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

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

第1篇: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

【关键词】徐文化,资源开发,专业建设

一、徐文化的内涵

郭沫若曾说,江苏有两大古文化――苏南的吴文化,苏北的徐文化。徐文华是自古至今传承下来,徐地、徐人创造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各种文化的总称。徐文华核心内容是“仁、义、德、礼、信、道”,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汉文化的母体文化之一。

二、徐文化资源开发对专业建设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目标定位。实施“文化育人战略”,应确立以“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为核心的育人理念,大力倡导和实施文化引领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质量内涵的提升,实现与区域文化的对接。

1、挖掘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营造职业院校的文化氛围,弥补职业院校文化积淀不足的劣势,形成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2、利用深厚的区域文化资源,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品格,提升人文素养,推崇全人教育。将“全人教育”把教育目标定位为: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简言之,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3、发掘蕴含在深厚的徐文化资源中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各类信息资源,将其运用到课程开发以及生产性实训等方面,提高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传承与创新视域下加强徐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探索

(一)开设徐文化教育系列课程,形成徐文化教育载体

结合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学习以彭祖文化与两汉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形式,了解目前徐州市留存的大量、宝贵的彭食文化、养生文化等遗产,正确认识徐州悠久厚重的历史和灿烂多元的文化,不断提高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第二,从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人生礼俗、行业习俗等多方面了解徐文化,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形成商务文化活动课例,让学生学会尊重、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第三,围绕仁、义、德、信、礼、道等徐文化核心,并将其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机联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教会学生重拾传统、善于继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注意的是,徐文化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及综合实践等方法,通过教师的身教、言教、境教等方式,使文化教育的效果得以增强。

(二)开展徐文化教育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徐文化教育环境

文化具有显著的教化、导向和激励的功能,是教育隐性课程的有效载体。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实施徐文化教育:如开展历史文化传承普及活动或历史文化专题讲座,以徐文化知识竞赛、“可爱的徐州”主题征文、“可爱的徐州,可爱的祖国”主题诵读比赛等为形式,益于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徐文化传播与发展,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再如文化研讨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转变传统世俗的观念,拾起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本土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其承载的时代积累沉淀下来的韵味,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自觉主动地向宣扬保护传统文化的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身心潜能,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将其所学到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外表为文明习惯,转化为职业素质,知与行结合并统一在一起。

(三)拓展徐文化教育活动场所,体验徐文化感悟之旅

目前的课程教学都在学校的教学场所内完成,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在徐文化与专业建设的结合中,更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优雅气质,突破传统的一味传授知识的显性教育模式,结合隐性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化问题进行思考的能力,从而渐进地提升其文化素养。徐州有灿烂多元的文化,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参观戏马台、汉兵马俑、楚王陵等文化遗址,进行古城与古文化的调查、旅游文化传播方案的设计、古城墙的遗址修复探究、旅游资源与路线开发等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浓浓文化气息同时,还提高了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从学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学生组成兴趣小组,通过文化采风、历史追寻、古今对话、课题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了学术研究中,将单纯的文化接受性学习提升为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其文化修养。

同时,我们通过开展聚焦式研究,科学设计徐文化活动,模块化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有助于形成区域性学校文化特色优势,促进课程体系多元化创新发展,有效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为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珍贵的资源库。

参考文献:

[1]孔令远.徐文化渊源及特征初探[J].南方文物.2004(01)

[2]霍国庆.论信息资源开发[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02)

第2篇: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策略

作者简介:王炜(1981-),男,四川资阳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0-0037-04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文化研究日益深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建设较为滞后,许多与课程建设相关的问题亟待厘清与解决。特别是就深层次的课程文化研究而言,它既能够繁荣高职课程理论研究本身,也能够有力推进高职课程改革的实践。因此,在高职教育层面研究课程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课程文化的构成与涵义

根据人们对文化构成的普遍认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课程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也包含这三方面的内容[1]。由于高职教育存在“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因此高职课程文化在这三个方面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征。

(一)课程物质文化

课程物质文化主要是指课程能够得以实施的客观物质载体和必要条件,它通常是以实际可感的形式出现的,所以也是课程文化得以存在和表现的载体。例如,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室、校舍,教学所用的各种教具、多媒体,师生所使用的各种课程教材、参考资料等,都是切实可感的课程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高职课程物质文化应注重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全人格形成影响,特别是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高职课程物质文化应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制度文化

课程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各级教育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的课程教学规范和指导标准等。宏观方面,它包括一系列的顶层制度设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微观方面,它包括具体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进度设计、课程考核标准等。课程制度文化具有规范、约束和导向作用,它的建设效果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的实施与推进效果,因此是课程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高职课程制度的形成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尤其是应注意到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制度规章,指导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三)课程精神文化

课程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核心和与内核,它是全校师生所认同和具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它主要包括高瞻远瞩的治学理念、兼容并包的思想观念、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德才并举的人才价值取向、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奋进的探究精神、充满人性光辉的人文素养、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意识与能力等,是课程文化的精髓体现。课程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本质所在,其建设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达成,因此也是课程文化中最难撼动和改变的深层文化。对高职院校而言,高职课程精神文化引领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课程精神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与之相匹配,它决定着学校育人的导向与品位,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对教师而言,高职课程精神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心骨,是教师教育观和人才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对学生而言,高职课程精神文化对于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甚至能够潜移默化地扎根于学生内心,影响学生今后的道路与发展。

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课程精神文化三者是有机统一的,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核心,物质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制度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发展规范。在课程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这三个层面应同步推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高职院校应建设怎样的课程文化

高职教育由于其“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因此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在课程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上不仅存在共性,也存在自身的特点。

(一)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的共性

1.“全人教育”的课程文化。高职院校在课程文化建设中,应全面关注知识、技能、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要认识到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更应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达到人的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但丁曾说“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都无法补偿。”高职院校以往的课程文化建设,往往偏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忽略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属性,没有充分地将人文情感融入到课程中去,没有意识到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于人的内在,对情感、创造力、想象力、同情心、好奇心、艺术性等方面的培养有所扼杀。在这样的课程理念下培养出来的人,就如同流水线上下来的一个个产品,有着光鲜的外表和貌似合格的外部表征,但却缺少内在的灵魂,缺乏人文精神,显得空洞、冷漠与无趣。而在“全人教育”的课程文化的指引下,人能够具备整合人格,富有思想性与创造性,在理性、人文、道德、精神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

2.“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高职院校课程文化价值取向的核心内涵应该是“以人为本”。课程要为每个学生的现实需要、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独特的精神需求和独到的文化体验,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文化必须能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课堂成为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文化绿地。建设“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其基点在于学生是不同的社会人,建设点在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不同的发展需要,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社会化的公民。无论是宏观的顶层设计还是微观的具体课程,都应对此方面给予应有的关照。

3.关注生命教育的课程文化。有一种论调认为,现今的学生心理脆弱,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对生命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其实,这种状况的出现,与高职院校有失偏颇的课程观不无联系。在课程建设中,高职院校往往只关注知识性与技能性的内容,不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课程成了生硬、死板、毫无血肉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学生对课程不能激发起内心的热爱,学习中显得较为被动,更为重要的是,缺乏情感和生命关照的课程内容,无法给予学生对于生命高度与深度的情感体验,无法使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的价值理念。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打造关注生命教育的课程文化,解决生命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尊重生命,并努力提升生命的质量。

4.民族性与时代性融合的课程文化。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一定是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课程文化也是如此。在传承上,高职院校的课程文化要坚持民族性的价值取向;在创新上,高职院校的课程文化要富有时代性的价值取向。因此,在高职课程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潜隐性地融入到不同的课程中去,让学生了解、热爱并发扬光大本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铸就伟大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将先进的时代性文化融入课程文化建设中,积极更新课程理念和具体的课程内容,使其能够反映时代变迁,让学生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把握住发展的脉搏,具备文化发展与转型的适应能力。

(二)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的特性

1.职业化的课程文化。目前,我国在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学术性、研究性不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强调理实一体性、应用性。因此,高职课程以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为线索,强调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对接,教学内容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具有很强的职业化色彩。

2.实用性的课程文化。高职教育以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原则。反映在课程文化中,高职课程文化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它不像普通高等教育所开设的课程,不需要全面铺开,不求大求全。高职教育要使知识达到“必需、够用”的原则,就必须客观分析具体的职业岗位(群),提炼出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构架,并反映到课程中去。因此,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应专门化,技能课程应专精化。高职基础课程的专门化是解决“必需”问题,高职基础课程应渗透企业文化,使其具有企业色彩,以此来充实和提高基础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高职技能课程专精化是解决“够用”问题,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积极引入行业标准,做到“教最新的,学有用的”,确保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将来就业时能够管用和够用。

3.实践性的课程文化。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工学结合,与之相适应在课程文化建设上表现出鲜明的实践性特点。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课程理论体系与理论框架的完备不同,高职教育实践性的课程文化注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并且注意到理论与实践二元分裂的危害,极力避免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两张皮”现象。在教学模式方面也采取多种途径,诸如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等,将理论与实践充分地加以整合。这种实践性的课程文化,有助于高职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实现毕业即能上岗的培养目标。

三、高职院校课程文化的建设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以构建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体系为基础,确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积极进行关注学习者的完整人生、完整心灵世界的课程文化建设,构建体现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2]具体到高职课程文化建设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的高素质一般可以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心理的高素质。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和构建,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对待人生的低谷和巅峰。其次,是生理的高素质。即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在面对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召唤时,既要有心也要有力,出色地完成任务。第三,是技能学识的高素质。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理应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都有赖于他们在校期间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

上述三方面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都需要落实到课程文化中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多方考量,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掌握相当的科技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职业心理,并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

(二)坚持就业导向,提升课程品质

“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以就业为导向”就要以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引导教育和教学,并将其贯穿在职业教育的全过程[3]。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从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出发,立足于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高。调整传统的文化课和专业课,加强技能训练课,增设个性修养课程、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和通用能力训练课程。其次,在课程内容上,要构建以技术文化为主的课程内容。技术文化为主即强调学习与就业的对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就业所必需的岗位技能。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要和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不能是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翻版或简化,要以学生需要、校本特色、区域发展为依据,体现职业教育规律,提升课程品质。

(三)坚持实用性,提升课程针对性

高职课程文化构建要坚持实用性原则,这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内容上要以必需、够用、适度为基本原则,不求全面、系统,同时要注重调研,一线教师要深入实际,实地了解一线岗位的知识需求以及知识的变动更新,并反映到课程中来,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剔除过时的、盲目拔高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另外,还要注意课程的适度前瞻性,要考虑到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要避免将实用性狭隘地理解为庸俗实用主义和过度功利化的倾向。

(四)坚持实践性,多方联动提升课程与实践的融合性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而以学科课程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目标定位。学科课程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偏重于理论学习,经常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对高职学生来说其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政、企、校的多方联动,通力合作。

首先,高职教育实践性的课程文化主要是通过产学结合来实现的,就政府层面而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立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政府通过立法,要求和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对他们的产学结合行为进行奖励或给予税收优惠,以此来保障企业的利益,激发企业参与热情,这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在政府干预下,通过立法、税收减免及财政拨款等手段保障产学结合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将高职课程的实践性落到实处,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其次,就企业而言,目前产学结合普遍呈现出校热企冷的状态,这是校企合作的难点。企业应认识到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参与校企合作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很多企业在抱怨招收的毕业生能力水平不达标的时候,却没有对自身参与人才培养身份的缺失进行反思,其实只有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才能从整体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三,就学校而言,要消除等靠要的思想,不能坐等政策到位,要积极寻求出路。首先,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建立校中厂的模式,将课程的实践环节放在校中厂进行,并采取企业化的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其次,积极转化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适用人才,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一旦企业感受到产学结合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好处,就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意愿,一切都能够水到渠成。第三,积极探索人才互聘和流动机制,推行教师下企业和师傅进课堂。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有效性。最后,积极联系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中的引领作用,协调企业与学校的关系,使产学结合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高职课程文化建设应兼顾共性与个性,在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进行“全人教育”的同时,也要把握高职课程文化的职业化、实用性与实践性,加强课程与实践的联系,提升课程品质,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21-27.

第3篇: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职;德育;核心维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55-02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格品质。提高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增强人才综合素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然而,中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方面对人文素养的忽视,导致其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人文素养不高,专业技术能力不强,使社会上许多人对中职教育的价值不予认同。

因此,中职教育应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中职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中职学生人文素养不高,人文知识的缺乏,人文意识的不足,人文精神的缺失使我们在面临许多社会问题时,难以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当前,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日益被中职学校重视。

人文素养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通俗地讲,人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成为人和发展为人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基本层――人性 包括尊重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幸福和尊严,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珍惜生命,有同情心、羞耻感、责任感;有一定的逻辑性、个人见解和自制力,做事较认真,思维清楚,言行基本得体。

发展层――理性 包括能理性思考,有好奇心,关爱生命和自然,目标明确,积极乐观、崇尚仁善、乐于助人;重视德性修养,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自制力;思维清晰,做事认真,见解独到,言行得体。

高境界层――超越性 拥有丰富的心智生活,关注人的心灵与渴望,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追求完美;有高度的责任心,自觉践行社会的核心价值,意志坚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宽容大度,对古典文化能够“守经答变,返本开新”;思维敏捷、深刻,善于创新,言行优雅。

人文素养培育与中职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人文素养培育与德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统一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共同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职业品质与能力的“职业人”。

二者的区别 中职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和诚信与敬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而人文素养培育一般包括人文知识谱系、人文精神、人文情感等几个层面的内容,重点是人之为人的素质与修养。二者关注的内容有交叉,但是侧重点有很大不同。中职德育的目标更多地指向对作为准职业人的中职学生进行影响和引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长、成才为主要目标。人文素养培育的目标则是回归人格健全并有鲜明个性的“人”本身,首先关注人自身的和谐。人文素养培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生命的对话,是情感的交流。

二者的联系 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中职德育的底蕴和依托,中职德育应发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缺乏了人文精神的德育只能沦为一种技术性的操作,也就背离了道德的原义。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背景和价值背景。学生只有领悟并具有了人文精神后,才能达到道德自律。德育对人文素养培育有着导向作用,且渗透其始终。人文素养具有多面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人文素养培育过程应遵循德育原则,克服教师个人的主观片面性,在人文素材的选择和观念的引导方面还要注重思想性和导向性,过滤掉那些消极、不明朗的因素,要善于挖掘人文素养中的德育因子,从而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更有自觉性。人文素养培育和德育可统一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加强人文素养培育有利于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割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富于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

人文素养培育成为中职德育核心维度之缘由

中职学生人文素养不高 当今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浓,而人文素质培养却越来越弱。中职学生道德滑坡现象大量存在。大多数中职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常常表现为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勇于挑战的意识不强,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等。对当今的中职学生,如果不强调人文素养的培育,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会成为“迷惘的一代”。目前,中职学生犯罪、轻生、心理疾患等问题的增多,表明这个问题绝不是杞人忧天。中职学生人文素养亟待提升。只有加强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中职教育更好地达到其教育目标。

现代企业用人标准提升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目光盯准了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优秀人才。过硬的综合素质是学生适应市场的保障。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是企业对每个员工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新要求 工业化社会忽略了学会做人在教育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造成了人的“单向度”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学会做人是个体生存的一种基本需求。做人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的主流,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更是中职德育的核心内涵。中职教育不应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育,特别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这是目前中职学校应着重解决的课题之一。

“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校办学特色的要求 从就业角度看,企业需要的不是“两脚机器”,而是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他们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广阔的视野、博雅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格品质。具备较高人文素养和扎实的技能,中职毕业生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与欢迎。

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决定了职校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培养社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中职教育特别要着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迅速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规格,向社会输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毕业生。我们应秉承“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大力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其在未来就业竞争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宏.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摘要)[OL].(2008-12-21)..

[2]戴林东.职业教育与人文素养[OL].(2004-3-22)..

[3]董媛.浅谈人文素养教育与德育的关系[OL].(2011-01-04)..

[4]李炜宁.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1).

[5]鲍谧清.学会做人――德育的基础与内在动力[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3,(2).

[6]肖小红.中职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09,(5).

[7]郭建平.人文素养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大家,2011,(9).

作者简介:

第4篇: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

文章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初中美术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遵循

原则

美术教学原则是一般教学原则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许多教育家及美术教育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前人的传统,合理地继承中外教学原则的精华,充分反映美术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各种美术教学原则。我们在吸收以往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美术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精神和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美术教学原则:

一、素质教育与审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按照这个目标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等基本素质的提高,而且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世界观的培养;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还要加强审美素质、审美能力的养成。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将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紧密结合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全人教育。

二、“双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初中课标》规定:“美术课程既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业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美术新课标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作为完整的目标任务提出来,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方。事实上,绝无只有知识而无能力的人,也无只有能力而无知识的人。知识与能力是当今社会条件下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学段教育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也就成了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

三、视觉思维训练与培养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初中课标》指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具有明显的功能,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殊优势。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内容,创造性是美术学科的显著特征,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因此,要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视觉思维训练与创造性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美术绘画、写生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在基础课教学中 ,面对一组静物、几个几何形体、一个模特要找出多少思想性就很牵强。但在图案工艺课中 ,讲传统纹样、民间图案时就会很自然的寓思想性于绘画之中。因为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是经过千百年的提炼流传下来的 ,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 ,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性 ,在创作课中就更要紧紧抓住思想性这一环。至于怎样深入生活 ,怎样发现题材 ,怎样提炼、加工表现等等 ,表面看起来是技术和表现方法问题 ,实际上是思想问题。如著名画家王式廓创作的《血衣》,作者是亲身经历和参与了轰轰烈烈的 ,因而能牢牢抓住广大贫苦农民控诉恶霸地主对其残酷剥削压迫这一典型场面 ,主题思想非常明确 ,在构图及人物处理上也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在创作过程中构图、形象、透视、解剖、色彩等问题的处理上 ,虽然看起来技术性的东西多一些 ,但主题思想仍贯穿始终。因此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要着重在统一上下功夫 ,既要两者兼顾 ,又不能生搬硬套。

五、开放性的原则

根据系统理论可以知道,整个自然界是以系统的形式而存在着的,它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说整个自然界是由各种层次的以及各个等级的结构组成的,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且处于永远不止的运动状态之中。那么这就要求学前美术教学能够体现出开放性,学前美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对于学前教育的课程而言,它们是一个繁杂的系统,这些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大类,即艺术、健康、语言、科学以及社会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就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些领域所构成的系统与系统之间可以借助很多条途径或是通道来进行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于学前教育教学设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于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更是如此。加强各个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体现了学前美术教育教学的开发性。学前美术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能够让其在美术课堂上学习到唯美的东西,从而锻炼他们的审美眼光,而且还能促使其对美术产生兴趣。开放性原则要求学前美术教学设计要面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与活动形式、不同教学对象以及不同的表现内容、不同的物质环境能适时的变换程序和活动策略。另一方面要求对学前美术教学各要素进行分析时能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主题的内涵,学生与教师的经验、社会环境的需求等上位系统与平行系统的需求,以保证达成美术教学的目的。

六、生活化的原则

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于学生活动的主题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说,学前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原则,这主要在于生活化的原则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身心发展特征相结合,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这种学前美术的教学设计原则,势必会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实效性。美术教师能够多方位以及多元化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并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深入这些创设好的情景。对于这些情景而言,学生是非常熟悉的或是有一定印象的,感觉仿佛在哪见过。这样就不会造成学生的陌生感,学生学习起来一定会很有自信心,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对于美术作品,也能够进行比较深入地理解,且将其记入脑中,待以后教师问到时,学生也能很迅速准备地将其从大脑中调出。学前美术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引导,逐渐使其产生热爱美术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且将这种审美能力与生活结合,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笔者认为,学前美术教育应该遵循生活化的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麦欣.高师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09,(2).

第5篇: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校;校园软文化;环境;思考

作者简介:向绪伟(1972-),男,河南光山人,江西服装学院副教授,南昌大学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4-0070-04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现在”的根本,创建校园文化软实力是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核心诉求。从内容上看,校园软文化环境是以塑造校园人文精神为特质、着眼于校园群体内在的精神涵养建设、侧重于发挥文化自身潜移默化熏陶作用的特殊文化环境,它的建设质量必然会对培育师生健全人格产生内在的、根本性的德育影响。因而,高职院校在整体发挥校园软文化环境德育功能的过程中,必须营造出独居特色的校园软文化环境才能充分展示其应有的德育功能,在构筑校园软文化环境的过程中,其形式上必须与外在的校园硬文化环境建设相配套,内容上必须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相吻合。唯有如此,高职院校才能真正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

一、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与校园硬文化环境建设相配套

校园软文化环境与硬文化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系统的两个不同层面,在内容与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校园软文化环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运行机制的核心,主要反馈在高校的教育理念、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的建设与优化上;而校园硬文化环境则是具体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表现载体,其建设主要定位在高校地理区位的选取、建筑物风格特征、校园整体布局、图书设施与师资配备上。但就两者属于同一文化系统的子系统而言,两者又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一方面,校园硬文化环境建设是落实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有效载体,承载着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必然信息和基本要求。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布局校园硬文化环境时,必须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诉求:一是校址选取的社会可对接性。高职院校校址选取必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实践,与大学生社会生活的现实感知度相对接,否则就不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良性发展。其缘由在于:地理位置优越的学校可使大学生更好地领悟社会生活的现实变化,能够使大学生们更加从容地面对未来的人生选择;而校址区位条件一般的学校其学生则会因过于封闭、“远离”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而造成大学生们社会生活能力的相对局限性,进而影响到大学生们的市场地位并有损高校的长远发展。二是校园建筑结构与布局的自我特色。通过蕴含特色鲜明的校园建筑结构和布局,高职院校既可以明确其地理区位的优越性和高校自身的雅致,提升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又能够对社会全面展示学校人才培养的独特之处,从而吸引社会的关注,增进市场影响力。三是专业设置、师资配备与人才培养上的社会竞争性。专业设置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师资配备精干、合理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人才培养则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它们共同决定了一所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此三项特征在客观上不仅明确了学校硬文化环境建设的质量,同时又为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进而使得学校的教育理念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明晰。显而易见,精心选取校址、建筑结构优美、专业设置合理的校园硬文化环境不仅美化了生活其间的大学生们的视界,而且这种外在的视觉之美更能够净化大学生们的唯美心灵,继而促进高校各种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从而不断优化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推进高职院校软文化环境建设高效运转。

另一方面,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对校园硬文化环境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校园硬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布局者和建造者的唯美构造、创建出和谐的校园生态美,并使之显现出校园物质结构所蕴含的景观美,最终达到校园空间范围内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美。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园硬文化环境的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实践指导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硬文化环境建设的德育功能。创建和谐的校园软文化环境之所以能够发挥这样的实践指导作用,其原因在于:首先,作为校园软文化环境核心内容的教育理念指引着学校特色专业设置和师资配备的建设。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就不会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专业设置和合理的师资配备。近几年,一些高职院校的社会竞争力不断下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首先,功利性较强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其专业设置不严谨、师资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下降。其次,人性化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全面优化了校园内部的人际关系。通过人性化的制度文化环境建设可以使校园主体之间形成平等的人文关系,它既有利于校园主体间关系的和谐,又能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创造力去优化和创新校园硬文化环境建设。再次,通过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引导校园景观布局趋于完善和检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而,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实践对硬文化环境建设起着理论统领、价值引导、活动规范和力量汇聚的积极作用,没有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实践指导,校园硬文化环境建设就无法保证其建设的根本方向和既定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与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相衔接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特色专业的教育实践为社会发展培养有核心竞争力的劳动者,价值取向上必然以市场评价的优劣为标准。因而,高职院校只有具备自身的特色专业并形成品牌效应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地位,也才能获得长期的健康发展。因此,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必须与特色专业建设相互衔接。

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服务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内涵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关注、并践行的重要战略,而具体特色专业建设则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实践中必须服务于特色专业建设这个核心竞争力。首先,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目标定位必须服务于特色专业选取的实践需要。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只有在明确的专业背景指引下,才能体现其社会竞争中的特色性和发展的可比较优势,赢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故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目标定位上,学校的教育理念、校园精神文化、三风建设、师资配备都要围绕特色专业选取的实践需要来展开,否则就会因目标定位缺乏特色性而失去竞争优势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客观上说,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发展出现滞后性的根源就是其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其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内容必须服务于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了各高职院校在一定时期内专业培养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一个包含众多环节、具有内在组织结构的系统工程,要使得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发挥整体效用也必须依赖于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只有在专业培养目标的贯穿下才能顺利进行。再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形式必须服务于特色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专业教育的目标依赖于特定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反馈。专业教育教学实践是保证各项培养目标得以落实的根本所在,而这个过程需要各种因素的相互联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通过塑造群体受益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氛围,营造出群体共有的成长环境,从而把各个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化专业教育教学实践,这就必然要求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各种形式必须有利于专业教学活动的实施,推进各种教育目标的实现。

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可以不断完善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首先,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可以促使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更加准确。在实践中,建设特色专业的过程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的专业特殊性、时效性和实践性,突出人才社会衡量的价值标准,表现的是人才培养的社会位次,其结果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用崭新的时念来审视专业人才培养的各层次目标定位,从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修正培养目标。其次,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可以使学校的管理活动更加人性、民主、科学、规范。特色专业建设的结果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竞争力的社会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层次为基础,以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为归宿。特色专业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如何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其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发挥师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就在于学校的管理文化能够体现“以人为本、民主高效、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因此,随着特色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会使学校的管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进而真正体现管理活动的人性、民主、科学、规范,以此调动各方参与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可以促使学校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明确的专业特色,以此增加其社会影响力。校园文化活动被称为学校育人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育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是丰富大学生日常生活、增强其审美能力的现实需要,同时还是全面展示高校专业特色的社会需要。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部分高职院校(特别是市属地方高校)明显缺乏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热情,或者即使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没有把特色专业教育内容要求贯穿其中,其结果是大学生参与兴趣普遍不高,教育教学效果也就无法得到正向反馈,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下滑,社会评价每况愈下。因此,把专业特色教育教学内容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既能激发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又能引起其他社会主体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进而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三、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与高职院校长远发展规划相融合

校园软文化环境是一定的校园精神特质凝练的结果,它既通过文化自有的维护功能对高职院校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正向调节,也会因其文化自身的传承属性而对高校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引导着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选取和培养目标的制定。

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为高职院校制定科学的长远发展规划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就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而言,空间上存在着多维性和层次性,时间上存在着顺序性和阶段性,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性。因此,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只有以当前的基本状况为历史起点、遵循自身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逻辑线索,才能得到最终实现。而高职院校在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的实践中,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必然要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只有通过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才能够及时地把高职院校长远发展规划的主旨渗透到师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此赢得大家对规划的广泛认可,进而形成共有的发展观念,加速长远目标的实现。其次,只有通过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才能够不断引导高职院校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构筑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切实把长远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细分到学校的具体实践中,从而使师生更容易明确学校的发展战略定位。再次,只有通过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才可以在师生群体中形成与学校发展目标和谐共生的实践思维,从而深化大家推动学校长远发展的主体意识,切实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学校发展的实践中。另外,通过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还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为全体师生认识和理解学校发展规划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并通过群体智慧来推进学校发展规划的实现。

高职院校长远发展规划为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是把高校精神文化的内在品质通过塑造相应的环境氛围的方式显现出来,并力求为群体普遍接受的实践过程。因而,明确的长远发展规划是保证整个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过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首先,长远发展规划以其未来性特征为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分阶段进行指明思路。学校长远展规划是基于现实基础上未来一定时期学校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安排未来所要从事的活动,未来性就成为高校发展规划的根本特征。而正是这个未来性特征,使得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必须遵循长远发展规划所提出的阶段性要求,按照一定的时间划分逐层进行。其次,长远发展规划以其目的性特征为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修正方向。任何一个发展规划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也正是由于存在这种明确的最终结果才能使在不同层次中进行的各项活动不会偏离预先设定的正确方向。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各个层面是彼此独立但又互相联系的统一体,只有依赖长远发展规划在每一阶段上的积极修正才能确保统一体的相对稳定。再次,长远发展规划以其主导性特征为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指明方向。长远发展规划事关学校未来存在的总体走向,它必须对学校当前的各项活动发挥主导性的调控作用,否则就不能保证各项既定目标的最终实现。而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是整个学校发展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只有围绕学校长远发展规划来定向,才能使各项建设的成果得到巩固。

四、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与高职院校特色区位环境优势相映村

高职院校的创办(或设立)是各方权衡当地人文氛围、经济发展和政治影响的必然结果。因此,创办者(或设立者)在校址区位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传统,又要考虑学校的创办对推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和政治民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地域性是高职院校存在和发展中的一个普遍性特征,学校的各项建设也一定要在这个前提下展开。因而,高职院校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只有遵循地域性特征,才能真正得到当地社会的广泛支持并获得不断超越自身现状的动力之源。

高职院校特色区位环境优势为其推进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提供积极引导。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的区位环境以其自身的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生活氛围对身处其中的高校师生身心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感化功能。通过这种对建设主体的导向进而影响到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建设。首先,区位环境固有的文化底蕴引领着高职院校高雅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底蕴是一个地区历经多年的文化观念积累的结晶,对当地共有的社会观念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凝聚作用,并使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以浓厚的地方特质反映出来。高职院校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只有与当地的文化特质相融合,才能形成自有的特色活动文化,不断增强其文化向心力。其次,区位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对校园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发挥着重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对接着社会的管理档次和制度的可操作性。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社会管理档次也较高、制度也更具社会可操作性,这种社会效果必然对高职院校落实管理、完善制度发挥着直接影响。再次,区位环境的政治生活氛围对高职院校的民主意识、人文关怀发挥着重大影响。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建设合格人才的重大使命,而合格人才定位必须是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方向保持一致的。高职院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不断强化广大师生的民主政治意识和人际平等观念,德育活动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效果,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周边社会政治活动的实际状况。高职院校所在地理区位所表现的廉洁清明、民主和谐的政治氛围无疑增添了其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强化了学校主体不断增进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内在需要。

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也可以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所在区位环境的社会影响力。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实践可以为当地社会传递高等学校的人文特色和价值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民众的价值观念、知识观念和认识观念,提升普通民众的文化层次、知识视野和理性情感,较大程度地增强学校所在区位环境地社会影响力。首先,通过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高职院校在巩固校园人文精神的同时,也会对区域文化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增强当地社会的文化吸引力、凝集力。其次,通过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高职院校在优化制度、创新管理的过程中,把现代管理理念和高效的制度文化及时地传递给当地社会,能够加快当地社会各项管理更加规范、高效,社会管理效益更加显著。再次,通过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高职院校追求不断超越的价值理念可以促使当地社会形成“不畏困难、敢于挑战”主流社会观念,从而激发当地社会个体的工作热情,不断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另外,学校严谨、和谐、求真的生活作风也可以推进当地社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追求真、善、美,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和经济结构,增加发展的持续动力。

总之,高职院校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在推进高职院校调整办学层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其建设质量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并最终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社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切实结合自身发展定位的实际状况,精心建设校园软文化环境,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祥国,詹世友等.荣辱观与和谐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3]向绪伟.试论创建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的新思路[J].北京:山东文学,2009(06):169-170.

[4]张秋良.校园文化与大学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05):33-35.

第6篇: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

【关 键 词】情境;故事;情境教学;故事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50-03

传统教学观念对学习基本持“去情境”的观点,认为概括化的知识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这些知识可以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然而,正如Whitehead提出的那样,学生获得的是“惰性知识”,他们不能将它自然迁移到相关情境中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等影响下,研究者们提出“情境教学”模式,并将其予以实践。而故事,作为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将其创设为适当的情境以进行情境教学,更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价值。

一、“故事情境教学”的内涵

(一)“情境教学”的涵义

“情境”意义的探讨,由来已久。众多理论、实证研究都涉及到“情境怎样影响个体的认知、行为活动”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中的“情境”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生态性”、“不确定性”等特征。[1]对于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意义,作者认为“情境”的“生态性”这一特征显得尤为突出,是指情境的真实性和动态性。

情境具有生态的真实性,个体在情境中的发展是真实的,在情境中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因而,高文认为: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创设一种真实逼真的情境,知识与技能自然地嵌入其中,以反映它们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学生身处情境中,从不同的观点出发探究问题。该情境向学生提供了支撑,促进他们对所体验到的世界的意义进行建构。[2]”

情境具有生态的动态性,情境中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是动态的相互作用,导致个体动态的发展变化。情境教学因而要把握住情境中的主观因素——个体情感,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因。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正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3]

(二)“故事情境教学”的涵义

情境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多种多样,包括:实验演示操作,如语言描绘,实物展示;主题游戏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生产生活场景,如田野、工厂等;文艺作品,如故事、戏曲、舞蹈等。其中,故事,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因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鲜活等特点,适合于各个群体人们的认知和审美需求。

故事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口头讲述或文本阅读或实际演绎,可以单独呈现或是与其他类型的情境相结合。故事的来源广泛,依据现今或以往、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经历,每个人都记忆保存了丰富的故事信息,因而将“故事”创设为情境进行情境教学,更为灵活机动、适时贴切、简便易行。

故事,一直被用作一种教育资源,来支持儿童社会化、情感的发展,如在故事中展现各种情景,以教导儿童如何处理冲突、承担责任、与人合作;支持儿童语言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故事,被认为是最为自然的组织化知识集合,它将人类的知识、价值观、信念代代相传。在故事情境中学习,信息能更为有效地被掌握和记忆。[4]故事,也为儿童提供了一个非正式经验的世界,儿童建构起非正式的知识经验,这为发展出正式的、概括化的知识理解奠定了基础。

因而,故事情境教学可作如下理解:是将“故事”创设为情境的一种情境教学方式;从教育的角度讲,故事,是一种最为自然的组织化的教育内容集合体,蕴含丰富的教育信息内容,因其适应于各个群体人们的认知和审美需求、呈现方式可多样、来源广泛等特点,将它创设为情境以进行情境教学,该情境教学活动更为灵活机动、适时贴切、简便易行;运用故事情境,可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促进有意义学习、帮助知识技能的迁移和实践应用、利于人文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故事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故事情境教学体现当前有关教育理念的精神要求

1. 有益于实现全人教育。教育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当前提倡的“人本位”思想。“人本位”教育理念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宗旨,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全面教育。

情境教学,在促进学生、教师提升自身在生命实践活动所处共同体中的地位与身份,实现自身在共同体中的价值,进而激发个体寻求和创造自身生命意义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5]

2. 有助于结合实际教学的教学改革。钟启泉等认为,面向教育教学改革,要重视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观点的基础上汲取其思想的合理内核。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撑并鼓励学生的学习。依据建构主义的课程观,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在丰富的情境中启动思维进行教学。[6]

(二)实证研究展现出故事情境教学的意义

1. 提高学习兴趣。故事情境中,学生接触到一些自己未知的事物,会出现认知不平衡状态,从而产生求知需要。

Jennings,C.M.(1992)、Hong,H.(1996)研究发现,通过使用故事进行数学教学,儿童主动进行数学学习的倾向性增加,体现在:儿童更多次数与他人谈论起数学内容,反复阅读包含了数学内容的故事,更多地选择数学活动任务。[7] [8]

2. 促进有意义学习。生动情境中包含的丰富信息刺激,能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时记忆中相关经验,让学生利用原认知结构中的这些相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以赋予其某种意义,并对原认知结构进行重组;此外,较复杂的情境会涉及到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而会帮助学习者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理解。

Hong, H.(1996)在其研究中,使用4种数学任务对儿童的数学成就水平进行定性测量,发现:接受故事情境教学的实验组儿童成绩显著高于接受普通教学的控制组儿童;通过对数学题目的内容分析,得知:实验组儿童在任务中表现出更多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例如,在数字联合任务中,实验组儿童会使用更大、更广范围的数字进行任务操作。[8]

3. 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运用。在情境中学习,学生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整合灵活的知识结构,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各种现实问题时,能较容易地激活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它们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Beth Casey等(2008)研究证明:使用故事情境进行几何知识技能的教学,较之脱离情境的教学,儿童能更好地完成近迁移和远迁移任务。[4]

CTGV(2005)也在Jasper Series研究中指出:这些故事情境为重要数学概念在广泛真实场景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为明确的迁移训练提供了机会。[2]

三、故事情境教学的实施应用

依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有的放矢地创设合适的故事情境,以进行有效的故事情境教学。

(一)故事情境创设的原则

发展性:即要与儿童当前的心理发展水平相一致,例如学前期、童年期的儿童,思维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因而所创设的情境应生动、形象、直观;同时,情境中涉及到的问题也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让学生明白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本性。[9]

参与性:即所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儿童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以促进知识的建构和迁移运用。[9]

系统性:即所创设的情境,可以让知识、技能以有顺序、有层次、系统化的方式被教授。[10]

综合性:即运用故事将多个学科内容恰当结合起来,以形成“综合课程”。[11]综合课程,可以让学生们透过不同的学科视角来探索一个主题,使他们的学习更深入,而且有助于他们将所学到的跨学科的概念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二)依据教学目标,创设故事情境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的故事情境,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运用丰富的生活实例问题、社会新闻热点故事,让学生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隔膜,体会学以致用的价值。运用自然与科学中已解、未解之谜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现象的热情与兴趣,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开拓对科学前沿的思维视野。[12]

2. 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促进有意义学习。运用相关的学科史料故事,让学生了解某一概念、规律的历史发展、科学家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经历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形成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学科知识体系。例如,汪晓勤等就曾提出,把数学史应用于数学教学,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13]

运用揭示概念本质的生动事例,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意义。例如,在教授“分子运动论”时,讲述“碧螺春‘吓煞人香’”这一典故。[12]

3. 提高探究能力。探究能力可以在问题解决中得以提高。问题情境具有“场效应”: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等要素通过问题情境结合起来,形成“场”。这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师生在这个“场”中可以很好沟通。[14]

因而,可创设故事问题情境,以提高探究能力,如以发现、解决数学问题为核心的Jasper Series探险故事,[9]Beth Casey等研究者所设计开发的“Sneeze Builds a Castle”等6个问题解决探险故事。[10]

4. 提升科学、人文素养。将科学史上的经典事件编成故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故事中了解科学家探索科学奥秘的基本过程,领会科学家解决难题的精妙思维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操作方法,以培养科学意识、提升科学素养;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一些科学家卓越的人格品质,如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等,从而提升人文素质。

四、小结

故事情境教学,是运用“故事”这一独特的精神文化产品,来创设情境以进行情境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国内外的多项实证教学研究表明,故事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促进有意义学习、帮助知识技能的迁移与实践应用、利于科学人文素养的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故事情境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研究中,应注重探究情境中各个动态变化、相互作用的因素,如儿童的“性别”、“家庭环境”等,以明确各因素是否影响及怎样影响教学效果。

注 释:

[1]谷传华,张文新.情境的心理学内涵微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5):99-102.

[2]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吉林,田本娜,张定璋.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Beth Casey, Sumru Erkut, Ineke Ceder, Jessica Mercer Young. Use of a storytelling context to improve girls'' and boys'' geometry skills in kindergarten[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8, 29:29 48.

[5]周友士.情境认知教学理念探微[J].当代教育科学,2005,19:28-30.

[6]钟启泉,崔允潡,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Jennings, C.M., Jennings, J.E., Richey, J., Dixon-Kr-

auss, L.D. Increasing interest and achievement in mathema-

tics through children’s literature[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992, 7(2):263-276.

[8]Haekyung Hong. Effects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Through Children’s Literature on Math Achievement and Dispositional Outcomes[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996, 11:477-494.

[9]The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The Jasper Experiment: an Exploration of Issues i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2, 40(1):65-80.

[10]Beth Casey, Joanne E. Kersh, Jessica Mercer Young. Storytelling sagas: an effective medium for teaching early ch-

ildhood mathematics[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04, 19:167-172.

[11]Susan M. Drake, Rebecca C. Burns(著);廖珊,黄晶慧,潘雯(译).综合课程的开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2]陈德军.情境创设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2008.

第7篇: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

关键词: 舞蹈课程;人本教育;因材施教

一、舞蹈课程急需渗透人本理念

当前我国的舞蹈课程教育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一个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求。首先,在教育初期对学员的选拔标准并不是单纯以身体外在条件为参照。舞蹈艺术特殊性的确对身体条件有着相对严格的要求,但现代舞蹈课程教育更关注对受教者心智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尊重“人格和人性”,处处彰显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来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其二,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环境使舞蹈课程教育有更加广泛的资源可利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让这些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为舞蹈专业发展源源不断的供给新鲜的血液,才能让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与舞蹈课程教育的优势结合在一起。

二、人本理念的内涵

人本化教育理念是一种往本质追溯的观点,所追求的是对完整意义上的人进行教育的理念。因此它提倡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说明人本化教育理念不是要按照某种参照培养所谓的“社会精英”,它更钟情于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是一个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且全面发展的人。使受教育者不仅在身心方面达到了和谐发展,而且在认知(理智、知识、理解)与情意(情绪、感情、态度、价值)方面也达到了和谐统一。美国的学问中心课程改革运动的指导者之一福谢依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自由的个人”( free individual ),或者说是达到“自我实现”( self-fulfillment ) ,“个人实现”( individual-fulfill )。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最终就是要培养健康的、完美的人格。顺延此观点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因此,人格教育是人本化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所谓人本化教育理念,简而言之,就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大学教育有诸多功能,但其基本的应当是育人功能,学校应当把育人放在其工作的首位。人本化教育教学就是:“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精神为基础;以培养每个学生的自由而完整、全面而和谐的人格特征为目的;以努力营造有亲和力、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环境为根本特征的一种教育教学。”

三、舞蹈课程教育中人本理念的灌输

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舞蹈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培养“高、精、尖”专门的表演人才为唯一目标,而忽略了人的精神层面的充实和完善,无法实现珍惜人本身价值,充实思维和保持身心健康的使命。在把人本化教育理念引入到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教学中后,影响了传统舞蹈高等教育的教学观念,将着眼点从单纯的“育才”转变为“育人”。从只关注舞蹈艺术技能的传授,到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心理需求,关注学生未来所从事舞蹈教育教学或舞蹈文化传播的需要和舞蹈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一个有情感的人、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所以,教师与学生都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以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

2. 换位转变教育目的

文明社会发展中不仅仅需要技艺高超的舞蹈表演人才,对舞蹈艺术人才多样化的需求由谁来满足呢?因此人本化教育理念呼吁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教学不是以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唯一目的,而是要继承人文主义“全人教育”的理念,培养大多数希望具有较高舞蹈文化水平的人才为己任;舞蹈教学不是作为一门技术的传授来对待,而是被当作是一种“人”的文化,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来对待;舞蹈教学不再是技能训练的代名词,更承载身体与心灵融合的艺术教育。所以,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教育是对舞蹈文化的教育,拓宽了舞蹈艺术在人文活动中的生命。例如,目前综合类大学舞蹈教育的专业主要包括: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基础教育,个别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的发展还开办了大众舞蹈和音乐舞蹈等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让学生在多方面培养模式中得到自我实现。在此我认为进一步贯彻人本化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在人文环境的优势,整合好现有综合类大学的可利用资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开拓舞蹈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学科领域如:舞蹈管理学、舞蹈心理学、舞蹈治疗学等。以上这些设想虽然距离现在我国综合类舞蹈专业教育发展现状有点远,可其前景和努力方向是需要被探明的。

3. 实施人性化的教育过程

人本化教育理念强调综合类舞蹈专业的教学过程要成为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这样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尊重、激励、体验和宽容每个生命个体,使教学过程充满温馨和阳光。就“教”与“学”双方来说,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主导方面的作用,首先应该热爱他所从事的舞蹈学科教学和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把钻研舞蹈学科的教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态度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中。在学校这个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里更应给予每一个人释放自我能力的空间和时间。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工作的责任心,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更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沟通、自由畅谈的园地。让学生在这个充满人性化的教育过程中,通过自我的理解、判断以及与他人的交流中感悟舞蹈艺术的魅力。

4. 设置灵活的教学模式

舞蹈专业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以集体授课,单向式教学为主要方式进行的。毋庸质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绝对的支配权。被实践证明在一定层面上这是一个有利于舞蹈教学的模式。但在人本化教学理念的启发下,我们都在思考舞蹈教学教学模式是否应该具备一种灵活的、可调控的机制。因为在这里接受的教育,不是要把每一个人都按照一种类型的人才模式来培养,而是要在舞蹈文化教育中引导,寻找适合于和这个社会沟通的自已。所以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尝试根据学生的意愿采用更多的分组式教学模式;甚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个别的咨询式授课;也可以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指导和参与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方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对舞蹈专业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当支配权被束缚的时候,教师不仅需要保持不断的钻研学习,更要养成与学生合作教学的心态。另外,要着重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在实践中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四、人本理念在舞蹈课程中的实施

1.充分了解自己,充分开发潜能和创造力

舞蹈其实是一门对个人身体各方面素质要求很高的艺术,以肢体为媒介的艺术形态首先就要从对肢体的开发着手。尤其在舞蹈技术技巧的训练上,更是一个对肢体高强度开发的训练,它使舞者能够自由的以夸张化、艺术化、多样化的舞蹈语言展现舞蹈艺术的魅力。但前提是即便通过严格的筛选进入到舞蹈专业学习的人,其身体各方面的素质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人本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无法同步发展反而成为了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训练的一种特色。在基本平衡身体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彰显每个人、尊重每个人在身体训练方面的优势。充分了解自己身体训练的优势是前提,接下来就可以在技术技巧训练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这种普遍了解,重点掌握的训练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和身体语言创造力。如,古典舞和芭蕾舞的技术技巧需要从早期就要打好底子,解决好身体相应的软度、开度、能力和素质。一个舞者不可能把所有技术技巧都练习的精湛,毕竟要受到客观身体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所以在尽量平衡各方面技术技巧的同时要讲究身体训练的科学性,充分了解为前提既能避免盲目地跟从别人的要求,还能使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从而能够深度开发身体在技术技巧方面的潜能和创造力。

2. 勤于思考,善于沟通

技术技巧的训练在舞蹈专业训练中是一项极度枯燥和艰苦的过程,但接受专业舞蹈训练的人却也体会这如此痛并快乐着的感觉。究其原因,概括一点表述是因为热爱舞蹈艺术,也爱上了这积累梦想的痛苦过程。但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就是人的生命中需要一些挑战,让艰苦过后的成就感来得更加饱满,才使得向人身体能力一次次发起挑战的舞蹈技术技巧训练不断的向前发展。

在舞蹈专业教育中,技术技巧的训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人本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让舞蹈技术技巧的训练在艰苦的过程中多一些灵活性和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要时时刻刻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并和学生沟通。教学是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敏锐的嗅觉,及时发现、及时思考,通过和学生及时沟通,共同分析整个过程,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一个学生无论如何都不能以高质量完成一组动作时,舞蹈专业教师首先不能急躁,因为这个时候教师是学生唯一可以依赖和信任的人,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生。让“尊重”和“交往”的教育实践观平复我们的心态。教师有责任一定要让学生在训练的构成中完全了解动作运动的线路、发力点、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起完成动作的决心。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面对不同的身体条件,决不能按照一己之见完全支配学生。

3.构建有效的沟通环境

在舞蹈艺术观教学过程中,一些优秀的舞蹈教师能很好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法引领学生去学习不同的艺术观点,而非指定一种艺术观强加于学生。舞蹈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情感在舞蹈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艺术观,这种偏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更需要对学生情感建立起尊重的态度。所以,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作一次换位,一种思维的换位,一种情感的换位。但是,要做到这种换位并不是很容易,他要求舞蹈教师平时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甚至了解他们的感情状况,作为学生,也应该多主动同老师接触,多和老师交流,把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在舞蹈技术和艺术观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告诉教师,学生与老师之间要达成一种默契,达成一种共识。一旦学生产生了消极思想,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使默契与共识都难以达成,从而打破了师生的合作关系,这必定会给教学带来消极影响。所以,舞蹈教师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尤其在对理论思想的教育上,避免让学生产生不必要的思想压力。同样学生也应该换位思考,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体谅教师教学上的难处。所以,在舞蹈艺术观教学实践过程中双方主体必须要确立相互尊重、互为关心的关系,从而建立有效的沟通环境,这也正实现了交往的教育实践观。

结语

在舞蹈课程教育教学中引入人本化教育理念,是为舞蹈课程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理念导向,是教师与学生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实施人本化的教学过程,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进行舞蹈专业教与学的活动。舞蹈课程教育永远需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完成。

参考文献

[1] 资华筠.科学理念与舞蹈美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3.

[2]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卢晓. 当代世界高等教台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 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走向类主体的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