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的建筑材料及特性用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环保;节能;建筑材料;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节能不仅是我国环保及节能政策的要求,还是我国社会经济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建筑而言,建筑材料是基本的物质要素,所以,若想实现建筑的环保节能要求,则需要关注并解决建筑材料的环保节能问题。建筑材料的环保节能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问题,要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资源的消耗。所谓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指的是利用尽量少的资源(包括能源、原材料),并结合工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制造出具有良好应用效果的建筑材料。
1.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
1.1几种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
1.1.1废弃植物纤维
废弃植物纤维属于一种生物资源,不仅具有可再生的特点,还具有多用途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1)农作物秸秆;2)废弃木质材料;3)废弃竹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拥有极为丰富的废弃植物纤维资源。由于兼具多种良好性能,所以,该种材料还有很大的性能潜力可供挖掘。相信在新时期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中,该种材料将占据一席之地[1]。
1.1.2 石膏建材
石膏类建筑材料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石膏在锻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相对较低,仅为水泥的四分之一,石灰的三分之一,所以,在适当的部分采用石膏建材能够大幅降低能源的消耗;2)相较实心砖及混凝土而言,石膏建材在用料方面较为节约;3)石膏建材可以循环利用,在此过程中,没有建筑垃圾的产生;4)石膏建材不仅无毒无害,而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及耐火性。
1.1.3 粉煤灰
燃煤粉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将会产生粉煤灰这种工业废渣,通常火力发电厂是粉煤灰的“制造大户”。近些年来,我国粉煤灰排放量一直处于持续递增的状态。粉煤灰的大量排放带来了诸多问题,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将粉煤灰应用于建筑材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如在制作烧结砖、空心砖或者墙地砖时,可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以减少赫土的用量。另外,粉煤灰也可用于某些陶制制品的生产,这对于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2]。
1.1.4 泡沫玻璃
泡沫玻璃是一种既保温又保冷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环保;2)保温;3)阻燃;4)隔潮;5)吸声。泡沫玻璃的制作原料可以是平板玻璃,也可以是瓶罐玻璃碎块,再加上生产环节没有“三废”的产生,所以,该种产品具有非常明显的环保效益。目前,泡沫玻璃在建筑领域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被用来制作屋面、墙体或者天棚等。
1.1.5 膜材料
建筑用复合膜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透光性好;2)密度小;3)机械强度高;4)耐久;5)防火;6)保温;7)抗紫外线。所以,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中,相关膜材料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根据材质特点,可将建筑用膜材料可分为两大类:1)PTFE类膜材料。在该种膜材料中,树脂含量在百分之九十以上;2)PVC类膜材料。该种膜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其透光率可达百分之二十,即便是双层膜建筑,其透光率也能保持在百分之八左右。由于膜材料的应用,到达建筑内部的透射光将被转化为漫射光,不会产生浓重阴影或者刺眼眩光,为建筑内的各种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还有助于照明用电的大幅降低。另外,膜材料也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除此之外,膜材料还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也不会影响人体健康。膜材料由于具有上述诸多优势,因而获得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3]。
1.1.6 其他环保节能型建材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新型环保节能型建材的开发和应用。在此背景下,一种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问世,其主要成分为以下两种:1)纳米;2)微胶囊化的相变材料。在光催化条件下,纳米能够有效杀死病毒,能够消除挥发性有机物,能够消除无机有害气体,因而,能在不通风的条件下净化室内空气。另外,微胶囊相变材料具有相变特性,能够通过分子结构的转变,进行吸热或者放热,如此一来,大大提高了室内热环境的稳定性,降低了空调系统的开启频率,发挥了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4]。
1.2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1.2.1在墙体及围护结构方面的应用
复合型墙体是最为常见的节能型外墙。为节能型外墙选择建筑材料时,既要考虑建筑材料的储热能力,还应考虑建筑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目前,空心砌块与多孔砖是两种节能效果良好且应用广泛的墙体建材。采用空心砌块构筑墙体时,可向空隙中填加膨胀珍珠岩、散状玻璃棉或散状矿物棉等松散填充绝热保温材料,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墙体的导热系数,还能够有效控制砌块之间的对流换热作用。除此之外,在高压缩空气的帮助下,将玻璃棉(块状或者絮状)吹填到空心砌块墙体的空腔中,并使其密实,也能够发挥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加气混凝土也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环保节能型墙体建材。加气混凝土不仅在生产环节耗能较少,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温节能效果。加气混凝土应用范围较广,既能应用于内外墙体,又能应用于屋面、楼层,还能应用于平坡屋面。无论是民用房屋建筑,还是工业建筑,均可见到加气混凝土的应用。在建筑围护结构的施工中,通常采用那些质轻且高效的保温材料,以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如玻璃棉、岩棉以及泡沫塑料等[5]。
1.2.2在屋顶、地板及门窗方面的应用
为屋顶选择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时,一般选用玻璃棉或者矿物棉毡。上述保温材料能够和装饰贴面一起复合成屋顶天花板,能够有效降低阁楼空间和屋顶天花板之间的导热系数,从而发挥了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6]。
在我国高能耗建筑中,门窗能耗的占比是非常惊人的,甚至高达总能耗的百分之四十,由此可见,做好门窗的环保节能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相较钢门窗、木门窗或者铝合金门窗而言,塑料门窗在隔热性能方面要好的多。另外,在塑料门窗制造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清洁生产技术,因而,制造出来的门窗还具有无毒害、无污染以及无放射性的优点,不仅符合环保及人体健康的相关要求,也符合目前流行的“绿色建材”的概念。所以,塑料门窗被划分到了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行列。
2. 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策略
2.1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随着资源的日益紧张,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发展环保节能型建材的重要内容。作为建材生产企业,不仅要重视资源的节约,也要重视资源的回收利用。目前,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渣以及生活垃圾,针对这一块做好相关的回收利用工作,不仅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减少资源浪费,这正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所提倡的。
2.2充分发掘新材料新技术
充分发掘新材料、新技术,并将它们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是发展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根本所在。护结构的热损耗占据了建筑总能耗中的绝大部分,而墙体又是护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外墙施工时,建议采用内保温施工技术,即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不仅施工方便,而且工期较短,另外,该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检验标准体系也较为完善[7]。
3.结语
发展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大众进行正确宣传和引导,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发展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获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只有如此,我国环保节能型建筑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将环保节能工作落到实处,使建筑真正实现降低造价、节约资源以及环境友好的目的。在新时期,发展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峰. 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现状及趋势分析[J]. 商品与质量. 2010(S4).
[2] 于贵宝. 建筑与装饰工程环保节能材料的技术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21).
[3] 苑晨丹. 浅析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与发展[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4] 王济民. 节能型建筑的推广应用的重要性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8).
[5] 王光炎. 节能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J]. 城市住宅. 2011(06).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裂缝;成因;预防措施
引言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骨料、水及化学外添加剂按照适当比例搅拌而成的混合脆性材料,与钢筋有着较为相近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和良好的粘结力,两者相结合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塑性收缩、温度变化、沉降、受荷等原因的影响而产生的裂缝,对于裂缝的产生若不加以控制,会进一步引起钢筋的腐蚀,降低结构的承载力、抗渗及抗冻性,进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类型及主要部位 1.1 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主要发生在混凝土初凝阶段及初始硬化阶段,由于混凝土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使混凝土表面出现了不连贯、不规则、深度较浅的裂缝现象。这部分收缩主要包括塑性收缩、碳化收缩、干缩和自身收缩。产生这种收缩的部位常见于新浇筑混凝土的基础、墙、梁、板以及暴露于干燥空气中的混凝土构件上表面。在干热及较大风力影响的天气情况下,这种现象的裂缝尤为显著。 1.2 沉降裂缝
沉降裂缝主要发生在混凝土结构主体成型初期阶段及其以后使用的前期阶段,由于混凝土建筑结构主体自重较大,而地基土往往存在土质不均匀、松软不实的现象,或者由于相邻建筑物自重差别较大,使混凝土构件沉降不均匀出现贯穿裂缝,在沉降趋于稳定后,裂缝发展逐渐停止。这部分裂缝多出现于基础、墙、梁、板上表面钢筋通长方向或裙房与主楼相接部位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处。 1.3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主要发生在混凝土硬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混凝土中的水泥硬化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大量的水化热在混凝土内部聚集不易挥发,内部温度的升高使混凝土表面形成拉应力。在混凝土构件成型后,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较快,体积收缩较大,内部湿度变化小,体积收缩小,使其内部出现拉应力引起表面收缩。温度裂缝一般出现在平行于较大尺寸基础、墙、梁、板构件的短边方向。其形状多为纵横交错,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早强水泥的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的过程中,这种裂缝出现较多。
1.4 荷载裂缝
混凝土构件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荷载作用引起的直接应力超过的混凝土的抗拉应力,在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形成裂缝。这部分裂缝出现后,使得内部钢筋直接暴露于空气中,钢筋的锈蚀使得裂缝进一步发展,降低了构件的承载力,使结构的安全性出现隐患。这部分裂缝多出现在柱、梁、板等受力构件承受荷载作用较大的部位。
2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设计原因
不合理的设计简化模型;设计过程中漏输荷载;对于结构薄弱部位构造钢筋配置不足;对于施工时易受践踏部位钢筋强度等级设计不合理,致使钢筋塌陷,保护层变大;楼板开洞部位未设置板边附加钢筋;对于大尺寸建筑未设置伸缩缝;裙房与主楼之间未设置后浇带等。
2.2 材料自身原因
混凝土作为一种人造脆性材料,在其配置和浇筑过程中,组成混凝土细骨料和粗骨料及外加剂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成形质量及强度。材料不当的主要原因有:水泥的水化热过、高安定性不符合指标;砂石中泥土和其他杂物含量较大;砂的级配不连续;外加剂的使用不合理;骨料中碱性骨料含量较多等。
2.3 施工原因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施工进度及计划安排不合理;模板支护工程不合理,模板刚度不足;商品混凝土运输过程时间较长使混凝土塌落度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过长;浇筑过程中振捣不足;养护时间不足或者养护过程太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降温不够;泵送混凝土过量用水或者水泥;施工缝位置不当等。
2.4 荷载原因
在混凝土未达到充分强度而提前受荷;使用过程中堆积荷载过大;局部集中荷载过大;使用过程中的短期或者长期超载;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受到高温、冲击或者振动及反复荷载的作用等。
3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及预防措施
3.1 设计方面的措施
严格按照规范条文控制荷载,优化设计计算模型,合理优化荷载,不漏输荷载,并尽量简化为均布荷载,使结构受力均匀合理;注意加强薄弱部位的钢筋配置,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因素的影响合理选择钢筋级配;对于温度变化明显的屋面板配置温度收缩钢筋;在配筋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板钢筋配置中尽量使用小直径小间距钢筋;注重设置后浇带、伸缩缝等以控制减少裂缝的出现;在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上还可以通过加大构件截面尺寸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通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措施。
3.2材料方面的措施
选用合格的建筑材料是保证结构安全性的重要一环。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还应考虑其具有一定的抗裂功能。对于细骨料来说,应当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减少粗骨料中泥沙以及含碱性集料等有害杂质的含量;采用合理级配的砂;采用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添加减水剂减少水的用量;用粉煤灰替代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同时可以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纤维材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抗拉抗裂性能,以减少裂缝的出现及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在钢筋表面涂抹环氧树脂的方法来减少由于裂缝出现给钢筋造成的锈蚀。
3.3施工方面的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避免在恶劣环境下的施工;对于模板的支护工程要保证模板的刚度;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以减少相邻建筑物由于荷载差而引起的沉降裂缝;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对于钢筋的绑扎要注意其保护层和钢筋间距的准确性;在商品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浇筑过程中要振捣均匀密实;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要通过一定措施降低其水化热来减少裂缝的出现;对于浇筑的混凝土构件要有足够的养护时间和合理的养护温度湿度,避免由于温度突变引起的温度裂缝。
3.4荷载方面的措施
由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低,提前受载易使构件产生开裂,因此要避免混凝土在未达到设计强度前过早受荷;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堆积荷载过大,并严禁改变结构的用途;避免由于振动使结构构件反复受荷。
4结语
带裂缝工作是大多数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独有的特性,裂缝宽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但如果不通过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任裂缝自由发展,就会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带来隐患。通过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来看,避免和减少裂缝的出现和发展是需要设计、施工、管理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通过采用有效的措施就可以控制减少裂缝的出现,为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美观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GB5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赵顺波.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程序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对建筑预结算最终结果进行确定的过程就是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中,选用合理的审核方法,按照规定的审核程序,依从审核要点,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的审核有效性,是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以及项目利润的重要环节。因此,工程造价的预结算人员应该根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现状以及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选用合理有效的预结算审核方法并且根据规定的审核程序,对项目的预结算进行审核。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预结算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对于审核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审核人员细心程度的一种考验。在实际审核过程中有许多不定的状况出现,例如:(1)由于一些新技术与新型材料的出现,使得定额换算出现了实时的变化;提供数据的不及时不准确造成换算定额不合理现象的出现;(2)在建筑施工进程中,以及各种因素的不断变化,使计算的难度增大,容易造成计算错误的出现;(3)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较大的利益,在预结算过程中故意增加建筑材料的价格,并对工程量进行重复计算,进而加大工程造价。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快速有序的发展,因此需要更加专业的审核制度对其加以限制,同时也需要审核人员采用合理的审核方法以及合理的审核程序对其加以限制。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方法。
针对项目的特性,根据合同、招投标资料及设计图纸,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勘察现场,对竣工资料中的工程量和单价进行详细审核。对于变更签证资料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核实后,提出工程结算审核发现的问题,发表审核意见,出具定案表和审核结论。
2.1、全面综合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与图纸预算的应用过程大体相同。它具有全面审核、效果清晰明朗、所审核过的工程预结算质量比较高、差错比较少的特点,但是全面审核的方法要进行大量的人工劳动,花费时间太长,并且这种劳动需要不断的重复进行。因此,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这种审核方法是不可取的。这种审核方法主要用于一些设计内容不多、工艺不复杂的工程,或者在编制工程预结算的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方法。另外,有些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也常采用这种方法。
2.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的方法主要是对工程预决算中的重点工程进行审核,它的审核范围与全面综合的审核方法有明显的差异。它主要涉及施工工程量较大,造价较高和容易发生差错的项目进行重点审核。依据建筑的结构类型分析审核的要点,如为框架结构,则钢筋和混凝土的量一定大,则首先予以审核。依此类推,砖混结构应重点审核砖砌体工程量和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砖墙金属屋架的单层建筑应重点审核砖砌体工程量和金属结构工程量等等。对于有地下室的工程,土方工程造价比较高应重点审核。此外造价比较高的其他分部分项工程也应重点审核。而对其他占投资比例较小的分项工程,如零星项目(雨篷、散水、坡道、垃圾箱)等,审核时可以忽略。另外,对工程的各项费用也应进行重点审核,因为对于不同的施工企业,不同的工程,有关部门规定了不同的工程费用项目、费用标准及它们的计算方法,应根据本地区各项费用的计费基础及其费率标准或有关文件规定认真进行重点审核。重点审核法的优势在于没有多余的重复工作,只审核重点工程,工作量相对较少,花费时间相对较少等方面,在实际审核过程中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在审核过程中,假如发现的问题较多,应扩大审核范围,如有必要需进行全面审核。
2.3、经验审核法。
经验审核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前的审核经验,对审核易错的部分进行审核,并且重点针对这些易错点的项目进行审核。如某学校新建一幢实验楼,根据以往经验在审核过程中发现墙体中圈梁、过梁、构造柱所占体积在砌体工程量中均未扣除;钢筋计算未扣除保护层的厚度且重复计算钢筋的损耗量。土壤未按设计时的实际类别,套价时选用较高的土壤类别进行套取;挖土深度也未按实际挖土深度,而是选用较深的定额子目。经审核以上几项减了近三十万元。此外,对一些初学者容易犯的审核错误,例如审核中完全只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进行审核,就偏离了实际工程。而经验审核法就可以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经验,帮助他们在保证审核准确性的前提下能够更加高效快速的审核。
2.4、对比审核法。
除了上述的几种审核方法之外,对比审核法也被经常使用。其就是在一个相同的地方,利用与审核对象或者项目相同的审核标准,对审核对象的结构用途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审核与整理。最后再与所要审核的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产生量价不同的原因。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分解项目指标法,双方造价差异对比法,以及工程投资分布比例法等。
2.5、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预算审核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将建筑工程的实际规模与文件中的要求与规定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将实际工程量与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快的发现决算中所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
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程序。
审核程序分为:审核准备阶段、审核实施阶段、审核完成阶段。审核准备阶段主要了解被审核项目的基本情况,确定项目审核负责人及审核人员,通知建设单位提供审核所需资料,制定项目审核计划。审核实施阶段是查阅并熟悉有关项目的审核依据,现场踏勘,对资料核查、分析、汇总;与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沟通,重要证据书面取证;形成初审意见,复核后,做出审核结论;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并由项目建设单位在审核结论书上签署意见。审核完成阶段主要是出具审核报告,审计报告经审计组长审核后,送达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被审计单位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行核实,并作出说明,必要时应当修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的审计报告应当予以保留。整理审核工作底稿、附件和有关资料,将完整的项目审核资料交委托方。
3.1、首先是工程量审核。
主要是对建筑工程的全部施工量进行查核。在审核过程中,主要有正误差与负误差两种造价错误。产生工程量正误差的原因是土方的实际开挖度小于设计度,但是在工程预决算中仍然按照施工图纸上的比例进行实际计算。而产生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全部按照施工图纸的尺寸进行预决算,但是这样的预结算往往与实际状况不相符合。因此这种理论与实际的偏差是审核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
3.2、再次是定额选套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