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科学的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探究教学;课堂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96
高中学习,知识量大,在教学质量、升学压力的双重重压下,满堂灌成为我们传统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满堂灌是知识的输出,较少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也难以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罗杰斯很注重课堂的探究性气氛,并且认为教师对课堂探究性气氛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效的环境将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些什么以及他怎么做。”教师应该把探究性学习的课堂环境营造成一个开放的环境,并将这一种学习环境扩展到校园、社区以及社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是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一、探究性英语课堂的计划和步骤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对探究性学习的课堂制定出周全的探究计划,并且预先推测和安排本节课要进行探究的问题。任何探究都要从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出发,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不然结果适得其反。例如在上必修2 Unit4,“Wildlife protection”这一课题时,教师要让学生做一个有关“Wildlife protection”的英文报告。这样探究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可以与课文知识、语法句型重点紧密联系。备课时教师可以定出以下计划和步骤:
1. 备筹划。一开始教师就应在备课时将已经灭绝的动物,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在相关的图书报刊资料和网上进行搜索,并对此进行选择和收集,做好相关记录,为后面将要进行的英语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在作好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计划的同时,也可以要求学生做本次探究学习的计划,预习本课内容。最后由全班同学,联合生物学科的教师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以及相关部门作出最佳方案。探究计划一旦定下后,为保证英语探究学习的连续性、完整性,不要轻易改动。当然在课堂的具体活动中,若遇到特殊的情况,可以灵活主动地加以转换,以适应不同需求。
2. 备语言。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该文中的新词汇和新句型的学习,掌握课文中的语言重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以及采取的措施的了解程度,对接下来课堂活动中可能用到的英语知识进行引导,并积极探询并帮助学生解决在濒危动物和它们保护方面的问题,并对学生在做自我筹划中遇到的困难做必要的帮助。
3. 备学生。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被关注的需要。英语的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之所需,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位学生,给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分配恰当的探究工作,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不是让他们一直跟着教师的指令转,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将知识用自己的探究性的方式连接起来――“在动中学”。
二、探究性英语课堂的愉悦和紧张
探究性教学的理念并不力求学生整堂课处于愉快和喜悦的心理状态,适度地创造出课堂中的学习竞争机会,使学生既愉悦又富有紧张竞争意识中,完成一堂精心设计的探究课程。这样学生对教师所设置的竞争性问题,能做到积极配合协作,愿意与小组成员分享探究性学习资源,同时又争取在对抗的紧张气氛里,力克群雄,但却又能共同进步。
罗杰斯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活动,移情就是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把自己的情感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师如果较好的利用自己的趣闻、幽默细胞和阳光般的微笑移情的话,就会格外有力地增添课堂的气氛,让轻松、愉悦的气氛充满整个课堂,英语学习应该是学生充满乐趣的自然生活,英语课堂活动应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每个学生根据个人特点愉快地、主动地学习。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学科,新课程的教学就是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力求营造轻松而不松弛、紧张而不压抑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储备知识和生活体验,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学,在激情和智慧的碰撞中,获取知识,并获得情感上的熏陶,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获得比传统课堂更好的效果。
三、探究性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学习模式单一古板,而探究性学习提倡不拘小节,它可以是积极的师生互动、生师互动或生生互动;它可以是随意地摆设适合探究性活动的课桌椅;它可以是对一个问题不求全唯一性的答案;它可以是人人皆可成为教学的主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它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教学资源的最优化模式。
同时,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的课堂并不是仅仅指教室里的课堂教授。这是一个大的课堂环境的布置,让学生走出传统的课堂概念。把社会这个大课堂也容纳进来,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把这样的大课堂布置好呢?
首先,要把原先硬性、静态的课堂内容拓展为软性、发展性、延续性、动态性的课堂资源。教师在追求最优化的校内课堂条件的同时,也要把眼光投向校外,充分使用大量社会资源。比如,有人说:某个城是移动的英语词典,处处留心皆英语,社区机构、文化设施、自然景观、社会变迁、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材料的英语介绍都是鲜活的课程资料,若能充分使用,其价值非同一般。
四、探究性英语课堂的主题任务
探究学习可以分为定向探究和自由探究(靳玉乐,2002)。定向探究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探究活动,自由探究指学生自主地寻找答案的探究。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教学理念,探究性英语课堂的教学主题任务多采用定向探究。定向探究要求教师设计探究活动,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步骤进行探究,即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探究性主题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提供不同量、不同难度的主题任务,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概念,培养技能。
案例:主题任务
根据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教师可以在教学方面设计以下探究性任务型教学活动。
任务一:
1. 课前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类别,以上网查询、参阅书籍等方式收集整理中国或世界濒危野生动物的相关资料。例如:endangered animals on land/in water,并用表格总结信息:
2. 课上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分享交流所收集到的濒危动物资料,例如:
(1)四人小组活动:每个同学依次描述自己搜集到的某个动物的特征、习性、所面临的问题等,其他同学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动物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一个简单汇报。教师可以根据时间选3-6组进行汇报。
(2)如果有学生收集到了动物的照片、图片,可以让这些学生在小组内或到讲台上展示,并用英语进行简单讲解。其他学生还可以向作汇报的学生提问,以互动的形式共同了解濒危动物的习性、处境等。
其他任务型活动:
活动一:以大组为单位,每名成员都要参与。活动的主题是“Daisy保护野生动物的故事”,第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画一幅画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然后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也画一幅画并配以文字说明,然后传给第三个人,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名学生完成。要求图画能连续成一个完整的情节,文字说明能连续一个完整的故事。最后,由大组选出代表在班上一边展示图画,一边讲述故事。
活动二:在班上开展题为I have a dream的表演比赛,主题要紧扣野生动物保护。
五、探究性英语课堂的作业设置
完整的探究性英语教学活动自然包括课外作业这一代表成果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中,这种作业是多用英语的形式表现的,方式可以是由小组讨论完成的,或者是学生个体进行自由观察、分析、阅读、写作等步骤而得出自己的探究结果。作业可以采用学生自己制作的有趣、新颖的形式,也可以用电脑中Power point体现,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只起指导作用,但不作为主导因素介入。
下文附上课外作业的一个教学案例:
作业内容:结合本单元必修4 Unit 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的内容策划2009年“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的主题,并通过探究性地设计一个海报,要求突出策划主题,说明其目的和原因,要求英文表述。
作业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应认真确定海报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步骤,并提出明确的主题。完成形式自由,可以根据个人分工独立完成后在小组汇总,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小组合作探究的同学可以根据特长进行分工,如擅长网络的可以在网络上查询资料,擅长英语的可以完成成文的英语表述等。教师在学生完成的作业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但不包办,同时多对学生进行勉励和赞美。
作业步骤:
1. 任务背景:“世界粮食日”为宣传主题――关注世界农业和粮食生产形势严峻性。
2. 探究性活动:通过图书或者网络,搜集与活动有关的背景资料以及本年度世界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对现有的材料进行探究性的整理、分析、概括和分类,完成资料的筛选,并整理成文,用英文表述出来(或可制成影视或有声资料)。
3. 展示探究性成果:诠释其海报精彩之处,展示探究性最终成果。
作业评价:由全体学生参评并且选出新颖、切题、合理和科学的探究性策划主题。
反思:灵活自由的探究合作方式,愉快的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氛围中,出色的完成了作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这种方式,让学生投入富于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性学习。
众所周知,著名的探究型教师奥基夫(Tim O keefe),经过长时间的探究教学实践后,在谈及探究及学习时说道:“告诉我,我忘记;教给我,我记得;我参与,我理解。”可见,正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参与和理解”――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现价值,技能得以深化,精神得以升华。总之,在某种意义上,英语探究性课堂是一个开放、自主、民主、平等、创新的战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勒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1. 指标体系
利用CiteSpace对以往研究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发现,与课堂学习环境共现的关键词有“教师支持”、“合作学习”、“课堂参与”、“生生互动”、“信息化环境”、“多媒体”等。鉴于此,本文将课堂学习环境划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其中主观环境包括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客观环境包括时空环境、设施环境和自然环境,如表1所示。
2. 调查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指标体系设计了封闭式问卷,共18道题。在调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北京市中学生物理课堂学习环境的现状,以及不同年级、学校之间的差异性,笔者分别选取了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北京市第一中学和北京市第九中学4所中学,兼顾初、高中,示范校、非示范校,完成有效问卷309份。最后,采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为了检测问卷的信度,我们将三级指标平均分输人到SPSS中,发现Cronhach's Alpha值为0.793 ,说明本次调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研究的指标体系细分为6个维度,每个维度对应3道题。为精确量化结果,采用五点法依沙对“不符合”、“不太符合”、“不大确定”、“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按1-5分赋值进行统计分析。将杉验值设定为4,对三级指标进行单个样本t检验,得到表2。
由表2可知,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纤环境、时空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Sig值均小于0.05,说明各个学校在主观环境与客观环境中的H;空环境、自然环境方面做得比较到位,相较而言,设施环境还有待改善。可见,当前课堂设施质量轰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环境的一大因素.
3. 北京市初、高中物理课堂学习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课程的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运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手绘效果图技法》课程创新思维教学模式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软件3DMAX课程教学探讨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3ds Max效果图制作》课程教学 浅谈计算机辅助设计教育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手绘快速表现课程教学的思考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运用 关于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环境设计专业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教学探讨 高职环艺设计专业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在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初探 浅谈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计算机绘图软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CAD课程教学探析 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手绘表现技法教学的探讨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和物理渲染软件MaxwellHYPERLINK""各有特色,其中ArtlantisHYPERLINK""侧重于室外环境的高精度快速渲染,而MaxwellHYPERLINK""则利用新算法能够完美模拟真实物体的物理特性,在这些方面都是传统渲染软件VRAY所无法做到的,所以说在恰当的领域运用恰当的软件能够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这种多软件结合的制图方式时代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我们作为高校教师应当教给学生的。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当中往往缺少对此类新软件的教学引导,而简单的将计算机效果图表现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界定为3DMAX和VRAY的结合。因此我们需要拓宽视野,把课堂教学重点不仅仅放在单一软件上,而是要针对专业课程的安排,多角度,多层次引入各类软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提高他们对软件操作的能力和制作水平。
2.3 引入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应用能力
计算机效果图表现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对每一个参数和命令的更改都会反映在最终的表现效果上,参数搭配是否合理是决定最终效果好坏的关键,而是否能够根据不同场景灵活巧妙的调整参数则是体现制图者水平的重要标准。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现实情况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对操作方法进行逐一讲解,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一步步完成学习,很少涉及自主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当然可以制作出效果出众的表现图,而且在基础教学阶段这种教学方法是必要的,但是进入到高级技巧的教学部分,这种方式就显得过于死板,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主动性不高,单单跟随老师的指导其实是在不断地重复和临摹,不了解参数内在的含义和调节的思路,一旦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就会变得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必须要引入启发式教学方式,并辅以实际项目为实例,在教学过程中以启发、提问、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独立完成作品的制作,这样不仅仅会使他们得到成就感,更能大大提高他们独立进行方案创作的能力。
关键词:高等环境化学;教材;内容;大纲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202-02
一、前言
《高等环境化学》是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点的学位课程,目前尚无一本统编教材,在教学过程主要是参考著名的教材和专著:叶常明等主编的《21世纪的环境化学》[1],戴树桂主编的《环境化学进展》[2],唐孝炎,张远航,邵编《大气环境化学》[3]等,选取其中部分内容进行讲授。因此有必要编著一本适合农林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高等环境化学》教材,并体现教材编写组的最新教改成果,这样将有助于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建设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
二、教材建设内容
1.教学内容的确立。《高等环境化学》的教学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文献阅读工作,借鉴了国内外同行在该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撰写了大纲的初稿,并在不同级别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修订会上进行讨论,集思广益,从课程目的、教学内容、授课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而确定了该门课程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张锡辉著,《高等环境化学与微生物原理及应用》[4]中的1~4章”、“叶常明等主编的《21世纪的环境化学》[1]中的3.2~3.4,4.2、4.4节”、“陈景文等编著的《环境化学》[5]中的6~7章”等内容作为适合环境类专业的“高等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结构、性质以及水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方面”的教学内容。选取唐孝炎等编写的《大气环境化学》[3]中的第3、4、7章作为大气环境化学授课内容。根据高等环境化学内容的特点,建设其教学辅助资源,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扩大他们的科研视野。
2.教材编写大纲。《高等环境化学》立足于应用现代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领域的新知识,对环境污染物的性质、行为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主要应用现代结构理论(宏观结构、几何连接结构、轨道电子构型、综合光谱结构和量子化学结构等几个层次)在解析环境污染物的性质、存在、迁移、转化、毒理效应等领域的应用过程和特点。同时注重环境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污染生态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典型成果。
其大纲内容主要包括:污染物的结构、性质与环境毒理学(结构与基本性质、传质迁移过程、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进展,包括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水污染化学大气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污染生态化学)
主要大纲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污染物的结构、性质
第一章 污染物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第二章 污染物传质迁移过程
第二部分:环境毒理学
第三章 污染物结构与环境毒理学
第三部分:环境化学进展
第四章 水污染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第五章 大气污染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 土壤污染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第七章 污染生态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3.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在教材建设的同时,按照目前授课情况先后建设该课程的讲义、多媒体课件、难点、疑点解析、最新研究进展内容、经典高水平研究成果进展以及图表和图片库、期刊杂志、专著文章等。充实教学内容,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发挥作用
三、教学过程探讨
高等环境化学的讲授内容涉及环境化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最新进展。在课堂教学方面,依据“污染物的结构、性质方面”的化学理论较为深入、公式较多的情况,一方面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清楚这些基本的原理,同时给他们介绍应用这些原理研究相关科学问题的实例,尤其是授课老师在这方面的成果,让同学掌握这些基本原理的应用方法与途径。在“环境毒理学”与“环境化学进展”教学过程中采用“核心知识块结合关键知识点”的教学结构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同时,又将这相关内容关联讲授,做到承上启下,知识学习具有连贯性。依据“水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方面综述内容较多的情况,通过课堂的细致讲授,并辅助给同学介绍相关的英文文献,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别人的综合出的研究成果,而是要求同学们探讨这些成果是如何得出的,在这个综述索源的过程中让同学们熟悉和体会综述性结论的获取过程,注重科研思维的灌输。
除此之外,通过课堂提问、讨论、文献解析等多种形式来调节课堂气氛,并有针对性的让学生了解在相关领域里头的一些轶闻趣事,增加趣味性,最终实现课堂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组编.叶常明,王春霞,金龙珠,主编.21世纪的环境化学[M].科学出版社,2004.
[2]戴树桂.环境化学进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与应用化学出版中心),2005.
[3]唐孝炎,张远航,邵敏.大气环境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设计成果;市场化
一、学生设计成果市场价值转化研究现状
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在校学生设计作品市场化并进行价值转化的具体内涵是指将在校生的设计作品通过一定的企业和网络平台,流入终端,最终将其推向市场消费群体,并产生相应的价值,以满足市场消费者在商品生产技术同质化的大环境下,对高水准创意设计作品的迫切渴望及需求。尽管目前国内设置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多,也有部分高校通过毕业创作展、专业比赛、专利技术保护等方式将学生作品推向企业,通过市场转化为价值产品,但仍就缺乏对相关重要环节进行系统的管理与构建。学生设计作品市场价值转换在国外已发展较为成熟,应时代进步的需求,对我国高校环境设计在校生设计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研究势在必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价值导向,为高校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环境设计产业经济良性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设计成果市场价值转化的研究意义
基于在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作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的研究内容,为高校引入了市场化研究内容,深入探索了高校与市场衔接的有效途径;于企业而言,高校向市场推送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创作成果,反哺于市场,为企业争取市场竞争的优势,创造经济收益。企业经济快速增长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有序,最终形成经济发展链的良性循环。
三、学生设计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方法
1.设计作品选题紧扣市场,强化校内实训基地服务能力,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完成孵化成果的创业转化首先,设计选题及作品核心技术应紧扣市场需求。选题应具有社会实用性,抓住产品的核心功能研发,紧扣市场经济价值需求,找准作品市场化切入点,深入挖掘专业设计技术潜能,为创作成果市场化提供保证。其次,提高校内实训基地服务能力。以校内“项目化教学”方式转化课堂教学成果,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层次化建设,强化学生实训能力,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完成相关设计项目实训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达到提升校内实训基地服务的能力。再次,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设计选题紧扣市场需求与校内实训基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创业实践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在校学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并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国家及国际专业竞赛,不断提升学生的项目孵化能力,最终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孵化项目的成果市场价值转化工作,促成学生设计作品落地,以期和社会管理部门的应用、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创业就业相结合,更好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服务。2.优化校企结合项目运作方式,完成项目成果的合作转化首先,打造“校内外专家资源库”。吸纳相关企业高级管理及设计人才,邀请企业优秀设计师及高级工程师正式进入大学课堂,定期承担部分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参与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骨干教师进入企业挂职,并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参与操作工程实践,以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其次,引入“企业招标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合作模式。以“校内外专家资源库”为技术辅助,学生主动承接相关项目为核心力量,开渠引水,将学生创作成果以项目化方式输入企业,开辟校企合作的多元化发展,达到专业学生设计成果市场化的目的。再次,构建系统的“成果项目化”过程中市场转化评价体系。按照项目的具体级别、实施过程的难易程度及提交成果的质量来制定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分值赋予及评价内涵,真正地做到科学构建、有效评价、结论公正、参考有效,从而完善设计成果市场转化及价值评价的系统研究。3.增强学生专利的市场化能力,完成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首先,建立“专利成果管理办公室”,主动寻找需要校企合作研发产品的企业,以研发核心内容为主导,鼓励有能力的学生主持或参与相关产品的开发及专利申请,以“走出去”的方式,开发专利项目并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发挥管理办公室的能动性,引入学生专利市场化机制。其次,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技术展会及专利技术新产品展览会、洽谈会、交易会等技术交易活动,并在各类技术交易活动中和推广相关技术,吸引相关企业参与在校生专利转化为市场产品或技术的活动,为将学生专利成果转化为市场有效产品提供途径。4.搭建学生主体与消费客体设计活动的网络转化服务平台,完成学生设计成果的线上转化首先,开辟网络创客平台,建设校内环境设计专业门户网站,搭建在校生参与的项目化成果及课堂创作成果的展示平台,面向社会各层次消费群体,打开网络宣传渠道,增加学生设计成果市场化机会。其次,以环境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前提,成立室内设计工作组、家具产品设计工作组、展示设计工作组及景观设计工作组,并以专业小组为单位,建立网络设计工作室,承接网络项目。将社会消费群体实际需求引入专业化设计工作室,因地制宜地分类客户群体,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项目,为在校生设计成果的顺利转化为市场产品并价值化提供最大程度的专业与技术保证。
四、结论
通过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成果市场化并产生经济价值,使其深刻的感受到设计作品本身的创作魅力及其带来的市场价值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再创作的动力,使其创作初衷来源于市场,并最终服务于市场,成为市场创新产品的主导力量,达到利用作品使自己走向社会、融入市场,这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最终目标,也是优秀的高校创作产品走向市场、实现价值、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注重设计、尊重原创、走向市场、价值转化将是目前快速发展中的优秀企业与高校共同的发展意愿与最终目标。科学的市场化推进途径及价值转化方法,辅以有效的价值评价体系及运营保证措施,必将展现出其潜在的市场优势与发展前景。高校的学生设计作品与企业市场更好的融合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市场接轨、与企业联姻、寻求网络平台发展之道才是更好发展的强心针,并为社会经济发展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与魅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马平 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档案学;生态学;档案生态研究;述评;展望
20世纪90年代末,档案界开始关切档案生态研究,尝试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档案系列问题,初步提出了相关命题,开了档案生态研究的先河,为后期档案生态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今天,生态学普遍应用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成果凸显。在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利用生态学理论分析专业问题也不再陌生,相关概念如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及档案生态、档案信息生态系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被不断提及并被学术界持续关注,同时,国家各层次相关社科基金也纷纷为此研究立项,支持学术界持续、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为此,本文将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梳理并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档案生态研究发轫
单纯从生态学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观之,环境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引入生态学理论的重要基点。正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环境问题、地区环境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学思想也恰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由此,环保问题、生态安全问题、转基因问题、物种问题等,成为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相关的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相关的交叉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的交叉成果琳琅满目。档案界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在信息生态的关注中开始关注并研究档案生态问题,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档案文化生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研究命题,为档案生态研究开了先河。
1.1生态研究及其应用。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英语ecology是由希腊语词汇“Οικοθ”(居住在同一家庭中的人)和“Λογοθ”(学科)组成,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的学科”,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态学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研究对象与领域不断拓展,相关分支学科不断涌现。[2]生态学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变化,尤其是随着全球人口猛增,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不断凸显,促使当今生态学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以人类为研究主体,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发展到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因此,生态学的定义应当反映这种变化,把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在内。为此,在集成众多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邹冬生、高志强认为,当今生态学可以定义为:生态学是从系统的高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其中的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3]曹凑贵认为,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生态问题成为全球问题之一,生态学也从诞生时的生物学范畴衍生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尤其是在政治学与经济学领域,生态学的应用可谓百花齐放,各类成果不胜枚举。笔者认为,生态学由自然科学进入人文社会科学,最大的功效是为人文社科提供了思维导图,使人们尝试运用生态学理论从观察自然界转移到观察社会生活,如企业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文化生态等。其中,生态位理论尤为明显,生态位概念揭示的是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规律,该理论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析工具。[5]
1.2档案生态研究。档案生态问题,不言而喻,正是借用生态学理论和思想,参考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积极地将生态思想引入档案学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研究,根本目的,是在拓展档案学研究视野基础上,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或者是提供思维导图。而如何去实现,如何去选择生态学的理论,怎样使得生态理论和思想与档案研究之间取得关联等,这便是档案研究者、档案从业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直接问题。随着生态学知识在图书情报档案界的应用,除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研究外,档案生态研究也业已初步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果。据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档案+生态”为关键词,以“题名”为限定条件进行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其中,有关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研究最能体现档案生态研究之思想,不仅积极引用借鉴生态学知识思考档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理念,为学术界认识和研究档案问题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在目前有关档案生态研究的文献中,明确提出“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有3篇,分别为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 [6]及葛翠玲的《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7] ,其中,薛春刚一文[8]对档案信息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界定:它是指以实现档案信息的产生、积聚、传递、开发、利用等为目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秩序的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有人、信息、设备及指导其运行的档案学术理论等。并指出,理想的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应该是平衡的、稳定的系统,是“人造系统”、“开放系统”以及“动态系统”,突出强调人、信息传递、环境变换在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中的表现。
目前,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在学术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之一。借鉴生态学知识开展专业研究,不仅适用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传统人文社会学科,也同样适用于新兴社会学科。尽管档案生态研究业已开展了初步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档案生态研究仍然处于起步状态,但研究的问题深度不够,成果不多,有关专著更是鲜见。为此,笔者以为,摆在档案生态研究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进一步推动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展,使得档案生态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同时得到提高,即有更多的人参与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成果体现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问题驱动档案生态研究。
2档案生态研究现状
通过“档案生态研究发轫”的论述,我们对档案生态研究的主题有了基本把握,也对档案生态研究的前因后果有了初步认识,为今后档案生态研究提供了参照。接下来,笔者将以传统文献综述的方式详细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为档案生态研究的未来提供系统的文献梳理和问题导向。
2.1文献回顾。档案作为社会存在一分子,档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与生态有自然的内在关联,实际上,我们从传统档案管理实践来看,作为档案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档案保护”问题,其实,涉及诸多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生物学知识和传统生态理念,这在《档案保护技术学》这门课程上得到鲜明体现。同时,告诉我们,利用生态学知识开展档案保护工作,也是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重要手段之一。前文中,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其中,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而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层面上,金波教授《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卞昭玲教授《信息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研究》课题,分别在2008、2010年度获得立项研究。通过分析检索出的文章,我们发现,档案生态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其中,《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9]一文,是档案界最早从生态角度开展档案研究的专业论文,作者从档案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的系列问题,尽管,不是我们所说的档案生态研究,但对我们后期开展档案生态研究具有启发意义;而《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0]一文,应是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山之作,该文旗帜鲜明地从生态学角度探讨档案信息生态问题,并首次从生态系统的高度,认识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诚如其文所说,意在“着重探讨影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诸因素,及保持和恢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在上世纪末研究基础上,生态思想进一步被档案学界借鉴和引用。有人撰文提出建立“生态档案馆”,[11]当然,这纯粹是从建筑生态的角度认知档案馆建设低碳、环保问题,是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传承;有人提出,要关注“档案生态位”, [12]分析了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指出,“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以它的真实性、开发性、系统性、滞后性等特点,区别于其他信息,而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并由此,形成它独特的‘生态位’――司法工作的凭证,战略决策的依据,科学研究的参考,宣传教育的凭据等”,虽然文章较短,但“标题党”效应明显,明确地将处于生态学核心理论之一的“生态位”理论引入档案学研究,并提出“档案生态位”问题,至今不乏参考意义。事实上,这已经涉及档案与其他事务之间的生态生存问题,可以说,已经很“生态”了;有人提出“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13]此文已经将生态思想贯彻深入到档案管理制度层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还有提到“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14]此文引入生态式管理理念,可以弥补传统“科学管理”的不足。生态式管理追求管理的整体功效,向一切等级制挑战,它使人生发新的潜能,使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这已经从档案业务环节内部开始了档案生态考察,为我们全面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开启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将文化生态有关理念引入档案学研究,也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15]、《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16]、《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17]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18]等文,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初步成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19]一文,通过生态学的理念,全面引入到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中,把数字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系统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建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为数字档案馆建设与研究提供参考。而本文也正是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编号08BTQ040)的项目成果之一。而作者近年来以课题为支柱,已经指导多篇有关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有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环境、结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以及评估等系列研究。南昌大学张东华则在《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20]一文中,论述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意义,分析了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失衡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应对策略。
2.2研究述评。纵观上述文献回顾和分析,我们看出,目前,档案生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尤其是专著除了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学教材外更是鲜见。从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来看,反映了档案生态研究在档案学学术领域受到重视,且相关课题也被提到国家层面,需要开展深度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从已有的成果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主要研究突出表现在初步的借鉴层面,缺乏深度的专业研究且研究层面比较分散,呈现零星研究状态,缺乏系统深度研究层次。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已持续关注档案生态研究,相信随着这类以课题为中心的档案生态研究,将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成果。
笔者以为,借鉴生态学理论研究档案问题、探索档案发展等,这其实是涉及学科嫁接这一基本问题,不算创新。若想提升至创新层次,迫切需要直面“如何选择、如何关联”问题,进而回答“如何实现”,即通过学科嫁接或者理论嫁接抑或思想嫁接,最终是“为我所用”,使生态理论为档案事业作“嫁衣裳”。虽然,档案生态问题客观存在,但实际上,档案生态却仍是个新生问题,相比相关学科而言,我们的交叉研究刚刚起步,我们的专业关注还很薄弱,我们的专业视野还很狭窄。为什么说客观存在?我们知道,生态问题与环境之间息息相关,档案与环境之间关系也很密切,相关的研究也很多,但缺乏理论深度和社会高度,生态学的问世及应用为档案与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和思想路线。作为新生问题,只缘从生态学视野关注、研究档案问题的太少,已经提出的档案生态问题声音太弱,迫切需要档案人开始高度关注,积极研究,充分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形成档案生态理论和思想,促进档案工作发展。
3档案生态研究展望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末业已开启,在新世纪初得以全面展开,并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层面进入深入研究序列,可见,生态学与档案学之间的关联研究,业已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相关深度研究仍然缺乏,其研究空间仍然广阔,需要学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笔者以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层面,可以从以下诸角度开展研究。
3.1档案事业生态环境研究。目前,档案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档案事业发展呈现诸多新特点,如新领域的开拓(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所带来的系列专业问题)、新环境的呈现(档案事业发展环境需要直面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的网络社会现实环境)、新问题的困境(档案事业在“传统与现代化”的转型历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电子文件的采集与长期保存、数字档案馆等结构与功能等)等,所有这些新领域,均可归结为档案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学术界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一方面,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跨学科的介入拓展传统档案学研究的范围。
3.2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实际上,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生态系统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数字档案馆系列问题,而提出的跨学科性研究课题。该课题,在金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推动下,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就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本身而言,我们认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理论对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的战略影响的前提下提出的全新概念,这也是近年来,生态学理论与生态系统理念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体应用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未来,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数字档案馆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问题,且关切到中国档案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推进与发展。我们可以从生态系统理念的角度,提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并从战略上规划数字档案馆发展,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指点迷津。可以预见,随着数字档案馆建设投入的加大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该课题将会面对更多新情况,需要学人持续跟进,从生态学、系统学角度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相关的各类问题。
3.3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目前,文化生态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据百度百科解释,文化生态核心思想有三:[21]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②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③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的承载,它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性,通过文化生态的引入分析档案文化生态问题。目前,档案界在档案生态研究成果中已有初步涉猎,有涉及档案文化市场研究的,如《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有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角度分析的,如《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与《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部分成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系统深入研究,从文化生态学视角,深度探讨文化属性层面的档案及档案文化与“大文化”、“文明”等关联命题。从档案自身文化属性以及文化生态研究趋势来看,系统从生态学、文化学等角度,分析档案文化生态课题具有广阔的空间,它不仅有利于拓展档案学自身研究的领域,而且,可以提升档案学研究的深度,也是传统档案文化研究的升华。
3.4档案生态管理研究。生态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也有学者称之为“eco-management”),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门。由于自身的复杂性,生态管理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至今仍处于发展中。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非常广泛,它跨越了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和系统论等学科领域。[22]生态管理思想是生态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认为“生态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而成的系统,对于它的管理与调控,必须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同时,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调节和制约”,需要通过生态管理思维达到“维持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社会经济修通之间的一种平衡”。 [23]鉴于生态管理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从生态学、系统学等多学科角度综合提出的档案生态研究命题,生态学自然对其影响深远,不仅是此概念提出的直接动因,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传统档案学学科体系中,档案管理学处于核心地位,这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实践性以及档案学起源于档案管理实践密不可分。在生态思维大力引入管理实践的今天,作为管理性特征突出的档案管理实践来说,引入生态管理思想具有逻辑的合理性。我们认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中,引入生态管理思想渗透入档案管理实践具有必要性,借鉴生态管理理论研究档案管理活动具有实践的可行性。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已经起步并有诸多成果问世,但学无止境,档案实践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需要学界同仁持续跟进,进一步探索档案生态研究的前沿课题,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领域,为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08BTQ040)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生态学 [EB] [2010-12-16]:zh.省略/wiki/%E7%94%9F%E6%80%81%E5%AD%A6.
[2]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6.
[3]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
[4]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5]庄悦群.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位:概念的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 ):1.
[6]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J].云南档案,2011(3):53~54.
[7]葛翠玲.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J].兰台世界,2007(7下):35~37.
[8]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9]刘越男.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J].档案学通讯,1997(4):37~40.
[10]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11]纵浩.论生态档案馆.宿州学院学报[J].2005(1):103~104,142.
[12]吴端端.档案的“生态位”.中国档案[J].2003(7):38.
[13]李伟.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兰台世界[J].2005(8):85.
[14]徐欣云,黄建连.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J].档案学通讯,2009(2):26~29.
[15]吴文斌,李亚珍.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 [J].兰台世界,2007(7上):13.
[16]陈愚.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D].成都:四川大学,2005年5月.
[17]杨道玲.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J].上海档案,2003(4):36~39.
[18]程颖.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J].湖北档案,2010(10):12~14.
[19]金波,汤黎华,何伟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J].档案学通讯,2010(1):54~57.
[20]张东华,鲁志华.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J].湖北档案,2010(8):12~14 .
[21]百度百科.文化生态[[2011-7-13] .baike.省略/view/897522.htm.
[22]百度百科.生态管理[2011-7-14] .baike.省略/view/3601184.htm.
关键词:地质调查技术方法 材料收集
一 地质调查的技术原则
1.1 收集材料,遥感解译现行多学科结合
工作前先收集资料,在进行遥感图像解译,从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关地貌、地层、结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植被以及生态环境地质等相关信息。根据所提取信息研究各种地质体、环境地质现象、植被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推断地质环境的地质作用过程、演化及其动态。
1.2 新技术 新方法、新理论综合运用
遥感解析、综合性地面调查、实验测试、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建立数据库、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图件编制等技术路线及方法,引进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如“3S”技术应用、建立数据库、数字化成图、地下水系统的建立、以系统论为纽带连结贯穿整个报告章节的始终、运用数值法计算水资源、采用模糊数学法方法评价水质、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生态地质环境、利用电脑制作各种模型、多媒体制作等。为充分论证该区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快、更精、更好。
1.3 控制与重点调查相结合
确定部分用水量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较多的地区作为重点调查区,其它地区作为控制性调查区。结合遥感解译成果,按精度要求开展野外综合性调查工作,控制调查区以遥感解析成果为主,选择适当路线补做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重点侧重于水资源与地质环境对生态的控制作用的调查研究。即在生态地质环境中最积极、动态变化强、具有生态意义的地下水、岩土体、植被、化学元素的现状、特征、演化规律及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极其相互作用、影响程度等,地质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进行重点调查,即反映出普遍性,又反映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这样获取的成果翔实、可靠、有代表性。
1.4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的分析
工作中要采取智慧集结、思维互补、预案优化、认同便捷、决策共识的方法,努力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获取、创造多方面更新的知识科学思想、能力、方法、理论、技巧,充分具备科学的生态地质环境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地质环境发展史,善于解决矛盾,抓主矛盾。充分抓住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条件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凡是与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与开采模式及地下水开发有关的生态环境地质方面的问题,都进行准确具体、深入细致调查研究,与此相关的作为一般性调查。既考虑组成生态地质环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又确定人类活动是主导因素,既考虑各因子在生态地质环境中所处位置及作用。有考虑各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联系,还用发展辩证的眼光,观察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规律。充分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疏到密,由未到已知,由现象到本质,由实践到认识及编测结合的原则部署路线,进行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生态环境地质合调查,调查精度为1/25万。
1.5 多学科结合
以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基础、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生态学、系统学、水文学、环境学、农业科学理论为指导,工作中采取地质学、植物学、地貌学、生态学、环境学、灭害学、农业学、旅游学、医学地质学、资源学及其其它有关地球科学等多学科、多方法、多功能、多目标、多观点、多手段、多内容、多因素、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综合交叉结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既横跨现代最新科学、先进科学、自然科学、地质科学、生态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大边缘的强有力结合,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进行分析、研究、评价、分区、预测。
1.6 基础性 公益性原则
地质调查所进行的各项工作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要求执行。工作结果如实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地质与资源的现状,研究并说明了生态地质环境地质与资源的现状,研究并说明了生态地质环境各主要组分特征,客观、科学、系统地反映人类活动的生态地质环境空间状态。这些工作都是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综合性调查任务。都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调查、论证、管理等来制定翔实、准确、可靠的宏观规划和决策,并提供丰富的地质资料。
二 地质调查的技术方法
2.1 收集资料
众所周知,科学的报告和图件决不是任意臆想,而是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查,在拥有充分的大量的实际资料的情况下,以现有的科学成果为基础,对事物和问题进行高度的分析总结。不言而喻,收集资料是野外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直接关系到野外工作成果好坏的重要和关键,所以收集资料是十分必要的。
要收集资料的很多,内容繁杂。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市(县)志,水田面积、机电井分布、地下水下降、洪水、水土流失、江岸坍塌、农田水利建设、地下水开发状况、地表水资源量、开采量、堤防工程现状及堤防工程建设长远规划、水利发展长远规划、水利志,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计年鉴,国家级省级,市、县环境保护区资料和环境质量报告书,水文气象资料,地质矿产分布规律,矿产存储量,矿产开发管理规划,农作物种植区划、农业综合发展远景规划、中低产田改造、绿色食品周边环境调查研究、土壤微量元素养分分析普查报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农药化肥施用量统计。土壤改良,市政经济建设规划和市政经济建设发展长远规划、矿山地质灭害资料、水资源开采量、单井涌水量、水质分析资料、排污量、水源深井地质结构图和深井运行参数检测资料,植被分布及演化,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等等。
2.2 遥感解译
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地质的工作区面积大,地形地貌复杂,开展遥感解译提高了工作精确,加快工作进度,同时对全区的地址、地貌、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植被、水系、矿产及生态地质有一个区域性的认识。能精度较高的定位、定量到地块,提取多种信息,拓宽视域,有效地分置野外工作,减少工作量,提高成果质量。分析现有数据的时相、质量。如果为1/5O万的工作区,则应用1/25万地形图校正,然后经过重采样、图像增强、制作1/50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遥感影像图。建立解译标志,并进行解译。利用一体化的RS与GIS技术,采用人机交互的作业方式,实现土壤、植被信息的快速提取,即遥感数字影像――人机交互判断――计算机量测汇总――数据的有机综合。
2.3 地面调查
(1)观测路线布设①沿生态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布设,②沿垂直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布设③ 沿含水层(带)走向布设。
(2)调查点布设。① 地貌、生态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②地层界线和岩性、岩相变化带,③植被、土壤类型变化处④井、泉、钻孔和地表水体等处布设。
关键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02
随着研究生教育积极适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在从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利用已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一种综合能力,即研究生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将自身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下,通过创新实践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1]。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前提,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必要,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外在表现,关键是创新,核心是能力[2]。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依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创新环境、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等等多元目标准则,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应从这些目标准则上考虑评价指标的选取。本文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以系统性与层次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定量与定性为原则,按照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层结构的思路,从创新知识、创新环境、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四方面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目标层
以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为评价终极目标,使其在数量上评价与测度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在质量上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准则层
为了达到评价与测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需构建反映目标层的准则层。该准则层旨在反映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知识、环境、实践、成果等因素的协调性。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准则层可由研究生的创新知识指标体系、创新环境指标体系、创新实践指标体系、创新成果指标体系构成。
(三)指标层
指标层是用来反映各准则层的具体内容,由各准则下的具体指标来体现。为体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需选择一定的平均指标或相对指标来静态地反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充分反映和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从科学的角度系统而准确地把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质;指标体系能客观综合地反映创新知识、创新环境、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等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同时,评价指标的内涵和外延要清楚,数据来源要准确且介于0-1之间,计算方法要科学实用,指数使各项指标容易计算出来,以便于操作和分级。
(二)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原则
评价指标总体上应以定量指标为主,因为只有采用定量指标,才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进行量化评价。而对于一些难以定量化的指标(如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应采用定性分析,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以避免单纯依靠定量方法所带来的缺陷,但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可通过心理学问卷调查表方式,确定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和创新意识应用度,这样的评价结果会更全面、科学。
(三)系统性与层次性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研究生创新能的各个方面,应具有层次高、涵盖广、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要有利于教育管理者在不同层次上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有效的优化调控。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上述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原则,本文构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层结构,以及创新知识、创新环境、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四个准则层,共21个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表1。
(一)创新知识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知识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可通过创新思维开拓度、创新意识应用度、前沿性课程设置比例、专业学位课成绩、学位论文成绩指标来反映。
(二)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环境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一个硬件条件,可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类型比例、举办专业学术会议比例、大量仪器设备比例、创新型导师比例、学校高水平期刊比例等指标来反映。
(三)创新实践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可通过参与工程实践的比例、参与教学或社会实践的比例、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比例、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比例、撰写文献综述比例等指标来反映。
(四)创新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创建成果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可通过获校级以上研究生创新基金比例、获学校“三小”项目比例、申请专利与授权学生比例、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比例、获校级以上优秀硕士论文比例、获校级科以上科技竞赛奖比例等指标来反映。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方法
(一)评价方法与标准
首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指标的权重是各个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确定指标权重的常用方法有德尔菲法、熵值法、模糊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AHP)法等[3]。
其次,选用评价的数学模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的的综合定量体现,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加权平均。一般可用数学模型(1)对其进行定量评价[4]。
(1)
式中: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指数,其值越大,说明研究生创新能力越高;为各指标实际值;为各指标层权重;为各准则层权重;i=1,…4;j=1,…5(6)。
再次,确定评价的标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指数进行分级,以确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本文按0.2为每级划分基础,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分为五级标准(见表2)。
(二)实证应用
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11届硕士研究生为例,对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其中创新思维开拓度和创新意识应用度通过设置10个问题的心理学问卷调查表,从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灵活思维、联想思维、形象思维进行测度;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类型比例按学科平台、科研平台、校内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四类平台拥有比例计算;大型仪器设备比例按价值大于10万的仪器设备数占全部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的设备数的比例计算;创新型导师比例按从事国家级课题研究的导师计算;学校高水平期刊比例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种类数占全部本专业的期刊种数计算。
为确定准则层和指标层各项指标的权重,本文以问卷的形式,邀请本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权重,各准则层和指标层权重见表1。然后根据公式(1),计算得2011届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知,我校环境科学与程专业2011届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其中创新成果成果得分较低。为了提高本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与培养。一是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开拓、创新技法的挖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改革学位课程结构,拓宽知识面,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知识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创新型导师队伍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撑和条件保障。三是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在实际锻炼中磨练和拓展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四是积极支持并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基金项目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创造出更多的科研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田维波,张远英,张萍.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位评价体系及其改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6):46-50.
[2]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0-13.
一、课程整合与目标定位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相结合的产物。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一个环节,管理基本上是一种程序,是一种技术的组织以及政治三要素所形成的合理程序。环境规划与管理侧重于研究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学问题,是应用性、时间性很强的科学。鉴于新形势下工科院校研究生教学的需求,在兼顾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突出学科的实践性和发展动态。课程目标定位体现“博、新、深”的特点。环境规划与管理实务属于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应兼顾科学基础知识在面和点上的融合,既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重点突出实务性的案例分析。同时,体现“新”和“深”,强调纵向的延伸,并引入该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应用和发展动态。因此,课程教学遵循的理念为以科研促教学,把科研创新成果运用到教学研究工作中,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通过基础理论讲授使研究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科研成果实例,介绍本学科近年来的重要进展;通过案例讲解规划编制技术及方法,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模拟案例编制形式,培养研究生积极阅读文献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
二、教学团队构成
综合性强的课程教学需要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课程知识面覆盖宽博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组成了特色明显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4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2人(一人主讲),副教授(主讲)、讲师2人,组成人员在职称、年龄、教学经历等方面形成梯队形式。在专业方向上,教学团队的专业涵盖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及3S技术应用几个方面,可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互补作用。在科研创新上,2名教授均承担多项国家科研课题,2名年轻教师也参与其中,并独立开展了一些校企合作课题,体现宽广的专业覆盖面和创新的科研实践。团队成员之间保持经常性的教学体会沟通与交流,重视“传帮带”,保证教学人才的延承,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三、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手段
摒弃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及传统的单纯板书手段。目前,在中国研究生教学中存在思想观念上对研究生课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问题[1],从而导致教学两难的局面。为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借鉴“交往式”教学的方法[2],在教学中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共建-共享”。对现有教材进行研究并筛选,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研读现行的先进教材,避免一门课程只读一本书的现象。同时,为研究生提供教学参考书,介绍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外文阅读能力。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解和课外讨论相结合、师生互动讨论相结合。课题组整合教学资源,把教师的案例分析与学生的模拟案例相结合,采用课堂启发、学生研讨、教师点评、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授课方式。通过有实际环境背景的互动方式,把研究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手段是师生间相互作用的介质,是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板书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课堂讲解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课外讨论采用网络平台题库案例分析和师生讨论相结合。多媒体制作体现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新颖性和界面友好性能;网络平台题库的构建,体现案例的真实性、多样性和新颖性。
四、课程内容和进度安排
为了实现讲授内容的系统性、渐进性、衔接性、实践性、新颖性和前瞻性,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基础理论课堂授课、案例分析与讨论、科研成果讲座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应地分成4个阶段。
(一)讲授基础理论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提问相结合,包括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前者主要介绍环境规划的概述、城市环境规划、省区环境规划、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规划、评价方法、预测方法、规划方法以及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后者主要介绍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概念、原则、对象、内容、手段以及发展趋势。
(二)案例分析与讨论主要采取"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3个基本环节,系统介绍城市全面达标规划、水环境质量达标规划、空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噪声达标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以及生态环境规划。在案例分析和讨论方面,课前利用网络交流平台给研究生提供案例实况介绍,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促进师生间双向交流,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视野及研究水平,使他们“零距离”接触真实科研项目,实现了交流-互动-共建-共享教学成果的教学模式。
(三)通过科研成果介绍学科最新发展讲授“重在演示创新过程”[2],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对工作现场的演示,告诉学生如何设计课题的结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着重介绍研究工作的实际过程、遇到的具体困难以及课题验收过程,“使研究生看到活生生的知识发生过程的历史重演”[3],切身体会科研成果形成过程的艰辛以及成果收获时的喜悦,真正认识到理论知识和实际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
(四)讲授信息技术在本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对3S(RS、GPS、GIS)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介绍。针对环境科学相关研究的具体需求,结合授课教师亲历的实际案例,深入介绍GIS在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对其优点、不足及可能的改进方向与学生开展课堂研讨。这部分教学体现了基础理论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的特点,并通过科研成果介绍学科最新发展的教学理念。
五、考核方式
将单纯的试卷考试转变为综合考核,分为3个部分,即开卷考试、小组研究和课题论文、口试答辩等方式。试卷考试成绩占60%,采取开卷形式,研究生可以翻阅笔记等;课堂讲演和学习论文成绩占30%,对研究生课堂案例讨论和论文进行量化评估;平时成绩成绩占10%,包括口试答辩和出勤率,等。试卷内容包概念和术语解释,主要考察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技术方法选择及判断题,考查学生对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法的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规划与管理案例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解决尚存问题途径的个人见解。要求研究生拟定一个题目,通过查阅近期中外文献,完成一个关于某一方面研究进展的报告,并在专门安排的时间向本专业全体师生作课题报告,由全体教师从选题意义、文献查阅、归纳总结、阐述表达、案例编制等5个方面进行打分。
六、效果评估
通过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研究生的启发性、参与性阅读辅导、考核内容等方面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环节安排更趋合理,基本满足研究生的需求,受到研究生的欢迎和学校教学督导组的好评。
(1)整合了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课程,突出了课程的“实务性”的特点;充实了教学素材,案例的类型和数量得到不断丰富,基本实现了“互动-交流-共建-共享”的教学模式。
(2)建立了研究生教学团队,突出了老中青年龄和教龄的结合,完善了教学团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了教学人员的延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