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视产业投融资范文

影视产业投融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产业投融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视产业投融资

第1篇:影视产业投融资范文

产业浪潮为山东影视产业发展带来多种机遇。首先,政策导向、经济护航。2006年举行了以“文化•创意•财富”为主题的首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标志着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开始。2007年1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7—2015)》,确定了以“文化创意”为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方向,并提出了打造优秀文化品牌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社会保障等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护航,如出台《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计划从2008年起,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2010年增加到7000万元),用于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其中影视、动漫被列为重点支持项目的前两位。同时签署《支持山东省文化企业上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此外,每年举办的山东文博会也为影视产业带来大量的投融资机会。比如,第四届(2012)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投资总额近7000亿元,融资总额2900亿元。这些都为作为山东文化产业支柱的影视产业提供政策和经济上的有力支持。其次,推动体制改革、促进资源整合。在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以影视剧制作单位的转企改制为重点,推进制播分离改革,努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的政策号召下,2008年山东影视集团成立,“标志着山东省将整合新媒体内容制作、影视报刊四大平台,努力实现影视制作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逐步深化,文化创意产业也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从而促使山东影视产业进一步整合资源。产业整合有利于打破地域界限、产业界限,实现影视资源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实现真正的规模经营,并建立一、二、三产业间的紧密联系,实现各产业间的融合互补,形成相互支持的产业群落,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在此发展趋势下,“山东省将原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山东广播电视艺术团、齐鲁音像出版社、青岛影视基地重组改造,组建成了综合性大型影视文化企业集团———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的成立意味着山东影视产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又迈出一大步,有利于全省影视制作力量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集团将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以“鲁剧”品牌为核心的专业化运作机制,探索适应影视企业市场运作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影视、旅游、商贸产业链条,带动全省各产业共同发展。在电影放映业方面,涌现出一批如鲁信影城、新世纪电影城、万达国际影城等高档影视院线;在动漫产业方面,目前济南、青岛、烟台等市筹建了大型动漫产业基地;建立多个影视拍摄基地,如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威海影视文化城、“三花”影视基地、青岛微电影基地、华谊兄弟影视主题公园等,带动了影视、旅游、休闲娱乐等一系列产业,尤其是山东影视集团投资百亿元在青岛建设山东影视文化产业园,将打造一个以影视文化创意为本、结合高科技手段的“影视创意天堂”;筹办各种影视节庆活动,如山东大学生电影节、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颁奖典礼等,对发展山东影视业及提升山东文化形象产生了推动和传播效应。产业发展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2012年山东广播影视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并力争2015年达到350亿元。最后,体制创新带动内容创新。20世纪80年代,山东电视剧《武松》《今夜有暴风雪》《高山下的花环》创造了三连冠的辉煌,奠定了“鲁剧”在中国影视剧制作界中的重要地位。但此后20多年鲁剧都处于酝酿期,没有再次复制先前的辉煌。直到进入新世纪,在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山东影视凭借《大法官》《誓言无声》《大染坊》等几部标志性作品开创又一里程碑。此外,《铁道游击队》《上学路上》等影视作品也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在国内外获多项大奖。2008年的《闯关东》《南下》等经典作品在全国引发收视热潮,又一次将“鲁剧”品牌打响。大量优秀影视作品的涌现把“鲁剧”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带动了全省影视业的发展。2013年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凭借《温州一家人》《知青》《小小飞虎队》《我和我的伙伴》摘得华表奖、飞天奖多项荣誉。《大金脉》《穿越烽火线》等多部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大戏也相继登陆荧屏,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电影《止杀令》更是走出国门,在欧美等地上映。2014年,继《父母爱情》获得收视开门红,山东影视又将推出《青岛往事》《战长沙》《槐树花开》《琅琊榜》《老农民》等诸多各具特色的重磅作品。在电视栏目方面,注重以“特色立台”。2004年山东广播电视台创办的《天下父母》栏目是目前全国唯一以弘扬中华传统“亲情和孝道”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十大创新创优栏目之一。2006年开播的《生活帮》同样以注重创新、关注民生、贴近大众而获得全国十佳民生新闻栏目奖,并受到其他省市电视台的竞相模仿,如湖北电视台、汕头电视台分别在2012年开播同名栏目。总结以上栏目成功的经验,有利于指导山东电视节目今后的发展方向。第一,坚持创新,秉承“特色立台”,发挥齐鲁历史文化优势,将民族精神与新时期山东精神相结合;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真正践行“三贴近”的要求;第三,坚持以社会效益和文化事业为先,抵制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并积极策划创意活动,以提高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成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浪潮为山东影视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影视业既面临来自自身快速发展的挑战,也面临国内外同行更加激烈的竞争。山东影视业还面临许多问题:经营理念与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渠道的扩展及投融资机制的完善,影视创作的内容创新与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创新,影视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与网络化,后影视产业的开发等。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与措施。

二、建议与措施

(一)立足地域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电影在其诞生之初就奠定了两大功能:一是纪实,二是讲故事。无论是追求视觉刺激的好莱坞大片还是温润唯美的欧洲文艺片,都是影片的叙事因素在起支配作用,画面的设计与表达无不服务于此。好故事、好题材是影视作品成功的根本,而影视产业的发展又依赖于影视作品的制作,大量优质原创作品无疑对推动影视产业发展意义非凡。山东影视产业发展的核心与根本是鲁剧的制作与传播。鲁剧能取得今日成就,正是因其扎根齐鲁大地,从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中汲取不竭的创作动力。但目前山东影视对齐鲁文化的挖掘与开发还有待继续拓展深入。首先,许多民俗文化与历史名人题材没有开发利用。在中央一套热播的《大河儿女》(2014年)将河南钧瓷文化与抗战背景相结合,书写了一部慷慨激昂的年代大戏。这种对民间文化的开发利用给鲁剧创作以启迪。与天津杨柳青年画齐名的山东杨家埠木板年画、有六千年历史的博山陶瓷、取材民间传说的高密剪纸、驰名世界的潍坊风筝……无不是山东民俗文化的智慧结晶,蕴涵着丰厚的历史人文。还有如王羲之、辛弃疾、颜真卿、王世贞等历史名人的故事都鲜有影视作品涉及,这些都是鲁剧创作的素材资源。其次,山东文学作品还有待进一步改编利用。如山东籍优秀作家莫言、张炜、毕飞宇、尤凤伟等的作品大多生发于齐鲁大地,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对这些作品的影视改编和拍摄,将更有利于鲁剧实现追求审美内涵与地域文化传播的双重目标。此外,现有齐鲁文化挖掘还欠缺一定的秩序,这种无序开发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枯竭。因此,应设专职部门对文化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建构鲁剧素材资源库,并根据时代及受众需求进行规划利用。当然,鲁剧不应囿于地域的限制,应该在保有传统特色的同时,积极开拓发展空间。洋溢着江浙风韵、跨四国拍摄的《温州一家人》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制片人侯鸿亮认为:“合作与走出去拍摄是近年来鲁剧发展的方向。从过去立足本省故事题材到将题材内容延伸到全国甚至海外,积极与外部合作谋求共赢,鲁剧不再有鲜明的山东地域性特征,而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文化品牌。”

(二)兼顾市场化与思想性,追求原创性与多样性

鲁剧制作应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并重。在市场化浪潮下,观众的喜闻乐见成为影视制作的导向标,观赏性已远远压倒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2014年山东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李掖平提出,近年来山东影视产业建设过分注重产业化、市场化,而忽略了影视艺术所应有的健康思想导向和积极价值引领。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认为,当一部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它的美学品格和历史品格,只能意味着人文精神的滑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落的开始;不能消极顺应观众中某些落后愚昧的鉴赏习惯,这只会形成精神生产同文化消费间的恶性循环。因此,在关注影视作品商业价值的同时,还要强调通过其意识形态和传播属性对观众进行精神灌输,提升整个民族的人文精神。鲁剧作为中国电视剧行业中的翘楚,无疑担负着优化电视艺术生态环境的职责,经典鲁剧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其观赏性,更在于其传达的民族精神与反映的普遍人性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所以从长远来看,只有创作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并重的作品,才是影视业发展持续繁荣的王道。鲁剧创作还应注重原创及多样化发展。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原创作品才能因其新意吸引观众眼球。目前中国电视剧市场虽作品繁多,但是真正的好作品却很少,一部有新意的佳作后面往往跟着一串模仿者。这种跟风固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其社会效益及艺术价值令人质疑。因此,不断制作高质量的原创作品,永远占据制高点,才能使鲁剧立于不败之地。经过30多年的积淀与探索,鲁剧逐渐形成了以正剧为主,题材严肃、贴近生活的艺术风格。视角主要定位于现实主义题材,造成作品过于强调写实,剧作类型、人物形象塑造相对单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鲁剧艺术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表现。因此,鲁剧在发扬自身艺术风格的同时,也可在针对受众不同需求的前提下尝试多种风格的作品创作,这无疑会激发鲁剧创作的潜力,有利于更广大的市场开拓。此外,山东影视业在继续锤炼“鲁剧”电视剧品牌的同时还应加强电影制作,寻找市场,如电视电影、微电影等。微电影作为电影新秀,因其平民化、创意化而受到大众追捧,是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一只劲旅。众多省市、机构主办相关活动,如中国国际微电影节、新浪微剧本大赛、山东微电影大赛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微电影朝高品质、高格调、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山东影视业应借此机会大力发展微电影产业,以此突破山东电影业的发展瓶颈,扩大山东影视业的市场份额。

(三)拓展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体制

影视产业作为一种高投入高风险性产业,离不开资金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投融资处于影视产业链的前端,是各环节顺利推进的资金保障。2010年我国制定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鼓励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因为“电影产业如果要想再上新台阶,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金融资本的介入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在电视剧行业产业链中,电视剧制作方因各方挤压而处于收益分配的边缘。利润少导致资金积累少,不利于制作机构持续开发市场、保持高制片水准及吸引优秀人才。虽然近年来山东影视产业通过“合作拍摄、合资拍摄、参股运营利润分成的方式”来吸纳资金,有将近“80%的鲁剧走社会融资渠道,融资额度已达50%”,但是融资渠道少、融资总量低仍是限制山东省影视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开拓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体制方面借鉴国内外成功先例并大胆创新,将是促进山东省影视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影视产业投融资包括自有资金、联合投资、政府资助、上市融资、金融机构融资、影视投资基金、制播联盟、行业内互助融资、分批制片融资、海外融资、广告植入等模式及渠道。本文将针对山东省影视业投融资现状,选取三种可以尝试或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模式进行探讨。第一,以电视剧无形资产作为抵押进行融资。获得银行贷款授信除常见的以实物为抵押的做法,还可以版权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获得贷款。除版权外,电视剧的无形资产还包括导演、制片人、创作团队、电视剧品牌、衍生品等。以版权抵押融资在美国、韩国等影视业发达地区已经是较为成熟的资本运作模式,在中国亦有先例,如2007年北京天星际影视文化传播公司以《宝莲灯前传》的版权作为抵押向交通银行进行贷款。其后,单部电视剧版权抵押贷款进一步升级为多部电视剧项目打包融资。如2008年,北京银行以电视剧作品版权增信拓展的担保方式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多个电视剧项目打包贷款。2009年,张国立等著名导演共获得中国民生银行提供的一亿元贷款额度,用于本人或公司进行电视剧创作,开启了“电视剧导演融资模式”先河,拓展了电视剧信用融资的范围。这些先例鼓励更多的信用融资创意,如金牌编剧、著名影星、优秀的电视剧制作团队或电视剧品牌等,都可以凭借其市场影响力进行信用融资。但这种融资方式必须有完善的保险体制作保障,才能降低投资人风险,保障投资者收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第二,通过影视投资基金融资。能够上市融资是大多数影视制作企业的梦想,但是因其准入门槛高,目前只有中视传媒等几家影视公司上市。对于非上市影视企业来说,影视投资基金无疑是不错的融资渠道。2009年4月,中国第一个影视投资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并于2010年投资拍摄电视剧《画皮》,为中国影视融资开辟了新渠道。此后,影视投资基金在中国骤然升温。据报道,至2013年8月,针对影视投资的基金已有25只,目标规模达到322.81亿元。2014年2月12日,山东省首个影视投资基金———枣庄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启动。此项尝试无疑会为山东省影视投资基金融资模式积累经验,开拓一条可行性渠道。根据专家预测,影视投资基金资本、产业内资本、专业金融资本将成为影视投资界的三大主流趋势。因此,影视制作公司只有进一步加强专业化运作程度,加强风险把控能力,完善财务制度,才能更好地利用影视投资基金进行融资。第三,政府在影视业投融资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影视产业已经越来越市场化,但是政府对于影视制作投融资方面仍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以直接投资,而且可以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上为影视产业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一是政府直接投资。近年来,新型融资模式与渠道备受行业关注,但是政府直接投资模式仍最具可行性和安全性,其优势不言而喻。首先,资金到位较为顺畅,不易引起经济纠纷,而且为制片方提供很多便利。其次,政府参与投资会增加其他投资者的信心,可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国内比较成功的政府直接投资案例是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拍摄。作为股东的唐山市政府不仅在6.5亿元的票房中获得直接利润分成,还通过影片放映达到了城市形象塑造和宣传的目的。随着后期影视文化旅游的开发,唐山的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被带动起来。通过这部电影,制片方与唐山市政府互利互惠,实现双赢。最后,地方政府也可进行综合投资,如建设影视基地、创办影视人才培育基地、开发影视配套设施、提供外景地拍摄服务等产业,实现地方经济与影视业的共同发展。2009年贵阳市政府与北京嘉春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电视剧《小城大爱》对宣传贵阳市旅游景点、拉动贵阳楼市走出低谷起到重要作用。二是政府提供政策扶持。政府除了直接投资影视业,还应制定或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为影视业投融资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周到的服务,这才是影视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如通过减免税收、项目补贴、贷款贴息、重点购买等做法鼓励影视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制定版权法等法律政策,完善版权评估体系,保障影视制作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政府可牵头成立担保公司,为中小型影视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省市区等各级政府还可设立文化产业基金,扶持资助影视业的发展;可学习韩国建立融资辅导机制,成立抵押无息贷款、低利率的电影创业基金;政府牵头举办文化博览会、电影节等活动吸引外商,打开海外融资渠道。总之,山东省影视业有待建立一套“投融资主体和渠道多元化、金融市场配套成熟化、政策法规完善化的市场化体系”,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四)借鉴好莱坞营销模式,加强后影视产业开发

影视产业链主要包括制片、发行和放映,其延伸的前段是投资、融资,后段则是影视衍生品的开发。现在全球影视业较为成熟的运营模式是拓展、完善影视产业价值链,强调对后影视产业的开发。美国《华尔街日报》2013年8月6日刊文指出,“好莱坞靠票房盈利的模式已被彻底颠覆,几乎所有大型电影公司(如华纳、迪士尼、福克斯)的盈利,都来自其娱乐产权在世界各地的发行、冠名和特许经营收入,包括DVD、网络播放、机上娱乐、有线电视、付费电视、游戏、游乐园设施、玩具等。大型电影公司还通过出售大量电影、动画片、电视连续剧的制作权赚取利润。”目前,美国电影业收入的80%来自后电影市场开发,而国内电影业80%以上收入来自票房及广告植入。显见国内影视产业链还有待延伸,影视衍生品的开发将成为我国影视产业的利益增长点。山东影视产业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对影视衍生品的开发,强调鲁剧的品牌效应。利用《闯关东》热播效应进行的衍生品开发就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山东广播电台与《闯关东》拍摄基地黑龙江锦河农场签订共同开发影视主题旅游的协议,策划“闯关东、游龙江”的精品旅游线路,围绕剧情发生地、拍摄地进行产品开发,提出“常回家看看”等旅游口号,加强对锦河农场的影视基地建设。故事的另一发生地山东章丘朱家峪也借势进行影视剧相关产业的开发工作,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与整合,开设“闯关东影视基地展览馆”,建设相关主题公园,并注册“朱开山山东菜馆”商标,欲把朱家峪打造成推动济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圣地。对《闯关东》品牌旅游市场的开发体现了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延伸的意义。但是影视文化旅游仅是一个利益增长点,应该更加系统、规模化地进行衍生品的开发,在这一点上还应学习好莱坞的成功运营模式。华纳公司对《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营销无疑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电影及衍生品在全球的畅销,哈利•波特已成为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世界品牌,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电影与图书的热卖推动了近百种特许商品的开发。华纳公司在奥兰多环球影城的冒险岛开设哈利•波特主题公园,并利用7位资深哈粉的热忱将这一消息通过鼠标传递出去,以极少的预算进行成功营销,开创了“鼠标营销”新模式。此外,华纳公司还计划把拍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伦敦摄影棚改建为博物馆式的旅游景点。从好莱坞衍生营销成功案例中可借鉴以下经验:

第一,影视作品未映,衍生商品先行。好莱坞影视公司在正常的宣传与影视发行之外会提早制定衍生品开发与营销计划,以确保衍生品与影视作品的同步上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使影视产品与其相关衍生产品交叉销售。二者互相推动,既打造了影视品牌,又促进了总体效益。

第二,培养消费主体,细化营销策略。美国影视作品注重将商业元素与艺术元素相融合,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针对不同种族、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消费群体进行定位,并使用组合策略开展营销。“哈利•波特”品牌系列产品便是定位于青少年,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形成了稳定的“哈利•波特”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孕育了庞大的青少年消费群体。

第三,完善市场营销制度,丰富市场运作经验。好莱坞的影视衍生品开发从市场调研、宣传策划到产品开发、营销都有一套完善的运营制度,并不断加以创新,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如“高概念”电影,“以钱滚钱、以片养片”战略,“核心图稿(key-art)”创意广告策略及“窗口期”新媒体行销理念等,这些经验积累为全球影视产业带来新的营销思路和发展前景。

第2篇:影视产业投融资范文

Abstract: Shaanxi cultural industry has done a lot of useful explorations on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but it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fu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poor access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hannels and so on. The main causes are small-scale of cultural enterprises, lack of innovation in the existing financial system, lack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financial industr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need to strengthe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reform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need to make cultural enterprise itself stronger and larger, and it require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actively build a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ervice platform for cultural industry, and requires the support of entire economic policy and social environment.

关键词: 文化产业;投融资;金融创新;服务平台

Key words: cultural industries;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financial innovation; servic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001-02

0引言

2009年8月,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3月,文化部等九部门联手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并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突出作用得到了再次明确。陕西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且规模小,对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明显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融资的不足,而资金链的丰裕则得力于加强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有效对接。

1陕西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现状

陕西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传统产业与创意产业文化资源蕴藏丰富。陕西也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全国第三大科技、教育中心,拥有全国排名第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拥有100余所高校(含民办),各类科研和技术创新机构4000多个,有着强大的科技优势。然而陕西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国内排名靠后,与文化资源大省身份极不相称,探其原因是多样的,主要是因为投融资服务模式比较陈旧引起投资不足或者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同时由于陕西文化优势和科技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企业自身有待提高、配套政策尚不完善等,使得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难以获得发展资金、投融资渠道不畅是现阶段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截至2008年末,陕西金融机构对文化娱乐业的贷款仅占全部贷款总额的0.33%。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或者城镇投资中文化娱乐业比重小,而陕西相对于北京、江苏、山东、湖北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比较小,这些数字无疑表露了陕西文化产业在投融资方面的弱势地位。

2陕西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文化产业发展规模特点不利于企业融资。目前陕西省文化市场还处于培育期,文化产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产业集中度不高;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市场化程度较低,此外,部分中小文化企业由于存在经营风险高、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状况低、盈利模式不清、经营管理不规范、信息透明化程度低等问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同时受规模限制,也难以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融资。②现有金融体制不完全适用于文化产业。现有金融产品基本是服务于传统产业,重视有形资产,而文化企业有形资产小,其资产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对商誉、声望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没有评估体系。如果金融机构要求其提供能够覆盖贷款风险的固定资产抵押,则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将很难获得金融支持。而在其他合作方式中又面临无形资产难以估价和入股困境。同时金融机构在为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还存在贷款审批手续多、程序复杂、周期过长等问题,很难满足文化企业对融资的时效性要求。③文化产业与金融业之间缺少交流合作渠道。以往陕西大多数文化企业都是靠自身积累来发展,并不了解资本市场运作模式。而且尽管陕西省是文化大省,但长期以来缺少文化产业主要统计数据,2009年才正式开始对文化产业进行全面统计监测,对外公布有关文化产业3个层次、9大类、80个行业小类的相关信息,以至于金融业对文化产业不够了解,对投资文化产业有顾虑,没有开展过相应的业务,双方长期缺乏相互了解信息沟通渠道,不利于文化产业和金融业开展广泛的合作。④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不够完善,尽管十六大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是2009年之前没有专门促进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文件出台,政策措施不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业务缺乏足够的政策环境支撑和保障,发展面临不少困难。

3加强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对接的措施

①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做大做强优势行业。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和投资准入区别化的多元投资机制,适当放宽准入条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进入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文化业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构成文化产业主要投资主体。陕西在这方面的尝试:例如2010年将8个西安市属文化企业西安歌舞剧院、话剧院、儿童艺术剧院等进行体制改革,建立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从而打造一批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集团,促进文化企业投融资。再如2010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与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西影航天影视动漫公司”,力争通过大文化影视产业的多元开发和卓有成效的市场运作,带动陕西影视文化产业、新动漫产业投融资。②鼓励金融创新和保险创新。开发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金融机构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深入探索,推出信贷、债券、信托、基金、保险等多种工具相融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做好文化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衔接。进一步推动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发挥保险资金融资功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引导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陕西在这方面的尝试:例如2009年,曲江文化产业投资担保公司担保额3.1亿元,涉及影视、会展、文化商业、旅游等板块。曲江新区设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外向型文化产品的生产给予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③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文化部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目的是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业结合发展,不断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立健全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陕西在这方面的尝试:例如2010年陕西文化产业网开通,主要功能是突出对相关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的和解读,注重对陕西省文化产业项目的整理和,为产业项目投融资搭建平台。再例如2009年注册资金22亿元的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担保、版权抵押、授权制作等多种形式的投融资平台,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平台最新资讯、政策法规、项目及产品、行业资料等信息,在线受理信贷申请、产权交易、补贴申报等业务,开展项目推介、上市推荐、产品、业务咨询等服务。总之,陕西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各种问题,陕西为了改变现状作了一些积极努力,但仍然需要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对接,改善文化产业的投融资。

参考文献:

[1]张伟,周鲁柱.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J].现代传播,2006(04).

[2]常晔.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第3篇:影视产业投融资范文

关键词:影视 融资 难点 破解 展望

一、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不仅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我国软实力,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文化产业具有反周期调节与逆势而上的特点,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影视业是文化产业中最有影响、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也是发展最为迅速、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其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然而,由于影视文化业受到意识形态以及行政法规等方面的限制,市场化程度较低,改革也基本处于自我修补的状态,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基本依靠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发展。由于投资匮乏,影视文化产业在整体上缺乏规模效应,资本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上流动性过剩,股市不振,楼市低迷,大量闲置资金苦于没有投资渠道。如何打破融资瓶颈,引导各方资金进入影视文化产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影视文化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贷款资产抵押不足

贷款难是我国各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资金安全性出发,必然要求贷款企业提供一定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然而,与传统的工商企业相比,影视文化业的核心资产主要是品牌、创意、智力、版权与收费权等无形资产,缺乏厂房、土地、设备等银行认可的传统抵押物。权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缺乏和评估标准与方法的缺失,使得影视产品评估的随意性很大,评估后确定的资产价值也难以得到银行的认可。此外,由于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和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制度也使得信贷业务人员更倾向于向资产实力雄厚、贷款金额大、期限长、抵押物充足的企业放贷。

(二)投资风险大

文化产品属于特殊消费品,政策性风险与市场风险巨大。每年都有30%左右的影视作品因为没有通过审查而难以收回成本。即使通过审查,其市场价值的高低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编剧、导演、演员等创作团队、作品的题材、风格、发行的方式甚至社会大环境等因素都会对未来市场销售产生影响。此外,由于影视产品生产周期长、制作成本高、资金回收慢、在生产周期内没有任何现金流等因素都使得投资方踯躅不前。

(三)融资渠道不畅

金融市场上融资渠道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直接融资即股权融资,是企业通过出让部分股权而获得资金的行为,一般为上市融资和产业投资;间接融资则是通过增加债务获得资金的行为,主要为银行信贷。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影视文化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经营模式和运行状况等原因,即使在创业板的规则下也难以通过证券主管部门的审查而上市融资。而在银行信贷方面,由于缺乏业务关联和相关了解,金融机构普遍对影视文化业融资需求关注不足,缺少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缺乏专业化的文化投融资人才

影视工作者大多是文学、艺术方面的专业人员,缺少投融资的相关知识和运营能力,也不熟悉金融和资本市场。影视企业融资,除了向银行贷款外,对创投、风投、产权交易、上市等融资方式还缺乏了解。而对于银行来说,也缺少一批既懂金融专业,又懂影视创意、开发和运作的专业人才。二者人才结构和信息的不对称,也造成了金融与文化产业难以有效对接。

三、破解广播影视业融资难的途径

(一)建立政府担保机制,突破传统信贷瓶颈

影视文化企业不能提供合格的抵押品,是其相对于传统贷款方式的“先天不足”,政府应在疏通传统信贷渠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比如建立适用于文化产业的信用评价体系;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如影视互济基金、重大题材专项补助基金等;还可以建立文化产业项目集中推荐机制,向文化价值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或影视项目提供政府担保,由企业提供少量抵押品以获得传统信贷支持,从而突破企业贷款抵押品不足的瓶颈。此外,应在政策上鼓励各类担保公司积极为影视企业承担融资担保,使其作为代偿主体间接投资影视项目。

(二)商业银行应创新信贷方式,完善无形资产融资渠道

影视企业虽然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但其主要产品是人的智力成果,影视作品的专利权、版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是具有优势的无形资产。政府部门应在文化类无形资产的确认、登记、评估、质押、流转和变现等方面探索科学的评估标准。商业银行也应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信贷方式,积极推出和完善版权质押融资渠道,为影视无形资产融资创造条件。如可采取版权质押加第三方保证的组合担保模式。

(三)引入企业资金,鼓励实体企业投资文化产业

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影视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影视产业的资本利润率普遍较高。目前,影视行业正处于高成长期,其高回报的特点是毋庸置疑的。进行产业转型、抢占文化产业的发展先机对发展相对缓慢的传统行业不失为明智的选择。近年来,进军影视业的上市公司不断增多,北京旅游、禾盛新材,做餐饮起家的湘鄂情,还有号称“烟花第一股”的熊猫烟花,都相继涉足影视行业。以小投资高回报的电影《失恋33天》为例,总成本1 500万元,绝大部分资金为直接投资。这部电影最终票房高达3.65亿元,如果加上网络版权、音像制品销售所得,其投资回报近1.5亿元,创造了企业直接投资影视项目最成功的案例。

(四)推动影视企业发债和上市,扩大资本市场融资比例

2002年,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已将“传播与文化产业”确定为上市公司的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影视企业在上市融资方面已经没有政策障碍。已上市的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影视公司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国家应通过文化企业上市储备机制,及时掌握优秀文化企业的上市意愿和进展情况,积极设立文化企业上市培育、辅导和推荐机制,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发行一批”的梯次推荐格局,通过大型影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可转换债券或企业债券,促进文化影视业的做大做强。随着影视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未来一定会涌现出类似索尼影业、福克斯、迪斯尼、派拉蒙等大型国际影业公司。

(五)启动保险业对影视文化业的支持

2010年12月,保监会、文化部联合的《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的顺利起步。对于目前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保险业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设计开发适应文化产业的保险品种,完善保险服务体系,扩大文化产业的保险规模,利用保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的功能,充分化解影视文化企业的经营风险,拓宽融资渠道。近年来,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等保险公司相继开发了“演艺活动财产保险”、“艺术品综合保险”、“文化企业知识产权侵权保险”、“文化活动公共安全综合保险”等险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开展了文化产业出口和海外投资业务的信用承保,防范化解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

(六)加大影视产品市场保护力度,促进国际直接投资注入

国外大型影视企业资本雄厚、发展成熟,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商业运作模式,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应该加强国内市场保护,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外国影视作品的流入,引导其直接投资于国内影视企业,推进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国际化。

(七)鼓励互联网融资

过去影视行业融资模式都是B2B,而对于互联网时代,影视业融资可以实现C2B。阿里巴巴推出的“娱乐宝”正是互联网娱乐和互联网金融的完美结合。它实现了人人都可以成为影视业投资人的目标,也实现了影视业融资需求快速对接的意愿,使得粉丝、影业公司都能从中受益。娱乐宝第一期发行总规模7 200万元,有接近30万用户参与抢购,支持了4部电影的融资需求。而第二期总规模9 200万元,被16万人瞬间抢购一空,共支持了五部电影的融资需求。互联网融资使所有的影迷粉丝,所有对影视产业感兴趣的人,通过他们的方式投资好的影视作品。不仅可以获得理财收益,还有机会享受剧组探班、明星见面会等娱乐权益,C2B模式将是未来电影行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第4篇:影视产业投融资范文

一、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文化产业的投融资还存在一些问题,文化产业多元投融资体制亟待完善,以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难题,为河南区域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缺失

现阶段的政策性投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如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是通过补助、贴息、奖励三种形式,支持有产业基础、有市场需求、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或产业项目,但资金数额有限,难以满足众多中小文化企业的需求。

(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单一

河南省文化产业的重点企业,多数是由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形成的,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支柱产业,政府投入仍占相当比重,在企业的发展中,融资的渠道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运用证券市场融资的大型文化企业仍是凤毛麟角。吸引外来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在扩大发展规模上,融资渠道也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

(三)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不畅

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有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由于融资平台搭建尚不完善,文化企业又缺乏专业的融资团队和融资理念,多数文化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银行借贷为辅,利用其他融资方式获得资金的文化企业为数较少。

二、解决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困难的建议

(一)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具体政策措施,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准入政策,加强文化产业政策与投融资政策之间的协调,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细则,确保文化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之间的衔接,提高政策的协调配合与执行效率。

(二)完善文化产业政府投资机制

强化各级政府财政投资政策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额度,通过政策性投资对有产业基础、产品优势、市场潜力的文化企业提供投资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或产业资本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同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还应建立对投资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确保财政投资政策的引导作用。

(三)建立发展文化产业政策性银行

建立文化产业政策性银行,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证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需要有政策性银行支撑,支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政策的落实,需要有政策性银行跟进,促进文化产业政策的落实,扶持新兴文化产业的兴起,支持文化产业规模发展。

(四)构建文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

加强银企之间协作,为文化企业构建融资平台,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完善文化产业融资政策与政府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衔接,建立文化产业融资平台,建立文化产业重点优质项目数据库,提供金融专家为文化产业的咨询服务,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银企洽谈会,促进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的双向对接。

(五)加强文化产业融资市场管理

在构建文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的同时,要加强文化产业融资市场管理,规范融资市场竞争。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后备文化企业的上市安排,优先办理立项审批、核准、备案等手续;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以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参股控股等方式的融资,推动风险投资基金等风险投资者给处于创业阶段、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企业提供资金的支持。

第5篇:影视产业投融资范文

>> 版权融资助力文化企业 版权: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 创意中小物流企业融资之路 北京市文化创意类中小企业融资之路探析 助力文化创意企业走出融资逆境 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融资路径研究 文化创意企业投融资动态研究 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开拓中小企业融资领域 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全国首推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版权保证贷款 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企业版权保护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中国创造期待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路径 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渠道探讨 浅析上市融资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探究 文化创意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建议 文化创意企业动态投融资体系构建研究 文化创意类中小企业融资探索 文化创意企业融资内生决策:理论与实证 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融资喜迎“满陇桂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3年1月1日

[2]张辉锋,宋颖颖.期待版权担保融资模式中投资方的风险及控制分析――以中国电影产业为例.新闻大学,2011(4)

[3]赵睿嘉.我国影视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经济师,2010(5)

[4]毛俊玉.如何规避文化产业投资风险.中国文化报,2012年2月11日第2版

[5]段桂鉴,王行鹏.版权价值层次性的认识与解读.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10月13日第6版

[6]《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迎来新发展机遇》,资料来源:http:///chanye/shichang/201212/t20121228_513231.htm ,2013年2月1日

第6篇:影视产业投融资范文

亮点一:三个“首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办的名义对电影产业发展提出具体规划,提升了政策的力度。

《意见》从宏观上首次提出中国电影发展至关重要的三个核心体系:电影产业的运营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解释说,运营体系指电影经营者如何将电影商品向产业化模式过渡;服务体系强调电影生产者怎样在导向性与娱乐性之间寻求平衡点;管理体系则为电影监管部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电影导演尹力认为,中国电影产量和质量的飞速发展,在全世界独一无二。《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首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可以说是跨越式的进步。

亮点二:推动国有电影企业上市

期待出规模效益

电影导演冯小刚认为,《意见》从硬件设施建设、院线经营规模、投融资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其背后反映出我国的电影市场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开发。

“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认为,《意见》有关投融资的政策奉行了非常开放、宽容的态度。“当前,我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太小,国内影视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像迪士尼等欧美大型娱乐公司规模都在600亿美元左右,而我国娱乐公司大都是几千万元的规模,‘华谊’也才100亿元人民币,规模化经营下的资本积累是当前我国影视企业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橙天娱乐”、“华谊兄弟”等娱乐公司相继上市融资。王中军也感到,这几年,国内有一定实力的影视公司已经比较容易得到银行贷款用于影片制作。

亮点三:科技创新促可持续发展

演员吴刚对《意见》中提出的“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重视电影复合型人才培养”印象深刻。他认为,中国电影的制作手段相对落后,工艺水准也与发达国家的同行差距较大,必须认真学习。“科技创新是拉动我国电影技术转化的重要举措,放映机、硬盘、银幕、数据流、音响等技术革新,有利于电影产业的服务外包和制作市场的形成。”

冯小刚新片《唐山大地震》对地震时大地晃动、楼房垮塌、尘雾弥漫等场景,运用分层拍摄、电脑合成等一系列高精尖手段。由于国内技术尚不成熟,只能依赖欧美和韩国技术顾问进行指导,但因为成本控制,很多设想无法实现。冯小刚分析认为,我国专门从事化妆、服装、道具、视听声画等特效制作的企业与人才奇缺。国有电影企业虽实力雄厚、设备一流,但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欠缺,对拥有5000多个功能的进口设备,只能用500个,造成资源浪费;而民营公司虽具有人才引进优势,但由于资金欠缺,设备投入不足,也阻碍了科技创新。“《意见》的颁布对鼓励民间专业影视技术公司的建立、影视院校电影特效人才的培养以及电影科技的国际间交流都大有裨益。”

亮点四:“走出去”与“步步为营”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贾磊磊说,《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培育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电影国际传播企业,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意味着电影的使命从思想性、娱乐性、艺术性等内向型功能向内外兼具的文化传播功能转变。”

香港导演唐季礼认为,“走出去”并非一拥而出,而是在立足本国的基础上步步为营地向外拓展。通过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借鉴高科技手段和市场化运营模式、从不同渠道走出去才是这一战略的根本。“电影人要预先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国外观众需求。”唐季礼认为,“分区域、分题材”是成功“走出去”的关键,“比如,将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接近的东南亚市场作为电影拓展的突破口比较合理,因为那里的观众更易于接受。”

亮点五:在立法中监管

第7篇:影视产业投融资范文

关键词:电影产业;制片融资;新型模式;资本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凭借着其独特的视听特性和审美情趣,为人们创造着非凡的文化艺术享受。但同时又作为一种高度市场化的产业类型,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成熟的技术系统和完善的产业结构,实现从制片、发行到放映三大环节良性的循环运转,这就自然而然的使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对各种资源的投入都有着非常之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电影产业链条上必不可缺的制片融资环节,对资本的运作更是已然成为了决定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

熟悉电影制作和营销的人都知道,电影是一个风险性极高的行业,是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具有经济外部性大、无形资产比重大、消费形式内容化、流通过程技术化和法制化等特点。如何能够同时做到减少成本、扩大收益和控制风险,是任何投资者都不能轻视的三个基本问题,这就要求电影产业的发展在加强艺术水准和价值创造的同时,还必须将立足点放在提高制片融资环节的多元化、市场化、规模化和法制化程度上,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机制,为电影产业化的深入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在改革开放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电影已经成为文化娱乐产品供给与消费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通过几代电影人的共同努力,电影市场在近几年里开始呈现出繁荣之态,电影票房屡创新高,呈现出“井喷式”增长:200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33.27亿元,2008年为43.41亿元,2009年更是突破了60亿元。然而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实际需求仍然是不争的事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供需长期不均衡,根源在于中国电影产业融资机制不畅,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的融资模式单一、传统,缺乏创新,特别是中小型电影公司融资渠道仍然非常狭窄,企业信用欠缺,社会资金对于国内电影业的信心不足,政府配套政策尚待改进等。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大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机构无不将视野立足于如何扩大融资渠道方面,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正在如火如荼逐步推进中的广播影视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可谓是焦点性的新闻,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其他一些新的融资模式也正在植入行业发展的轨迹,这都促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制片融资体系的逐步形成,无疑是对腾飞中的中国电影产业带来新的生命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如何能够不断融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富有创造性的开拓以金融贷款、私募股权基金、上市融资等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已然成为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事关未来的核心问题。因此,针对于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研究对优化中国电影制片融资机制、逐步完善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中国电影产业链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1发展背景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化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投资和消费市场日益繁荣,票房竞争异常激烈,电影创收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这得益于数字技术的推广、市场营销理念的深化、商业大片和类型电影模式的开发探索以及国有电影集团和民营电影公司资本运作的日益成熟,中国电影已正式迈入资本时代。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电影政策的进一步开放,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的准入门槛大大降低,中国电影产业融资多元化格局慢慢形成,融资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以银行信贷、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成为影视制作行业新的流行语。

其次,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除了国有电影集团依然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外,民营电影企业和文化多媒体制作机构借助繁荣的市场环境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华谊兄弟、新画面、保利博纳、光线传媒等几家拥有雄厚资金和制作营销经验的民营电影制作公司显示出超强的实力,在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和后产品开发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再次,市场运作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遵循市场规律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影繁荣的基石。国家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并进一步带动电影商业化转型的顺利推进。

最后,国内电影制作水平和营销观念得到了提高与创新,更多的电影制作、营销人才开始崭露头角,具有艺术和商业素养兼备的复合型制片人才在电影制作中占据着越发突出的地位。

1.2发展现状

自2006年以来,我国电影产业融资领域出现了诸多新宠儿,从一定程度上给发展中的中国电影产业打开了市场化的大门,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2.1渠道多元化、模式综合化

在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思路指导下,中国电影制片领域的融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型融资模式被逐渐的适用,既活跃了电影资本市场,也使得传统的融资渠道得以拓宽。大量海内外的企业投资、风险投资、金融贷款、广告投入、版权预售、个人融资、政府出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赞助等新旧模式的综合运用,促成混合资金运作为目前我国电影融资的主要形式。

1.2.2民营资本活力日渐增强

民营资本已成为中国电影产值持续增长所不可取代的贡献力量,且仍不断的对产业化进程发挥着更为深刻的作用。华谊兄弟、保利华亿、新画面等大型民营电影企业,始终保持着对电影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的姿态,尝试适用各种新型融资模式移植国内市场的可能性,并凭借其相比于国有大型电影集团更为自由、灵活的募资运作手段和营销能力,给电影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未来定将以更为强势的步伐引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1.2.3业外资本强效介入

近年来,中国电影投融资的一大亮点就是业外资本的强效介入和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与当年房地产、小商品制造业为代表的纯粹业外身份相比,目前进入的这些新公司不仅在自己所处的行业都是个中翘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背景与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来自手机视频行业,网络游戏行业还是广告业,电影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门严谨的生意,而且是他们计划中更大的“娱乐内容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当年热衷“玩票”的业外资本相比,今天的这群新入行者头脑冷静、野心勃勃。

1.2.4集团上市成趋势

随着政策的不断开放及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内电影集团上市再次涌现一股热潮。2009年11月,华谊兄弟获准正式在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影视制作第一股,受到了各大机构和股民的追捧,一上市便募资12亿元之多,使得原本就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华谊兄弟霎时间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最受瞩目的骄子。就在同一年保利博纳也完成了第二轮1亿元融资,计划于2010年完成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的壮举,而中影、上影、西影、光线等也都纷纷加快了上市的步伐。电影巨头们正通过他们的努力使得中国电影融资体系发生实质性变化,意味着中国电影行业不再处于封闭的环境中,而发展到了资本运作的阶段。

1.3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以往的中国电影制度格局中,不同生产主体、不同类型的电影制作资金,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政府电影专项资金、影视互济基金、进口片发行收入提成、重大题材影片专项补助等各种或明或暗形式给予直接或间接投入以及企业的自有资金投入。

而以金融信贷、风险投资基金、上市融资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则是在产业政策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电影制作与资本市场充分结合,良性互动的产物,逐步实现影片版权或股权的证券化,具有方式灵活化、资本规模化、渠道多元化等特点。

但新型融资模式在中国作为刚刚起步的发展形态,依然不可避免电影的高风险性,所以需要有完善的风险保障体系,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机构必然有着极高的准入门槛。加之其对电影企业制作能力和品牌信用的高标准,使得新型融资模式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不具备可复制性,因此往往让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华谊兄弟、保利华亿等不仅有着优势明显的生产能力,同时巨大的片库资源和固定资产,也为它们利用新型融资模式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1.4现存主要问题

1.4.1整体发展程度仍较低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的看到,中国电影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与电影产业成熟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型融资模式开发利用的还不够成熟,在产业整体融资模式中所占比重较小,且回报模式较为单一,新型融资模式在行业内均不具有普遍性和广泛适用性;电影业虽然已经成为金融资本关注的领域,但就目前而言,金融资本以及一些创投基金、风投基金对中国电影的介入,大多仅限于具体的电影项目和电影制作层面,真正成规模的推动产业整合和业务扩展的战略性投资还基本没有,且中国电影业与国际上电影制作投资的主力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等的合作就更属少数;作为投融资主体的中国电影企业仍然处在品牌创建阶段,整体而言,在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十分有限。

1.4.2行业内部发展不均衡

从中国电影业内部来看,由于新型融资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对电影的商业投资回报率以及预期票房收入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而其主要适用于企业信用和品牌名誉度高的大型的国有电影集团和诸如华谊兄弟、保利华亿、新画面这类具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和影视制作资源的民营公司,而在中小型电影公司中可复制性较低。广大中小电影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加上其自身市场营销理念落后、抗风险能力差、经营活动不透明、财务信息非公开性及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使其很难从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获得信任,也就很难从中得到资金支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甚至扩大电影制作主体之间的发展差距,加深融资结构的不平衡,从根本上必将不利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换言之,中国电影产业融资体系发展的瓶颈与其说是如何创新与开拓新型融资模式,倒不如说是应该通过何种方式将新型融资模式在各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中得以推广和创造性利用。

1.4.3法制构建不健全

新型融资模式在中国才刚刚出现,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体系构建十分不完善,致使国际和行业外资本对于投资电影行业仍显信心不足,一座适用于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融资平台依然在孕育之中。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信贷风险保障体系从《夜宴》开始才刚刚起步,在整条产业链条中还没有形成气候,这就不能保证不受国家总体金融形势波动的影响,稳定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就不可能从根源上维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4.4人才储备供不应求

熟悉电影产品特性与国内外市场行情的复合型融资管理人才的缺乏也给新型融资模式的拓展带来人力资源方面的限制。一方面,我国传统影视教育对电影投融资领域的忽视是人才欠缺的一大原因,目前仅有北京电影学院等少数几所院校开设有影视投资学的课程和研究方向,其中很多也才是刚刚起步。另一方面,即便是接受过相关电影投融资教育的人走出校门后也需要长期的实践工作才能慢慢积累起融资实际经验,这无疑都会导致中国电影高级管理人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情况。

1.4.5新型融资模式自身存在负面作用

冷静的电影人已经看到,通过新型融资模式吸收的大量商业资本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不是不存在弊端的,资本追逐高利润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暴露出来,尤其表现在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负面的牵制作用。过分追逐高利润的商业大片和娱乐类型片在内容上趋于同质化、缺乏诚意和新意,造成了一定电影观众的流失,加之新媒体的强烈冲击,都对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第二章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利用与开发

近年来电影产业迅猛发展,扩张带来的急切融资需求也逐步彰显,中国正以积极的姿态启动全新的融资规划。而在取得不俗成绩的同时,中国电影人们也在孜孜不倦的思考着如何将星火之势烧成燎原。目前,新型电影制片融资模式在中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2.1银行信贷融资

在中国电影产业逐渐走向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同时,亦推动着中国电影资本时代的进程。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式下,一些传统行业中的大型企业收缩投资,信贷有效需求并不旺盛,而在影业热潮之中,银行似乎找到了文化企业信贷投放新的出口。纵观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金融信贷资本无不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进行生产或扩大再生产,一般都离不开银行的信贷支持。电影坚持走产业化路线,就必定离不开银行信贷,其不仅可以减少融资成本,提高资本使用率,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股本融资中过多股东对电影制作的过分干预。目前在我国,金融机构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进入电影行业,为优质电影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其中最活跃的是银行信贷融资。

2.1.1银行信贷融资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目前银行贷款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抵押贷款,就是制片公司用实物,比如房子和汽车,来作为抵押品,还可以以公司的不动产例如摄影棚等相应的建筑物和器材设备来借贷,那些具有历史积累的影业公司还可以对公司的片库进行价值评估,并以片库资源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借贷;另一种是质押贷款,制片公司将影片未来的发行、放映版权通过第三方担保,抵押给银行,获得银行贷款。无论是抵押贷款还是质押贷款无不要求借贷的电影制作公司具有充足的实力,这种实力具体就表现在公司及其所生产影片的营收上。

银行信贷的积极作用除了为企业提供大量制作资金外,还将会对影片后期营销推广和海外市场拓展、电影公司不断完善自身资本核算与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起到深远的意义,这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市场运作与资本运营之路上关键支撑点的因由所在。

2.2.2我国发展银行信贷融资的现状

随着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和壮大,银行开始关注行业内的佼佼者。2005年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寰亚电影公司共同投资的《夜宴》以版权抵押的方式获得深圳发展银行50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贷款,打响了民营文化企业向银行贷款拍摄制作电影的第一枪。紧接着的2006年,由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投资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获得了香港渣打银行约为1000万美元的金融资本支持,实现将金融资本融资的触角拓宽到境外,而且这次成功的信贷融资的意义,不仅为新画面带来了充足的制作资金,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的参与也将对影片未来的商业推广和收益获取大有帮助。

银行信贷融资初获成功之后,近几年招商银行、广州发展银行、北京银行等也相继高调“触电”,大大繁荣了电影资本市场,给具有大制作规格的电影产品注入充足的资金保障,银行版权质押贷款模式得到推广以来,各大民营影视公司纷纷扩大信贷资本融资规模。尤其是2009年华谊兄弟和保利博纳各自从工商银行募得贷款,促成了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首次介入民营文化产业的标志性事件。时至今日,几大电影集团或民营制作公司都已经把银行融资这条线打通了。

受到这种模式显著成效的鼓舞,银行业相互间的竞争也随即日益激烈化。北京银行的举措和步伐成为近年来银行大举进军影视业的一大亮点。2008年5月,北京银行为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的打包贷款,开创了国内版权质押融资先例。紧接着同年7月,北京银行又与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为两家影视民营公司提供1亿元的贷款支持。据统计,自2008年北京市启动创意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工作以来,在文化创意金融市场中,北京银行发放的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发放总额的90%以上。2009年,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订了以50亿元授信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协议,先后为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保利博纳等娱乐公司提供商业贷款。几年来,北京银行先后与中国电影集团、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万达院线、橙天娱乐、派格太合、禹田文化等280余户高成长性文化创意企业客户建立合作关系,这充分显现出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中国电影行业的逐步认可,客观上加速催化了中国电影资本时代的繁荣。

2.2私募股权基金融资

在中国市场状况下,本土电影基金刚刚起步,相关政策在2007年才制定出来,对于风险莫测的电影丛林,建立产业基金尚心有余力不足。而像中国电影基金会这样国家代表的公募基金对于繁荣中国的电影创意市场毕竟能量相当有限,因此私募基金就成为电影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拓展的一大热门选择。

2.2.1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及优势

建立专业电影基金是有着明显优势的融资方式,只有专业基金、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共同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才能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一次全新的化学反应。中国电影网总裁王国伟说:“中国电影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而私募基金投资电影产业有着多种优势。”

私募股权基金是指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长期投资于企业股权或项目权益的集合投资形式。由于私募股权基金所具有的高风险与高回报的特性与电影项目十分相似,加上一部电影的运作周期也非常适合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周期,因此,私募股权基金最近十年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对电影等文化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私募股权基金将成我国电影制片融资领域的新宠。

私募股权基金之所以受到电影业如此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其不同于投资单个电影项目的游资,它会对影片全程进行监督,帮助制片、发行、推广部门合理调配资金,避免资金的滥用。另外,电影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者往往都具有相当丰富的电影从业经验,同时又具备金融背景,因而会善于运用合理的投资方式和恰当的金融工具避免电影项目的风险失控,保证其稳定的投产回报。

私募股权基金除了能吸纳资金,更重要的是它引入了一整套制片预算方案、审计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方对资金使用的有力监管,从而保证了严格的成本控制,这对充满潜在商机的中国电影业来说,优势极其明显。在基金管理体系下,可以依靠专家团队的经验和技巧优选项目和创作人员,并通过多种组合方式获取稳健收益、分担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取得同国际大片商合作的机会,从而打入全球市场。

2.2.2我国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

在中国电影市场呈现繁荣,竞争日益激烈之际,对于资本更加高效科学的利用,实现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私募股权基金融资势必成为中国各大电影集团发展壮大的有力利器。

目前活跃在中国影视界的私募基金主要有:IDG新媒体基金、由中影集团等发起的中华电影基金、红杉资本、软银、A3国际亚洲电影基金、韦恩斯坦(TWC)亚洲电影基金、“铁池”私募电影基金、“UD#1”电影基金等。此外,汉能、易凯等私募股权基金以及海外的影业公司和大型投行也在密切关注其中的投资机会。

国内各民营电影企业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积极灵活地探索着私募股权基金融资在中国适用的可能性。自2006年,华谊兄弟成功募集到以马云为代表的1200万美元境内外资金后,第二年又引入以江南春为首的2000万美元的境内外投资,从而完成第三轮私募,为其上市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009年,保利博纳第二轮融资成功,融资额将高达3000万美元,在这个融资过程中,私募资本的力量可以说功不可没。此外,光线传媒等公司也正在积极进行上市前的私募。

2.3上市融资

2.3.1上市融资的特点及要求

上市是中国电影企业的最佳融资构想,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曾表示,在融资方面会把上市作为首选项。上市融资相比其他新兴融资模式而言,更加透明、更加公众化,有更开放的融资渠道。通过向社会公募资金,达到充分的市场化运作,在短期内既可以融得大量资金,同时也意味着投资者有更多机会分享电影行业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快速成长的投资机会。

计划上市的电影公司,需要引入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财务必须规范化,公司必须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具体表现就是制片方要提高水平,提升制作环节的流程管理,特别是健全预算制度。在这方面,国内的民营电影公司中华谊兄弟、保利博纳和光线传媒等公司已经逐渐引入审计制度。

但上市融资未必对中国电影企业都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特别是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要谨慎对待,不能盲目跟风启动上市计划,否则不但不会给企业的融资带来效益,还会加剧风险。在上市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有效的寻求政府专项资金的帮助或银行贷款以及各路基金的支持,才是更好的出路。

2.3.2国内电影企业上市融资现状

2009年11月,华谊兄弟获准正式在创业板上市,募资获得的12亿元,除了将继续巩固现有业务外,公司还计划进一步拓展电影国际业务、影院广告业务和品牌授权业务等,这对于一直走在了中国文化产业融资的最前沿的华谊兄弟来说,无疑是使企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华谊兄弟的成功上市对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激励,中影集团、上影集团、保利博纳、光线传媒等也已加速了上市步伐,中国电影企业在品牌理念和经营模式上正发生着实质变化。

上海电影集一年多的酝酿,已经做出上市计划的内部方案,准备于A股上市,计划上市不少于10亿元。国内发行巨头保利博纳内部整改完成后期望能在2010年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光线传媒计划两轮融资5亿元后转战A股,计划最早明年在国内A股上市。以上这些企业由于受到近期世界经济形式和国内相应政策体制的制约,上市计划被迫暂且放缓。但是,对于这些占据着行业龙头地位,掌握着优势资源,盈利状况也比较可观的大型电影集团来说,上市融资是它们扩大规模,完善供应链的必然选择,成功上市必将是水到渠成事情。

2.3.3中影集团上市的重要作用

中影集团作为中国电影行业的旗舰,是中国电影文化领域体制改革和行业经营绝对的领先者,其资产规模超过28亿元,旗下拥有13个全资子公司,1个电影频道,34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不仅覆盖电影制片、制作、发行放映、影院投资等各个环节,还涉及频道、动画、音像、地产、物业等多个行业,是集电影制片、发行、海外推广、对外合作为一体的“电影巨无霸”,在中国电影业界具有垄断性地位。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投入使用,更是加大了中影吸引各路战略投资的把握。但其实,中影的上市之路并非一片坦途。

早在2004年初,中影集团就开始计划在香港上市,后因“避免引入外资进入内地娱乐业”的条规限制而被管理层叫停。中影集团性质特殊,融资很容易引进外资甚至改变控股方,而当时国家明确限制外资进入内地媒体业和娱乐业,所以中影上市一事暂且搁浅。到2007年,政策松动,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宣布重启中影上市计划,各相关机构和分析师早已进驻中影。2009年初韩三平在公开场合宣布中影将会在A股上市。

中影集团上市融资不但能使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还能壮大媒体行业的市值规模,有助提高电影行业整体投资吸引力。如果说华谊兄弟上市创业板是作为电影产业进入资本化运作时代的信号,那么中影上市A股的计划如果能够实现将会带动一批国有或民营的电影公司走上上市融资之路,无疑会成为中国电影实现产业化宏伟蓝图的里程碑。

2.4利用电影片库资源融资

老电影赚取新利润,这是利用电影片库资源融资的新型模式。在现如今这个影视娱乐“内容为王”的时代,只要手握可观的影像产品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

中国电影百年以来已生产出2万多部的作品,特别是建国以来制作的电影在观众心目当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电影频道收视率较高的往往是这些影片。电影厂特别是原中国三大电影制片厂北京、上海、长春的影片片库至少有千部以上的,盘活片库可为他们筹集可观的资金,不仅每年可以出售电视播映权、DVD版权,也可出售其他媒介物的版权。同时还可以将片库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借贷,这比利用影视公司的地产及其他物质做抵押物借贷更受银行的欢迎,因为片库的价值每年都在增值,银行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2006年,拥有强大电影片库资源的中国电影集团与版权公司源泉达成协议,中影出售500部影片无线增值版权,源泉获取了以电影影音素材制作各类型的手机短片、铃声、IVR产品的权利,而这些影片均是来自中影公司片库中的老电影,此类新媒体业务的深度开发,已形成中国电影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利用片库还可以进行简单的资本运作,聘请资产评估公司对现有片库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以此折合成一定数量的股份与现金持有者联合成立电影制作公司或其他娱乐游戏或互联网公司。目前互联网及娱乐游戏等多媒体资讯服务公司深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是股市的热门板块,这些娱乐公司能够在相应的股市板块中上市,进而创设各大规模的筹资平台,实现多种新型融资模式的良性互动与整合利用。

2.5后产品开发融资

版权交易在中国还是个尚待开发的巨大金矿,长达50年的著作权保护期限,使得电影后衍生产品可以异常丰富,如《赤壁》游戏,《功夫熊猫》衍生品等都为制片方赚取不少的资金收益。一部影片在影院上映发行的收入是有限的,但是电影后产品开发的收入往往可以达到一部电影票房收入的2至4倍。收费电视、无线电视播映、音像市场是今后中国电影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这种收入每年都会产生,特别是随着新的媒介物IPTV、手机的不断出现,电影产品将为版权所有者创造出更大的收益。

早在2002年,中影集团就成立了后电影开发分公司,核心业务为影视节目特别是经典影片的出版、发行,以及电影产品附加值的开发,力图全方位开拓电影产业,发掘电影除院线放映以外的下游产值。此外,作为WAEA会员的中影后电影开发分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娱乐节目供应商,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等大型航空企业有稳定而密切的合作关系。2007年,后电影开发、出版、发行影视音像节目35部,为航空、铁路、公路等移动节目播放项目提供有偿播放节目40余部,开展手机铃声、网络开发等新媒体业务。

2.6版权预售融资

电影版权是电影集团或制作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流动性差,变现周期长,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等特点,在影片投入制作或发行上映之前,片商通过向海内外的发行公司和放映公司预售发行权、放映权,收取定金或“保底发行金”可以募得大量资金,并能加快资金的回笼,以支持影片的制作所需。

2006年,投资两千万美元的华谊兄弟古装大片《夜宴》,仅在亚洲的版权预售就已经收回了一半以上的投资成本,整个海外版权的预售情况也超过预期。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在开拍之前就已完成80%海外版权的预售,其中日本的版权预售高达1亿多元人民币,也创下了华语电影在日本预售的最高版权收入。2008年,还在制作当中的电影《梅兰芳》先后同日本、韩国签订了销售协议,创下当时中国本土电影海外版权销售的价格新高。

2.7广告融资

新型的广告融资是电影制作资金筹集的重要来源之一,是特定的电影产品与特定的商业广告通过富有成效的创意而形成的特殊的经济纽带。

通过广告来获取赞助资金,对于电影业来说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但近几年来大量广告出现在电影放映前或干脆植入影片之中的现象,却在评论界和观众当中引起了持续的热议。但毋庸置疑的是,广告作为一种传统融资手段为不断适应中国电影市场和行业的发展,做着诸多积极的变化,发展成了具有良好效益的新型融资模式。

在电影市场中,广告通常分为硬广告(映前贴片广告)及软广告(植入式广告),而一部影片能否有广告客户关键在于影片本身是否具有品牌影响力。尤其是隐秘性较强的植入式广告,这种借助电影剧情的需求,通过巧妙点题,树立品牌产品的形象,以达到形象传播或品牌促销目的手段,最近几年在中国大陆可谓是方兴未艾。虽然广告这种融资方式有可能对观众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可以扩大影片的投资,减轻了经营风险,从现实意义来看是有益于中国电影营收能力的提高。

冯小刚可谓是中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最重要的导演,他的电影从《手机》到《非诚勿扰》都成功地采用了这种融资方式。特别是《非诚勿扰》,在电影尚未放映的情况下,植入式广告收入就达2000多万元,几乎达到影片制作费的一半。2010年4月上映的《杜拉拉升职记》更是凭借其时尚的主题,大量植入软广告,保证了制作成本的有效控制。当然,这种融资方式能否成功取决于影片的品牌影响力与其受众面的广度,而对于挑剔的观众而言,植入式广告能否与剧情达到水融才是这种融资方式能够长久发展的关键。

第三章国外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中的启发

纵观世界各国电影产业的走向,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是支撑电影大国的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石。为了推动本国电影不断融入资本市场,不少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和扶持政策,积极拓宽新型融资模式,推动本国产业链条的有机运转。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外资金大量涌入电影产业,尤其是第三方融资、私募基金和避险基金等越来越多地开始涉足电影项目。

3.1美国好莱坞电影保证人制度

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的霸主地位无以伦比,有着完备的融资模式,融资方式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在美国,电影制作已形成包括制片商、发行商、投资商和保证人四位一体完善健全的融资体系。制片商首先与发行商签订发行协议,据此制片商同意按照商定的技术规格制作影片并如期将其交付给发行商,而发行商则获准在合同规定的地域和时限内完成影片发行工作;作为回报,发行商同意在影片制作完成并交付后向制片商支付发行预付款。同时,在发行协议签订之后,制片商将就影片制作所需的资金向投资商(通常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短期贷款,并用发行协议中制片商享有的收取发行预付款的权利作为抵押。投资商则为了降低制作无法完成的风险而要求制片商就影片的制作完成提供担保(见图2)。这样也就形成了好莱坞电影融资模式中最为独特的角色——保证人,其一般由保险公司或电影专业人士担当。

保证人对影片的制作过程进行严密监控,通过每天汇报制片的进展状况,每周汇报制片的开支状况,走访制片现场等形式来确保影片按照商定的时间、技术规格和预算完成,并根据发行协议按时交付给发行人。因此,保证人必须十分熟悉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并且有能力在提供保证前就对被保证影片的剧本质量、预算资金的筹集状况、影片拍摄时间表的合理性以及影片制作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

这种融资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制片商对于资金的需求,同时树立起一座资金使用的防火墙将投资商可能承担的商业风险降到了最低,投资回报率得以稳步增长,这就为外界资金越来越多的进入电影投融资领域敞开了一扇大门。

对于正大力发展银行信贷、私募股权等新型制片融资模式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信用保障体系仍不健全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的行业外资本仍对进入电影投融资领域持观望态度,资本主要局限于具有实力保障和营收能力的大型电影企业,绝大多数中小型电影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预算执行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因此,为进一步改进中小型电影企业融资手段,实现业界信息对等化,赢得更多金融机构对其的信任,发展好莱坞的保证人制度就对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结构优化升级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3.2韩国电影网络融资模式

近年来,韩国电影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多元化且大胆创新的融资模式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韩国出现的利用互联网来筹措制作资金的方式,受到了业界人士称赞和投资者的追捧。

早在1999年,韩国便出现了电影网民基金,第一个吃螃蟹,为喜剧片《茅趸王》建立网民基金接受网民投资,最终从464名网民手中筹集7.75万美元投资,约占影片预算的5%,投资者回报收益率高达97%。目前韩国票房好的商业大片都曾建立网民基金,有的基金甚至不到1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网络融资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这得益于其具有很高的透明度,以此赢得投资者广泛的信任。电影制作公司先在互联网上公开项目剧本或详尽的商业策划,让广大投资者了解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前景,并借此评估投资风险。项目运作过程中,每个投资者都会实时掌握影片制作与运营的信息,电影发行之后,投资者还会收到每周票房报告。也就是说,投资者从决策到收获都是在充分了解制作公司的必要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的。这自然离不开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进行实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公司的信誉度也至关重要。

网络融资的确是灵活性非常高的集资方式,但是对于产业化道路构建不完善的中国而言,其开拓的难度实际上是比较大的,企业和投资者的风险就目前而言都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为此,从韩国的经验启示我们,我国要发展网络融资模式,首先应以完善法制规范和安全措施为前提,而对于各大电影制作公司而言,努力建设自身的信誉度和品牌影响力也是重要的保证。

第四章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意义和发展建议

4.1发展新型融资模式的积极意义

大力发展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对于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信贷融资、私募股权基金、上市融资等新型模式使资本对推动电影产业化发展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促进电影市场的商业化转型,既扩展了融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完善电影项目的评估与测算,也在融资的过程中同时激活电影的营销手段,拉动票房增长,促进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成长。

其次,凭借其多元、灵活的融资手段,新型融资模式在积极推进电影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起到规范制作流程,完善创收机制的作用,利用制片环节的蓬勃发展扩大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

再次,各种新型融资模式不断给电影集团和大型民营电影企业发展带来更宽阔的舞台,也给中国多数中小影视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进一步促进电影产业的资源整合。

最后,大量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一方面加深国际合作,使投融资主体更全方位的了解借鉴国外先进的融资经验;一方面帮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更多的优秀中国电影得以借助多元化的平台进入海外市场,为中国电影国际化奠定基石。

4.2对未来的几点建议

在资本给中国电影带来深刻影响的今天,融资渠道及融资模式的多样化,有赖于持续稳健的电影产业政策和市场的投资主体的多样化,有赖于一个健全完备的投融资体制,有赖于电影市场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电影市场的繁荣。

4.2.1积极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政府要从战略全局出发,将眼光放在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使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为此才能更好地促进融资渠道的开拓和创新。

而从现实意义而言,政府要以不断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为宗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通过改善电影市场运作环境,鼓励更多投资人和制作、营销人才进入电影行业,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对投入电影基金的私人和社会机构投资者采取更加主动的鼓励态度;支持建立并完善电影基金融资模式,活跃贷款贴息、委托银行联合贷款、战略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的整合利用。

各种新型电影融资模式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这就需要作为电影行业规范者的政府,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为电影市场的资本运作建立起一个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积极建立起行业信用体系和金融信贷保障制度,使各种新型融资模式不断法制化、规范化,特别是在版权抵押、质押权的行使方面。

此外,电影人才是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通过高等教育或实战来大力培养电影新型融资领域具有市场前瞻力,良好投资眼光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并为其尽快成熟提供更多机遇。

4.2.2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电影企业主导作用

在目前中国融资渠道有限,电影产品差异性不够的情况下,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各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电影企业应该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并进一步扩大与有关金融机构的配合,以具有良好盈利前景的电影制作项目吸纳投资者。电影制作项目必须有详实周密的市场调查报告,吸引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导演及演员,努力争取跨国销售的市场前景,还要制定风险较小的经营策略,规范透明的运行机制,完备的法律、财务、业绩报告等。

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电影企业有义务努力携手建立起中国电影版权评估体系,这对于完善银行信贷、私募股权基金、版权预售等新型融资模式,保证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权益,培养其对电影产业的信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借鉴国外产业化运作的经验,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电影信托公司,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版权评估,提高电影产业风险控制能力,并积极向产业外延伸价值。

此外,为进一步拓宽新型融资渠道,大中型电影制作公司还可以把电影消费者(观众)、电影制作公司、金融机构充分结合起来,利用股本融资与借贷融资相融合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例如通过成立一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电影制作基金,来吸纳个人投资者甚至于普通电影观众的低额投资。如果观众个人投资于基金,基金则会根据电影票房按照一定的比率做出回馈,一旦电影票房不错或者一切顺利,每一位曾进行投资的观众都能得到一笔可观的回馈款项。这种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激活融资渠道,更重要是在更多的投资主体中建立起一种广泛的参与电影工作的意识,这就在电影融资的同时也进行了电影的营销。

4.2.3开拓中小型企业创新模式

中国电影产业融资体系发展的瓶颈除了如何进一步创新与开拓新型融资模式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机制将新型融资模式在各大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得以推广和延伸,这当然离不开政府和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公司的鼎力支持,建立起一个良性互动、活跃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同时也需要中小型电影企业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对各种新型融资模式加以改良革新,综合运用,挖掘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融资轨迹。

由于中小电影公司没有大型电影集团公司具有的“硬通货”,为突破这一瓶颈,让独立制作人和中小公司能够利用银行借贷方式来融资,还势必需要积极发展融资服务机构,指导各中小企业融资,汇总和传递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或以自身资产为中小企业向银行担保,负责所融资金短期资金的安排和长期资金的分配,配合金融机构的资金监管等。融资服务机构可以是由产业链条上核心电影企业发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各中小电影企业入股的公司或者是由核心企业分离出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甚至可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作为担保公司。

此外,在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中小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尝试发展网络融资等新型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借鉴电影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的利用各种新型融资模式来吸引更多、更专业的投资资金,实现规模经济的发展;在进一步完善产业内部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深同金融产业的战略融合,获得稳定强大的本土融资平台;疏通扩大社会融资渠道,逐步优化融资结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国有资本为引导、以民营和国际资本为主”的融资机制,以坚定的步伐走中国电影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之路,最终建立并完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融资体系。

结语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属于中国电影产业的资本时代已经拉开了大幕。相对于过去只能由政府拨款和国营制片厂投资的时代来说,中国电影新型融资模式得到了一定成效的发展。但电影人们仍该冷静的看到,与世界其他电影产业成熟的国家相比,我们的融资方式仍比较传统、单一,银行贷款、私募股权基金、上市融资、版权预售、网络融资方式等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呈现出新型融资模式在行业内各大中、小、型企业间比例失衡、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不良迹象。未来,我们仍将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里谋求生存,能否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式发展还有一路漫长的路要走。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满怀信心的期待,身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环境之下的中国电影产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无论现在还是未来,电影融资模式的现代、科学与否都将不可避免的成为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杠杆,而恰是这一点,勤奋的中国电影人们正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不懈努力着,共同迎接着一个辉煌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2]胡惠林.文化产业学——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3]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4]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文化产业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5]蒲元瀛.中国电影商业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6][美]马克•格林布莱特,施瑞丹•蒂特曼.金融市场与公司战略[M].贺书婕,伊志宏,李樱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2009中国电影投融资盘点:渠道多元[EB/OL].h

[8]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191.

[9]杨奇峰.关于中国电影制片业投融资模式的探讨[J].采.编.写,2009年,第2期:63-64.

[10]李忠.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年.

[11]张达.中国电影投融资现象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12]2009中国电影投融资盘点:渠道多元[EB/OL].h

[13]邢海恩.基于供应链的中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14]宋文燕.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影视产业融资模式[EB/OL].

[15]邵奇.中国电影制作融资渠道的策略分析[J].当代电影,2006,第6期:14-18.

[16]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186.

[17]唐榕.电影投融资:现状透视与体制建设[J].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121-127

[1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2009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59-363.

[19]唐玲玲.电影经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166.

[20]王东王爽.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方式发展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第1期:24-28.

[21]赵实.中国特发展道理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0-116.

[22]俞剑红.中国电影企业运营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192-206

第8篇:影视产业投融资范文

【关键词】 动漫产业;发展;问题

一、动漫产业的概念

动漫产业作为数字娱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过程逐步“崛起”并受到人们关注的产业部门。我国的动漫产业与创意设计业、网络游戏业等其他数字娱乐业一样相对于西方国家较晚、实力较弱、理论基础薄弱、市场体系不完善、产业链不完整等。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动漫产业的观点,笔者认为动漫产业是指“动画和漫画产业”,涉及的领域有以下方面:传统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手工动画、泥塑动画、影视制作、音效制作、广告策划、科学仿真、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游戏、科幻小说、神话小说、报刊连环画、动画短片、动漫教材、影视发行、音乐发行、玩具设计、礼品发行等。 由于动漫产业涉及的范围较广,前景和潜力无穷等,这也成为文化产业长远发展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应有之义。

二、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动漫产业刚刚起步,实力薄弱,发展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阻滞。搞清动漫产业的现状及其问题的症结所在,是促进动漫产业发展和路径选择的保障。笔者认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动漫产业的产业链不完整。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局限于国际动漫产业链条的低端,多从事附加值低的加工环节,长期以往不仅不利于文化产业的更新换代和升级,也阻碍动漫产业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的完善与优化。从根本上说这是动漫产业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体制及环境发展的阻滞,无法真正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品牌形象的中国动漫产业,更无法向世界传递中国动漫的“声音”。从长远的角度看,动漫产业链条的完整化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产业链的完整化是任何产业真正形成的标志,也是产业长远发展的必备因素,有鉴于此,完整动漫产业链条是政府和动漫产业的企业以及学术界需要思考和协同解决的问题。通过技术革新、创意设计、理念更新、资本引进等一系列方式来开发产业链的上端,最终构建其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的动漫产业的产业链。

2.动漫产业的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动漫产业由于其自身“高风险、高投资”以及见效较缓慢的特点,尽管可以“高回报”。面临动漫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投融资环境不能满足动漫产业长远发展等现实状况,动漫产业的相关企业普遍生存环境恶劣,并且受到国外先进动漫产业的“排挤”。优化动漫产业的投融资机制,改善其投融资环境是动漫产业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资本是其必备的保障。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停留在发展附加值较低的动漫产业链低端,投融资机制不完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通过政府政策优惠、疏通投融资渠道、提高投融资客体(动漫产品)的科技含量、政府投资布局优化和观念更新、规范投融资的法律法规等措施吸引国内外资本的进入以建立市场化、国际化、稳定化、宽松化的投融资机制,改善投融资环境。

3.动漫产业的人才缺乏。动漫产业的发展受到资本、技术 、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动漫产业而言,动漫人才则是其不可或缺的“活的”生产力。动漫企业的竞争和发展归根到底应该是动漫人才的较量,如今在动漫产业这样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创意、高文化特质的新兴文化产业中普遍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探索动漫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是动漫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动漫产业的专业,细化专业方向、改进教育方式、引进国外师资、国际合作教学、“产、学、研“合作办学等多种路径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适应动漫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动漫人才。此外,进一步开拓人才的引进路径、革新教学观念、优化师资力量等都是动漫产业人才培养必须注意的事项。

4.政府行为的“不到位”。动漫产业本身与其他文化产业一样具有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部分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面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反而有时会阻碍其发展。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实行“官、产、学、研”合作的协商机制,各自角色明确,关系融洽。日本政府在动漫产业起到中介和平台的作用,通过洽谈会和行业协会的构建等,对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可以借鉴日本动漫产业的政府行为模式,破除官本位的理念,做到不越位、不缺位,积极到位的履行好自己“公共服务”的职责。为动漫产业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相关院系、行业协会搭建其交流的平台和桥梁,建立多元合作机制等。只有优化政府行为模式,才能真正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构筑良好的社会、市场、政策环境。此外,鉴于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刚起步、实力弱、理论基础薄弱等特点,政府可以给予适度的政策扶植和指导,扮演好自己的“公仆”角色。

5.动漫产业的民众认可度不高。在2005年的杭州国际动漫节前后,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的李思屈教授开展了关于民众喜欢的动漫节目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动漫产业生产的动画片都排在了15名往外,前十位多为日本动画片。李思屈教授认为这反映了我国动漫民众接受度低,其原因是动漫产业的运营商缺少与受众的互动,导致对动漫消费者审美心理把握不准的现象。动漫产业的民众认可度直接反映了动漫产业的销售状况,也揭示了动漫产业的发展状态。有鉴于此,我国动漫产业的运营商必须与动漫科研单位以及高校合作建立其动漫市场需求分析理论,从而更加清楚的把握受众的消费倾向和审美心理。只有搞清受众的消费心理和审美心理才能为动漫产业的内容生产给予明确的指导,起到“指示灯”的作用。

6.缺乏动漫营销理念。动漫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我们的推广与宣传,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其自己的消费群体,涵养下一代动漫消费群体。目前,我国动漫产业的企业普遍缺乏营销理念,或者认为营销的成本过高以致于忽视营销。营销其实是一种企业运营的策略,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我国动漫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动漫制品的广告、展览会、交流会等多样化的形式宣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特质。通过有效的营销可以促进市场环境的优化并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坚实消费群体。营销理念的形成和应用还需要注意,动漫产业的内容生产需要注意民族元素、时代特色、受众审美心理等多种因素的考量,区别国内外动漫产品销售。由于营销不仅是经济管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涉及到文化、意识形态、心理、民族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实行差别化、多样化、低成本的营销策略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李思屈.《数字娱乐、营销传播与民族品牌―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冷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第9篇:影视产业投融资范文

关键词:文化;金融

一、文化金融产业的互利共赢

相比与物质层面的消费,文化产业主要服务与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质。2008-2013年,仅四年时间,我国文化企业的数量从47万增长到130多万家,文化产业发展一片红火。从消费角度而言,2013年我国人均GDP约为6854美元,文化艺术需求呈现爆炸式突破的态势,文化消费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一个行业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通过开发、经营、传播实现产业链的扩充,文化企业不断增强发展实力和竞争力,实现自身的成长和成熟。金融业的加入,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高效化,保障文化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与周转,提高产业化速度。

另一方面,金融资本通过比较项目风险和收益的大小进行投资决策的选择,具有逐利性的特点。文化产业是利润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当代社会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利润的主要动力,而文化产业正是以创意作为发展源泉,具有较高的盈利空间。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金融业创新的新利润增长点,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从整体来看,金融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良好的合作可能性,通过产业对接,形成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

二、文化与金融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较大进展,2012年全国文化产业投资总额达到5000亿元,2014年《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的出台,企业融资渠道拓宽,产业对接呈现美好前景,但作为新的探索,文化金融的融合过程中还存在市场发展不成熟导致的资产评估缺乏、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服务单一等问题。

首先,文化资产价值评估与监管缺乏有力依据。文化产业具有轻资产重创意的特点,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是文化产业的主要财富,缺乏可用于抵质押的固定资产。而绝大多数的文化企业以信贷融资作为主要的筹资方式,由于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随着时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融资跟进过程中金融投资者需要对企业资产进行再估值,文化产品价值的评估和后续监管需要专业中介机构的鉴定以及完善的交易市场,但评估人才的稀缺、产权交易市场的不健全,使得版权和产权等资产的质押存在较大风险,阻碍了金融信贷资金的进入,难以形成有效对接。

其次,资金投放偏好与文化企业需求不对称。文化金融作为新的产业合作方向,还处在商业模式的开发和发展的探索中,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的认知度不高,在服务小微文化企业时面临企业点多面广、信息分散、风险成本较高的实际问题,业务开展不均衡,使得融资效率低下。一方面,以传统文化产业以及广告、动画、数字媒体等为代表的小微企业在实体文化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超过80%,这些企业大多处于经营发展的开拓阶段,经营历史短,资金周转期长,在资金需求上面临较大缺口。受文化产品的市场投放效果不确定性较大,以及行业发展时段短,商业模式不成熟,难以获取小微企业完整的信用记录等影响,针对这部分企业的资金供应存在明显不足。而另一方面,影视剧、广播、出版以及文化休闲产业等大规模行业在经营过程中偏向全面产业链化和中短期投入,对偏好高收益和以短期投资降低风险的金融业来说,更易获得资金支持。

第三,金融服务机构功能单一。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企业在选择外部资金过程中主动性和针对性逐渐增强,从传统的资金需求向综合增值业务需求转型,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单一的资金提供模式使文化企业在选择金融服务机构时对金融服务的综合能力评价持顾虑态度。

三、文化与金融合作的相关经验

随着扶持文化金融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关于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结构性变革备受期待,由于国内文化金融合作刚起步不久,业务创新和产品开发还缺少足够经验积累,因此为产业对接的顺利进行,需要借鉴以往国际金融领域的文化产业合作经验。美日韩等国家已形成较完善的融资体制、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在文化金融发展方面各具特色的做法,对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实践具有较好的启发。

美国采取多层次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包括通过设立政府基金和文化资助导向的团体等形式进行政府投资支持、通过非文化部门的公共基金捐助和与金融财团合作进行社会投资支持,以及以文化产业市场化为导向的风险投融资体制。在市场化的投融资方式中,对于新研发的文化产品,投资人获得使用权,而制作者通过与投资人分担部分市场风险而享有产品的销售权。

日本对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政策采取政府和民间一起参与的机制,政府在其中发挥指导作用,文化产业项目的融资主要实行市场操作,项目实施中涉及的产业链各环节共担风险和共享收益。以日本第三大产业动漫业为例,“制作委员会”模式是其主流融资模式,以制作人牵头,各类动漫投资公司、制作公司、原作者及出版发行单位等环节不仅仅参与产品的经营,而且共同形成对动漫产品的投资。

韩国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集文化产品的研发、市场融资、市场拓展和产品推介等功能于一体,通过这一专门机构的统筹,设立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等促进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同时,政府还采取直接向文化企业提供优惠信贷资金的政策,以及间接通过提供融资信用担保的方式降低金融机构的投融资风险。

四、关于文化金融发展的建议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