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范文

对系统科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系统科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系统科学的认识

第1篇: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5-0070-06

系统科学哲学的研究是系统科学相关研究的思想基础。系统科学哲学不同于贝塔朗菲、拉兹洛等人提出的系统哲学,从学科定位看,前者属于具体科学哲学问题的探讨,后者属于自然哲学的探讨,也有学者把二者等同对待。[1]论纲可以成为系统科学哲学展开研究的重要框架,苗东升曾经做过相关研究[2]1820,从国际视阈看尚显不足。随着近些年来系统科学的高速发展,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在国内外系统科学研究差异比较[3]的基础上,从一般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系统阐述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尝试为系统科学哲学的研究提供研究纲领。

一、系统科学哲学之本体论

系统科学哲学本体论的研究是以一般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为基础的。“本体论”这一范畴最早是由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首先提出来的,他将其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4]35。简单来讲,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理论”[5]6667,“是对是、存在和实在的最一般的学科或研究。 这个术语的一个非正式含义是指,……即哲学家思考世界由什么构成。……但是,更正式的含义,本体论是通过确定所有本质范畴和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表征实在的形而上学方面。”[6]2122 “本体论的首要任务是提供范畴的详细目录,即实在的最一般分支。”[6]23

系统科学哲学之本体论研究比一般哲学本体论研究要具体一个层次,或低一个层次。系统科学哲学本体论研究从系统科学基本范畴开始,涉及系统及其系统的关系性存在本身的问题、系统演化与生成问题,以及对系统科学的元研究等问题。以哲学上的本体论范畴为基础,本文把系统科学哲学之本体论的研究内容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系统科学基本范畴或“语词系统”。吴彤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提出学术研究应该从基本概念开始的思路,他认为对于复杂性科学或非线性科学的研究应该从复杂性、非线性的概念或含义开始。[7]系统科学涉及范畴很多,尤其是在不同学科中又存在不同含义。库恩后期试图在某种程度上用“语词系统”代替其有重要创建但富有争议的“范式”范畴,对系统科学语词系统的研究,是作为范式的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库恩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就是用一套新的语词系统代替原来旧的语词系统。[8]金吾伦对库恩语词系统的主要性质进行过总结,总体上说就是“由一套具有结构和内容的术语构成;诸术语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网络。一本辞典就是具有一套特定结构的词汇”[9]。系统科学范式已经逐渐形成[10],一种新的语词系统将逐渐代替经典科学的语词系统,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诸多系统科学范式下的术语或范畴开始出现并逐渐代替经典科学的诸多范畴。Flood和Carson在系统科学研究中,简要介绍了61个系统科学范式内的术语和概念,如组织整体、关系、反馈、输入、输出、环境、开放系统、内稳态、熵、适应性、控制论、黑箱、正反馈、负反馈、整体论、系统方法论等。[11]521Ackoff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识到了“系统”这一概念在当今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他试图建立起一个系统概念的系统,在他的体系中,主要介绍了11种系统类型、4种系统变化、11种系统行为类别,另外,他还对系统及其元素之间的关系、适应性和学习、组织等涉及的共32个范畴或术语进行了系统探讨。[12]吴彤也对系统科学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1314]语词系统的研究是伴随着系统科学发展而发展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术语或范畴的扩展;二是术语或范畴之间组成的网络关系的发展。

第二,系统的存在状态及其特征。这里的系统包括贝塔朗菲提到的“实在系统和概念系统两类”。[15]460国外诸多学者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贝塔朗菲对系统的界定以及对系统特征的研究[16]、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中第一部分“一般系统论”的探讨[17]、邦格的科学唯物主义以及系统本体论的探讨[1819]等都属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内也有诸多学者对系统进行了研究,如等人的《现代系统科学学》的第一部分“基础系统论”基本上都属于这方面的研究[20]3165;苗东升在《系统科学大学讲稿》中对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环境、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属性、系统的形态与状态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说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存在的系统的状态及其特征。[21]系统的演化也是系统的重要存在状态,所谓系统的演化,“包括系统的孕育、发生、成长、完善、转化、消亡等”[22]42。演化特征是系统科学区别于经典科学的重要特征,因此,对系统演化特征的研究也是系统科学本体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系统的存在状态及其特征的研究为系统科学哲学的探讨提供了现实材料,同时它也是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逻辑前提。

第三,系统科学的元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系统科学的学科定位、系统科学的存在状态、系统科学的发展演化、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等。诸多国内外系统科学研究的学者几乎都涉及了这方面研究,只是研究视角、问题不同。几乎每本系统科学著作在开篇或第一章都会直接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自钱学森以来,诸多国内外学者都构建了自己的系统科学理论体系,这些研究都属于该方面内容。Gigch在20世纪80年代初做的系统科学分类学研究也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代表,他以系统科学主要关注的问题为出发点,依据两个不同的标准对系统科学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把系统科学分为理论本体型、应用本体型、理论概念型和应用概念型四种不同类别,并对应着不同的系统理论类型。[23]179191当然,在这个方面,对系统科学各论,如一般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学等相关学科存在状况的研究,也属于系统科学哲学本体论研究的范围。

二、系统科学哲学之认识论

认识论是由“苏格兰哲学家J.F.费利尔在《形而上学原理》(1854年)一书中首先使用的”。[4]719在《剑桥哲学辞典》中对认识论进行了明确阐述:“认识论:知识和辩护的本质的研究;具体说,是对知识和辩护的(1)定义特征、(2)存在的条件和来源、和(3)限制的研究。这三个范畴代表了传统哲学三个方面的争论:知识和辩护的分析、知识和辩护的来源(如唯理论和经验论)和关于知识和辩护的怀疑论的生存能力。”[24]273“认识论试图解释知识和理性信仰的本质和范围。它的范围也包括阐述和评价各种怀疑论结论的论据。”[6]270徐向东把传统认识论的研究归结为五个问题:分析问题、划界问题、方法问题、怀疑论和认知辩护问题以及价值问题。[25]简单总结为一句话:认识论回答认识或知识如何可能,主要探讨作为存在的认识的本质及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对认识的辩护等。

系统科学哲学之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系统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这里的知识主要指系统科学科学学科(钱学森等人称之为系统学)的知识,也包括技术学科和工程学科。系统科学哲学认识论的建构论转向使其在研究内容方面明显区别于经典科学。系统科学的认识论研究在学科内部具有重要地位,甚至Gigch直接把系统科学称之为认识论领域的学科。[26]对于该问题的探讨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系统如何可能。系统的存在是系统科学知识可能的基础,因此对于该问题的探讨是系统科学之认识论研究的首要内容。和经典科学的研究类似,国内外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也主要存在两个对立的观点:实在论与建构论,部分观点处于二者之间。实在论观点认为,系统客观存在于现实世界,系统科学是对现存的系统进行研究的科学。部分国内外学者坚持实在论观点,国外较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系统哲学家邦格,他认为:“每个事物都是系统或系统的成分。这一原理对具体事物和观念都同样适用。原子、人、社会以及他们的成分和由它们所组成的事物都是这样。”在他看来没有孤立的事物,“世界是系统的世界”[18]1120。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也是典型的实在论观点。国内学者中,大多数都持实在论观点。如苗东升认为:“现实世界中系统是绝对的、普遍的,非系统是相对的、非普遍的……一切事物都以系统方式存在”[22]22;许国志等人编辑的《系统科学》也持这样的观点,认为“系统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之一”[27];另外,李曙华[28]、[20]、邹珊刚[29]等人的著作也都是建立在实在论基础之上。持建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是Klir,他认为:“所有系统都是人工抽象物。它们不是自然呈现给我们被我们发现的,而是我们通过我们的感知和精神能力在经验领域内的建构。要求与真实世界对应的系统概念是虚幻的,因为没有办法核实如此的对应。除了通过经验以外,我们没有机会接近真实世界。”[30]88,[31]Bhola同样认为系统“边界”不是先验存在,而是被系统思考者在主观内容上为了专门的需要建构起来的。[32]Boulding认为:“系统没有必要与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相联系。它研究所有从任何具体情景和经验知识中抽象出来的可以想象到的关系。”[33]当然,除了坚持这两种观点的学者以外,还存在大量学者像哲学认识论研究一样行走在实在论与建构论之间,本文不再多述。总之可以说,对该问题的回答,两种观点并行,国内实在论观点占优,国外建构论观点占优。

第二,系统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是哲学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当然在系统科学哲学这里也必然是一个重要的需要探讨的问题。哲学认识论对于知识如何可能的探讨是不区分经典科学与系统科学的,但是以前哲学探讨所针对的或主要使用的基础性资料都属于经典科学知识。无论是从知识本身的特征还是从知识的获得途径看,系统科学知识相对于经典科学知识都发生了重要变革,这必然为系统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提供新的材料。系统科学知识的出现和发展必将改变传统认识论中的某些观点,同时,也使新的认识论观点成为可能。国内外对该问题的具体研究现在还比较少,日后有待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对于该问题的回答,同样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实在论或建构论,以及行走在二者之间。在经典科学界,实在论观点明显占据主体,但是,在系统科学界则明显不同,建构论已经逐渐成为了系统科学界的主流观点。[30]对系统持实在论或建构论观点的人基本上对系统科学知识持相同的观点。在系统如何可能问题的探讨中已经对主要代表人物进行了说明,不再重复。国内系统科学界大多数学者都坚持实在论观点。对于系统科学知识如何可能持建构论观点的人除了上文提到的Klir以外,Vmos也是系统科学建构论的重要代表。[34]总之,对于该问题的回答构成了系统科学哲学之认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第三,系统科学的认识如何可能。认识如何可能是对系统科学认识本身的探讨。哲学的认识论主要研究认识自身,认识的本质、结构、过程等。系统科学哲学认识论的这部分研究内容即是建立在哲学认识论基础上对系统科学认识进行哲学探讨。苗东升系统科学哲学论纲中的认识论即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2]1820系统科学的认识过程相对于经典科学的认识过程而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不再依托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模式――“观察―归纳”或“假说―演绎”。系统科学认识模式逐渐转化为哲学思辨、系统仿真建模等方式,如一般系统论就是通过哲学思辨获取系统的相似性或同型性,从而建立系统的一般理论;控制论也是通过思考动物与机器的结构同型性或相似性而创立的理论。正是由于系统科学认识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必然要求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进行专门探讨,通过对认识的结构、认识的过程、认识的方法等的深入研究洞悉系统科学认识的本质。这种研究不仅可以推进系统科学认识方法的发展,进而推进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的进步,还可以反过来影响哲学认识论的发展。系统科学认识论相对于一般哲学认识论而言,更加接近具体科学,必然为更一般层次的哲学认识论的发展提供重要例证,推进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国内外系统科学界对这个方面的研究都不是太多,且有待深入。国外系统哲学界基本上不在这个视角上进行探讨,但是他们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中渗透着诸多这方面的内容。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太多,李建中对系统认识论的研究属于这个方面,他在比较了黑格尔、马克思的认识论基础上对系统认识论进行了一定探讨。[35]苗东升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讨。[2]1820,[36]在这一角度上,系统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研究存在诸多交叉之处,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对认识过程的研究事实上就是对认识方法的研究。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成为沟通系统科学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桥梁。

从系统科学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和研究内容、问题来看,它并没有带来认识论领域的根本变化,只是为认识论的研究增加了新材料、提出了新问题。或者说它并没有带来认识论模式的变革,只是改变了不同观点在认识论中的地位。系统科学认识论的研究会伴随着哲学认识论的研究永远进行下去,也许人类理性永远无法得出确定性的结论,正像哲学也许正在做一件注定失败的事情一样。[37]

三、系统科学哲学之方法论

一般来讲,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5]8。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科学哲学界关于方法论的研究出现了一股新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对科学理论静态的逻辑分析,从而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史联系起来,如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都试图从方法论角度说明科学理论的革命和发展。[4]205在《剑桥哲学辞典》中给出了一个兼容以上但更偏重于后者的论述:“方法论是科学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与知识论密切相关,探究科学达到关于世界的预置真理的方法和批判性地探究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在科学中理论被承认的问题,证据和假说之间确证关系的本质,科学断言能被观察数据证伪的程度等这些问题都是方法论所关注的问题。”[24]700总之,在当今科学哲学界,方法论在两种含义上被使用:一是论“科学研究的方法”,即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二是科学的规范性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到培根的《新工具》,以及国内李志才等的《方法论全书》、吴彤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黄欣荣的《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等都是在第一种含义上使用方法论的。第二种含义是知识如何获取或为获取的知识进行逻辑辩护。从波普尔、库恩,到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

系统科学哲学之方法论即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获取系统科学知识的路径及其特征。“系统科学首先具有科学方法论的意义”[2]1820,进一步讲,系统科学就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20]13,[23],[29]1,[3840]Klir把系统科学方法论看作通常意义上一门学科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41],Flood等人也提到“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通过方法论把它的概念应用到当今的解决问题、计划和决策当中”[11]5。国外系统科学界探讨的系统科学方法论主要涉及硬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批判系统方法论等,但主要是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对方法进行系统的哲学研究;国内相关研究刚刚展开。本文把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内容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第一,系统科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论方法,因此,对系统科学方法具体内容的探讨就成为了系统科学方法论的首要也是基础性内容。从时间顺序来看,系统科学方法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系统科学方法(一般称老三论时期的系统方法)[42]、自组织系统科学方法[43]和各种系统思考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体系即分类学探讨是该部分的第二个研究内容,即以具体方法的研究为基础系统梳理系统科学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并尽可能建立起系统科学方法体系。国内外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方法相互关系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但是对于所有的系统科学方法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国内外少有系统研究。把系统科学方法论内部方法的相互关系进行过初步分析,划分了三个层次:“系统科学方法论原则”;“以各种理论为出发点的各种认识系统规律性的方法,处理系统一般问题的方法”;“针对某类具体的系统问题的方法”。[20]613614对系统科学具体方法的分类学研究为方法论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体系化的研究对象。

第二,系统科学方法的性质、特征及其原则。系统科学各方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体系。对这些方法的性质、特征以及原则的探讨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特征,有利于系统科学方法的普遍运用,也使得系统科学方法自身更加系统。魏宏森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就对“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系统科学方法论具有的特征[42]6470,但是笔者认为,作者所谓的特征应该是系统科学方法的特征而非方法论的特征。当前学界诸多对系统科学方法论性质、特征和原则等的研究事实上都是对系统科学方法的相关研究,对方法的研究恰恰是方法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吴彤在具体阐述自组织方法的基本内容基础上研究了自组织方法论的几个重要特性[43],朴昌根对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总结[44],Laszlo对系统哲学方法论的原则以列表的形式进行了说明[45]。对系统科学诸多性质、特征等的研究对于方法的实践应用以及方法论研究都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元研究,即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特征及其哲学意义。这部分内容属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元研究,即对系统科学方法论自身进行的研究。系统科学方法论是以哲学上的方法论为基础,区别于经典科学方法论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系统科学方法论学科地位的研究涉及其与系统科学哲学、系统科学的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认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系统科学的整体发展大有益处。所谓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特征是指与经典科学方法论的差异,深入理解两者的差异才能从根本上弄清系统科学方法论相对于经典科学方法论所引起的革命性变革所在。对这种变革的探讨是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系统科学方法论学科性质的认识反过来会促进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总之,对方法论的元研究至关重要,Warfield认为,科学由两部分组成,“主体”和“方法论”,他认为:“没有方法论的主体就像没有身体的脑袋;没有主体的方法论就像没有脑袋的小鸡,在血腥的牲畜棚里戴着枷锁扑腾。”[46]

第四,系统科学知识是如何获取的。以系统科学知识为对象的方法论研究在学术界尚未引起重视。传统科学哲学主要就是探讨方法论问题,从孔德等人的实证主义到波普的证伪主义,再到库恩的范式理论、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等都是为知识如何获取提供理论辩护,但是他们的理论主要针对的是以实在论为认识论基础的经典科学知识。对于部分坚信实在论的系统科学家而言,传统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虽然存有诸多争议但依然适用。系统科学认识论方面的建构论转向必将引起方法论的重要变革。以建构论为基础的系统科学知识如何获取,或者说是否存在获取这种类型知识的原则或方法就成为了系统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笔者认为,由于系统科学知识及领域的特殊性,相关的方法论研究前景广阔,甚至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复苏传统科学哲学,笔者将另文专门探讨该问题。

第2篇: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范文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是林学最主要的二级学科,具有基础面宽,实践性和区域性强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作为森林培育学基础科学的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气象学、土壤学、地质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林业生产实践中,对于森林培育学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当前林业的主导功能已从简单的提供木材转向维护生态平衡转变。因而,森林培育学的目标、范围、理论和技术体系已大大扩展,但是在系统科学理论的运用上则明显滞后,与生产上对系统科学的迫切需求形成鲜明对照。很多林业生产实践都具有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综合性特点,要将这些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理论综合协调起来为森林培育服务,因而,在森林培育学教学模式中要广泛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丰富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优化森林培育学的教学环节,培养更加符合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对森林培育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1森林培育学教学过程中系统科学理论知识的不足

森林培育学是以生态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核心,但是生态学科已广泛采用的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并未引入到森林培育学中,大多数森林培育学科的研究人员对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仍然感到陌生。目前大多数森林培育学教材或著作,仍以个体生态学或群落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尚未充分体现系统科学理论的思想。现在生产上已普遍认识到,造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科技知识集成,需要多方面人才的通力协作,只有在系统思想指导下,才能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才能正确处理农、林、牧之间的关系[2]。森林培育从采种、育苗、造林到抚育采伐,涉及一系列各个方面的技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适用于造林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如何将这些新成果进行优化、组合、配套,在生产实际中发挥更大作用,更是迫切需要系统思想的指导。目前,生产实际需要和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之间存在着较大距离。由于林学专业本科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关于系统科学的课程,这就使得从林业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没有形成扎实、完整的系统思想,这对于他们即将面对的造林这一越来越复杂的系统工程,并未做好知识结构和思想上的准备[3]。所以,缺乏系统思想和理论的全面指导便是森林培育学理论基础的不足之处。同时,在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理论的支撑,整个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分配比、时间安排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教学方式单一,没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效果较差,缺乏师生间的良好反馈;实践教学单一,难以适应林业生产实践的需求;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配置不太合理。即使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也都是不系统、相互割裂、片面的、无序的,没有把整个森林培育过程和森林培育学的授课环节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因而,急需采用系统科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优化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过程,从而形成一套高效、系统、合理的教学体系。

2系统科学指导和丰富森林培育学是大势所趋

系统科学是20世纪中叶形成、近几十年来发展十分迅猛的一个大门类新兴学科。它把事物看作系统,从系统结构和功能,从系统的演化,研究各学科的共性规律,是各门学科的方法论和基础[4]。系统科学理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它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从系统科学来认识森林培育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把森林培育学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分析研究,统筹全局,立足整体,对森林培育学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思维方式和重要手段。三论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从它归纳总结出的三大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是森林培育学取得优化教育效果的重要理论基础。信息论是研究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教学关系系统,是关系教育信息如何传递,变换和反馈的理论,教育控制论是在教育系统中,运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教师的行为,从而达到既定目标的理论,教育系统论是把教育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教育目的、内容、媒体、方法、设施及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多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它是一个整体,整体与各部分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从而使得在整体层次上会涌现出各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新特性。由于森林的多目标和多种效益,森林培育从来就不是林业专业和林业部门所能独自完成的事情,它还涉及社会、经济、土地资源、农业、水利、畜牧、环保、旅游等诸多方面。因此,森林培育学涉及的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还涉及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系统。对于这样一个需要处理多个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仅仅以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就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必要用系统科学来指导和丰富森林培育学的有关理论,使森林培育学建立在更加宽广、稳固的基础之上。

3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森林培育学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3.1基于整体性原理的森林培育课程体系优化设计为了配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策略,应对课程理论教学时间的压缩、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课程知识要求发生转变,基于系统科学中的整体性原理,探讨森林培育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模式:①合理优化森林培育学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数量配置比例。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平衡理论课教学学时数量、提高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时间、增加课堂讨论和课程阶段性专题论文等。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②融入系统思想到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考虑专门用2~3章节来论述营建森林生态系统的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把森林培育作为一项真正的系统工程。③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中,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以生产实践中的技术实例为核心,通过解析讲授课程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尤其是突出目前生产中形成的、推广辐射面较大的新技术解析,使理论教学向突出重点、辐射全面方向努力尝试。通过课堂问答、课堂讨论和专题论文交流,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性,进一步活跃教学气氛,从而在相对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了大纲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并促进学生课后复习并自觉补充教材内的其他内容。④优化森林培育学的实践环节。在教学实习中增加森林培育学中的新技术和新理论,如天然林和人工林抚育间伐设计、造林和营林各环节的实地考察、造林和抚育工作的质量检查验收等实习内容。聘请生产中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技术员现场教学,从而在现场把课程理论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效果良好的生产实践第二课堂。

3.2基于反馈性原理的森林培育学课程反馈信息平台的建立构建森林培育学课程反馈平台体系,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学生将自己对任课教师授课的总体评价(包括讲授方式适宜性、举止言谈的示范性、讲授内容可接受性、教学互动性、课件可利用性、讲授语言表达准确性等等)反映在平台中,通过教师在平台中查看结果和教务处、学院的具体反馈意见,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克服问题,改正错误,及时修正课程体系中的具体措施。同时,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将教学课件、复习思考题等在教学平台上公布,并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答疑辅导,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获得更多感兴趣的课程知识,也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学生与教师接触时间较少的问题。

3.3基于有序性原理的森林培育学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模式设计①通过教辅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的感观认知度。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课堂中的理论教学难度较大。为此,在教学中通过将生产实践各环节的图片、表格等资料与理论内容密切结合的手段,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同时,还使用必要的实物和生产实践影像资料,加深学生的实践感观认识。②通过持续调研总结有效地缩小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的差异度。同时,为了解决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与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发展较快间的矛盾,授课教师结合科研、会议、调研等,不断收集素材,并及时整理,整合到教学中。如国外的机械整地、迹地清理,国内西北地区的新整地方法,生态公益林抚育新方法,风景游憩林改造技术等。

第3篇: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系统科学;工业产品:设计方法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与当时的科技和哲学思想相关的。工业产品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并且受到此阶段科技和哲学认识的制约。从工业革命时代一直到20世纪末。机械唯物主义是占据一定地位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孤立、静止、片面的一面。而系统科学的出现给现代人的认识带上了一个新台阶。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工业产品,将给产品的设计带来新的视野。

1 工业产品系统、元素与环境

工业产品是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元素组成,同时又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同时工业产品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离开了环境,工业产品系统就成了孤立的、封闭的系统。因此,元素和环境对研究工业产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工业产品系统概述

工业产品是否是系统,是否具有系统的特性?让我们先来看看系统的定义。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郎菲定义为:“处于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相互联系(从而形成组织整体)的元素的集合。”这说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具有整体性的行为和功能。

每个工业产品都是由一定的元素组成的,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组成了一个新的整体,具有新的产品功能。如工业产品冰箱的各个组成部分由压缩机、冷凝器、温度控制器、箱体等,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就成了一个具有冷冻、保鲜功能的新产品。而如果把这些零件单独的扔在一起,就成不了特定的产品为人们所使用。这表明,工业产品是—个系统,它符合系统的一般定义,具有系统的普遍特性。因此,我们因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工业产品进行系统的考虑与研究,以便工业产品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1.2 工业产品的元素

系统科学认为:“构成系统的最小组成部分或基本单元,即不可再细分或无须再细分的组成部分,称为系统的元素。”并且,“系统内部诸元素不是毫无关系的偶然地堆积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否则它就不是一个系统。”如冰箱中各元素(压缩机、冷凝器、温度控制器、箱体等)相互作用,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才使这个整体产生保鲜、冷冻新的功能,否则只是一堆普通的工业零件。

1.3 工业产品的环境

任何工业产品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和环境保持着密切联系。长期以来,人们对产品环境的理解只是从产品使用的自然环境着手,把产品使用的地点当成了产品的唯一环境,而忽略了其他因素。这是简单的、线形的环境观。为了更加全面理解工业产品的环境,先来看看系统科学中环境的含义。“所谓系统的环境。指的是与系统组成元素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和。”这说明环境是系统之外所有与之相关联的事物。可见,产品的环境并非仅仅指产品使用的地方。而是产品系统之外的所有与它有关联的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等因素。当我们分析产品与其环境的关系时,应当将产品作为其环境所构成的大系统的元素,从而使环境的功能最优化。

因此,工业产品系统、元素以及环境,这三者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工业产品系统决定着产品元素,同时元素的组成制约着产品系统。环境对工业产品系统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产品通过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可以使产品自身更加稳定。从而给产品用户带来方便,给人类带来舒适的生存环境。

2 工业产品系统的功能

“凡系统都有自己的功能,这是功能的普遍性。”前文已说明工业产品是系统,那它就有功能。如手机的功能是通信,并且系统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多种功能。手机不仅满足通信功能,还有娱乐功能等。

另外,“系统的功能还与环境有关。同-一系统对不同功能对象可能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对象选择不当,系统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即所谓‘大材小用’。”冰箱具有保鲜冷冻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在夏天的时候把冰箱门打开来降低房间的温度。这会对产品系统功能的发挥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总之,系统的功能由元素、环境共同决定。

3 工业产品系统的特性

工业产品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由许多部分组成。由于人们长期受线性思维的影响,把工业产品看成是线性系统。在这种思想下,人们往往只注重产品的各个部分,而忽略了对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重视。工业产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主要有整体性和自组织性等特性。

3.1 工业产品的整体性

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往往有这种现象,设计师在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结构或外观时,总喜欢把这种样式附加到其他产品中去,即便这种样式与该产品的功能不符合。为什么一个工业产品的组成部分均来自于其他经典产品样式,而整体效果却并不理想呢?那是因为工业产品系统的整体性强调的是综合性,目的是总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组分叠加。设计师陷入了对产品局部功能的追求。而忽略了对整体的考虑,从而破坏整体功能。只有处理好各部分的关系,才能使产品的整体功能得以发挥。仅仅认识部分不可能真正地认识整体,单单从整体来把握对象而不深入到部分也不可能全面地认识整体,必须将两者统一起来。

3.2 工业产品的自组织性

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经常抱怨,自己满意的设计作品却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只是主观的认为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欣赏能力有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设计师没有认清产品自身的规律。把自己的意志当作产品本身的规律。工业产品作为系统,有它自己特定的规律。如果设计师能按照产品自身的规律去设计,那么上面的现象将会得到根本好转。

按工业产品自己的规律进行设计,在系统科学中称作自组织性。“自组织是开放系统在内外因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下,自发地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活动。”并且“自组织表示系统的运动是自发地、不受特定外来干预地进行的。其自发运动是以系统内部的矛盾为根据、以系统的环境为条件的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系统的自组织常常与系统的自发运动相联系,是系统本身存在的客观规律。工业产品系统的自组织作为一种客观现象体现在产品处在自发运动、自发地组织起来、自发地形成结构的过程之中。

4 系统科学的工业产品设计方法

4.1 工业产品的整体性设计

工业产品的整体性特性要求产品的整体性设计,整体性设计原则就是各组成元素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平衡各个方面,而不是只求一点。我们在设计时应该从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来研究产品的功能以及它的运转规律。那种只追求 经济不注重质量,或者只追求外观而不注重实用的产品都不是一个好的产品。只有各种元素相互和谐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并且我们追求的是产品的整体优化。系统科学认为“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对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从而实现消耗最小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过程。”优化的最终目的是生成后的产品消耗最少、功能最大,使它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否则就会被淘汰。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把握每个细节,做到产品整体最优化。

4.2 工业产品的自组织规律设计

工业产品系统的自组织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利用它。目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大致分为6个阶段:

(1)方案的提出:寻求产品构思,是产品创新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

(2)可行性分析:包括市场需求分析,经济分析以及技术分析。

(3)样品开发:试制少量产品,看看在产品和工艺规格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4)设计审查:进行必要的修改,或者放弃。

(5)市场检验:通过市场检验确定顾客的接受程度。

(6)后续评估:确定是否需要对产品做一些改进。

以上是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设计师应该按照产品的自组织规律来设计开发产品。协调好每一个步骤,而不是人为的干预其自组织规律,最后使其功能最大化。

4.3 对工业产品功能设计的要求

系统都具有功能,并且功能不是单一的。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功能:

目的功能: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如前文提到的汽车的功能是代步,冰箱的功能是保鲜冷冻。这是产品的主要矛盾,在设计时尤其考虑这一点。

社会功能:这是针对产品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例如现在都讲究环保,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这点,以满足人们的消费心理和国家政策。混合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在社会功能中还具有文化功能。人类的设计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产品可以传播文化。

审美功能:为避免视觉疲劳,产品在获得使用功能外,还应具有美观性。这样产品外观就非常重要:古典的、现代的、后现代的,以及产品的色彩都应在设计时考虑清楚,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人机工程:人对于产品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人不仅是产品的设计者,更是产品的使用者。这就需要在设计时考虑人的因素,使人的生理尺度与产品尺寸协调起来,从而设计出更宜人、更有效的产品。

因此在设计产品时应注意以上这些功能的协调性,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对产品的整体考虑,以便获得产品功能优势最大化。

第4篇: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复杂系统结构;系统科学;系统工程;复杂网络

在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环境、生态等自然问题以及社会工程技术等经济问题逐渐引起国人关注。社会研究人员与环境管理等工作人员曾多次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同时遇到很多本质问题,进而模糊了人们对问题客观认识。

一、学科发展趋势分析

对于系统科学而言,主要对系统一般属性及系统运动规律、系统与系统之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等进行细致研究并进行有效分析。不论何种系统,系统内部结构及系统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着系统性能;系统内部结构和系统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改变都将对系统功能产生或多或少变化。系统工程,主要在于对人工系统抑或是对人工系统同人类相关系统进行的研究。

系统工程较系统科学涉及领域广,具体包括军事方面、工业方面、农业方面、交通运输方面、经济方面、能源方面等。我国所拥有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学科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正面临重要挑战,如何准确确定我国系统科学同系统工程学科发展策略与方向,对我国系统科学同工程学科在未来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二、学科重要问题及学科优先发展方向

1.复杂系统结构及其功能涌动机制以及进化历程

涌现作为复杂性科学较为核心议题,其研究充分体现我国系统科学最为基本思想,部分之和略小于整体,并由此产生新层次系统功能及结构。层次问题也是复杂性科学较为核心议题之一,涌现问题与层次问题息息相关。层次问题主要研究对象即为层次形成条件、层次区分方法及层次稳定条件。系统涌现与系统演化过程在管理方面、引导方面以及控制方面共同组成系统涌现与系统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的桥梁。涌现现象具有普遍性且其实践意义较为清晰。针对环境和文化等不同类型系统所产生涌现现象,并通过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方式,揭示了涌现现象存在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在许多学科中均可得以充分有效利用。

2.复杂群体系统行为机制、模拟及调控

群体系统作为较典型的复杂系统,指的是通过系统科学有效方法对自然群体、工程群体及社会群体等进行定量建立有效的群体行为模型,进而对此类群体实施调控,令群体内涌现我们期望的行为。涌现是由于个体和其周边个体以及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而群体行为产生需要通过建立有效模型并进行分析。群体协作机制及其调控作用在工程运用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3.复杂网络在其结构、功能、性质及其应用等方面分析

复杂网络指的是拥有复杂拓扑结构及复杂节点等行为网络系统,复杂网络对于现实世界是一个涵盖各种较大规模网络的抽象概念。复杂网络在理论上需要研究的内容为各种各样看似毫无关系可言的复杂网络相互之间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相应解决办法。当前复杂网络在研究方面存在的较为重要问题即为对于网络结构和性质以及网络演化机理等方面依然欠缺可靠系统性理论支持,而网络结构和网络功能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依然存在其片面性,针对有效调整网络结构及网络性能缺乏及时可靠办法。各工作人员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相同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使得在对复杂网络进行研究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矛盾、互不相容、甚至完全对立结果。

4.面向复杂任务进行有效调度、规划和决策理论及方法

诸多领域均或多或少包含复杂任务。复杂任务在进行有效调度、规划和决策等问题过程中应以实践为基础,且以实际运用为宗旨,此类问题大多具有较强随机性、动态性及其不确定因素。就目前而言,解决具备复杂任务进行有效调度、规划和决策问题过程中涉及相关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面向具备不确定因素、定性和定量信息共享、多决策目标等特性复杂任务进行合理规划及决策问题多个领域内知识获取与表达方法;面向具备结构化或非结构化、信息不确定性、目标相互冲突等相关特性复杂性任务决策问题方法与理论;面向具备递阶、分层、多人决策等特性复杂任务决策方法及理论;在进行复杂任务有效调度、规划和决策过程中,具备任务连续性以及任务时变性等重大问题。当前多数人凭借经验解决问题,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化问题,然后动态算法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

三、系统科学同系统工程学科发展战略建议要点分析

1.重视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科学有效研究

自动化学科发展特点大致分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及网络化,自动化学科研究系统在其复杂程度方面也越来越高,急需在理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改善,复杂性科学地位及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2.重视真实且复杂的系统研究

复杂性科学在研究方面重点在于以下几点:(1)首先研究具备复杂性这一特征真实系统;(2)其次对具备复杂性这一特征机理进行揭示;(3)寻找描述复杂性系统演变过程中进化方法;(4)最后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3.注重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

复杂性科学在研究对象方面涉及许多领域,这一特点使其成为宏观意义上具备一定基础性的复杂学科,该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汲取相关学科成果,并与相关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和交叉,促进自身不断发展与进步。

4.明确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的定位

在系统科学同系统工程学科研究过程中,更多强调较为常见的理论及方法步骤,符合自动化学科以应用基础学科定位这一理念,而且其研究基础方法及其理论同自动化学科具有极大共性。

四、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发展愈加重要,系统科学同系统工程学科地位日益提升,系统科学同系统工程学科所产生的新理论及实践运用等问题层出不穷,急需较为有效解决方案,希望更多有识之士投入到系统科学同系统工程学科发展研究课程中来。

参考文献

[1]陈禹,方美琪.人类对于复杂网络的认识――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视角(专辑序言)[J].系统工程学报.2005(02)

[2]李玲.突发事件的复杂科学方法分析――以汶川大地震为例[J].网络财富.2008(08)

第5篇: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教学质量 警察院校 系统 变革

[作者简介]贡太雷(1982- ),男,安徽蚌埠人,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在读博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警察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警务教育。(重庆 401120 )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清单式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课程开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GJJG13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39-02

一、研究缘起与方法

中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中,单一的部分的机制创新对行业性、特色性很强的警察院校发展效能已经有限,警察院校的教学改革面临更大的竞争和危机,探索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导警校教学、人才培养来适应社会发展与现实需求成为重要课题。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并倡导的“系统工程”理念①将对此有着十分有益的方法、路径指引。

系统概念常见定义有近四十种,“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发生关系的成分构成的整体或者整体单位。”②系统论“在它成为一种本体论之前,首先是一种认识论”③,系统方法是指“提出一定的目标,为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就要求系统专家(组)在极复杂的相互关系网中按最大效益和最小费用的标准去考虑不同解决方案并选出可能的最优方案”④,美国学者Churchman在《探究系统的设计》一书中鲜明提出,最重要的知识活动是“系统而简洁地提出社会问题”⑤。

系统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和相似性8种基本特性⑥,系统科学是一种整体动态思想,是对原子论和整体论思想的整合和超越。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理念,强调事物发展总是在结构和要素、整体和部分的矛盾中来把握,强调系统内外有机协调。动态思想强调系统中的平衡与不平衡、稳定与不稳定,不是非此即彼地对立而是互补,能够被综合和超越。“动态系统只能靠行动获得稳定。稳定靠变化,变化靠稳定。一切稳态的组织都必须确保获得更新,更新是稳定的保障。活动性和不变性,静态性和稳定性,这两个二律背反的特征不仅相互竞争,而且还互相生产。”⑦系统科学在当代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中被广泛运用。

二、系统视域中教学质量管理诸要素

在系统科学中教学过程不是直线式串联方法,而是一种编织的技艺,是用许多股绳索交织成缆绳,而不是一个个链条铸造出来的环,教学质量发展需要教学与管理、实践、科研以及社会各元素融合好。

1.教学质量管理特点。社会发展更需要交叉学科、跨学科人才,高校人才培养开始注重多元性、综合性、基础性和通用性。20世纪中后期,一个由工程师包德、社会学家莫斯泰勒、数学家特基、生物学家温索组成的专家小组发表了《科学通才的教学》一文,提出“‘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精通’且‘狭窄的专业太多’,我们需要解决科学问题的更简单、更统一的办法,需要研究科学的人,但不是特定的科学,即需要科学通才……任何研究小组都需要通才,不管它是大学或基金会还是产业小组。”⑧马瑟教授讨论“一般教育的综合研究”得出:“现在大学教育是,人们经常抱怨‘教授们把学生灌输满满的,但总体含义是什么’,学生需要的更重要的是探索对整个知识体系有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系统论是走向跨学科综合和综合教育的重要一步⑨。在系统科学中,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强调综合性、基础性和可开发性。综合性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够具有广泛学科交叉性,基础性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够具有坚实的基本专业思维和技能,可开发性是指学生在综合性、基础性素质之上可以和社会发展共同进步。

2.教学元素与管理元素融合。教学元素和管理元素伴随着学生完成整个大学教育,教学元素是一个平等、互促的交流元素,管理元素是一个约束与被约束的权威元素,传统认为,管理和教学虽都是育人,但两者是主辅关系,甚至可以在大学里“隔离”培养。系统科学认为,教学元素和管理元素是共同交织在大学的“一元学习”之中,两者在教学质量管理实践中都实现大学的权威性和民主性,两种元素应当在“教―学”民主互动中实现“权威性”。

3.教学元素与科研元素融合。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强调本科阶段注重知识灌输,科研能力开发放在研究生阶段,这种思路实践诱导高等教育的“中学化”和“应试化”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大学教育发展,现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系统科学认为,学习元素是知识积累和成熟思维能力造就的协同过程:知识元素需要从下而上、由低到高的积累,思维元素需要从高到低、由上至下打通,知识积累和思维锻炼统一在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内,在教学实践中动态整合与优化。

4.教学元素与实践元素融合。教学元素和实践元素是教育过程中“学”与“用”、检验与被检验的关系,两者不协调是对教学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挑战,“学不致用”“学而无用”或“用而未学”都会导致废“学”。系统科学认为,无序作用一方面是社会秩序构成因素之一(多样性、变动性、灵活性、复杂性),另一方面它又保持为无序――构成组织瓦解。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实践元素就是一种“无序”,要充分运用这个“无序”来推动该系统发展。

5.教学元素与社会元素融合。从系统科学来看,社会元素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与外在系统进行交往的平台,它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外在“无序”,教学元素和社会元素融合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新陈代谢。在社会急剧转型变化的环境中,协调好二元素会在冲击原系统时给系统优化发展创造新契机。

三、系统视域中警校教学质量管理诸关系

1.学生管理与教学发展。警校强调学生管理警务化和学生行为准警察化,要求学生统一规范、整体划一,课程教学追求增强政治意识,学业核定学时制,活动开展强化集体性;普通院校则倾向个性化、多样性,学业核定学分制,课程教学追求业务能力,活动开展突出学生个性设计。现实中警校学生管理和教学发展往往是“半隔离”机制,往往以特色管理为主、普通教育为辅。当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系统科学变革传统静态式“主―辅”机制设计来实现警校“特色”教育可持续性创新。

2.科研建设与教学发展。系统视域中警校教学质量管理需要协调科研建设与教学发展。教学发展注重基础教育,警校科研建设往往要突出特色。当代高等教育目标追求培养公民成熟的思考力、批判力、判断力和执行力,这也和警校基础教学、科研建设传统认知不适应,这些都使得我们亟待运用系统科学来实现科研建设和教学发展协调。

3.实践培训与教学发展。警校往往都承担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提供针对性职业培训服务,这使得它具有普通教学单位和系统职业培训中心双重特质,两种机制共享同一载体。职业培训也是警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内外资源交流平台,运用系统科学可以促进警校教学特色发展。

4.社会需求与教学发展。社会需求和教学发展关系在高校发展思考中更加重要,尤其是警校。警校学生受到特色性训练后,往往就业面“被压缩”,表现为学生基本选择公务员考试,特殊环境影响往往使得学生感到在其他领域无所适从。然而,现实需求开始不再单一重视学校特色,即便国家公共组织也重视通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反思警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科学值得重视:在它看来,社会需求可使得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更新、崩溃或者重组,教学发展可使得系统维持,两者矛盾其实是警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内外元素“能量交换”。

四、运用系统科学推进警察院校新发展

1.导师组科学化。21世纪初,中国各高校本科教学引入“导师制”,这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中专业教学与管理的衔接、协调专业教师和班主任隔离分块负责状态,但是,该制度的个性化和“封闭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多样化发展。“导师组制”优化“导师制”,整合师资专业资源,涉及学生职业规划、学习方法、科研训练和人生指导等方面,涵盖学生进入社会前所应接受的综合性发展教育,使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得到全方位的、有效的指导。“导师组制”是对机制“打包”,强调机制整体性效用,赋予其自足性和更高层级目的性,避免个体性制度叠床架屋和零散修补所导致的机制层级不融合或机制内耗,整体打包式处理可以直接将机制涵盖或对应一个班集体来完善学时制教学。

2.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建设是系统视域中警校整合学习、研究和实践资源进行人才培养和开发的必然要求。它具有开放性:以专业机构、教学实践单位为基地,学生读书过程贯于其中;在学校学习、科研,再在实践基地检验;在实践基地学习、科研,再在学校升华;形成渐进、安全和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科研、实践三者形成网状式互动互促运行机制,学生将获得最有效、最优化的资源健全个体成长。

3.学校教学“社会化”。学校教学“社会化”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民主社会的本质要求。高等教育史告诉了我们,倡导平民化、大众化、社会化的美国式大学迅速赶上了拥有悠久传统特质强调精英教育的欧洲大学。在中国,行业或行政办学正在褪去其“美丽和荣耀的光环”,社会公共教育体系正在回归本真,警校因其模式特质更需要大力实现“社会化”,改善教学质量管理提升和人才开发的体制创新。系统视域坚持将大学融进社会、在社会中完善和改进教学质量管理。警校教学“社会化”需要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将社会资源内化为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向外部渗透,利用培训中心和应用教学开通学校和社会共享平台,使得教学质量管理获得最少成本的最优化产出,实现警校教学发展成功突围。

在中国高教转型背景下,警校的特殊性、特色性和行业性特质对自身教学质量管理发展的约束性、滞后性已经显现,单一的教学制度改革乏善可陈,需要从系统科学的视域中实现创新。系统科学是整体性思想,其机制建设是“打包式”的,这会避免警校教学建设“动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实现整合、优化,实现教学发展改革成本最低。系统科学更好地保证了警校内涵上的完整性,而不是对其行业性、特色性的“颠覆”。系统科学突出警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而不仅仅是教学元素或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提升就是学校发展提升。系统科学的引进可以让警校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全面的知识和最新的实践锻炼,使得其可以更好适应社会整体发展并不断完善自身人力资源开发。

[注释]

①钱学森在1979年11月10日的《光明日报》发表“大力发展系统工程、尽早建立系统科学体系”一文,提出“系统科学是并列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是基础科学”。

②(法)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M].吴泓缈,冯学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2.

③⑤⑦(英)P.切克兰德.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M].左晓斯,史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306,321,192.

第6篇: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系统科学;系统;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供应链及其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供应链的理论、方法和实施过程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学者利用供应链的某些思想研究了供应链,如东南大学白世贞(2006)对供应链管理复杂系统中Agent的行为进行了研究[1]。张光明等(2008)分析了供应链文化的系统特征,提出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供应链文化[2]。只有少数学者把系统科学思想应用到整个供应链的管理研究中,如北京大学的孙道银(2008)提出了利用系统科学思想管理供应链的策略:供应链整合、供应链结构、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以及供应链机制设计等[3]。常林朝等(2008)从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四个角度论述了供应链管理成本策略[4]。利用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利用系统科学思想提出供应链系统的特性和供应链管理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 供应链与系统科学的联系

1.1 供应链的定义

供应链(Supply Chain)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Stenens较早给出了供应链的定义[5]:“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包括通过前向物流和反向信息流连接在一起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工厂、配送服务和顾客”。

关于供应链的定义有很多。马士华[6]对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1.2 系统的概念

系统科学形成于20世纪,是一门综合的、横断的新兴科学。系统科学以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或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系统的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钱学森指出,从系统的角度观察客观世界所建立起来的科学知识体系就是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思想为研究复杂的事物提供了新的综合方法,大大拓宽了人类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系统是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所谓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1.3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

从供应链的定义中可以看出:①供应链由多个企业组成;②企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③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能产生整体功能。所以,供应链是一个系统。Stenens的定义[5]就明确提出了“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在各种关于供应链的定义中都包含有一个共同的含义:“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所以,供应链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部分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行为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具有系统的属性。

2 供应链的系统特性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供应链系统具有整体涌现性、目的性、动态演化性、开放性等特性。

2.1 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供应链系统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等环节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环节的企业都有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自我目标。如果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都独立地制定目标,只关心自己的资源和效益,相互之间很少沟通与协作,进而产生信息的扭曲和时间的滞后,就会相应削弱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造成“1+12”的效果。这就是供应链的整体涌现性。

供应链的整体涌现性主要是由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按照供应链的结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而激发出来的,是一种组分之间的相干效应,即结构效应、组织效应。在供应链管理中要充分注意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协调和连接,产生涌现性,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功能和竞争力。

2.2 供应链系统的目的性

供应链系统有目的性,具有不同特点的供应链系统有着不同的目的,如:反应性供应链的目的是对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反应;有效性供应链的目的是协调物料流和服务流,使库存最小化,最终获得供应链上的制造和服务效率最大化。不同供应链系统的最终目的都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大化或者利润最大化。一方面,以顾客为中心,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把客户满意度作为衡量指标,提高供应链系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企业的优势,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提高利润和效益,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供应链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就是一种根据供应链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实体的分目标,通过反馈作用,调节和控制供应链,使供应链的发展顺利地达到预定目标。供应链系统的目的是供应链的主导,决定着供应链中各个实体的组成和结构,引导着供应链的行为,实现供应链的功能。

2.3 供应链系统的动态演化性

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于市场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供应链处于不断重构的过程中,这就是供应链系统的动态性。供应链系统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应链结构的变化,如:当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时,这种产品的供应链系统就会分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又组成了新的供应链;而在某种产品的生命周期期间,供应链节点企业种类或数量也会有增减,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有变化等。二是在供应链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信息、物料和资金的流动,如信息流的前馈及反馈、物料流的反馈等,都体现供应链系统的动态性。

供应链演化的动力有来自供应链内部的,如供应链的各个实体之间的合作、竞争、矛盾等,导致供应链的规模改变,特别是各个实体之间关系的改变,进而引起供应链功能及其他特性的改变。供应链演化的动力也有来自于供应链外部环境的,环境的变化及环境与供应链相互关联方式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供应链系统内部发生变化。所以,供应链是在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共同推动下演化的。

2.4 供应链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实现的,系统能够同环境进行交换的属性称为开放性,系统阻止自身同环境进行交换的属性称为封闭性[7]。供应链系统是受环境的影响,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它不能独立于环境而存在。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如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宏观政策的变化等,供应链的组成模式、运行模式、内部结构即实体与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所以,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系统,开放固然有风险,但如果供应链系统具有良好的个体品质、结构形式与合作机制,就可以提高供应链系统的鲁棒性能,使系统在学习、校正中不断发展。

3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几个系统论原则

供应链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产生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马士华教授给供应链管理下的定义为[6]: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时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从供应链定义中看出,供应链管理就是要对传统的、自发运行的供应链进行人为的干预,使其能够按照企业(核心企业)的意愿,对相关合作伙伴的工作流程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最佳的效果[6]。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应用系统科学思想提出指导供应链管理的几个原则:

3.1 还原论分析与整体论综合相结合

要了解某个供应链系统,首先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一要清楚供应链由哪些实体构成;二要确定供应链中实体与实体之间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相互关联起来的;三要对供应链的环境进行分析,明确供应链所处的环境和功能对象,供应链与外部环境相互如何影响,供应链外部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利用还原论把供应链系统从外部环境中分离出来,孤立起来进行研究。然后把供应链系统整体分解为部分,即各个实体,把高层次的还原为低层次的,对各部分进行解剖、分析和研究;再利用整体性观点,从整体上把握观察各实体的品质、特性和功能,分析清楚供应链系统的结构,并提升各实体子系统的品质和性能。

其次,要对供应链进行综合,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以达到对系统的全面认识。如果不还原到各个实体,不了解供应链的结构,对供应链整体的认识只能是直观的、笼统的;如果没有整体观点,对供应链的认识就是零碎的,片面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难产生供应链的整体效果,难以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3.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是侧重于质的方面的分析评价,主要解决“是什么”、“是不是”等问题。而定量分析则是对事物属性进行数量上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解决“是多大”、“有多少”等问题。定量分析必须以定性分析为指导,其研究结论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综合体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运行绩效、供应链节点企业、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所做出的评价时,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包括顾客满意度、柔性、信息流与物流整合度、有效风险管理等方面;定量包括成本、顾客响应等方面。例如,如果要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要研究合作伙伴评价问题涉及的众多因素,其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所以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不过,定量指标要有清晰的概念和确切的计算方法,定性指标要能恰当地反映指标的性质。

3.3 正确界定供应链的外部环境

供应链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又在环境中运行、延续、演化,供应链的结构、状态、属性、行为等或多或少都与环境有关。供应链环境中的不同事物之间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且根据与供应链的联系形成更大的系统。所以,也要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供应链的环境。

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如:自然环境,是供应链系统所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包括土地、河流、海洋、生物、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这些因素影响到供应链系统的产品改进与革新等重大问题,供应链系统的自然环境与供应链系统联系又组成了更大的系统。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界定和分析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可以清晰把握供应链系统的特性和功能,提高供应链系统管理的效能。

3.4 适当利用模型

给对象实体以必要的简化,用适当的表现形式或规则把它的主要特征描绘出来,这样得到的模仿品称为模型[7]。模型有形象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机仿真模型等。模型具有代表性,它可以应用到许多类似的供应链系统问题,可以通过对参数的调整和仿真代替烦琐的实验和计算。

在供应链管理中建立模型,恰当地整理和组织观察数据、资料、信息,可以对供应链系统的行为特性和运行演化规律做出解释,使问题规范化,加深对供应链系统的理解。

例如,建立供应链管理流程结构模型,可以形象、简洁的表示出供应链的流程结构。用重心法或混合整数规划法对物流系统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遗传算法对其模型进行求解,可以找出运输总费用最少的配送中心的位置,从而使企业花费最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好的服务。建立物流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可以在方案投入实际使用之前模拟该方案的应用情况,分析影响因素,预先发现问题,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物流系统中分拣环节是整个再用、循环和再加工过程中物流网络能否成功和是否有效的制约瓶颈,可以用Flexsim、AutoMod等仿真软件对分拣系统进行仿真及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影响因素,为分拣系统的建立提供科学的依据。

3.5 全面协调与集成,重视整体优化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系统观念,强调从供应链系统全局出发,对内部实体进行全面协调性的合作管理,不仅要考虑核心企业内部的管理,还要注重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信息的共享、资源的利用、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以及资源的配置。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以最少的成本达到供应链整体运作效果最优、利润最大。供应链整体的利润最大,不代表供应链中各个实体的利润都最大,供应链中各个实体也可以采取措施追求自身利益和价值最大化,但个体最优不一定是整体最优,如果他们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各自为政或只是简单的业务衔接,相互之间缺少合作与协调,就会进入“囚徒困境”,使得供应链整体运作效果最差。如果供应链中各个实体能够友好的合作和协调,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例如分享“需求与存货”的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缓冲库存等,彼此信任,互相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使供应链上游企业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为下游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就会使供应链系统效益最大化,取得“1+1>2”的效果,使供应链整体成本最小,每个实体获得最优的结果,达到双赢的目的。

用整体性观点管理供应链,强调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所有节点企业,以及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所有过程之间的一体化,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信任、合作、协调,可以使供应链管理发挥最佳效果,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使供应链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协调的前提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目标及合适的途径,如果目标选择错误,其结果将会适得其反。

4 结束语

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系统的许多属性。利用系统科学方法,既有助于认识供应链系统各企业成员的品质与性能,也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思考和分析供应链的管理,从而促使供应链达到整体运作绩效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白世贞. 供应链管理复杂系统中Agent的行为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3):562-568.

[2] 张光明,李平,等. 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供应链文化[J]. 系统科学学报,2008(7):73-76.

[3] 孙道银,李东. 供应链管理中的系统科学思想[J]. 经济与管理,2008,22(1):77-82.

[4] 常林朝,吴晓宣,周荣户. 基于系统论的供应链管理成本策略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8(1):22-23.

[5] Stevens, G. C. 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Materials management, 1989(19):104-106.

[6] 马士华,林勇. 供应链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7] 许国志,顾基发,车宏安. 系统科学[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8] Whang, S. Coordination in operations: A taxonom[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1995(12):81-89.

[9] 力,王宏安,戴国忠. 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39-1442.

[10] 刘丽文. 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J]. 管理科学学报,2003(4):81-88.

[11] 毕新华,刘彦. 供应链协调管理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战线,2008(9):231-233.

第7篇: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系统科学 原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1]。这一认识在系统科学里就看成一个完整系统。牛顿力学以三个运动定律作为基本原理,逻辑地演绎出牛顿力学体系;热力学以热学的三个基本定律为基本原理,逻辑的演绎出经典热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基础;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广义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为基础[2]。同理,如果我们把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作为一门科学,称系统科学。从系统科学业中所涉及的概念、规律中可以抽象出三个基本原理。既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将系统科学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是本文讨论的中心问题。为了突出重点,论述简明,先将系统科学原理表述如下:

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理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才可能得到发展。

整体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科学的相互联系而开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大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功能。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将上述系统科学三个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来研究,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只要应用恰当,将会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有助师生的信息交流。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对系统科学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初步探讨。

1反馈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任何一门具体学科的教学和具体技能的训练,任何一章一节的教学,任何一项实验的进行等,都有具体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现状与目的的差距,从而去解决难点,去调整教学的速率,去改进教学业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表明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已注意到应用反馈原理。在教学中应用反馈原理十分重要,作用很大,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对教师来说,反馈信息可使教师掌握情况,改进教法,找出差距,提高质量。试举一个例子

例如:判断是否正确,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是等价的。

可能有“正确”、“错误”两种回答,回答“正确”的学生显然没弄懂加速度、向心加速度各自物理意义;回答“错误”的学生可能有一部分是主观判断的,也有一部分是真正弄懂了。教师得到这一及时反馈,就知道学生究竟弄懂这两个物理量没有,然后引导学生对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正确理解,通过有针对性的及时反馈,使学生对该问题有一个很深的印象,使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得到解决,从而使学生达到以后不会再犯类似错误的目的。改正错误,就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述能力和合作能力。以上例子按下原理图分析的

2有序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有序原理告诉我们,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开放,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与外界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人的大脑是一个热力学系统。如不开放,与外界无信息交流,形成封闭,则大脑的熵将自发地趋于增加,走向无序。因此,教学系统必须开放,不仅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也包括同学之间互相沟通,学生与书本间的沟通,学生与环境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沟通。

有序原理告诉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周期跃迁,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使教师、学生和谐的共同发展。举个例子:

例1.批改作业传统的做法是由教师完成,从有序原理看,批改作业应放到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完成。学生之间相互批改学生的作业,不同班级相同学科的教师互相批改学生的作业。这样将作业批改放到在一个开放的系统里运作,充分利用了“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交换,从而使得学生、教师的解题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

3整体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没有结构的孤立部分,要求发挥整体功能是不可能的。对于教学过程这一系统,仅仅有教师、学生、自然科学世界这些因素,不可能显示出一个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就如人体有各种器官,这些器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有机的整体。在教任何一门学科时,不能仅仅教授一条条孤立的知识,而要即分解一份份学生可接受的知识,又不断注意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对这门科学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整体原理可用下式表示:

E整=E部+E联

当E联>0 时,E整>E部,即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表明整体的结构产生了整体的新功能。这一理念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更要重视教学过程整体。鲁纳等人曾做过实验,受试为两组大学生,一组采取整体法的策略。即从整体出发注意各部分的关系以解决问题;另一组采取部分法的策略,即从部分出发总和起来以解决问题。他们的任务是从一系列的卡片中,根据内容的特性抽出概念,拟定假设,解决问题,研究表明,不论问题的难易或特征的多少,问题的解决皆以整体法优于部分法[3]。举个例子:

例1.如下图所示,生重量为G的重物被轻绳AO、OB、OC拉着处于静止状态,绳O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求绳AO、BO中的张力?

通过分析可以选取O处于平衡状态。应用当F =0求张力,应用此思路求张力时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也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通过几何的方法求出张力。换个角度,应用力的分解知识同样可以求出张力,通过分析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有两条思路、三种方法。这样通过对一道题采用多种不同的解法,(下转第141页)

(上接第19页)将不同解法进行科学分析。揭示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结构,进而发挥方法群的整体功能。

系统科学基本原理的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反馈原理揭示了变化中的稳定性;有序原理揭示了多样中的统一性;整体原理揭示了联系中的完整性。事实上三个原理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抓住内在联系应用于教学过程是更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这三个原理的应用,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培养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第8篇: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范文

一。如何认识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检察信息系统

目前,检察机关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计算机作为办公或办案的工具,但是应用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是单项应用,系统的标准化、通用性和易用性都较低,与检察业务联系不紧密、联网功能和保密功能不理想。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缺乏一个科学、正确和统一的认识。这直接影响了检察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究竟什么是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这一点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都没有精确的定义,而检察机关在不断改革发展,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也在随之相应丰富和变化。本人认为,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检察业务系统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在检察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认识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会有不同的侧重。

一方面,从检察业务系统的角度看,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采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原有检察业务工作进行的改进、提高和发展,对检察工作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存贮、传输、综合分析,以便更加准确、高效、方便地服务于检察工作。是用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方法对现有检察工作流程及机构设置进行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套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绝不仅仅是有几台电脑处理一般文书或者建立一个局域网就做到的。目前很多检察机关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认识仍停留在非常肤浅的水平上,对现有检察业务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认识,只注重业务工作的具体事务,不注重从信息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事实上,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部门,其职能的实现不仅具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和很强的政策性,而且检察机关内部与外部的信息流转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基本特点。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当前检察机关开展计算机应用工作所急需树立的基本观点。对这一问题的种种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了系统开发工作和应用推广工作的困难。比如有的单位领导虽然很重视计算机应用工作,但往往直接要求技术部门实现某一具体的功能,而没有系统的规划,结果不仅应用成果难以联网,而且标准化和规范化都很低,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同志甚至把办公自动化与检察信息系统相混淆。一般认为,广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包含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检察信息系统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狭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仅指以文书处理为核心的办文系统。

本人认为,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内容包括与检察机关相关的办公及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具体包括案件管理、文书处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档案管理、行政财务管理等子系统,各子系统均具有统计、检索、共享、联网等功能特性。其中案件管理子系统是核心内容,与其他子系统有机联系。根据检察工作的发展情况,还应逐步增加预防信息管理系统。检察业务是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核心,计算机只是工具,过分依赖技术设备或者轻视技术手段的看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用系统的观点认识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检察机关开展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工作的被动局面,彻底跳出不断开发不断否定以及重硬件不重软件、硬件不断更新却一直不够用、软件不停开发却一直不好用的怪圈。

检察机关的工作具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具有信息处理的连续性、网络性、保密性等特点。机构设置在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在不断改革发展之中。只有用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方法认识检察工作,才能有效建立高效灵活适应变化的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对现有检察工作特别是业务工作进行科学抽象、综合分析,是正确理解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前提。由于对检察工作缺乏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以及信息科学方面的认识,所以我们在建立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时会不自觉地把这项工作简单地认为是使用计算机的几项功能,从而造成计算机应用工作难以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甚至造成局部效率提高了,整体效率反而降低的结果。

另一方面,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角度看,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是计算机的重要应用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功能早已超出了数值计算、控制、设计等传统应用领域,与各行业的结合使得传统行业的运转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检察机关的应用,不仅是发挥一般性的文字处理功能,更重要的是发挥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功能。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综合了软件工程、数据库、局域网与广域网、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而在检察工作中的系统化应用,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新领域,检察工作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具体实现。检察机关具有不同于其他部门的特点,工作具有法定的程序,不仅系统信息具有很强的保密要求,而且系统内部的实现过程甚至开发过程都有很强的保密要求,这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工作时,对计算机应用开发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系统开发时,对各开发阶段的管理控制具有其特殊性。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角度正确认识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对于成功地建立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致关重要的。

二。如何开发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

开发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工作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主要就当前普遍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1.正确认识,科学规划。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内容和特点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不仅检察机关的领导和技术部门要有正确认识,广大干警也要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有充分的认识。对建立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后,检察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要有足够的准备。

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既要长远规划,又要具有动态性,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对待规划。一个好的规划对顺利建立和运用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有着长远的影响。规划工作包括系统建设的各个方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要有足够的适应性。要避免因检察机关的人员调整而影响系统建设。建设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检察工作的政策倾向。应尽量减少因个人喜好对规划工作的影响。

对于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建设周期,要统筹规划,既与正常的检察工作相适应,又要立足长远,避免短期行为。

2.重在应用。这是检验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质量的唯一标准,要避免过份强调技术的先进性,也要避免不尊重技术的倾向或者形式化的建设。技术工作不是形象工程,也不是门面工作。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效果最终要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检察机关广大干警对检察业务很熟,但对技术系统的运用能力相对较弱。是否易用、实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的实施和推广。技术人员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避免单纯从技术的观点处理问题。

3.经济适中,适当超前。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一项投资较大的系统工程。包括硬件费用、软件费用、网络费用、管理及培训费用。不仅有建设费用,而且有运行费用及维护费用。检察机关经费普遍比较紧张,不可能只选择最先进的设备及开发运行方式,另一方面,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检察工作也在不断改革,也没有必要设想建立一个一劳永逸的系统。条件好的单位可以尽量选择生命周期长的硬件、软件及运行方式。运行方式要尽量超前,但设备配置要逐步增加。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硬件每半年就出现一代新产品,同时价格在不断下降。所以在选型上要适当超前,配备时分步实施。

4.合理组织和管理开发队伍。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开发涉及到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多个领域,根据检察机关的实际情况,基层检察院最好由检察长全面负责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以便在重大问题上协调、把关、及时决策。由检察机关各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员、专业开发单位的人员共同组成开发组。各类人员既有侧重,又相互配合。其中参与开发的检察干警和技术人员可以由区级检察院和市级检察院共同组成。

不能把技术部门变成软件开发部门,尽管有些基层检察院具有相当强的开发实力,但完全由检察系统内部的技术人员开发存在一系列问题,技术断升级、人员培训及系统维护等都是专业性系统性的工作,如果完全由技术部门进行开发,技术人员的精力及主要工作重点将发生变化,出现其他一系列问题。目前一些条件好的检察院已经逐步把检察机关部分后勤服务等工作交由社会化服务机构进行,以便使检察干警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及其他检察工作。检察技术部门也应在职能定位上逐步达到有关法律要求,不能把检察技术部门当成单纯的技术开发部门。

发挥技术与检察业务两用人才的作用是成功的关键,要让他们参加全部开发过程的工作。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检察院的技术部门领导只懂法律知识、不懂技术知识,不能以行政职务级别的高低当作技术水平的高低。破除权威迷信,不懂技术的同志更容易迷信权威,这些现象现在在机关单位仍相当普遍。要充分发挥技术与检察业务两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技术与检察业务两用人才不是检察业务人员学习一点计算机知识或者计算机技术人员知道一些法律知识就够的,而是要精通检察业务的同时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开发系统不同于对系统的简单使用,要具备专业水准和开拓创新能力才行。不仅要懂技术理论和检察理论,更要懂检察实务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技术与检察业务两用人才是检察机关的保贵财富,一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人尽其才。

在是否聘请专业开发单位的问题上,一直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各单位的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只要能够组成上面所述的开发组就可以。至于聘请专业开发单位是否就一定有技术保证、一定会带来保密、后续服务等问题,这些都要具体分析。各种开发人员的构成方式都存在优缺点,关键是要树立系统科学的观点,对开发工作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而不要在具体形式上过分纠缠。

有人认为直接购买商品化的软件系统是最简便高效的方式,我认为这种看法并不正确。一方面,基层检察院的机购设置与职能划分不尽一致,商品化的软件系统在具有通用性的同时必然缺少针对性,甚至好看不适用。另一方面,软件只是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内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不仅包括软件,还包括硬件、网络、相应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与上下级的联网等内容。商品化的软件系统可以作为局部子系统,但不能代替整个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比如可以适当选用阅文系统软件,人事管理软件。要注意现成商品化软件与整个系统的接口问题、数据一致性与数据冗余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还要特别注意对软件系统进行安全性检验。如何有效检验目标程序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性是目前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项新课题。直接购买商品化的软件系统在一定时期内或某个具体应用项目上是可行的,但不能过分依赖商品化软件系统。事实上,我们只有在财务系统等少数几项标准化较强的领域较好地发挥了商品化的软件系统的作用。

5.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

在软件开发阶段要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按照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要求进行工作。经过系统分析、软件项目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几个步骤。不论系统规模的大小,都应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开发工作,更有利于维护升级工作和系统文档管理,既可以有效保证系统质量,还能减低因人员变动、环境变化引起的系统改变的工作量。

6.系统培训。开发完成的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要想充分发挥作用,有赖于广大干警的熟练运用。培训工作同样要有系统的规划,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根据干警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培训。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中的系统,这决定了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不是临时性的一次性的工作,而是对现有检察工作的系统化改进与提高,那种临时应付的想法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的。技术培训工作同其他方面的培训工作一样,是检察机关干警必须进行的一项学习提高工作。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必须对此有足够的重视。

第9篇: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范文

教材是一种教学系统,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包含了各种要素,且要素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在教材系统中,这种因素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我们称之为学习的层级关系,也可称之为要素间的形成关系。对于给定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找出教材的结构,即找出构成教材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层级关系(形成关系),为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服务,我们称这样的操作为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但受教师主观因素和教学资料的影响,也受学生实际情况,学校物质条件的制约。教材分析不只是在上课前,而是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体作用发挥,是在教师引导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学生能否全面深入的把握教材中的知识,与教师对教材分析处理的相关度极大,因而可以说教材分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保证。

二、解释结构模型(ISM)法简介

教材作为一种包含有人们思想,观点,意志在内的定性系统, 是一种复杂的定性系统,对它的分析不可能像许多物理系统那样进行定量的分析,要求对教材系统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是不适宜的。教材分析往往采用逻辑的,层级的和系统的方法进行。

近年来,由于系统科学的发展,将系统科学的方法用于教材分析受到了人们高度的重视,其中基于图论的ISM法就是教材分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有效的实现教材的结构化和序列化。ISM法适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零乱关系分解成清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该方法最大限度地纳入了人们的经验和主观认识,并将教材结构以易于理解的,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读取图形、进行分析、修改。最新的ISM分析方法还吸收了目标矩阵方法的简单,易操作的优点,使其在教材分析中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三、解释结构模型(ISM)法的分析步骤

1.抽取知识元素――确定教学目标;

2.确定各教学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做出目标矩阵;

3.利用目标矩阵求出教学目标形成关系图;

4.根据一定原则,确定出教学内容序列;

四、解释结构模型(ISM)法的应用实例

本文以《抛物线》教材内容为例,说明解释结构模型(ISM)法在教材分析中的应用。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