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企业的社会责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会责任;相关利益者;披露现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99-02
一、企业社会责任简述
自Oliver Sheldon第一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概念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一致伴随着争议,随着股东权益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贝尔(Adolf A Berle)与多得(E.Merrick Dodd)产生了著名的论战,即哈佛论战。贝尔代表的是传统企业理论观点,认为企业管理者受股东委托,只对股东权益负责。多德认为企业管理者受托于更广泛的社会不仅仅包括股东还包括对雇员、消费者和广大公众的责任。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则遵循芝加哥学派反对“企业在利润最大化之外还负有其他社会责任”。另外,安德鲁斯、罗宾斯、格里芬等经济与管理学家们,普遍支持“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的观点。总体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已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简单的说,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之外的“第三种责任”便是企业社会责任。“内生性”是企业社会责任最本质的特征。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是企业必须承担的。
二、会计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现状分析
(一)会计与企业的关系
会计职能的认识目前有不同的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即确认、计量和报告,具有反映职能。即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建立的信息系统。二是认为现在的控制职能是会计的主导职能,量化地记录和分析企业经营活动,同时对偏离计划的活动调整和控制即会计是一种工具。会计的职能是不断变化的,反映和控制的职能之外,会计还具有管理职能,通过会计信息的利用,股东、投资者、雇员、顾客、供应商及政府和社会团体等公司利益相关者都可监督公司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
会计同时具备企业内部管理的职能,同时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和评价企业的主要渠道也是会计,这样便对财务报告提出了要求,要求其反映所有的财务信息。会计涉及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同时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应履行会计的社会责任,将所有信息反映出来。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现状
通过查看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前人的研究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现,伴随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状况的改进问题也在不断的显现:首先,不全面的披露,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四方面都进行披露的比较少,有的仅仅涉及企业对职工的责任,有的仅仅涉及企业对环境的治理。总之,我国企业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不全面。其次,我国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时以会计绩效信息披露为主要地位,会计要素信息披露为次要地位。即那些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主要是以文字性的叙述和说明为主,以数字计量的财务数据较少。会计从业人员对于有关社会责任的事项不知如何记账。再次,在会计日常的活动中对有关社会责任事项都以普通账务记录处理,没有独立设置社会责任会计科目。最后,在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上缺乏统一的规定,样式不同,内容更加混乱。
三、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体系的建议
会计作为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在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会计视野,提出以下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建议。
(一)会计准则中增加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科目
会计的记录、计量和报告都要遵从于会计准则。要想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事项的披露,就需在会计准则中增加相应的内容。如增加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将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从文字性描述向数字化计量进行转化。这样既便于统一规范披露模式和披露内容,又便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这样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会大大增加披露的效果。
(二)以会计计量定量指标为主
在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过程中应该以定量指标为主,不可以用定量指标描述的可以代以文字性的描述。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数字型指标更容易比较;(2)会计工作本来便以数字型记录为主,用数字指标更加便于会计从业人员工作;(3)社会责任的特点决定了有些事项无法定量衡量,所以要增加文字性的描述。
(三)国家应提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
首先,国家应该提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其次,社会责任报告格式的统一,希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企业收益、员工权益、环境保护、诚信经营、消费者权益、公益事业六个方面进行编制,统一规范,便于其使用者比较;最后,国家应该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奖励制度,国家应对履行和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比较好的企业进行奖励,如税收优惠或政策上的扶持,以此来鼓励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披露。
(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和方法,通过不同的会计单位,对会计主体有监督和检查职能,同时也为会计主体服务,这表现了会计的基本职能。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地变化,增强了会计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面对中国的经济形式,片面提倡会计只关注微观主体,忽视会计社会责任。结果会导致一方面企业的约束机制失灵,造成会计资料、账目混乱、会计资料不完整、失控的会计秩序、失真的会计信息、资产流失或被侵吞;另外会导致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缺少了可靠的公司财务信息支持,建立在虚假、扭曲的失真信息基础上。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作为第一手掌握真实公司信息的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同时承担起应该负担的社会责任,出具完善的财务报告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不可或缺的。
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追求的目标不应仅仅是股东权益最大化,应该在增加自身利益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胡元木,谭友超.非财务信息披露:文献综述以及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2013,(3).
[3] 张维迎.正确解读利润与企业社会责任[N].经济观察报,2007-08-17.
[4] 张五常.中国经济制度[M].香港: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13.
[5] 李立青,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摘 要: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壮大,必须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企业要把社会中众多方面的利益与自身利益联系起来,努力使这些利益得到平衡,在平衡这些利益的过程中就反映出了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一个企业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映出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面对企业来说,也必须通过努力挖掘自己的企业文化去向社会宣传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企业;企业文化;发展;社会责任
一、简述企业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自身所处的历史传统以及周围特殊环境条件下,吸取了相当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后,再结合现代先进管理理念以及策略所形成的符合自身特点的特殊文化,其重要功能就是对本企业的所有成员的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规范。它在一定程度是属于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显著特点,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呈稳定状态,在这个时期内规范了本企业的风气以及员工的行为举止。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中体现的是企业的社会意图,超越了法律以及经济对其规定的本身义务,其行为要求企业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以及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必须要明辨社会是非,始终是为社会有益发展而服务。企业的社会责任一般分为法律责任、经济责任、慈善责任和伦理责任,四种责任。
在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之间也存在几点共同点。其一,它们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都是在促进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只有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企业文化才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要求本企业在负责其承担的经济责任时必须要考虑其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并努力促进各个利益主体间的平衡,从而确保企业和社会等方方面面能够和谐发展。其二,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均是本企业在现时社会中产生的深刻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消费者一旦认识了某企业的企业文化,就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改变。其三,它们的显现都必须通过企业中的所有成员以及企业本身的行为才可能得以实现。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就是通过其具体行为,向社会中的利益相关者呈现出本企业在不断地提升社会效益以及让利于广大的消费者,这种行为符合社会对企业的价值观和期望。对企业工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会受到广大员工们的广泛认同,会每时每刻地在他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得以体现,而外界也会通过对企业员工行为的观察而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企业方化和社会责任间的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企业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的优良程度可以看出其担负社会责任的程度。其原因就是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沉淀而成的,得到了所有员工的广泛认同,同时也在员工们平时的工作中得到表现,而企业行为以及员工们的具体工作也体现出了该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一家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高度重视员工们的自我提高、高度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企业,其本身就开拓创新和积极进取,当然其员工们也必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观念。其二,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对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正面促进作用。企业在通过其企业行为履行既定的社会责任时也在向外界宣传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使得更多的本企业消费群体以及与本企业利益相关者更加了解本企业。同时,本企业的员工们通过自己积极工作也在履行着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并得到了同事和社会的支持和认同,从而使他们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也使他们从中获得了强烈的荣誉感和集体认同感,同时,也促使企业文化向着更加优秀方向发展。其三,企业在履行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在向社会宣传着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行为不仅仅是在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社会,也是在努力打造企业本身的未来和也社会创造出新的需求。其结果就是企业和社会都将形成和谐发展的态势,形成双赢局面。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间是联系紧密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通过其履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彰显其企业文化,企业能否持续长久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完全履行了自己取要承担的责任。因此,企业利用自己的企业文化确定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既有利企业自身持续发展,又有助于企业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
二、为什么要构建企业文化型的企业社会责任
1、为了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符合本身的企业文化,其优势就在于能够促进两者互相促进和一脉相承。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其强有力的竞争能力反映,企业通过履行其社会责任可以促进其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在社会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2、为了企业能够不断提高其自身影响力和声誉。一家企业在偶尔担负一些如慈善方面的社会责任,其影响力和声誉也许有所改变,但不会持续很久。而如果在其履行的社会责任中融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效果就不一样,会不断地提升本企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声誉。其原因就在于企业文化在一个时期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员工以及消费群体具有深远的影响,融入了企业文化的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有效地促使员工去自觉地承担和履行,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还会给社会中的利益相关者带来持久的、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员工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3、融入了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预警效果。社会因为在不断地发展,造成了大量的变化因素,也造成了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也发生着时时的变化。对这些变化,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机会可以发现自身行为是否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从而促使自己去对企业文化进行优化,最终促进企业的竞争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了其预警效果。
三、如何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中融入企业文化
1、企业必须要利用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去促进员工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的提高,并在企业文化中将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体现出来。企业利用团队合作的机会去营造有利于员工间互帮互助以及工作积极主动积极的有利氛围,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进一步促进员工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升,使员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履行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2、进一步明确与本企业有关的利益相关群体。其目的就在于企业为了规避盲目担负社责任,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必须适合自身,量力而行,使企业自身行为始终是在自己的社会责任范畴内,因为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社会也有一定的强制要求。界定好企业的社会责任对社会和企业本身都是有利的,特别是与本企业相关的利益群体,因为诸多的变化因素,必须要动态地满足相关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与与之相关的利益群体能够和谐共生的目的。
3、企业对企业文化以及社会责任需要动态式管理。这样的动态管理不但要针对与企业利益相关群体,而且还要针对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尽管切实了解本企业利益相关者极其重要,因为社会在需求方面的变化就在其中,但是,社会的根本变化的开始信讯却几乎不会出现于利益相关群体之中,多数是出现在非利益相关群体之中。因此,企业还要深入了解那些非利益相关群体,从中及时地观察到社会需求的改变,从而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而带来的需求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兴.论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企业技术开发,2009
[2] 张凤.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09
食品的来源广泛,涉及环节众多,所以其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状况逐步改善,但食品安全事故仍有发生。就主体而言,食品安全问题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政府等关系最大。
一、食品安全简述
我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的定义为“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实,食品安全还有“质”和“量”的区分,对于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而言,食品供应量不足,温饱问题困难,是食品安全中量的本质;在供应量无问题后,由于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的损害,规模较大,造成公共问题,这是食品安全中质的本质;在食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还要求食物的获取既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注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这是食品安全中发展的本质。
二、食品安全问题浅析
(一)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履行
食品企业应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要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维护公共安全。然而企业不是社会公益机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求利、个人求财,无可厚非。正如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也是生存之道。但是当食品安全与利润产生矛盾时,企业往往会选择后者,而忽略前者。纵观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因科学技术落后导致的,无一不是追逐利益的后果,无一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无一不存在道德的丧失。
(二)消费者购买观念的不正确
消费者是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消费行为对食品安全也有一定的责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欲望在不断增长。食品的外观最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产。有的企业为了迎奉消费者的需求,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昧着良心去生产,形成不良竞争,乃至恶性竞争,损害其他企业合法利益和消费者的健康。如有人喜欢红心鸭蛋,苏丹红就应运而生;有人喜欢瘦肉多的猪肉,盐酸克伦特罗横空问世等。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忽略食品的安全和原生态,一味的追求美观和口味,这就让不法企业有了肆意发挥的空间。
(三)国家法制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中国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各项强化措施未上升到法律体系建设层面,缺乏操作性,无法形成长久的有效机制。
根据《食品安全法》,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最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国家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依法分别监管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这也再次确认了“分段监管”体系的继续实施。一方面,级别高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虽组建完成,参与“分段监管”的各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使得食品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传递与链接;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配套文件尚未出台,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未完成,基层政府的卫生监督、药监、质检等有关机构如何分工合作、执法监督,还有不明确之处。
三、食品安全问题应对举措
(一)加强企业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企业是产品生产及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企业要本着对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把质量和安全摆在企业现实及未来发展战略第一位。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贯穿食品企业的所有社会责任,从经济责任到法律责任再到伦理责任,都离不开质量管理及食品安全。
质量的保证离不开企业领导和实施员工。企业领导对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决定了质量管理的效果。加大对企业家质量管理、责任、诚信等培训和监管力度,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及其实施,提高其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促进企业的质量管理。同时,质量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所有员工。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质量管理的成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要对员工履行相关的伦理责任,做到没有就业歧视、保护员工隐私、保障工作安全、定期对员工培训,从而保护了员工的权益,提供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引导消费者安全健康消费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缺乏必要的认识,在以“低价位”为导向的消费观念的驱使下,忽略了食品的安全性,导致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将食品安全问题纳入消费者卫生和营养教育体系,通过课程教育和社会各界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安全的浓厚氛围,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第一,普及全民性的食品安全知识。使消费者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用自己正确的消费方式引导企业合法生产。另一方面要强化消费者责任和维权意识。利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权,使假冒伪劣企业无处藏身。
(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规和监管体系
鉴于发达国家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经验,我国应加大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领域的工作力度,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为制定和实施标准、检验检测等活动奠定法律依据。重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监控食品安全卫生,对从农场到餐桌的各个环节进行多次监控,建立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为使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
尽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垂直监管体系,强化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种植养殖、初加工、流通环节的全程监管,整合质检、卫生、工商、食药、商业等部门职能,形成一个负责预包装食品加工、制造、流通全过程以及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综合性部门。强化食物质量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要逐步实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资源共享、检测结果互认制度等,畅通食品安全信息,降低管理成本。
打造品牌的环保公益形象
特约点评专家①: 邓继民 CIG ( 北京新意互动广告有限公司) EPR 事业部总经理
作为快时尚的领军品牌,H&M 此次无疑将“快”发挥到了极致。利用“低碳、环保”的回收方式,辅以诱人的优惠券,让更多的消费者迅速实现对新鲜时尚的渴望和购买,可谓玩出了“以旧换新”的新花样。既赢得了社会口碑,更赢得了顾客青睐。品牌& 销售一举两得。只是,如果本次活动能够融入一些“慈善元素”,可能效果会更好!毕竟“快时尚”的感悟不仅限于衣着光鲜,一颗随时随地慈善的心无疑也是“社会时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约点评专家②:周若静 资深媒体人
快时尚服装以“快、廉、准”的风格迅速兴起,带动全球的时尚潮流,追求时髦的人趋之若鹜,一件件服装因其廉价而被过度消费。无休止的购买与拥有欲望,在人与环境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快时尚行业的环保迷思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面。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二手衣回收与销售也开始在国外流行,希望能借此减少对地球物质与环境索取的压力,“快时尚”类的品牌在这样的潮流下亦不遗余力通过“绿色、环保、可持续”等概念来装点自身品牌,借助环保原材料、旧衣回收、公益活动等“漂绿”品牌形象。但对其供应链事实污染,原材料的大量消耗等核心问题却避而不谈。在H&M 旧衣回收及形形种种的快时尚公益活动中希望能更多人能开始关注公平贸易与良心时尚。
特约点评专家③: 谌琦 广州市四方广告有限公司策划策划部负责人
做旧衣回收这种原材料级别的处理工作本不是制衣企业的强项,H&M 冒着抢环保组织生意之嫌力行推进旧衣回收计划,这其中的营销价值不言而喻。“环保”概念在其消费者心智中植入了更为高尚的企业责任形象,从品牌精神层面区隔于其竞争对手如ZARA、UNIQLO 等。同时,旧衣回收计划也让传统的旧衣回收商增加了原料渠道,增强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对消费者补偿打折卡正是增加H&M 销售名正言顺的方式,真正帮助消费者解决了“快时尚”下大量旧衣再利用的问题。只要真正地助力环保,给消费者实惠,无论营销目的多么昭然若揭,又有何妨?
创造继续消费的机会
特约点评专家④:杜莹华 九牧厨卫品牌中心总经理
时尚行业,尤其是快时尚,从社会环保的角度来看,已经演变成一个鼓励过度消费的行业。
一个女人,衣柜里的衣服往往已经远远超过了她正常的需求数量,但是,时尚品牌仍然在大力鼓吹:你还缺少“那一件”,之前的已经“OUT”了。品牌是应该有社会责任感的,并且也应当教育它的品牌消费者有社会责任感。H&M 的这个旧衣回收活动,表达了品牌的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态度,同时也减轻了她的品牌粉丝们过度消费的负疚感——你可以追求每一天的新时尚,同时又不必担心浪费,买吧买吧,WHY NOT ?当我们把这个办法分享给闺蜜,需求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
特约点评专家⑤:李颖 成功营销杂志社高级记者
曾经有一个公益组织Goodwill Industry 对600 名美国和加拿大人做了抽样调查,经过这次调查他们发现被访问者都不愿意步行超过10 分钟去捐献衣物,他们宁愿选择就近丢弃在社区或留下的垃圾站。H&M 开展旧衣回收活动,给顾客提供了旧衣服回收的渠道,增加了顾客光顾门店的机会,H&M 对旧衣进行有效地处理,将其变废为宝,可谓一举多得。引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
摘 要 本文以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企业财务报表舞弊问题的背景,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出现此类严重问题与企业伦理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能够引起相关各界的关注和研究,推进改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
关键词 企业伦理 财务管理 报表舞弊
在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现实情况下,研究和分析企业财务舞弊行为这一重要财务管理缺陷的理论相对丰富。但是更多的集中在企业的管理及财务制度之上,对于企业自身的道德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关于其道德的更深层次内容分析相对较少。在此情况下,笔者主要以企业伦理为视角,重点阐述企业伦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以及缺乏正确科学企业伦理建设导致的企业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原因,并寻求优化企业伦理建设以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更好发展的路径。
一、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简单理解
财务报告舞弊就是指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含财务人员)利用财务报告对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虚假披露公司经营准状况、财务状况信息或粉饰重要信息等,故意欺骗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获取非法利益的手段。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特征主要包括:主体是管理层、客体是会计数据、舞弊行为并不能改变企业真实盈利,疏忽行为同样属于舞弊。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实施对象是会计报表,可以将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划分成三大类:利润表舞弊、资产负债表舞弊和虚假信息披露。
目前企业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行为中暴露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影响和危害较为广泛,对市场上的利益相关者都有着不利的作用,需要对此加以关注。
二、企业伦理简述
企业伦理,简言之就是企业行为的伦理准则。根据伦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研究,企业伦理是企业行为的根本所在,良好正确的企业伦理建设能够推动企业行为的正确方向。企业伦理经历多年研究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个比较丰富和多样的内容体系,其内容主要围绕企业发展需要遵守的价值规范展开,包括互惠互利的伦理原则、合规合法经营、遵守企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形成了围绕互惠互利原则、以合法合规为底线、企业道德为更高追求的伦理体系。总之,企业伦理是当前制约和引导企业财务管理等企业行为方向和手段的重要因素,将其与企业财务管理中所暴露的企业财务舞弊行为联系起来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三、企业伦理与企业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关系探讨
企业伦理与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密切联系,一方面企业伦理制约和引导企业财务管理遵循互惠互利原则,更好的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并且坚持守法合规运作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更好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将直接影响企业自身伦理建设进程,并且影响企业伦理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程度。
结合企业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可以看出这一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主要手段中缺乏正确的企业伦理引导,进而使得企业在缺乏伦理道德的情况下,实施的以谋求不正当短期利益而选择伤害市场利益相关者及企业长远利益的行为。故此,笔者将企业财务管理的一大缺陷,即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与企业伦理联系起来,寻找优化企业伦理建设进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向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可行路径。
四、优化企业伦理建设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可行路径
企业伦理建设需要不断的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才能够真正的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正确发展方向,形成企业对企业伦理建设的更好认识和支持度,进而在优化企业伦理作用,同时形成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伦理建设的推动。
首先,提升企业管理层的伦理道德修养,确保企业伦理在管理层得到全面的认识、理解和推广,确保企业管理层重视企业伦理的建设和发展,彻底贯彻企业伦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和融合。这需要企业管理层不断的增强道德修养建设,培育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等,了解和掌握更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手段等,促进企业伦理对管理层的良好影响,不断提升管理层伦理素质并深入企业伦理的建设发展等;
其次,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伦理修养,这是企业伦理建设和提升的必要考虑,也是企业伦理效果发挥对财务管理行为更好作用和重要影响的主要需求。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对企业伦理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将决定企业伦理能否真正的对企业员工形成有效影响,进而辅助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财务手段执行等;另一方面,企业伦理引导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正确性程度被企业员工执行和监督,这就使得员工对企业伦理的发展方向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这就要求企业不断的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的企业伦理教育和培养,强化企业员工对企业伦理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支持,树立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念、诚实信用并且不断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等,引导企业广大员工形成更优质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企业伦理建设的进程等。
五、总结
在当前财务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行为的重要内容时,良好正确的财务管理发展方向和手段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企业伦理建设基础上。尤其是,如企业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这类严重错误并且危害较大的财务管理行为其产生和发展都说明企业伦理建设的不足,优化企业伦理建设对更好的促进企业财务管理降低或避免不良行为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建项目 社会评价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231-01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是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旨在系统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产生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环境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以规避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1 项目社会评价内涵
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和项目的经济评价、财务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构成了投资项目社会经济评价。
人们在评估某种技术影响时,往往倾向于在有限的范围内评估它在解决技术问题上的能力,而忽视它对社会其它领域的影响。既然项目的影响远远超出经济领域,并与社会其它领域有关,那么就必须补充和完善权衡项目可能给社会造成的不平衡、不利或令人不满的后果,或预报由于项目建设而出现的各种需要。
项目社会评价是以项目区人口及相关人群的社会发展为基础,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全面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项目的影响,促使项目与社会的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发展,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社会公正。
2 项目社会评价的应用
本文对位于我国大陆南端某市某新建厂进行社会评价。
2.1 项目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1)项目区域的基本社会经济信息。
2011年末该市户籍总人口745万人,社会从业人员3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41.9%,女性人口308万人,占41.3%。
该市2011年生产总值892.5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生产总值423.07亿元,占三大产业的47.4%。在从业人员方面,总从业人数312万人,67.63%的从业人员处于第一产业。
(2)项目区域的贫困状况。
2011年末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12万人,其中,城镇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3万人,农村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9万人。
(3)项目区域的少数民族状况。
该市以汉族为主,2011年少数民族比例为0.68%。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主要是从外省区迁入本地,目前少数民族人口分散居住,没有形成聚集区域。
2.2 项目实施对当地的影响
(1)居民搬迁与安置。
项目征地涉及15个村庄,其中有8个村需要整村搬迁,涉及搬迁人口2400户,共8500人。
该市政府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建设,维护被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制定了项目征收土地房屋拆迁补偿规定,对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房屋及其它建筑物、附着物进行补偿。该市政府还制定了建设房屋搬迁安置方案,对搬迁群众提供安置住房。安置房统一建设、集中安置,以福利房的形式向搬迁群众提供。项目实施后,将优先解决搬迁人口的就业问题。
(2)公众对项目实施的态度。
2011年有关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了公众调查,调查对象为受本项目直接影响的单位和居民,共发放调查表290份,收回有效调查表281份。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公众对本项目的实施非常关注,大部分公众同意本项目的选址和建设。公众主要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促进当地就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几个方面。
(3)项目实施的影响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会给项目区域及周边的群体和单位带来不同的影响,其影响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对正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识别、控制和规避项目建设的社会风险。
①项目实施的正面影响。
第一,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当地人民收入。
项目需要劳动定员15000人。在新增加的劳动定员中,会有较高的比例需要从当地的劳动人群中招募,为当地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第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该项目的建设将增加对原辅料加工、服务维修、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等上下游行业的需求,促进相关产业的繁荣。
第三,提升地区科技发展水平。
该项目定位于高端产品的生产,项目的实施将吸纳部分的综合型人才,在提高企业科技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将推动当地科技水平的发展进步。
第四,增加该市税收收入。
该项目规模大,产品档次高,建成后将会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可以为当地的税收做出突出贡献。使政府税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该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生产经营提供更便利的基础条件。
②项目实施的潜在负面影响。
项目征地14.5km2,其中耕地5.5km2,基本农田1.5km2,其它类土地7.5km2。征地改变了土地的用途,会减少当地的农业和渔业产出。
(4)社会适应性分析。
①当地居民的适应性。
从对当地居民的调查中可见,公众对项目关注度高,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以及保护当地环境。
②地方政府的适应性。
地方政府对该项目大力支持,希望本项目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税收收入,同时还关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并保护当地民俗文化与文物古迹。
③环保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适应性。
环保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主要诉求是保护当地环境,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与文物古迹。
(5)社会风险识别与控制。
①环境污染风险。
钢铁项目能源和资源消耗比较高,废弃物的排放量比较大,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有可能会污染当地的空气、水系和土壤。该项目在设计上要采取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在生产期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减少甚至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
②居民安置问题。
项目涉及搬迁群众较多,在居民拆迁和安置过程中,如果工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激发群众矛盾,损害移民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拆迁补偿方案和居民安置计划,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在拆迁和安置过程中,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移民存在的实际问题。该项目建成后,要优先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
③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该项目实施后,在解决当地就业的同时,还应当多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促进收入的再分配,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将项目的部分收益返回社会。
3 结语
在新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控制社会风险,解决潜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各级政府的有关规定,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强.应用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当前企业财会管理面临着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以及网络经济等全新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其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本文主要针对企业财会管理在新经济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进行探讨,并从新经济背景角度出发,对企业实现财会管理创新的措施和策略作如下简述。
【关键词】
企业财会管理;经济全球化;财务管理创新
在当前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价值不再单纯局限于企业有形资产,而更多地体现在企业无形资产上。企业无形资产包括企业盈利能力、品质、资信、商标以及名誉等各个方面,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企业在新环境下的重要财富。企业财会人员不仅应关注企业有形资产的管理,更应逐步加强评估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能力,利用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使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得到保护和提升,最终实现其保值增值,防止在合资过程中发生估价损失的情况。
1 企业财会管理在新经济环境下所受的影响
当代世纪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新经济环境下,经济全球化不仅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更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具有多方面的影响。首先贸易全球化使不同产业群体之间的传统利益分配不均现象被强化,社会贫富差距由此更为严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以金融全球化对企业的影响最为深远;生产以及产品国际化则加快了资金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频度,投资金融国际化进程由此大大加快。国际化潮流必然导致投资金融管制被进一步放宽,资本的输出也因此更为自由,同时与商品资本严重分离,并不再受制于生产发展而不断膨胀。如何在开展高效、科学的内部财会管理,以规避日益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潜藏的风险并抓住机遇,是当下的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此外,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缺乏自主经营权,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活力,企业经营环境相对较为稳定,所以其财务管理也并无太大风险;而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则融入到市场供求体系中,其产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波动影响,可以说国内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面临市场的重重考验。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国内企业也应不断革新自身管理制度。
2 现代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进行财会管理创新的措施
2.1 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企业财务管理在新经济环境下日趋复杂,因而企业必须树立高效、积极和开放的财务管理理念。首先应对客户利益予以足够的尊重,建立起融洽的业务合作关系并良好保持。其次,企业还应重视财务管理智能化建设,引入先进技术,使财务预测和市场分析决策更趋于精确。此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具备信息意识,对企业所需各类财务信息进行准确、快速、全面地收集,为企业做出合理、正确的财务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企业经营管理做出贡献。
2.2 增强企业财会管理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新经济背景下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管理。企业核心能力包括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两种,而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又占据了重要地位,因而在企业核心能力中,企业财务管理是其重要构成部分。对于企业来说,财务管理是一种无形资源,是企业财务管理知识的集中体现,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信息处理能力、财务控制能力、金融关系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具有全面性和基础性特征,是企业顺利实施自身经营战略的强有力工具。
2.3 在新经济环境下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应始终确保自身目标与企业最高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在企业管理系统中,财务管理只是其中的子系统,其管理目标最终必然要服务于企业最高管理目标的实现,并始终确保其社会性目标与经济性目标的有机统一。其中社会性目标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较为关注,偏重于对社会效益最优化的追求;而经济性目标则重视企业经济责任,强调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性目标由市场主体所处社会环境决定不同,经济性目标由企业经济管理性质决定。总的来说,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体现出企业的战略发展思想,确保长远利益,兼顾眼前利益,既不安于现状,也不至小富即安,真正服务于企业发展。
2.4 引入新技术,推进财会管理网络化
网络财务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财务与业务管理一体化,实现了在线财务管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其他各类远程操作,同时能够开展电子货币结算和处理电子单据的一种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在电子商务中,网络财务是重要构成部分。企业通过构建网络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对经济运作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动态化财务管理,确保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经济运作方面的问题,并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供了全面、实时、精确的数据支持,企业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
3 结语
当前,国内财务管理仍属于传统管理模式,大多数企业在自身财会管理方面仍未实现完整意义上的网络化,其管理层面与技术层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创造效益,更不能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出长远的、预见性的、整体性的安排。因而,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进行内部财务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春霞.新形势下企业财会管理工作浅论[J].会计之友,2011,(35):15-16.
[2]张巍巍.浅议当前企业财会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摘 要 从现今企业的财务发展角度来看,现代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企业会计核算,而新形势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尤为关键。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有利于优化企业的整体决策以及为未来的发展明确方向。本文主要简述了实现现代企业会计的核算的规范化以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会计核算 信息质量
会计核算的各项经济活动、来往业务、业务考核等财务管理活动都必须以财务核算的相关数据作为基础性依据。同时企业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运营生产的信息采集、汇总、信息加工以及处理的重要性运作系统。因此,现行经济全球化的企业的健康、快速、蓬勃发展都离不开构建合理完善的对应机制,并用以提高企业之间的财务竞争力。
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反映着企业的财务情况在企业内部运行的能力。会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绩效的优劣,而有效核算可为企业在决策过程中省去必要的成本,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第四条曾明确提到:“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由此可见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负责人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现行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经营运作的企业经济活动中许多企业财务部门存在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基础性工作不符合行为规范
我国企业财务核算管理水平由于企业素质、内部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基础不一,水平各异而呈现整体质量不高的现象。有些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环境非常低劣,会计人员不记账、白条入账等现象屡屡发生。就说记账凭证这一方面,有的企业所制作确立的会计凭证内容都不够明确,从而根本上就不能反映出经济业务的真实状况,这并不符合国家会计制度相关规定,这从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的财务成本数据与盈余情况不能从正确、真实、完整的相关科目表现出来。
(二)会计信息的采集不完全,费用信息来源比较片面
企业的经济活动业务发生一直到会计信息的这一过程的形成,这一过程需要经过数据收集、汇总、确立、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的相关程序。有些企业核算人员并不了解企业基层的基本状况,就很难对财务核算实现财务流程制度的精细化管理;核算的基础资料的不真实性,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很难作出针对性的正确部署。
(三)现行多数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
会计工作人员、以及经济事项的管理负责人在企业有关会计事项的处理与会计核算工作情况中,自身的技能水平低、专业知识技能匮乏,使得自身整体业务素质达不到现行企业的业务标准。另外,对行业职能所需的法律知识了解不够充分,而且在现今形势下,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不高,使得有些会计类软件、硬件生成的会计资料的组成内容不甚清楚。
(四)企业会计核算中内控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施行相对薄弱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缺乏严谨有力的财务监管机制,从而使财务工作人员相互之间缺乏职能约束性,即内控会计管理失控,从而违法违纪行为带来了可趁之机。有些企业资产负债管理无序,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不重视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新增固定资产不记账,减少固定资产不冲账等问题相当普遍。
(五)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陈旧、内部监督力度不够
有些企业的管理观念相对滞后、守旧,并不适应现行时代下的企业管理,并存在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不够民主,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抑制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另外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是一个人身兼数职,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解决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现状所提出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规范以及激励性的会计核算机制
我国财务会计机制的设立正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多数企业没有另行设立符合企业自身的财务核算方法,往往会计规范化管理不够明确、合理、科学,并且在多数财务事项的处理过于依赖财务会计人员的自身判断,有些会计工作人员总是出于自身利益着想,为完成企业的预算指标而操控财务相关信息,因此,财务会计信息的失真性与不为可靠性,影响着企业业绩考核的有效发挥,从而应构建合理规范化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并要有相应的激励准则,相互监督,监督机制要与财务会计人员自身绩效工资挂钩,以此为准则,激励全体财务工作人员积极性工作。
(1)建立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
会计管理机制是为规范企业财务,确立财务职能有效发挥所指定的系统性制度。会计人员的管理规范机制不单只包括岗位管理以及责任管理方法、职能发挥、工作上下交管,还应明确设立会计档案管理的具体试行办法、会计电算化规范要求,另外还要有资产支出的权、债、责、利的管理规范。必须构建出一项具有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的财务管理机制,使之财务管理目的更为针对明确,业务流程更加清晰,运行力度更为高效。
(2)实施合理的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政策是指针对于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流程时,所严格遵循并且倡导的可实行性原则,并且其也是企业采纳的具体会计核算的处理方法,企业普遍存在重视会计科目而轻视会计政策的现象。会计政策不规范会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不可靠,从而丧失可比性,从而致使经营分析,缺乏合理性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加强管理力度,强化企业的业务熟悉程度,制定规范性的会计政策。
(3)运用统一会计科目
对于集团性质的大型企业的会计核算体制,要设立责任中心,并且实行互为统一的核算科目,这是实现减轻核算内部工作负担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是规划核算的保证条件。会计核算科目不予以统一,导致数据汇总困难,针对性考核难以作出有效突破。因此,应由企业子公司的高层财务会计负责人,依据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工作执行准则,设立出会计统一科目,同时要明确一定的级别;在已做出规划部署的科目级次上,下级公司既不得增减科目,只能够在最末级下设此科目,以促进数据汇总能自动完成。各个企业在所设立的会计核算科目的明确度要能够达到本级企业的核算管理需求,以此为最低标准。
(二)强化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1)改进约束治理体制
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能有有效发现会计舞弊现象与纠正会计工作错误,从而促使加强会计工作职能的明确性、合理性、公平性判断。因此,应加大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对公司的经营与财务活动予以严格执行监督,充分发挥监理职能。以保障公司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完善会计监理体系。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新形势下,企业间的来往推动了经济业务的发展,但是由于客观因素与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意识,使得会计人员倾向于会计工作的理论知识,业务素质较为匮乏,加之主观能动性不强,而企业所面向的经济活动在逐步增加,会计人员只有强化自身职责以及业务素质,并及时更新自身观念,更新思维方式,逐步改进自身缺点不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需求。
(3)利用信息产业设施、计算机软件等强化自身业务知识
财务工作人员,不单要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深化,同时还要利用信息化产业的相关设施、辅助软件等学习与经济学相关的金融、贸易、外汇等方面的知识加深了解,从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做出充分的准备。会计人员要不断地接受后续教育、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认真领会相关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从而使自身的业务知识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
四、结语
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的有效进行,能够真实衬托出企业经营状况,企业财务会计科学管理不仅满足了企业发展壮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应当履行的重要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玉廷.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财务与会计.2010(02).
[2]陈杏.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影响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3]蔡玲艳.如何建立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和流程.现代商业.2010(21).
【关键词】公共开放型 北海港口
保税物流业务 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80-02
自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立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以来,国际贸易对港口物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特别是广西保税物流开展以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保税物流贸易数量急增,而保税物流人才供不应求。2010年,《关于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的决定》文件确定了包括海洋经济在内的“14+4”产业集群,北海港口经济属于自治区重点打造的产业经济之一。2012年,国务院赋予北海港从事保税物流业务后,北海港口开始承办保税物流人才培训业务。本文探讨基于公共开放型的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模式。
一、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模式简述
(一)国外典型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
模式介绍
1.德国的跨行业培训型职业中心模
式。德国的职业培训不在单独工作岗位上实施,而是在不承担生产任务的大中型企业车间里实施,这类车间提供专门设备培训岗位技能。其呈现如下特点:(l)职业培训机构设置的培训包含两个方面,既有基础教育又有专业培训,接受培训者既能学习技能,又能学习理论,培养其工作后科技革新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选择职业培训机构承担机构时,要考虑附近的职业学校,以便和职业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3)职业培训机构不能依赖每一企业而生存,应脱离企业,具有独立培训的条件和资源、可以进行独当一面的职业培训。(4)职业培训机构对所有符合职业培训要求的劳动者开放,特别是针对即将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劳动者开放,因为他们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2.新加坡的教育工厂型职业培训模
式。教学工厂是把企业的需求和职业教育进修有机整合和融合,通过教学工厂培养出来的劳动者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一身,使职业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其特征如下:(1)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学生不必到企业实习,由企业和职业院校派遣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和教师互动互学。(2)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通过项目训练、项目开发,学生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学习,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组织、学习、探索的职业习惯和素养。(4)教学工厂与企业紧密联系。教学工厂开设的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并且,课程技术水平要与时俱进,甚至具有超前性。
(二)我国主要城市公共开放型职业
培训模式介绍
随着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培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建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实训基地30多个,以院校为基础的开放型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1000多个。
1.苏州的公共服务职业培训模式。其具有以下特点:(1)职业培训为公共服务
产品,具有公益性特征,面向全社会开放。职业培训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开展免费实训和资培训,规范合理地获得政府公共职业培训补贴经费的支持。(2)形式多样。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行业、企业都可以创办。(3)条件优越。职业培训机构具有先进的培训理念,以及国内领先的教学设备和技能实训设备,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有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基地建设规划。根据产业发展特点,突出高层次、高技能、实践型、重就业和创业的特点。
2.温州的开放型职业培训模式。其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职业的先进性。主要承担企业和培训机构无力开展的高新技能实训项目,重点突出高(高端职业和技能)、新(新兴职业和技能)、长(长周期技能开发)、前(前瞻性技能开发)。(2)开展多元化服务。培训机构开展技能评价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同业交流、师资培训、技师研修等活动,做好新职业、新技能的研发试验。(3)实行政府财政支持的运作方式。职业培训有政府财政资助,对社会进行免费培训。同时,开展一些市场化服务运作项目。
(三)国内外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模
式的共性
1.职业培训主体的独特性。公共职业培训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培训,其主体应承担对社会的服务责任,因此,培训的主体不能以市场机制来衡量,应尽量体现主体的融合性,政府、企业、学校、社会都要在其中承担相应职责。
2.职业培训的公共性。劳动者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服务社会,减轻了社会的负担,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促进了经济与社会进步。因此,职业培训不是简单的市场化职业教育,应充分体现绝大部分受教育者免费培训的公共特性。
3.职业培训的开放性。开放性有两个方面含义,其一,在培训对象的定位上,职业培训应体现社会性,劳动者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应允许有需求的所有劳动者接受公共性的免费职业培训;其二,职业场所要创立开放的环境,时间上可以让培训对象自由选择;培训方式上,教师与受教育者平等相待,共同学习。
二、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现状
因为市场保税物流人才缺乏,所以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北海港口培训中心,从事保税物流业务培训。其培训现状如下。
(一)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情况
1.市场化是培训的主要机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活动围绕市场的需求而进行。既然北海港口有保税物流人才的需求,而依靠目前的教育体制,难以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如是,北海港口以市场化手段开展培训业务,北海港口培训中心对每一位培训对象收取6000元培训费,培训结束后,北海港口与培训对象签订6年劳动合同,然后逐年返回部分培训费用。
2.企业是培训的主体。在整个保税物流培训过程中,呈现明显的单一性特征,北海当地政府没有进行财政资助,没有对培训进行管理,当地职业院校没有提供场地和教师等教学资源,整个培训的运营都依靠北海港口培训中心单独进行,北海港口培训中心是唯一的合法主体。
3.收费制是培训的支撑工具。北海港口培训中心采取的是以费养训、人为自用的培训方式,企业不愿意承担额外的负担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然而,企业也急需这类人才,于是,采取收费方式,一方面,减轻了企业培训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也收获了人才,但所有成本都转嫁到劳动者身上。
(二)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存
在的问题
1.培训缺乏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投资缺乏政府的支持。培训中心的场地,教学设备、师资都是企业自筹自建,北海市政府没有发挥作用,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公共性培训应该是分期投入,不断建设,但是,企业具有短视性,往往是一次投资,终身使用,建成之日,就是投资结束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业技术水平的更新,当初的培训设备,往后将不可避免地为时代所淘汰,实训设备的改造没有资金的持续投入。
2.培训没有开放性。北海港口保税物流培训在招收学员上设置了一些条件,包括身高、性别、户口、文凭,导致很多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望而却步。另外,北海港口培训中心沿袭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对学员进行技能培训。并且,培训时间朝九晚五,周末培训中心封闭,这使一些希望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的人无法参加培训。
3.培训缺少多元化。其一,主体缺乏多元化。现代化职业培训是社会化的产物,仅仅依靠企业单打独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其二,技能课程开设单一化,北海港口培训中心只开展保税业务,不能提供与保税相关的延伸技能培训;其三,组织教学呆板。在培训时间和教学方法组织上,北海港口培训中心缺乏新意。
三、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向公共开放型模式转型的启示
如果社会化职业培训只是一种知识与经济利益的交易,那么就无所谓社会责任,社会化职业培训意味着将职业教育看做全社会的教育行为,其责任不仅在于以学校为主体的正规教育体系,还在于社会组织和企业行业,方式上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似的有目的的教学场所活动,其形式更为多样,时间上贯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发达国家,社会化职业教育解决了产业升级、技术换代、劳动者素养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等一系列关联性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伴随产业的更新换代,劳动者技能水平理应水涨船高。因此,对整个社会的劳动者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刻不容缓。至于广西,包括广西北部湾港口保税物流在内的高端技术产业群必将决定未来广西工业深层次发展的走向,高技能型人才配备也终将成为影响广西“14+4”千亿元产业集群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以政府扶持、高职院校主导、企业和民间教育机构多方参与的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模式应成为北海港口保税物流培训模式的必然选择。
第一,政府应成为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的投资主体。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刚达到4%,其中,投向社会性职业教育的比例少之又少。社会性职业培训不同处于正规教育体系中的本科、高职、中职教育,前者是教育的阶段性承接,是公民享受完义务教育后进行后续更高层次教育的一部分,后者是社会劳动者职业延伸适应性培训,这部分人或者是无法进入更高层次国民教育系统的公民,或者是步入工作岗位后职业技能低下的劳动者,所以,社会性职业培训要体现公共性和开放性,给予劳动者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充分显示社会的责任。鉴于此,政府应成为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投资的主体。
第二,高职院校应成为培训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对中职教育而言,高职教育无论是从理论教育上,还是从技能操作教学上都有明显的优势,所以,高职院校应承担起类似于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的社会性职业培训的重任,主要在培训计划、培训方法、培训场地、培训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当然,还要联合中职、企业共同进行社会性职业培训。
第三,企业应发挥职业培训的积极作用。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需求培训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广西正在极力打造的“14+4”产业集群,急需高级技能型人才支撑产业的发展,企业永远站在产业的最前方,对技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因此,在职业培训中,企业应在职业项目开发、培训内容设置、师资供给、训练场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职业培训应体现市场多元化。一是在社会性职业培训投资主体上,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倡导企业、个人、团体开办社会性职业培训机构,但是,政府应按照这些机构培训的数量、质量进行财政资金补贴;二是在培训的对象上,培训机构不能私设门槛,凡是有需求的社会劳动者都应公平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三是在培训技能的设置上,应充分体现市场的特色,企业需要什么,劳动者对什么有需求,培训机构就针对性开设培训项目;四是在培训时间设定方面,应充分考虑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不同的群体,开设相应的职业培训项目。
【参考文献】
[1]杨清,覃惠芳,吴砚峰.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
[2]壮国祯.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2(2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1C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