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第1篇: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3.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以后,就应该对于河流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查和评估,建立河流地貌数据库和生物资源数据库。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调查的有力工具。关键的工作步骤是在以上两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建立某种数学模型。河流环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势、蜿蜒度、横断面形状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质、水温、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水文周期变化等。研究的内容包括:调查单个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评估各种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制约条件,对于“关键种”或标志性生物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识别那些对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的设计。

4.生态防洪护坡创新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从政策上支持。长期的防洪护坡工程建设,人们已习惯于建设传统护坡。对于新技术和创新成果的推广,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才能确保新一代护坡技术的广泛使用。

(二)既重视具体设计,又重视宏观视野。护坡设计看似简单,但要做出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优秀方案,必须要将工程师、艺术家、经济师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思维溶于一体。在具体设计中应对我国发展中应遵循的模式、能源消耗、矿产总量和污染排放处置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重视科技创新。护坡是一种相对低技术含量的水利工程,如果大量引进采用国外产品,经济上极不合算。我国是一个治水历史悠久的国家,都江堰、灵渠、大运河等一批古代杰出水利工程都证明中国人具有无比的智慧。因此,我们要重视科技创新,充分调动水利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护坡产品。

(四)材料的创新是关键。河道堤防护坡工程建设耗废大量的块石、混凝土预制块或其他材料,其成本占工程总费用的比例大。因此,一定要重视护坡原材料、半成品生产的技术创新,加快开采、加工、运输各环节配套升级,制定既开放竞争、又保证规模生产的产业政策,将护坡工程技术发展的切入点定在半成品生产创新上。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护坡。受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主要材料、能源、水、土地纷纷告缺,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1、重视可行性研究,减少硬化河道护坡。尽量避免河道混凝土护坡建后再拆,不如尽量少建或非工程措施解决,有些河段完全可以这样做。如:河岸凸凹不平,边坡土质抗冲刷能力强的河段;河岸滩较岸边坡平缓、植被生长良好的河段;土堤迎水坡在特大洪水年份也未发生浪坎等险情的河段。当然,硬化混凝土护坡对防洪来说是有利的,只有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上综合权衡利弊。对河道护坡工程进行科学、严谨的可行性研究,是实现资源节约的前提。2、开阔工程技术设计思路。采用何种形式的护坡来实现资源节约,仅从传统思想上进行优化创新这种可能性不大。必须开拓新的思路。首先,尽量减少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其次考虑护坡的造价与使用年限。(1)尽量减少混凝土用量,优化采用天然石材,天然石材从经济及性能上看都具有优势。(2)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强度提高了,可以阻止环境水的侵入,从而保证混凝土块的抗侵蚀性,增加了使用年限,使护坡的分摊成本小。

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

6.结束语

意识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除了自然系统的演替以外,人类系统的变化及干扰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调整。这种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是按照“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流程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流程中,监测工作是基础。监测工作包括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评估的内容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常用的方法是参照比较方法,一种是与自身河流系统的历史及项目初期状况比较,一种是与自然条件类似但未进行生态修复的河流比较。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第2篇: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理论课程;城市设计概论;开放式;教学模式

1当今城市设计教育的背景

城市设计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国家建设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先后对城市设计立项进行重点研究,各高等院校也逐渐把城市设计纳入到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教学计划之中,并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设计教学体系。目前城市设计已成为横跨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建设进入有机增长阶段,过去大拆大建的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城市建设模式,全国上下都在探索一条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2]。2016年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法规、行政和技术3个层面推进城市设计[3]。在此大背景下,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市设计教育体系的改革再次进入了政府、专家和学者的视野。城市设计教育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理论课和设计课两大板块。由于设计课在专业必修课中所占比重较大,且设置灵活具有较多创新改革的可能性,往往更能吸引高校教师和学者的注意力,在此方面已形成不少教学改革的成果。而理论课由于教学模式相对固化难有突破性改进,在讨论城市设计教育时常常被忽视。本文根据作者对城市设计学科及教育理念的思考,结合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的经验,提出开放式教学模式,试图对城市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优化提供一些建议。

2现状教学的困境

城市设计集中授课的理论课程主要是《城市设计概论》,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是开展城市设计实践必要的先修课程。这门课是典型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以往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暴露出以下问题。2.1理论与设计实践脱节一方面是指理论课与设计课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实际教学安排中,城市设计的理论课和设计课往往分开进行。在学习理论课程的过程中,由于未参与过城市设计的过程导致对城市物质形态和设计方法不熟悉,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深入理解,学过之后印象不深,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到了设计课阶段,学生很难自主地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设计思路,经常表现出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和融会贯通方面比较欠缺。另一方面是指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目标的脱节。传统理论课教学是以客观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通常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是单方向的传递知识,即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听课过程中往往缺乏思考的过程,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课堂信息量掌握的比例较低,更不用说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设计实践过程中,因此与“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相背离。加上传统理论课的评价体系通常是以试卷为中心的考察方式,更加剧了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忽视灵活运用知识的问题和矛盾。2.2知识体系庞杂,教学内容没有定式中国城市设计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体系不甚完善。城市设计在学科上跨越城乡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等几个不同层次学科专业[4],在实际工作中又涉及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多方面专业人士,大家都是从各自关心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城市设计,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国内的城市设计教材就有十多本,除了较为经典的金广君的《图解城市设计》、王建国的《城市设计》(第3版)、段汉明的《城市设计概论》[5],近年来徐雷(2008)、丁旭(2010)、冯炜(2011)、王一(2011)、孙贺(2012)、胡纹(2013)、赵景伟(2013)等学者都编写了城市设计的相关教材。各教材在知识构架、专业侧重、内容体系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导致教师在选用教材时无从下手,加之目前国内针对城市设计教育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使城市设计理论教学实践变得更加混乱。

3教学改革的思路

对于城市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即课程学习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应传授给学生的是什么。金广君先生认为,学生在城市设计课程中应被赋予7个方面的能力训练:组织和管理规划过程的能力,环境分析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计划与设计目标的能力,精心计划、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方案创造或指导方案创造的能力,方案的比较、评价和修改的能力,城市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交流、交往的能力[6]。基于以上目标,城市设计理论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改革应当遵循以下思路。3.1《城市设计概论》学习的重点城市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传授的不应是教条主义,而应是一种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教师应将社会价值观、城市设计与分析方法等融入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同时训练职业素质,提升社会责任感。基于以上目标,《城市设计概论》课程学习的重点是:(1)构建理论框架。正确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发展历史及理论思潮,掌握城市设计的要素,即“设计什么”的问题。(2)熟悉设计方法。理解城市空间构成要素并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程序及设计方法,即熟练掌握“怎么设计”的问题。(3)掌握调研、分析方法。学会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分析方法与调研技艺,对基地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这是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实践的基础。3.2教学改革的思路通过对学习重点的剖析,《城市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主要遵循以下两个总体思路:(1)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融合。在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指导设计实践,《城市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和技艺,通过解读城市设计案例,总结设计策略和方法,为设计实践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城市设计理论教学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学生除了具备城市设计理论知识和基本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学会活学活用,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践反馈的过程来提高理性分析能力和感性空间形态设计水平。(2)强化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接受教育的学生将来除了设计工作,还有可能从事政策制定、商业开发、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工作,这就更加要求授课内容多元、覆盖面广,能够适应学生未来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方向[7]。因此,《城市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从单个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转向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学目的不在于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在于锻炼思维、发展能力,要突破传统教学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过程。

4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城市设计理论课教学明确的目标导向,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在《城市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等方面探索了优化改革的策略,提出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多元的教学内容、互动的教学方法、综合的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4.1多元的教学内容城市设计知识体系庞杂,而且近年来相关研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成果丰富,许多新方法、新理论不断充实现有的理论系统。即使现有教材不断修订,也远远不及知识更新的速度。如果仅以一本教材为参考资料,很难覆盖最广、最全、最前沿的城市设计相关知识,不利于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苏州大学《城市设计概论》课程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充分发挥了教材开发的自,形成教材+辅助材料的教学参考资料(图1)。课程设置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三年级的下半学年,课时为18周共36学时,以王建国的《城市设计》(第3版)为主导教材,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城市设计理论、城市设计案例研究、城市分析方法与调研技艺3个模块(表1)。教师备课时,一方面,从最新出版的著作、杂志和媒体资料中选择具有研究性、讨论性、开放性和前沿性的资料作为教材的扩充;另一方面,积极从城市建设的成果经验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中直接挖掘有意义的素材,并根据特定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改组使之作为补充教材。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坚持不断学习的精神,还要对专业动向保持较高的敏感度。此外,在城市设计理论的教学模块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了10本易读的城市设计书籍作为拓展阅读资料,都是翻译自经典的外国理论著作(表2),课堂上概括介绍了每本书的主要思想,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任选1本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通过补充阅读的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知识架构,对当下流行的城市设计理论追根溯源,通过阅读著作对作者的思路和理念有全方位的了解,掌握一手资料。4.2互动的教学方法理论课教学往往灵活度比较差,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经常导致学生学习被动、教师授课吃力、教学效果欠佳的结果。苏州大学《城市设计概论》课堂上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堂上除了教师的讲解,更加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讨论和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赛、互评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模块,采取相应的教学组织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城市设计理论模块知识时,教材内容虽然整体比较系统化,但就具体知识点而言又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尤其是对于一些关注度和引用率比较高的理论观点,教材中仅有片段化的引用,离开了上下文语境,学生只能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甚至曲解。因此,在该阶段授课的同时,要求学生从教师推荐书目中挑选1本著作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通过这个方法培养学生主进行详细的研读,变被动接纳知识为主动钻研知识,可以调动大脑思考的积极性,强化记忆,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此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检验学习成效,在学期末还举办一次班级辩论会,题目为“开放社区和封闭社区哪个更适合中国”,选择当下国内最具有时效性的话题,有助于学生置身于社会背景下运用所学知识,缩短了课堂和现实的距离。辩论过程中鼓励学生从多维的角度去自主思考,包括政府、开发商与公众利益等,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案例研究模块的教学尤其强调活学活用,目标是让学生能把从案例中学习的设计策略和方法灵活、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上课时采用师生同讲的方式,该模块根据功能和特征,将城市设计实践分为CBD、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历史地段、滨水区5种类型,学生相应分为5个组,每组选择1种类型进行详细的城市设计案例研究并轮流在课堂上汇报研究成果。该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案例并引导学生从合理性、客观性、可实施性等角度去衡量社区开放与否的社会价值与意义。辩论会被证实效果非常好,一方面,课堂氛围活跃深受学生喜爱;另一方面,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们能在短时间内提炼所学知识并用来解释和支撑观点。4.3综合的评价体系多元的教学内容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决定了评价体系不能仅仅通过期末试卷成绩来衡量,而是在平时的过程中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果表现。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侧重全面评价、综合评价,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考试分数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单一评价体系。该课程是专业必修课,按照学校要求必须有期中和期末考试环节。上半学期完成理论模块的教学,学生同步进行课外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期中考试采用开卷形式,重点加强学生对城市设计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下半学期讲解案例模块和城市分析方法模块,与此同时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案例研究工作,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每位学生的最终总评成绩由上半学期的读书笔记(20%)+期中考试成绩(20%)和下半学期的案例研究(30%)+期末考试成绩(30%)构成。由此降低了期末试卷成绩的比重,加大了平时的考核力度,顺应学校教学改革的整体主导方向。在试卷考核的知识点构成上,降低了教材中死记硬背内容的占比,加大了主观题的比重。期末试卷中客观题占比30%,主观题占比70%,主观题中30%的内容是开放性的题目,从课本中找不到参考答案,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和发挥。这样达到了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点全面理解和总结能力的目的,与本次教学改革的初衷相一致。

5结语

第3篇: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28-02

《城市规划设计(一)》是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共64学时,属于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学生应掌握城市设计相关内容和城市各种活动中心的概念和规划原则与规划布局,能够在限定条件下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合理的城市各种活动中心的规划和设计,并能遵循有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相关法规,进行城市中心区和城市新区的开发和规划设计。

一、改革的背景

当前的教学方法侧重于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实训的方法。教师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讲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介绍规划设计优秀案例,使学生理解基本理论和案例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课程实训项目采用阶段性设计,选题为城市建设中的实际项目,采用真题真做的形式,分别从基地考察,项目策划、规划概念构思,结构规划,建筑布局、环境设计、运用适宜的媒质进行表现和汇报八个阶段进行。通过实训项目使学生全面掌握公共活动中心区规划设计的原理方法(还包括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等)。虽然当前的教学模式能很好进行实训项目,但是主要是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学习,在城市规划的非物质层面,主要指社会问题、地方特色等方面为导向的分析较少,通过课堂教学与考试综合改革把学生带到校外公共活动空间,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亲身的体会来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教学内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既使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城市规划中遇到的一些社会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思考,对培养他们良好的专业素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改革的实施

此次教学改革以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规划设计(一)》课程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初步提出解决方案,分组讨论总结,并通过文献的查阅与老师和专家的交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真正培养并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程内容中的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空间要素和城市商业中心的部分教学内容作为现场实地教学内容(将学生带到校外西宁市的典型城市空间和商业中心现场教学)并增加了案例讨论课时,其他章节仍按照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通过本次课程改革,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采取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模式,由学生的现场调研,教师的现场讲授和学生现场体验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城市中的一些非物质层面的教学内容和知识,通过参加学生的讨论课可以从学生那里收集意见,在c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思考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现场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街道空间、道路空间、广场空间中的设计要素组成和区别,体验在不同空间中人的活动内容的不同,从而在设计时才有的放矢。在商业中心的现场体验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体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群的活动特征,为创造丰富多彩和繁荣的商业中心做最基本的准备。现场教学结束学生交一份商业中心的设计方案(包括几份调研报告和成果图)作为阶段性成绩计入总成绩,除此不布置平时作业以保证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商业中心的大作业。

通过课内外的练习、课堂讨论教学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在这两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组合成小组,以小组形式来学习、调研、讨论、提交成果,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班级QQ群学习一些网上优秀案例,并且组织小组定期汇报成果,以此形式及时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

三、改革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教改后的教学效果比之前有很明显的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学生感觉专业课的学习和生活居然有如此多的联系,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但是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经过教改发现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体验时不太容易理解教师的引导。例如空间的围合感、领域感的强弱是通过空间与周围围合物(实体的建筑体量或者虚体的树木高低)的比例形成的,而学生对于围合感、领域感、宏伟感等空间的感受反应不是很敏锐,并且让学生在现场用速写本记录所见所感受时,使得同学无从下手。原因可能是学生的入学条件太低,基础知识较差,很多学生没有绘画基础和理科学生选学本专业,因此缺乏最基本的艺术素质和社会人文知识。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推荐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强大的知识摄入量可以增加视野,开拓学习欲望,另看完参考教材也写写读书笔记,以此希望改变基础薄弱的问题。

学生仍缺少自己的主观创造性。经过现场教学和小组调研后需要学生完成调研报告,教师要求每位同学写出来自己的感受(包括空间体验、环境设施设置、交通组织等方面),但是作业和小组讨论的结果都发现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没有感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根本就不会表达或者不会深思去体验,仍然停留在等教师灌输知识的学习模式中。而且在刚开始的讨论课中更突出,大部分同学讲只会讲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学很少,课堂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在今后的教学培养方案中多增加一些让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环节,增加一些讨论课或者课程设计的答辩都能提高学生的主观创造性。

太固定和严格的上课时间也给教改带来一些阻碍。从学校到现场教学的市区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学生每天都安排了课程,这给教改课程的内容衔接带来了困难,需要自己调整学生的上课时间和教学内容,这样有时候课程内容衔接就不太好,希望教学管理者可以让教改项目课程教师适当走“绿色通道”,减少一些麻烦。

在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传统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不光要培养学生掌握规划和设计技术,更要注重其建立专业理论体系,提高对新问题的探究能力,为学生今后工作领域的拓展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也希望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找到一种适合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宋义林.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142-144.

[2]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陈锦富,余柏椿,黄亚平,任绍斌,陈征帆,岳登峰.城市规划专业研究性教学体系建构[J].城市规划,2009,(06),18-23.

[4]姜云,张洪波,王宝君,庞博,冯志柏.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03):13-16.

Heuristic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tud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Qinghai University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1) Course as an Example

ZHAO Fa-lan

(Qinghai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Xining,Qinghai 810016,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Qinghai University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1)course of educational reform,tak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city public activity center as an example,we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and inquiry independently,find the problem and propose solution through field research.

第4篇: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

一、前言

在当代,公共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大,进而产生了大空间公共建筑,例如体育建筑、观演建筑等,“城市将越来越像一座巨大的建筑,而建筑本身也越来越像一座城市”。阿尔多・罗西也曾说“建筑是一座带顶盖的城市”。从客体对象方面来看。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着一定的重合。首先因为两者都关注城市三维的空间形态,两者的工作对象和范围在城市建设活动中呈整体连续性的关系;其次,从主体方面来看,使用评价建筑和城市空间环境在人的体验上也是一种整体连续性的关系,所以建筑与城市具有同构性关系。

20世纪60年代,凯文・林奇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城市意象》,在书中,凯文・林奇把认识地图和意象,概念用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和设计,通过研究,他概括出城市意象五要素即路径、边缘、区域、节点和标志。我们从城市表象人手,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可把城市空间分为城市路径空间、城市节点空间、城市的“院”、城市公园等几种空间形式。随着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功能的复杂化,已不能只用建筑内部规律来探讨或解决问题常常是多维的。建筑师把目光转向了建筑外的城市空间,把室外空间引入室内,创造了既内又外、互相渗透的建筑城市空间。

二、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

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城市形态,结构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无疑重要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建筑会对城市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只有当其与城市环境达到良好的契合时,该建筑物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社会效益,有效地传播文化和学美价值。因此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活动中是一种整体设计关系。城市肌理设计法主要是通过基地的主导力线为设计提供一种空间基准,把建筑物与空间联系在一起。这种空间基准可以是城市道路网络、基地形状、一条运动的方向流,一条有组织的轴线,甚至一幢建筑物的边缘。如果我们把城市建筑实体涂黑,其余部分留白,运用图底分析法,便会得出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组织和在时间跨度中所形成的“肌理”。社会要求建筑与交通系统的有机联系,尤其在一些商业中心区,建筑与建筑之间用天桥、连廊联系起来,一些商场的地下层直接与地铁站连通,大大方便了“人”这一主体。无疑也会增加商场的效益。深圳北国风味大酒楼,作为特定条件下的建筑,设计侧重表达了一种对城市与建筑关系的理解。都市中的建筑与建筑中的都市互含互动的关系。高架桥穿过塔楼,将城市脉引入建筑,建筑不再是静止独立的,而是直接融入动态的城市节奏。方案利用桥下空间作为过渡,承担了室外大堂和城市广场双重角色,经由自动扶梯,越过桥面而进入上面的大堂。“城市始于作为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敞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是城市的本原”。现在这些街道变成了没有情趣的运动通道,于是旨在恢复活力的步行街在西方应适而生。将传统商业步行街概念引人室内场所设计,覆以玻璃顶棚,街道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变得明亮、轻快,并富于动感和生气。其中布置台阶、踏步、天桥、绿化,坐椅给人的行为予支持,把人流从室外引到室内,增加了商业活力图。

第5篇: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间环境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对于景观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但是,当前景观专业教学水平与社会实际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可将实际项目引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以下目标:其一,通过实际项目使大学生学会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将理论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亲身感受所学知识的用途,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领会景观设计在特定场景下呈现的艺术魅力。其二,将实际项目引入景观设计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经验性知识。其三,通过具体案例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与学的互动,同时检验大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和灵活性。其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让大学生获得实践技能,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高校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交流和合作理念,增强实干信心,提升市场运作能力。

二、景观设计课程改革内容

景观设计课程主要讲授的是怎样通过景观介质营造舒适的环境空间,它涉及微观、中观、宏观等层面的场景,适用于城市规划中的各种规划对象。但是景观设计专业在教学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模式陈旧、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简单等。因此,可从以下三方面对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1)改变课程教学的模式。在以往的景观设计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传授理论为先;而大学生作为听众被动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为改变这种情况,可将实际项目引入教学,以实训教学为核心,尝试调整师生的角色。即以大学生为课程活动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和指导者帮助大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这有利于大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汲取知识,也能使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提高学习兴趣。(2)增加课程教学的内容。景观设计课程知识体系庞大,除了城市规划、广场设计、城市设计外,还可以从人文学、艺术美学、建筑学、生态学等方面出发,建立一套适用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教学知识体系,并引入实际项目,如城市夜景灯光照明、某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等,让大学生全面了解景观设计内涵。(3)丰富课程教学的方法。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案例式教学法。虽然此教学法能让学生了解很多现实设计中的问题,但他们无法亲身感受项目的实施过程,对案例项目的理解不会太深,记忆和印象也最多停留在教师重点强调的某个部分。因此,将实际项目引入景观设计课程中,让大学生将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这对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大学生如果在实际项目中遇到问题,还能通过自身努力或寻求老师的帮助来解决问题,形成很好的师生互动。

三、景观设计课程改革实施计划

(1)以讲授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语言表达和课件展示等方式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指导原则,以及经典案例的背景分析、设计要素、实施细则等传授给大学生。讲解实际项目时,可带领大学生进行现场踏勘,帮助大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全面了解设计过程,掌握相关理论、丰富阅历、开阔眼界。(2)讲授中结合讨论的教学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和协调下,大学生以分组形式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设计案例的创新点展开辩论或讨论。教师从知识体系中总结提炼出讨论的主题,启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摩擦出智慧的火花。这种交流模式,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项目实践。教师应根据已有项目,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例如,让大学生根据所给场地背景、地理位置设计概念性方案。为提高实战效果,还可尝试“竞标”的方式,让大学生以自由组成的团体为单位进行汇报和评比,让他们提前感受社会竞争氛围,从而学习到更多有利于现实社会中设计项目实施的方法。最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对好的设计方案进行奖励,增强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和信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实际项目引入景观设计的教学实践,是一次探索性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高校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学习兴趣,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景观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贾忠峰,李传刚.关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08).

[2]周彩玉.园林景观中建筑物、构筑物柔化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

第6篇: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

景观设计师的职业定义是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室外空间环境创造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设计人员。他们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室外空间环境创造;景观资源保护。它的专业及核心是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其相关专业及知识包括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艺术、建筑学、园林工程学、植物学等等。其实在国外,景观建设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已成为人居环境科学的一部分,形成了教育、注册、培训、执业和继续教育等一系列完整的职业制度,也聚合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优秀的领军人才。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城市建设方兴未艾,而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的普通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极大地促进了景观建设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基本建设工作程序,明确了景观设计的企业资质核准制度,有力地保障了景观建设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大部分景观建设项目的设计也由相应的设计单位完成。由于设计单位的人力资源需要,促使我国的大专院校纷纷成立了景观设计专业,而该专业又长期包含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诸专业设计之中。好话不多说,既然有这么好的就业平台,那么现在我国大学里的景观专业是否能为我们提供足够的专业技能呢?那就让我们走进两所大学,去看看他们特色的景观设计专业吧。

同济大学 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风景园林课程、创办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之一,该系隶属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前身为风景园林系,1990年代曾更名为风景科学与旅游系,2005年正式命名为景观学系。现设有景观学本科专业及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

景观学系具有48年办学积累,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构成三位一体的学科优势,形成以国际现代景观学为办学核心导向,融合建筑工程、农科、管理的独树一帜的景观学教育体系。2005年,在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师联盟(IFLA)等学会组织的协助下,景观学系主办了有99所院校机构参加的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

为了培养中国景观规划设计人才,为培养面向整个国土、城乡生态保护与人居环境建设,培养掌握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建筑设计、景观资源保护、旅游开发管理等方面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该系已形成围绕景观资源、规划设计、工程技术三大领域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包括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资源学、景观生态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建筑设计、中外园林史、园林植物应用、城市绿地规划、种植设计、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园林工程学等。

景观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形成了围绕景观资源规划设计、工程技术三大领域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包括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资源学、景观生态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建筑设计、中外园林史、园林植物应用、城市绿地规划、种植设计、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园林工程学等。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前身可追溯到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造园研究室。创始人陈植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造园学家和现代造园学的奠基人,1956年城市居民区绿化专业创建,1980年园林专业恢复招生, 1999年4月,风景园林学院正式成立,是我国南方地区第一所风景园林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现代思维”的规划设计人才为办学理念。目标定位为建成以风景园林为优势,景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院。目前学院设有风景园林系、城市规划设计系、景观建筑学系等三系及五个研究所和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办公室。其中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园林、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和方向,园林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据《2010中国大学评价》,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在全国110所开设园林本科专业大学中名列第二。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为江苏省高校首设专业,景观工程专业方向为全国首设专业方向。

风景园林学院的办学特色是以园林专业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工程设计以及相关管理和研究工作,并具有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场地规划与设计、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将对全国的城市和环境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环境建设做出贡献。

本科阶段重在培养掌握景观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获得景观设计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景观工程技术人才,也是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型人才。以景观建筑设计系列课为专业主干课程。其中包括:美术、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景观设计初步、建筑学概论、景观生态学、建筑技术概论、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建筑史、中外园林史、景观设计初步、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艺术及设计原理、景观规划设计I、II、III、IV等。

看到这里,或许是第一次听说景观设计专业的同学,是不是也略懂一二了呢?最后,还是找个业内人土聊一聊吧,欢迎笔者的神秘嘉宾张同学:

笔者:毕业院校?学历?是否有美术功底?

张同学:2007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2011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园林设计硕士专业,上大学前没有学习过美术,上大学后课程设计中有美术课程。

笔者:本科期间的课程让你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

张同学:本科期间课程学习主要围绕风景园林理论与技术和园林植物展开。并且由于学校地处东北,所以我们学校的园林专业还特别注重寒地城市环境特点及植被特点,注重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交叉融合。但是这些课程都以基础知识为准,培养专业基本素质还是足够的,但若要学到更专业更前沿的知识,我认为研究生的阶段的教育很重要。

笔者:毕业后就业情况如何?你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吗?觉得未来发展潜力如何?

张同学: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们班就业率有80%以上,另外选择出国深造或读研,本科生大多去房地产企业,研究生毕业以设计院居多,我现在就职于深圳一个甲级设计院,外企。现在每天的工作很充实,压力也很大,主要是不断地学习国外的新思路新设计,因为毕竟这个行业在国内还是较新,国外有很多可以参考的东西。当然这份工作收入尚可,在深圳硕士毕业的话一般设计院底薪都有6000以上,目前来看发展前景不错。

第7篇: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key research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in the land evaluation methods, mainly is the land sui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function layout method to supplement and perfect our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functional zoning and planning structure selection provides the basis,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idea.

Keywords:The city; Land; use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54-02

1引言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编制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既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以开发资源、增长经济、保护环境和协调发展为依据,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促进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开发利用资源,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土地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尺度问题是现代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生态学家认识到考虑尺度约束对于生态研究和生态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是很关键的。但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用地条件的评价并没有因为尺度的不同进行深入考究。如今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研究己经相对成熟,但是,基本是从整个城市的宏观层面来分析的,缺乏对中小尺度空间范围的生态化设计方法研究。

2中小尺度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与原则

2.1中小尺度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

2.1.1弥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足,实现人地协调的关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建设用地的划定、生态保护区的划定,但是由于范围较大,划定的边界相对来说比较模糊与粗略,在实施过程中,浪费了很多可开发建设的用地。而中小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刚好弥补了这些不足之处,能更好实现上下层次规划的衔接。

2.1.2为用地的各项功能布局提供依据

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功能的选择与布局,尤其是在自然特征明显的地带。中小尺度的土地重新评价后,能具体的指导功能的布局。这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做不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性的,而中小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是能具体指导功能选择与布局的。

2.2中小尺度生态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2.2.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包含多层次的含义:“尊重自然,结合自然”、“体现历史的连贯性”、“突出个性与特色”、“实现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对未来城市用地的合理结构分析更要综合考虑影响城市用地结构的社会经济因素。

2.2.2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类应该可持续的利用土地。之前提土地集约利用的比较多,但是可持续的利用更能体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概念,属于经济的范畴,意指当前和可以预见条件下,在满足城市发展适度规模、使城市获得最大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基础上,以城市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适度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以取得更高的综合效益为目标的根本动力。

可持续利用土地是比集约利用土地更深刻的认识。土地集约利用的目标是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收入,重点考虑土地的投入和产出,而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是多目标的,除了物质需求和经济需求,还有对良好环境的需求。土地集约利用没有注意到这些,而可持续利用把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联系起来,是人们在土地利用方面更高一步的认识。

2.2.3保留弹性原则

规划是多目标的综合性规划,对于中小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同时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对土地利用的方式留有弹性更能体现规划的灵活性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将上和后山的用地规划为弹性发展用地,更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但是所谓的留有弹性并不是任其发展,而是在规划范围内,提供多种利用形式的可能。

2.2.4可操作性原则

常听人说“规划规划,图上画画,墙上挂挂”,其反映的问题就是说规划缺乏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缺乏可操作性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规划没有结合经济社会方面来考虑问题,使得规划结果和市场脱节。其二是没有通过法定的条文来约束规划控制与实施,使投资者及开发商有机可乘。而规划要实现规划的可操作性首先在规划层面就应提高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从多方面来考虑规划的可行性,让规划本身更具说服力。其次就是要制定一套简单易懂的法定性条文,实现规划设计与管理的一体化。作为中小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由于与具体的城市用地布局紧密联系。

3方法适应范围及基本步骤

3.1方法适应范围

本文的提出是因为在详细规划设计中忽视对用地的详细评价研究,或者因为设计中牵涉到的因子较多缺乏系统的分析方法提出的,本文的研究成果也适应于用地范围在几平方公里至上百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期分析研究中。基于科学全面的分析方法研究将使土地的利用方式更具说服力。

另外,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前期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项目的策划,市场及开发商或者政府投资部门的对待土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地的利用方式。所以前期的现状分析和项目策划的结合决定了土地的利用,其现状分析涉及的评价因子较少。但在中等尺度下的用地评价,尤其是特征明显的用地,如山地、湿地等生态敏感度较高的特征地带,是本次研究的重点。这类用地不仅包含着普通用地的一般特征还有其特殊性。

3.2规划基本步骤

城市的规划是系统规划,规划的过程也应从控制论的思想着手。根据系统论、控制论思想,依据生态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结合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设计了中小尺度生态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步骤(图1)。

这个方法步骤总的来说分为辨识环境及确立目标、构筑系统、分析求解、结果运用几个阶段。对环境的辨识主要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现场调查及上层次规划及相关的规划研究。这样有利于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及明确土地利用要达到的目标。在对所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以后,确定对用地布局有影响的因素,用以构筑用地的评价系统。评价的内容应包含社会、经济及自然生态的各方面内容。将各因子结合权重来分析,便得出了土地利用的控制分区,可依据环境的复杂程度来确定分析的等级数。控制分区的最终目的便是进行功能的布局。这样计算得出的结果能综合权衡用地的各方面因素,达到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最优。

4用地综合分析步骤与内容

4.1用地评价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在上层次分析及现状调查基础上,选取规划基地发展最敏感的因素,注重各因子之间应具有相互独立性和相互关联性的特点。对每个单因子进行分级,并对各因子进行逐一评价,分别编制单项影响因子图。

第二步:针对规划基地的发展要求,确定单项生态因子的影响权重,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对因子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加权叠加,对叠加结果进行分析、分级,编制生态适宜性图,协调各类用地的适宜性模式,将适宜性分类,得出控制分区。

第四步:将控制分区结合开发条件和功能布局方法,从而得出总体较优的中小尺度土地利用发展模式。

4.2分析内容

4.2.1区域分析

区域分析是指将基地置于整个城市系统中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规划基地在整个区域的功能发展定位。生态职能定位。基地的经济驱动力,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是只考虑整个规划区能解决的。宏观城市用地条件分析往往与实际问题出入较大,而中小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在宏观层面的经济社会分析能使宏观的土地利用方针更好的落实。

宏观分析要达到的目的是:满足规划基地发展在宏观层面的城市功能需求,使各功能组团相互协调,进而促进城市的总体发展。同时解决规划基地的社会及经济发展问题,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区域分析的内容:规划区定位的认识,发展的契机,规划区的经济及社会地位等经济社会方面的内容。城市总体的形态及结构,规划区在城市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4.2.2区内分析

微观的分析包括:规划基地内生态适宜性分析和基于宏观分析结果的功能选择分析。其目的是保护规划区内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符合总体层面的要求,并在特有的环境下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方式。

通过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及现场的踏勘,从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社会等系统要素中选定多个主要的影响因子。自然因子包括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原始信息,如地形、水系、土壤、植被、物种、气候等,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信息,如坡度、景观分析、野生动物生境等社会的因子主要包括文化、政治、科学、法律政策等。经济因子包括城市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首先应对收集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子进行选取、评价和筛选。影响因子的特点一是种类繁多;一般来说是地形、水文、地质、交通条件、文化、现有土地利用、经济水平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影响因子的程度不等;有的因子对城市的选地及特定的城市功能影响大,有的因子对某一功能虽然起作用但不起主导作用。但是这种因子却对另一种城市功能起主导作用。例如,在山地地区,如布置成居住用地,坡度及交通条件是它的主要影响因子。如布置成城市公园,坡度就成了次要的因子,可以赋予较低的权值。历史文化及区域位置便成了主要的影响因子。三是影响因子的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许多因子是相互依赖的,各因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坡度大时,冲沟就多,同时排水的条件就好。交通条件好时,用地的现有利用情况复杂,同时文化也多元化。

4.2.3分析原则

城市新区规划设计之前对因子进行选择,目的是为了指导城市的选地及主要功能的布局。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及具备可操作性。在选取主要影响因子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系统性原则。

城市的土地利用布局是受多因子影响的结果,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的系统来进行评价,因此在选取指标时,要求指标体现遵循系统性原则。即要求所选取的指标体系具备足够的涵盖面。能反映足够的信息量,并且各指标层次之间反映一定的独立性。

②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指的是各指标体系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作用效果相符合,能客观的反映当地的用地的具体情况。

③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响因子相关资料的可获得性,资料通过科学途径获得,如地形等应是经专业测绘队测出的,地质情况应由当地地质勘测单位提供。二是因子的可量化,定性因子尽量少用,定量指标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有效性及真实性。三是评价指标不宜过多,应尽量简化,对相互联系的的因子要综合,不同属性的因子要分好层次,以便于得出结果的真实准确性。

5结束语

不同的区位,不同的地块,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但是我们还是有着可以借鉴及遵循的原则的。要达到城市土地的高效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应将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自然效益三者结合起来考虑。中小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设计内容上除了物质环境规划设计,还增加了经济规划和社会规划,以实现城市的社会经济目标,使规划设计成为多目标、多方面,更为综合的决策过程。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

[2]黄光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J].城市生态规划,2005(4).

第8篇: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

(云南农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新设置的本科专业,定位不清将影响到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本文通过对国家本科培养不同层次、专业内涵以及云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宏观分析,总结过去云南农业大学该专业三阶段人才培养经验,提出未来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确定培养方向和课程结构体系,明确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以供其他地方高校探讨和参考。

关键词 :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 640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51.05

收稿日期:2014.08.02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作者简介: 吴晓敏(1970—),女,湖北蕲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1.html

Discussion on the Specialty Orient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Local University

WU Xiaomin, DONG Ping, LU Xiang, HU Hu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s a new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In a long term, the specialty has an unclear orientation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on graduate′s job seeking. This article makes macro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levels of national bachelor′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as well as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it summarizes the former personal training experience of three stages of this specialty in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then it proposes an idea with a career?orientated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nd main courses structure, as well as basic course and course expanding directions, at last,it offers a discussion and useful reference for other local universities.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specialt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增地理学科类本科专业, 1999年首届招生,至2009年统计,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已达173所,成为了教育部新增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 [1]。由于专业名称涉及理、工及管理多种学科门类,全国开办该本科专业的院系的学科背景多样,包括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专业培养定位存在多种倾向:在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定位为资源环境规划方向;在具有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背景定位为城乡规划方向;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定位为应用数字城乡规划管理方向;在管理学科为背景的院校定位为土地管理方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旅游管理方向等[2]。办学十多年来,全国该专业缺乏统一而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各校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导致对新专业培养人才难以得到社会认可,影响到新专业持久发展。不少院校将各学科的主要课程拼接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框架,从对毕业生就业来看,主要是专业方向不明,没有对口的行业和岗位[3.4] 。

基于实际情况,2012年教育部新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即“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5],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开始,各高校以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基础,调整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大学扩招背景下,对于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专业,厘清专业定位显得非常重要 [6]。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分析

(一)国际国内本科教育定位政策导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中规定,大学本科(LEVEL6) “3年以上的理论学习期,以具体职业需要为导向,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 [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学业标准规定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在我国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科背景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8]:(1)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强调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属于理论应用型人才,或称工程研究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2)教学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介于工程研究型和技能应用型之间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工艺过程的指导、监测、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必需的人才。(3)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毕业生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出国、考研和再深造为少数,因此本科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困境下,明确的职业定位对于专业定位来说是其关键所在。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解读

2013年起,新调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从名称上看,仍保留了多学科交叉专业特点,理学学位侧重于人文地理,管理学学位侧重于城乡规划。新调整的专业名称可以解读为“基于人文地理学科背景的城乡规划管理 ”,重点是城乡规划管理 [9]。 根据政策确定的本科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确定以城乡规划管理作为新专业的职业方向,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三)云南地方城乡规划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管理人才需求旺盛。1992年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800个左右。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1.72亿人,城镇化率为17.9%,至2011年,城镇化率到51.27%[10],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个阶段,城镇建筑数量多,规模大可谓史无前例。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城市建设与环境协调,城乡协调,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新农村建设管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2008年我国建设部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国家管理层面上,开始了对城乡规划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并从根本上结束“城乡分治”的局面,反映了国家对于城市、镇和乡村建设管理的重视。过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和招生旺盛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该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

云南属于边疆少数民族省份,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不发达。城乡建设水平比内地落后较多,2011年云南省城镇化率为36.80%[11],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率15%左右。以县城镇为主体的城镇基本处于农业社会形态。云南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人数和教育程度低,有些地方甚至不懂普通话,城乡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加缺乏。

云南共有129个县(市、区),建制镇和乡镇1500余个。城乡建设管理基层部门是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职责是城乡建设管理、规划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每个部门都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县住建局主要领导为中专毕业生,技术岗位有本科相关专业学历的仅有1~3人,有些偏远县住建局基本没有土木建筑类本科专业毕业生,乡镇住建所普遍没有具有基本建筑知识的人员,由此可见云南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然而,除云南大学以外,其他4所高校该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定位为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房地产等,相关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基本不愿意回地方,因此对口人才供给明显不足。

三、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历程

(一)初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云南农业大学为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办学思想是植根边疆、服务三农,围绕国家和云南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边疆民族人才的具有农科优势特色的地方高校。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于2001年正式面向全国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除2007年停招以外,至2013年共招生13届。已毕业和在校学生共计 600余人。从2008—2013年招生控制线来看,该专业比学校大部分专业录取分数高,最低控制线高于录取线18分以上,2011年最低控制线超出录取线54分。总体上讲,专业招生容易,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学生综合素质高,思维活跃,云南籍生源约占80%以上。

据已毕业的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工科专业,就业难成为学生和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往届就业情况分析发现,就业去向不够明确,零散分布于县市建设局、规划局、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测绘公司等、建筑施工单位等。

(二)专业人才培养发展三阶段

专业招生以来,人才培养方案历经多次的修正与完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6年。按照教育部地理学科指导标准下设置的培养计划。以地理学科为基础,课程设置涉及地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宽泛,能力与就业目标指向不明确,毕业生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有所欠缺。

第二阶段,2007—2012年。对已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向、业务能力两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改变按照地理学科的培养思路,确定以城乡规划为培养方向,主导就业方向是县市建设局、规划设计院所、房地产公司等。重新梳理该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强调学生毕业能够有“建筑和规划设计方面的”技能。在此原则下,调整课程结构,由原先较多的理论型课程改变为以规划设计为主线,以造型能力、制图表现以及综合设计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实施效果:由于学科背景和师资队伍缺乏,规划及设计课程没有相关教师队伍,导致主干课程不能完全按计划安排。

第三阶段,2013至今。基于学校专业整合,该专业由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随着全国专业名称调整,招生专业定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初步确定专业方向城乡规划管理,授予管理学学位。以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为学科背景,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就业领域等能够有效形成对专业的支撑,明确了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为扩大就业面,增加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三个拓展方向,从而确定专业基本课程和拓展方向课程,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体系。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

(一)专业定位

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定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区定位以云南为主,培养服务于云南边疆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面向规划设计院所、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房地产行业,掌握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城镇和乡村进行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咨询、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素质要求。学生接受通识教育,打下较坚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系统学习城乡规划学科基础课程,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生能从事城乡规划及其相关规划设计机构的业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综合利用和市场服务机构,以及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等部门咨询工作;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工作;城乡规划的相关教育及研究工作。

2.能力要求。以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城乡规划及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其他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自学能力)等构成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结构。毕业生必须具备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可以拓展到从事建筑类相关行业的技术工作,如国土资源及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管理等领域工作。

3.知识结构要求。在校期间,提供学生三种训练:基本素质训练、工程素质训练和基础研究素质训练,使学生具备三种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专业定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其中,专业基本课程共计28门,分别为:(1)基本方法工具课程: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与规划制图、构成、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hotoshop、Sketch up)、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建筑表现技法9门;(2)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城市建设史、城市环境与生态、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原理等12门;(3)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城镇工程系统规划、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设计等7门。专业方向拓展课程8门,分别为:(1)国土与环境管理课程:公共行政学基础、土地评价管理、区域规划;(2)建筑设计方向课程:建筑模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3)房地产开发方向课程:房地产策划与管理、工程经济等。

(四)毕业生就业主要领域

就业方向和部门主要有: (1)政府部门:建设局、规划局、土地局、环保局;(2)企业: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公司等。(3)考研究生: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4)教学科研部门:中学、职业教育、民办大学等。

五、结论与探讨

在我国大学扩招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历经十多年发展过程,反映了新专业发展的缩影。云南农业大学在总结专业定位不清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结合地方城乡建设,明确专业定位和职业方向为城乡规划管理。确定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明确城乡规划管理应用与技能为课程结构主线,结合多样化人才需求,提出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技术设计和房地产开发三个拓展方向。确定了专业基本方法工具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和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等3个课群。

一个新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有些问题往往不是一所大学、一个培养方案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全国高等教育管理顶层设计。基于多年的办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成立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机构的确立便于研讨本科专业办学普遍性问题的,提出明确的思路和方向。尽快凝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个“二次新”专业的统一规格,明确专业人才的基础标准和基本要求,指导不同层次的大学所办的该专业人才的基本规格,明确“门槛”和办学方向。

(2)引导专业特色。目前各高校根据自己背景学科,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社会对专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时往往“找不着北”。全国统一人才规格便于社会对新专业的认识和接纳,有利于新专业的持续发展。规范的学科和人才培养标准,可以让不同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都找到“归属”和认同,对于新专业而言,共性比“特色”更为重要。

(3)理清与类似专业间的关系。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相近专业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三个本科名称相近,各高校分清楚其中的差异很困难,更重要的是专业雷同,与“宽口径”培养要求不符。从土木专业办学经验来看,由于它包含房屋建筑、地下建筑以及道路桥梁三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面宽,对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岗位适应性有明显优势,是近来成为热门专业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16.18.

[2]吴晓敏,付云松,倪金卫,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校教育研究,2009(10):124.125.

[3]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4]谢双玉,刘大均,胡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7):173.180.

[5]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6]林江湧,吴素梅,宋彩萍.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4):102.107.

[7]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2011)[EB/OL]2011.http://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spx.

[8]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9]杨贵庆.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37(10):53.59.

第9篇: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发展模式

1 引言

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历史街区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保护历史街区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街区是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生活的历史地段,所以他还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不论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人类生活的家园。最为人类居住的最基本的需求,是对其保护和更新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1]。通过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更新,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大力的弘扬地方特色,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共鸣,还可以提高地方的知名度,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一定的保护和更新,会提高历史街区的生活质量,拥有更多的新活力,最终带动了整个街区甚至所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

2 历史街区概念及特点

“历史街区”可以从“历史”和“街区”两个方面来理解。自然或社会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的发展历程被称之为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物在历史中变得尤为珍贵,历史街区中的“历史”就体现了时间变化的价值,称之为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而“街区”的概念相对普遍,主要由街道的叠加产生,街道主要指城市中各种公共通道,所以街区可认为是公共通道的居住集聚地。分析可知,历史街区是为了保存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把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融为一体的城市地段。历史街区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具有历史风貌的完善性和典型性;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的风貌一致性。

3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基于历史街区的主要特点,在对历史街区保护时应遵守的主要原则有:

1) 保护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历史街区不同于文物建筑,没必要做到“不改变原状”。历史街区保护的全面完整性包括:保护内容和对象的完整性,不仅包括建筑物还应包括街巷、道路、小桥等构成环境风貌的因素;其次,要保护理念和策略的全面性,因保护具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要运用全面的手段和策略进行保护的实践工作。

2) 保护历史街区的真实性[2]。要尽可能多的保存真实的历史遗产,对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进行及时的维修,不能吧伪造当成是保护的主要手段。

3) 保护历史街区要维持历史形成的并继续发展的居住模式、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保存历史风貌后,积极地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街区内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居民的支持,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效果。

4) 既要强调整体性,又要重视发展性。历史街区的保护药循序渐进,采用分步分级的方式处理,根据不同的环境提出不同的维修和保护方案,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平衡性。

4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内容及方法

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历史街区中的到继承和发扬,总结各国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作法和经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时的主要内容是:街道和地段的格局和空间形式;绿化、空旷和建筑物的空间关系;历史建筑的外貌、体积、形式和建筑风格等;该地段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功能;历史街区和周围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

因历史街区的特殊性,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特殊的方法。首先,是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对内部整修,外部保护。历史街区外观按照历史风貌进行整修后,内部可按照现代生活的方式和需求进行重新改造,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规划工作,划定好保护的区域和采取的措施。最后,要尽可能的保存原有的历史信息,不断地检验保护,循序渐进绝不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

5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再认识

5.1 多元化的保护模式

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墨守成规,而是需要一种多元化的保护模式。找到该城市和历史街区的融合点,使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活动变成一种生活变革,让城市不仅拥有华丽的外表,更具有内在的蓬勃生机。多元化保护模式主要包括:文化理念、功能复合、内部功能置换和延续历史风貌完善居住功能类型的保护模式。

文化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主要包括历史、地理、生活方式和文学艺术等内容。例如在沪江西门港湾的保护更新设计中,保留了传统院落的空间尺寸,尽可能的保持原有街巷的面貌[4]。所以在物质层面的设计策略中要考虑古老建筑承载的文化,使之传承下去。功能方面,则需要根据需求注入新的功能,使文化产业成为旧城市的产业支柱。街区功能的复合化提高街区的运行效率,融入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队列,起到了枢纽的作用。

对于一些对历史保护要求高的历史街区,包括街上的历史建筑或具有高开发价值的街区采用内部功能置换型的保护模式。可以保留和展现古老建筑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特征。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高尚居住的街区,一般实行居民部迁移的策略进行街区的保护工作。通过减低居民居住的密度,提高街区的环境,实现了街区从单一到复合功能的转化。因此,要针对城市历史街区中历史遗存的分布情况综合的使用各种保护模式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寻求资源的整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2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的政策性意见

在我国对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是必然趋势,主要由政府保护改造的资金短缺和继续施工的历史街区项目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所以必须通过市场化资金的运作才能筹集到改造街区的资金。但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寻求资金是最大化利益的追求,只有有利可图才会得到资金的投入。所以政府应该按照市场化操作历史街区项目的管理人员,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

1. 政府经济杠杆的引导作用。这种方式是利用政府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明确经济平衡状态的前提下进行补偿性的政策,可以使开发商在相同的资金投入情况下得到不低于项目的汇报。在这种保证下,才会吸引开发商的投资。

2. 历史街区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问题。在操作的过程上,专业化的房地产公司是项目具体的执行人。引起具有大量资金和融资渠道,比政府更了解市场的需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更加强大。

3. 城市设计、规划及建设具有重要地位。历史街区的保护性规划和设计对更新项目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占主导地位。保护历史街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在改造的同时会对城市进行慎重的设计和规划,是城市的街区具有原有的社会效应和美学价值。

6 结语

历史街区是规划和建筑学中讨论的热点,不同背景的学者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的切入点是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理论是实践。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主要原则,内容和手段。在基本理论的支撑下,从横向和纵向的基础上做了扩展,用新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曲际水,贺广民,杜孝民.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危改试点片保护与更新探[J].北京规划建设,2001(6):15-18.

[2]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