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压电力安全规程范文

低压电力安全规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压电力安全规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压电力安全规程

第1篇:低压电力安全规程范文

一、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和接户线改造对改善农村用电环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年以来,新沂市供电公司高流供电所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电网建设计划、规划会议精神,努力为地方“新农村”建设事业提供电力保障,通过努力,该所共完成了79个新农网单项工程的改造和6580余户的农村低压接户线的改造工作。

1.供电质量的提高

在实施低压电网改造后的高流镇高程村,笔者看到:崭新、整齐的塑料计量箱换去了昔日锈蚀、破损的铁皮计量箱,过去,缠绕在低压接户线和套户线上的广播线、有线电视线、电话线等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规划整齐的低压线路。该村党支部书记徐佃松告诉笔者说:通过供电所的线路设备的改造,供电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如今,我村的1400余户用电家庭,70%以上的家庭都用上了电炊具或安装了空调等,电力的发展给我们农民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2.低压线路损耗率明显降低

笔者对高流供电所实施农网改造后的部分低压台变的线损率进行了调查,改造后的台变的低压线损率比改造前有了明显下降,以下是部分改造的台变改造前、后的低压线损率对照表:

通过以上部分台变改造前、后的低压线损率的比较,改造后的低压线损率明显低于改造前的低压线损率。

3.电压合格率有明显的提高

笔者通过调查、统计了解到:通过低压电网和接户线改造,电压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例如大街北变的电压合格率,改造前10月份的电压合格率为:96.03%,通过户表改造,年月份的电压合格率为97.52%,改造后比改造前提高了1.49个百分点。

通过对低压电网和接户线的改造,其台变的电压合格率、线路及设备的安全等都得到了保证,用户的安全用电有了保障,用户从低压电网和接户线的改造中得到了实惠,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农村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现状

在对农村低压线路和低压接户线及以下的配电设施的改造中,目前,大多采用的是“一户一表”改造法(即将低压接户线、计量点直接延伸到用户),改变了以往的计量集装模式。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实际运行,笔者发现:农村低压线路和低压接户线及以下的配电设施(“一户一表”)改造后,对电网安全运行、改善用户的电压质量和居民用户的用电安全等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对农村低压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致使低压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下降。

现阶段,农村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一般采用tt系统,即: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到电气上和电力系统中接地点无关的独立的接地极上。tt系统的故障特点是故障回路电流小,在自动切断供电前,局部故障不会扩大,不会转化为“死”故障,在短接地存在较大的接地电阻。tt系统的防护措施主要是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和过电流动作保护器。

以往的电能计量集装模式的保护方式是: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处安装初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电能计量集装箱处装设二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用户进线开关处装设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

在采用电能计量集装模式下,当属于用户的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首先是装设在用户进线开关处的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进而是二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最后是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处的初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上述的运行方式,在用户发生故障时,由此而引起的停电范围相对较小,故障点容易查找,维修方便。

据笔者现场实际调查、走访发现,当前农村居民用电的状况是:用户的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率低,已经安装的,有的损坏退出运行,有的因为用户家中线路老化,引发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频繁动作,用户自行、人为的将其退出运行,目前,农村居民用户的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实际安装运行率仅在10%-30%之间,有的地方甚至更低。

三、“一户一表”安装模式对当前低压电网运行的影响

在采用“一户一表”安装模式下,取消了原有的二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中间保护),当属于用户资产的用户室内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率低,且无中间环节的二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往往引起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处的初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直接动作跳闸,由此而引起的停电范围扩大,故障点查找难度增加。笔者遇到的一个事例是:某台变的一个用户家庭用的潜水泵电机接地漏电,引起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处的初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跳闸,造成该条400v线路的180余用户断电,用户故障报修、投诉电话不断,而维修人员只好一根根杆塔、一处处t接点、一个个用户排查,花费3个多小时,才查找到故障点,恢复了送电。真的是既增加了维修时间和维修四、“一户一表”安装模式对当前低压电网运行影响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依据gb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dl/t499-《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第5部分“剩余电流保护”、dl/t493-《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等的相关规程规定:农村tt系统台区必须安装剩余电流总保护,对于供电范围较大或有重要用户的农村低压电网可增设剩余电流中级保护;

第2篇:低压电力安全规程范文

关键词:保护接地; 接零保护; 接地保护; 低压配电网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of two different nature of the protection earthing ways, guide the user to select the right to use, as well as in the concrete use should be noticed.

Keywords: protect grounding; Meet zero protection; Grounding protection;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中图分类号:U26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很多的电力用户并不能有效地实施保护接地,有些甚至将电气设备中的保护接地线弃之不用,不仅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而且也降低了供电可靠性,所以有必要对低压电力网的接地保护体系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我国的家用电器大多采用三芯电源线配三脚电源插头或四芯电源线配四脚电源插头,对于三相四线制的电器设备,电器外壳会另附一根黄绿两色的保护接地线,以便在电器工作时实行保护接地。由于现行的公用配电网络中,并没有采用统一专用的接地(或接零)线与之相适应,同时,每一个客户并也不是都具备这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再加上城镇居住条件的客观环境、房屋配电系统设计施工的不规范、供电部门的安全宣传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限制或影响。对于一般的电力客户来说,要想真正能够正确有效地实施保护接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大多数的客户在产品买回去后,往往都是将产品设计中要求使用的保护接地线弃而不用。有些既使采用了一定措施,使用了保护接地线,也往往很难达到规程要求的技术标准,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甚至因此反而埋下了许多事故隐患。这样一来,产品中原本是为了客户安全使用电器,而必须要求客户采用的保护接地,反而变成了摆设和累赘。这就是当前农村低压公用配电网客户端保护接地的使用现状。

低压配电网的保护接地是指为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可防止在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下金属外壳带电时强电流通过人体,以保证人身安全。保护接地又分为接地保护盒接零保护。接地保护就是将金属外壳用PEE【1】与接地极直接连接,其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就是将金属外壳用PE【2】与PEN【3】相连接,其基本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根据负荷分布、负荷密度和负荷性质等相关因素,《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将上述两种电力网的运行系统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划分,分成了TT系统和TN系统。TT系统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TN系统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有直接电气连接。TT系统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C-S、TN-S三种)主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方式。

当前我国现行的低压公用配电网络,通常采用的是TT或TN-C系统,实行单相、三相混合供电方式,即三相四线制380/220V配电,同时向照明负载和动力负载供电。接地保护系统只有相线和中性线,三相动力负荷可以不需要中性线,只要确保设备良好接地就行了,系统中的中性线除电源中性点接地外,不得再有接地连接;接零保护系统要求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确保保护中性线的存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保护中性线与接零保护线分开架设,同时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必须具有多处重复接地。

实践证明,采用保护接地是当前我国低压电力网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但由于保护接地中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使用的客观环境不同,因此如果选择使用不当,不仅会影响客户使用的保护性能,还会影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作为用客户端,要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保护接地,必须正确认识和掌握保护接地的两种保护方式的不同点。TT系统和TN-C系统是两个具有各自独立特性的系统,虽然两个系统都可以为客户提供220/380V的单、三相混合电源,但它们之间不仅不能相互替代,同时在保护措施上的要求又是截然的不同。这是因为,同一配电系统里,如果两种保护方式同时存在的话,采取接地保护的设备一旦发生相线碰壳故障,零线的对地电压将会升高到相电压的一半或更高,这时接零保护(因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线直接连接)的所有设备上便会带上同样高的电位,使的设备外壳等金属部分呈现较高的对地电压,从而危及使用人员的安全。因此,同一配电系统只能采用同一种保护方式,两种保护方式不得混用。

所以客户在选择保护接地方式的时候,除了要明确自己所在的配电系统是那种系统,我觉得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TT系统中客户使用的电器外露可导电部分要全部作接地保护。在TT系统中,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如果不作接地保护,一旦绝缘破损,外壳即呈现有危险电压,人触及后通过人体的电流值,可达数百毫安足以致人于死地。当对外露可导电部分作接地保护时,因装有RCD【4】,可导致电源断开,使人身安全得到保护。

2、TN-C系统中客户所有使用的电器外露可导电部分要用保护线连接到保护中性线上,严禁PE线断线。在TN-C系统中,接保护中性线是为了防止受电设备因绝缘破坏,外壳带电伤人,而将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保护中性线相连接。之所以起保护作用,主要是利用相线碰壳时,产生的短路电流,短路电流经相线—中性线回路,而不经过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使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中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其保护效能要好于接地保护的保护效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稍有疏忽大意,不能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实施保护要求,接零保护系统导致的触电危险性仍然是很高的。如果连接客户电器设备的PE线发生断线或电器设备未连接PE线,一旦发生设备绝缘损坏碰壳故障,不仅不能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反而使得电器设备的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3、规范室内配线。规范客户端的室内配线和安装工艺,严格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电器安装。同一场所的电器进线方式要统一,如配电盘的开关进线为面向配电盘,三相四线从左到右为N、A、B、C;单相排列为中性线、相线。所有电器设备的开关均应控制相线。要特别注意插座的接线要求,必须是:单相2孔插座,水平安装时面对插座的右接线柱接相线,左接线柱接中性线,垂直安装时插座的上接线柱接相线,下接线柱接中性线;单相3孔插座,面对插座的上孔接线柱在TT系统接接地线,在TN-C系统接保护中性线,右孔接线柱接相线,左孔接线柱接中性线;三相4孔插座,面对插座的上方接线柱在TT系统接接地线,在TN-C系统接保护中性线,相线则由左孔接线柱起分别接A、B、C三相。不同电压的插座安装于统一场所时,应有明显区别,且插头不能相互插入。

通过以上的分析讨论,希望能对电力客户在选择接地保护体系时能有一些参考,大家共同努力来提高低压电力网的供电可靠性。

注释:【1】PEE:保护接地线;【2】PE:保护线;【3】PEN:保护中性线;【4】:RCD:剩余电流保护器。

参考文献:

(1)、赵彩虹,《供配电系统(上册 一次部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第一版,P225-P228;

第3篇:低压电力安全规程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引言

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铝”)实施的是工贸行业《电解铝(含熔铸、碳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该标准共有13项一级要素、42项二级要素及194条企业达标标准。创建过程中,考评项目“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明确提出:“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底座、传动装置、金属电线管、配电盘以及配电装置的金属构件、遮栏和电缆线的金属外包皮等,均应采用保护接地或接零。接零系统应有重复接地,对电气设备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应在零线或设备接零处采用网络埋设的重复接地。”而与之对应的考评办法明确规定: “未采用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或重复接地的,每处扣2分(标准分值为5分)”。云铝作为一个传统工贸企业,这样的“接地保护、接零保护或重复接地”随处可见,若此项工作开展、整改得不好,总评定标准总分2000分也只够扣1000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将无从谈起。因此,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工作在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将起到无足轻重的作用。

1 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

云铝历来注重“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管理理念,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ISO1001

2、ISO/TS16949、能源管理体系等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认证,为实现安全、高效、低耗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明确提出,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云铝于2012年启动并创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云铝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始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就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隐患排查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该项工作点多面广,涵盖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关系到生产设备能否正常运行以及人员的安全健康。

2 正确理解和使用保护接地

2.1 保护接地的定义

保护接地分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是为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在实际应用中,保护接地不能跟接地保护、工作接地、重复接地混为一谈。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供电系统中将需要的电气装置导电部分任何一点接地,交流系统中,此点一般为中性点,即发变电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重复接地是为了确保保护安全可靠,除在变电设备中性点处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可在保护接零线及地线的其它地方进行必要的接地。

2.2 保护接地的作用

对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如果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不接地,当设备带电部分某处绝缘损坏碰壳时,外壳就带电,其电位与设备带电部分的电位相同,显然这是十分危险的。采取保护接地后,人体与保护接地体并联连接,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体与人体两条途径流过。因为人体电阻比保护接地电阻大得多,所以流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小,绝大部分电流从接地体流过,降低人身接触电压,从而可以避免或减轻触电的伤害。

2.3 保护接地如何实现保护

接地保护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漏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整定值,一旦超该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是依靠接零线路,使电气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到金属外壳形成单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使得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断开。

2.4 保护接地的适用范围

常用的低压供电系统主要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包含TN-C、TN-C-S、TN-S三种)。《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将TT系统、TN系统适用范围进行了划分,TT系统为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TN系统(即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为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该系统采用保护接地不可靠,一旦外壳带电,电流将通过保护接地的接地极、大地、电源的接地极而回到电源,人体触及外壳时,就会触电,主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专用低压电力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行的低压配电网络广泛采用TN系统中的TN-C系统,云铝多采用TN-C供电系统。

2.5 保护接地的线路要求

接地保护系统只有相线和中性线,三相动力负荷可以不需要中性线,只要确保设备良好接地就行了,系统中的中性线除电源中性点接地外,不得再有接地连接;接零保护系统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确保保护中性线的存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保护中性线与接零保护线分开架设,同时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必须具有多处重复接地。

3 保护接地线的正确选择

3.1 保护接地线的颜色选择

我国过去生产的电工产品,其接地线都是以黑色为标志,这种标志已被淘汰。黄、绿双色是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保护接地线专用色标,已为国际通用。目前,我国已执行国际标准,采用黄、绿双色绝缘线作为保护接地线。我国亦在相应标准中明确规定使用这一色标。但日本、西欧一些国家采用单一绿色作为保护接地线,所以我国出口这些国家的有些电工产品也用单一绿色线作为保护接地线。

3.2 保护接地线的截面选择

我国有关国家标准规定:如果相线截面S≤16平方毫米,则接地线与相线相等;如果相线截面1635平方毫米,则接地线选S/2平方毫米。保护接地线确保无电流通过的情况下,截面还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设有防止外来机械伤害的保护措施;对接地故障电流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

4 结束语

总之,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正确理解和使用保护接地,有利于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保证电气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和保障人身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

[2]电解铝(含熔铸、碳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S].

[3]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S].

[4]盖永革.电工安全技术[J].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第4篇:低压电力安全规程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规程;电气设备;设备保护

中图分类号:TD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4-0097-03

1 概述

《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管理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为国家煤矿安全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

安规中的第九章电气部分,针对矿井供电电源、设备房供配电、电气设备和保护设置、机电设备硐室、井下电缆、照明通信和信号、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和设备检查维护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随着煤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进而相继颁布了许多新的规定、规范、规程和标准,安规虽然每年都在修订,但改动量总体不大,其中有很多概念和定义已经落后。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安规的部分内容写得过于简明扼要,造成现场使用人员理解得不透彻,特别是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地方安全监察人员和设计人员产生概念上的分歧,急需对部分容易产生歧义的条文进行修改。

笔者将对安规第九章电气中的第442、444、453、455、457、464、483、484、491条,提出个人的修改建议,供大家参考。

2 相关条文及修改建议

2.1 安规第442条:关于煤矿主要设备房供电的有关规定修改建议

2.1.1 原条文:“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种设备房的配电装置。向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自救系统供风的压风机、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

2.1.2 修改原因:某矿新建回风立井工业场地原规划建设有35/10kV变电站一座和风机10kV配电室一座,并各自配有值班人员。矿务局业务主管部门为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风机管理人员和变电站运行人员合一。要求将10kV风机启动柜直接挂在35kV站10kV两段母线上,由变电站值班人员负责操作风机。

理由是:该35kV站10kV母线为一级配电,减少了设备房10kV配电室的中间环节,供电可靠性高;且满足安规中要求供电线路应来自各自的变压器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的要求。

笔者认为,该做法存在如下问题:

(1)主通风机是矿井重要的一类负荷,启动设备直接挂靠在35kV站10kV母线上,容易受矿井其他供电回路和变电站检修倒闸操作的影响,单独设配电室,可减少该类影响。

(2)这种做法违反了2009年3月1日起施行的《煤矿主要通风机站设计规范》(GB 50450-2008)第5.0.1条:“主要通风机站应有两回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线路在末端上应相互切换。”

该规范很明确地告诉大家,不管通风机是高压10kV,还是低压660V、380V,主要通风机站应建设有单独的配电室,其有两回电源供电,接线方式为单母线分段。

(3)《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中第4.0.6条:“供配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同一电压等级的配电级数高压不宜多于两级;低压不宜多于三级。”

其条文解释为:“如果供电系统结线复杂,配电层次过多,不仅管理不便,操作繁复,而且由于串联元件过多,因元件故障和操作错误而产生事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所以复杂的供电系统可靠性并不一定高,不受运行和维修人员的欢迎;配电级数过多,继电保护整定时限的级数也随之增多,而电力系统容许继电保护的时限级数对10kV来说正常也只限于两级;如配电级数出现三级,则中间一级势必要与下一级或上一级之间无选择性。”

2.1.3 修改建议:笔者建议,本条该部分应修改为:“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线路在末端上应相互切换。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种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向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自救系统供风的压风机、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线路在末端上应相互

切换。”

2.2 安规第444条:关于井下电气设备有关规定的修改建议

2.2.1 原条文:“选用的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井下电气设备选用规定

2.2.2 修改原因: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是一种没有采取任何防爆措施,用于煤矿井下无瓦斯、煤尘爆炸性混合物场所的电气设备,如井下中央水仓变电所、井底车场、总进风巷和主要进风巷等场所。

根据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安监总煤装【2011】162号)。第七条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为: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瓦斯矿井。安规中所谓的低瓦斯矿井的概念已经取消,只要矿井中存在瓦斯,就是瓦斯矿井。

国内煤矿事故调查专家孙继明教授也多次指出:“低瓦斯矿井井底车场等非爆炸性环境,可以使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但有条件时,宜选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而不使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同时煤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已经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都把提高矿井安全性作为煤矿生产的第一要务。笔者认为,煤矿的开采,应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牺牲矿井安全,达到降低开采成本的目的,实在不可取。经历了煤炭行业2003~2012的黄金十年,煤矿用各类防爆电气设备发展很快,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应用在煤矿井下。采用矿用防爆型设备来替换矿用一般型设备,降低因电气设备非防爆带来的安全隐患,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因此关于电气设备是否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的问题,规程中应及时做出相应的修改。

2.2.3 修改建议:笔者建议,本条应删除矿用一般型设备的使用地点。同时可规定,对条文修改之前使用的矿用一般型设备,可在使用寿命结束后进行更换。

2.3 安规第453条:关于高压断路器选型和校验规定的修改建议

2.3.1 原文:“井下电力网的短路电流不得超过其控制用的断路器在井下使用的开断能力,并应校验电缆的热稳定性。非煤矿用高压油断路器用于井下时,其使用的开断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2。”

2.3.2 修改原因:

(1)井下电力网的短路电流是由地面供电系统的出口短路阻抗和线路的短路阻抗等计算得来,是无法由煤矿企业用户决定的。井下使用的断路器开断能力不应小于井下电网的短路电流。

(2)关于油断路器的使用。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2008年3月11日下发的《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三批)》(安监总煤装【2008】49号)附件第8条中,已经明确禁止井工煤矿使用油断路器,且规定替代产品为真空断路器。

同时《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 50070-2009)第4.2.1.3条规定:“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应采用油质材料。”

近年来,国产高压10kV真空断路器的质量完全满足各行业的使用要求,煤矿井下若继续允许使用充油设备,将带来不少安全问题。

2.3.3 修改建议:本条应改为:“矿井变(配)电所使用的断路器断流容量,应该按照上级变电所的出口短路容量进行校验。井下使用的电缆应进行热稳定性校验。煤矿井下严禁使用油断路器。”

2.4 安规第455条:关于高低压设备保护功能要求的修改建议

2.4.1 原文:“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2.4.2 修改原因:神东矿区从2007年开始,逐步采用微机综保代替以前的继电器保护装置,使矿井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早期投用的矿用隔爆型高压开关柜,配套的北京安华顺城生产的SDZB型微机综合保护器,该装置不分所带的负荷为电动机还是变压器,只具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接地保护,欠压释放和故障报警功能。

按照国家《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要求,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馈出线等高压出线的保护要求是不同的,高压电动机和变压器的保护应该分别规定。

当高压电动机和变压器等负荷发生其他故障时,保护装置无法及时动作,就会给矿井电气设备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如:高压电动机没有缺相、失压保护,设备带故障运行,导致电动机烧毁。

此外,安规中关于“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远程控制装置”的说法,存在语病,也应该得到修正。

2.4.3 修改建议:结合矿井供配电的特殊性,笔者建议本条修改为:

“井下3kV及以上高压异步电动机应设置:相间短路保护、单相接地保护、过负荷保护、低电压保护、相电流不平衡及断相等保护。其中低电压保护应作用于跳闸。

井下3kV及以上动力变压器应设置: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绕组的匝间短路、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过负荷、变压器绕组温度过高及冷却系统故障等保护。

向井下采区变电所、配电点、移动变电站供电的馈出线回路,应设置: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过负荷保护。

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

低压电动机,应设置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

2.5 安规第457条:关于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规定的修改建议

2.5.1 原文:“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20A。”

2.5.2 修改原因:

煤矿企业采用的6kV或10k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不要求立即切除故障回路而需要维持故障回路短时期运行。根据《矿山电力设计规范》3.0.9中规定:

“矿山企业6kV或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应根据矿山企业对供电不间断的要求、单相接地故障电压对人身安全的影响、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小、单相接地过电压和对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要求等条件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煤矿企业采用的6kV或10k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当6kV或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不要求立即切除故障回路而需要维持故障回路短时期运行,并应将流经单相接地故障点的电流限制在10A以内。”

条文解释中说: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时且当单相接地电弧电流不大于10A时,电缆接地电弧电流自熄灭条件较好,单相接地故障不易转变为相间短路故障,对设备的损害程度低。

2.5.3 修改建议:本条建议修改为:“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10A。”

2.6 安规第464条:关于高压断路器选型和校验规定的修改建议

2.6.1 原文:“带油的电气设备必须设在机电设备硐室内。严禁设集油坑。硐室不应有滴水。硐室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带油的电气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

2.6.2 修改原因:矿用防爆电气设备是指按GB 3836.1-2010标准生产的专供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其中包括一种充油型电气设备,代号为o,全部或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设备不能点燃油面以上的或外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的防爆电气设备。

油断路器、油浸式变压器等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已经逐步在煤矿井下淘汰,因此建议规程中应禁止在煤矿井下使用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

2.6.3 修改建议:本条建议修改为:“井下应禁用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硐室内不应有滴水。硐室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

2.7 安规第483和第484条:关于井下接地网电阻的修改建议

2.7.1 原文:第483条中:“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第484条中:“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各埋设1块。”

2.7.2 修改原因:

根据《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7.2.2规定“总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是在“任一主接地极断开时”的要求值。建议将第483和第484条进行整合。

2.7.3 修改建议。“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各埋设1块。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任一主接地极断开的条件下,总接地网测得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

2.8 安规第491条:关于电气设备使用绝缘油的修改建议

2.8.1 原文:

“电气设备使用的绝缘油的物理、化学性能检测和电气耐压试验,每年应进行1次,但对操作频繁的电气设备使用的绝缘油,应每6个月进行1次耐压试验。

油断路器经3次切断短路故障后,其绝缘油应加试1次耐压试验,并检查有无游离碳。

不符合标准的绝缘油必须及时处理或更换。油浸电气设备的绝缘油量应定期检查,并保持规定油量。

更换和试验矿用设备绝缘油应有记录。”

2.8.2 修改原因:油断路器、油浸式变压器等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已经逐步在煤矿井下淘汰,因此规范中井下应禁用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

2.8.3 修改建议:禁用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后,此条删除。

3 结语

笔者通过对国家近期的各类规范与煤矿安全规程的条文进行了对比,安规中与其他规范相抵触或存在异议的地方,提出了修改建议。同时电力系统和煤矿电气的一些术语、俗称等有所不同,照搬至煤矿安全规程中可能存在异议,因此煤矿安全规程中用词需要反复斟酌。

综上所述,本文希望同广大煤矿机电管理人员一起探讨,完善和修改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关的规程条款,使之与时俱进,更好地为煤矿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 煤矿安全规程[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S].

[3]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S].

[4]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S].

[5] 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安监总煤装(2011)

162号].

[6] 孙继平.煤矿电气安全关键技术研究[J].工矿自动

化,2011,(1).

[7] 谢炜,谢国振.煤矿安全规程中潜在事故隐患函待修

改[J].电气工程应用,2007,(1).

[8] 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

第5篇:低压电力安全规程范文

关键字:变压器选择 变压器使用 农村变压器

【分类号】:TM73

一、变压器的选择

(一)配电变压器的型式选择

配电变压器型式众多,下面对几种常见变压器进行分析。

1、油浸式变压器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主要适用于杆上架设、箱式变电站和单独设立配电变压器室的配电室与变电所,价格便宜,损耗低,关键部件全部密封在变压器油中,其绝缘和冷却效果好,适应性强,在配网中应用广泛。其缺点是:①变压器油具有可燃性,防火要求高,用于变电所(配电室)需单独设立配电变压器室,占地面积大;②抗短路能力差;③如果密封不良渗漏油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同时污染环境;④绝缘按A级绝缘设计、制造,耐温等级低;⑤充油设备需定期检查、维护。

2、干式配电变压器

干式配电变压器主要适用于室内配电,占地面积小,可与SF断路器及真空开关设备同室布置,抗过载能力强,阻燃性能好,可选耐温等级高,抗短路能力强,免维护,在变电所应用广泛。其缺点是:①对环境要求高,密封性差,不宜在室外使用;②价格偏高;③比同等级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损耗大;④维修不便;⑤如风机损坏或电源故障冷却效果差。

3、单相配电变压器的应用

单相配电变压器体积小,可单杆架设,很容易深入负荷中心供电;单相配电变压器本身损耗低,又可靠近居民端供电,大大减小低压线路损耗;由于单相配电变压器出线为3根(不同于三相四线),节约了低压线路投资成本。因此,单相配电变压器符合小容量密布点指导思想,近几年来在配电网得以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城市居住区、别墅区、路灯和农村小范围相对集中居住的地区。但是由于单相配电变压器容量小、只能单相输出等因素,在小动力零散分布地区和城市多层、高层建筑密集的小区不能合理、经济的使用。

(二)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供配电变压器容量的合理选用应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1、变压器额定容量应能满足全部用电负荷的需要,即满足全部用电设备总计算负荷需要,不能使变压器长期处于过负荷状态运行。

2、变压器选用容量不宜过大或过小。对于具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的变配电所,应考虑其中任何一台变压器故障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应能满足一、二类用电负荷的需要。

3、选用变压器容量种类应尽量少,达到运行灵活、维修方便又能减少备用变压器台数。除上述几点基本要求外,还要考虑到变压器的运行效率,使变压器运行时有功功率损失和无功功率消耗最低。

二、变压器的使用

配电变压器投入运行后,应按时对配电变压器周围进行巡视。对通道内易引起配电变压器故障的树木进行清除,防止树枝碰在导线上引起短路烧坏配电变压器;对临近配电变压器的广告牌等进行查看,防止大风刮倒造成配电变压器故障。

配电变压器10KV避雷器绝缘击穿,特别是在雨季、大风和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单相接地故障频发,要定期清理配电变压器上的污垢,检查套管有无闪络放电,接地是否良好,牢固可靠,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测试时间避开雷雨季节,一般选择3月份进行。100KVA及以上变压器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100KVA以下变压器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坚持每年一次预防性实验,高、低压侧要规范安装避雷器,并对高、低压避雷器进行全面检测,及时更换不合格避雷器。在使用配电变压器时,应经常检查变压器油色、油位变化情况,有无渗漏现象。如有渗漏,应及时处理,首先找出确切渗漏点,如果是焊接渗漏要采取补焊措施,如果是密封渗漏则要改善密封质量,可采用石棉盘、软垫等材料。同时及时清扫配电变压器外壳油污、杂物等。检查套管油污闪络放电,接地是否良好。

定期检测配电变压器的油温,特别是在负荷变化大、温差大、气候恶劣的天气下要增加巡视次数。

配电变压器容量要满足负荷发展要求,随着用户用电量加大,有些配电变压器可能超负荷,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定期进行负荷测试,在负荷高峰期,加强对每台配电变压器的负荷测量工作,必要时增加测量次数,如果配电变压器过负荷较多或者过负荷时间长就会使配电变压器绝缘过早老化,降低使用寿命,及时更换超负荷运行的配电变压器。

三、农村变压器的选择与使用

(一)农村变压器的选择

农网新建或改造时,配电变压器应依据“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原则进行定位并合理选择。

对于村庄较小、用电户数少、负荷又比较集中、需1台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应根据现有负荷及发展规划,尽量将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负荷中心,从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出口到每个负荷点,辐射式向四周延伸,供电半径以不超过500m为宜。

对于村庄较大、用电户数多、负荷分布不均的村庄,应根据负荷分布及村庄规划,采用短距离、小容量、多台变压器供电方式,同时还应尽量避开车辆、行人较多的场所,选择便于更换和检修设备的地方。

近年来,国家新开发的节能型10kV配电变压器有S11,S13,S15等系列。S11系列变压器是在过去使用的S9系列基础上改进结构设计,选用超薄型硅钢片,进一步降低空载损耗而开发出来的。目前S11系列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比S9系列降低了30%,但投资相对稍高。配电网新建或改造时,应多选用新的节能型低损耗变压器,即逐步更换为S13或S15系列配电变压器,全部淘汰高损耗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大既增加一次性投资,又增加空载损耗;容量选择太小,则会造成变压器过负荷运行,损耗增加,严重时还会导致变压器的烧毁。为此,在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时,应按当地实际负荷并结合5~10年电力发展中长期规划来选定,通常按45%~70%负荷率来选择。另外,考虑到农村用电季节性、时段性强,用电负荷波动大的特点,有条件的村庄可采用母子变压器或调容变压器供电,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用电容量变化的需求。在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时,应避免依据用电户数多少,靠估计选择变压器容量的不合理现象,应进行科学分析计算,避免发生“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二)农村变压器的使用

根据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规定,农村配电变压器低压电力网的运行方式有IT系统、IN-C系统及TT系统三种。IT系统是指农村对安全有特殊要求或排灌专用配电变压器低压电力网,并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保护接地方式;IN-C系统是指农村城镇、工矿企业配电变压器低压电力网,并宜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接零方式;TT系统是指农村居民用电及其他用电的配电变压器低压电力网并宜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保护接地方式,且TT系统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农村配电变压器低压电力网经过改造后,如线路干线和支线的各项安全技术指标都符合标准,且装有末端漏电保护器。此类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运行方式就可变为工厂系统,即将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改为不接地,拆除漏电总保护器,且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测装设一个测量相线和零线对地交流阻抗的装置,并定期测试,及时处理接地故障。这样,既保证供电安全,又确保供电可靠性,利大弊小。为防止由于零线断线加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的某相过电压和接户线错接成380V,损坏家用电器,家用漏电断路器应选用带过电压功能的。另外为防止大气过电压和配电变压器高低压击穿等故障,配电变压器低压各相和中性点应按规程装设低压避雷器,低压线路按规程每年清扫一次,准备临时用电的接电箱等管理。配电变压器低压测运行方式如能按上述要求改为IT系统,可以提高用电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并减轻农电管理人员处理漏电总保护器频繁跳闸的沉重负担,并提高电力部门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低压电力安全规程范文

【关键词】低压电器;供配电;设备

0.前言

低压电气的供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是影响低压电气系统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低压电气系统当中出现安全隐患,将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因此,要重视管理低压供配电系统及其配电设备,从而保障低压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1.低压电气系统的主要构成

低压电气的变配电系统由配电设备与变电设备,发电设备以及备用电源组成。其中开关、支架、电缆以及接地装置等既是变电设备,同时也是配电设备;电容器以及变压器属于变电设备,配电线路以及电线属于配电设备;配电分柜以及配电箱等也属于配电设备,而内燃机以及发电机等属于电源设备。以上分析的各种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但都能够在电气系统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某一设备出现安全故障,将会对整个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所以要针对性的管理好配电设备以及变电设备。

2.低压电气供配电和设备的安全管理

2.1安全设置低压设备

为了确保低压供电以及配电系统处于安全状态,预防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则在设置供配电系统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确保室外的低压系统能够对自身所使用的配电箱进行有效分配,并保证室内低压系统当中的电屏装置能够得到灵活的调整,以便保证配电系统当中的分级配电功能得以顺利实施。

(2)如果需要优化设置低压系统当中的电箱以及照明设备,则应采用两条不同的线路安装电箱与其他电气设备;在一般情况下,会将照明设备安装于低压动力开关上侧部分,以避免发生电气故障时,照明设备遭到破坏。

(3)如果配电箱的等级为末级,则在实际配电的过程中,应注意进行相应的关箱设置以及开箱设置,并保证不同的低压用电设备拥有独立的开关箱。

(4)对于低压电源附近的区域,应设置合理的总配电箱,并注意将分配电箱安装于低压用电设备较为集中的区域。为了保证设备安全,则应确保开关箱与配电箱之间的距离在30m以下,用电设备与开关箱之间的距离应在3m以下。

(5)在对低压开关箱与配电箱进行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好周围的环境,以免因通风不良以及湿度较大等因素对设备安全运行造成影响;此外,如果环境当中存在损害性液体,易燃气体,以及可能会出现强烈震动现象时,应避免安装低压电气设备。

(6)在安装好低压电气系统之后,应将电气设备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注意将设备的进线口以及出线口设置于设备底部,以免对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2.2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持低压电气系统

安全防护是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安全防护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确保低压线路以及高压线路的正下方处于相对的空旷状态,例如,禁止将作业棚以及生活设施等设置在低压线路的下方,也不得将工程施工构件以及杂物等堆放于线路下方。

(2)在对低压线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保证架具边缘与线路边线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以保证低压线路的安全。当低压线路当中的外电线所具有的电压为一千瓦以下时,应禁止在4m以内的范围开展相关的施工工作;如果其工作电压在十千瓦以下以及一千瓦以上,则为了确保安全,则应在电线6m以外的范围进行相应的操作;总而言之,当电压越高时,相应的安全距离也就越远。另外,不得将脚手架安置在外线路附近的区域,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3)在设计低压电气系统当中的低压线路时,要注意进行相应的架空处理以及接地处理;另外,如果部分物体被设置在安全距离以内,则应对其进行防护,如可以在设备周围设置防护栏以及警示牌等。

3.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电气设备

管理好低压电气设备是保障设备安全的一种重要途径,对此应根据电气系统的实际状况,定期检修电气设备,以保证其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同时要向低压电气用户普及一些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另外,应制定出设备试验计划,以保证处于工作状态的设备能够得到定期的试验,从而排除安全隐患;如果在试验的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异常状况,则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护以及调整;还需要定期检查接地电阻是否能够满足防雷要求,以及接地网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等。如低压用户拥有自备电源,则应落实好用电防护工作,并定期检修电气保护装置。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时,应做到认真细致,以便能够发现设备当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如发现安全隐患,则应及时记录好存在的安全隐患,记录备案之后要及时通知用户,并要求用户处理好安全隐患,如对正在使用的低压电气系统进行有效的整改等,从而确保电气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4.低压电气设备以及供配电设备的巡视与维护制度

为了掌握电力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预防事故,确定检查内容,保证安全运行,必须对低压线路和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巡视检查。

4.1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

(1)有人值班的配电室,按值班巡视规定执行,无人值班的配电室(箱),每周至少巡视一次。

(2)低压电力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每月巡视检查一次。

(3)农忙季节、重要节日和遇有大风(雨)、雪、雾、洪水等恶劣天气时,必须组织人力进行特殊巡视。

(4)在事故停电和触电保安器动作后,应立即进行故障巡视,查明故障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5)必要时可组织夜间巡视,夜间巡视应由2人进行。

(6)巡视时应严格按照《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的规定进行巡视检查。

(7)对巡视检查结果应做好详细记录。对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缺陷必须立即停电处理,一般性缺陷列入检修计划,限定时间进行处理。

(8)检修低压线路及电气设备时,应严格执行低压工作票,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4.2维修保养工作程序

(1)用电设备由电工值班工作人员负责维修保养,并负责设备环境的保养、清洁。

(2)按照季度工作计划并按照用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大、小维修、检修。

(3)维修、检修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程序。

(4)电工值班人员对所管辖的用电设备,按照设备检修规程定期进行维修,并将维修、检修情况填写记录。

(5)电气设备故障维修一般不得超过8小时,若在8小时内无法解决的故障,应及时上报用电专工或电工主管。

(6)凡是夜间发生的故障,在不影响住户生活,工作的前提下,做好说明,可以在次日处理。

(7)由用电专工、电工主管提供工作指导和检查监督。

5.结语

低压电气系统和其它的配电设备以及供电设备往往会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电气设备管理人员(下转第71页)(上接第61页)要根据电气系统和系统里面采用的一些设备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从而确保低压电器设备可以长期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中。总的来说,在现如今低压用电需求日益上升的情况下,要加大对供电质量和配电质量提高的重视,从而确保供电的安全和用电的安全。 [科]

【参考文献】

[1]梅雪晴,陈雪.浅谈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9).

[2]张丽英,王梦飞.高低压变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06(10).

第7篇:低压电力安全规程范文

泵站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塔山泵站工程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2014年3月9日,省发改委批复了连云港市赣榆县塔山泵的更新改造工程项目,同意对这个泵站进行更新改造。这个泵站建于20世纪70、80年代,经过多年运行,破损老化严重,已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这次工程批复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按75%灌溉保证率、20年或3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拆建原泵站,更新相关设施。工程建成后将对区域内的灌溉、防洪、排涝起重要作用。

2泵站供电方式分析

2.1负荷等级的确定

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建泵站区。根据该工程特性以及电力负荷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灌区各泵站均属于农业灌溉泵站,运行期间若突然中断供电,停止供排水,将会因供电设备或线路检修而延缓灌溉时间,对灌区的灌溉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会因此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不会造成人身伤亡,也不会给灌区附近村屯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各泵站负荷等级基本确定为三级负荷。

2.2泵站负荷及供电方式

该工程各泵站主要负荷均为主泵配套电动机,站用负荷主要为动力、照明、采暖等。各泵站主变容量均较大,非运行期主变不宜轻载运行,因此,分别设有80kVA站用变压器一台;根据各泵站装机规模和负荷等级,本着最大程度利用当地现有供电设施就近供电的原则,基本确定了各泵站供电方案。

3泵站电气系统设计

3.1供电电源引接方式

从塔山泵站的实际情况来看,该泵站是三级负荷泵站,供电电源使用的是单电源供电。供电电源根据电力部门批复意见电源引自赣榆区新河变电站,用单回路110kV线路直接供电。

3.2电气主接线设计

塔山泵站使用的是经过水机专业提供的异步电动机,经过了解发现,为了提高功率因数,此次塔山泵站电气工程采用的是4台异步电动机,有高低压补偿,机组运行时,不需要投入无功补偿装置。10kV高压配电母线使用的是单母线的接线方式,同时在两段进线处设置电气联锁,如果一路电源出现故障或者停电检修的情况,塔山泵站的负荷时通过另一路电源来进行供电。低压配电系统也是使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系统,并且设置母线联络开关。在正常情况下,变压器同时投入使用,如果一个变压器发生故障,那么另一台变压器也可以满足泵站70%以上的符合。该配电系统接线十分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安全可靠,能够满足生产以及设备检修的实际运行需要。塔山泵站的配电方式使用的是放射式配电,并且主要建筑物的动力电源分为两路,分别由一、二段低压母线来馈出一路电源,从而保障低压配电系统的可靠以及安全运行。

4泵站的电气设备选择及布置

4.1电气设备的选择

(1)高压开关柜。该工程所使用的高压开关柜主要包括10kV高压电缆进线+计量、10kVPT柜、站变进线保护柜、10kV主进线柜、10kV主变进线保护柜、10KV电容进线保护柜、10kV电缆进线辅助柜、10kV高压电容补偿柜、10kV主水泵进线保护柜等共计42台套,10kV电机固态软启动柜8台套;35kV高压电缆进线+计量、35kVPT柜、站变进线保护柜、35kV主进线柜、35kV主变进线保护柜共6台套。(2)低压开关柜。该工程使用的低压开关柜主要包括:主变低压进线柜、水泵控制柜、低压电容补偿柜、主变低压联络柜、站变低压进线柜、站变照明配电柜、站变动力配电柜等43台套;电动蝶阀控制箱、真空泵控制箱、电磁阀控制箱、风机控制箱等16台套。(3)变压器。1台SCB10-1250/10、3台SCB10-800/10、4台SC10-80/10、1台S11-80/35、2台S11-1000/35共11台套。10/0.4kV变压器选用免维护干式变压器,接线方式是采用D.Yn11结线组别。(4)直流电源屏。直流电源屏主要是选用带微机控制的直流电源屏。内装有66Ah免维护的铅酸蓄电池。另外,直流电源屏的输入电压是三相220V的交流,输出电压是单相-110V直流。输出的回路数是6回路,并且电流不小于15A。(5)电线电缆。在塔山泵站的电线电缆选择中,10kV的电力电缆以及0.4kV低压电缆采用的是YJ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为KVV电缆。另外,PLC用数据电缆选用的是DJYPVP型的对绞屏蔽电缆,室外直埋电缆采用的是铠装电缆。(6)电动机。在以往泵站的电气工程设计中,由于机组的容量一般很小,并且工程的重要性要求不高,使得对电机的要求也不高,很少进行综合性的比选。近年来,由于泵站工程的装机总容量以及单机容量逐渐增加,有的单机已经达到10MW。因此,选择合适的电动机对于泵站工程长期合理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2电气设备的布置

根据塔山泵站土建以及电气设计的要求,塔山泵站的高压柜采用的是单列布置方式,并且安装在高压室内,开关柜与主变压器、开关柜和站用变压器之间采用35kV-YJV22-3×35电缆连接。主变压器布置在主变压器室,因为其带的负载比较简单,同时低压设备与主变压器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为了节约成本,直接选择了35/0.4型的主变压器,二次电压是400V。通过这种布置方法,不仅能够减少投资,同时也能减少电气连接,最终有利于优化塔山泵站电气工程的整体设计以及整体性价比。另外,低压开关柜是布置在低压配电室中,因为连接的距离十分近,并且在一个主厂房内,因此,用低压母线槽来连接主变压低侧以及低压配电柜。然后依据连接的距离来设计母线槽的长度,最终计算的长度为3m。

5塔山泵站电气继电器保护设计

在电力供电系统中,继电器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继电器设备的选择上应该符合安全性、快速性以及灵敏性等几个方面,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满足继电器保护等相关技术规程。依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在塔山泵站的继电器保护中,对于3~66kV的供电线路,应该在相间装设短路保护,并且每相装设接地保护以及过负荷保护,电力变压器应装设相应的单相接地、匝间短路、过电流、过负荷的保护装置。在站用变的保护上主要缺少过电流保护、过负荷保护、零序过流保护。

6结语

该文针对塔山泵站电气工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以及分析。泵站电气设计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泵站是不是经济实用、先进可靠,节能环保、运行检修简单方便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有没有保障等。作为设计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学习,除熟悉掌握水利专业的电气设计标准,还要了解工业、建筑、市政等其他行业的规范,要考虑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引进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为泵站高效运行打好基础,为连云港水利事业提供技术服务。

作者:于正委 谢德正 单位:连云港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何学芬.水泊渡泵站中电气工程设计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12):101-102.

[2]刘兴华.引江济淮工程蜀山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J].江淮水利科技,2015(6):18-19

第8篇:低压电力安全规程范文

关键词:农村低压电网;线损管理措施;线损指标;线损考核

一、前言

线损是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功电能、无功电能和电压损失的总称。电网的线损按性质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线损管理问题是目前电力管理部门最为关注的话题,线损管理的好坏是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志。线损管理是否到位,线损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造成农村低压电网线损的管理因素

(一)营业管理造成的损失

由于线损考核与实际管理机构脱节,相应的管理制度或办法尚未完善,造成偷窃电现象屡禁不止。加上主要线路全部穿越村庄,沿途树木年年修,年年长,造成漏电。具体包括用户违章用电或窃电;抄表时的漏抄、错抄;功率因数过低;营业核算失误;倍率差错等所造成的电能损失。

(二)计量技术管理造成的损失

由于历史状况等多种原因,部分地区农村电网改造不够彻底。目前10kV农村配电网络导线较细、供电半径过长的线路仍有相当一部分,导致部分线路损耗居高不下。因改造资金所限,农网改造较侧重高压及低压电网前端的改造,对农村用户电能计量表计及接户线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各单位表计更换力度不同。农村地区大部分计量表计未得到更换,抽测不合格率达到80%以上,在表计损耗高的同时还因表计未统一外移,造成窃电等非技术线损较高。

(三)其他管理造成的损失

包括在农业的不用电季节,农业配变的空、轻载运行;补偿电容器的投退不及时;配电变压器不能根据季节性负荷的变化进行电压档位的调整等所造成的电能损失。

三、降低农村低压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

综上所述,造成农网线损高的原因有很大部分是管理因素,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使线损管理达到合理水平。

(一)制订科学、合理。并与客观实际接近的线损指标

1.线损指标与当地农村地形地貌、用电人口稀缺分布有关。供电企业在农网改造与建设中,电网设计由当地村庄农户的地理分布结构确定。如北方地区农民居住比较集中,配变的地址低压线分布较集中,供电半径相对较好处理。南方山区和河网交叉密布的农村,农户相对比较分散,在选择配变站址和低压线布点时,应尽量满足低压线损在技术上的合理性。

2。低压线损指标与当地农村经济水乎发展有关。农村经济水平发展分三类:一类是靠近大、中城市的郊区农村,大部分都有国家集体或个人兴办的工业企业、乡村企业或个体企业。对这类地区,每月12%或11%的低压线损率可以毫不费力地完成,甚至在高压计量的大户忽略为无损户。第二类是县城和县辖乡镇或人口密集的农村。这些地方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比不上大城市周边郊县,电力消费水平低于一类地区,但处于这类地区的农村低压线损率通过管理,加强技术选型布点把关,基本能达到12%左右的线损管理水平。第三类就是边远地区和人口稀少的村庄,农户分散,经济水平较低,甚至是贫困地区,农民处在温饱和半温饱水平,这些地方要想完成12%的低压线损率难度大,不管怎么加强管理,如何技术把关也难以完成。原因是低压线路偏长。

综上两种原因,低压线损制定应充分考虑与当地地形地貌、人口稀疏程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用电消费水平,制订科学的线损指标。

(二)严格执行线损考核,强化线损管理

1.强化管理人员责任,加强线路的维护与管理工作。设立供电所线损专责人,使线路通道按规程规定保持畅通。特别是在气候、环境恶劣时,只有保证线路通道畅通,才能安全、经济、可靠优质供电。同时强调营抄人员对污染大、环境差的地方,经常清擦绝缘子,及时检查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每年开展春秋2次通道树木砍伐。

2.建立同步抄表制度,减少同时间差造成的线损波动。以配电台区为考核单位,由供电所统一制定台区抄表的准确时间,要求营抄人员准时按计划顺序抄表。台区表计由供电所管理人员抄表,同时也抄回台区计量表数,与管理人员所抄电能量进行比较,如果台区计量表与用户表计不同步,抄表或者营抄人员对台区用户不及时同步抄表,线损考核就会失真。

3.加强计量管理,减少抄表误差。严格抄表管理制度。确保抄表到位,杜绝估抄、漏抄、错抄和推算等现象出现。对大用户、专供用户、集中的用户积极推广计算机远程抄表,提高抄表效率和质量,实现同期同步自动化抄表,使抄表时间差和表码误差降低到最低限度。实行计量装置轮换管理制度,建立台账,按期对计量装置进行修、校、轮换。广泛应用新型的电子式电能表,坚决淘汰老型号电能表,提高表计计量的准确值。

4.加强用电稽查管理工作,建立线损分析制度,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降损活动。反窃电工作应根据特点和方式,不定期不定时地突袭检查,借助行政、公检法的力量,查出一批、处理一批、震慑一方;同时要广泛采取新技术、新手段、新措施来防止窃电现象发生。加强线损分析,实行本月与上月对比,当年与上年对比,台区与台区对比,理论与实际对比,本所与邻所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及时处理以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5.加强运行管理,合理制定经济运行方式,将线损降低到最低限度。调整线路电压,使线路电压始终处于合格的运行范围,投退无功补偿装置,提高线路设备的功率因数。对农村季节性用电变化大的地方,安装双变压器,高峰用电时投入2台变压器,用电低谷时投入1台变压器,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调整配电台区的三相负荷,使三相负荷尽量平衡。给每个营销人员配备携带式钳形电流表,随时对低压线路的干支线进行检测。在保证中性线与其他相线截面一致的同时,将变压器低压出口处的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控制在10%以内,干线与支线处端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20%。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不超过变压器的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减少因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的计量误差。

(三)电网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年来国外大停电事故的频发,社会各界对供电安全性的关注不断加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运行安会性与经济性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为满足电网可靠性的要求,部分地区不得不采取高低压电磁环网运行,造成高低压电网间存在环流,增加了电能损耗;另一方面,部分电网为限制短路电流,采取开环、拉停线路等措施凋整运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潮流迂回,同样增大了电能损耗。另外,为确保用户供电安全性,各类重要负荷大都采取多电源供电方式,即使是在负荷极轻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变压器并列运行,由此使变压器损耗显著上升。随着每年各种保证供电任务的增多,保障重要负荷安全所带来的电网损耗将不断增加。

第9篇:低压电力安全规程范文

芦村旧排站1961年1月建成投入运行,其主要功能是防洪、排涝。电排站位于东莞市高镇挂影洲围,地处东江下游的石龙洲,三面环水,东面与石龙围相邻,与石龙围一起成为一条完整的闭合围,是东江三角洲河网区的顶点。挂影洲围内区域属东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低洼,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多年平均气温为21.94℃,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69.5mm。雨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4~9月,期间雨量占年总雨量80%以上,雨量大而集中,易于造成洪涝灾害。芦村旧排站总装机容量为130kW/台×6台=780kW,设计排涝流量为15.9m3/s,水泵扬程3.5m;与主水泵配套的电动机为JSL13-12型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泵站10kV接入点为110kV高站F10纸厂线水闸分线4#塔,经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断路器,约50m的JKLGYJ-240/3架空线引至芦村电排站的室外变电站,即110kV高站F10纸厂线挂影洲支线1#塔的1T2开关。由3组跌落式开关分别接入1#主变压器S7-200/10、2#主变压器S9-315/10、3#主变压器S9-630/10,经变压器降压后接入配电柜和控制柜。受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限制,建设标准偏低,缺乏设计和施工经验,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机电设备老化严重,许多电气设备属淘汰产品,严重地威胁着泵站的安全运行。因此,亟待对整个泵站的机电设备进行安全状态评估,为泵站的更新改造、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检测内容和方法

2.1检测内容

现场安全检测的目的,是为满足泵站安全鉴定分析的需要,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检测项目主要针对机电设备存在问题而确定,检测点应能较好地反映机电设备实际安全运行状态。按照规范要求,以表1所示的主要电气设备为检测重点,检测其安全性。对于安全状况较差、寿命已接近末期的高压电气设备,按标准等级进行检测有可能导致绝缘击穿且无法修复,则采用降低电压等级标准进行检测。对于国家已明令淘汰的产品和设备,建议在技术改造或更新改造时予以淘汰更新。

2.2检测方法

现场安全检测宜采用无破损的检测方法,如必须采用破损检测时,可减少测点,检测结束后,应及时修复。芦村旧排站主要采取外观检查和仪器检测(抽检)的方法进行。1)抽检:按照《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316—2004)第4.1.4条规定进行抽样检测。2)全面调查及表观检测:①设备外观检测,确定各设备老化损坏情况;②检查各设备出厂日期、生产厂家,确定其报废情况;③检测设备运行情况,确定其有无修复价值;④检查设备的型号规格,确定其是否已淘汰。2013年10月31日、11月7日,项目组人员在泵站现场,对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进行了检查和测量。当日天气晴朗,安装主电动机及电气设备的室内气温25.8℃、湿度53%RH。

3检测成果

3.1主电动机和变压器

泵站的电气设备大多工作于高电压、大电流下,设备结构中采用了大量的绝缘材料,而且,电力系统中60%以上的停电事故都是由电气设备的绝缘缺陷引起的。而设备绝缘部分的劣化、缺陷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发展期,在这个期间,绝缘材料会发出各种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信息。高压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必须保持良好的绝缘。绝缘电阻值的大小常能够灵敏地反映绝缘情况,能够有效地发现设备局部或整体受潮和脏污,以及绝缘击穿和严重过热老化等缺陷。吸收比是判断带有绕组或电介质材料其绝缘特性非常重要的指标。主电动机外观检查结果为:①电动机绝缘材料龟裂、分层、老化、绑扎松动,绕组绝缘电阻大部分<5MΩ。由于检测时正值秋高气爽,有两个多月未下雨,空气非常干燥,故测得的值接近5MΩ;②运行振动和噪声大,温升高,功耗大。主电动机绝缘性能检测结果见表2,部分电动机和变压器电气参数抽检结果见表3,测试结果中的绝缘电阻已换算为20℃的数值。

3.2配电柜

芦村旧排站共安装了2台配电柜,属“三无”产品和无“五防”装置。现场检测的结果为:①柜体严重老化和锈损;②柜内的PT、CT、隔离开关、断路器等主要设备老化严重,且属技术落后的淘汰老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差;③操作部件磨损严重,严重地影响操作的可靠性。“三无产品”,即无生产厂家、无检验合格证、无注册商标的产品;“五防”即:防止误分、误合开关;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刀闸,防止带电(合)接地线(隔离刀闸),防止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开关(隔离刀闸),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3.3控制柜

排站共安装了6台泵组控制(启动)柜,分别对应于1#~6#泵组,均是广州南洋电器厂的产品,其型号为GTD5310-43A3,生产年代无法考证。现场检测的结果为:①电气间隙和爬行距离不符合要求,母线连接件变形,接触可靠性差;②电缆绝缘材料龟裂、分层、老化、绑扎松动;③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等触头磨损和烧灼严重,严重影响电路的通断操作。多数柜体有电弧烧伤痕迹;④自偶变压器老化、锈蚀严重,无防潮设施,绝缘达不到要求;⑤柜内的元器件均为技术落后、淘汰产品,性能差、可靠性低,操作经常失灵,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3.4电力电缆对1#主电动机的一组电力电缆进行抽检(在同一时间投入运行的同型号设备,允许抽检1台),检测结果见表4。测试结果中的绝缘电阻已换算为20℃的数值。

4检测结论及建议

4.1检测结论1)6台主电动机为380V的低压老产品,功耗大,绝缘状态难以满足可靠运行要求,吸收比<1.3安全性能差,已经运行了54年,且属淘汰产品,应予报废。评定为四类设备。2)1#变压器已经运行了34年,且属于《国家公布的淘汰电力变压器和电动机目录》中(批号序号为17-1)规定的淘汰产品:S7-30/10~S7-1600/10配电变压器。因此,按照《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316—2004)第4.1.3条、《灌排泵站机电设备报废标准》(SL510—2011)第4.1.1条的规定,应予报废。评定为四类设备,建议进行更新改造。3)2#、3#变压器已经运行了近23年,性能下降,工作基本正常。经检测,绝缘电阻、接地线正常,引线接头、电缆、母线无发热征兆,属安全状态。S9现在已被S11、S12所替代,属于老式的高能耗产品。评定为四类设备。4)高低压柜电气间隙和爬行距离不符合要求,主要部件老化和磨损严重,由于缺少配件,维修困难,已严重地影响着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安全性不符合要求,且属“三无”产品和无“五防”装置,因此,按照《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316—2004)第4.1.3条规定和《灌排泵站机电设备报废标准》(SL510—2011)第4.2.4条和第4.5.2条的规定,应予报废。评定为四类设备。

4.2建议

1)报废主电动机,用10kV高压电动机替代。2)报废高低压柜及配套的电气设备,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新型高低压柜。3)报废变压器S7产品,用S12替代S7、S9产品。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