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学科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对人生存状态以及发展空间的关注,另一方面则是指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认知,并能够不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1]。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优势
1.课程理念符合人文素养培养需求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中,将德育作为培养的核心,注重对学生的终身影响和发展,强调学生的成长经历以及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与人文素养对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未来发展的关注相一致,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使得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理念逐渐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开始向发展能力转变,由机械的记忆向体验理解转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更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技能,都需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这也是人文素养对人发展的基本观点。
2.课程内容符合人文素养培养需求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内容很多都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其中包括很多社会生活常识以及我国传统美德和相关的故事,这些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责任心、爱心以及意志[2]。通过对传统美德故事以及学生生活案例的融入,能够引发学生的讨论和反思,进而为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行为规范。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主要是将人类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和学习了解人类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精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过程符合人文素养培养需求
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中,需要加入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够使学生对其中所传递的价值观产生心理认同,发展出自觉行为。新课程改革使得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听讲,而是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或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查询资料、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构建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由发表见解,与同学交流、讨论甚至辩论,通过思想碰撞修正价值观或更新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能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体验,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
1.利用生活案例,增加人文知识
小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因此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课程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明确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及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虽然小学生不一定能够完全认同和内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在未来潜移默化地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人文知识的传递不是通过教师机械讲解就能够实现的,因为这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不符合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发展规律。概念或知识本身的抽象性,使学生无法直接有效地了解其内涵,必须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比如在学习“指南针的故乡”一课时,教师需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会用到指南针,很难通过简单讲解让学生理解,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地球磁场与指南针磁力之间的关系[3]。教师还将准备好的指南针,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应用指南针发现它的奥妙,自然地发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并对祖国灿烂而古老的文明感到自豪。
2.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情感体验
教师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比如在学习“直面挫折”这部分内容时,小学生对挫折的体验和认识很浅显甚至完全没有。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征集“自己面临过的最苦恼的事情”,然后再为学生播放关于留守儿童或贫困地区儿童因各种原因被迫辍学谋生的视频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与这些同龄人相比,自己所面临的苦恼实在微不足道,甚至并不能称之为挫折。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重复播放和暂停等功能,让学生注意视频中的儿童如何面对挫折仍然努力生活并与困难斗争,再请学生就如何解决自己的苦恼各抒己见,使他们发现只要勇敢面对,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最后再为学生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进一步加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3.强调社会实践,体现社会价值
社会实践能够将人文素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价值,使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定。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参加社区义务劳动、看望养老院的孤寡老人或为遇到困难的人尽一份力。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都要落到实处,使学生获得真实的社会体验和人文熏陶。比如“让流动红旗到我班”这一课,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每周为集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是打扫学校或者班级的卫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以及自己对集体的意义,进而引发对自身社会价值的思考。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从课程理念、学习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契合,因此应成为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军.试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刊),2015(12):13.
[2]胡黎明.刍议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人文素养的培养[J].教师,2015(32):18.
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从历史课改的现状、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优势与核心素养、统编历史教材的实践与思考等方面对浙江省的历史课改和统编教材使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任李卿研究员从统编历史教科书的背景、指导原则、体系框架、主题教育和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五方面对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体系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审余桂元研究员聚焦“变化”和“特点”两方面对统编初中历史七年级教材进行了仔细分析;金亚素、许婉英等浙江省教研、教学专家对浙江省历史与社会课程新教材教学指导意见进行了多角度解读。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1. 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课程改革修订后课标的最重要部分,提出了核心素养,特别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学业要求。
2.要以唯物史观为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3.要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新理念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立德树人为目标”,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新教材内容生动,更注重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因此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教师的启迪作用将更加突显,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和参与程度。
微课程是一种将大容量的信息通过短片播放,以图文结合的形式,3-5分钟完成信息的有效传达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地理微课程就是一种在短时间内以兴趣为主导,知识为主体、图片为主要素材的多媒体运用方式。
一、地理微课程的特性
(一)体现地理学科特性—人文性、综合性、区域性、生活性。2011年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课程的几大理念,其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成为其中重要的课程理念。地理微课程正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课程内容,通过课前微课程的视频播放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逐步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为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学习创造情境。
(二)让学生参与进来。“学会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对地理教学提出的要求,在任何一个环节中应该尽可能体现这一理念,否则地理教学失去它生命的源泉,将丧失它的存在意义,逐渐失去其学科魅力,因此在微课程制作和引进过程中应注重“生活性”这一原则,同时可以用适当的引入学生的生活情景照片,增强微课程的亲和力;
(三)多角度刺激他们的神经。研究表明,学生接受信息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其组合方式,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只有将多种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有效优化整合,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将得到成倍增长。地理微课程就是遵循这一原则,将大容量的地理信息通过图片、文字、音乐、漫画、视频、表格等在短时间内同时整合,从而达到最大化的信息传播力度和效率。
(四)鲜明的对比。无论是文字信息还是图片信息,通过强烈的对比能够让学生的视觉能到一定刺激,强化接受能力。通过通过这一对比信息能够让学生在“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状态中得到知识的熏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五)多学科、多角度。地理本身是一门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身的综合学科,因此在制作地理微课程的时候,也需要紧密结合这一学科特性,做到学科交叉知识、多角度呈现学科知识这一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将地理学科生命力蓬勃展现,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最优培养。
二、地理微课程的制作
一个主题教育意义强,切合教学实际的地理微课程制作工序比较复杂,从选题到最终技术合成,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一)明确主题内容。明确地理微课程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切合的教学知识点,全面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理图像信息和其他信息,尽可能贴近课本内容,实现微课程的知识化。
(二)列出版块内容,明确主线。这是地理微课程制作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像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一样,明确主线,才能让你的微课程主线清晰,同时选取素材方面能够得心应手。在主线的选取方面,需要把握三维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地理人文素养知识。
(三)寻找素材。依据主线内容及教师现有的生活经历、知识阅历等各方面寻找制作地理微课程的素材,从新闻、文字、图片、音乐、动画、漫画方方面面,当然核心内容是图片,这是地理微课程制作的核心基础。
(四)技术加工。利用ppt、flash、premiere、会声会影等图片、视频编辑软件将素材按照主线思想进行合成加工,使其基本按照主线内容完成制作。最后加以适当的配乐。
(五)调整修改。在最后固化格式之前,对微课程进行调试、调整、对于一些与主线内容偏差、或表现不到位的素材信息要加以及时替换、删除,对于能够深刻体现主题内容的信息要大胆采用,尤其是注意紧密结合时事。
三、地理微课程的运用
地理微课程的运用主要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导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导课很多是利用简单的图片、文字或者新闻、甚至视频进行,但这种导课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就是对于教师素质的体现还不够充分,谁都能用的图片不能体现专业地理教师的人格魅力。但如果有一个专业制作的地理微幻灯片意义就截然不同,学生在感受大量与时俱进、贴近他们生活、趣味性强、启发性强的信息资料后,也能深刻感受到站在他们讲台上一颗专业地理老师的心。“亲其师、信其道”,最起码在情感份上,你已经胜出一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对某些复杂地理现象的形象描述,比如黄土高原生态危害原因及预防方法
这种微课程更多采用的是动画来制作,比如黄土高原生态危害原因及其治理预防办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但讲解起来却显得干巴巴,如何生动形象的让学生了解,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专业地理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动画制作的微课程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三)对章节知识进行再现或者总结
这是当前微课程运用的另一个领域,也即发挥课堂总结的作用,这比教师自我归纳总结更为有效,让学生自我归纳更具有操作可行性。尤其是在复习课中,效果更明显,在学生感受海量知识复习的同时,还能寓知识于快乐,不知不觉中掌握本节课的主体脉络。
四、地理微课程的运用需注意事项
(一)充分发挥自身在地理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结合时事,尽可能引入时事评析和自己的思考元素,让学生感受时展动脉;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大学 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0001-02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应树立新型的高等教育人才观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今天,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遇到了很大挑战,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在工作中的创造能力。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基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定位,树立新型的高等教育人才观,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到能够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且富有个性特色与创造力的高度来认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成人成才教育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学会学习与创造、学会做人与做事的基础上,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富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质表现在思想道德素养高;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基础理论扎实和良好的专业发展潜质;乐于探索未知,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对生活和事业永葆激情,适应能力强。其中,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基本特质中的核心内容。
二、以本科实验班为依托,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大学始建于1912年,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和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为了探索、实践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我校于2005年开办了文理实验班并以此为依托,充分利用我校作为综合性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核心内容,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组织与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到目前已完成了四年一个完整的培养周期。根据跟踪调查和统计,2009届文理实验班毕业生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厚,思想活跃,创新能力突出,深得社会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和研究生录取率在全校毕业生中均为前列,有51.6%毕业生考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及“985”高校的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挑战杯”“数学建模”“英语演讲”“电子设计”等省级以上奖励1.3人次;31.2%的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44人获各级论文奖。
经过调查分析,在文理实验班教学与管理的工作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如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通识教育平台和学生个性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需要调整理顺,开放办学与国际交流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为此,学校实验班办公室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示范带动全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1.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形成校院两级联动机制
我校本科实验班培养方案将系统研究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联要件,对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创新,同时结合我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建设,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与创新的全面培养和学生人格结构的整体优化。开班范围将在部分文、理学科基础上,拓展到人文社会学科及理、工、医更多的学科领域。实验班的管理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由教务处、学生处负责教学与学生的宏观管理,主要对实验班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师聘任、学生选拔、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进行研讨审定,监督、考核实验班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遴选并依托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研究型学院负责本科实验班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
2.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本硕贯通培养
培养方案本着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注重创新的教学原则,实施低年级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将人文与科学素养教育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高,培养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复合型本科生,为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生源。在教学与学籍管理过程中实行导师制、学分制和淘汰制。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择优推荐本科实验班毕业生进入本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实行本硕贯通式培养。
3.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与特点,加强课程整合力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和创新学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学时)达到总学分的30%;倡导研究性教学方法,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环节进课堂;进一步做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规划设计培养计划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梯度、密度与进度,科学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形成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开放和交流力度,引进国外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聘请国外高校教师,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推荐部分优秀学生到国外大学交流学习,使之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4.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强化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在通识课程体系中,重点建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西方文化和跨学科专业等四大课程模块。对人文社会学科专业增设《中国文化史》《心理学基础》《管理学概论》《逻辑学基础》《西方文化概论》《大学基础数学》《大学物理学概论》等课程;对理工学科专业增设《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基础心理学》《逻辑学基础》等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素质与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增强学生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适应性。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例,课程结构与学分见表1,公共平台课程设置见表2。学科平台课程及专业课程(模块选择)由各个实验班依托单位根据承办实验班的学科专业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应教学计划。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国防教育、专项学分、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不同学科专业可根据其特点及培养目标要求,合理设置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与学分。
表1.课程结构与学分
表2.公共平台课程设置
5.因材施教,尊重、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计划设计等方面,注重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对教育教学过程的不同要求,重点在语言训练、计算机技能、实验实践、学术研究与创新等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在低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进行通识教育,学生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特长,在本院所办学科专业范围内提出专业选择意向,经学校审定后可进入专业阶段学习。
三、以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导向,营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1.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在本科生中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潜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验实践性教学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知、情、意、能的高度融合。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导向,逐步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创造力,使实验教学的定位由单纯的实验课程教学向开放式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转变。借鉴“自助式”管理模式,使学生自由地研究和学习,逐步实现实验教学模式由验证、认知型实验向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转变。同时,确立以学习为中心、以创新为重点、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营造适应创新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
2.完善统一组织、强化过程、注重实效的管理机制
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每年以项目形式予以立项实施,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为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项目所在学院为每个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配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组,指导教师热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工作,并且责任心强,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科研和组织协调能力其职责是就实验项目的技术理论、实验方案设计、工作路线和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定期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学生完成并通过鉴定验收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可取得创新专项学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范围包括理论与技术研究、发明创造、制作与创作设计或其他具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项目覆盖全校所有院系,申报的项目思想新颖、创新性强、目标明确、技术先进、方法合理,以解决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社会领域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和方法创新为主要目的,以实验为主要手段。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将会产生一批由学生自主研发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晓中,刘志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特点及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8(13):46-50.
一、学生写作语言来源分析
通过对浙江省舟山市若干城乡代表学校的学生写作语言情况进行调查,并浏览《写作》《作文通讯》《小作家选刊》等写作类期刊,我们得出,除遗传因素外,学生写作语言主要来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语言教育。
1.家庭语言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语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语言教师。之所以要重视婴幼儿的语言教育,有心理学的证据和成功学的证明。据心理学研究,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据调查,在0~3岁,是婴幼儿语言敏感期,其语言习得有2/3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在3~6岁,幼儿的语言器官逐步成熟,更是对他们进行语言教育的大好时期。
在婴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家长的语言能力、家庭出身、籍贯、职业和家庭氛围等情况都能对学生的语言产生影响。其实,从根本上讲,家长的语言能力是影响学生语言的最关键因素,因为家长的语言素质好,能言善辩,一般子女的语言素质也较好,但从社会科学语言研究而言,我们更关注的是遗传以外的因素,如家庭出身、籍贯、职业和家庭氛围等方面的影响。调查表明,知识分子出身的家庭一般比非知识分子出身的家庭更重视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而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的语言也呈现出更丰富、更规范的特点。调查还表明,籍贯对学生语言的影响是方言词的出现;职业对学生语言的影响是行业语的出现;而家庭和谐气氛对学生语言的影响是: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更专心更积极地进行语言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与智慧。
2.学校语言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正规场所。学生在婴幼儿时期受到的家庭语言教育,是以家为单位的,没有统一标准,千差万别。那么,进入了学校就要进行规范的语言教育,而这个规范就是古代文言文的标准和现代普通话的标准。在学校,语言环境如名言牌匾、宣传栏、语言角,以及人际环境如教师语言和同学语言等,都会对学生的写作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学科,因为学生写作语言主要是在各科的学习中获得的。
首先,对学生写作语言影响最大的是语文学科,因为语文是语言教育的主体学科,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本职。无论古代的蒙学教育还是现代的小学教育,都以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属对等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而中学和大学的语文教育虽更加重视语文中的人文因素,但实际上也是以语言教育为基础和核心,因为要真正掌握民族文化与精神必须以掌握民族母语为前提。据调查,学生的写作语言主要来源于所学的语文教材以及延伸阅读材料。具体说来,就是中国古代的蒙学读物、经史子集、现代文学作品、议论文和应用文,当然也包括外国的少儿读物、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
其次,对学生写作语言产生影响的是历史和政治学科,因为历史、政治与语文同属社会学科,社会学科教学与自然学科教学比较,对语言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也就对学生的写作语言产生更大的影响。据调查,历史和政治教学虽然也承担部分识字、认字和规范答题语言等任务,但主要是以事实性和理论性材料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写作语言。譬如,历史中的着名事件如安史之乱,政治中的理论和原理如唯物论,都不仅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成为学生语言的组成部分。
最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教育也会对学生的写作语言产生一定影响,因为自然学科的丰富内容、符号语言,特别是自然学科的严密逻辑也是语言教育不可缺少的元素。比如,一个学生写道“我班的化学老师身材干瘦,就像一个试管,实在标致极了”,就充分证明了自然学科教学也在对学生的写作语言产生积极影响。
3.社会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的实质是文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在古代,文字信息传播平台缺乏,文字信息只能口耳相传或纸笔相传,因而家庭和学校语言教育对学生的写作语言影响大;在现代,平面报刊媒体和广播、影视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使社会语言教育对学生写作语言的影响增大;而在当代,除了传统的书刊语言教育,无所不包的网络语言教育更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语言。
(1)网络语言教育
在当代,网络对学生写作语言的影响自不待言。具体说来,有六种网络信息对学生写作语言产生影响:网络小说、网络动漫、网络影视、网络歌曲、网络游戏、网络博客(含微博)。从阅读倾向看,女生以阅读网络爱情小说、观看网络肥皂剧和收听流行歌曲为主;男生的涉猎范围广一些,网络中的玄幻、穿越游戏是他们的最爱。此外,学生还会从网络博客(含微博)中获得语言营养。当然也有不少男生对军事、历史类题材比较感兴趣,尤其是二战历史,也包括当前的东海冲突、航母建造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语言信息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从而影响着他们写作语言的内容与形式。
语言是存在的寓所在某种程度上说,内容即语言,语言即内容。青少年学生由于受阅历、兴趣和能力等的影响,其选择力有差别,这样,其写作内容既会出现积极向上的励志内容,也会出现消极颓唐甚至庸俗暴虐的内容;其写作语言既有新奇、生活化等特色,也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现象,如语言飘忽,或者无病、恶搞无厘头,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等等。
论文摘要:回顾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预测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认为:体育社会学将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的第一热点学科,学术水平将跻身世界前列,学科知识将在体育院校(系)中得到普及,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将更加明显,研究视线将紧跟时展和体育实践步伐。
1国际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情况
体育社会学是十九世纪末才初见端倪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体育社会学最先产生于发达的欧美国家。1898年,美国学者发表了世界上最早的体育社会学论文。二战后,体育社会学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以及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都积极开展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工作。由于体育社会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1964年在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css),次年由该学会主办的《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刊物出版,这标志着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将跨越国家和地区走向世界,成为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正是该学会的成立,带来了自1964年以来,体育社会学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世界许多国家都加人到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行列,像中国、韩国、波兰、匈牙利等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迅速展开。1980年北美体育社会学学会(nasss)的成立,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在地区研究中正形成集团优势。为了从组织上强调可以广泛参与的学术性,以促进该学科的深人发展,1994年7月,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改名为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目前,该组织现有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260多个,分布在世界48个国家中。进人新世纪,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这对促进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2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2. 1引进创建阶段
与国际体育社会学相比,我国体育社会学起步较晚。由于历史原因,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只有台湾省进行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并于1977年出版了赵铁的《体育社会学》专著。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建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开展,我国大陆学者也随之开始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在最初的起步阶段,我国学者引进了国外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这其中既有直接翻译发表的国外资料,也有编译发表的国外研究成果。在1980 ~1986年间,我国学者就直接翻译发表了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16篇;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在参考国外资料的基础上发表了介绍体育社会学的文章,使我国学术界和体育界对国外体育社会学的轮廓和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较早介入了体育社会学研究,并各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形成了集体优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开创体育社会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创建工作,并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1983年,江苏省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江苏省体育社会学学会。从1984年起,在一些体育院校像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院校陆续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或讲座。在刘德佩先生的努力下,1986年,沈阳体育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体育社会学教研室,并于同年在沈阳举行了全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交流会。这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创建工作的完成。
2.2加强巩固阶段
1987年,国家体委在《关于加强体育理论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要“有计划地加强体育社会学研究”。自此,我国体育社会学进人了加强和巩固阶段,体育理论界开始着手加强和巩固我国体育社会学方面的建设。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加强体育社会学研究,在《决定》颁布的同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将《中国体育的社会学研究》列人了“七五”规划,成为“七五”期间唯一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体育领域课题。与此同时,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也成立了体育社会学学科组,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学术研究上的组织保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于1987年、1990年和1992年分别在苏州、北京和银川举行了三次体育社会学学术研讨会,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增强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热情。科研和教学是学科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将学科纳人教学体系才能系统地批量地培养具有学科素养的专业人才。为此,部分师范院校体育系将体育社会学纳人本科教学计划,使我国体育社会学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有了保障。这一时期,在国外进修体育社会学专业的学者也陆续回国,大大增强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后劲。后来,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成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2. 3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体育社会学加快了发展的步伐。1994年6月,中国社会学学会成立了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学会每年定期举行学术活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的研究热情。同年,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ssa)将汉语列为该组织的副工作语言,这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开始了较为广泛的国际交流。随着体育事业对我国体育社会学专业人才层次需求的不断提高,1996年上海体育学院首次招收了体育社会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之后不少院校把体育社会学列人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一些院校还建立了体育社会学方向的博士后流动站。至此,我国体育社会学已形成了函授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力量。
学术著述是学科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出版了六本体育社会学著述,分别是卢元镇的《中国体育社会学》(1996)和《体育社会学》(2001)、毛秀珠的《体育社会学》(1997)、顾渊彦的《体育社会学》(1999).吕树庭和刘德佩主编的《体育社会学》(2007)。同时,我国许多学者在国内外发表了论文,在体育社会问题、体育分层、体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体育与经济全球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学研究、体育社会化、老年人体育、闲暇与娱乐体育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体育社会学界己有一定的影响。
3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3. 1学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在国际上已有一定影响和地位。在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issa)中,已有我国10多个个人会员和1个团体会员,其中1位学者还在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的核心—执委会中任领导职务,并担任着《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 irss)的编委和《国际体育社会学年刊》(bulletin issa)的专栏撰稿工作。国外多所院校和学术机构邀请我国学者熊斗寅、刘德佩、吕树庭等人到国外讲学。截至目前,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体育社会学论文50余篇,其中许多理论和观点处于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前列,引起了国际体育社会学界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学者正南北携手、东西呼应、不断开拓,为我国体育社会学跻身世界前列做不懈努力。
3. 2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第一热点学科
体育社会学研究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激发了人们的兴趣。在国外许多国家,不仅越来越多体育界人士关注体育社会学,而且越来越多的非体育界人士也对体育社会学产生兴趣。21世纪,体育与人们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密切,这势必引起人们对体育社会学的进一步关注。在我国,对体育社会学感兴趣并致力于此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我国国家级和省部级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体育社会学研究课题所占有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育社会学科的研究课题。在我国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论文正逐渐增多,并有明显多于其他体育社会科学之势。另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社会学与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学在国内外均成为热点,其中体育社会学被列为第一位且得票率甚高侧。这些都说明,在我国对体育社会学感兴趣,从事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体育社会学正在悄然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的第一热点学科。
3. 3体育社会学知识将在体育院校(系)中得到普及
让每个体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社会学知识,是新世纪体育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体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欲把握体育运行的规律,保障其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体育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这已成为世界体育科学界的共识。欧美一些国家不仅在体育院校(系)普遍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普及了体育社会学知识,而且在一些高等院校的非体育专业也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院校(系)均在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两专业中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并把体育社会学作为基础必修课程来开设;许多院校(系)的运动训练和民族体育专业也陆续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体育社会学知识的掌握。一些院校还定期邀请学者来校讲授体育社会学专题,不但体育专业的学生感兴趣,而且引起许多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关注,扩大了体育社会学知识的传播。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知识结构提出的要求,体育社会学课程在我国体育院校(系)各个专业中开设已是大势所趋,体育社会学知识在体育专业学生中普及已成为时代的呼唤。
3. 4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将更加明显
自90年代以来,体育社会学经常与其它学科结合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表现出学科边界的“模糊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一些其它研究领域的学者加盟体育社会学队伍,使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常常带有原有学科的痕迹;另一方面,其它学科中的优秀理论和方法被体育社会学研究所借鉴和采纳,故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21世纪,新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将不断推陈出新,中国体育社会学也将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积极吸收和借鉴新的理论和好的方法;同时,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体育社会学学科的重视,将有越来越多其它学科的学者加人到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行列。因此,体育社会学研究与其它各学科横向联合、集体攻关的特征将更加突出,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将更加明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是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上的一大特点。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它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人文素质是通过学习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是形成一个和谐完整的人的核心素质,是人的诸素质中的首要素质。是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等而形成的内在稳定的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些会在日常行为中充分表现出来。而要形成学生的人文素质,最重要的是培养其人文精神。高中生在年龄、知识、阅历、思维能力,特别是在辩证思维能力方面还不够成熟,在心理特征上也保留有较多的“自我中心”的特征。当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障碍或挫折时,容易冲动或悲观消沉,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二、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真善美的理解,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人的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合理体现,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核心问题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应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三、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既不能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死抱着脱离实际、死记硬背、考试至上的陈腐落后、僵硬刻板的教育思想,使“人文素质教育”流于形式;也不能单纯“为人文而人文”,把人文素质教育与语文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人为地割裂开来,形素质教育与语文专业教育“两张皮”。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怎样解决好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地位问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现行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性质认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语言是交际交流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同时语言与自然界、人类历史和精神活动都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关键词: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理论分析及实践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学理论的深入发展,教学模式的分类也日益细致。
首先,根据教学主体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可以把教学模式分为三种:学生主动型、教师主动型、师生互动型。其中,学生主动型教学模式一直是教育实践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各自的需要和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兴趣学习、实践学习、创造性学习和个别学习。甚至有的理论认为所谓“主体性学习模式”就仅指此模式。但是,绝对的学生主动型模式很难规模性地开展,原因有三:①应用这种模式,需要学生都具备很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而实际情况则是学生的学习素养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②应用此模式,必须有完善的教学辅件作保证,否则难以有效组织教学,这就需要教育成本的高投入和高效率运转;但是,资金短缺、教学硬件不能配套、教学机构功能紊乱是当前各个学校的通病。③灵活开放的教育体制,是开展该模式的外在环境保证,而目前以学历为标准、以集中教学为常规组织形式的应试教育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它的规模性开展。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普遍采取的一种形式,其最大的优点是能顺应目前的教育体制,经济有效地组织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忽略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略了教学对象个体性的差异,容易产生僵硬呆板的学习气氛,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正好能够弥补前两种教学模式的缺点,并且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因此值得推广。
其次,教学模式也可以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因材施教的个别教学和统一集中的集体教学,就是一种以组织教学方式为标准的分类方法;也可以以实施教学的具体方式分为教师讲授型、学生讨论型、问答解疑型、实践型等多种。各种教学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也是教育制度改革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另外,教学媒体也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这一表现在现代教育中更加突出。传统教育媒体常常被狭义地认定为课本、讲义、黑板、粉笔。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教育媒体的种类也不断地扩大。如实践教学环境本身也是一种教学媒体。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媒体技术的发展,这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就在于:①音频、视频技术的应用,可以模拟教学环境,全面刺激教学对象接受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学习;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方便地采取互动型、开放式教学模式;③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地理位置和教学资源配置的限制。因此,研究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法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和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法学是一门社会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必须在教学中突出其学科特点。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中占有同样的比重。正如法学专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所指出的,具备一定的法学理论素养是受高等教育者区别于一般法律工作者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法学理论知识就成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而法学理论与其他相关社会学科理论一样,其本身也学派纷立,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实践中对此最常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讲授型。经证明,该模式确实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其消极后果也不可避免,如:被动地接受学习,容易使教师的学术观点对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教学过程较为枯燥等等。法律是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所以理论必须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对此,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型教育模式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实践型教学阶段往往和其他教学阶段在时间上隔裂,而且,由于教育经费的紧缺和司法机构的设置限制,使其难以保证应有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并且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具体认识,在教学活动中逐渐锻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讲解、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的内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案例,如何准确地表述案例发生的背景是关键所在。通常这一工作常常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能力来完成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现实社会中,具体的案例往往由于适用的法律不同、审理的机构不同、主裁人员的法学素养不同,其裁决结果也会不同。如何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件采取最合理的法律操作、对不同裁决结果进行最恰当的法学价值判断,才是案例教学的目标。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做到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各自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基于自己的观点产生的法律后果有足够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确实有很大的困难。
3.教学资源缺乏是目前困扰法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门基础性社会学科,法学课程不但在法学专业教育中设置,也普遍地在其他相关专业中设置,如经济学、社会学乃至一些工科专业。除非在综合性大学,通常专科院校的法学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如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结合相关专业特点,保证教学质量,就成为基础性法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即便在法学专业院校中,师资力量也差距较大,学术流派各有所重,信息渠道各不相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各院校、各学科画地为牢,各自为政,造成了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法学教育的良性发展。加强学术交流,特别是加强校际同专业学术交流,对促进学术发展、保证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跨专业的横向学术合作,教学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的纵向合作,都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尽管目前这样的交流合作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基于交流形式和合作基础的限制,还远不能与现实需要相适应。
三、多媒体教学技术是解决目前法学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
从前面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优点正好弥补了目前法学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和不足。作为一种媒体技术,其承载传输的信息形式是多种类的,覆盖了教学系统的各种要素,具有全面性和形象性;它提供了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和各种要素信息之间联系的信息通道,具有多向性和交互性。因此,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法学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充分地形象地模拟、创造教学环境,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最经济、最直接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如通过网络,将校园课堂和法院审判庭联接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搜集相关法学资料并参加讨论,实现互动开放式教学。
现在,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向智能化、全球化、多样化等方向发展。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CAI)的开发和应用在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法学教学 CAI 在实际开发和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显著的问题:①大量的课件表现为讲授式课件,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直接照搬,尽管可能实现教学资源配置,但是没有表现出多媒体教学应有的互动式、交互性和现实模拟性等优势特征;②课件的开发也往往是各自为政,缺乏合作,质量良莠不齐;③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开展,缺少相配套的基础硬件的保证,如校园网络建设滞后、计算机配置数量与教学需要不符等。
所谓的多元化教学不仅仅表现在对教学方式的设计上,并且包含了学科的基本性质、学科的思维形式以及教学方式中所采取的角度等。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是在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将教学系统检修开阔,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与理解。其中,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的社会学科,在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几率升高,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发展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初中语文与小学相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将原先读写模式的基础上,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更加广阔,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阅读能力以及综合探究能力有所考验。另外,在语文课程改革之后,初中语文在教学中增加了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文学素养以及情感因素的培育,只有培养学生对文章能力的理解,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语文思维体系,培养文化素养,那么就要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积极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利用多元化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设计与实施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是极其重要的,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设计
一般而言,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课文与写作两个部分,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要对课文进行分析,对写作能力进行训练,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意识的建立。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时候,要结合多元化教学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文进行分析与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总结,进而从多个角度对文章的核心进行分析与研究。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同一观点的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以正反两面为主。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还要指导学生利用不同角度见审题,针对作文题目展开讨论。由于审题角度的不同,在层次叙述以及作者价值取向上也存在不足,进而会呈现出思维的多元化现象。
(二)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1.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基础,在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强烈的学习兴趣中加强学生对思维能力的发散以及创造力的发挥。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生练习写作之前,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让学生对大自然有所了解,对作文题目展开思考与认识。只有如此,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产生深度。
2.开展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语文课程理念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另外,在开展多元化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方式,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针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集思广益,让小组之间对讨论结果进行讨论与交流。
(三)加强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课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