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科技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

第1篇: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

>> 互联网视野下的群众工作 基于移动互联网视角下的云计算安全问题研究 互联网视野下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 从长尾理论角度浅析互联网视野下的小众传播 互联网视野下的金融监管体制变革 论互联网新生态下的版权问题 互联网视角下的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 “互联网+”下的体育App应用 互联网视角下的温商文化 互联网视角下的社区银行战略 互联网视角下的财务战略思考 互联网视角下的酒店营销探究 互联网视域下的伦理道德问题探究 互联网视角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 互联网视角下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网站建设研究 互联网视角下的农产品配送体系建设研究 互联网视角下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移动互联网视角下的智慧教室建设方案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电影版权保护 浅议互联网原创视频作品的版权保护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罗锦莉.国内首例视频聚合APP侵权案仅赔1.4万元[J].金融科技时代,2013,06:19.

[8]刘岭.热播网剧遭遇侵权国内首例手机聚合类视频APP侵权成立被判赔[J].电子知识产权,2014,03:90-91.

[9]张钦坤,孟洁.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J].知识产权,2014,07:29-33+67.

[10]李颖.移动互联网APP应用的发展与著作权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14,12:41-44.

[11]张迎.商业性手机应用的知识产权保护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4,02:392.

[12]沈冲,孙靖.苹果应用程序商店的法律责任兼评苹果公司App store被诉侵权案[J].电子知识产权,2013,Z1:81-88.

[13]余小林.手机应用商店如何控制法律风险――App Store“侵权门”的警示[J].中国电信业,2011,09:16-18.

[14]马佳妮.论App Store中盗版软件及法律归责[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2:11.

[15]蔡崇山.视频聚合app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分析[J].中国版权,2015,02:65-70.

作者介绍:

景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民商经济法。

武文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硕士,研究方向:诉讼法与司法制度。

喻兰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硕士,研究方向:诉讼法与司法制度。

刘国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硕士,研究方向:诉讼法与司法制度。

第2篇: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

一、船舶产业

(一)船舶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造船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新船订单大幅减少、企业融资出现困难、履约交船风险加大,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福建省船舶产业在全国地方船舶业中居第4位, 但是船舶配套业比较薄弱。船舶修造业是泉州市正在培育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泉州上规模的造船厂有11家,其中泉州船厂造船项目是列入国家规划的地方大型造船项目。

(二)发展途径

1、加大信贷融资的支持力度

到目前为止,泉州市对航运企业的融资仍然以一年期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船东融资难的原因是泉州的在建船舶大多在外地建造,银行方面的监控难度太大。也正是这个原因,泉州造船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泉州的造船业还远远不能满足泉州航运业的需求,如果泉州市政府、银行、企业三方配合,解决了船东的融资问题,泉州的造船业自然而然就解决了融资问题。

2、优化船舶产业规划布局

泉州市船舶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中已经提出: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未落实、规划不合理的项目,不予审批;严格控制技术落后、重复建设的小造船项目。在今后两年,除重大项目由省级及以上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外,暂停审批现有造船企业船坞、船台的扩建项目。

二、汽车产业

(一)汽车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汽车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全行业产销同时出现了负增长、重点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严峻。2008年福建省的汽车产销量也明显下降。泉州的汽车产业被列为泉州市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泉州市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多,年产值也高,但没有整车生产企业。目前,泉州市汽车及配件产业基础已初步形成,但要谋求长期发展,仍然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二)发展途径

1、加快资源整合

我们要加快资源整合的步伐,泉州市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中提出:泉州市政府要继续支持、鼓励国内外大型汽车集团来泉州并购重组,还要鼓励泉州市骨干企业对本市同行业中小企业实施并购重组。

2、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泉州市在国内具有较为完善的汽车及其零配件销售网络,但是现在整个国内汽配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因此,开拓国际市场已经成了泉州汽配企业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之后,国外采购商为了降低成本,正在加大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采购,现在国际市场存在很大的空间。

三、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

(一)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十五”以来,福建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福建省钢材及有色金属产业出口明显下降,企业库存增加,开工不足,产品产量、价格大幅度下降,生产经营成本与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出现倒挂,部分企业亏损严重,行业稳定发展面临挑战。泉州市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66.37亿元,占福建省的19.5%,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工业产值52.65亿元,占福建省的14.1%。经过“十一五”以来的建设发展,泉州市钢铁、有色金属行业有了显著的进步,形成了一些具有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在省内外市场中有较强竞争优势。存在的问题是:除三安钢铁公司、闽发铝业公司等少数企业外,全市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多为小型企业,达不到经济规模;装备水平较低,许多冶炼企业生产装备属于淘汰落后范围;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弱。

(二)发展途径

1、淘汰落后产能

泉州市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中提出:加快淘汰钢铁产业落后生产能力。严格实行淘汰落后产能的行政问责制。各县(市、区)政府要抓好钢铁产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对限期淘汰的落后装备实施严格监管,防止擅自扩容改造或异地转移。妥善解决淘汰企业职工的安置、资产补偿、呆坏账核销、企业转产等方面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2、培育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三安建筑钢材生产基地。三安钢铁公司与三钢集团已完成资产重组,三钢集团总部将把建筑钢材的生产转移至三安钢铁公司。晋江三益钢铁有限公司的棒材生产线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福建松立带钢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福建省内冷轧钢带、钢管生产企业,闽发铝业公司有多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铝型材挤压生产线,南安三晶硅品精制公司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生产经验,上述企业都已经被泉州市列为重点培育的龙头企业。

四、轻工产业

(一)轻工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轻工业是泉州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纳就业人数占全市工业的50.5%,现已形成制鞋、休闲食品、工艺品、包袋、伞等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产业优势明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亏损企业达114家,亏损面5.1%;亏损总额2.02亿元。

(二)发展途径

1、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推动一批重点投资计划项目,推荐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列入中央新增投资计划和省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计划,对列入国家、省重点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投资计划的项目,协助申请国家、省专项资金扶持。建立市级技术改造项目库,每年组织对一批带动性强、发展关联效应大、支撑产业升级作用显著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专项资金扶持。组织实施轻工产业集群技术提升工程,将食品安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轻工新型材料(包括鞋用新型材料、改性塑料等)优先列为省科技开发重大专项或行业技术创新重大专项,并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2、巩固和拓展国内外市场

落实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简化退税手续,加快退税速度;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降低收汇风险,对参保企业的保费给予40%补助;发挥拓展国际市场出口专项资金的作用,落实好国家新出台的加工贸易政策,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3篇: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

区校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是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和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的背景下,在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在武汉大学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础上实践探索而来。区校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将高科技园区的产业优势与高校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园区、高校、企业有机融合打造产学研合作大平台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高校集聚和人才积聚的高地,以产学研驱动高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区校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学校与企业的“点对点”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了多个企业与多个学校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校合作的资源配置中心。引入与园区产业相适应的高校优势学科,吸纳具备相当条件的优质企业,与园区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

区校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形成和发展

传统的校企合作是大学对企业的点对点模式,即一个大学与一个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武汉大学在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实践模式是点对面的模式,即大学在园区开设基地,与多个企业合作。武汉大学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以张江高科技园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产业优势为基础,结合武汉大学信息学科优势,区校共同构建的研究生创新培养平台,旨在将产学研紧密结合,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实用型高端人才。其摒弃传统中国高校教育中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的做法,大力倡导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实用型软件工程人才,突出强调学生在企业实习在整个培养环节中所占的重要性,培养出了大量适合社会、适合张江IT企业需要的实战型软件工程人才。由于其创新、实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众多知名IT企业与武汉大学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基地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了一个点对面的合作模式。

武汉大学在张江还形成了成建制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管理模式,成立了第一个校外班委会和党支部,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大学在校外建立成建制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模式。为探索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模式起了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武汉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模式在张江实践的成功主要是有上海市政府9部委文件的支持,武汉大学信息产业学科优势与张江产业优势的结合,园区制定政策保证基地建设,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基地建设(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两年之内曾6次来到园区进行视察和指导工作),联合培养企业积极配合支持,有专业团队在负责基地的管理和项目实施。

区校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是由多个大学与园区的多个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多个学校与多个企业合作的大平台,形成校企合作资源积聚和配置中心。每年年初由企业向平台提出各自的需求,平台根据企业需求合并同类项后,与相应的大学优势学科的专业进行结合,从研究生的联合培养进行切入。

区校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的管理

在2007“名校校长相约张江――话说产学研”论坛上,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发起“区校合作共建张江人才高地”的倡议,包括区校合作共同探索张江区校合作模式,共同建设张江研究生培养基地,共同建设张江高新技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张江的区校产学研合作平台管理模式是:园区管委会和基地的管理机构是互相委托的关系,企业、学校和基地是共建的关系,基地的管理机构进行企业导师的认定和学生的管理,企业推荐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一个互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参与张江区校合作平台的高校代表有清华大学微电子中心、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30多所。参与基地建设的企业首批共有12家成员单位。其中信息产业6家、生物医药6家;第二批成员单位18家,其中信息产业10家、生物医药7家、综合类1家。

区校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创新联合培养模式

在张江探索的研究生创新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1+1”联合培养模式,即高校培养一年,然后由企业负责一年,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研究方向,学生在企业通过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完成论文。

第二种是委托培养模式,目前武汉大学采用的一个模式,即由企业提出需求,学校为企业定制培养。

第三种是联合招生模式,目前与上海交通大学尝试的一种模式。

第四种是联合设立研究方向,目前与多个学校尝试的一种模式。因为传统的研究生课程结构很难去改变,但现在研究生联合研究方向的课程结构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及专业方向的需求使学校调整部分选修课作为整个培养计划,这样新的课程结构更适合企业的需要。

第五种是联合设立技术攻关联盟匹配招生计划模式,目前与复旦大学共同探讨的一种模式。

同时,结合研究生创新联合培养模式,张江在技术联盟构建方面,正在进行以下探索:普元软件拟与武汉大学共建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展讯通讯与北京大学张江微电子研究院共建实验室,微创医疗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建技术攻关小组,宏力半导体与复旦大学共同申请“863”项目,盛大网络与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建立没有围墙的全球研发中心等。

区校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的思考

对张江产学研战略的思考

张江园区发展已借鉴美国硅谷采取的产学研结合驱动模式。在硅谷,企业研发中心的应用与产业发展实践互动。产业发展实践与高等院校的理论研究互动,最后促进不同层次知识间的交流和扩散,提高高科技的创新和产业化的速度,促进自主创新能力,这是硅谷成功的模式,比较符合张江园区发展的特点。所以,张江正结合自身的特点,学习借鉴这种模式推进研发创新、成果转化。

经过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两年来的成功探索思考。我们认为张江产学研战略分三步走:

第一步,建立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纽带,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互动机制的建立。事实表明,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模式是资源最节约、效果最明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积聚了多所大学最优质的资源为园区发展服务,在园区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相当于构建了张江虚拟大学研究生院。

第二步,在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基础上,结合各大学学科优势与相关企业构建多个技术联盟,解决各大产业基地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构成园区发展内在驱动力。

第三步,在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员单位和技术联盟的基础上,筹建张江产学研联盟,构建市科技教育界、园区管委会、各大学、各企业参与的一体化产学研平台,促进张江产学研合作和张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对国际化产学研平台建设的思考

目前我们开发了“1+1+1”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国内学习,第二年在国外学习,第三年在国外或国内大企业实习的模式,这种国际化产学研平台是一个发展趋势。盐城市人民政府、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江苏大学拟共同发起设立“盐城汽车城产学研平台”,这是在张江高科技产学研平台基础上对外产业及国际化的一个延伸。平台将引进和集聚国内外高校资源,培养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提高汽车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实现政府、高校、企业和人才的互通共赢。

第4篇: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出现,对银行系统提出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性支持,其中指纹识别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技术类型。现如今,银行类安全事故不断出现,犯罪类事件也在不断发生,一些技术的产生,使得银行卡的安全性受到威胁。新时期,指纹识别云技术是一种更为先进性技术,此种技术需要持卡人的指纹,可适度提升安全度。为此,本文就指纹识别云技术在银行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指纹识别云技术 银行系统 应用

当前,数字化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为现代银行系统提供了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其中指纹识别云技术成为重要代表。在银行、商业、军事等领域,对人们的身份识别越来越重视,强化对身份识别的安全与精确性控制很是关键。指纹识别云技术的应用,使得整个银行系统的安全性备受关注,安全性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具有密切的联系,做好个人身份的验证很是关键,其中,指纹识别云技术成为一项代表性技术。

1 指纹识别云技术概述

在云服务条件下,云端要对用户开展远程性认证,掌握用户的身份信息,该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指纹识别云技术的应用,应运用分布式网络技术,强调对用户信息、大量指纹信息等开展分类存储,通过安全、稳定的安全环境来实现对用户身份信息的有效识别,可大大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还能降低重要信息与数据被窃取的发生概率。运用指纹识别技术,能实现对海量数据信息的合理分类,并针对指纹特征进行科学性的提取,还要对指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安全传输与特征性匹配,进而能实现对用户信息的有效确认,进而实现对用户访问权限的有效控制。

对于指纹识别云技术而言,主要包含指纹图像的读取、特征数据的提取、数据库操作要领与指纹匹配四个重要流程。指纹图像读取技术的应用,其中涉及到光学扫描技术、压感识别技术与超声波扫描技术等;特征性数据的提取,主要是借助计算机的软件平台来构建特征数据库,打造多种指纹的模板;数据库操作时,指纹特征的收集、存储、增删与查询情况很是关键;而指纹匹配工作,则是以计算机为载体对当前指纹与数据库中所存在的指纹模板相对比,对指纹的相似度予以计算,进而对指纹的一致性进行判断。指纹识别是一种具有生物特性的识别方法,能大大增强准确度与独特度,但是却存在局限性,例如,相关人员的指纹较为特殊,使得指纹无法直接性提取。

2 指纹识别云技术在银行系统中的应用

新时期,云计算、大数据是重要的趋势,尤其是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行模式与计算方法,以互联网为平台为用户提供诸多的资源服务,如存储、计算、软件等,且借助云端来实现对商业资源的科学性应用。指纹识别云技术的应用,是指纹识别技术与云技术的相互融合,借助人唯一的指纹来达到识别的效果,并将指纹信息存储到云端中,对于云应用、指纹识别技术等都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作为新时代的技术代表,指纹识别云技术不断被应用,其对于商业、经济与银行领域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进步。当前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如公司人员考勤、罪犯指纹系统、手机指纹解锁、笔记本电脑的指纹解锁等,都应用到指纹解锁,其安全性更高,效果更佳。在银行的业务系统中,也同样应用到指纹识别云技术,强调对金融服务与商业数据的安全性管理,主要用在用户身份信息的验证与安全控制方面,如保管箱、内部业务等。使用保管箱,用户可通过指纹来将保管箱予以打开,且每个人的指纹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银行开展一系列的金融业务,内部的相关人员可运用指纹才可具备一定的操作权限,但是该项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如指纹识别技术应用还不够成熟,且受到内部业务系统、成本、磁卡存储量等信息的约束和限制,导致指纹识别技术无法将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导致技术的安全性备受争议。

3 指纹识别云技术在银行系统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3.1 安全问题

尽管指纹识别云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银行卡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银行卡犯罪行为仍旧出现,一些不法分子运用诸多暴力手段来获取持卡人的指纹信息,制定相应的指纹模型,借助该模型就可完成指纹的合理性验证。因此,银行工作人员有义务向客户讲述指纹识别云技术的相关要点,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普及,以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能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能防止指纹信息出现泄漏的情况。

3.2 成本升高

对于银行系统而言,使用指纹识别云技术,在POS机、ATM机上安装一定的指纹识别的装置,还需对当前的业务软件、系统软件予以调整和修改,这样会大大增加成本。面对此项问题,银行可开设相关的业务,可让客户自行选择或申请指纹服务,然后向客户收取相关的服务费用,这样能大大降低指纹识别装置的安装成本。

3.3 便捷性问题

相较于传统的密码安保方式,选择指纹识别云技术所耗费的时间会有所拖延,可能会对持卡人带来一定的不便。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旦IC卡被广泛使用,在银行的柜台、ATM机、POS机上都会安装大量的指纹识别器,通过频繁的使用,会使得指纹识别与验证工作变得更为便捷。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指纹识别云技术是现代云技术与电子识别技术的融合,其实现了银行系统业务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可见,该项技术对于银行金融类机构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进步。指纹识别云技术的应用,必须严格遵循该项识别技术的运行原理,提升图像的清晰度与画面感,发挥好指纹识别技术的重要安全优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进而为银行一系列业务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任.指纹识别技术在银行业务系统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244+248.

[2]曾庆勇.指纹识别技术在银行卡业务中的应用分析与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12(10):268-269+263.

[3]冯锋.指纹识别技术在银行卡业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0):121.

作者简介

吴为滨(1968-),男,现供职于福建省世纪怡嘉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云技术应用。

孙宝贵(1980-)男,现供职于福建省世纪怡嘉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云技术应用。

李逢林(1973-)女,现供职于福建省世纪怡嘉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云技术应用。

张丹(1980-)女,现供职于福建省世纪怡嘉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云技术应用。

第5篇: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居民收入途径;spss软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就业压力增大,收入途径减少。现根据所得到的资料对吉林市城镇居民收入途径进行定量分析。

把吉林市各行业十一五期间居民收入途径13个指标作为样本进行分析,X1=农林牧渔;X2=采矿业;X3=制造业;X4=供应业;X5=建筑业;X6=邮政业;X7=软件业;X8=批发零售业;X9=住宿餐饮业;X10=金融业;X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X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X13=娱乐业。

一、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由KMO检验法,KMO值(小于1)越大表示数据越适合做主成分分析,KMO值低于0.5时表示数据不太适合做因子分析。将原始数据输入SPSS软件,得到KMO检验值为0.815,因此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三、因子载荷矩阵

四、主成分系数

五、主成分得分

六、结论

由调查结果知:吉林市城镇居民收入正在提升,呈正相关现象。但是在许多方面仍有不足,所以市政府应多创造就业机会,尽可能实现充分就业,促进劳动力在全社会流动,避免劳动力闲置,鼓励人民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张尧庭,方开泰.多元分析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2]王静龙.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陈建东等.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9(1):65-70.

作者简介:吕 正(1994-),男,汉族,吉林通化县人,学生,所在学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研究方向:概论与数理统计。

第6篇: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

(1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城镇经济与发展研究院 2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有效的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对于鼓励商业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准公共产品视角,首先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其次,系统梳理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实践探索活动;最后,试图提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若干建议,以此为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增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提供切实有效的决策参考依据。

关键词 :准公共产品;科技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263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A630196)

作者简介:刘小溪(1990-),女,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金融;张目(1968-),男,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用风险管理、科技金融、综合评价技术。

收稿日期:2015-02-15

0 引言

在我国,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占科技型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涉及的领域不仅局限于科技服务业,还涉及到农业、工业等基础产业领域,已成长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的重要力量之一,更以其自身特有的创新性、高成长性成为现代经济中的新生力量,在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抗风险能力差、资金实力弱、可抵押资产少等诸多特点,因此,商业银行一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较为谨慎,造成资金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致使其面临严重的融资困境。现阶段,政府通过贷款贴息、损失补偿或奖励基金等方式补偿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所产生的损失,以此来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而这些补偿方式可视为一种金融类的准公共产品。

综观已有文献,国内外学者对准公共产品进行了相关理论探讨。根据产品的不同消费特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类,公共产品的概念由大卫·休谟最早提出,并由萨缪尔森加以规范。萨缪尔森认为每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公共产品消费的减少,即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进行了俱乐部产品的跨越性研究,指出俱乐部产品实际上就是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具有竞争性、排他性、没有外部的影响三个条件,劳埃德·雷诺兹则将准公共产品定义为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私人产品,如果一种产品只满足前两个条件即竞争性、排他性,而不满足第三个条件时,那么该产品就属于准公共产品。

1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分析

准公共产品的概念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过程中,不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是具有排他性的,并且在给定生产水平下,政府向另外一个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风险补偿的边际成本并不是零,所以贷款风险补偿又具有竞争性,除此之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还具有很大的外部经济性。综合可知,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机制等是一种正外部性很大的准公共产品,因此需要政府以协调和引导者的身份制定有关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改善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决策差异,以提升企业创新贷款及创新活动的效率。

1.1 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政府对提供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偿具有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由于财政补贴的总额往往是既定的,银行获得的补贴额度要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投放额度来进行衡量;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只有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才能获得财政支持的贷款贴息、损失补偿或奖励基金。

1.2 正的外部性

准公共产品大致可分为:自然资源(又称共用资源)类、交通运输类、能源类、教育类、卫生类、通讯类、公用设施类、传媒类和金融保险类等九类。政府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采取的财政支持措施,如利息补贴、损失补偿或奖励基金等属于金融保险类的准公共产品。从微观角度来讲,该类准公共产品可以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从宏观角度来讲,可以促进人口就业、增加财政税收和出口等。就整体效益而言,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补偿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社会收益大于补偿成本。

在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供给与需求的情况下,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会出现一定的损失。由图1所示,S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供给曲线,由该贷款风险补偿的边际生产成本决定,D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需求曲线,由补偿价格(新增贷款余额补偿比例和贷款损失补偿比例等)决定,MU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社会边际效用曲线,代表社会对贷款风险补偿这种准公共产品的价值估价。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政策、机制等作为金融保险类准公共产品具有外部经济效应,因此社会边际效用曲线MU在需求曲线D的上方,且外部经济效应越大,曲线MU就越高于需求曲线D。在政府未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贷款风险补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只会考虑自身的效益,因此在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E1处实现均衡,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消费量分别为P1和Q1;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供求均衡点却是社会边际效用曲线MU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E2。在消费量为Q1时,社会愿意支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价格为P2,高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供给成本P1,因此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在E1点实现供求均衡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所增加的收益为四边形P2P1E1M,而此时社会的损失为五边形P2P1E1E2M,因此存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即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在政府对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财政支持后,社会资源配置情况有所改善,如图2所示。政府采用财政手段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补偿,有助于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供给量,因此供给曲线由S移动向右下方至S’位置,可以看出财政支持弥补了部分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如果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供给量继续增加,则供给曲线继续向右下方移动至S*,此时政府通过财政补偿的方式弥补了图1全部阴影面积的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也就是说政府对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偿,能够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2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浙江、江苏、广东、天津、山东等省、市政府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方面的实践活动,且各地的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在贷款期限、贷款金额、风险补偿比例及合作银行上都有所不同,具体对比见表1。

3 结论与建议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阶段补偿的基本思路应为: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以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为切入点,以完善多层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体系为主导,以建立统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为重点。

3.1 健全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已在法律层面对补偿机制进行了总体规划,但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等优惠政策受明显的区域、条件等因素限制。因此,立法部门应修改和剔除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不利的法律法规和歧视政策,加快和推动相关融资、担保等机构的立法建设,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在实施过程中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在组织架构方面,应建立健全由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在补偿机制运行过程中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3.2 各级财政资金入股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体系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体系的关键点是明确财政资金的筹集与补偿渠道,推动多层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设。在资金来源和补偿方面,坚持“中央财政出资为主,地方财政出资为辅,社会性资金为有益补充”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在财政预算安排中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以确保中央财政资金在补偿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因此有必要建立各省、区(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3.3 财政资金支持建立统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

属于新兴产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抗风险能力差、资金实力弱、可抵押资产少等诸多特点,很难从重抵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因此有必要依靠财政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和培育信用制度相结合,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可以参照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进行建立,完善信用登记、信用征信、信用评估和信用等各环节的规定,并逐步将民间信用中介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秦娟,费颖新,刘春辉,等.江苏省科技贷款风险补偿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4)

2 陈其林.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定义、分类依据及其类别[J].经济学家,2010(7)

3 何崴.浅析我国准公共物品中的垄断及其改革[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6)

4 高培勇,崔军.公共部门经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滕世华.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供给[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6 李晓飞.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财政支持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7 左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供给模式及风险补偿路径选择[J].武汉金融,2010(10)

第7篇: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74 -03

一、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收益率低下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量和服务费都处于相对低水平,机会成本较高,成本-收益率低下。各商业银行之间为了抢占市场,纷纷打响价格战,采取少收费或者免费服务策略,以提高客户回头率。此外,传统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储蓄观在客户心里根深蒂固,客户习惯于免费服务,对银行收取手续费还处于抗拒阶段。基于以上两点,中间业务这一新型创收服务只能退化成为商业银行的免费副业务,体现不出其为农村商业银行应有的贡献与价值。

(二)中间业务结构不合理

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结构来看,中间业务主要发生在支付结算类、类和信用卡类业务,这些业务都属于赢利性很低的业务,银行主要靠客户的覆盖广度来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而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范围则更加狭窄,基本集中在业务上。此类业务不仅盈利性较低,而且主要客户人群大多分布在县城,在村镇区域的推广则显得较为艰难。

(三)专业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人才层面来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都没有什么优势。一方面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很多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业务难以推广。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复合型人才,严重制约了新产品的研发。

(四)中间业务市场定位失误

中间业务在我国银行业经营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农村商业银行更是没有把中间业务当做主要业务经营。与之相反的是,农村商业银行在面向广大县域村镇客户时,仅仅将中间业务当做可有可无的搭售工具,导致中间业务考核不仅不受重视,还过于片面。

(五) 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内控制度低效

在风险管理方面,农村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金融产品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后续管控,容易造成潜在风险,影响农村商业银行资金链运转。一是治理层结构单一。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法定的决策机构和权力机构由董事会担当,具有决策权和控制权。但目前很多农村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并没有真正行使相关权利,并且还存在一些挂名的荣誉董事与监事会成员,影响银行内部管理机构的合理发展;二是缺乏深入员工心理的银行内部控制文化,高层管理者对内部控制文化的重视程度低下,没有大力推广建设形成优良的文化氛围;三是风险管理水平低。我国现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大多是刚刚从当地原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转型而来,商业化经营时间短暂,缺乏相关发展经验,尚未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四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有其自身的局限现,发展格局较小,战略性眼光稍显不足,目前尚未形成较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内部管理控制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六)面对互联网金融渗透威胁,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缺乏有效对策

随着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以及移动支付的发展壮大,年轻的顾客群体更加偏向于方便的互联网新型支付。而农村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客户覆盖率和互联网技术积累方面和互联网企业、股份制银行均存在较大差距,面对它们的直接竞争,显得后劲不足。

二、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商业银行起步晚,中间业务规模小,与竞争形势和发展战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年限短,业务品种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满足当前客户需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中间业务主要是传统的汇兑结算,近几年,农村商业银行才逐步拓展了一些新业务,而中间业务在国际银行业中发展相对较快,农村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投入显然跟不上中间业务在市场需求上的发展速度。

(二)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不足

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把中间业务的管理分散在多个不同部门中,对中间业务没有设置相对完整的中间业务部门,甚至一些银行员工对中间业务的具体内容还不够了解,总体缺乏一个能够进行统一的规划、指导和有效协调的部门。而且国内金融业对银行新型业务的研究程度不高,创新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农村商业银行都是跟随国有银行的脚步进行发展,自身创新能力有限,普遍只重视在区域范围里开拓发展传统存贷款业务。

(三)银行跨区域经营,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压力大

农村商业银行在抢占当地市场时往往是靠其自身的垄断优势,在中间业务营销方面并没有掌握主动权,产品销售往往是靠对存贷款户“搭售”、甚至免费提供服务来实现的。随着县域内银行主体的不断增多,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甚至互联网金融机构不断蚕食农村市场,农村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垄断优势不再明显,中间业务产品销售模式亟需进一步提高。

(四)中间业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我国在中间业务方面的立法相对落后,且没有形成完整的行业法律体系,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发展中将会面对很多不必要的营业风险。从国内金融法律环境来看,我国关于中间业务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的相关法律互相矛盾,禁止性法律限制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阻碍重重。从监管层面来看,受国内分业经营指导原则的限制,我国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对中间业务的监管分工不明确,导致那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尚处于初级阶段,衍生金融产品类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中间业务,基本上处于试点阶段。从银行内部规章制度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改革推动。

(五)技术层面的局限性

中间业务的运作依托于相关的电子化设备,大多需要人力与技术相互配合进行。近年来,随着中间业务在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发展推进,农村商业银行虽然也相继加大了中间业务的科技投入,但不管是从产品的功能还是体验度,都不能和城市商业银行相比;另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对高科技技术的运用能力较弱,在此情况下,相关中间业务的推行与运用存在问题。

三、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法律方面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中间业务市场

积极推动和完善银行中间业务有关的法规条例,加强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引导发展。细化中间业务相关实施规定,如在规定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的问题上,应遵循回报与风险相对等,收入与支出相匹配的原则,以此规定中间业务的最高收费与最低收费,以保证各银行间的公平竞争与银行客户的利益,防止有些银行做出为抢占市场而制定不合理低价的不正当行为,最终造成一家垄断的局面,同时也可以为有关部门对银行的监督管理提供合理合法的准则依据。

2.加强监督与管理

有关部门应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标准,明确自身职责,对银行进行统一监督,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对某些不正当的行为应大力打击,当有关部门察觉银行存在低价出售中间业务的行为,则需进行罚款警示,不可纵容不正当市场竞争。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国家银行,对不同金融机构间的不正当竞争应积极协调管理,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市场上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银行方面

1.注重中间业务研发,丰富产品种类

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客户对银行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储蓄结算,而是更加趋向于中间业务。要想占领市场高地,就要不断推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新型业务,并对已有业务进行创新与升级。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队伍,推出具有创新性的新业务,并研究针对的客户人群,细化区别服务,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原则,加大对金融产品的投入,开发出针对个人或企业的或私或公不同的新型业务。

2.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银行内部应做到职权分离,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中间业务由专门部门负责管理,制定统一规章,对中间业务进行统筹规划,做到风险最小化。各部门之间明确职能分工,权责统一,互相协调配合。建立完善信息交流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减少交流阻碍,降低交流成本,以达到降低信息交流失真的风险,信息得到快捷有效处理的目标,保障上下层级,各部门间的信息流通。在发展中间业务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盈利,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规避市场信用风险。在内部建立一套匹配的中间业务监控系统,确定各个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系数,有针对性的作出防范措施。

3.制定合理人力资源政策,注重人才培养

银行业人才稀缺,已然成为了中间业务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这一点更为明显。所以农村商业银行不但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增加银行活力,同时也要留住熟悉岗位的精英员工,相互影响,相互帮助,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中间业务的服务质量,使客户满意。对于中间业务,应最大程度地开发人才资源,在内部进行选拔,并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并重的培训,组成开发中间业务的精英骨干队伍。同时注重外部中间业务人才的吸收,以此开拓眼界,获得新视角新观点。

4.主动创新产品营销方式

农村商业银行要利用好本土优势,做好本地营销资源配套,积极创新营销方式,丰富推广形式。一要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将微信银行整合进营销服务体系,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传播快、覆盖广的优势,积极开展线上营销宣传,提升活动影响力与覆盖面。二要在做好客户信息档案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客户数据分析,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行为特征与交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并且定期做好回访,提高客户使用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产品的积极性与满意度。

5.结合线下网点,构建O2O模式

目前,在县域环境中,除了邮储银行外,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其他各类商业银行受到物理网点数量的限制,线下服务能力遭受瓶颈,农村商业银行应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整合线下资源,构建O2O模式。一方面,推出以社区为单位的便捷网点,以满足特定金融消费圈的特殊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在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传统电子银行之外,新增与各大网络社交平台结合的微信银行等,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通过线上获取客户,突破地域限制,利用好第三平台拥有的大数据优势,更好地进行风险管控。

6.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构建信息化银行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支付脱媒、融资脱媒、信息脱媒等多种挑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农村商业银行要积极发挥自身资金雄厚、网点众多、信誉度高等优势,以点覆面推进信息化银行的建设,推动中间业务不断发展,构建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总而言之,在时代的步伐不断踏进,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中间业务的发展,也需要政府、银行、群众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仅是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中间业务的诞生,中间业务也会反过来刺激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相信,通过上述方面,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终会进入一个繁荣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蔡则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2]戴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胡良琼、李远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刘社建.农村商业银行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5]苏娜.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6]谢志忠.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李娟、金麟根.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探析[C].经济纵横,2007.

作者简介:

鲍妍妍,女,江苏人,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信用管理;

夏雪,女,江苏人,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与会计学院,研究方向:审计;

吴少滨,男,河南人,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金融;

第8篇: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前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而投资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为了培养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投资学人才,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入手,既要使学生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需要改变目前高校投资学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不足。

二、当前高校投资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投资学专业学生就业的领域主要是实体投资和金融投资领域,涉及到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甚至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等不同的金融机构,需要接触的金融投资产品既有股票、债券、基金等传统金融投资产品,又有比较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但是许多高校投资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主要涉及金融投资领域、传统的金融机构和简单的金融产品,这样就无法体现现代金融投资行业复杂多变、业务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难以培养学生处理真实金融投资业务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层次性

投资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表现为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训等,这种分类更多要求综合性的实习实训。但目前投资学专业实践安排更多的是单门实践课程如商业银行实务、财务分析、证券投资分析的简单组合,实验模式僵化,很多时候都是老师提出具体的实习实训内容,学生按照步骤来进行操作,只要操作得当,就可以得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实验操作属于验证性的实验,教学层次比较低,虽然说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没有由浅入深,由学生独立设计、操作并设法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

(三)校企合作仍处于初级层面

目前,许多高校的投资学专业都与本地区的相关企业开展了初步合作,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邀请校外专家联合讲课、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讨论修订、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但从总体来看,投资学专业的校企合作还处在较初级的层面。一方面,校外专家结合自己丰富实践经验的授课虽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校外专家的有限性决定了其总体课时的稀少性,因此,校外专家的人数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上,每个学期专业老师都会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带队前往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但实习的内容并不深入。出于金融企业数据的保密性及部分核心业务的安全性考虑,校企合作企业在为合作学校的学生安排实习时,往往将关键业务进行回避,学生真正要学的东西却不能得到训练,这是目前校企合作中面临的很大难题。

(四)实践型师资力量不足

作为高等教育的引导者,高校教师的能力大小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的好坏。在推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中,目前突出的困难之一就是任课教师的实践经历不足。许多高校投资学专业的师资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教师,大学的学习为这些教师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由于是应届毕业生招入,此类教师金融投资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比较缺乏,再加上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践教学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也直接影响到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弱。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投资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宽口径、复合型的投资学专业人才,倘若投资学专业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只是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投资领域和金融投资业务,就难以运用综合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纵横交错、纷繁复杂的实际金融投资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投资学人才,必须要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在设计实践内容时,不仅要关注金融投资领域,也要重视实体投资领域;不仅要有传统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训练,也要让学生掌握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操作技能;特别需要紧密把握国家的政策方向,开设一些如互联网金融实务、农村供应链金融实务等具有特色的实践课程。

(二)构建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投资学的实践教学仍以演示性和验证性为主,这种仍然沿袭了理论课程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很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应有的作用。因此,实践教学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教学规律,实现综合化、层次化教学。具体而言,在保留单门课程基础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增加投资学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创新设计技能训练等实践课程,学生根据实验实训任务书的要求,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寻求合适的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形成实验总结报告。综合性、创新设计性的实验实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职业能力。

(三)深入校企合作

许多企业出于保密性与安全性需要,也许并不愿意将核心业务展示在短期造访的学生面前。但是,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也有校企合作企业指出,如果学生能固定在本企业实习3个月以上,企业是愿意学生接触相关核心业务与数据的。要满足企业的此类要求,就需要学校对教学计划作出变动。非毕业班的校外专业实习,学校通常只安排2到3周左右的时间,如果我们能适当压缩一些不必要的理论教学时间,将实习扩展至4周或5周,再加上学生的寒暑假时间,3个月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并非不能实现。并且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增加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熟悉相关企业的日常业务和工作流程,进而加深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高校许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改进。一是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培训和学习机会,定期派教师前往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为期数月的全职培训,并且能够在不同岗位上轮岗工作,从而全面熟悉金融投资机构的各项业务。二是鼓励教师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不断提升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三是要广泛邀请金融投资行业专家、企业资深人士来学校上课、开讲座,并且与专任教师“结对子”,专任教师多去校外专家的课堂观摩学习,多与校外专家沟通交流,从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婉霞.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投资人才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1:76-77. 

[2]马成文.优化投资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259-261. 

第9篇: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 问题 措施

一、引言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一个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养活着4.1亿人口,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此政府长期以来把“三农”问题放在首要地位。总理曾多次指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的。我国农村人口取得收入主要有以下方式:务农、经商、外出打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同学者的看法如下。

张厚安、徐勇认为,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三农”问题尤为重要,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陈锡文认为:新阶段农业、农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而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是农村就业不充分。韩长赋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一是全国近13亿人口,62%以上在农村,占大多数;二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东西部农村之间的差距在拉大。张欣渝认为:资本投入、技术水平、劳动力人数、耕地面积是影响农村经济的主要因素,其中资本投入和技术水平是最主要因素,劳动力对我国农村经济的贡献率非常微弱,土地对我国农村经济的贡献率也很不明显且为负。

三、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不够

资金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投资明显不足。在发达国家,政府财政支出占农业GDP的25%以上;印度政府财政支出也占到了农业GDP的10%。相比较而言,我国投入最高的年份,占比为10.69%,且近年来投资比例不断下降。

(二)剩余劳动力压力

一方面,由于存在资源约束,农业本身难以吸收更多劳动力;另一方面,从2009年8月到2011年春节前后的“农民荒”昭示着乡镇企业招工标准升高,由于不具备工作所需专业技能,农民外出打工变得困难。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三)农村金融发展落后

安翔(2005)根据经典内生增长模型,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虽然我国农村金融取得了进步,但呈现出高增长、低效率问题。农村金融在整个金融中的弱势地位,无法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构成,是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集体非理性”

已经不太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今农村的是个体化经营,农民自身科技知识不丰富,不能进行科学规划,很容易导致集体非理的发生。去年内蒙古武川县土豆丰收,导致土豆价格暴跌,很多农民刚刚收回成本,更有甚者损失惨重,前年的价格暴涨导致了去年的价格暴跌。惨重的事实告诉我们: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四、改善措施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补贴。与此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人文环境的建设。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二)科教兴国

一方面,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应该充分发挥基层农科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对广大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收入;另一方面,“民工荒”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发展了,农民本身技能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其就业技能和全面素质,是缓解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措施。

(三)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的手段。内蒙古武川县去年土豆价格暴跌,农民损失惨重的现象也说明了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对我国整体经济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成了我国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点。我国应给予农村经济足够的重视,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在多方面给予支持,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深端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合肥:安徽大学,2005,11.

[2]李刚.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D].西安:西北大学,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