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谈谈对生态学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8.2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108-01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本文从生态环境教育的含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一、趣味法教学的理论依据
学习兴趣是人们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人倾向,它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也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生物知识的内在动力。从心理学生角度来分析,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是这一事物最易诱发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兴奋,且使兴奋持续,而这种兴奋则是大脑对该事物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它不仅能保证学生高效率地学习生物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对学生将来从事生物科学研究起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将生物知识趣味化,在学生对生物知识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学习,掌握生物学知识,并使之在学习中体会掌握生物学知识的乐趣,将兴趣传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趣味法教学的实践
趣味法教学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它是和其它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之中的。所以,进行趣味法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趣味法教学实施:
1.设计精彩的导言,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言,如同戏曲乐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导言的方法有多种,如复习提问、讨论、设疑置问、选讲故事等等,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灵活运用。例如,在讲“物质代谢”时,不妨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发人深思的问题,如首先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人为什么要一日三餐?”、“肝病患者为什么厌吃油腻性食物?”、“某同学前几天吃了一块狗肉,为什么身上不见长狗肉?”此时,教师引而不发,学生疑问重重,求知欲倍增,从而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达到立疑激趣之效果。
2.运用风趣的语言,调动兴趣。
教师在完成“传道、授业、解惑”时要用语言来表达,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课堂语言要求准确、精炼外,更要求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富有情趣,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才能象磁铁般地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兴趣。因此,本人比较注意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例如,在讲应激性这个概念时,刚好发现一个同学在打瞌睡,我轻轻地走过去,在他的桌面敲打一下,他猛然抬头望我,我接着说:“这就是应激性。”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阵笑声,笑声刚停,我又说:“刚才同学们的笑声也是应激性的表现。”然后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述应激性的概念,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3.结合生动的实例,保持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在兴奋中学习,除了讲课使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之外,还需要经常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实例,能使学生已经激发的兴趣得以维持。例如,在植物新陈代一章中讲水分代谢可联系到移栽幼苗时根部要多带些土,免得损伤根毛而影响成活的问题;讲矿质代谢时可联系生产中的“看叶施肥”、“中耕松土”、“施肥过多出现烧苗现象”的生产实际;讲无氧呼吸时可联系到酿酒、酸奶的制作等生活实际;讲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时,可联系“大脖子病”、“呆小症”、“侏儒症”等人体异常的生理现象等等,在遗传变异一章中联系实际的例子更为常见。
三、趣味法教学的原则: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进行趣味法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相结合原则。
生物学直接兴趣是指对生物学科本身的内容及学习活动的兴趣。如高中生物学中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态学等教学内容是非常引人入胜的,教师生动形象而有趣的讲解,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间接兴趣是指学生生物知识目的和意义而引起的兴趣。学生开始对学习生物学并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当他意识到生物学是未来世界的前沿科学,对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环保等有着密切关系时,就会激励自己去努力学习,这就是间接兴趣。因此,只有把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第二、直观性原则。
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演示各种生物活体、直观教具、放映幻灯、录象,创设自然界情景,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并激发其探索新知识的要求。因此,直观性原则的贯彻,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情感 态度 教学方法 参与 自主学习
转眼间,我县已实施了六年的新课程改革,尽管这几年我校广大教师不断适应新课标,不断更新新课程理念,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然而,有时候发现,不少课堂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课堂上还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的课堂主要强调了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教育,而缺乏对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培养及学生的技能水平的提高,我认为,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就要在生物课堂教学方面有所追求。下面我就在这几年里,在教学过程中就生物课堂教学的新追求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一、理解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实验教学和对教学课题的研究,让学生知道我国的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和我国广大的生物资源情况,通过学习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学习生态学的知识,让学生关注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真正理解人、生物、社会的和谐发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更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前不久,我在讲免疫调节一节时,讲到如果人先天缺失胸腺,问学生这个病人是否还有免疫力,当时大多数学生纷纷说仅保留部分体液免疫,随后,又有少数学生说:"老师,能否为缺失胸腺的人再移一个胸腺?""干脆给他注射点T淋巴细胞不行吗?"学生能想到这些,确实让我感到震惊,但又十分欣慰,学生能够根据这种情况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不断创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很注重探索生命乃至健康的奥秘,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和学生共同探讨,和学生一样,要建立向上,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
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
前不久,市教研室来我校参观并对各个学科进行了听课,评课,对我校的教学过程还是十分认可,但指出我校教师还留存一些问题,仍有残余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有些课堂老师还是过多地去讲,学生参与的机会少。我认为"填鸭式"的教学已经渐渐被社会所淘汰,老师们可以创造一些条件,创造一些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增加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最后老师指引学生找出事实,归纳生物的本质和规律,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动探究者。
我在讲细胞呼吸一节时,指引学生主动去钻研,像"创可贴"是否透气?人跑完800米,为什么腿会软?在做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后,我对学生说;"若把本节的材料蔗糖溶液换成等浓度的KNO3溶液,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若把洋葱鳞片叶细胞换为根毛区细胞行吗?为什么?就这样,学生就很乐意地参与,让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了!
在讲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时,学生总是弄不清,若单独讲某一个分裂时期,学生还是比较清楚,但考试时往往把二者放在一起,弄得学生一做题就错,当时我先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有丝分裂是针对体细胞的,因此是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而减数分裂是针对生殖细胞的,并且当时我一直强调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着丝点断裂,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是有同源染色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最后我让学生去总结规律,经过学生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得出结论: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整个过程均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整过程一直没有同源染色体。这样学生自己总结规律,自己对这个知识记忆深刻,以后再用时错误率大大降低了。
再如在学习生长素一节时,我就拿着一株幼苗,水平放置了一段时间,让学生看根向下生长,茎背地生长的现象,并指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时有很多学生说知道这种情况,但说不出原因,有的生怕回答错误,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应该从问题结论的提供者转变为探究的指引者,当时我又问学生是什么力量引起的呢?根、茎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的生长素的浓度是否一样?是根还是茎对生长素的浓度敏感?慢慢地,学生就有了感觉,渐渐地有一部分学生开始了回答,若答得合理,他们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这样他们会主动地参与进来。
三、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会遇见这种现象,每当学生做错一道题,有时到第二次做这题时还可能出错,如果这样的话,我建议应当让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并且每天记一下这些题为什么错?错在哪?鼓励学生对易错的练习题重新梳理,引导学生重新考虑自己的思维过程,并从中发现规律。
我在讲内环境和稳态一节时,课本上说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然而在平时的学生练习中,有的学生总是把血浆写成血液,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指出血浆并不等于血液,并让学生把这些易错点整理在错题本上,让学生及时纠正,尽量做到不能再错第二次。
我讲课时,总习惯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消化,理解这节的知识,但在以前,我只要一停课,学生们便会乱哄哄一片,根本不会理睬老师曾经讲过什么,当时我也是反思了一段时间,心里想:怎样把乱哄哄的五分钟转变为思考的五分钟呢?终于,我大胆地尝试,现在每次我停止讲课,在那五分钟时间内,我会布置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去思考,时间久了,即使我不设计问题,学生也变得会主动学习和思考了,有的学生甚至还自己设计问题,让其他学生和我一起分享,我认为强迫性地让学生学习,不如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能充分调动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把培养学生能力当做核心目标,如果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需要在生物课堂方面有所追求。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应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新课标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快乐,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 思考 建议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 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 )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 )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 (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平面设计教学要符合人性化与绿色设计需求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开放式
开放式生物课堂教学是相对于封闭的、缺乏活力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系统而言,它是指把生物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设计,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化、教学过程的开放化、教学空间的开放化。开放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生物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关于开放式教学构建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现课堂导入开放化
实施导入开放性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多种。
(一)“挖掘生活出问题”,如“黄豆种子在萌发成黄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减少了”,关于这一说法,有的学生提出了质疑:“有机物减少了,而黄豆芽的重量为什么增加了呢?”就这一问题,可进入种子萌发的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捕捉热点出问题”,生物领域中有许多热点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像“试管婴儿”、“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并适时导入新课,可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追根溯源出问题”,如分析红绿色盲基因的遗传规律。
(四)“错误案例出问题”,例如讲述酶的概念时提出“酶就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到底是不是呢?”带着疑问顺理成章地进入相关学习。
二、教学的时间、空间和内容的开放化
图书馆、互联网、动植物园、农田、养殖场、野外等都是学习的好场所,教师要勇于打破“惟书至上”的观念,重组教材内容,根据当地的条件,拓宽教学内容,充分开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大胆走出课本,走进自然,走进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特别值得生物学教师的借鉴,生活既是生物课堂:一份普通的体检报告单可以学到生物知识;诗句、谜语、谚语中蕴涵着丰富的生物知识;做凉拌菜时联系植物细胞渗透失水的原理;吃香蕉时回想三倍体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的道理;到玉米地里寻找雌雄花合生的玉米穗,感受基因突变的神奇;到山坡上抓蝗虫,体验保护色的生态学意义,等等。此外,师生共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温室效应中、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枯竭、基因工程等。教师应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善于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从生活实践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习惯,让生物课堂最大限度地向课外的时空延伸。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化
(一)引导参与,自主探究
新课程的一项改革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足够的主动探究的机会,主要目的不在于探究所获得的结果,而是要让学生看到这些结果产生的整个过程。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掌握知识”意味着同时要体验与这些知识共同存在着的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出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就前面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尽情的畅所欲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多问善问,教师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有问可想,有问可提。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去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必要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和模式,使学生较快地对问题有一个从感知而进入理解的机会。
(二)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思考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思考,即使他的想法出现了偏差和错误。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独立的主见,是他在尝试着超越已有的经验世界;即使出现了某种错误,也证明他在主动思考和谈索,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而不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一个同学出现创意或错误,如果教师认为它确实有价值的话,就应该让他起到激发更多学生思维的作用。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与回答就不仅仅是对教师的配合,而更是他们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如果我们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思考、新经验,使之成为教学资源,那就有可能使教学活动充满师生的生命活力。
四、作业的开放化
关键词:美术设计 平面设计 教学思考 教学建议
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学校等纷纷开设设计课程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中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就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当前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美术与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活动时也标志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再次,我们曾提到过“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并为提高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二十三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了日程。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高度的认识,有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2.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扩大自身外延的发展。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负着传达思想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从而具备特色型教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美术与平面教学的特色。
4.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要符合人性化与绿色设计需求,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基础。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种种危机,例如资源的破坏、能源浪费、生态环境失调等。因此二十一世纪设计的突出主题是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此种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不同年龄的人对设计有不同的需求,年轻人通常喜欢能够充分张扬个性和体现青春活力的设计;年壮者对那些能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的设计情有独钟;年老者则希望设计体现出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因此,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围绕人的需要展开。绿色设计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这给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平面设计师有责任使平面设计维持合理的视觉秩序,制止材料污染和视觉污染。另一方面,通过传达对环境的关注与自然相关的图像以及文字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在纸张耗费与污染技术应用方面所扮演的主要决策人的角色。1996年美国平面造型艺术学院出版了《平面设计中环境责任指南》,又为某纸张制造商起草了《设计之生态学》手册,为美国设计师提供了关于减少对环境冲击的指导。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长期的目标,并为今后教学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建筑如何使城市更美好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之后城市建筑创作价值取向的思辨”。会上作为主题性发言的内容有(按发言顺序):“后(期)城市化与城市设计――后世博的城市思考”(卢济威)、“世博会感悟――通过亲历世博之体会探讨重大事件背后建筑与城市区域发展的关系”(汪孝安)、“城市历史保护与建筑设计”(王景慧)、“城市建筑的诠释与设计”(韩冬青)、“建筑创作提升城市空间价值”(戴志中)、“建筑的个性与表情化”(江兵)、“建筑设计的理性框架”(孙一民)、“建筑对位”(钱方)、“健康城市与健康建筑”(曹晓昕)、“建筑师的‘个体追求’与时代意义”(罗隽)。在自由论坛发言时,老、中、青委员和代表,结合实际,就美好城市、美好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及在建筑创作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城市更美好而创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争议和交流。
出席本次年会的还有全国各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学院的院长、总建筑师、建筑师、专家学者:王小东、顾奇伟、赵万民、景泉、李秉奇、何锦超、陶郅、范欣、周定友、余英、王晓东、王陕生、董明、徐全胜、杨洲、褚平、黄春风、刘海波、项志峰、吴雪岭、唐文胜、纪伟东、刘玉龙、邬志刚、夏健、余海、胡东祥、黎明、王舒展、杨明、张学锋、孙守东等200多位委员和代表。与会人员还对重庆市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考察:江北嘴cBD、重庆大剧院(GMP}华东院)、重庆科技馆(法国ASI重庆市设计院)、江北城基督教堂、天主教堂(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国泰艺术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洪崖洞、解放碑GBD、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磁器口古镇。
2010年3月5日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的学术年会探讨了世博建筑文化与当代设计理念,在上海世博会前夕聚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2010年11月27日广州亚运会闭幕。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大城市相继成功举办了系列重大活动,国际性的活动带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加大城市关注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建筑创作的活力。2011年5月7目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主题定为“建筑如何使城市更美好――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之后城市建筑创作价值取向的思辨”。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一如既往的保持了高度的敏锐性,持续将建筑创作与城市问题结合在一起,建筑的创作伴随着城市的生长,一年一度的学组年会通过一次次的学术研讨也见证了城市与建筑历史的进程。
对建筑与城市之间关系的探讨由来以久,城市中建筑创作的质量已成为热点问题中的焦点。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也都分别提出了对于城市的美好愿景。城市的品质、特色都离不开建筑创作的质量。近年来城市大型活动带来了对“建筑个性”的过度追求和盲目跟风,在很多地方给城市的历史文脉、空间格局、整体风貌乃至市民生活都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究其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作为在“城市画面”上动笔的建筑师来说,最为缺少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恐怕还是对城市这个复杂有机体及其相关理论深入系统的学习和深刻体察。本文摘选几位嘉宾的发言,按照现象一理论一实践的框架与读者分享与会嘉宾的观点。
现象
1.孙一民:建筑设计的理性框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经过奥运、世博、亚运之后,大型盛会遗产很多,建筑方面的遗产我们也应该反过来想想,哪些东西在影响着我们,在怎样影响着我们。
我最熟悉的是体育建筑,第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场地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最早的启示,它几乎就是一个构筑物,主体是运动员、观众,建筑是退后的。1960年奥运会的罗马场馆是建筑史里面的经典之作,那时候感觉建筑不过分,很经典。到了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西方基本上把现代奥运走到了死胡同,最奢华的奥运其实是从西方世界开始的,奥运建筑是在奥运会结束将近20年后才完成的,蒙特利尔为了奥运会背负的负税也是一、二十年才还清的,这其中还不包括年轻人的流失。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美国人吸取西方关于大型活动的社会经验之后,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办法。新闻媒体非常轻蔑当时的主场,因为它的样子歪歪扭扭的,一直像没完工的样子。在当时来看大部分观众还是露天的,按照现在体育场的要求,屋盖覆盖率远远达不到。更令人惊讶的是,奥运会之后一年主场建筑的半壁江山就消失了。这是因为从最初就将它未来的功能定位在棒球场的格局,主场很大部分都是装配的,奥运会结束后的柱子留下来,拆卸一部分就成为一个棒球主场了。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西方社会对大型盛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这几年连续大型事件驱动,我感觉到更多的是沉重,从这里发现很多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盲目性。很多核心城市举办完大型活动,其他城市跟着以同样的方式拷贝这样的建设模式,决策、策划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越来越主观了,建设初期的论证也非常缺乏,直接导致最后标准不当。大家参与评标时经常会发现,尤其大型公共建筑,所有参赛单位没有一个贴近标书要求的,即使超标了都还要继续评,明明是二级城市体育中心,却做出一套豪华设施。现在体育建筑为主的大型设计里面,越来越不谈结构本身,越来越忽略功能,大家谈的是表皮和概念。
说到建设标准,1999年广州九运会体育场的规模是8万座,2001年正式公布的投资在15亿左右,当时已经是天价体育场了。两年之后“鸟巢”招标,规模同样是8万座,标准是40亿。我一直没机会看到关于造价40亿的8万座体育场的可行性研究和策划报告。从奥运会开始前到现在,每年到8,9月份看到“鸟巢”、“水立方”的使用情况,2008年前后是最好的。去年“鸟巢”BOT单位已经转换成政府作为主体了,赛后使用还需要继续投入,到目前为止收入主要靠活动门票,很难经营下去。最近有学生做论文去北京也做了调研,北京奥运投资新建的12个场馆里最好用,最平稳转入赛后运营的还是那四所高校馆,当时造价最低,平均起来
2亿,相当于“水立方”1/5的价格,“水立方”现在做无限期关闭改造,数据拿不出来,也不知道再投入多少才能再使用。广州市1987年全运会建设天河体育场(6万座),2001年建奥林匹克体育场(8万座),越秀山体育场(2万座),黄埔区体育场(2万座),再加上广州的10所大学平均每个大学还有两个体育场,也就是说在这个岛上有接近30多个体育场。亚运会的时候,又继续在上面建设自行车比赛馆,所有决策过程中。不能一句话全推给行政领导,专业人士有没有推波助澜7我相信是有的。
最近这几年体育馆建筑发展为1.8万~2万座的规模,经常谈到NBA1.8万座的标准,NBA是什么概念7几乎大部分NBA的老板都是同时有冰球队的,据说NBA的创始是因为冰球老板觉得自己的场馆到了夏天的时候没用,所以大家联合起来搞成职业篮球赛,这是最早的起源。这几年我国建这种标准的场馆,原来只有2个,首都体育馆和上海大舞台,奥运的时候新建了五棵松体育馆和国家体育馆,同样也是1.8万座的,这样一来北京市有三个体育馆是1.8万座。活动从哪里来?美国洛杉矶湖人队主场所在的体育馆是2万座的,同时作为快船队的主场,两个队的主场,一个馆一年开250场比赛。对于美国来说1.8万座的场馆一天转换两个功能,下午打篮球,比赛结束马上把活动地板拆掉换成冰球馆,晚上就可以用了。现在中国NBA标准的场馆各个城市都有,重庆、大连、沈阳等等,不知道比赛从哪里来?NBA季前赛在中国举办两场,广州、上海、北京都举行过,但是没有谁家能年年办的。CBA北京只有一个首钢队,从来不去这种场馆比赛,CBA平时比赛超不过3000名观众,而国内最集中CBA球队的地区是东莞,有两支球队,主场是4000座的体育馆。因此我不知道现在类似建NBA标准体育馆这样的决策到底从哪里来?
广州这次亚运会在水边举行,大家在电视屏幕上可以看到很漂亮的城市关系。但实际上这个设施同样是一个问题,最初这个方案就是临建设施,但是最后做来做去从临建转向固定化,投入相当大,这套设施加上舞美,总投入接近“鸟巢”的造价,拆与不拆都难。
建筑师到底是做什么的?这是很古老的话题。我们一直习惯于做设计,但这几年从策划、可行性研究到决策,尤其对大型公共建筑来说又多了设计咨询,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建筑过程,建筑师是否可以改变一下只谈设计的习惯?创作谈多了,在有些领域会受到影响。比如我们在学校谈到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时,只谈创作,认为和文学院和艺术学院是一样的,这代表国家科技投入到建筑专业少了,事实上这两年这个问题很严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里,建筑设计方向题目越来越小,建筑学科在萎缩。相比之下,土木工程已经变成大的学组,可以做十年一个阶段重大课题学科群的研究。而我们连重点课题建筑设计都没有,这样的学科状况长久下去是很危险的。我想建筑师一是要关心自身所在学科的发展,二是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其实在做策划和决策时,建筑师的角色在过程中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作用很重要,我们大部分人关注的只是设计层面,对推波助澜的作用关心得少。对于相当多的大型公共建筑来说,每个阶段都能感受到很多资源浪费,这往往是监理不够、咨询不够。现在的建筑师有机会做大尺度的建筑,如果再没有基本的理性框架的话,会是怎样的状态?尤其在今天非常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能否坚持一点科学理性对每个建筑师的工作影响是很大的,说得直白一点,过分盲目对形态的控制,过分依赖所谓计算机参数化、各种程序,有一天肯定要吃亏的,最重要的是,无论多少,坚持一点理性精神。
2.曹晓昕:健康城市与健康建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院副总建筑师)
现在谈健康建筑都是要低碳、减排,今天我想谈谈衡量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从一个故事谈起。前些日子因为工作原因去宋庄,艺术家杨梦圆有一套宅子,自己有地,会种菜,用最好的土。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菜,上午浇一次下午浇一次,精心栽培。但是这种真正意义上健康的菜种出来的结果和他想象的有非常大的差异。他所认为健康的圆白菜或者我以前认为健康的圆白菜应该像菜市场里那种长得很圆,包裹得非常紧。如果没有这次谈话,大家去菜市场买菜一定挑选这样的圆白菜。但实际按照很好的肥料、很好的水、很好浇灌出来的圆白菜并不是那么圆,并不是那么紧,而是非常疏松的。根据每天阳光的不同,圆白菜有可能长成歪的。结果他跑去问附近真正的职业农民,你们的圆白菜怎么种成这么圆、这么紧?农民告诉他我们做了技术处理,喷了一些相对的药,药是否对莱和人有害,我也没有时间详细论证。至少来讲,真正健康自然生长的圆白菜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的形式的圆白菜。另一个菜农告诉他,我自己吃的菜都不是紧的,都不是圆的,都是自然生长的,是从视觉判断来讲相对不好的菜。这件事给我特别大的振动,我们认为的健康,我们认为的好的形式,是不是对于事物是非常好、非常健康的形式呢?那次和艺术家的谈话,让我终身难忘。
农民说市场需要紧的圆的圆白菜,才喷药和做技术处理,我就联想到建筑设计。我们有很多非常时尚、流行,包括扎哈,哈迪德这样的国际明星建筑师做得非常好卖的形式,是否在做建筑设计时给建筑“喷药”做了一些技术处理呢?我从圆白菜身上联想到非常深刻的问题。我承认视觉是认知城市和建筑非常主要的方式,这种认识成为建筑的标准是否健康呢?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未来的城市可能是五彩斑斓甚至于向高空发展,各种各样想象中的未来科技,像飞碟一样,流线、参数化设计的楼,会充满整个城市。参数化设计我自己是肯定的,它为建筑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否提供这种可能性的同时,建筑趋势就一定要往这方面发展呢?我持有特别否定的态度。这对中国面临大面积城市建设来说是有害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在欧洲或者西方所面临的建筑问题,它只是一个点的问题,最后是修补的过程。因为整个城市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它只是做一些点的补充。在中国面临大量的居住、就业以及大面积城市化的问题,是面的建筑和点的建设规模,我们想的手段或者面对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在大量居住的实际问题还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谈所谓参数化设计,甚至于作为一种潮流,每次投标都有大量的人模仿这样的事情,对于建筑学的发展不一定有好处。在这里请建筑师们能够更为清醒看待中国的建设问题。各个领域的实践都证明了,包括核能等其他方面高技术都是双刃剑,控制不好的话,往往会因为对技术狂热的追求伤及自身。现在有了科技的手段,建筑可以做一些更强的视觉模仿,或者把人的想象、象征性延展到最大,这是否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呢?所有的建筑师都会在做项目时面临这样的问题。真正
的建筑师应该深入到社会生活,用建筑表达社会和支撑社会。
刚才孙一民老师说得特别好,一个项目当不为人或者为事情活动服务的话,这样的建筑是不健康的,1.8万座的体育馆实际上脱离了我们的社会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建筑有理由判断是不健康的建筑,任何主义应当使人成为事件的中心而不是建筑本身。
健康建筑需要健康的价值观,这是建筑的伦理问题,因为提到伦理问题,就会有社会伦理作为某种介入点介入。在我看来,什么是更为健康的价值观呢?无论是城市还是建筑,应该充满了包容、宽容以及体现个体的尊严,这实际上是更为健康的价值观。
理论
1.卢济威:后期城市化与城市设计(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1)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流动的过程,是城市人口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从工业革命开始全球的城市化发展不断加速。到现今,全球城市化已近50%,就是说整个地球已有一半人住在城市,所以学术界认为21世纪是城市世纪。
虽然各国和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不一致,但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美国学者诺瑟姆(Rav M.Northam)提出“城市化过程曲线理论”。城市化过程呈现早期发展慢,中期快,晚期又缓慢,甚至停止的特点。当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到达50~60%时发展就会减速。
发展的规律显示,城市化水平处在50%~60%的前后,不仅发展速度变化,而且发展特征也变了。城市化50%以前,以城市扩张和新城建设为主,以后以城市更新和新城建设并重,且随时间推移,旧城更新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城市化50%以前,城市发展是粗放型的,以后以环境品质优化为主。由于城市发展的特征变化,也会引起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的变化。我们可以将城市化水平进入50%或50%~60%之后称为后期城市化阶段。
北美和欧洲等西方先进国家率先进入后期城市化阶段,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城市化水平就达到60%,20世纪80年代达到70%,世纪末普遍达到80%,德、英、澳等国甚至到85%。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但1980年以后开始加速,城市数目从1980年的223个到1998年的640个,18年城市数增加了近二倍:20世纪90年代开发区成为这时期城镇化的主要形式,仅1992年到1993年,全国一年间县级以上开发区就达6000个,占地面积超过当时城市建设用地的总面积。1998年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4%,2010年达47%,预计2013年达50%,2020年达60%,很快就会进入后期城市化阶段。
(2)西方后期城市化的城市建设模式和设计理念
二战之后西方国家经历了治理战争创伤以后,经济空前发展,在进行城市郊区化和新城建设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城市更新、市中心复兴、贫民区改造等,同时以提升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步行区、城市广场和滨水区建设等也不断发展。
西方后期城市化是建立在以下两个背景发展起来的:其一:是西方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转变的过程,工业时代的机械决定论哲学观向后工业时代的系统论、复杂系统哲学观转化。机械决定论反映在城市发展模式上的是功能分区、汽车交通至上,反映在规划理论上就是现代主义规划。其二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发生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相继于1972年出版了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有关生态问题的著作,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迫切任务”,1981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e Development)理念,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引起城市发展和规划对生态问题、抑制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强烈关注。
西方国家为了适应后期城市化的发展,在半个世纪中,城市环境建设和规划设计理念也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和变化。
①从20世纪中叶开始,在城市建设方面经历了三大运动
旧城更新运动。历史保护运动和步行化运动,都是适应后期城市化的需要,对全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②美国战后为了优化土地利用、提升居住条件、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复兴城市中心,包括对贫民区改造等进行了一系列城市建设,更新过程碰到很多问题,规划、设计师们习惯地运用现代主义、适合在新城建设的方法,进行大拆大建。追求清晰的功能分区、严重破坏原有的城市肌理,从而伤害了城市的活力,在社会界和专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论,1962年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斯(Jare Jacobs)发表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克里斯多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发表了《城市并非树形》等著作,对现代主义规划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相继在规划界形成了建立在对现代主义批判基础上的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在北美出现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期望从批判中寻求新的理念,从破转向立,具有代表意义,而且影响到世界范围。新城市主义针对城市社会发展过程暴露的问题,系统地调整和建立城市建设和设计理念,提出:从郊区化转向区域城市,从城市蔓延转向紧凑发展;从社会隔离转向邻里回归;从功能分区转向功能空间混合,从依靠私人汽车转向TOD模式等。
③这时期的欧洲,在城市的人性化、步行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同时,提出从“城市更新”向“城市复兴”转变的理念,以延续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④为了适应后期城市化城市建设模式发展的转变,现代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美国哈佛大学于1960年开设了城市设计学位课程,并于1967年由乔纳森・巴奈特(JonathenBarnett)创建了全美第一个城市设计机构――城市设计工作小组。日本,横滨规划局于1968年由田村明提出“城市创造”理论,1971年成立日本第一个城市设计专门的城市设计组织,1980年发表了“城市设计宣言”。英国,1979年由皇家规划师协会组织了一个拥有40余名规划师,建筑师的“城市设计小组”(UDG),并于1987年发表了“城市设计议程”。现代城市设计是后期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3)转变中的我国城市建设模式和设计理念
我国即将进入后期城市化发展阶段,其城市建设和设计理念也应跟随着转变,归纳起来主要向生态城市、人性化城市和活力城市发展。生态城市是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追求:人性化城市是城市以人为本的追求:活力城市是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追求。
①生态城市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紧凑城市转变,由平面型向立体基面的立体化城市转变,由孤立运用地下空间向地下城市化转变:由匀质城市向公交枢纽集聚化转变;由硬质城市向绿色城市转变。
②人性化城市由静态历史文化保护向新旧共生动态历史文化延续转变:由汽车主导向机动化背景下的步行城市转变;由适应汽车视觉大尺度城市向适应体验和交往的亲和城市转变。
③活力城市:由简单的功能分区向空间交混的活力城市转变;由单纯景观城市向景观与活力共生的行为城市转变;由城市要素分离向要素整合的有机城市转变。
我国有城市设计发展的土壤因为我国土地公有制,现在还在高速建设过程;再有政府对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当前我国的城市设计还存在着若干误区,包括形态模式化,认为城市设计是控规加景观设计;理念与城市形态不对应等。城市发展理念世界各国有共同性,但因为时空的差异不会完全一致,我们应该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和设计理念,在实践中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2.韩冬青:城市建筑的形态诠释与设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秩序依然是中国当代城市环境建构的基本目标。建筑师作为城市物质空间环境设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有必要对城市物质空间形态达成科学的整体的理解,并进而探索能积极融入健康的城市环境秩序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物质空间形态分析包括三种取向,即形态描述、形态成因和形态诠释。形态描述以环境形态的局部和整体关系及其历史演变的客观呈现为目的。结构分析、要素分析、认知分析和历时演变构成描述性分析的基本框架。形态成因从建成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联性揭示现实形态现象背后的复杂动因,它以“人――社会――环境”组成的复合认识标准为架构。形态诠释是对物质空间形态的主观理解和推断。它以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作为理性基础,具有明显的主观投射特征。形态的专业化描述和诠释必须借助于图示或图解。形态诠释是形态设计的重要基础。以下10组词中,前7者主要用于理解和诠释环境秩序的形态特征,后3者则是对设计思维的策略提示。
(1)梯级:“建筑――地块――街区――地段――城市”自下而上构成了认识和把握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不同梯级。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判断其设计对不同环境梯级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尤其要建立地块、街区层面上的城市公共空间意识。
(2)结构:结构是把握环境总体内部秩序关系的重要线索。城市环境形态的基本结构具有多重复合的特征,自然结构、路径结构和人工斑块结构相互作用,构成了物质空间形态的基本架构。
(3)类型:城市的物质空间环境由具体的物质元素经由系统的结构形成。这些物质元素(如建筑物)具有各自的类型特征。对类型品质的判断和类型整体特征的呈现是城市中大量的背景建筑的主要评价标准。类型方法提供了揭示建筑与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和行为模式相关联的内涵特征的技术支持。类型与结构相互支持。
(4)几何几何特性是城市中不同斑块特性的重要表征,地块和街区的边界及其内部物质空间元素的方向秩序的建立是获取环境秩序的重要手段。
(5)密度:密度也是城市斑块特性的重要表征之一,密度与人的步行过程及城市体验相联系,是塑造宜人空间的关键策略。
(6)尺度:尺度总是基于人(人群)和运动速度而言,是城市斑块三维特性的重要表征。在当代,尺度的多层级特征日趋显著。
(7)范式与变形:范式经由历史经验的积淀而获得。范式的选择取决于与设计目标的对应性和与现实场地及背景的适应性。在范式转化为具体形态结构的过程中,现实条件、资源约束和开发意图等各种主客观因素成为结构调适的修正性因素,这一过程实质是一种拓扑变形过程。
(8)分层与叠合,复杂系统可以被理解为参与其建构的各单项子系统的空间复合现象。根据分类原则将各单项系统分解为层,用以观察其自身的量、形、质,进而通过相互叠加研究各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影响及组织关系。
(9)镶嵌与缝补
如果把城市作为一种基底,那么建筑设计则可被视为一种镶嵌式的形态干预策略。这种设计策略以对既有环境秩序的总体价值的肯定为基本前提。
(10)隐匿与重塑如果将既有环境与新的添加物或自然与人工视作两元关系,那么在既有环境中添加新的元素,隐匿是一种以弱逞强的策略。而当代地形学理论支撑的景观都市主义理想则意在使人工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回到一元。
3.王景慧:城市历史保护与建筑设计(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委员会主任)
城市中的建设活动应当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今天谈一谈建筑设计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法律为《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他们共同构成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其中分为三个保护层次:文物古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历史古城――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从点到面扩大了保护范围,关键的意义是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
(1)文物古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在修缮、保养、迁移以及使用时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不得损毁、改正、添建或者拆除。要原址,原状、原物保存全部历史信息。在这个层次上建筑师可能遇到的有文物复建和名胜重建。当前,对文物环境的破坏有高层建筑的遮挡,也有以保护为初衷的大广场,改变文物的尺度感,还有不恰当的美化,破坏了历史的环境风貌。《国际文物古迹保护及修复的》(威尼斯)规定:古迹不仅包括单个建筑,还包括它们处的环境,一般不得迁移:修复要以历史真实和可靠文献为依据,修补要和整体和谐又要有所区别,不可以假乱真:要保护古迹在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对遗址要保护其完整性,用正确的方式清理开放而不应重建。“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相同的性质,所不同的是出于更好处理保护利用的关系而采取两种保护方法。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原则上,历史建筑要按历史信息的含量来确定保护的部位和利用的强度,保存信息、延年益寿、科学利用。在保存外观的基础上,内部可以很好地改造利用,这方面建筑师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具体的方法可以设想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根据有价值历史信息存在的部位决定更新利用的部位,根据历史信息要素的保存程度决定干预的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另一种思路是分析归纳类型的共性,提出保存的要点。以部位分可以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形式、结构。室内装修、室内设备等,以类型区别可以包括乡土
建筑、城市民居、近现代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名人故居等。
(2)历史街区:历史文化街区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制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维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持功能的延续性。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
国际上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二战以后经济复苏,大批人口拥入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作法是拆毁旧区,拓宽道路,建设高楼。但是不久人们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城镇历史的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意识到,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典型的历史街区,以显示城镇历史的印记。
最早立法保护历史街区的是法国,1962年颁布了《马尔罗法》。该法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拆除,维修要经过“国家建筑师”的指导,并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
英国在1967年颁布《城市文明法》,规定要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特征的地区,主要考虑的是其“群体价值”,包括户外空间、街道形式以至古树等。法令也规定保护区内的建筑不得拆除,新建,改建要有详细方案报批,还规定不鼓励在这类地区搞再开发。
日本在1975年修订《文化财保存法》,划定“传统建筑群保护区”。区内一切新建、扩建、改建及改变地形地貌、砍伐树木等活动要经过批准。城市规划部门要做保护规划,列出要保护的传统建筑和构成历史风貌其他要素的清单。制定保护整修的计划,改善基础设施,作好消防安全、交通停车、旅游展示等方面工作。
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了保护城镇的古老中心区和其他保存着历史风貌地区的《华盛顿》。在这里,保护的内容与《威尼斯》不一样,重点关注的是地段空间格局、地段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还特别强调保持该地段历史上的功能和作用。文件要求居民积极参与,精心建设和改善地段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保护工作必须成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原则:①保护历史的真实性,要保存真正的历史原物,对历史建筑进行抢救、维护、修整,不可将仿古造假当成保护的手段。②维护风貌的完整性,不但要保护历史建筑,还要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包括道路、街巷、院墙、小桥、溪流、驳岸,乃至古树等。③维持生活的延续性,这里的居民要继续按自己的意愿生产、生活,要维持原有社会功能,促进地区经济活力。不可将原有居民大量外迁,成为专供参观的旅游景点。
当前的不当做法,一是企业操办,追求回报,拆平房建高楼,毁掉历史文化街区:二是“人房分离”,全部迁民,房屋再建,外观相似,物是人非:三是拆真造假,搞仿古一条街。《保护条例》规定,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类保护。具体做法已属“文物保护单位”的,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保护、修缮,保存着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外观形象,依原状维修,室内可以按现代生活的要求进行改建,增加必要的设施,不要拆除重建:外观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新建筑,可以保留或整饰;与历史风貌相冲突的新建筑,应该进行改造,有条件时减层或拆除:构成历史风貌的其他环境要素,保护与整治。
(3)历史古城: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条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①保存文物特别丰富,②历史建筑集中成片;③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④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实际工作中,应仔细地认定保护对象应属哪个层次,采取相应的方法十分重要。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要“原物保护”,保护全部历史信息:属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要保护外观整体的风貌,不必强求所有建筑的“原汁原味”,可称“原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非文物古迹、非历史地段的大片地方,可以有新的建设,但要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可称“风貌保护”。所谓延续风貌不是一定要仿古,建筑师有很大的创作空间。中国的建筑师对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自20世纪以来做了不懈探索,经过了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包括有外观仿建、部件提示、抽象造型,最后到追求一种民族建筑传统的精神印象,有许多成功的作品,现在的建筑师应该借鉴、发展,再有新的创造。
实践
1.汪孝安:建筑综合体与都市区域发展(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近些年来单一功能的建筑常常被大型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建筑综合体所取代,如办公、酒店和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型综合体、会展建筑综合体、文化娱乐综合体等等。这些建筑综合体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建筑规模庞大,业态组合灵活,不但具有较强的自身发展活力,而且对于周边区域的发展也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在新的城市区域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格局的调整,交通系统的完善,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均促成了建筑综合体的发展,以上海地区为例,这些综合体已成为都市各区域的活力核心,带动了各自区域富有特色的发展。而世博会的选址和一轴四馆永久性场馆及虹桥交通枢纽等的建设,则揭开了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序幕。
虹桥交通枢纽的建成,已经带动了虹桥地区的整体发展,依托虹桥枢纽交通强大的辐射效应,位于一侧的虹桥商务区的商务组团和商业组团的建设也已经启动。
世博园区选址对于上海城市总体发展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5.28km2范围,270多家企业以及18000户居民搬迁,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区的南向发展。世博核心区一轴四馆永久性场馆,世博轴的建筑面积达到28万m2,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文化中心建筑面积也均在13万m2~16m2左右,就其建设规模和影响力而言,已具有城市综合体的显著特征。世博轴作为世博期间园区八个出入口中最主要的出入口,承担了23%的进园人流,极端高峰日通过世博轴的入园人数达到16万人次,而世博后则将作为后世博区域开发的中心商业轴线,带动周边地区的商业发展:世博中心其国际会议中心的定位,全方位服务于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世博期间用作为新闻中心,各个国家馆日活动和演出的礼仪场所,并为会后的使用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世博中心2 600会堂,1000mm2大型国际会议厅,4800m2宴会厅,7200m2多功能大厅等等复合型的功能配置使本区域的国际高端会议的定位得以充分体现;世博文化中心在方案推进的决策过程中功能定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场馆由4000座调整为18000座,并从单一的剧场重新定位为多功能的综合体业态,逐步形成了“文化娱乐集聚区”的全新建设理念。一座基于世博会中及会后长远的使用需求,凸显文化内涵,融观演、体育、娱乐、商业和观光于一体的面向大众的复合型文化建筑综合体。立足长远的务实的功能定位原则,成为本届世博会永久性场馆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建筑师参与了功能调整策划的全过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为文化娱乐综合体,国际上也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如1999年建成的美国洛杉矶的史泰博中心,将洛杉矶市中心由商业和工业中心转变为娱乐中心,其地产价值在5年间增长了300%,并持续增长,全面运营后创造了3100个工作岗位;又如英国伦敦的The O2,利用原来的千年穹顶进行综合改造。其在2007年开张伊始,就创下了多个演艺史上的纪录,吸引了世界一流演艺活动造访伦敦,推动了伦敦东部格林尼洽半岛的开发,同时也是成功申办2012夏季奥运会的关键所在,全面运营后创造了3430个工作岗位。
世博永久性场馆满足世博会功能的建设目标应当已很明确并已付诸实施,但从这些场馆的规划、建筑功能定位的角度去观察,还是能明显地感受到规划者和决策者对于园区后续利用与都市区域整体发展的理性思考和长远的目光,比如总体规划的“国际文化商务交流中心”的园区定位、大规模滨江公园绿带的建设;中国馆、主题馆未来的展会功能,世博轴的交通商业综合体、世博中心的多功能会议中心定位等,都体现了立足长远的功能定位和决策的原则。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引入未来管理运营方参与场馆的定位决策和功能细化或直接主持工程的建设,也是本届世博会永久性场馆建设的一大特点。如世博文化中心,早在方案调整阶段,就已经开始酝酿成立场馆的管理公司,并确立了“文化娱乐集聚区”的定位原则,这种具有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潜力的文化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已经为后世博期间的区域发展埋下了伏笔,是场馆在世博会后平稳过渡到常态管理并发挥都市区域核心功能以带动园区的整体开发,实现都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后世博规划中显示,未来世博园区将规划形成“五区一带”,包括文化博览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国际社区、会展及其商务区、后滩拓展区及滨江生态休闲景观带。世博会效应所带来的浦西滨江从南外滩至徐汇岸线区域开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半年以后的世博园区――重新开门迎客的中国馆依旧观者如云;世博文化中心更名为梅赛德斯一奔驰文化中心,并在世博会后实现了无缝过渡,直接进入商业演出和运营:原非永久性场馆部分保留的讨论仍在进行中,世博期间受到观众欢迎的场馆如沙特馆等,据说准备重新开门迎客,世博核心区功能完善的前期程序也已经开始启动……
尽管世博会后的园区从表面看仍显得有点萧条,但却似乎能从中感受到管理者对于黄浦江沿线有限资源开发的谨慎态度,相信经过深思熟虑的后世博有着值得期待的未来。
2.钱方:建筑对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北京、上海、广州几个大的建筑事件对中国建筑发展影响很大,我是来自西南院的建筑师,成都与这些大事件都不相关,西南院在中国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中处于冷静客观的态度中,我想提供给大家一点不同的视野。过去城市化的发展从总体看,其形成过程是历时性的。以上海浦西为例,在发展过程中它是以市场因素来决定,慢慢逐渐形成的。它所反映出来的很强烈的特征是市场的活力与城市的聚集效应比较充分。近现代,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其形成过程更多地体现了共时性特征。“共时性”城市化的进程多为政府主导行为的建设,体现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要求中。这种发展特征获得的结果,从上海浦东来看,GDP拉动比较显著,但从城市聚集效应和生活活力来看,相对则较弱。所以我们提倡城市设计应“上承下行”,上承即通过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的结合,让规划思想落地:下行为建筑设计很好地执行与延续城市设计的理念。
这其中涉及到上对下的限制约束,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关系是弹性与动态的:城市设计约束、不引导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成果也是对城市设计的响应不验证;而建筑设计通过在内部优化形成独树一帜的商业空间,将多个城市片段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得建筑设计响应了城市设计的限定,同时又强化了建筑的个性,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对位”,更增强了该区域的活力。成都的生活是慢生活,成都被网友评为最悠闲的城市,他的这种自在的生活方式,即以无需对自然资源的过多索取而获得较高精神满足的生活方式,它是符合生态学原则的生活理念,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作为一个建筑师,真正好的设计是贴近生活的,能够理解生活的设计。
下面通过在成都市南部新区建设内的两个实践来谈谈体会和反思。成都市高新区核心的定位是商务科技和软件园,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城市设计为主导进行开发和推动,城市设计是动态的控制过程。第一个案例是高新区内的金融城总部商务区,原先是成都市的行政中心,现在转换为金融机构的办公中心,我们对原来地块进行局部的调整,通过插入两个超高层修正原有的业态。这个区域的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有一个U型的通道,大尺度的城市界面、车行道在外。内部主要活动区域以block(区块/街区)的形态进行小尺度建设。原来的U型通道只有12m宽,现根据业态和容积率的控制将空间界面退让调整为120m。这个区域的定位是不应当都建成城市标志建筑,而应当是有背景建筑和突出的建筑,为了避免城市钟摆式运动,我们向规划局建议引入多元的业态。第二个案例是天府软件园,处于高新区南区,是一个软件孵化园。成都高新区在全国虽然不是走在最靠前的,但是经过我们大家这些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排到了全国第四的位置。一期的城市设计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来完成的,后期我们参与建设,整体的建筑造价并不高,但却是不缺乏个性的背景建设。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得到一些反思,一是以个人或少数人价值为标准的设计有上升的趋势;二是重形态、轻业态与交通问题;三是某些区域空间尺度人性化不足;四是配套市场化不足,日常生活活力不足。这些问题仅靠建筑师来控制、实现还是有难度的,与市场和政府主导的政策方向做好结合是很重要的环节。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实现这样一个理想:一个好的建筑设计,不是以个人喜好标准为目的的设计,应该是对城市生活有深刻感悟而求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