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贸易体系范文

对外贸易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贸易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外贸易体系

第1篇:对外贸易体系范文

[关键词] 外贸经济 法律体系 保护措施

入世五年来,我国忠实地履行入世承诺,逐年按计划降低税率,按入世谈判确定的进度放松对贸易的管制,一些领域的改革速度已经超出了入世承诺。同时,我国成功地渡过了入世的五年过渡期,入世时不少人担心的国内产业大范围受冲击的后果没有出现,国内需重点保护的产业蓬勃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迅速增强。我国正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是一脉相通的。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大部分产品相对成本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比较优势。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一些行业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仍不具备与国外相应产业进行短兵相接地竞争的能力。如果我国放弃适度的贸易保护,我国的一些产业可能将面临灭顶之灾,一些新兴产业或尚未建立起来的产业可能无法正常建立和发展。为了尽快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保护体系,特别是要对部分幼稚工业加以必要的保护。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尽快修订对外贸易法律

为全面履行入世承诺,适应入世过渡期后面临的新形势,急需迅速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我国的对外贸易。首先应对现行《外贸法》进行必要的修订。现行《外贸法》是我国政府管理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一部基本法律,于1994年颁布。12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营主体和经营市场更加多元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对外贸易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需要。WTO不少规则允许各成员方为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采取适当措施。WTO成员,特别是美、欧、日等均在其外贸立法中以各种形式列明这些措施,以增强其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与此相比,我国外贸法显得过于原则,手段不足,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抵御形形的贸易壁垒。此外,为了应对进口可能对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冲击,我国先后颁布了新的《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和《保障措施条例》等,这些法规中的不少内容已经突破了外贸法,急需修改外贸法,使这些条例有上位法依据。新完善的法律首先应当成为适度的贸易管理法。既要加强政府对外贸发展的宏观调控,维护公平、有序的贸易秩序,又要充分保障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权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充分体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建立健全公正透明的贸易管理制度;要从法律上进一步建立和 完善我国对外贸易促进体系,从而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应针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新形势,建立健全我国有效的贸易防御和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体系,防止进口产品对我国造成的市场扰乱或产业损害,以保护我国国内产业的利益。同时,我国还应继续抓紧清理涉及对外贸易管理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内部执行的规范性文件。

二、进一步提高法律法规的透明度

要通过立、改、废建立和保持一套与WTO规则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增强法律法规的透明度。当前,政府行为法治化方面的要求突显出来,简言之就是立法要公开、透明,执法要公正、公平。与货物进出口许可制度有关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我国承诺,所有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或外汇管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实施或执行前,均应对外公布,不公开的不予执行;在执行前应留出一段时间以供向主管机关提出意见;与技术标准和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还要公布草案征求意见,或给成员提供磋商机会;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应在指定刊物上公布,并且应该容易获得。

三、进一步改进执法手段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管理方面立法无序、执法不严,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仍然存在。为理顺国家对外贸易管理秩序,必须严格按照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和调整国家各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责,避免交叉和重复。只有各部门各行其职、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处理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为做到这一点,要克服“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倾向,在现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按商品明确各部门管理范围,由多头管理向有序管理转变。由于外资企业在进出口许可制度上的优惠已经逐步减少,需对外资企业的管理办法进行清理,使之尽快过渡到“国民身份”,进而取消由商务部单独对外资企业实行特殊政策管理的规定,把外资企业进出口货物按照进出口商品属性,统一纳入进出口许可制度的体系中,不再“独树一帜”。要进一步实现贸易便利化,应通过法律法规的调整, 促使政府部门进一步转变管理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手段,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上统一管理对外贸易,形成“政府部门建立平台,执法部门使用平台,第三方运行平台”的模式,实现网上发证和建立许可证件的“电子底账”,实现行政执法的“严密”和“高效”。

参考文献:

[1]刘萍屈广清: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J].政法论丛,2005,(02)

[2]段丽娜郭晶:WTO在国际经济法中的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辽宁经济,2005,(02)

第2篇:对外贸易体系范文

摘 要:所谓对外贸易结构指的是,不同组成部分在外贸整体中所占的比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给国家和企业带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有鉴于此,本文围绕我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讨论了优化外贸结构的对策,主要包括改变观念、改进策略、改善环境等,以期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对外贸易结构 问题 对策

前言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相当关键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相关问题也逐渐暴露,如商品结构、方式结构以及区域结构不合理等,解决上述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1、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得以持续改善。然而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商品结构问题、方式结构问题以及区域结构问题等,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1.1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料加工产品为主。由国际市场惯例可知,出口国在加工贸易活动中只能获得相对偏低的收益分配(20%左右),所以,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虽然有较大增幅,但受较高的加工贸易占比影响,我国贸易福利水平甚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不仅限制了外贸经济收益,而且影响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还妨碍了国内技术进步。2)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我国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往往凭借低价优势抢占市场。该类产业通常缺乏核心竞争力,使得外贸收益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规模增长,不仅无法体现国内劳动力应有价值,而且提高了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另外,该类产品准入门槛低,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3)服务产品贸易严重滞后。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尚处于起步阶段,长期未能摆脱逆差状态,增速缓慢,不仅明显滞后于国内工业产品,同时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在外贸总额中的占比[3]。

1.2 我国对外贸易主体结构。随着我国对出口经营权的陆续放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等也开始加入到外贸行列中,然而具有多元化特点的贸易主体格局尚没有完全形成,尤其是外资企业,其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长期超过50%[5]。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13 年“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 家企业和出口额最大的200家企业排名”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外资企业,由此可见,我国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存在严峻问题,予以优化调整迫在眉睫。我国劳动力比较廉价,于是便有很多外国商人和企业看好这一点,将本国产业链的低端部分转移到我国,将本国原有加工从我国出口,达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然而我国从中获得的经济效益则相当有限。就表面来看,外资企业的存在推动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发展,但实际情况是外资企业从中拿走了绝大部分的利润。

相较外资企业而言,国内企业存在诸多不足,不仅规模偏小,科研力量薄弱,而且缺乏进军国际市场的意识,另外,在核心品牌以及营销网络构建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一旦和国际优质企业存在竞争,往往处于弱势地位[6]。

1.3 我国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研究发现,其优势集中在廉价劳动力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恰恰是发达国家不关注甚至淘汰的产业,所以,此类发展国家或地区便成了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对象,如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等。2013 年,中欧、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总额分别为5591 亿美元、5210亿美元、3125.5 亿美元,分列1~3 位。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使得外贸市场相对集中的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这一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如果对贸易伙伴国市场呈现出过度依赖性,当该国爆发经济危机或者进行相关政策调整时,便会使我国对外贸易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如受债务危机影响,欧盟国家在消费方面曾一度陷入低迷,另外,美国遭受金融危机之后也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以促进本国就业率的增长,均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市场高度集中将会造成国际贸易环境持续恶化。我国曾多次成为若干国家的重点反倾销对象,这和我国外贸区域结构不合理(高度集中)存在直接关系。

2、优化外贸结构的对策

就贸易规模而言,我国是当仁不让的贸易大国,然而我国离贸易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贸易强国不仅关注贸易规模,更加关注本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由前文分析可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采取适宜的应对策略,不断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2.1 改变观念。观念指导行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应转变片面强调出口创汇的传统观念,树立更为科学的“贸易平衡”观念,立足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从而不同角度看待和分析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并非百利而无一害的,有可能导致人民币升值,有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加剧,还有可能加剧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现阶段,我国在生产力要素资源禀赋方面还有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所以,应积极转变片面强调出口创汇的传统观念,确立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目标,在促进出口增长的过程中,还应适宜地推动进口的增长,尤其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等,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换代,最终达成不断提高国民福利水平的目的。

2.2 改进策略。我国的对外贸易应由过去的“以量取胜”转变为更为合理的“以质取胜”,一方面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要求国内企业加大对科研的重视和投入,树立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不断提高自有品牌所对应的贸易比重,提高技术出口以及服务贸易的比重,最大程度地扭转现阶段我国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低端地位,有效缓解贸易顺差问题。具体而言,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时,应从三大方面下功夫,一是产品结构,二是交易主体结构,三是区域市场结构。

就产品结构而言,我国应继续保持当前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加各类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以此为基础,积极培育那些以技术、品牌以及服务等为核心竞争力的且表现出良好发展潜力的新型主导产业,同时重点扶持一些具有科技优势、品牌优势以及规模优势的骨干企业,为其市场开拓提供便利,从而为我国构建更具优势的整体产业集群。与此同时,为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实需求,我国积极推动服务产品贸易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服务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如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通讯领域、金融领域以及交通领域等, 通过市场自由竞争以实现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第三产业的良性发展,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就交易主体结构而言,一方面要鼓励外资进入我国第三产业领域,从而推动国内服务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应支持国内民营资本开拓国际市场,大力扶持以技术以及品牌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除此之外,可考虑在国际市场建立适宜的生产以及营销基地,扶持我国民族跨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使民族企业能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体,使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潜力。

就区域市场结构而言,我国不可片面追随那些对劳动密集型产品有着巨大需求的发达国家。当劳动力充足的发展中国家普遍介入之后,这一类附加值以及技术含量偏低的产品往往表现出很高的可替代性,由此可见,该类产品很容易被同类产品抢占市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一方面要巩固现有市场,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如打入经济新兴国家市场以及市场短缺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市场。如此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外贸对部分国家的过度依赖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对外贸易风险。

2.3 改善环境。我国应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持续优化国内市场化环境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改变过去长期推行的出口创汇型指导政策,提倡出口创利以及维护公平贸易环境,建立一个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且高度契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外贸政策体系,并予以不断完善。借助政策本身具有的刚性力量,积极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发展理想的外向型经济,促进自由贸易区更快更好的建设,提高服务保障力度,削弱贸易风险,打破贸易壁垒,使得国际贸易管理更加规范化以及法制化。尤其要指出的是,应借助政策推动国际贸易协调平衡发展。还应尽快构建一个相对健全的外贸评价体系,从科学、客观以及专业的角度来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持续优化贸易战略,使其一直能够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现阶段,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本国贸易保护力度,旨在借助扩大出口来进一步提高国内就业率,如此一来,我国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该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攻击对象”。所以,我国应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现阶段的国际外贸形势,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和贸易伙伴之间的有效沟通,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和维系好和海外国际贸易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商会等各类民间市场协调机构的关系,采用正确的策略以合理应对已经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最大程度地达成双方均满意的结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产业转型的特殊时期,只有积极地、合理地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最大程度地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才能不断强化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春玲,王丛芳.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1:42-43+66.

[2]杜云龙.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及对策[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2:22-23.

[3]陈相芬.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浅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27-28.

作者简介:

第3篇:对外贸易体系范文

[关键词] 对外贸易;进出口;青海

[DOI] 10.13939/ki.zgsc.2015.08.143

青海省对外贸易总量从1980年的887万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40256万美元,年均增长达到16.6%,取得了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青海经济的繁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 青海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1.1 青海省“十一五”以来对外贸易主要成绩

“十一五”以来,青海省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青海省进出口总额分别在2006年突破6亿美元,2010年突破7亿美元,2011年突破9亿美元,2012年突破11亿美元,2013年突破14亿美元,年均增幅21.1%,高于全国年均增长水平。2006―2013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68.14亿美元,其中出口累计达42.95亿美元,进口累计达25.1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加快了青海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促进了全省经济增长,税收和财政收入增加,促进了就业,对全省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1.2 青海省“十一五”以来进出口商品分析

1.2.1 出口商品结构

青海作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十一五”以来外贸稳步发展,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2.4%上升到2013年的10.1%。相反,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持续下降,自2006年的97.6%下降到2013年的89.9%,说明青海大量出口初级产品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扭转。2006―2013年,青海出口商品品种达1180多种,新增出口产品有民族服装、汽车零件、中药材、纺织服装、机械设备等。出口产品总值最大的是硅铁118813万美元,占这8年出口总额的27.7%;纺织纱线出口9885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3%,地毯出口3489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1%;服装及衣着出口4874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1.3%。机电和高技术产品出口48001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1.2%。坯绸出口2358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新材料出口533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8%。山羊绒出口7536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1%。其他产品出口13272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9%。

近年来,除青海省传统出口商品铁合金系列产品外,重点加大了对藏毯、穆斯林民族服饰及用品、牛羊驼“三绒”织物及制品、高原特色枸杞及沙刺等生物制品、高原特色农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材料等特色产品的出口。

1.2.2 进口商品结构

2006―2013年,青海省主要进口商品有氧化铝、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近2年煤和铝矿砂逐步成为主要进口商品。“十一五”以来,青海外贸进口商品由“十五”期间的氧化铝、天然橡胶、建筑及采矿机械等扩大到纺织机械、计量检测仪器、汽车零部件、医疗仪器及器械等机电产品和矿产资源。从海关主要进口商品来看,进口氧化铝最多,2009年的进口额达到19372万美元历史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2006―2013年,全省进口总值达到251870万美元。进口产品总值最大的是各类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105642万美元,占这8年全部进口总值的41.9%。其次是氧化铝103912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1.3%。煤炭24345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9.7%。铝矿砂9482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7%。其他产品进口8489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4%。

1.3 青海省“十一五”以来进出口国家和地区分析

1.3.1 出口地区

从出口地区来看,“十一五”以来,青海省出口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美国、中国香港、欧盟、韩国、巴基斯坦、东盟等,出口所占比例平均为79.2%,但近几年呈下降趋势。说明通过市场多元化战略,青海省传统出口市场的比重有所降低,新兴市场比重在增长。

1.3.2 进口地区

从进口地区来看,“十一五”以来,青海省进口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澳大利亚、德国、美国、日本、比利时、英国和印尼,进口所占比例平均为79.5%。其中,澳大利亚是青海省最大的长期进口市场,虽然近几年因氧化铝进口减少而导致从该地区进口减少,所占比重降低,但2013年仍占青海省进口总值的20.2%;德国和美国也是主要进口市场,2013年分别占青海省进口总值的17%和6.5%。2013年因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煤炭大幅增长,该地区成为青海省进口最大市场,占青海省进口总值的30.1%。

1.4 青海省“十一五”以来进出口主体分析

1.4.1 贸易方式分析

从贸易方式来看,“十一五”以来,青海省的主要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所占比例始终在80%以上,在2007年甚至达到了99.9%的历史最高比例,这与我国对外贸易方式截然相反。加工贸易在2006年出现明显变化,这是由于2005年国家出台了禁止氧化铝加工贸易政策,再加上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青海省氧化铝加工贸易收到严重影响,大幅下滑。2013年,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12211万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57074万美元,同比下降17%;进口55137万美元,同比增长30.6%,一般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80%,较2012年下降15.6个百分点。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3522万美元,同比增长23.7 %,其中出口3168 万美元,同比增长37.9%;进口354万美元,同比下降35.6%;加工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2.5%,与2012年增长持平。

1.4.2 贸易主体分析

从贸易主体来看,“十一五”以来,青海省的贸易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却与全国贸易主体的变化截然不同。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所占比例虽然已由过去的50%以上逐步降为2013年的46.13%,出口降为47.25%,进口降为44.86%,但仍然是我国第一贸易主体。青海对外贸易的出口主体主要有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2008年之前,国有企业一直是青海对外贸易的出口主体,2007年开始出口比重大幅降低。而私营企业则从2006年开始迅速成长起来,2008年开始取代国有企业成为青海对外贸易的出口主体,并且所占份额逐年扩大,到2013年已占全省出口91.3%。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企业基本保持稳步发展,对全省出口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但外商投资企业所占出口比例过低。

2 青海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青海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2.1.1 市场建设滞后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标志。近年来青海市场体系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强,市场体系发育不全,市场主体单一,竞争活力不足,尤其是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对先进的理念、信息和技术接受较慢,导致特色产品流通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既影响生产又削弱了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不能更好地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大循环。

2.1.2 市场主体偏少

青海特色优势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产品少,更重要的是严重缺乏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特别是有规模、上档次的大企业、大集团少之又少,特色产业自身发展的实力弱。

2.2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青海工业占整个经济55%,盐化工、石油天然气、水电、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94%,支柱产业比较单一,初级化现象比较突出,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优势和特色还不明显,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单一决定了对外贸易结构单一,致使青海长期依靠以资源加工型为主的高载能产品扩大外贸出口规模,不仅易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加严重。

2.3 外贸企业科技投入不足,创新力较弱

第一,从总体上看,企业发展意识薄弱,在科技投入上不足,不能快速根据市场形势做出产品创新。青海大部分外贸企业的技术装备比较落后,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差距很大。企业生产、市场需求、科技研发还没有很好的结合,不能形成合力,导致科技创新能力弱。

第二,从产业基础分析,青海工业化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较突出,产业配套能力较差,科技创新能力弱,外向型经济产业所占比重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物质技术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高。

2.4 外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

第一,企业规模小,开展进出口业务率低。目前,在西宁海关注册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数370余家,2013年实际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却只有142家,占注册企业的38.4%,其中有30家企业进出口额不足10万美元,部分企业虽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开展进出口业务。青海的外资企业少,外向型经济发展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上都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省市区。外资企业的经营规模偏小,2006―2013年,外资企业的出口额14188万美元,只占全省出口额的3.3%,进口额77743万美元,占全省进口额的30.86%,对外贸的促进作用有限。在整体出口规模上看,全省外贸出口规模也偏小,2013年全省出口总量为140256万美元,仅占全国的0.34‰,在全国31个省市区排名第31位。从企业出口的个体规模看,支撑青海省外贸出口的支柱力量还比较薄弱,出口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仅有8家;出口过亿美元的仅有1家。

第二,具有青海特色的农畜产品仍为初级阶段,附加值低,出口还未形成规模。2013年,农畜产品出口超百万美元的仅为山羊绒、蚕豆、药材、牛羊肉,蜂蜜、沙棘等其他产品出口均不足百万美元。

第三,缺乏品牌引领。一方面企业重生产不重品牌建设,对品牌建设涉及的形象设计、产品质量、品牌文化、市场用户、销售服务、广告宣传等方面不够重视、投入不足、缺乏创意。另一方面企业打造核心品牌的意识不强,青海多数特色优势产品企业营销能力有限,缺乏品牌打造的先进理念、规划和具体措施,影响特色优势产品的品牌打造。目前全省外贸企业只有名牌80多个,其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仅有13个,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的仅有19个。

2.5 贸易方式结构不合理,贸易方式单一

青海出口商品中还是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比重偏大而加工贸易比重偏小。2013年,全省除伊佳民族服饰和凯普松电子等两家企业办理了加工贸易业务外,占全国出口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在青海省处于起步阶段,服务贸易尚处于学习、了解阶段。2013年青海一般贸易出口占绝对比重达80%,而同期全国一般贸易比重为52.8%;加工贸易仅占2.5%,而同期全国一般贸易比重为32.6%,说明青海加工贸易还相当不够。加工贸易企业少,总量小,发展滞后,发展极不均衡。

2.6 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

目前,青海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欧盟、东盟、巴基斯坦、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出口总额约占全省的60%多,而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规模和出口比例还比较小。由于出口市场结构相对比较集中,导致企业难以及时规避出口风险,也影响企业谈判话语权和经济利益,使青海外贸出口易受国际贸易不利影响的概率变大。

3 青海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解析

3.1 外向型意识不强,缺乏开拓创新

第一,市场经济观念落后,计划经济仍根深蒂固,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观念落后导致接受新事物的意识不够,面对新情况裹足不前,失去发展机会。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仍很淡薄,许多企业只顾着如何做好眼前,而没有长远的开拓计划,势必导致一些优势企业和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必然导致对外贸易力度不够。

第二,市场开拓不强。长期以来,青海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主要依靠省外市场输入,这就造成全省物价水平较高、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也挤压了本地特色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和规模提高较慢,一定程度影响了市场开拓能力。尽管近年来使青海特色优势产品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走出省门,但还处于探索开发阶段,竞争力的培育和释放尚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加之受资金、技术和规模的制约,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度以及市场占有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3.2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青海对外贸易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正处于从基础形态开发到功能开发、从资源的初级集聚到产业辐射的转型阶段,面临许多困难。科技支撑不强,普遍缺乏利用技术进步这个推动青海特色优势产品不断开拓市场的最有效手段和途径。企业缺乏资金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入,并且相关产业的专门人才稀缺,产业发展、产品开发、品牌营销方面力量薄弱,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较弱。

3.3 产业发展不合理

青海工业占整个经济55%,有色金属、盐化工、石油天然气、水电四大支柱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94%,支柱产业比较单一,初级化现象比较突出。产业结构单一决定了对外贸易结构单一,致使青海长期依靠以资源加工型为主的高载能产品扩大外贸出口规模,不仅易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加严重;加之青海贸易方式单一,对外贸易龙头企业少,进出口规模小,竞争力弱,发展不稳定、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

3.4 技术水平及人才储备跟不上市场需求

第一,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薄弱,在科技投入上不足。部分企业仍不能意识到提高生产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道理,仍满足于现状,在科技投入上不够重视。同时,企业缺少资金也是限制技术水平提高的原因之一。

第二,人才的制约也是重要因素。近年来青海人才缺失现象也较为严重。一方面,由于青海当地外贸规模小、企业少,对外贸易岗位也较少;同时,由于青海当地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处于价值链底端,企业效益低导致工资待遇也较低;再加上自然条件艰苦,导致许多外贸人才,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大量流失;另一方面,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青海现有各类人才也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才浪费现象也比较突出。这就导致目前这种各个外贸企业普遍缺乏熟悉国家贸易规则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状况,现有人才队伍也存在知识结构老化问题,导致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还远落后于国际竞争的需要。

3.5 历史、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第一,受制资源环境。青海资源丰富,特色优势产品较多,但同样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全国和亚洲甚至世界生态安全,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更高,特别是在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未来资源环境消耗程度还将保持较高水平,尤其是青海大多数特色优势产品依托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些资源集中分布在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发资源的环境代价很高,在全球化资源供给减少和加大生态保护的背景下,单纯地靠投资和消耗资源来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将很难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二,远离主流市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好、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备,城镇化率高,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是国内的主流市场。而青海属于西部高原内陆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差,信息交通不便,社会济经发展滞后,市场化水平和开放程度仍然比较低,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等缺乏应有的市场聚集度,加之较高的运输成本使青海在市场竞争中的区位劣势十分突显,从空间上和市场形态上都远离国际市场和国内主流市场,导致特色优势产品在开拓国内外市场方面先天不足。

第三,外部需求严重萎缩。总体来看,美欧日经济仍面临很大困难,各国刺激经济措施真正见效尚需时日。受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出现下滑,贸易总量下降,贸易利润减少,国际投资存在不稳定性,经济面临的困难还在加剧,青海省外贸企业普遍出现了出口订单减少、价格降低、资金短缺、出口下滑的现象。

第四,人民币持续升值,削弱了青海省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以含量为75%的硅铁为例,近两年硅铁出厂价格基本在7760元/吨左右,出口价格基本在1250美元/吨,2012年美元:人民币=1: 6.3125,出口价格约在7890元/吨,每吨可以赚130元人民币;而2013年美元:人民币=1: 6.1932,出口价格约在7742元/吨,每吨要赔18元人民币。企业为了维持经营,赚取利润,只有提高出口价格,或者停止出口,必然导致价格不具竞争力,进而导致出口数量减少。人民币持续升值,显然对青海省产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3.6 政策调整滞后,引导力度不够

总体来说,由于受地理位置、信息传递、产业分工等多种因素影响,青海省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反应明显滞后,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再加上2010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对青海省经济特别是对出口的影响不断显现。但是,在根据经济形势调整外贸政策方面存在一定滞后性。经常是对外贸易已经出现不利的影响,管理部门才出台一些措施,但出台的措施往往效果并不明显。政策的调整往往不能很好的跟上世界经济形势,也导致了政策的实施力度不够。

参考文献:

[1]曹震.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新时期外贸政策的调整[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86.

[2]张思婕.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转换与政策演变研究(1978―2008)[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5):27-29.

[3]陈晋文.对外贸易政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91-113.

[4]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3.

[5]祁延生.青海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问题[J].青海统计,2010(3):18-21.

[6]梅怡. 我国省域对外贸易形势及重点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2010―2012[J].中国市场,2014(4).

[7]梅园. 浅析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发展[J].中国市场,2014(1).

[8]冷振华.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业务的促进作用[J].中国市场,2013(2).

第4篇:对外贸易体系范文

关键词:技术引进;对外贸易;对策

一、技术引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表现

1.技术引进的目的,方式和结构发生了变化

随着企业技术引进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进的目的逐步从单一生产技术的引进转向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引进方式除了传统的购买设备与技术,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合作生产,作股投资,补偿贸易等,还出现了相互交换技术使用权,特许专营等新方式;大规模成套设备引进逐步被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引进所替代。这说明我国企业对技术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技术引进目标更加明确,方式灵活多样。

2.引进技术的来源多元化

部分发达国家对我国转让技术政策出现变化。技术引进主要来源地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瑞典,香港,意大利,法国,韩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部分发达国家注意到,只通过出口产品或设备方式而不转让技术将逐步失去在我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已开始调整政策,加强对我国的技术转让,并通过新一轮的技术合作达到重新占领中国市场的目的。

二、我国在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技术引进总体水平偏低,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偏少

受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的制约,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出口限制,我国引进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跨国公司输出的绝大部分技术属于二流的,所谓“市场换技术”只是集中在中低水平上,尤其在一些特殊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方面,发达国家仍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封锁。产业技术的发展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整体产业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整体工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技术装备落后。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中型企业反应迟钝、复苏缓慢,必然阻碍技术引进向结构优化、有序发展的方向转化。其次,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我国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综合创新。引进技术固然重要,但建立一个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机制更为重要。

3.企业用于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投资不足

引进技术只有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结合才能很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因此,一些国家都大幅度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投入之比是1∶8左右, 因而能做到第一台设备引进, 第二台自主制造, 第三台即能出口。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仅为1∶0.07.这就造成引进再引进,重复引进,长期不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三、推进我国技术引进的对策建议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支持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中心,形成比较健全的技术开发体系,在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上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效资源,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技术引进工作进行联合行动,开展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办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以企业为主、政府扶持、大学与科研院所参加的方式,广泛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共同开展投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等工作,通过税收优惠和加大国家财政投入的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投入力度,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加快建设企业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促进体系

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要求,重点支持企业引进电子通信、生物技术、民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石油化工、清洁发电、新材料、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具有市场潜力且在未来竞争中将取得优势的或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

积极开展多双边技术合作。通过加强政府间及非政府组织、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促进高新技术的引进;采取联合研究,合作攻关和对往等多种形式,扩大合作范围;拓展技术引进来源国,适应企业的技术需求引进不同层次的技术;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为双方企业和科研机构间进行研发和 技术合作牵线搭桥。

3.政府要加强对技术引进与创新的引导

由于技术的扩散和外溢,它具有一定外部性,政府应在技术引进与创新上加强引导与投入,这并不是忽视市场的作用,而是由于技术的外部性和现阶段缺乏有效的风险资本市场、技术市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政府应利用产业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急需的引进技术与二次开发创新给予支持和引导,解决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资金瓶颈。建立公用科技信息平台消除国内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分离,使国内自主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可以有效地结合。

4.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技术引进与消化再创新

要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紧密结合起来,要把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和自主创新工作结合起来,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技术引进与消化再创新工作。国家要提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提出有利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财税、人才等方面的鼓励政策,既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引进,又要切实做到真正引进了“技术”,探索由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 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7月.

[2]李喜岷:中国技术引进问题及其现状研究分析[J].云南科技管理,2001.3.

第5篇:对外贸易体系范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对外贸易

一、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对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毒饺子事件还未消除人们的顾虑,最近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标、四川广元的柑橘生了蛆,又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势在必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阶段推进我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也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保障农民收入的关键途径之一,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重点在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理论基础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交易双方对于面临选择的有关经济变量所拥有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在农产品市场上,质量安全信息是不对称,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降低食品的安全质量,对此生产者具有完全信息,而消费者具有部分信或完全无信息,在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机制作用,消费者仅仅凭借搜索和观察很大程度上无法确定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农产品市场的这种质量安全息不对称状况,使得市场效率降低,不能有效分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结果最终导致农产品市场蜕化为“柠檬市场”。

2.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新式贸易保护主义,其目的仍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术上的歧视性和实际效果的有效性等特点。它经常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表现形式。

3.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

(1)全程管理理论

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基础理论。六十年代初美国通用公司的菲根堡姆(A.V.Feigenbaum)最早提出全面质量控制概念,他认为:全面质量控制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这一概念逐步被推广至世界各国。

(2)过程追朔理论

这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向是超前的、大胆的理论运用。它要求农产品在生产过程行为应当达到可追溯,实现节节相对、环环相扣,并要求所以生产行为有记录,事后可再现管理的轨迹,从中寻找管理上的不足与问题,以便采取补救和纠正措施。

(3)关键点控制理论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以点带面,推而广之。

三、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质量问题

总体上,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有增长的趋势,且幅度比较大,2004年至今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出现了逆差。主要集中出口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我国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不断受阻,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最大受害国。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为由,对出口国家的产品课以进口环境附加税来限制、禁止其进口。也有许多国家利用 IS014000 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来拒绝和限制进口。可见,入世以后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的大门敞开了,但是门槛没有降低,非关税壁垒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1.出口的农产品本身质量上存在不足

(1)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的生产方式不利于生产的安全监督

很多农户缺乏必要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农民没有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进行生产。①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盲目购买、使用生产资料。②收获农产品时,往往是个人的经验对农产品的外观进行目测,以此作为质量和价格衡量的标准。

(2)农产品收购、储藏、加工中的不规范操作,危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民销售农产品时,竞争比较激烈,一些经营户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免违反职业道德,收购不合格、甚至是变质有害的农产品。有的商贩为了降低成本用发霉的农产品加工后出售,或者为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外观更好看,过多使用保鲜、防腐剂。

(3)政府监管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暗藏隐患

目前, 现有的监管机制仍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 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管理。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市场一般由多个部门对不同的阶段进行管理, 主要涉及的部门有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税务局、环保局、卫生局、农业局、畜牧食品局等。由于多部门执法管理, 农产品的不同阶段, 某些管理职能就可能出现交叉,往往会导致管理出现真空甚至导致部门之间的矛盾,削弱执法管理的力度,使得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2.出口的优质农产品比重较小

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仅占农产品生产的微小比重,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更是低,这样的质量状况不能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3.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

我国加工农产品产值仅为农产品总产值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分别少了22%和192%;我国在水产品加工量仅为30%;产前、农产品采收后处理能力占产量我国不及20 %而西方国家远员远超过了我们一倍。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整体上呈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品牌、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比较差,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还有待提高。

4.进口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高标准实施贸易保护――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影响

我国的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标准比较严格,导致出口的下降。非关税贸易壁垒种类繁多且变化多端,并有着很大的不公平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往往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出口初级农产品,这些出口农产品具有一定生产污染性,这种情况下非关税贸易壁垒增加了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的质量安全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用经济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决定农产品竞争的根本在与质量。

2.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设,逐步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应该包括政府标准和自律标准,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行业。必须在尽短的时间内,建立健全一套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既要符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用标准组织农业生产、评价农产品质量、规范产品流通、指导农产品消费。

(2)借鉴经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美国、加拿大、英国和韩国等与我国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的农业生产、贸易大国比较成熟先进,倾向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和加入WTO,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可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3)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及认证

要保障农产品安全,必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建立从源头治理到最终消费的监控体系十分重要,为便于追踪,建立农产品溯源制度。在农产品生产、过程加工中应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兽医规范(GVP)”“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先进的农产品安全控制技术, 推行安全措施验证制度,这样就可以提高农产品生产企业素质和产品安全质量。而对小生产者、经营者则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3.创新农业技术,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质的农产品

提高补贴水平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励从事农业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对不同的农产品培育、引进、推广要有不同侧重。规范使用农业技术,特别是农药的使用技术。

4.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龙头农产品出口企业示范带动

积极培植和扶持龙头出口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批具有影响里的龙头企业群体,拉动农产品出口企业,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汲取出口产品高质量的经验做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为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突破外国的技术壁垒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映. 绿色壁垒与中国农产品贸易[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23(1):98~102.

[2]徐海峰.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 山东林业科技,2007,168(1):81~84.

[3] 计宏伟、吴 海. 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的思考[J]. 企业家天地・理论前,2005(12):40~41.

[4] 高 芳.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北方经济,2008(1):51~53.

[5] 杨学礼.如何提升中国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J].口岸控制,2007,12(1):25~29.

[6] 张立富、张锦梅.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J]. 农业经济,2002(12):11.

[7]杨天和、薛庆根、褚保金.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J].世界农业,2006,330(10):1~3.

第6篇:对外贸易体系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产品;进出口贸易;优势;提升对策

对外贸易进出口产品按照技术水平来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低技术产品、一类是中技术产品、一类是高技术产品。下面本文就从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优势开始进行分析。

一、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以国际贸易标准为基础,按照Lall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截止到2014年年末,我国对外贸易产品大约有240多种,按照不同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行分类。可以将这些对外贸易产品分为11大类。通过这11大类,在按照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高技术产品,用符号HT表示;中技术产品,用符号MT表示;低技术产品,用符号LT表示。

(一)高技术对外贸易产品

高技术对外贸易产品主要存在优势的是电子器件、电子产品等。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电子器件及电气对外贸易产品的优势。从2000-2014年,我国电子器件以及电气对外贸易产品的出口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增长。特别是从2004年之后,优势地位是比较明显的。目前我国电子器件及电气产品的对外贸易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是其他高科技对外贸易产品的优势。从这类产品的出口情况来看,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这种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而从2005年之后,这种出口优势就变得特别的突出,并且这种优势一直不断增长,直到2011年。这种对外贸易产品还处于优势地位。

(二)中技术对外贸易产品

在中技术对外贸易产品当中,占有优势地位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工程类产品。从其对外贸易产品出口情况来看,从1990-2004年,这段期间是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的。虽在1991年间有所缓解,但是并没有改变其劣势的地位。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2005年之后,这种处于劣势的地位逐渐有所缓解,并且不断将劣势变为了优势。虽然在2009年,这种优势地位有所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工程类产品还是处于优势地位。

其次,是自动化产品。本文还是从其对外贸易出口情况来进行分析。在1989年前后,我国的自动化设备一直存于劣势,虽在这段期间劣势有所缓解,但是在1992年,再次回落到劣势中,并且一直不见翻转。直到2003年之后,逐渐好转起来,再次处于优势的地位。但在2009年之后又处于劣势的地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自动化产品劣势和优势地位一直呈现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最后,是加工工业产品的优势。从其对外贸易出口情况来看,从1986-2014年这段时间,我国加工工业产品类一直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虽然有的年有所缓和,但总体发展是出于劣势当中的,并且加工工业对外贸易产品并没有分工上的优势。但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我国加工工业对外贸易产品的劣势有所改善,并且转为了优势。总的来说,我国工业产品的劣势地位正在逐年改善,但还是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

(三)低技术对外贸易产品

主要从两个产品来看:一个是纺织服装类,另一个是其他。

纺织服装类对外贸易产品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从对外贸易产品出口情况来看,我国纺织服务类对外贸易产品一直处于优势的地位,并且这种优势地位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但最近几年优势地位缓慢下降。在1987年-1992年这段期间,纺织服装类产品发展是比较弱的,处于劣势的地位;在1993年发生逆转,处于优势的地位,在1996年再次处于劣势地位,在2000年之后则一直处于比较稳健的上升优势。

其他低技术产品。从其对外贸易产品出口情况来看,1987~1989年,我国其他低技术产品在出口上具有分工劣势。从1990年开始,一直为优势。从1993年起,这种优势在不断增强然后相对稳定,到2003年有所下降,之后又稳步上升。从产品进口看,1987~1989年,我国其他低技术产品在进口上具有劣势,从1990年开始转为优势,并且优势地位不断增强。从对外贸易实际比较优势看,除1993年和2003年优势有所减弱外,1990年以来我国其他低技术产品一直体现为比较优势地位,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可见,目前我国在其他低技术产品的对外贸易上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

二、提升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对策分析

从上文分析的数据结果能够看出,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产品处于优势地位的仍然是低技术产品。在高技术产品和中等技术产品上优势还并不是十分明显。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上面,我国的优势主要来自于加工贸易,这种比较优势不断的发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技的发展让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不断的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得不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及时加以调整。基于此,我国对外贸易产品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产业升级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不能盲目的乐观,同时也不能不自信的悲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重点扶持高技术产品

电子器件以及电气产品是高技术产品的一个代表,但是起初他们并不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在科技兴国等政策方针战略的领导下,其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含量在逐渐提高,其优势地位也正在彰显出来。因此,应该重视高技术对外贸易产品的出口,不断提高我国高技术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不断向着正方向发展。

(二)加大对中等技术产品的扶持力度

中等技术对外贸易产品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等技术产品对于我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等技术产品发展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都十分有利。基于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等技术产品的发展和提高,全面提高我国中等技术对外贸易产品的发展能力。

(三)取消或减弱对低技术产品的出口扶持力度

低技术对外贸易产品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是占有优势的,并且这种优势一直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我们要保持好低技术对外贸易产品的这种发展态势。(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平洋著.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 胡艺.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1).

[3]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第7篇:对外贸易体系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展趋势;政策;可持续发展

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

1、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直是以工业制成品出口占主导地位为主[1]。198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为49.70%,1990年所占比重为74.41%,2000年所占比重89.78%直至2013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21017.3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95%。与此相对应的初级产品出口所占份额就逐年递减,从2001年至今一直低于10%,2013年仅占5%。显然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初的附加值低,创汇能力较差初级产品出口占一半比例的状态转变为附加值高,创汇能力相对较强的制成品出口为主的状态。

2、进口产品仍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初级产品比重有所上升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实行“重出口、轻进口”的贸易政策[2],但即便如此我国进口贸易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在不断扩大。1986年我国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为86.83%,增长速度为0.79;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为13.17%,增长速度为6.81;。二十几年来,初级产品进口量不仅总体上增长速度不断攀升,而且所占比例也不断增加,至2013年初级产品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例高达33.75%。

3、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进口量不断增多。

2013年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额为6580.81亿美元,其中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进口比重相对比较大。虽然现阶段国际市场油价的浮动较大,给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进口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但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时代及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国内能源已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国内需求,由于能源稀缺会阻碍经济发展,我国还是会不断增加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的进口,因而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进口量不断增多。

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1、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

对外贸易依存度能够反应一国国内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发展的影响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3],其数值为一国或地区进出口总额除以一国或地区GDP总额。06年至08年期间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高居50%以上,09年至13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虽有所下降但也一直保持在40%以上,如12年47.00%,13年45.38%。对我国而言,由于外贸依存度高而国际竞争力低,一旦国际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诸如汇率,利率等),国内经济必然会出现一些困难。

2、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存在虚假繁荣

近些年来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是扩大态势[4],单就13年来看,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已达52%,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产品出口的结构层次还是比较低的。诸如鞋类、玩具等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出口份额较大、相对有优势的商品依旧是技术不高、所需劳动力较多的低端产品。即便是最近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机械产品和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也都是外商看重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将机械产品和一些高新技术产品所需劳动力较多的环节从发达国家搬到我国生产。在国际贸易分工中,我国仍处在较低的位置。

3、一些高档消费品进口激增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需求层次上升,对类似汽车的高档品需求有增无减。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其影响引深到国内导致汽车进口增长趋势有所下滑,但金融危机的笼罩还未散去,仅一年后我国汽车进口就激增,一直到现在我国对国外汽车的需求量还是有增无减。与对外国品牌汽车需求不断上升相反,对国内本土汽车的需求却停滞不前。现如今,国民对汽车的需求是可以被国内汽车生产力支撑满足的,此时外国汽车的进口量不断增加不仅会造成国内汽车产能过剩降低汽车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政策建议

1、“两高一低”产品减少出口、提高出口关税

“两高一低”即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近年来,虽然发达国家的资源、能源、环境状况千差万别,但都不约而同的将“二高一低”产品转入发展中国家生产,极力保护自己本国的资源、能源与环境。对外开放初,我国为了引进外资吸收新技术新产品,忍痛引入外国污染高的企业进驻我国投资生产。此外,我国资源、能源使用成本低,市场化滞后也会导致资源能源的浪费无节制低效率的使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要立刻改变这种现象保护我国环境与资源,加快改革,严禁大量出口“二高一低”产品,减少出口退税,征收环境税,努力发挥税收、价格在调节市场机制中的作用。

2、增加对能源与原材料的进口

截至2015年1月6日,原油价格已经跌破50美元/桶大关,业内人士认为,供给增加导致供大于求是原油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来看,乌克兰冲突可能结束、伊朗核问题缓和,对伊朗原油出口制裁也将放松、欧洲施行宽松货币政策等都是利空因素。

据此,我国要严格监控国际能源与原材料的价格走势,对能源与原材料的进口实行“多元化、长期”政策,“多元化、长期”即我国应尽量与多国签订长期能源与原材料进口合约,稳定供给,要避免出现由于进口渠道堵塞而引起的能源缺失现象,建立战略性物资的储备制度。其次加强和能源与原材料出口国其它领域的合作,实行捆绑式合作,以提高我国讨价还价的能力,改善能源与原材料进口决策,避免高价进口、低价出口现象。

3、提升国内消费水平,增加高档品出口

收入高的国家对价值大、技术高、加工精细的高档品需求多,而低收入国家则主要消费低档商品。也就是说若一个国家对中低档产品需求过多,那么其国内中低档产品生产企业必定会很多,而与高档品相关的产业由于需求少而发展不成熟。若一国国内以高档品消费为主,那么其与高档商品生产相关的产业必定会后劲十足的发展起来,在国内形成规模经济,继而在国际上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故我国若想增加高档品的出口,必须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提升我国需求结构。因此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健康合理的消费需求结构,是提高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新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8篇:对外贸易体系范文

[关键词]税制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对外贸易;贸易税制;税收协调

一、税制竞争力研究述评

随着1986年美国减税改革所带动的世界性减税风潮,税收竞争现象在全球普遍涌现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对于这种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竞相减税的发展态势,国内外皆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此不再赘述。近年来,又出现了与税收竞争相关的一个概念——税制竞争力,十分值得关注。在国外,一些政府、研究机构和学者已经做了相关研究,如2002年新加坡的减税改革引起了香港政府对其税制竞争力影响的关注。美国国会研究中心crs(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于2006年了《税收与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认为税收从三个方面影响着美国的国际竞争力。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近年连续关于税制竞争力的调查报告(kpmg tax competitiveness survey),通过一些指标分析各国税制竞争力的强弱。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年度《税制竞争力晴雨表》,以追踪各国税制改革动态。自2005年开始,加拿大的c.d.howe institute由多伦多大学教授、该研究所研究员jack m.mintz执笔,于每年9月一份关于81个国家(地区)的公司税制竞争力比较研究报告,主要通过宏观税负、资本有效边际税率等指标分析加拿大等国的税制竞争力。但从上述研究报告来看,无论是政府、社会中介机构,还是高校研究机构,其实都没有对什么是税制竞争力进行明确的界定。从报告的具体内容来看,有的侧重于一国税制对国际经济资源的吸引力方面,以低税负(重点是公司所得税)与其它国家竞争;有的侧重于税收制度与政策对其国家竞争力的具体影响;有的侧重税制改革的公平、合理、简化等方面。因此,关于税制竞争力,无论是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还是具体的评价,国际上尚未形成共识。

国内关于“税制竞争力”的研究相对较少,代表性的有:龚辉文(2004)较早地提出了税制竞争力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税制吸引国际经济资源和促进国内企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他认为,从宏观层面,税制竞争力是政府制度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微观层面,税制竞争力将直接转化为本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靳东升、龚辉文(2008)指出,“广义地讲,税制竞争力是指一国税制能够促进本国经济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能力。狭义地讲,税制竞争力主要是指一国政府运用税收制度和政策吸引国际经济资源和促进本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他们还提出影响一国税制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税制的公平合理程度、税负水平、税收优惠方式与优惠程度、出口退税政策、税收管理水平和国际税收协调水平6个方面,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评价指标以对我国现行税制竞争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黄炎(2009)认为,“税制的竞争力不仅仅来源于降低税率或是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而是涉及税制的一些基本方面。”但没有就此展开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税制竞争力”的出现是对“税收竞争”的延续、拓展和提升。如果说税收竞争主要是通过运用一些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和外国税基,则利弊皆有。多年来在国际上也一直存在关于“反对有害税收竞争”的纷争。而“税制竞争力”的提出,一方面,把税收竞争拓展到更广的视野。有竞争力的税制不应限于吸引外资,还要促进本国企业和产品及劳务参与国际竞争,即运用税收手段来促进本国参与贸易自由化与投资全球化。另一方面,把税收竞争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如果说传统的税收竞争主要是停留在一些政策层面的问题,如降低所得税税率、提供某些税收优惠等,那么有竞争力的税制已上升到制度层面,强调通过税制的整体优化设计来促进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二、对外贸易视角的税制竞争力解析

开放经济条件下,税收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税制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也越来越明显。一国税制能否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体现出与他国相比较而言的竞争优势,意味着该国税制是否具有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亦是税制的国际竞争力;在本文中,税制竞争力等同于税制的国际竞争力。由于现有的关于税收竞争及税制竞争力的研究大都是从吸引国际经济资源的角度,而对于国际贸易领域的税收竞争及相关税制竞争力则鲜有涉及,因此,下文将侧重探讨后者。

1、对外贸易税制竞争力的涵义。

首先,有国际竞争力的贸易税制应能促进三个层面竞争力的提高。市场竞争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竞争中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比较者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一国的对外贸易税制在与他国税制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中具有比较竞争优势,能有效促进本国的国家竞争力(宏观)、产业竞争力(中观)和企业竞争力(微观)等三个层面竞争力的提高,那么这样的税制必然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税制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指对外贸易税收制度及政策促进本国产品和劳务出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应能促进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竞争力提升转变,使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关于一国贸易竞争力的来源,古典贸易理论认为由其绝对的生产成本的高低所决定;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由其相对成本,即所谓的“比较优势”所决定;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一国可以通过政府的战略性干预来提高本国的贸易竞争力。税收制度显然属于政府的战略性干预工具,通过相关进出口税制的合理设计可以促进产品和劳务出口,并通过税收手段适度地限制进口,以提高本国的贸易竞争力。

其次,有国际竞争力的贸易税制应是竞争性与协调性的有机结合。竞争性意味着通过税收竞争手段(如出口退税和适度的税收补贴)促进出口,增加本国贸易利益;协调性则意味着当与贸易伙伴国发生贸易摩擦甚至贸易争端时,在wto的框架下通过相关税收协调手段来协调各国的贸易利益,化解贸易纠纷。经济全球化下代表各国主权利益的税收措施在影响商品、服务和技术等跨国流动时的作用越来越大,引发了各国税法与wto规则的冲突,涉税贸易争端日渐增多①,wto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干涉成员国制定其国内税收政策的自由。这些贸易争端意味着许多国家都将税收视为提高贸易竞争力的工具,而这些税收竞争很容易引发wto规则与各国国内税法及国际税法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最后又必须在wto框架下找到妥协机制。wto越来越关注税收问题,这种关注不仅是确保各成员国遵守wto的各项协议,各 国的税收政策、行为和措施也越来越被wto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prm)监控。这预示着wto对税收的干预力度将继续增大。可见,一国税制的国际协调能力本身也属于国际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在各国税制相互影响不断增强的外部约束下,税收竞争与税收协调有机结合的贸易税制才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

2、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税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我国现行税制中对贸易竞争力具有直接影响的是进出口环节的相关流转税收,主要包括关税、国内税和出口退税。它们通过税收作为产品与劳务价格的组成部分而直接影响产品和劳务的竞争力。另外,企业所得税虽不是直接对产品或劳务征收,但它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得税优惠还能起到出口补贴的作用,因此,对贸易竞争力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认为,目前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税制竞争力的突出问题有三:

一是货物贸易的出口退税不彻底,政策频繁调整,影响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行零税率的彻底退税,既符合wto倡导的中性原则,又有利于保护本国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是最能体现出口退税的税制竞争力的理想模式。许多国家都把出口退税作为一种中性的贸易制度,基本都是“应退尽退”,而我国则例外。基于不同时期的外贸形势、财政负担能力和产业调控政策的多方考虑,我国政府不断地调整出口退税:从1995~2003年,我国对出口退税率进行过10次大范围的调整。特别是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出口退税新机制,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实际上是将“应退尽退”的中性退税原则转变为“差别退税”的非中性原则,出口退税从此在很大程度上由一项制度演变成为政府调控出口和产业结构的政策工具。这种演变不仅体现在2005~2007年为减少贸易顺差、缓解贸易摩擦压力而多次调低退税率。更通过2008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6次调高退税率而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认为,出口退税政策的频繁调整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出口,却有违彻底退税的中性本质,不能充分体现税制竞争力,更给出口企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得不偿失。

二是服务贸易不能出口退税,削弱了出口竞争力。我国的服务贸易近年来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虽然原因众多,但其中的税收因素不能忽略。我国对货物和部分劳务征收增值税,而对另外的大部分劳务征营业税,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并存导致的重复征税是严重的税制缺陷。这不仅使两税的界限不易分清,增加税制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更重要的是,营业税主要按营业额全额征税,存在重复征税,增值税链条也因大部分劳务征营业税而中断。反映在出口上,出口劳务由于前面环节的重复课税而无法实现“零税率”,不能实行出口退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服务贸易“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价格竞争力。

三是我国对外贸易税制的国际协调能力亟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世后我国的税收制度及税收政策多次被贸易伙伴国质疑、指控为不符合wto规则,防范与应对涉税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较弱①;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新一轮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的出口产品近年来频繁地遭遇诸多贸易伙伴国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特别关税等。比如,2009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57起反倾销、9起反补贴,总金额约有102亿美元的规模②。而我国对他国却较少采用贸易救济措施。朱智强(2006)指出“我国近年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倾销与国外反倾销的双重威胁,总的来看,外国对华反倾销诉讼以及征收反倾销税的案件要远远高于我国运用反倾销贸易保护措施,即所谓‘外多’而‘内少’。”因此,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反他国税收竞争方面,我国现行的贸易税制尚欠缺应对机制。

三、以提升税制竞争力为目标,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税制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笔者认为,有利于对外贸易科学发展的税制无疑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1、以人为本。税制设计应多考虑微观经济主体,通过税收的收入和调控功能,重在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并具有保持竞争优势的潜力以参与国际竞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该国企业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前总统里根1986年在美国推行减税政策时讲了两句话,至今令人深省:一是美国通过改革保持美国的创新精神;二是提高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该原则至今仍值得我国借鉴。

2、全面、协调发展。应注重对外贸易各税种筹集收入与调控进出口的职能作用的协调配合,合理把握各税种的着力点和平衡点,既要保持对外贸易税收收入的科学增长,更要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比如,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是关税税率不断降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效应逐渐减弱,那么如何更科学地发挥国内税的替代作用则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再如,对于出口的结构性调控,采用出口关税来替代出口退税,或许是更符合国际惯例的选择。

3、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税制本身应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提供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企业形成合理的政策预期,进行长期规划;另一方面,税负不能过重,“竭泽而渔”只会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逐年递增,甚至是超速增长的现象一度引起关注,宏观和微观税负是否过重也有诸多争议。从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把提高外贸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作为税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税制竞争力的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必须树立对外贸易的全球战略意识。现在我国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任务,更需要用宽广的国际视野来考察对外贸易税制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特别是经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经济格局必将发生很大变化。鉴于许多国家已开始着手实施以提升本国税制竞争力为目标的基础性税制改革,那么在各国税制相互影响和相互竞争日益加剧的新一轮国际税收竞争背景下,思考和研究“后危机时代”如何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税制的国际竞争力,无疑是必要而紧迫的。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9篇:对外贸易体系范文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04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04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