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

第1篇: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

创新,原本是熊彼特提出的用于描述经济行为的概念,后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创新是创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创新。对于社会创新,不同学者有不同认识。国内学者的理解偏重于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变革,从而产生创新绩效,是个大社会的概念。而国际上的理解则偏重于小社会的概念,尤其是非建制化的社会单位进行的创新。这里的社会与政府、企业、机构是并列的层次。

从国外几个成功的社会创新案例来看,政府的非参与度都比较高,基本都是由社会而非政府完成的创新。尽管政府可以发挥作用,但不是主要的因素。这些案例对于我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是一个有着特殊国情的国家,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比任何西方发达国家都要复杂。也就是说,在我国,需要社会自己完成的事比需要政府完成的事的比例高出很多。所以我们更需要社会创新。

社会创新的真正意义在于提出某种现实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社会创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手段。对于社会创新的对策,不仅要合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创新的综合结果。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它赖以进行的社会支撑结构:经济能力、科技能力、教育水平、观念意识、管理水平等。

二、“希望工程”的社会创新点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社会创新,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l0月30日宣布实施以来,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5亿多元,资助援建了11266所小学,并已逐步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资助体系,改变了260万名贫困学子的人生命运。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评估表明: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度最广泛、最具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事业。

实践证明,希望工程是中国目前最大也是最成功的社会创新。它的社会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组织形式,二是经费筹措,三是对社会的道德感化。从组织形式上看,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是半官方团体,其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团委、少先队等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成为希望工程强有力的组织依靠。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样的半官方鲤{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创新。在经费筹措方式上,希望工程主要通过民间募捐,通过一对一的横向资金流以及统筹统支自竖向资金流完成资助工作。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民众对知识的渴望,民间对教育事业一直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知识可以带来财富。大家对于知识和教育的渴求几乎变成了某种崇拜。通过向希望工程募捐可以转移这种崇拜,所以希望工程规模发展神速,而这正是希望工程最为成功的社会创新点。

希望工程第三个创新点就是对社会的道德感化。数千万计的各界人士参与希望工程,捐款资助失学孩子希望工程的开展,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社会各界以及新闻媒体采取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地、生动活泼地大力宣传希望工程,烘托了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使亿万人受到思想道德的感化。

三、中国社会创新的特点

希望工程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创新,必然有其历史阶段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重要启示,也可看出中国社会创新的特点。

首先,社会创新将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变迁的主导形式,成为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因。因此,社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回顾历史,在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创新都成为推动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当下的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以知识为核心动力的阶段,社会创新必将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社会生产力更加软化,社会的因素日益成为生产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造解决问题的新手段、新方式、新程序,以增强社会创新能力,迅速调节社会运行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创新会越来越重要,尤其在中国,社会转型还未完成,有很多问题政府短期内无法解决,需要社会通过自身的创新加以缓解和解决。这更凸现了社会创新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第2篇: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司法社工 意义 双重目标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331-01

前言

司法社会工作现阶段属于我国最具有活力的专业领域,但是在我国这一范围之内对于司法社会工作的概念和意义却长久以来没有得到一个正确的具有规范性的解答。在理论上司法社会工作出现之后的原因起终点就是因为概念的缺失,这一缺失是需要尽快进行弥补的。所以,在对于司法社会工作的时间逻辑以及价值趋向之上,这一概念长久以来一直属于一个具有逻辑性的复合系统。同时社会工作机构中的从业人员和司法机构也是需要相互依托才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下面本文就针对司法社工的意义以及其工作的双重目标在矫治工作和两个维度的创新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良好的促进我国司法社工的快速进展,这样也能够在根本上弥补这一概念的缺失。

一、司法社会工作的概念

司法社会工作主要指的就是司法社会中工作人员使用的社会工作所采取的专业知识以及方式,同时也能够为社区的矫正对象以及安置帮教对象,还有边缘的弱势青少年群体,进行比较具有专业性的心理上的疏导,还有职业上的技能培训工作,再加上针对社区中的人员进行就业的安置,这些相关的工作都是司法社工的工作服务情况。同时司法社工中的相关人员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机能,并且良好的恢复和发展自身的社会功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和发展的司法社会工作才能够达到最终预防犯罪和稳定社会秩序的最终结果。同时司法社会工作指的也是司法社会工作者综合使用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自我提升的专业过程[1]。

二、司法工作的意义

在我国的社会中,司法工作属于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这也是在最新的社会形势下对于减少和预防社会中犯罪工作的最深探索以及实践,这一点对于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司法社会工作中,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就是为了能够矫治社会工作,这也是设计会中治理犯罪的现象的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和阶段,同时也能够良好的帮助犯罪或者是相关人员进行行为改造以及作风矫正的一种特定模式。同时也是符合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重建内容。但是在司法社会工作中,其核心内容就是保证犯罪人员在结束服刑之后,避免遭到社会中人群的排斥,同时也避免这类人员在生活中丧失自我生活的能力[2]。

三、司法人员开展矫治工作

司法社会工作在过去阶段开展的过程中,主要就是由相关的司法人员进行实施,同时也是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间内进行的矫治工作。这样的做法有着自身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经常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接触,被矫治的人员就会时刻感觉到依然处于社会不同的层面,与其他正常人员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和不同。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相关人员无法良好的融入到社会之中。并且针对某些犯罪的人员来说,司法工作人员的身份和服装都会导致其内心深刻的被自己的身份提醒,这也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和矫治工作背道而驰的情况。所以在司法矫治工作之中,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要以矫治为目标进行工作,这样也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善其融入到社会中的信心[3]。

四、司法社工的两个维度创新即双重目标

司法社工工作中至少存在两个维度内容的创新,这也是一种最新的专业知识领域。首先这是一个最新的专业和领域,因此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上进行理论的创新,这也是矫治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理论,以及其本土化的问题,这一问题和内容在每个社会和城市中都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司法社工的工作内容还不能够抄袭别人的内容,这样不能够取得令人非常满意的结果。但是可以选择的接受其他地区中别人司法社工的理论和方式,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把专业的内容进行发展和理论上的创新。

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司法社会工作中现阶段需要解决的最直接的目标就是需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不管是犯错的人,还是受害的人,或者是相关的利益人,都存在着很多需要特别解决的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司法社会工作中最为微观的使命,同时这也是通过解决最终的问题协助受害者的一种方式。这种工作情况能够在根本上满足和解决人们的基本需求,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自身的能力。司法社会工作最为宏观的使命就是能够良好而有效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这样也能够良好的推动我国社会的司法工作的变革,同时在加强受到协助人员的能力和权力的社会动态过程之中,加强社会的正义感。同时在微观和宏观的发展过程中,司法社会工作中的根本使命就是良好的改善人们之间的关系,同时解决社会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把社会变革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机的联合在一起。这样司法社工的时间工作也能够在专业化以及制度化两个方面实现其发展目标,最终良好的在社会中扎根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阳.司法社工参与未成年刑释人员再犯罪预防的新探索[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8:49-54+11.

第3篇: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公正;缺失;矫正;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9-0143-05

社会公正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不公正问题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法律和思想观念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因此,探讨社会公正也必须以人类赖于生存的经济基础作为起点。没有经济公正,社会公正就失去了重要的内容和基础。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关注具有深刻哲学价值意义的社会公正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传统的公正观念与新的经济秩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碰撞。能否解决好社会公正问题,关系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关系着我国改革的前途和命运。深入研究社会公正问题,既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社会公正机制的选择与创新,而且对于正确理解社会公正的含义、全面提升社会公正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正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正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规定,而且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公正的内涵也在逐渐丰富并具有时代性。我们所追求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是指“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手段,特别是通过社会政策来进行社会整合与调节。减缩存在于社会或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和差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享受到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成果。”一直以来,社会公正是人类追求的一种道德理想,它体现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以互利为原则的平等要求。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通过革命或改良,不断地争取建立更为公正的社会秩序的历史。研究社会公正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永恒主题,构建和谐社会,就社会关系本身来说,必须注重社会公平,通过制度安排从经济、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维护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形成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使人们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因为如果没有公平,就不会有效率,也不会有稳定,一个既无效率,又不稳定的社会,定然是个不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代表着公正并始终追求着社会公正。当前,“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使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今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社会结构急剧分化,经济活动方式激烈变化,一系列社会公正缺失问题显现出来。因此,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4篇: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呼唤已久的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然而,教育体制改革并非万能,也并不意味着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杰出人才的培养,固然依赖于教育体制等外部制度的革新,更需要教育体制背后的文化心理的支撑,以及先进的文化理念作为后盾。我们要改革的不仅是外在的教育制度,更重要的是将教育体制改革重点落实在人心的改造上,特别是文化性格的重塑上,最终造就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今天整个文化面临艰巨的现代化转型,多种文化样态并存,文化转型也日趋复杂和多变,这些都意味着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前几次教育改革不同,此次教育体制改革一个最直接的突破口,便是席卷全社会的关于“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的讨论。虽然人们提供的方案各不相同,但是学界无一例外认为,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已经发生深刻转型,教育体制却严重滞后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步伐,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因此,改革教育中与先进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体制,便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方面,教育体制改革是文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本质,说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培养什么样的人,便是一个文化问题。当一个社会出现新的文化元素和新的文化诉求,并要求以新文化代替旧文化时,会最先反映在教育层面,要求教育通过不断调整和变革自身,以培养出符合新的文化需要的人才。今天,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的方向,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不仅是要培养现代意识的公民,更要培养出能够具有创新意识的杰出人才。

当然,教育体制改革并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的封闭的改革,它是在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互动中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特别是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支持。教育体制改革不能仅仅依靠教育制度自身,还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同运作,教育问题的凸显,所呈现出来的恰恰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困境。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受制于新旧文化力量的制衡。新文化为教育变革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引领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而人们习以为常的文化传统,以及建基于其上的日趋固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发展和变革,起着规定、制约甚至延缓作用。

另一方面,教育体制改革为文化转型提供动力。自从人类开展教育活动以来,教育对保存和传承文化起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既保证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文化资源。当然,在此过程中,教育并不是消极地继承文化。教育往往会甄别、遴选出优秀的文化,并加以传承。教育者立足于本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而且受教育者本身会发挥创新才能,对既有的文化加以创造和革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这种文化选择,教育体制不断改变着现实社会的文化基础,引导社会进步。正如樊浩所说,“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和引导人们建构超越于世俗之上的崇高而神圣的意义世界,意义世界造就真正的人,也造就人的精神和社会文明的平衡、健全和合理。教育对于意义世界构建的效力及其合理性,就成为教育的文化力量的内在表征。教育应该成为社会的文化创发源和辐射源,教育应该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和文化批评,并充当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自觉承荷者和时代精神的代言人”。这正显示出教育体制改革对文化转型的促进作用。

第5篇: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

    社会结构转型问题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社会学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结构转型问题已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借助于这些成果,特别是中国社会处于结构转型时期这一事实判断,来探讨我国的政治系统的调适问题,特别是关于执政党的政治理论问题。

    依照我国学者的研究,“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注:中国现代化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6页。)。本文的社会结构转型的概念,如果取其表层含义,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社会由以农业社会为基础向以工业社会为基础的变迁过程。因此,这是“第一次现代化”过程。对这种变迁过程,社会学研究者或者将其分解为比较具体的结构变化,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及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等等的变化来分别加以描述,或者从理论上,按照不同的专题诸如社会冲突、社区发展、社会流动、单位制、城市化、价值观与文化、社会关系与社会制度等等,来分析这种变迁过程。前者有助于确认事实,具有明确的公共政策取向;后者对于深化人们的认识,把握社会结构转型的进程、趋势与特征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但社会结构转型,其深层含义是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换。对我国而言,社会结构转型就是从原来的国家与政治社会关系模式向国家与经济社会关系模式转换。这样的结构转型已经突破了表层含义的限制,将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属于“第二次现代化”的内容也包括其中。无论如何,社会结构转型作为一种社会变迁的过程,既是广泛的,也是深刻的。

    本文的研究基于对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如下事实的确认:

    1.社会结构转型的实际过程来源于国家的现代化动员和组织,特别是依赖于国家提供的社会制度与政策。在70年代末以前,我国农业社会的基础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党的以及十二大基本完成现代化建设动员的任务。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基本的规则,促进了诸如高考升学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人力资源制度等等的恢复、建立、变革与完善。这些政策与制度为社会结构转型提供了先决性的条件,而它们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又为社会结构转型提供了保证机制。这个过程的启动和发展在微观与宏观上带来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逐渐转型。

    2.从微观上说,人的社会行动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的社会行动结构,实质是以个体的普遍意义的社会行动所表现的社会的价值、组织化与制度化的特征,它是对人与社会关系状态的描述。人的社会行动的结构由以下几大基本要素构成:行动的动机与目的、为达到目的而选择的手段、社会制度的制约以及人的社会行动的影响。前两个要素具有主观性,后两个要素具有客观性,但它们不是相互割裂、毫无关联的。一般说,在一定的社会结构状态中,人的社会行动结构是模式化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总体假定,T·帕森斯描述了社会系统中人的社会行动结构模型。就我国而言,给定的制度已经成为人们社会行动的“信号灯”,也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例证是,在70年代末以后,参加高考上大学成为中学生及其家长们的基本期盼,也是青年人成长的首要路径选择。应当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们行动的模式被迅速打破。人们的社会行动的选择具有了相当的自主性、多样性和个体性。在这样的条件下,社会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渐提上日程。从8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之初,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活动具有标志性。无论是城乡经济组织,还是社区组织,无论是中间组织的涌现,还是企业的公司化改造,都是这种创新的重要表现。它们一方面反映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人的社会行动结构转型中的新型整合机制。

    3.从宏观上说,整个社会的技术与知识结构、经济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例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历时3年的研究,到新世纪之初,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经过20年的发展,原来形成的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结构已被十大社会阶层所取代,并预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这种阶层结构将呈现稳定发展趋势,所变化的主要是各个阶层的规模,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经理及私营企业主等阶层还会大大扩张(注:这十大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见李春玲等《中国目前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载汝信等主编的《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132页。)。应当说,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能够更有力地证明社会结构转型的事实。在农业社会中,社会分层比较简单,不同层次之间的等级比较严格和分明,社会成员一般难以跨越自己所在的社会层次。社会阶层秩序以强化这种分明的等级为取向。工业社会中,社会分层复杂化,相对化,社会分层的秩序以合理化为取向,因而具有调整性与可变性。我国社会转型中已形成的阶层结构在形式上已具有工业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

    4.伴随着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着必须发生重要变革的压力。我国的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变化,并正在形成自己的惯性,从而,一种新的经济社会体系正在形成,它对整个社会的作用不断增强,其自主性要求也与日俱增。但毫无疑问,来自政治社会的强有力的牵制,经济社会的自主性及其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并未形成。政治社会成功地动员和领导了社会变迁的过程,但对社会结构转型所造成的结构状态及其功能性要求并不适应。在改革开放之前业已形成的国家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模式,并未作出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状态面临着变革的压力(注:参见拙着《政府基础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223页。)。因此,社会结构转型中深层次的问题已经提出并需要着力解决。

    上述诸方面是对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一些基本事实的归纳。确认这些基本事实是我们研究中国政治系统问题的前提性工作。

    二、政治系统模型

    依据政治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社会构成了一定政治系统的环境。这个环境与政治系统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社会结构转型意味着社会环境的重要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影响社会与政治系统互动的方式,也自然要影响政治系统自身的结构、运行及其功能。

    在这里,我们从社会结构转型的事实出发,首先对我国政治系统作以下初步描述。

    1.关于政治系统与社会环境的边界。“边界”对于政治系统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政治系统与社会联系的环节,也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边界概念使得政治系统理论具备了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在社会结构中,所有的社会成员一般可归于某一阶层,而与某一阶层相联系的组织体就处于边界之中,所有的此类组织体构成政治系统与社会的边界。在通常情况下,阶层并不具有政治属性,而只是人们依据社会群体某种构成特点而进行的归类。客观地说,不同阶层,其获得资源的属性、方式与数量有区别。阶层通常是结构松散的规模庞大的抽象群体。在社会行动的实际意义上,每个阶层中都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与阶层成员的职业组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组织体,这些组织体具有社会整合及其输入的功能,因而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它们在政治系统与社会之间划出了一条“边界”。例如,没有经过该种组织加以整合的任何社会成员的行动,均不具有政治性质,而只能作出“合法”与“违法”,“合理”与“不合理”等法律与道德的评价。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的社区组织、社团组织等均属于这样的组织体,它们存在于社会和政治系统之间,既是社会的“边界”,也是政治系统的“边界”。

    2.关于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这个被一般政治系统论所淡化的概念,在我国仍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在结构转型中,其政治系统的形成仍有赖于政治体制,它是政治系统的结构框架,是生成各种政治功能的基础。一定的政治体制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政治价值和法理基础;政治权力;权力形成与运行的程序;政治组织与政治角色;将上述各种要素联系起来的制度。政治系统的变革首先是体制的变革,相伴而行的是整个系统功能的改变。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更能适应转型社会对政治系统的要求?从总体说,政治体制能够使政治系统有效消解社会冲突、保持社会平衡。这样的政治体制应具有以下三大基本机能:一是吸纳,即通过正式与非正式渠道接收信息、人力以及物质与文化的各种资源;二是沟通与协调,特别是谈判机能,即通过协商的机制使多种冲突的目标得到整合;三是生产,即通过体制的运作而生产出公共物品。

第6篇: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利益;自由;秩序;政治稳定:规定性

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121-04

社会政治稳定具有一种动态的内在逻辑,它可以从权力、利益、自由三个逻辑支点出发进行解读,从而形成社会政治稳定完整的逻辑结构。公共权力是社会政治稳定研究的核心要素,正是权力的配置结构与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治运行的状态,而权力的配置结构及运行,在形式的意义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因而,从权力这个逻辑支点切入,就必然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入手,这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内在逻辑的第一个基本向度;利益是政治的本质,利益是政治关系形成的逻辑起点,是推动政治运行的基本原因,权力结构所确立的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结构,因而可以认为,利益即是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逻辑起点。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研究的动态过程;秩序之维持,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态,而自由则为建构稳定秩序进行正当性说明。无正当性保障的秩序终将崩溃,因而自由之秩序才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常态。在这个意义上,自由与秩序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应然逻辑的价值判断。社会政治稳定的逻辑结构体现为三个基本的逻辑向度: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生长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规定性:利益冲突的生成与消解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本质规定性:自由与秩序的互动共存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价值规定性。

一、国家与社会互动生长: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规定性

政治稳定是对一个国家政治运行状态的判断,动态的意义上它标志着政治运行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有序互动,静态的意义上,它表示政治运行中国家与社会在有序互动基础上所达成的均衡状态。在这里。动态的政治稳定具有绝对的意义,即政治稳定依赖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持续互动;静态的政治稳定具有相对性,即政治运行中形成的国家与社会的均衡需要不断重建。这是基于两种情势所做出的判断,第一种情势:基于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推动,社会生长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而国家对于社会的变化。其反应是相对滞后的,它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来调整自身复杂的制度体系来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在这个缓冲时间里,国家能否做出及时的能动反应,通过新的制度建构呼应社会的新欲求,就成为政治稳定与否的关键;第二种情势:社会的发展具有渐进性,特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是不可超越的。国家的发展却具有很强的自主性,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自主性的非理性扩张可以带来制度建构的跳跃,这样就形成了超前的制度建构与迟滞的社会发展之间的对抗。在此情况下,国家能否及时能动的进行制度建构的自我调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就成为政治稳定与否的关键。国家与社会的持续互动构成了政治稳定实现的一般过程。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具有其逻辑的必然性。国家的产生本身是社会冲突的必然结果,因而,一开始国家就是超越于社会冲突之上的,从抽象的意义上讲,国家的存在是社会存续不可缺少的外在力量。国家的独立性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天然产物。国家保持一种相对独立的姿态,其根本价值在于以社会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去消解社会内部不同力量之间的冲突,把这些冲突规制于一定的秩序范围之内,维系社会的存续。

但是国家的这种独立性是有一定限度的。从国家发展的历史来看,合法性基础已经从传统国家的神圣性、人格性、世袭性权威向现代国家世俗化、制度化、法治化权威转变,这种转变的直接结果就是国家的形成。国家是一种有限国家,即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国家权力的行使范围有了一定的界限,权力的运行更具规范性,社会对国家的制约性明显增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由于具有了稳定的制度通道而更趋理性。

有限国家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符合其自身的内在逻辑。这根源于国家权力自主性和国家行动能力的限度规定。一个缺乏国家权力自主性的“弱国家”,必然难以发挥对社会的有效整合作用,必然导致社会的混乱无序,这对于社会的生长是极为不利的。但是如果国家的这种权力自主性过度扩张,畸形发展,企图操控社会的一切领域,则必然会使社会严重萎缩,失去生机和活力。当国家权力缺乏社会的有效制约而恶性膨胀时,权力体系内部的自律机制必然缺失。特殊的官僚阶层利益地位上升,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退而居其次,不同的官僚阶层的利益争夺必然导致腐败滋生,直至国家的自我摧毁。所以保持国家权力自主性具有一定的限度,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7篇: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公安管理;改革;创新

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改革政府职能,逐步改革和创新公共管理,实现公共管理效能的逐步提升,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开展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之一,公安机关长期以来承担着各种社会管理任务,因此,如何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求,改革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公安管理改革及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社会管理改革对公安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要求

一方面,为了满足社会管理的整体改革需要,公安管理必须不断加快创新步伐,通过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带动社会管理系统中其他单元的改革与发展,虽其并非社会管理的核心,却必须走在改革前沿,以便为其他部门营造一个良好的改革环境;另一方面,社会管理的合作性需要公安管理的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合作性主要指的是国家、社会及市场各方成员均可以在某个法律及政治体制下进行沟通,并达成各方均能接受的事务解决方案。为了满足社会管理的合作性要求,也需要借助于公安管理来保障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二)我国社会稳定需要公安管理不断改革与创新

社会稳定主要包括了政局的稳定、社会的安定及人民情绪的稳定等方面。公安管理的主要职责之一――维稳,即面对各种政治挑战及影响政治职能实施及开展的违法活动,需要公安管理逐步改革理论体系,创新管理方法,对影响政局稳定的违法活动予以防范及严打。所谓民之所向就是指人民对于现实形式的认可程度,因此,为了确保社会的安定团结,必须稳定群众的思想及情绪,不断加快公安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捍卫法律的公平及正义,才是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充分肯定,才能适应经济及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加快我国公安管理改革及创新的途径

(一)以创新理念为先导

创新管理理念是实现公安管理改革及发展的先导。目前,公安管理中存在问题,表面而言属于方式、方法问题,实质而言属于观念问题,不改变理念就无法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创新执法理念,树立“法律至上”、“以人为本”等观念。随着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及执法透明度的逐步增加,公安机关只有逐步加强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创新侦查手段,健全工作机制,利用高科技提高执法水平,才能确保权力的有效运作,满足社会及人民的要求;“人权”已经纳入我国宪法的保护范围中,公安机关应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并保障广大群众的人权,将保障人权视为执法价值的核心,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严打犯罪行为,力整治安问题,让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二)以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为核心

公安机关应当以“统一”、“精减”、“效能”为原则,逐步改革与创新,构建权责分明、统一指挥、高效精干的管理机制。首先,应对公安机关的职能进行科学的定位,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公安机关是我国具有武装性质的行政、治安、执法部门,承担着维护治安秩序、社会稳定、人民安全等使命。由于之前公安机关并未对职责范围进行严格划清,不仅导致警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对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影响,甚至激化了军民矛盾,酿成重大事端。为防止此情况出现,应将公安机关同其他部门相区别,明确警察的特殊身份,该管的一定管好,不该管的绝对不管;其次,对各级机关事权进行明确划分,使各级机关均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何事应由省级机关负责,何事由市级机关负责,何事由区级机关负责,何事应交由派出所负责,这都应存在一个明确的标准;再次,机构的科学设置,设置机构时主要取决于所承担的职责及任务。目前,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有欠合理,职能重叠现象突出,致使政令不通、效率低下。机构设置时应以“效能”为核心,将相近机构进行归类,优化组合和配置系统,将机关做精、基层做强,从而满足实战性等要求。

(三)注重警务运行机制的改革

警务运行机制的改革目的即确保公安机关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治安这一动态环境,逐步增强其打击能力及管治能力。一方面,应对情报工作机制进行创新,树立基于情报信息的警务理念,加强情报的搜集、共享、研判及运用,完善情报工作机制,加快构建情报系统,逐步实现情报采集、使用及管理的规范化;另一方面,应不断提高应急指挥能力,以“110指挥中心”为核心,依托视频监控、GPS定位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完善指挥模式,同时,应加快演练,提高指挥及现场执行能力;此外,还应加快构建现代化勤务模式,将公安机关的工作重心由打击为主逐步转变为打控并重上来,应秉承“宽严相济”的政策,尽可能减少犯罪行为的产生,面对社会管理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社会人”的管理,切实完善社区自治功能,把各人纳入社管中,提高服务的同时方便管理。

(四)逐步完善和提高公安队伍的基本素质

公安队伍是公安管理基本执行者,也是保障公安工作及各项管理职责有序完成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切实提高其国家安全维护能力、驾驭局势的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能力等,从而实现其公安队伍执行力及战斗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应坚持制度建警,确保队伍建设措施全面落实,全面调整各项管理体制,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应大力推进绩效考核评定机制,树立一个科学的政绩观,并在此观念的指导下,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应积极推广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公安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团队,以不断增强警务工作及管理的科技含量,从而逐步提高公安管理的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管理职能的改革与创新应当紧密围绕着当前影响社会及经济稳定大局的基础性及根本性问题,加快转变管理理念及机制,逐步推动社会管理的改革,实现社会管理水平、效率及质量的逐步提升,从而提高公安机关在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等方面的维护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福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公共管理创新[J].求是, 2011(15):92-98.

[3]尹金初.以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指导和探索公安管理改革[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公安理论与实践),2005,15(5):10-18,23.

[4]师索.英德警务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88-93.

[5]陈俊豪.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公安机关绩效管理浅探[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6):41-44.

第8篇: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

“文化元典”是著名文化学者冯天瑜先生所提出的概念。“元典”包含有始典、首典、基本之典及大典、善典、宝典等义蕴,亦即圣典、经典之义。文化元典之中应是蕴藏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可见元典即元创性的、在某一文化模式定型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对未来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产生深远影响的古代典籍。“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首推《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经’。因《乐》亡佚,中华元典实为‘五经’。某些先秦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1]之所以称五经为中华元典,是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符号,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以和为贵、求善精神、忧患意识等等。追溯“五经”的来源,是社会动荡之时,文献遭到极大破坏的情况下,素有“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的强烈使命感的孔子,因仕途不畅,便立志担负起继承文化的重任,开始了对当世所存先王档案的系统整理工作,进而编《诗》,辑《书》,定《礼》,正《乐》,赞《易》。孔子在“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2]正是因为孔子的编纂理念符合了社会的发展需要,因而得到社会的推崇,其意义被发掘、肯定、阐扬,并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的得到新的阐释,经历代读者不断的“具体化”与“重新阐释”,最终其理论核心成就了中国的文化元典。可见,孔子的文献编纂工作在中国文明史上具有承前其后、继往开来的地位与价值:他编纂的“五经”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保存了“元典”;同时一直影响着历代乃至今天的社会政治与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

二、档案文献编纂文化选择性传播的发生机制

“人类传播表面上是符号意义的传播,实际上都是精神内容的交流,即意义(meaning)。”[3]文献编纂在传播机制中存在着选择性,因为参与的不仅是符号本身的意义,还有编纂主体的文化选择意义、受众的文化选择意义、传播情景的社会语境意义。

(一)编纂主体的文化选择意义文献编纂者是文献的传播者。在传播行为中,他们通过符号来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编纂过程中,尽管编纂主体都有意识要“述而不作”“实录直书”,但期间都贯穿着编纂主体的自身意义,即根据由自身的学识、经验而形成的文化观、价值观,为达到一定的传播目的,对浩瀚的编纂客体的价值进行筛选,或摒弃、或选择、或创新、或强化,加工整理成精华内容并加以传播,从而扩展文献原件的时空跨度。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主体意义的形成过程,即编纂主体的文化选择过程。“一部汇编从选题、选材、加工、编排到注释、加按、作序等各个环节,都必然会体现编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性。”[4]如孔子编纂在“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的过程中,对于三千余诗,只选取“可施于礼义”者三百五篇而删《诗经》,对《春秋》的修订,更是倾注了较鲜明的主观意志和政治理想,不合周礼者皆以删除,褒贬之意,蕴含其中。在这个过程中,编纂主体实际上是一个“把关人”,决定什么样信息能过进入社会传播领域,而这些选中的信息都是主体意识的表达。可见,在文献编纂过程中,编纂主体扮演者“把关人”角色。任何文献编纂活动都是编纂者主观意志的表达,编纂成果受编纂者思想意识、价值观以及编纂者文化水平等主体选择的制约。

(二)受众的文化选择意义对同样的符号所组成的信息,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时代的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这说明传播者所传达的意义和受众所接收到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便是受众自身的选择意义,这种选择意义既有个体性,又有一般性。受众总是选择自己所熟悉和期待的东西,形成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具有个性,又一般性。个性是指受众会根据自身的喜好、经验、文化背景来获取、接受信息,并自主建构形成自己的文化意义,这种自我选择首先导致了档案文献受众群体的圈定,进入圈内的受众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接受与发展档案信息。如儒家经典的最初的受众群是儒家子弟,而这些儒家学者又都有自己的文化意义,如孟子的“政在得民”“民贵君轻”;董仲舒的“天赋人权”“天人感应”、朱熹的理学思想“存天理、灭人欲”,再到如今的“新儒学”,都是对孔子儒家思想的自主建构。一般性是指社会受众对于信息把握的总方向是一致的,即社会对某一对象认识一致或接近一致。正是由于受众选择意义的存在,一方面使文献的受众的得以界定,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文献的信息选择性接收,进而导致了档案文献编纂的文化选择性传播。

三、档案文献编纂文化选择性传播的意义

(一)保存史料,传承文化文献作为人类活动的客观记录,是历史的记忆,也是人们历史的唯一真实凭证。正如《续修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主任宋木文先生所说:“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主要依靠文字和文献记载。把分散的文献资料汇集出版,这种对文明成果的整理和积累,其重大的成果往往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的独特贡献。”总之,历史的发展证明,文献是追溯历史的有效凭证,是保存史料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社会价值的形成与维护社会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社会的意义。社会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支撑,它体现着社会共同价值理性,是关系着社会群体“应该怎样”的一种智慧,引导者社会的发展方向,协调和调整着整个社会的合理价值性,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作用。而自古以来,档案文献编纂推动社会形成并维护着这种核心价值体系。文献进入社会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流通消费的过程,而是担任着教育和宣传的功能。而文献编纂拓宽了档案的时空范围,实际上为档案利用这开辟了一条简便的利用路径。它还原历史记忆,传播丰富的文化信息与知识,为受众所阅读、接受、吸收,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并促使受众自觉的维护这种价值观。

第9篇: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培养和磨炼,需要学校针对现在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找到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对于大学生而言,教育模式影响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教育氛围影响学生对于课本的认可,而社会实践活动则会影响大学生今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法、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多种手段,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健康思维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的性格和接受课程的能力算是基本上定型了,根据多年的生活习惯和教育模式,对于学生们来说,社会的大情小事,都会通过手机、电脑等先进的网络设备了解,很多学生能够对社会上的事情各抒己见,其中不乏一些很可取的观点和见解,可是一旦要求学生们去参与,很多的学生就会选择拒绝;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对于学生们来说接触社会还是存在一些障碍。

对于很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习惯和生活的习惯已经养成,每天都是“三点一线”:课堂、宿舍和食堂的生活模式,还是只知道一味的学习,不敢走出校门,与外界的人交流的时候还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对于外界存在戒备心理。部分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容易被外面的世界吸引,对于校园外的人和事有很大的兴趣,慢慢的,自己的社会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但是,仅仅是靠学生自己的探索很容易出现误解,需要学校根据的学生的现状进行进一步的方向性引导。

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们来说只是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与过去的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们发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打造出来的学生和在社会实践中成长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对于很多的毕业生来说,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时候,即使满腹经纶,没有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也是缺乏自信的。而与其他社会实践能力丰富的大学生相比,这样的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对社会的认知度不够,理解能力也达不到标准,会在社会上吃不少亏,久而久之就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性格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原因

首先,政府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意义,并且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没有及时统计和分析。他们认为社会实践是在浪费财力、人力和物力,对于活动开展后的效果没有意识。教育部门于学校的教学环境没有关注,对于大学生的课程没有改变,没有与当即的社会趋势进行有效的结合,编制新的教学大纲。

其次,学校领导、家长和教师对大学生的引导不完善。对大学生的听课效果,学校没有进行足够反思,没有进一步走进课堂感受同学们的学习氛围,没有足够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资金和相应的设备技术,实践效果达不到要求。对于毕业的同学,学校没有进行探访和沟通,导致很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工作目标。

第三,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遇到了很多的心理困扰,这与不客观的认识、反省和自我评价有关,导致对于社会的职业的认知不足。不清楚自己的特长、爱好、优势,以及职业兴趣,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产生懒惰、不积极的情绪,认为学校的活动过于单一,没有意义,不感兴趣,从而失去信心。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沉迷网络等不良的嗜好,对于以后的生活迷茫,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没有实践的能力。毕业后对于工作不积极、不尽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地换工作,抱怨工作环境不好,使学生自身没有适应社会实践的能力,导致一系列综合能力的下降。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一,很多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缺乏实践经验,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帮助,更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各种能力之间都有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作用,通过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带动自身其他能力的提高。

第二,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逐渐培养大学生能力积累的过程,学生在不断积累的同时,社会实践能力也就不断地提高。同时,活动的开展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对新课本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的能力。而专业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学生们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实际的生活中,工作认真,观察细微,都可以灵活运用,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第三,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稳定性的活动。社会活动时间长,学生们就容易养成良好习惯,而良好的习惯能促进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际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的作用。

第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结合,可以使学生们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开发的潜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创新的能力。在生活中,学生们学会不断开导自己,给自己和他人正能量。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也培养了大学生的管理能力、操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等,提高了他们的素质水平,扩展了理论知识,帮助他们做好面对未来生活的准备。

第五,社会实践活动还培养了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对职业的认知度,学会与组织沟通,提高沟通能力。并且学生们在活动中能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进而进行职业的选择,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四、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策略

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不符,使得学生们不会灵活运用。在教学的基础上,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增加试验和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自己或以分组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项目。通过实践课程,一是能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灵活运用;二是观察学生们的心理情绪的变化,针对于不自信、内向的同学加以指导训练,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改善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打破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障碍,培养了学生们自主性、动手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第二,加大实践教育的力度。想要改革教育就要大力地宣传,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根据课本知识增加实践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制定成一个计划,并加以实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其实是一种再教育的过程,使得理论知识不再空虚,而是真正发挥其作用,变得更加有教育的意义。两者结合是一个更加有实际内涵的教学过程。

第三,政府和教育部门达成统一的意见,在学校和各个企业单位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加多种实习演练基地,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工作的氛围,给同学们提供操作动手的平台,增加学生们锻炼的机会,减轻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压力,对未来的工作有一个目标并加以计划和实施。

第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加教师的培训力度,快速领悟实践教育的方法,不断创新实践教育。学校对教师团队进行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培训,可以邀请有关的专家进行指导,同时学校领导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积极把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当做培养学生的重要方面。

第五,有关部门为学校提供足够的资源和设备,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使用先进的设备,进行实践,并且为大学生提供安全和技术的保障,保障大学生在安全的氛围下学习和实践,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帮助同学们在实践中充分提高自己的能力。还要帮助他们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时常总结,学会在工作中提升自己。

五、迎合国情,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们身处于改革的时代,就要紧跟改革的步伐,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开拓创新。对于大学生而言,肩负推动社会发展的重担和义务,面对新颖的问题,要以创新的思维不断地解决和研究。开拓创新是一种追求和动力,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改变,要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地塑造自己的上进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结果都能很好地应对;要不断地激励自己的学习的创新、思想上的创新、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突破自我,挑战新的高度。

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要密切配合和重视。一般大学生在校的时间相对于家里和社会要多很多,所以学校要承担起实践教育的责任,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活动,针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提升。家庭更要给予学生幸福、依靠的感觉,这对于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引导的作用。家长和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教师是直向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能力,而家长是婉转地培育孩子,在不伤害的学生心理的同时,通过自身的带动作用,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对于树立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发展的榜样;而相对于社会的教育,对于学生们来说可能效果更加深刻。社会在急速前进,无法对每个大学生都进行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只有大学生自己经历过、磨砺后,才知道应该怎么做。不论哪方面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把自身的棱角磨砺得更圆滑,以便于更快地在社会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