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

多样的世界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样的世界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

大家早安!我非常荣幸也很高兴有机会回到我们祖先的家乡——福建省。我爸爸妈妈一直在讲“我们是南少林的子弟”,所以我从小就学拳,可惜一直打得不好。最重要的事情是,在这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我今天要讲的其实是在世界的这么多变化之中,能够维持的一个新的中心思想——宋明理学,尤其是在作为国家宋明理学重点研究中心的武夷学院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

我们今天有机会在这里,来体认正在发生的世界大事。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时空距离越来越短。不久以前,我因为会议的原因,在世界绕了一圈。我算了算我走的路程,如果算飞机的里程,从台北到南美,再到其他各个地方,最后回到台湾,用了不到48个小时。但是假如我们回想几十年以前,或者是我们长大的时候曾看过的一部电影,叫做《环游世界80天》,你会发现48个小时跟80天可谓天壤之别。这个世界的变动越来越快,其中,很重要的变动是经济的、金融的变动,它们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想想看,很多年以前,所有的资金、投资、存款,特别是大企业家的资金,几乎都是在欧美的银行里。但是,我们发现,经过多年的考验以后,欧美的银行是不可靠的,从198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很多地方的经济都发生了崩盘,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所以,我们看到,人们现在不再把钱全部投在欧美,经济的很多变动开始放在云里面去——所谓的云端经济。在云端里面,我们看到全球经济的规模一直在流动。现在大家已经很清楚地看到,它已经放在亚洲的市场,很多资金都在往亚洲流动。这也就是不久以前,加拿大总理访问了两次中国、亚洲之后,回去给他国家的咨政会上谈到的“为什么加拿大一定要和亚洲、和中国靠拢”的原因。如果加拿大不向亚洲靠拢,完全走欧美的模式,将来在全世界的竞争力量必会减弱。

所以,我们看看当前亚洲、中国这几个地方的变动。很多以前的模式,我们很多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都是跟着欧美走的。现在,大家慢慢体认到,你还是要回归到自己原来的社会文化里,才能活得更开心,才能活得更愉快、更幸福。

什么叫做自己社会文化的特性?在这个地方,我想各位大学校长们聚在一起,应该开始在思考,我们怎么样把我们文化里面的内核,里面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特征,跟现在社会的变动进行整合。而经过这样一种整合之后,我相信新的模式将会出现,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宋明理学的重要性。在这个地方,我们也能看到世界的变化很快,比如我们生存的方式。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我看到有人在说:“这个不晓得可不可以吃”。食物安全问题,已经对台湾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这几天台湾的各种报纸新闻中很多都是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

我们已经看到,台湾过去一直遵循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城市的集中化造成了现在的很多危机。在这种危机里面,台湾的民间力量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活的活力。现在,台湾民间提倡的“慢活”、“乐活”是有一定原因的,他们希望在文化里面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大家都沿着西方现在的模式去走的话,我们真的会有危机的,台湾现在就在遭遇这样的危机。城市化导致人们想办法用现代科技去制造更多的食物,但是制造的安全问题也更多。类似的危机还有很多。

第2篇: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中国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第一次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中国共有55处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一。其中,以37项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位居世界第五,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法国;以14项自然遗产位居世界第一;以4项双重遗产与澳大利亚并列世界第一。在遗产总数超过40项、排名前5位的国家中,中国是拥有自然、文化与双重遗产最为均衡的国家。世界遗产预备清单里,中国有58项待提名世界遗产。除这些物质类世界遗产外,中国还有44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3项世界记忆遗产。这些物质类和非物质类遗产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体系。

从宏观来看,凡是人类思维“扫描”过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留下文化的印记,这些印记包括精神文化(含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有形可见的文化,含所有的人造物和人类认知的自然物。世界遗产就是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器物文化,更蕴含着该国家或民族的悠久历史所积淀的制度与精神文化。从这个角度看,世界遗产是一种物化性质的符号,是特定共同体人群赖以表达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情感交流的媒介。即便世界遗产本质上有文化和自然的区别,但不可否认,大多数自然遗产仍寄托着人们某种共通的精神、情感或审美体验,并由此使其价值得到认知,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文化遗产作为可以在国内外传播,并得到感知和认可的中国文化符号,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观念、理念等重要文化资源。如北京天坛反映的宇宙观;西递、宏村及福建土楼等古村落反映的聚族而居的传统,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表现;曲阜三孔见证儒家思想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传承儒家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

纯粹的自然遗产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和壮丽河川。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梵净山等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九寨沟、武陵源等是举世罕见的天然名胜奇观;南方地区喀斯特和丹霞地貌见证了中国地质发育与演化的历程,以此形成多样的罕见地貌。至于混合遗产,如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的黄山,以“秀山、奇峰、幽谷、险壑”享誉中外的武夷山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中国特殊和丰富的地质环境及生物资源,并且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信念等,蕴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思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技艺、信仰、习俗等可传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成果。甘肃的花儿等表演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经由长久社会实践所形成的信仰和节庆文化——妈祖习俗、端午节和二十四节气等,蕴含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些信仰民俗甚至传播到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并传承至今;活字印刷术、宣纸传统制作等传统技艺,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等兼具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中国现有的13项世界记忆遗产中,无论是记载历史上某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或是记录一些珍贵技艺的档案,如“南京大屠X档案”“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和“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样式雷”建筑图档等,还是记录着古人智慧和文明结晶的文献古籍,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记忆,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中国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记忆遗产,都是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

(摘编自蔡礼彬、王晨琳《世界遗产事业的中国担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截至目前,中国共有55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一,是拥有自然、文化双重遗产最为均衡的国家。

B.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有形可见的文化,含所有人造物和自然物。

C.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观念、理念的文化资源,可在国内外传播,是得到感知和认可的中国文化符号。

D.

黄山、武夷山等混合遗产,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信念,蕴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思想,也是自然遗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列举数据,强调了中国世界遗产丰富多样,并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B.文章从中国世界遗产的四个方面分析,阐述中国在世界遗产中的“中国担当”,论述充分。

C.文章在阐释世界遗产的过程中,既举了大量的实例,又进行了分析、评价,显得有理有据。

D.文章观点明确,论述清晰,既有条理,又能做到层层深入,体现了作者分析问题的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世界遗产,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待提名的,数量上都居世界前列。

B.文化遗产是传承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物质载体,属于物质文化中的一种。

C.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四种遗产中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

D.记忆遗产中记载的重大事件或珍贵技艺档案,值得全人类珍视和保护。

【答案】

1.D【解析】A项,“是拥有自然、文化双重遗产最为均衡的国家”错误。从文章第一段“在遗产总数超过40项、排名前5位的国家中,中国是拥有自然、文化双重遗产最为均衡的国家”可见,选项把范围扩大了。B项,“含所有人造物和自然物”错误,文章第二段“含所有的人造物和人类认知的自然物”可见,选项中“自然物”前的限定词语被去掉了。C项,“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观念、理念的文化资源”错误,原文第四段“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观念、理念”的应该是文化遗产,而不是文化资源。

2.D【解析】D项,文章并没有层层深入。

3.C【解析】C项,“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在原文无根据。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近日,青海可可西里和福建鼓浪屿先后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处,继续保持世界遗产总数领先的地位。蚂蜂窝旅行网近期《2017中国世界遗产探索攻略》显示: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当天,旅游热度暴涨了248%;次日鼓浪屿申遗成功,鼓浪屿的旅游热度则增长了16%。“申遗成功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更多人前往当地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妈蜂窝旅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表示,旅游热门和世界遗产其实并不直接挂钩,如土司遗址等与考古、史前文化相关的遗产,并不受到大众旅游市场的广泛欢迎。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分布情况

分类

数量

举例

世界文化遗产

36

明清故宫、拉萨布达拉宫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4

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世界自然遗产

12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湖北神农架

(摘编自《2017年中国世界遗产探索攻略:可可西里和鼓浪屿热度暴涨》)

材料二:

世界遗产不只是一地一国的遗产,更属于全人类。所以,保护世界遗产要有大格局,不能求一时一地的商业利益,求的是子孙后代还能从这份宝贵遗产中受益,求的是自然和历史的馈赠不要在我们手中消失。以鼓浪屿为例,它展示了以闽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多元文化,在建筑、技术、因林景观方面能看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融合。西风东渐、华侨反哺,闽南白话字和早期的汉语拼音在这里传播;中国的现代医学、音乐教育在这里生根;弘一法师、林语堂、马约翰、林巧稚等在这里留下足迹……人类文明交流史,在这个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浓墨重彩地演绎。美丽,但是脆弱;珍贵,却又易逝。这正是我们要保护历史文化记忆的原因,也是世界遗产设置的初心所在。

(摘自《人民日报·保护世界遗产应有历史担当》)

材料三: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的数目远多于自然遗产。为此,近年来世界遗产委员会呼吁高度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在自然遗产管理方面,美国将遗产资源的公益排在其使命的首位。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体系,保护价值一般比较重大,对游客有较多限制;农业部下属的国家森林体系,常分布在国家公园周边,保护价值相对较低,更多地承担旅游功能,大为减轻了国家公园的旅游压力。我国的现状是,即使国家级遗产的管理也是以地方政府为主。而地方政府派出的管理部门既管理又经营、政企不分,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质,从而导致遗产保护难以遏制不当的开发建设趋势。

(摘编自金磊《从遗产日的文化与自然双主题说起》)

材料四: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浪潮,迅猛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的情况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一项具有广泛和深远意义的国际活动。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第十七届大会提出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系和促进各国政府和公众在全世界范围内采取合作拯救行动。1985年12月22日,我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国际上成熟的遗产保护工作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许多经过大量经验、教训和理论锤炼的原则和方法在我国还尚需了解和理解。目前在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业务管理上还存在着交叉现象。历史文化名城的性质就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的规律,在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只有解决好工作中的交叉现象,才能更好地管理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摘编自白英《中国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而努力》)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申遗成功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B. 鼓浪屿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它美丽珍贵却脆弱易逝,因此,要好好保护。

C. 美国高度重视自然遗产资源的公益,如把国家公园体系和国家森林体系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

D. 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较晚,还需了解和理解国际成熟的遗产保护工作的相关原则和方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文化遗产的数目远多于自然遗产,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很突出,各国应更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

B. 当今中国的遗产保护难以遏制不当的开发建设趋势,因为政企不分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质。

C. 只有解决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管理上存在的交叉现象,才能管理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

D. 四则材料都围绕世界遗产进行概括陈述,让读者对申遗意义、怎样管理保护遗产有了基本的了解。

6. 在管理规划和管理体系方面,如何更好地管理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第3篇: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评论;影响;分析

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世界文坛的绚丽多彩,使世界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社会大潮下,对在世界文坛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英美文学评论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对英美文学评论影响最为深刻和广泛的当属英美文化差异。世界文坛的绚烂性和多元化离不开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文学评论的内容包括戏剧评论、诗歌评论、影视评论、小说评论和散文评论等。加强对英美两国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有利于对英美文学正确的、合理的作出评论,促使文学评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英美文学及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概述

通常,文学评论与文学自身是相伴而生的。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艺术结晶,是英美文学的文艺性的表现形式;而英美文学评论则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英美文学的深刻剖析与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广泛而深刻的。同时,在探讨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时,应该站在对英美文学发展史了解的基础之上,故而,对英美文学发展时进行简要梳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1.英美文学发展史概述

英国历史悠久,其文学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人才辈出。从盎格鲁 撒克逊时代的史诗到中世纪文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到十八世纪的新古典文学,之后又迎来了英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相辉映的时期,进入二十世纪,虽然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逐步降低,但其对于世界文坛发展仍是举重若轻。由于受多元化社会大潮的影响,当下英国文学正朝着多样化方向健康发展。

相对于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的英国文学而言,美国文学的历史是较为短暂的。自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建国至南北战争,其在文学上较多的模仿之前的宗主国英国,文学成就较少。但自南北战争结束后,奴隶制度废除,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其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是在十九世纪末突破了英国文学的藩篱,开启了一条具有强烈的美国特色的自主发展的道路。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也逐步提升,甚至发展成了世界文坛的执牛耳者。

2.英美文学评论发展概述

英美文学评论是一种通过文学理论来研究英美文学的实践活动,旨在研究英美文学的内在规律,为英美文学创作提供参考。其形式多种多样,可根据文学作品的形式分为散文评论、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戏剧评论等等。其对读者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文学作品主旨,提高读者文学阅读与鉴赏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文学作品创作者掌握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了解旁观者的建议与意见,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工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以来,由于英美文学的繁荣发展,英美文学评论也在蓬勃前进,进入辉煌时代。受多种思潮的影响,尤其是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时至今日,英美文学评论可谓发展的十分成熟了。评论手法的多种多样,评论思想的日益革新也是英美文学评论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二、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语言差异的影响

英国文化源远流长,同时,英式英语作为英国文化的嫡传正宗,极大的保持了英国良好的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方面英式英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很好的表现英国的文化传统。可能是语言方面的原因,多数文学评论家从潜意识里发出对古老语言的崇敬与膜拜,而总是十分小心翼翼的评论英国文学作品,在使用语言方面十分的谨慎、小心。相对于奔放创新的美国文学评论而言,英国文学评论显得十分中规中矩,缺乏张扬创新的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英国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传统有关系,因此可以说是英国的民族传统在很大成上影响着英国文学评论。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和近代较大的移民国家,其语言使用的仍是英语,但受当地印第安文化影响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移民者影响,越发的脱离英式英语的藩篱。同时,美国作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共和国,其几乎没有任何历史遗留问题,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是一个新生体。这些反映在文学评论的语言使用层面上,文学评论家则无须小心翼翼,显得十分张扬,且极具个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家的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

2.人本差异的影响

人本主义是一种理念,它体现了人类价值、本质、地位和使命。虽然,英美文化传统中都极力的推崇人文主义思想,但由于二者的发展历史、实际情况不同进而决定了对二者的文学评论中人本主义的表现不同。在英国的文学评论中对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是趋于保守的,这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其文学评论较多的表达的是禁欲主义和神权思想。相对而言,美国文学发展时间较短,受世界多种优秀文化的影响,且美国自身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没有任何历史遗留问题,在之后的发展中又形成了自由、民主、创新的文化创作氛围,所以其文学评论极具民主、自由、创新、冒险的特色,其文学评论思想较为激进。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虽然,文学评论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例如,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评论者自身的素养;一个人的个人阅历、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英美优秀文学评论造成一定影响,其中由于文化背景产生的文化差异对评论的影响最大。但通过以上的一番论述,不难发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影响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占主导作用的。同时,英美文学评论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胡元潮,阮江军,杜志叶,阮羚,杨帮华,普子恒,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J].英语广场,2012(15).

第4篇: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

1.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美术作为贯穿人类文明史的重要记载之一,其表达艺术形式从传承和记载各个时期不同思想的变迁为主,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向后来人展示了人类文明史的变化过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美术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每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被演绎成不同的美术艺术作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里经历从远古到现代的阶段,每个阶段的文化环境都有所不同,所以至今留存下了多样的文化表现艺术形式。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的表达形式之一,同时具有对远古文化、近代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艺术表达重要作用。在当今时代下的美术教学内容中,美术不仅仅要从理解认识的角度上来理解和学习,还要从丰富的文化传统意义上来学习。美术艺术的表达形式不仅传承了时代变迁的文化,还呈现出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度里的文化差异,从众多的表现形式当中,我们才能更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国家的精妙绝伦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更能理解美术艺术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和意义。所以,在对美术的学习中,要结合对不同文化理念的理解,加强对文化知识的认知,将文化底蕴渗入到美术学术中,这样才能对美术艺术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运用的更好。

2.美术教学中文化渗入的意义

(1)在高职高专美术教学中渗透文化,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文化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已经成为事实,是机遇,是挑战,有的国家会崛起,有的国家会被淘汰掉,有的人会崛起,有的人也会被淘汰掉。行业要求专业人才要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的知识储备,我们的学生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应对挑战,适者生存,一个高职高专毕业生对于文化知识掌握的多少也决定了他人生发展的高低。

(2)在高职高专美术教学中渗透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有感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知识匮乏来参加招聘会“一问三不知”的状况,盛大网络总裁唐骏向大学生再三强调: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高职高专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而关系知识了解甚少,提高全体高职生的文化品位、审关情趣、人文素养已经刻不容缓,技能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市场调研显示,复合型人才广受欢迎。毕业生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胜,必须注重自己知识水平的提高。

(3)在现在高职高专的美术教学模式中,改变以往只针对学生美术技术技巧类的培训教学,结合多元化多文化的教学渗入,结合丰富的文化教学,让美术课从认知到掌握其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了解美术这一学科的文化背景,这样会让学生更加乐意去学习美术。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有趣的信息,将美术学习视为文化学习,学生们就会通过喜欢这个教师而喜欢这门专业课,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美术教学中文化渗入的思路

(1)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将文化渗入落实到教学计划中。在高职高专的美术教学系统中,加入跟美术课相关的文化内容,加深学生对美术艺术文化的深入理解,将多彩的文化艺术渗入到传统的教学中来,能更好的让学生意识到美术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如专题讨论、名著导读、学术观摩、影视评论、名曲欣赏、演讲等,在活动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教师首先要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效地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美术教师要主动了解更多的综合文化知识。

(2)介绍美术文化,拓展学生的文化素养。美术课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不要让美术学习变成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技能、技巧,而且要导人相应的文化知识理论,推荐一些相关文化、哲学名著课外阅读书籍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美术文化的介绍,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学科内以及学科外的人文知识,拓展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审关能力与文化素养。将美术与丰富的人化背景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而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要鼓励学生多学习一些跨学科知识,鼓励学习第二专业,培养自己的特长及兴趣,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眼界开阔、思想活跃、触类旁通,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特别强。

(3)提高文化视野上的国际化。要提高文化视野上的国际化,随着中国走向国际与国际进入中国,美术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比如:设计是跨国界、跨文化的传播形式,是不同的文化交流、碰撞,国际化向设计人的挑战是一种文化挑战。而向国际,设计人必须在文化视野上做到国际化,努力保持与世界文化同步,对所处的多元化环境有清醒的认识,要接受、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欣赏其他不同文化价值,了解本国及世界文化,心中要有一张世界文化地图,对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背景,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审关观念以及风俗习惯都应有所了解。

第5篇: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异化翻译 源语文化 译入语文化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文化交流的发展,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各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工作者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交流问题进行探讨,对翻译的异化给予了重新审视和广泛关注。

1.文化

1.1文化的定义

中国对于文化的定义,可以追溯回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有这样几句话:圣人之治天一,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与"武力"相对的教化。[1] "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的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文化"一词的界定影响最大的,当首推梁漱溟先生1920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梁漱溟认为,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梁漱溟把人类生活的样法分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内容,文化的涵义是很广泛的。1920年在湖南演讲《何谓文化?》,提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并列举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科学等事。[2]

然而,最早把"文化"最为术语进行定义的是英国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3]

此后,许多西方学者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如艾迪生·维斯理认为:"文化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在某一特殊时期所形成的风俗、信仰和创造的艺术、音乐及其他所有的人类思维产品。"[4]有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但就文化定义的产生就受其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产生,而又体现在其语言之中,更何况文化的本身。因此,文化的多样性的存在就不难理解了。

1.2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伦理、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的多样性。

21世纪,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随着各国人民之间的不断沟通。向作者接近的异化翻译法将越来越广泛的被采用,21世纪的翻译将以异化翻译法为主调。而且,不同的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候很难通过译文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而翻译中所失去的恰恰就是跨文化的微妙。

2004年的国际翻译工作者协会将当年国际翻译日的主题选定为:"翻译,多语并存和文化多元性的基石"。这一主题旨在强调对外开放和民族间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指出了翻译在其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提出要"保护独立的个体,多种多样的文化和各种土生土长的语言",因为"人类的文化多元性犹如自然的生物多样性一样必要。"的确如此,我们要允许多样性的存在。语言、文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少了它们,世界就没有那么缤纷多彩。而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需要沟通,翻译是桥梁,是"媒婆",也是"多语并存与文化多元性的基石" 。

2.归化和异化

翻译中的"归化"和 "异化"是翻译中译者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起初的"归化"和 "异化"方法主要应用在翻译中的语言处理问题上,从语言层面讲是应该接近源语语言还是接近于译入语语言是最初的"归化"和 "异化"之争的焦点。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同时,"归化"和 "异化"之争也转向了文化层面的讨论,也就是译文或译作是应该向源语所赖以生存的文化靠拢还是应该向译入语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靠拢成为"归化"和 "异化"争论的焦点。

2.1归化和异化的定义

1813年,德国古代年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应到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应到作者去接近读者。"[5] 施莱尔马赫只提出了两种方法,这是对归化和异化最初的提法,但并未明确两种方法的名称。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o韦努蒂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之为 "异化法",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归化法"。[6]概括而言,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翻着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采取目的已的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刘艳丽,杨自俭(2002)对于归化和异化的界定更加明确了归化和异化研究范畴:"归化和异化是译者针对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 面对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等方面的不同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其目的是指导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的选择与运用。归化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的规范, 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较少异味的阅读需求异化追求保留原文语言及文化的特色,以丰富译入语语言及文化, 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对译文" 陌生感" 的需求。"[7]

2.2 文化与异化

翻译基本上是一种语言转化活动,但又不是臆想纯粹的语言转化活动,它还牵扯到各种非语言因素,特别是牵扯到种种文化因素。因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带有文化的色彩。所以我们翻译外国作品时,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意文化的差异,力求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在翻译中,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而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特别不易归化,而要尽可能真实的传达出来。所以说,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8]正是因为世界上语言不同,文化迥异,而操着不同语言、拥有不同文化的民族间交流与合作的需求使翻译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离不开翻译。翻译为不同的语言文化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彼此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变沟堑为坦途"。

真实地传递文化特色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我们的译者要警惕的是,不要使用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字眼作为传递手段,以免以"中国味"代替"洋味",造成文化的失真。在傅东华所翻译的名著"乱世佳人"出现了一些地道的中国词语如:郝思嘉、东义、白瑞德、大地主、干儿子、一箭双雕、顺手牵羊等。这样的词语选择给读者的印象是在读一部典型的中国故事而非美国内战中的爱情故事。异化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特色,让译文语言的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感受到其它文化的存在与独特魅力。

3.异化翻译对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

异化的翻译策略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异化翻译有利于源语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通过忠实的再现源语,使得源语文化和表达方式在译入语国家得以熟知和流传;另一方面,异化翻译也有利于译入语国家文化的繁荣。

3.1异化翻译是丰富译入语文化的需要

异化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特色,让译文语言的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感受到其它文化的存在与独特魅力。当今,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时期,是向外国学习的时期,异化翻译更加适应这一需求。异化翻译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化向强势文化学习。同时,在汉英翻译中,西译汉化以加强了汉语语言文化的输出和传播,成为改变汉语文化的弱势地位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国内懂外语的人群不断扩大,有了一定外语基础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人们就不会只满足于译文的顺畅,而是需要更多了解异域风情。

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构成了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结之中正确的表现"异"。人们只有通过翻译才能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认识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原文的语法结构往往包含一定的意义,或者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轨迹,或者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感情。要尊重原文的形象语言和句法结构,对于原文中有感染力的形象描写或修辞手法,以致就要采取异化异法,将之移植到译文中。这样不仅能为译文增添文采,又能为译入语带来新的表现法。

鲁迅先生曾经所过:"翻译应该保留原文的情感与魅力"。列宁也曾经说:"如果我们把’The Farmer and Snake ’译成’东郭先生和狼’而不是译成带有文化色彩的’农夫与蛇’,那这样的译文就是荒谬的"。事实的确如此,许多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词语通过异化翻译传到了国外,进而成为译入语中的一部分。比如在中国的字典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这样的词。如:逻辑、白兰地、色拉、基因、布丁、幽默、巧克力、芭蕾、拷贝等。如果没有异化翻译,中国就不会吸收到这些词语,中国的文化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丰富。

3.2异化翻译是传播源语文化的需要

事实上,翻译对译入语文化丰富的同时,也传播了源语文化。

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翻译的同时已经以文化的形式被传播进译入语文化当中,而异化翻译所带来的原滋原味的语言更将其负载的源语文化传入译入语文化。

龙是中国的图腾,在中国的文化中有许多的深层含义。在许多的神话故事中龙被描述成是一种强大的动物,是许多动物如蛇和鱼的合体,能为人类带来雨水。龙能为中国古代的帝王统治者带来好运,而那些帝王统治者也把自己看作是龙的化身。因此,中国的许多成语也跟龙有关,如:卧虎藏龙,龙凤呈祥,画龙点睛。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帝王、统治者与贵族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怪兽,象征着邪恶和魔鬼。因此,当西方人听到龙凤呈祥和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感到疑惑不解。但随着异化翻译的发展使得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外国人也越来越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层涵义。他们也开始渐渐懂得了端午节划龙舟带来的快乐与好运。若是没有异化翻译中国的龙文化也不会传播到国外,那西方人也许永远也不会接受中国的龙文化,更不用说是欣赏中国的龙文化了。与此同时,许多带有浓重的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也被西方人接受,如:Kowtow (from "叩头")、 Taiji (from "太极")、 Kang (from "炕")、 Jiaozi (from "饺子")、 Qigong (from "气功") 、Tofu (from "豆腐")、Lychee (from "荔枝")、Yin(from "阴")。

杨译和霍译的《红楼梦》也提供给我们了很好的例子:

例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曹; 165)

A toad hankering for a taste of swan (杨译; 164)

A case of "the toad on the ground wanting to eat the goose in the sky." (Hawkes; 242)

杨译用异化手段来向读者传达出原文所特有的异域情调,Hawkes则有意撇开"天鹅"一词,用goose 取而代之以挂靠英语中的a wile-goose chase(荒谬无益之追求)。显然,杨宪益的译文向西方读者很好的壮大了中国的文化特色。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文化交流使得各语言持有者间的了解更加深刻,读者有了一定外语基础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他们就不会只满足于译文的顺畅,而是需要更多了解异域风情,异化翻译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成为了译者研究的主流。在互译过程中,文化吸收与文化传播在促进文化交流、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吸收与传播不仅丰富了两种文化也丰富了两种语言。而异化翻译正是实现文化吸收与文化传播的有力手段。然而,这并不是说,翻译只采取异化策略,实践中具体采取哪种策略还要看作者的意图,读者的接受程度,以及翻译的文体和目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3] lawyerculture.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20

[2] lawyerculture.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19

[4] 艾迪生·维斯理.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 Z]. 朱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361.

[5][6] 崔金枝 "文化传播视野中翻译的异化趋向"[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2:109-111

第6篇: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

关键词 审美音乐 实践音乐 多元 融合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一门课程,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的探索。从古希腊、中世纪的一系列哲学家、教育家对音乐(艺术)的论述探究,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音乐教育哲学的诞生;其走过的路程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音乐这门独特的艺术所潜在的价值的重视。可千百年来人们的探索围绕着:“什么是音乐?什么是音乐的本质?音乐知识又是些什么?音乐的价值又何在?音乐应该如何教学其教学过程又该如何?”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使得音乐这门学科在教育体系、学科体系中处于尴尬的状态,直至今日这些基本问题依旧没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答。

鉴于这些问题与所处的尴尬状态,在20世纪中下叶形成了两大音乐教育哲学观,即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这两大哲学范式的出现提升了音乐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对音乐及音乐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1审美音乐教育哲学

1.1 审美音乐教育的形成、发展及观点

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是在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为统一音乐教育行为与思想的音乐教育哲学。其理论基础来源于18世纪的西方美学,结合了席勒、康德、卡西尔、郎格、杜威等人的研究理论,同时鉴于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需要而提出了这一哲学思想。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音乐听赏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审美经验(音乐经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贝内特・雷默。

在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详细的阐述了其审美教育的观点,他将听赏作为其审美教育的途径,从而实现其获得审美经验的目的。他认为,审美经验具有几个特点(也是其观点的核心内容):“第一,审美经验的特征是它的‘内在性’(intrinsicality),即它是自足的、不带功利目的的、自为的,它不服务于外在的目的。第二,审美经验是‘无涉利害的’(disinterested),它不关注那些实际的、实用的结果,而是保持着一种’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以免卷入那些实际的事物。第三,审美经验是‘投入并作出回应、反馈’(involned,outgoing,responsive),而且是一种情感性的回应。……第四,审美体验是对表现性品质的投入……审美经验的完整态度应该是把艺术品看作表现性形式,而不是一种符号。第五,审美经验总是来自对某些可感知的‘事物’(perceptible ‘thing’)品质的投入……它们必需是表现性的。”从其特点我们可以看到新康德美学理论所认为的“音乐价值就是对音乐纯粹‘美’的静观”,其强调音乐是其自身的、内在的同外界一切相分离的一种完全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同时可以看出他的审美教育理论关注更多的是音乐的形式;“自它诞生之日起,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就带有浓厚的形式主义观点”。虽然在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第三版对“作为形式的音乐”一节中对所谓“形式”进行了澄清说到,“我想提出的是,把形式否定掉会有巨大的风险……形式……是音乐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一个十足的部分”,但其审美音乐教育的教学依旧是将听赏作为主要的途径,这就难免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侧重面会落在音乐的形式之上。另外因其对听赏导致的对形式侧重,使其教学材料的选择也侧重了西方古典音乐,因为其认为适合听赏优秀的、经典的音乐来源于西方古典音乐。

1.2 审美音乐教育的问题与缺陷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审美音乐教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人们对其观点产生了诸多的疑虑,如哲学观念过于宏大、不够集中、实际效果不佳、哲学的真正用途问题、音乐与情感的错误二元论问题、忽略了想象的作用等等。

正如前面所提到审美音乐教育认为音乐的价值是撇开一切的;是一种“静观”、“无关于利害的感知”,就意味着其认定的音乐是一种纯粹的音乐――对历史、社会、文化的排斥,作为一种独立的客体存在。然而随着社会的开放与多元化的发展,人们发现音乐必定是和社会文化精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所提出“音乐就是多元文化的集合,音乐自身就是文化”。在这个多元化、多样性的时代,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要构建的一种全球统一的音乐教育行为与思想的哲学是否是不太现实的。

其次审美音乐教育在其产生之初就以听赏作为最佳的途径与核心,从而忽视音乐的其它形式;其后果是人们缺乏对音乐的创造力,只是被动的接受。同时因其在音乐选择的标准上侧重欧洲古典音乐,而缺乏对其它音乐的包容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在与内在的多元融合使得社会文化与教育问题日趋严峻。

2实践音乐教育哲学

2.1实践音乐教育的形成、发展及观点

随着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人们对其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在20世纪90年代在北美出现的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论为基础的一种音乐教育哲学。其认为“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音乐表演实践丰富学生的音乐经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

1995年,埃里奥特出版了《关于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书,对他所提出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构建。“它对音乐的解读和分析已经不仅仅限于音乐的结构、形式本身,它充分肯定了音乐的社会、文化、语境维度”,同时“它坚持从真实的实践、具体的文化来理解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之多样性”。即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不同于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其更加重视具体音乐活动(过程)的实践意义与价值,因此其侧重音乐教学的表演过程。这一过程即来源于音乐自身的表演形式,同时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文化、家庭、民族环境等等一切外部因素紧密相联。它贯彻音乐是和外界文化语境紧密联系的且呈现多元化的、多样性的,每种音乐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它不仅强调音乐的审美功能,同时也强调其非审美功能,从而获得更加宽广的“音乐经验”,一种从动态的实践音乐课程中获得一种动态的、不确定、不唯一的“音乐经验”。

2.2实践音乐教育的问题与缺陷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从20世纪90年代诞生到现在,其发展的历史非常短暂,注定其体系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覃江梅在其《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谈到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面临的挑战:首先,虽然其承认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但其关注的视角比较狭窄――主要针对美国。因其研究的范围不够广泛,也就隐藏着众多的其它的可能性与差异性。其次,作为一门音乐教育哲学,其研究的重点更多应在音乐教育的范畴上,而不是在音乐哲学上的研究,同时在对真实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关注较少。最后,对自身理论的阐释、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其它学科的融合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3多元与融合的音乐教育哲学

当前学术界对审美音乐教育与实践音乐教育的争论喋喋不休,这推动着音乐教育哲学不断的向其纵深发展。纵观两种音乐教育哲学观点,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步伐,音乐教育也日趋承载着更多的责任,面对着更多需要去面对的问题。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不同历史背景等等诸多的差异性使得世界文化迸发出奇光异彩,呈现着多元化的态势。音乐作为承载文化的一种载体,也不免表现出其多样性的一面,这必然要求音乐教育的发展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脚步。

音乐教育哲学在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下,想要构建一种统一世界音乐标准的哲学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因为不同文化差异而得到不竭的动力,不同文化也迸发出不同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正是这种差异性才让人类不断进而探索,同时也推动着世界文化不停的向前发展。当然音乐也不例外,音乐教育哲学的构建理所当然的也应在自己民族、国度、文化基础上,构建自己独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审美音乐教育与实践音乐教育作为当下主要的两大哲学观念,虽然都坚持着各自的立场,但我们不难看出其相互的影响与融合。正如雷默先生在其《音乐教育的哲学》第三版最后写到“我已经提出,在不确定和信仰体系多样化、有时还相互抵触的时代,我们最好还是采取一种融合的立场,透过表面的不一致,谋求超越似乎的彼此矛盾来探讨价值观达成协调的潜能”。只是说雷默先生作出的“融合”“协调”的构想依旧建立在其世界音乐统一标准的初衷之上,但在这个开放的社会有交流就不免有融合的存在,且文化发展自身就不免会有融合的现实性的一面存在。

埃里奥特提到音乐教育哲学的两个基本前提:“第一,音乐教育的本质取决于音乐的本质。第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取决于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音乐的本质在这不做探究,因为这个问题在千古以来都不曾完全得到阐释,笔者认为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这一点上,无论审美教育观与实践教育观都不否认这一看法。那么对音乐教育过程是侧重“形式”,还是侧重“实践”的看法上,我想不同文化理因产生其不同的侧面,当然其教学过程的侧重就不仅仅限于“形式”、“实践”范畴,更多是以自我文化为主体,从而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过程,同时兼收其它不同文化的精髓。

4结语

笔者认为无论音乐教育哲学如何发展,其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说是永恒的、唯一的,无论如何去实施或构建它们的教育理论体系、教学体系,其都必须回归到教育作为教育人的最终目的上来。那么“社会的人”做为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其构建上也就不可能有一个统一、永久不变的标准,所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思维观念就必定是其不可忽视的范畴。

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在音乐教学哲学研究上做出巨大的贡献,其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尽管其自身存在在历史的局限性,但对我们更深入研究思考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哲学必定也将走向一个多元且融合的道路,正如覃江梅所说:“可以预期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未来是一个开放的未来。”

参考文献

第7篇: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

摘 要: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文化遗产本质上是聚合了传统农业系统、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活态文化遗产,是居住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哈尼族文化历史的演变发展的最佳物证。在哈尼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形成了哈尼梯田独特的文化景观。而在哈尼族特色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中的节庆体育活动,更是哈尼梯田文化传承中最为绚丽的特色符号。因此从保护与传承好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视角出发,研究和发掘哈尼梯田的节庆体育文化特征,不仅可以理解和把握哈尼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也能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原则,保持和加强哈尼梯田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的标准。

关键词:世界遗产视角;哈尼族梯田;节庆体育文化

1.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

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总面积为166平方公里,缓冲区295平方公里,梯田面积大约70平方公里里10余万亩,梯田较为集中的核心景区主要有坝达、多依树、老虎嘴3片区,涉及元阳1镇2乡,18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本文以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的6个村委会:土锅寨村委会、全福庄村委会、麻栗村委会、胜村村委会、多依树村委会、勐品村委会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以实地访谈法为主,包括访问、交谈和询问。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入户访谈,将对节庆体育文化比较了解的元阳县哈尼梯田管理局和各村委会以及哈尼文化传承人,摩匹、咪谷、村寨内领导以及村民等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并围绕遗产区节庆体育文化历史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目的,让受访者就明确的问题进行回答,并记录受访者提供的重要信息,了解遗产区各村寨的节庆文化及节庆体育活动内容。

图1 哈尼梯田遗产区规划图

2.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渊源探析

首先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文化遗产的本质上是聚合了传统农业系统、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活态文化遗产。在此之中,哈尼族是以村寨为地缘单位,作为哈尼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庆体育文化,其社会功能十分突出,是经过漫长历史的演变的。哈尼族节庆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在村寨进行,例如集会、祭祀、歌舞、竞技和游戏都几乎与体育活动相连,体育活动与哈尼村寨村民的居家生活密切相关,并将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悦神祭神与健身补偿功能、民族凝聚与交往功能、竞技功能等融为一体,通过节庆日的方式来展示,演示着哈尼族的文化衍生、发展与延续的民族精神。这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遗产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

2.1哈尼梯田节庆体育文化的渊源

在原始社会时期,哈尼族有过天神崇拜、山神崇拜、寨神崇拜、家神崇拜、水神崇拜等。在对以上各种神灵崇拜的节庆祭祀活动中,出现了今天所见到的摔跤、刀术、射箭、打磨秋、角抵戏、抵肩的竞技体育活动的雏形。经过在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实地调查,根据节庆时间的先后顺序,共有春节(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民族交往加深影响)、昂玛突(祭寨神)、康俄泼(开秧门)、苦扎扎(六月节)、车拾扎(新米节)、扎勒特(十月年)等6个节日。其中,苦扎扎和十月年是哈尼族年关式的最大的综合性的传统节庆活动。

表1 哈尼族重要节庆日及体育项目

节庆名称节庆时间天数

昂玛突每年春耕前3-5天(5天)

康俄泼阴历的1月2-4日(3天)

苦扎扎阴历3月中下旬的属龙属蛇日(1天)

车拾扎农历6月举行(13天)

扎勒特农历7月第二轮属龙日或八月第一轮属龙(1天)

这些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农耕分时特点。如哈尼族鼓舞是哈尼族在传统节日“昂玛突”上跳的一种祭祀舞蹈,鼓舞的舞祭对象是寨神;秋千起源于哈尼族最隆重的祭神、祭天、乞求天神保佑村寨平安的“苦扎扎”宗教祭祀节日的娱神活动,磨秋的秋千代表的是天神降临人间的骑乘“白马”。秋千也会在“年首扎勒特”(十月年)、“昂玛突”(祭寨神)中举行。秋千活动表达的是哈尼人民祈求神灵欢娱、降福祛恶、获得精神安慰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支撑力量;原始的哈尼族武术、摔跤项目作为迎神驱鬼、与鬼怪搏斗、祈求人畜平安的最佳表现形式。正是通过这些节庆的祭祀仪式,把节庆与体育混融成了哈尼族独特的节庆体育文化了。

表2 遗产区哈尼族主要传统节庆开展的体育项目

类型项目

观赏型摔跤、鼓刀表演、射弩、陀螺、打秋千、磨秋、哈尼武术

参与型打秋千、磨秋、车秋、射箭、陀螺、哈尼气功

健身型哈尼武术、鼓舞、踩高跷

娱乐型投石头比赛、钓螃蟹、磨秋、鼓舞、阿驽塔拉手、跳竹竿

休闲型陀螺、射箭、射弩、打弹弓、拌鲁点(掷草包)

探险型撵山、爬山、爬树、角抵戏、斗牛

由于哈尼族因为没有文字,千年来的知识与文化都是以神话、诗歌、故事、歌谣等文学形式,通过“摩匹”师徒口耳相传时代传承。在遗产区内至今还秉承《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这些哈尼古歌来指导梯田的开垦和稻作。遗产区世居的哈尼在生活习俗、传统宗教、节庆活动上都严格保持着原有的方式方法,如节庆日中哈尼族的打陀螺、打磨秋、摔跤、角抵戏、乐作舞、抵肩和跳鼓舞等,就是通过其外显的肢体动作语言表示出来的与人沟通,与人联络感情和结交朋友的特殊性活动,其蕴含着哈尼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特点、情感、意识、精神理念和文化价值,是哈尼族传统节庆文化中具有参与性、休闲性、健身性、文化性的具体表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哈尼族节庆体育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现代体育,如遗产区元阳县的箐口村,目前还保持着最原始的哈尼族体育文化,有着最原始哈尼族建筑的村寨及其广场。它与本民族的节庆仪式、民间风俗、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都带有娱乐性强和群众性参与面广的特点,是哈尼族民族凝聚力自豪感的具体体现。

3.结论

哈尼梯田核心区传统节庆体育活动还保持着原始多样性的姿态,对于红河哈尼梯田各类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全部纳入保护范围,确保文物和习俗、景观与生态的整体保护起到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但随着审遗的成功,从世界的视角来看,遗产区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矛盾共生的产物,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社会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民族交往、交流日益加深,节日文化相互渗透,目前受到汉文化的熏陶,遗产区部分哈尼族村寨逐渐过起了春节和中秋节等节日,好的方面是对哈尼族节庆文化的多样性起到促进作用。不利的方面,在某些特殊事件的影响下导致部分村寨节日体育种类和活动内容的逐渐消失,使遗产区节庆体育文化的丰富多样性面临着逐步流失甚至废弃的问题。因此除政府坚持认真履行《世界遗产公约》以外,保护节庆体育文化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应该统筹规划与管理并重,正真实现文化遗产与开发的“双赢”。(作者单位:红河学院体育学院)

项目来源: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云南沿边哈尼阿卡乡村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研究》编号:QN2014074

参考文献:

[1] 绕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2] 范元昌,何作庆.红河哈尼族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3

[3] 刘坚.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4] 王大琼,角媛梅.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村寨的节庆文化多样性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25(3):101-103

第8篇: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

(一)拓宽思想品德课程资源,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基层学校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若缺少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基层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将成为“无米之炊”。乡土课程资源深深地打上了当地的烙印,给课程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资源支撑,造就了个性化的课程。乡土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课程资源。只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等开发利用,让思想品德课程与生活中存在的资源紧密相连,就能确保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永不枯竭,也就找到了让思想品德课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二)性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突出特征。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和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对家乡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生活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有了深刻感受,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乡之情、爱国之情,也培养了学生注重实践,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学生在情感和认知上产生共鸣,真正实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确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运用乡土资源,创设课堂情境

在讲《世界文化之旅》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向海自然风光”进行导入,当同学们看见丹顶鹤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向海!丹顶鹤!”很自然的导入“小到一个地区,大到一个国家都会有它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些多样的文化特色组成了多元文化的?地球村?,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踏上?世界文化之旅?,领略璀璨迷人的世界风光。”将我县自然景观整合到课堂,使学生倍感亲切,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乡土资源,解决教学重点

在讲《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时,利用县里的民间艺术来阐述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教学重点。我设计了“谈一谈――感受中华文化的特点”这一活动,让学生将课前调查的能体现我县乡土文化的物品进行展示。在这个活动里,有些同学让自己的爷爷奶奶制成木雕作品或剪纸作品,有的将在本县旅游照片拿到了课堂。

四、运用乡土资源,弥补教材局限

在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对我国的影响,我利用我县新修建的“墨宝园”的艺术特征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墨宝园是一座集国内外当代书法名家书法作品碑刻艺术和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于一身的书法主题园林,是充分展现通榆地域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特色的文化园林,是中国第一个大地印章园林景区。从而更验证了中华文化对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个环节里,乡土材料起到了教材所不能比拟的作用

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乡土课资源

乡土课程资源的选择是为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服务的,选用的内容一定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并能帮助理解所学的理论要点。而且要求准确具体,必须是本地区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客观实在,不能把不确切的乡土材料作为讲授观点的论据。例如在讲解“丰富多彩的文化”时,可利用我县傣族、哈尼族、瑶族、彝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情况进行讲解,课前教师布置不同民族的学生分组调查了解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收集节日来历、节日食品、节日?Y仪、节日服装等资料,课中由各民族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民族节日,并尝试说出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就能在相互了解民族节日的同时,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是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由此就很容易理解世界文化为什么丰富多彩了。

六、按照学生接受能力选择乡土课程资源

乡土课程资源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大或过于简单的课程资源,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程度,可能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或只与个别学生进行探讨分析问题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教师可先从学生易于理解的乡土资源入手,再根据学生能力的发展,逐步加大难度。例如在讲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教师可将本县傣族信奉的小乘佛教的基本精神与法律规范联系起来讲解。但对初中生来说,引用高深的佛家经典很难理解,若举一些傣族平常的佛教生活中要求人们行善积德,尊老爱幼,不偷不抢的道德规范,学生就容易理解。

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乡土课程资源

第9篇: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

关键词:碎片化困境;广告设计;发展;研究分析

现代新媒体技术形态的良好有序发展,深刻转变了我国产业的业务活动组织运作方式,诱导了我国现代媒体产业在基础性业务发展路径层面的全新变革。近几年,对新媒体事业领域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分析工作,成为我国现代传播学研究工作领域的主流话题。新媒体技术在我国现代广告设计和广告传播事业领域的引入运用,逐渐成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我国广告传媒产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趋势。从宏观性学理分析的角度展开阐释,我国现代媒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碎片化困境,在一定程度也揭示和彰显了我国现代广告媒体产业在具体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需要引起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人员的广泛密切关注,并且组织开展系统、全面、有效的研究分析。鉴于此,本文将围绕碎片化困境中广告设计的发展展开简要阐释。

1信息碎片化语境的基础理论概述

从现代学术研究活动的具体发展演进路径角度展开研究分析,“碎片化”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历史时期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论述语境之中。遵照世界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学者詹姆逊阐释的相关观点,后现代主义世界文化的主要特征,在于分散化和碎片化,在各类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缺乏连贯性和密切性的实践历史背景之下,通常会诱导现代文化要素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切实感知到一种较为鲜明的拼贴感和生硬感。近几年来,伴随全世界范围内基础性文化理论研究分析工作的系统深入组织开展,“碎片化”概念逐步被引入以社会学、传播学、广告学为代表的多元化学术研究事业领域之中,对于显著提升当前历史发展背景之下基础文化传播实践活动语境描述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助力我国现代文化研究实践工作顺利获取最佳的预期效果,发挥了不容忽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遵照著名学者约翰•拉文阐释的相关观点,“碎片化”是现有的一切具体表现类型的媒体传播技术形态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实践趋向。而从历史演化路径过程的角度分析,现代媒体传媒事业领域“碎片化”语境的产生和发展演化,本身与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成熟具备密切的彼此关联的特征。数字媒体形态是我国现有的信息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媒体传播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组织开展过程中的主要形态和表现形式。在类型多样的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的实践背景之下,我国传统媒体事业发展模式背景之下的基础社会形态表现特征发生了明显且深刻的演化变革,在碎片化阅读模式、碎片化人际交往模式、碎片化营销业务模式、碎片化媒体传播模式、碎片化信息形态,以及碎片化服务模式等多种多样的碎片化现象的大量持续涌现的实践背景之下,我国当代民众的日常化生活实践体验过程,也相应地展现出了鲜明的碎片化基础特征。

2碎片化发展背景之下广告传播产业的基本现状分析

在传统广告业务的经营发展模式遭遇到碎片化媒体发展业务模式的深刻影响、冲击的背景之下,类型多样的传统媒体形式在现代媒体事业发展版图中的主导性和控制性地位逐渐弱化,需要现有的类型多样的传统媒体组织,借由择取和运用形态各异的业务组织开展模式,以不断适应和满足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对各类媒体产业形势提出的具体实践要求,继而确保传统媒体产业主体在全新的历史实践发展背景之下,依然能够保持和拥有良好且稳定的经营发展状态控制目标。随着现代传播活动的碎片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显著,我国传统广告媒介传播模式的市场控制能力呈现出了表征鲜明的逐渐弱化趋势,因而诱导基于新媒体应用技术发展背景之下形成的碎片化广告传播宣传模式,获取了广泛且充分的应用发展空间。类型多样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形成和广泛运用,使得APP软件启动界面和弹窗推送界面逐步成为新媒体技术发展背景下,我国广告传播实践活动中达到传播目的的主要渠道,对我国现代广告设计与传播产业的综合性经营发展路径,造成了明显且深刻的历史性影响和冲击。

3碎片化发展趋势背景下广告产业的经营发展趋势分析

在现有的历史性实践发展背景之下,新媒体应用技术的良好稳定发展尽管诱导我国现代广告设计与广告传输事业领域展示出了鲜明的碎片化发展趋势,同时诱导我国现代媒体广告传输实践活动的综合效率得到明显的改善、提升。在我国现代媒体传输产业组织开展日常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在碎片化特征明显的实践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各广告产业经营主体,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改良、优化企业内部目前运用的广告设计业务活动组织开展模式。要借由对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图文设计模拟技术的运用,不断突破传统广告宣传作品设计业务活动过程中的平面设计局限性思维,要在不断改善提升广告设计作品在具体呈现过程中的动态性和生动性特征的实践背景下,切实保障和支持广告设计艺术作品在具体的媒介传输呈现过程中,能较为顺利地获取预期效果。在新媒体技术发展成熟和碎片化媒介传输模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广告设计和广告企业主体,应当在具体开展广告设计作品的市场投放过程中,积极选取和运用类型多样的技术性实践渠道,在不断提升广告设计作品市场投放活动渠道多元性和针对性的背景下,支持我国现代广告企业在实际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能较为顺利地获取最优化的经济收益。

4结语

针对碎片化困境中广告设计的发展论题,本文选取信息碎片化语境的基础理论概述、碎片化发展背景之下广告传播产业的基本现状分析,以及碎片化发展趋势背景下广告产业的经营发展趋势分析,针对这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人员构筑和提供经验性参考条件。在新媒体产业碎片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直接影响干预条件下,切实做好我国广告产业企业主体的经营战略调整优化工作,对于保障和支持我国广告产业企业组织实现良好优质的经营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咏梅.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如何促进中国广告设计业的发展[J].职业圈,2007(10):192-193.

[2]陈娅鹏.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平面广告设计的交互关系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9):223-224.

[3]劳秀霞,李旭龙.协同创新视角下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150-151.

[4]赵丽丽.中国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231-232.

[5]佘莉.论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