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

第1篇: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常见慢性终生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和过早死亡[1],给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社区内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减轻或避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着眼于引导和促使社区人群建立健康和自我保健意识,学会基本的保健知识和技能,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合理利用社区保健资源,减低和消除社区健康危险因素[2]。社区健康教育的目标是:社区群众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健康行为的建立。

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社区群众具有自我保健意识,并自觉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应用健康信仰模式,护理人员可以研究服务对象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的行为[2]。在社区护理实践中,应用健康信仰模式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评估个体对健康的认识和观点及修正因素

1 评估个体对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认识。包括(1)对易感性的认识。根据特定疾病的流行趋势.易感因素.危险因素.易感人群等评估个体对该疾病的易感性的认识程度[3]。在为社区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社区护士首先应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的流行趋势.易感因素(如家族遗传史,2型糖尿有更强的遗传倾向).危险因素(肥胖.糖耐量减低人群)的认识。以往调查结果显示,个体往往对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疾病易感性大,而对罕见的.可能性不大的危害关注比较少。(2)评估个体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包括评估个体对疾病引起的临床后果的认识程度以及对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认识程度。在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中,一方面护士要评估个体是否认识到糖尿病对自身的身心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心理上的影响主要是患者患病后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生理上的影响主要是代谢紊乱.烦渴多饮.饥饿多食.消瘦乏力.体重减轻等,以及降糖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反应,严重者甚至发生低血糖昏迷而死亡。另一方面,社区护士要评估个体是否认识到糖尿病给家庭.社会所带来的后果,因为糖尿病属于慢性终生性疾病,一旦确诊则需要终生服药治疗,自己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收入减少,经济负担加重;此外,糖尿病病人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或死亡,如久治不愈的感染,引起昏迷甚至死亡的酮症酸中毒,各部位的血管病变,表现在眼部可致失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的长期照料,长期住院治疗给家庭造成很大影响。(3)评估个体对健康促进行为有利性的理解。了解个体对所建议的健康行为的好处的认识,如正确测量血糖,正确服用降糖药物,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严格按照饮食原则合理进食,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评估个体对健康行为障碍的认识和理解。如改变以往不良习惯(喜食甜食.咸食.懒惰不运动)对糖尿病的控制产生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当环境中存在一些诱惑因素时需要患者有很强的的意志力等。(5)采取行动的可能性,促进健康行为益处的认识减去对该行为障碍的认识等于采取这种健康行为的可能性。例如,患者对克服不良习惯.坚持服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等有利于糖尿病控制的行为的好处的认识大于不良习惯的诱惑时,患者会自觉采取对促进健康的行为。

2 评估个体的行为迹象。了解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促进因素。如询问患者是否用过大众媒介宣传活动获得了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是否接受过医务人员提醒和家属朋友的忠告,亲友中有无糖尿病患者,是否在报纸杂志上看过有关糖尿病的报道。

3 评估个体行为的修正因素。个体行为的修正因素主要包括:了解个体的人口学变量(年龄.性别.人种等).社会心理变量(性格.社会地位.同事.朋友.压力 ).结构变量(疾病知识.经历等)。一般来说,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高的个体易采取所建议的促进健康的行为

二 提高个体对健康状态的认识

在评估个体对健康的认识和观点之后,社区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健康信仰模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个体的健康的认识程度,促进个体采取促进健康行为,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

1 让个体认识到疾病的威胁和严重性。个体对糖尿病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糖尿病对自身.家庭及社会即将造成的威胁,就不可能采取健康行为。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措施帮助其认识糖尿病的威胁和严重性。(1)介绍糖尿病的流行趋势.易感因素.高危人群以及个体目前的不良行为(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与糖尿病的控制关系密切。(2)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良的后果。如昏迷.失明.感染等严重并发症。(3)结合个体所熟悉的病例,讨论糖尿病给自身.家庭带来的严重后果。当个体认识到不良行为与糖尿病的控制存在密切关系,并明确了血糖控制不良可产生严重并发症时,可以认识到糖尿病的易感性和严重性,由此产生恐惧情绪。

2 让个体认识到采取健康行为的益处,帮助其克服在采取健康行为时所遇到的困难[3]。个体仅仅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还不够,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健康行为的好处和困难。在社区护士为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可以通过个体身边的事例鼓励其克服困难采取健康行为。只有当个体认识到改变不良行为能得到实实在在的防病.治病.控病的效果,才会自觉采取行动。

3 强化修正因素对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影响。向个体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农村社区受文化水平限制,以广播.电视.图片.社区护士讲解为主。如身边有实际病例,利用现身说法效果会更好。在社区中,同龄好友之间可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相互鼓励,相互督促,相互讨论彼此的经验,共同改变不良行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3],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体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津芳.护理健康教育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77

[2] 李继坪.社区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42.

第2篇: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雅典的人们,我向你们致敬,爱你们,但是我更要听神的话,而不是你们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能够做,我就根本不能停止爱知,要激励你们,告诉我遇到的你们中的每个人,说我习惯说的话:‘ 最好的人,你是雅典人,这个最伟大、最以智慧和力量著称的城邦的人,你只想着聚敛尽可能多的钱财,追求名声和荣誉,却不关心,也不求知智慧和真理,以及怎样使灵魂变成最好的,你不为这些事而羞愧吗? ’ ”[1]

“生活的真正意义是认识你自己”,自我认识是主体对自身的反思和理解,即自我对本我的理解和评价,是他们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特征的认识,主要是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等问题。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主要表现为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2]。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也是建立在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基础上。自我评价是一种基于此对你自己的判断。拥有自我评价的权利,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有着巨大影响的。倘若个体的自我评价与他人对自己客观评价相差甚远,就会是的自我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矛盾,随着时间增长这样我们个体本身而言,将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即自卑或者自大,从而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成长经历。

自我认识在整个个体意识体系中拥有者奠基作用,属于自我意识中认识的范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Jone)和哈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3]。他们认为,人是对自己的探索过程叫做认识。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倾诉秘密的自我,从而发现那些自己一直察觉不到的自我,从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这样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会更为客观和准确些。

二、心理健康定义

1946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而目前我们通用的心理健康的概念定义为:能够适应当前的发展环境,有健全的人格特征,认知,情绪反应,积极的意志行动,维护正常的控制能力。

心理健康是一种对于个体而言,内心和行为上都能对自己当下的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一个良好的状态,从而让自我的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在健康和不区分绝对的超然的,不健康。心理健康不能脱离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社会对心理健康划分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心理健康具有动态性。心理健康目前成为了我们每个人最终的理想追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的快乐、幸福,一直追寻着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已然成为了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方向。

三、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阿拉木图宣言》提出了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的奋斗目标[4]。人类社会所谓的对身体和心灵的呼唤变得越来越紧,人们需要健康,需要享受社会生活的高质量。心理健康与健全的个人生活发展,是对大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也是对我们现在每一个人过好每一天的基本要求。

(一)心理健康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

“熟知你自己”是源于古希腊千古名言,它凝集着人类的聪慧。人类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充满了自我探索。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客观地评价自己,并接受与欣赏自己。他们能与当下的环境相适应,从而能够把握住自己的方向和行为。和心理障碍的人相比,他们总是正视自己和环境的观点,或自卑,敏感,多疑,抑郁,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正确的评价自己,正确判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不让自己在是否能正确认识自己过程中感到迷茫和彷徨。

(二)心理健康与自我确立

自我确立,就是树立自己独立的需求结构与价值观,是告别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5]。现代社会的迅速变化,价值多元化,增加了自建的困难。如果一个人长期没有自我建立的状态,会有心理障碍,进而对个体人格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而对于一个已拥有很好自建能力的人而言,他可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够很好的找到自己的自身的优点以及缺点,从而可以在一个非常复杂而具有一定难度的环境中搜寻对自己有力的信息,比较并确定自己的价值观,良好的价值观将作为心理健康的决定因素,决定你对事情的看法,想法和行动,并对人格的统一发挥重要作用的。

(三)心理健康与生活适应

生活不仅与相关的适应能力,还具有更广泛意义上的个性的关系。适应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灵活性,并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当你的心理素质十分强大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能够很快适应周围的环境,同时自己也能十分迅速地进入一个新的角色,这个时候就足以体现心理素质对于我们适应新环境有着十分推动性的作用。生活适应,各方面的表现都是在生活中展现的,虽然小,但对个人有很大的影响,它也是大学生成功的基础。

(四)心理健康与学业

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获取多少知识的方式和向他人学习,如何使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是一个质的飞跃,所有这些都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的人,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质量,能够有效的工作;一个理性的思维习惯,能正确对待短暂的失败和挫折。对于心理素质不强的人,即使是高度聪明,但可能整天烦恼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能正确处理和面临的不利局面,或者不能很快适应自己的新角色,不能承受暂时的挫折和打击,往往不能持续有效的学习,从而获得最后的成功。

(五)心理健康与社会交往

第3篇: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乃至全社会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现代教师不仅需要政治上的关怀和物质上的关心,更需要关爱和鼓励。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实践,谈一谈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和建议。

一、不断完善心理健康状况

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学会避免某些自挫性的认识,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提高自信心。

1.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

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的优点能够做到不骄傲、不自满,能够不断完善发展;对自己的缺点能做到不逃避、不害怕,积极地改正。教师只有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对待别人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才会宽容,才会更客观地评价别人,这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一些人,为什么没有激情?因为他们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自我,努力使自己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其心理健康水平就高,对挫折的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强。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入于社会之中,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主动提高自己与他人交际的能力,主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同时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求大同存小异,从好的方面去理解客观环境中的各种现象,用心建设一个充满平等、团结、和谐的学校大环境。

3.自觉运用心理保健的技巧

所谓心理保健技巧,就是当遇到心理困扰和挫折时,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善于通过宣泄、激励、补偿、转移、升华等方式,使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促进本职工作更好地完成。因此,建议教师在遇到认为不公平的事件时,能换位思考,感到心理压力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宣泄自己的情绪。例如,教师可以培养一些有创造性的爱好,如学习茶道、书法、绘画、乐器、制作陶艺等,或尝试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不仅能够丰富生活、增强体质,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

4.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教师也不例外。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只有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劲头,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展示。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视野更开阔,能够站到一个新的高度看待问题,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人和事。

二、营建幸福和谐的家庭,缓解心理压力

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对于有压力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所以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或与同事之间的人际交流出现问题,压力增大时,回到家中能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下,教师的压力骤减,很多在工作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反之,如果教师的家庭氛围不和睦、不美满,在工作中的压力不能缓解,不仅工作会做不好,而且久而久之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教师的家庭成员要尽量支持、理解教师的工作,努力减轻他们的家务劳动负担,让他们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对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状况健康发展会有极大的帮助。

三、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素质教育推行以来,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很多工作,而忽视了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又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呢?因此,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1.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可以利用业余活动时间或利用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让教师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的做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例如,请心理学专家到学校现场授课;组织教师通过网络收听心理健康讲座;设置教师心理健康课题研究等,通过这些手段帮助教师了解心理学科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与方法,提高缓解心理压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2.建立心理咨询室

据了解,目前有很多学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业人士对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检测,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领导应尽量重视这些教师,要在工作上给予关心和照顾,帮助他们尽快改善心理状态,完善自我。

四、社会要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第4篇: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关键词〕教师悦纳自我;正向干预;PD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14-0016-03

《辞海》中将“悦”解释为“高兴、愉快”,“纳”解释为“接受、享受”,因此,“悦纳”可以理解为“高兴、愉快地接受和享受”。本文中的悦纳自我的基本含义指能认可自己身体、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客观存在并能欣然正视和接受。

一、教师悦纳自我研究的必要性

悦纳自我是个体心理健康的表现,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国内外学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论断,但学界常见的心理健康标准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了悦纳自我的理念。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健康判断标准之一: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林崇德教授、台湾学者黄坚厚都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对他自己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有悦纳自己的态度;北京大学王登峰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八条标准中的第一条就是:调整自我,悦纳自我。可以说,悦纳自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心理健康的水平。之后,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对悦纳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推动和升华,这些研究成果也成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林崇德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建立在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俞国良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包括: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兰卉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由此可见教师悦纳自我对教师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中国知网上进行相关的文献查找,发现对悦纳的研究比较少且较为片面。第一,研究对象基本集中于学生、病患者,针对教师的研究非常少;第二,研究中偏重于描述、鼓励,类似心灵鸡汤,而不是具体操作和干预措施;第三,对教师的研究侧重于理论构建和相关量表的编制,对基层学校的具体实操指导性不强。

因此,从教师悦纳自我的角度出发,帮助教师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挖掘和培养自身的积极潜力,并对积极因素进行正向干预,是解读、舒缓教师心理压力的新视角,能起到常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功效,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二、教师悦纳自我研究的可行性

目前,帮助人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测评量表比较多。其中,“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测试量表,使用最为广泛;“价值实践优点问卷”(VIA-IS)有不错的效度和信度,MBTI性格评估理论模型有着七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大量的职业常模数据,国内最多涉及的是“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但这些量表过于专业化、学术化,偏重于量化研究,缺少质性研究,运用起来相当复杂,需要操作者接受过专业培训;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灵活操作、简单实用的初级性格分析工具来测量个人的长处与性格优点。由此,研究组选择了PD。

PD全称是Personality Dimensions,中文直译为“性格维度”或“人格维度”,是国外的一套帮助人们了解自我,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行为风格的简单实用的性格测量工具,能够基本准确地测量个人的长处与性格优点,具有实用性强、适合多元文化背景以及兼顾人类个体多样化认知风格等特点。PD按照不同的个人行为表现方式划分成四个维度,通过李克特五点计分来统计分值,通过计算最后对应的相应色彩模块,即自身所属的气质类型。PD分为金、蓝、绿、橙色四种色彩类型,对应四种气质特质,从价值理念、工作风格、个人关系、沟通方式等角度提炼出每种色彩的风格,概括出由于个性气质原因而导致的各种问题的症结,在了解自己、发现自我的同时,能够同时理解他人,了解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产生的人类行为多样性,并在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加以应用,以改善人际关系,明确生活目标,找到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角色定位,达到悦纳自我的理想境界。在实践应用中也的确如此。概括从现时在国内外所做的研究及实验结果,以及笔者在培训活动中观察所得,PD采用质性描述四种性格色彩,虽然缺乏实证数据支持,但易于理解和接受,实践效果较好,确实能通过引导学员发现自我,加深他们的自我认识,理解并通过了解不同性格色彩群体的特点,有效地处理与其关系,有利于更好的同人相处和沟通,从而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正面而持久的影响。这正是基层学校在开展相关辅导时最需要的初级工具。

研究组以工作坊的模式开展的PD的测评培训及辅导,帮助教师认识了解自身性格方面的优势与弱项,发现、发掘和发展它们,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对自我的认知水准,改善了教师的个体行为,较好地达到了悦纳自我、悦纳他人和悦纳现实的目标。

在实践中,研究组充分运用了正向干预的理念。正向干预也称为正向行为支持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也有译为“积极行为支持”。 它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变 “被动预防”或 “补救”为“推进积极正向引导”。以往的心理辅导以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和减少负面情绪为重点,常常忽略心理积极潜力的挖掘和培养,而正向干预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发展个体的积极行为,是一种在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策略,对个体行为实施干预,以求改善问题行为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系统化方法。基于此理念,研究组在悦纳自我辅导中贯彻正向干预,以达到预防和减少个体问题行为、改变个体生活方式的目的,最终实现悦纳自我的目标。在正向干预的具体化研究中,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罗婧总结出了以下七个特点:强调支持;相信行为的目的性、功能性;强调团队合作;给予适当的行为训练内容;注重预防;成效评估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关注一生的规划等,这七点可以作为悦纳自我的心理正向干预的指导原则,指导研究组开展具体的、实效的尝试。

三、教师悦纳自我研究的操作策略

在悦纳自我的正向干预中,研究组创设一个面对面互动交流的宽松自在环境――“悦纳团队工作坊”,开展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活动,综合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实施中的多种活动形式,如头脑风暴、游戏体验、专家讲座、情境再现、影视观赏、大众点评、角色互换等,教师通过实际感受和体验来获得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了解,同时,成员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悦纳自我的预期。

1.设立三个目标。在实践中借鉴课程目标三层次,研究组设定三个目标:认知自我、感触悦纳、悦纳辐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悦纳进行定位,从了解到运用再到领悟,教师对悦纳有了越来越深刻的把握。开设悦纳小讲堂,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引导教师们更加积极、客观、灵活地思考问题,提高乐观水平,并通过自信训练、换位决策、集体放松等方式进行强化,最终达到悦纳自我、悦纳他人、和谐共容。

2.落实三个注重。注重参与教师的共情,注重自我发觉与感悟,注重成人学习的特点。教师群体有着相同的工作情境,面临相同的教育教学问题,能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遇到的情况,容易产生理解和共情,个人的经验教训在这里可以发挥更好的帮扶警醒作用。学习的最终效果还是要落实到教师的自我认识程度上,所以干预活动需要特别注重教师们的自我发觉和感悟。教育学家诺斯总结成人学习的特点有:成人想学才会学、学习为工作服务、学习中以经验为基准等,这些特点需要在工作坊训练中紧紧把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贯彻五个结合,即同伴研讨与专家督导结合、虚拟场景与工作实境结合、个人感悟与群体共进结合、活动预期与活动反思结合、专题内容与课外拓展结合。如果教师参加工作坊训练项目后,仍然未能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个别心理咨询或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解决。

在具体干预中,香港学者何敏贤在《发现自己的抗逆力――正向心理学的应用和技巧》一书中介绍的“优点长处建议活动清单”提供了非常好的例证,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另一方面能够更清晰地指导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如何运用自己的优点长处。上海市七宝中学的专题化工作坊、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工作坊及当前盛行的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技术等,都对研究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之,在教师悦纳自我的研究中,研究组借助PD的理念和技术,通过“悦纳团队工作坊”帮助参与工作坊的教师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与同伴,在自我剖析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提炼出普适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悦纳策略,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实施正向行为支持,是解读、舒缓教师心理压力的新视角,研究组通过教师反馈和训练效果,验证了该研究的价值所在,但这只是初步研究的成果,还需要时间提炼、重组、完善正向支持策略来进一步验证研究效果。后续研究要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终极目标是研究教师自我悦纳的自适应系统,探索维护教师幸福感的机制。

注:本研究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PD的教师悦纳自我的正向行为支持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YQJK08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鞠瑞利,赵丽敏.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J].基础教育,2006,(1):35-36.

[2]施秋奕.成长工作坊:心理教师团队发展的有效探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6):17-20.

[3]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0-27.

[4]兰卉,吴俊端.浅议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对策.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1):365-366.

[5]罗婧.正向行为支持的特点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7,(3):57-61.

[6]张冲,孟万金.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2):58-64.

第5篇: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人们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但“适应”不等于“顺从”,“平衡”不等于内心无“冲突”。积极、健康的心理应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现实保持动态平衡,以实现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求得内心平衡、和谐、正常发展。

第6篇: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关键词:学习活动和多领域结合;环境渗透;教师言行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39-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要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帮助幼儿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帮助幼儿逐渐地学会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的教育。因此,基于渗透理念下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所倡导的是幼儿园在学习活动中,游戏活动中和生活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活动的理念,提高幼儿健康认知,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

一、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渗透、多领域有机结合

1、日常生活中健康教学活动是幼儿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形式。《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健康教学即传统意义的“上健康课”,有别于生活中的健康教育,对于某些健康教育内容,幼儿不太容易理解的健康常识、不太容易掌握或需要系统训练的健康行为技能等,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精心地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引导、启发幼儿探索、理解和掌握。因此,幼儿健康教育的形式离不开健康教学。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由于“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那么各领域的目标实质上是协调统一的,差异仪仅是侧重点的不同,因此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是最可行的。一方面,各领域教育可以帮助实现幼儿健康教育的某些目标。比如,通过语言活动,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艺术活动,抒发内心的情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科学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等等;另一方面,幼儿健康知识的学习过程、健康态度的转变过程以及健康行为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各领域特有的教育形式的密切配合,如,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声情并茂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画面、引人人胜的探究等,唤起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欲望、对健康行为的向往。因此,在幼儿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美术、舞蹈、语言艺术的作用,把艺术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为儿童创设游戏的情境。

二、幼儿健康教育在环境中的渗透

幼儿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以应重视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让物体与空间更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1、幼儿园小环境

(1)通过户外活动器械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创造让幼儿主动参与体质锻炼的外部环境,激发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2)运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如:通过墙饰布置、教育专栏宣传健康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常识。(3)结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例如:“我爱大自然”、“垃圾大楼”等社会性活动,带领幼儿开展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卫生、维护环境卫生的教育,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2、幼儿每天生活的环境也是促进身心发展的有利武器。比如说良好的艺术环境。悦耳的音乐、漂亮的图画、好听的故事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但是幼儿注意的时间短,容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自我表达的能力较弱更应该引起重视。比如,园内设置警示标志、大型活动玩具活动时的保护提示、玩具架上的归类标识、自来水龙头旁的洗手图示,都是从日常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教师的言行在健康教育中的渗透

教师一天的言行举止都深深影响着幼儿。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为此,教师还应当积极构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使幼儿情绪安定、心情愉快,要充分认识到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有时比物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深刻,要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反思、调整和改进心理环境。做到幼儿每天都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喜欢与老师接近。

四、有效将健康教育渗透在幼儿家庭教育和生活活动中

1、幼儿健康教育必须要取得家长的共识,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健康教育效果才能更快、更好、更巩固。

(1)通过多种活动让家长转变健康观念,不断完善健康意识,明确健康教育理念和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实施有效教育。例如:安全教育中的“急救、求助电话号码”、“遇到坏人怎么办?”“遇到火灾”等内容,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心理健康的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成员之间和睦、民主,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和家庭气氛,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真正尊重孩子,更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家园交流、合作,让家长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入手,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新纲要》指出: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例如,许多幼儿认为只要一接近感冒的人就会被传染,自己也会感冒;更多的幼儿无法理解、体会和想象现在坚持喝牛奶将会对今后骨骼、牙齿的发育产生怎样的有利影响;甚至不知道多喝开水有什么好处。这时候作为教师应常常契机教育。感冒是通过怎样的传播途径才会被传染的;牛奶含有丰富的钙物质等,能促进人的健康发育;多喝开水能补充一日所需水分等等。就是说教师在讲的过程要尽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这样幼儿才能易懂。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融入幼儿每天生活当中,持之以恒,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未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第7篇: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环境渗透;教师言行;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要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帮助幼儿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帮助幼儿逐渐地学会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的教育。因此基于渗透理念下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所倡导的是幼儿园在生活中、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活动理念,提高幼儿健康认知,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

一、生活活动中健康教育的贯穿

《新纲要》指出: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要积极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幼儿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幼儿的健康认知有别与成人,譬如,我们班有许多幼儿认为只要一接近感冒的人就会被传染,自己也会感冒;更多的幼儿无法理解、体会和想象现在坚持喝牛奶将会对今后骨骼、牙齿的发育产生怎样的有利影响;甚至不知道多喝开水有什么好处。这时候作为教师应常常契机教育。感冒是通过怎样的传播途径才会被传染的;牛奶含有丰富的钙物质等,能促进人的健康发育;多喝开水能补充一日所需水分等。就是说教师在讲的过程要尽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这样幼儿才能易懂。

二、一日活动中健康教育的贯穿

1.日常生活中健康教学活动是幼儿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形式。《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健康教学即传统意义的“上健康课”,有别于生活中的健康教育,对于某些健康教育内容,比如,幼儿不太容易理解的健康常识、不太容易掌握或需要系统训练的健康行为技能等,只有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精心地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引导、启发幼儿探索、理解和掌握。因此,幼儿健康教育的形式离不开健康教学。健康教学的内容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临时生成的。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健康的价值和幼儿成长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在进行任何领域的教育时都必须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故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是最必要的:如果幼儿教师真正持有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那么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是最本质的,比如,在画画、看图书时提醒孩子坐姿端正、握笔正确、手眼保持一定距离等;由于“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那么各领域的目标实质上是协调统一的,差异仪仅是侧重点的不同,因此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是最可行的。

3.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然地流露出内在的心理冲突以及用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绪情感;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而愉悦地感受和学习健康的态度、行为和习惯,体验身心放松带来的快乐。因此,在幼儿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美术、舞蹈、语言艺术的作用,把艺术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为儿童创设游戏的情境。

三、环境中健康教育的贯穿

幼儿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以应重视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让物体与空间更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幼儿园小环境:①通过户外活动器械_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创造让幼儿主动参与体质锻炼的外部环境,激发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②运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如:通过墙饰布置、教育专栏宣传健康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常识;③结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例如:“我爱环境美”、“垃圾大楼”等社会性活动,带领幼儿开展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卫生、维护环境卫生的教育,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师的言行在健康教育中的贯穿

教师一天的言行举止都深深影响着幼儿。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为此,教师还应当积极构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使幼儿情绪安定、心情愉快,要充分认识到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有时比物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深刻,要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反思、调整和改进心理环境。做到幼儿每天都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喜欢与老师接近。

五、家庭教育中健康教育的贯穿

幼儿健康教育必须要取得家长的共识,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健康教育效果才能更快、更好、更巩固。

1.通过多种活动让家长转变健康观念,不断完善健康意识,明确健康教育理念和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实施有效教育。例如:安全教育中的“急救、求助电话号码”、“遇到坏人怎么办?”等内容,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就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8篇: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春高校的57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且相关系数选显著性水平。②父母教养方式的个别因子经由价值取向的中介影响心理健康。结论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密切相关。②价值取向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价值取向;问卷调查;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

1 引言

价值取向的形成有主客观原因,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取决于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说,价值取向的形成就是价值观的形成,反之亦然。价值观一旦对个人认识与行为具有经常的导向性,它就叫做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也就是价值观对个人行为有定向作用。价值取向是个体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当价值观对人的认知与行为有经常的导向作用时,这时的价值观就是价值取向了,例如:某人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经常地使他做出个人主义的行为,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就有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了。

价值取向的涵义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统一的界说。本文主要采纳用“行为取向”界定价值取向。如: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由此认为,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值得与不值得意味着人们在认识上面对各种事物现象所做的抉择或所寻求的行动方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可见价值取向往往是通过选择或比较来确定的。

目前我国研究者对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我们作以下假设: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价值取向的中介间接实现的。本文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考察两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长春大学的660名大学生,回收622份,获得有效问卷579份。

2.2 工具

2.2.1 价值观问卷价值观问卷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张麒于2001年在其硕士论文中编制的。该量表由45个项目组成,含12个一阶因子。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0.8524,表明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BMU)本研究选用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1993年修订的中文版EMBU,用以评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3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本文选用适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由河北师范大学王欣、左晓冬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54个项目组成,含有9个因素。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信度系数为0.94。

2.3 数据统计使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且相关系数达显著性水平。

3.2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影响心理健康的模式的路径分析为深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经由价值取向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我们进行了3个回归分析,以探讨诸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在第一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59和0.216。在第二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3种价值取向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首先是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人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5(父亲的拒绝、否认)、F2(父亲的惩罚、严厉)和F4(父亲的偏爱被试)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130、-0.095、0.222、-0.122;其次是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会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非常显著(0.130);最后是父母教养方式对权威意志取向的回归分析,M3(母亲的拒绝、否认)、F4(父亲的偏爱被试)和M2(过干涉、过保护)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236、-0.141、0.099。在第三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14和0.153;Z1(个人生活价值取向)、Z2(社会生活价值取向)和z3(权威意志取向)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83、-0.085、0.240。从复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0.359下降为0.314,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的0.216下降为0.153,这说明父母教养方式的个别因子经由价值取向的中介影响心理健康。

为了更清晰地看出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特绘制路径分析图,图示如下(图中标志的数据为相应的路径系数以及残差系数)。

4 讨论

4.1 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相关分析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路径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经由价值取向的间接路径显著,这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价值取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我们对大学生的咨询中发现,不良的教养方式往往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但父母养育方式并非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仅为促发因素,价值取向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第9篇: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状态;心理平衡;心理障碍;自觉平衡统一说

何谓心理健康?这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卫生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其说甚多,先选有代表性的理论供借鉴。“心理健康”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者良好水平。关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一般有四种意义:

1)正常即健康状态,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判断标准。

2)正常即平均状态,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

3)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是用来评价行为而非描叙行为。

4)正常即适应过程,将正常看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能不断学习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

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各点:

1)乐于工作,能将本身的知识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且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是正面态度(如喜悦、尊敬)等多于反面态度(如敌视、怀疑等)。

3)对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能有悦纳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

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接触,并能作健全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用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而不企图摆脱。心理健康观:称之为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心理健康是自觉平衡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四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

第一, 心理健康是心理的一种状态。心理健康的对立概念是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两个概念共同的最邻近概念是心理状态。明确了这三个概念的种属关系就可以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心理状态的理论联系起来了。心理健康状态的最重要的规定在于健康,这是由定义包含着的三点内容来揭示的。心理健康的独特规定性在于自觉平衡统一,这个是从不同维度上进行慨括的结果;心理健康的另一个最重要因素是自觉,自觉是意识形态形成的综合功能,所谓自觉即在人整体统一的意识相对独立的整合对人自己的意识、肢体和整体的生活行为自控、自知、自正的作用规律。上面分几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具有自觉平衡统一状态的心理,是为健康的心理,为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还是把它与心理障碍相对照。

心理障碍状态:当明确了心理健康后,就可进而讨论心理障碍状态或心理疾病了。什么是心理疾病?

首先看我国学术界代表性看法。心理障碍是在人心理、社会、文化、生物等原因作用下形成的昏乱失衡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6方面相互关联的内容:

其一,心理障碍是一种昏乱失衡的心理状态。

其二,意识的失衡,意识是由多系列的意志过程和多种观念统一而成的,从意识全局来看,意识的平衡统一表现在许多方面。

其三,认识的失衡,认识有直接认识和间接认识之分,认识失衡分为三种:1.直接认识(感知)的失衡,2.思维的失衡,这种失衡的统一形成种种幻觉或者病理错觉,3.直接认知与间接认知关系上的失衡。

其四,意向的失衡,意向的失衡首先是间接追求与直接控制的平衡。

其五,认识与意向的失衡。

其六,情感与诱因的失衡。在病理状态下,诱因与情感失去平衡。因引起否定的感情,否定的诱因引起肯定的感情等二者的失衡统一为一系列悖谬的情感。

其七,记忆的失衡。在健康状态下,记忆、回忆、认知等记忆环节是平衡统一的。由此,我们简述了心理失衡的主要情况,心理失衡形成相互关系态势上的昏乱,是心理障碍的规定因素。心理障碍状态一般由心理健康状态转化来的,低下的挫折耐受力使人经不起挫折,不良的心理习惯积累着障碍的诱因,易受暗示性导致自我扰乱等,这些心理原因不见得导致心理疾病,但心理障碍往往离不开这些心理原因。此外,导致心理障碍的还有一系列社会文化原因。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按照社会文化要求组织自己的生活,来建利种种社会关系。总之,社会关系上的失衡,社会压力得超量,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面分几个方面论述了心理疾病的昏乱失调说,次说与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互相参照,便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