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安全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V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为了确保水电工程施工及后期运行的安全,务必进行严格的安全监测管理。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管理包括对安全监测各个方案设计、实践措施、监测人员的管理。其中涉及安全监测点、安全监测仪器和设备、通过监测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资料分析和安全诊断、以及监测人员、巡查人员等。
由于包括安全监测的各个方面,因此,首先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管理系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管理的准备度和工作效率。其次,应对相关的监测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安全监测的准备有效进行,避免由于人为的失误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确保整个水电施工和工程运行的安全。
一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管理的内涵
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管理是针对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而进行的合理有效的管理。只有在科学严格的安全监测管理之下,才能确保整个水电施工中安全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终才能确保水电施工的安全。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对监测点的管理
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的实施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安全监测点,如建造水电站,必须在水电站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以及引水系统、发电厂房等地选择合适的监测点。水电安全监测管理首先应对这些安全监测点进行合理管理。只有管理好监测点,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和有效,为数据分析和安全诊断提供依据。
2、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
在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的实施过程中,相关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也是安全监测管理中的重要步骤。例如,在建造水电站的过程中,渗流监测仪器、变形监测仪器、水流压力监测仪器、降雨量监测仪器等都是重要的安全监测工具,在安全监测管理中,必须对这些仪器进行合理的管理,才能确保仪器功能的正常和应用的有序。
3、对监测所得数据、资料的管理
对水电施工进行安全监测,必然会收集到相关的监测数据和资料,这些数据是进行工程安全性分析、安全诊断的基础和宝贵资料。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管理,必须运用相关人员和技术对安全监测所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安全、有序、正确的保管,才能为日后的安全监测提供保证。
4、对监测系统的管理
水电施工的安全监测系统是为了更好有有效地进行工程的安全监测,往往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控制。安全监测系统可以说是整个安全监测的枢纽,连接着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安全监测的管理中,必须运用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对安全监测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确保安全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5、对监测人员的管理
在整个安全监测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必须依靠相关的监测人员(包括现场巡查人员)。没有安全监测人员或者安全监测人员无法按时到岗履行职责,则整个安全监测系统将处于瘫痪的状态。因此,强化对安全监测人员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是确保整个安全监测工作科学高效完成的根本所在。
二、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管理的有效措施
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管理包括建立科学的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合理的安全监测人员管理机制以及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确保着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的科学有序高效进行。
1、建立网络化管理平台
首先,运用计算机网络平台,设计科学严谨的网络化管理系统软件,建立起全方位的管理平台。将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点、安全监测仪器和设备、安全监测数据和资料、安全诊断资料和人员的资料和档案等均纳入到该系统中。并开发或购买相应的软件,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和资料的分类,并能根据安全监测所得数据,自动对数据进行计算好分析,得出安全诊断的结论;通过归纳整体,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显示施工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确保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的高效率运行。
2、建立合理的人员管理机制
安全监测人员是整个安全监测过程中的核心,关系着安全监测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关系着现场巡查的可信度,也关系着安全监测能否为水电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因此,在水电施工的安全监测管理中,必须建立严格的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机制。该人员管理机制必须包括在安全监测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成员。对监测点的管理、对监测仪器的管理、对监测所得数据的管理、对监测分析和诊断的管理以及现场巡查人员的管理,每个阶段都包含了对监测人员的管理。
对安全监测人员的管理,首先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制定管理条件和规则,强化每个成员的职责以及每个成员的业务能力,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将每位监测人员的资料和职责建立在相应的网络平台上,保证每个成员准备高效地完成岗位工作,并能够及时将所完成任务的数据和资料输入计算机网络,确保安全监测的各个环节相互链接,确保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的整体最大化,为水电施工提供良好的保证。
3、建立科学的应急预案
受地质、气候、水文、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电施工在实践中面临着众多的突变情况,安全监测也相应地面临着众多的突发问题。这些突况可能未能通过安全监测进行诊断,甚至会给安全监测系统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在安全监测管理中,应该根据现实情况,预先构想可能出现的安全监测难题,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以避免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三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管理的意义
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管理在提高安全监测的准备率和施工的安全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对水电施工安全监测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促进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的精确度和快速、高效、合理地进行。
通过严格的安全监测管理,能够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地提高管理技能,在各个环节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能够不断优化管理系统,为未来的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管理提供可靠的借鉴和完善的技术。而对监测人员和巡查人员严格而又科学合理的管理,更能够加强安全监测的有效进行,确保安全监测的准备无误。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对水电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消除现实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总之,科学的水电施工安全监测管理,既能够确保安全监测的科学有效进行,也能够确保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确保水电工程建成后运行的安全,对整个水电工程的作用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杨天秀,浅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J],水利经济,2005(04).
[2]尹艳青,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研究[N],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张敬光,实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四川水利,2004(02).
截至8月12日,山西重点工程领导组已召开7次调度会。按照晋政发〔2011〕6号文要求,领导组增设三大职责:结合“十二五”规划组织和安排重点项目储备工作;统一部署项目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签约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项目落地工作的重大问题。
为确保“十二五”时期山西省经济总量翻番、再造一个新山西战略目标的实现,4月22日,山西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和强化重点项目“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的通知》(晋政发〔2011〕6号),决定按照重点项目储备、重点项目签约、重点项目落地和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四位一体”全面推进、统筹落实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工作。
重点项目签约额每年1万亿
《通知》明确,围绕“十二五”期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五年5万亿元、平均每年1万亿元的目标,按照重点项目投资额争取达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的要求,全省重点项目储备额总量要达到10万亿元左右;重点项目的签约额总量要达到五年5万亿元、平均每年1万亿元;重点项目的落地率争取达到60%,要实现五年落地3万亿元、平均每年6千亿元。此外,对“十二五”每年的重点项目任务以市为单位进行了分解下达。
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年度考核
为确保目标实现,《通知》明确提出要健全五大机制,即:公布排行――强化考核――完善做法――协作服务――层层落实。其中,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情况公布排行的要求是:从2011年开始,按月公布各市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推进情况排行,每半年公布各市的重点项目签约、重点落地工作排行,分年度公布各市重点项目储备情况排行。强化考核机制则强调,按照突出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根据重点项目落地和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的工作内容,研究设置考核指标,并量化纳入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中。
各地市狠抓项目落地工作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需要,我国电力设施建设在“十二五”期间进入了一个。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做好现场的安全、可靠,在继续做好传统的有效管理方法的同时,我们还要针对工作中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如何加强管理和完善,创新管理方法,保证又好又快地完成各项工作。
1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1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要完备
大多数电力建设施工现场是一个多工种作业的群体,涉及到各专业多工种配合作业,健全完善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是搞好施工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管理思想应该是:职责分明、预防为主、把握重点、有始有终、封闭管理。要能指导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各种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的管理,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都明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职能,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要改变在安全生产中只注重物资的投入,转变为在管理资源开发上投入,通过安全策划,从人、物、料方面制定预防措施,由事后处理改变为事前控制,真正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合理分配和明确各级部门、人员的权限,制订出各个节点的控制。
1.2 应急预案要完备
在施工现场编制预案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对施工人员的伤害能够迅速得到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员的伤害程度,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组织的紧急救治在电建施工现场中,制定的主要预案应该包括;①伤亡事故应急预案;②机械设备应急预案;③ 火灾事故处置应急预案;④ 防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的编写内容和格式要按国网公司下发的格式进行规范(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程序文件、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等),要保证应急预案编写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专业审核,并在审核各签字页处签字。应该指出的是,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进行组织抢险救援行动的指南。所以,对制定的应急预案要有演习计划,定期组织演习,验证应急预案及响应的有效性。
针对预案还要建立相应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队,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要落实具体部门和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做到拿出就能用,保证救援工作的实效性。
1.3 危害因素辨识程序库内容要完备
加强施工现场的危害辨识,职业安全和环境保护因素,利用现场标准作业指导书和施工现场“三措一案”,形成工作现场危害辨识库,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评价其风险程度,判定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确定主要危险源和主要环境因素,给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有效控制。危害辨识主要包括:人的行为和物的管理。根据施工过程中工作内容、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对可能造成施工现场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产生影响的所有危害进行对照分析,确认其危害。
1.4 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要完备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运用技术手段,改善劳动条件,避免失误,清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一份完整的技术措施是保证安全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在编制技术措施之前,要根据工作的不同性质、工作内容等,加强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面的研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做到工程项目从措施的编制、审核、批准、布置、交底、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使作业执行层便于执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项目施工技术措施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应做到同时编制同时审核同时批准、同时执行。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必须编制单项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2 电力建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2.1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企业由于自身素质与能力问题,可能无法独立完成施工,就分包给别的单位,收取管理费,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又失于管理,以包代管,造成了不应出现的工作失误。例如变电站改造工程中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地未接线;二次回路接线不规范造成接地;直线塔基础面不平导致直线塔倾斜的,转角塔基础没有预偏导致铁塔向内角倾斜的,不按图纸施工导致导线对地距离不够的,铁塔螺栓未紧好就紧线导致铁塔弯曲的,不打反方向对消拉线紧线导致铁塔横担变形的等等,各种工程质量问题令人担忧,为设备投入运行留下安全隐患。
而监理单位时常缺位,重要施工现场旁站不到位,基本问题特别是隐蔽工程中的问题很难被及时发现,给工程管理造成了很多不必要麻烦,本应在监理过程中能发现并要求处理到位的却到业主验收才发现,解决难度大又耽误工程投入使用时间,例如原材料型号与设计不符、未按图纸施工、隐蔽工程没有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施工,造成线路投运后杆塔接地电阻不合格等问题。
2.2解决问题的方案
(1)加强施工前管理,首先要健全竞争有序的电力建设市场,实行全过程招投标制,促进公平竞争,技术进步,选取优秀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并将其名单、资质、参与过的重大或主要工程名称在媒体及有关部门予以公示。同时,加大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黑名单的曝光力度。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明确各方职责权利,并在合同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工作:督促落实,承包合同的签订。任何一项工程,不管它的资金流量有多少,都要有具体的经济合同来约束。没有合同的签订,任何经济关系都不具备法律效力。要严格设计审批(审查)制度,设计审批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①工程设计审查是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环保”建设方针的重要措施,也是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完整,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工艺技术是否可靠先进,结构、消防是否安全可靠,投资、环保能否保证可持续发展等大事。②工程设计审查是保证设计质量,促进设计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通过审批,一方面可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另一方面,鼓励设计人员创优秀设计,把压力变动力,促进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通过审查,确定设计的收费标准,使设计成果与经济效益真正挂上钩,体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完善设计变更手续,严肃设计变更流程。
(2)加强施工中管理,要循规为纲,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施工过程要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以检查督促落实,分级管理,不越级指挥,责任分清。要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和湖南省公司关于规范基建施工相关管事规定,按程序办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必须按要求一一落实,每道程序都不放松。对监理单位的项目部人员到位情况,监理大纲编制情况,人员基本素质及责任心问题,都要逐一落实。施工单位、材料器具、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状态,人员到位情况是否受控,还是形同虚设,是以分包代管还是完全不管,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保障能力。进入施工工地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考试合格后,考卷归档,人员方可进人工地。特殊作业持证上岗。
(3)加强旌工过程的监理管理,增加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人员接受交底的签字项目栏,使工程项目时刻处于可控、在控、受控状态,做到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落实、有人监督,有人负责。
关键词:电力基建工程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115-02
1 我国电力基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工作中,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到实处,也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从三个方面就可以看出:第一,没有落实基建安全管理责任。一些单位的分管领导或是相关负责人并不重视基建安全管理工作,而且部分单位对于安全管理只是片面地强调一下,并没有实际的统筹协调。在施工现场,各部门也没有落实好安全管理责任,使得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执行。第二,没有认识到基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些网省公司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所投资建设的电网工程上,对于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往往没有加以重视。一些单位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监理工作机制,工作中存在盲目乐观或者畏难的情绪,使得基建安全工作隐患重重。第三,基建安全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执行。一些单位没有完全掌握工程现场的安全信息,也没有严格审查旁站监理、劳务分包单位资质业绩,缺少统一的科学管理。基层的单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也没有得到落实,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所以,种种原因使得一些网省公司没有配备合适的基建管理人员,在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依然没有科学的管理,产生了很多不良因素。在管理人员方面,一些施工企业存在人员知识结构过于老化,也没有定期的安全培训,在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1 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操作人员,对于安全施工的意识严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使得最基本的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知识都被忽视。这些一线的施工人员往往都是临时组建的,虽然施工技术过硬,但是安全生产意识却十分欠缺,这也使得在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安全隐患。
1.2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很多企业对于施工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过于形式化,例如安全责任书、保证措施、安全目标等出现多单位雷同的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单位的工作岗位也缺乏针对性,现场管理漏洞百出,经常出现文明生产杂乱现象,装置性违章也时有发生,安全工具、安全标示等的管理也缺乏规范。另外,在生产现场还存在着很多管理不到位的地方,考核也十分松懈,监督方面存在严重缺失,违章、违纪、违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与国家的标准规定相比较,一些发电企业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急需改进。
1.3 没有及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
如果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能够及时地进行落实,那么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就会盲目追求工期而对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进行忽视,对于电力生产的安全规定也抛到脑后随意违反,在施工时也没有根据电力管理规定来进行,那么就极易出现电力安全事故,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说,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要严格遵守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意识,避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要加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2.1 理清思路,强化电力基建工程管理
在对电力基建工程进行安全管理时,要强化落实基建工程实施的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规章制度,对于生产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上都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同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做到从源头开始狠抓落实,严禁违反施工规定的行为出现。
2.2 专项整治,提高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目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建设、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对施工安全的整治,还要将整治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并扩大。通过施工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来确保能够将专项整治中的严重问题逐步解决,最终使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在专项整治中,可以采用自查―整改―提高的上升模式,将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断加强,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性,通过对施工资源的合理分配,使业主以及监理单位对安全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都不断提高。落实责任制,使电力建设施工的安全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2.3 加强监管,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基建单位要对工程加强防范,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对过程的监管,彻底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安全质量管理,通过安全责任的强化来保证工程的有序推进。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安全防范措施的规范,就是要在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从设备入场到施工方案的定制,监理项目部要进行危险点预控,并对反习惯性违章进行积极排查,及时提出施工中所存在的缺陷并做好跟踪。在施工现场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作业,遵守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对于施工人员来说,现场要佩戴好安全帽,并且要做好坑槽临边护栏、安全标语、警示牌等的安全提示牌,消防设施配备、配电箱上锁及可靠接地等安全防护措施也要做到及时规范。对于工程质量要继续加强管控,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做好见证、旁站、巡视检查等相关工作,对于一些重要的工程节点要进行全程的旁站监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随着工程的进展还要继续进行跟踪以及监督工作。对于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也要不断加大力度,同时对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价以及风险评估,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通过整体的闭环改造,使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安全都能够在可控范围之内,使得年度的监理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2.4 严格审定,保证基建管理人员的资质
要保证基建管理人员的管理资质真实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要符合要求,不仅要有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真抓实干。对管理人员进行任用之后还要进行定期核查,严格禁止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如果发现有一些不具备管理资质的人员,必须给予严罚严打。所以在管理上要继续强化人员的教育,从思想道德、法制观念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从思想深处抵制不良风气的弥漫,让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3 结语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不平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电力系统来说要不断加强供电的可靠性。电力基建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所以在基建生产过程中安全工作十分重要。施工人员一定要有责任心和较高的职业素质,监理人员也要尽职尽责地做好监督工作,确保工程能够严格地按照施工程序与施工要求来进行。对于电力单位本身更要注重自身的规范化管理,既要做好预防工作,同时也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安全故事的概率降到最低。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既要对施工人员负责,更要对社会大众负责,这是电力基建工程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要想使企业的经济收益实现最大化,就一定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严启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广东科技,2008(8):131-1
32.
【关键词】安全;建筑施工;措施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颇多。最典型的案例发生在2009年6月27日,当时上海一座13层高的在建大楼,不到半分钟,整体倒下。虽然当时没有人员死伤情况,但是这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公司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社会所关注的。建筑公司提高施工质量是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企业对人民和社会的责任。下面,就让我们先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安全状况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建筑工程施工特点
1、建筑公司与具体实施的项目部两者分离,致使公司的安全制度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和执行。同时,也由于项目的临时性和建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经济压力也随之增加,安全制度也容易被忽视。
2、建筑功能、产品和工艺的多样性导致了建筑安全问题的不断变化。不同的建筑产品,对人员、材料以及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等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使得施工过程中不断面临各种新的安全问题。
3、建设工程的流水施工也使得施工人员需要经常更换工作环境。
4、项目管理的四项指标: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质量、进度和成本这三项目标对安全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5、多个建设主体的存在及其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难度较高,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有相互制约。
6、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使得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加。而建筑业有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人和施工单位之间常常是短期雇佣的关系,因此违章操作的现象就容易存在。
7、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施工往往是露天作业,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这些都是一些不利的因素。
二、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的来源和原因分析
1、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浅薄,搞不清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造成的。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相关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安全技术、防护设备等还是比较落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
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据不完全统计,很多施工企业根本没有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很多都是挂在嘴边或者贴在墙上,根本无法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形同虚设。当施工进度和质量以及效益与安全几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忽视或者牺牲安全生产。
3、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导因素,人的安全意识及行为将直接决定施工的安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生产指挥不当或者操作方法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设备损坏等事故发生。
4、高空作业频繁:在建筑工程中,有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需要在高空进行。这样就有可能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这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5、施工器材质量较差: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一般采用众多施工设备和器材循环使用,这当中难免会出现劳损或者残缺,这形成了间接的安全隐患。
6、交叉作业较多:建筑施工具有层数多,作业立体化等特点,因此,一个垂直空间的许多层次上同时进行工作。这样不同层面的操作可能会造成倒塌或者人员坠落。
7、施工周期较长:多层建筑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工期,在此期间就有可能由于正常使用的材料设备因为损耗或者破损导致危险状况,这些都是可能的安全隐患。
8、施工安全监理不到位: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理,是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但是很多监事单位和监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监理往往不到位。
9、安全投入较少:中标单位为了能够中标,往往以较低的价格确定施工单位,这样一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中标单位为了确保利润,总是想法设法降低成本,因此安全生产的投入当然较少。
10、施工人员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在建筑施工中,我们经常看到都是农民工,这些人的安全技术素质较低,因此安全意识也比较缺乏。
三、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1、构建良好的施工安全文化,努力营造安全氛围:建筑施工企业要注重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协调合作,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
2、质量监控需要进行事先预防和过程控制:要想控制事故,首先是通过技术手段,通过信息交流方式告知作业人员危险的存在或发生;其实要正确理解信息的意义,即何种危险发生或存在。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加大施工安全检查力度:作为建筑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应该突出重点,随时检查,防止隐患。
4、形成一个健全的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执行强制性标准:要把建筑企业落实强制性标准作为建筑企业资质评定和市场准入的门槛,切实根据按照国建建设部的指导意见,实施安全生产条件认证,促使企业加大对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和资金的投入。
5、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严把采购关,与材料供应商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更换。
6、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强化责任,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良性发展: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与违章行为,并及时排除与纠正,有效降低安全事故。
四、建议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不但关系到建筑工程自身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严把建筑工程的质量关,有效阻止和遏制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寿鹏,于志军,葛宏翔,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研究,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张皓鑫,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根本问题与关键措施分析,建筑与管理,2010年第3期。
[3]方东平,黄新宁,黄志伟,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安全与环境学报,2000(2)25-32.
[4]田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2)。
【关键词】新时期 电力工程 特点 危险源 安全监督管理
一、前言
新时期的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是通过对诱发的安全问题进行系列的排查,并通过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安全系统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头盖骨有效制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管理的目的。电力工程是我国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道路桥梁、建筑工程等工程差别较大,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分析电力工程的特点,对于安全监督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二、电力工程特点
新时期电力工程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人员和施工环境频繁变换和流动。电力工程具有复杂性,受到我国电力企业数量多分布不均、技术水平、资金和规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安全监督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电力工程具有一次性,不同内容的电力工程实施的时间、规模和自然条件等都不相同。电力工程具有综合性,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人、物和环境等都存在着诱发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
三、电力工程的危险源辨识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人员中,有很多人对电力系统的认识不准确,安全意识薄弱,很多从业人员对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生产还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分析在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监督中的危险源,对于有效指导事故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危险源通常要具备下面三个条件:具有造成电力工程破坏的能力;受到电力工程破坏的对象;产生破坏的结果。
在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普遍的安全危险源的辨识对象和范围包括了人、机器、技术和环境等。辨识危险源的方法有直观经验法、考核表达法和系统分解法等多种方法。当电力工程有能够参考的辨识危险源的过程,就能够借鉴以往的经验,通过直观经验法更为合适。考核表达法是对相关人员进行走访访问,搜集以往事故的经验教训,将出现的危险源的种类进行类表保持。系统分解符是对电力工程应用的系统安全管理的评价方法辨识危险源,适用于没有事故经验可循或者是结构复杂的新开放的系统中。
四、新时期加强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策略
结合电力工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危险源的辨识,下面围绕加强新时期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谈几点建议,为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一)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员工技能培训
通过对以往事故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都比较低,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当、没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这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就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可以通过安全专业知识的培训形式,也可以播放安全事故案例或者安全生产征文等多种方式,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促进人员的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避免违章施工的情况发生。具体措施包括:
(1)定期不定期结合的方式,组织职工进行各类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相关活动,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使从业人员在熟练掌握各类安全规程的同时,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其掌握电力工程的各种具体实际情况,并对事故进行演练,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2)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挑选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很强责任心的优秀人员作为培训人员,严把培训的质量关,再通过参观交流和岗位培训等形式加强安全交易,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操作水平。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切实落到实处
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进度和安全的有效保证。因此,要加强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健全细化安全管理机制。通过制定详细准确的施工方案,对技术的措施和作业指导书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注意对安全管理机制的细化,这是安全机制有效落实的关键。
(2)加强监管。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明确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成员的分工也要明确。此外,要加强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在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中,重点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的监督管理,并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有效保证施工项目的顺行。
(三)建立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要建立项目经理、成员和班组为小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负责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工程项目部要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部门,作为安全健康和施工现场环境监管的机构,设置专职的安全员,在班组中设置兼职安全员,分层次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事故进行规范和处理。此外,还要加强对项目骨干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养其树立安全观念,促进安全工作的落实开展。
五、结束语
在新时期的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要首先对管理和危险的因素进行识别,做到有效消除和预防。通过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风险辨识,能够使施工人员对电力施工的安全管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在施工作业中有效降低各种施工的发生,保证了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可控性,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明文,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安全工程管理,2011.
[2]王文山,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
[3]刘志宏,李平,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应引入和应用安全行为科学理论[J]安全管理,2009.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0.前言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本身对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建筑电气专业在建设工程中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对电气系统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竣工后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投资效益的体现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项建筑电气工程而言,从开工到竣工,施工管理工作自始至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谈一些看法。
1.电气工程的设计与审图
1.1 图纸设计。设计图纸要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要及时对设计进行优化,特别是对建筑智能化的设计,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应以适用为主,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投资取得的回报。设计和选用的产品应是开放型的,便于有条件时系统扩展、互联和信息共享。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与业主,及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以便所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难于施工,剔凿造成对建筑的破坏和浪费。尤其对建筑智能化各系统的设计,因系统综合性强、产品更新换代快、投资风险大,应慎重考虑实施。要审查设计是否体现了工程的经济性、施工便利性的原则,许多成熟的技术及材料是否在本工程中有所体现和运用。
1.2 审图。在图纸审查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2.1 高压、通讯、有线电视进户预埋套管的位置、标高应合理,并标注清楚。
1.2.2 户外照明、闭路监控摄像头、公共广播等要预埋 合适的套管,避免后期剔凿。
1.2.3 动力配电、控制设计要与相关专业要求保持一致;浴室等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应符合相关规。
1.2.4 电缆桥架、插接母线、线槽等的位置、标高应便于安装。
2.电气工程的材料与设备
工程材料、器件和设备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天因素,因此必须对设备材料严格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订货、采购、运输和保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程整体质量。这就要求对进场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检查和必要的解体检查。应注意以下问题:
2.1 材料和设备必须有合格证、说明书、装配图和试验报告等有关资料,做到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采购、不验收、不使用;
2.2 电缆在电阻率、熔点、机械性能、耐压、抗腐蚀性、耐温等方面应符合设计标准;
2.3 动力、照明、插座箱的几何尺寸,钢板、塑壳厚度及耐腐蚀性必须达到标准;
2.4 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应相符。
2.5 灯具,光源电线管壁、镀锌层质量必须符合标准。
2.6 在重要、关键性工程材料、器件、设备的选用上,必要时管理人员应到生产厂家做实地考察。
3.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
3.1 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对技工进行持证上岗,但也不能偏信证件,要看实际操作水平。电气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3.2 施工阶段的管理
一个建设项目工程是由多个分部工程组成的,只有每个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都达到合格(或优良),才能创造出合格(或优良)的项目工程。因此从工程开工建设起,电气施工管理人员就要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尤其是未经验收及签认的隐蔽工程不得进行隐蔽或下道工序,切实把握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关。应注意以下问题:
3.2.1 接地工程:基础底板钢筋的贯通,柱与底板主筋的焊接,防腐,做接地电阻阻值测试,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及有关规范,必要时可增加人工接地极,以减小接地电阻值。
3.2.2 防雷引下线:当采用立柱主筋做引下线时,必须将作为引下线的主筋自上而下都做标记;当采用专用引下线时,应注意上下贯通成一体,并做好焊接、防腐处理。
3.2.3 配管与箱盒的预埋、预留、位置、标高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管线内外壁应按规定做除锈和防腐处理,剔除管口毛刺,入箱入盒时需加护口,弯曲半径须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硬质、半硬质阻燃塑料管的预埋须根据埋入的墙体种类进行可靠的保护。当施工完成主体结构工程后,建筑电气工程将随着装饰、装修工程的开始进入安装期。
3.3 设备调试
调试是对前述大量工作的一次检查。电通灯亮是调试的第一项工作,配电箱柜要做好标签明确控制对象;设备调试要按产品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要求,对其性能指标逐项进行,如空调机制冷、温度控制范围、安全保护等指标需逐项检查、试验,特别是有关安全的各种控制、操作设备,一定要反复试验,使其达到设计要求;设备调试过程是电气专业人员和各专业管理及使用单位密切配合对本项工程进行最后检验的关键性工作,决不能仅由调试单位进行,要请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调试。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监督检查设备的安装质量和设备的内在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调试为今后的使用管理打下基础。在整个调试工作完成后,还要经过时效考验,稳定可靠后,才能交付使用单位。
3.3 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
3.3.1 系统测试与试运行工作。电气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认真查看,并检查各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一切试运工作应服从指定的专人指挥。无论送电和停电均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试运的指挥人员和参加试运的操作人员,应沉着镇定,严格按试运方案、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使整个试运工作有条不紊,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3.2.2 竣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竣工资料是体现内在质量的文件,是贯穿于项目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的,是竣工阶段必须重点抓的一项工作,因此务必达到客观、准确地反映工程施工的内在质量。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应统一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术文件材料经收集、审查和整理,作为对工程进行验收、管理、使用、维护、改建和扩建的依据,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并做到各项文件资料内容完整,数据准确、真实,签证齐全。
4.施工现场用电管理
4.1 选用成套配电设备。成套配电设备应满足工地严酷 使用条件的要求。IE C标准对工地用的成套配电设备专门制定了产品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4.2严格线路敷设。由于施工工地的线路均为临时性户外线路,易受各种应力机械损伤而引起事故,因此,在线路敷设上应采用具有保护性能的带护套线缆,避免线路端子接头受力,应避免受撞击或碾压等
4.3 加强日常巡查。工地电气装置安装和使用情况变化频繁,除使用前的检验外,使用过程中也应每天进行巡查,确保用电安全。
5 结语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重视电气工程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电气管理人员之间要密切配合,严格要求,互相促进,互帮互助;在赶工期时更要严把质量控制关,充分发挥把“关”作用。总之,一个优良工程的创建离不开各电气管理人员之间的技术、技能与管理经验的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赵亮.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8):45-47.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特征;基本要求;安全方案设计;措施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并且多采用地下开采的方式且开采环境较差,这就要求保证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本文基于煤矿井下供电的特征及其基本要求,对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方案设计以及加强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从而有效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
一、煤矿井下供电的主要特征与基本要求
1、煤矿井下供电的特征。(1)环境特殊性的特征。煤矿井下的空气中含有瓦斯及煤尘,井下空气常年比较潮湿,还容易受到冒顶、片帮事故的影响,造成供电设备及线路的砸、碰、挤、压,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的频繁移动和开启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供电的中断,甚至大面积停电。(2)供电要求高的特征。对于煤矿井下主排水泵、提升机、通风机、压风机、监测监控系统等重要负荷,《煤矿安全规程》对其电源也做了特殊要求,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连续性必须满足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检验、使用、操作、维护和检修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高的标准及要求就是为了保障井下的供电安全。(3)供电事故危害性大。煤矿井下供电事故危害性大,轻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烧伤等,重者可能引起电雷管引爆、煤尘瓦斯爆炸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诸如此类的事故不胜枚举,所以保证井下供电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2、煤矿井下供电的基本要求。(1)供电可靠性要求。煤矿生产过程中对供电可靠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供电系统需要保证不间断进行供电,一旦井下供电中断,不仅会对开采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导致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事故,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矿井被毁坏。因此在煤矿企业矿井中,需要使用两回路电源线路,这样即使一回路出现问题断电,另一个回路则能够做为替补,保证井下生产过程中供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2)供电安全性要求。电能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容易导致人身触电及火灾事故,而且矿井处于地下,受制于环境的局限性,影响用电安全的因素更多,这也导致一旦电能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及伤亡会高于地面上的几倍之多,严重时还会导致瓦斯及煤尘爆炸事故发生。因此井下供电安全至关重要,在井下供电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煤矿井下安全规程。(3)供电质量达标要求。煤矿井下供电质量多以供电频率及供电压作为重要指标,这两项指标需要在额定值幅度范围内,以此来有效的提高供电的质量,这是确保井下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否则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供电设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4)供电经济性要求。煤矿企业供电系统不仅需要为煤矿提供所需要的电量,同时还要保证矿井内各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电量,只有具有足够的供电能力,才能有效的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同时井下供电系统还要做到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这样建设及维护成本都会有所降低,有效的提高供电的经济性。
二、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方案设计的分析
煤矿井下供电需要向采区作业面、通风系统及给排水系统提供充足、稳定的电能供应。对于供应给井下采区作业面的电源,需要经过地面变电所的升压隔离装置向作业面供电,升压隔离装置需要设置两台,这样一台带电备用,一台投入运行,而且采用双电源向井下作业区内的各种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供应。对于井下通风系统和给排水系统,则需要由井下变电所或是配电所的馈电盘柜来提供双回路电源。在具体动力电压等级布设时,需要优化按照机电设备功率容量380V、660V、6.3kV进行布设,同时照明设备、信号设备和煤电站电气设备均按照127V进行供电,交流控制回路按照36V进行供电。对于井下供电系统,需要设置完善的漏电保护,利用低压漏电保护器馈电开关来对漏电进行保护,有效的减少漏电事故的发生。井下供电线路布设时,需要严格按照具体规范的要求进行接地极及接地网的设置,对电气进行连接时可以采用接地扁钢和接地铜线,以此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及系统接地,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对于井下电动机,可以采用真空启动器或是矿用低压磁力启动器对其进行控制,并在电机控制箱里装置继电保护系统,以此来检测和保护电动机运行中短路、漏电及过流等问题,同时利用继电保护闭锁装置能够使风电和瓦斯电进行闭锁工作。对于井下供电电缆需要选择助燃性电缆,从而保证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
三、加强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措施
1、保障煤矿井下供电可靠性。为了保证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需要采取两回路电源的供电方式,而且井下排水系统、提升系统和通风系统需要从井下变电所内采用两路进行供电,一路运行,一路做为备用。而且井下供电双回电源回路系统需要从不同变电所中引出电源,同时还要配备自动切换装置,这样一旦电源出现故障,则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保证正常的电能供应,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井下供电两回路电源需要单独进行设置,避免与其他电路共用一个电源,特别是一些大型煤矿,还需要配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回路电源,以此来保证井下供电的安全。
2、加强煤矿井下供电的优化布设。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较为恶劣,这就导致对井下供电安全带来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合理井下供电系统进行布设,具体布设时需要以保护供电安全作为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要从提高供电等级、分段供电、增加供电电缆截面等方面入手,保证供电方案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加大对井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力度,有效的提高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
3、健全继电保护设备系统。定制科学合理的井下供电继电保护方案,改进继电保护系统装置,降低供电系统故障,提高发生事故状态下动作的速动性、可靠性和选择性。对井下的动力变压器和高压电动机等设备均按照要求设置过负荷、短路、欠压释放等保护设施。根据井下作业的用电负荷类型、分布位置、保护等级和使用频率等,针对地下的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4、加大煤矿井下供电设施检修维护力度。要根据井下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功率容量和性能来确定供电设备的功率,应该对供电设备及时的改装和升级,以满足井下电力的需求。井下供电设备的维修与检修要严格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确保其具有较高性能水平。在维修中,发现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时,必须要对其进行更换处理,严格禁止在作业区继续使用。
四.结束语
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并且由于煤矿井下开采空间有限,对供电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需要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分配井下供电系统的负荷,解决谐波污染及设备配套问题,并针对井下开采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井下安全供电方案,保证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一是首先要转变监管理念,建立建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从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得出的经验教训,都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监管模式。要从过去侧重于事前审批、许可,事中进行抽检、检验,发现问题进行处罚、处置转变到以食品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为主,并建立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一个全过程监管体系上来。各级监管部门应按照科学监管,关口前移,打防结合的工作方针,针对地方特色产业、块状产业和高风险产业,加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评估和预警等技术能力。通过对产品的信息收集、分析,实施风险安全预测预报,做到对质量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及时预防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的发生,切实提高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实现由以往的“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内在隐患。
二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不断拓展监管能力。
当前质量监管的主要矛盾是监管职能的不断深化与监管工作人员缺乏的矛盾。由于人员少,监管地域广,造成对产品质量无法进行及时有效全面的动态监管。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早发现、早整改,预防和杜绝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充分利用乡镇质监员、农村公共安全员这批“地方军”熟悉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监管就近、反映及时的优势,建立由乡镇质监员、食品安全专管人员、农村公共安全员组成的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使他们在食品质量安全、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普查建档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的建设,使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至各个行政村,实现纵横交错、条块结合,使质量监管经常化,日常化,以解决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人少、事多、任务重的难题。”
三、建立快速灵敏的应急反应机制,增强对突出事件的处置能力。
三鹿奶粉事件带给我们惨痛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建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响应机制。应建立由卫生、质监、工商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协调机构(如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加强部门协调、信息互通、事故善后处理等工作。切实做到“四个统一” 即1、统一检测品种。2、统一检测计划。3、统一检测经费。4、统一信息。四个统一可以防止以往各部门各自检验、标准不一、结果不一,各自造成相对人无所适从、政府公信力受损的不良后果。在处理突发食品安全事件中,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协调各部门抽样检验,做到快速检测,快速处置,避免贻误处理时机,保证执法公平、公正、高效。
四、加强检验机构体系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