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

第1篇: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家开始重视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科的核心素质是对学科内容最好的阐释,数学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受到了特别的重视,数学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教育的价值,数学知识所思想和方法都蕴含其中,良好的数学教育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例如数学概念、数学法则、公式定律等。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以及计算、测量等基本技能,掌握方法的同时,领悟数学思想。用通融的、练习的观点整体把握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将数学核心素养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一个人先天带有的能力,以及后天训练、实践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品德与观念、思想与方法等都包括在内。用不同的标准将素养分类,会得到许多不同的类别,以学科为分类标准,素养可以分为数学素养、英语素养等。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素养,这是以学生发展的需求程度划分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这两种分类的集合,是指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核心思想和方法,并掌握数学本质。我国学术界对于数学素养尚无准确的、统一的界定。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从数学自身出发,较为综合全面的认为数学素养大体包括一下几种能力:数学的交流与表述、数学思维和推理、数学论证、建立模型、符号使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使用辅助工具。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

数学核心素养体现数学学科的独特性,是构建数学教育体系的重要来源,数学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体系框架,多维度多角度的阐释数学的内容,凸显数学思维和数学建模。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多元化,具备很多不同的特征,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体现了数学核心素质的阶段性;在数学教学中,公式定理、运算法则等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在短时间内获得,但是数学核心素养不同,其包括数学情景、数学意义、数学建模导向等,具有抽象性。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现,其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的思考态度,都满足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数学核心素养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获得的,所以在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基础上,解读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将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融入教育与体系,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解体技巧,更好的学习数学。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小学成长和学习的关键阶段,对于学习方法的养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解题技巧等等都是重要的时期,也是各学科核心素质培养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基于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和特征的理解,还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新的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方法、策略。

(一)理论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在知识点设置上相对简单,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选择学生熟悉了解的生活场景,可以创建一些情境教学法,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一种数学思维。比如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可以在讲过换算规律之后,告诉学生五十元可以买苹果,但不能买汽车,五百元可以买电视,五角钱不可以等。将课本中的知识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备课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方便学生理解。再联系实际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小学阶段抽象思维的培养,小学阶段通过抽象思维习得的是基本概念,对于一、二年纪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重点在于感悟,可以用抽象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养成数学意识。

(二)加强知识与课堂之间的联系

课堂是学习和培养核心素养的基本场所,所以要将课堂时间好好的利用起来,教师要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影响时潜移默化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每堂课的教学过程都可以让学生参与进去,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还可以可学到知识。要注重将统一固定的课程转化为灵活的课。同时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是数学的入门阶段,不管讲课内容多么自由,始终不能脱离教材,

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讲相关知识是,教师首先明确了主要知识点后,可以结合其它知识点整合讲解,在备课过程能够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在课堂上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环节,在课堂上提出有发展意义的观点,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形式趋近于应试教育,在学校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只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和做大量的练习题,从根本上忽略了对于核心素质的培养,要想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首先就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也需要对核心素养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教授学生。

(四)在教学评价中考察

在教育教学中,考核评价是很重要的环节,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考察过程中,不过分强调速度的快慢,速度的训练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忽略了思考的过程,考查内容中也要包含数学素养,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基本计算能力,空间想象力等等,尤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设置一些相对较难的题目,不单单从结果判断答案的对与错,而是判断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向是否正确,也可以设计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引导学生用变通的思维思考问题,根据实际情景多角度思考,行程变通的思维意识,让学生积累经验,这些经验逐渐形成数学素养。

结语

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一心追求速度,数学学习是要思考的,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启发学生善于思考。这需要高素质的老师通过不断的摸索,找出最适合当代小学生的方法,将核心素质培养落实于课堂,通过课堂教学、考试检测、将知识点与实际理论融会贯通,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莹莹,朱丽,吴晓璐.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9):103-104.

第2篇: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作为我国学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如何围绕核心素养来聚焦体育教学呢?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运动技能的传播者,应当站在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高度上,从更深层次理解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从更广的领域寻找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方法途径,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清晰而明确地解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理解和实践,就体育核心素养概念定位、培养途经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 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加强体育素养培养

我从事体育教学已有二十多年,深深体会到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仍然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不但没有聚集“核心素养”的培育,甚至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发展体育教育会牺牲掉智育教育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很多学校普遍缺乏体育意识,尤其对生理卫生知识、锻炼常识等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普及重视不够,导致很多学生缺乏自觉进行身体锻炼的意识,体育素质明显偏低。虽然学生的体育道德品质普遍较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明显不符合体育道德、体育精神和体育品格。还有,很多学生不是站在增强自身健康和身体素质的高度进行体育锻炼,而只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或者娱乐等,缺乏稳定的锻炼动机和持久的习惯养成,往往一达到目的就停止了。针对不容乐观的体育教育现状,作为小学体育一线的老师要抓住当前极力倡导培育“核心素养 ”的重要机遇,带头转变思想观念,大胆冲破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的束缚,在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教学中,以学生健康锻炼为先导,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聚集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以及坚定的意志,从而促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身心,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先决条件。

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形成愉悦课堂氛围

体育兴趣是人们为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如内向的学生一般能遵规守纪,但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不浓;好动的学生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不足是组织纪律性不强。在我任教的班级就有一个特别顽皮的学生,在教室里上课坐不住,在操场上体育课无集体意识,许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这名学生自尊心特别强,不服输,在同学面前爱表现。我抓住该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安排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并向他说明做好器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程度,教育他要胜任这项工作不但要有服务意识更要有表率意识,即在方方面面特别是纪律方面要做同学的表率。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教育,该生不但把器材管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而且组织纪律性和活动能力也明显增强。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老师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关系,体育课堂就一定能成为学生兴趣爱好充分展示的舞台。

三、创新体育课堂设计,提升教学活动质量

第3篇: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1.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的基本内容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理念是应用于指导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纲领,其内容为使得所有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所有学生包括男同学和女同学、技术好和技术差、超常生和低常生、带残疾和非残疾等等;接受的体育教育包括体育课程、运动比赛、娱乐活动、锻炼身体等等。

2.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核心理念的标准依据

美国的体育教育标准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体育教学目标、合格体育课程标准、适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和学习活动机会规范标准。

(1)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的总体目标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接受过体育教育的人,这也正吻合了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对这个体育教学目标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层次――六条内容标准,即有身体素质、有体育知识、有运动技能、有社会能力、有价值观念、有锻炼习惯;第二层次――四个年龄阶段,即学前至二年级、三年级至五年级、六年级至八年级、九年级至十二年级;第三层次――两大成果,即对学生的期待成果(例如,学前至二年级在运动技能方面掌握了基本移动技术动作)和其他若干期待成果(例如,学前至二年级在移动性身体活动中展现出协调跑、跳、滑动作)。

(2)合格体育课程

合格体育课程包含四要素:确保学生学习机会、采用多级测量评价、安排适宜教学内容、合理体育教学策略(包含所有学生、最多活动时间、及时评价反馈、最佳课时计划、适宜课堂管理、课后体育作业)。

(3)适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

适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包括5大类别、35个项目、68-70个标准、每一标准含2个方面内容。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层次适宜教学的5大类别,即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的测量评价、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的大纲计划;第二个层次是适宜体育教学的标准,即课堂建立、练习组织、课堂安全、残疾学生、机会均等、学生多元、竞赛合作等;第三层次是适宜体育教学每一标准的2个方面,即适当教学和不当教学(例如,对待残疾学生,适宜的体育教学是带残疾学生参与融合性身体活动,不当的体育教学是带残疾学生观看其他人进行练习)。

(4)学习机会规范标准

学习性活动机会规范文件的类别包括10大类型、每类含不同标准、共80-82条。10大类型包括合格教师、大纲计划、健康安全、课堂人数、场地设施、器材物质、时间安排、科技手段、测试评价、课程评价。学习性活动机会规范标准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每一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最大化。

3. 美国体育教学改革核心理念的宪法依据

从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中看教学改革核心理念的依据,美国宪法第十四条:每一美国公民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体育属于幸福范畴,每一美国公民都有参加体育的权利;参与体育须受教育,每一美国公民都应该接受体育教育;美国公民包含学生,每一美国学生都应该接受体育教育。

二、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最新模式

根据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美国提出了最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三元结构。

三元结构是由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部分组成,即体育教学包括常规体育教学、特殊体育教学和融合体育教学。

1. 三元结构――常规体育教学

常规体育教学是不系统考虑个案教学的传统体育教学。其主要特征是:学生能力相似、集体教学方案、同一体育课堂、相同体育活动、相似教学方法、统一学习目标、考虑差异水平、设有个案教学等。例如有氧教学采用的就是同一化教学,运动发现教学就考虑了学生差异水平,但并不要求个案教学计划。

2. 三元结构――特殊体育教学

特殊体育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个案化的教学。其特征是:根据个人能力、确定不同课堂、选择不同活动、采用针对教法。例如某一学生肌肉萎缩不能站立,就要对这名学生进行力量练习的个案化教学。个案化教学的教学计划需由多人参加的法定会议制定,包括学生在校校长、常规体育教师、特殊体育教师、其它学科教师、学生家长兄妹、被测学生本人、学校医生护士等。

3. 三元结构――融合体育教学

融合体育教学起源于一个著名的布朗案例。事件:于1954年发生在美国堪萨斯州某一学校系统中的著名的布朗案例;问题:放在特殊学校的带有残疾的学生布朗,享有了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吗?辩论:布朗家庭律师认为没有享受同等受教育权利,但学校认为享受了;结果:美国最高法院认定该学校违背了每个人都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4篇: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体育 创新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本性好动、活泼、好奇心较重,而且求知欲望强烈,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注意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在小学体育创新教学设计中主要提出以下对策。

1.实现体育教材及教案的有效创新

为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体育教师要紧抓创新教学的核心。在全新形势下,创新教学的核心不但要局限在课本内,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快捷网络,开展网络教学。由于远程网络资源包含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这些内容不仅仅是教材中的内容还包含体育教材中不曾出现的内容,因此对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十分有益。

2.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理念的有效创新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传统的体育教学不同,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单纯追求体育成绩的达标,而是让学生对体育的发展做出充分的了解,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从小就开始梳理体育锻炼的理想,并且朝着这一目标坚持奋斗。在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后,不但要鼓励学生,而且要不断培养学生锻炼的热情。这对体育教学的理念进行创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体育心理能力还可以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心理能力可以使得学生将来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使得学生在今后面对困难时勇敢地克服;体育动力能力的发展,可以在实际锻炼中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运动技巧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体育带来的精神及身体的快乐。只要不断坚持对体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就必然会在思想上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促使更多的学生在行动上参与体育锻炼。

3.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手段及方式的有效创新

利用体育课程中的游戏引导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对体育教学的手段及方式进行创新,就是要对当前已有的教育资源及教学方案作出创新性的组合。在教学上采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多媒体或是网络教学,创新教学方式,促使当前的教学更符合社会科技的发展。我们采取因材施教的方针,除教学基础内容外还要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个人爱好,开展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学生单一的篮球、跑步、足球等运动形式的改变。就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而言,在基础性锻炼过程中,针对耐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制订中小型的长跑训练计划,针对身体协调性不佳的学生可以组织跳绳、调高和丢沙包等活动,促使学生在游戏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协调性。在打扎实基础后,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个人爱好,建议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并且不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前。采取该种创新手段教学,可以将体育课堂变为小学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及体育特长的培训课堂,必定得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喜欢和支持。

4.实现小学体育评估系统的有效创新

要构建客观公正的体育成绩评估系统。创新小学体育评估系统主要是对体育教学学生的体育成绩展开评估的。按照因材施教的体育教学模式及每名学生的个人兴趣及爱好的差异,客观公正地开展体育成绩评估十分重要,当今我国的体育教学评估系统过于单一,多数被局限在体育成绩的达标上,忽视对学生体育知识、精神及体育文化的传递及培养。实现体育教学评估系统的创新要建立一个不仅仅包含小学生体育成绩达标的系统,还包含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文化的考评系统,在对学生做出评估之后要实现对体育教学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教学等全面的客观评价,从而建立新的小学体育综合评估系统。借助该种评估系统的优化,逐渐实现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

小学创新体育教学设计,要针对我国长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及缺陷,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适应时展需求的可行性教学内容。希望在认识到小学体育的缺陷、开展教学模式的创新后做出有效的学生喜爱的教学设计,不断提升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获得较高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倪志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257.

[2]杨小羊.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4(12):20.

第5篇: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管理课堂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课程的合理安排,管理教学、训练、活动和竞赛等环节,以及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及任务量,制定合理的目标,使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完成任务,并对部分同学进行特殊指导。在活动和竞赛环节中,灌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兼顾协作和友谊。如学生之间闹矛盾,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井然有序地开展教学任务。科研能力: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对自己科研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对教材、教法和训练方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多看书、上网,探索发现一条更适合现在体育教育的方法。在现有体制中,对不合理的方面进行改进,要求教师善于动脑,并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专业水平,重点理解好运动和生命的关系以及体育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二、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指的是人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的素养,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健康为首要目标,体育教师在具备专业学识的同时也应具备人文素养。文化素养:丰富的学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对课程内容的创新有所帮助。体育教师在进一步加强体育知识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其他知识储备,掌握知识精华并更好地为工作服务,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必定会帮助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道德素养: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献身于体育教育事业;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社会道德,诚实守信,谦虚谨慎,作风正派,团结友爱,注重仪表,等等”。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有正义感,争作学生的楷模。情感素养:情感素养在体育教学中作为非智能因素影响着身心的健康。积极乐观的情感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易于学生接受。体育教师不仅要像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完成脑力劳动,也要完成体力劳动,要为学生作示范、调动组织活动,一堂课下来体力和脑力消耗很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热爱体育事业、热爱体育教学。专业素养:体育教学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知识储备上主要应该掌握:体育学原理、体育科学导论、体育概论、体育教育学等,在基本技能上应掌握:田径理论与方法、体操与健美运动、球类运动理论与方法等。在人体科学知识方面,应掌握:体育保健学、运动康复学、运动营养学、体育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通过专业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意义,增强运动的乐趣,使得体育教学具有趣味性。美学素养:体育运动是展示人体美、运动美的过程,同时体育美学是体育科学的学科之一,运用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体育领域中美的学科。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运动技术的示范,语言的讲解来达到人体美与运动美的结合,也能使作为观赏者的学生体会到运动的美。体育运动的特点是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的,在激烈的竞争和对抗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欣赏美与丑、好与坏,如何审美,如何理解美的形态、本质和形式,以增强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三、素质教育对小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素质教育在我国提出已经有十几个年头,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水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一切教育行为的灵魂和核心,也是衡量和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小学体育教师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的重要任务。第一,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主导,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创新意识等优良品格。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还影响着学生,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师,面向的受众心智尚未成熟,且体育课堂教授环节大多伴随着肢体动作,这些动作做得是否标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关系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因此,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第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身体素质。小学体育教师在一堂课中,运动强度很大,需要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的配合。身体素质是各项素质的基础,教师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质、敏捷的反应能力、洪亮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表达。第三,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运用网络的能力。21世纪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先导的信息化社会,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创新,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配合,来达到资源最大化的效果。第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随着教育法的不断完善,要求教师具备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近年来不断有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传出,这与教师法制观念淡薄有一定的关系。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又要保证不体罚学生。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育,应为教育全体学生服务,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第6篇: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在新课程体系下,如何抓住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是当下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任务。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研究,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知。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1)游戏性。游戏性也就意味着小学体育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采用灵活、活泼的方式方法,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最终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

(2)趣味性。游戏性和趣味性虽然有相似的含义,但是在根本上是不同的。游戏性侧重于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革新,趣味性着重于教学方式上的变化。游戏性离不开趣味性,但由于“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1]趣味性却可以存在于很多体育教学内容中。

(2)启蒙性。小学体育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启蒙性,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体育教育还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能使其体会到生活与身体的真与美,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这不仅是体育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学应抓住启蒙性这个重要特点,“围绕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进行,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塑造个性品格,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体育教学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小学体育教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他们养成健身的好习惯、培养他们增强体质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由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小学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体育运动能促进人大脑的发育,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其次,也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再次,可以通过锻炼和游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爱动脑、善用脑的良好习惯。

3>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中的各种竞赛,是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教师应通过比赛和游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应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断进取。同时,可以锻炼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永远成为一个强者。

二、如何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提高教学水平

(一)、创造快乐情境,倡导趣味教学

儿童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求趣、喜新,形象认知能力较强,缺点是耐性与理性不够,往往会对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产生厌烦情绪。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应精心建立快乐的教学情境,诱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教师可以给自己和学生们准备好面具,学生见到后就会为之产生好奇之心,参加活动的兴趣也就增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应采用多种活泼的形式,使他们不单纯以自己的体育知识和习惯方法去理解。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投入到学生的练习活动中,以创设师生同乐,教与学和谐进行的练习情境,增进师生的情谊。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体育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从而使学生喜爱这门功课,促进课堂教学。

(二)、优化体育教材,改变教学模式

教材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性材料,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和依据,一部灵活、多样、有趣的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要原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进而导致上体育课的兴趣逐渐消失。所以游戏具有很大的魅力。没有了快乐,何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们厌倦了常规的跑步练习,死板的篮球运球,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

当今学校体育的改革,对前苏联的体育教材体系提出了种种质疑,但其中诸多内容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和果敢顽强、勇于进取等意志的塑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对其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进行优化组合,依据小学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加强其游戏化练习方式、方法的研究,使之成为一些具体的游戏化教材,如各种跑的追逐、接力,各种跳跃的仿生练习等。

(三)、注重个体差异,更新考评方法

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学生由于受遗传、生活条件、身体素质等制约,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同样的技能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多运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创设不同的技能学习难度与进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技能掌握以后的成功快乐。我们应更新考评方法,观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捕捉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对他们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指导。同时,我还通过学生的展示性练习,引导其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既发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改进学习。

因此,要想真正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应采用以教学效果为主要评定对象的效益评估法,对学生成绩的考评,既有身体素质的水平,又要有进步的程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优势,而对教师的评估,应抓住课堂教学环境的创造,教学方法的设计,学生练习的气氛和锻炼效果等因素,以某些评估以及教学观摩等行政性手段,激发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体育教学,共同营造繁荣发展的教学氛围。

第7篇: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指导思想 比较研究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占着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它从根本上制约体育教学,是确立体育教学地位、功能、目的、任务、内容、组织和方法等活动及过程的出发点和指南,它对体育教学发展具有指导和调节作用。特别在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要求人们具有新的特征和素质。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和需求,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对人口素质的提高,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工程。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也就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围绕着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就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等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本文选择日、美等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为对象,通过与这些国家的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的比较和研究,以求能达到探索规律、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目的,并希望对我国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完善产生积极影响。

一、日、美等国及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

1.日本

日本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努力培养身心健康,热爱真理与正义,着重于个人价值,富于责任感,充满独立精神的个人。”在这一核心目标的制约下,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呈现了不同的形态。比如,“生活体育论”等,所以培养“身心健全发展、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是当今日本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核心。

2.美国

美国由于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它的体育教育思想是多样的。其教学指导思想的基本格调,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借助其健全的身体素质更好地生活和服务社会。

3.德国

德国的指导思想与美国、日本截然不同,它主张“全面发展”和集体主义为教育的核心思想。他重视强调体育社会文化,体育教学服务于竞争体育。

4.中国

中国目前处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指导思想有以下几种:(1)增强体质的指导思想;(2)发展个性的指导思想;(3)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4)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5)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6)养护体育的指导思想;(7)成功体育的指导思想。以上教育思想都在不同阶段内曾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但相比之下,技能教育和体育教育仍为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思想。

比较上述各国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第一,在体育和教学指导思想上,各国虽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把增进健康、增进体质、进行体育道德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而使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内容不断充实、全面和完善。

第二,由于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各国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指导思想不同,但有共同特征,就是充分挖掘个体的价值潜力让其服务于社会。

第三,虽然各国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实力也很悬殊,但由于现代信息的传播交流,各国在努力总结自己的体育教学经验,保持自己国家体育教学特色前的前提下,同时吸取别国学校体育和教育先进理论,来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及缺陷,以缩短与他国之间的差距。

第四,在教师与学生地位与作用的关系问题上,由于各国教育思想的不同,认识也不尽相同。美国、日本等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帮助或协助。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地位,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张以学生为主题来安排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而中国、德国与其相比,主张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学思想。

二、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受我国当前的经济实力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与国外相比,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难点和尚未克服的弊端。

第一,体育课目标设计不科学,不完善。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现行的体育目标太笼统、不具体,从而导致我国教材重复严重,比较杂乱。

第二,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方法和观念仍停留在原始模式上,缺乏对社会的开放性以及对竞争观念、市场意识和激励机制的认识。学校体育从办学思想、途径到管理运行机制,始终无法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效率差、地位低的被动局面。

第三,“重智轻体”,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在相当一部分中学,升学班(初三,高三)的体育课被剥夺排挤,甚至在一些小学毕业班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以至于对于教学思想以及目标的实现,根本就无从谈起。

第四,由于市场经济对学校的冲击,许多人的精神追求有所淡化。拜金主义的滋生,加上体育教师工作的辛苦、收入微薄、地位卑低,在经济大潮中,心里不平衡,思想有困惑,从而使师资队伍不稳定,体育教师“下海”经商时有发生。

第五,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场地、器材严重短缺。

三、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坚持按教育教学规律发展学校体育。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校体育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学校体育要从“育人”这个教育的总目标出发,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体育”与“育人”要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对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创造力、竞争力、意志力的培养,使体育教育服从于教育总目标。

2.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从体育观上,认识到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从健康观上,认识到身心健康是成才的基础,现代青少年的体质水平与体育素养必须不断的提高,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8篇: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师信息素养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36-02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信息和信息技术给高职院校的教育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作为 21 世纪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等能力。但目前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相差很远,对信息素养重要性理解不够,实际运用很少,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和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如不及时调整和充实自己,将难以胜任未来体育教学的重任而面临淘汰。因此,加强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学校和教师自身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任务,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维纳指出信息是人和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交换内容的名称。“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1974年美国的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解答问题的技能。目前人们对信息素养的涵义尚未达成共识,但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了解和研究,已经认识到信息素养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智和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不仅包括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意识、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信息素养是体育学科信息素养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培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体育教师群体信息素养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中学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素养、信息能力素养、信息道德素养等方面。⑴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和信息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包括有关信息系统的相关的常用术语和符号、信息发展的构成及其原理、背景及其程度、获取和使用信息有关的法律、规范、教师职业所具备的信息系统的操作、文字处理、信息采集、信息通讯、信息组织与表达、信息加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1]。信息知识是构成高职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和进行信息处理的基础。⑵ 信息意识素养。信息意识是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信息意识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的体育教师,如果信息意识很差,认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也就差,这样会造成信息吸收的困难。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善于将现代的知识信息和书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不断了解和掌握体育学科相关方面的最新动向,不断更新知识信息来开阔大学生视野,激发大学生学习欲望。⑶信息能力素养。信息能力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关键部分。信息能力主要包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等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即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从杂志、网络上获取体育教学科研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即阅读、提取、存贮、分析、加工信息能力。传递信息能力即传递、交流、再生信息的能力。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果、科研能力取决于他们自身所具备的信息能力。他们的信息能力越强,体育教学效果越好,科研成果越多。⑷信息道德素养。信息道德是思想态度层面的素养,是指在获取、处理、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公共道德规范,及在这基础上形成的伦理道德观。信息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等来维持。在信息环境下,它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具有无限性、不易控制等的特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时要为人师表,为大学生树立信息道德的典范,包括:要遵守有关信息保护、信息传播、信息安全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和一些负面影响;要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和传播,共同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 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信息素质的途径

2.1改变教育观念,增强信息意识

改变教育观念,增强信息意识是提高高职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大部分体育教师体育信息意识较弱。因此,我们要改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和体育道德观念,要明确体育信息技术与文化"社会伦理的关系,规范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规范和体育道德行为习惯,同时增强信息意识积极搜集、整理相关体育信息,主动学习和运用新的教育思想、体育教育方法、教学模式、教育评价等,并不断运用到教学中,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结合本学科的教育特点,加大信息法律法规、道德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体育教师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2.2加强教师职业培训,不断提升高职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

师资培训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健康发展的需要,管理部门应采用多元化学习形式对教师进行长期培训。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质整体较弱,各高校应加职业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这也是提升大学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职业培训在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方法上要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是职前培训、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开专题讲座、网络知识培训等形式。笔者认为体育教师自身也要主动学习新理论、新的教育技术,了解当前学科前沿的新知识,并将运用到体育教学之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师资培训的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可以加强信息技术老师与体育教师的定期交流与合作,使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加强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能力。

2.3提高体育教师应用体育信息技能,培养教师复合型的知能结构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的不断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这对高职院校一线的体育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以开拓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包括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的复合型知能结构,才能适应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参与下的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应以体育信息处理为主线,提高应用体育信息的技能。我们要主动利用校园网来获得网络体育信息,提高分析信息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应用体育软件等工具开发校本教材,利用人工智能的理论与方法等,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3 小结

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我国知识经济的时期,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源,信息素养也成为了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前提。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主动迎接挑战,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信息素质,拓展专业化发展视野,为实现我国的教育强国而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燕,张景生.新课标下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22):89-90.

[2]全宏瑞,温守轰,姚惠伶.?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方法[J].?教育探索,2010(07).

[3]韩峰.?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对策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第9篇: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内涵主要指的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与方法突出人的全面发展。人是教育中的核心,也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现代体育教学中,需要以人为教学的出发点,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在教育中一切都是以人为本,并且其也是现代教育中的基本价值观念。同时,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需要体现出人文关怀,由于人是教育的对象,人具有情感、理性的,并且其情感能够决定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思考的结果,通过情感育人,才能够以理服人。在现代体育教育中,需要体现出人文关怀,让学生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另外,在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中,需要对人性进行充分肯定。由于学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需要对其潜能与智慧进行肯定与信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还需要明确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与个性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1]。

2实施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各个领域中均得到较好的运用,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现代体育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并且得到较好的发展。在人类科学体系中,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是其三大学科,从学科的价值形态角度来看,其人文科学的重要性比较突出。从价值作用角度来看,体育的价值作用主要是促进人的心理、生理健康、和谐的发展,注重人的生存与价值,提高人的自由与幸福感。同时,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从价值目标角度分析,体育价值的本质在于创造体育文化意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价值评价视觉来分析,体育价值的评价标准更加注重精神文明、民族情怀以及主体意识等。在价值的实现方式方面,体育主要是通过教学的途径,将其价值转化为人的身心素质的提高,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文化观念的建设等。其体育教育的价值逐渐受到重视,其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实施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还是人综合发展的需求。因此,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3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3.1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

3.1.1从以往的“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包含了现代教育的价值观,“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充分的体现出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在现代教育中需要将其视为教育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是将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与教育相互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全能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人的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当今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引入到现代体育教学中来,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3]。

3.1.2逐渐从“生物体育观念”转变为“人文体育观念”

在奥运会中,人们可以看出运动员对体育精神的追求与发扬,其体育价值不断被人挖掘与继承。在现代体育教学中,逐渐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精神情感。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学生体质的提高,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更加重视人文体育观念。注重人的精神需求。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是对人文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对体育价值的进一步分析。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中,需要转变生物体育的观念,注重人文精神的发扬。

3.1.3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在现代体育教学中,需要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起来,不仅注重人文情感与体育精神的培养,还需要注重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思维。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上述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在教学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种体育教学是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在体育教学中,尤其需要注重两者的结合[4]。

3.2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综合性建设

在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深化,体育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在体育教学研究中,逐渐将生物、心理、社会以及教育的理论应用其中,从而研发出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以便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增强学生身体素养,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中,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倡导终身体育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综合性指导思想来指导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可以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追求体育教育的综合性作用与功能。

3.3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科学化的体育教学目标

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其要求教学的认知、体育技能与情感的培养等各种目标协同发展,其主要强调的是知、行、意、情的统一发展与平衡。在现代教学理念中,不仅需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还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满足学生的精神、生理需求,让学生熟练掌握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并体会到教学的情意功能。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目标方面需要朝着多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在体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注重教学的知、行、意、情的统一。

3.4加强现代体育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建设

在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中,需要以素质教育为主,需要形成全新的思想教育观念。首先,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要求来不断的更新教材内容与课程结构,不断的引进社会最需要、最重视以及最具有价值的体育教学手段,确保现代体育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点。其次,尤其需要注意小学、中学以及大学体育教材内容的衔接性,在选择各个阶段的体育教材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以便更好的符合每个阶段的教学需求。同时,需要确保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各个阶段的接轨,并且其教材内容需要具备递进与层次的特点。再次,教材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与可变性,并且需要体现出文化性以及区域性的特点。

3.5加强体育教学法的综合运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其教学目标的独立性,其教学方法的综合利用没有落实到位,教学方法逐渐缺乏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无法满足综合运用的需求。在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目标是多元化与科学化的,使得教学方法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由于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无法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制定出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方面,需要打破以往单一教学的模式,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确保各个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并且相互配合使用,以便确保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