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范文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第1篇: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范文

[关键词]女大学生 女校 男女混校 自信水平

[作者简介]黄丹(1982- ),女,江西分宜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吴宏岳(1953- ),男,广东恩平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王世豪(1962- ),男,安徽安庆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贸易与区域经济。(广东 番禹 51145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女校特色教育存在价值及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DIA100298)和201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高职女大学生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项目编号:GDGZ11Y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82-03

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积极评价的结果,是一种能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的心理特质。Shrauger把自信当作自尊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设计的个人评价问卷(PEI)中,他把自信定义为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应付各种环境的主观评价。自信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自信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得到学业的进步、个人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一般认为,女校的特殊氛围有利于女大学生自信的发展,但有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女校大学生身处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中,她们在学校面对的人群与男女同校的主流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她们的自信发展特点与普通高校的女大学生是否有所不同?本文以女校和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自信发展的特点及差异。一方面可以为女大学的自信特点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选取四所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校两所(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男女混校两所(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这四所院校均为高职院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发问卷,其中大一172人,大二123人,大三103人,共发放问卷420份,其中有效问卷398份。

采用Shrauger在1990年设计,经季益富等翻译修订而成的《个人评价问卷》,测量内容为自信程度。量表共分为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及同人们交谈6个维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

二、调查结果

(一)女校和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在自信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方差分析表明,在自信程度总分上,女校与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自信的六个维度上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说明女校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影响女大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女校是适合女大学生生理心理需求的有效可行的教育形式,为女性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女校在培养女大学生积极自信的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以下几点独特性:首先,女校具有独特的校园文化。独特的女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特殊功效。女校有民主法治、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校园制度文化;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行为文化。女校还有有天然的单性别环境,拥有鼓励每个女生展示自己个性,挖掘自身潜力,鼓励独立自主的教育氛围。男女混校教育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但其效果与女校有很多大差别。其次,女校具有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女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突出女性教育特色;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注重提高女性素质。再次,女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很独特。在专业设置上,女校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女性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突出专业学科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女校注重女性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些都为促进女性的进步和发展,为两性和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低年级女大学生自信心水平高于高年级女大学生

方差分析显示,在自信程度总分上,三个年级的女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

将各年级进行交互比较,发现大三女生的自信程度显著高于大一女生,p=0.01(p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女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不同时期的现实任务与压力有关。女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2岁之间,主要应顺利完成青年期心理的高峰发展,并为转向下一阶段的心理成长做好准备,使女大学生在走向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具体环境时,能拥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随着阅历的丰富,这种心理适应能力会逐渐增强,自信水平也会渐渐提高,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大一学生处在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和专业基础储备阶段,不少女大学生在这时出现适应困难,产生一些消极情绪,降低了女大学生的自信度,于是,大一女生的自信水平比其他年级低。经过一年的积累,大二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暂时没有升学和找工作的压力,所以自信心也会随之升高。经过一、二年级的积累与储备,绝大多数大三女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自我意识,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累积也到达高峰,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因此,其自信水平达到了三年以来的高峰。

(三)在爱情关系上,文史类专业的女大学生比理工类女大学生更加自信

方差分析表明,在“爱情关系”上,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在自信程度总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如表3所示。

对各专业进行交互比较,发现文史类的女大学生在爱情关系上的表现显著高于理工类的女大学生,p=0.006(p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她们的学校背景、专业背景以及性格特点不同。我们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女校学生多为文史类专业,而且女校开展的“女性特色教育课程”,如“女性形体学”“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及“现代礼仪”等课程能使女大学生更有女性气质,文明素质、礼仪修养和审美能力都有提高。因此,文史类的女大学生在爱情关系上比理工类更为自信。而男女混校中的理工类女大学生的女性气质不如文史类女大学生高,她们在爱情方面的吸引力不如文史类女大学生,所以他们在爱情方面的自信心不足。

三、启示

(一)女子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行之有效

女校与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在自信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女子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行之有效。有人认为女校的单一性别环境会影响女生的心理健康,她们跟男性接触较少,会对她们的恋爱乃至今后的婚姻有负面影响,但从研究结果来看,女子院校的女大学生无论是在自信程度总分上,还是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等因子上,跟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都没有显著差异。女校就是要实现教育中的男女平等,其精髓是女性特色教育,独特的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女大学生拥有了积极自信的心理素质。女校的特色是依据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构建适合女大学生人格发展和成才的教育环境和模式,以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女大学生们在女校形成了积极主动、独立自信的丰满人格,女校应该坚持女性特色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女校应在低年级大学生中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

“女性特色教育课程”是依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点设置的,旨在开发女大学生潜能,帮助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系列课程。调查显示,高年级女大学生的自信程度高于低年级女生,这说明女校开展“女性特色教育课程”对提高女大学生自信水平有显著效果,学校应该为低年级女大学生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以提高其自信水平。“女性特色教育课程”可以使女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特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在新的高度上认识“我是谁”“我如何存在”“我如何发展”;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素质;可以赋予女大学生人生智慧和人文精神;可以充实女大学生在人生发展、人格完善、社会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三)男女混校、理工类学校也应该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

。“女性特色教育课程”为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宽广平台,使女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性别角色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质,可以提升女大学生的女性气质,提高她们的文明素质、礼仪修养和审美能力,塑造现代女性特有的高雅气质和贤淑风范。在男女混校和理工学校中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显得非常必要,对培养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古玉,谭小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

[2]金义华.理工科和文科女大学生性格特征的差异及成因[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

[3]鲁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5).

[4]吴宏岳,王世豪,席春玲.我国女校存在与发展价值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王丽馨,赵叶珠.女大学生自信水平:中日女校的差异比较[J].集美大学学报,2007,8(1).

第2篇: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范文

关键词:过度自信;企业投资异化;过度投资;投资不足;并购

很多企业的投资呈现出异化现象,如过度投资、投资不足、投资短视行为、盲目并购等,这已经为众多研究所证实。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传统的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理论)已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投资异化现象,为此,人们开始从有限理性假设出发构筑新的理论。其中,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所进行的研究是近年来刚兴起的一个热点问题,侧重于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投资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损毁问题,从新的角度诠释了企业投资异化,为理论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实务界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内的相关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试图对国内外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以资借鉴。

一、过度自信的特征及其在企业管理者中的表现

过度自信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而低估失败的概率的心理偏差(Wolosin,etal,1973;Langer,1975)。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是心理学家们首先发现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例如,Weinstein(1980)的实验研究发现,受试者们普遍认为自己在将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能活过80岁等积极的方面的可能性要超过别人,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在将来会经历离婚、得癌症等不好的事情。Sevenson(1981)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一份研究中发现,82%的受试者认为他们的汽车驾驶水平在前30%以内。这种“优于平均水平”(better-than-average)的心理特征被其他许多研究证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Alicke,1985;Taylor,etal,1988)。

在管理学领域,许多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普遍要高于一般大众。Cooper等(1988)对美国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创业企业家们认为别人的企业成功的概率只有59%,而自己成功的概率则高达81%。其中,只有11%的人认为别人成功的概率为100%,而相信自己成功的概率为100%的高达33%。这说明创业企业家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心理。但后续研究却发现,这些被调查企业中有66%以失败告终。Landier等(2009)对法国企业家的调查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在成熟企业,这种过度自信特征也很普遍。Merrow等(1981)考察了美国能源行业设备投资情况,他们发现,企业管理者们往往非常乐观地低估设备投资成本,而实际成本往往是他们所预计成本的两倍以上。Statman等(1985)调查了其他一些行业,发现管理者们在成本和销售预测方面普遍存在过度乐观。

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这些研究发现为本文所要回顾的研究主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以此为基础,研究者们才有可能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对企业投资及其他财务问题的影响。

二、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理论研究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这方面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早在1986年,Roll在他开创性的论文里就首次提出了管理者“自以为是”(Hubris)假说①,分析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但在随后的十几年内,该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在逐步开始认识到该文的重要性。

Roll(198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收益,而且相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会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他进而根据该理论作出了一些预测:(1)当一个未预期的并购被宣布时,目标企业的股价将上涨;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股价又会跌回原来的水平。(2)如果并购是未预期的,而且未包含并购方的任何额外的信息,当并购被宣布时,并购方的股价会下跌;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并购方的股价又会上涨;如果并购最终实现,股价又会下跌。(3)并购完成时,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增加额会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减少额所抵消,即并购并不会带来财富的增加,并购所发生的费用构成最终的净损失。Roll没有直接去验证他的理论,而是通过回顾其他人所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间接地证明这些预测是正确的。

Heaton(2002)是继Roll之后的第二篇经典性论文,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投资异化模型,该模型将管理者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变量结合起来,推导出在不同的自由现金流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分别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结论如下:(1)一方面,乐观心理会使得管理者认为有效的市场低估了企业的风险证券,因而他们会偏爱企业内部资金。当企业依赖于外部资金时,管理者有时宁愿放弃一些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也不愿意从外部融资,因为他们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现金流能充当“拯救者”的角色,纠正这种投资不足。(2)另一方面,乐观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从而高估投资项目的价值,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能会被他们误认为具有正的净现值。在自由现金流匮乏的情况下,乐观的管理者会放弃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

Gervais等(2003)发展了一个资本预算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政策的影响以及股票期权计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们的结论如下:(1)理性的管理者是风险规避型的,在没有获得关于一个投资项目确切、完备的信息之前,他们不会实施该项目,即使这些项目会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价值,从而造成股东的价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能缓解这一问题。(2)管理者适度自信对股东来说是好事,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忠诚于股东的,不存在问题,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激励;另一方面,他们是一定程度的风险偏好者,能投资那些具有正的NPV的项目,为股东创造价值。(3)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来说,股票期权计划不仅不能缓解因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

Xia等(2006)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提出了一个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动态并购模型。他们通过该模型证明:(1)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不是特别严重,并购所带来的市场回报通常是正的;(2)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很严重,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是负的;(3)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或产品竞争程度较低,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状况依赖于该企业的规模;(4)竞争会降低并购企业的回报,但会增加目标企业的市场回报。

从这些理论模型来看,它们的结论简单明了,便于进行验证。事实上,这些结论基本上都被后来的实证研究所证明,这一点可以从下文的分析中看出。

三、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实证研究

自Roll(1986)正式开创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企业投资研究以后,一直没有直接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其原因可能是该理论在当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但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首先回顾相关研究中所提出的用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类研究中一般将管理者定义为CEO,但也有个别研究将其定义为CFO。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的构建

1CEO持股状况。这类变量首先由Malmendier等(2005,2008)提出,具体又分为三个变量:(1)当CEO持有一份5年期的期权时,如果在这5年内至少有两次机会通过转让可以获得67%以上的收益。但CEO未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2)如果CEO将期权持有到期而不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3)如果在样本期间内CEO所持有的本企业的股票数净增加,则也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郝颖等(2005)、王霞等(2007)的研究都采用了上述三种变量中的第三种。

2相关的主流媒体对CEO的评价。这种方法可能是目前在西方的相关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首先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搜集了《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对样本公司的CEO的各种评价,然后将这些评价分为六类,依次是:完全正面的、主要是正面的但有一点负面的、中性的、主要是负面的但有一点正面的、完全负面的、没有评价。他们分别赋予上述六类评价3、2、1、-1、-2、0的分值,然后将每个CEO的所有分值相加得到最后的分值,并以此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分值越高说明越过度自信。Malmendier等(2008)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修正,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五类:(a)自信;(b)乐观;(c)不自信;(d)不乐观;(e)可靠、稳健、务实。然后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一个哑变量,如果a+b>c+d+e,则取值为l,说明管理者是过度自信的,否则为O。Brown等(2007)则采取比例的形式来衡量,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三类:(a)自信;(b)乐观;(c)可靠、稳健、务实、不自信。然后用(a+b)/c来衡量CEO的过度自信,比例越大,说明越自信。Hribar等(2006)、Jin等(2005)等研究中都采用了这种衡量方法。

3企业盈利预测偏差。该方法首先由Lin等(2005)提出,他们认为,过度自信的CEO在做盈利预测时一般会有偏高的倾向,因此可以用盈利预测是否偏高来衡量过度自信。具体做法是:如果“预测值一实际值”大于0,则说明预测值偏高,反之则说明偏低,如果在样本期内偏高次数多于偏低的次数,则说明CEO是过度自信的。余明桂等(2006)、王霞等(2007)的研究借鉴了这一方法。

4CEO实施并购的频率。该方法由Doukas等(2007)提出,他们认为,CEO越自信,他发起的并购次数就越多,有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Malmendier,etal,2008)。因此,他们将样本期内发起的并购次数多于5起的CEO确定为是过度自信的。

5CEO的相对报酬。该方法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认为,CEO相对于公司内其他管理者的报酬越高,说明CEO的地位越重要,也越易过度自信。他们用CEO的现金报酬除以现金报酬居第二位的管理者的报酬来表示。

6并购企业的当前业绩。该方法也由Hayward等(1997)提出,用“(并购前12个月内股票价格的增加值+股利)/期初股票价格”表示。这一方法根源于一个研究结论:企业的历史业绩越好,管理者越容易过度自信(Cooper,etal,1988)。

7企业景气指数。该方法由余明桂等(2006)提出,他们以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为基础,如果景气指数大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过度自信的,景气指数小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悲观的。他们以4个季度的行业景气指数的平均数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

从上述几种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衡量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噪音较大,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在以中国证券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时,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难度更大。以第1种方法为例,国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才刚刚起步,不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虽然其中第(3)个变量在国内勉强可以应用,但《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所持股票只能在离职或退休六个月后才能出售,这显然会影响该变量的有效性。相对而言,第3种方法可能比较可行,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也有盈利预测制度,会存在相应的盈利误差。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前已述及,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为了研究的方便,本部分将这两个方面分开进行分析。

1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Malmendier等(2005)对Heaton(2002)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首先开创性地用前述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说明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投资;而在现金流缺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投资不足。此外,他们还发现,对于权益依赖型企业来说,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现金流之间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更大。

Lin等(2005)采用类似的方法用台湾的数据进行了检验。他们用前述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在内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更多;(2)当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时候,上述两者的投资差距更大。

在本文所回顾的文献中,几乎所有实证研究都将管理者定义为CEO,而Ben等(2007)则是例外,他们将管理者定义为CFO,考察他们的过度自信所带来的财务政策的变化。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确定CFO是否过度自信,发现过度自信的CFO会进行大量的投资,并且大量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筹措投资所需的资金,同时,为了保留更多的内部现金流用于投资,他们也很少支付股利。

中国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郝颖等(2005)用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内部人控制因素对投资与经营现金流的敏感性的影响程度超过了过度自信因素。

王霞等(2007)则采用第1和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董事长)过度自信,他们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不影响投资和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而是影响投资和融资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敏感程度越大。姜付秀等(2009)采用第3和第5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越偏好内部投资,而且越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1997年,有两篇论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对Roll(1986)的“自以为是”假说进行检验,但因为方法上的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影响。

其一是Boehmer等(1997)。他们没有直接用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而是采取了间接的办法,研究企业并购和内部交易(InsideTrading)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没有成为并购目标或最终成为善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内部交易中能获得显著的非正常收益,而那些最终成为敌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则基本上没有获得收益。据此,他们推断:管理人员之所以会拒绝并购要求是因为他们很自信,认为公司在自己手里要比在别人手里更有发展前景。显然,他们的这一推断有些武断。

其二是Hayward等(1997)。这一研究要强于前者,他们直接检验了并购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他们用第2、5、6类变量以及根据这三类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新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他们所实施的并购的溢价程度就越大。并购会为股东带来财富的损失,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并购溢价之间的关系越强,这种损失程度也越大。这一研究立意很好,但总的来说做得比较粗糙,这也许是它未产生什么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是Malmendier等(2008)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的实证研究。在该研究中,他们采用第1和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易发起并购,而且绝大多数是多元化并购;(2)对于权益依赖程度越低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关性越显著,也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偏好通过现金或债务融资的方式发起并购,而很少用股票的方式,除非他们企业的价值被市场高估;(3)相对于理性的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会引起市场更强烈的负反应。这些结论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确实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造成大量损毁价值(value-destroying)的并购行为发生,为企业带来损失(Malmendier,etal,2008)。Ben等(2007)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发起的并购会带来负的市场回报。

Doukas等(2007)采用第4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会为股东带来正的市场回报,但程度要低于非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从长期业绩来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表现很糟糕,这一结论不同于其他类似的研究;(2)高频率的并购比低频率的并购业绩要差,说明管理者倾向于将以前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过度自信,进而在过度自信心理的支配下发起更高频率的并购。

Brown等(2007)则提出,不仅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dominanceorpower)也能对企业的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所谓管理者的控制力,是指管理者将他们的计划或想法付诸实施的能力。在该项研究中,他们用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同时用管理者的报酬额除以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管理者的控制力。他们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的上述两种特征程度越大,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越强,越易实施多元化并购。

四、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将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特点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

(1)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认为投资异化源于管理者或股东等参与者的自利心理,但许多研究发现人们在现实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等倾向。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忠于股东并积极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换言之,他们和股东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传统的激励机制就不能解决这种投资异化问题,相反,按传统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加重这种异化行为。例如,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收益而低估损失,他们所选择的投资项目很多是损毁价值的。如果我们根据传统的激励理论提高管理者的薪酬(货币性质或期权性质),他们会更积极地为股东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造成企业投资于更多的损毁价值的项目,加重投资异化的程度。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为改进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2)从现有文献来看,虽然这一主题才刚刚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在财务学研究领域还是不多见的。几乎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显示,一般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特征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包括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通过并购造成股东财富的损失等。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确实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理论和实践来看,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结论大一致也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只有更多的争辩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不能排除这类研究中有些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云亦云,这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

(3)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而且大多是关于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归纳,缺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的研究,特别是用中国的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领域才刚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与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相关的数据难以获得。例如,在这一研究领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但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度量方法来看,在中国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度量指标。新晨

最后,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将这一研究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方面,实际上,企业不同的财务问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现有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策略以及企业的分配政策等问题。Ben等(2007)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值得我们借鉴。近年来出现了几篇有价值的文献,如Hribar等(2006)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利预测的影响以及由此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Jin等(2005)研究了过度自信和税负对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影响;余明桂等(2006)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激进负债问题。这些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2)从中国企业高层管理者特有的行为或心理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西方已经发现的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的过度自信、过度悲观等心理特征可能也存在于中国企业管理者中,但目前尚没有研究证实,因此,研究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心理特征并研究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因为文化与制度各方面的差异,中国管理者的心理可能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现了这些特征就等于找到了解决中国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钥匙。

第3篇: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范文

关键词:自信;自治;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32-02

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入学门槛的降低,五年制高职的门槛同样有所降低,学生的文化基础愈发薄弱。从五年制的管理模式来看,前三年参照中职中专的管理。实事求是地讲,如今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与若干年前的职高学生相当,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形象不是太好。选择机电专业的学生以男生为主,往往文科类的基础不尽如人意,学习主动性更是不甚理想,以至于不少人认为进入机电专业的五年制学生“差”、“乱”、“滑”,不仅学习成绩差,纪律乱,而且油腔滑调,素质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长期的“后进生”身份磨灭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使他们缺失了进取心。

《哲学与人生》课程中的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给了笔者很多启示,也为增强学生自信和培养学生自治的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鉴于此,笔者采取了两步走的方法,即:首先充分相信学生,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较大的空间,使其逐步学会自我管理,形成自治。

一、提升自信,自强不息

“丧失自信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有的还自轻自贱,从而放弃了努力。”不少学生在初中时没有专心学习,遭受太多训斥和嘲讽,很长时间以来与其他学生相比,得到的温暖太少,信心太少。换个新环境后,一般表现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的确想告别昨日,重新开始;另一种是依然如故,我行我素;还有一种是患得患失,缺乏恒心。他们均有一个共同点: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最担心的是新老师了解他们的过去,以老眼光看待他们,渴望新老师给他们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人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你推他一下或拉他一把,均不会改变太大;而一个人处在悬崖边,你推一下或拉一把,结果将是截然不同的。不可否认,由于以前车工、钳工等机电类基层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很低,工作环境恶劣,所以一些言行难登大雅之堂。作为机电专业的学生应有一定的文化,要改变人们以往的看法,最好的方法是从我做起,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学生不同于以往社会上的基层操作工人,新一代的蓝领工人不仅要会做,也要能讲。熟练的专业技术会使我们身手不凡,丰富的文化知识可让我们视野开阔,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使我们更有素养。诚然,我们的基础不容乐观,但只要能树立起必胜的信心,照样能成功。当然,要这些学生树立起信心并不容易,但只要能本着“射虎不成重练箭,斩龙不能再磨刀”的恒心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信念,我们相信一定会成功的。牢牢把握课堂教学,把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班会课……搭建成提升学生信心的舞台。许多学生从开学怀疑的目光、迷茫的眼神,变成信赖的目光、坚定的眼神,不正是对教学工作最大的肯定吗?有些学生遇到挫折开始动摇时,一定要不失时机地给他们鼓励。记得一次操作比赛,几个本来技术不错的学生最后却名落孙山,不仅自己无精打采,团队的士气也大为低落,在星期五放假前,老师对他们说:“你们输就输在自信不足上,下次你们一定会赢。”这番话使原来准备接受批评的学生大吃一惊,马上都将头抬了起来,把丢失的信心找回来了。

当然,仅靠这种“大锅菜”是不够的,针对具体情况还得不时地加点“小灶”。有这样一个学生,笔者开学初就发现他不合群,从无笑容。后了解到该学生性格孤僻,在初中以打架出名。开始找他谈话始终不开口,但笔者深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并且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缕渴望能得到关心的企盼。“不管以前有什么错误和挫折,只要你是我学生,我相信今天的你。一个人不怕别人不相信自己,只怕自己不相信自己。我希望你能从昨日的阴影中走出来,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融入这一个新的大家庭。”说完诚挚地看着他,他的眼眶湿润了,于是趁热打铁,进一步发动“进攻”,“我不想了解你的过去,也不想得到你的承诺,如果你觉得我可以值得信赖,那么,我希望看到本该属于你的笑容。”后来这位学生成了认真负责的班干部。学习也大有进步,任课老师和其他学生都说他变了样。

二、能动自觉,培养自治

“自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可以产生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所具有的现实力量持积极肯定的心理状态。因此,自信自强的精神,决定了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一旦学生树立了信心,学习气氛就会明显好转,纪律性也会大为加强。为了进一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争取更大进步,可以开始走第二步棋,让学生尝试自我管理,逐步学会自治。

也许有人会问,能行吗?能行!自我管理,不是单纯狭义的指每个学生管理自己,而是广义的指学生之间的相互管理和自身管理,再逐步形成群体自治。自我管理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教中有管;学生自治也不是任其自然,而是通过提高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人翁作用和团队精神,逐步形成适合本班、本专业的自治体制。如同幼儿学步,不放他自己走一走,迈出第一步,又怎能期望他跑起来呢?作为一个长者,一个引导者,要做的是在关键时刻扶他一把,引他一下。

机电专业的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年,基本都是男生,自尊心相当强,个性也很鲜明,都不喜欢别人将他们看成长不大的小孩。并且,他们不同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也不同于原来的职高学生,在校学习四年后将踏上社会,参与社会建设。社会不需要只会啃书本的“秀才”,更不需要毫无创意、唯唯诺诺、墨守成规的老夫子,社会需要能干实事的建设者。五年制机电专业的学生要成为出色的技师,成为祖国制造业中的生力军,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必须要有过硬的动手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而这些“调皮”学生几乎都有这一优点,为何不让他们发挥潜力呢?调皮不可怕,只要能将其引上正轨,将这股力量转化为推动学生学好技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动力并非是天方夜谭。许多名人童年时亦非安分守己之辈,一旦将这股劲使到学业上,往往从那时起就开始成功了,也就是说,从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时成功就开始青睐他们。所以,在这些学生中有可能,也有这个必要实行自我管理。

例如,笔者班级中的一位学生是个不安分的人,站不直、坐不正、纪律性差,但他脑子活、反应快、点子多、悟性高,笔者就想出了一个“以毒攻毒”的方法,让他担任班纪律委员,他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一招不仅改掉他的不良习气,而且逐步使其成为笔者最得力的助手,协助自己将班级管理得有条不紊。

又如,某班宿舍卫生、纪律成绩开始一直不太好,天天去宿舍监督也是治标不治本。于是一次主题班会,笔者先让部分学生介绍各自住宿的一些体会,又展示了一些优秀企业的宿舍文化资料图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自然就感知了宿舍并不是摆样子给别人看的,而是每个人每天休息、生活的场所,如同一个家,人人都喜欢安静、整洁。没有声嘶力竭的批评,也没有唠唠叨叨地说教,效果却出奇的好。除此之外,晚自习教师也不需要时刻到场,教室中照样安静;班级中有无老师,学生同样自觉相互提醒;许多工作等到去布置的时候,才发现早已完成……

相比三年制中专,五年制学生有更多时间来提升自信,培养自治能力;相比其他专业,机电专业男生占绝对多数的实际状况更有必要来践行学生自治。学生学会了自治,班主任轻松了不少,只须适当地提醒一下;学生学会自治,需要的不再是人生的拐杖,而是成长的路标。如果说班级是小集体,那么学校就是大集体;如果由班干部牵头进行的班级自治已然形成,那么扩展成以学生会干部为主力军的学生会自治也必然会取得成功。

“自信是打开自己的潜能宝库的钥匙,充满自信,才能开发出埋藏在深处的无穷潜能,能力才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人生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自信是自治的前提和保障,充分的自信才能更好地自治;自治是自信的体现和表达,自治的历程也是自信的积累和升华,良好的自治必然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

参考文献:

[1]王霁.哲学与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4篇: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范文

前言

众所周知,“非遗”不仅仅是具备较强遗存价值,而且还具备较强的经济价值,走进新时期之后,大众以及研究学者多将目光集中在了“非遗”遗存价值保护之上,却忽略了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这对于“非遗”更好的融入现代生活起到了阻碍作用。基于此,当前就需要通过旅游开发的形式促使“非遗”实现经济价值以及遗存价值共同提升,而针对壮族区域“非遗”来讲,旅游开发对其影响则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展开阐述。

一、初探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弘扬民族文化

壮族区域“非遗”具备的文化价值可以说是为深层次旅游资源的良好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能够将广西民族传统中蕴含的文化精华充分的展现出来,当然还可以赋予自然资源更强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内涵,这对于国内以及众多的国外游客而言无疑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极高享受。通过对壮族区域“非遗”予以旅游开发,则壮族独特民俗以及多彩节庆歌舞和丰富的竞技运动等等均能够展现在游客眼前,游客在该种环境背景下不仅能够感知壮族“非遗”,而且也能够很大程度上起到文化传播者的作用对壮族“非遗”进行广泛宣传,长期以往壮族本民族文化也能够实现良好弘扬。

二、探析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可持续发展

对于壮族区域“非遗”保护应该是关注两方面,其一是对“非遗”外在形式予以良好保护,其二就是对“非遗”人文以及历史双重环境予以保护,基于这两方面的保护才能真正的促使壮族区域“非遗”在新时期实现可持续有效发展。现今社会生活变迁以及城市化建设加快,壮族区域“非遗”原生环境也面临威胁,而旅游开发无疑是为壮族“非遗”提供了可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条件,其能够促使濒临消亡的文化以及相应的传统工艺等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以及认同,从一定程度上开发则是变相保护,也是变相的发展。基于旅游业快速发展趋势以及大众旅游较高需求,已经或者是趋于灭绝的壮族歌舞以及壮族技艺等得以被积极开发以及挖掘,从当地推广到更多的区域省市,进而实现壮族“非遗”可持续有效发展。

三、探析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增强民族自豪感

近些年众多少数民族濒临失传相关的“非遗”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重获新生,壮族“非遗”也不例外,可以说旅游开发很大程度上将壮族“非遗”背后的创造力以及智慧良好的展现了出来,更将壮族区域民族成员对于自身民族历史发展的记忆唤醒,促使壮族人民对于自身文化历史抱有较强的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而众多的旅游者也能够依托于旅游开发建立对壮族民族新的文化认知,并对其文化抱有肯定以及承认的态度。此外壮族“非遗”商品化更加推动了壮族文化在新时期的复兴,这对于新时期壮族人民重视自身的“非遗”同时更好的保护“非遗”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四、探析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提供资金支持

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除了体现在弘扬民族文化以及增强民族自豪感等三方面之上,还体现在资金的良好提供上,任何一种“非遗”保护并非是口头上的简单宣传,更多的是应该付诸于行动,从行动上进行良好维护以及保养,而无论是维护还是简单保养均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如果仅仅是靠壮族当地居民筹集资金保护显然并不现实。因为壮族多生活在大山之中,人民经济能力极为有限,针对该种状况,依托于旅游开发则能够实现经济利益的获取,这也是对壮族“非遗”经济价值的充分挖掘,而有了资金之后则能够更好的壮大壮族“非遗”相关规模,也能够对“非遗”予以更好的维护。

五、结语

第5篇: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范文

【关键词】君子 人格 思想 价值 与己 与他

君子是儒家文化的一种理想人格,着重在于与己、与他相处之时的关系间的处理。君子人格思想正是当下社会所需要的,且必须的。

一、君子人格思想之意

君子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人格之一,对当下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君子是“君”与“子”的合璧,是“君”中之“子”、“子”中之“君”,最初指古代贵族中的优秀分子,而后延伸为优秀的士即知识分子、甚至优秀的庶民,即君子历经了贵族君子、精英君子、平民君子的下移和广延的过程。

儒家经典代表“四书”中关于君子的言论较为集中,关于君子的形象也较为生动,如《论语》对君子仁义、和乐精神的描述,《大学》对君子自律、自觉意识的描述,《中庸》对君子中正、中庸思想的描述,《孟子》对君子平等、伟岸人格的描述,都很具体。

二、君子人格思想之与己

我国古代儒家文化重视君子与己之间的相处,也就是慎独,这也是君子人格思想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与己相处之中,独立、自尊与担当是作为君子人格思想之与己的重点。

(一)独立

君子应时常保持独立的人格,重视自己内在品德的修养,坚持自己的操守。这种独立人格并非天生的,而是长期体悟和修炼的成果,是建立在对个人言行保持一致以及自我内在价值的充分自信的基础上的。

君子人格的独立要重视自己内在品德的修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正己而行。荀子说:“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推行道义,追求理想。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往往回过头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二)自尊

自尊是人格自我调节必不可少的成分。自古以来君子就十分重视自己的身份与名声,不做不与身份相违背的事。

君子人格的自尊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我抱负)与期望要求他人给予自己相应的敬重。

《礼记・哀公问》说:“公曰:“敢问何谓敬身?”孔子对曰:“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公曰:“敢问何谓成亲?”孔子对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是为成亲之名也已。”孔子遂言曰:“古之檎,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君子说的错话与做的错事都被会百姓所效仿,所以君子首先必须尊敬自身,所作所为得称得上“君子”这个美名,同时也就可以为百姓作为榜样。

(三)担当

君子人格的担当也正是君子与己所必需之根本。勇于承担与担负责任是君子担当的重要组成。担当,也正是君子的责任感体现。

《孟子・公孙丑下》说:“‘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孟子说,在古代,君子有过失必改正;现在的君子,有了过错则任其发展。这正是君子没有担当的体现。这也正是说明了君子担当的重要性。

三、君子人格思想之与他

君子自古以来就重视与他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与思考,在不断与人相处之间逐渐形成真诚与善等人格思想,为后世所学习效仿。

(一)真诚

君子与人相处真诚,“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真诚无伪是伴随着事物终始的生存条件,君子真诚而行是最为宝贵的。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最早出自《荀子・修身》,意思是君子培养品德,最主要的是真诚。“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c而无征,故怨咎及之。《诗》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其是之谓乎?是宫也成,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出自《春秋左传・昭公八年》)君子说话因为诚实且有证明,所以怨恨才会远离他,真诚作为君子的人格可以使君子远离怨恨。

真诚是君子与他人相处之本。这不仅是自我完善,也是用来曾就一切、造就万物的。自我完善,是仁义的表现;成就万物,是智慧的体现。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也正是君子自我完善以达到成就万物的方式。

(二)和善

君子和善思想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孔子删述六经,创立儒家道统,其说以“仁”为核心,以“正名”、“安百姓”“中庸”诸说互补,推崇仁爱和谐;孟子揭性善、倡仁政,辅之以天命心性之说,构成一度恢弘之思想体系,和善之意蕴乃确然挺立。

君子的和善重推己及人,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更进一步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土上》)把仁爱之心推广到亲人以外的人。爱己之心人皆有之,爱亲之心亦人皆有之,一定范围内的推己及人不难做到,但是要将这种爱人推广得更远,真正做到视他人如己身,视天下犹如一家,这也是很难的。

四、君子人格思想的价值

第6篇: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自卑;实验研究

一、本研究的意义

自卑是个体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某些原因引起的自我轻视和自我怀疑的态度体验,表现为自我评价偏低,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看不起自己,从而导致自信心缺乏和自我效能感降低的心理状态。虽然自卑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但高职高专学生由于高考失利、学习能力欠缺、对学校及专业的不满和对就业前景的担忧等因素更容易陷入自卑这一心理状态,导致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和较低的成就期望,往往导致在某一事件失败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作出普遍性、不合理的否定和歪曲评价,长期持续以至产生一种严重的自我失败感,阻碍了自身各方面潜能的正常发挥和能力提升,影响了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了生活幸福感,影响了学习、生活和自我成长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针对高职学生这一高校弱势群体采取切实合理、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途径来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促进其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是从事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和值得深入研探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

多元文化主义是继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思想之后产生的影响心理学的第四股重要思潮[1]。其理论主张重视来访者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结构,主张承认差异,尊重多元,改变了传统心理学将个人与文化分离的现实,从多元的角度看待当事人的问题,采用有弹性的和多样化的方法,使求助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同时多元文化咨询理论强调辅导的情境导向,重视文化变量的影响,参照当事人的文化背景解释其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并依据文化差异调整辅导和治疗方法,使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传统的以问题或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了以文化为中心。其意义在于,它促使人们正视传统西方心理学一元文化的局限性,和受实证主义科学观和方法论影响形成的偏重研究客观性和一般规律,而忽视心理与行为的文化历史属性的多样性,有利于理解和挖掘不发达社会和弱势群体中心理咨询方法和途径,克服文化偏差[2]。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针对自卑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采用人格特征差异及培养、压力应对、焦虑干预以及心理分析等方法进行调适,基本上沿袭了西方传统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论规范上,对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培养较为忽视,特别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自卑心理批判性借鉴西方体系的基础上整合多元文化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还很欠缺[3]。此外,目前针对自卑心理的咨询和调适方法多采用量化的、还原论的、因果决定论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基本上沿袭了西方传统心理咨询理论的价值规范和科学主义方法论,忽略了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培养,片面追求研究的实证效度。许多心理学家已经意识到,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导致心理健康领域的文化迟钝和理论发展的局限,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理论关注对象和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差异,强调要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文化,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采用多样化的途径有效整合各种咨询治疗方法以更好地帮助来访者,也更有利于提升来访者的自信和心理健康水平。因此,积极整合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理念探索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这一高校弱势群体自卑心理的教育教学方法是非常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同时,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选课程,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因此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引入多元文化咨询理念,本着“尊重、鼓励、理解、成长”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来帮助高职学生克服自卑、提高自信,对于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无疑是非常有益的探索。

二、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一) 研究内容

本课题在调查分析我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特点和普遍问题,选取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提高和改善作为本研究的重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吸收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理念,通过教学实验干预,结合心理测量和统计分析方法,来验证常规教学方法和以多元文化咨询理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影响。希望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一种适合高职学生特点、能有效克服和改善学生自卑心理的基于多元文化咨询理念的心理健康教学方法和模式,帮助高职学生树立乐观自信、自我悦纳的良好心态,克服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及其消极影响,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成就动机的形成,进而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 研究假设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采用基于多元文化咨询理论的教学方法较常规教学方法能更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乐观自信、自我悦纳的良好心态,有助于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研究步骤

(一)前测及分组

课题组在文献查阅,资料收集,量表选择和教学素材准备等前期工作基础上,从我校一年级2011级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班级中进行实验对象分组教学安排。具体操作是从在我校一年级学生中随机选取两个实验班(105人)、两个对照班(123人),对所选取班级进行“自卑心理诊断量表”测试,通过前测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在自卑水平上得分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然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实验干预对照研究, 实验设计采取实验组、控制组后测随机分组设计。

(二)实验实施阶段

实验干预时间为一个学期,约4个月。其中,对控制组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采用讲授为主的常规教学方法,对实验组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采用基于多元文化咨询理论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其中实验组班级的具体操作和主要教学方法如下:

1、教学中引入关于心理健康的不同理论视角和价值取向,注重从西方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等方面拓宽学生思维和文化视野,避免形成单一刻板的心理健康西方评价模式,学会关注本土的、多元文化的心理健康评价方法和积极的自我认知思维模式。

2、注重团体心理辅导和小组角色互动,使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学会交流、分享和领悟,充分感受到“自我”是“关系中的自我”、“文化中的自我”,学会调适个人取向和集体取向的冲突,保持心理的和谐和平衡。

3、根据高职课程的特点,课程设计以活动为主线,倡导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独特多样、突出差异个性的教学活动创设,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4、引入心理情景剧,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式教学,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强调真实性、情景性、切合性,采用角色扮演的情景剧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投入进来。同时鼓励引入大学生身边的故事和根据不同经历和文化背景所做的创作,调动同学们发现独特的经验和不同层面的自我,以此增强自我接纳、提高自信。

5、注重学生潜能和才干的发现和挖掘,通过成就故事、小组任务驱动等活动促进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展示自己的才干,提高自我效能感,克服自卑心理。

6、引入元认知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意识的整合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监控和自我发展能力。

7、引入心理拓展训练,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理念,勇敢自信面对未来,抛弃自卑心态。

(三)后测及统计分析

学期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班、对照班同学进行AMS“成就动机量表”和FIS“自卑感量表”的测试,根据后测结果,比较分析实验组、控制组学生在自卑水平和成就动机方面的变化和差异,使用Spss16.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四、 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对照组和实验组自卑和成就动机量表后测差异比较

将实验班、对照班学生“自卑感量表”和 “成就动机量表”的后测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成就动机量表”根据题目内容划分为“追求成功”(1-15题)和“回避失败”(16-30题)两个纬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教学干预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学生在自卑感方面后测得分明显降低,和对照组学生具有显著差异;在成就动机量表得分上,实验组在“追求成功” 纬度的后测得分较对照组学生显著上升,在“回避失败”纬度的后测得分较对照组学生明显下降,显示在在成就动机量表的两个纬度上实验组较对照组都具有明显提高,并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

(二)实验组、对照组全体学生自卑感与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纬度的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较对照组学生在自卑感与“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纬度都表现出极其显著的相关,说明“追求成功”纬度得分的提高和“避免失败”纬度得分的降低是影响学生自卑感得分的重要因素。

(三)研究结论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引入基于多元文化咨询理论的教学方法较常规教学方法更能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提高成就动机和自信心,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乐观自信的良好心态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五、 分析与总结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干预实验,采用注重多元文化咨询理念的教学方法较以课题教授为主的常规教学法更有效地改善和克服了学生的自卑心理,显著地提高了实验组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达到了预期研究假设。同时,通过整个教学实验过程的实施,我们也获得了许多经验、收获和感悟,分析总结如下:

(一)注重引入有关心理健康概念的不同观点和理论取向,培养学生树立多元文化的视角和评价标准,能避免学生形成单一刻板的心理健康西方评价模式,也有利于启发同学们从不同视角发现自我并悦纳自我。如教学过程中,在介绍介绍西方心理理论的同时关照中西文化的差别,使学生逐步树立多元文化的评价标准和思考方式,介绍西方心理理论的同时关照中西文化的差别,使学生逐步树立多元文化的评价标准和思考方式。如在人格内容的教学中,通过介绍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对美国三个印地安人部落由于不同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三种完全不同的人格特征的经典案例,使同学们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另外,在量表测试教学中向同学们介绍了西方文化背景下制定的心理测量量表的文化效度问题,如我国学者用改编后的MMPI量表对中国人的测量发现在情绪性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中国人的平均值高于西方人,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崇尚内隐矜持、他制他律取向,而这样的行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正常”的[4],以此启发学生树立多元文化的视角,不要轻易给自己帖上自卑或“心理问题”的刻板标签。

(二)教学中注重情景创设和探究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材料、电影片段等形式创设呈现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出发,给出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学生通过努力能解决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通过感受问题情境,引发思考,并在任务解决中逐渐接近目标,体验到成功,通过学习的阶段性学习成果的积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如在进行“自我效能感”内容的教学中,我们就利用多媒体视频引入了一个关于小白鼠“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学实验,同时在关键的三个地方设计情景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样就把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分解为几个较为简单的知识,逐层推进,逐步深入,让学生有一种“ 拾级而上”的感觉,最后学生最后一步步推导出正确结论时,突然会有豁然开朗的欣喜,哦,原来其中的奥妙是这样,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自卑心理、畏难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5]。

(三)课程设计以活动为主线,将“教、学、做”有机融合,能有效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入案例、互动活动、小组任务和心理训练项目,在方法上,注重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多元文化视角,注重营造开放、互动、鼓励、分享和愉悦的教学氛围。如教学中通过组织成就故事、小组海报、心理情景剧、兴趣岛探究、团体心理辅导、课堂辩论赛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展示自身才干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和自我的独特之处,树立自我悦纳、自尊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接纳和鼓励的氛围也很重要,能帮助同学有效地克服退缩、害怕失败的自卑心理,大胆参与、积极展示,培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理念,。促进了知识理论向能力的迁移。

(四)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优秀的中外心理励志教学素材和影视作品,特别注意发掘和利用本土优秀历史故事、名人事迹和传统文学艺术作品,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陶冶塑造文明高雅的心理情趣和精神境界,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学中挖掘整合本土化资源、促进西方心理学的本土化。同时使学生学会欣赏和接纳不同文化和风格的文学艺术作品,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我们在介绍音乐放松疗法时就引入了“平湖秋月”、 “翠湖春晓”等中国古典名曲的鉴赏;在讲授创新思维时,引入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司马光砸缸救人”等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概念;在讲述自我认知和人生规划部分内容时,引入了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功人士的人生故事,使心理学中关注个体的自我意识的概念和人生意义、社会价值有机融合。这些尝试也为如何在合理吸取西方心理咨询理念的同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六、 结语

多元文化咨询理论是随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当代社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已在全球心理咨询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大拓展了心理咨询的方法、技巧和理论,既有利于非西方社会批判性借鉴西方文化的咨询经验,也有利于认识和挖掘不同文化传统的、本土的、民俗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治疗方法[6],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历史悠久的国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民情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模式的建构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借鉴和引入多元文化咨询理论对高职高专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对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我们的工作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还需要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共同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学华,郑涌等 文化与心理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6,5(10);

[2]孙东方,常永才 民族心理学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4(2);

[3]姬兴涛,郭金兰等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3;

[4]李涛,杨寿 论多元咨询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J]咸宁学院学报,2004,2(1);

第7篇: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范文

【关键词】表现力 自信心 欣赏能力 创造能力 艺术实践

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中,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实际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和参与音乐表演,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艺术语言,形成稳定良好的乐感,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和锻炼理解、领悟和记忆等心理能力,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学习音乐的热情,在音乐表现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感和满足感。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表现力的过程中还能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感情。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发学生的潜能。

当今社会,自信是成功必备的心理能力。对于成年人来说自信的表现是勇往直前,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信也许就表现在一次勇敢的举手,响亮的回答中。在音乐课上也同样如此,学生一旦被认可,就会产生强烈的自信心,然后就会处处表现自己。有一次在上二年级音乐课时发现一位女同学,长得很讨人喜欢,从她上课的神态来看非常专心,但就是不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对于这种学生的心理活动,我很了解,她内心很想参与,可就是需要有人拉一把。于是我说:“今天我特别想听孙晨唱歌,我想你的声音这么好听,歌一定也唱得不错。于是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她为我们唱了一首《快乐的音乐会》,唱完后老师和同学都为她鼓掌,我看到她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在接下来的音乐课中她每次都举手,就好象换了一个人一样。有一次没请她上台表演,她都哭了。通过这个事例说明:学生在没有成功体验之前,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而有了成功体验之后,就勇于表现,乐于表现,自信心也就增强了。

二、加深学生的欣赏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欣赏乐曲,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这样学生就参与了音乐的积极状态,就能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情绪,即使有个别学生精神不集中,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作调整。比如在欣赏《晚风》时,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音乐,不要求动作的优美。只要他能被音乐感染,能营造一个自由自在的气氛。

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安安静静真的很难,特别是低段的学生。从感情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情绪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事物能够产生感情。而且具有创造力,想象力、模仿力,富有好奇心,因此他们更喜欢活动性、趣味性、游戏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创编一些简单的律动练习。在教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时,我请学生扮演蜗牛、黄鹂鸟和葡萄架,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从二年级的教材上看,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歌曲都是关于小动物形象的歌曲,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应根据乐曲的特点,设计形式较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要善于利用学生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多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结合的手段,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为主,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如在二年级的节奏学习中,用走、跑、慢走分别表示一拍、半拍和两拍,在做巩固联系时我采用捉迷藏的方式把表示不用时值的“小人”节奏藏起来,让学生把它们找出来并正确的读出节奏、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再如低段学生喜爱听童话故事的特点,在教学中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基于以上三点,想必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感、幸福感和成功感。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喜欢音乐课呢?为此我深入地学习了音乐新课标,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实施。

一、因势利导,淡化技能训练

过去人们谈到音乐教育,便会很自然地与是否正确打拍子,会运用歌唱方法等具体内容联系在一起,很重视技能技巧却轻视了对音乐的表现,更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人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的功能,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见物不见人。然而音乐新课标标准中提出要淡化知识和技能,淡化技能训练,使音乐能真正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并将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且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人作为主要任务。

二、相辅相成,拓展教学渠道

“请不要老是唱课本上的歌。”这是五年级的学生说的一句话。因为课上的音乐讲的都是“过去”离他们较远,而学生更多的想了解“现实”,即他们身边的音乐和事。教科书是教学的依据和基础,又并非全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依据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变化教学形式和方法,带领学生探索神奇的音乐世界,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会,慢慢的我发现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融入音乐之中,也学到终身喜爱音乐的途径和方法。

三、与时俱进,重视艺术实践

学生经常和我说,能不能留多点时间给我们自由表演。他们的意思是说能够自由组合,可以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据观察,由于学生爱唱,爱玩,大多数有很大的愿望要展示自己。音乐课是最适合的了,留一点时间,抓住他们的年龄特点,可以做音乐游戏、音乐小品等等,尽情的让学生表现自我。这也就是新课标中提出的“从玩中学”,“从乐中学”。这种“学与玩的艺术实践“还可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如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对音乐的理解等。总之,这样一来学生在音乐课中玩个够,也许,这样的音乐课将成为他们一生中的美好回忆。

因此,在学生培养音乐表现力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是为了表现而表现,而是在一首歌曲后表现学生的人格。伴随学生的是音乐所带来的快乐,而我们的目标则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都能在音乐课中享受音乐、欣赏音乐。

【参考文献】

第8篇: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范文

1“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质

1.1自信,但受挫和心理承受能力差

“90后”大学生大多生活在“4+2+1”家庭,即四个老人加上两个大人共同抚养一个孩子.毫无疑问,孩子就成为了家庭的中心和精神支柱.为此,父母会尽可能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除了学校的文化课,还会根据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参加声乐、器乐、武术、舞蹈等各种特长班,使孩子们拥有一技或几技之长.也正是这种物质和精神的相对充足使他们有了自信的资本.但由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万千宠爱之中,没有经历任何风雨.因此,他们就像温室中的花朵,面对外界的风雨和挫折,竟然惊慌失措,甚至遇到一点小事也会产生反常的心理、情绪和过激的言语与行为,受挫和心理承受能力差.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72.3%的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1.2自我,个性张扬,但团队意识相对缺乏

独特的成长环境促使他们形成了与以往任何一代青年更明显更独立的自我意识.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反对父母和老师等长辈高调式的说教,有自己鲜明的主见和思想,喜欢且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喜欢展现自己,彰显自己的个性;喜欢新颖、有个性的事物,从衣着外表、兴趣爱好、行事风格都追求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喜欢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过于关注自我的意识,而忽略他人的感受.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我们不需要别人来定义,我们是自己,我们只做自己,我们只能被自己左右.”这容易导致他们在团队活动中,一味追求自我表现,自我利益,从而忽视了团队其他人员的利益和团队的整体利益,导致团队意识淡薄,集体归属感薄弱.

1.3接受和创新能力强,但网络依赖性强,实践能力差

“90后”大学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大量出现.他们从小就接触网络,学会了通过短信、网上聊天、博客等新的传播方式获取信息的本领,尤其是到了高校,校园网络已达到很大发展,几乎每人每天都可以上网浏览各种信息,接触各种新事物,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新动态,学习各种专业前沿知识.据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统计,“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通过电话、短信和QQ等方式,其中发短信和打电话、聊QQ,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高居榜首.[1]为此,他们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接受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然而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90后”大学生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效应.现实生活中,部分“90后”大学生过分迷恋网络,形成网瘾,从而很少参加实践活动,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为此,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比较差,甚至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技能都欠缺.同时,过分迷恋网络的他们还有可能逃避正常的社交活动,妨碍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甚至有些同学会产生自闭心理,形成不健康人格.

1.4思想主流健康向上,但价值观更倾向现实性和功利化

“90后”大学生政治时代感和使命感较强,政治意识较高,能主动关心时事和国家发展,对道德尤其是生态道德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作用的确认也有很大程度的理解和升华,对竞争进取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的认同程度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在道德价值取向方面,他们也普遍奉承“利己利人”的观点,大多数人认为在利己的同时,还应该顾及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他们较强烈的认同健康、亲情、友情、爱情等因素在自己成长、成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受市场经济洪流的影响,他们在价值实现方式上更加倾向于务实和功利,更加重视与现实利益的结合;在价值目标上越来越远离理想主义,趋同现实主义;在价值取向上也越来越摈弃集体本位、社会本位,追求个人本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等强调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他们认同.

2“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2.1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针对“90后”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又对网络有很大依赖性的特点,我们应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正如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顾海浪所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法,必须针对网络的特点进行创新,否则将失去阵地”.[2]为此,一要依据“90后”大学生主要依靠网络进行交往的特点,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阵地,譬如我们可以建立班级群和贴吧,通过BBS、E-mail、博客、飞信、QQ等“90后”大学生喜欢的交流方式,开展主题讨论、专题聊天、网上访谈等形式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二要依据“90后”大学生喜欢展示自我和创新能力强的特点,让他们自己建立或管理形势教育网、就业指导网、心理健康和教育咨询网、校园生活和娱乐网、科技创新网、专业知识前沿网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通过对这些主题网站的建立和管理,一方面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充分展现他们的自我,发挥其创造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90后”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以及自身思想的不足之处,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思想“知”“行”合一,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2创新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针对“90后”大学生非常自我,有主见,不喜欢高调说教的特点,我们应把“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推到课外,推向现实生活,现实社会.正如某位哲人所说:“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需要课堂上的讲述与灌输,更需要学生在现实中去体验.而课堂内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其高层次、终极的认知与接纳是在课堂外完成的”[3]为此,一要依托地方本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创业精神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资源,从学生进校起就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二要组织学生下到企业、行业,采取教师与学生、企业人员与学生、优秀校友与学生、家长与学生等四个面对面措施,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能吃苦、愿吃亏、敢创业的必备素质.三要依托特定节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譬如依托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依托地球保护日、世界卫生日等节日,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依托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等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依托残疾人保护日、汶川地震纪念日等特殊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心和无私奉献教育等.四要依托广播电台、电影等途径,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活动.譬如可以通过学校广播电台,播报国家时事和学校发展动态,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提高其政治素质;可以通过播放《信义兄弟》、《杨善洲》等教育片,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

2.3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它可以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求真务实、求知求美、开发智力、拓宽知识、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同时也能使学生多余的“能量”有正常释放的途径.[4]为此,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举办“石鼓文化大讲堂”、“孔子学堂”、“名师朝话”等活动,涵养学生的文化和思想素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技能节”、“宿舍文化艺术节”等文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快乐的审美观、生活观;通过举办“大学生学习节”、“创新杯辩论赛”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通过举办“迎新杯”和“校友杯”篮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以及拔河、越野长跑大赛、健美操比赛等体育实践活动,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通过举办诸如“导游大赛”、“园林艺术周”、英语演讲比赛、护士节等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挖掘学生开拓创新的潜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周”、“心灵话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受挫能力.

第9篇: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范文

[关键词]“全盘西化”论;传统文化;近代中国

“全盘西化”论,又称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文化激进主义,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全盘肯定西方价值取向为特征的文化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陈序经,二人主张“全盘西化”论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当时“闭关自守”和封建文化复古倾向,并为抵制封建文化复古倒退思潮提供理论依据,这对加深国人对中西文化的认识、推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全盘西化”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传承性,并且“全盘西化”论在社会实践中无任何可操作性,这样“全盘西化”论就演变成为了一种激进的文化观。

一、“全盘西化”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全盘西化”论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密不可分。1858年6月签定的《中英》是“中国官方对西洋人态度开始前倨后恭的转折点”。(1)此时的中国人仍然坚信中国在器物层面上的落后是导致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随后,甲午之战的惨败以及1895年4月中日《》的签定才真正刺痛了所有的中国人,当东洋人真正崛起的时候,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文章的自信、对中体西用之“体”的自信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了。正如梁启超在《戊戌记》中所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也。”(2)惊醒后的紧张和焦虑导致了西化的改革倾向,国人从原来相信中国的道统、文化不可变,仅在器物层面的求新求变转为开始相信精神文化层面也必须改变,并将西学视为“国家、民族求富求强的万灵丹”。(3)

在亡国灭种的危机意识的刺激下,1898年一个叫樊锥的人在《湘报》发表《开诚篇》,提出了最早的“全盘西化”论:“洗旧习,从公道,则一切繁礼细故、猥尊鄙贵、文武名场、恶例劣范、诠选档册、谬条乱章、大政鸿法、普宪均律、四政学校、风情土俗,一革从前,搜索无剩,唯泰西是效,用孔子纪年”。(4)同年另一个叫易鼐的人也在这份报纸上发表《中国宜以弱为强说》,希望中国“毅然自立于五洲之间,使敦之会以平等待我,则必改正朔,易服色,一切制度,悉从泰西,入万国公会,遵万国公法”。(5)中国士人自古以来便怀揣大中华的天下中心主义思想,并且长期始终处于东亚的文化中心地,于是构成了一种偏激的自尊心态。在大国地位不断受到外来挑战的情况下,中国人常常急于证明自己的大国地位,当残酷的现实将中国知识分子阶层长期置于心理失衡的状态中,他们必然会萌生体用皆无的思想,进而采取全盘摒弃传统文化的极端做法。“全盘西化”论在五四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西文化大论战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五四以民主和科学为武器,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从思想观念和文化的深层价值意义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最深刻和最全面的反省,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二、“全盘西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表现

1926年,发表《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初步提出他的“全盘西化”论主张。1929年,在为《中国基督教年鉴》撰写的英文短文《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中提出了wholesale westernization(全盘西化)和whole hearted modernization(充分世界化)两个概念。1934年,又在《独立评论》上相继发表《信心与反省》、《再论信心与反省》、《三论信心与反省》三篇文章,文章深刻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纲常礼教,同时感性的表述了其“全盘西化”的主要观点。“从此以后,我们所有的,欧洲也都有;我们所没有的,人家所独有的,人家都比我们强。试举一个例子:欧洲有三个一千年的大学,有许多个五百年以上的大学,至今继续存在,继续发展:我们有没有?至于我们所独有的宝贝,骈文,律诗,八股,小脚,太监,姨太太,五世同居的大家庭,贞节牌坊,地狱活现的监狱,廷杖,板子夹棍的法庭,……虽然‘丰富’,虽然‘在这世界无不足以单独成一系统’,究竟都是使我们抬不起头来的文物制度”。(6)但是,“全盘西化”的口号是在当时的守旧文人卷起一片封建文化复古逆流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他们“极力宣扬中国固有文明,鼓吹东方文化救中国,救世界”。(7)因此“全盘西化”口号提出的动机主要是为强调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手法,是一种斗争的策略。正如所言:“抗拒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没有人主张了。但所谓‘选择折衷’的议论,看去非常有理,其实骨子里只是一种变相的保守论。所以我主张全盘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上世界化的路。”(8)“现在的人说‘折衷’,说‘中国本位’,都是空谈。此时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努力全盘接受这个新世界的新文明。全盘接受了,旧文化的‘惰性’自然会使他成为一个折衷调和的中国本位新文化。……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这是最可玩味的真理。我们不妨拼命走极端,文化的惰性自然会把我们拖向折衷调和上去的。”(9)因此,之所以主张全盘西化,是因为他要使国人从落后的社会现实中去追赶时代的潮流,要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省中重新振作起来。坚信,通过“全盘西化”的洗涤,中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发扬光大。“我的愚见是这样的:中国的旧文化的惰性实在大的可怕,我们正可以不必替‘中国本位’担忧。……如果我们的老文化里真有无价之宝,禁得起外来势力的洗涤冲击的,那一部分不可磨灭的文化将来自然会因这一番科学文化的淘洗而格外发挥光大的。”(10)

陈序经是“全盘西化”论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1932年,他撰写了《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他(指陈序经)认为,欧洲近代文化的确比我们进步得多,而且不论我们喜欢不喜欢,他是现世的趋势,我们如果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除了去适应这种新趋势外,只有束手待毙。”(11)陈序经比更为激进,他在回应吴景超的“全盘西化”论相关文章时指出:“总而言之,从东西文化接触的趋势来看,接触以后,东方固不能存其固有,西方也不能存其固有;因为前者正在其趋于消灭的途程,而后者正趋于为共有的道路。……从文化的各方面的比较来看,我们所觉为最好的东西,远不如人家的好,可是我们所觉为坏的东西,还坏过人家所觉为坏的千万倍。”(12)“中国文化根本上既不若西洋文化之优美,而又不合于现代的环境与趋势,故不得不彻底与全盘西化。”(13)

三、对“全盘西化”论的评价

“全盘西化”论是近代中国士人对西方文化的一种选择模式,它对封建伦理道德和礼教纲常所进行的深刻批判,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加深国人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反对封建复古主义、推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历史进程,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全盘西化”论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只能在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却无法在社会现实中得以实施。正如在论述“全盘西化”的《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一文中所说:“我们不能不承认,数量上的严格‘全盘西化’是不容易的。文化只是人们生活的方式,处处都不能不受到人们的经济状况和历史习惯的限制,这就是我以前说过的文化惰性。……况且西洋文化确有不少历史因袭的成分,我们不但理智上不愿采取,事实上也决不会全盘吸收。”(14)

“全盘西化”论主张用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势必造成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完全肯定西方文化,另一个极端是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两者非此即彼,势不两立。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来对待异质的文化,必将导致尖锐的矛盾和对抗,其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全盘西化”论“否定了文化的民族性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15)文化的民族性是一种文化区别与另一种文化的最根本特征,它是在文化的创造者所处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空间和氛围中所形成的。各民族的文化或处于不同时期的文化都具备文化之所以为文化的共同本质,同时也具备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每一种文化自身的民族性。而且,不同文化的共性与文化自身的民族性这一文化的根本特性之间并无冲突。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基础。文化的优劣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优秀文化,也没有绝对的落后文化,每种文化各有所长。“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一切文化价值的判断和历史认识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16)对一种文化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应该以这种文化所处的时代作为首要的判断依据。

注释: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673.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38.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684.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686-687.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687.

(6).信心与反省[A]. 钟离蒙,杨凤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第六册)中国文化问题论战[C].沈阳: 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79.

(7)许全兴,陈战难,宋一秀.中国现代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56.

(8)王继平.论近代中国的文化虚无主义-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剖析之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1.

(9)陈序经.再谈“全盘西化”[A]. 钟离蒙,杨凤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第六册)中国文化问题论战[C].沈阳: 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145.

(10).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A]. 钟离蒙,杨凤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第六册)中国文化问题论战[C].沈阳: 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90.

(11)王继平.论近代中国的文化虚无主义-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剖析之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1.

(12)陈序经.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A]. 钟离蒙,杨凤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第六册)中国文化问题论战[C].沈阳: 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139.

(13)陈序经.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A]. 钟离蒙,杨凤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第六册)中国文化问题论战[C].沈阳: 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141.

(14)刘鹏,王艳秀.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再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3):44.

(15)王继平.论近代中国的文化虚无主义-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剖析之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