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行业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影片制作方接受资助的形式多种多样,以植入广告方式接受资助的形式越来越普遍,即资助方资助适当的现金或产品,制片方将资助方产品或服务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符号(如LOGO或者品牌名字)融入影片中,以达到宣传资助方产品的目的。
(一)目前植入广告的核算情况分析
1.资助方式以现金形式资助。第一种核算方法,按照《核算办法》接受货币资金资助的核算规定,收到资助方现金时,记入“制片资助款”科目,在影片完成时,将收到的资助款转入“库存商品”科目下的“成本备抵”明细科目中,实际上将这部分的资金从影片成本总额中扣除。此种做法认为,该项收入是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收取的,符合《核算办法》对影片摄制成本资助的认定特征,即,第一,该款项是专门给予制定影片摄制成本;第二,该款项的取得无须以企业的资产或未来经济收益给予补偿。第二种核算方法,收到资助方的现金,视作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记入“预收账款”,待影片完成后,取得影片许可证并公映,将该收入记入“其他业务收入———广告收入”。此种做法认为,该项收入是资助方为达到宣传自己产品目的而支付的费用,制片方取得的收入实质上是以提供劳务(或服务)为对价,且资助方支付款项是以达到宣传自己的产品为目的,并不是无偿的,不适用《核算办法》有关“接受影片专项资助的核算”的规定。
2.资助方式以广告产品或其他实物形式资助。第一种核算方法,收到资助的广告产品或其他实物时,不做任何会计处理,等影片摄制完成,如果将产品变卖,变卖所得现金,冲减摄制成本;第二种核算方法,收到资助的广告产品或其他实物时,根据资助单位提供单据注明的价值(无单据根据市场价),先作“低值易耗品”入库处理,借记“低值易耗品”,贷记“制片资助款,待摄制组领用时,再采用一次性摊销结转为影片摄制成本。影片审查通过取得《许可证》后,将计入“制片资助款”科目的相应价值,转入库存商品的“成本备抵”。如果收到价值较高的属于固定资产的广告产品,如,汽车商提供的汽车等,根据资助单位提供的价格(或市场价),先作“固定资产”入库,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制片资助款”,待摄制组领用时,将固定资产全额转摄制成本。影片摄制完成,如果固定资产变卖,变卖资产所得现金冲减摄制成本,如果固定资产供企业以后长期使用,按照汽车的陈新程度冲减影片摄制成本,借记“固定资产”;同时借记“制片资助款”,贷记“营业外收入”。影片审查通过取得《许可证》后,将计入“制片资助款”科目的相应价值,转入库存商品的“成本备抵”。
(二)本文对植入广告会计核算的观点
第一,通常情况下,以植入广告方式提供影片资助款的资助方是以影片公开放映或播放为前提,如果影片因故不能公开放映或播放的话,即使影片有资助方产品的镜头,资助方认为制片方未完成对其的服务,会要求退还已资助的现金或产品。首先,在制片过程中收到资助款只是预收款而已,只有待影片审查通过取得《许可证》并公映或播放才能确认该资助款为制片方取得的收入;其次,由于该资助款是在影片的销售过程中取得,而非生产过程,因此,本文认为以植入式广告提供影片资助款的收入作为“其他业务收入”较为合理。第二,资助方式以广告产品或其他实物形式资助,为完整反映影片接受广告产品的情况,客观合理反映影片实际成本,接受资助产品时,必须进行财务核算,可以参照《核算办法》“接受非货币方式资助的核算”规定。
(1)资助方的广告产品是可以直接用于指定影片,实际上减少了影片的摄制成本,因此,会计核算上可以按上述第2点“第二种核算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2)资助方的广告产品虽然是在指定影片镜头里出现,但该产品不是直接用于制定影片,即影片摄制不需用该产品,而是用于企业其他方面的,则可视作接受捐赠,按照有关会计制度接受捐赠的规定,按其价值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结语
一、研究方法
以某高校应届毕业班级为对象,采用“立意抽样”方法进行数据收集,通过问卷法获得相关数据,由pajek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二、采用E-I指数测量法,了解性别特征时候在学生择业中起到决定作用
E-I指数的含义是:将网络中的存在的关系数量分为两类,派别之间的关系(External links)和派别内部的关系。前者对于组织的危机管理来说往往居于重要地位。据此构造出一个指数,称为E-I指数(External-Internal Index ,简称为E-I Index)。
1.为了对学生之间的交互行为作进一步的分析,建立在以性别互动的数量比较基础上,对每一位学生的E-I指数进行了测量,用以分析在班级群体人际关系交互中性别是否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表1中可以看出,女生在人际关系交往中的群体密度要高于男生,也就说明在班级群体中女生的交往关系频率比男生显著,相对沟通比较容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女生比男生更敏感,遇到问题更倾向于向同伴倾诉,寻求支持,因此在群体密度方面高于男生。正因为如此,表现出女生与社会支持网络的联系并不紧密,缺乏交际和信息的来源,很容易导致就业信息来源闭塞,就业技巧贫乏,求职成功率低。而男生因为性别特点能够较多的脱离自己所在的小群体和小圈子,因此获得社会支持属性就更高,更容易获得信息和职业机会。
2.学生干部是否在咨询关系网络活跃程度高,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干部在咨询网络中密度最大,达到0.291,说明在咨询网络中学生干部要比普通同学掌握消息的来源和流通的方向。因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更加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疏导,因此学生干部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活动,在平时为了开展各项活动,或者为了加强同学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他们与同学的接触比较多,也更容易了解同学,并获得同学的信任,因此学生干部在咨询网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学生干部更容易从老师和就业中心得到就业相关信息,也更善于联系社会,并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活动就业的信息,这样在老师推荐机会高,信息来源多,个人素质强的综合优势下,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就业情况要优于普
通同学。
为了具体了解班级职务属性对每个班级成员在咨询网络中的影响,通过表3对咨询网络中的群体层次关系和E-I指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班级层次相差比较大,表现出学生干部在咨询关系中的核心性较强,但咨询信息的传递因为成员个体的关系并不是均等和完全的。
3.就业支持关系网络中的相关性。在就业支持关系网络的调查中,关系数据分为知晓、情感、咨询、协作交流关系网络进行收集,各种指标的分析也是在这四个矩阵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验证四个关系网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要研究一下不同的矩阵之间到底存在着多大的相似性。例如,情感的加深是否会促进双方的情感关系、咨询关系及协作活动情况。这就是矩阵相关性分析。这是一种以重新抽样为基础的方法,已经在社会网络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结果包括一系列Pearson相关指数,采用Ucinet中的二次指派程序(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简称QAP)对情感和咨询两个矩阵进行矩阵相关性分析。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各矩阵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26以上,且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说明各个矩阵之间均呈现正相关。情感关系与知晓关系矩阵之间的相关性最高,为0.432,说明良好的情感沟通是促进相互了解的基础,按按Pearson相关系数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与知晓0.432,协作与咨询0.394,咨询与情感0.304,咨询与知晓0.286,Pearson相关系数最低的是协作与知晓矩阵,为0.263。
因此说明,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情感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够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促进作用,并能使其他的关系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关键字】盈余管理;房地产;会计核算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尽管国家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特别是在2010年,出台了“史上最严厉房产调控政策”,但房价一直在上涨。房地产公司在获得巨额的利润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威胁了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
1 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研究的意义
房地产行业由于其会计核算特点而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空间。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不仅误导投资者决策,也影响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决策。过度的盈余管理造成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的假象,且有利于房地产商抬高价格。而过高的房价不利于社会稳定。根据国外经典的研究成果,房地产泡沫一旦发生破灭,可能要持续三到五年的时间。
历次会计准则的出台都被认为是救火式出台,证券市场出了问题,会计准则就出来救火。1研究盈余管理,做好事前防范显得格外必要。
因此,研究并规范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理论界、事务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要课题。
2 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特点及其对应的盈余管理手段
2.1 无法统一界定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收入的关键是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为,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收入确认以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为标准。
房地产开发商品通常是采用预售方式和分期付款方式进行销售。采用预售形式时,大致需要经过以下环节:签订预售合同及收取部分预售房款、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买方验收、收取剩余房款、办理产权过户等。由于对销售收入的确认――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存在不同的理解,所以会计人员可根据公司需要自行选择环节作为收入确认的时间,由此进行盈余管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采用预收款的方式收取售房款。相关准则规定,当房屋竣工验收并与房屋购买者办妥了相关的手续后,就应该将预收款项确认为销售收入。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通常会采取措施来拖延“预收账款”转为销售收入的时间,比如拖延所开发的房屋的竣工时间,或者拖延办理相关的手续,从而减少当期的销售收入,减少当期税款的缴纳。
2.2 销售收入的计量模式存在可选择性
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的前提下,引入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和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准则明确规定以成本模式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基准模式,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当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计量模式时,公司会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有研究表明经营业绩不理想的上市公司,通过变更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调节业绩、提高净利润,在扭亏、免于退市、摘牌时,公允价值是个救市良方。2
2.3 成本和收入难以配比
配比原则是指以实现的收入与所发生的费用的直接联系为基础,将所有与收入产生有关的成本在同一会计期间转为费用。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开发项目从获得土地并开发完成到确认收入需要数年时间,必然使得企业投入产出比例呈阶段性不合理。在项目建设期内大量投入资金,并发生大量费用计入当期;由于项目尚未完工,即使开发产品已预售完毕,其预售款项也无法确认为收入,其结果是为配比原则的应用造成了困难。3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都会同时开发多个楼盘,每个楼盘的开工时间不同,并且时间较长,这样就会有多期楼盘存在于一个会计期间情况的出现。当期完工结转的楼盘的成本,应该按照配比原则记入账面。但是房地产企业通常会根据自身的需要任意的分配当期完工楼盘应当承当的成本,以此来调节当期的利润。
3 如何规范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
3.1 明确收入确认的环节
收入确认环节的不确定性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带来了空间。各公司采取不同的收入确认标准不利于行业内各公司之间的对比。因此,《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在建立了收入确认一般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建立并推广针对特殊业务的会计准则指引,让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有统一标准的确认方法,从而使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的收入信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
3.2 更新收益观念,改革传统损益表
在传统损益表的基础上增加一项其他全面收益。从金额来讲,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因使用公允价值而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已经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所以可以将这些己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应反映在其他全面收益中,这种损益不代表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传统损益表将巨额已确认未实现损益反映在净收益中,但即使企业利用公允价值确认了巨额利润也不能说明这个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确认了巨额亏损也不能说明这个企业面临倒闭。可见,如果采取这种会计方式,那么部分企业将不再热衷于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房地产企业也不会因为利润波动太大而回避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同时,其他全面收益与净收益分开列示,能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一目了然,哪些是已实现损益、哪些是未实现损益,能使损益信息更加全面有用。
3.3 扩大信息披露内容,提高信息含量
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必须对房地产行业的信息披露体系进行改革,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额外披露的各类相关信息的内容和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除了必须按现行有关规定披露信息外,还应该披露企业的预售政策及情况;增加土地储备量及成本构成等额外信息的披露;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分项目的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增加投资计划及风险的披露;质量保证金的披露。同时,应在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充分揭示其各种风险,而不应仅限于抵押风险,即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报表附注中应增加风险披露的内容,就企业尚在开发的土地、工程项目等面临的开发风险、筹资风险、土地风险等进行说明,提高风险的透明度。
注释:
[1]冯昀 郭洪涛,盈余管理问题对新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7.11
[2]王卓瑛,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动因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6)
[3]胡葬在,苏霜,楼学问.论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财务与会计.2005年3月
参考文献
[1]陈冬华等,宏观调控、政治成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2010.7
[2]张宁,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及相适应的会计计量模式【J】,魅力中国,2010(3)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使用率逐年增高,网购成为了绝大多数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电商界面的设计开始备受关注。扁平化作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频繁的应用于各类网页界面设计之中,已然成为了时尚设计的代名词。其简约的视觉艺术与便捷的交互流程,给于了人们简洁明了的视觉感受和舒适易懂的操作体验。
扁平化设计
密斯凡德罗的“less is more”是对扁平化设计风格的最佳诠释,这种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抛弃了拟物化设计中的一切阴影、纹理、高光、渐变等拟真的视觉修饰元素,将简洁明了的艺术语言应用到设计之中。扁平化设计中往往采用单一的纯色块和简单的图形元素进行组合设计,以达到直观易懂的界面视觉效果。所以扁平化设计的原则就是:单纯色块、色彩艳丽、抛弃特效、拒绝阴影,利用简单的设计元素与用户产生交互。扁平化风格以其新颖简便的设计美学深受设计师及社会大众的喜爱,其鲜明的设计特色让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扁平化设计的优势与特性
相对于追求细致逼真“隐喻”效果的拟物化设计而言,扁平化设计丝毫不掩饰其鲜明的极简主义特色,不仅能够给于用户简洁明了的视觉感受,而且能够在人机交互上带给用户舒适便捷的交互体验。为了让扁平化设计的简洁性达到极致,设计师们往往将矩形、方形、菱形等简单的纯色块与素雅的无衬字体相结合,这样既能够在保持高度交互性的前提下降低设计成本,又能保证界面的直观性及易用性。
极简主义是由具象视觉到抽象视觉的一个变化过程,扁平化设计的极简主义特性并不是一味的只做减法,去除不必要的图像与色彩让界面变得更加简单,而是从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人类视觉原理等学科角度出发,针对轮廓的形象思维进行界面优化设计。其真正极简的宗旨在于使简化后的图像元素在视觉传达过程中让用户顺利的感知,并最终服务于便捷的人机交互体验。如此极简主义的扁平化风格在目前的电商网页界面设计之中是具备了实际应用价值的。
扁平化与电子商务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兴起,人们对于电商网页视觉界面设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许多电商网页因其复杂烦琐的视觉设计效果,无法在第一时间让用户接收到店家所要传达的讯息,也使得用户无法快速准确的挑选到自己所要购买的商品,从而遭到“选择性观看”的待遇,增加了网页跳失率。而扁平化设计以其极简主义的鲜明特点很好的弥补了这一不足,其简洁明了的视觉效果设计,不仅减轻了烦琐界面带给人的视觉疲劳,让浏览者在选择购买商品时更加便捷,而且也因其舒适简单的操作体验给人完美的互动享受,从而提高用户在网页中的停留时间、访问深度、点击率,提升转化率。所以极简主义的扁平化风格在目前的电商网页界面设计之中是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扁平化与电子商务的相互结合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当今主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扁平化电商网页整体风格设计
电商网页界面设计应遵循一定的规律,符合一定的设计原则。通过对网页布局和编排的严格要求、反复推敲,使店家所要传达的信息在扁平化网页设计中展现的更加清晰合理,给于用户一个轻松愉快的视觉交互体验。
1.页面整体布局
将扁平化设计简约时尚的设计理念运用于网页整体布局之中,对店铺LOGO、Banner广告、按钮及页尾进行扁平化处理使其更加直观易懂,使客户操作更加便捷,从而提升人机交互的舒适性。注重首焦与次屏中图片与文字的整体布局,及二者所占版面的比例关系,加大图片所占用的面积,这样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店商所要传达的讯息,增强客户的浏览兴趣,提高购买欲。
2.网站的商品展示区域设置
商品展示区域是电商网站构成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扁平化设计原则将该区域进行块面分割设计,增强不同商品之间布局的灵活性。用纯色块作为商品标价及按钮的背景图片,抛弃一切装饰元素,让信息传递更加直观易懂,提高点击率。
3.网页色彩
2014年流行的柔和色彩在扁平化电商网页设计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这样的色彩基调将在2015年得到进一步的延续,马卡龙色系随之也逐渐为人熟知出现于各类网页设计之中。网页的色彩规划需要看整体,而不能针对性地看局部。网页中色彩的合理搭配往往是表达网站思想和意图的一部分,属于优秀网站构成要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在电商网页设计中为了让色彩与色彩之间真正融合,可以选择素雅的粉彩系透明色,让网页看起来清新脱俗,提高客户浏览欲望的同时也增强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
4.扁平化首屏
首页的首屏位置在整个网站中都称得上寸土寸金,正因为如此,此处展示的图片与文字更应该简约精悍,采用扁平化设计理念尽可能用精炼的图文搭配把信息表达清楚。首屏中包括了Banner广告、导航条、店招等视觉元素。运用扁平化设计原则在Banner广告中,将不同色彩的纯色块依据一定的规律按照主次空间大小关系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并配上简洁明了的产品图片,在视觉及感官上增强广告带给人的舒适感,降低视觉疲劳;为了让用户在浏览网站过程中不至迷失,并且可以轻松便捷地定位到其他相关内容的页面,将导航条扁平化,去除导航栏背景色块的质感、渐变,改用纯色替代并配上相关文字信息。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文字信息更加清晰直观地表达出来,符合网页扁平化的整体风格,给人予流畅的视觉体验;店招是电商首屏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集品牌定位、产品定位、价格信息于一身。浏览者通过搜索进入详情页,首先看到的也是店招,第一眼的印象判断往往对用户是否选择进入店铺首页浏览其他商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用扁平化的设计理念将店招背景图片用同类色块或对比色块进行切割组合设计,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色彩的纯度以突显文字信息,加强店招版面的视觉冲击力。
5.字体设计
字体的编排与设计对于一个成功的电商网页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扁平化设计中除了注重文字字段之间的合理区分之外,也对字体的选择与字形的轮廓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与扁平化简约时尚的整体风格相呼应,在字体的应用上往往采用简单素雅的无衬字体进行编排设计,这样能够使电商网页内容更具活力与灵动性,便于用户阅读。
6.图片
在电商网页中图片所占比重最大,图片的优化设计对于提高用户点击率、停留时间及访问深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极简主义的扁平化视觉图像是当今设计发展与指示符号进化的必然结果,图片显示区域抛弃一切多余的细节与装饰,拒绝渐变与阴影,这种设计方式更利于产品图片的展示,便于用户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图片所传达的信息。
7.优化层级
扁平化网页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对层级的优化。简单地说,就是界面信息之间没有从属的层级关系,尽可能地把所要展示的内容放置在同一个层级或页面内,再着重突出那些与促销主题相关的视觉元素,这样可以使电商网页界面得到最有针对性的优化和简化,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楚地识别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且很容易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文/罗 伟
摘要:2013年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新一轮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本文指出,在设计和开发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时,采用基于岗位导向、注重过程(工作过程和开发设计过程)、多能(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重、细化标准的课程体系开发总体思路是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的着力点和指导思想。如何体现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特色,构建“技能+素质”的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特点 技能 素质 课程体系设计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努力构建与本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相配套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重点突出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以任务为驱动,工作程序为主线,改革课程内涵,是各省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主旨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深入分析电子行业对“电子应用蓝领”的态度、技能和知识的需求,根据我国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准确界定岗位群,合理定位职业岗位至关重要。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分析表明,“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途径,它既能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真正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又能使得电子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校企合作和就业方向有更广阔的选项和岗位发挥空间,以便更好地缓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人数下滑给专业发展带来的压力,达到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就业满意度和专业对口率。
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应整合好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关系,课程的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本位。在内容的选取上要以适用为主,尽量避免枯燥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指出,职业能力取决于专业能力(技能、专业知识)、方法能力(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社会能力(行为规范、价值观)三要素整合。而行为规范体现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因此,尤其要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当前进行职教课程内容的改革,最为迫切的是要以职业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建立知识与工作之间的联系,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根据对我国中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各电子企业调研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报告,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主次表现为:首先处于就业量第一位的是装配工(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熟练的技术装配工人)和质检工,其次是调试工和维修工,再者是生产管理人员,第四位为电路板制作和产品营销岗位(有一定专业基础和社会综合知识的电子方面销售人才)。质检工较装配工有相对较高的技术要求,应是中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而调试工和维修工(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维修技术技师)是部分学生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应向这个方向进行定位;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虽然就业量不多,但确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发展目标。电路板制作和产品营销在这些岗位的需求中,毕业生就业量最少,中职学生如从事此项工作往往还需企业的进一步培训。
企业调研报告指出,超过六成的企业认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电工基本技能、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电子仪器仪表使用常识、PLC控制技术、传感器知识、电子产品原理图与PCB板设计制作、单片机知识。
1.课程体系内容的设计
分析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典型电子企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表1),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真实产品为载体,遵循行动导向教学原则设计课程实施方案。根据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力求体现能力标准岗位化、课程构建工作过程化、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内容活动化、能力形成实践化、技能鉴定随堂化、教学评估立体化的课程设计思想。
针对中职学校电子企业电子产品装调、电子产品检测、电子产品维修与售后服务、SMT工艺设计及操作、电子电路辅助设计、生产现场组织与管理等职业岗位需求,拟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产品装配技术、工程及电气制图、电子CAD技术、电子产品检测技术、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产品营销、计算机应用基础、SMT技术、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电路仿真技术、EDA技术、生产组织与管理等课程。
结合中西部地域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电子企业产品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笔者所在学校选择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相对应的“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和“数字视听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技能)方向化作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方向与落脚点,开设实用电子产品生产与调试、单片机智能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电气布线与控制、家用电器维修、机器人调试与维修、音响灯光与控制、冰箱空调维修、汽车维修电工等“4C”型工学一体化(即Choice自主选择、Change灵活改变、Character个性发展和Compatible德技兼能。以下均称为“4C”)课程,见表2。
在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主流企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范围,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将中级电子装接工、中级无线电调试工、中级维修电工、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PLC程序设计师、单片机设计师等6个职业技能认证资格(工种)标准与本地区专业主流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相结合,将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融入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遵循能力培养的教育规律,按照职业专项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岗位适应及迁移能力四个阶段,依层次递进培养。
2.课程建设和组织实施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教学的目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组织学生社会实践、考察、调查研究等。实践教学内容的直接经验来自生产,要按照工作逻辑编排,遵循活动规律来构成课程的工作任务。
在“4C”课程组织实施中,主讲教师应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因材施教。要积极采用开放式(讨论、研究、网络等)培训模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开展研究,探索规律,运用多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在实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条件。
“4C”课程根据一体化教程任务设计方案,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教案中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反思和总结等的具体安排。“4C”教案充分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如何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主动关心社会、引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为配合国家示范中职院校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需建立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服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网络课程、电子产品制作项目实例库等。
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起公共资源平台,充分发挥专业的辐射服务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试题库,为教考分离的进一步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依托典型电子产品,培养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下,要大力开展学生电子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参加从班级、电子协会级、校级、省级、国家级逐级递进形式的竞赛模式,体现出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本位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微电影;创作
一直以来,传统电影以其大制作、长时段、复杂的故事和人物称霸荧幕。但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移动终端的发展,微电影得以出现。微电影是在新媒体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电子产品平民化的产物。
一、什么是微电影
微电影就是微型电影,投资小,每部电影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制作周期短,一星期到一两个月不等;播放时间少则30秒,多则五分钟的微小电影,微电影的时间虽然短,但与大制作电影一样,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完善的策划制作支持体系。微电影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电影,其是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专门用于人们在短时休闲和移动状态下观看的,可以在新媒体上播放的短片。微电影内容既可单独成篇,又可为系列剧,主题类型很杂,主要包含商业定制、公益教育、时尚潮流、幽默搞怪等。
二、微电影的多样性表现手法和题材
(一)多样化表现手法(1)明快的剪辑。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突出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在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碎片化的特征。为此,微电影的时间很短,剧情紧凑,高度集中,那些在传统电影中常用的慢镜头、快镜头、淡入淡出之类的表达方式在微电影中是没有的。为抓住观众的观看欲望,就要求在剪辑时加快故事的叙事节奏,简洁明快、紧凑凝练。以《太阳女神的苏醒》为例,这是一部较有代表性的微电影,在电影中,女主角一觉睡醒后,剪辑组合成的一组连续的特写镜头,深入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在心理,推动了剧情的发展。(2)配乐感人。看电影时,我们常会被优美典雅的电影音乐所感动。这些电影音乐都是特别制作的,与电影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微电影虽然在规模上小于传统电影,投资少、制作时间短,但在电影音乐方面也很讲究,多是采用观众已经很熟悉的流行音乐作为电影配乐,主题相近或相同,进而更易打动观众。(3)巧妙处理色彩。故事短小精炼是微电影的突出特点。小而精的特点也决定微电影不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述故事。为此,微电影制作者通过巧妙处理色彩的方式来弥补故事讲述方面的弱项,同时传达出需要传达的情感,引发观众的共鸣。
(二)多样性的题材(1)热门题材。在新闻领域,热点新闻总是能更快的引起我们的关注。同样,以热点事件为题材的电影也能引起观众更大的关注度。在这方面,传统电影由于投入大、准备环节多、制作周期长,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热点事件带来的关注热度;而微电影准备环节简单,制作周期短,在观众的关注热度还没消退之际就推出作品,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观众的新鲜感,引发观众的观看热情,继而引导观众进行更深入的思考。(2)亲情和爱情题材。亲情是电影题材中的经常出现的主要题材,如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夫妻恋人之爱等,这些情感可以为观众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如《依靠》,一部反映母爱的微电影,其情节并不出众,但其中无处不在的母爱,却发人深省。在这类反映“情”的微电影中,表达爱情题材的微电影显得更为精彩。这些精彩的爱情题材的微电影,传达出的人世间那些美好的令人向往的爱情非常令人感动。如《狠爱你》,用穿越的方式让一位厌倦妻子的丈夫重新找回那远去已久的爱情。
三、提高微电影质量的路径
(一)组建专业化制作团队微电影市场的准入门槛低,投资少,容易拍摄。因此一些想进入电影行业的新人,如一些专业的或者业余的制片人和导演往往从拍摄微电影开始起步,这就造成微电影市场混乱无序,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为此,我们要吸引一批优秀的导演和制片人参加到微电影创作队伍中来,拍摄制作一批优秀的高质量的微电影作品,在网络上进行播放,加强宣传引领作用,引导微电影的发展升级。
(二)开展全民评影活动由于微电影相对影响力较小,投资少,演员待遇低,所以也就导致演员身心投入不足。故而为提高演员的表演水平,提高微电影的影响力,就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影评论网站,组织开展微电影评论活动,欢迎微电影观众在网站的专区对微电影及其演员进行评论打分,并由网站根据打分结果定期建立排行榜,以此让优秀的微电影和主演能更快的突显出来。
(三)加强法制管理微电影行业作为一个新的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缺乏法治框架的规范引导。因此,要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加强行业内部管理和自律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多元化管理手段,以此确保微电影行业能够在积极健康的轨道上有序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变迁,动画形成了一种综合产业,它不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更是时间的流逝的成果。在动画产业里,漫画也是年轻一代所喜爱的刊物,是青春活力的象征,也是梦开始的地方。在创新交融的动画艺术中,传统艺术渐渐被淡化之际,动画艺术逐步的带领文化启航。国内的动画产业链走过了八十年的磨砺,但是在世界范畴内却算是起步阶段,随着时代的转变,国家近几年来对动画产业的大力扶持和重视,新时代的文化引领将在动画产业中诞生,也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下去。
二、主题
1、中国动画行业现状
国内现阶段的动画并没有覆盖于全龄化,这也是受到中国本土文化影响,但相对来说确是一片非常巨大的市场,拥有很大的扩充空间。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动画的影响不言而喻,在上至政府下到百姓,一直停留着“动画是小孩子看的东西”,导致动画不能像日本动画工业那样拥有高度的社会认同。动画所能合作的产业也相对匮乏。在日本动画行业里,文学、电影、音乐、玩具产业都是动画行业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拥有大量优秀人员参与其中,使得日本动画行业繁荣不衰,这也是在中国动画产业中不可想象的。近年来国内涌现出有大量的动画作品在国外也很受欢迎,如《喜羊羊与灰太狼》《魁拔》《熊出没》等等,虽然小孩子非常喜爱,可惜没有推广到中段年龄的人群中,因为对于成人来说,有点无聊。不像在日本的动画有许多地方不断的吸引人看下去,当然,我也喜欢看日本的动画片,因为许多励志的元素在其中,也是现今社会所匮乏的精神。
在国外针对于青年的动画电影已经大力发展起来,填补了动画对于青年观众的这一阶段人群。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作品中就有许多来填补这一块观众的市场。对于动画,在日本不仅仅是娱乐,随着动画一代又一代人文的影响,动画已经上升为日本本国的影视欣赏的地位,形成了大众化,全龄化的一种阶段。美国更是有迪斯尼这样的国际动画企业来支撑,形成了一种美式英雄主义的风格动画,可以说,欧美的动画发展过程是非常的成功,并且为三维动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相信,随着我国不断的前进,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国的动画将逐步的发展起来,推出更好的,引人入胜的动画片。
2、电影行业发展
在中国动画产业复苏之际,中国的影视行业却在蓬勃的发展。在最近的几年内,大家可以明显感受到,国内制作的电影越加众多,电影商业市场也越加火热。远观早年,观众还会觉得电影院甚是萧条,电影行业更是艰难。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电影纷纷登上国际电影节,国外也开始纷纷关注起中国电影,国内更是掀起电影制作的热潮。这也是电影成本相对降低,价格符合大众的结果。各大城市的电影院,媒体公司更是接涌迸发,行业一片繁荣。显著的变化也相对的说明,国内电影市场的繁荣兴盛,更是说明了电影在媒体影像行业中的发展趋势即将成熟,明确。
大家先看一组电影市场的数据:2004年,我国制作了200多部电影,票房15亿元。当然这里包含了外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收入,以下数据同理:2007年制作近400部,票房收入33亿元:2012年,制作700多部,票房达170多亿元。可想而知,中国的电影行业产量和收入增长的非常迅猛,现已成为世界年产量第二大国。对于电影发展的猛烈,首先是年龄覆盖全面性,小孩,青年,中年,老年全部涵括在内,全面推广。这也是动画产业现阶段所无力的,其次,主推青年男女电影,如最近热映的《小时代》《分手大师》《心花路放》等等。这也是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融合过程中,必然会有大批导演关注青年人所喜爱的焦点。再有,非主流电影也是少一部分人所喜爱的,这少一部分人是由电影研究者和电影迷构成,虽然不能代表大众的指向,但确是电影发展潮流中的一个群体,电影市场也推出了这少一部分人的欣赏高度。非主流电影在某一阶段意义上是一个国家电影真实内涵所在,也是艺术感的一种标志,知名导演在大量的商业片中也会制作出几部非主流的电影,标志自己的艺术内涵以及自己的文化底蕴。而反观中国的动画却很少能推出自己的“东西”,导致动画行业随波逐流,大众商业。
3、动画在电影行业中的应用
在中国科技进步当中,电影里加入的动画元素越来越多,特技,特效,二维、三维运用在电影里频频出现。中国电影、动画行业互相进步,互相融合是一种必然过程,也是当下中国媒体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艺术文化的进步和科技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电脑动画技术功能日趋强大,给现代的电影带来了极大的创造空间,动画天马星空的想象和不拘一格的创作方式更是给现代电影开阔了更加广泛的创意空间。影视中三维动画应用于虚拟现场,角色动画制作,虚拟运动过程模拟及后期特效等方面,三维动画中丰富的创意,夸张的变形,加强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方式,打破了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外界的任何阻碍在动画特效面前已摇摇欲坠。电影与动画互相结合创造出一种传统影视手法,不可想象的画面、场景现已在动画中得以实现,更加满足了观众对于这种感官冲击的渴望,使得电影更拥有吸引力和创作力。
回望过去,每一次的科技进步,艺术表现的手法也相对的革新与改进。1978年Superman第一个使用CGI也就是计算机成像技术的作为电影片头时,Black hold(黑洞)第一次使用3D电脑特效,从此3D动画运用到电影中,也是3D动画在媒体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之后的《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深渊》等多部知名电影更是采用了3D电脑动画创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科幻效果。对此,詹姆斯·卡梅隆是这样说的;“视觉娱乐影像制作艺术和技术正在发生异常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带来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异常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在我国2010年时也是中国电影3D元年,尽管早在几年就有大力的发展,但一直进步缓慢,直到2010年才开始慢慢起步。国产3D电影《乐火男孩》《齐天大圣前传》几部3D电影为试水之作,虽然并没有在中国电影市场中获得令人想象的效果,但给中国电影、动画行业带来启迪。中国3D动画技术在中国电影运用中更多的是电影特效方面,如《唐山 大地震》《龙门飞甲》都将3D动画效果作为电影的点睛之处。动画科技的进步让很多专业人员从庞大的录像实景、琐碎剪辑步骤以及高昂的摄像设备中解脱出来,在创意和创作道路中开启了一片新的路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以及制作过程,给人们带来更好,更有冲击力的作品,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电影;产业价值链;营销策略
一、电影的商业属性及特点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从其诞生那一刻起就具有艺术和商业的双重属性。从电影的商业属性来看,既具有一般商品共有的特点,也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点。前者使市场营销一般原理与策略运用于电影产业成为可能,后者则使建立适合电影产品的特定营销策略与方法变得十分必要。而明确电影产品的营销特点则是建立适合电影产品的特定营销策略与方法的前提。与通常意义上的产品相比,电影产品至少具有五个特点,而这些特点都具有不同的营销意义。
(一)电影是一种无形商品
无形商品的作用对象是有形资源。无形商品产生在有形资源的基础上,有形资源是无形商品产生的前提条件,没有有形资源,无形商品就不可能得以产生。有形资源是无形商品的载体,离开了有形资源,无形商品就无从谈起。人们消费电影的结果,不是获得和占有任何有形物,而是获得某种心理感受。
(二)电影属于非必需品
国内外研究早就表明,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才会使人们对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增加。而说服顾客对非必需品的购买要比对生活必需品的购买难得多,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宣传和引导,才能吸引人们消费电影产品;也意味着电影产品的销售卖点大都来自于“故事”本身;还意味着人们对电影产品消费量的大小肯定受价格的影响,价格策略将是电影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电影是一种非重复性消费的产品
同一部电影绝大多数人只消费一次,尽管不乏同一部影片看几遍的个案,但那不具有市场意义。这就要求电影产品的生产者必须学会识别人们需求中的共性,发现不同人群的最大交会点。
(四)电影是一种在特定场所消费的产品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便于消费者随时观看影视产品的视听设备,但是它既不是随身听,也不是电视,多数观众只能到电影院里才能看到最新的电影。这一方面增加了电影营销的难度,以至于分销渠道问题几乎是电影营销中最关键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求在一个城市中放映网点必须有合理的布局,保证想看电影的人能方便地找到一家影院。
(五)电影是一种精神产品
对其质量的评价往往因人而异,基本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正是由于顾客通常比较难以用客观标准事前判断电影产品的质量,因此,由导演、演员或公司构成的品牌效应就在吸引顾客前来消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电影的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的概念是从迈克尔•波特在他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创造和保持卓越绩效》提出的价值链发展而来的,其论点聚焦于单个组织的活动,一个企业的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主要价值活动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价值活动所构成的该企业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电影产业是具有原创性、具备明显知识经济特征和高度文化含量的一种产业,它以创意为核心,并伴随着物流、资本流、信息流和商流,将抽象的创意直接转换成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电影产业价值链是电影创作人才、电影企业内部和电影企业之间为生产最终满足消费者效用的电影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涵盖了电影产品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最初创作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从价值链角度来看,电影产业是一个创意开端、内容为主、面向市场、满足消费者的文化产业。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形成集合了创意、技术、商业等多项生产要素,围绕着创意所特有的知识产权的形成、发展、授权、升值、转化和再增殖,将原创性的创意规模化、产业化,使之产生经济效益。电影产业价值链是一个价值不断创新的过程。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一)制片,包括创意内容的策划、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制作
创意内容的策划即创意形成环节。创意来源于编剧、导演或策划者的灵感或创造,正是这一群体成为电影产业的真正推动者。参与的市场主体是创意内容提供者,其中的关键人物是作家、编剧等。电影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制作环节是依靠现代技术创新将创意转化为电影产品的过程。这一部分是电影产业价值链的源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控制整个链条的关键环节,主要增殖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之中。
(二)发行,即市场推广,包括营销推广和传播渠道两个环节
就是对影片拷贝的订购、供应和调度工作以及对影片的宣传推广活动进行安排,影片拷贝的供应对象是影院等从事电影放映的场所。在此过程中,授权商、被授权商、商、传媒中介人和制作人等通过对知识产权的整体开发应用和整体营销,运用各种营销模式将其使用价值销售让渡给消费者,实现产业化价值的创新。没有销售或发行通路,再好的产品也变不成产业,因此传播渠道构成产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
(三)放映,消费者服务环节
随着大众休闲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大众对电影产品的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消费者不仅注重其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更强调电影产品的情感诉求和审美诉求。在此过程中,电影企业充分利用文化消费具有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这一特征,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将不同的行业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二次电影衍生品的生产和销售做铺垫,以电影产业跨行业多元化的价值创新,变消费经济为体验经济。
(四)后产品开发
后产品是指除票房收入以外,因电影而产生的包括电影海报、音像制品、各类玩具、邮票、纪念品、电子游戏、主题公园、图书等与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衍生产品。除了媒介的衍生应用外,创意的作品经过元素分离和萃取后,可以移转到其他商品上使用。例如,将故事情节改编为电子游戏,将其人物造型应用到玩具、礼品等,均能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和更高的附加价值。
电影产业具有极强的行业延伸能力,它以核心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而真正的奥秘是一条看不见的价值链条,把不同性质的劳动连接起来,使独特的文化创意变成了大量销售的电影商品,又变成了巨大的利润,并在协作中不断增值。存在于电影产业中的价值链在时间上顺序相连,各环节分工明细、环环相扣,前呼后应,从而带动整个电影产业的循环运动。
三、电影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营销策略
通过以上对电影产品的特点和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分析,管理者要想使他的产品有一个较长的销售周期,以便赚取足够的利润来补偿在推出该产品时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和经受的一切风险,就必须认真研究电影的商业属性,分析产业链各阶段特征,充分释放电影的经济价值。
(一)制片环节
在制片阶段,首先进行市场细分并选定影片的目标市场,给产品进行市场定位――为影片塑造一个与众不同、受人欢迎的形象,对它可能涉及影片的各个角落进行宣传。植入式广告是这一阶段主要的营销手段之一。完美的植入式广告,其商品、品牌、功能等应该与节目、电影、电视剧融为一体。制片方也需要与广告主、专业制作公司等广泛接触,根据产品、品牌和广告主的市场需求,综合考虑、量身定做,使产品、品牌和节目相吻合,兼顾“市场取向”和“社会取向”,使广告产品或品牌在最恰当的时候以最恰当的方式出现在观众眼前。
(二)发行环节
电影发行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从整个电影产业链的各种经济关系来看,它又是电影经济的中间环节。随着发行窗口的开启,在“扩窗”过程中,发行环节自然就处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发行这一环节要做好宣传工作,这不仅对影片的票房至关重要,对其相关后电影产品的开发也举足轻重。对这种无形产品的宣传,要尽可能使“无形产品有形化”,即要尽可能使顾客看到某些有形的“证据”,比如精美的海报、片段等,甚至允许顾客参观拍片现场。还有在实践中应用比较成功的营销方式――联合促销。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广度和深度上,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只能不断强化而不能有丝毫的弱化。既要以影片的定位来选择适合的档期,也要以档期来选择适合的影片。要注重二级市场、校园市场、农村市场的观众,市场的细分意味着电影发行已经由传统的粗放型进入到了现代之精耕细作时代。
(三)放映环节
在这个阶段,要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竭尽全力为观众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良好的设施和良好的服务,以满足观众对电影审美、娱乐的需求,合理安排影片的档期,使影片票房最大化。如注重科技含量的大型综合型影院的建设,为观众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观众层的需求;同时还可融入商业和其他娱乐业等多种经营,使影院成为观众的“终极娱乐场所”,从而更好地把握电影的市场特征,为电影营销构筑强有力的据点提供良好的条件。除了“周二半价日”,还可以尝试大范围推广其他的营销措施。比如有些影院推出的会员卡制度、情侣套票、学生票打折以及高考学生凭准考证可以享受进一步的优惠等,这些都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在适当降价的同时,还必须把高质量的影片推销给广大观众,培养人们对电影本身的消费兴趣。
(四)后产品开发环节
由于电影后产品具有特殊意义,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需求,所以对消费者需求的分析重点在于其心理需求,特别是从艺术欣赏、休闲、娱乐、情感等角度分析。由此可见,电影后产品,不论其是物质产品还是服务产品,或者是其他任何有形的、无形的产品,在定价中,应充分挖掘产品的丰富内涵,分析潜在顾客的需求及对产品的心理定位,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同时获得更高的收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好莱坞的“时间窗”的做法。即电影后产品一般在电影首映时或稍晚于首映的一个时间推出,但并不是所有后产品都同时推出,而是分类分批地推出,即当市场对一批后产品的消化快要饱和时,再接着推出下一批后产品,就像“窗户一扇一扇被推开”,通过这种方式层层夺取与电影品牌有关的市场空间,割占着市场份额,最大化地收获品牌效益带来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2] 郭新茹,顾江.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文化产业赢利模式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10).
[3] 沈云.营销:中国电影产业链中的新贵[J].当代电影,2008(09).
[4] 张永.电影营销问题刍议[J].电影艺术,2002(03).
[5] 魏茹芳,刘炳强.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模式探析[J].经济与管理,2009,23(09).
[6] 唐榕.中国电影的产业化问题[J].南开评论,2002(02).
[7] 邵彤.档期与宣传――大片成功的奥秘[J].大众电影,2006(16).
关键词:完美世界;蓝海战略;电影产业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完美世界”的发展与成绩
2008年,国内领先的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之一的完美时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进军电影及电视剧产业,成立“完美世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方向是文化娱乐产业,包括影视剧投资制作与发行及艺人经纪。2010年7月,通过收购北京鑫宝源和上海宝宏影视多数股权,完美世界建立了在影视剧行业的骨架。
电影方面完美世界的成绩更加让人瞩目。都市爱情喜剧《非常完美》上映十日票房过6000万,国内累积票房成绩过亿。2011年上半年的《钢的琴》获得同年上海电影节、第14届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及第28届金鸡奖五项大奖提名。同年底,由网络小说改编剧本的都市爱情电影《失恋33天》以不足千万成本,在众多进口强片的档期挤压下,获取了3.5亿票房的成绩,成为当年国产片最大黑马。《失恋33天》不仅创造了市场奇迹,更提供了宝贵经验,让电影界对中小成本影片特别是现实题材影片充满期待,也让完美世界影视在树立行业品牌的同时发现了一片创新战略带来的蓝海。
二、创新战略开创电影业蓝海
(一)国内电影产业整体环境
1.市场需求大,投资主体众多
伴随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进程,电影产业正在飞速发展,2011全年生产故事影片558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1]。巨大的蛋糕吸引了多种资本的进入,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我国参与创作和投资的制片机构超过600余家[2],除了专门的影视制作企业之外,还包含房地产集团、娱乐传媒公司、广告公关公司、互联网渠道商、网游公司等。例如盛大集团就和湖南广电合作,成立了北京华影盛世文化传播限公司。
2.产业的不均衡现状
必须注意到的是,国内电影市场中依旧存在大量投资回报率低、制片模式不完善等问题。2011年虽然全国总票房超过131亿元,但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仅为70.31亿元,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3.61%[3]。而在年产五百多部电影当中,最终只有100多部在院线上映,剩下的几百部多数无声无息。同时按照业内的“二八定律”,目前上映的影片中80%的电影拿到总票房的20%,剩下的20%的电影赚了80%的钱。当下国内电影产业的进入成本和预期利润之间有巨大不平衡,而众多潜在进入者对这一情况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
3.大投资、大制作的“红海”
面对汹涌而来的资本、急剧扩张的市场需求,和海外进口大片的强大压力,国产电影目前核心竞争力较弱,反而陷入了一味求“大”的红海。拼投资规模、拼制作,拼明星,却忽略了作为电影本质的故事。实际上,中国电影整体上仍是一种粗放式的增长,并未仔细研究成本和价值关系中的新可能,大部分投资制作方未能够从“如何提升买方(观众)获得价值”入手做战略层面的思考。
(二)完美世界的电影价值创新
为避免陷入大片残酷竞争的“红海”,作为影视行业的新人,完美世界重新定义产业内在价值,着力开创新的市场空间。完美世界选择了都市人文题材中小成本影片作为投资方向,并使用签约合作的一线电视剧人作为创意力量,实现了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结合及产业生产函数的重建。
1.提升买方(观众)价值
蓝海战略的理论中,效用和价格的二者结合才是企业为消费者创造出的买方价值。而创意产业中,价值“取决于消费者心目中对象征商品主观的、个性化的诠释”[4]。电影产业的买方价值即为影片对观众多重主观需要的满足。目前国内电影市场大量充斥古装武侠、玄幻惊悚等题材,对于表现国人真实生活状态的优秀影片很少。然而观众对于这类电影的需求一直存在——从《唐山大地震》、《观音山》等影片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即可看出。可以说,当下电影市场提供的产品类型远未实现观众群体内的所有价值。
完美世界充分意识到电影产业中买方价值亟待提升的现状。在影片选题方面充分学习借鉴了电视剧这一最具大众传播效果的文化产品,以电视剧的优势特征:平民化、本土化、生活化、真实化、情感化为核心属性打造电影作品。《失恋33天》剧本源于网友根据亲身经历的热门文章,讲述当下都市年轻人最关注的婚恋情感话题;改编剧本尽量忠实原著,保持其“接地气儿”的原生态特点;同时,导演滕华本身就是知名电视剧导演,影片拍摄风格和演员表演风格具备了电视剧平时、生动、直白的特点。上述这些特征让《失恋33天》成为一种具备“类电视剧属性”的电影,完美世界通过它实现买方价值的提升,即提供观众以市场边界之外的产品。
2.降低成本
打破现有价值与成本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是开创蓝海必经之路。除了依靠影片类型的创新,完美世界还实现了制片过程中的成本降低。选择中小成本都市题材影片,操作机制灵活,周期短,投资低,风险相对较小。制作方面,完美世界不仅眼光精准地发现了一些颇具实力的年轻导演(如《钢的琴》导演张猛),更创造性地利用电视剧导演参与大电影的拍摄。这种决策无疑是大胆的,然而对于实现价值蓝海又是可行的:一方面,都市人文“类电视剧”电影对于电影专业性、高技术难度的拍摄和制作手段并不是必须,另一方面完美世界的签约导演及制片人均为业内一线,业务素质、行业眼光足以驾驭类似题材规模的影片,同时这些创意核心人才往往携带广泛深厚的行业资源,如演员、制作团队,均为电影拍摄节省了大量成本。
当企业的行动对自身的成本结构和买方价值主张都产生积极影响时,价值创新就会在交汇区域得以实现[5]。熊彼特的创新管理理论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完美世界影视通过对买方(观众)价值进行深入探索,联合新资源和新市场,通过“电视剧型电影”类的中小成本影片的战略定位成功实现了价值创新,开创了中国电影行业大片纷争环境下的一片蓝海。
参考文献:
[1] [2] [3]2012年电影局新闻通气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