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过程的核心范文

教学过程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过程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过程的核心

第1篇:教学过程的核心范文

一、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人们遇到一件新鲜事物或者是发现一个不常见的特殊现象的时候,必定会被深深地吸引,从而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探究的心理需要。这种好奇的心,人人都是有的。特别是中学生,表现得尤其强烈。为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我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一开始便说:“同学们,在小学里,甲数减去乙数其差不会比甲数大。但是到了初中,甲数减去乙数,其差就有可能比甲数大。”这种反常态的问话,学生一听,就会感到非常的奇怪:怎么减去一个数后所得的差反而会比原数大呢?学生心里马上就会产生疑问,进而积极思考。又比如,当我讲到“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时候,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块被打碎了的、只剩下两个角及其夹边的三角形玻璃余料,并且说:“我想借用这块余料,去街上割一块与打碎前一模一样的三角形玻璃”。老师能否割出一块一模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呢?学生一听教师的话,也感到十分新奇,于是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我便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告诉学生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将会揭开这个谜底,只要大家认真学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学生听了,好奇之心快速萌芽,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情不自禁地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推测,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不少的几何图形、几何现象,都容易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理。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些相应的几何图形、模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他们推到主体的位置上,使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分析、学会创新。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为学生精心设计、细心制作,积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的欲望,并及时引导,使之转化为一种独立思考和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尝试的学习动力。

二、开展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好胜心理

不论是在游戏,还是在运动或者是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竞相取胜的愿望,这就是好胜心理。教师只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好胜心理就能转化为学生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刻苦学习的精神。各种竞赛是充分激发学生好胜心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难点就可以用此方法来突破。学生初学平面几何的时候,需要记忆的概念较多,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听课的注意力就不够集中。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便让每一个学生都用纸片剪一个三角形,然后再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剪下来,要求学生把剪下来的三个角拼在一起,比一比看谁最先完成,并回答:“拼图后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的结论,而且也为在理论上为要证明这个定理埋下了伏笔,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还可运用分组竞赛的办法来进行强化训练,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激情。如一道题目,要想寻求它的多种解法,就可通过让学生比一比,赛一赛的方法,看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路多、方法好、速度快。这就能使学生打破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方位上展开思维,使学生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及其规律。

三、放下师道尊严,培养学生质疑心理

有一些学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作的结论常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喜欢“逆向思维”,所以提出的一些看法就常与教师不同。不理解的人,认为学生的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是爱出风头、不给老师面子。但是从创新学习的角度来看,这倒是一种优良品质的表现。因为“好疑”能诱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好疑”会迸发灵感的火花。在当今由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学习的转变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质疑,鼓励他们“标新立异”的精神和做法,并且积极地引导他们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主动探索、释疑,使这种创新思维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四、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创新心理

第2篇:教学过程的核心范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要我们颠覆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通过我工作中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中还存在着几个误区。具体如下:

误区之一:整合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格格不入

所谓的传统课堂教学是指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通过课堂讲授、板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师便于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它过于注重教师教的一面,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也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它的最大特点是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机械地让学生接受。然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后,首先学生不仅可以以老师为知识的来源,还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数字化环境获取知识。老师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角色,变为课程设计的角色。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主动学习知识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就使得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误区之二:整合的关键是资源的搜集与展示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它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孕育了以学生为主体、主动获取知识为主的交互式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但由于我们大多数教师还不能纯熟的掌握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这样只有从可利用的网站上下载一些现成的资源如图片、动画、视频等,来供自己制作课件使用。甚至我们还可以直接从网络上获取现成的课件、在线视频等。然而我们又片面强调以“学生乐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中心,课件有时很花哨,色彩鲜艳,动画繁多,素材更是千变万化,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原有的教学目标没能达到。这样的整合还有意义吗?

误区之三:整合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

常言道:“教无定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也不应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而应从教学中去寻求联系,不断摸索,找出适合某节教学的最佳模式。比如,生物学中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事先让学生分组收集材料,全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题。然后设计成教学中可应用的媒体材料,课堂上展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动手、思维能力。

误区之四:整合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活动的有效叠加

第3篇:教学过程的核心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特征;高职教学;侧重点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的中期,心理发展处于从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阶段,这就使得其心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和群体特征。高职学生具备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征,但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科学地分析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特点是有效地进行针对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发现并调动他们思想意识中的积极因素,使教学工作更有成效。

一、高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前学习的目的性都很强,就是为了考大学。为了这一奋斗目标而努力学习,虽然很辛苦,但苦到高考结束就达到目的了。而进入大学以后,突然失去了高考的“指挥棒”,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了。成绩好就能考上好大学,但成绩好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因此学习的成就感也就不那么强了。只要考试能及格,毕业证能拿到手就是最终的目的了。正是因为对高职学习生活没有科学的定位,所以没有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动机薄弱

高职学生的学习本身就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他们往往在刚进入校门时就基本已经有了自己的择业目标,即围绕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择业。因此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在校的学习和将来的职业生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据调查有50%的学生只有就业的愿望而缺乏学习动机。目前整体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高职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失去了信心。他们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反正就业都没有出路。这是造成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自卑感较强

由于绝大部分的高职学生都是因为高考不理想而带着一种无奈的情绪进入高职院校的,因此对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生普遍具有一种自叹不如的自卑感。这造成他们入校之初的心态不佳,自卑感强。

(四)自我认知能力较低

高职学生对自我认识模糊,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做出合乎实际的判断。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应该是自我认识从发展到完善的时期。但是,由于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学业是他们一切生活的重心,滞缓了他们自我认识的发展。因此,他们实际的心理年龄还是很不成熟的。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二、高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的探析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影响,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先天固有的,对于他们感兴趣或具有个人意义的领域会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投入时间和精力。根据美国的教育学者对学习动机的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两种情况下会得到提高:1、他们意识到学习任务直接或间接地与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目标有联系;2、学习任务的难度适当,学生能够成功完成。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首先必须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心理学家认为,根据学习任务与需要满足的关系,提供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只有具有一定的价值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中的价值之一就是利用性价值,即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可使他们达到其他目标,如谋取职业等。根据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有40%的同学认为课程的实用性是影响学习热情的主要原因,更有60%的学生选择了提高个人技术水平作为选课的主要动机。由此可见,学生正是立足于就业这个共同目标,才对专业性、实用性强的课程会显示出较强的兴趣。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专业后,围绕着该专业进行的,因此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显著。这种专业的划分把高职期间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此,高职院校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在实践中的学以致用。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多练习、多操作、多参加实训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使自己在面试、实习以及实际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加强实践教学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的需要。

1、针对高职学生自卑感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能力高于学历的道理;2、针对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较低的特点,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一个个学习(工作)目标,让学生亲身领会到什么事是该做的;3、针对高职学习的能动性强的特点,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高职的学习更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针对高职学习的途径多样化的特点,高职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尤其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发挥的余地。

(三)注重教学的整个过程

第4篇:教学过程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过程考核 考核形式 教学手段 教学场所

一、教学模式类型

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的《教学模式》中指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各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即为教学模式。

纵观国内外,从不同角度出发,教学模式有多种分类。国外以乔伊斯和韦尔的观点为代表,即认为教学模式有四种: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人格(人性)发展教学模式、社会交往教学模式、行为修正教学模式。国内有学者认为教学模式有以下三类:师生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学的教学模式、介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综上,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传递接受式、自学辅导式、探究式教学、概念获得模式、发现式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抛锚式教学等。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强调课堂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关注老师、书本和课堂,是以这三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的不足。

(一)考试形式和内容单一

传统模式下成绩评定主要按照平时40%,期末60%的形式,学期末综合得出一个百分制分数。平时一般为平时考勤和平时作业,期末一般为期末卷面考试。出勤和作业并不能真正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和评价作用。

(二)考试内容注重知识检验,忽视能力检验

考试方面,考试内容侧重于知识检查,而忽视能力的检查。考试内容主要聚焦于知识和理论的考核,如教材、课堂笔记、作业等。而考前圈范围、给重点,更是人为缩小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变相鼓励了学生死记硬背与临时抱佛脚。这种考试反映了学生的短期记忆效果,却无法反映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忽视日常学习,鼓励临时抱佛脚

每学期只有期末才有考试,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性考试缺失。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通过(平时)考试反馈的信息,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及教学方法。考前划范围、定重点,变相鼓励学生期末临时抱佛脚,使得很多学生平时学习松散。不重视日常积累,期末考试周通宵达旦地突击,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容易形成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显而易见。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教学过程的关键,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主动性被忽视、被压抑。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明显是不符的,这种模式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担。

三、基于过程考核的教学模式

基于过程考核的教学模式是指: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期末一次总评成绩的特点;基于过程考核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展示的学习态度、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等予以评价与考核,平时过程考核结果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大于期末考试的权重。基于过程考核的教学模式下,多维度考核方式见下表:

基于过程考核的教学模式,将重点聚焦在过程上,重视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而过程优化了,结果可能实现质的飞跃。通过三个阶段+三个方面的考核,强化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将专业知识夯实,提升综合素质。

(一)考核形式

1、读书报告、答辩环节

国内高水准的中小学、国外的众多大学,都有布置读书报告(作业)的较长历史,以此督促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促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国内的大学教育在这方面显得略微宽松,因此建议大学阶段强调读书报告、答辩等形式。

这一环节将促使大学生经常进读书馆研读书籍与资料,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将自己的读书心得整理好,在答辩阶段展示给全部同学。答辩的过程,对全班同学来说是个百家争鸣,互相学习促进的过程。

2、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区别于期末考试来说,主要考查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效果。通过检验前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学生能够检验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依据期中考试成绩,学生可以及时查漏补缺,及时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强调期中考试(不划范围)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必须注重平时积累,提高上课的关注度,加强平时作业与练习等课后的知识巩固工作。

3、期末考试及出勤等

期末考试是每个学期快结束时,以试卷的形式(含在线试卷)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对该学期知识的查漏补缺。近两年,我院通过“网中网会计作业考试平台”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上机考试,即提高了考试的标准化程度,提升了学生应对上机考试的能力,又大大减轻了老师的试卷批改工作量。

出勤要与上课回答问题相结合,避免学生在教室看手机视频等情况。平时作业要有区分度,增加学生互相参考的难度。

(二)教学手段

翻转课堂、MOCC、微课等新兴的教学方式方兴未艾,全球大、中、小学都在普及中,大学教育更需要紧跟全球教学改革的趋势,充分发挥新兴教学方式的优势,提高课堂的生动性与吸引力。普及“爱课程”、“网中网会计作业平台”等软件在日常教学中的使用,充分发挥经管类教学软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兴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软件使得日常课堂教学更生动,学生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学习更灵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教学场所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数基本囿于传统教室,近年来部分院校在经管实验室授课,但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基本仍囿于教室(经管实验室)这一场景,课外的部分基本普遍较为欠缺。基于过程考核的教学模式下,课内课外基本有同样的重要性,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重点难点的答疑解惑,学生课外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图书馆查资料,去线上做课后作业等。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课内课外的良性循环。

四、基于过程考核的教学模式的意义

基于过程考核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师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同时紧密结合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与革命。

(一)学生出勤率提高

平时课堂授课之余,通过“爱课程”,“网中网会计作业考试平台”、“云之家”等软件,每1-2周布置一次在线作业(作业成绩计入过程考核评分体系),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与巩固,老师课余在线上答疑解惑。与此同时,期中考试也使得学生必须注重平时上课的积累,提高课堂专注度,课堂上不能任性地玩手机。

(二)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翻转课堂、MOCC、微课新兴的教学手段,“爱课程”、“网中网会计作业平台”等软件,使得学生的参与度与兴趣大大增强,教学活动更丰富多彩。

撰写读书报告,准备答辩等环节,使得学生有压力和动力去图书馆查阅资料,阅读专业文献,进行课后的专业学习,形成全班或全专业百家争鸣、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

(三)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提高

读书报告与答辩环节,锻炼和强化了学生的文献查阅及理解能力、专业分析能力等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自我展现能力。

学生与老师课后在线上的互动与交流,也使得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也有利于教师提升自己“因材施教”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

纵观全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时至今日,先进大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在传统教室,板书+PPT+课后作业”的传统模式早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教学革命和学生的需求。因此,强调并推广过程考核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只有将考核重点聚焦到整个教学与学习过程,才能将学生的目光从海量的手机信息上拉回来,从而真正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黄雪琴,耿强,董阁. 基于过程化考核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5,05:81-82

[2]孙雪菁. 基于过程化考核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教学模式的设计[J].经贸实践,2015,15:124

[3]任宝东,田景,马媛. 过程考核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2:53-54

第5篇:教学过程的核心范文

教育的使命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初中学生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发明创造的潜能。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新课标下教师教学的重点。下面就本人在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尝试、体会、收获作一简单分析。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打开思维的大门

兴趣是培养学生对科学及身边事物产生探索意识的基础。积极的情绪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并能激发人的探究心理。学习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充满好奇心这一心理特征,对教学环节、方法及课堂的讲授进行精心设计,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争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

教学过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便是大家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果能经常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学生就会感到知识的价值,进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初中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一知半解的或理解错误的事物、现象等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样可以从现象入手,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入质疑状态,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兴奋点。如: “为什么下雨过后蚯蚓会大量爬出洞穴? 移栽幼苗的时候为什么要带土坨? 一次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烧苗?为什么在适宜条件下绿豆能萌发而大米粒不能? 为什么相同时间内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 为什么婴儿总是伴随着啼哭降生? 为什么人在完成吞咽动作的同时不能进行呼吸?”等等。有了这样的兴趣作为引导,学生就会不断地在学习中思索,在思索中探究,从而逐步地培养乐于思考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另外在授课中也要充分利用多种直观教具或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适时举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知识竞赛或辩论赛等,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加学习新鲜感,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对学生创造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提高观察事物的敏感性,也能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二、科学观察,大胆质疑,发散思维

善于观察是探究问题、认识问题的第一步。可以说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起步器,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也不会有创造。绝大多数学生对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也乐于去观察相关的生命现象,但观察时往往漫无目的,空有一份热情,没有思考的意识,这样思维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失去了观察的真正意义。所以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习惯和能力,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认真、有目的、有顺序、有比较、有主次的观察,提高观察的效率,并能在深入细致的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如果通过细心地观察后,学生能够从中产生疑问,有一种“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绪,那么学生的求知欲会更加的旺盛,学生的思维也会很快进入主动、积极、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状态中,学生很自然地成为了知识的积极探求者。

如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发豆芽,认真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提出了许多有价值且超出课本的问题 “蚕豆萌发所需的水最多时间最长,黄豆、红豆次之,绿豆最容易萌发需时也最短,种子萌发时的需水量是和其体积成正比吗?” “种子萌发长成小苗后发现其根深深地扎入了吸水纸中,这和植物根的吸水性有关系吗?” 再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韭菜和韭黄都是由韭菜种子发育而成,为什么韭菜是绿色的,而韭黄是黄白色的?” “幼小的蚯蚓没有环带,而成熟的蚯蚓具有环带,环带有什么作用呢?” “为什么腌制后的黄瓜比腌制前的软?碟中的汤汁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不断追求深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略知识的浩瀚,才能最终深化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整合资源、自主探究、延伸思维

实施探究性学习意在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在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是学习及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尽量给他们创造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必要时给以解释,但不能全部灌输,要进行有保留地适时得当地点拨,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勇于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效益。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等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他们自学,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强化探究学习的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鼓励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争取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不拘泥于形式,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一实验中,全班同学以实验小组为单位,都能主动提出本组的探究问题、作出假设,并且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再根据自己的方案,亲自动手实验,亲自体验,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干预。实践证明学生在利用自己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技能去探究解决相关问题时,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合作愉快,而且成果显著,摆脱了对教师过多地依赖,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分析、判断、推理、创新等多种思维能力。

四、融会贯通、创新优化、拓展思维

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自己独立完成生物实验,亲自触摸、观察、思考、体验,然而过去的生物实验,课题、过程、材料、工具等都对学生做了限制和规定,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现在新教材则提供了大量的自主探究实验,给学生更多的自和选择权,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学习潜能有了发挥的场所,可以说探究学习越来越显现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基础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生物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深奥的生物学知识,如果通过具体的实验来揭示,对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化解难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例如,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内容中,呼吸的原理一直是教学中抽象性强、难理解、易错解的难点,而且初一的学生没有相应的物理知识基础,所以知识理解接受起来都相对困难。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相应的模型,通过实践亲自体验,学生会在操作、交流中渐渐理解其中的道理,同时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也都得到了培养。

学生的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再加之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在探究中往往会涌现出很多的奇思妙想。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某些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己设计探究方案或优化教材中提供的方案。

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学生常常会提出肥料、土壤、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6个因素。虽然肥料、土壤、阳光等条件根据常识及生活经验分析能够排除,但最好仍然安排他们针对这些因素亲自动手做对照实验来验证假设,并用理论知识解释,究竟为什么这些因素不是种子萌发的必备条件,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另外,在探究空气因素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以空气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原则,全体学生又通过讨论交流,重新对该实验设计进行了优化 (第一,使用刚冷却的凉开水;第二,在水面表层滴植物油,使水与空气隔绝) ,使水中溶解的氧含量降低到最少。这次探究挖掘出了学生巨大的潜能,教师更应相信只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他们定能展开思维的翅膀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五、讨论交流、总结评价、升华思维

课堂上适时组织小组讨论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学生由于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所以教师要多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完成自主学习。当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而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综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当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虽然有时讨论会陷入困境,但学生经历了研究和思考,思维也会在探索的道路上得到发展。有时学生可能产生争论,但通过集思广益,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从发散到集中的训练。另外,新课程中有许多资料分析的内容,如单靠学生个人进行分析,有时较难弄懂,而如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讨论交流,从各个角度多向思维,就能较快理解、掌握资料所包含的信息,提高资料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过多次实践证明,学生能在与他人交流中建立积极的心态,灵活多变地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的内涵扩展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淡化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逐步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第6篇:教学过程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究竟应当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李岚清曾经做过三个方面的阐述:(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课堂,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空间。要结合学科特点在实验教学中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这是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基础。那么如何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呢?

一、从课堂走向生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铺路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所以,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注意挖掘教材中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闪光点,学会把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和鲜活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打通生活和知识之间的道路,这样的知识才会生动、鲜活。很多时候学习的过程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完成的,对于城市学生我们可以对他们说网购、逛公园、坐地铁等,而对农村学生就不能这样。此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现有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把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身边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知识真正转化成能力。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铺路。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架桥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为学生打造创新思维的平台。摒弃以往的教师高高在上的观念,俯下身去,走进学生中间,和学生在一起,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吐心声。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我们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让学生体会存在的价值,让学生感觉创新的那份甜蜜,以及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后的那种愉悦。只要带着成就感,学生的脑细胞才能活跃起来,各种我们备课的时候想不到的点子,才会像珍珠一样迸发在课堂上。我在上《伏安法测电阻》这一节课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设计了这样的导课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欧姆定律知道了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未知阻值的电阻。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做一个不一样的实验。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实验器材,仔细观察是不是少了点什么?学生立刻进行查看,班级气氛很快地活跃起来。一些学生急不可耐地站起来想发言……我随机叫了两位学生回答。生甲:(满脸迷茫)我这里少了一块电压表,多了一块电流表。生乙:我正好和他的相反……我对这两位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并给予鼓励。此时,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学生都在暗暗地想,这样的实验我们该怎么做呢?这时候我顺势提出:“当我们缺少电压表或者电流表的时候,该如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呢?”这时候学习小组开始动了起来,议论也热烈起来,很多大胆而新奇的想法都慢慢地出现了,学生参与了进来,最后都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果实。所以,我认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思维在这里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培养。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亮点,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点,创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架桥。

三、重视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基

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物理学赋予我们教师的使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积极调动学生思维,因为思维才是创新的开始,有了思维才能为学生的创新埋下伏笔,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打开大门。所以,要求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改进实验,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做晶体的熔化实验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晶体熔化的特点,我就在原试验的基础上做了大胆的改进,把教材中的直接给烧杯中的冰块加热改成了在装有碎冰块的大烧杯中放一试管,试管中也装些碎冰(试管底不能碰到烧杯底)。然后进行加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当烧杯中的冰开始熔化时,注意观察小试管中的冰是否也随之熔化?要求学生先猜想,再实验。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实验结论。通过灵活的改进实验,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在知识大爆炸,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创新。而素质教育的改革必须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基、搭桥、铺路。必须把认识高度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上来。所以,我会更加努力探究新形式、新做法、新理念,为学生腾飞搭建平台,为学生创新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4.

第7篇:教学过程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教师;学生;教学效果;主体

政治课是文科学生的必修课。然而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经常苦恼于学生消极应付,缺乏兴趣。很多学生认为,政治课学与不学,懂与不懂都无所谓,只要背,就能取得好成绩。于是上政治课时,学生爱听不听,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这些若不加以解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将无从谈起。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政治,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这是摆在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所以,要提高教学效果主要在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老师;二是学生。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成为学生亲与信的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此教师若不去拓宽知识面,不去提高自身素质,不仅在学生中没有威信,更谈不上提高教学实效了。因而,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本领、超人的技艺。如果政治课教师每节课都能给学生典型的生活事例、精辟的见解,上课时能举一反三,学生每节课都会吸收新鲜的知识营养,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对政治课充满极大的兴趣,亲其师而信其道。比如,在讲授“股票”这一知识点时,需要教师对股票有一定的了解才行,否则讲起来索然无味,学生没有兴趣。

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的情感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能充分表达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教师的情感,从而最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因而,教师要注重语言的艺术,在讲授时,语言表达切记平铺直叙,而应生动形象。现代高中学生不喜欢一个严肃古板的政治教师。适当地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会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尴尬的局面变得轻松自然。

其次,教师要注意在讲授时寓教于“乐”,提高兴趣。也许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政治课教学就是老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是乐不起来的。对“乐”的理解也不是讲原理时插几个笑话,让学生大笑一番。政治课的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有无比的乐趣,能在乐趣中比较轻松愉快地增长知识。如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辩论会、故事会等活动,这些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性极高,一开展这样的活动,笑声此起彼伏,在这样快乐的气氛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三、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科学的评价方式是激发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高中学生是上进心、自尊心极强的群体,尊重每一位学生,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予以表扬鼓励,会增加学生的信心,也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我积极鼓励表扬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对那些回答不全面或回答错误的学生,肯定点滴可取的见解,让他们从中看到自己的能力,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赏识教育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进步。如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或试卷时,对于字迹工整,态度认真,做的有进步的,我会写上“good,go on”等,虽然这样做使得我批改的时间更长了,但是我发现通过批改后老师留下的一些鼓励的话语,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同时也告诉学生老师关注着你。总之,凡是学生在学习政治课中有好的地方,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学生得到表扬鼓励越多,越有利于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越有利于提高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

环境心理学家认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某教师就会对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乐学、肯学。这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丰富的人格魅力,还要放下“师道尊严”,从“人――人”的关系上认识师生关系,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因此,教师要教好政治课,就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亲近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创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师生环境,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才能积极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

五、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因此,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教师要从原来的”教”改为”导”。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变“学会”为“会学”。”这句话说明教学应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统一。比如:在课堂小结上,教师可以问:“谁来帮老师总结一下,我们这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吗?”也可以让学生互相间补充,弥补不足。再如:练习讲评时,也可让学生互相间评述。当然,在学生小结、评述中,教师要时时起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这些锻炼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总之,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如何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任何教学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具体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许多可行的方法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堂根.对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教育艺术,2007,(11)

[2]刘玉超.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19)

[3]万庆海.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性.希望月报(上半月), 2007,(07)

第8篇:教学过程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职业高中;化学;创新能力

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相比,对技术性和职业性要求较高,所以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基础比普通高中的学生要薄弱一些,要想让职高学生学好化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为我国培育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下面,我就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在职高化学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

的创新能力进行详细的论述,以供其他同行进行参考和借鉴。

一、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一提起化学,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食品污染等,而且认为造成这些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化学,所以导致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不喜欢学化学,对于化学实验更是不敢亲身操作。学生连学都不想学,更别提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了。所以,作为职高化学教师的我们,必须改变学生这种错误思想,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比如:(1)让学生理解化学这门科目的真正内涵,让他们懂得,并不是因为化学才有了这些污

染,而是通过化学,我们才能看到和揭开污染的真正本质。(2)让学生亲手操作安全度高、没有污染的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一些化学结论,从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3)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的现象,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涉及到化学知识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比如在“神舟十号”飞天之际,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对飞船的构成材料、升入太空用的燃料以及航天员在飞船上的生活状况会是怎样的等进行讨论,讨论完以后再派代表进行陈述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如今高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化学,从而激起学生的创新热情,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变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时期,大部分的化学实验都属于验证性的实验,通过这种实验只能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做实验的基本方法,这种实验方式根本无法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所以,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验证性的化学实验变为探究实验,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具有勇于探索和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这也是现代教育对职高学生的学习要求。比如,在做“生命中的基础营养物质”这一章中“蔗糖的水解”这一实验时,我们就可以把演示、问答、探究等结合起来,来得出“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这一结论,这种探究性的实验模式,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并最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

提高。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古希腊伟大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句话:“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只有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学生才会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思考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自身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然后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如此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盐的水解”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和本质时,我们可以一步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在焊接铁架过程中一般都用(NH4)2SO4溶液进行清洗铁锈的;为什么镁条放入AlCl3溶液里面会有大量气泡出现;哪些盐的溶液显酸性以及哪些显中

性和碱性等,这样学生在一步步探索问题的过程当中,既能得出问题结论,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赋予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我国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如何在职业高中化学教

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职高化学教师热切关注和议论的话题,当然,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并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争取为国家培养出在化学方面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纪苗,史定海.高中化学培优基础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教学过程的核心范文

合作学习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下面就几个教学案例谈谈我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

一、在探究过程中的小组合作:

案例1:

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下)第2章第6节《相似与差异》

教学过程:步骤一、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各放有不同物体的盒子,放入的物品要尽量易于探测。由于是根据学生各自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实验的,而且这个探究过程比较简单,所以分组时成员不宜太多,以四人为一小组比较妥当,否则有些学生会无所事事,但在学业水平差异上要求可以不高,故可以前后桌同学为一组。步骤二、组内分工。根据组内学生的相对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如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当“记录员”,胆子大些、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同学当“汇报员”,动手操作能力强些的同学当“操作员”,另一位同学则可以当“检查员”。步骤三、分组实验:进行黑盒探究。由操作员动手为主,记录员及时记录,检查员监督,完成探究。在整个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是起指导作用,否则课上学生小组合作将得不到好效果。教师也可适当地激将学生:看看哪组猜得最快、判断得最准确。步骤四、汇报实验结果。经过一致努力,由汇报员汇报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晶。

二、在制作过程中的小组合作

案例2:

教学内容:制作小型地球仪

教学过程:步骤一、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作一个精巧的小型地球仪。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1、用什么材料:如乒乓球或其他球状体等。2、用什么工具:如要比较精确地做成地轴与公转平面成66.5º;的夹角,则要用量角器;如用泡沫塑料或者木板做底座则要用切割工具。3、达到什么目标:如要能转动,要画上经纬线等,由学生自己制定。4、确定工作目标:可以要求学生用框图来表示制作流程,明确分工和完成日期。步骤二:经过分工,有的学生去找材料和工具;有的学生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去查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家长给予帮助;有的学生负责制作流程。步骤三:小组各成员群策群力,讨论并确定统一的评价表。评价表中的项目一般有:①是否稳定牢固;②是否转动灵活;③夹角(66.5º;)是否正确;④线条是否美观,等等。让学生用该评价表来评价自己的样品,再评价别组的样品。步骤四: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能以适当的形式进行技术交流,写出大致完整的报告,并进行交流。

三、在游戏过程中的小组合作:

案例3:

教学内容:六年级《科学》(下)第2章第6节《奇妙的身体》中“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的教学片段

教学过程:步骤一、研究资料。课前布置学生仔细阅读图P24-25,了解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最好通过查资料了解全面透彻些。步骤二、确定演员。由于组成消化系统的器官较多,故分组活动时要以大组为单位。分别在各大组中选出1位导演和12位演员,其中由1位同学扮演食物,另外11位同学分别扮演每个消化器官。步骤三、分配角色。确定每个器官和食物的扮演人员,要求各角色能说明所扮演器官的位置、功能,并能模仿该器官的工作情况,准备各器官的防真道具。

步骤四、表演。各角色按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次序进行表演,食物的扮演者要说明食物在各处的变化。其余的同学认真观看表演,并在表演结束时进行评价,同时提出改进意见。根据各组的表演,全班投票选出“最佳表演组”、“最佳创意组”、“最佳默契组”和“最佳用功组”。

四、在调查过程中的小组合作:

案例4:

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第6章第3节《环境问题》中“调查噪声污染”

教学过程:步骤一、每个同学写出尽可能多的造成噪声污染的原因。步骤二、将所有的噪声污染的原因分为几大类,如:交通工具噪声污染,建筑、装修噪声污染,工厂机器噪声污染、大声吵闹等。步骤三、以6人为一小组进行分组,就一类污染收集更多的证据,说明污染的存在和程度。(可查找各种资料、走访有关部门、进行实验等)步骤四、提出防治噪声污染的建议。步骤五、交流各小组调查结果。

五、在课外活动中的小组合作:

案例5:

教学内容:观察蚯蚓;

教学过程:步骤一、学生分组。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组由4—6个同学组成,男女适当搭配,主要考虑到男同学相对来说胆子大些,因为在实验中要挖蚯蚓。在小组中选出一位学习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同学,同时也要有责任心,由他来管理小组的讨论和实验的进行。其中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位同学负责控制噪声(也就是小组讨论声音不能太大,影响其他人),另一位同学作为交流汇报员,负责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向全班汇报。步骤二、小组讨论。观察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我们想要观察哪些内容和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接着学生提出若干要观察的问题,通过讨论,明确了观察内容大致分为几个方面:蚯蚓的习性、蚯蚓的生活环境、蚯蚓的运动情况、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蚯蚓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等。步骤三、确定课题。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组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共同讨论出观察的重点和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步骤四、开展活动。课外整组同学出去寻找蚯蚓,了解其生活环境,然后进行了多次持续的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对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步骤五、汇报结果。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成为课堂教与学的主角,通过这几年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的作用不仅是完成目标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同学之间能更加深入了解别人对课程的理解角度,以及思想认识,从而更全面掌握知识,在合作中通过沟通达成共识,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