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业的认识和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

第1篇: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1949 年后研究鲍姆嘉滕的学者当中,时间较早且影响巨大的应该首推朱光潜先生。他的《西方美学史》设置专章研究鲍姆嘉滕,其内容不可谓不详尽。但是,受制于当时主导性美学观念,朱先生在具体论述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回避了鲍姆嘉滕的美学定义,在误用第二手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美学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这个不确切的论断,从而在中国当代美学观中大大突出了“美”的位置,为后人将美学误解为“美的学问”提供了不恰当的历史根据。

 

非常遗憾的是,这个不符合鲍姆嘉滕美学观本义的论断却成了中国当代主导性美学观,许多影响巨大的美学论着都不加反思地采纳了朱光潜先生的论断,导致了一系列值得批判反思的理论后果。比如,李泽厚先生就采纳了这个观点并做了一点修改,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说法:“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他出版于1989 年的《美学四讲》集中体现了这种美学观:四讲分别是“美学”“美”“美感”和“艺术”;除了第一章是对于美学观的讨论之外,二、三、四章清楚地显示了一种美学模式,即“美 -美感 - 艺术”。

 

笔者认为,如果不从学术史的角度对鲍姆嘉滕的美学观进行一些正本清源的基础性工作,中国美学必将长期陷入理论泥潭而难以自拔。

 

朱光潜对鲍姆嘉滕美学定义的误解与忽视鲍姆嘉滕之所以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是因为他最早在 1735 年就提出了“审美学”(即感性学),并在 1750 年出版的《美学》第一卷中进行了更加详尽的论证。后人研究鲍姆嘉滕的美学理论,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他的美学定义。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开辟专节介绍鲍姆嘉滕的美学思想,其核心内容当然要涉及鲍姆嘉滕的美学观。但是,令人颇为费解的是,朱光潜没有直接介绍《美学》开宗明义的美学定义,而是引用了如下一段较长的文字,我们不妨抄录如下: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单就它本身来看),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正确,指教导怎样以正确的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高级认识方式的科学,即作为高级认识论的逻辑学的任务;美,指教导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低级认识方式的科学,即作为低级认识论的美学的任务。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感性认识的完善”实际上指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引者)朱光潜特别注明,这段引文是转引自赫特纳的《德国十八世纪文学史》卷 2 第 4 章的引文,也就是说,朱光潜并没有去检查鲍姆嘉滕的原着,而是转引了二手文献。紧接着这段转引的文字,朱光潜得出了一个结论:“从此可见,美学虽说作为一种认识论提出的,同时也就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

 

今天看来,朱光潜的这个结论实在是做得过于匆忙了,原因至少有如下三个:第一,所使用的文献有欠准确。核对鲍姆嘉滕的《美学》可知,朱光潜所转引的赫特纳的那段话是拼接三句话而成的,并非鲍姆嘉滕《美学》一书的原文。其中,第一句对应的是鲍姆嘉滕《美学》的第 14 节:“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单就它本身来看),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此后的两句话则出处不明,待查。

 

第二,翻译不确切,把关键性的“美学的目的”误译为“美学的对象”,引起了较大混乱。国内学者对鲍姆嘉滕《美学》第 14 节已经有过两种翻译,第一种是简明的译文: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认识)。而这完善也就是美。据此,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这是应当避免的。

 

李醒尘的译文与朱光潜的译文差别更大:美学的目的是使感性认识本身得以完善,并且还应避免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即丑。

 

两种译文的主语都是“美学的目的”,而不是“美学的对象”。为了谨慎起见,笔者依据德国学者出版于2007 年的拉丁语 - 德语对照版鲍姆嘉滕《美学》,将这句话试译如下: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而缺少它,就是不完善,这就是丑。

 

撇开细微的差别可以断言:鲍姆嘉滕《美学》第 14 节所讲的是“美学的目的”——美学这门学科的意义或价值,它远远不同于朱光潜所理解的“美学的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与“对象”之间无疑有着巨大差别。

 

如果说上述两个原因属于文献选择和翻译方面的缺陷的话,那么,第三个原因则是不恰当的学术策略。

 

我们不妨设问:究竟应该根据什么文献来把握鲍姆嘉滕的美学观?根据笔者的理解,美学观也就是美学的定义(或“工作性定义”),鲍姆嘉滕的美学定义无论如何也应该是我们重点分析的文献。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朱光潜却回避了鲍姆嘉滕的美学定义,他的《西方美学史》竟然对此只字不提。

 

客观地说,朱光潜比较熟悉《美学》,比如他在《西方美学史》的相关部分引用了《美学》的第 18 小节;尤其重要的是,他还曾经翻译过鲍姆嘉滕《美学》开宗明义的那个着名的美学定义。我们且看他对鲍姆嘉滕美学定义的翻译:

 

美学(美的艺术的理论,低级知识的理论,用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类比推理的艺术)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

 

应该说,这个翻译比较准确,后来的翻译基本上与此近似。我们不妨比较另外两种翻译。第一种是简明的译文: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这位译者在所翻译的《美学》一书的“前言”中介绍,他是“根据一本权威的德文译本翻译的”,但没有具体提供该版本的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日期等相关学术信息。

 

译者简明认真细致地分析了这个美学定义所包含的内容,笔者觉得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自由艺术”,即相对于西方传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几何、哲学、天文学等“艺术”的那些“美的艺术”,包括演说术、诗、绘画和音乐等,鲍姆嘉滕提出美学是“自由艺术的理论”;第二个要点是“低级认识”或“感性认识”,二者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与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沃尔夫的“高级认识”(即理性认识)相对的一种感性认识,鲍姆嘉滕认为美学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第三个要点是“思维”。

 

鲍姆嘉滕提出,美学除了研究前两者之外,还要研究人类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应该是“美的”“与理性类似的”,鲍姆嘉滕也将之称为“艺术”——这种意义上的“艺术”与前面提到的“自由艺术”完全是两码事。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这个定义与名词性的“美”(即所谓的“美的本质”意义上的“美”)根本无关,鲍姆嘉滕所使用的“美的”那个修饰语,所修饰的只不过是“思维”,也就是说,是用来描述那种很恰当的、很高明的思维方式。根据笔者的理解,这些“美的思维”包括鲍姆嘉滕所说的“仔细地选材”“分明的条理安排”和“寻求恰当的表达”等。

 

在这里,最容易引起误解、同时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鲍姆嘉滕所说的“低级认识能力”——它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

 

鲍姆嘉滕明确指出,他的“哲理诗学”“是指导感性谈论以臻于完善的科学”,而“哲理诗学”“先行假定诗人有一种低级认识能力”。这说明,所谓的“低级认识能力”是诗人的作诗能力。鲍姆嘉滕既然那么痴迷于诗歌,就不可能在否定意义上来使用“低级”这个修饰语。根据当时的学术背景和鲍姆嘉滕的相关论述可知,与“低级”对应的所谓“高级”认识能力,就是“领悟真理的”逻辑能力,也就是当时理性主义哲学所强调的“理性”。以沃尔夫、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在当时占据着思想界的主导地位,所以,鲍姆嘉滕才小心翼翼、略带调侃地提出:“哲学家们还可以有机会——而且不无很大报酬——去探讨一下方法,借此改进低级认识能力,增强它们,而且更成功地应用它们以造福于全世界”;他相信:“有一种有效的科学,它能够指导低级认识能力从感性方面认识事物。”

 

简言之,在鲍姆嘉滕看来,人类具有一种不同于逻辑认识能力的感性认识能力;这种能力的典型代表就是诗人的作诗能力——诗人正是凭借这种能力才创造出了“富有诗意的表象”或“唤起情感的表象”。

 

哲学家们绝对不应该忽视这种能力;恰恰相反,鲍姆嘉滕认为应该找到适当的方法来“改进低级认识能力,增强它们”。针对当时现有学科的缺陷,他尝试着创立一个新的学科——“一种有效的科学”——来认认真真地研究这种能力,来“改进低级认识能力,增强它们”,从而“指导低级认识能力从感性方面认识事物”——这就是青年鲍姆嘉滕的学术意图和努力方向。

 

鲍姆嘉滕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独特贡献。他指出,希腊哲学家和教会的神学者都慎重地区别过“感性事物”和“理性事物”;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他们并不把二者“等量齐观”,相反,他们“敬重远离感觉(从而,远离形象)的事物”。我们今天也知道,柏拉图正是这种倾向的典型代表,他的理念式的“美本身”不但远离具体的“美的事物”如漂亮的少女、美丽的鲜花等,而且是感觉器官根本无法把握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柏拉图的美学其实是“反感性”的,是与鲍姆嘉滕的“感性学”格格不入的。有鉴于此,鲍姆嘉滕大胆地提出了他那天才般的论断,让一个崭新的学科冲破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独霸天下的局面而腾空出世:理性事物应该凭高级认识能力作为逻辑学对象去认识,而感性事物 [ 应该凭低级认识能力去认识 ] 则属于知觉的科学,或感性学(Aesthetic)。

 

鲍姆嘉滕的思想脉络可以简单地概括如下:高级认识能力——理性事物——逻辑学、低级认识能力——感性事物——感性学

 

综观鲍姆嘉滕三个美学定义会发现,“低级认识能力”是鲍姆嘉滕的关注核心,所谓的“低级认识论”正是研究这种能力的理论,鲍姆嘉滕将之称为“感性学”。因此,鲍姆嘉滕的“感性学”其实是“低级认识能力学”。因此,如何准确地理解“低级认识能力”成为我们正确理解鲍姆嘉滕美学的关键。

 

笔者认为,鲍姆嘉滕“哲理诗学”所讨论的“作诗能力”就是他所谓的“低级认识能力”。在评价这种能力时,我们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不应该将之纳入国内通行的认识论哲学所确定的“认识过程”来理解。按照 1949 年后通行的认识论模式,学术界一般将认识过程概括为“从低级的感性认识到高级的理性认识”,因此,鲍姆嘉滕的“低级认识能力”的真正意义一直以来都被遮蔽了。第二,我们应该将“作诗能力”与维科的“诗性智慧”联系起来进行解读。按照维科的理论,“诗性智慧”是一种有别于“理性智慧”的独特智慧,以之为基础的作诗能力、读诗能力绝不是一种“低级的认识能力”,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能力甚至很“高级”,甚至高得远远超过能够达到“理性认识”的所谓的“高级认识能力”。因为受制于当代中国主导性的认识论框架,中国当代美学曲解了“认识”一词,从而偏离了鲍姆嘉滕美学的重心“认识能力”,以至于我国美学论着很少认真研究“审美能力”这样的关键词。

 

“审美”(the aesthetic)的确切含义:美学之门朱光潜之所以得出“美学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这个没有历史根据的论断,主要是受制于 1950 年代“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学者们当时争执不下的核心问题是所谓的“美的本质”,似乎这是“美学”的唯一问题,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取消“美”与“美学”的关联,似乎就意味着取消了美学,这在当时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简言之,英语术语 Aesthetics 传入中国后至少出现了三种译法:艳丽学,审美学,美学。其中,第三种译法最容易使人望文生义,误认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学问”,从而将“美”与“美学”之间的关系误解为一种天然的、必然的关系。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从整个 20 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实际来看,“美学”这个译法大行其道,由望文生义造成的误解泛滥成灾;不少学者认识到这种弊端之后,在 20 世纪末开始采用“审美学”或“感性学”的译法来补偏救弊。不过“,艳丽学”则完全绝迹了——笔者并不认为“艳丽学”是一个恰当的译法,但是它的好处就是提醒学术界:所谓的“美学”与那个“美”字并无必然联系,将“美的本质”视为美学的第一问题或核心问题可能是非常危险的理论陷阱。

 

作为一个独立的现代人文学科,美学孕育、发生、发展在西方。它不仅与西方的哲学思想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且与西方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相关。单纯从语言表述的角度来说,西方语言比汉语更加富有逻辑性,词性的变化标志更加明显,因此更容易将理论问题解释清晰。如果有人仅仅根据思维方式与语言的血脉关系就断言,汉语不太适合理论思维甚至进一步怀疑汉语美学的理论性,我们当然难以同意这样的极端观点;但是,本文最基本的观点是:汉语由于缺乏明显的词性标志,无法清清楚楚地区分一些成对的术语,从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误解。我们这里尝试着追本溯源,以英语术语为参照来清理美学的本义及其关键词,试图找到美学的真正门径。

 

美学的英语术语 aesthetics 由作为词根的形容词 aesthetic 加上表示学科的后缀 s 复合而成。这就意味着,美学的门径就是对于 aesthetic 这个词根的准确理解。按照通常的解释,aesthetic 是个形容词,它主要有个义项,一是“审美的”,另外一个是“感性的”。

 

西方学术界也似乎有着同样的思考,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在形容词前面加上定冠词 the,该词就转化成了名词。所以,西方学术界出现了“the aesthetic”这个比较常见的术语。比如,国际着名的《劳特里奇美学指南》的第 16 章就以此为题,它开门见山地指出:“审美”这个术语最初由 18 世纪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嘉滕所使用,用来指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所得到的认知,也就是感性知识。他后来用它来指代各种感觉器官对于美的知觉,特别是对于艺术美的知觉。康德继承了这个用法并将这个术语运用到对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判断上。最近,这个概念再次扩大了内涵,它不但用来修饰判断或评价,而且也用来限定属性、态度、体验和愉悦或价值,它的运用也不仅仅局限于美。

 

审美的领域也比审美上令人愉悦的艺术品领域要更加宽广:我们也可审美地体验自然。……本章将首要地聚焦于审美属性和审美体验,关注人们在感知这种属性或产生这种体验时,是否涉及一种特殊的态度。简言之,审美态度、审美属性与审美体验这些概念是相互界定的概念。

 

这段话言简意赅,涵盖了西方美学从鲍姆嘉滕直至当代自然美学(或环境美学)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它给我们透露的学术信息非常丰富,主要有两方面:一、“审美”绝不仅仅与“美”或“艺术”相关,特别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崇高”就与“美”无关,而是与“美”并列的一种审美形态;二、要想准备理解“审美”的含义,最佳的途径就是解释它作为形容词所修饰(或限定)的那些美学核心术语(或范畴),诸如审美态度、审美属性、审美体验等——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些术语的内涵,我们就理解了“审美”这个词的内涵。也就是说,包括“审美”在内的这些美学术语其实是一个“家族”——美学术语家族,其内涵就像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的关系那样,必须互相界定。比如说,只有通过“丈夫”才能界定“妻子”,反之亦然;只有通过“兄长”才能界定“弟妹”,也就是说,美学术语所包含的内涵不是一种柏拉图式“本质性”定义,而是维特根斯坦哲学所说的“关系属性”。考虑到这些概念的“互相界定性”隐含着一种“诠释循环”,《劳特里奇美学指南》“审美”一章的作者从“审美属性”开始本章的讨论。笔者认为,这种理论思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一旦我们理解了审美态度、审美属性、审美体验等术语,“审美”一词的内涵就不难理解了;而一旦我们把握了“审美”的确切含义,它与“美”“艺术”的关系就不难把握了;最终,我们就会更加深切地把握“美学”作为“审美学”的确切含义——笔者坚信,上述思路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远远胜过恪守柏拉图式的“美的本质”、时时刻刻围绕着“美”来展开美学思考的那种美学门径——西方古代、中世纪美学与现代美学之间的历史分野就在于此。简言之,将柏拉图式的“美的本质”问题转化为“审美”问题,才是鲍姆嘉滕对美学的最大贡献,尽管他远远没有实现他学术上的雄心壮志。

 

纵观整个美学史会发现,美学曾经先后讲过希腊语、拉丁语、德语、法语、英语等,20 世纪之初开始尝试着讲汉语。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的组词方式和表达方式独具特色,从而使得汉语美学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混乱:没有明确标志的词性变化,使得汉语美学无法清晰地区分名词“美”与形容词“美的”,进而无法区分“美的对象”与“审美对象”;混淆了“美”与“审美对象”之后,又衍生出“美感”特别是“美感经验”这样内涵混乱的术语;按照动宾词组的思维习惯将“审美的”(即“感性的”)拆解为动宾词组“审 - 美”,导致一部分汉语美学固守“美的本质”这样的古希腊形而上学命题而无法进入“审美对象”这样的现代美学视野;追求简洁的表达传统使得汉语美学将“审美教育”简称为“美育”(即美的教育),从而严重曲解了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的根本意义。汉语美学的独特贡献在于凸显了“审美的”与一般“感性的”之间的区别,使得汉语美学有可能更清醒地研究美学的阿基米德点;同时,由动宾词组“审 -美”衍生出来的“审 - 丑”则有助于美学解释现代艺术。但是,这些根源于汉语语言特点的理论混乱使得汉语美学长期陷入理论窘境,严重制约着中国美学与国际美学的对话交流。

 

简论作为中国美学研究方法的“反译”已经有许多着名学者谈论过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笔者认为,美学研究可以视为安身立命的一门“手艺”,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做法。笔者的做法是“古今中西的互动诠释”——理想的美学形态(今)、中国美学(中、古)与西方美学(西)的“互动诠释”。

 

上述方法所隐含的前提是中西美学的平等对话。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直到目前为止,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之间的平等对话依然是一个学术梦想,甚至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梦想;无可争辩的事实依然是:我们目前依然必须大量引进西方美学,而中国当代美学被西方引进的情况则凤毛麟角。

 

引进西方美学的主要方式是翻译,也就是将西语美学翻译成汉语美学。有鉴于此,笔者这里尝试着提出一种方向相反的研究方法——“反译”,也就是把我们汉语美学中的关键词尝试着翻译回到它所来自的语言,至少是国际美学通用的工作语言英语,看看这中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异或歧义。试举一例。上文已经提到,汉语美学的关键词“审美”本来译自英语的 aesthetic,但是,受到汉语动宾词组组词方式的习惯性影响,汉语美学通常将“审美”理解为一个动宾词组——“审 - 美”,意思是“欣赏美”。

 

为了检验我们的理解与接受是否准确,“反译”法就会发生重要作用:把“欣赏美”翻译成英语,一般的表达将是如下一个短语:to appreciate beauty。仅仅从直观上来看,这个短语与 aesthetic 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从“翻译”到“反译”,就会很容易地发现中西美学在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歧义,就会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理论混乱。

第2篇: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一、识画

所谓“识”,一般指认识、了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称之为“识画”,也就是让学生了解范画。要求同学们在正式动笔作画之前,先对范画的布局、景物、色彩、内涵等认识一下,从中得到美的感受。例如,教学《美丽的热带鱼》,首先让学生观察范画,并围绕画面提出几个问题:画面上画的是什么,背景有什么,背景有什么特点,等等。问题提出之后,再要求学生识明图意,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识画”,促使学生加深对画面的感受,并由感受导入理解,让他们在形象、感受、理解中来回碰撞,从中提升各种能力。通过“识画”,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使他们对教材范画有深刻理解,从形象思维到抽象的概括,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议画

在了解图意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讨论交流,并且要求他们对范画的内容进行探究。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探究”只能是浅层次的。例如,学生在讨论交流《美丽的热带鱼》画面背景时,讨论为什么要用淡蓝色,用哪种方法能使“鱼进水”,如何处理。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利用他们急于求知的欲望,在黑板上作三种背景色的画法(斜涂、竖涂、横涂)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适合画水。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美术的基础知识,又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同时为“练画”作了准备。“议画”之后,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描绘技能。

三、助画

助:指帮助,每课教学都会有重点和难点,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如教学《美丽的热带鱼》,由于学生年龄小,绘画技巧差,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借助基本形来完成。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例如,神仙鱼的构造是由两个三角形拼接组合而成,但其位置的变化,形状的变形可以演变更多的姿态。这时,运用活动幻灯片让学生随意拼摆,教师加以讲评。不仅可以了解神仙鱼的身与尾、头与鳍各部位的位置关系,而且启发学生还可以用哪些基本形摆出其他种类的热带鱼,这样不仅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绘画技巧,并为“练画”作了准备。

四、练画

在“识”“议”“助”之后,随着学生知识方面的积累,引导他们把学到的一些知识、技巧运用到课堂作画中,这是整堂课教学效果的巩固提高阶段。如《美丽的热带鱼》,学生画鱼的大小与位置等问题,还需教师在示范画中解决。因此,边放活动幻灯片边演示画法,让学生学会画法。在“练”时,教师还为学生创设情境,播放小河流水声,让学生入画。教师还要及时纠正学生在作画中所出现的差错。

五、评画

“评”,既能了解教师教学效果,又能反馈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情况。同时,在评的过程中,学生又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技法。

美术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两大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欣赏美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后,就可以指导学生去创造美。也就是说只有学生掌握了审美标准,知道什么是美,才可能去创造美。为此笔者把学生带到野外,去感受自然美,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告诉他们,要让家乡更美,只有靠我们动手去改变她,要改变她就要有科学文化知识,就必须努力学习。而美术作业笔者则要求学生一定要整洁,要美,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实践证明,“识、议、助、练、评”五步教学法体现了“三主”教学思想,使小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不单单是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的过程。

第3篇: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专业修养 想象 实践 创造力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影响到了一生中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点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事实上在我们对学生就业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学生的专业修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体现。正在进行中的新课程改革也同样提倡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审美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使学生拥有较好的专业修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的,无穷无尽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它。

教学中,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如早晨,那迎着你上学的澄碧如洗的天空,灿烂的云霞,辉煌的朝日,欢飞的鸟雀,晶莹的露珠;还有那雨过天晴曾出现的彩虹,这样的美,你们是否有感觉到呢?正如美学家王朝闻所指出的:“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不仅风景是美的,那动物也是美的,如长颈鹿身体构成特殊,它伸长脖子抬起头有6米多高等;还有那“缩龙成寸”的“一寸三弯”的盆景艺术在造型上也是很美的。当我们欣赏音乐、听到的不是各不相干、没有意义的音响,而是由节奏、旋律、音色等有机构成的,富有表现力的乐章。欣赏绘画、雕塑,看到的不是杂乱无章的线条、色彩、形体的拼凑,而是可以直接感知美的形象,进入美的领域。

审美感受要从整体上感知事物的美,但不是把客观事物巨细无遗地复印在头脑里。人们的审美感受力的高低强弱,归根结底是由、后天的社会实践决定的。马克思指出,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在“从对象上展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同时,“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也随之发展起来。美是社会的产物,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这就决定了引导人们在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直接接触美的事物,进入美的境界,以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和兴趣。比如组织学生郊游,野外写生,让他们尽情接近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园林、花草等景物,通过直接观察生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亲身体验和反复比较那变幻无穷的色彩,具体感受认识它们不同形象特征的美,使审美感受力逐渐丰富、发展起来。一个足不出户,死守书本的孩子,对美的感受能力必然是贫弱的。

同时,也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才能促进对事物的感知美和领会美,否则会存在破坏美的现象。如校园的花圃很美,让他一踩一折;大楼的白墙很干净让他用脚一踢,泥土印在墙壁上等等,不就变得不美了吗?所以培养学生有健康的思想素质也是必要的。总之,要从不同的侧面引导学生感知周围世界的美,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感觉力。

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包括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甚至称它是“人类一切功能中的女皇陛下”。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

例如,月亮的美,使人浮想联翩。以李白赏月来看,他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相似联想;待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把明月和故乡联想在一起了;当他说:“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的诗句时,已是用来抒发自己辞亲远游追求理想的感情,对月的欣赏的地步已进入想象境界了;到了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赋予月亮以生命,达到“物我两忘”的地步;他在晚年更写了“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这种超凡脱俗,富于哲理性的诗句。可见,没有想象和联想,就不能进入真正欣赏的阶段。想象在审美判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呢?

首先,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接触自然,热爱生活,怀着纯真的感性亲近自然和人生,留神观察,才能发现、挖掘出生活中更多更美好的东西来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美的世界之中。

其次,要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想象是客观的,但不是随意的;是自由的,但不是想入非非的。人们虽然由于生活经历、思想情感、个性气质的不同,给想象染上浓厚的个人色彩,但总还是要受到客观事物制约的。如我们可以把一棵苍劲挺拔的古松想象成一位高风亮节的老者,却不可能把它看成是一位苗条俊秀的少女;不能把春风摇曳的垂柳想象成一个粗壮有力的彪形大汉。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事物审美对象的特征,想象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方向展开。

第三,要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发明创造”。想象依托于记忆,记忆幻化为想象。如白居易把琵琶声描写为“大珠小珠落玉盘”,“听声类形”,把无形的声音想象成有形的物。审美活动是直观形象,包含情感的,因而审美想象与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的关系甚为密切。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大量生动的形象,如体育运动、舞蹈,动物跳跃的形象等等,通过想象、综合、加工、创造新的形象。形象记忆愈生动,情感记忆愈真切,想象也就愈活跃。所以,要教养学生尽可能地积累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情感,增强记忆力,提高想象力。

三、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说过:“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因此,审美活动不能光靠感官的直觉,还要靠心灵的思索,理论的知识,理性的引导。

认识和理解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人们对审美对象的评价上,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时,一方面要“入乎其内”进入“角色”,通过感受、体验,被对象所感染和吸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另一方面又是要“出乎其外”,即直接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同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进行理智、冷静的分析和思考,正确、深刻地理解对象的内容和性质,使欣赏活动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把共鸣与鉴赏统一起来。

例如,当我们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上接第56页)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的时候,她的脸、胸、手像浮雕一样给人们立体感,仿佛活生生地就在眼前。特别是她刚刚开始的微笑,除了表现出她的端庄、娴静和温柔以外,还卓越地表现出那心满意足的内在喜悦,以至成了有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如欣赏素描作品《血衣》,是画家王式廊多年精心创作的,他以完整的构图和众多富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再现了运动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深刻反映出中国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冲突,是一幅思想内容和艺术完美的结合的历史画。

当观赏几朵牡丹花,同阅读一部《战争与和平》,认识或理解在其中的作用的不同不是很清楚吗?这样,教师在培养学生对审美理解时,必须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才能善于辨别美和丑,培养学生自觉地摒弃和反对丑恶的东西,热爱并接受美的陶冶,从而不断提高审美理解能力。

四、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美育教育不只是培养人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创造力。高尔基说过:“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审美过程中,人们观念中形成的美妙的构思,还是属于认识性的东西,还必须自觉地运用技能技巧,进行实际创造,以物质形式来表现出来,才算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例如,在上手工制作课时,把纸张折成各式各样的(如鱼、鸟、狗、羊、面具等)小工艺品,并且在折叠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审美创造意识,学生通过看到普通的纸张并不美,但折成小工艺品后就很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提高他们创造力。

审美创造不可能凭空进行,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依据。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劳动创造了美。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总是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产品,美的生活,美的世界。比如音乐用声调旋律,绘画用线条色彩,舞蹈用形体动作,文学语言来表现等等。所以,艺术的物质媒介规范着艺术的内容,决定审美创造的手段和技巧。

第4篇: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摘 要:中国企业想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之际立足国内,走向世界,获得更加稳固的生存权和发展机遇,培养一批具备“异文化理解”理念的企业家是很有必要的。本稿将围绕着日本企业家神林章夫先生的跨国经营理念中最为重要的“异文化认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国际交流;异文化认识

进入WTO后,我国企业经济领域已全方位对外开放。这意味着在一个共同的经济贸易游戏规则之下与更多的国内外竞争对手展开更为激烈的角逐。中国企业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来到之际,真正想取得生存权和发展机遇,走出国门扩展经营范围于海外,就有必要铸造一支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家队伍,培养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企业家精神。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家精神中的“异文化理解”又是相关中国能否在短时间内创出众多跨国企业,培养出精通于跨国经营的企业人才的关键因素。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掌握“异文化理解”的技巧?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企业家队伍而言,世界各国企业经营典范中,与我国同属汉字文化圈,文化风俗有着许多相近之处的日本,无疑是最值得研究的对象。本稿将通过对日本企业家神林章夫先生的理念(“异文化理解”)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中国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神林先生是学者出身的日本当代知名企业家,曾任茨城县第二大企业集团卡斯美公司总裁。在日本他是一位传奇人物,一举一动常常会引来媒体的关注。而且,神林先生对经济、历史、文化、社会不乏与常人不同的独特见解。就是他那独特的文化理念与哲理思维促成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并使他的“异文化”认识在跨国经营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异文化”认识与普遍价值

神林先生认为: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实现相互理解是超越国家范畴的人类最为单纯、普遍的愿望。可以说,国际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正是由这种普遍理念支撑着。像“民主主义”、“和平”、“共生”这样的概念都是贯穿于世界各国的理念,体现着国际社会中“普遍性”。 对于个人而言,相关“普遍性”的理解难免会有所差异,但是,人类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创造出更多世界范围的“普遍性”,达成对这种“普遍性”共识,才能实现长期的和平与共存。神林先生主张: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应积极去推动国际交流,促使“异文化认识”的实现,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普遍性”,为实现国家间友好发展作出贡献。

早在80年代末,时任信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的神林先生已经开始积极地接受外国留学生,把“国际化”作为日常性的大学活动。这么做的理由不仅是为了满足亚洲各国年轻人的要求,也是为了 “世界经济一体化”而做准备,早一步让本地学生接触到“异文化”。 神林先生觉得,暂且不论学习的技术和水准高低,在社会问题意识、生活态度、外语等诸多方面,可以从留学生身上学到有用的知识。他期待着国际交流交流可以从年轻人开始。而且,深信“国际交流”可以超越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差异,创出真正的“国际文化”以及“普遍价值”。

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异文化理解”

《日本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中写到“通过美术的国际理解是文字、语言所不能比拟的有效的表现手段。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的优点的同时,又能达到理解他国的文化的这个目的。”神林先生同样认为:理解国家间的美术文化的异同,在培养尊重各自的价值的同时,积极地去了解对方是“通过美术进行的国际理解”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在神林先生的指导下卡斯美集团举行了数十场的国外美术展,其中《澳大利亚土著人(Aborigine) 绘画展》是当地媒体报道最多,规模和影响也比较大的外国艺术品展览。

在卡斯美总部大楼这座现代化建筑物里举办以狩猎生活的沙漠土著人的画展,这个想法本身显得很独特。神林先生希望“澳大利亚土著人绘画展”可以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与“异文化”实现共存的重要性 。

起初,西方人对“难以理解”的土著人大开杀戒,并试图肢解他们的传统社会。但现在的澳大利亚政府开始着保护土著人的政策。这种状况的出现,不可否认,土著人进行的长期斗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随着澳大利亚国内人权意识的提高,大部分现代人开始接受和理解土著人独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澳大利亚主流的白人社会摒弃了偏见的束缚,选择了坦诚面对土著人社会。这一过程中澳大利亚人用自己的觉悟来改善与“异文化”---土著人文化---的关系,努力去接受和理解对方。同时土著人也积极去适应现代社会,成为了澳大利亚大家庭中行使公民权利的一分子。“澳大利亚土著人绘画展”不仅展现给观众艺术的品味同时讲述了人类社会那段痛心的历史。

神林先生在展览会开幕式上指出:各种文化都是个别的、特殊的,有价值的。认识文化的特殊性,才能创造出更多富有个性的国际社会,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才会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感其所感、视其为人、不枉自轻视,虚心接受异文化”才能顺利地推进国际文化的交流。他还特别强调了“有必要与有着思想差异,认识差异的企业、消费者进行交流”。这一过程需要坦诚相对,不被偏见所束缚,这样才能保持思想的柔软性,赢得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结语

第5篇: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解释学美学;怀疑精神;新理性精神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20世纪西方美学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画卷上,可以被看作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时期的美学与古希腊时期以及德国古典美学相比,流派众多,百家争鸣。纵观20世纪的哲学发展,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20世纪西方主要的哲学流派几乎都是以对理性的颠覆而登上思想舞台的,与此相应的是,20世纪西方主要美学流派也几乎都是以对黑格尔理性主义美学的诘难而发源。因此我们可以说,非理性的崛起是20世纪西方哲学,美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在这些纷繁耀眼的思想中,迦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则从分析审美经验出发,探寻“意义―理解”框架,带来了美学领域的新发展,给美学揭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空间,在美学发展史上贡献巨大。

“解释学美学”,顾名思义,其美学思想也即是解释学的美学思想,因此,意义问题始终是迦达默尔探索美,探索艺术的出发点。迦达默尔在自己的美学思想中坚持美、真统一的思想,他认为要走出对美的形式主义理解的困境,只有重新确证美本身固有的真理要素,以及艺术本身蕴含的认识价值。迦达默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其“怀疑精神”和“新理性精神”。其“怀疑精神”使他的解释学美学呈现出20世纪美学的基本特征;其“新理性精神”是迦达默尔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闪光点,他的理性是有限性的人的理性,这种新理性是一种自己意识到自己界限的理性,是一种自我限制的理性,他的“新理性”精神的出现,为二十世纪悔暗悲观的非理性潮流增添了一些亮色。

一、迦达默尔美学思想的主线―坚持美、真的统一

西方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康德,他著名的美学观点是“美是一种合目的的形式。”他认为在美活动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认识,人只是对审美对象的形式感兴趣,而且审美的愉快是一种无功利的、自由的、超然的愉快。迦达默尔认为康德的美学始终没有超越自然美与趣味的立足点,始终停留在对美的形式化和先验化的理解上,这种理解使得对作品的目的、作用、内容、意义作为非审美性的因素被剥除掉了,而这些因素却恰恰是作品实现其真理性内涵的主要基础。迦达默尔认为美不在于感性形式的合目的性,也不在于任何主体的主观性的非理性冲动,美就是存在的真理的显现,更准确的说,是此在世界的真理的显现,在美中打动人心的是生活世界的真理。仅仅对美的形式主义进行理解,会陷入荒谬的困境。为了阐述美与真,艺术与认识的本真关系,迦达默尔将亚理士多德的摹仿论吸收进来,认为一切艺术都是一种摹仿,艺术通过摹仿展现此在的真理。为此,迦达默尔提出了自己美学思想的基本观念,“艺术就是认识,并且艺术作品的经验就是分享这种认识”,[1]同时,迦达默尔也接受了他的好朋友海德格尔的真理观,认为没有任何真理是彻底的无蔽,存在的显现自身不可能一览无余,真理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敞开的、明显的和可以理解的。

在柏拉图和黑格尔的美学中,美都是被作为世界的真来理解,只不过在柏拉图那里,理念世界之美只能借助于对个别美的事物的感受,在所谓的迷狂状态中去回忆美本身,回忆起永恒的理念世界;而在黑格尔那儿,在美的事物身上,理念显现自身,又同时遮蔽自身,人在美的事物身上所能体会的,即是世界的真理,又是世界真理的一部分。在柏拉图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里,迦达默尔看到了至关重要的两点:首先,两者都肯定了美的存在,并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进而将美与真联系起来;其次,两者都认为美的具体事物分有美,但不能代表美的全部。这两点事实上也是迦达默尔美学思想的核心。

迦达默尔相信美的存在,并将其归为真,相信人能获得一种真正的审美经验,并且把这种审美经验当作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调解,当成一种真实生活的许诺,“在现实的无序中,在它所有的不完美、邪恶、错误、极端和宿命般的混乱之中,真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遥远和不可企及的,而是能够相遇的”。[2]美是谬误通往真理的桥梁,是现实通往理想的通道,只有在审美的世界里,一个真实的世界才会完美的呈现在你我面前。

二、从审美经验出发的怀疑精神

20世纪的西方美学,伴随着理性精神向非理性精神的转换,近代形成的以主体占支配地位的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也随之土崩瓦解了,从理性主体(我思)到非理性主体(以意志、生命冲动、绵延、直觉、本能、情感、潜意识等为本质),这样一种时代精神的呈现不是偶然的,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最根本的是原因是20世纪资产阶级在启蒙运动中提出建立“理性王国”的社会理想的破灭。透过20世纪纷繁复杂的思潮,迦达默尔把20世纪的哲学基础概括为反对一切独断论的怀疑论,他说:“在我看来,20世纪最为神秘,最为强大的基础就是它对一切独断论、包括科学的独断论所持的怀疑主义”[3]。既然迦达默尔在此把怀疑论当作20世纪的哲学基础,显然也应该包括在他的解释学美学之内了。

三、新理性精神

迦达默尔生活的时代经历了两次席卷全球的战争,很多学着认为20世纪的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个时代丧失了理性,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力。如何去恢复一种被冲断地理性传统,这在迦达默尔看来是二十世纪的当务之急。他说:“我们并非以理性的名义说话。自称以理性的名义说话,这就是一种自身矛盾。因此,理想化就在于认识自己观点的界限,而只有知道了这一点才能达到更为准确的观点,如此发展下去,永无穷尽。“理性就在于,不要盲目地把理性作为真的举止,而是要批判的对待理性。理性的行动总是一种启蒙的行动,而不是被绝对地被设置的新理性主义的教导,并非在于认为自己对一切事物都比别人知道的更多―理性总是被理解为经常对自身和自己的条件进行自我解释。”[4] 总之,这种新理性是一种自己意识到自己界限的理性,是一种自我限制的理性,它不盲目地把任何观点当作真理,它总是对任何观点的有限性和条件性保持清醒的认识。新理性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它首先排除了让意志,情感,本能等心意能力成为主导原则的可能性,但它并不因此回到先验范畴,回到主客二分,回到主体对客体的对象化,而是回到语言,回到对话,所以新理性归根到底是一种知道自己界限的理性,是一种自我约束的理性,是一种不同于近代独断论的理性。迦达默尔希望借助于这种新理性精神,使社会重新恢复到一种理性的交往状态,一步一步走向每个人的自由。

四、迦达默尔美学思想的意义

迦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思想捍卫了美与真理,艺术与认识的本真关联,捍卫了亚理士多德摹仿论的艺术价值。在20世纪西方美学对理性彻底怀疑的时代,在人们普遍对美的存在的怀疑,以及对美的本质的怀疑的时代,迦达默尔不但坚持了美在艺术中的存在,还力图恢复被康德美学中断的美与真的关联,在摹仿论的基础上统一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这是迦达默尔美学为20世纪西方美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尽管迦达默尔美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但它却以独特的美学精神对20世纪后期甚至于对现在的美学精神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注释:

[1]迦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144页。

[2]迦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610页。

[3]迦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28页。

[4]迦达默尔著,夏镇平译:《论理性的力量》,《赞美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1~62页。

参考文献:

第6篇: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一、通过培养学生敏锐的书法审美感知力丰富和发展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1、培养学生欣赏书法美的兴趣。审美兴趣书法审美活动中的动力源泉和书法审美行为的先导。具体方法有:一是教师进行书写示范,让学生感受示范字的形态美。二是展示和点评学生中的佳作,在班上形成积极和浓郁的书法艺术氛围,从而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兴趣。三是欣赏名家名作,让学生知道美在何处,产生追求书法艺术的想法,交流自己赏帖的感受,孕育对美的向往。

2、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书法的美。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临帖、书法创作的体验对学生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敏锐的书法审美感知力具有重要作用,并为丰富和发展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3、让学生大量接触书法作品,指导他们感受书法生命力的种种模式。书法的生命意味与活力体现在气韵的周流与血脉的贯通。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地赏玩各种书体的典型代表作品,去积极主动地感知书法创作和书法作品中蕴含的生命力。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感知一幅作品的神采气韵,从整体上着眼分析其结构布局全貌,熟悉整饬的布局美和错综的布局美模式;平衡对称、多样统一、对比照应的结构美模式。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入微观考察,进行一字一画的形体审视。从质感、力感和势感几方面分析其线条美;从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方笔与圆笔、轻笔与重笔疾笔与涩笔等角度体会其用笔美。这样,学生逐渐将书法特有的运动模式和构成结构内化为自己的感性认识、自身的倾向和习惯,便可以有效地培养起敏锐的书法审美感受力。

二、通过培养学生丰富的书法审美想象力丰富和发展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1、不断增加和丰富学生的“内在图式”储藏。“内在图式”是以信息形式储存在大脑的各种意象。书法作品的一画一字、一行一幅,都具有图画美,称得上是一幅幅图画。学生应该将所学书体的典型的点画、字形、章法等图式烂熟于心,这样自己的书法创作想象才有根有源、有意象可用,书法审美的心理结构才能有效地构建。

2、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联想。联想对于书法美的感知、增进书法美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书法作品的形式美联想到“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唐・孙过庭《书谱》)如此的联想对丰富和发展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大有裨益。

3、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审美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审美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学生根据所欣赏的书法作品的要素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审美新形象,这个过程就是再造想象,而学生独立地创造审美新形象的过程就是创造想象。这两种想象相互联系和渗透,但不是任随学生胡思乱想,而是需要在教师启发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汲取养料,从优秀多姿的书法作品中获取灵感,从长期的书法审美和创作中获得经验。

三、通过培养学生浓郁的书法审美情感丰富和发展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离不开情感,书法审美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情。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引导学生对书法艺术表现的民族深层意识和文化结构的理解。书法课不能混同与写字课,书法审美要从表入里地深入理解其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取向、审美追求、文化意蕴等等。以表现辩证、和谐的思想为例,用笔、结字、章法无不充满着辩证关系。运笔有起有止、有缓有急、有静有动、有轻有重、有虚有实、有强有弱、有偏有正、有藏锋有露锋、有转折、有映带、有回环,运用起来亦阴亦阳,变幻无穷。每个字的笔画有尊卑主次,有方圆有收放,笔画之间有进退和礼让,如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相处。篇章和结构,犹如一个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关联,既跌宕起伏,又秩序井然,浑然一体,蕴含着和谐之美。

2、引导学生对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时代精神的理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书风,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不同的书风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以颜体为例,颜真卿之书丰腴雄厚,篆籀笔意,气象正大,含弘光大、雄强宽博的美充分彰显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是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济世精神的最好体现。

四、通过培养学生透彻的书法审美理解力丰富和发展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1、指导学生对不同的风格进行理解。学生在对书法的形式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还需要对不同的书风进行深入理解,体会各种流派、不同书家的不同风格的美。首先,对于不同书体的特点和美感,行书需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其次,学生对于具体的书家和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赏析,理解和感悟其中的简约美、中和美、气韵美以及自然与工巧、方正宇圆熟、丰润与瘦硬、宽博与紧结、雄浑与阴柔、刚健与秀逸、古朴与飘逸、醇和与险境劲、怪奇与端庄等不同风格的美。

第7篇: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功能分配;审美情感;陈述性;感受

中国式素描概念功能分配是指特定的区域内每种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相应地承担那一部分责任,并发挥其引导作用而收到效果的一种方法。它同样适用于艺术教学中基础教学的尝试。基础素描从字面上来理解即为基础,是引入艺术领域入门的一种课程,它所承担的主要方向就是快速引导学生掌握形体规律、透视法则、构图原理等一般性美术常识。如果单这样去认识素描,那是大错特错的事情了。这里我们指出的功能分配原则是在基础素描教学过程特指的功能细节,它能够缩短学生在了解本专业过程时出现的偏曲和扭曲认识,使他们开始学习时就以本着自己专业为出发点,缩短学生的适应周期。对于这样的出发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归纳,应该着手以下几点进行指导和灌输:首先,强调基础素描中功能原则。学会利用相同因素中不同的单一性区别,并用固定概念进行条理性疏导和反馈。

过去的艺术教学中的基础教育就是以素描作为切入点,从而理解和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但是提到什么专业区别,并加以分类指导,好像就无所适从了。对于理解和描绘美的形式法则,只有交给时间让学生悟性慢慢地体会和佐证了。依从这样的含义,就是把不同专业做相同处理,这是徒劳无用的,容易使学生在基本的基础上犯下“致命”错误。那么,如何来解决这样真实存在的问题呢?只有利用基础素描的功能原则,并区别对待不同专业,就是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使学生能够在根本上清晰专业本质和研究方向,传递和建立自身的审美情趣和认知体系。这种带有功能分配的素描,才会发挥其最大作用。如环境设计专业应教授的是空间的分隔、功能的建立、内型与外形的切割和组合关系、叠加关系、推移关系等不同形体通过透视组件的作用关系,具体强化空间的性质和变化,以及空间美学思想。室内设计专业的讲解就要在二维和三维转换上大下功夫,注重讲解物体材料学、材料加工学和美学。形式美学上深入讲解,以及人对不同材料的表面机理作用在心理上的反映。产品设计家具方向专业的基础讲解更强调个体和个体之间的组合关系、结构连接关系、制作过程中阐述的形式美法则,在尊重个人情感的同时,如何表达文化的差异性,有目的的讲述理性的、科学的、韵律的美感。平面设计专业在讲解基础时候时刻灌输画面构成原理、分割原理、平衡美学等构成思想、作品的情感反馈的由来和出处等等。因为园林设计专业具有它的特殊性,它是关于美学结合的综合学科。

所以在讲解基础素描过程中更要具有针对性,要把这个出发点真实有效地还原出来,让学生们能真实感受到这个专业的特点。因为它是理性美、空间美、形式美、民族美的综合载体所在。讲解基础课时应注重强调第一是站在民族的高度上来看待这个专业,让每个学生把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展现出来,并且借助形式美学表达在画面的一个过程。基础素描永远是手段,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手段来传递一种精神。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本专业在理解深度上有所提高,不至于满头雾水,越学越“混”了。其次,强调基础素描功能分配中合理分配原则。在长期第一线基础教学中发现,对于素描的概念和意义,学生有时弄不懂,总是认为素描是素描,专业是专业,二者之间没有表象的必然联系。这就涉及到素描教学中的分配原则。何为分配?即是在教学过程中素描的基础讲解,过渡到专业讲解之间的衔接和时间点的分配,以及对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必然的、隐性的内在必然联系讲解自然过渡,使学生能够很快地从单一素描理解向专业理解主动过渡,形成教学的良性发展。缩短对基础素描课浅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认知更加理性和主动感受。所以,要从教学实践分配原则出发,合理安排基础教学实践。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把基础课作为进入艺术设计领域的一把钥匙,并用大量的事实加以说明基础的重要性。古人云:师者授人规矩,不授人技巧。技巧是手段,是方法。是指导每个学生通过一种实践将自己的见解、感受进行二次加工的技巧,并通过组合,加减,推移,取舍而形成作品的手段。这就必须要求同学们能够分清基础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它使我们从最初、消极、广性的认识问题,表达问题中剥离出来,强化个体的二次消化、个人的直觉描述和独特的加工方法。这是我们做形式美的要求,是特殊专业的要求,是展示自我魅力的要求。所以,应积极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技法、工具、材料的使用,从而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和语言、技巧,并加以纯粹化,这是基础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这种尝试性分解针对性基础素描训练,学生比较容易发现自己的长短处并具有集中性解决单一问题的可能。其二,素描教学的形式多样化的讲解,尤为重要。能把素描教学用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阐述出来,并且带有强烈的本土文化色彩加以分析,比较,总结,从教学的广度上来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意识形态都有真实美、表现美,素描也不外乎是一种文化主张,势必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并且反应这个文化内核,所以在讲解素描基础课程时候一定是有侧重点的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基础课的作用不单单是基础,也是增加自身综合修养的必然手段,它也有情感,是带有情绪描述的语言,是能够表达你所有情绪的最佳方式。在这里,素描基础课程就更加的深入,更加的宽广,更加展现出它的多层维度,从而完成基础到专业领域的主动跨域。

总之,基础素描教学实践中功能分配原则讲解是有必要的,是符合现代教学理念中关于深入理解素描有效方法之一,符合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对功能分配原则应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变化在于把握。既要让学生客观地理解基础的涵义,又要让他们感性的认知。既要把基础素描课作为一门专业课的敲门砖,又要学生们知道它本身就是一门独具魅力的学问。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论美的精神[M].

[2]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

第8篇: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一、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江苏大部分地区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地方甚至不开设美术课,更不用说美术欣赏课了。而且美术教师理论水平普遍存在着缺陷,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美术欣赏课模式单调,无法调动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美术欣赏课不被重视,语、数、外等主课业挤占了美术欣赏课的空间。

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十分沉重,语、数、外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挤占了大量美术课的时间。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涂鸦两笔都很感兴趣。对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100%的学生喜欢上欣赏课(40%的学生是抱着放松、散心的心态上美术欣赏课的;60%的学生是冲着欣赏课能看到很多漂亮的图片和听到有关作品和作者的故事上美术欣赏课的)。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喜欢上美术欣赏课。而由于美术欣赏课被挤占,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得不到满足,所以时间长了兴趣也随之减少。

(二)美术教师的配备是制约美术欣赏课发展的“瓶颈”。

美术欣赏课应由接受过高等或中等美术教育的专业教师担任。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尽管有的教师是专业毕业,但由于对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理论理解的偏差或偏科现象使其并不真正具备一个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表达方式。因此直接影响了欣赏活动教学,所以美术教师必须“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整改措施

(一)学校领导、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欣赏课。

学校领导应对美术工作强调“内抓课堂普及活动,外抓比赛提高”的工作思路,制定一系列的美术工作机制,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美术工作方法,以高标准高要求指导美术工作。学校领导要以发展的眼光,大胆投入,建立完善美术专业活动室,建立高标准的美术欣赏活动室,配备齐全的多媒体等美术设施。

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让美术欣赏课的内容更充实、有趣味性。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后,应根据教材提供的相关内容,广泛搜集资料,进一步充实欣赏内容,力求使欣赏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让学生乐于接受,是一次具体实践和大胆尝试。

(二)选择恰当的内容,丰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

1.利用网络资源,激发美术欣赏的兴趣。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利用internet网络,寻找有关本课课题的相关作品及资料,让学生一起加入丰富教学内容的行列。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以添加音乐、视频、动画等形式,丰富美术欣赏课的内容,激发学生欣赏美术的兴趣。如:学习《瞧这一家子》时,在导入部分教师可以播放小燕子的音乐视频,这样既可丰富教学的内容,又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为上好本节美术课奠定基础。

2.结合地方特色,开阔美术欣赏的眼界。如:在学习《高高低低的桥》时,可以根据我们所处的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走出教室,欣赏我们身边的桥的形态,通过多角度地欣赏不同的桥,开阔学生欣赏的眼界。

3.填补教材空白,陶冶美术欣赏的情操。如:在学习《奔腾的骏马》时,教师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作者当时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毅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以马为主题,刻画各种铁骨铮铮、雄健昂扬的骏马形象,赋予战争年代的民族气节、精神,而且常常以“迥立向苍苍,袁鸣思战斗”等诗句,来激励斗志、振奋民心。这样学生便会被作者所表现的那种不可侵犯的民族精神和昂扬的奋斗精神所深深感动,积极认同的心理活动因理性参与欣赏活动而深化,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层意蕴的领悟和随之而来的审美愉悦、审美想象。

(三)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课的质量。

1.欣赏与动手、表演相结合。欣赏教学与绘画、表演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绘画、表演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表演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如:教师通过对欣赏作品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的欣赏欲,使他们心情舒畅,表达各自的感想,同时教师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他们亲自动手画一画,进而起到良好的欣赏效果。也可以根据欣赏作品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模仿的动作表演,如:在学习《演个小小猪八戒》时,我让学生表演猪八戒的各种动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让学生对人物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把握。

2.欣赏与音乐、视频、动画等相结合。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可音乐同样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由于音乐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的不断变幻,人的情感的不断变化。所以多媒体的运用给美术教师上好美术欣赏课提供极大的方便和可能。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融入音乐、视频、动画,将能达到有声有色图音并茂,互相配合的强化表现主题的教学目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

第9篇: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一、实施目标教育,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一)以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或看待美术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高中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技能技巧,而且包含更广泛的美术文化,并力求使美术教育所具有的认识技能、情感创造等价值系统得到回复。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中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我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设计与实施,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律,对学生采取分类教学,实现全面发展,避免“一刀切”的认识误区,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的现实水平及个体差异性,进行意向选修,分类编班,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潜能倾向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达到学生能接受、教师所期待的目标。

(二)以帮助学生试图用美术表达自己的理解、希望和梦想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并重视促进学生在美术文化表达过程中对美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感觉的陶冶。针对具体的培养目标,我制定了一个相对活跃的教学思路。

1.观察感觉能力。学生对一具体对象或事例进行表述,欣赏优秀作品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老师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学生。例如:当你看到一个瓶子时你想到了什么?当你用线来进行排列组合的时候有什么想法,面对对象时,你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等等。

2.分析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如: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虚实、色彩等规律性的和逻辑性进行理解分析。

3.理性表达能力。在对事物客观表象的观察理解的基础上,渗透入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表达。

4.个性表达能力。个性教育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肯定学生不一样的观点,关注有新意的尝试,才能促进生成发展,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学生做的、想的都一样,就不可能有发展。

5.心理调适能力。高中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课程紧,压力大,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学会沟通,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6.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美术学习和各种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三)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同时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课业量,以摸清学生的美术表现水平。

二、运用多媒体,改进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属于视觉艺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特别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时,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高,作品数量大。而现有的美术欣赏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有限,并存在画幅小的缺点,加之美术欣赏课的课时少,而学生已不再满足于教材上的介绍,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艺术体验。要解决这些教学中的矛盾,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实现的。欣赏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依赖视觉形式,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许多倍,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例如,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格尔尼卡》的欣赏中,如果只有老师枯燥、单一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认识和理解作品的真正意义和美感,而充分地运用多媒体展示画面,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入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可大大节省讲解时间,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这样能激发学生认知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进入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使视、听感官相互配合,达到一种通感的审美效果,从而领略该作品的艺术内涵。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大量的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占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制约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网络知识于一体,它的应用改变了美术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的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知识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四、通过美术教学,健全学生人格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