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观测气象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气象辐射;观测;仪器维护;报表审核
中图分类号 P4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65-01
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一是气象辐射观测,而辐射记录月报表是气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1-2]。以辐射二级站为例,曹县气象站已运行多年,维护好仪器和保证辐射报表质量至关重要。对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气象同行在今后辐射仪器维护和报表预审中提供借鉴。
1 辐射观测仪器的维护
做好仪器的维护至关重要,因为辐射仪器非常精密,如果维护不当,很容易造成记录失真,给报表预审增加了难度。为了避免不正常记录和缺测现象,使用时应当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仪器故障,保持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3-4]。
1.1 日常检查
每天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对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每天巡视时清除传感器玻璃罩和薄膜上的灰尘等附着物,检查仪器安置的方位、水平、线路联结、维度等状况。遇有大风沙、降水、冰雹等影响记录准确性的天气现象,应及时采取加盖等保护措施。每天还要清扫1次辐射传感器感应部分外部,及时更换干燥剂和薄膜罩。净辐射薄膜罩保持半球状凸起状态,发现薄膜罩下塌应用橡皮球及时充气。降水过后要及时开盖,并用吸水纸擦干传感器周围的水珠,并注意查看净辐射表内是否有水汽,若有应及时将黑色感应片周围的水擦干。要保持辐射表下垫面无杂物,浅草平铺,并且草高不超过20 cm,特别是下雪后尽量不要破坏下垫面。
1.2 仪器的更换
更换辐射仪器时避免影响日极值,同时要轻而迅速,尽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更换仪器后要检查仪器是否水平,记录是否正确。
1.3 仪器软件参数设置
软件仪器参数要设置正确,更换仪器时应避免将新、旧仪器弄混。设置好本站的辐射审核库,建立好、运用好审核规则库是辐射月报表预审的关键,如果本站辐射观测时间比较短可借鉴邻近站的规则库,这样到月底制作报表时可起到一定的审核作用。
2 辐射记录月报表审核方法
2.1 观测记录的质量检查
气象辐射观测数据文件的内容包括辐射的时曝量、日曝辐量、辐照度的日极值及出现时间等,在逐日定时数据文件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气象辐射观测数据文件。地面气象观测站对月观测记录的质量检查,以本站记录为主。检查方法包括极值检查、相关性检查等[5]。
2.1.1 极值检查。一是净辐射最小辐照度。一般净辐射最小辐照度出现的时间在日落后。注意检查净辐射最小辐照度出现的时间应当避免与更换薄膜罩、干燥剂的时间重合,如果重合则应当从实有记录挑取。二是总辐射最大辐照度
2.1.2 相关性检查。真太阳时中午附近达到最大值(即太阳高度角最大时达到最大值)。晴天总辐射时总量变化呈正弦波曲线,一天内净辐射2次改变符号,一次在日出后1.0~1.5 h,另一次在日落前0.5~1.5 h,后受云量和地面状态的影响。白天净辐射通常为正值,夜间为负,变化受天气现象、云量、日照、大气浑浊度等影响总曝辐量很大。时(日)总辐射曝辐量应当大于或等于对应的时(日)净全辐射曝辐量。总辐射在日出后及日落前采集数据,其值为正,日总辐射最大辐照度应当大于或等于日净全辐射最大辐照度。当高空有强逆温层或厚云时,夜间净辐射也可能出现正值。当白天云层很厚(有降水)或冬季地面积雪,也可能出现净辐射为负值;或者下大雨(雪)时感应面潮湿,净辐射也可能出现负值,这几种情况应在备注栏备注。形成辐射月报表文件后,应运用极值检查和相关性检查,对每个记录及极值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有异常[6]。
2.2 周围环境遮蔽图的绘制
场地周围环境在建站开始观测时应绘制场地周围环境遮蔽图,此后每年1月用文字说明,当周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应重新绘制周围环境遮蔽图和文字描述。
2.3 备注栏
一是更换薄膜罩、干燥剂的日期、时间,更换仪器的情况。二是填写影响辐射记录质量的仪器故障或人为原因情况,如线路故障,进行准确度检查等。三是遇下大雨(雪)辐射表加盖的情况,必须备注。四是异常记录处理情况,如晴天净辐射为负,夜间净辐射不为负等必须备注。
2.4 特殊情况下的观测记录
一是降水时间长,强度大,应当给辐射表加盖,从而有效保护仪器。此时因辐射量小,记录自动按“0.00”处理。全天因降水或其他原因,日最大辐照度为“0”时,则日最大值填“0”,出现时间栏空白,非加盖情况下,净全辐射最大值为“0”时,应填出现时间。二是出现强沙尘暴时,危及仪器,辐射表也应加盖,记录按缺测处理。三是净全辐射日最小值为“0”,出现在加盖时间内,出现时间空白。在R文件中,要在文本方式下,把出现时间由“////”改为半角的4个点。四是用梯形法计算曝辐量时,特别要注意日出、日落时次,正负号确保正确。五是月初制作报表时要仔细,不要漏输日照、辐射作用层状态,尤其是传输时间务必准确。
3 参考文献
[1] 王健,张月华.乌鲁木齐市近30a太阳辐射变化及其成因初探[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3):30-32.
[2]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1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3] 中国气象局.气象辐射观测方法[M].1版.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
[4] 艾力・买买提明.太阳直接辐射自动跟踪系统在塔中气象站建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2):12.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维护与审核
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的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动气象系统已经在全国各级气象台站得到普遍使用。该系统主要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审核的工作。使用自动气象系统与之前的人工制作、审核方法相比,自动站程序的地面气象数据转化、查缺补漏的功能极为强大。自动站的自动审核最终仍然需要人工审核数据和记录的疑误点,这个过程需要人工的判断和干预处理。尤其是在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更需要探测人员在制作和审核过程中对自动站观测和审核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备注。所以即使气象台站使用了自动观测审核设备,仍需要探测人员对数据进行维护和审核。
1 自动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审核的方法
自动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审核主要采用自动站质量控制程序和人工检验审核相结合的方法。自动站地面数据质量控制程序主要是使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程序和自动站数据质量控制程序对自动站所测得的数据文件进行审核。人工检验审核是在自动站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第一号》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程序操作手册》进行再次审核。
自动站质量控制系统的审核在整个审核过程是初审也被称为机审。机审主要是针对文件首部参数、数据格式的审查。在自动站地面气象观测中,文件首部参数的正确性至关重要,所以是第一项被检查的项目。因为参数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观测数据的形成、转换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如果文件首部参数出现变更时,就必须改正单站参数库和省区的参数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自动站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的人工审核主要体现在机审之后由工作人员对机审提出的每一条疑误信息和记录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技术规定、各个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仔细检查。同时工作人员要对机审无法查出但资料确实有疑误的记录进行审查。在观测项目中必须填写上级部门规定的观测项目,在审查时应该重点检查;检查的是数据文件的格式和质量。根据机审提出的“错误”信息和“可疑”记录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审核,并判断某个记录是否真的有误,再依靠气象要素的变化找出原因。对于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与值班员沟通验证,确保错误的及时更正,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同时还要审查A文件附加的信息,主要包括纪要栏、本月天气概况等具体内容是否与《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要求相符合,是否与对应数据一致[1]。
2 观测数据文件审核的要点
要想做好地面气象数据文件的审核与维护工作,就必须在数据文件的审核中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B文件转成A文件的重要参数是“台站基本参数”。也是就说在文件转换之前,要确定各种观测项目标志与该文件要转换的B文件相符;修改数据首先应该在当月基本数据库B文件中进行。也就是说在文件维护时,首先应该修改B文件中错误信息,再转换成A文件进行复审;在观测数据文件的维护中,分钟数据J文件是B文件转换形成的。如果J文件中的数据缺测会影响A文件,所以应尽力避免J文件缺测,避免J文件缺测办法就是尽量避免关闭自动站监控程序等。如果J文件中的数据出现缺测事项时,应该对其缺测项目、时次和处理做备注;审核过程填写的备注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的规定执行,这样不易造成格式错误;自动站的地面气象观测程序的维护和审核功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对降水量的漏输、错输等情况,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在日常的维护审核工作加强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检查。
3 正确处理A、J文件的疑误数据
A文件的维护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审核数据格式、记录和附加信息以及各相关要素的变化是否符合规律。而J文件维护和审核的内容主要是对分钟降水和小时降水的一致性、各日、月统计值合理性的审核。J文件分钟数据的缺测导致与A文件的数据值不一致,影响观测数据的正确性。所以要改善A、J文件疑误记录的处理。如何有效处理A、J文件的疑误数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以人工干预由于自动站设备故障而导致降水矛盾出现的数据错误;对于因为正点数据缺测或异常而作不正常记录时,应优先使用正点前后10min接近正点的记录代替正点的记录;使用人工观测的数据和内插法来处理;当遇到自动站雨量严重滞后于降水结束的(一般以2h以内为期限)应判断其是不是野值,如果不是野值而是雨量的,应该人工修改到该降水时段的最后1min。夜间情况要稍作调整,有夜间值班的一般是7h,没有夜间值班的,并且不能确定降水最后1min的,按野值处理;当某日的极值出现在正点时,且与相应的正点值不一致时,应该采用以下方法处理。如果极值高于正点的相应值,采用极值代替正点值,极值低于正点的相应值,应采用正点值代替极值[2]。
4 结语
审核人员在审核时必须充分掌握《地方气象观测规范》中的各种技术的规定和数据的文件格式,准确分析和判断审查中出现的疑误信息,及时修改数据,保证文件的完好性。同时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维护好监测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错误的记录和缺测的记录。对于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仔细思考,反复推敲,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更高效的审核办法,推进自动站地面气象数据文件质量的提升,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家用电器设备早已经进入了干家万户,用途日益广阔,其电气安全性能也成为我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漏电”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高压源通过空气放电,导电性物质放电,非导电性物质放电,可以说我们每天接触的电器都有“漏电”的存在,在潮湿的天气如果用电笔接触电器设备在室外的金属外壳,有时会有微弱的亮光,说明此时设备金属外壳是有电的,这是否代表此电器设备是不安全的呢?实际上并非如此,电器设备金属外壳和强电部分本身是分离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漏电”,也就是泄露电流。电器设备的强电部分通过空气或者绝缘材料泄露放电,使设备金属外壳带电,当人触摸到设备金属外壳则构成回路,但此时在回路中的泄露电流很小(既由强电部分到设备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很大),220V的电源在人体上的分压很小,不会对人造成危害。但是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强电部分到设备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被破坏,电阻变小,则之前回路的电流就会增大,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由此可见电气安全的重要性。
2、人体的电流阈值
经过研究表明通过人俸的电流值只要不超过某个限值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对于
低压(1000V以下)50Hz的交流电而言,人体有两个主要的效应阈值。
(1)摆脱阈值:10mA,主要指人体接触带电导体时可瞬即摆脱带电导体,不存在电击致使危险的电流。当人用手持带电导体时,如流过手掌的电流超过此值,手掌肌肉的反应是不依人意地紧握带电导体而不是摆脱带电导体,如不能摆脱带电导体,在较大电流长时间作用下人体将遭受伤害甚至死亡。
(2)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30mA,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心室纤维性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IEC60479标准根据测试得出导致心室纤颤的15-100Hz交流电流Ib与通电时间;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可知,只要Ib小于30mA,人体就不致因发生心室纤颤而电击致死。据此国际上将防电击的高灵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取为30mA。
依据欧姆定律电流Ib园施加与人体阻抗上的接触电压而产生,接触电压越大,Ib也越大。在设计电气装置时计算电流很困难,而计算接触电压比较方便。因此IEc又提出相应的预期接触电压一时间曲线。由此得出在干燥条件下当接触电压不大干50V时,人体接触此电压不致发生心室纤颤。IEC标准中将家用电器的特低电压值规定为不超过50V,安全特低电压不超过42V。
3、电气安全指标和相关的测试方法
(1)绝缘耐压
绝缘耐压主要是考核在高电压的情况下,设备绝缘不会发生破坏。一般来说绝缘分为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和双重绝缘,基本绝缘是指施加于带电部件对电击提供基本防护的绝缘,附加绝缘是指万一基本绝缘失效,为了对电击提供防护而对基本绝缘另外施加的独立绝缘。双重绝缘是指有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系统。加强绝缘是指提供与双重绝缘等效的防电击等级而施加于带电部件的单一绝缘,此绝缘可以由几层组成。但它不像附加绝缘或基本绝缘那样能逐一地试验。国标中规定对于基本绝缘需要承受1250V持续1min的耐压测试,附加绝缘需要承受1750V持续1min的耐压测试,而加强绝缘则需要承受3000V持续1min的耐压测试;且绝缘应具备最低的厚度,附加绝缘为1mm,加强绝缘为2mm。
①测试仪器:安规综合测试仪7440,其测试量程为:电气强度 0-5000V(0-40mA);
接地电阻0-150mQ(3-30A);
②测试接口:此仪器共有3个测试接口,H.V,RETURN~CURRENT。其中H.V与
RETURN端口为绝缘耐压测试端口,此时H.V接空调火零线,RETURN接需要测试部位;CURRENT与RETURN端口为接地电阻测试端口,此时CURREN瞄空调需测试接地电阻部位,RETURN接空调地线。
③测试方法: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非金属部件用金属箔覆盖)之间施加绝缘对
应的电压,持续1min。一般来说带电部件都是电源的火零线。
④判定依据是不出现击穿,既带电部分与易触及部分之间的电流不超过某个电流限值,如果电流超过此电流值则仪器会报警,表明未通过此项测试。
(2)泄露电流
主要是指电源到易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流。主要是考核在设备在正常电压下运行,人体触摸到金属部分的产生的泄露电流,此电流不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国标中对空调产品规定
“对于公众易触及的器具,泄露电流的最大值不超过10mA,对于公众不易触及的器具,泄露电流的最大值应不超过30mA以下,完全满足前面第2点的人体的电流限值,而一般空调的泄露电流在10mA以下,不会对人体有危害。
①测试仪器:漏电电流测试仪(量程0-25mA)
②测试接口正面右侧有测量端子接口,连接红色测试线,此探头接到易触及金属部件或者空调接地部位背面图如下:
中间部分为空调电源电压控制位,下面输入为调好的电源输入到仪器,上面端子为仪器控制电源电压输出到空调。冷态测试时只连绥输出端火线到空调火零线(输出端左侧零线悬空),此时空调不通电;热态测试时将输出端火零线分别与空调火零线相连,此时空调上电。
③测试方法:泄露电流通过下面的电路装置进行测量,测试在电源的任一极与连接金属箔的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进行。测试电压为1.06倍额定电压,持续时间为1min。
④判定依据:不同电器设备的具体允许值可见国标GB4706.1中的13和16章。测试得到的泄露电流值不能超过允许值。
(3)接地电阻
接地是电气安全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易接触的金属部件接地后,可以在设备漏电时有效的避免触电危险。接地电阻是指设备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接地金属部件之间的连接。
①测试仪器:安规综合测试仪同耐压测试仪
②测试接口:此仪器共有3个测试接口,H.V,RETURN与CURRENT。其中CURRENT与RETURN端口为接地电阻测试端口,此时CURRENT接空调需测试接地电阻部位,RETURN接空调地线。
③测试方法:按照上面接口接好,设定输出电流25A,持续时间为1min。
④判定依据:国标规定接地电阻值不能超过0.1Ω。
对于空调的接地来说接地电阻的测试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接地连续性的核实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检查易触及的金属部分与电源地之间的连接是否满足要求,来确认金属部件是否已经接地。
结 语
关键词:桩基检测;方法;适用原则
桩基对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桩基承载着建筑,是建筑的根。树挪死,是因为其根伤导致水分营养无法正常吸收;桩基不固建筑亡,是因为其根不牢造成建筑物沉降。为保证建筑物经久不衰,保证人、物安全不受威胁,工程中对桩基的检测必不可少。为保证这一环节的稳定运行,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明确对桩基检测责任与义务作出规定。现如今,20多种成桩技术已基本成型。不同成桩与检测方法的排列组合,不同桩基与建筑的排列组合,根本上决定了工程的稳定性。
一、桩基概述
桩和承台组成建筑的深基础。工程中,利用桩基来承载上层建筑的质量,保证上层建筑较缓慢的沉降。由于桩基功能的强大,从古至今的每一个工程,几乎都需要桩基的参与。桩基受地质、工艺等影响较大,施工的难度往往较大。桩身的缺陷和建筑的缺陷一样,都是工程的潜在危险。
(一)类型
摩擦桩系多适用于地质松软的承载层;端承桩系则用于承载坚硬的构造建筑。受机械限制的是预制桩,但它的承载力非常高;不受施工难度阻碍的是灌注桩,可它对材料的耗损极大。
(二)发展
我国对桩基的应用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最初桩基用于建筑湖上住所。随着时间的推动,桩基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完善。到现在,材料的研发、类型的探索、机械的加入、方法的完善,使得桩基技术基本稳定。但桩基在施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仍值得关注。
二、检测方法
国家制定法律强制桩基检测的进行,是对工程负责的举动。桩基检测就是给工程排除隐患的过程,如何检测?值得探索。
目前趋于成熟的几种桩基检测方法,本文一一论述。
(一)静载荷试验的应用
桩的使用功能各异,不同的使用功能对桩有不同标准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向桩顶施加重力、向轴施加拔力、向承台施加水平力等是此种检验方法的常用手段。静载荷试验需要选定相应的检测点,进行上述三种测试,得出数据。荷载与位移关系被检测者制成函数图像,分析后得出桩基稳定性结果。由于此种方式使用设备少,计量数据易操作,模拟效果接近现实,所以被广泛推广。静载荷试验是接近精确的,但花费也是巨大的,所以此类方法更适合应用于甲等地基或较复杂的地基。
(二)低应变检测的内容
低应变检测应用的方面也是很广泛的。在各行各业中,它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低应变检测主要检测的桩身的问题。向桩顶施加瞬间冲击力,利用传感器记录形成的波形曲线。此种测量方法需要多测量几次,如果每次的波形形态相近,则采取的数据有利用价值;如果每次的波形形态迥异,则采取的数据应当放弃使用。此种检测方法的数据通过多种公式的计算,可得出不同方面的测量结果。低应变检测发展到现在,已经十分简单。低应变检测仪的问世,更是加大了人们对这种检测方式的喜爱。
(三)高应变检测的叙述
高应变检测多用于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测试。目前,锤击贯入法、波动方程法、静动法。高应变检测最简单的叙述就是:向桩顶施加瞬间冲击力,造成桩土分离,以判断桩端支承力。应选取何种的桩进行检测?是此种检测方式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成桩过程中,建桩的师傅应对每根桩有一定了解。选取那些最可能出现问题的桩,便是检测的第一步。一般说来,检测桩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桩的10%。选桩后要进行检测,首先选择适于检测的截面,然后要用重锤击桩顶。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精准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所需结果。
(四)声波透射法的详讲
声波透射法最先进的地方在于它可以确定桩身的受损程度和桩身缺陷的具置。声波透射法以其精准度高在桩基的检测方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也因其检测效率较低难以有较大的发展。声波透射法的原理是:在预埋测管发收声波,通过声波中多种参数变化判断桩身是否存在缺陷。
(五)钻孔取芯法的分析
钻孔取芯法是有小型破坏性的,但这种小型破坏性并不影响桩基的质量,或者说这种破坏对桩基的质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于普通混凝土中进行取样,测定强度;检验现浇桩成孔质量优劣。需要说明的是,芯位要选取的合适。一些不稳定的地方是应被选为芯位的;钢筋的周围也不应存在“芯”;而具有代表性,又在非破坏测试区则是芯位选择的绝佳地方。芯位的选取影响着整个测试的成败,工作人员应予以重视。
三、桩基适用性
(一)桩基等级
工程不同,对桩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仅仅桩基的等级就分为三种。桩基的检测方法受桩基等级的影响。所有的工程造价不同,不能一味的使用高造价的桩基检验手段确保桩基的质量。在桩基检测的过程中,合理更重要。合理的检测手段避免了资金、人力、物力的浪费,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
1.甲级
甲级桩基无疑是最坚固的桩基。需要甲级桩基的建筑物应具备如下几个特点:投资巨额、影响颇大、要求严谨。什么样的建筑物算作需要甲等桩基的建筑物?国家投资建设的,对国家有重要影响的建筑物,如体育场、鸟巢等;企业投资的,对城市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如百米高层等;还有一些建筑工序复杂的建筑,如坡地、岸边的高层等。这些建筑对桩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是容不得出现任何问题的,所以这样建筑需要甲级的桩基,需要花费高额的桩基检测费用,使桩基最牢固。
2.乙级
乙级桩基的建造,其要求程度低于甲级,高于丙级。这种桩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更加广泛。30层以上100米以上的建筑多是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带。而现在发展迅速的则是二级极其以下城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城市对高层有了一定需求,但城市的性质注定了建筑物会在7层到30层之间。这些城市,乙级桩基更加有市场。同时,乙级桩基的建筑需要的投资也是要有一定规模的。所以,乙级桩基的检测可以在普通检测手段中加入一些高精度、高耗资的检测手段。
3.丙级
丙级桩基的建筑是最为简易的。首先,建筑的选址对桩基建成的阻碍较小。地势较平坦,地质较普遍,适合建筑物的建造。其次,建筑规模不大,对桩基没有较特殊的要求。7层和7层以下的建筑物,使用这种桩基足以。使用丙级桩基的建筑物往往经济实力没有那么雄厚,所以对桩基检测费用的预算应该不会很高。这种建筑物需权衡利弊,选择最经济而不失效果的桩基检测方法。
(二)桩基检测方法的使用
上文叙述的种种桩基检测方法都是各有利弊的。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熟悉每一种桩基检测方法的利弊,以多角度全面的检测桩基的稳定性。通过对各种桩基检测方法的分析给工程的桩基检测做合理的配比。工程中,工作人员偷工减料是绝对不可以的,但奢侈浪费同样可耻。企业应从全方面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桩基检测方法。
结语:
桩基是工程的根,桩基的检测就是工程隐患的检测。每个建筑能长期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对桩基的检测。建筑关乎着企业的利益、人民的安全。建筑的隐患就是企业和人民的共同隐患。让隐患消失在摇篮中,桩基检测是根本。利用何种方法进行桩基检测,桩基检测方法的适用原则,上文已经做了概述。虽不尽全面,但至少有参考价值。此文的桩基相关问题,希望能帮助需要的人。
参考文献:
[1]甄德庆.探析桩基检测方法及其适用原则相关问题[J].质检.研究,2011(09)
[2]邓汝顺.桩基检测方法及应用[J].民营科技,2010(07)
[3]俞金柱.桩基检测方法综述[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4]刘伟.桩基检测方法及对比分析[J].科技资讯,2012(10)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数据文件;质量控制和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P41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地面自动气象站的不断普及,在带来广泛观测数据的同时也引发了观测资料质量的系列问题。如何从观测场环境、观测设备运行情况和观测人员3大影响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质量因素上找到突破点,避免因为上述工作控制不到位造成的数据缺失现象,给气象测报提供全面而精准的数据资料成为了热点。
气象信息系统中的气象数据本就是重点核心部分,实时气象数据的迅速、及时和准确不仅直接影响气象测报准确率,后续更影响人们根据预报情况采取的生产、生活方式。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各类观测或者探测方式获取的气象数据进行管理和加工(简称气象资料处理)成为气象工作的新发展途径。在国家气象局对气象观测数据文件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当下,怎样进行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才能满足严要求,南京气象站就用他们的工作实例给以正面回答,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提供了有利借鉴。
1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涉及的内容
1.1 质量控制处理依据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涉及的基础资料都经过Z文件及B文件储存,而下月初将B文件生成月度表A文件,下年初生成Y文件。中间会添加用于补充文件的多要素分钟J文件。这4个文件涵盖了气象观测数据所有详尽内容,它们就是质量控制处理的重要依据。
1.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包括的内容
从广义地面气象站基础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等方面来看,包括:地面观测月资料编制、观测软件在资料审核中应用,如何人机结合预审资料等方面内容。从南京气象局工作实例看,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内容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基层台账自动气象数据日监控及预审,台账基础参数的录入及审核,多线程实时气象资料处理和不定时系统自动气象资料处理等内容。这一处理内容上的改变,增强了时间效率,提高了CPU使用率,较好的将气象观测数据处理带入高自动化、集成化分析新阶段。
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和相关措施
结合南京气象局的具体做法,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相关措施进行了如下汇总分析。
2.1 挑战传统,集中能源发展地面气象自动测报
在明确影响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3个关键因素:观测场环境、观测设备运行情况和观测人员的基础上,集中能源发展自动气象站。将传统人工测报的复杂过程简化为电子自动测报进行连续性检查和控制。缩短了数据观测时间跨度,实现了电子传感传输,减少了预报数据的偏差。此外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制定适合自身的控制处理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可视化的完美结合,弥补2者之间的不足,比如人工检测的不准确性,电脑不能对数据详细判断等,来提高数据处理的自动进程和时效能力。
2.2 加强台站级控制措施
基础资料都由观测站而来,因此观测站级别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就更为重要。在这一级别控制措施上,要充分发挥自动采集、计算机自检方面的优势,严格自动化控制系统。台站级的质量控制是基础控制,这一关必须把握好,必须在质量控制方案设计里将所有可能进行的控制工作规划好,在台站日常工作中做到位,在日常检查监督中严把关,及时发现数据缺失、自动提示信息和人工对气象数据的影响问题,相应予以快速处理。
2.3 分层次进行质量控制
将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按照站、市、国家3个级别层次进行,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控制处理,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分层次推动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处理水平。
2.4 针对自动站仪器的控制处理
其实这一点主要是对设备因素方面引起的特殊问题方面采取的控制措施。依照经验,自动站的仪器所产生的校准漂移能够导致气象观测资料质量出现偏差。所以就要着力研究质量控制流程,固定时段对使用中的仪器输出资料进行均检,排除仪器漂移对数据的影响。
2.5 突出人机结合中人的作用
人机结合控制处理气象观测资料的方式要长期保持,在自动测报数据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特殊环境下的特殊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判断还是要依靠人工检查的方式加以解决。而人工并不是没有要求的,应提升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更要注重质量评估专家的作用。
结合南京自动站资料的特点,能够明确几个方面:
自动观测资仍然遵循资料观测基本规律,不能脱离传统方法;计算机自动控制与人工相结合交互进行气象观测资料控制和处理十分必要;长期累积的气候环境资料与统计检验方法结合;探索国际新创空间检验方法,让其逐步适应中国气象测报工作需求;多种控制处理方法综合应用。
2.6 控制措施要多元化,集思广益
我国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方法尚处于匮乏期,应学习南京气象局广泛借鉴国内外控制处理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扩大控制资料的范畴。更可以千方百计结合统计学,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系统,建立基础数据库,采用空间检测法等办法检查每个站点的气象资料。
3 结语
通过长期的研究不难发现国外对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技术方面突飞猛进,而国内在此方面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不过随着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壮大,我们也拥有了较以前更优越的发展条件,国家也对气象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投入,这也促使地面自动站的资料控制处理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相信依靠自动控制和人机交互、气候背景资料与人工检验结合等技术,再辅佐以先进国外空间检测办法,我国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能扬长避短,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4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是气象观测工作的基础,也是气象部门的基础业务。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主要通过对固定范围的气象组成要素进行连续性的观察和记录,为气象情报、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等提供重要的数据和资料,地面气象观测水平的高低在根本上影响着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葫芦岛气象局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我国气象局定点的基本气象观测站,葫芦岛处于渤海内海范围内,当地的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也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各地年平均气温在8.2~9.2℃,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4.3~15.1℃之间,年平均最低气温为2.3~4.0℃,葫芦岛地区平均降水量在560~630mm,由于葫芦岛属于季风性大陆气候,受到大气环流影响,四季降水量分布差异很大。葫芦岛气象局主要负责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自气象局开展观测业务以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气象观测工作也越来越准确。就现阶段来看,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是决定气象部门观测水平告知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气象观测质量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具体的工作实施中还存在着些许的不足,这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象部门测报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寻找出当前气象测报工作中的不足并找出适当的处理方法。
2 当前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蒸发量的误差
在气象观测中,影响蒸发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日照情况、风速、问题、湿度。目前,我国大多数下级气象部门都是采用小型蒸发器来进行蒸发量的测量,这种仪器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果观测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做好蒸发量的监测工作,就会影响观测记录的准确性。
2.2 温度表液柱的问题
在气象观测工作中,温度表是最容易产生故障的设备之一,其中故障的突出表现就是温度表液柱的中断,一般解决温度表液柱问题的办法有手甩、冷却、加热、撞击等方法,其中,撞击法是解决温度表液柱中断最为有效的方法。
2.3 气象站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高低主要由气象站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决定。目前,我国很多的气象站的气象观测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气象专业培训,专业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胜任当前的工作,加上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气象站的设备也得到了更新,工作人员不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就更加难以适应气象观测工作的新要求,与此同时,许多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应有的责任心,这些主观存在的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气象观测工作的发展。
2.4 气象观测的工作责任不明确
在我国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并没有规定每个工作人员应当负责的工作责任,经常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不仅需要值班,还要处理工作中的日常事务,这就相应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值班精力,导致测报工作频频出错。
3 应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气象观测工作的规章制度
制定严格的气象测报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单位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各大气象站必须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的分析,根据实际来调整目前正在实施的制度,并增加一些新的制度,规定工作人员的接班时要仔细检查所有仪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能够正常接收信息,查看值班日志,清点相关的报表和文件,防止数据的丢失,在接收报表和文件之后要及时签字确认。同时,规章制度中也要制定处罚措施,提高观测人员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工作人员散漫的工作态度。对于测报工作人员来说,要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作要特别留意,如更换仪器、危险报以及一些不正常记录的处理等。
3.2 做好地面气象观测月报表的预审工作
气象观测的月报表预审工作是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气象观测工作质量的基础。因此,气象站要定期组织观测人员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更新,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要对气象站计算机的原始数据进行定期审查,每天将天气情况与云状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原始数据是否吻合。此外,要将气象要素的数据与原始数据的极端值进行对比,看两者之间数据是否一致,如果发现两者数据不一致,就要在第一时间参考原始数据做好修正工作。
3.3提高气象站观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目前,很多气象站的测报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技能有限,且不注意气象观测知识的积累,气象观测工作完全依赖测报仪器,在仪器出现故障时就手忙脚乱,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观测人员在平时一定要努力学习测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同其他的观测人员做好沟通交流工作,防止缺测、迟测、漏测以及漏报问题的出现。此外,气象部门可以定期组织观测技术培训,邀请专业的气象观测人员进行讲解,组织整个气象部门的观测人员参与培训,帮助观测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气象部门可以派单位的观测人员作为代表,到国家级或者是其他省市的地面气象部门去实践,学习其他气象部门的观测手法等,回来之后再将先进的经验传递给各位同事。此外,气象部门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学习积极性高,成果好的观测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工作态度不端正的观测人员给予适当的处罚,不断增强测报工作人员居安思危的意识,激发出其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观测工作人员提高观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春生.气象站的安全管理方法及解决措施[J].价值工程,2008(05).
关键词:气象观测;业务学习;规范规定;业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50-1
1 要高度重视气象观测工作
充分认识观测业务在整个气象工作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基层台站必须把观测业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分管业务领导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观测业务质量上。在以自动观测为主的现阶段,观测员仍是保证观测质量的主体,肩负着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各级台站要妥善处理好业务、管理、科技服务之间的关系,关心观测人员思想,工作和生活,切实解决观测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在观测团队中营造友好和谐的工作氛围。
(1)偏关气象局的经验是:每年同观测员订立承包合同,完成全年任务,有奖,四个人每人奖金伍仟贰佰圆整,服务组完成任务才肆仟元奖金。并且每人节假日双工资也在壹仟圆左右,补助资金压倒其他职工。出了错情,完不成任务,处罚力度很大。
(2)专管测报业务的副局长,常年坚持值班,把测报的各个环节始终盯紧,不能有任何松懈。
(3)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测报室配备有饮水机,42寸液晶电视机,一对不锈钢沙发,和休息用床。
2 作为观测员,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这是确保取准取全气象观测数据的前提
(1)积极支持职工进修。没有气象相关学历人员要积极进修,偏关局有一人到河北气象学校上中专毕业,三人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函授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一人计算机本科毕业。局领导给每个进修人员报往返路费和住宿费,学费也按规定的比例给予报销,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2)测报组的人员,每周一、三、五日上午是学习时间,每月组织一次考试,成绩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首先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等。
(3)学习气象观测基础知识,如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
(4)学习专业知识,如地面气象观测,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指南,自动气象站,规范、电码、规章制度,数据文件格式,相关法规等。
(5)学习台站仪器相关方面的知识,如台站观测仪器常见故障的排除,日常维护保养等知识的学习。
(6)学习台站新的观测技术知识,如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操作,业务软件操作方法,酸雨、辐射、大气成分,雷电定位,农业气象,GPS/MET,高空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等。
3 严格执行地面观测规范,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这是确保准确取得气象观测数据的保证
(1)严格执行观测值班纪律,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密切监视天气演变,认真按照规范要求完成各项观测任务。
(2)坚持每小时巡视仪器设备制度,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懂得自动气象站基本原理、操作、维护和日常维修方法,能正确安装、操作和进行一般维修。
4 建立与观测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业务流程,确保各个环节无遗漏。
基层台站的观测业务要从单一观测值向多种观测综合的方式转化。一方面是完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流程,特别是针对自动气象站运行,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的结合,要从流程上梳理好。另一方面是其他如区域气象观测站的监视,酸雨观测,雷电定位观测,GPS/MET监测等,纳入到地面值班业务流程中。基层台站观测业务工作不断增加,任务重,头绪多,容易出现差错,必须建立科学的业务流程,协调好各项工作。
5 加强地市业务部门对基层观测业务的管理。
(1)充分发挥地市级测报业务管理人员赴台站业务检查和指导的作用,认真检查观测薄,集体观测记录,自记纸、计算机、报表、仪器、观测场,测报规章制度。
(2)县局局长每月要参加本站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分析会,对好的观测质量给予表扬,对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要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严格业务质量考核,保证观测质量的真实性,杜绝考核不严和瞒报、少报错情的现象。强化业务检查和质量分析,消除各种隐患,杜绝人为重大差错。
6 加强观测队伍建设
(1)台站要保证观测员的数量,优先将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安排到观测岗位。要严格执行观测岗位考核制度,对考核不合格的要坚决实行待岗再培训。
(2)要坚持开展站内集体观测,业务学习和交流活动,定期组织观测专业技术培训,积极支持观测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鼓励观测员每年撰写技术总结或论文,参加省级或国家级气象学会论文交流,对于获奖者给予奖励,并将其作为对观测员年度考核的基本要求。
气象协理员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下,协助乡镇(街道)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一、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能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灾害防御建议,协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并指导社会公众科学避灾;
二、参加气象防灾减灾技能培训,能够熟练掌握本区域可能发生的各类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及相关防灾避险知识
三、负责本区域内特殊天气现象的观测与记录,并及时报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四、负责本区域内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做好灾情调查、评估和鉴定工作;
五、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做好本区域内气象设施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开展定期巡查,清洁除尘等日常维护及安全管理工作。发现设备被盗、损坏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六、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依法开展本区域内防雷减灾安全管理工作;
七、负责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和气象科普常识的普及、宣传和技术咨询工作;
八、收集当地气象服务需求信息及合理化建议,反馈气象服务效果;
九、做好浙江省气象协理员工作手册的登记;
十、乡镇(街道)气象协理员负责本辖区其他协理员的组织和管理;
十一、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做好其他工作。
“特殊天气现象观测记录表”填表说明
一、特殊天气现象是指降雪、积雪、冰雹、龙卷、雨凇、雾凇等天气现象。其观测记录方法参照附录3。
二、“天气现象名称”栏应填写该特殊天气现象的名称,如“冰雹”。若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上特殊天气现象的,则应一并填写。
三、“观测时间”栏应填写观测到该特殊天气现象的时间,精确到分;“报送时间”栏应填写将该特殊天气现象报当地气象部门的时间,精确到分。
四、“观测内容描述”栏应填写该特殊天气现象的发生地点、起止时间及其具体现象描述。按照具体现象的不同,可通过形状、大小、深度或其他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记录。如“降雪”天气现象,则可描述为“降雪比较密,雪花较大,大概有鹅毛般大小,不到半小时,地面已经出现明显积雪”;如“冰雹”天气现象,则可描述为“冰雹大小不一,最大直径据测量有5厘米,冰雹砸破了雨棚”,诸如此类。
五、“报送情况”栏内应填写报送当地气象部门时受理人的姓名等内容。
气象设施巡查维护方法
一、定期巡查,检查区域气象自动站外部设施包括围栏、设备是否齐全,有无被盗、被损情况,外露线路是否有脱落,风向标和风杯转动不正常等,如有以上情况立刻上报当地气象部门。
二、检查设施清洁程度如雨量筒内是否有污垢或树叶等杂物堵塞,太阳能电板是否积满灰尘等,可用手工清除树叶等杂物,用毛刷轻轻刷除设备表面灰尘或半湿抹布擦除,严禁通过清水冲洗等方式对气象仪器尤其是雨量筒进行清洁。
三、检查观测场内是否保持有均匀草层,草高不能超过20厘米,如超过应及时修剪,注意对草层的养护,不能对观测记录造成影响,场内不准种植作物。
四、协助气象部门做好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环境保护和改善工作,巡查时注意观察周围100米内有无新建高大建筑或区域站旁边新种高大树木等情况,如有立刻上报当地气象部门。当区域站搬迁时,协助气象部门进行联系和协调。
五、定期巡查气象电子显示屏,查看气象电子显示屏外观是否有遭损坏,是否通电、能否正常工作,显示的气象信息是否正确和实时等,如发现断电等简单问题可联系电工进行解决,有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显示信息不正确时立刻上报气象部门。
六、每次对气象设施进行巡查和维护应进行记录,记录在《气象协理员工作手册》中的气象设施维护巡查记录表中。主要记录巡查维护时间,一般填写月、日;设施所在地,填写设施所在乡镇村名;故障损坏情况,记录发现的故障情况;维护处理情况,记录采取的措施手段等如“清理雨量筒内树叶,除去污垢”、“将受损情况上报气象部门某部门某人”等。
特殊天气现象观测和记录方法
一、观测方法
(一)冰雹的观测:冰雹的观测分为两部分,即冰雹天气现象的观测和最大冰雹直径的测量。冰雹一般出现在强雷暴天气中,因此在出现强雷暴天气时应特别注意是否有冰雹的出现,对冰雹天气现象要采用描述性文字予以记录。最大冰雹直径是指观测人员所见到的最大冰雹的直径。其测量方法为将最大冰雹分为表面积基本相等的两部分,用带毫米刻度的测量尺量取其最大直径,并以毫米(mm)为单位整数记录。最大冰雹直径可选择多个冰雹进行多次测量,以测量到的最大值为准。
(二)降雪的观测:降雪的观测主要为降雪天气现象的观测。大致可按照雪、雨夹雪、雪子等3类进行分类。对降雪天气现象要采用描述性文字予以记录。
(三)积雪的观测:积雪的观测主要为积雪深度的观测。在有积雪的日子,每天需测量积雪深度。测量方法为将量雪尺(可以是带有厘米刻度的米尺)垂直地插入雪中到地表为止(勿插入土中),依据雪面所遮掩尺上的刻度线,读取雪深的厘米整数,小数四舍五入。使用普通米尺时,若尺的零线不在尺端,雪深值应注意加上零线至尺端距离的相当厘米数值。雪深的测量应选择在无障碍遮挡、地面平整的3个地点分别测量,每个地点间隔约10米,最后平均而得。观测时间一般在每天上午8时,根据需要随时增加观测次数。若地面有积雪但积雪深度无法测量时,应记录“有积雪,雪深为0”。
(四)雨凇、雾凇、龙卷的观测:根据目测确定,并予以记录。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用目测手段对风、云变化测量和估计的能力熟悉室外数据采集过程和对有效数据的整理过程,培养对气象与气候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维方法,加强时间概念在气象与气候的数据收集的有效性的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个人素质。激发对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兴趣。
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为期三天,12月15日在校园气象观测场进行地面气象要素的综合观测;12月16日去参观广西气象台,见习包括短期天气预报、短时预报和气象预警系统、卫星通讯、网络系统、天气预报影视制作;12月17日到吴圩气象站见习参观见习地面要素观测(人工观测、自动观测)、高空观测及人工降雨基地。
实习内容
一、 校园气象观测场地面要素观测
12月15日,我们在校园进行本学期的气象观测的综合实习。平时我们都是学完一个部分的观测项目就进行这部分的观测,现在可以进行综合的观测我们都很兴奋。感受一下气象观测员所做的工作。今天我们要进行三次的气象观测。气象观测包括百叶箱气温、湿度和最高、最低温度观测,地面0厘米温度和最高、最低温度观测,地中5、10、15、20厘米温度观测,还有降水量、蒸发、日照、风向、风速、气压、云、天气现象等项目的观测。
早上8点我们就开始了第一次观测,我们拿着观测记录本分组去校园气象观测场进行观测。按照平时老师教导的知识去操作。首先观测百叶箱,先读干球再读湿球,然后读最高、最低温度表。最读数时先读干球的小数部分,再读整数部分。因为在打开百叶箱箱门的时候,温度表感应很快,外界条件会影响温度表。其他温度表也一样,且动作要迅速。观测记录好后要百叶箱的箱门关上,以避免往后时间的数据的错误。观测完这些就去观测自记温度继和自记湿度计。自记计可以记录下每个时间的温度和湿度,河南天气。看自记纸上的曲线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一天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还可以和人工观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检测出人为记录的错误。接着观测地面温度,包括0厘米和最高、最低温度。还有地中温度,然后去观测降水量、蒸发项目,广西天气。
在气象观测场观测完大部分气象要素后,我们就去观测风向、风速。风速、风向的观测仪器是电接风向风速仪。它包括感应器、指示器和记录器三部分组成的有线遥测仪器。感应器安装在气象观测场的杆子上,指示器和记录器安装室内,所以我们就在室内观测。通过指示器观测瞬时风速瞬时风向。记录器的自记纸整理后可以得出任意10分的平均风速和风向。我们今天观测都没有风所以风速记为0米?秒,风向c。
观测完风速风向后,我们就到地理楼六楼去观测气压。观测室内的气压表是动槽式水银表。使用动槽式水银气压表要进行调节才可以读数。① 观测附属温度表(简称“附温表”),读数精确到0.1℃。当温度低于附温表最低刻度时,应在紧贴气压表外套管壁旁,另挂一支有更低刻度的温度表作为附温表,进行读数。② 调整水银槽内水银面,使之与象牙针尖恰恰相接。调整时,旋动槽底调整螺旋,使槽内水银面自下而上地升高,动作要轻而慢,直到象牙针尖与水银面恰好相接(水银面上既无小涡,也无空隙)为止。如果出现了小涡,则须重新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要求为止。③ 调整游尺与读数。先使游尺稍高于水银柱顶,并使视线与游尺环的前后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再慢慢下降游尺,直到游尺环的前后下缘与水银柱凸面顶点刚刚相切。此时,通过游尺下缘零线所对标尺的刻度即可读出整数。再从游尺刻度线上找出一根与标尺上某一刻度相吻合的刻度线,则游尺上这根刻度线的数字就是小数读数。④ 读数复验后,降下水银面。旋转槽底调整螺旋,使水银面离开象牙针尖约2―3mm。
在观测完所有的观测项目后,就把记录的数据查算订正。
二、 广西气象台
12月16日,早上八点我们各个小组乘车朝广西气象台进发。不一会儿就到了气象台。在气象台我们首先观看了有关气象发展的纪录片,看完纪录片后,我们分组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参观气象台计算机网络系统、天气预报和天气预报影视制作等。
观看气象纪录片,纪录片主要讲述了气象的发展过程还有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气象从古代就有观测,经过长时间积累的经验才有今天高水平的观测技术,和现在高科技的观测仪器。气象观测的项目包括云、能见度、温度、气压、湿度、风、降水、蒸发、日照、辐射热强度。专业气象观测可以分为城市气象观测、船舶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林业气象观测、航空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方法有数值预报法、天气图预报法、雷达卫星预报法。数值预报法可以预报1―7天,甚至10天的天气;雷达卫星可以预报几小时内的天气,如暴雨、雷雨大风;天气图预报法可以预报1―3天的天气。天气预报的过程:气象资料的采集――资料的传输――天气预报的制作――做出天气预报产品――气象服务。影片还讲述了一下气象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