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第1篇: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式,它追求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审美需求的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和谐性、整体性和特色性的艺术美,注重个体在整体中的核心地位,将环境因素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条件,追求艺术设计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设计出不同效果的艺术作品。现代环境艺术的基本特征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性的艺术形式,在其具备服务的同时,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人文性,以通过作品体现人的根本利益。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设计材料的多样化,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艺术设计应该体现整体性的特点,具备科学、合理、统一的设计理念。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是近几年艺术界讨论的热点,是对以往设计过程概念化、公式化、生搬硬套的反思。个性化设计需要设计者通过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和总结设计经验,以此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设计特色和设计风格。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设计者在设计构思过程中对整体和局部的把握。个性化设计中带有设计者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带有艺术色彩的设计能够激起人们的思想意识,给人们以文化和艺术的启迪。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为打破程序化、概念化的问题,人们开始探索已有个性化设计的创新点,重新认识个性化设计的作用和内涵。

(一)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受到风格化的制约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对室内设计的个性化创造不是个人浪漫主义的体现,而是设计者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也是设计者追求新颖、独特,摆脱平庸的表现。设计师在众多设计构思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也是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合理利用设计空间的必要艺术手段,这种艺术方式来自设计者的勇敢探索,不同于一般的平庸设计。

(二)室内设计的个性化能提升空间使用功能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要想在艺术设计中体现独到之处,更应该在设计中注重提升环境质量。在艺术设计中融入环境理念是环境设计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室内设计中的空间使用功能和业主的个人爱好和阅历有一定的关系,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根据业主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室内设计。

(三)个性化设计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强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实现绿色环境和生态艺术设计的必要途径。环境艺术设计包括艺术构思、设计和装饰等多个环节,因此对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艺术品都应该认真斟酌,并加以润色处理,以达到个性化特征和外界环境的融合统一。

三、结语

第2篇: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人居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异同

0.前言

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指导建设方针是:经济、实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注意美观。这也是建筑教育所遵循的方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满足仅仅是经济和实用的要求。这时美学从工程学科的附属物中逐渐的脱离,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艺术学作为美学的重要分支在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也就呼之欲出。

1.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1.1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在谈到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由来有两位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张绮曼和郑曙旸。张绮曼被誉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军人物,她是我国室内设计专业公派出国留学日本第一人。而郑曙旸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他认为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提出与日本环境艺术不无关系。

回顾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从最初的室内装饰到建筑装饰,再由室内设计到环境艺术,以至于环境艺术设计这个称呼的传开,经历了不断扩展的过程。但环境艺术设计这个称呼争议是很大的,直至现在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说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是向更大更广的方向发展,可为什么在一步步扩大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却没有多少呢?直到现在许多的环艺毕业生仍然是做“装饰”而多过于设计。

1.2 人居环境设计大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提出人居环境这个学科群的概念的人是中国设计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吴良镛院士。人居环境学科的由来,从100年前城市规划学的先驱酝酿“ 田园城市理论” 与“ 区域观念” 起,1987年2月在“建筑学的未来”会议上,吴良镛院士正式提出“广义建筑学”。然而伴随着认识的深入,吴良镛院士逐渐理解到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学科发展,因此提出了“人居环境”这个众多学科的“学科群”的概念。2001年,发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提出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

通过上述人居环境从提出到发展的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人居环境设计或说是人居环境这个概念来源与城市规划的领域,经过不断扩展和完善变成了一个学科群或是大学科的概念,它主要解决的是与人类居住环境有关的一切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园林。

2.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学科的概念和内涵

根据上述两个学科的起源和新时代赋予的契机,我们分别引用两个学科的学术领头人郑曙旸教授和吴良镛院士,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和人居环境大学科分别做出的学科概念和内涵。

2.1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概念

郑曙旸清教授认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是扩展到整个的一种设计和艺术领域的创作的理念。从狭义上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运用艺术手段,根据建筑提供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一种特性,来进行空间组织。也就把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都涵盖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其内涵可表述为在空间限定和时间序列下用艺术手段去处理静态实体和动态虚形的关系。因此,它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就是它的空间的限定。第二个层次就是时间序列的概念。

2.2 人居环境设计学科的概念

吴良镛院士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广义上来说,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居环境科学从狭义上说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发展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的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而能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2.3 两者概念的交集——园林

从上述两个学科的狭义概念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不论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人居环境科学在狭义的概念上包含了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是室内+园林的双重组合,人居环境科学则是建筑+规划+园林三位一体的组合。如果单纯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这种分法都有各自的道理。

3.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

2011年8月下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在文学门类下“蛰伏”多年的艺术学独立门户,升级为门类,即第13大类学科。一级学科由89个增加到110个。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同时升为一级学科。在此我们选用:建筑、规划、园林、环艺四个专业的全国高校前五排名的数据入手去分析两者的异同。

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点:

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主要以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核心知识,强调客观地、科学地创造理想的人类生存空间,其用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设计有用物体的进程。主要关注的是功能、技术、经济方面,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更注重实践应用。辅助以艺术课程训练、实践,但是占的比重较小,涉及范围较小,掌握最基本的表现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以图形形式设计、造型设计、装饰设计为核心知识,使其成为一种艺术手段,美化人类生存空间,其关注人类行为审美情趣以及美感。主要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强调造型语言的表现。在清华同济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关系密切,课程设置偏向建筑设计等方向。但是与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划分较为明显,一般不同属一个学院一个系。在各大美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则侧重培养艺术性人才,同时辅助以各类设计基础,但是占的比重不亚于艺术课程。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都十分广泛,都属于快速发展的学科。再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点的分析,希望能给广大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同仁以帮助。

【参考文献】

[1]代锋.从“环境”到“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传媒.2009,(03):53-57.

[2]刘晓娜.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71-86.

[3]娄永琪.环境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9):8-10.

第3篇: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实现途径

引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但是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导致了很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的客观背景下,人们应充分认识生态理念对环境的重要性,寻求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有效减轻环境破坏的状况,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理念概述

环境艺术设计将环境、艺术与设计三个概念结合在一起的整体概念,这三者既是独立的概念,又相互产生联系。因此,要整体把握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需要分别了解环境、艺术与设计三个的概念。首先,环境。环境是我们日常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个词,它不仅有客观存在的空气、水以及土壤等自然因素,还有一些无形的准则、制度以及理念等非自然的因素,因此,环境是一个范围非常大的范畴和概念,世界万物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但环境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主体和内容。其次,环境艺术。是将环境视作一种自然于艺术的结合,通过对环境的改造让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最后,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考虑各种因素,比如环境中的光、力度等,对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与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是从环境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出发,强调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该贯彻生态理念。

二、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应用的重要意义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不仅能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更是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状态,更影响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自然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虽然有着可再生的特点,但自然循环系统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造成严重后果。随着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现如今已经产生生诸如温室效应、雾霾等一系列恶劣后果。生态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并不破坏自然环境的重要方法。在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中一定要利用好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使生产生活能够和自然环境和谐并存发展,在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保护周围的环境。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实现途径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具体实践的指导原则

首先就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去,以此来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其次,在将生态理念贯彻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时,要同时兼顾艺术设计和艺术参与两个方面,使得设计出的环境设计产品既有艺术美感,同时又可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再次,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对已有的环境景观最大化地进行复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并且加大资源回收的力度,对资源进行循环使用;最后,就是要遵循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工干预,尽可能地保持原有自然环境的风貌,为生物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保障。

(二)、开发污染系数低的能源

积极开发污染系数较低的能源,以便将其利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具体来讲,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以能源无污染为研发的最终目标,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去开发污染系数较低的能源,保证环境艺术设计能源的无污染性;其二,鼓励能源开发创新,强化创新力度,使得科技材料能够切实的被运用进去,使得能源污染降低到最小;其三,对于在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学者和专家,给予其相应的荣誉和奖励,以便营造良好的能源开发学术氛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

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也就是说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多样化的需求,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结果可以提供给人们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环境不仅要具有观赏价值,充分赋予环境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最重要的还要健康安全,因此,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美感、经济、构造、技术和功能等多个方面。经过设计之后的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还应符合自然、环保的生态理念。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标准要在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应充分体贴、关注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四)、合理配置自然资源

在生态系统中,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是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它们进行合理的配置有利于形成高价值的生态景观。所以,设计者要保证室外绿地的面积,确保其规模能满足生态系统长远发展的需求。例如,在户外房屋建筑的边角地带可以设计多块可供居民游玩活动的绿地,以使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改善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又如,针对湖水河流等区域,设计者可以利用水陆两生植物、沙滩和山石来组成较为完整的水体结构,拉近人们与生态环境的距离,以满足人们享受乡野湖川美丽风光的渴望。

(五)、天然材料的应用

合理地应用天然材料是生态理念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当中充分运用的具体体现,这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各种天然材料的功能和特性,才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加工和制作。例如,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设计师对园林艺术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各种树木的特性,使所种植的树木既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能够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要能够充分了解树木的习性,了解树木在当地环境中是否能够生存。天然材料的有效应用,有助于资源的节约,能够更好地体现生态理念。

结束语

当代社会,环保问题、生态问题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在内的多个领域内也都得到了广泛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更加广泛地运用天然材料,不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来实现对生态理念的运用和呈现。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融合了生态理念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更加契合时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冯涛.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 周长积, 周雅, 傅娜.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6):603-606.

第4篇: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符号学,环境艺术设计,文化表征

1.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艺术设计中符号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一般来说,艺术作品的展现总以符号为基础表现的。因此,符号学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环境艺术设计通常用一些符号来表现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古代宫殿的设计理念就是表达对皇权的强化;西方尖拱形符号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表现出天主教的庄严。所以,符号总是承载着很多人类的文明,环境艺术就是通过这些符合来进行传播思想和文化。

2.符号学的概述

2.1符号学的概念。符号是指主体用某种对象和某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使特定的对象代表特定的事物并得到广泛认可,这个对象就变成它所代表的实物的特殊符号。语言和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种符号系统,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语言有着创新性,都尝试开发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语言,让人们能不断的接受和喜欢自己独特的艺术设计。符号系统的出现对人类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通过符号系统可以表达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事物;与此同时,它的出现也可以使人们更清晰的表达世界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的空间概念。

符号学就是一门对符号系统研究的学问,它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西方,随后人们对符号学进行不断的研究,现如今它已经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相融合。当人们说到符号时,一般会想到“语言”,语言是指可以进行信息传递的符号体系,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一般通过艺术媒介来表达,音乐能表达音乐家的情感,文学能表现文学家的思想,建筑能体现设计师的风格等。在某种意义上,艺术也能被认为是一种特殊语言;同时,艺术又是表达情感的符号。

2.2符号学的特点。一般来说,符号包括三个要素:对象、媒介、解释。所谓对象,就是符合所代表的具体的对象;所谓媒介,就是使用某些事物来联系的中间环节;所谓解释,就是主体对符号进行的有关说明和阐述。这三个要素就能构成了一个符号系统,他们是密切联系,相互融合的。因此,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可以代表对象和对其进行解释。根据上述的阐述,符号学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2.21符号学具有普遍性。工业革命以后,近代工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现代设计也随之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因此,现代所设计出的产品也广泛的在社会大众中传播。为了能够更好的让人们接受,设计出来的符号语言应该具有普遍性特点。只有为大众服务的符号设计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符号学的普遍性就是适应人们的需求逐渐产生的。有些技术人员所设计的作品无法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作品没有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2.22符号学有着认知性。符号学的生命在于认知,认知性对符号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符号不仅能恰当的诠释出某种象征,而且能够清晰的辨别所代表的内涵。比如,工商银行的标志就是以古代铜钱的模板设计出来的,正是因为古代钱币这一特殊的符号早已被人们所认知,这个符号标志也能很好的表达工商银行的性质和功能。

2.23符号学也具有特殊性。符号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当然也有着其特殊性。符号能让人们所认识和区分,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特殊性。在一些特殊场合和特殊的设计中,符号所体现出来的特殊的性质,比如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虽然同为银行,但其符号标志不同却都能很好的阐释出银行的性质和功能。

3.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

设计和符号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拉丁文和英语语言中“设计”一词是做记号的意思。设计方法中也包括符号学的方法,探究与使用符号学的某些原理能够帮助或指引设计师们进行各种设计工作。作为设计文化的载体和承载传播艺术设计信息媒介的艺术设计符号,它可以简化人们认识事物的手段和过程,能用具有特定意思的代码来表现。由于符号概念外延的广泛,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符号虽然表现为非语言性的符号,但也有着语言符号的一些性质,用符号也能表现出一些语言含义和表现某些文化特征。

3.1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所展现的文化内涵。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分析和应用符号时不仅仅局限于其表面形式本身,而且需要更为重视符号所体现出来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有以下几个表现方式:首先是直接应用符号,设计出来的产品自身就包含着被广泛认知的符号。如伊斯兰教堂中顶部针尖圆拱形的设计,就是对传统符合的应用,变现出来对真主的敬仰等宗教文化的内涵。其次是把有着具体含义的实物和图形作为艺术设计的符号元素。例如十字架虽然有着对神信仰和接近上帝的既定含义,但是在某些艺术设计师眼里十字架能够成为一种建筑风格的元素。第三是用符号含蓄的表达出所设计作品的内涵。如中国文化中的八卦造型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建筑,均能含蓄的表达出人们对宇宙的设想和事物规律的探索。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的表现形式也包括独特形式、普遍形式、认知形式等。

3.2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符号表达理念。近代以来,设计和符号能够很好的融合,符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环境艺术设计用符号作为切入点,把人们对环境的态度和具体的文化理念相结合,表达出人们关于环境的文化。符号是环境艺术设计有价值的载体,艺术设计过程中对符号所进行的处理也就是对文化的处理。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功能包括设计品整体表现出的对文化价值的功能、符号外形蕴含的文化价值的功能、设计品自身使用中的功能和符号的美学功能等。环境艺术设计与纯艺术设计是不同的,纯艺术设计主要是用来观赏的,然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需要运用符号来表达出有关的价值理念。要想起到这种理念的传播,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符号就要被人们所理解和消化。另外,选择符号应用于设计并做到符号的应用和创造性和谐的结合在一起,能很好的体现出设计人员的艺术底蕴。符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是体现某种具体的设计理念和创造出某些艺术气息的,在使用符号的过程中应需要按照客观规律进行。

3.3符号学促进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符号充斥在人类的生活之中。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文明刚刚开始,符号就已经产生,人类制造各种工具进行生产,并用工具来留下一些特殊的标记,这也就是早期的符号。符号也是人类进行交流的方式,原始社会人类也有着自己的审美,一些文明在环境设计中建筑和雕刻各种事物,如有些民族崇尚男性生殖器管,产生了生殖器形状的木桩和石雕。公元前已经开始对环境艺术中的符号进行研究,在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历史符号的研究记载。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很容易会发现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特色就是运用符号进行表达某种思想和意义。近现代的符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含义。符号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载体,是一种人们所理解的特定代码,在二十世纪初期对符号的不断研究,符号学也随之产生。符号学的研究中符号有着其内涵和外延,符号的内涵是指符号代表具体事物的特征和属性,例如设计产品的有关信息。符号的外延是指符号表现出来的外在的意思,例如设计作品的外观表现出来的意思。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的外延表现出来的多是其实用的功能和价值,符号的内涵常常会受到符号的外延影响,同时艺术设计的内涵也是会受到主要因素的影响,这就使符号的内涵更为复杂,其所表现的意义有着更为开放和深刻的特征。在东西方文化中,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符号的研究和应用是有着区别的,符号的内涵体现出东西方不同的审美和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进行设计时把有关的符号进行加工处理并且通过符号来传递相关的信息和表达出特殊的理念。符号学的研究深入和符合在艺术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能促进着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

4.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人们很好的认识和了解环境艺术设计者的作品,感受艺术设计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气息和文化意义。在这个充满符号的社会里,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符号本身,而是要体会出符号带个我们更深层次的意义。让符号和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使符号体现出不同文化的内涵,更好的去欣赏和感受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胡飞. 艺术设计符号基础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肖德荣.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 [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吴风.艺术符号美学 [M]. 北京播学院出版社.2002.1.

[4]卢哲.符号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2010(16).

第5篇: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文

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BRUNOZEVI)曾说过:“掌握空间与知道如何去观察空间,是了解建筑的钥匙。”我们将这一论断推广到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也是正确的。因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从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掌握开始,教学指导思想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空间意识的培养。

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多门类造型艺术并存的、新兴的关系艺术。它将传统的建筑、园林、雕塑、壁画、广告等各门类艺术,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整体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环境艺术“空间”的含义与表现形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或者称为空间艺术的概念,比以往任何一门造型艺术的空间都更为复杂、更难被人们所理解。在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仍然比较多地存在着“重实体、轻空间”,片面地重视环境实体表象,而轻视环境空间功能和环境空间艺术意境的思想意识。这种片面、落后的错误思想意识,误导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向及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空间意识,正确认识环境艺术的空间特征,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于环境空间之中,也知道空间指的是什么含义。但是,若从教学的角度来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又会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样复杂与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本身的非直观性造成的。环境实体部分,因其具有直观性,很容易被人关注、认识和熟悉。相反,环境空间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人忽视,相对显得陌生。二是因为人们对造型艺术空间的知识了解和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来讲,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大多从绘画、摄影的二维平面空间开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维实体(占有性)空间;最后到建筑、园林的四维(内空体)空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越复杂的“空间”概念,越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和理性思维的参与方能把握。未经过相关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很难认识和掌握复杂的四维,甚至是具有“多维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感觉环境实体。可是,环境空间印象的获得,如果仅仅依靠某些感官是无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一般知觉之上的高一级的综合知觉。要想全面认识和把握环境空间的特征,通常还要调动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们对实体的感觉和认识要先于空间,易于空间,而对环境空间的感觉和认识则后于实体。

传统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欣赏到实体审美对象。它们运用的空间特征比较单纯,而且作用也次于实体艺术形象,人们多习惯于对实体形态的审美关注。新兴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主流诞生于传统造型艺术院校,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形态向现代艺术设计形态转型期的新专业学科。其办学方法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当新的教学体系尚未确立之前,旧的造型艺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必然还会占有极大的优势。目前还有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依赖于工艺美术现成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甚至还会使用绘画和雕塑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习惯于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意识,而对环境艺术独特而重要的空间本质特点,则认识不清或重视不够。实践中往往把直观的环境实体形态,如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围合空间的界面或空间的“外壳”,以及雕塑、壁画、植物、水体等环境小品和公共设施,作为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的主要对象。反而将提供人使用的环境空间场所,弃之于脑后,忽视它的存在。将环境艺术设计教与学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空间界面的造型装饰或环境艺术品的创造上。淡化了空间功能的探寻及空间整体艺术意境的学术研究,教学空间意识滞后于教学实践。造成用表面化的“装饰装修设计”,代替深层次“空间艺术设计”的一些不良教学弊端。

现行小学、中学美术课程,以及艺术设计类高考的备考科目中,均没有针对四维造型艺术空间知识的学习内容。一般人对造型艺术空间的了解,仅仅涉及绘画、手工美术或雕塑小品等二维、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赏建筑与园林艺术?解读建筑、园林和城市环境的空间美学价值的知识十分欠缺。然而,进一步探究环境艺术空间特征时,我们发现它比传统意义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的空间概念复杂得多,也并非是各门类造型艺术空间简单的累积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表达准确的,它是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的新型空间概念,因而令人感觉陌生与难懂。

二、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空间

在艺术辞典或美学书籍中,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和工艺美术统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诚然各门类的造型艺术均离不开“空间”的特征,并且都会在环境艺术之中呈现出来。但是,它们各自的“空间”概念却不尽相同。

绘画的“空间”是平面二维的,尽管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可能是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但人与画面为静态相对,仅凭视觉观赏。雕塑的“空间”是立体三维占有性空间,是以三维实体占据空间,本身并不能产生空间,人只能从外部环绕欣赏它,雕塑形体与观众分离,人在形体外面以视觉或触觉感受它。工艺美术的“空间”与绘画、雕塑的基本相同,主要是平面二维和立体三维的。

建筑艺术是人造环境的“主体”或“骨架”部分,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间比其他造型艺术复杂得多,它属于三维限定性空间,并具有四维的特性,人是在“内空体”中通过运动觉和视觉把握对象。布鲁诺·赛维(BRUNOZEVI)曾经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建筑空间的特征,他说:“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应该讲这种空间特性,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特性,也正是整个环境艺术的特性。其实,除了建筑设计以外,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和城镇规划设计等,与环境空间相关联的造型艺术设计,无一不使用这种空间“语汇”。从个体的室内、庭园、广场、道路等场所,到庞杂的城镇都市群体形态,无一不是能够包围人和物的“内空体”空间。布鲁诺·赛维进一步的论述更加肯定了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的这种空间特性,他说:“如果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是由六个面所围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墙),这并不意味着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围成的空场,如(无盖的)庭院或公共广场——就不能同样有效地数作空间了”,“……所有城市的空间只要视线被遮挡,不管用的是石砌墙还是成行的树木或护岸,都呈现了我们在建筑空间中所感到的同样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师卢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也指出建筑外部环境空间是由地面和竖向界面两个要素构成的,比起建筑室内少了一个顶面要素。建筑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自然成为最能让人了解和认识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我们运用这一学科知识,推而广之,就能认清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空间特征。

从环境艺术整体来看,单纯凭借建筑模式还不能完整地解读这门构成因素和表现形态极其复杂的现代艺术设计的空间“语汇”。卢原义信曾说过:“由建筑师所设想的这一外部空间概念,与造园师考虑的外部空间,也许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个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所以,外部空间与单纯的庭院或开敞空间自然不同。”这就是说,建筑所研究的空间,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环境艺术探讨的空间。邓庆尧在其著作《环境艺术设计》中指出:“环境艺术是多学科互助的系统艺术,环境艺术是多门类并存的关系艺术。”由此可知,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构成之复杂多样、表现形态之丰富多彩是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艺术空间为“主体”,再综合其他造型艺术的空间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间体系。

三、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美

笔者认为,要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规律与特征,寻觅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这门新兴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独特的时空美,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并区别它与其他传统造型艺术之间的异同。环境艺术使用的是丰富复杂的空间与时间综合“语汇”,创造的是真实立体的空间形象。纵使环境空间由各种实体物质要素限定构成,可是诱惑视觉的形、色和材质等,并不是环境艺术审美的主要对象。反之立体真实的空间艺术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艺术不具备或无法比拟的艺术特征,真实空间美是环境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最大的区别。

1.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性

工艺美术、绘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审美形象,主要表现在实体形态方面。不可否认,绘画和摄影等造型艺术,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也努力地描绘和表现空间,写实绘画中应用的透视技法,即根据人眼观物的规律,精准地描画真实空间;摄影更能丝毫不差地记录或还原一瞬间的空间形象。但是,不管一幅画,画得多逼真;一张照片,拍摄得再生动,它们终归还是一个只能看,而不能走进去的虚拟空间。现代科技制作的电脑三维动画,或环型全景电影,能让人眼感觉到画面的纵深层次或环视四周景象,迷惑人的视听,产生空间幻觉。但仍然是针对人的某些感觉方面制作的“虚像”,终究无法把人带进真实的环境空间中,去感觉冷暖干湿,嗅闻芳香气息,触摸软硬粗细的真实存在。

建筑是最能让人联想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建筑物包含众多的室内空间,建筑群体组合又限定出丰富的室外空间。可是它的整体气势、总体形象特征更多地是从外部获得的、给人带来类似雕塑体积造型的审美特征。

总而言之,只有环境艺术突出地表现了空间性审美特征。要欣赏环境艺术作品的基本条件是人必须进入其内部空间,边走边看,并将所有景象通过联想组合起来,才能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与审美感受。试想一下,若仅仅凭借静止的、平面的照片或图画,就想欣赏和感悟到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等艺术环境的丰富多变、生机勃勃的景致,及整体空间气势与空间意境,无疑是不现实的,只会落得个纸上谈兵或盲人摸象的结果。再如,旅游到了丽江古城外,或者杭州西湖边,而未能进入其内部游赏。就根本无法感悟到纳西人家小桥流水、天人和谐的空间意境;也欣赏不到“天堂”般绮丽多姿的西子湖风景美,留下的只有无限遗憾。唯有当观赏者亲临三度空间之中,调动眼、耳、鼻、口乃至全身感官,去接收周围各种审美信息,并经过综合联想与理解,方能实现对环境艺术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基于立体真实空间的特殊审美体验方式,是认识和评价环境艺术特征的重要基础,也是指导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教学中出现了对真实空间美艺术特征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往往把虚拟的设计表现效果,作为构思、设计、评价的最主要对象,其重视程度超过了对真实环境空间的注意。专业建立初期不少师生过分热衷于手绘效果图表现的竞技,之后又沉醉于电脑的虚拟视觉世界的再现。更有甚者,几乎把环境艺术设计课演变成了效果图技法训练课,或者装饰艺术创作课来上,用评价绘画或雕塑作品的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正如多年前布鲁诺·赛维批评错误的建筑评论时所言:“评论家们把评价绘画的方法扩大运用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这就把一切都缩减到仅有图面上的价值。”“这不仅是评论方法上的错误,也是由于缺乏一种哲学见解而引起的概念错误。”

2.环境艺术的时空综合性

现代物理的科研成果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对空间的狭隘理解,爱因斯坦之后空间与时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由庞杂的真实物体组成,通过连续观赏审美的环境艺术系列空间,必须以运动为基础才能实现。这种独特的运动观赏方式,给它的空间艺术结构中融入了时间的因素。以空间美创作研究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讨论空间审美时,时间也就成为新的课题。波兰闵可夫斯基曾经提出“四维空时连续系统”的概念,这一理论认为空间除长、宽、高三维之外,还必须加上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这正是环境艺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时空综合的“四维空间”特殊性。

众所周知,通常艺术专业的分类方法之一是以空间和时间作为标准。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为动态的时间艺术类型;而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甚至建筑艺术,则为静态的空间艺术类型。实际上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并非单纯的静态空间艺术,在三维之外均离不开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具有强烈的四维空间特征。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拓展开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生俱来带有空间与时间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它不同于一般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造型。而是呈现出复杂的、多层次的空间结构,要感悟和审美,观赏者必须沿着一定的路线“边走边看”。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既要以造型艺术为基础,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

音乐形象是在声音的运动中形成的,是活跃的、发展的、流动的形象。在流动的时间中音符、乐句都不停变换,形成几乎不重复的音响,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音响组合成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形象。环境艺术形象虽然是固定的,但它必须沿着一定次序排列、延伸、连续和展开。室内外环境艺术,在构思、设计、欣赏时,同样讲究前奏、过渡、和尾声各不相同而又连续的计划安排。研究流动的时间、运用连续的时间,成为音乐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十分相似的共同规律。

3.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

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必须具备真实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个不能移动的空间,受制于周边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鲜明特征。它不像大多数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作品那样,可以随意搬运到不同的地点展出。中国瓷器和秦兵马俑可以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到欧洲巡回展出;中国人也可以在北京、上海,甚至更多的城市,看到来自法国卢浮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馆藏绘画和雕塑原作。但是不论是谁、身居何处,要欣赏故宫、颐和园等中国皇宫及皇家园林,或者参观法国凡尔赛宫、罗马斗兽场和威尼斯水城,都必须通过旅行前往目的地,才能实现审美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个广场或一座公园,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各种联系,这就是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

妥善处理好设计作品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是关乎成败的设计原则。大环境是设计作品的背景条件,它能烘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是大环境的精华部分,又提升大环境的审美质量。若两者关系失调,效果就适得其反。故宫、天安门广场的恢宏气势,出自于京城广阔平原上的中轴线整体布局;圣马可广场优雅的艺术氛围,得益于威尼斯水城和亚德里亚海的映衬;大理白族四合院坐西向东,是为了顺应苍山在西、洱海在东的地形地貌特征。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就好似从当地“长出来”的,凸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唯一性”景观风貌。旅游的魅力充分显示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并以此成为永恒吸引游人的“法宝”。

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特征,带给教学的研究课题是环境整体设计意识与环境个性设计风格。当前还有些设计教学实践中因为忽视这一空间艺术特征,导致师生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地方环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环境“舶来品”,过分宣扬“洋”材料和“洋”工艺。仿效抄袭,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脱离本地环境,违背周围条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业。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实际,就会知道对于固定不动的环境艺术来讲,没有本地个性特征的环境形象,必然丧失吸引力。丑陋的环境作品因为固定不动,强迫人们观看,危害远远超过普通造型艺术劣质品。实践证明,整体意识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个性表现风格是艺术创造的生命之源。

第6篇: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意义。环境艺术设计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体现的是人类对此环境美的感受,无论是内部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外部环境艺术设计都要遵循美的形式法则。美的形式法则是一项社会工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充分理解审美主体,从不同空间功能的使用类型出发遵循美的形式法则,理解特定设计对象的多重体验要求,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审美体验是外在世界与人的内在世界的同型契和。环境艺术设计之美是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技术美的综合。环境艺术设计应积极主动地结合美的形式法则,使物质主体满足审美主体,精神主体必须超越物质主体,从而达到物质主体和精神主体统一于审美主体和艺术设计的成果上。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的应用。

(1)设计元素的和谐有序。要想使艺术作品达到和谐的状态,其各设计元素并非一成不变并且也可以保持着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得强烈时,和谐的格局就会向对比的格局转化。共性的强调,可以使设计作品形成一个稳定基调,从而产生完整统一的视觉效果。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把握细节变化,在各元素属性相似的情况下运用渐变调和,使之逐渐变化;在各元素的差异明显的情况下力求差异面和对立面的统一,对比不能离开统一。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着图形形体对比、空间对比、质地和肌理的对比、色彩的对比(在铺装设计中多种颜色混杂会破坏设计作品的整体和谐)、方向对比、虚实对比,和谐与对比手法的交叉运用,可以取得多样统一的设计效果。

(2)设计要素的对比变化。对比在艺术创作中即将艺术作品中的两个反差很大的构成要素有机配列在一起,既鲜明强烈又平衡统一,就是各设计元素之间的差异体现出主题的鲜明,视觉效果的生动活泼。对比关系主要是通过各设计元素之间形状、形态、色彩、色相、色调、方向、位置、排列、数量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通过不同种类植物色彩、色相、植物形态对比等,取得鲜明的视觉审美效果。

(3)设计元素比例协调。比例是设计元素之间及元素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美的形式法则的重要内容,恰当的比例有一种协调的美感,。黄金比(1:0.618或1.618:1)被广泛用于设计中,具有美学价值,最早是由古希腊人发现的,直到19世纪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如在室内起居室、书房等空间建造建筑小品,在其体量设计中进行比例控制,会使设计作品达到美的尺度。

(4)设计的整体布局对称。阿恩海姆认为确定平衡的因素是重力和方向,重力体现了位置、大小、色彩、内在形状的对称、协调。在环境设计中会产生由于过分的绝对对称而使设计作品给人感觉单调、呆板,有时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适量的不对称因素也是必要的,这样能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美的感受。随着时代的发展严格意义上的对称逐渐地被均衡所代替,可以换句话说艺术一旦脱离了其原始期便会逐渐地消失。对称可以产生一种极为轻松的心理反应,更容易让欣赏者的神经处于放松状态,从而满足人的视觉和意识对平衡的要求。

(5)设计中节奏循环适当。节奏是一个音乐上的概念指节拍在一个中心点附近作来回往复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重复。在视觉艺术中,节奏是不可缺少的,赵殿泽在其书《构成艺术》中说道:让色彩或造型“按照一定的比例,有规则地递增或递减,并具有一定阶段性的变化,造成富有律动感的形象。这种构成作品,一般都表现为生气盎然,有时还会给人呈现一种韵律感富含生命力,它能给人以活力和魅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艺术性

第7篇: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文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的步伐加快使城市建设走进了一个空前的期。人居环境的综合要求不断提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艺术设计。如何在满足公众对环境功能性的实用需求外丰富其美学魅力和内涵也成为了环境艺术设计在综合表达上的重要内容。

大众审美是受到了社会生活、社会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的,因此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魅力也主要是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并最终形成自己所特有的面貌。

二、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环境”是人类行为和文明共同承载的空间,它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密不可分。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理解为“环境的”艺术设计,也就是环境生态学的理念来指导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空间环境美观,而且还要做到实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用性使其在艺术表达上涵盖了形态美、材质美、构造美、意境美等等。并要通过艺术设计中的基本法则,例如形式构成、色彩要素、结构韵律等等,以及地域民族特色等去作为表达的方式。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魅力

中国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充分反映了国力强盛的社会面貌和人口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它诠释了美学集合的特点,代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新要求。纵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在依恋传统的基础上,也在寻求变化,寻求创新,汲取国外环境艺术设计上的新风格和创新理念,结合自己的特点模式,创造出了具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

1. 环境艺术设计的自然美

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导要素。自然美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它会因地域、用途等的不同拥有不同的特点。就好像城市核心商圈与旅游景区相比较,因其各自需求不同,使用对象的目的存在很大差异,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以及最终形成的设计风貌体现着迥异的感官感受,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景观美景。正是这种在设计需求上对自然环境特征的设计约束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自然美不是简单地去利用自然环境去展开设计’而是在增加了地域的差异、人文需求之后的自然美再造过程。

2. 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美

人文环境是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体现。人文通常与当地悠久的历史有关,历史人文古迹的保存和传说故事的流传为环境艺术设计增添了一种和谐美与经典美。例如武汉的东湖就因为有了历史文人的墨客的吟咏而别具风韵。我们常常能够在一座城市的历史中去感受到它经历的光辉岁月和曾拥有的梦想,这些历史留下记忆的痕迹也成为了这座城市人们心中自豪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背景。北京的紫禁城、南京的中山陵、杭州的灵隐寺、武汉的黄鹤楼无不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符号。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借助地域的悠久的历史人文的资源会更加丰富设计作品的内涵和深度,使其更具有审美和文化价值。

四、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与审美体验

随着环境艺术概念的不断深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思想,在不断的通过各种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去开展着深人的研究和体验。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定,很难有一个固定的评价方式。我们感性的体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设计师们的接受和塑造感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正如梭罗曾经说过一句话:“诚然,绘一幅画、塑一座像或者创造几件美的东西,这样的才干实为可贵,但是通过我们的眼和手去描绘、塑造周围的环境要伟大的多。去改善生活质量,这才是最高明的艺术。”这就说明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发现身边更有价值的东西,用创新的思维把塔勾勒出来。这中间的体验是极为丰富和有意义的。具有美学价值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才是真正好作品。

五、结语

第8篇: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涉及范围广、综合性强、艺术水平要求高的系统工程,主要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规划和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主要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等。环境艺术设计涉猎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美术、雕塑、园林、灯光、建筑学、材料学、景观学、装饰设计等多个领域。同时,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其专业技能的深度发展必不可少。由此可见,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技能多样化、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其目的旨在保证建筑的合理创意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特征以及设计要求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既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又要符合人文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之上,创造出质量与艺术兼备的高品质生存空间。通过探究分析,其设计要求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既要彰显时代特征,又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要注重其整体性,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的风格保持一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符合“崇尚自然”的人性审美观,强调“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破坏了人们追求人性与情感的行为,“回归自然”的设计思想正是彰显时代特征的一面旗帜,体现的是追求自然审美情趣的环境艺术设计。比如巧夺天工的云南大理石、美轮美奂的景德镇瓷器、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以及中国古典建筑中斗拱、飞檐、柱廊、彩绘等设计元素,都是追求自然审美艺术的设计素材。建筑也要追求设计的艺术个性。创造力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保证与周围建筑的和谐统一,还要体现出建筑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这要求设计师紧跟开放的时代潮流,开拓视野,丰富经验,全方位、多角度、用求异思想寻找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从设计思想中凸显出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

2.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历史发展规律相结合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是复杂的科学与审美艺术的高度结合体,它不仅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合理运用现代科技,还要符合人文历史发展的规律。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城市规划、平面功能划分、结构体系的确定等等,它是高技术与高艺术的统一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成了建筑设计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比如,灯光在设计中的各种运用。科学技术在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建筑的实用功能,也增强了建筑的艺术内涵。将高科技丰富的实用功能,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不断地将高科技向艺术设计的空间推进,使环境艺术设计实现多样化,不断探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新局面,实现新的飞跃。

3.注重环境设计的整体性与建筑的实用性

多伯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多伯的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性与实用性的关系,说明了环境艺术设计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建筑与环境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要统筹兼顾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设计要素,巧妙地衔接、组合、运用,实现设计目标的最优化,凸显出设计的和谐美与个性美。比如,雕塑与灯光的完美结合,陶瓷与彩绘的完美碰撞,都是环境艺术设计整体美的表现形式。另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应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生理需求以及社会需求,这样才能实现建筑艺术的最终目标。

三、总结

第9篇: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数字技术;融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现代化社会,各种信息科技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生产过程中,其中的数字技术就是一个典型,这项技术不仅囊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与元素例如美学、舒适理念等,也很好地将数字技术融入到了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提升了设计的质量,也符合现代化设计理念。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分析

(一)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指的是采用艺术方法及手段,借助一些方法手段,设计规划建筑物的内外环境及景观,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更加注重环境设计的美观、舒适与合理性,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会涉及到概念图、草图等等,设计艺术手法也是非常繁多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现在已经慢慢地融入了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不仅改变了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在设计上也实现了创新[1]。

(二)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等技术发展而来的,通过数字编码,使用如电子计算机等通信设备,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并处理好。数字技术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包含有数字编码、数字传输等等技术。数字技术与信息化是紧密相连的,数字技术也可以称之为计算机技术等等。环境设计过程中,应用数字技术,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各种图文、声像等资料表现传达出来,它是一种辅的方法与手段在设计过程中。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融入的必要性

(一)社会时展的必然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设计类的专业学科,但是它与传统建筑设计类专业学科又有一些不同,它主要的设计方式是借助电子设备来完成的,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就会使用到比较丰富的科技元素。现在的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一种多元融合趋势,不同行业之间不断进行着融合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例外,与数字技术紧密相连。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习惯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工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与生产自动化,环境设计在这种背景下,与数字技术相融合,更能满足人们的环境艺术设计要求,也能够很好地提升人们的生活及工作环境[2]。

(二)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具有较多科技元素

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方式都有较大改变,对于新兴事物认识表现出了新特点,人们对于建筑房屋的设计认识也不例外,人们对建筑技术及形式在认识上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改变。环境艺术设计中使用的原材料及技术与传统并无太大区别,但是在设计方式上具有较大不同,因此在建筑的最终表达形式上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多种科技元素及数字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具有很多科技元素,环境艺术设计过程离不开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三、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与运用

(一)更新了环境艺术设计师理念

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促使建筑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萌生了许多新想法与新观点,在以往传统的设计中融入了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了全新的艺术设计尝试。环境艺术设计师要想更好地将数字技术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数字技术有全面而细致了解,数字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起到改善环境艺术设计及优化作用与效果,突破传统设计观念中的不足与缺陷,促进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环境艺术设计有机地将艺术与科学结合了起来,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设计师在使用数字技术过程中,提出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为其增加了新内容与新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效果极大地增强了[3]。建筑设计师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认识到其价值与作用,并利用好,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感轻松感。

(二)加快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

数字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也是较为突出的,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高科技,不仅在文字处理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对于图像及图形处理做得也非常好,与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相比,具有较大区别,它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变得更加快捷更加容易,这种技术设置的门槛较低,稍微了解它的都能够很好很熟练地使用,并且设计出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数字技术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这个举措加快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前进步伐。环境艺术设计更多关注的是消费者的生活需求,而传统设计方法下,采取的手工绘图的发光法,修改起来非常不容易、较麻烦,但是数字技术则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个缺点,方便了后期设计修改,也促进了设计的精准化与规范化,更好地传达出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

(三)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效率

环境艺术设计中采用数字技术,其中还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使用起来的效率非常高,能够有效加快环境艺术设计的速度、提高其效率,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将设计过程中的图像声音及文字等都以数字形式表达出来,为环境艺术设计者提供更多构象及方案,设计者在修改过程中也是非常便利的。设计图像、图形及文字在数字技术下有了很好地展示,将技术与艺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两者的优点也被发挥了出来。传统设计是手工形式,其中用到了白描及渲染等多种艺术技巧,在这些基础上加上数字技术后,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就极大地增强了,环境艺术设计更有艺术感与优越感[4]。总而言之,数字技术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效率、弥补了传统设计的缺陷。

(四)增强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市场竞争力

数字技术使用的是数据格式存储方式,借助一些图形软件,对具有图文、声像等信息的数据文字转换,之后将其调出来用数字格式文件,接着进行加工处理等工序,增强其艺术设计效果,最后为其所用。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不仅有效降低了设计成本,也减少了设计错误率,有效地提升了设计质量及效果,这样设计作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得到了极大提升。使用这种技术后,复制拷贝设计作品也变得更为便利,文件能够反复印刷及打印,保护了文件不受损伤,其质量也得到了很大保障。另外日益发展、先进的信息互联网技术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者能够做到远程文件共享,这样就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业主也会对此具有较高满意度。

四、结语

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不仅能够在思想理念上改变设计师、使设计师创新设计方法,也极大地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为其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较大保障,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很好地将数字技术融入到其中,提升其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晓刚.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5,(3):282-282.

[2] 姜坤.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发展[J].科学与财富,2014,(3):24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