区外,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这样无形中就鼓励私家车出行,使城市交通变得拥堵,特别是增加了城市能耗量并且增加了尾气的排放。第二,城市用地过于单一,在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巨型的居住区,对于混合型用地考虑较少,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逐渐减少,造成城市中钟摆交通的情况,也增大了城市交通拥堵,使交通的能耗量有所增长。第三,郊区在开发时,密度较低,在城市的郊区部分,底价相对较低,所以郊区的开发力度也比较弱,在部分情况下甚至出现密度非常低的别墅型住宅区。与此同时,为了考虑交通的经济性,一般在城市郊区公共交通网络比较少,这就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必须使用私家车的问题。

三、未来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第一,要对一些高碳产业进行管理,尽量保持其向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要将交通、化工、建材、钢铁等一些高碳的产业逐渐规划为链条产业,要将一些已经在产业链上的产业“低碳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建筑、化工、石化等一些耗能较高的行业作为实践的试点,在其中引入低碳技术,并且对其进行改造,使这些领域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第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我们除了要对高碳产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外,还应当将高碳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使产品、产业向着利润曲线的两端扩展。在产业链的前端从知识产权入手,在产业链的后端从品牌的销售入手。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向着低碳化的方向迈进。

(二)不断开发新能源

我国的现阶段,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推进速度飞快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能源的需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大。由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所以要想使我国国内的生产总值有所降低,减少我国国内碳排放量总值,就应当在城市中大力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而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则是转变能源结构,不能将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结构,而是应当增加核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率,改变总体的消费量和生产量,将会对低碳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随着我国从高碳模式向着低碳模式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国的能源结构在短期之内也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在这个转变的时期内就需要我们通过绿化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在城市中,可以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这些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就可以显著的封存和吸收城市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在城市中规划大量的绿化带和绿地。除此之外,在城市中楼顶的利用率很低,可以将楼顶开辟出来并且种植绿地,这样不仅增加了城市绿化的面积,优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节省了绿地所占的城市用地,使城市的碳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楼顶都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大量的将楼顶开发成“空中绿地”那么不仅可以给建筑物保温,而且可以使城市空气得到净化,使城市的热岛效应有所降低,而且美化了城市建设。

三、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采取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未来我国还将不断改进我国的能源结构,提高绿化水平,调整空间布局,使我国真正走向一条低碳城市建设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书铭. 城市低碳建设中政府职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杨阳.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园林水景营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3]胡伟. 天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4]张宇飞,钱俊杰,郑汝楠. 城市特色功能定位视角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以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实践区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2,03:185-187+193.

第4篇: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设备配套 有偿托管 租赁 调剂

煤炭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从事煤炭生产、施工的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企业均把投资、工期、质量作为基本建设的三件大事来抓,往往把降低投资的重要性放在后面考虑。而且,对生产单位来说,不存在经济效益好坏的问题,完成生产计划才是最高准则。对生产设备的购置,只要上级同意和条件许可,越多越好,越全越好,越洋越好。由于生产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盲目购置、超量购置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只能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

如今,在设备投资方面,一些企业渐渐明白,购进设备不再是企业投资的最好办法。要改变煤炭企业设备投资不注重效益的状况,有效的途径是实行设备合理的配套、调剂、租赁设备,使企业内部设备闲置率降低,合理配套后对永久或暂时闲置的设备实行设备租赁制,加强设备租赁管理可以有效的缓解煤炭企业设备成本的压力。本文根据神东煤炭集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剖析了大型矿区统一调剂配套使用设备及煤炭设备有偿托管和租赁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神东内、对外设备租赁服务模式,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大型煤炭企业如何更科学、经济、高效的使用设备。

1 矿井及产量概述

神东公司现拥有高产高效矿井17座(18个井),其中年产1 000万吨以上的矿井有10个。神东矿区的历年总产量及矿井情况见表1。

表1 神东矿区的历史总产量及矿井情况

年 度 1998 1999 2004 2005 2007 2009 2013

总产量/万吨 704 1068 7819 9659 10661 17800 23498

矿井数量 4 5 8 9 10 16 21

>10Mt矿井数量 0 0 4 6 6 9 11

2 资产及分类整体情况

神东公司资产按照非有偿使用资产和有偿使用资产进行分类管理,目前全公司机电类设备资产62938台,原值362.66亿元,净值141.85亿元,其中:

有偿使用设备共计21144台,原值284.66亿元、净值116.55亿元,占机电设备资产总原值的78.5%;

非有偿使用设备共计41794台,原值78.00亿元、净值25.3亿元,占机电设备总原值的21.5%。

2.1 有偿使用设备

神东有偿使用设备包括综采设备、连采设备、特种车辆、垛式支架、辅助车辆、国产其他设备5大类,共计21144台套,资产原值284.66亿元,资产净值116.55亿元,详见表2。

表2 有偿使用设备资产情况统计表

序号 设备类别 资产原值(亿元) 资产净值(亿元) 设备数量 备注

1 综采设备 208.5 86.02 14632

2 连采设备 27.86 10.92 405

3 特种车辆 15.51 7.38 242

4 垛式支架 7.46 2.47 1987

5 辅助车辆 11.68 4.51 3342

6 国产其他 13.65 5.25 536

合计 284.66 116.55 21144

2.2 非有偿使用设备

神东煤炭集团非有偿使用设备包括:洗选运销设备、维修中心设备、地质测量设备、供电中心设备以及各生产矿井和生产辅助单位小型设备,共计41794台,资产原值78.00亿元,资产净值25.31亿元,详见表3。

表3 神东公司非有偿设备汇总表

序号 设备类别 原值(亿元) 净值(亿元) 数量(台/套) 备注

1 洗选运销设备 25.06 9.05 7287

2 维修中心设备 4.85 2.34 3199

3 地质测量设备 0.97 0.34 372

4 供电中心设备 4.01 1.64 2490

5 各矿其它设备 43.12 11.94 28446

合计 78.00 25.31 41794

3 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3.1 管理模式

神东煤炭集团将凡构成公司固定资产的设备,划分为有偿使用设备和非有偿使用设备。有偿使用设备由设备管理中心集中管理财务账也在设备管理中心,非有偿使用设备由各单位自行管理财务账在各基层单位,设备管理中心监管。各生产矿井和地面生产单位以及生产服务中心、生产准备处的设备实行有偿使用管理;其余单位的设备实行非有偿使用管理。

3.2 有偿使用设备管理

有偿使用设备管理实行多权分离管理模式,集团是设备产权单位,设备管理中心负责有偿使用设备的帐物管理,并负责购置计划编制、新设备及修复设备验收、统一配套发放、现场运行和设备报废鉴定,各生产单位对有偿使用设备进行有偿使用,缴纳有偿使用费用,同时负责有偿使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3.3 非有偿使用设备管理

非有偿使用设备管理实行双重管理模式,各单位对非有偿使用设备负责对账务、运营、报废处置等进行全面管理,设备管理中心负责监管。另外设备管理中心负责非有偿设备的购置计划的审核和统一提报,科学购置,合理内部调剂。

4 有偿使用设备管理模式

有偿使用设备主要是采掘移动设备,有偿使用设备的管理以设备管理中心为核心,从采购计划,到货验收、调剂配套、维修计划,最后到报废处置,实行全寿命管理。

4.1 管理流程

设备管理中心通过生产管理系统接收生产接续计划形成设备配套计划,根据系统对设备的需求,对购置设备选型,编制下一年度设备需求计划(本年度设备购置计划);设备到货后建立资产账目,验收入库归设备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根据各矿地质条件和产量的不同计划,对设备进行统一调剂配套,矿方使用时以有偿使用的方式收取有偿使用费用,使用完毕后设备回收至设备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使用完后根据设备状态,参考过煤量等参数,需维修的设备由设备管理中心委托设备维修中心进行检修,检修完毕后移交设备管理中心入库,继续进入下一循环,根据各矿不同的需求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剂配套使用。

4.2 技术改造及报废处置

(1)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结构不合理等情况时,设备管理中心负责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2)设备使用的过煤量等指标达到设备报废标准时,设备管理中心负责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评估,评估完毕后,如果设备的实际状态可以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或者设备状态具有重新修复的价值,即使设备使用已经达到设备报废的相关指标,设备仍可继续使用,进行核销财务账目,实物继续使用;确实不能继续使用时进行报废处置;若设备状态确实无修复价值时,由设备管理中心负责报废处置。

5 设备调剂配套管理

5.1 综、连采设备调剂

根据各矿对综、连采设备的不同需求,设备管理中心负责对综、连采设备进行统一配套和调剂。神东矿区原煤年生产量可达2.3亿t,现有综采机械化设备70套,连采机械化设备368台(套),2013年全年安排工作面搬家倒面81安76撤,月平均安排搬家倒面7安7撤,搬家倒面高峰期安排9安9撤。2004―2013年神东矿区工作面安装、回撤次数,设备调剂数量与总产量的变化趋势见表4。

设备管理中心现有综、连采设备配套人员6名,调剂验收人员17名,平均每1名配套人员管理3.7个矿井的设备配套工作,平均每1名调剂验收人员管理1.3个矿井。

表4 工作面安装、回撤次数,设备调剂数量与总产量的变化趋势

年度 工作面安装次数 工作面回撤次数 调剂设备数量(台套) 总产量(万吨)

2004 20 16 8964 7819

2005 24 23 11703 9659

2006 33 32 16185 10889

2007 36 34 17430 10661

2008 42 37 19671 11533

2009 48 41 22161 17800

2010 58 53 27639 20500

2011 58 50 27320 20180

2012 50 48 24500 21650

2013 56 53 27250 23498

5.2 非有偿小型移动设备调剂

各单位对非有偿使用设备负责对账务、运营、报废处置等进行全面管理,设备管理中心负责监管,设备管理中心在监管的同时,针对各基层单位提报的非有偿小型移动设备购置计划进行审核,汇总后统一提报,对已经购置的非有偿小型移动设备负责全面协调工作,及时梳理各矿井非有偿小型移动设备数量,及时补充和周转调剂,充分发挥非有偿小型移动设备的使用效率。

5.3 设备对外调剂

随着煤炭开采导致的煤层和地质条件变化和国家对煤炭行业的安全要求的提高,部分已购置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神东矿区生产安全的需求,不能继续使用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对不能满足任何矿井安全生产需求的设备,及时进行处置。因此神东设备管理中心专门成立对外调剂部,主要负责闲置设备对外拍卖及租赁业务。

6 取得的效益

6.1 统一调剂配套取得的效益

相比单独矿井公司的煤炭企业,为满足矿井生产往往需要为一个采高工作面准备2套替换维修和生产的设备,按照神东矿区矿井群设备调剂配套管理模式,针对同采掘调剂的矿井及工作进行设备的统一调剂后,可以极大地节约设备采购数量,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同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将神东现有各矿井采掘工作面按照独立各矿井采掘设备自己管理和周转,不同采掘条件的工作面使用和备用检修不同的采掘设备,至少需要92套综采设备,但是按照神东矿区矿井群设备配套管理模式整体调剂配套设备,共计需要设备约64套,可节约28套综采设备的采购,每套综采设备按照3.5亿元计算,共计可节约设备采购资金约98亿元,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详见表5。

表5 神东现有设备矿井单独循环与大循环理论对比分析表

采高分类 现有采高矿井 同期在采面 矿井内循环所需量 大循环所需量 现有数量 备注

7.0m 大柳塔矿 2 3 7 5 5

补连塔矿 1 2

上湾煤矿 1 2

6.3m 上湾煤矿 1 2 6 4 4

哈拉沟矿 1 2

补连塔矿 1 2

5.5m 哈拉沟矿 1 2 8 7 8 富余小阻力5.5m支架可对外调剂

补连塔矿 1 2

柳塔煤矿 1 2

万利一矿 1 2

5.0m 大矿活井 2 3 15 12 12

上湾煤矿 1 2

石圪台矿 1 2

乌兰木伦 1 2

补连塔矿 1 2

榆家梁矿 1 2

万利一矿 1 2

4.5m 石圪台矿 2 3 3 2 5

4.0m 上湾煤矿 1 2 16 8 8

榆家梁矿 2 3

乌兰木伦 1 2

布尔台矿 1 2

寸二煤矿 1 2

柳塔煤矿 1 2

锦界煤矿 2 3

3.5m 锦界煤矿 1 2 15 13 14 富余小阻力3.5m液压支架,可以对外调剂使用。

布尔台矿 2 3

大矿活井 1 2

石圪台矿 1 2

乌兰木伦 1 2

柳塔煤矿 1 2

寸一煤矿 1 2

2.8m 布尔台矿 1 2 6 3 3

寸二煤矿 1 2

石圪台矿 1 2

2.4m 榆家梁矿 1 2 4 3 3

三道沟矿 1 2

2.2m 哈拉沟矿 1 2 4 2 2

石圪台矿 1 2

4.2mF 保德煤矿 1 2 6 3 3

上榆泉矿 1 2

大矿活井 1 2

3.9mF 布尔台矿 1 2 2 2 3

合计 49 92 92 64 70

6.2 减少购置新设备

经过合理优化采掘设备的调剂配套,节约设备购置资金共计35.48亿元,其中2012年报集团公司核减设备购置资金26.7亿元并批复(中国神华煤〔2012〕346号),2013年报集团公司核减设备购置资金8.78亿元并批复(中国神华煤〔2013〕379号)。极大的减少了设备的购置资金。

6.3 集团内部统一调剂取得的效益

通过诸多手段和措施,大力提升了对外调剂业务的处置力度,2012年,通过给神新能源公司调剂闲置4.2米放顶煤液压支架等业务,盘活闲置设备86台、随机备件1807件,调剂金额5171.98万元。2013年已对外调剂闲置设备186台、备件444件,调剂金额共计11386.65万元,较2012年全年增长120.16%,其中:调剂闲置设备10361.79万元、备件(材料)1024.86万元。

通过加强与集团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理顺闲置设备在神华集团内部调剂的通道。先后给神华包头矿业李家壕煤矿调剂一整套闲置5.5米采高综采设备及掘锚机、采煤机备件285件,给宁煤集团调剂闲置JOY三机备件121件,盘活闲置资产11173.68万元,既提高了闲置物资设备利用率,又为集团节约了采购资金。

6.4 神东内部小型设备统一管理

合理调剂小型设备,减少了资产购置,2012年公司内部周转调剂小型移动设备220台(套),原值3364.00万元。核对各单位第三批专资金购置小型设备需求情况,经核实可调剂使用的小型设备41台,核减设备购置资金2815.4万元。2013年矿井之间调剂使用小型移动设备共计244台/套,节约购置资金约1358万元。

7设备有偿托管及租赁模式的进一步研究

随着神东矿区煤层开采不断延伸,大部分矿井已进入深层开采,加之综采工作面上覆预留煤柱和采空区影响,前期采购的工作阻力小于10000KN的液压支架无法满足深度开采需求,需逐步替换为大阻力液压支架,导致前期采购的部分小阻力液压支架闲置。

随着神东矿区采场条件变化,2006年榆家梁煤矿、上湾煤矿、补连塔煤矿开始使用6.3m综采设备,目前榆家梁煤矿、补连塔煤矿6.3m厚度煤层开采完毕,导致6.3m综采设备闲置量增加;2009年大柳塔煤矿、补连塔煤矿、上湾煤矿开始使用7.0m综采设备,目前上湾煤矿7.0m厚度煤层开采完毕,导致7.0m综采设备闲置。

2009年四公司整合和2013年三个矿井并入神东公司托管。经过几年的努力,在神东范围内所有采掘设备统一调剂配套使用,实现了设备资源共享,设备周转利用率加快,使部分采掘设备富余,下一步计划加大对富余设备的对外有偿托管及租赁,进一步降低设备的闲置率,盘活闲置设备,贯彻轻资产运营的管理理念。

第5篇: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地球工程;国际管制;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5-0005-06

[作者简介]孙 凯(1976―),男,山东青岛人,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国际环境治理研究;王刚(1979―),男,山东青岛人,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海洋环境治理研究。(山东青岛 266100)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战略的关键技术研究”(2012BAC20B06)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GJW014)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of Geoengineering

Authors: Sun Kai & Wang Gang

Abstract: With the urgency of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reaching agreements on emission reduction, deliberate intervention of climate change which is known as geoengineering attract some scientists’ attention. The research of geoengineering is at the initial phase, and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of geo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global and uneven impact of geoengineering, plus the possible moral hazard by the implication of geoengineering strategies,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ance of geoengineering research. Und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a comprehensive and global regulation is not possible, but some norms governing geoengineering are badly needed. Emission reduction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in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and geoengineering research should not be used as an excuse for delayed action on emission reduction.

Key words: Geo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Climate Change

在全球日益暖化的今天,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避免气候变化产生的不良后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在国际气候治理层面,围绕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难以达成甚至停滞,一些科学家甚至决策者开始考虑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B计划――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即通过周密的计划和独特的技术来对全球的气候进行调节。目前对地球工程的研究在科学界还处于初始阶段,在政策界还处于观望阶段,但鉴于地球工程潜在的巨大影响以及高度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有必要对地球工程的研究和可能实施的方案选择进行“未雨绸缪”的规划与治理。

一、地球工程的技术选择

地球工程技术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二氧化碳清除技术(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即通过人工增加碳汇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具体措施为:(1)利用已收割的生物质及随后的碳存储进行生物碳捕获。将收获之后的生物质用来生产氢气或电能,将剩余的残渣及存储的二氧化碳在合适的地质构造中进行封存。(2)生物碳加工。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当植物死亡和降解之后,所吸收的大部分二氧化碳都会重新返回大气中,因此在生长期内将植物收割,可以将这些植物体制造成生物碳并在海底或地下进行封存。(3)加强风化作用。含有碳酸盐和硅酸盐的岩石在风化过程中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这些岩石在地表非常常见,因此以人为的方式加强含碳酸盐和硅酸盐岩石的风化过程,可以提高通过自然方式从大气层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能力。(4)海洋增肥。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通过海洋增肥,加强海水的营养化,可以刺激海上浮游植物生长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随着这些植物的死亡和沉入海底,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也随之沉入深海。(5)通过化学方式直接从大气层中捕获二氧化碳及随后的存储,即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分离,以液态的方式将其存储在地下或深海。(6)人工植树。通过人为的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碳汇,进而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另一类是太阳辐射管理技术(Solar Radiation Management, SRM),即减少入射及随后对短波太阳辐射的吸收,以将少量阳光反射回空间的方式应对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①具体措施为:(1)发射轨道太空镜。利用太空镜反射太阳辐射或使太阳辐射改变方向,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能辐射量。(2)在平流层注入气溶胶。将硫酸盐或其他类型的颗粒注入高空大气层,以此提高阳光反射回太空的散射能力。(3)对流层增云。增加低层大气云凝结核的浓度,特别是在海洋区域,使云层变白,从而提高云层的反射率。(4)提高地表反射率。改变土地或海洋的表面,将更多的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

不同的地球工程技术的运作机理是不同的,由此带来的技术、经济、伦理、政治和社会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如何对不同的地球工程技术进行评估,在目前地球工程技术研究的初始阶段,尚很难对这些问题进行量化。英国皇家协会2009年题为“气候工程:科学、治理和不确定”的报告,基于环境有效性、速度、安全性、成本这四个指标,对地球工程的部分技术方案进行了初步的定性评估。其中环境有效性包括科学和技术基础方面的信心、技术可行性、潜在影响的强度、空间规模等;速度指的是目前的准备状态和预计影响显现的速度;安全性指的是已知的风险和潜在的、无法预料的大规模危害;成本包括初期部署成本和投入使用之后的运作和维护成本。依据以上四个指标,对部分地球工程技术方案的初步评估如下:①

虽然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和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这两类技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澳大利亚地球工程专家John Virgoe认为:“二氧化碳清除技术与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在本质特征和潜在影响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可以纳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行动中,而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则可以作为应急性方案运用到极具破坏性的气候变化情况下。”②总体而言,二氧化碳清除技术是“治本”,即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存量,进而减缓气候变化;而太阳辐射管理技术是“治标”,直接对太阳辐射量进行干预。依据对两类技术的初步评估判断,在这两类技术的选择上,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应当优于太阳辐射管理技术。

二、对地球工程研究进行国际管制的需求

地球工程是一项规模庞大、涉及领域广泛的项目,目前学界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地球工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他不可预计的影响、成本评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英国皇家学会报告的目标是“对于地球工程的技术选择提供权威和均衡的总体评估”,但同时又强调:“国际范围内任何一种地球工程的技术方法在受到严肃考虑实施之前,需要更进一步的详尽研究。”③另外,地球工程的实施和影响都是跨国性甚至是全球规模的,因此,为确保地球工程研究的安全性、公开性和责任性,必须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有效治理。④

具体而言,地球工程的系列方案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球工程影响的全球性及非均衡性,以及地球工程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困境等原因,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国际管制。

(一)地球工程影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地球工程的复杂性、规模的庞大性和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对地球工程的潜在影响进行精确的预测和量化。对地球工程的实验在“实际应用”之前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实验,而只能依据计算机模型对其风险进行评估,而这种计算机模型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地球工程所可能引发的无法预见的后果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可能受到地球工程的干扰最大。例如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尽管1991年位于菲律宾的火山喷发,向大气中注入了20兆吨二氧化硫,从而导致了随后几年的气候“转冷”;但是,此次火山喷发也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使菲律宾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连续多年出现降雨量减少、粮食减产、河流缺水等问题。①另外,地球工程还会导致海水酸化的加速、臭氧层损耗的加剧以及粮食的减产等一系列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缜密的研究并能够精确预计其所可能产生的效果之前,这些方案是无法实施的。

(二)地球工程影响的全球性和非均衡性

由于地球工程对大气的影响不可能仅仅限于某个区域,例如向大气中注入气溶胶,这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将是全球性的,这使得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公司就可以拥有对全球施加影响的手段,暂且不论其后果是好是坏。另外,地球工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不可能是均衡的,即使地球工程的一些方案能够按照规划顺利实施,其对某些国家可能带来有利的影响,而对另外一些国家则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②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某一个国家是否有权力采取措施影响全球的气候?或者如何对此类问题在全球层面进行决策?需要全球所有的国家都参与吗?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效的国际法律制度来对其进行行为规范和调整。

(三)地球工程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困境

对于环境主义者和大部分科学家来说,地球工程无疑是最后的选择,也即B计划。这是在减缓气候变化的所有努力都失败之后,并且在人类面临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临界点而亟需补救措施的情况下才可能实施的方案,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应当是首要选择。而对于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以及一些经济学家来说,由于减少温室气体的巨大成本和执行难度,“便捷的”地球工程则是优先选择的A计划。③正是基于这种道德风险的困境,一些科学家甚至不太愿意对地球工程及其技术选择进行研究,他们担心地球工程的研究可能会导致国际社会减少对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努力。

由于地球工程是近年来才兴起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新兴事物,目前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地球工程研究及应用进行管制的国际法规。但正是由于地球工程潜在的巨大影响及其对国际协调的内在需求,人们都有必要对地球工程的研究及应用在国际层面进行有效的管制。目前的国际法体系中尚没有专门的条约针对地球工程进行管制,一些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际条约的制定,也都未能对地球工程进行认真的考虑和对待。④基于应对其他国际环境挑战的经验,对地球工程进行有效管制也需要国际社会达成有约束力的管制条约,采取开放性的方式对地球工程的相关科学进行正式评估,让尽可能多的国家和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从而增强地球工程管制机制的科学性与合法性。⑤

三、对地球工程研究进行管制的原则

在当前地球工程研究的初始阶段,虽然地球工程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国际法领域受到关注已久,但限于国际立法的复杂性,其发展一直相对缓慢。⑥构思对地球工程研究进行有效的管制机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对于地球工程研究基本原则和规范的确立。而管制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谁应该决定地球工程研究的进展与可能进行的实验与部署?国际社会如何对此类问题进行决策?应对可能拥有地球工程技术并可能对其滥用的“无赖国家”,需要什么样的风险管制机制?①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并不是如何让国家参与到地球工程的研究中来,而是解决该由谁来决定如何开展地球工程研究这一更为根本性的问题,这是一个对地球工程研究进行治理的问题。②

在现有的国际法体系中,虽然没有专门对地球工程研究进行管制的国际法律制度,但是国际环境法中的一些一般性原则和规范也可以运用到地球工程研究的管制中来。近年来已有一些国际环境条约就地球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四条明确规定:“在它们有关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及行动中,在可能的范围内将气候变化考虑进去,并采用由本国拟定和确定的适当方法,例如进行影响评估,以期尽量减少它们为了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而进行的项目或采取的措施对经济、公共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③尽管这一条没有明确提及地球工程技术,但却确立了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一般性原则,这些原则也适用于地球工程研究。

近年来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对地球工程关注最多。2010年10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第10届生物多样性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涵盖地球工程的决议,决议认为:“在地球工程活动还没有科学依据的、全球性的、透明和有效管制和监管机制的情况下,依照预先防范原则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4条的规定,在获得足够支持这种活动的充分科学依据和适当地考虑到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之前,不得从事影响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地球工程活动。”④这一规定为更审慎地进行地球工程研究及部署进行了规范和指导,但仅仅局限于对地球工程与生物多样性相关联的影响方面,而不是对地球工程进行总体规范。

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地球工程及其研究的初始性和未来技术进展的不确定性,对地球工程的研究进行总体性的全面规划似乎还不可能,但对地球工程研究确立一些基本的规范和原则确是有益的。成立于2010年的牛津大学地球工程项目组在这个领域中的研究较为突出。他们提出了地球工程研究的“牛津原则”(Oxford Principles),认为地球工程的研究目前还在初始阶段,不能确保将来的成功,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来对地球工程的研究以及未来可能的部署进行指导和规范。

具体而言,对地球工程进行管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必须将地球工程作为公共物品来进行管制。尽管在地球工程领域中的研究有私人性质的企业和公司积极参与,但对于地球工程技术的管理必须以满足公共利益为基础。(2)确保公众在地球工程决策过程中的参与。从事地球工程研究的人员应当在决策过程中获取可能受到该种地球工程技术影响的公众的认可,公众的范围依据不同地球工程技术的影响范围而有所变化。(3)促进地球工程研究的信息披露和成果的公开出版。应当向公众完全披露(包括负面成果及信息的披露)有关地球工程的研究计划,并公开出版研究成果,从而促进公众及时了解有关地球工程研究的进展及风险。(4)确保地球工程研究影响评估的独立性。对地球工程研究影响进行评估的机构应当是独立于从事地球工程研究的部门;对于可能产生跨境影响的地球工程研究的评估,应当由合适的地区性或国际性机构负责。评估的内容应该包括地球工程研究的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5)地球工程方案部署前的有效管制。在进行任何关于地球工程方案进行部署的决策之前,必须确保已有强力治理机制的存在。①以上五条原则可以说为规范地球工程研究提供了一般性的指导和原则性的规范。

四、结语:对地球工程的冷思考

第6篇: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范文

>> 扬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柳州市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低碳背景下住宅产业破坏性创新发展研究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危机及对策 低碳经济下,汽车产业路向何方 低碳经济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创新发展探析 低碳经济背景下浙江省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时期绿色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方式: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法宝 扬州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 扬州市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下的中国汽车产业组织分析 浅谈扬州市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1-13/2016-06-25.

[5]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EB/OL].http://most.

/tztg/201505/t20150507_119246.htm,2015-05-07/2015-

09-14.

作者简介:

王波,男,山东蓬莱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造,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第7篇: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范文

>> 我国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 我国东西部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动态比较研究 低碳时代下的我国城市化发展新路径 我国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刍议 国际视角下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探讨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展望 基于低碳环境下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与分析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研究 我国绿色建筑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问题研究 低碳经济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路径研究 低碳产业链与我国低碳经济推进路径研究 我国城市低碳经济治理体系研究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西部地区二级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研究 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低碳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政策研究 新时期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研究 我国农村低碳建筑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11―03

[9]符冠云,田智宇,丁波.典型西部省区工业化发展中的节能减排问题思考――以新疆、宁夏为例[J].中国能源,2015(8)

[10]乌鲁木齐 “ 煤改气”完工[EB/OL] .,2015―10―29

[11]“煤改气”工程力促乌鲁木齐2012―2013采暖季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创历史新高[EB/OL]. http:///show_251173/,2015―10―29

第8篇: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房地产 经济管理创新

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开始关注低碳经济,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经济结构也得到了有效的优化与调整。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急需进一步加快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切实保证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一、我国房地产发展提倡低碳经济

1、制定了低碳地产发展政策

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非常复杂, 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能发展低碳地产发展政策, 低碳房产发展将会面临很多问题, 例如法律法规不完善,违法行为发生的几率将会增加,在低碳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犯罪的成本比较低,而房地产利润较高,因此造成犯罪率非常高,还会出现房地产价格虚假的问题。因此,在目前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继续加快房地产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健全与完善。

2、大力倡导绿色与环保

在目前的低碳经济环境中, 要想实现房地产业的低碳目标, 就要不断加快在技术与材料方面的创新, 充分利用环保的、绿色的材料代替高能耗材料,这样才能实现建筑材料的环保和绿色目标。在房地产业应该利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材料,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同时还能充分实现隔热的目的,保证房屋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隔热效果中,此外,对煤炭需求量也会相应降低,最终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二、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低碳经济是保证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引导房地产企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下国家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 将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发展工作做好,明确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带来的影响,这样才能使我国房地产行业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大大增加房地产成本

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 这种情况下继续进一步提高低碳技术,这种形势下在房地产业中应用低碳技术,势必会大大增加房地产成本, 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低碳经济实际上就是利用新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当时新能源的利用会大大增加成本投入, 因此会极大的增加房地产企业中企业的资金投入。从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型的规模,他们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到低碳经济上, 这无疑为低碳房地产发展造成了一些困难。

2.低碳经济的实行会使房价升温

低碳经济的目标要想得到实现, 就需要再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积极利用新能源和新技术, 变相的增加了房地产企业在成本上的支出。当前,很多利用低碳能源的建筑,接着低碳的幌子将房价抬高,但是消费者只会认为只有房屋质量高,其价格才会提高,这在无形中使房价有了升温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消费能力较低的人群,根本不能承受地a升温带来的压力,一些人买房的欲望大大降低,这对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阻碍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房地产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煤炭与木材, 能耗总量非常大,据相关研究显示,房地产产生的碳排放量在总排放量中占到了30%左右。从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发展情况来看,房地产行业要想实现健康稳步发展的目标, 首先必须有大量的能源作为保障,在目前低碳经济的发展环境中,能源支持显然受到了限制,同时房地产行业也会受到相应限制,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房地产业在一定范围内的发展, 同时对房地产经济的整体情况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发展相关措施

1.健全法律法规控制排碳量

最近几年来房地产产业在我国发展很快,法律法规的健全能够让房地产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但是我国对于房地产经济的管理不是很全面,并且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对低碳经济房产的排碳量没有严格控制,对于一些没有按照规定经营的房产商处罚力度不够。

2.低碳前提下对企业成本的控制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建筑过程中多会使用环保型材料和技术,这样房地产的成本必然会提高,所以在房地产建筑过程中,需要做好成本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应用新型技术,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所使用的绿色环保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材料浪费的现象发生,科学对房地产建筑的前期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并制定具体的制度加以约束。

3.低碳前提下策划房地产业发展目标

我国体制不断变革,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对于房地产企业经济结构和发展的方式都要有相应变化,并且对房地产的要求是排放低、耗能低,因此国家要对经济结构进行充分分析,为低碳背景下房地产如何继续发展做出策划,对于房地产低碳经济下发展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予以指导和扶持,让房地产业能够平稳发展,降低由于低碳经济而对房地产业造成的经济影响程度。

4、低碳背景下地产财税政策的完善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量,这也导致投资风险增加。因此国家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加大对房地产业低碳发展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征收污染税及降低其他税收等措施来加快推动房地产业向低碳经济方向的发展。

随着能源紧缺现象的日益严竣,低碳经济已成各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实现能耗降低,尽可能地减少污染,努力提高节能环保意识,有效地推动房地产业低碳的发展进程。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低碳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需要在房地产经济管理工作上进行不断创新,在加快推动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地对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进行改善,确保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丽娟.谈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房地产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J].才智, 2014,08:5.

第9篇: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风险投资 分析 预测

一、引言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

转贴于 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

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2009年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占总案例数的38.10%,投资总额为120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明显高于上半年,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2009年度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不少风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是风投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前景预测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EYA002)]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3.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4.王遥,刘倩.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