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第1篇: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字:景观生态学 城市建设

Abstract: landscape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landscape dynamic change and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landscape beautification pattern, optimize the structur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subj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ity'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landscape ecology as a good idea to provide the landscape city ecological improve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fers the basic concepts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city environment.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

1.1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学科,主体是生态学和地理学。

1.2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和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上世纪30年代末前苏联C.特罗尔所倡导的学术方向。这个倡议和往后的B. H.苏卡乔夫提出的生物地理群落学说, 促进了生态学与地理学的结合, 使生态学和地理学的观点日趋接近融合[1]。在生态学与地理学结合后, 一方面生态系统的概念扩大到与地理环境成分的有机结合和功能联系, 另一方面解决综合地理学的问题越来越多地采取生态学的观点。景观学移植到西方, 由西方国家的生态学家发展为景观生态学[2,3]。

我国改革开放后, 部分自然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十分重视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 如景贵和等进行的景观生态分类和农业布局的地段设计研究[4],在景观生态分类基础上进行环境建设的景观生态设计研究[5],钟晓青等的广西北海火车站广场景观生态工程分析研究[6]等, 实际上都是景观生态学应用方向的研究。

2.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

2.1城市生态景观研究的基本内容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聚居。关于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基本内容, 主要应侧重以下六个方面:

(1)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布局与空间结构、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城市廊道、城市空间资源和城乡交接带的发展与演化。

(2)城市生态过程能源供应与消耗、水资源利用与循环、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城市人口的积聚与扩散、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持是其主要研究内容。

(3)城市环境问题。

(4)城市生态建设包括绿化、美化、环境优化、清洁生产与文明消费。

(5)城市景观风貌城市特征形象(CIS) 与景观视觉识别(CVI) 、城市风貌与环境空间艺术、景观文化与景观美学。

(6)城市景观规划包括城市规模与环境容量、环境敏感区的保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以及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

2.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简述

城市生态景观主要依靠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来实现。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从景观整体上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 使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 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 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聚居[7]。城市景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自然实体的统一, 它兼有两种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属性, 因此,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除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的基础资料, 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工作外, 其规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环境敏感区的保护、生态绿地空间规划和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8]。

2.2.1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总的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 加强城市景观功能,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有如下目标[9]:

(1)安全性: 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重大灾害如地震、火灾中, 作为疏散居民的场所, 从而保证广大市民免遭不幸, 这是社会目标。

(2)健康性: 有两种含义, 一是维护城市景观生态健康, 即维持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二是保证市民在生理上及精神上的健康。这既是生态目标, 又是社会目标, 同时也是经济目标。

(3)便利性: 经济有效地确保城市生活、游憩的方便, 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范围内, 游憩不用乘公车, 步行可方便地到达, 这是社会目标。

(4)舒适性: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诱发人的创造精神以提高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并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这既是社会目标, 又是生态目标。

3.景观生态学对城市景观建设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原理不仅具体的指导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为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城市景观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发生重大改变[10]。

(1)景观生态学的综合、整体等系统论思想有助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全局、整体意识的建立。景观设计的对象往往比较具体,尺度相对较小。景观生态学整体而系统地分析环境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能使设计者高瞻远瞩,使其设计界域提升到营造区域环境的高度,增加环境的生命力。

(2)可持续的城市景观不是盲目地堆砌自然元素,而是运用相关的系统知识,适度开发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但环境设计师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生态知识,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达到影响景观生态功能的目的。如增设廊道、增加景观连接度等来加强景观中各要素在功能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

(3)景观生态学原理提示人们要虚心向自然学习。自然不仅是可利用资源的宝库,也是解决所有设计问题的最好典范[11]。向自然学习美的形式,学习万物生长的规律。而最重要的,作为环境工作者,需要尊重自然,在设计中遵循自然的规律,做到生态设计,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努力。

4.结语与展望

当今世界的一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无一不与城市化、工业化有关。如何合理运用景观生态学在未来城市景观中实现原始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贯彻“适宜自然、保护自然”的宗旨, 从生态的角度进行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达到“天人合一”,将是未来城市景观生态学的发展重点。同时,如何合理的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我们继续探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索恰瓦著(李世玢译).地理系统学说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79 - 80.

[2] Richard , Forman T T . Ecology of the landscape. Bioscience [J ].1983 , (10) : 535 - 539.

[3] Richard , Forman T T , Michel Godron. Landscape Ecology [M].New York : John Willey , 1988. 110 - 119.

[4] 景贵和.景观生态学•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5] 景贵和.自然地理学与环境建设[M].自然地理学与国土整治.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5 - 7.

[6] 钟晓青,张宏达.北海车站广场景观生态设计与工程实施问题[J].热带地理, 1999 , 19 (4) : 3003051

[7] 黄志新,张建平.试论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9.

[8] 张晓锋,张玉清,林宏贵.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J].阿坝科技,2007,1.

[9] 石铁矛,李团胜.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景观生态方法―沈阳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规划师,1999,1(15) :41-46

第2篇: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堤防工程 防洪 生态 景观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越来越追求更加文明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状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极端恶劣天气与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越来越成为社会问题的焦点,人类意识到环境问题关乎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的共识。堤防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建设施,具有重要的防洪减排效能,是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稳定的重要设施,在此基础上实现堤防工程的生态化建设是现阶段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逐渐成为未来堤防工程建设的重要设计思想。

1、堤防工程简述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界是一种友善共存的相依关系,人类社会谋求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如果破坏自然则即使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今时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当今时期,堤防工程是人类大规模兴建的水利工程中的一类,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堤防工程应从构建生态环境的的角度加以设计施工,进而实现水利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以后,国家加强了对堤防工程的管理,通过研究并实施了相关规范用以指导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其中《堤防工程施工规范》与《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作为规范中较为突出的技术标准规范,其针对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堤防工程是一种有效的挡水建筑物,主要兴建在各类水域周边。堤防工程由来已久,在近现代以前久已经是人类用以有效防范洪水侵袭的基建工程之一,至今仍在防洪排涝领域被广泛的运用,其对河流治理与防范暴雨侵袭的功能性现如今仍无可替代,因此是一种被普遍兴建的水利设施。

2、堤防工程进行生态化建设的要点

河流是大自然中常见的地貌特征,也是大自然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河流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着流域内良好生态环境的实现,同时也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实现河流生态健康发展是人类社会在当前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如今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对于传统防洪排涝的功能指标必须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要兼顾好生态环境的优化与改善。

在现阶段,环境问题凸显,河流湖泊等水域对于生态环境调节与改善的作用逐渐被人类所认识到,许多触目惊心的河流污染实例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严重破坏同时也警醒了人类,这些问题主要可归类于以下两点:一是堤防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河流原有的生态环境构成,以往存在与流域两侧的植被、地貌被人工去除,而统一兴建成标准化的堤防建筑物,进而导致河流呈现出规整的状态,失去了生态的多样性,并且也导致了河流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出现非连续化,在修建堤防工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河流造成非连续化破坏的后果。因此,对于上述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对所建堤防工程是否符合生态学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力求给出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兼顾好环保因素的方案。在另一方面,我们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构建堤防工程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可能了然于心,进而能够在设计施工时采取规避措施,改善破坏环境的情况,这是当今河流生态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现代化堤防工程简述

水利工程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革新日趋完善,业内对水利设施兴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性的新要求,在水利工程施工之时安全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而今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水利设施的建设也要求更加符合环保性,实现生态化建设,使水利设施更好的融入当地自然环境,对于堤防工程在兴建的过程中,防洪排涝功能和生态营造功能必须有机的进行融合,确保必要功能实现时,应多考虑在生态构建、景观绿化上进行营造,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处自然、风景优美的公共场所,为城市生态景观的打造添砖添瓦。

3.1 规划设计原则

3.1.1 堤防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进行研究与取舍,确保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与生态构建的因素,进而形成一份堤防项目经济、环境效益研究报告,给出相应的评估。

3.1.2堤防工程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察流域内生态构成情况,在设计时将全流域的生物群落安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力求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打造全流域生态链。

3.1.3 岸坡防护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保效应,把生态的构建与人的休闲需求有机结合,充分融入周边的自然环境,在确保必要功能性之时,利用生态学与景观学的相关原理创新护岸构建形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绿色岸坡。

3.1.4 城市在进行水域修整的过程中,应重点利用原有江河湖泊的形态进行城市景观创建,充分考虑多种生物的宜居性,在构建时材料的选择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减少避混凝土、砌石等人工材料的使用,利于各种生物进行栖息。使城市内水利工程设施不仅仅是实现原本功能性,更应当成为城市独特景观。

4、结论

当今对于堤防工程的要求不仅仅确保实现防洪指标,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也尤为重要,而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历史原因,大部分的堤防工程尚未实现生态化。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加,我国也不再片面的追求经济上高速的发展,因此越来越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构建,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现代化堤防工程应运而生。现代化堤防工程强调了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是未来堤防工程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对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论堤防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J].科技与企业.2014(07)

第3篇: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景观; 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生态景观城市的构建,有利于城市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前进,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必须把握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总原则前提下,抓住其理论本质与其实际意义,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出发,才能更快、更合理地构建和谐的生态景观城市。

1.城市景观的简述

1.1 城市景观的含义

城市景观是一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在自然要素的基础上叠加了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因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综合反映, 是城市居民世世代代经营和创造的产物,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有的和所创造的自然景观美,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观艺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城市景观深深扎根于景观生态学,它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而发展。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管理构成了景观生态建设,属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居聚。而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则是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深入和细致,更多地从具体的工程或具体的生态技术配置景观生态系统,着眼的范围较小,往往是一个居住小区、休闲地的设计。

1.2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

城市景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自然实体的统一,它兼有两种生态系统。一种是以自然景观要素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如空气、水体、土壤、植物;另一种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生态系统。城市景观规划的理论基本立足点是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体现、控制、引导城市物质建设风尚,促进城市景观体系的良好形成。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规划目标并收集资料:目标是工作的导向,在具体规划工作展开之前必须首先确定工作的目标。通过实地考察调查城市现状和收集影响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及过程的基础资料。

(2)分析城市景观生态,拟定总体方案: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环境敏感区的保护、生态绿地空间规划和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环境敏感区是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有潜在天然灾害的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地区,在城市中首先保护环境敏感区。

(3)一个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还要考虑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的总体布局。

(4)城市绿地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包括各种点状的庭院绿地;线状的防护林、街道绿地;面状的公园、广场绿地;居住区中的各种绿地。

绿地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元素,是城市中唯一接近于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城市环境,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具体实施

2.1保持生物多样性

在规划时必须重视城市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实际操作中在重点保护名、古树木的同时,也应该对城市绿地、生态景观加以保护。在严谨探讨的前提下适度引进外来物种,从而为城市居民审美需求的满足提供支持。需注意在实施中,对于具地方特色的植物应在合适场所进行大量种植,如天津市的城市绿化就是广种月季,收到良好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利于城市品牌的构建。另外,在不同的公园游园或居住区绿地设计时,要把握不同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物候特征,合理搭配,植物的搭配布置,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素养。通过各种植物的搭配和组合,可以短时间营造出需要的氛围,为城市的生态改善提供支持。

2.2保护景观绿地

景观绿地是生态规划工作的重点。在规划设计中对绿地的数量和分布都有详细要求。通过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绿地组合,形成绿地景观。这就要求,一方面增加绿地总体数量,使之充分发挥生态屏障的功能;另一方面要保证单位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分布不受破坏。

在进行绿地的分布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考虑人口、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因素的限制。对一些环境质量有待提高的地区进行绿地设计,并通过人文因素的参与,形成有高度针对性的主题公园等,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同时,要对交通空闲地块有效利用,通过精心合理规划保证交通岛、立交桥等交通绿化,产生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此外,城市绿地小公园等,都是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构成绿地体系的重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给予更多关注。

2.3因地制宜的合理规划

因地制宜,对城市建设进行既经济又有效的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如对水资源的保护尽量采用自然型护岸方法,用芦苇、蒲草等挺水性植物去除BOD和氮;用浮萍等浮水性植物吸收铜、镉、铬、硒等金属,抑制藻类的生长;用藻类等沉水性植物吸收TNT、DNT等化合物。合理搭配河流中多种水生植物,使植物间优势的互补,构成高效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这样的做法既增强了城市的自然景观,起到了美化功效,又维护了城市生态系统,并能有效发挥调节水量、滞洪补枯的功能,属典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过,城市生态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和公众的参与和配合,在这方面还需要人们多做努力。

2.4弘扬绿色低碳理念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胜利召开,绿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 因此,合理高效的利用能源,进行城市建设,是城市规划改革的必要方向之一。

低碳城市,就是要按照一个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生态化的经济增长方案,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对低碳城市进行总体规划,需要依照低碳的目标对相关领域进行细致分解,从城市布局结构、低碳产业结构、土地利用规划、低碳交通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到污染物处理、碳足迹、绿色建筑标准等多个方面都应制定相应的规划战略。具体实施起来,首先要建立低碳城市运作。通过经济的低碳转型,优化耗能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其次,要优化用地布局,以此途径吸引高端的产业及知识型人才入驻。对土地进行集约利用,完善相关指标,如规定单位面积土地的 GDP 产出与能源消耗比,规定单位面积土地的碳排放标准等。城市交通方面也要建全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改造轨道交通与快速公共交通两方面的建设,将低碳化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

3.对城市景观生态发展的前景展望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景观规划已经越来越趋向成熟,逐渐体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态势,对城市生态科学研究的加深,生态健康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使城市景观的建设有了一个更好的社会和学术背景,更多的既能顺应自然环境规律又能表达人类实用与审美精神需求的景观不断问世。

同传统的景观形式相比,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景观所承载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未来景观的信息化发展将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信息的高度发展为景观的表现形式的提高创造了可能,其生态功能的完备与审美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景观系统中,以信息表现为主的各种标志系统和指示系统将以更加丰富、简洁便利、高效的形式出现;信息化的提高,无疑使人与景观环境的互动性增强,人的参与,景观的影响,使时空感觉产生变化。

景观发展的多元化来源与文化的多元,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使文化景观呈现迥异的面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景观的发展不应是走向一种声音,而是保留地域特色的差别,我们应以演进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不同文化构成的脉络,地域文化传统将其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与景观现实和未来相结合,从而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

4.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以及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景观生态规划问题,更是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由此可见,创造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已经成为现阶段城市规划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同时,提升城市生态景观水平,更是人民赋予城市规划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任燕萍.浅议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11,(12):71.

第4篇: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生态监测 环境监测 体系

当前,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除了常见的各类污染因子外,由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因素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增加,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漠化加剧,洪水泛滥,沙尘暴、泥石流频发、酸沉降等,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用新的思路和方法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环境监测要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监测过渡和拓宽,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这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1 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我省虽然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但是生态环境仍较脆弱,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表现在: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江河的径流量减少,湖库日趋萎缩;林地、矿产资源的乱砍滥伐、开发不当,致使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生物资源总量下降;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岸侵蚀问题突出;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已经影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环境监测是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监测,强调“局部剖析”,只对大气、水、土壤等中的化学毒物或有害物理因子进行测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其着眼于“整体综合”,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影响进行测定。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环境保护以减少或避免生态系统的破坏为终极目标,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的核心,而环境监测是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可以说,开展生态监测可弥补传统环境监测的不足。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是环境监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前提,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2 生态监测的含义

2.1生态监测的定义

生态监测是指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2.2生态监测的类型

根据对象可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这类划分突出了生态监测对象的价值尺度,旨在通过生态监测获得关于各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现状资料、受干扰(特别指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承受影响的能力、发展趋势等。

根据空间尺度可分为: 宏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同时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2.3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综合性(多学科的交叉,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行业)、 长期性(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 复杂性(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等;以及人为干扰,如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分散性(监测站点的选取往往相隔较远)。

3 生态监测的内容

生态监测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应开展以下方面工作:(1)对区域范围内珍贵的生态类型包括珍稀物种以及因人们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的发生面积及数量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动态变化的监测;(2)对资源开发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监测;(3)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在生物链中传递的监测;(4)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治理过程中的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5)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6)水土流失的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7)人们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8)水环境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9)主要环境污染物包括农药、化肥、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水体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10)优化治理模式的生态平衡监测;(11)各个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

4 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 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 重视借鉴国外经验

发达国家对于生态监测已经开展较长时间,而我们才刚起步,基础差、底子薄,对生态系统规律认识还不够,生态监测经验不足,特别需要吸取和借鉴其已有的成功经验,如一些操作性强的指标、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4.3 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4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三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将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璐,陈帆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第5篇: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社会公平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源于自然并且最终将回归自然,因为是自然提供了生命以给养,反之,自然制约着生命的发展。人类在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丰富资源的同时同样受到环境的制约。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整个的发展历程正是不断调整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然自20世纪后,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调整似乎进入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模式:在经历人类对自然的无休止改造甚至侵犯之后,人类社会频繁遭遇来自大自然的警告和反击: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等。人类生活受这些磨难影响的同时也开始了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在这样的影响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由此产生。

1 可持续发展概念来源简述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全球性环境危机。伴随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等问题使人们逐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了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同时不断地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发展模式: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保证对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于是可持续发展观应运产生。直到1980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以官方的形式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指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是自然的、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从此可持续发展为世人所共知。

2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内涵

自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世人所认可以来,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含义,可以说是言人人殊。其中被学界和实践界所公认的当属于第15届环境署理事会于1989年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及1992年“地球宣言”(又称《里约宣言》)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界定:以满足目前的需求,同时它需要保护后代需求不受损害,不存在侵犯国家。而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可持续发展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

2.1 人与环境互利共生、和谐相处

人类与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与自然界密不可犯的。人们应该注意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尽量地减少因人类进步而对环境造成的过度破坏,确保自然界能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最终达到人类与自然界能够和谐共处。

2.2 公平发展、利益均等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人们对公平的追求就没有停止过。公平是公正精神、公平原则等伦理规范显现。公平的利用自然资源、公平的分配物质财富、公平的承担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最终达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是可持续发展一直不断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不仅在当展有所体现,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必须时刻被体现。可持续发展强调的不仅仅是机会均等,利益均等也是可持续发展所一直强调的内容。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需求。绝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需求和发展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一定要保证世代的蓬勃发展。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是公平原则的具体的体现。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所不断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自然与人能共和平相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使公平与效率、当代人与后代人都能兼顾,在这基础之上来大力发展。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一直以来是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依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也是唯一的依靠。

3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伦理原则

3.1 人类实现利益的过程中体现“代际公平”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不断完善人类社会生存多依赖的环境和发展。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根本利益能够达到公平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一理解是:以时间顺序划分人类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人类生存意义上理解的。人类的生命被看作整体生命,这是对个体局部生命意义的扩展。

实现同代与代际利益的公平分配不仅是评价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的标准,同时它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整体生存原则被放在了优先的地位,然而个体生存原则应该与整体生存原则相互协调。

在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时是确保一定不损害后人的生存权为前提。当代人应该承担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从原有的单纯的追求物质利益与个人享乐的观念中脱离出来,进而选择一种更为合理的人类生存方式。自然――人――社会动态协调与和谐发展,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

3.2 在人类实现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代内公平”

如果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需求时,都强调分配公平、利益共享,同时,在获取自然资源利益时都认为需要付出合理的成本或代价,那么,保护环境资源就当然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既然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是不断的缩小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益与发达国家间的利益差距,如果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地区提供的不管是资金或技术上的帮助都被算是施舍或是恩赐时,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帮助只能算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要支持。即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对他们所共同居住的同一个地球的保护而做出的合作与互助行为。

这些原则是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渴望也是联合国的平等精神与公平精神的体现。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正确的看待贫富差距问额,只是简单的将这种差距看作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发达国家眼中,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恶劣枯竭。这种荒缪的说法是西方人为了维护自己的一种辩解。

4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对策

4.1 加强人类生态道德的培养

道德不仅在人与人关系中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存在道德,这种道德叫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是人类行为规范在自然方面的延伸与扩展。它是人与自然界交往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不是只有人类才享有道德权和道德待遇,生物和自然界享有着同样的待遇。这种道德待遇是人类公正行为的延伸,也要求人类对待生物与自然界应是以公正的态度,像对待没有行使主体能力的主体一样,保证其正当权利的实现。

幸运的是,人类生态学的不断发展为加强人类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作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不断深入理解的成果,人类生态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人类生态道德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最合理的方法论”取代了“最大化的方法”,并提出要用动态的、整体的、连贯的观点不断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达到社会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共生这一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最高境界。

4.2 提高人类整体素质

可持续发展的言下之意还需要人类懂得怎样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但由于人类的无知或是贪婪,以至于盲目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利用,导致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的迫害。要想化解人类人与自然间的矛盾,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还是要不断提高人类的素质,实现理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玉君,明庆忠,李宏.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4(5):20-24.

[2]杨伟军.可持续发展伦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晋阳学刊,2008,3:44-46.

[3]何志伟.可持续发展环境理论观现状研究[J].圆桌论坛,2007,5:41-43.

[4]刘淑青.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涵义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9,7:357-358.

[5]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20周年[J].中国人口,2012,22(5):9-14.

[6]蔡岩.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J].科学发展观,2009,11:7-8.

[7]潘玉君,段勇,武友德.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伦理与原则,2002,12(5):36-38.

第6篇: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信息生态价值评估条件价值评估法公共图书馆支付意愿

〔分类号〕F224.13G203

An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Ecology Value Based on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Taking the Urban Public Library as An Example

Zhao Yuxiang

Document and Information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200433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expatiates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ecology 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formation ecology evaluation. By introducing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 as a useful tool in the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ecology, the paper discusses its basic theory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analyzes its feasibility when applied to one of the information ecology: urban public library. The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our stage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public library value which based on CVM and some problems. And finally the paper evokes the researchers to use the CVM in the practical work.

〔Keywords〕information ecologyvalue evaluation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public librarywillingness to pay

信息生态学从上个世纪60年轫至今只有短短的40多年。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的信息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借用资源经济学中较为常用的条件价值评估法这一评价工具,对信息生态的价值评估进行初步讨论。

1信息生态价值评估的现实意义

1980年,美国学者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信息圈”的概念,初步描述了信息生态的雏形[1]。1989年德国学者拉菲尔・卡普罗在《信息生态学进展》一文中,较为正式地提出了“信息生态”的概念,并对信息污染、信息平衡、数字鸿沟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初步阐述[2]。之后的十多年间,信息生态学的研究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对信息生态最为广泛的定义是:“一个由人、行为、价值和技术在一定环境下所构成的系统”[3]。信息生态从信息、人、信息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理念出发,研究其相互作用与联系。

信息生态平衡指人――信息――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是信息输入与输出的一种动态平衡。正常情况下,信息生态具有自适应性和自我恢复能力。然而由于社会固有的不平衡性,信息生态失衡也越发凸现。其中,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安全、数字鸿沟等症结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质量。因此,在开展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前期,有必要将信息生态这一概念进行细分,对其中意义较大的部分逐一进行价值评估,为后期具体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然而,关于如何有效地细分信息生态环境这个概念,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法规政策和可行的操作细则。笔者认为从信息生态环境的定义、特征以及功能出发,城市公共图书馆可以作为信息生态环境这一大集合中的有效子集。因此,后文主要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探讨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具体应用。

2条件价值评估法的理论基础及应用可行性分析

2.1条件价值评估法的理论基础

环境资源的总价值由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构成,非使用价值在很多情况下占据较大的比重。对非使用价值的评估主要有揭示偏好和陈述偏好两类方法,揭示偏好法利用个人在实际市场和模拟市场的行为来推导环境物品或服务的价值;陈述偏好法在假想市场的情况下,试图通过调查技术直接引导出被调查者对环境价值的认识[4]。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以下简称CVM)是典型的陈述偏好技术,也称意愿价值评估法、调查评价法等,它通过构建假想市场,让个人对环境物品和服务定价。常用的方法是询问个人为使用和保护某种给定的环境物品或服务所愿意支付的最大货币数量(willingness to pay,WTP),或者为失去某种给定的环境物品或服务而愿意接受补偿的最小货币数量(willingness to accept compensation,WTA),从而得到公共物品的非使用价值。

CVM 的经济学原理是[5]:个人对市场中的各种商品(包括服务)以及环境舒适性具有消费偏好。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受到可进行市场交换的商品x、个人无法支配的公共物品q、个人偏好s及随机误差ε的影响。消费者在其可支配收入y和商品价格pi的约束下,力图获得最大效用,即Max U(x,q)的值,约束条件为:Σpi xi ≤y。假定p,y不变,某种公共物品或服务q从q0到q1,相应地,个人效用函数从U0=V(p, q0,y)到U1=V(p,q1,y)。假设这种变化是正向改进,即q1>q0,则V(p,q1,y-C)=V(p,q0,y),补偿系数C是q0变化到q1而同时为了保持效用不变所要推导的个人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量,即CVM试图引导被调查者得出个人的WTP或WTA,由于物品或服务的公共特性,总WTP/WTA值由个人的WTP/WTA加总获得。

1947年,Ciriacy-Wantrup提出可以采用直接访问的方式来了解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支付意愿和需求情况,这是CVM技术的雏形。1963年,Robert K. Davis首次应用CVM研究美国缅因州一处林地的休憩、狩猎的娱乐价值[6]。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enneth Arrow和Robert Solow等对CVM进行了深入审视和评判,肯定CVM是一种有效的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并推荐了标准的评估框架[7]。近40年来,CVM的研究案例不断增加,相关调查和统计方法日趋完善。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理念被引入我国,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水质、空气质量、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但研究的深度和所涉及到的具体技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2.2条件价值评估法在信息生态价值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CVM的理论基础源于公共物品理论,即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资源。只要一项公共物品得到供给,那么再多一个人使用该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0,且没有人会被排除在享用范围之外。然而,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几乎不存在。尽管如此,本文所讨论的信息生态环境之一――城市公共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看做公共物品。首先,公共图书馆的边际使用成本虽然不可能为0,但其折旧速度较之其他一些物品还是很慢的;其次,虽然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在某个时点上无法剔除排他性,然而从长远角度看,每个读者还是具有平等的使用机会。至于公共图书馆精神,更能充分体现其公共物品的价值。这种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其中使用价值通过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而获得,这一部分相对便于统计;而非使用价值是指图书馆在知识的传播、缩小信息鸿沟、保证每一个读者的平等享受等方面的作用,这类价值由于不存在实际的交易“市场”,很难用传统的市场价格机制等方法进行度量。David Throsby从文化经济的角度对该价值进行了阐述[8]:“价值虽然最终可用量化的商品或货币来表示,但它并不等同于财政学的价值或市场价值,它包括被讨论的文化物品或服务的任何直接使用价值和非市场价值”。结合CVM的经济学原理和已有的应用案例,在信息生态评估中使用CVM具有可观的前景。

CVM在公共图书馆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美国St. Louis公共图书馆采用消费者剩余、CVM和消耗时间三种方法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得出该馆的成本效益比率为

1:4[9]。2004年大英图书馆采用CVM随机调查了2 000余人,包括大量的普通公众及图书馆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在调查过程中使用了一些选择性假设条件:如果图书馆不存在了,他们愿意支付多少钱来获得相应的图书馆服务;相应地,他们愿意得到多少补偿以放弃图书馆的权利。实验结果表明,2003年大英图书馆产生的价值是3.63亿英镑,公共基金的投入是8 300万英镑,产出是公共基金投入的4.4倍[10]。同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联合州图书馆和档案馆采用CVM研究纳税人对投资佛罗里达公共图书馆的回报,结果表明成本―收益比率是1:6.54[11]。2005年挪威研究委员会采用CVM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查,随机抽样访问了挪威434个市的999位居民,研究他们对所在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价值的评价[12]。我国目前还没有利用CVM评估信息生态环境的先例,因此这些实验对我国开展CVM评估信息生态环境都是颇具指导意义的。

3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公共图书馆价值评估设计

基于CVM的公共图书馆价值评估体系主要包括4个阶段:问卷设计阶段、预调查和正式调查阶段、结果分析阶段、有效性与可靠性检验阶段。如图1所示。

3.1 问卷设计阶段

问卷设计是4个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份设计良好的问卷对后面调查、分析和检验的顺利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卷首先应清晰地给出调查背景,向被调查者介绍图书馆提供的资源、服务、设施、现状以及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机构在传播知识中发挥的作用等。这一部分看似无用,其实对被访者是一种心理暗示,它能够部分唤起他们对图书馆的感性认识,尽快进入角色。通常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被调查者对该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印象和评价;第二部分调查对图书馆非使用价值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补偿意愿,即为了图书馆和它的服务继续存在,被访者每年愿意付出的最大货币量,或为放弃图书馆而愿意得到的最小补偿;第三部分调查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如读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在问卷设计过程中,主要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3.1.1设计问卷的差异化由于接受调查的被访者可能是该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也可能并没有使用过该馆,因此在问卷设计中,应该体现出差异化。对读者而言,问题的涉及面可以更广更细;对非读者群而言,问题应该倾向于非使用价值以及一些主观感受。考虑到不同的调查方式,问卷的设计也应有所区别。对于互动性较强的调查方式,如面对面调查,问卷的附加说明部分可以略微简单;对于在线调查或电子邮件调查等异步调查方式,问卷的陈述性说明应当尽量详细。

3.1.2WTP与WTA的选择问题理论上,这两种测度方法所得的结果应当相同或相近,但实践结果表明WTA的值常常大于WTP。学者对此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笔者比较认同心理学角度的观点,即人对失去某物的估价要高于得到某物的好处[13]。因此选择WTP作为评价指标可能更为客观。

3.1.3支付意愿的引导技术现有的WTP引导技术可分为连续型和离散型条件价值评估两种。前者包括重复投标博弈、开放式问题格式和支付卡格式,后者主要是二分式选择格式[14]。笔者认为在公共图书馆的价值评估中可以综合使用这些引导技术,如先用开放式问题格式让被调查者自由说出自己的最大WTP,然后再用锚定型支付卡向被访者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在调查中同时询问他们对其他一些类似信息生态(博物馆、剧院等)的支付意愿,以便为正在进行的公共图书馆调查提供一些约束性数据,将各投标值平均或按一定比例作为后面两分式问卷的起始值,用以消除起点偏差。最后采用二分式问卷格式,要求被调查者就给定的最大WTP回答“是”或“否”。这样多方位获得的公共图书馆支付意愿将更为全面客观。同时,应选择适当的意愿支付工具,如税收、公用事业费、门票费、捐款等以及支付的时限(一次性支付、按月支付或按年支付)。

3.2预调查和正式调查阶段

常用的调查方式主要有面对面调查、电话调查、网站在线调查和电子邮件/信函调查等。其中较为推崇的是面对面调查,虽然费用最高,但其在说明假想市场、陈述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回答被调查者的疑问等互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也可以辅助其他几种方式共同提高调查的覆盖率,获得更多的数据。

在正式调查前,通常会进行预调查,目的是为了试探性地发现一些没有考虑周全的问题和状况,以便在正式调查过程中加以改进。因此,预调查所选择的调查样本、调查范围、调查流程都应具备较高的代表性和实战性。

正式调查的过程中,需确定CVM调查样本数量。由于随机抽样调查具有不确定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样本的数量可以减小这种不确定性,但是增加实验次数势必会提高研究成本,所获得的信息在满足一定样本数量的前提下呈边际递减趋势。因此,理论上CVM所需样本有一个最优量。依据Scheaffer的抽样公式,其抽样3总数为:

式中n为抽样样本大小,N为抽样母体(人数),g为抽样误差(取5%左右),方法为随机抽样方式。以上海常住人口1 700万为例,大概需要有效样本400个。

3.3数据统计分析阶段

主要是对调查问卷中的三个部分分别进行统计。首先是样本的社会经济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可以简单地以饼状图、柱状图等形式展示。其次统计被调查者对该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印象和评价,由于这一部分是非结构化问卷,回答五花八门,因此统计者要人为地设计几个档次(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浏览之后进行判断归档,同时选出一些有意义的想法单独列出,为后面的分析提供帮助。最后是对最大支付意愿的统计,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对于开放式的问卷,可以直接采用非参数估计获得样本的平均最大WTP。对于支付卡格式的调查数据,可以采用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同时计算,总支付意愿用平均支付意愿与相关群体总人数的乘积来估算。如:

其中AWPi为平均最大WTP,ni为被调查总数中支付意愿为AWPi的人数,N为被调查者总数,M为被调查城市的常住人口数。对于二分式的问卷格式,根据被访者回答“是”或“否”的数量,可以用Probit或Logit模型进行统计估值。

由于CVM的理论构建在假想市场的基础上,因此对统计结论的偏差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常见的偏差主要有如下几项。

3.3.1假想偏差它依赖于人们的看法而不是他们的市场行为,这是导致CVM存在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设计问卷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假想偏差,问卷应当生动具体地展示出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作用以及各种服务的优越性和便利性。通过预调查的方式进行一定的实战模拟可以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3.3.2策略性偏差被调查者由于某些原因,在投标时故意说高或说低自己的真实支付意愿。因此在具体分析的时候,应该剔除边缘投标(超过收入5%-10%的投标)以得到核心投标值。

3.3.3支付方式偏差不恰当的收取支付方式会使被调查者过高或过低地估计WTP值。笔者随机询问了30个人对于公共图书馆价值的意愿支付方式,其中21个人都明确表示不希望通过水电费、物业费、税收等形式支付,而更赞成从公园、电影院的门票中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在支付时限上,有25人不赞成按月收取这种形式,而更倾向于一年一次或索性通过年度的募捐形式进行支付。因此如何缩小支付方式的偏差,在问卷设计以及调查过程中都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3.3.4抵制性偏差即被调查者由于反对假想市场或支付方式而采取不合作态度所引发的偏差。这一点可以直观体现在一些被访者给出WTP为0的回答上。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应当在面对面调查中加强互动,弄清楚他们不愿意为公共图书馆价值进行支付的具体原因,以便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数据分析时部分剔除抵制性投标样本(不超过总样本的15%)。

3.4有效性与可靠性检验阶段

有效性与可靠性是针对各种可能偏差的系统检验方法。有效性是指各种工具或方法能够实现预期的目的,包括预测有效性、收敛有效性、内容有效性和理论有效性4个指标[15]。预测有效性是将CVM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对比;收敛有效性指对同一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比如可以将CVM调查所得的公众关于公共图书馆的意愿支付与其他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内容有效性指关于CVM调查本身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这主要体现在问卷设计中;理论有效性指CVM的调查结果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致性,对一些悖论的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CVM的可靠性检验主要衡量方法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比如采用同样的调查手段,对被调查者在首次试验一定时间后再进行调查,并检验前后两次结果的一致性,以此衡量公众的偏好有无变化;或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采用相同的CVM问卷调查两个不同样本并比较结果。

在这一阶段,还可以进行支付意愿的敏感性检验。通常,支付意愿与收入、文化程度、熟悉程度有较显著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熟悉程度越大,支付的WTP值也越高。在二分式的问卷格式中,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将支付意愿为“是”的回答赋值为1,为“否”的回答赋值为0,变量选定x公共图书馆被调查者的收入I,文化程度W,年龄V和熟悉程度权值Y,得到:

经回归分析计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系数b1,b2,b3,b4,即支付意愿的敏感程度,为公共图书馆今后的目标定位和改进方向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4结语

目前国内学界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正逐步升温,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的信息生态环境也是众多研究领域所共同努力的目标。通过对信息生态价值的评估能够改善人们的实践行动,其中一些学者正在积极构建信息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以传统的量化方式展开工作。但由于信息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体系往往是行不通的。笔者认为权威部门应该首先给出对信息生态的合理分类和界定,然后在各个子集中开展价值评估工作。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引入,无疑为信息生态环境非使用价值的度量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然而CVM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内至今还没有应用该法进行信息生态评估的先例。本文对CVM在公共图书馆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也只是给出了理论上的框架描述,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因此,笔者呼吁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托夫勒.第三次浪潮.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7-25.

[2]Capurro R. Towards an information ecology.[2007-01-08]..

[4]Lovett A, Batemen I J. Economic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 Process and prospects. Computer,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001,25(2):131-136.

[5]Loomis J B, Walsh R G. Recreation Economic Decisions: Comparing Benefits and Costs. US: Venture Publishing Inc, 1997:33-41.

[6]Davis R K. Recreation planning as an economic problem. Natural Resource Journal, 1963,15(3):240-249.

[7]Arrow K, Solow R, Portney P, et al. Report of the NOAA panel on contingent valuation. Fed Regist, 1993(58):4601-4614.

[8]ThrosbyD. 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cultural goods: how much (or how little) does contingent valuation tell us?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03,27(3):275-280.

[9]Holt G E, ElliottD, MooreA. Placing a value on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Public Libraries, 1999,38(2):99-108.

[10]British Library. Measuring our value.[2007-01-22].bl.uk/pdf/measuring.pdf.

[11]Taxpayer return on investment in Florida public libraries.[2007-02-14].dlis.dos.state.fl.us/bld/roi/pdfs/ROISummaryReport.pdf.

[12]Aabo S. Are public libraries worth their price? A contingent valuation study of Norwegian public libraries. New Library World, 2005,106(11):487-495.

[13]Brown T C, Gregory R. Why the WTP-WTA disparity matters.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28(4):323-330.

第7篇: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GIS 景观规划 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GIS技术自90年代开始进入规划行业,在公共设施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自然环境资源评估、城市规划管理等诸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景观规划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城市的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其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了城市与自然明日的面貌。因此,景观设计要求科学化和规范化,就需要进行数据定量分析,强调规划成果有据可依。然而,当前的规划设计方法还主要是靠经验分析,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主观随意性大。

因此,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的核心在于提高其前期的量化分析的能力,而其实现主要依赖于充分的数据、合理的数学模型和高效的技术手段。GIS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的功能,成为辅助规划理性分析的有效手段。使规划设计从定性向定性、定量乃至定位的科学进步成为可能。

1.GIS在规划分析中应用的现状

GIS技术自从80年代迅速发展以来曾被人们相当看好,然而从这20年的发展看,GIS除对规划管理产生巨大推动之外并没有与规划的核心领域结合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主要在于基础数据资源采集的瓶颈,使得起先对GIS技术的应用兴趣逐渐被数据的可得性所取代,制约了GIS技术的应用,即使获得的数据也往往是非数字化的,由非数字化格式转为数字化格式,也使GIS技术的效率降低。其次,景观规划有效的计量模型的缺乏。早在半个世纪前,计量革命曾经一度火热,然而遇到了挫折,纵然计算机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与50年前的热度相比,在当今景观规划的定量分析却相当的平淡。

2.GIS的新认识

由于GIS长期以来以技术手段介入景观规划,使得人们很容易将其理解为一种信息处理技术,而非以一门学科来对待。GIS一般解释为GISysten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输入、存储、查询、分析、表达地理信息的综合性技术。把事物的空间位置,以及有关的文字属性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建立起相互联系,提供查询、分析工具,并以专题地图的方式表达出来,是GIS技术的核心(宋小冬,1991)。简单的说,GIS就是一种将地图和相关的数据表关联起来解决问题的计算机系统。

而GIS还可解释为GIScience,即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发展,同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信息工程及现代地理学息息相关。其考虑的是地理空间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以及两者间的关系问题。

由此可见,GIS不仅仅是一种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技术手段,就其自身也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模式。正是在这种理论和方法模式的支持下,才有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3.基于GIS的规划分析方法

景观规划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传统经验式的规划分析方法显然已无法在综合考虑相关数据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决策,在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存在严重不足,既影响了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也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而GIS凭借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能有效的解决规划分析中的量化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基于GIS的规划分析新思路。

基于GIS的规划分析方法其核心包括三个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导致的结果以及原因和结果间的相互关系(规律)。GIS技术在景观规划分析中的应用,就是在解决原因、结果和两者关系的问题。一般的分析过程有三种模式:一是.知道结果和关系寻找可能的原因;二是知道原因和关系,推导可能的结果;三.知道原因结果,寻找之间数学模型关系。

3.1以规划问题为导向

在景观规划分析中比较常用的是第一种分析过程的建构模式。通常规划分析结果是已知的,即有明确问题导向,比如道路最佳的选线,环境资源评价,公共设施的服务效率。只是这种规划层面的问题是比较定性的,需要通过数据和技术分析使结果定量化。

3.2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

原因往往是不确定的,随着问题的复杂程度和研究需要解决的侧重点而不同,这些影响因子的选择都需要有专业人员丰富的经验判断,来确定影响问题的因子和其影响程度。数据是GIS的生命之源,一般来说数据的多少和科学与否将会导致结果的真实性。但是由于目前城市信息的不共享和规划设计任务时间、经费和人力有限等问题,使得数据的采集成为瓶颈,也制约了GIS技术在规划分析中的推广。然而景观规划和物理、化学等学科有一重大的差异在于城市问题的衡量是不能绝对量化的,其规划结果也是不能用数据说明好坏的。因此在规划分析中有时相对的数值更为实用,比如好、很好、非常好。或者借助DELPHI法,进行人为的经验打分,对每个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这样就可以减少实地的数据采集工作,提高GIS技术的应用可能,同时量化分析的结果也能有效的辅助于后期的规划决策。

3.3数学模型为整合手段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或规律,主要以数学模型的形式表现,是GIS技术在规划分析中应用的核心。目前许多的规划都只是利用GIS技术对规划现状和成果的不同信息的分层管理或比较,并没有对其之间规律进行探讨。因而,使得GIS技术在景观规划的前期分析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是停留在数据库管理的层面。较之影响因素的选择,模型的选择余地甚小,找到一个适宜的模型并非易事。

因此,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概念模型,即对问题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定位,比如距离越远修路的成本越高;其次,根据概念模型寻找适合的数学模型,比如选择直线距离模型还是欧几里德距离模型。笔者认为树立概念模型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往往问题产生之初是模糊的,一个简单的概念是为寻找科学的数学模型指明方向,也是为不同学科专业人员和GIS技术人员进行讨论的一个可以共同理解的平台。由于景观规划本身的数学模型不甚丰富,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学习“拿来主义”。主要是利用GIS软件自身集成的空间分析工具。其次,借助于其他学科的业已成熟的的研究模型,尤其是借鉴一些基础学科的经典模型,既保证模型的科学性又提高了规划应用的效率。

4.案例分析

本案例的研究属于生态控制规划,前期的政策分析等研究在此简述,主要探讨该项目中GIS规划分析方法的建构与应用。本次规划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即合理细化生态控制的粗线条,寻找可开发建设的用地,利用GIS技术提高规划的量化分析,以达到保护范围的合理划定和用地的精明开发。基于数据简化和因子打分法来确定主要的生态影响因素和程度。运用景观安全格局模型和引力模型发现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借助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达到分析成果的空间可视化,有效辅助规划决策。

第8篇: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字】城市河道 生态化治理 设计方法

1.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然性

1.1 生态型河道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型河道是亲水型的,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同时,更加注重和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样可以避免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盲目性和投资的随意性,特别是避免水利工程园林化的倾向。

1.2 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化。事实上,水利工程的建设本身是对自然原生态的一种破坏,只是在整体上权衡利弊得失时这种破坏利大于弊而值得干。生态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平衡的。因此,建设生态型河道时必须极大地关注恢复或重建陆域和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形态,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硬质工程。

1.3 生态型河道的整治应该是渐进式的。无论生物多样性的重建,还是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恢复,在河道整治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如果不注重生态而快速地实施环境水利工程,往往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2.建设生态型河道的问题分析

2.1 河道综合整治涉及的问题

①在指导思想上要确立综合治理的观念。包括河道本身的疏浚,实现通畅;在安全基础上的陆域部分的绿化;水体的治污、调活、净化;污染源的截流、纳管和集中处理。最终实现标本兼治,使清水长流,永续利用。②治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反对形式主义,防止片面强调景观而导致水利工程园林化。即使是十分必要的景观建设,也要在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小品,减少污染物,减少硬质工程。要十分强调规划控制,在河道工程范围内的绿化和景观建设,也不一定都要一步到位,可以在主体工程完成之后,留出绿地和大片空间,以后通过非水利的途径再去营造景观。③要处理好点与面、段与线的关系,可以一次确定目标,分阶段组织实施。四是建设程序规范化问题。当前特别要注重贯彻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实行政府采购,对工程决算的审价和对建设的审计。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要经过考验,实行建设效益后评估。对上述这些问题都要综合考虑,以扎实推进生态型河道的建设。

2.2 管理中的问题

①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的责任制;在管理过程中,探索管养分离的新机制,制定市场准入的规划和管养定额标准,逐步实行养护的社会化、市场化。②落实管理的经费。任何管理都需要人和物的投入,管理也必须要有成本。管理的投入要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管理责任权限,由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性投入配套组成。③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科学调度水平。④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3.3 投入问题

①公共财政投入。它只能用于社会性、公益性、基础设施性的建设。因此,生态型河道建设的投入,不可能指望全部由公共财政投入来解决,只能是根据工程性质和分级负担原则,实行综合性配套性多元性投入。按照补、扶持性、引导性的原则,予以适当投入,以推进生态型河道建设。②社会配套投入。这种投入是带有公益性意义的,是自愿的。③受益者投入。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由受益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商、农业企业或者其他受益的企业和个人按照受益比例分摊投入。

3.加强生态型河道设计的对策研究

3.1 河道线型设计

河道线型设计即河道总体平面的设计。由于城市用地的紧缺,河道滨水地带不断被侵占,水面越来越少,河宽越修越窄,但是为了泄洪的需要,要保证过水断面,只好将河道取直、河床挖深,这样对驳坎的强度要求就逐步地提高,建设费用逐渐加大,而生态功能逐渐衰退,河道基本成为了泄洪渠道,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悖。从工程角度,自然曲折的河道线型能够缓解洪峰,消减流水能量,控制流速,所以也减少了对下游护岸的冲刷,对沿线护岸起到保护的作用。退地还河、滨水地带的恢复,使得设计人员在河道断面设计上留有选择的余地,也不需要采用高强度的结构形式对河滨建筑进行保护。顺应河势,因河制宜,无疑在工程经济性方面也是有利的。

3.2 河道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河道的主导功能、土地利用情况之外,还应结合河岸生态景观,体现亲水性,尽量为水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创造条件。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应避免断面的单一化。不同的过水断面能使水流速度产生变化,增加曝气作用,从而加大水体中的含氧量。多样化的河道断面有利于产生多样化的生态景观,进而形成多样化的生物群落。

3.3河道护岸形式

传统的河道护岸在材质方面大多采用混凝土及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整个护岸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犹如给河道穿上了一层盔甲,只考虑了河道的安全性,却忽视了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及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不仅阻碍了水生态循环系统,连动植物、微生物的整体生物链都被阻断。地下水与河水也不能及时的沟通,水循环过程被隔断,河道变成了只进不出的封闭水体。从而有悖于城市的生态化建设。

在建设生态河道的过程中,河道护岸是否符合生态的要求,是否能够提供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是否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是设计者应该着重考虑的事情。生态护岸应该是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与土工材料的结合,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侵蚀,同时能够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具有净化功能、可自由呼吸的水工结构。

3.4 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根系可固着土壤,提高土壤持水性,植物根茎的生长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与性能,增加抗侵蚀能力和抗冲刷能力,起到固土护岸的作用,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不断生长,这些作用将会不断加强。

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适宜本地区气候环境的物种,同时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植物生长后构成的景观层要分明。水际边缘地带要选择抗逆性好、管理粗放、植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植物,比如沙柳,芦苇等。格尔木地处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植被生命力脆弱,使用本地的抗寒抗旱植物,能使这些植物适应本地气候,达到生态之和的目的。

4.总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河道的设计需要各方面因素的配合,设计者要拓宽思路,结合生态学、工程学、水利学的知识,相互补充,才能形成一套有效的设计方法。生态型河道是符合防洪除涝安全要求的除害兴利工程。作为工程,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生态型河道建设并不是要求我们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概地排斥硬质工程,而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河道整治,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形态的简洁朴素、自然通畅、水质改善、水体调活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叶碎高,王帅,张锦娟.河道植物措施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展望.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2)

第9篇: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提出基于美学学科适应当代社会与艺术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美学学科自身突破传统认识论束缚的需要。它遵循现象学方法,从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认识论模式跨越到“主体间性“的现代哲学一美学轨道。同时,在审美对象、艺术的本质、美学理想、艺术想象与艺术阐释等方面均有崭新内容。它的进一步发展应坚持唯物实践观、特别是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的指导,并吸收中国传统的存在论美学与艺术资源。

当代美学学科建设应在综合比较方法的指导下,以当代存在论美学为基点,对各种美学见解加以综合吸收,在此基础上创建以实践观为指导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当代存在论美学观,实现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过渡。其实,新时期以来,我国许多理论家已不约而同的将美学与文艺学的关注点集中于人的现实生存状况 ① 。因此,我对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研究实际上是在许多学者研究工作基础上的一种“接着说”。只是因为认识论美学的影响至为深远,所以希望我的这种“接着说”能引起更多同行专家的共鸣,当然也希望能得到批评。

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心血来潮或标新立异,而有其经济社会、艺术和学科发展的必然根据。众所周知,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美学思潮滥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盛于“二战”之后,20世纪 60年代以来即融汇于各种人本主义哲学—美学思潮之中。它的发展是同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的尖锐化相伴随的。诸如富裕与贫穷、发展与生存、当代与后代、科技与人文、物质与精神、人与环境等等都是一系列难解的二律背反。这些二律背反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又递次地表现为人的“异化”,战争的严重破坏与环境的恶化等等严重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引起全人类的高度关注。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凭借制度自身的优势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对于各种矛盾问题具有更多的调节能力和空间。但事实证明,现代化之中的许多二律背反常常是过程性的,甚至是难以避免的,只是有程度与解决的快慢之分。例如,市场化与传统道德,城市化与精神疾患的蔓延,工业化与环境的破坏,科技发展与工具理性的膨胀等等。尽管不是无解的矛盾,但也的确是难以避免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极大地威胁到人的现实生存状况,使人的现实生存状况面临美化与非美化的二律背反。也就是说,现代化一方面促进了生活富裕、精神文明、社会繁荣,人们处于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化的现实生存状况。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贫富悬殊、环境的污染、战争与恐怖活动的威胁等等又使人们处于一种压抑、焦虑不安、乃至被种种现代病困扰的非美的现实生存状况。这种生存状况的改变当然主要依靠制度的改善和法律的完备,但也对美学和文学艺术提出必然的要求。因为,审美是一种不借助外力而发自内心的情感力量,是人的自觉自愿的内在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所以改善当代日益严重的人类现实生存状况非美化的现实需要,成为当代存在论美学观产生的现实土壤。这种现实需要必将改变审美仅仅局限于自我愉悦的范围,拓展到社会人生,成为一种审美地对待社会、自然与人自身的审美的世界观。这也就是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不同于传统美学观的深刻内涵之所在。与时代的步伐相伴,现代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艺术已不是传统的感性与理性对立融合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艺术,而是愈来愈走向感性与理性的脱节,形象与情节愈趋减弱,形式与色彩愈趋变易与夸张,理性愈加隐没,从而走向意识的流淌。这就是当代的抽象派绘画、象征派诗歌、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与意识流小说等等。这类作品已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对人的现实存在意义的探寻和追问。毕加索创作了“二战”中的著名壁画“格尔尼卡”,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跨越时空、变形夸张、聚焦渲染,充分表现了人类的痛苦受难,控诉了兽性的膨胀和法西斯战争,同传统的美学原则与艺术手法已相去甚远。即使是我国当代作家运用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也在实际上偏离传统美学原则,渗透着浓郁的当代色彩。我国 作家万方所著中篇小说《空镜子》 ② 写的是传统的婚恋故事,但却渗透着浓郁的荒诞气氛,一种人在命运中的期待、无奈和惆怅。小说几乎没有传统的开端、和结尾,只是让生活流伴随着意识流不经意地朝前流淌,但却蕴含着对爱情与婚姻的意义与价值的追寻。作品提供给我们的并没有典型形象,而只有意义的追问。由此可见,面对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现代艺术,传统美学实在是脱离的太远了。而当代存在论美学却能够对其进行艺术的阐释和理论的支撑。诚如南非作家、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所说:“我认为,我们是被迫走向个人的领域。写作就是研究人的生存状况,从本体论的、政治的和社会的以及个人的角度来研究。” ③

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产生也是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西方美学根源于古希腊美学,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美学。这种美学以“和谐”为其美学理想,以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与统一为其主线,而以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其最高形态。所谓“理念的感性显现”即是感性和理性的直接统一、完全融合,是一种达到极至的古典形态的最高的美。但此后,这种古典形态的认识论美学即逐步宣告解体,而代之以否定理性、思辨与和谐的现代美学,存在论美学即是西方现代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这种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的美学转向,实际上始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美的知性特征的挑战,在他的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中包含着美的“无功利性”、“纯粹性”与“合目的性”问题,成为存在论美学的先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克尔凯戈尔与尼采首先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生命意志本体”等存在主义命题,萨特从理论与创作的结合上建立了存在主义的美学体系,而海德格尔则将这一理论进一步向前推进。目前,当代存在主义已经作为一种哲学一美学精神和方法渗透于各种极为盛行的美学流派之中。包括存在论美学在内的西方当代美学在理论与思想上都有其十分明显的局限性,但它所包含的生产力、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先进内涵却值得我们借鉴。从美学由传统到现代转换的角度,我们应该跟上世界的步伐。众所周知,我国近代以来,以王国维、为开端,美学研究受到西方传统的认识论美学的深刻影响。早期基本上偏重于介绍。20世纪中期以后,逐步形成的典型论美学与实践论美学总体上仍然属于西方传统的认识论美学。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逐步发展的实践论美学,对我国独具特色的美学理论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它并没有完全接受实践观的现代哲学内涵而总体上仍然沿袭传统认识论体系,坚持主客二分的理论结构和客观性诉求等,已经愈来愈显示出理论的陈旧以及同现实的严重脱离。实践论美学力主美的本质的客观论。这是一种传统的以主客二分为基础的本质主义的命题,属于科学认识的范围,而不属于美学的范围。因为,只有科学才通过实验的手段,探寻对象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而美却属于情感的范围,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没有审美也就没有美。早在二百多年前,康德就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没有关于美的科学,只有关于美的评判;也没有美的科学,只有美的艺术。因为关于美的科学,在它里面就须科学地,这就是通过证明来指出,某一物是否可以被认为美。那么,对于美的判断将不是鉴赏判断,如果它隶属于科学的话。至于一个科学,若作为科学而被认为是美的话,它将是一个怪物” ④ 。如果我们真的至今仍然相信美的本质的客观性,那也只能犹如康德所说是将科学的证明混同于美学而令人感到奇怪。因此,美的本质的客观性或者是客观的美实际上是一个并 不存在的伪命题。实践论美学还坚持审美的反映论。这仍然是西方认识论美学的翻版。众所周知,古希腊关于艺术本质的最重要的理论就是“摹仿说”,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理想国卷十”中提出了著名的“摹仿的摹仿”的理论,即现实是对理式的摹仿,而艺术则是对现实的摹仿。他在讲到艺术家的摹仿时提出了著名的“镜子说”,即艺术家对现实的摹仿犹如镜子一般是在外形上的映现。审美的反映论实际上就是西方古典美学“摹仿说”的发展,是将审美归结为认识的典型理论形态。其实,康德已经将真善美作了认真的区分,并为审美确定了不同于认识的独特的情感领域。我们从切身的艺术欣赏实践中也能深切地体会到审美同认识的严格区别。我们欣赏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贵妃醉酒》,并不主要是获得有关杨贵妃的某种知识,而是对梅派唱腔和优美舞姿的欣赏,在欣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赏心悦目、怡然自得的审美的生存状态,乃至于百看不厌。实践论美学在艺术理论上是倡导“艺术典型论”的。应该说,艺术典型论也是西方古典美学的重要内容。古希腊时期亚理斯多德提出“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写” ⑤ 就包含着艺术创作应通过个别反映必然的艺术典型的内容。而古罗马和新古典主义时期则由于形而上学的作祟,导致了艺术创作的“类型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倒退。德国古典美学则将成功的艺术创作称作“审美理想”,是理念与形式的“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⑥ 。这是对古典的艺术创造的最贴切的概括。但到俄国的别林斯基与高尔基则对艺术创作又作了形而上学的表述,提出影响极大的“艺术典型”理论。高尔基说:“但是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从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的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 ⑦ 应该说,高尔基所提出的“艺术典型论”是较为僵化的,是在德国古典美学之上的一种倒退。作为反映感性与理性、现实与必然、个别与一般统一的“审美理想”或“艺术典型”的理论,总体上反映了古典形态的艺术创作的基本特点,但却不适合现代艺术。因为现代艺术不是形象与意义的统一,而是两者的错位,它所追寻的目标不是形象(存在者)的反映,而是对于隐藏在存在者之后的存在的显现,存在意义的追问。在我们前已提到的毕加索的著名壁画《格尔尼卡》中我们又如何能找到艺术典型的影子呢?

上面,我们对实践论美学所包含的美的本质的客观论、审美反映论与艺术典型论作了大体的分析,说明这一理论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也难以反映当代审美的现实,完全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以突破,实现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转换。但突破不是抛弃,而是在充分肯定实践美学历史地位的前提下,保留其有价值的内容,力创新说。

当代存在论美学观最重要的理论内涵是以胡塞尔所开创的现象学方法作为其哲学与方法论指导,从而使其从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模式跨越到“主体间性”的现代哲学—美学轨道。这种跨越或转换所具有的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愈来愈显示在人们面前,并且已经和将要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胡塞尔所开创的当代现象学与其说是一种哲学理论,还不如说是一种哲学方法。诚如当代存在论美学的奠基者海德格尔所说,“‘现象学’这个词本来意味着一个方法概念”,“‘现象学’这个名称表达出一条原理; 这条原理可以表述为:‘走向事情本身!——这句座右铭反对一切飘浮无据的虚构与偶发之见,反对采纳貌似经过证明的概念,反对任何伪问题——虽然它们往往一代复一代地大事铺张其为‘问题’” ⑧ 。这就是说,通过将一切实体(包括客体对象与主体观念)加以“悬搁”的途径,回到认识活动中最原初的意向性,使现象在意向性过程中显现其本质,从而达到“本质直观”。这也就是所谓“现象学的还原”。而在这个“走向事情本身”或是“现象学的还原”的过程中,主观的意向性具有巨大的构成作用。因此,“构成的主观性”成为胡塞尔现象学的首要主题。从这种现象学的“走向事情本身”的哲学方法中,我们在看到其哲学突破的同时,也看到了明显的唯我论色彩,并因此受到当时理论界的尖锐批评。对此,胡塞尔本人亦有明显的觉察,并于1931年出版的《笛卡尔的沉思》中提出“主体间性”(又译交互主体性)理论加以弥补。他在本书的第五沉思中说道:“当我这个沉思着的自我通过现象学的悬搁而把自己还原为我自己的绝对经验的自我时,我是否会成为一个独存的我(Solusipse)?而当我以现象学的名义进行一种前后一贯的自我解释时,我是否仍然是这个独存的我?因而,一门宣称要解决客观存在问题而又要作为哲学表现出来的现象学,是否已经烙上了先验唯我论的痕迹” ⑨ 。对于自己的发问,他接着作了解答。他说:“所以,无论如何,在我之内,在我的先验地还原了的纯粹的意识生活领域之内,我所经验到的这个世界连同他人在内,按照经验的意义,可以说,并不是我个人综合的产物,而只是一个外在于我的世界,一个交互主体性的世界,是为每个人在此存在着的世界,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其客观对象(objek-ten)的世界。” ⑩ 他还进一步对这种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作了解释。他说:“我自己并不愿意把这个自我看作一个独存的我,而且,即使在对构造的各种作用获得了一个最初理解之后,我仍然始终会把一切构造性的持存都看作为只是这个惟一自我的本己内容。”11 也就是说,他认为在意向性活动中,自我与自我构造的一切现象也都是与我同格的(即惟一自我的本己内容),因而意向性活动中的一切关系都成为“主体间”的关系。这里仍然渗透着浓郁的先验唯我论的色彩,但哲学上的突破已显而易见。由以上简述可知,现象学方法在哲学与美学领域的确具有划时代的突破意义。突破了古希腊以来到近代以实证科学为代表的主客对立的认识论知识体系,开始实现由机械论到整体论、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由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与美学的革命。现象学方法所特有的通过“悬搁”进行“现象学还原”的方法与美学作为“感性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审美过程中主体必须同对象保持距离的非功利“静观”态度特别契合。胡塞尔指出,“现象学的直观与‘纯粹’艺术中的美学直观是相近的”12 。而且,在海德格尔改造了的“存在论现象学”之中,现象的显现过程、真理的敞开过程、主体的阐释过程与审美存在的形成过程都是一致的。伽达默尔也曾认为,解释学在内容上尤其适用于美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存在论现象学哲学观也就是存在论现象学美学观。由于存在论现象学哲学观在当代哲学世界观转折中处于前沿的位置,因此,当代存在论美学观具有了当代主导性世界观的地位。它标示着人们以一种“悬搁”功利的“主体间性”的态度去获得审美的生存方式。这就是当代人类应有的一种最根本的生存态度。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人们应“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而不仅仅在诗情画意中享受审美”13 。众所周知,原始时代主导性的世界观是巫术世界观,农耕时代主导性的世界观是宗教世界 观,工业时代主导性的世界观是工具理性世界观,而当代作为信息时代主导性的世界观则是以当代存在论美学观为代表的审美的世界观。这种审美的世界观要求人们以“悬搁”功利的“主体间性”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与人自身,使之进入一种和谐协调、普遍共生的审美生存状态。这对于解决当今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二律背反,促使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加以发展,使之成为“存在论现象学”。他说:“存在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现象学的现象概念指这样的显现者:存在者的存在和这种存在的意义变化和衍化物。”14 在这里,海德格尔把胡塞尔先验现象学中由先验主体构造的意识现象代之以存在并使现象学成为对于存在的意义的追寻,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存在论现象学”。海德格尔的“走向事情本身”即是回到“存在”,其“悬搁”的则是存在者。而人只是存在者中之一种,海氏把他叫做“此在”,其不同之处是“对存在的领悟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规定”15 。也就是说人(此在)这种存在者有能力领悟自己的存在,可以说具有一种自我的认识能力,而其他的树木花草、岩石、建筑等存在者则不具有这种能力。这就是说,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出发点即是作为此在的存在。回到人的存在,就是回到了原初,回到了人的真正起点,也就回到了美学的真正起点。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美学的从某种美学定义出发,或是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等等。事实上,审美恰恰是人性的表现,是人原初的追求,人与动物的最初区别。杜夫海纳将审美称作“它处于根源部位上,处于人类在与万物混杂中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亲密相关系的这一点上”16 。我国古代的《乐记》也将能否欣赏音乐、分辨音律作为人与禽兽的区别,所谓“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由此可见,所谓审美即是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性的表现。而最初的审美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性的教化、文明的养成。因此,审美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特有的生存状态。从人的生存状态的角度审视审美,研究审美,就是对审美本性的一种恢复,也是对美学学科本来面貌的一种恢复。当代存在论美学观对此在的存在意义的追问,即其审美本性的探寻,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崭新意义的人道主义,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在世界(关系)中审美地存在的人道主义精神。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这是“一种可能的人类学及其存在论基础”17 。

关于审美对象,传统美学总是把它界定为一种客观的实体,或是自然物,或是艺术作品等等,而且特别强调了审美对象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美的客观性。但是以现象学为方法的当代存在论美学观却完全否定了审美对象作为物质或精神的实体性,而是把审美对象作为意向性过程中的一种意识现象(存在),通过现象学还原,在主观构成性中显现。胡塞尔在1913年所作《纯粹现象学通论》中通过对杜勒铜板画《骑士、死和魔鬼》的分析,阐述自己对审美对象的理解。他认为审美对象既不是存在的,又不是非存在的。这就是说,审美对象不是物质实体对象,须借助主体的知觉和想像显现,因此“不是存在的”。同时,审美对象又不是纯粹理念的精神实体,要以感觉材料为基础,通过意识活动赋予其意义,因此,“又不是非存在的”。对于胡塞尔的阐述,杜夫海纳说了一句更为明确的话:“美的对象就是在感性的高峰实现感性与意义的完全一致,并因此引起感性与理解力的自由协调的对象”18 。也就是说,审美对象是意向性活动中凭借主体的感性能力对存在意义的充分揭示,从而达到两者的“完全一致”。在这里,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主体的感性能力、审 美的知觉,无论对象本身的情况如何,只要主体的感性能力、审美的知觉没有对其感知,那就不能构成审美对象。杜夫海纳指出:“艺术作品则不然,它只激起知觉。如果作品有效果,那么刺激就强烈。这是否说没有‘现象的存在’呢?是否说博物馆的最后一位参观者走出之后大门一关,画就不再存在了呢?不是。它的存在并没有被感知。这对任何对象都是如此。我们只能说:那时它再也不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只作为东西而存在。如果人们愿意的话,也可以说它作为作品,就是说仅仅作为可能的审美对象而存在。”19 这一段话说的是非常精彩的。它告诉我们审美对象只有在审美的过程中,面对具有审美知觉能力的人,并正在进行审美知觉活动时才能成立。它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没有了审美活动不可能有审美对象,但并不否认它作为作品——一种可能的审美对象而存在。马克思不是也讲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吗20 ?那么,既然审美对象的成立主要由主体的审美意向活动中的审美知觉决定,那么审美还有没有普遍有效性或共通性呢?对于这一问题,康德是通过“主观共通感”加以解决的。当代现象学方法在一开始走的也是这条道路。也就是说,主观判断的普遍性决定了审美的客观性和普遍有效性。阐释学美学家伽达默尔则从审美与艺术所具有的“交往理解”与“同戏”等人类学共同特点来阐释艺术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必将具有共通性的道理。这实际上已经是“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理论的一种深化,应该说更符合当代存在论美学的理论本性。

关于艺术的本质,传统美学有艺术是现实的摹仿和反映等等表述。但当代存在论美学放弃这种传统观点,从存在论现象学的独特视角,将艺术界定为真理(存在)由遮蔽走向解蔽和澄明。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艺术的本质就应该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21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艺术作品中,存有者的真理已被自行设置于其中了。这里说的‘设置’(setaen)是指被置放到显要位置上。一个存在者,一双农鞋,在作品中走进了它的存有的光亮里。存有者之存在进入其显现的恒定中了。”22 在这里“存在者的存在自行置入作品”与“存在者之存在进入其显现的恒定中”含义相同。所谓“真理”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对事物认识的正确性,而是指把存在者的存在从隐蔽状态中显现出来,揭示出来,加以敞开。这是一种现象学的方法,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就是“存在”。所谓“自行置入”也不是放进去,而是存在自动显现自己。这样,可以将海德格尔的这句话简要地理解为:艺术就是在作品中加以显现的存在者的存在。海氏以梵高的著名油画《农鞋》为例,说明这不是一件普通的农具,它的艺术的本质属性与描绘的惟妙惟肖无关,而与作品对存在者存在的显现有关。这个存在就是真理,也就是艺术的本质。海德格尔进一步指出:“作品建立一个世界并创造大地,同时就完成了这种争执。作品之作品存有就在于世界与大地的争执的实现过程中”23 。在这里,世界是同大地相对的。“大地”原指地球、自然现象、物质媒介等,具有封闭性,而“世界”则指人的生存世界,具有开放性,两者对立斗争就是真理的显现过程。而大地与世界的内在矛盾构成了艺术发展的内在矛盾,不同于古典美学中感性与理性的矛盾,而是存在显现过程中的矛盾,是封闭与敞开、隐蔽与显现的矛盾。实际上是通过比喻的诗性语言反映了存在的两种状态,在这两种状态的斗争中,存在得以显现,艺术得以具有重大的人生价值。但这一“大地与世界争执”的理论仍是强调世界对大地的统帅, 未能完全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只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海德格尔提出“天地人神四方游戏说”才真正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束缚,使其美学思想成为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典范表述。他于1959年6月6日在慕尼黑库维利斯首府剧院举办的荷尔德林协会所作的演讲中指出:“于是就是四种声音的鸣响:天空、大地、人、神。在这四种声音中命运把整个无限的关系聚集起来。但是,四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是片面的自以为持立和运行的。在这个意义上,就没有任何一方是有限的。若没有其他三方,任何一方都不是存在。它们无限地相互保持,成为他们之所是,根据无限的关系而成为这个整体本身”,“因此,大地和天空以及它们的关联,归属于四方的更为丰富的关系。”24 真理(存在)就在这天地人神之相互依存的整体中显现出来,实现人类的审美的存在。可以说,“天地人神四方游戏说”实际上是对“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化,将“主体间性”理论同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相结合。因而这一理论在当代美学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正是基于“天地人神四方游戏说”达到真理的敞开这一艺术的本质,海德格尔建立了自己的当代存在论美学理想,那就是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他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并说:“一切劳作和活动,建造和照料,都是‘文化’。而文化始终只是并且永远就是一种栖居的结果。这种栖居都是诗意的。”25 海氏认为,人的存在的根基从根本上说就应该是“诗意的”,而所谓“诗意的”就是尽可能地去神思(寻找到)神祗(存在)的现在和一切存在物的亲近处,所谓“诗意的”就是天命与人的现实状况的统一,天人合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诗意的生活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诗是支撑着历史的根基”26 。诗,也就是艺术,成为海德格尔寻求人生理想的根本途径。他的艺术的理想、美的理想,也就是人类理想的存在、审美的生存,成为其社会人生的理想。“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是哲人海德格尔苦苦追寻的目标,也是他的美学目标。

在传统美学之中艺术想象是艺术审美活动的重要形式,是由现实美到艺术美的必要途径。但当代存在论美学观却从人的存在的全新维度来理解艺术想象,将艺术想象看作是人的审美的存在的最重要方式。萨特是将想象与自由联系在一起研究的,认为人要摆脱虚无荒谬的现实世界,获得绝对自由,唯有通过艺术。他说:艺术是“由一个自由来重新把握的世界”27 。其原因在于艺术能唤起人们的想象。他说:“现实的东西绝不是美的,美是一种只适合于想象的东西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在其基本结构上又是指对世界的否定。”28 而想象则是一种意向性的活动,尽管想象要凭借对象的形象的浮现,但主观的构成性却在想象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现象学方法认为,艺术想象中的这种主观构成性是完全凭借于感性的、是一种感性的组织、感性的统一原则。杜夫海纳指出:“审美对象的第一种意义,也是音乐对象和文学对象或绘画对象的共同意义,根本不是那种求助于推理并把理智当作理想对象——它是一种逻辑算法的意义——来使用的意义。它是一种完全内在于感性的意义,因此,应该在感性水平上去体验。然而,它也能很好地完成意义的这种统一与阐明的职能。”29 在艺术想象中通过感性去阐明意识经验或存在的意义,这就是一种“归纳性的感性”。正是因为在现象学方法中艺术想象自始至终是不脱离感性而不求助于理智的,所以可以说现象学恢复了美学作为“感性学”(Aestheti-cae)的本来面目。萨特还认为,艺术想象通过创作与欣赏的结合来完成,“作品只有 被阅读时才是存在的”30 。艺术家在艺术想象中否定现实世界的表面现象,同时也重新把握其深层的存在的意义,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了美的感受。萨特认为,“美不是由素材的形式决定的,而应该由存在的浓密度决定的”31 。萨特把想象归结为人的一种获得自由的存在方式以及现象学突出想象感性的组织作用值得我们深思,但由此导致对现实的完全否定则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从海德格尔开始就将阐释学引入现象学,成为阐释学现象学,作为当代存在论美学的重要理论资源之一。海德格尔认为,由于存在论现象学将“此在”即人的存在意义的追寻引入现象学,而解释则是追寻人的存在意义的重要方法。所以,“此在的现象学就是诠译学(Hermeneutik)”,“是一种历史学性质的精神科学方法论”32 。也就是说,“此在”作为“此时此地存在着的人”,就显示出了时间性和历史性,它所具有的存在的意义就具有了历史的生成性,只有在历史的生成中才能理解一切意识经验。作为海氏的学生伽达默尔发展了这种解释学现象学,并将它同美学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当代存在论美学形态——解释学美学。伽氏认为,“解释学在内容上尤其适用于美”33 。这就是说,解释学同艺术文本在审美接受中存在及其历史生成紧密相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美学偏重文本忽视接受、偏重作者忽视读者的倾向,为方兴未艾的接受美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伽氏还进一步把“理解”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提到了“本体论”的高度。他说:“理解并不是主体诸多行为方式中的一种,而是此在自身的存在方式。”34 伽氏在其解释学美学中提出了著名的“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的原则。所谓“视界融合”就是在理解过程中将过去和现在两种视界交融在一起,达到一种包容双方的新的视界。这一原则包含了历时与共时、过去与现在、自我与他者等诸多丰富内容,但更多的是过去和现在的关系,即从现在出发,包容历史,形成新的理解。所谓“效果历史”即是认为,一切理解的对象都是历史的存在,而历史既不是纯粹客观的事件,也不是纯粹主观的意识,而是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的理解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是效果。显然“效果历史”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主要是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这不是一种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元关系,而是一种现象学中的“主体间性”,是一种“自身与他者的统一物,是一种关系”。因为观者与文本都是反映了“此在”的存在状态,是一种你与我之间(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

转贴于 三

当代存在论美学观应该借鉴大量的古代与现代的理论资源。从古代来说,应该借鉴西方古典存在论哲学—美学资源。首先是借鉴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的资源,譬如哲学家阿那西曼德提出万物循环规律与人的生存的关系,对当代存在论不无启发。再就是借鉴康德以来的西方近代哲学家关于艺术与人的生存关系的思考。例如,康德关于美是无目的合目的性的形式的理论,把作为彼岸世界的信仰领域引入审美,探讨了审美与人的存在的关系。席勒有关美育与异化的探索,也涉及到人的存在领域。而尼采所倡导的酒神精神实际上也是崇尚一种生命力激扬的生存状态。叔本华关于艺术是人生花朵的理论,也将艺术与人生相联系。当代,福柯的“生存美学”理论也会给我们以深刻启发。福柯面对前资本主义对身体的奴役和现代资本主义从内部即从精神上对身体的控制,包括监督、惩罚、规训等,提出“自我呵护”的著名命题。他说,“呵护自我具有 道德上的优先权”。这就是说,他认为人的关注重点由关注自然到关注理性,再到关注非理性,当前应更加关注自身,使人与自身的关系具有本体论的优先权。为此,他提出,“我们必须把我们自己创造成艺术品。”由我们自身的艺术化发展到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变成一件艺术品”35 。这实际上是建立在对现代化负面影响反思超越的基础上,要求建立一种从自我开始的艺术化(审美的)生存方式。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步兴盛的当代生态哲学与美学给当代存在论美学观所提供的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1985年,法国社会学家J-M·费里指出,“生态学以及有关的一切,预示着一种受美学理论支配的现代化新浪潮的出现”36 。这种新的美学新浪潮在西方当代表现为以文艺批评实践形态出现的生态批评繁荣发展,而在我国则表现为20世纪90年代前后兴起的生态文艺学与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一种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符合生态规律的存在论美学。这种理论的产生有其社会与理论的背景。现代化过程中因工业化与农业化肥、农药的滥用和过分获取资源所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枯竭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凸现了出来,使人的生存面临更大的威胁。加之城市化加速和竞争的激烈所造成的精神疾患的迅速蔓延等等,都要求人类从自己长期生存发展的利益出发,必须确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和谐协调发展的新的世界观。而从理论的角度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步产生了一种抛弃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的生态生存论哲学观。长期以来,我们在宇宙观上都是抱着“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著名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尽管这一观点在当时实际上是一种感觉主义的真理观,但后来许多人仍是将其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准则。欧洲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针对中世纪的“神本主义”提出“人本主义”,包含人比植物更高贵、更高级,人是自然的主人等“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进而引申出“控制自然”、“人定胜天”、“让自然低头”等等口号原则。这些“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原则都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敌对的、改造与被改造、役使与被役使的关系。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及在其指导下的实践是造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并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的重要原因。正是面对这种严重的事实,许多有识之士在20世纪中期才提出了生态哲学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美学。1973年,挪威著名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深层生态学”,主要在生态问题上对“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进行“深层追问”,使生态学进入了深层的哲学智慧与人生价值的层面,成为完全崭新的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提出了著名的“生态自我”的观点。这种“生态自我”是克服了狭义的“本我”的人与自然及他人的“普遍共生”37 ,由此形成极富价值的“生命平等对话”的“生态智慧”,正好与当代“人平等的在关系中存在”的“主体间性”理论相契合。与此相应,美国哲学家大卫·雷·格里芬提出“生态论的存在观”38 这一哲学思想。这种“生态论存在观”实际上就是当代存在论哲学的组成部分,以其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实际上也就是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组成部分,而且丰富了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内涵。从“存在”的内涵来说,将其扩大到“人—自然—社会”这样一个系统整体之中。从“存在”的内部关系来说,将其界定为关系中的存在,是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交汇点,人与自然也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从观照“存在”的视角方面也进一步拓宽,空间上看到人与地球的休戚 与共,时间上看到人的发展的历史连续,从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从审美价值内涵来说,一改低沉消极心理,立足建设更加美好的物质与精神家园。

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目前仍在探索与形成当中,而它作为当代西方哲学—美学理论形态之一,自身具有不可免的片面性,因而其局限是十分明显的。首先,这一理论自身尚不完善。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包括同传统存在论的关系问题、基本范畴问题、特别是如何将这一理论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审美实践与艺术实践等等均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加上,当代存在论本身存在许多自相矛盾,难以统一之处。而这一理论所具有的后现代解构特点与现象学方法的借用又不可免地导致对唯物主义实践论的远离,从而使其在哲学的根基上尚欠牢固。同时,这一理论是一种外来的理论形态。还有一个更为艰难的同中国实际结合加以本土化的问题。另外,有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还有待于解决,包括人的存在与科技、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等等。因此,我们面对西方当代存在论哲学—美学理论不能生吞活剥地加以接受,而应以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唯物实践观为指导的当代存在论美学观。首先要奠定唯物实践观在当代存在论美学观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发掘并坚持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观点。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的存在的重要性。他首先充分肯定了有生命个人的存在。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9 同时,他还十分明确地提出了物质生产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他说:“所以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0 他十分强调存在的实践性,“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41 。对于存在的社会性,他也作了充分的论述。他说:“个人是社会存在物。”42 而存在的社会性不仅表现于直接同别人的实际交往表现出来和深得确证的那种活动和享受,而且表现在科学之类的活动。由此可见,马克思在此强调了存在的“实际交往性”,这已包含了“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的理论内涵。他还特别强调了人是一种“感性的存在物”。他说:“因此,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43 但是,人的感性的存在,并不是纯感性的、完全的自然存在物,而是经过“人化的”,是“人的自然存在物”44 (着重号为引者所加)。通过以上简要的论述可知,马克思有关实践存在论的理论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应该予以很好地研究,将其同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相结合。当然,我们在这里强调唯物实践观、包括实践存在论的指导作用,是从哲学前提的角度讲的。也就是说,在当代存在论的研究中应该坚持唯物实践观的哲学前提,而不能重犯过去以哲学观取代美学观的错误。例如我们说社会实践是人的最重要的存在方式,但决不是说“社会实践”本身就是美。因此,这种以唯物实践观为指导的当代存在论美学观同传统的实践美学还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研究开辟了中西美学交流对话的广阔天地。因为,我国古代哲学与美学理论从其理 论形态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存在论哲学与美学,主要围绕天人关系与人生问题展开哲学与美学的探讨。从现有的材料来看,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与美学思想的形成就受到中国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1930年,海德格尔就在学术研讨中援引《庄子》一书中的观点,1946年海氏即将老子的《道德经》作为一个课题研究,在他的书房里则挂有“天道”的条幅45 。而他1959年提出“天地人神四方游戏说”也肯定受到中国道家“天人合一”学说的影响。而且,在当代西方“生态论存在观”哲学与美学思想的形成中也吸收了大量的中国古代、特别是道家的“生态智慧”。因此,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建立的确在美学研究领域为打破“欧洲中心主义”,建立中西美学的平等对话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而且,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建设也有赖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存在观的哲学与美学遗产。首先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尽管有从“天道”出发与“人道”出发的区分,但其所阐述的“道”却没有西方的主客二分,而是“天人之际”、交融统一,应该成为思考人在与世界宇宙、自然万物关系中存在的出发点。而庄子的“心斋、坐忘”,所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志,同于大道”46 ,应该说同“现象学”的“悬搁”与“现象还原”有相近的意思。中国传统“意境说”中所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47 。王夫之的“现量说”所谓“‘现量’,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被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48 。这些表述已同“现象学”中现象显现之义相近,值得互比参考。而渗透于中国古代艺术中的艺术精神,特别是古代诗画,则更多是表现一种“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言外之言”的人的生存意义。这样的例子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实在是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应该成为思考与建设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重要资源。

以上我写出了自己对于建设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思考与学习心得,片面之处在所难免,但我只是作为当前美学理论创新中多声部合唱中的一种声音,提出来以求教于美学界同仁。

注释

①新时期以来,我国理论家对人的现实生存状况非常关注,如钱中文说:“新理性精神将从大视野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首先来审视人的生存意义。”(《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第3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胡经之认为,“艺术,不仅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方式,它也直接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文艺美学》第39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②《十月》2000年第1期。

③引自《新华文摘》2002年第8期第161页。

④《判断力批判》上卷第150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⑤《诗学》第9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⑥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87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

⑦《论文学》第16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2月版。

⑧ 14 15 17 32《存在与时间》,第35、45、16、22、47页,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版。

⑨⑩ 11《笛卡尔式的沉思》,第122、125、204—205页,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2《胡塞尔选集》第1203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13《一个诱惑者的日记》第405页,三联书店1992版。

16 18 19 29《美学与哲学》第8、25、55、6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

20 41 42 43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96、122、16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1 22 23《林中路》第18、17、30页,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7月版。

24 25《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第210、106—107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版。

26《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第58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27转引自朱立元主编《西方现代美学史》第54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28《想象心理学》第292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30 31转引自今道友信《存在主义美学》第200页、23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

33 34《真理与方法》第242页,第二版序言第37页、39页注(1),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5[英]路易丝·麦克尼《福柯》第172、164、165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版。

36转引自鲁枢元《生态文艺学》第27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7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第48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8《后现代精神》第224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月版。

39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3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5见李平《被逐出神学的人海德格尔》229-238页“诗人哲学家的道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