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范文

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

第1篇: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应用型人才

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涉及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是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相关电学知识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而且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基础性、先进性和很强的工程应用背景,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已经成为各专业学生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学好本门课程将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完成知识的传授,更要把人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又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如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内容多与学时少”、“学好与用好”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提出了八点改革措施,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建立与辽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关联的应用型专业体系、推进产教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在近几年的国内外各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都始终把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但每个高校的教学体制和专业设置各不相同,学生个体素质也有差异,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借鉴,但具体实施过程还得参照我校具体情况而异。

1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减少与教学内容急剧膨胀的矛盾在不断加剧,原有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对应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能力需求,体现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与需要,体现行业、企业标准以及行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体系,形成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由于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对该课程的需求各有差异,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按专业需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让各专业根据自己对人才培养的不同需要合理对模块进行不同组合,已有效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1.1模块一基本模块。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传统内容中大部分还是基本内容,即为非电类专业的基础性内容,如长期起作用的电路基本定理、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或当下还在起作用的如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由分立器件组成的放大电路也应在此模块中,因为它毕竟是集成电路的基础。基本内容中的基本点要讲清讲透,如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是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是基尔霍夫定律的交流形式以及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是对称的三相电压和对称的三相电流;模拟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是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和“虚断”;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是各种基本门电路和触发器的逻辑特点和逻辑功能等。1.2模块二针对我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各专业,包括机电、机设、机制、过程、工业工程等,除基本模块中讲解的内容以外,还应重点选讲磁路部分和电机部分,但不是按照电类的要求重点讲解电机绕组的结构、内部电磁机理、矢量图和等效电路等,而是重点突出机械类各专业常用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矩、机械特性、起动、调速、制动以及铭牌数据的计算等知识点。示意图如图1所示。1.3模块三针对我校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各专业,包括车辆、汽服、物流、交通、交工等,除基本模块中讲解的内容以外,由于汽车类专业的学生要对车载电池、充电桩、驱动电机、控制器、变频调速器和各种电源等设备要熟练掌握,所以还应重点选讲交直流电动机、驱动电机、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电路中的反馈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等知识点,对于非电量的电测量方法也应掌握。示意图如图2所示。1.4模块四针对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各专业,包括建环、建筑、道桥、给排水等,除基本模块中讲解的内容以外,还应重点选讲建筑电气相关知识,如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提高意义及方法、安全供用电常识、电工测量、常用传感器的电测量法、松下、欧姆龙、西门子等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等知识点。示意图如图3所示。1.5模块五针对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包括焊接、材料、材成、材物等,以及针对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各专业,包括环境、环科、应化、化工等,讲解内容为基本模块即可,还可以适当在基本模块中再精炼些,如受控源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直流稳压电源等可以作为选讲内容,因为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来跨到电类或机类专业的机会和可能性不大。

2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难以发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为目的,教学模式应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积极探索问题导向、案例教学等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并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现场教学、远程教学、模拟教学等适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综合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1铺垫法例如,在讲解晶体管工作特性时,从多方面反复强调放大、饱和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与后续数字电路内容的学习有机结合,前后呼应。2.2图解法与解析法相比,图解法是一种比较形象、直观、便于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将其应用在交流电路的相量法当中,可以较方便地比较两个正弦量之间的大小和相位关系;将其应用在放大电路中,可以形象、直观地表明各信号交流分量的传输、相位和有无失真等现象。2.3表格法简明易懂、含义明确、详略得当,例如,在讲解数字集成电路各种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时,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将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记忆逻辑门的动作特点和规律。2.4对比法对可比性内容,如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RC和RL电路的暂态分析等,只需重点抓住一个讲深讲透,同时指出异同点,其余完全可以让学生自行分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2.5循环提问教学法课堂上,采用不断循环提问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处于思维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6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有一些比较不好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也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课件的制作要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举例应用”这一标准,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科学系统性和逻辑性并存。2.7远程教学法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利用发达的手机通讯软件,如QQ、微信等,可以在线、实时地答疑解惑,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相结合的目的,还可以增进师生情感,为课堂气氛的活跃和讲课、听课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体验随时随地辅导答疑的乐趣,体验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使得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生动有趣,课余时间也能感觉到老师就在身边。

3改革实践教学

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方式和内容比较固定和单一,专业特色不明显,不利于学生后续专业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提出基于专业导向的改革,构建以基本操作能力、自主设计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为主的三级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达到知识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基本操作能力是通过验证性实验逐步掌握电子仪器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及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自主设计能力是学生自己获取知识、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以便使其逐步掌握较复杂、系统的功能电路的设计过程;综合创新能力是按兴趣方向选择教师提出的命题或自由选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安装调试和测量,确定最终设计电路的能力。根据学科特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安排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形成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4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采取课堂讨论、笔试、实际操作、现场答辩以及实践论文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改变学生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5网络教学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依托辽宁工业大学教改项目《电工与电子技术微课教学方法研究》,建立并不断更新电工电子教学网站,完成电工电子多媒体教学视频、习题课资源共享视频、实验视频和部分电工电子课程微课视频的录制,实现课程资源的最大共享。

6教材建设

积极选用适合应用型专业教学需要的教材,或具有与企业联合编写的参考教材并具有明显的应用型专业特色。

7校企合作

与行业、企业、实务等部门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立企业专家进校的工作机制,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有效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应用技术的开发。

8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提升

任课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应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要走出去,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先进工程设备和技术的使用,了解企业真正需要我们高校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探索与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长效机制,有效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应用技术的开发。

9展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2004年被评为辽宁工业大学精品课程,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007年评为辽宁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本课题组成员为骨干力量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于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高校教学团队。课题组成员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果,但为了有效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其教学改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1)如何在没有后续课程支撑的前提下,更好地解决电工电子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少的矛盾,仍然是摆在我们每个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2)目前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方法尚显单一,要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EDA仿真技术及网络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效率。(3)开发更多的和专业相结合的实验和实训项目,给少数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平台。(4)派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掌握企业现实需求,让学生和老师都学会有的放矢。10结语辽宁是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础雄厚,工科类学生在省内的需求较大,同时伴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本学科的知识更新较快,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更高。为配合我校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电工电子课程的实际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必要进行新形式下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对解决当前我省高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等目标、有效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起到一定的积极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香婷,刘涛,张晓春等.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2]刘大力,吕宏,王立峰等.高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4.

[3]李裙,宋文龙,尹力.高校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3.

[4]王波,张岩,王美玲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

第2篇: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电工技术及应用技术 教学体系 项目化教学 改革

一、 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的改革

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将大量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应放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上,经研究实践,得出以下为六个方面:一是,加强基本知识点的介绍,使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定律和解题方法的论述更加清晰合理;二是,内容组织和条理安排上要更加符合认知规律;三是,把握好该门课程各个部分的特点,例如电路基础的研究对象是由各电路实体抽象出来的电路模型,而不是具体的电路实体;四是,鉴于电工技术及应用技术的通用性,在突出重点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反映本学科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成果,并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启发学生学习的极性与创造性,给学生讲解一些应用中的实例;五是,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开阔视野和丰富想象方面给予启迪,以获得良好的教书育人的效果;六是,课后习题要少但精炼、典型。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学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大部分是靠在课堂上获取或者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来获取的。为此,必须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改革,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惟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的大学生,才能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中去[4-5]。 一是,实物辅助教学。没有实物,实践性的感性认识很少,这种沉闷的传统教学,使学生收效甚微,如果各章节的讲授中适当结合实物介绍教学就事半功倍了。二是,项目化教学。课题组通过对校企合作单位,佛山英哲建材有限公司进行生产流程分析和相关岗位的知识、技能分析归纳,采用“模块化+任务驱动”模式组织基础教学内容,实现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适应的模块任务划分,实现与企业实际生产相对接。改革高职课堂传统教学模式,推行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通过“学习情境展示―提出任务目标―学生分组讨论与自主学习―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教授并演示―学生协同完成任务―依据综合评定标准学生自评―依据综合评定标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过程进行教学实施,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相对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视频演示、模拟操作和生产现场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改革传统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和技能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依据企业生产作业标准、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依据上述任务驱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评价等制定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电工技术及应用》核心课程标准。

三、项目教学实施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通过“学习情境展示―提出任务目标―学生分组讨论与自主学习―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教授并演示―学生协同完成任务―依据综合评定标准学生自评―依据综合评定标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过程进行教学实施,如下图1所示。

四、考核方式改革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和技能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任务驱动教学实施课程进行评价。同时,依据任务驱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评价等制定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电工技术及应用》核心课程标准,如下图2所示。

五、结束语

以上教学改革措施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主要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践总结,具体的应用需要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用心灵活把握。关于此课程的下一步教学研究方向是设计的科学实用高效化教学,如通过网络进行教学以及课程辅导等。总之, 我校本着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色, 使电工技术及应用教学尽量跟得上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给学生创造观察、实践、分析、猜想、归纳的机会。能为社会提供真正用得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我们将在电工技术及应用教学改革的路上继续探索。

图1 任务驱动教学实施

图2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

参考文献

第3篇: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电工技术;课程;说课

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对同行教师或教育行政领导,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课程说课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说课听众对象变成了学员。通过课程课堂说课,学员可以从总体上了解课程,知道课程的基本特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等与课程相关信息,从而在课程学习中,有所针对,做到有的放矢。笔者所在教研室近几年在针对《电工技术》课程课堂说课也进行了一些研究,笔者在集体攻关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总结与提炼。

一、课程总体介绍

(一)课程研究对象及应用。《电工技术》是研究电磁现象及其基本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基础课程。在现代生活中,电工技术在工业(金属加工机床、起重机、鼓风机等设备都是用电动机进行拖动)、农业(电力排灌设备、电力拖拉机、收割机等设备)、交通运输(电动机车、电车等)以及日常生活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地位。《电工技术》课程是学校所有涉电专业职业技术学员专业基础必修课。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必然要经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毕业设计这三个过程才能顺利毕业,《电工技术》课程就是一门为涉电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开设的前沿课程,主要是为专业课程和毕业设计提供电工理论基础、电路分析计算能力、电工测量、电路的设计、安装、维护、故障诊断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

(三)课程目标。学员在学习课程内容前,首先应该要对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有所了解,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去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要点。课程目标主要涵盖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即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定律并能够进行应用,知道电路分析的常见方法并能够对一般电路进行分析,知道安全用电常识。技能目标即会用电工常见工具与仪器仪表,具备一定的识读电路图能力,知道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的基本方法并能够根据电路图进行常见电路的组装,具备根据仪器设备进行查阅图册和资料的能力。素质和情感目标即通过课程培养要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养成较好的自学习惯。

二、学情分析

(一)教学资源配置。主要分析围绕课程教学配备的资源优势,从而让学员有一定的心理优势。这一部分笔者从师资队伍和硬件条件进行介绍。师资队伍(教研室现有教员10人,其中双师7人,高职3人,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教员教学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很强,基本上可以解决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硬件条件(电工实验室6间,配备有实训台120台,单元实训板120套、电工自设计模拟板120套以及电工配套测量仪器仪表8种900余台套,实验室全天开放,配有值班教员,为学员动手实践提供充足的条件)。

(二)授课对象分析。由于我校招生条件的特殊性,授课对象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知识基础,我校学员都是通过考试统一录取,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但由于入学前的经历不同,造成基础参差不齐,个体之间层次相差较大。能力基础,这里能力主要指动手能力,我校学员是经过基层的考核才最终入学,根据以往经验看,都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且相对于理论动手积极性也较高,但大多数学员受限于知识结构的不完善,操作不够规范、单独完成任务能力较差。心理基础,学员入学时年龄大都在十八九岁,普遍对新事物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喜欢在一起做事,这给互相协作提供了好的基础。学习态度,我校学员都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坐进教室,还是有一定的新鲜感,刚开始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厌学情绪,多数人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幅度降低。

三、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紧紧围绕动手能力形成这一核心能力培养,贯彻 “必需,够用”原则,突出“以用为主,学用结合”的思路。

(二)教学内容。共用八个学习情境开展四个方面知识点。直流电部分主讲一个电路、两大定律、 三种方法,需24学时;电磁现象主讲磁场、磁场产生、电磁感应等知识,需6学时;交流电部分主讲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相关知识,需26学时;应用部分主讲变压器、电气控制电路,需14学时。

教学手段。整个教学过程都将采用多媒体、示教设备及实物、模具配件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最终达到复杂问题简单化 ,抽象问题形象化 ,动作过程可视化 。

教学方法。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形式展开,并根据知识点的不同特点采用示范教学法,启发互动法,实验教学法,分数激励法等教学方法,便于学员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材及考核方式

我校教材采用程军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工技术》,这是一本专门针对高职院校设计的一本教材,知识点全面,难度适中,与我校学员层次相适应。当然,除了教材之外,还会根据不同专业学员的不同需求,配备一到两本的参考教材。

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课程形成性考核与课程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形成性考核即为平时成绩与实验操作,占总成绩40%;课程终结性考核即卷面成绩,占总成绩60%。

五、学法推荐

第4篇: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强化 概念 深化 电工 教学

电工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广泛应用于机械、机电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应用于工业、农业生产领域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机床的控制,面粉机、抽水机的运转及电风扇、洗衣机的运行等等。如何提高电工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电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广大电工教学工作者探讨的课题。

受生源条件的限制,技工学校不同于大学,不能选择学生,只能从教师自身方面寻求电工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因此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概念强化就尤为重要。

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学习,皮毛的、表面的知识还可以掌握,稍一深入或形式上有所变化,学生就感到头疼、困惑和不解。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

一、电阻的连接

电阻的连接是电工基础知识。简单的串并联,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学生基本可以掌握,不存在太多问题。但是只要一变形式,对图形复杂一点、一眼看不出来的内容,学生的问题就出现了。电路是如何连接的、从何入手、怎样分析、怎样计算?这时教师要强调串、并联基本概念,它们的本质区别,让学生从概念上理解和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对于电阻连接的画法,教师要多出些题目,多举些例题进行分析和讲解(注意:举例要有质量,要有针对性),并留些题目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练习、自己完成。通过例题的讲解、学生的思考练习使该问题得以解决、强化,得以巩固和提高,如图1所示。

二、电与磁

电与磁是电工的又一基本内容,发电机、电动机、电铃等都是电与磁内容的具体应用。如电与磁的方向、左右手定则的应用、楞次定律等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题。电磁基本定律是电工的基本内容,又是重点知识,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这一内容的讲解上要下功夫、讲求方法。左手定则主要用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判定(主要用于电动机转向的判定),其中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为已知,受力方向为待定量,需要通过判定获知。右手定则主要用于感生电动势或感生电流方向的判定,其中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为已知,感生电动势、感生电流的方向由判定获知。然而二者用途又不绝对。左手定则一般适用于电动机,右手定则一般适用于发电机。因电动机中也存在反电势,反电势用右手定则判定;发电机克服的主要是电磁力,电磁力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问题的实质还是要根据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来确定左右手定则的具体应用,如图2所示。

楞次定律是电与磁的又一基本定律。它判断的是线圈中感生电流的方向。线圈中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楞次定律:当线圈中原磁通增大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阻碍线圈中原磁通的增大,这时感应磁通与原磁通方向相反;当线圈中原磁通减小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阻碍原磁通的减小,其方向与原来磁通方向相同。即线圈中原磁通增大时,感应磁通将阻碍其增大;原磁通减小时,感应磁通将阻碍原磁通的减小。据此,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的方向得以判定,如图3所示。

三、相位、变化率

在交流电路中,由于涉及相位问题,使得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难度增大。要弄明白这一内容,只从定义上讲解,学生也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必须使学生深入了解、掌握该内容。感性电路、容性电路中电压电流间的相位关系,自己从纯电感电路、纯电容电路着手讲解这一内容。下面以纯电感电路为例讲解电压电流间的相位关系,如图4所示。

按图4连接电路。图中低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不超过6Hz,当开关闭合后,观察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指针变化,研究纯电感电路中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关系。

可以看出电压表指针达最大值时,电流表指针为0。当电压表为0值时,电流表指针由0值指向最大值……由此,纯电感电路中,电压、电流不同相,相位相差π/2。

再由公式知,线圈的自感电压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当电流为零值时,其变化率最大、UL最大;之后电流越来越大,其变化率越来越小、UL越来越小;当经过π/2角度时,电流变到最大值,其变化率为零、UL为零值;之后电流逐渐减小,电流的变化率逐渐增大、UL反向增大。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明白了纯电感电路中电流、电压达到零值、最大值、反向最大值的时刻不同,相位相差π/2角度,且电流滞后于电压π/2角度。加上前面的电路连接,电压表、电流表指针变化情况的观察,结合波形图,学生对变化率问题、相位问题的理解既有感性的又有理性的,得以升华。依次,纯电容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相位问题,感性、容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及相位问题逐步得以解决。t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ωt+φ0)叫交流电的相位。相位、变化率问题得以解决。

四、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工又一基本内容,也是电工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这一内容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也是学生的难点之一,容易引起困惑、不解。解题时思路不清、难以下笔。探究其原因,学生根本问题出在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回路电压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上。“在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回路巡行一周,所有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这是回路电压定律的原内容。关键是学生对电压降、代数和的理解存在疑虑,概念不清。为此,笔者主要从这两点下功夫,进行回路电压定律的讲解。电压降,即从高到低,指电压是降低的、电位值逐渐减小,无论是电动势还是端电压,均可这样理解。电阻上压降绝不可不讲,且必须讲透。即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压是降低的;反之,电压升高。(内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位是升高的)!这样学生恍然大悟,从迷惑中解脱出来。什么是电压降、电位升、电位降,大脑中建立了清晰的概念。如此再解释一下代数和,设电压降为正,电位升则为负。结合具体例题,列方程,如图5所示,对于回路Ⅱ:

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回路电压定律。再加上适当题目的针对性练习,经学生的思考、演练和教师的指点后,学生将彻底掌握该内容。基尔霍夫定律教学也告一段落。

第5篇: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范文

就现在的高职院校来讲,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物理基础不是很强,因此,对于电工电子这么学科来说,学习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通信专业中电工电子课程知识比较抽象,对于这些初高中物理成绩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学习这些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并掌握是不太可能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话,没有形象的表述和演示,加上自己的动手操作和感性认识,是不能够真正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的,学生对于这样的授课方式只是能够初步并且简单的形成。老师在讲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时候通常都是采用传统的方法,先将理论知识点,再演示实验,再让学生自己操作,经过长时间的实施验证,这样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学生,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再者,就教学任务来说,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内容是比较多的,如果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的话,教师往往会加快授课内容的讲授速度,减少实验环节,这样往往不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2.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传统的教育理念,还是现在更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授这一过程中都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扮演着的角色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被动,没有发挥出本身特有的本质和特点,很多时候也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业用人标准的需求,对于市场需求和学生自身来讲,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现在,我们都在倡导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本,不仅增加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方面的发展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主要角色,要强调技能的重要性,重点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对于教学模式手段也要进行一定的改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主要进行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这样的课程下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肯思考,会思考的能力和发散思维,养成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的思维方式。现如今,对于通信行业来说,有关于电工电子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发展势头迅猛,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能够给予学生最新的,最完善的知识,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3.更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架构

如果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关键,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于电工电子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来说,要不断更新,要跟得上形势。就目前的教学改革提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说,可以针对电工电子课程的特有特点来改变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按照新的教学标准将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一课都按照项目来教学,每一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的自觉学习的特点,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起到主动的学生,教师在此过程中都是引导的作用,学生在每一项目的研究探索过程中会有问题,可以引导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由教师传授变为自己主动探知的过程,记忆更加深刻,教学效果更为突出。针对电工电子课程中的教学目标分层次和步骤逐个击破,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意识。我们要不断增加有关于电工电子方面的相关知识,特点和发展前景,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延展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学习积极性,更加直接有效的了解企业社会方面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在重视实践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理论的重要性,因此,课堂教学还有突出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在电工电子教学过程汇总,可以将一些有利于生活的小实验,小发明放入课程教学中,优化课内知识,强化学生综合能力。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必须要精心设计实验环节,按要求按要求设计各测试项目,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观察能力等。我们可以在实训室里配备最新的计算机软件,可以提供丰富的元器件库和多种分析仪器仪表的分析功能,像一个电子实验工作台,绘制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和仿真分析所需的仪器仪表均可用鼠标直接拖动放到屏幕上,通过鼠标连线,生成完整的电路,省去了用实际元器件安装调试电路的过程,既经济又高效。学生可以动手,模拟仿真,避免了使用的盲目性,通过其行之有效的找出问题进行自己的设计,真正帮助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6篇: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电工实习;理论知识;制订计划

电工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夯实基础。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其中实验教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组织好实习教学,如何提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实习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电工实习教学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化理论知识,夯实技能教学基础

电工实习作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缩短与工程技术人员差距的有效途径,它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运用各种知识综合解决较复杂问题的一个完整过程。通过电工项目的练习,学生将平时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通过不断反复练习而对技能的掌握,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变成自己易于领会的知识,为技能的提升打下基础。

随着当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为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理论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部分学校一味追求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教学,必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基础,细化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和管用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分解成若干个便于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电路原理,理解电路性能,熟悉电器元件原理及运用,为专业实践夯实基础,再通过实践后对知识的消化,巩固所学理论。这样逐步地深入,会使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二、科学制订计划,理实一体提高质量

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基础,结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实纲合理制订实习计划。计划要有方向、有目标、有连贯性,由浅入深,分层次推进训练课题。同时,教师在训练前要编写好实习任务指导书,明确实习目的、任务,对相关技术要领进行细化,让学生实习前对所学项目有所了解,形成对训练项目的心理准备,为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实习训练要坚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里进行,这样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对训练项目中不能理解的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增强感性认识,确保优质地完成训练任务,同时亦可采用主讲练结合、演练结合等方法,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实习教学组织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必须通过学习进行提升,才能更好地上好一节实习课,更重要的是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必须有所了解,才能有效地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三、规范过程管理,构建训练保障体系

实习教学作为职业学校的最基本教学环节,其过程管理作为技能训练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强调的是细节管理,着重加强学生在技能操作训练时的规范性和标准性管理。教师要严格按照入门认识指导、示范操作指导、训练纠正指导、讲解评价指导,必要时重点指导的实习教学程序,对每一个训练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特别是示范操作和训练纠正指导,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直观、规范的动作要领,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为下一训练环节作准备。

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实习指导教师提出了 “三提前、三到位”的要求:“三提前”是指提前准备实验、提前组织学生、提前做好清洁;“三到位”是指示范指导到位、监督评价到位、整理整洁到位。对学生提出了“五一”“五禁”要求:“五一”是指一队、一包、一本、一位、一心;“五禁”是指禁止迟到早退、禁止喧哗嬉闹、禁止带食品饮料、禁止串岗串位、禁止违反操作规程等要求。这样,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又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

四、创新评价体制,整体拓展训练效果

实习评价作为对训练项目检验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技能训练效果的检验。在每一个实习项目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要用具有实用背景的任务全面评估学生学到了什么专业能力,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完成实习任务书,并对自己的训练项目的今后的改进方向进行展望分析。为提高评价氛围,每一项目都要进行连续多次的评估,也可以开展项目小组竞赛,调动学生训练热情,提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质量意识。当然,安全操作也要纳入考核评价范畴,因为电工实习涉及到220V、380V电压,对人生安全危害较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实习场所要通过构建安全操作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严格按照实习操作规程操作。与此同时,实习过程中材料的合理使用、工作环境的整理也应包含其中。总之,一个训练项目的总成绩应当包含训练内容的完成情况、训练态度、5S操作和创新拓展等诸方面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实习教学中,教师只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强化实习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专业现状,通过项目训练掌握操作技能,缩小与行业间的距离,毕业后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孙劲.电工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

第7篇: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知识与技能。职业教育倡导的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电路》作为电气类专业的第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这一任务,就必须坚持以基础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以知识面宽、素质高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切实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教育水平。

二、理论课程改革

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以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全方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进行理论教学的改革,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教学重点放在巩固基础,降低难度,强化概念,弱化解题难度,强化电路分析的基本定理与定律,弱化公式推导与记忆。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一定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广博的电路分析知识中,提炼少而精的知识点进行教学。电气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电气控制设备及电力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以我院08、09级学生为例,他们就业的单位多为,青岛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大型电子企业。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自动化产品的生产、安装及销售等工作。

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如下内容做为重点:

1、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元件及其伏安关系式。

2、 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与分析方法。

3、 直流激励下的一阶动态电路。

4、 正弦交流电路

5、 谐振与互感耦合电路

删除了二阶电路,和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1、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学模式,手段单一,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一节课下来传授的信息量小,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板书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多媒体课件是在课前都制作完成,这样就节省很多时间,更重要是课件更直观形象,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在讲到过度过程知识点就可以通过flas课件展示一个实实在在的动态过程,这样效果更明显,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课上与课下的双重互动

课堂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构成,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载体,只有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有机相结合才能提高“教”与“学”的效果。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就是文化基础较薄弱,学习主动性比较欠缺,因此必须坚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开展课堂练习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其次我们狠抓第二课堂建设工作。主要是加强老师的辅导答疑工作,及时为学生解答疑问。争取让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查漏补缺。第二课堂的特点就是它的形式活泼,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也加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让老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进度,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

3、网络平台的应用

为了方便学生随地学随时学,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自学的平台,就是课程的网站建设。涵盖教学内容、教学课件、习题库、课程录像,在线测试和信息反馈等模块。这样不仅可以推动该课程的建设,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也使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授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

四、实验实训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检验,除对理论教学进行改革之外,还须对实验实训教学进行改革。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实训,使学生真正掌握电路基本知识、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及安全操作常识、电路参数和元器件的测量,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识读电路图的能力和排查电路故障的能力等。

从实验内容的选取上面来说,除要保留基本的验证性实验如“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实验外更应该加强综合性与设计性的实验。增加电工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和工程应用型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验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识别、选用与测试、通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参数的测量、电路的调试、调试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解决等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前的实验模式都是由任课教师提前把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内容等信息抄在黑板上,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内,由学生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就可以,即使没有完成也不会延长,这样一来下次实验又是新的实验内容,学生对上次的内容还稀里糊涂的,更别说把这次实验弄明白了。即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表面上看学生做的结果都很好,其实学生没有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教师的按部就班和指导书的条条框框。难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求知的欲望。实行改革教学后,实验次数、实验时间都具有弹性。加强实验室的开放,这样一方面方便了学生也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另一方面方便了老师,为老师也提供了教学研究的机会,加强了“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了实训质量。在实训室的建设方面,学院建有《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创新实验室》和《电工考证培训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为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总结

通过对高职《电路》教学改革的探讨,结合《电路》课程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使得在创新教育新形势下的《电路》教学充满挑战。总之,深化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在创新教学中,从教学模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创新,结合本校的实际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和深化,以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义府、吕向阳.加强工程训练培养能力改革电工电子实践体系.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2(4)

第8篇: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范文

一、明确项目教学法的目标

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设计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较为全面地了解电子电工基本技术,我们将课程分为两大部分,电子技术技能训练和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术内含电路图的读识、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技术、焊接技术、安装技术、调试技术、维修技术。电工基础内含电工识图、室内布线、导线的连接、照明灯的安装、配电板的安装。

利用电子技术制作一个超外差式收音机为主要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收音机的安装调试,如果出现故障,就要解决。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学会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技术、焊接技术、安装技术、调试技术和维修技术。电工基础以完成室内配电安装为任务,如果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学会电工识图、室内布线、导线的连接、照明灯的安装和配电板的安装。教学任务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有技术在今后工作中用到得,因此课程目标非常明确。

二、清晰项目教学中的每个知识点

教学内容根据实际生产生活确定,项目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设定,教学过程随着项目确定就可以进行了,教师对每个项目知识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每个项目的内容通常包含两部分;理论部分讲解基础的理论知识,实践部分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电子技术理论部分的重点在电路图的读识,因为读电路图是完成任务的第一步,而在读图过程中,涉及很多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因此要教会学生读图技巧,在教授过程中,逐步了解一些元器件的知识,掌握各种元器件的性能与作用,再根据掌握的元器件知识读图,这样既有面又有点,让学生掌握读图技巧,也为维修打下理论基础。

实践部分是完成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在完成电子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焊接、安装、调试和维修。这个过程一定要运用到前期的理论知识,这样学会一件电子产品的安装调试,不仅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并且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学会分析、解决问题,让理论知识贯穿实践过程。

电子电工技术理论部分的重点在于电工识图、电工常识,电工常识包含基本电工理论知识、电工安全常识。难点在于电工识图,由于电工图的信息量比较大,因此读图对从没有接触过工程图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要仔细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讲解。实践部分完成室内配电安装任务。要既会电工识图又会室内布线、连接各种导线、安装照明灯和配电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规范布线,正确连接导线,以及照明灯、配电板的安装方法。

在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的前提下,掌握每个项目的知识点的基础上,知道每个知识点需要掌握什么技能,如何通过训练掌握,以及最后技能怎样才算达到要求。

三、认真组织完成项目训练

明确学习目标后,采用独立完成的方式完成任务,因为实际过程中,这些工作通常由一两个人完成。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掌握操作技能,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在完成过程中,要学会互相帮助、合作学习。

每个项目实践操作时,教师首先做示范,详细讲解电子产品和配电装置的安装要求和规法,强调规范一定要严格遵守,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明确解答;示范完成后,学生要动手安装,同时采用逐步递进的方式进行训练。

因此每个项目在设计之前,我们为每个项目准备了相关材料和工具。如电子技术,我们准备了功放板、电子双音门铃、收音机的制作。首先学会拆各种元器件,然后制作一个完整的功放板,功放板的制作主要是训练学生学会元器件的安装、焊接技术。了解焊接工具及焊接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方法,通过大量练习掌握焊接技术,要求安装平整对齐、焊点平滑、焊接牢固,不能虚焊。

只有焊接技术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项目:电子双音门铃的安装,主要让学生先学会比较简单的小电子产品的安装和调试,因为门铃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所以学生不觉得难学。完成门铃的安装后,学生对电子产品有一个简单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安装比较难的收音机。电子产品的安装即要求学生通过看图寻找元器件,同时找出正确的安装位置,测量元器件,然后焊接,这样就把所学知识体现在一个实际作品中。

学习电工技术我们准备了导线、白炽灯、配电板、单相电度表等,要求学生完成室内配电的安装。包括室内布线、白炽灯、配电板的安装。室内布线应根据线路要求、负载类型、场所环境等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布线方案,采用适合的布线方式和方法,选用符合要求的导线,对导线的要求包括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两方面,布线应牢固、美观。明线敷设的导线走向应保持横平竖直、固定牢固。暗线敷设的导线一般应水平或垂直走线。导线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加装保护用套管。敷设中注意不得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学会定位、放线、护套线十字交叉敷设。

白炽灯的安装要求了解白炽灯照明安装的过程、掌握电工基本布线技术、熟练掌握白炽灯接线原理图、掌握白炽灯照明安装的方法。照明灯的安装要求定位、布线,布线要求采用明线,明线敷设的导线走向应保持横平竖直、固定牢固。敷设中注意不得损伤导线的绝缘层,要求采用护线套,注意按图正确接线,主要是要注意零线与火线的颜色。最后用万用表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然后通电检测安装的线路。

配电板的安装要了解家用配电板和动力配电板的安装过程,熟悉家用配电板和动力配电板的电路图,掌握家用配电板和动力配电板的安装方法。按照布线要求采用明线,明线敷设的导线走向应保持横平竖直、固定牢固。敷设中注意不得损伤导线的绝缘层,要求采用护线套,按图正确接线。注意零线与火线的颜色。装接线完毕,进行检查后方可通电试验。这些项目实训的完成,最终都为学生今后工程实践打下扎实基础。

第9篇: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多元化考核;反馈;评价标准

1绪论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本科高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获得有关电工与电子技术方面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传统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考核方式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1]目前在各个高校都普遍存在考试功能失衡的现象,尤其是对于考试的导向、反馈功能基本未有体现。而检测及评价功能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2]

2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考核现状及问题

2.1学生学习热情较低,评价标准不统一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讲授效果和学习效果有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本身课程难度较大,讲解内容较多;而是开设学期设置在大二或大三,学生的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对专业边缘的课程热情不高,应付考试心理强烈。二是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开设专业、开设班级较多,需要多名教师共同授课,每位教师的评价标准不统一,也使成绩的公平性大打折扣,同时不利于总结分析同一专业的共性问题,教学效果反馈不佳。

2.2教学评价主体、教学目标、考核方式单一

在实际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只注重认知目标、教学大纲的重点;以期末考试试卷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评价主体是教师,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注重过程考查和能力评价的形式多元化的考核改革并构建考核质量监控体系,对于教学效果的改善、创新人才的培养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反馈机制的建立方案

3.1加强过程评价,细化评价基本要素

针对目前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理论考核比重较大的情况,加大平时形成性过程评价比重,细化评分标准。此部分满分100分,占比总评成绩20%。(1)平时成绩—考勤与纪律:根据情况进行考勤,并根据考勤情况记录分数。即:旷课,早退,迟到扣取相应分数;根据平时课堂纪律情况进行考核,如讲话、玩手机等。(2)平时成绩—作业:根据学习进度抽查两次作业,并要求同学自主总结各章重点和公式,老师批改并给出评语、分数。(3)平时成绩—章节测试或期中、期末自测:根据不同章节的学习内容或学习效果的反馈,进行章节测试或期中、期末自测,随机抽查,每位同学至少抽查一次测试成绩并记录,并保证反馈分析的覆盖面。(4)平时成绩—学习态度:通过对每一位同学学习状态、努力程度等的全面了解,给出分数并记录。(5)平时成绩—课堂提问与表现:该项要素的评分主要在平时教学中,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被提问,都有互动,根据其课堂上的情况当场给分并记录。针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特点,进行实验环节课程考核改革。加大实验成绩比重;实验报告评分标准细化,全程检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建立教师主评,实验小组互评的评价模式。此部分满分100分,占比总评成绩20%。(1)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教师主评):例如: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共进行4次实验,其中每张实验报告满分20分,预习情况3分;学习态度与遵守纪律情况5分;操作与测试情况7分;实验报告的完整性与工整性情况5分,在报告批改中体现各要素得分并记录。(2)实验成绩-实验小组组员互评:以三人为单位成立实验小组,通过其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互评得分。

3.2考试题型多样化、合理化

针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性质,题目类型由闭卷笔试的选择、填空、判断等可加入画图、分析等;合理选择客观题和主观题比重,减小死记硬背的概念性问题,增加通过理解,应用定理、概念解决问题的试题,从而提高试题质量。同时可进行试题库建设,试题库可以以单套试卷形式或题型形式,每个题要标明考核知识点所在章节、考核内涵及观测点,便于提高课程重要知识点的覆盖范围和成绩反馈跟踪。

3.3构建考核监督体系,跟踪、反馈、调整

构建课程考核质量监控体系,如电工与的电子技术课程,教授班级较多,需要多名教师共同授课,通过研讨确定考核质量目标和标准、收集反馈信息、比较自授班与其他教师所教班级的考核结果、针对每一道题进行细致的试卷分析,其中分析得分率、观测点、平均分等,采取应对措施、纠正偏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议长期研究、跟踪、反馈、改进以提高实效。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