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开发特点;规划;功能;布局;规模预测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短缺。因此,向城市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就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地下空间系统之中,容纳了大量城市公共活动的地下公共空间无疑是其中的重心和枢纽,也是地下空间规划研究的重点。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因自身特点,对空间规划和设计有特殊的要求。因此,面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利用,对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特点
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不同于一般的地下空间开发,一方面要体现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共性,是服务于公共事业为主的,无论所有权归属如何,其服务对象一定是大众化全民化的;另一方面地下公共空间的功能主要是商业娱乐、商务办公、文化体育、动态交通(轨道、车行、步行)、静态交通(停车)、市政公用设施以及防灾等社会功能。
2.1地上、地下公共空间一体化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和功能要和地上空间相互配合,注重地上、地下整体协调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地上、地下空间开发规模成正比例关系;另一方面地上的城市功能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内容相协调和补充,形成地面上下相贯通、有机联系的空间体系。
2.2地上、地下公共空间特色化
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主要考虑商业金融、商务办公、公园广场及其他公共设施用地,这些地区多为城市公共区域,符合地下公共空间开发所需各种条件,适合规模化区域性开发。地下空间建设一方面要结合老城改造开发,在老城改造中,将地面改造与地下建设同时进行,充分利用原有的地下空间,通过规划地下街、地下通道将它们连通整合,将高密度地上活动引入地下,开发综合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与城市新区建设同步,发挥新区整体规划的优势,整体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功能和结构布局,统筹开发强度和时序,使地上地下协调发展。
3重点地区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重点地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主要从开发类型、功能定位、规划布局、竖向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为每个重点地区的详细规划提供依据,以便最终确定每个重点地区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范围、功能布局和规模容量。
3.1重点地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类型
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地区规划特点密切相关,地区的建设程度、开发模式以及功能特点决定了地下空间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根据重点地区的分布以及城市建设、功能布局的特点,规划将重点地区划分为老城改造型、新区开发型和交通枢纽型这三大类型。
(1)老城改造型地区:主要指老城区的
城市公共中心,商业金融中心,商务办公和餐饮娱乐密集区。该类型地下空间以纾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地面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主。
(2)新区开发型地区:主要指正在开发
建设中的城市新区。该类型地下空间有着与地上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落实的优势,地下空间易形成规模化发展,按照地上、地下合理需求,预留公共地下空间,科学定位。
(3)交通枢纽型地区:主要指综合交通
枢纽,轨道交通枢纽等交通换乘密集地区,人、车流量较大。该地区地下空间主要以交通功能,商业娱乐配套功能为主,疏散人流和车流,缓解地面拥挤交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3.2重点地区地下公共空间功能选择
地下空间功能是城市功能向地下的延伸和拓展,功能的多元化促进了城市地下空间的产生和发展。地下公共空间功能主要涉及商业设施、交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商务办公、市政设施、仓储设施、防灾设施。此外,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选择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功能的适用性
城市的总体功能是由整个城市空间来承载实现的,地下空间是整个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其中部分城市功能不适宜在地下发展,因此需要分析与地下空间开发相适用的功能。
分析地下空间适宜的开发功能就要充分利用城市上、下部空间的不同特点,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将一些安排在地下空间特别有利或安排在地上空间具有严重弊端的功能安排在地下空间,根据城市上、下部空间开发强度、状况和城市经济、技术水平来综合权衡,妥善安排。
(2)功能的互补性
功能互补主要指在充分发挥各自空间功能优势的同时,使地下与地上功能空间互补互利,强化区域或地段的整体功能效益。在广场或公园等开敞空间地面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用做停车场或商业空间,既可高效发挥城市广场和公园使用功能,又可利用地面开敞空间将地面阳光、绿化和新鲜空气引入地下,改善地下空间环境;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文物古迹和自然风景旅游区保护地段,开发利用地下交通、服务、商业空间,既保护地面旅游环境,又吸引地上大量游客利用地下空间的各种功能设施。
(3)功能的协调性
功能协调主要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必须与地面空间规划相协调,做到城市地下、地上空间资源统一规划。
3.3重点地区地下公共空间规划布局
功能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动力,是地下空间存在的本质特征,而形态布局是表象的,是功能与结构高度的概括,它反映城市发展的延续和继承,体现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环境特色。城市地下空间的形态是各种地下结构(要素在地下空间的布置)、形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空间轮廓)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一个与城市形态相协调的地下空间系统。一般地下空间开局主要有点状布局、辐射状布局、线状(脊状)布局和面状布局。
(1)点状布局
点状地下空间是相对于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形态而言,它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地下单体,大多由某个区域占据较小平面范围的地下空间构成。点状地下空间一般偏重于城市中心、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城市矛盾的聚合处。这些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地价昂贵,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缓解地区人流过于集中、停车困难、地面环境嘈杂等问题,以获取较高经济、社会效益。
(2)辐射状布局
辐射状地下空间主要以大型地下空间设施为核心,通过与周围其它地下空间的连通,形成辐射状。这种形态一般是与地下空间发展的点状布局的有机结合,即通过一处或几处大型地下空间设施的开发,带动周围地块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局部地区地下空间设施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由单点发展向多点开花的布局发展,是地下空间开发的二级模式。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空间
1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的关系
1.1城市空间密集度
城市建筑的聚集和分散是城市空间形态中最为主动的力量,主导着城市三维形态特征的演变。高层建筑建设往往集中在某些城市中心区,促使这些片区的空间聚集度大大提高,改变了那里传统的高密度、低容积率的城市空间形态。
1.2城市尺度和天际轮廓线
城市中的建筑高度不断增长,使城市整体空间尺度随之改变。高层建筑以条带式、簇群式或散点式等布局方式大量出现,逐渐改变整座城市的三维空间形态,而向高空伸展。优美而独特的天际轮廓线是良好城市整体和局部空间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识别城市的标志之一。
1.3城市山水景观视廊
高层建筑的发展既给城市的自然山水景观和人工环境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一方面,它改变了以往建筑高密度的状况,提供了更多开敞空间,其本身高耸的建筑形体具有很强的识别性,还为城市提供了新的眺望点;另一方面,高层建筑在高度上容易造成视线阻隔,把具有城市特征的山水景观和城市内部分隔开来,破坏了城市整体空间体系。
1.4城市肌理和开敞空间
城市肌理是每座城市在各自建设发展历程中积累、沉淀的空间特征。高层建筑的大量建设,取代了以往小尺度密集分布的建筑形式,大大改变了城市的结构组织和肌理特征,容易导致趋同化而使城市特征消失。城市开敞空间中受高层建筑影响最大的有街道、公园和广场。高层建筑使很多街道和公园、广场的围合感大大增强,有时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压迫感。
1.5城市建筑形体和色彩
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体量大,建筑形体和色彩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高层建筑的外部形体是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色彩是否能与城市或片区的基调色彩相融合,都会对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带来很大影响,在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的敏感地段尤为如此。
2高层建筑建设在城市空间形态上的主要问题
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是双方面的,趋利避害需要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有效控制和引导。当前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城市规划忽视物质空间和城市景观美学要素
高层建筑建设给城市空间形态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立体空间形态的塑造应当引起城市规划的足够重视。然而,传统的城市规划重点关注城市的规模、结构和用地布局,主要着眼于二维空间,缺乏对城市整体三维空间系统和城市形象的考虑,忽视了城市景观美学要素。针对高层建筑,城市规划还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手段进行空间形态上的控制引导,从而导致了远景规划和实际空间形态上的差异。
2.2缺乏有效的空间规划控制
城市规划在城市整体层面上对建筑高度控制力度较弱,城市片区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下文简称“控规”)虽然将建筑限高作为一项核心指标予以控制,但长期以来控规限高指标的核定缺乏依据和科学性。在建筑限高上,有时限制过紧,使具体实施难以操作;有时限制太松,又起不到控制引导的作用。这种情况使很多高层建筑建设在空间上缺乏统一协调、运作有效的规划控制。
2.3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相对滞后
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在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品质的提高。然而,传统城市设计的一整套理论方法来源于对过去城市空间尺度的研究,如空间的场所感、围合度、街道广场与建筑的宽高比等。高层建筑已经在多个方面使城市空间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城市高度、城市肌理和空间形态关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设计理论方法来指导,这就要求继承与更新。
2.4各层次规划设计的控制引导相脱节
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在高层建筑的空间形态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纵向和横向脱节。纵向上是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到控规之间的脱节,编制控规时片区开发强度、高度控制在上位规划中难以找到依据。横向上是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脱节。大多数城市的空间形态仅有二维的平面规划,却没有三维的立体设计引导,导致高层建筑的开发建设往往缺少主动的空间引导。
以上因素导致高层建筑在城市空间形态塑造上问题频出:⑴、高层建筑开发各自为政,忽视其自身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特别是对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导致城市空间形态混乱;⑵、城市外部空间受到挤压且单调无序,沿街高层给街道带来巨大的空间压迫感,一些高层缺少对建筑形体的深入推敲,色彩选择和搭配较为随意,降低了城市空间环境品质;⑶、城市空间环境均好性受到影响。高层建筑常处在景观条件良好的地带而不留空隙,让更多建筑难以共享良好的景观以及自然通风、日照等条件。
3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控制引导对策
事实证明,必须采取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相辅相成的方法,将城市总体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至微观层面的空间关系统筹起来,发挥积极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作用,才能避免高层建筑建设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不利影响,将其积极作用体现出来。
3.1改进各层面对高层建筑建设的规划控制
(1)高层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布局
高层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布局受到多方面影响,主要包括用地性质、区位价值、交通条件、城市景观和历史保护等因素。规划应在城市总体层面上对这些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高层建筑适宜建设、限制建设和禁止建设的区域,进行建筑高度分区;重点分析城市特色区域,尤其是敏感地段,确定这些区域的高层建筑分布,以及高层建筑的重点限制区范围;全面考察城市的自然和人工景观环境,留出城市的景观视廊、视域,以及必要的城市绿楔、通风道等;充分考虑高层建筑同城市各级开敞空间之间的关系。对于高层建筑集中的片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规划应处理好这些地段的交通可达性和设施配套条件。
(2)控规应发挥中坚作用
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形态,片区层面的控规因其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和技术手段等优势而应该发挥控制和引导的中坚作用。控规如何将它的控制性与可操作性、规定性和引导性充分结合起来,对于片区层面的开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应突出其规定性作用,通过指标和图则的方式有效控制各街区高层建筑的开发强度总量和建筑高度;另一方面应突出其指引性作用,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指引更小层面的开发强度和立体空间形态。对高层建筑片区的控制引导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高层优势,提高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从而提高住区的绿地率,保障足够的开敞空间,尽可能改善城市外部空间环境质量;对建筑高度应有合理的限制,根据整体和周边的空间环境确定建筑高度,减少套用经验值的情况;通过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四项核心指标的规定和控制确定其他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完善高层住区的交通和各项配套设施,有利于提高片区整体空间质量。
3.2建立和完善适应高层建筑建设特点和要求的城市设计新体系
应对当前城市空间形态集成度的变化,需要有适应高层建筑建设特点和要求的城市设计体系,需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在总体层面上分析空间集成度、确定高度分区,根据城市各自特点对高层建筑建设进行分级控制引导;按照高层建筑的形体特征,结合城市山水空间形态对天际轮廓线进行设计引导,尤其是滨水地带,应处理好近景天际线和远景天际线的层次关系;研究城市的山水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貌等要素,严格控制高层住宅的所处地段和相应高度,留出必要的开敞空间和视廊;研究城市肌理特征,分析高层建筑所带来的新肌理关系,延续并发展城市特有的空间肌理和结构,处理好高层建筑同开敞空间的关系;研究城市的基调色彩,引导高层建筑的色彩关系与城市总体色调相契合。
3.3统筹各层面的规划控制和设计引导
面对高层建筑所带来的城市空间形态问题,城市设计必须发挥其空间引导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将城市设计的过程同城市规划编制协调起来,将各空间层面的规划设计控制引导统筹起来。只有这样,城市规划才能针对高层住宅建设形成空间形态控制引导的规范,并通过法定程序落实到实施和管理当中。
(1)与总体层面的规划设计相协调
就高层建筑的空间形态而言,城市设计可以为城市总体规划做相关的专项研究,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结构和用地布局为依据,对高层住宅的分布、高度分区、天际线等进行空间引导,将这些内容体现到规划当中,弥补城市规划在三维空间限定方面的不足。
(2)中观层面的具体控制和设计引导
中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常和片区的控规同时进行。城市设计应在控规编制中发挥重要的空间引导作用,与控规的控制要素和指标相辅相成,这样就能比较直接和有效地对片区高层建筑的空间形态进行控制引导,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相协调。
举例而言,笔者参与的规划面积达6.24km2的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建设,采取了控规和城市设计同期编制的方法。在空间布局上,吉山基地规划充分考虑了南京地区建筑日照要求较高等多方面因素,运用城市设计方法安排高层建筑的布局、高度分区、交通组织和开敞空间等,将空间设计体现到控规的指标当中,并运用当前控规编制的新方法,采取片区-街区-地块三级控制,以及法定文件和指导文件两个层面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对高层建筑的空间形态进行控制,便于未来的实际运作。
(3)微观层面规划设计的具体落实
具体到建筑小区以及组团的规划设计,高层住宅的建设应落实上一层面规划控制和设计引导的要求,将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和设计方法运用到修建性详细规划当中,努力营造外部空间环境协调、内部小环境优良的高层建筑空间关系。重点要考虑高层建筑的空间组合、外部形体效果和色彩对比协调以及高层建筑同周边开敞空间的关系,深入推敲人处在高层建筑环境中的心理感受和实际生活需要。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安全
在目前的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平面交叉路口是整个道路网络中通行能力最差的部分,因此研究和改善城市交叉路口设计对于环节城市交通堵塞和现有的交通问题至关重要。在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和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做好合理的交叉口设计对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交通资源和提高交通系统整体服务能力有着关键作用。城市道路交叉口相对于其他的工程设计而言,有着整体性能好、综合系数和投资效益快的优势,因此在改善目前现有的城市交通设计工作中有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道路交叉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表现出明显的几何构造。历史上,由于我国对于道路规划不够重视,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中,道路交叉口存在诸如多岔路交叉口、大量存在不规则交叉口等很多问题。在建设新道路时,建设者不能准确充分地预测建成后城市的交通量,在设计过程中,对交叉口的几何设计不合理,如出口车道设计不合理、交叉口面积过大、驾驶视距不足等,从而导致通行能力大为降低,造成拥堵。
1.2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不足。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与交叉口本身同样重要,主要在三个方面对交叉口进行交通控制:信号控制、停让控制、在交叉口配备一定数量的警力控制交叉口。通过有关调查发现,在交通控制方面,我国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存在许多不足,主要包括:交通信号灯可见性不强,信号配时对交通的需要不能满足等。
1.3交通环境的影响问题。在实际中,不能忽视环境对交叉口安全的影响。例如:在交叉口处的四周,存在密集的建筑、林立的商店、凌乱的摊点,以及各种霓虹灯、广告牌,各种使人心烦意乱的音乐声、叫卖声,往往造成频发的交通事故。
1.4行人流线分离的问题。作为一种安全措施,行人流线分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大量的交叉口没有进行导流化;或者在设计道路时配备了导流标志,但标线破损却没有修复;或交通标志不统一。导流方案不适应车流方向和交通量,扰通秩序,导致通行能力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几率。
二、城市道路叉口空间的优化设计
2.1优化设计交叉口的思路
目前,交叉口空间设计的主流思想认为,交叉口范围越小越好。这样不仅可以使城市交通冲突区范围得到压缩,同时还能使相位之间的损失时间得以减少。常见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沿着路缘石划一条直线,将其作为人行过街横道的内侧边线,以此为基准,再向外侧偏移一个人行道宽度作为外侧边线,这就构成了行人过街横道,再加上进行功能划分的车道,交叉口的设计就完成了。
2.2交叉口空间设计的方向
2.2.1对城市道路交通网加以充分利用与直线路段相比,车流通过交叉口的时间相当于前者的一倍左右,这使得城市交通网中交叉口成为一个“瓶颈”。在交叉口,为提高车流的通行能力,在设计城市道路时期,要对交叉口的通行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对车流、人流、非机动车的交通运行轨迹进行明确,从而在交叉口使机动车、自行车、行人,无论是左转、右转,还是直行,都能各行其道,再配合良好的交通信号引导交通流,就可以确保顺畅运行。此外,在设计自行车、人行道时,要做无障碍处理。如果道路标志设计合理、附属设施设计完善、就可以促使自行车、人流的通过速度加快,从而使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得到有效减轻。
2.2.2高交通的安全系数
交叉口是交通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地段。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其转弯的半径和视距范围需要得到有效保证。在混合交通流中,作为弱势群体的自行车和行人,保证其安全非常重要。设计安全的道路交叉口,主要是结合交通流的渠化与交通信号控制,在时间上将空间上存在冲突的各股交通流分离开来。
2.2.3注重交通环境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叉口中,作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设计交通的景观是城市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体现环境与交通的协调。通过合理设计交叉口的交通环境,使交通流的连续性得以增强,在交叉口机动车的延误时间得以减少,进而减少噪声、废气、震动等的污染。
三、城市道路交叉口空间的具体设计
3.1通行能力匹配设计
按照进口道通行能力与路段相匹配的原则,应在进口道增加车道数,以对通行时间的损失进行弥补。确定具体增加的车道数,要依据各进口道流入交通的实际需求情况。同时,出口车道数应与每个进口道的该流向车道数相匹配。
3.2具体设计要保证交通流空间运行秩序
3.2.1机动车通行空间设计通过在地面进行划线或以交通岛的形式,确定每一股车流的流线,从而使车流能够各行其道。渠化路线应该明确简单,设计时应遵循各流向车流的安全行驶轨迹。导向交通岛间应保持适当宽度的导流车道,从而避免由于过宽的导流车道致使车辆并行、抢道。
3.2.2自行车与行人通行空间设计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大多是三块板构造,在交叉口,对混合交通流进行合理的渠化方法是,并行设置自行车与行人过街通行区域,与机动车相分离,在交叉口左转自行车可以避免随机动车直接斜穿,通过二次过街实现左转。对于断面较窄、等级较低的一块板道路,自行车和机动车流相互交织,严重的互相干扰。对此,可采用自行车提前待行的方法,设计双停车线,使自行车与机动车前后分开,避免两者交织与、冲突,从而对交通流混杂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
3.2.3通行效率设计右转车储车空间的设计。人行道的位置与交叉口的中心靠近,在相交道路的人行横道前,当右转机动车受阻时,车辆就停在本向的人行横道上,如此行人过街的通行空间不仅被占用了,而且直右混行车道中的直行车也受到了阻挡,还会给本向的非机动车通行造成困难。鉴于此,可适当后移人行横道,在两条相交的人行横道之间留出一个可以停驻小汽车的间距,这样可以使右转机动车对行人和直行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的干扰大大降低。
3.2.4有效处理自行车的膨胀流在交叉口,当自行车排队时,呈现紧密间距很小的状态,而当自行车驶出停车线时,由于安全行驶的需要,均需加大其前后左右的间距,形成膨胀流。所以,在处理交叉口空间上,应对自行车通过交叉口时的膨胀宽度予以考虑。也就是说,在直行机动车与自行车通行区域之间留出一定的安全空间,从而消除他们互相之间的影响。
3.2.5交通安全的设计当存在较多的机动车道,致使人行过街横道过长时,行人在绿灯末期无法安全通过,为此,在道路中央进出口道之间,应开辟出一定宽度的区域(其宽度应不不小于2米,最小不得小于1.5米),作为安全待行区,以保证过街行人的安全,否则无法起安全待行的作用。具体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道路上有中央分隔带的,将分隔带辟为安全待行区,并在端部保留1米-2米的分隔带,以保护驻足的行人;道路无中央分隔带的,应对进出口车道宽进行压缩,设置成安全待行区;设计无障碍的自行车与人行道,以及布设各种管线的位置,不应使交通流运行通道上产生物理障碍;注意营造动静协调统一的交通环境。
四、结语
总之,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对改善交叉口的通行条件,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交叉口的合理几何设计是保证各进口车道正常发挥作用,避免各道相互干扰不可或缺的因素。设计中应将各几何关系予以统筹考虑和计算,才能取得上佳设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宜居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新思路
在宜居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从很多方面上来讲,我国在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一个城市是否符合人们的生活以及居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空间质量的好坏,公共空间的设计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精神上交流以及身体上的放松,所以在当前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中,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直接影响着宜居城市的建立,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及对空间的舒适度需求,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本文重点探讨了这方面的内容,并且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中让公共空间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性
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促进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因此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构建宜居城市显得十分必要,这就需要相关城市规划工作者正确对城市公共空间有一个恰当的认识,并且充分的发挥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这样才能让人们过上更加舒适以及令人满意的生活。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宜居城市是一个崭新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建立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现代化的发展脚步相适应,所以必须要正视起当前公共空间的建设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城市,构建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新生活。
2 宜居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存在的问题是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通常情况下,空间体系的建设主要是由区政府负责管理的,由区政府具体的规划空间以及进行维护与管理,但是不同的区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些区政府的发展较好,所以能够提供的可支配资金就多,而有些区政府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能够提供的可支配资金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下,不同区域在建设公共空间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情形也就各不相同,这也是造成城市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想要解决公共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就需要处理好这一情况。
其次,从等级分布的角度来看,我国城市空间在分布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即大型、中型以及小型,通常情况下,小型公共空间主要是位于邻里间的,中型公共空间主要是在社区中形成的,而大型的公共空间则主要是针对城市的发展而言的,而想要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需要较大的场地空间,这时候公共空间就应该发挥其作用了,如果缺少了大型公共空间的建设,那么城市的形象也就无法进一步的展现出来。另外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也是为了能够让市民所居住的生活环境有进一步的提高,更好的满足服务方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宜居性的公共空间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方面的建设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在传统领域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主要局限在小型的公共空间建设方面,反而忽视了对大型公共空间的建设,或者是过分重视大型的公共空间,在中小型的公共空间建设中却不尽人意,这种不均衡的状态势必会对城市的整体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就阻碍了城市更为广阔的发展。
3 宜居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新思路建议
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应该运用崭新的思路朝着更加长远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建设城市公共空间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构建起这样一个舒适、宜居型的公共空间建设体系,不仅要满足区域性的空间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广阔的城市空间需要,保证小型、中型以及大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发展与建设,这是需要一定资金支持的,所以需要对传统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的思路进行转变,引入社会资本,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在建设城市公共空间过程中的例子,从空间的不同作用入手,构建出具有不同建设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建设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均由政府统一出面指导,采用合作开发的模式吸引资金,以便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为人们的宜居生活作出积极的贡献。
对私有公共空间制定公共正常进行引导和规范。在城市公共产品建设中促进社会资本投人公共政策引导是其主要途径。为建设宜居城市和构建新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提供保障,就必须建立适应的政策机制来对私有公共空间的建设进行引导。一是要λ接泄共空间制定激励性政策来引导规划建设。市政府可以通过激励性措施鼓励私人资本投人到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变“消极的控制”为“积极的引导”。市政府应该对激励性政策进行完善,使激励性政策的使用对象进一步扩大,对社会资本可以通过转移开发权、奖励容积率等手段引导投人到建设中小型公共空间中,从而对宜居城市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对私有公共空间通过细化激励性政策来规范规划建设。首先对于公平与效率激励性政策必须要兼顾,保证私人开发商通过私有公共空间获得利润是实现激励性政策的前提,但是又要保证公众利益不受损害。因此市政府要选择合适的奖励额度来实现政府、公众和投资者的利益最优化。再者,激励性政策要细分内容,对不同的私有公共空间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及投资者或者怎样的奖励额度等都要规定明确。同时还要不断的完善和调整激励性政策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建设是当前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除了上述的建议以外,还应该重视起对私有空间的管理,使其能够恰当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这样才能更快的实现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重点对城市空间的设计思路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希望在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推动城市建设的脚步,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住宅区;规划布局;空间环境;设计
0.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期,社区规划已经逐渐转向人文社会的探索,社区规划建设实践与社会原则相背离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有待于从源头上重新探寻社区规划建设的症结并寻求根本解决之道。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传统社区规划以单一居住生活和微观物质空间为对象的研究,探寻符合社区会社原则的空间必须首先明晰其社会原则的内涵,将空间模式研究与可行性的政策研究相结合则可进一步增强研究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1.城市住宅区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1.1规划布局应体现地方特色
如何创建特色住宅区和舒适环境,要结合多年规划设计的经验和教训,建筑设计和群体布置多样化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内容。首先,要重视地方特色和建筑物本身的个性,以利通风降温。其次, 要根据居住区规划的整体构思,造型结合色调,平面结合空间综合进行考虑。最后,多样化和空间层次丰富,必须强调在协调的前提下,求多样、求丰富、求变化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的建筑比比皆是,深入发掘民族文化建筑,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小区内所有建筑造型设计均以番禺当地一处乡村的古式建筑为依据,配合现代的规划手法及中国园林艺术的拱托,营造出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小筑。
1.2合理安排公共配套设施,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
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生活基本所需而配建的,但若设置不当,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正常的居住与生活。由于售出后大多数没有作统一要求,本来高雅的商住小区变成小贩成群的杂市区,小区设公厕是为了服务大众,规划时将公厕刚好设在上风位, 造成对住宅区的不良影响。在临小区入口处设一综合楼,以解决管理及使用上的要求,以求配套设施与环境共存。
1.3注意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
不注重户外空间,特别是宅间庭院的完整性,是目前居住区规划中经常忽略的问题,使空间面貌极不美观。从国内房地产界开发的趋势来看,空间环境设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景观设计又是环境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在建筑的实践过程中,建筑规划设计与建筑的景观环境设计是相脱离的,景观设计与建设规划一起同步介入。从总体规划设计开始,除了让景观从建筑里衍生出来、和谐共生外,更应着重考虑的是该住宅区的地域性和地域特点。应重视建筑设计的深层理解,通过营造风格各异的景观环境,深化和升华各住宅区的文化品位和主题。
1.4注意规划空间的有机联系
居住区中的各种规划因素均有其内在联系,而内在联系的核心就是居民,因而要从满足居民居住生活的要求出发,使居住区成为有机的整体和空间层次协调丰富的群体。机动车不进入小区中心,全部停放在大型地下停车场内,停车场顶是小区的中心景观绿化区。绿化景区可结合地形及地下室的高低不同设置各式绿化小品,叠水平台,休闲临水散步径。当地的材料、植物、生态情况、地形地貌、历史人文等情况都成了设计考虑的重要条件,住宅区的文化品位很重要的是从园林景观中体现出来。
1.5规划布局和空间设计要以人为本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环境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是当今世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环境设计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追求环境的舒适性,提倡居民参与意识,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居住区环境设计应从人的行为和需求入手,为人的使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重视空间的形式,规划设计中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对使用者的心理和行为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细心研究。要塑造一个居住园区良好的人文环境就必须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居民的便捷出行、安全措施及社区管理等问题,真正体现出一种对人的关怀,使居民在居住园区内生活方便并具有安全感,有较强的归属感。
2.城市住宅区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措施
2.1充分考虑物业管理因素
完善的物业管理是环境维护的进一步延伸和持续,为居民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高品位的居住环境,居住区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与物业管理因素的相互影响。总体规划布局中物业管理因素的考虑在后期管理中,与居住区总体布局密切相关的是居住片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总体布局应处理好规划分区与管理分区的矛盾,便于居住管理片区的划分,处理好不同性质用地之间的兼容与搭配。对服务通的规划应有整体细致地设想和规定,为物业管理的后期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根据,有利于物业管理高效规范的运作。
2.2体现文化内涵与居住区环境的个性特色的塑造
居住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和写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用来表达人类生存的意义,居住的环境条件可看作是社会文化的晴雨表,作为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深入研究发掘居住区环境特色表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使居住区环境特色的创造达到城市文脉的延续和发展。规划设计中要尊重和理解地方传统特征和区域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有关的传统和地方文化风俗,理解其内涵和价值,借鉴传统的空间形态,再现环境文化内涵,让居住者产生文化认同感,增进居民之间的亲密和谐。
2.3创造完整有序的小区空间序列
由若干空间组成一个空间群,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可借空间的渗透增强空间的层次感,为室外空间序列设计的完整性提供有利条件。从小区主要入口处起作为前导空间,结合地面铺装成小广场和停车场,利用周围建筑绿化、虚实对比使前导空间构图完整,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注重室内外环境的结合和过渡,成为供全区居民交往休闲的中心地带。这些空间因其数量、大小、形状组成不同成为空间序列设计的颗颗明珠,使整个小区空间序列更为完整,居民在小区各处都感到舒适、富有情趣。
3.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住宅区的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还有很多可研究之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生活的环境的更为关注,对居住区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关键,是以人为本,通过规划设计手法,将住宅、道路、绿化配套,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令人满意的公共建筑,构思新颖、和谐的建筑。城市住宅区的环境建设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借鉴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进行精心的规划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把人居环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档次。
【参考文献】
[1]梁永雄.浅谈住宅区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J].安徽建筑,2006,01:15-17.
[2]周萱.促进交往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2005.
[3]罗锦维.高层住宅健康外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5.
[4]高飞.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5]于泳.街区型城市住宅区设计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6.
[6]聂铭.可持续的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设计[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7.
[7]王变娥.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与邻里关系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142-143.
关键词:老公园改造;老年人活动;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老公园作为一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缩影,见证了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不仅拥有独特的时代印迹,还兼具艺术风格与景观特色。这些公园多数始建成于20世纪50、60年代,有些甚至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百姓生活需求的变化,老公园经过时间的磨砺、时代的变迁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只有升级改造才是上海老公园在保留其原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美化价值的同时,“返老还童”、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的正确方法。
一、适宜老年人的公园规划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关爱老人,尊重老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关爱,就要为老人创造更好的颐养天年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使他们树立自己新的社会价值自信和家庭价值自信。其次,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会带来诸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通过创造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环境,使老年人更加融入当前社会,全方位的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能够更有效的发挥老年人的社会意义,同时使得社会更加成熟与进步,有利于社会稳定。第三,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强调人性化的设计,尤其是对老年人群特殊需求的重视,运用灵活的规划设计手法,营造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景观,发挥公园绿地的积极作用,更加贴近老年人,使得他们老有所乐。
二、适宜老年人的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1、易达性原则
据调查统计,超过半数的老年人都会就近选择公共绿地进行活动,因此,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需要合理安排便于老年人到达的服务半径,协调城市园林环境布局和城市交通规划,在园林环境设施周边设置数量合理的公交车站停靠点。同时考虑到不少老年人行动能力的限制,位于居民区附近的绿地对老年人来说比较远的城市公园更加重要。
2、功能性原则
公园绿地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使用需要的不同进行集中分区,其中老年活动区宜与其他区相对独立又有所联系,还可以继续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身体条件,进一步对老年人活动区进行相应的功能细分。
3、弥补性原则
对公共绿地进行功能分区时,应尽可能将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与儿童活动场所靠近布置,尽管在活动需求和行为特征上,老年人和儿童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把两者靠近布置却可以带来许多好处:首先,儿童天真活泼的稚气可以消除老年人的衰老感、孤独感。其次,在我国相当多家庭的老人在帮助子女培养下一代,约有8%的老年人到户外活动都是带小孩出来玩,设计时合理布局老年区和儿童区,能让老年人体会到“老有所为”的充实感,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4、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科学、合理的老年公园绿地设计的核心内容。由于设计不当或考虑不周而引发老年人的安全事故或健康障碍是绝不允许的。尤其在设计出入口、道路、园林建筑、铺装场地、公共厕所时,要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保障安全为基本原则进行周密细微不留隐患的设计。
三、城市老公园老年人活动空间的设计构成
老年人大都希望休闲的环境安全便捷,细腻入微,富有亲切感;优雅开敞,静谧和谐,文化气息浓厚;老年人可以驻留、散步、冥思和玩乐,也能够使老年人有一定的私密性、领域性和归属感。
1、创造老幼和乐主题的共用空间
老年人带着自己的子孙去公园游玩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儿童天性活泼,但他们的自制力不强,出外游玩需要家人的看护。现在年轻的父母因为大多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照看自己的孩子,陪伴老人。尽管多数年轻的父母与老年人分住,但他们渴望老年人来照顾他们的孩子。有关儿童活动的场所,要兼顾老年人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如大面积的草坪边缘应设有休闲设施并有植物围栏,停留场地应设有盲道,方便推车等。此外,儿童可塑性强,易受老年人的各种影响。因此,要求老年人文化素质要好,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这样孩子们能体会到家庭和亲人的温暖,他们的身心也就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2、创造老年人休闲主题的空间
公园使用者是以周边居民日常活动为主,往往休闲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其中散步最为多见,散步不仅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可以预防许多疾病,在老年人中散步普遍受欢迎。因此,老公园改造的步行道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人的腿脚大多笨重,容易出现骨关节炎。步道坡度宜控制在1/25以下,路面铺装需要防滑透水,保证道路无障碍性。有踏步的斜路每10~15级要有一块平地,并设置椅凳供老年人“驻留”坐憩。一般而言,老年人“驻留”属于公园静态活动区的范围,静态活动能使老年人的大脑得到休息和放松,缓解思想压力,排除心理困扰,有利于智力水平的恢复。老年人行走的最佳距离大约150m,所以公园每隔150m应设有休息的座椅、花架、亭廊等空间。座椅下最好有落叶树种,这样,夏天可遮荫,冬天可以晒太阳。花架上要有落叶藤本植物覆盖,亭廊周围也要有丰富的景观设计营造。此外,驻留空间阳光要充沛,夏天通风效果要好。总之,老公园改造设计应充分考虑铺装的引导、益智、安全和趣味等特性。此外,步行道的宽度应足够两个人或一个人与一辆轮椅并排通行。步行道的路线应蜿蜒曲折,变化奇特。长度和难度应迥异不同,阴影区和围合感程度应不同。老年人喜欢独处,公园步行道应设计一部分静谧的个人空间留给他们。
3、创造老年人娱乐主题的空间
人是社会的产物,必须在社会群体中实现人的自身价值。老年人也一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他们渴望交往,渴望关爱。老公园里的娱乐活动属于公园动态活动区的范围,娱乐活动应以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为指导原则。老公园里与朋友会面是低龄老人常见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大多聚集一起跳舞、练剑、打太极、钓鱼、打羽毛球、打门球、踢毽子等。那么怎样提供老年人娱乐的空间呢?首先,娱乐空间的场地交通要便捷,可达性要强。一般来说,老年人来公园有80%以上采用步行,20%老年人骑非机动车或乘公交车来公园。老年人的视力、腿脚等诸多不便,因此设计场地要有明显的方向指示,不可太偏。其次,开放的娱乐空间老年人常常用来跳舞、唱歌、打羽毛球等,场地尺度要适宜,采光通风要佳,设计中要考虑围观凑热闹的人的停留地,停留地视线应通透,不能有太多的植物遮挡,可以适当布置些座椅休息或陈放物品、亭廊花架供观看或休息等。此外,老年人喜欢相对私密的空间,他们会进行下棋、打牌等活动。
4、创造老年人冥思主题的空间
《黄帝内经》强调“静生活”的养生之道。老年人骨质日益疏松、各部分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日益下降,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身体,因此静生活对老年人是极其重要。老年人选择城市老公园静生活方式有垂钓、晒太阳、看报和练字等方式。因此,城市老公园改造需要营造一个静空间、静氛围和静环境。老公园景观的自然美,给老年人以亲切、朴实之感。设计师可以通过老公园绿色植物的色彩搭配以及与之搭配的铺地、廊架、桌凳等构成景观空间。老年人普遍青睐艳丽、视觉冲击强、易于视觉感知的色彩或色彩搭配。故老公园老年人安静休闲区园林植物种植多采用色彩鲜艳的花或叶等植物,如乔木有日本晚樱、银杏、枫香等,灌木有变叶木、七彩扶桑等;地被有蟛蜞菊、矮牵牛、一串红、花叶良姜、红背桂等。另外,在绿地中配合设置一些具有地域文化景石、体育雕塑等唤起历史记忆和最真实的文化感受,从而迎合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5、创造老年人庭院主题的空间
城市老公园改造应考虑老年人的庭院空间,并由园林建筑、景墙、植物、水体等相互环绕而成。公园老年人的庭院空间应面向人群多的活动场所或朝向公共开放空间,庭院内的仰角不得大于400,保持独立感、开敞感与封闭感的自然平衡。为了使老公园内庭院空间生命力旺盛,庭院内可开展一些书画展览、盆景花卉、园艺等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升老年人在精神领域里的各种追求。另外,老龄化社会孤寡老年人相亲也越来越时尚,设计师要考虑为单身老人营造、设计和提供不可多得的会友、相亲和约会等场所。
结束语
总之,由于老公园改造周期短、进程快,没有一定的时间检验,缺乏总结和分析,导致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因此需将改造的经验和问题同时寻找出来,加以总结、理性分析,对公园改造前后的变化进行文字和图片的记录,才能提升老公园改造的效果,提升公园改造的水平,促进我国老公园改造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永琴.公园老人需要“老人公园”[J].城乡建设,2013.
关键词:城市;空间绩效;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151-02
城市规划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具有范围广泛、内容庞杂的特点,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空间绩效”往往被忽略。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空间包含各个方面的因素,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政治发展状况、不同的社会历史因素以及不同的文化地域特点就会产生不同的城市空间风格。对于城市空间规划,每个设计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有必要针对城市空间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这对于整体的城市规划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城市空间绩效的内涵解析
“城市空间绩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进程中,空间规划就变得具体可感。例如,在城市住房的买卖过程中,房屋价格是影响住房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这也是购房者最为关注的一个因素,然而,房地产行业本身在空间方面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不重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导致环境污染,进而忽略了城市土地的绩效性。
1.1 对偶互补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保持城市本身的独立形态,由于城市的集聚效益,城市具有对偶互补的特性。城市功能分别为:生产、生活、消费、服务、娱乐、流通、工作。这些城市功能彼此之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些城市功能之间具有对偶互补的特性,在此基础之上,城市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因此,城市的空间规划至关重要,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进而促进城市的不断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主要是因为城市的空间规划在测绘和测量时比较困难,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开展布局工作。
1.2 多样性
模型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它的主要依据是空间特征。城市中的每一个区域都具备独特的区域属性,不可复制,例如地域环境、文化特征等等。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规划师要优先考虑承载建筑,如果空间产生位置上的变动,区域属性也就不复存在。
2 空间绩效的评价指标
所谓城市空间绩效,实质上是城市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总体效度,既然是效度,当然离不开评价指标。作为一种多维建构,城市空间绩效的指标评价体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关注重点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指标,例如,地理空间绩效、社会空间绩效、经济空间绩效、生态空间绩效等。
2.1 空间形态的评价指标
具体来讲,空间形态的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包含三个部分:城市的建筑用地、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运行状态。如果城市的建筑用地和规划用地科学合理,并且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状况相适应,城市内部各个组成部分运行协调高效,则我们称之为高绩效的城市空间;反之,则是低绩效的城市空间。
2.2 社会经济的评价指标
社会经济的评价指标最能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例如,人口分布情况、资本分配、就业状况、教育水平、医疗水平、文化特征等等。城市空间绩效高的地区以上评价指标的分布比较均衡,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就业状况、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以及权力分布比较均衡,低绩效的城市空间与上述特征则相反。
2.3 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
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资源配置、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适宜度。城市空间绩效高,则资源配置效率高,环境污染程度比较轻,环境治理力度大,环境适宜度比较高,适合人类居住。反之,则为低绩效的城市空间。
3 “城市空间绩效”及城市规划
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市场是影响城市空间绩效的主要因素,市场失灵会降低空间绩效,影响城市规划。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科学的市场制度是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政府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对城市的宏观调控,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
3.1 突破空间限制
市场失灵会限制城市空间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体的城市规划设计。城市产业会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变化,这会直接造成人口流动,改变居住区,进而影响城市状态。此外,人口的分布状况会影响城市空间的规划格局,再加上城市空间中区域面积比较大的城市资本和城市建筑物,城市空间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体设计,根据城市各个部分的依存性和分工性进行规划。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一般采取均衡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将城市空间划分为街坊、片区、城市、地块四个部分。
3.2 突破价格机制
目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土地买卖一般是采取“招、拍、挂”的方式来进行,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下一次的开发过程中又会发生大的变动,土地资源的分配会主要依据每个地区的地价来进行,这样一来,城市形态就会不断发生变化和更替。城市的规划过程中,需要遵循市场的经济规律和开发规律,如若在规划过程当中,忽略市场这样一个主要因素,就会造成规划设计的目标与城市的发展目标的不一致,影响城市的发展。
4 提升空间绩效的具体策略
4.1 改进发展模式
近几年,我国的空间绩效水平不断提高和增长,但是,城市空间的差异明显,差距比较大。基于此,我们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空间属性,有针对性地改进发展模式,实行“差异化、多样化、层级化、地区化”的综合发展模式。
4.2 发挥土地价值
目前,我国的土地开发管理工作异常混乱,产生了很多问题,例如,土地开发利用率低,开发秩序混乱,建设用地供给不足等等。在空间规划的实际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经济开发和生产活动的特点合理配置用于开发的土地资源,实行紧缩型的土地政策,建立健全土地税收制度。
4.3 加强空间干预
想要提高空间绩效,就必须保证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空间资源配置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充分满足各方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空间利益。此外,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空间规划的考评机制,包括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的考核。与此同时,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维,重点关注人均资源占有量、投入产出比率、生产效率等指标。由于城市空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我们还要从多个角度考评空间规划,不断优化空间结构,调整空间布局,进而提升空间绩效。
5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绩效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整体水平,促进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对城市空间的规划过程中,规划师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实践经验,提高了规划能力。但是,对于城市空间的内在含义和机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指标。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探索城市空间规划的设计道路,切实提升空间绩效,增强城市规划的整体性能,促进我国城市的建设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坤焘,赵民.关于“城市空间绩效”及城市规划的作为[J].城市规划,2010,(8).
关键词 地下空间规模需求预测
Abstract:Underground spa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omposition, since the "urban issues" are becoming more serious, however, the importance and func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which may make a crucial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environment had drawn much attention from professionals. This article launches the discussion on the demand forecasting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which can provide support and reference for China's vast practitioners for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words: undergroundspace demand forecasting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开发地下空间的必要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实体,而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总体布局形式和分布密度的综合反映。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空间系统中地平面以下部分的空间,它往往以地下建筑的形式出现,并常常起到补充城市地上空间的作用。有人曾说:“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则是地下空间的世纪”。
我国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开始于1970年代,当时,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主要以民防建设为主,但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地下空间资源的认识逐步提升,地下空间利用的功能也逐步多样化。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用地日趋紧张,而大规模的轨道建设也在另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国家法规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等法规的提出,显示出我国的地下空间开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城市空间需求、耕地资源的减少、上涨的资源成本等多方面的限制与影响,城市对地下空间的需求正变的越来越迫切。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早已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指导城市总体开发、确定规划指标的内容以及其他专项规划的编制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的研究成果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对地下空间规划展开了基础性的研究。理工大学陈志龙教授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一书中,对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做了比较完善的和系统性的阐述,但对交通、商业、市政等功能设施缺乏定量的分析;2006年,上海同济的束昱教授的研究生王敏发表了《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研究》,此文对动静态的地下交通、市政设施、民防工程等几个方面的需求做了定性的分析,并对部分功能提出了计算构想与方法。北京工业大学的黄玉田教授等人对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地下空间开发按地下深度和功能划分将北京市中心城区划为5个级别,进而分析了北京地下空间的地质背景,并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基于因子分布和评估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的地下空间资源进行了预测和评估等等。[ 黄玉田,张钦喜,北京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估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5,21(2):93-99]
3.地下空间需求预测理论
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参量和依据,因此,对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的预测工作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程序。但,由于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在此系统中,想要获得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量就要面对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需求量。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武汉、广州等相继编制了地下空间规划。但由于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规范、管理和标准较少,使得各个城市编制的地下空间规划深度、编制方法也各不相同。从已编制地下空间规划的城市来看,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城市其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预测的办法也不相同,从已经编制的成果来看,目前,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预测主要有以下集中方法:
建设强度预测法
建设强度需求量预测方法是通过地面的建设强度来预测想对应的地下空间的需求量。本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上位规划和开发强度要素来决定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和开发强度,将用地的容积率、建设强度等规划指标确定为主要影响因素,在这基础上,在去掉保留用地之后,将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划分成若干个层次,确定每个层次的地下空间新增开发量,最终汇总,得出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需求量。用此方法的代表城市为北京。[ 北京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地下空间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功能需求预测法
功能需求预测方法是根据地下空间的实际功能使用用途来分类,首先对地下空间的使用功能从较大的方面划分为几大类,例如地下交通空间、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地下市政设施空间、地下仓储空间等等,然后再对这些大类进行下一步细化,然后根据不同类型对这些功能做进一步定量的预测,最后汇总得出地下空间的需求总规模。使用这种办法的城市有南京、青岛等。虽然有的城市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对功能和分类有进一步的细分和突破,比如在交通功能上进一步细化,在开发功能上将民防设施独立出来单独计算等等,但其仍属于功能需求预测法的范畴。[ 清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理工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04。]
综合需求预测法
综合需求预测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出城市地下空就需求规模。这三方面是:
(1)区位性划分,它包括城市中心片区、人口居住区、老城区、城市的大型广场、大型绿地和公园、城市特色文保区、工业区和其他特殊功能区。
关键词:生态城市 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口逐渐向沿海大城市集中。由于城市人口过多造成了住房困难、用地紧张、交通拥堵、城市过饱和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人类的活动对城市生活环境以及城市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
从环境保护、城市绿化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生态城市主要指环境污染少,城市环境整洁优美,城市绿化覆盖率高,自然景观与城市空间结构融为一体的城市。
以系统的思维来看,生态城市的整体空间设计包含了连续空间层级上的物质空间设计,包含了从“单体建筑”到整个“城市”,甚至“区域”的空间规划设计,其内容包括:不同层级上城市空间的尺寸、形态、组合方式、影响因素等等。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城市空间结构:微观城市空间:建筑―街区;中观城市空间:街区―邻里;宏观城市空间:邻里―城区―市镇―城市;宏观城市组合。几个方面。
中国大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高于欧洲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欧洲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远高于北美、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而与亚洲的大城市相比,人口密度处在中等的密度。这反映在城市居住类用地类型的“建筑―街区”的空间层级上,表现为较高的经居住人口密度,建筑形式为多层、中高层的公寓,而独立式住宅、连排式住宅等建筑形式在中国大城市非常少见,只有在城市郊区中,作为社会富裕阶层的住宅形式而言。
邻里单位理论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居住地域为基本构成单元,以创造完备的基本生活环境为主旨,把居住的安全、宁静、朝向、卫生等功能放在首位,特别强调邻里的亲和氛围与社区活动,是一种理想的城市居住用地组织方式。邻里单元理论进入中国后,与苏联的居住小区理论结合,形成中国的“居住区―居住组团―院落”为结构特征的居住规划模式。在确定居住区的规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居住区级别的商业、文化、医疗等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约800―1000m;城市交通的影响,我国城市干道的间距在600―1000m,因此干道之间的用地一般在36―100hm2;具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即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一般以3万到5万人为宜。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上述的三个因素在不同程度上都发生了变化,居住区的规模概念也发生了改变。
由于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在“建筑―街区”以及“街区―邻里”空间层级上的特殊性,中国城市中的封闭街区成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而且,中国城市中的许多封闭街区包括“单位大院”与“封闭居住小区”,其空间尺度往往可以达到西方城市中“邻里”的规模。
在宏观城市组合上可分为六种类型:即核心城市、星形城市、卫星形城市、带形城市、均质的住区体系城市、多中心城市。不同的城市组合具有不同的特征。一定的人口密度是实现公共交通的前提条件,而混合的土地使用会降低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也会提高服务设施的可达性;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有三种类型:城市集中发展、紧凑发展的城市集中主义发展模式,城市分散主义,分散化的高强度集聚发展。从单个建筑物的层面上来看,城市蔓延带来的独栋式住宅拥有良好的绿化条件,与自然环境较好的融合,然而从城市的层面来看,建立在“汽车―城市蔓延―高速公路―廉价石油供给”基础上的城市蔓延格局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消耗化石能源为代价的,因此无论在微观建筑层面上独栋式住宅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无法抵消在宏观城市层面上所产生的环境负荷,以及由此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伤害。
城市集中主义的理念是以现代科技大规模建造高层建筑,以降低建筑物对自然土地的消耗,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获得城市需要的阳光和自然,以克服传统城市中存在的污染、绿化匮乏、拥挤等弊病。
然而城市集中主意带来的城市污染、噪音、拥挤、交通堵塞、自然环境缺失等问题,成为城市分散主义者反对加大城市密度的主要原因。因此多大程度上的集中,既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集中的优点,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集中带来的局部环境的缺点是城市集中主义面临的关键问题。衡量城市集中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密度临界值为168.33人/hm2,说明了城市集中主义所推崇的集中具有一定的限度。
基于城市分散主义与城市集中主义二者优点,结合公共交通网络,特别是轨道交通而产生的分散化的高强度集中主义的特点是:城市有多个高密度、高强度发展的组团组成。组团之间以大面积的绿化、农业用地等自然环境隔离,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依赖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特别是轨道交通系统。每个城市组团具有与组团的空间层级和人口规模相匹配的公共设施,如医院、中小学校、商业设施等,而城市级别的大型公共设施,如大学、市级行政管理中心、市级体育设施依然设置于城市的中心。在居住人口密度与就业密度之间的平衡上,并不过分追求在组团内部的居住人口与就业平衡。
分散化高强度集聚发展的实质是利用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轨道交通站点附近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城市建设,而且是混合了居住设施、公共设施、商业设施的高强度建设,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基本能够在组团级别的交通站点核心区的范围内得到满足,组团内交通方式以非机动方式为主;而更高空间层次的活动,如就业、城市级别的医疗、商业、文化等,在城市级别的交通站点核心区的范围内得到满足;交通方式以轨道公共交通为主。
综上,在我国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同时,应加强生态城市空间与土地的利用,才会收得发展生态城市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志昶.生态城市整体规划与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