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外媒体资源范文

海外媒体资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外媒体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外媒体资源

第1篇:海外媒体资源范文

关键词:媒体融合;国际传播;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3-2-0020-03

媒体融合是近十多年来国际媒体发展的趋势,媒体融合也正在改变着国际传播格局。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通过媒体融合更好地开展国际传播,中国国际传播界进行了不少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目前中国国际传播领域中媒体融合的研究和实践,更多聚焦在中国国际传播机构中新旧媒体的融合和发展这一层面上。要进一步拓展和扩大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就必须深刻理解媒体融合时代的传播特点,以大媒体、大融合、大传播的视野对中国国际传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重新配置,真正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中国国际传播体系。

一、整合中国对内对外媒体资源,挖掘内宣媒体潜力,形成中国国际传播合力

中国媒体要产生世界影响力,因素很多,其最基础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扩大中国媒体和国际受众的接触时间和接触空间。互联网技术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快速便捷、覆盖全球的国际传播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全渠道、全终端、融合式传播日益成为国际主流媒体进行国家传播的不二选择。近年来,中国国际传播的主流媒体不断进行媒体融合的探讨和实践,已初步形成了适应融合发展的全媒体发展架构。如中央电视台除了在全球实施频道落地入网工程,同时也与境外媒体合作,在媒体融合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相继构建起一云多屏、两微一端、全球传播的新型传播体系,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在重视中国国际媒体传播能力建设的同时,却依然延续传统的对外宣传模式,人为地将媒体分为对内和对外,没有有效地对中国国际传播资源和国内传播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轻视甚至忽略中国国内媒体的国际传播作用。

互联网消解了全球传播的技术限制和制度限制,也颠覆了中国对外传播内外有别,重外轻内的基本原则。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输的民族国家界限越来越模糊,中国国内任何一个媒体网站理论上都是国际互联网上的一个站点,国际媒体和国际访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进入国内任何一个媒体网站,中国内宣媒体实际上是国际了解中国的窗口。其次,中国境内的大量驻外机构、企业、记者,他们向国际的信息很多来源于境内媒体,内宣媒体是国际社会建构中国形象的新闻源和资料库。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国内许多媒体都具备一定的国际传播的能力。如山东电视国际频道(泰山电视台)覆盖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海外地区,其开发的手机电视客户端也面向全球的iPhone用户和安卓用户。因此,应该整合中国对内对外的媒体资源,尤其是挖掘对内媒体的国际传播潜力,合力进行中国国际传播。

二、整合国际媒体资源,凝聚国际传播力量,助力中国国际传播

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传播对象的平等性和传播范围的广阔性上,近年来,利用所在国已有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渠道进行国际传播已成为国际传播界的新常态。如美国驻华大使馆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构建了全媒体、多终端的对华传播网络。其中“北京美国中心”豆瓣小站(BAC)就利用中国豆瓣网的网络特色,依靠以艺术兴趣爱好组成的豆瓣小组间的相互交流,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为中国网民提供各类美国文化资源。优酷网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第一大视频网站,也是美国大使馆充分利用的网络,他们在优酷网上投入大量的大使馆自制视频,展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泰国等许多国家都同时注册了多个新浪微博账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国际传播中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基于互联网和通讯技术,通过合作、交换、并购等方式利用各国的新闻网络。二是借数字化转型之机抢占海外新媒体终端,并通过本土化的包装进行传播。除了渠道上充分利用海外资源,近年来西方媒体也在信息采集系统采用了本土化策略,招募世界各地本土化的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新闻线人等加盟。

中国国际媒体也在努力适应这一趋势,如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在国外建立镜像站点,直接为境外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入驻国际成熟的新媒体平台如YouTube等境外视频平台以及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初步形成电视屏幕、社交媒体以及客户端三大传播平动的境外传播格局,但在整合利用国际媒体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不够,其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十分有限。国际传播虽然是面对全球的,但具体的传播面对的受众却是本土化、区域性的,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境外已有的媒体平台和本土化的采编队伍,善于整合海外已有的传播资源,不但能极大地减轻中国国际传播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可以利用海外受众熟悉的渠道,熟悉的报道方式和报道语言,增加文化的亲和力和海外受众对中国媒体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可以有效地规避西方国家的政策壁垒和法律限制,以最小的成本,最具本土化的方式进入西方世界,并借助所在国的语言和媒体平台进行有利于中国的议题设置,从而引导国际舆论,重塑中国的形象。因此,必须充分细致地调研世界各国的社会媒体资源,多主体、多机构分头并进,扩大利用国外媒体资源的深度、广度、密度和效度,扩展信息分发渠道,提高渗透率,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扩大用户和粉丝规模,提高粉丝的黏度和忠诚度,以有效地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

第2篇:海外媒体资源范文

论文摘要:广东祈闻传嫌产业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丈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广东新闻传媒可以通过在华侨华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创办祈闻嫌介、与海外华丈媒体开展多元化合作以及与海外非华丈媒体合作方式等来开拓海外华侨华人丈化市场。

广东是我国新闻传媒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新闻传媒市场化早,市场化程度高,新闻传媒产业发展也较为成熟。由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媒体的现实基础等因素,广东新闻传媒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质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寻根情结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积淀,是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从外在形态方面看,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统一性,即中华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即使在内优外患的危急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够保持完整和统一。这一特征是在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中都难于找到的。二是连续性,即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和希腊文化那样,在发展中产生过断档和空白,发生过间隔或跳跃。三是包容性,即中华文化能够兼收并蓄。四是多样性,即中华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如岭南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异彩纷呈,各有特色。

就内在精神来说,中华文化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学界的概括有多种,但突出的一点是,中华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由安土乐天的心理而产生了一种浓厚的乡土情谊,凡是那些离乡背并的人,一个个都要思乡、怀旧、寻根、问祖,这同西方文化确实大不相同。

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渗透在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们的骨髓里。不论身在何处,他们的根仍在中国,寻根、问祖、思乡、爱国是他们常有的情怀。一方面,他们保持着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而且一些华侨还不远万里赶回家乡扫墓祭祖;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掘起,不但海外华侨社会学习汉语,还吸引大批外国人兴起学汉语热潮。现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2300所大学设置汉语课程,1仪刃万人正在将中文视作第二语言。这都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华文新闻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广东新闻传媒产业开拓华侨华人文化市场的优势

由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媒体的现实基础等因素,广东新闻传媒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开放兼容的岭南文化传统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传承地,古代百越先民本土文化基础深厚,中原文化不断南移,海外文化影响广泛,孕育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培育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文化精神,广东人的务实精神、包容精神、创新精神和重商精神已为世人普遍认同。广东人思想比较开放,敢于冒险和求新思变。在对待异质异地文化的问题上,岭南文化表现出开阔的胸襟,兼容并蓄,择善而从,甚至直接进行文化嫁接,拿来为我所用,创新出适合自己的文化元素。

2.历史悠久的侨乡文化

广东省自古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省份,近代以后逐渐发展成重点侨乡。广东有2000多万海外侨胞,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遍及世界l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柬埔寨,欧美的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南美洲的秘鲁、墨西哥、巴拿马、古巴、委内瑞拉,大洋州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毛里求斯等国家和地区。另外,广东省内有2仪刃多万归侨侨眷。华侨文化与侨乡本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亦发生了深刻变化:海外侨胞人数增多,分布更广;华裔新生代和新华侨华人愈益成为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华侨华人融人当地主流社会的程度不断提高,积极参与当地政治与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海外华侨、华人认同中华文化、眷恋祖国的民族情感进一步增强,爱国友好力量不断壮大。几千万海外侨胞是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资源宝库,也是广大新闻传媒产业向海外开拓的重要基础。

3.发达的新闻传媒产业

广东是我国新闻传媒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组建报业集团的地区,新闻传媒市场化早,市场化程度高,新闻传媒产业发展也较为成熟,虽然竞争较为激烈,但并未出现恶性竞争。目前广东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等五家新闻传媒集团。这些传媒集团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为广东组建和完善省级文化产业集团,推动实行多种形式的产业联合,逐步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另外,还有一些地市准备组建新闻传媒集团。

可以说,不论是新闻传媒产业规模,还是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广东新闻传媒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为广东新闻传媒开拓海外华侨文化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广东新闻传媒开拓华侨华人文化市场的运作模式

根据已有经验及现实可能性,笔者认为,广东新闻传媒向华侨华人文化市场开拓可采取以下几种运作模式:

1.在华侨华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创办新闻媒介

广东新闻传媒在海外华侨华人市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澳洲新快报》于2004年6月3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正式出版发行,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下属报纸《新快报》的姊妹报,由侨鑫集团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共同创办,侨鑫集团提供资金,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提供品牌和内容支持。该报以反映华人心声,服务华人社区,促进澳中交流,增进澳中友谊为办报宗旨。嵘澳洲新快报》为对开36版综合性日报,每周出版6天,内容包括澳洲新闻、国际新闻、中国新闻、珠兰角新闻等。报纸在编排手法以及文风等方面与《新快报》相近,部分版面由《新快报》采编人员负责完成。《澳洲新快报》与以往的海外华人报纸读者来源普遍单一的传统不同,《澳洲新快报》的读者群明显显示出来源更为广泛的特征。从各大区域的报纸零售点统计反馈显示,《澳洲新快报》的购买读者群来源为:中国大陆的60%,香港:18%,台湾:12%,越南:8%,东南亚:2%。

《澳洲新快报》的创办是中国报业跨国经营迈出的重要一步,创下了国内报纸品牌登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河,也为广东新闻传媒开拓海外华侨华人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2.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多元化合作

从1815年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办开始,海外华文媒体至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190多年来,在海外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华文报刊,累计总数4仪犯多种。目前仍在出版的印刷媒体有500多种,其中每天出版的日报180多家,以报纸形式、定期出版的期报180多家,各类刊物230多种。面对如此众多的华文媒体,广东新闻传媒除在当地创办新闻媒介外,也可以开展与华文媒体的合作。海外华文媒体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和澳洲,因此,基于地缘优势,广东新闻传媒与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可以从东南亚和澳洲开始。

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多元化的合作,首先是开展新闻内容的合作,由广东新闻媒体提供相关广东新闻或国内新闻,以扩大华文媒体的信息源,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其次是合作创办报刊,由双方出资,或以其它形式合作,在海外华人集中地创办报刊,以提高华文媒体的影响力。在这方面,上海的《新民晚报》已走在了前面。2002年,《星岛日报》与《新民晚报》合作办了《新民晚报·澳大利亚版》,在当地产生了一定影响。广东新闻传媒在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创办报刊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第三,进行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海外华人媒体大都人才匾乏,一些媒体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因此,广东新闻传媒叮以利用雄厚人才优势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派出相关人才协作华文媒体办报,促进华文媒体发展。

3.与海外非华文媒体建立合作关系

广东新闻传媒在华侨文化市场的开拓,除了加强和华文媒体的合作外,与当地非华文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运作模式。这方面广东电视台已走出了重要一步。在2005年6月,广东电视台和马来西亚的一家电视制作机构cosmos Discovery合作开办了卫星中文电视频道“家娱频道”,它总部设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全天候24小时滚动的方式提供第一手新鲜热辣、见解独到的电视资讯,从新闻热点到时事资讯,从黄金戏剧档到时尚生活,各式各样的内容题材,为观众带来源源不绝的家庭娱乐新体验。“家娱频道”主要面向东南亚的华人,现在已进人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的一些有线电视网,并且还进入了马来西亚的手机电视网,现在,马来西亚观众已经叮以通过3G通讯服务,使用手机收看该频道的节目。

另外,广东电视台除与海外媒体合作外,还通过开办海外频道等方式来开拓海外市场,如面对海外粤籍华人的珠江频道海外版每天播出22小时,节目融合了珠江频道现有的节目和珠江三角洲媒体的精品,内容丰富多彩。

第3篇:海外媒体资源范文

【关键词】少数族群媒体;海外华文新媒体;发展态势

许多来自同一文化的人移居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少数族群后,常常办起以少数族群为传播对象、以本族群语言为传播媒介的媒体,成为慰藉少数族群文化紧张心理、反映他们利益诉求的工具。少数族群媒体不仅是维系文化和身份认同的重要工具,而且是帮助新移民了解和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少数族群媒体与移民相伴相随,成为移民社会中重要的文化传播机制。

海外华人数量众多,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迈入新世纪以来,华文新媒体发展极其迅速,数量庞大,不仅丰富了海外华人的信息传播,而且大有取代华文传统媒体的势头。有些传统媒体创建的华文网站传播华文传统媒体的自主采编信息,在海外形成了强大的影响,不仅为海外华人提供了许多有针对性、独家的新闻,而且也向当地主流社会传播了中华文化。然而,华文新媒体在海外的文化背景中遇到不少困难,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华文新媒体发展动态与平台构建

大量华人的社会化是在中国完成的,接受华文教育的华人对母语媒体有着天然的文化和心理亲近感,母语媒体也能够缓解他们移民海外处于文化边缘化状态的苦闷和焦虑,故此他们努力寻找机会在新居办起各种华文媒体,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努力维系文化与身份认同。早期,他们办起了各种各样的华文报纸,之后随着广播和电视的发展,他们又在华人社区办起了华语广播和电视,传承中华文化,与华人一起构建共同的文化想象。如今,随着传播技术与工具的发展,他们在海外创办大量“两微一端”的华文新媒体。除此之外,一些华人社团或华文传统媒体还在微信、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等社交媒体开设公共账号,既开展商业活动,又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

截至2016年7月16日,通过对华文网站、华文客户端、微信、微博、脸书和推特的统计,在海外,全球华文新媒体总量有4683个。其中,华文网站占多数,有2117个,比例占45.2%①。另外,客户端244个,电子报126个,脸书273个,推特137个,微信公众号1054个,微博732个。其中,华文传统媒体依托原有采编队伍,既创建华文网站,又推出客户端和电子书,甚至还在脸书和微信开设公众号,影响力比较大的媒体也是这些向全媒体转型的华文传统媒体。

统计发现,客户端和电子报大多是由传统媒体创建的,但是在华文新媒体总量中占比不高,两者加起来是370个,占总比例的7.9%,客户端占总比例的5.2%。这说明华文传统媒体希望通过创建新媒体,加强平台建设,以实现媒体转型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华文传统媒体设立的新媒体有1798个,而由非传统媒体设立的新媒体则有2885个,占总比例的61.6%,这说明非传统媒体的数量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原本由传统媒体占据的传播渠道已经被非传统媒体创建的新媒体所取代,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严重分散了华文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取代了华文传统媒体的传播作用。华文传统媒体由于失去了渠道,即使生产了优质内容,也无法留住受众,难以维持原来的影响力。

华文新媒体在世界各地的出现,促成了全球华文信息传播网络,成为华人相互交流信息、传播所在国信息的信息节点,有助于增强海外华人社会的话语权,对于维护华人权益、传承中华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维系族群边界与海外传播困境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Ezra Park)、朱迪斯・布罗(Judith R. Blau)等人针对少数族群传媒的功能曾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少数族群媒体是一种过渡性媒体,帮助少数族群了解主流社会的信息,一旦少数族群接受了主流社会的同化,完成了文化迁移、适应到同化的过程,那么少数族群传媒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1]以华文新媒体为代表的华文媒体不仅传播移民信息,也传播当地主流社会信息。它们不仅服务移民,也促进不同移民社区的文化交流。在华人社区的文化信息传播机制中,华文新媒体起着当地主流传媒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华文新媒体采用华语作为媒介语言,具有显著的华人文化特征。它们传播的文化作品、华人社区信息以及所创建的论,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华人的思乡痛苦,使华人在异国他乡认知自身与他族的文化差异,界定华人与其他族群的边界,强化了华人的身份归属。

华文新媒体以华人作为传播对象,又以华语作为传播语言,这种文化传播特点决定了其只能在华人社会的圈层中进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孤岛文化或唐人街文化。华文新媒体正是具有族群内的文化认同功能,发挥强化华人身份认同,划定与其他族群的文化边界的作用,一方面能够得到华人的支持,另一方面其作为少数族群媒体,本身具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些国家的新移民数量少,华文新媒体的商业开发价值较低,无法实现商业化,只能由企业、社团和政府来支持,因此,其无法实现规模运作而发展壮大的目标。而一些华人数量较多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华文新媒体数量多,竞争过于激烈,广告相互压价,华文新媒体的竞争处于无序状态。由于各国华人数量参差不齐,华文教育与华人经济也呈现较大差距,因此,华文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面对经营管理的困难,又要面对同业的激烈竞争,挤压彼此的生存空间,导致严峻的生存问题。

当前,华文新媒体仍处于寻找赢利模式的过程当中。华文新媒体的运营面临严重的财政压力。一些新创建的华文新媒体,既没有华文传统媒体的背景,又缺乏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融资机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许多华文新媒体很少能够得到风险基金的投资,也很难找到外来投资者,只能靠华人小规模的资金来维持,而新媒体的维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旦无法获得更多的资金,资金链断裂,商业化的华文新媒体就会陷入困境。

由于经营管理困难,华文新媒体无法为专业人才提供较为丰厚的薪水,也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华文新媒体只好聘请临时工或非全职工作人员,这不利于媒体的长期发展。华文新媒体经营困难,财政状况不佳,版权保护成本很高,内容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要么无法生产符合年轻受众心理、富有创意的网络软文,要么缺乏内容生产的兴趣,只转载其他媒体的内容来汇集信息,缺乏独家、有特色的编采内容。

事实上,在过去的历史当中,由于受到华人数量、华文教育的开展程度等影响,许多国家的华文新媒体的经营状况一直都很不理想。一些国家出台针对外来移民的政策,对移民数量进行限制,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专门针对中国移民制定严苛的移民制度,导致中国移民移居当地的成本很高,而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移民又不愿意移居,但当地的老年华人不断去世,华人数量不断减少,华文新媒体的受众群不断萎缩。缺乏大量的受众,华文新媒体的经营受到很大的限制,生存与发展也面临许多难以克服的难题。

三、华文新媒体全球化对华人多元言论的挤压

少数族群传媒构建全球性的传播网络,一方面有助于少数族群表达诉求、扩大声音,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有助于华人凝聚族群力量,向不公平的种族歧视政策进行抗争;另一方面,传播全球化也有可能造成族群失语,即华文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经过竞争,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少数华文媒体经过转型,并在转型过程中发展,通过合并和收购,形成实力雄厚的华文媒体集团,从而在华文媒体产业中形成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华人的声音失去表达的渠道。

对于产业的市场化而形成的资源配置与流动,瑞典经济学家卡尔・纲纳・缪达尔(Karl Gunnar Myrdal)认为,“只要进行市场产业化,就会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形成极化效应,决定不同产业经济的集中与分散状况”[2]。华文新媒体市场化程度较高,由市场引发的资源配置流动而产生的两极分化效应,会按照“丛林法则”的市场化方向发展,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一些实力比较雄厚的华文新媒体通过融资而得到快速发展,对弱者产生严重的空间挤压,使华人产生忧虑:这些强势媒体会不会因此垄断华文传媒业,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丧失维护华人权益的功能与义务,削弱族群认同感,甚至压制其他不同声音?比如说,由马来西亚星洲媒体集团、南洋报业集团与香港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合并而成的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财力雄厚、人才济济,在转型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却受到马来西亚华人的抗议。不仅华人表达了对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垄断华人社会声音的焦虑和担忧,马来西亚政府对此也产生疑虑,担心三家合并后所形成的影响力,会不会重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甚至影响华人与马来西亚人的种族关系,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干涉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传播全球化为少数族群媒体的全球话语表达提供了机会与条件,促使同文同种的少数族群传媒走向整合,以增强实力,实现文化与商业的联结,然而,整合后的少数族群媒体如何真实和客观地反映本族群的声音舆论,维护族群利益,而不至于沦为利益集团的传声筒,甚至变成利益集团控制舆论和获取利益的工具,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华文新媒体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资源越来越向少数媒体集中,而且文化、政治与商业形成紧密纽带。如果发展壮大的华文新媒体为实现商业利润,而牺牲了为华人代言的角色,那么华人社会不仅失去了赖以表达利益的喉舌,而且在海外还失去了文化传承的平台与阵地。

华文新媒体是华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体。华文新媒体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强者对弱者的生存空间挤压,有可能破坏自给自足、自成系统的华文传播网络,解构华文传媒生态,使华文传媒的传播机制面临瓦解的危险。华人不仅是华文新媒体的使用者,也是华文教育的承载者与推动者,但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的出现,使华人能够接触到的媒体大量减少,渠道堵塞,多元文化与思想的传播受到威胁,对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华人的身份认同以及权益维护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四、华文新媒体全球化生存与本土化诠释

华文新媒体的竞争异常激烈,分化比较严重。作为少数族群媒体,它们的运作与国内媒体有很大的差别,除了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财政收入,维护自身的生存外,还要承担少数族群的文化传播使命,如传承中华文化、维系族群认同、报道华人社区新闻、为华人提供各种生活信息服务、维护华人权益等,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在一个全球化的传播网络中,华文新媒体只有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才能扩大影响力,形成信息传播的“回旋刀”效应,通过联结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节点,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推动华文信息的全球流动,从而组建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社会的传播网络和平台。与此同时,它们又必须立足本地,强化为本地华人的服务,才能获得本地华人的支持,也才能在本地华人文化与经济市场中生存下来。这种特殊的传播模式,使华文新媒体必须按照传播的全球化与新闻生产的本土化要求运作,为华文新媒体增强了动力,扩大了影响。

华文新媒体的本土化,在收集和整合信息、人才年轻化等方面拥有许多优势,能为新移民提供社^化的服务。社区化的服务模式,为华人特别是新移民提供了日常生活各方面的信息,在信息服务方面狠下功夫,内容整合更加符合年轻一代华人的阅读心理,成为非常受华人欢迎的媒体。例如,在北美地区,主打社区服务的网站,其浏览量远远高于传统媒体网站。华文新媒体为华人提供应景式和体验式的信息服务,实现各种法律咨询和社区互助,并亲自介入到社区服务中去,成为华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好帮手。华文新媒体无缝对接的服务形式,垂直和小众化传播定位媒体的发展方向,实现了媒体的服务和传播的精准发力,使新媒体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均非常明确,成为华人表达诉求、反映心声,甚至传达个人情感的社区平台,得到了当地华商甚至主流社会商家的关注。

华文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具有很强的本土化色彩,充分利用少数族群传媒特殊的话语体系,构建主流媒体无法替代的传播环境,从而在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使华人的话语与声音不至于缺失,在关系到华人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和议题中实现对主流社会的反向穿透,拓展华文新媒体的政治和社会话语空间。华文新媒体站在少数族群的角度,分享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利用和制造社会公共议题,替华人表达诉求。例如,加拿大《加西周末》于2016年7月6日利用微信公众号,报道了一则《怎么老跟华人过不去?》的新闻。文章对一名当地白人妇女就列治文市的中文招牌发起千人签名,要求对中文招牌进行管理,引起了加拿大以及其他国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在当地白人看来,中文招牌代表着中国势力的侵入,俨然把自己描绘成了“受华人排斥”“受华人歧视”的受害者,却完全忽视了华人新移民为加拿大所作出的贡献。在加拿大华文新媒体的舆论影响下,该报道引起华人议员的关注,并出面调解白人与华人之间的矛盾,使中文招牌得以继续存在下去。

华文新媒体是一个具有较高资本门槛和较强规模效应的行业,为实现扩张和规模效应,华文新媒体要采取兼并和收购的方法,形成新媒体集团,实现多渠道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目的,才能推动全球华文网络的发展。美国学者麦克切斯尼(Robert W. McChesney)指出:“在很大程度上,全球媒体网的特征是它以广告业作为财务支持以及彻底的商业化。”[3]作为进入市场的华文新媒体来说,同样要面对商业化、规模化的问题。如果没有规模化,只是做简单的信息汇集,就没有办法形成规模化的业务结构,不太可能吸引社会资本的眼光。华文新媒体只有把触角伸向数字影视制作、数字音乐娱乐、数字出版等多个领域,实现产品的多渠道销售,降低风险、减少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逐步将其打造成全球性的新媒体集团。

一些新媒体通过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例如,“欧华传媒的多媒体平台有欧华网、EL MANDARIN欧华西班牙语网、欧华报官方微博、欧华报微信手机报、欧华报facebook专页。facebook专页开办半年来,以文化休闲类软新闻为主,粉丝现有2300多人,粉丝中有很多爱好东方文化的西班牙人,以西企和中企华人职业经理人、留学生为主的旅西华人,也有很多中国的粉丝。2013年1月,欧华传媒推出微信手机报,读者迅速达到3000多人”。[4]华文新媒体已经对华人生活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触角几乎已经深入到每一个普通华人的生活中,如果加强对社会资本的吸收,就有可能产生规模效应,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扩大了市场份额,形成全球化的华文新媒体集团。

华文新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更有效率。华文新媒体努力建设少数族群的话语传播体系,深耕华人社会的内容生产,增强内容的注意力与影响力,就会慢慢培养起媒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产生品牌效应,这样无论是对社会资本的吸引,还是对媒体本身的发展,甚至对主流社会的影响,均具有显在的意义。

总而言之,海外华文新媒体立足当地华人社区,文化影响力与舆论影响具有反向穿透主流媒体的功能。在宏观层面上,新媒体融合不仅可以实现内容、渠道、技术、平台等融合,还形成区域联动,全球传播的发展态势,以集群效应放大华文新媒w的影响力,构建海外华文新媒体生态圈。例如留学园、华人街、留学生之家等,已经实现了不同国家的信息共享与平台融合,增强了华文新媒体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打造华文传播的“航空母舰”,为华人缓解文化迁移与文化适应提供心理慰藉,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努力发挥增强华人文化认同的功能,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实现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吸引力与影响力的目标。

五、结语

全球化对少数族群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显而易见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全球化促成全球政治上的解构、经济上的分工和文化上的碰撞,少数族群文化和权益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面临无法继续得到保护的困境。但是,如果我们从逆向视角看待全球化,全球化恰恰可为少数族群媒体的权益诉求以及族群文化的传播提供机会。比如,在全球化解构民族国家的敏感时刻,民族国家为保持统一和稳定,将不得不考虑少数族群媒体的要求,这样就为少数族群媒体增强影响力和话语权提供了条件。如果少数族群媒体能够充分认识到民族国家的种族关系的敏感性与复杂性,利用这种敏感性设计议题和内容,那么他们就不会被动地应对不利于少数族群的政策。

作为少数族群,华人严重缺乏安全感,因此有很强的心理敏感性。近现代华人被奴役和歧视的历史,使华人非常关心是否被主流社会歧视,政府的政策是否对各个种族一视同仁。政府出台的任何不利于华人的政策都会引起华人的抗争。华人利用新媒体在族群内外传播和扩散,引发了华人对政府的大规模抗议行动,并在全球范围内联动其他华人,形成行动共同体,对当地政府构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因此,当地政府要想实施有效管治,不仅要为华人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与条件,而且还要建立华人表达诉求的渠道,使其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改善华人处于“边缘人”的状态,缓解他们的生存焦虑,而华文新媒体也因为内容生产的本土化和传播的全球化,获得了特殊的话语权,也由此受到华人的支持与拥护。

[本文为广东社科规划委托项目“海外粤籍华侨华人传媒史”(GD14TW01-3)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海外华文传媒促进‘一带一路’信息互联互通的机制创新研究”(16AXW007)的成果之一]

注 释:

①本文的数据为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海外华文传媒促进‘一带一路’信息互联互通的机制创新研究”(16AXW007)研究团队通过大数据软件抓取,并逐个核实而采集得来的,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6年10月20日晚上8点。

参考文献:

[1]Judith R. Blau,Mim Thomas, Beverly Newhouse,Andrew Kavee:Ethnic Buffer Institutions-The Immigrant Press:New York City,1820-1984,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Vol. 23,1998,No.3,20-37.

[2]张康之,张桐.论世界体系中观察视角的“中心―边缘”概念[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4):31.

[3]麦克切斯尼,等.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29.

[4]娄晓,陶辛夷.华人“立体办报”谋转型[EB/N].2013-8-25,中新社,http:///zgqj/2013/08-25/5202832.shtml.

第4篇:海外媒体资源范文

一、运用全媒体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非遗教育的效果,扩大其影响力、覆盖面,提高其知名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但再好的资源如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那它也仅仅是一种事实存在而已。将全媒体引入非遗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丰富和拓展非遗教育内容,增强亲和力和说服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保护和自觉传承非遗文化的氛围,接受非遗文化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方式不仅有助于个人形成正_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且也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有助于创新非遗文化传播载体

全媒体包括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可以让非遗文化的内容采用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方便人们在各种接收终端欣赏、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全媒体技术的全方位、多渠道的特点,把非遗文化多媒体化,实现文化的传播交流。新兴的媒体技术降低了文化信息传播的成本,扩大了可利用的内容、渠道,方便了人们以更直接有效的方式来获取循环传播的文化信息。因此,非遗文化只有创新传播载体,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得以在时代中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

(一)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进行传播

1.打造“非遗”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可以将“非遗”进行数字化并得以永久保存,受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地限制自由地查看、获取相关知识,有利于促进“非遗”研究工作的展开。“数字图书馆是对收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的网上图书馆,包括对经典典籍、研究著作、地方文献、研讨会议记录、研究期刊、音像资料、图片展示等进行数字处理和存档,方便网上查阅者的使用。”美国早在1990年就开始启动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美国记忆试验计划”(American Memory),其中一部分内容记录了美国几百年的风土人情,和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类似。

建立数字图书馆,可以保留“非遗”的原始文献资料和影像素材,为人们观看、研究、利用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公共平台,是“非遗”全民共享的重要途径。由于“非遗”数量较多,任务很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级别的“非遗”名录,逐步建立和健全“非遗”数字图书馆。另外,“非遗”数字图书馆可以依托并挂靠在现有图书馆上,也可以单独构建数字图书馆。

2.利用微信、手机APP等移动媒体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每人几乎都拥有一台甚至是多台智能手机,人类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具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点,所以应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加大“非遗”的传播,特别是对微信、手机APP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广东省文化厅在这方面就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2015年6月13日,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APP项目《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手机版)已经正式上线。安卓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并安装使用,轻松地就可了解广东“非遗”项目分布、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相关信息。

手机应用终端不仅能够缩短沟通的时间和空间,且已经成为人们如影随形的信息媒介,微信、手机APP等应用程序可以随时更新,随时关注,互动效果十分明显。就如王隽博士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过程中注重契合碎片化、短微化传播规律势必能够提高到达率,顺应现代受众的收视收听或阅读需求。”由于“非遗”整体信息量较大,所以我们就可以开发具体到个体的APP软件,特别是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非遗”项目。像黄杨木雕、瓯绣等传统美术类型的“非遗”就可以充分利用手机APP软件,把黄杨木雕和瓯绣的历史、现状、传承人信息、活动信息、相关制作工艺、品牌推广和意见反馈等内容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进行推广与传播,甚至可以做成销售平台,这是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紧跟时代潮流,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提高“非遗”的海外影响力

“非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也需要走出国门,向海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非遗”。“非遗”的海外传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例如国粹京剧、昆曲和泥人张都在海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特别是昆曲曾一度在西方掀起了“昆曲热”。同时,“非遗”也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与方式。海外传播对温州“非遗”的传播显得尤其重要与特殊,因为温州是著名的侨乡,有将近70万人在海外生活和经商,“凡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海外温州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鲜明的特征,祖籍温州的华人华侨在海外呈现“全球分布,地区积聚”的空间分布特点,以欧美为主,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家。所以温州“非遗”的海外传播可以根据温州人在海外的空间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向温州人聚集的国家或城市重点推广宣传。这样一方面可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海外温州人,因为这些“非遗”是他们成长生活中的共同记忆,有着故乡的熟悉气息和味道,是情感凝聚黏合剂,所以在当地华人中容易形成“集体认同”和“共同归属”,成为海外温州人乡愁的寄托;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海外了解温州的异域风情。

(三)“非遗”的品牌延伸传播

“非遗”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非遗”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DNA”,由于这些“非遗”历史悠久,在当地颇有影响力,所以自身就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品牌效应,对“非遗”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衍生出一些具有商业价值的艺术品或产品。例如,可以把瓯剧、永嘉昆曲中一些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脸谱、服装、道具、动作造型制作成手工艺品甚至是玩具,把这些“非遗”元素融入本地的服装品牌设计、家具设计、瓷器设计中,或者是旅游景区及地标性建筑物的一些装饰中,把这些元素放在显眼位置。温州目前正在规划发展轨道交通,可以把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非遗”作为一种重要元素融入车站的装修中,不同的车站选取不同的内容,这样每一座车站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物、服装、家具的文化层次,使其富有鲜明地域特色,还可以扩大“非遗”传播的受众面,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三、结语

第5篇:海外媒体资源范文

一、文化符号:改善对中国文化表层的了解

在西方,以他国文化符号为创作素材,以本国价值观为传播理念的电视节目不断涌现。文化符号形式化,对海外传播文化内涵产生阻力。《极速前进》是一档以中国文化符号为创作素材,以美国价值观为传播理念的经典案例。

《极速前进》以一群人环游世界进行竞速比赛为主要内容。它曾8次获得艾美奖黄金时间最佳竞赛类节目,从开播到现在《极速前进》总共12次来到中国拍摄。这档节目带着美国价值观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对中国文化符号既是一种认可,又是一种“侵略”。

真人秀节目体验生活的节目形式,为参赛者亲身了解中国提供了途径。受众与参赛者之间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受众更容易接受中国文化符号。通过电视所提供的“眼见”的“真实环境”与亲身经历后见到的真实环境之间的比较,是改变受众固有中国文化符号最简单的方式。因此,《极速前进》虽然提供的是美国价值观,但也无形地传播了中国的表层文化。其传播特点如下:

1.介绍中国文化符号

“上海真漂亮。关于上海,我只知道‘上海威龙’(成龙主演的电影),我从没想过能亲自来中国上海,真够新鲜的。他们东方真喜欢修高楼啊。”“上海威龙”反映美国本土媒体以及中国在海外传播中对中国文化的定位,“东方真喜欢修高楼”反映出参赛者真实的体验。参赛者通过媒体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对中国已形成文化印象,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其固有文化符号将会得到转变。真实客观地记录参赛者每一段比赛中的各种状况,是《极速前进》传播中国文化改变受众自身文化误读最有效的方式。

《极速前进》走进中国进行拍摄,是渴望将中国文化符号向中国文化内涵转变的探知。但由于它对于中国文化认知带有美国价值观,它的传播依旧只是对中国文化符号的介绍,只是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一种特殊的传播渠道。

2.有助于改善受众认知

《极速前进》的主要受众是居住在海外的中国华人以及与中国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海外受众,其主要受众群是美国人。在《极速前进》22季的全部内容中,总共12次到达中国,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广西(桂林)、云南(丽江、昆明)、香港、澳门以及台湾8个区域。就分布看,《极速前进》对中国拍摄地的选择,源于他们自身对于中国文化的固有了解。

品牌栏目良好的收视率和稳定的受众群是修正文化误读的重要条件。受众、参与者和制片方三者的文化接近程度是改善受众认知的必备要求。“来到中国让我内心平静,了解到不同文化,真的很不可思议,看到人们在做他们的祈祷。很明显基督教传统是去教堂做祈祷,他们是来到庙里焚香祭拜,很高兴能看到这些。”参赛者的描述讲述了一个与西方不同的中国传统祈福方式。这对既有海外传播中中国的负面报道是一个修正。在这个修正过程中,受众与参赛者处于同一文化背景并能轻松进行角色互换,从而会对受众既有的刻板印象产生影响。

3.局限于文化符号传播

将他国文化资源和本国优势品牌栏目相结合,对本国文化价值观进行传播的方式,是一种新的文化霸权。这种新文化霸权,使受众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程度受到限制。文化内涵被“侵略”,文化符号程式化,使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限制在了仅传播文化符号认知上。受众对文化的认知按程度能够分为了解、理解、认同以及信服依次递增的四个层次,但海外品牌栏目将他国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涵分离,融入本国核心价值观的做法,是媒体通过议程设置控制受众的方式。

在《极速前进》中,文化符号对受众认知的影响是肤浅的,也是重要的。良好的文化认知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以及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积极作用。《极速前进》真人秀节目的特征,有助于纠正美国本土新闻报道或者是其他媒体传播方式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中国文化的误读,文化认同的过程对受众认知势必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极速前进》中的文化传播是被动的,但通过美国本土优势品牌栏目传播中国文化,是中国海外文化传播值得借鉴的方式。

二、文化内涵:提升对中国文化本质的认知

近年来,利用他国文化资源和本国优势品牌栏目相结合,对本国文化价值观进行传播的栏目在美国发展迅速。相比而言,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自办品牌电视栏目离国际水平相去甚远,借助国外品牌栏目外壳及其已经形成的良好受众群传播中国文化,是现阶段传播中国文化行之可效的方式。

《冲刺中国》是流行的真人秀节目《极速前进》的中国版。中国版是继亚洲版和以色列版后第三个亚洲版本的《极速前进》,由上海外语频道ICS与CBS合作完成,是以上海为起止点,在中国各城市进行比赛的节目。《冲刺中国》借助《极速前进》的品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和传播,因此《冲刺中国》荣获第17届亚洲电视大奖“最佳现有模式改编奖”。这种借助美国CBS《极速前进》品牌优势来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对中国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极速前进》,《冲刺中国》这档节目定位是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它的参赛者选择具备中国和海外双重背景的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不只是停留在表层文化上,而是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化内涵。《冲刺中国》受众群不仅涵盖美国当地受众,还包括中国人、居住在中国的外籍友人。受众群的改变,并没有使《极速前进》中海外受众(大部分是美国人)流失。因此,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文化认知被带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海外优势品牌栏目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使受众的视野多元化。他们不再局限于接受文化符号而是寄希望于理解文化的本质内容。改编栏目更能贴近海外受众的心理需求,并为受众从了解文化到理解文化甚至是认同文化带来新的途径。

三、运用中外合作模式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往往通过“译介”的方式进行,文化误读在“译介”的过程中产生,容易造成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文化内涵的缺失,这是中国文化符号化形成、文化内涵消退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冲刺中国》的制作者中有了中国人的身影,制作过程带有中国文化价值观。当制作方、参赛者既具有中国文化又具有美国文化时,他们所传递出的文化可以是符合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的内容。这些内容让“拟态环境”不再是CBS一方的态度,也不再是接受一种思维模式,因此中国文化价值观伴随着CBS和CSI双方的合作得以深度传播。

“有趣的是,有一对来自澳洲的选手瑞克和乔什,他们通过参赛喜欢上了中国,最后都选择留在上海工作生活。”①这一对选手选择留在中国的行为,体现了文化内涵对参赛者的影响。文化内涵的海外传播遭到排斥和拒绝,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及文化价值观。在《冲刺中国》这种亲身经历的互动栏目中,文化内涵通过海外受众熟悉的方式传播并产生影响。

借助海外电视栏目,合理运用中外合作模式,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节目内容中由于文化背景的趋同势必对受众认知结构产生影响,并对改变受众已有文化符号,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起到积极作用,这也为电视节目海外传播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注释

第6篇:海外媒体资源范文

《山楂树之恋》模式

作家艾米的畅销小说《山楂树之恋》海外版权,以完全商业化的模式,成功授权给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加拿大、挪威、瑞典、丹麦等18个国家和地区中最具分量的出版社,如世界最大的女性文学品牌出版社――英国维雅格出版社,他们将《山楂树之恋》中的爱情故事比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山楂树之恋》图书版权推广的成功给出版社带来了几点启示:

(1)选材是基础:《山楂树之恋》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上个世纪70年代,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演绎的一段纯美爱情故事――被誉为“史上最纯净的爱情”。爱情是人类的永恒主题,极易产生共鸣,对小说题材的准确判断,使人文社最终签下《山楂树之恋》的海外版权权。

(2)作品推荐是关键:为了让更多的出版商充分了解作品的内容,提供英文翻译样章、作品的英文评论文章显得尤为重要,出版社在这方面应该舍得投入。

(3)版权的全媒体推荐势在必行:在多媒体、自媒体乃至全媒体时代,文学作品的版权逐渐变得立体化,具有了多维度、全方位的特性。而著名导演张艺谋同名电影的适时推出,无疑成为该书迅速走向世界的助推剂。借助全媒体推介版权应该成为未来有待探索的途径之一。

(4)为名家名作品做海外版权的独家:为了让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出去,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还要将目光盯在那些适合做版权输出的作家和图书上,如:《山楂树之恋》《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中外出版深度合作

中外出版深度合作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动出版“走出去”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种崭新的中外合作出版模式,目前已经实现了中国与希腊、瑞典的完美合作。

这种模式不是简单的版权转移或翻译出版,而是一项整合世界各国优秀作家、插画家、译者和顶级出版机构优质资源的综合计划。具体做法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外国顶级出版社牵头,邀请两国最优秀的作家在同一题材、同一体裁之下进行创作,同时约请两国顶级翻译家与插图画家为对方国家作家的作品进行翻译和配图,最后两部作品将被装订成一本完整的图书,分别以两个国家的语言在各自国家出版发行,使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作品在同一本书中实现跨语种、跨国界、跨艺术形式的立体演绎。此项计划旨在利用作家在本国的影响力,带动对方作家在本国知名度的提升和域外文化在本国的交流与吸收,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全新的思路。

探讨《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杂志在海外出版的可能性

自2007年开始,在德国梯森基金会全方位支持下,由著名翻译家、学者张玉书老师主持编写的《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杂志每年由人民文学社出版,内容以介绍德国当代作家为主。中国文学爱好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德国的文学现状,以及德国的当代作家。受这一做法的启发,我社希望尝试同样的方式出版一本《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杂志,但不限于德语版的出版发行,目前已经与德语、英语的汉学家及与我社匹配的出版社取得联系,并正在制作样张,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用走出去的钱实实在在为作家做点事。该杂志还将配合我社为作家举办的各类活动,以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陆续发行到世界不同地区,且不以盈利为目的,仅作为我社走出去的一个窗口,暂定每年一至二期。

尝试建立海外独家版权机构

我社自2002年开始发起了“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的评选活动,该活动由我社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合举办,规定入选小说必须是世界各国每一年度首次出版的长篇小说,希望能够以中国学者的文学立场和美学视角,对当代的外国小说作品进行评价和选择,既体现世界文学研究中中国学者的态度,又以科学、严谨、积极进取的精神推进优秀外国小说的译介出版工作,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贡献。2014年,该活动已经进入第13个年头。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渐渐发现在获奖作品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希望尝试聘请海外独家版权的方式弥补这一不足。目前,我社在西欧、北美各找了一个,他们不仅有很好的文学品味,也有很强的人脉关系,希望通过他们帮我社提供更多的一手信息,同时也协助我社做好图书走出去的工作。目前海外独家版权已经协助我社做了一些令人满意的工作,如:贾平凹法兰克福之行的各项活动安排已经推动版权的成功出售;格非的中篇小说《隐身衣》高价卖到美国“纽约书评”出版社……

尝试让作家与出版商直接见面交流、沟通

这也是人文社对“走出去”的一次大胆探索。众所周知,德国设在中国的歌德学院在推荐德国作家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所以我社希望用国家拨给我们的走出去的钱,实实在在地推荐作家,特别是在全世界最大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上。我们的设想是:在每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采用各种方式全力推荐一位在中国有影响力的当代作家(当然一定是人文社的作者),次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为这位作家走出去的各种版本召开新书会,同时推荐另外一位当代作家,如此循环往复,善始善终……2013年,我们推荐的作家是贾平凹先生。这是我们第一次搞这样的活动,虽经验不足,却收到不错的效果。组织初期我们充分调动了海外独家版权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此次活动中海外起了重要作用,不仅专门我社走出去各种图书,还帮忙设计、联系、举办各类活动。

1.事先准备工作

为使这次见面活动取得成功,我们事先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建立人文社版权海外输出的专属英文网站,专门宣传我社准备推荐的国际型作家,并为他们制作了作家专集的英文介绍(包括主要作家简介、作品内容简介、重要作品评论文章等)。

(2)制作作家采访视频,聘请专业外籍人士对中国作家进行视频采访,制作精良的英文字幕(效仿微电影的方式,通过影音效果,宣传作品的传播,使出版商对作品产生直观的印象)。参考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制作的莫言《檀香刑》北美宣传片方式,针对不同图书,制作不同的视频进行立体化宣传,如贾平凹的《高兴》。

(3)与海外版权独家一起,从国外的实际出发,事前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认真进行宣传效果评估、主持人的选定,同声传译的安排,费用预算等。

2.现场活动

在法兰克福书展现场做了如下活动:

(1)拜见了法兰克福总领事并与领馆相关工作人员建立起工作联系,邀请他们出席我社在法兰克福书展期间举行的各类活动,并商定今后择机一起联手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希望他们协助我社广泛联系当地文化研究及出版机构,为作家搭建交流推广平台,对此,总领事当即安排了今后与我们接洽的具体负责人。

(2)在书展现场针对出版商、编辑举办了以“城市发展如何改变社会、城乡文化差异”等为主题的对话活动,贾平凹与巴西国家图书奖得主、意大利国家图书奖得主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3)在书展现场针对各类媒体人举办了主题为“全球话时代的作家责任”“经济金融危机”“传统价值与道德规范”等主题辩论活动,贾平凹与巴西文学院最佳小说奖得主、意大利斯托里加图书奖得主就上述主题深度交换了看法。

(4)在法兰克福孔子学院与2012年德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乌尔苏拉克莱谢尔,就文学作品中的“家乡”主题进行对话,之后还举行了作家各自作品诵读活动。

(5)去慕尼黑拜见了汉学家、孔子学院总院顾问阿克曼先生,就图书走出去的方式、《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杂志在德国的出版,如何联系世界各国汉学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6)在慕尼黑孔子学院举行了作家贾平凹与慕尼黑读者的见面会,参与人数之多超乎想象,很多人不得不被拒之门外。

3.活动收获

(1)不仅与总领事接上关系,还与多家媒体取得联系,如:新华社法兰克福分社、CCTV德国记者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视台、德国电视二台等。

(2)发现了许多外国人居然是贾平凹的追随者,他们从奥地利、柏林等地赶来参加贾平凹的活动,同时涌现大量欧洲包括巴西媒体报道,造成媒体效应。

(3)与法兰克福组委会取得联系,在海外的帮助下将活动的消息登载在他们的4000份传单上,广为发送。

(4)制造了外国出版社抢夺中国作者的良好竞争局面。目前已经与法国Stock出版社出版签订贾平凹先生《带灯》一书的图书版权贸易合同,条件相当优惠,售价令人满意;同时收到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图书出版商的申请。

(5)活动次日,CCTVnews、德国电视二台等即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在2013年11月2日的新闻联播中对本次活动做了长达2分40秒的报道。

4.2014年活动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因为活动是2013年7月份才开始萌发此创意,所以决定搞活动的时间较晚,因此在各类沟通环节上略显不畅,造成参展前期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剧增,花了一些不该花的钱。

(2)今后应该将重要的活动放在公共场所来搞,德国人很爱读书,效果或许更好;特别是与孔子学院搞活动时更要注意,各种诵读也应该在书展现场搞。

(3)事前的媒体联系相当重要,因为我们搞活动就是为了扩大影响。此次现场来的许多媒体都给我们提出了类似的建议,而我们回来后被一些网站、电视台主动联系,表示希望下次有类似活动时,事先通知他们,他们可以随行录像做节目。

(4)每年推荐的作家可以不一样,但举办活动的人不应频繁换,应保持相对稳定。

(5)事前应利用海外媒体做好相关报道及广告,如:在各国著名文学报刊请著名评论家撰写中国作家的专访、评论。

2014年人文社策划并即将于4月实施的活动有:联合孔子学院、文化部、各国驻华使馆召开世界汉学家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见面会。其目的:

(1)集中介绍中国多位当代作家的作品,探讨适合走出去的作品主题、题材,探讨中国文学的海外翻译与接受,以及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讨论《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杂志的具体出版落实工作;

(3)通过汉学家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4)通过这一活动,锁定更多的中国当代作家,提高作家对人文社的忠诚度。

对于活动的可行性,我们也有充分的准备:

(1)因为汉语是汉学家共通的语言,所以不需要翻译,他们可以相互直接进行充分地交流、碰撞;

(2)资金问题不难解决,即便我们拿不到各种走出去的资金,也已经有出资人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并与我们联系了。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社走出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中我们也总结出三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1)输出的图书要适合国外读者的口味,输出版权就是输出文化,所以不必太顾及作者在国内哪家出版社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只要我们认为题材好、有输出的可能,均可以努力与作者沟通,如此不仅可以扩大我们走出去的范围,还可以变向争取作者资源,如:人文社最近将黄永玉老先生的作品输出到意大利,就是延用了《山楂树之恋》的作法。

第7篇:海外媒体资源范文

计划目标:推动党报集团进一步深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壮大规模实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集中度,建立安全的投融资渠道,向跨地区发展、跨媒体经营的综合性现代传媒集团转型,形成一批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巩固加强宣传舆论主阵地。

计划概要: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济南、沈阳、西安、武汉、郑州、成都、南宁等城市为报业发展资源集聚中心,重点扶持10家左右具备以下条件的报业集团向综合性传媒集团发展:1、初步建立起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合的报业集团管理体制,并在实践中基本实现了管理体制的相对稳定运行;2、初步形成了报纸、期刊、图书、音像、互联网站及其他新媒体等多种媒体形式内容产品的采编、制作和出版能力,具备内容资源整合能力和新兴内容市场开发能力;3、基本实现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分离,初步确立了集团层面的新型市场主体,特别是组建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集团公司(或集团投资控股公司),确立了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的治理结构,具备资本运作能力;4、具有突出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财务状况,确立了区域内领先的优势竞争地位,拥有具备品牌影响力和拓展能力的媒体,具有跨区域发展能力;5、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成果显著,初步形成了与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人才队伍和人才结构;6、具备多元化经营能力,具备文化产业关联领域的整合能力和运营基础,收入结构趋于合理,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专业性传媒企业集团发展计划

计划目标:推动服务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行业类报纸以及满足重要细分市场受众需求的专业类报纸重塑新型市场主体,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垂直整合实现跨地区发展、跨媒体经营,形成一批在行业领域或细分市场内具备一定资源集中度的、占据优势竞争地位的专业型传媒企业集团。

计划概要:确定石油化工、信息产业、汽车、房地产、金融、新闻出版、旅游、商品流通、人力资源、演艺娱乐、生活消费、医药保健等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产业或重要细分产品和服务消费市场为发展重点,推动30家左右已初步形成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行业专业类报纸出版单位,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整合行业内或细分市场内多种形式的媒介资源,贯穿产业链或细分市场价值链,向大型专业型传媒企业集团发展。

新农村报纸出版促进计划

计划目标:报纸出版资源配置政策向农村倾斜,完善“三农”类报纸出版优惠经济政策。改进农村党报发行,显著提高各类“三农”报纸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创新内容形式,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显著提高报业服务“三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计划概要:1、调整报纸品种结构,增加面向“三农”的报纸在全国报纸总量中的比重。在重要农业省份和少数民族自治区,“三农”类报纸所占比重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限制现有“三农”类报纸改变办报宗旨。现有“三农”类报纸出版单位已不具备报纸出版能力、无法维持报纸正常出版的,可在坚持原办报宗旨的前提下,将报纸划转到具备出版条件的报纸出版单位,继续出版面向“三农”的报纸。2、鼓励省级党报社(报业集团)创办面向“三农”的党报“农村版”。“农村版”以宣传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为办报宗旨,要结合“三农”实际,突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政策指导性,宣传务求实效;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压缩版面,降低报价,改善发行,加强服务。3、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医疗卫生、义务教育、文化生活类报纸。各类报纸要准确定位于“三农”需求,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积极依托发行渠道、系统渠道或其他合作渠道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农副产品推广、农资、函授教育等多种服务。

精彩新体验报纸阅读促进计划

计划目标:加强对青少年读者的引导和服务,打造一批精品青少年报纸及报纸网站,向青少年提供导向正确的时事新闻、科学知识、文化娱乐,促进素质教育,引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营造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大力开发适应青少年需求的数字内容产品和增值业务,实现报网互动,满足青少年新型内容体验。

计划概要:1、把握青少年成长规律和阅读偏好,大力创新报纸的内容和形式,从战略高度培养青少年的读报习惯,树立报纸、报纸网站及其出版机构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2、在高校集聚城市组织一批坚持正确导向、具备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时政、财经、IT、体育、文化生活等类报纸,在高等院校内建立一定数量的阅报栏,向在校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体验。3、鼓励报纸出版单位通过赞助学生社团活动、资助特困生、设立报纸奖学金、组织新闻学习社团、提供就业辅导、开设大学生热线等多种形式,与在校大学生建立有效的互动交流平台,提高报纸出版机构对大学生的影响。4、提高高等学校校报的办报水平和办报质量,切实加强高校校报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能力,增强高校校报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服务能力。组织先进报社对高校校报提供点对点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培训。5、推动教育教学辅导类报纸的办报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调整教育教学辅导类报纸的结构和布局,扶优汰劣,提高报纸出版质量。

地市报业市场振兴计划

计划目标:深度挖掘地市一级报纸市场潜力,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将一般地市报纸平均期发行量由目前不足3.5万份提高到6万份以上,报业收入实现翻番,形成全国报业新一轮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计划概要:1、推动地市级党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贯彻“三贴近”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地市党报的发展之路。2、促进地市区域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晚报都市类报纸的发展,鼓励地市党报积极调整所属晚报都市类报纸定位,消除晚报都市报的机关报形态,充分利用这类报纸的特性,扩大影响力,发挥其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同时积极开发地市区域发行和广告市场,给予地市党报有力的经济支持。鼓励没有晚报都市报出版资源的地市党报社整合当地其他报纸出版资源,加强地市党报社的宣传舆论阵地。3、通过政策引导和出版资源配置,向地市区域报业市场引入适度竞争,促进地市区域报纸在有序竞争中提高办报水平和报业经营管理水平。4、鼓励省级报业集团(党报社)与地市级报纸出版单位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出版或合作经营,向地市级报社输出先进的办报理念、管理经验、办报资金和优秀人才,带动地市级报纸健康、快速发展。

行业信息资源平台发展计划

计划目标:引导行业类报纸树立“资源中心观”,努力建构行业信息资源平台,通过开发多层次、多形态的内容产品和增值服务业务,向面向所在行业提供新闻、资讯和增值服务的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媒体转型。

计划概要:选择50种全国性及区域性行业类报纸出版单位,实施“行业信息资源平台”发展计划。整合所在行业的政府资源、行业资源、关联资源和媒体资源,建构以行业数据库为基础的、具有行业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功能的信息资源平台,并以此为依托部署不同层次的内容产品、信息产品及增值业务组合,全方位满足所在行业对行业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顾问服务、公关活动、行业研究、市场调查、数据库服务、会展、论坛、电子商务、教育培训、产品及服务推广等需要。

加入“行业信息资源平台”计划的行业类报纸出版单位,其核心业务或业务组合、运营组织及流程应按“行业信息资源平台”的发展要求进行重大调整,由传统的“媒体中心观”引导下的单一报纸出版业务,向“资源中心观”引导下的全方位的行业信息服务和增值服务转型,力争在“十一五”时期形成一批在行业内具有国际性、全国性或区域性品牌影响力的权威行业媒体,实现报社收入的结构性调整,即直接来源于报纸发行和广告的收入仅占机构总收入的30%以下,依托资源平台开发的其他内容产品、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主要部分。

细分市场专业周报促进计划

计划目标:引导报纸出版单位大力培育和开发细分阅读市场和服务领域,实现我国专业性周报对城乡重要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满足工商业对细分消费市场的广告投放需求。

计划概要:1、在区域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面向生活服务、健康保健、影视娱乐、旅游休闲、房地产、汽车消费、女性生活、老年康乐、社区文化等具备报纸发展条件的重要细分市场的城市周报。2、支持全国性或区域性专业类周报在一般城市和农村乡镇发展满足生活服务、医疗卫生、女性生活、老年康乐、科学普及、农业知识、农村文化生活等细分市场需求的周报。3、限制中心城市晚报都市报数量,采取末位淘汰,就地调整办报宗旨和市场定位,由综合性日报转为适应细分市场需求的专业类周报。4、优化生活服务类报纸结构,不再发展地市级广播电视节目报。已不适应市场规律和群众需求的,原则上划转到当地党报社(报业集团)并调整为满足当地群众迫切需要的专业类周报。5、支持具备规模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类周报整合报纸出版资源,扩大规模,充分发挥品牌价值和品牌延展能力,建构关联细分市场的内容产品体系,向专业型传媒企业集团发展。

海外报业市场拓展计划

计划目标:鼓励有条件的报纸出版单位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在境外兴办报纸。近期目标是采取多种形式拓展海外华文报纸市场,在世界主要华人聚居国家或区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规模实力的中资或中资背景的华文报纸,有效传播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同时服务于经济发展,为中国企业创造海外市场商机。远期目标是通过积累海外报业市场经验,不断提高海外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参与海外主流报业市场竞争。

计划概要:1、建立“中国报业海外市场拓展联盟”,组织已开展海外出版业务的报社或尚未开展业务但已具备海外拓展能力的报社,改变当前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集中有限资源,形成拓展合力。2、深入研究海外华文报纸市场的读者需求、出版现状、准入制度、资源条件、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海外拓展;研究海外市场拓展战略、办报方式、竞争策略和商业模式。重点拓展的海外华文报纸市场包括:台港澳市场,北美市场(美国、加拿大),南美市场,东亚市场(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欧洲市场、南非市场。3、积极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主要依靠报纸出版单位自身竞争能力拓展海外市场,采取独资、合资或合作形式在海外办报。力争在“十一五”时期在重点海外华文报纸市场打造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中资报纸。

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

计划目标:探索适应数字报业发展需要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内容显示介质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运营模式,实现传统纸介质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的战略转型,推动报纸出版业态的重大变革。

计划概要:1、“数字报业实验室”的主要实验内容为:(1)电子报纸出版发行形式;(2)电子报纸的受众阅读体验;(3)数字报业的运营环境、价值链和商业模式;(4)政策法规和监管模式。2、“数字报业实验室”为开放性试验计划,由新闻出版总署发起邀约,报纸出版单位及电信业、软件业、电子设备制造业、广告业、市场调查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等关联行业机构在自愿基础上共同参与。3、“数字报业实验室”以电子纸张为内容显示介质的主要突破方向,以无线宽带多媒体技术为主要传播技术,以兼容的信息标准为内容制作和传播标准,营建新型的数字化、网络化报纸出版业态和运营环境。4、实验计划在2006年年底前启动,以三年为实验期分步推进。首期选择10种全国性报纸及10个中心城市的20种地方性报纸,实验读者规模约1000人。

中小城市综合信息门户发展计划

计划目标:以地方性城市综合新闻类报纸为重点,调整当前报社网络信息化建设思路和运营方式,推动报纸出版机构建立“7/24数字信息架构”,全面转型为以进化型信息架构为支撑的、全天候为所在城市提供实时新闻资讯、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广告推广、电子商务等增值服务的、当地领先的数字内容和增值服务提供机构。

计划概要:1、选择50家左右具备一定规模实力、影响力、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网络建设基础的区域中心城市及次中心城市的综合新闻类报纸出版单位作为该计划试点单位。2、试点单位按照“7/24数字信息架构”的要求创新运营组织和业务架构,改造现有新闻采编和经营管理流程及平台,通过重组、收购、参股、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重新整合资源、定位内容产品及增值业务,建构基于进化型信息架构之上的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产品和增值服务组合,确立新型报网关系和运营模式。3、力争在“十一五”期末使试点报社建成所在城市最强大的新闻资讯、城市综合信息、消费者(读者)及工商企业信息采集、加工、的数据库网络平台,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网络广告、电子商务及其他增值服务供应平台。直接来自网络内容产品、广告及增值服务的收入占到报纸出版机构总收入的30%以上,网络广告收入不低于网络广告市场的平均增长率。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联盟计划

计划目标:建立报纸出版行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集体保护组织,形成报纸出版单位维护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集体协商机制、集体谈判机制和集体诉讼机制。

计划概要:1、鼓励报纸出版单位采取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集体行动,组建“中国报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联盟”,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互联网站侵权行为的损害。2、支持“中国报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联盟”建立合理合法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集体协商机制、集体谈判机制和集体诉讼机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采取共同行动,有效保护报纸出版业的内容创新能力。3、“中国报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联盟”的集体保护行动应遵守自愿、平等、公平、合法原则,正确处理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作品使用者的关系,促进报业发展、信息传播和公共福祉。

黄金一代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

计划目标:促进新闻人才学历教育创新,大力培养政治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承前启后、肩负报业发展使命的“黄金一代”报纸出版业从业者。

计划概要:1、推动高等院校根据报纸出版业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转型要求,改革现有新闻学科教材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适应报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2、组织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著名高校的重点新闻院系加入“黄金一代”系列教材编写计划,确定新的人才培养标准,并向全国高校新闻院系推广使用。3、促进高校采取学科重组或跨学科交叉融合方式,打通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管理等学科界限,培养高级复合型报业人才。4、鼓励报纸出版单位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介入高校新闻专业学历教育,协助高校新闻院系推进新闻教材、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共建科研、教学及实习基地,向纳入“黄金一代”培养计划的毕业生优先提供就业岗位,共同培养“黄金一代”报业人才。5、鼓励有条件的报业集团或报社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重点培养发展战略研究和决策层面的高级报业人才。

报业发展情报平台建设计划

计划目标:建立报业数据情报收集、监测、分析、评估一体化的行业发展情报平台,全面跟踪本纲要各项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指导和协调报纸出版单位实施行动计划,根据实施情况及时修正、调整计划目标或行动方案。

计划概要:由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组织报纸出版单位、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学术机构等,建立报业发展情报平台,为本纲要各项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研究、监测和评估工具。重点开展或委托相关机构开展以下工作:行动计划进度评估及月报;行业及市场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受众阅读行为调查;报业竞争力监测;数字网络技术进展及其适用性研究;行动计划辅导与协调;建立行业情报共享机制等。

影响2008――中国报业博览会计划

第8篇:海外媒体资源范文

收购健安喜暂停

2011年1月下旬,媒体传出消息,因“双方未能就价格和其他条款达成一致”,中国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退出了收购美国维生素连锁企业健安喜(GNC)的谈判。光明食品方面称,停止收购的主要原因是“光明食品未能在对方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交易”。尽管谈判“有可能重启”,但健安喜方面现在更青睐以IPO方式自行解决问题。

这一结果出乎业界意料。就在大约一个月前,路透社消息称,光明食品“已接近收购健安喜”,这将为后者带来“打开中国中产阶级市场的潜在可能”。《华尔街日报》则透露,交易价格“在25-30亿美元之间”。甚至有媒体放出消息,收购交易“将在近日对外宣布”。但也有人对此保持谨慎,认为“交易可能会在最后时刻被推迟甚至‘出轨’”,原因是“双方还在为最后的协议纠缠”。

健安喜总部位于匹兹堡,于1999年实现私有化,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2007年,投资公司锐盛管理集团(Ares Management LLC)和安大略省教师养老金计划委员会(the 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 Board)以16.5亿美元的价格从私募基金阿波罗管理公司(Apollo Management L.P)手中购得健安喜。2009年9月,健安喜向美国监管部门提交了上市申请。该公司是美国营养品销售主流企业之一,产品包括营养补品、维生素、体育饮料等,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7100家店面。2010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已经与光明食品达成合作,以推动其产品进入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2010年前9个月,健安喜公布的净收益为783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37.6%;毛收入为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高出1亿美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健安喜最初引起了不少私募基金的兴趣,另外,食品企业Campbell Soup Company、Premier Foods以及墨西哥的Grupo Bimbo也都有意收购。但健安喜最终“很慎重地选择了与光明食品谈判”,因为后者“出价远高于其他收购者”。美国食品业的分析师此前并未料到会有中国企业参与收购西方食品公司。在美国人印象中,尽管已有中国企业收购欧美个人电脑和汽车名企的先例,但他们尚未对食品饮料企业显示出很大兴趣。而光明食品的收购意愿,表明了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涉足的领域不断扩大,他们对西方食品市场的兴趣也不断增加。

并非首次出海

实际上,这不是光明食品第一次涉足海外食品企业收购。此前不久,它刚刚退出了收购英国联合饼干公司(United Biscuits)私人股本的谈判。联合饼干公司拥有7000名员工,2009年毛收入为12.6英镑,净债务为12亿英镑。在这桩生意中,联合饼干公司估值接近25亿英镑。海外媒体称,光明食品当时认为“联合饼干公司在私募基金管理下运作得很好”,只是“在拓展海外市场机会方面未能得到足够的资金投入”。但不久后光明食品突然退出了并购,原因不明。

2009-2010年,光明食品也曾意图以17.5亿澳元(约合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CSR公司的制糖业务,但由于新加坡大宗商品集团Wilmar International出价更高而折戟。

光明的布局

光明食品收购海外食品类企业的意图在于产品布局和市场开拓。

联合饼干公司负债累累,在宣布出售后很久都没有企业正式表示愿意整体收购。但光明食品却对它另眼相看,原因就在于它能为光明食品提供进入外国市场的通道。而且,在光明食品较为健全的产品链条上,奶制品、冰激凌、罐头、糖果、蜂蜜制品、米酒等不一而足,但就是没有饼干。与此相应,中国的饼干市场正在兴起。研究公司Euromonitor的报告显示,中国的饼干零售业正在逐渐增速,2010年的增长量会达到9%。美国食品大佬卡夫公司已在中国抢占了17%的饼干市场份额。卡夫公司的首席执行官Irene Rosenfeld就在近期的季度业绩会议上强调了一个“全行业的趋势”:中国是便捷食品企业实现增长的重要市场之一。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光明食品当然急切地想在这一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收购健安喜也是一样。光明食品集团董事长王宗南曾经表示,集团将进一步在国内外乳业、糖业、酒业等核心资源基地开展投资与并购,使集团的资源布局实现全球化。而在海外分析人士看来,光明食品如果要自己探索海外市场的通道,“过程将十分缓慢且成本很高”,收购海外成熟的食品类企业将是规避这些困难的捷径。此外,光明食品对营养品行业也十分感兴趣,集团总裁曹树民曾表示:“我们看好这个行业。”王宗南也强调保健品产业将是光明食品未来的核心战略产业之一。但直至目前,光明旗下尚无相关资产。在这样的局面下,收购健安喜当然是个很好的选择,这家企业的经营局面要比联合饼干公司好得多,而且在美国市场上拥有良好的销售体系,这能为光明食品的产品布局和海外销售带来很多便利。

机会尚存

光明食品收购健安喜的交易再次引发了一小波对中国收购的讨论。在一些媒体看来,中国企业即便成功收购海外企业,也不容易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有媒体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几个著名案例都不太成功:2004年中国TCL与法国Thomson合并成全球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商TTE,但这为TCL带来了一场彻底的灾难,Thomson成了压在其肩上的债务重担;一年后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结果却发现他们为此所付的高价实在不值。不少媒体据此认定:光明食品最后也会以消化不良告终。但华尔街的分析师总体上还是对此次交易做出了正面评价,尽管他们也认为:即便收购成功,这对光明食品将是一个严峻挑战。

在光明食品退出收购后,各方的言论反倒比较平和。分析人士认为,谈判破裂说明“新兴市场上的企业还在学习如何实现国际并购”,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食品企业对中国收购关上了大门。虽然很多美国人认为光明食品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海外收购企业中以国家为后盾的企业之一”―这样的收购在数年前还不被美国业界认可,但现在全球并购生意场已经重新洗牌,中国企业站到了这一领域的前沿,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开始接受这一点。

第9篇:海外媒体资源范文

的确,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而网络技术的进步,又为网络影像视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巨大的生机。据统计,我国网民目前已达4.2亿,每天“DV拍客”上传视频影像的数量可以用千位数计算。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信息、观看视频、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消费的享受者,又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网络技术在满足人们生活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孕育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催生了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等,特别是网络电视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视频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效率。有人预言,今后社会的消费享受和交流传播大都要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实现。谁在网络视频发展上抢得先机,谁就能占领网络经济的制高点。

中国网络电视台自2009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以来,有这样一组数字可供参考:去年,也就是2010年,中国网络电视台可供点播视频总容量达到了25.5万小时;“十二五”期间的2013年将达到73万小时;2015年达到100万小时以上。

“十二五”期间中国网络电视还将全面提升中国网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重点打造网络视频业务和构建视频分发平台,努力实现日均PV达到2亿,国内日均独立用户数达2000万。在海外市场,力争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信息的重要网络来源之一,日均UV达到600万,日均用户上传节目6万条。在网络视频业务为主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户外视频业务,建设覆盖全国50个大中城市的公交、铁路、银行、医院等公共场所,受众人数达到5亿,投放30万块屏幕。积极开拓国内手机视频、有线互动电视业务,发展手机视频在国外的业务模式,自主发展用户数达到400万人,运营商订阅数达到600万户;积极尝试互动电视业务,使用户数达到300万户。

据了解,中国网络电视目前初步设计的未来业务规划是,建设基础数据库底层资源一国家级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建设完善多终端业务形态――央视网、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IPTV、户外电视、游戏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业务运行模式――台网捆绑式发展、合资公司运营、或项目合作式运营多种运营模式并存;盈利模式――广告、新媒体版权合作、厂商合作、用户付费等。

“十二五”(2010-2015年)期间,中国网络电视台还将重点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网络视频、ID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户外视频)、国家规模最大的网络视频数据库、国家网络视频传播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网络新媒体产业基地、国内数据中心三个+CDN节点43个、海外核心镜像站点五个、国家视频云计算共享平台等基础设施。通过建立和整合内容制作管理、服务提供管理、业务支撑管理、版权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共五个应用域24个应用系统,完成中国网络电视台的IT整体技术基础架构的搭建。

在中国网络视频开发上,目前新华社正在大力推进海外视频报道,增加英语等外语视频新闻节目,与国外电视台、手机媒体和网络视频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发展直接终端用户。新华网也将以多媒体、多语种形态的视频为突破口,进一步升级改造,强化搜索引擎建设,推出更多外语频道,并准备在亚太、北美、欧洲和拉美等地开设海外版,以满足更多每外网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