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范文

心理学沟通的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沟通的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沟通的要素

第1篇: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 青春期家庭教育 亲子冲突 班主任 态度改变

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子女互动共振的教育工程,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家庭内部关系结构的稳定,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顺利推进。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成功家庭教育机制的建立取决于亲子之间的和谐互动,而在这和谐互动之中,班主任的有效指导与协调则是必不可少的剂,尤其是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家庭教育阶段,实现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适度参与和积极影响成为了家庭教育和谐施行的关键环节。

一、班主任对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性

青春期的家庭教育,是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全局的稳定。在这个子女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阶段,由认知、情感、行为与态度等不相容而导致的亲子冲突①常让家庭教育陷入无序的非实体化状态,据最新研究分析,青春期不仅是亲子冲突的高发期,而且随着所处阶段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冲突程度,如王云峰等在其《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②中就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详实的阐述。

家庭教育的无序非实体化状态一方面会导致家庭结构的“异化”,降低家庭对个体的支撑程度,另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子女个体的人格完善、行为倾向、学习兴趣等,阻碍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无论是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还是对家庭、学校、社会都会造成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青少年自杀犯罪的案例中,有很大部分就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或者缺失导致的。因此,作为学生个体在学校成长发展的主要责任者――班主任而言,科学施行青春期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实现家庭教育的积极转化,努力促进亲子冲突管理的和谐,是至关重要的,更是必要的,这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统一的必要举措。

二、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构成要素

作为班主任来说,客观分析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构成要素是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就目前学术研究而言,主要还是遵循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模式的趋势,即从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及其与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分析③,我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将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构成要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的“家长专制意志”和子女的独立价值选择。在青春期中,子女个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有不稳定性,但越来越突出自主性、独立性,而作为习惯为子女做主的家长,却仍然希望一如既往地以家长意志设计子女的发展路线。但由于受时代环境、教育水平和人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意志与子女的观念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脱节,亲子之间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存在着分歧,甚至是南辕北辙,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亲子间没有必要的有效沟通和相互尊重,就势必会引起父母家长意志和子女独立倾向的日益分离,而这种分离最后会形成亲子冲突,引起一系列其他亲子问题。

2.父母的严厉管教和子女的争锋相对。在许多家长的思想观念中,严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的思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为了督促子女金榜提名,往往会从幼开始,就采取严格的教育方式,强加给子女许多他们所认为的必要训练与经历,长期的被动选择不但会使子女形成强烈的压迫感,更会从本能上产生各种形式的抵制。而当这种压迫与抵制随着父母期望与子女表现差距的增加愈演愈烈时,特别是在子女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度落差很大的青春期,必然会致使亲子间关系的恶化、沟通的失效和亲情的淡化。

3.家庭结构的不完善和子女亲情的缺失。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而相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家庭结构不完善,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将会影响子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在家庭结构不完善的条件下,很多个体往往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性格相对孤僻,处事相对偏激,而到青春期时,面对急剧的生理与心理变化,面对社会化的过程,这种孤僻、偏激会更加强烈,所承受的社会化压力会更大,因此,对家长意志的抵触与反抗会更加剧烈,亲子冲突的程度也会超出一般家庭。学术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尤其是对离异、单亲家庭结构对子女个体的影响方面④。

三、班主任对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态度改变策略

青春期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的态度是决定其中所有环节的重要因素,从心理学来说,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⑤,对个体行为表现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从冲突根源出发,科学利用态度改变理论,不失为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中另一蹊径。

1.宣传说服是前提。宣传就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即改变、巩固或加强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态度”⑥。而在宣传说服的要素中,情绪因素和理智因素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两个重要部分。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血浓于水的亲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积极进行宣传说服。对学生家长来说,班主任需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他们积极地沟通,充分利用他们周围的成功教育典范和他们的爱子之情,通过家校信息通、父母网络学堂、家庭教育展览、专家讲座等形式,使其认识到亲子冲突的根源,学会尊重子女,学会无条件接受子女,让子女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不是一种强制的压迫和因受压迫而感到的恐惧。对学生来说,班主任也需要通过一系列宣传途径,如阅读书刊、班级陈设、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使学生逐渐认识到父母无私的爱,感受到父母的含辛茹苦和殷切期望,从而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和无条件接受父母。

2.实践参与是途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引导他积极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或是在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或是在活动中让他发挥自己的主动性”⑦。这些都是个人态度转变的重要途径。因此,除了理论上的说服宣传外,班主任还需要举办各种形式的亲子实践活动,诸如素质拓展、团体辅导、换位表演、联欢活动等,培养他们的亲子协作关系,深化他们的认知、互信、互爱,增进他们之间的亲子感情,实现亲情的有效传递。

3.循序渐进是标尺。在态度改变理论中,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除了注重宣传说服、实践参与等方式之外,还需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原先的态度立场与其后所要达到的态度改变之间的差距,在充分权衡这个差距的前提下,需要注重态度改变的循序渐进。在青春期的众多亲子冲突之中,我们不难看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问题的产生是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积累过程的,并非一蹴而就,面对亲子稳定和坚固的态度防线,班主任应从长计议,制定阶段性的持续指导计划,一步步深入亲子的内心,逐渐改变两者之间的对抗状态,而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使亲子关系更加恶化。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首先通过感恩教育和促进父母家教方式的改变,缓和子女对父母的敌对情绪,其后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引导双方的心灵沟通,使双方都能感到对方的爱意,最后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对之前的指导进行巩固和反馈,及时引导双方消除在再沟通和再教育过程中的误区,进一步强化正在形成中的新态度。

4.群体规范是辅助。在著名心理学家海德的“平衡理论”中,特别注重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而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则进一步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因此,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班级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通过群体指导的方式,逐渐引导子女的心理倾向,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互助的形式,促进子女对父母态度的转变。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通过召开家长交流会、心理咨询会等形式,实现父母之间的群体讨论和经验分享,从而改变其原先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从内心中真正建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5.有效沟通是关键。“沟通又叫通讯和联络,指的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它意味着沟通双方分享经验、思想、感知和情感”⑧,因此,有效沟通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一环,而在所有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根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双方的无效沟通,父母对子女的猜忌,对子女行为解读的歪曲,逐渐形成了子女对父母的误解和恐惧,加剧了子女对父母的不信任态度,进而导致双方的信任危机,并引发了诸多亲子问题,因此,首先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是和谐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所谓的有效就是通过沟通我们要达到互知、互信,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积极搭建亲子间的沟通平台,让父母理解子女的内心,让子女体会父母的望子成龙,只有这样,亲子之间才能找到和谐的共同点,也才能在这个共同点的基础上,实现家庭教育的和谐与共赢。

家庭之爱,需要亲子共同编制,和谐之爱,需要亲子共同支撑,班主任必须立足于这一点,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最终落脚点,努力搭建家庭教育的有效平台,恰当运用宣传说服、实践参与、循序渐进、群体规范、有效沟通等态度改变策略,实现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干预,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实现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赢。

注释:

①张林,邢方.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家校合作模式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

②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6,(7).

③俞国良,周雪梅.青春期亲子冲突及其相关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④关于具体研究的成果和动态,可参见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6,(7).

⑤⑥⑦吴晓义,杜金锋.管理心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47-148,171,171.

⑧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224.

参考文献:

[1]吴晓义,杜金锋.管理心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2]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林,邢方.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家校合作模式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

[4]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6:7.

第2篇: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范文

一、高校体育拓展训练依据的心理学原理

(一)体育拓展训练形式和韦纳归因理论相符

高校的体育拓展训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动静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韦纳归因理论中已经明确的提出,人们一般会把成功或者失败归结为某一种原因,这个要素对人的体验、情感以及工作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韦纳的理论中,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有能力、运气、努力程度和任务的难易程度。通常来讲,善于追求成功的人都会把成功认为是自己能力比较强的原因,若是遭遇失败就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在思维中已经形成固定模式,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同样的,也存在相反情况,避免失败以及害怕失败的人会把成功看做是运气的原因、任务的难易原因等等,失败的要素被认定为是自己能力不足,这样的人就是把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外部因素,由此也认为成功的把握性不足,这样的人会有一种退避的心理态度。

高校的体育训练在个人项目上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内部控制点,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学习时会认为很多科目并不在自己的能力掌控范围内,需要经过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这样学生在参加拓展训练的过程中都是使用新的思想来思考问题。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明白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这种暗示的强化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学习形式和迁移理论相符合

高校体育拓展训练的过程中,也依据了心理学理论中的迁移理论。它主要是指以前的学习对后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迁移理论当中,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共同要素说,这个理论充分的展现出不管学习者本人是否能够察觉到要素存在共同性,其都是真切存在的。后来,贾德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深化,主要思想是一个人如果能够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概括,那么迁移就完成了。高校的体育拓展训练也是教??在对多种精选性游戏的挑选下进行组建,每一个训练项目都存在自己的哲理性。例如,在《独木桥》的训练中,就是以挑战自我和战胜自我为前提,每一个人在过了独木桥以后都会产生深深的思考,并且看着别人过独木桥时的表现也能够联想到自己是不是会犹豫,是不是会选择勇敢的过去等等,这些都能够对学生未来的道路选择以及立场等等产生直接性的影响,高校体育拓展训练会在训练以后进行经验的分享,这样学生才能了解到这个游戏或者训练项目的趣味性,在自身生活以及学习之间找到契合点,通过和身边人的进行沟通交流,拓展学习迁移的范围。

(三)学习和认知理论相符合

学习认知理论中认为,学习不会受到外界环境所支配,并且被动的形成S R联结,需要主动的在头脑内部完成结构方面的造型,以此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在练习量增加以及强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反应习惯,而是一种顿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期待。有机体在当前的学习情况下依赖于记忆的抽取,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形成一种情景,这样学习主体就会受到预期目标的指引和支配,并不是从习惯出发。高校体育拓展训练的学习主要以认知理论为基本,训练的流程也是按照认知理论中的体验、回顾、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等等,是体验式教学的样例,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以及填鸭式学习方式,也更加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主体性位置,让学生有更多亲自的体验[1]。

二、对高校体育拓展训练的建议

高校的体育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在思想上以及认识上充分的对自我进行定位,进而在内部控制点上也有相应的理念形成。高校体育拓展训练很多项目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看待事物的理念,懂得换位思考,这个理念对学生走入社会以后人际关系的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高校的体育拓展训练符合现代人的学习心理,也是一种体验方式的学习模式,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在心理学上被认定为归因理论、迁移理论以及学习认知理论。这些理论是完善体育拓展训练的积极方式[2]。

第3篇: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范文

PBL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心理情景剧是基于心理剧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种发展性心理辅导方式,通过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困扰以及对未知困难的担忧等,通过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内心独白等方式编写成剧本进行表演,以此表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1]。与心理剧有区别的是,心理情景剧更加注重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与普及,演员不是心理剧中求治疗的来访者,而是需要在心理情景剧中获得经历与经验的需求者,在心理教师和全体参与表演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借助舞台,学会如何应对和处理相应情景。在助产心理学教学中,笔者将临床典型案例与心理情景剧相融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以问题为学习起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PBL教学模式。

2心理情景剧的优势

2.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质量学生对心理情景剧持肯定态度。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情景剧剧本的编写、讨论等环节,能提高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2]。学生在剧组组建、演员招募、剧情排练、现场演出及角色本身内心分享阶段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2.2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助产心理学的心理情景剧剧本内容可能涉及临床助产工作中的多重护患冲突、不同产妇的心理状态等,这种形式的学习与体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实现对已学知识的意义构建,还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小组优势进行剧情展示。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锻炼统筹能力、表演能力、表达能力、感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另外,角色互换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产妇的感受,从而培养同理心、共情能力和实践能力。2.3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助产心理学心理情景剧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妇产科学理论知识、护理学理论知识、较强教学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水平[3],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及临床能力,注重与学生深入探讨情景剧涉及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教学相长。

3心理情景剧在助产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3.1心理情景剧开展的前提助产心理学作为医学心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课程,是把心理学系统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助产工作中,研究与解决产妇心理问题。但在校大学生并没有心理学基础知识,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讲授与临床有关的助产心理学方面知识,缺乏系统性,因此,心理学基础知识介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讲解心理学知识时,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教学内容与助产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并适当引入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依靠有限的心理辅导及讲座,还应将其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中,尤其是人文类课程。3.2心理情景剧的前期准备首先通过课堂上知识讲授让学生了解心理情景剧的原理、要素和过程。比如,在“心理应激”“心理护理”等章节教学中进行一到两次的心理情景剧演出,让学生体验如何宣泄和调适情绪,以及如何与患者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前期的教学中,心理情景剧内容不需要过于复杂,建议由简单到复杂,可先选择正常的妊娠、分娩、产褥相关情景,通过情景假设、角色扮演、角色互换等手段,让学生有所感悟。3.3心理情景剧的暖身阶段心理情景剧与心理剧最大的不同是,心理情景剧需要前期准备与剧本,教师通过公布设定场景的病例,让学生编写剧本,在学生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就主角的故事,引导学生获得成长。其他学生以观众身份,参与团体的暖身活动。3.4心理情景剧的演出阶段作为心理情景剧的主要阶段,前期的准备都是为了这个阶段的角色表演,演出过程中,教师可借助角色扮演、角色转换等,让学生学会应对相应情景,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误区,形成新的态度或观点,以更好地应对困难并走出困境。助产心理学的心理情景剧的意义是帮助助产专业学生走出未来职业中遇到的困境,获得心理成长,故不建议涉及过多的个人问题。3.5心理情景剧的分享阶段这一阶段是结束阶段,除了要将所有学生从情景剧场景中带回现实,还要促使学生反思。整个心理情景剧演出过程中,学生通过演出或观看方式,将这个剧本与自己现实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并通过体悟他人的感受,获得一些新感受和领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分享阶段不能做任何评价与建议,只能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4篇: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心理学 个体差异

1.引言

数年来,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班级管理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多学科的参与使班级管理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与思路,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中学班级管理的研究要考虑到参与班级活动的人员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要考虑具体的事,其内容十分复杂。本文的班级管理者主要指班级教师,力图研究和分析班级管理活动中的心理学原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怎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如何使教育教学真正有效,进而解决青少年成长中的问题,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2.心理学理论基础

2.1人性假设

人性假设是对人的本性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如何看待人的本质和价值是确立管理思想、制定管理原则与制度、建立组织结构等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再到“自动人假设”与“复杂人假设”,人性假设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其中“复杂人假设”强调了“因人施管”的管理理念,认为对于人,要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和类型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管理必须具有灵活性,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内部成员在动机、需要、能力、个性方面的差异,因人、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与奖酬方式。这种尊重个性差异、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进行班级管理是具有启示作用的。

2.2有效班级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和管理者特质

班级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上的,这种独特的关系具有人为性,会使其始终保持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因此其成为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载体。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相互信任与理解、必要的情感交流和理智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使学生做出积极反应,使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自尊心与自信心,而对教师的认同和模仿对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更具意义。

有效班级管理者的特质是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这些特质对师生关系和管理效率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其核心要素有以下几点:

2.2.1共感理解。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观点和感受,并通过言语或肢体语言把这种共感表达出来,让学生得到教师的反馈,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

2.2.2积极关注。这一概念源自罗杰斯,可以用“无条件接纳”描述这个概念,指的是咨询者不关注来访者的行为好坏,而是无条件地从整体上接纳对方,给予其关怀。学校中多数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不足,容易被困其中而产生“自我损毁”倾向,对教师的态度极为敏感,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尽量以肯定的态度对待学生,接纳他们并给予适当的关怀,同时应当有选择地注意其积极的方面,使其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或者毫无希望,使学生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自己,增强战胜困难、完善自我的勇气和信心。

2.2.3尊重和温暖。这是实现有效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

2.2.4真诚。这也是罗杰斯强调的建立有效人际关系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表现出自身真实的一面,不需要特意取悦学生或因自我防御而掩饰、修改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态度,不要回避自己的缺点或失误。真诚的人会得到周围人的信任和喜爱,教师更是如此。真诚的教师会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促使他们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别人,更加坦率地对人对己。

3.班级管理的误区

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第一,长久以来,学校方面评定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很单一,忽略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评定。第二,教师的领导意识太强,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动机,没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过于看重自身的需要与动机,并以此管理和制定班级的发展模式和努力目标。第三,在安排和分配任务的时候,经常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有把握好其各自的性格特点,未能把合适的任务分配到合适的人那里。第四,没有很好地了解掌握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不能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和性格采用不同的沟通或教育方式,因此不能进行有效和良好的沟通和教育。

4.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在树立权威中方面,首先需要老师会适当地表现自己,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道德素养、工作能力和专业实力,要尽职尽责,并尽快熟悉自己的学生。老师熟悉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亲和力,缩短了和学生情感链接的时间,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威信。

沟通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而谈话是沟通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通过谈话可以起到交流思想感情、消除隔阂、减少内耗、增进相互理解、加强团结、有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等作用。为了增强谈话的有效性,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在适宜的地点和时间进行交流,要注意倾听,换位思考并注意非语言行为的使用。非言语行为包括目光注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音特质、空间距离、衣着步态等。由于非言语行为不仅能对言语内容作修正补充,而且很多时候还比言语交流更生动、更直接、更准确地表达所谈内容。因此,谈话中必须注意非言语行为的使用。

5.结语

青少年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体现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中学教师利用心理学知识管理学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从人的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恰当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规律,寻找合理解决问题的方式。认识并尊重个性的差异才能促使学生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范文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的环境关系等方面。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希望、自信、快乐、满意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积极心理学已经在社会各领域里被提及或运用,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挖掘员工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提高企业或组织的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年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调查人中有25.04%的被调查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在普通员工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高达33.30%,而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员工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自然而然对企业形象、管理成本和企业效益产生负面的影响。当然,对员工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采取弥补措施是必要的,但并不是维护员工心理健康、发挥员工积极性、降低管理成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管理效益的最有效的途径。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认为,管理者应该去挖掘员工自身存在的勇气、乐观、希望、诚信、毅力、快乐等积极心理品质,以抵御心理疾病的困扰,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企业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员工积极心理资本,培育员工的积极心理品质极为重要。

一、培养员工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使员工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员工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那么,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拓展中员工的思维,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1.以人为本,实行情感管理。“以人为本”,实行情感管理就是要注重人性,实行人性化管理,其核心就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管理者必须尊重、理解、关心员工,充分信任员工,相信员工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发展员工的个性,真正体现员工工作的“主人”地位。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当员工得到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工作、发展、创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企业的绩效目标。

2.树立员工的自信心。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比金钱、势力更为有用的心理条件,是人类发展的可靠资本,能够使员工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走向事业的成功。树立员工的自信心,就是要求员工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自我,能够正确地坦然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地迎接社会生活的挑战,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总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的情绪、情感体验不但能帮助员工消解工作中的压力,增进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培养员工积极的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特别注重的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寻求持久的快乐和成功。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激发出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人就会快乐。积极心理学认为,员工的积极人格品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衡量员工内在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员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具有特殊意义。

2.乐观。积极的乐观人格品质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对员工身心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大量实践表明,员工乐观的心理品质对工作场所的绩效有积极促进作用。

3.自我决定感。自我决定理论(SDT)认为,当三种的心理需要:自主性、关系和能力得到满足时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发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必须关注员工的自我决定感,以提升员工的满足感、满意感,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三、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氛围,培养员工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内动力。员工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员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局面。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管理者要加强对员工日常生活工作的关心,加强企业的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基本理念,体现大家庭的温暖,满足员工职业归属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际沟通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式。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提高企业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2.培养员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的员工常常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抱有浓厚的热忱,并在其中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能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帮助员工优化心理素质,帮助员工营造健康快乐的工作氛围,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

第6篇: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58-03

1 引言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应用心理学、人文地理学、人类社会学、风俗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该学科主要从行为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来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心理学主要包括格式塔心理学、马斯洛需求理论等心理学相关理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论证了环境对人的心理变化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景观作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以此为切入点,以武汉大学工学部主教及其周边环境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基本资料,重点分析景观要素与人的心理感受之间的关系。

2 调查问卷分析

2.1 调查问卷概述

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围绕武汉大学工学部主教与其周边环境设置,涉及对被调查者基本信息以及被调查者对主教建筑、景观的感受,需求及建议等内容的收集。调查问卷共设计24道问题,采取网上发放的形式,共收回有效问卷196份。

2.2 调查问卷分析

2.2.1 被调查者背景分析

对调查问卷进行基本信息汇总后,可了解到:被调查者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学生是主教的主要使用者,占被调查者人数的绝大多数(96.43%);而在学生群体中,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居多,博士研究生仅占1.59%,这与武汉大学内学生结构相关。被调查者使用主教及其前后广场的频率呈现多元化趋势,一周去3次以上者居多(41.33%);一周去1~2次者约占两成(20.92%);偶尔去主教的人约占三成(33.67%)。而在使用时间上,约八成(80.61%)的被调查者表示主要取决于工作与上课时间,一成(10.2%)被调查者会在选择下午,而选择上午、中午与晚上的人分别占极少数。而由表1可知,学习是被调查者认为的主教最主要的使用功能。

2.2.2 被调查者心理感受与满意度分析

由以上调查问卷的部分结果分析可以了解到,学生是主教及其周边的主要使用者,并且使用频率较为频繁。因此,选取学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问卷中有关景观与心理感受的部分进行分析。

根据图1对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可知,约一半学生(47.62%)认为满意度一般,选择非常满意(9.52%)与满意(29.1%)两个积极选项的人共占四成左右,选择不满意(10.58%)与非常不满意(3%)的占少数。调查结果呈现居中趋势,两极化不明显。由此可以推断主教及其周边环境中不存在令人极其喜爱或厌恶的景观,但其整体景观质量一般,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需要进行改善。而对公共设施的调查结果(图2),可看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各项公共设施得满意度一般。因此,应该重视公共设施的提升。

由表2,调查结果中关于心理感受的汇总可知,认为感到舒适、安全、愉??、宁静等积极心理感受的人居多,而认为感到烦躁、压抑、焦虑、空旷等消极感受的人较少。而由表3可知,大部分受到积极影响的被调查者认为景观好与视野开阔是主要影响因素,这也契合了表2中宁静是积极因素中投票最高选项,开阔的视野一般意味着较少外界干扰,可提供安静的空间;而景观好则可营造放松、优美的审美环境,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由表4可知,公共设施不完善是导致消极心理感受的最主要原因,风大与景观拙劣的影响略低于公共设施。在此表中,应特殊注意的因素为个人心情影响,因为心理感受为个人主观意识,而心情的好坏有时会影响环境带给人的感受。

由表5可知,景观与公共设施是被调查者认为主教及其周边最需要改善的地方,也是影响心理感受的最主要两个因素。

3 景观要素需求度与心理感受

3.1 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又称作“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提出,人的需要可以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这5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需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之后,高级的需要才能够进一步满足。

3.2 景观要素需求度与心理感受分析

3.2.1 学生的心理需求分析

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 规律性:学生的日常活动主要是学习、研究、运动等,活动时间与路线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在主教的主要活动时间由课程与工作需要决定,也就意味着主教在工作日使用率远高于双休日。

(2) 多样性:学生生活包括丰富的课余活动,如学术活动、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等,因此对环境要求也更为多样。

(3) 交往性:学校是一个开放的大空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因此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间是环境应具备的功能。

(4) 集体性与独立性:学校活动主要以集体行为为主;但同时作为生活场所,也需要提供独立思考及自我放松的空间。

根据以上学生行为特点与马斯洛需求理论,可将学生的需求总结如下。

(1)舒适感的需求:在学校已经满足学生基本的吃、住、行的基础上,环境所能提供的舒适度体验是学生所需的进一步要求。而舒适度的定义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但最基本的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生活与学习体验,以及多样性的生活空间等。

(2)归属感的需求:归属感是由人寻求安全保障的本能所决定的。归属感产生的前提是对内的认同,认同并不仅仅是外在形式上取得认可,更多的是文化、社会以及心理上的趋同,使得学生对学校,对自己生活的空间环境产生归属感。

(3)公共性与私密性的需求:人际交往主要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学校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大环境,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以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另外,从需求理论来看,安全感是人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之外最基本的需求,其外在表现是人对空间私密性的需求。要求空间具有完整性与相对闭合性,让人能在空间中感到放松。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公共与隐私的关系。

3.2.2 景观要素的需求度分析

根据以上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分析,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可将景观要素根据需求度分为以下几类。

(1)基本需求:基本需求是指能够满足学生基本的生活、学习、活动要求,这类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座椅、路灯、路标、垃圾桶、无障碍设施等基本公共设施,简单的植物种植,可满足行走的铺装等。这类需求的存在往往是用以满足学生身体与行为上的必要需求。

(2)满足舒适感的需求:满足舒适感的需求是指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舒适,惬意的空间环境,使其得到心理层面的愉悦。这一类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WIFI、遮阳处、自行车棚等非必要,但可满足学生更高层次需求的公共设施,宜人的植物种植,具备观赏性的水景观,高质量的铺装等可以满足学生追求审美、追求舒适的心理需求。

(3)满足多样性的需求:满足多样性需求是在前两个层面的基础上,充分注意到了个体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满足学生归属感,营造出差异化的景观,对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安全性等多种高层次要求。这一层次的景观要素除了可以提供舒适感受之外,更注重对不同需求的满足,可包括:多层次的植物种植,花廊、树座等多样性景观小品,开放的草坪、活动广场等可满足不同需求的功能分区等。

3.2.3 景观要素需求度与心理感受

学生的心理感受是主观的情感表达,受个人的心理与生理状态影响,但在普通情况下,环境是可以对人的心理感受造成影响的。景观作为构成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对人心理感受的影响不可忽视。

当景观要素只能满足人最基本的需求时,也就是景观要素只是简单设置,具备最基础的使用价值,而观赏价值很小时,这样的景观不能为使用者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但这类最基本的景观要素,如公共设施等,是使用者最需求的部分,如对主教周边环境改善建议(表5)中,公共设施是学生认为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满足基本需求的景观要素是环境所必要的,虽不能对心理感受产生积极影响,但缺乏会产生消极结果。

景观要素达到可满足舒适性需求时,这时的景观在具备使用价值时,也具备的观赏性价值,此时,良好的景观,如草坪、水景等可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影响,可?a生如表2中所列舒适、愉快的心理感受。

而满足多样性要求是需要在满足以上两者需求的基础上创造的,即需要满足基本需求与舒适性的要求后,提升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创造差异性,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可以说这样的景观要素是具有个性化、针对不同个体的。这一层次的景观要素的设置可以对使用者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同的要素会由于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差异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某些景观也可能会因为个体需求差异而出现消极的评价。

第7篇: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范文

而音乐教育心理学,既是音乐心理学之下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音乐学和教育心理学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因此,在目前学术界倡导学术交叉研究、注重多角度考察的学术风气之下,怎样借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理论来指导音乐技能的学习,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逐渐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得到普遍关注。但正如有的学者所提出的疑问:“哪些音乐现象应选用与之相应的心理学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得到的结论具有怎样的心理解释力?”②从中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还应进一步思考:如果通过学科交叉理论的视角来切入,我们应当如何具体而有效地审视音乐教学活动?经这些视角审视与考察而来的实际结论与经验,是否具有音乐教育范畴内的普适意义呢?

本文即试图在研习相关学术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和演奏经验,对音乐技能课教学,尤其是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

我们知道,音乐方面的能力属于人的特殊才能,它包括了乐器演奏或声乐表演中眼、耳、口、手、脑等诸多方面的精细肌肉动作和神经系统的协调。尤其是器乐中如钢琴和小提琴,向来以其演奏难度、表现力的复杂程度等被称为“乐器之王”、“乐器之后”。仅仅是克服为成熟演奏所需的熟练技术,就往往需要花费从四五岁到十七八岁间长达十多年的学习时间。在这个漫长的学习阶段中,学生对于旋律、节奏、指法、力度、音色、分句等要求从陌生到熟练掌握,不只伴随着肌肉技能的高度发达,更重要的是其中长期贯穿着心理活动的不断复杂化和系统化。

在教育心理学中,所谓学习迁移,“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经获得的动作技能、已经形成的态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③因此,我们在对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就特别需要注意到既有知识对新学内容的影响。例如,在教初学者演奏车尔尼钢琴练习曲作品599号中的曲目时,因为许多乐曲右手的旋律框架是琶音和五指音阶音型,左手的伴奏音型则是阿尔贝蒂低音,由此,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很大程度就取决于他之前对于琶音、音阶及分解和弦的熟悉程度。所以说,在初步的钢琴演奏学习中,我们通常会非常重视密集的各调音阶、琶音的练习。往往那些在上述两种技术类型方面经过较多练习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左右手配合的技术类型组合时,就更加容易形成自动化的动作路线和条件反射。这种较复杂的配合动作经过从分手练习到合手练习、从有意识到下意识的动作过程时,起先的技术经验就会对新的技术组合学习形成心理学上所谓的“顺向迁移”。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通常提倡钢琴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音阶、琶音、和弦等“基本功”的训练上,这几乎成了程度较低的学生的主导学习方式。

此外,在器乐学习中,有时候也会发生“逆向迁移”――即新的学习内容对旧的内容所能产生的影响。例如,一般钢琴学生,往往在学到第二三年的时候,都会开始接触巴赫的作品,如《初级钢琴曲集》和《二、三部创意曲集》等比较简单的多声部乐曲。由于多声部乐曲要求将隐含、交织在每个声部中的主题很有性格地呈现出来,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做出音色、音量、速度、表情等方面的合理变化,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一般学生在掌握这些基本要求的同时,左右手、左右脑的平衡协调能力和多维的音响空间感受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了提高。这样的结果是,当这些经过简单的多声部音乐训练的学生再去弹奏起初即已开始学习的音阶、琶音等常规技术练习时,就能够很轻易地在演奏中做出左右手声部音色甚至情绪方面的变化来,从而,在音乐性较强的乐曲演奏中,技术性和音乐性的协调表现就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表演习惯。可以说,这就是心理学学习迁移理论中“逆向迁移”所发挥的作用。这种情况,并非仅仅发生于处于入门阶段的少儿初学者身上,在其他年龄层次与学习阶段的学生身上,也存在上述迁移现象。

那么,怎样才能更为系统有效地利用这些理论为乐器演奏服务呢?尤其是对于那些非钢琴表演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学生来说,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迁移理论对音乐学习的有益影响,使得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起点较低、基础薄弱和练习时间短、技能要求相对较高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

具体而言,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强化练习内容之间的关联度

如前所述,与音乐学院演奏专业的学生相比,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由于基础训练开始普遍较晚,加之练习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基本技术的掌握相对来说也不太全面。诸如难度较高的快速八度进行、远距离大跳、快速轮音等技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都是一种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而这种技术障碍,又随之会影响到高年级学生对高难度乐曲的掌握。如黎英海先生改编的古曲《夕阳箫鼓》中,在中段的快速变奏中,就有快速轮音和双手分解八度相结合的主题陈述手法。通常情况下,由于技术的原因,有些学生在演奏该段时会将速度放慢下来,从而大大影响了音乐的情绪刻画和情绪张力。究其原因,轮音技术障碍是最大的负面因素。又如,李斯特的“帕格尼尼练习曲”第三首《钟》,其中几乎包含了常见的几种高难度技术:远距离大跳、快速轮音、快速八度进行及其震奏等,一般学生想要连贯地演奏下来都存在相当的困难,更不用说以乐曲所要求的相应速度、音色、性格、情绪来进行表演了。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地让程度或年级较高的学生较为顺利地掌握这些乐曲呢?根据对心理学传统迁移理论的理解,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是要在学生已有的相同或相近技术基础上,增加一些中等难度的有关技术练习,从而,为学生在已有技术和待学习技术之间,建造一座官能和动作记忆的“桥梁”,笔者尝试性地称之为“记忆锚(memory anchor)”。这个记忆锚的特点就在于,它必须能勾起学生对既有材料的回忆,但又有一定的新鲜刺激度。在内容构成的难度上,它必须要比学生已有经验要高,而低于待掌握的技术难度。

以上述技术训练中的八度技术为例,根据学生的身体机能、技术倾向等条件,笔者通常会采用难度较为适中的车尔尼练习曲作品299号或740号中的几首八度练习曲(或者片断)作为顺利完成上述较高难度乐曲的专门性技术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可以逐渐将已经掌握的经验和动作技能,通过官能与动作的回忆、强化与再学习,形成新的技术基础。这样,当他再向更新材料、更高难度的技术方向进行努力时,前一次的“已有经验/难度新经验/难度”的学习经历,就会成为他新一轮的学习基石,新技术的掌握就从概括性的难度具体化为对旧有材料的回忆、强化并扩充的过程,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待学技术的学习难度。这一点,正是我们在选择学习内容、调整学习进度时,经常需要加以考虑的方面。

二、对形式训练和要素训练的合理借鉴

传统的迁移理论中,“形式训练说”曾风行一时。认为特定的官能(如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可以通过相当难度的特定训练来针对性地加以强化。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音乐技能的训练也曾经受到过这种理论的影响,但实际的钢琴教学当中,确实存在着类似于“形式训练说”这样的观念。认为孤立的、针对性很强的技术练习,可以在经过较长时间的重复后,达到掌握特定技术或提高具体某项技能指标。例如,一般钢琴学生,尤其是钢琴非主科学生在进行技术练习时,往往会将哈农《钢琴练指法》作为首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其中的六十条练习曲,每首乐曲之前都有简短的训练提示,如“用作训练3―4指的独立性”、“用作训练震奏的力度”等等。应该说,作为其他练习曲的补充内容,这种针对性的练习具有一定的机能强化作用,对那些手指、手臂的某方面机能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价值的。但是,有的学生为了求得更“扎实”、“速成”的学习效果,有时会以缓慢且笨重僵硬的弹奏动作逐条反复练习,试图达到以慢求快、以笨重求得手指独立的效果。而实际上,在应用到其他练习曲或乐曲时,这种盲目专注于形式训练的意图,经常是事倍功半的:练习是一回事,实际演奏则是另一回事,乐曲所需的机能并没有因为这种针对性的练习而立竿见影地提高起来。所以,针对性的形式训练,必须以当前阶段乐曲所需技术为出发点,辅之以练习内容的多样化穿插,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将新旧材料的差异度通过反复的记忆与比较,实现最大程度的关联并稳定下来。这样的形式训练,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除了形式训练以外,“相(共)同要素说”在学习迁移试验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也曾经得到广泛的采用。这种学说的主旨是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迁移才会产生,而且两种情境中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越大。”④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与改进,共同要素说在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尽管这种理论本身还存在着忽视学习者主动性作用的缺陷,但直至今天,这种学说仍然有它相当的影响力。就乐器演奏训练而言,笔者认为共同要素说的价值在于提示我们注意日常训练和上台演奏之间的情境异同。乐器演奏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上台或当众演奏,这一点,对专业音乐学院和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来说,都是同样的。但是,由于公开演奏机会多寡的不同,高师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仍然只能以琴房练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情境。真正到了考试和音乐会等公开场合进行演奏时,往往产生多个方面的不适感。如对声音回馈、琴键重量、踏板深浅以及钢琴音色的陌生感等,而这种种不适感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演奏水平的正常发挥,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而忘谱,平时游刃有余的演奏到此时则断断续续,当然更谈不上艺术上的表现了。所以,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为学生争取或创设公开演奏的情境,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比如,同门内部之间的观摩,交换不同的教学琴房和演奏场地等等,都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种类似于考试与公开音乐会的情境要素,这样,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教学情境和公开演奏情境之间的共同要素就会越来越鲜明,到真正的现场演奏时,学生的适应时间就会大大缩短,真实的演奏水准也就可以得到正常的表现和锻炼。

三、对顿悟的理解与利用

学习乐器的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某些技术难点,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练习,仍然无法克服,但是有一天再去尝试时,那些原本不可逾越的技术壕堑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其中到底存在着什么奥秘?难道是集中练习达到一定的量时,自动就会形成“质变”吗?难道是第二天的练习方法较之第一天更为有效吗?

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存在于乐器演奏的学习过程中,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其他类型的学习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之为“顿悟”,即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关系。他们甚至认为,顿悟是实现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⑤笔者认为,这种发现有的时候是以下意识的方式进行的,它可能会以肌体动作记忆“快速回放”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学生来说,无法克服某种技术障碍,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这个技术片断在机能上有多么艰深,而是因为学习者无法在既有技术经验和新的任务之间建立稳定的必然联系。因此,当他对新旧技术之间的关系无法实现可靠沟通时,顺利弹出某个技术片断,就只能是一种偶然的情形。

那么,在音乐演奏的教学中,对困难音乐片段的“顿悟”,也是可教可学的吗?就这个问题,有的学者从实际经验的角度,对乐器演奏中的灵感现象(以笔者看来,其内涵即本文所指的顿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灵感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激发”:在有意追求中无意得之,在长期积累中偶尔得之,在不寻常思索中反常得之,在卸重时刻轻而得之。⑥认为经过技术上的充分准备和强烈的主观意识控制,是可以实现灵感的激发的。笔者认为,上述经验之谈,还不足以对教学环节中的顿悟实现形成具体而实质的帮助。还必须从循序渐进的角度,以环环相扣的教学手法,来切实提高学生实现“顿悟”、跨越音乐片段障碍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基于上述原理,遇到这种经刻苦练习仍无法进展的情况时,我们可以建议学生尝试技术上暂时的“回退”――即降低技术难度,将困难的段落进行织体上的分解:如去掉装饰音、暂时去掉附加声部或非骨干音型、放慢速度练习等。这样,原本令学生感到望而生畏的陌生材料与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练习,就转变成了他所熟悉然而又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达成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当旧有技术和待解决的技术困难之间的必然联系得到放大与强化之后,顿悟的出现和困难的解决就会更快地实现。在这个角度看,教学的实质意义也才得到了彰显。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初步研习过一些教育心理学及音乐教育心理学文献之后,结合音乐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所体会到的粗浅认识。在实际的音乐技能教学实践中,仍有着大量超越音乐技巧进展本身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思考和研究。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在学科交叉、多元视角的启发下,许多原本停留在奥妙难测的“意会”层面,或按部就班的“机械训练”层面的技能训练课题,都可能在具体教学手法上,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不仅如此,这种多角度研究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方法,还能够“促进整个音乐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并从音乐教学实践的角度,……揭示学生与教师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本质属性。”⑦所以,在音乐教育心理学外,学术界在音乐心理学元理论、音乐创作心理、音乐表演心理、音乐欣赏心理、音乐教育心理、音乐审美心理、内心听觉、音乐记忆、音乐治疗学等更加细化的分支学科上所取得的成绩,也同样能够继续拓宽我们在教学研究方面的视野,这也是国内音乐教育中的技能训练走向学术成熟的必然途径。

①张前《音乐心理学》,《音乐研究》,1981年第1期

②郑茂平、张大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及其互补――对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关于研究方法趋向的元认识和反思》,《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③刘华山、程刚《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④刘华山、程刚《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⑤刘华山、程刚《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⑥郭林《论灵感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及其激发途径》,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35页

第8篇: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范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护理模式从原先的“以患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不仅仅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整体护理,同时还要注重对患者家属的关爱和支持,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这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及疾病康复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是避免相互之间产生矛盾的重要因素。

神经外科监护室是封闭式病房,主要收治的是一些突发意外所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事发突然,家属在心理上一时之间很难接受,遭受的打击很大,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手足无措等不良情绪,同时面对与患者的隔开,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笔者对监护室患者家属作了一个心理调查,发现大多数家属都有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1] :对亲人病情的焦虑心情、渴望对亲人疾病有关知识的了解、对亲人疾病预后的担心、对医护人员是否有足够的责任心表示担心、担心住院费用问题等。针对以上所述的心理状况,作为一名监护室护士,应本着一颗关爱、同情的心,主动去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诚恳热情地接受患者家属的提问,利用心理学原则改善患者家属情绪,给家属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协助患者家属度过哀伤过程。

1 与患者家属沟通技巧

(1)沟通前应掌握沟通技巧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清楚、直言、诚实和有分寸是沟通技巧的基本要素,有分寸就是要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说到什么程度。

(2)定期组织医生护士与患者家属进行工休座谈会,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家属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况 [2] ,拉近相互间的距离,促进相互间的沟通。

(3)护士应向家属介绍有关监护室的规章制度,以及其亲人收治监护室的必要性。介绍监护室医护人员的技术力量和相关仪器设备。让家属了解其亲人在监护室接受哪些护理措施,使家属能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护理工作,同时也可使家属逐渐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4)每天抽一些时间向患者家属宣教有关疾病的知识,并告知目前在治疗和护理上采取的一些措施,使家属能及时了解病情,从而减轻焦虑等不安情绪。在监护室外建立一个患者情况一览表,将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实及时地显示出来,使家属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

(5)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程长,恢复缓慢,各项生活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利用每天家属探望的时间,向 家属宣教有关护理知识,示范相关生活护理操作,如如何帮患者翻身、擦身等,并告知其重要性。在向家属宣教的同时也能让家属了解护理工作的繁琐及重要性,为相互之间的沟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6)在家属探视患者的时间里,安排医生在场,向家属讲述患者病情,并接受家属的提问。

(7)向家属宣教有关患者的饮食营养知识,建立相关知识的健康手册。

(8)监护室配备的一般都是精密、昂贵的仪器,再加上患者都是处于危重病情阶段,因此住院费用相对较普通病房高。针对家属担心承担不起费用的心理,护士与之沟通时更应注意语言的技巧性和艺术性,一方面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家属切实体会到医院是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救治其亲人,另一方面也要让家属明白及时交付医药费是更好更快让患者康复的保障。

2 体会

2.1 崇高的职业道德 监护室是一个特殊科室,作为监护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才能更好地与患者家属沟通。

2.2 较高的沟能技巧 灵活地运用沟通技巧,及时满足家属合理的心理需求,让家属切实感受到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对话。

2.3 相关知识的学习 首先要学好相关专科知识,不断拓宽自己在专科疾病上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能更好地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

3 小结

在提高优质服务的同时,解决护患矛盾,改善护患关系,离不开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因此需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主动与其沟通,减轻家属不良情绪,为家庭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

参考文献

第9篇: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范文

论文摘要: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后,心理学成为了一种基础性学科【1】。企业的心理咨询模式管理学是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心理咨询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第一生产力【2】。实践证明,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本文以人力资源工作为背景,以调查某一企业部分员工心理契约内容的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为依据,浅析对心理咨询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意义。

1.对企业的忠诚度展现出心理咨询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业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始终是占据第一位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是企业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源泉。根据某一企业员工的心理咨询调查报告,大约有1.61%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机会离开企业,另谋高就;大约有16.3%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机会时,要慎重考虑是否离开企业;大约有23.6%的被调查者表示一般不会离开企业;大约有52.2%的被调查者表示忠诚企业,不会离开企业。一个优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2. 培养起起企业与员工之间感情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

21世纪是心理导向的世纪,是注重人性化管理的时代【3】。专业或专职管理人员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管理制度和各种技术,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才能促其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下面是某企业一组调查与企业感情数据,大约有40.6%的被调查者愿意为企业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大约有47.1%的被调查者时刻关注企业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大约有56.9%的调查者表示自己的发展和企业是拴在一起的;大约有42.2%的调查者表示和企业价值观是相同的;大约有56.9%的调查者表示是企业的一部分;大约有59.4%的被调查者表示为企业感到自豪。这些数据表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感情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风行全球,管理者的职责和职能越来越丰富化、高端化。以往的管理模式和技巧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工作需求。这就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增强,在中国企业中,从实际应用和系统理论的双重角度来学习心理学,是人事管理人员及一般管理人员更好地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4】。

3.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营造通畅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团队氛围。

一个注重管理效能的企业管理者,要与员工进行沟通,首先要了解员工的心理活动规律。在某一企业一组.“关心企业命运”、“保守企业机密”和“尽力支持同事”几项中被调查者表示遵守的比例分别为87%、91.9%、91.9%。这组数据能展现出被调查者一般都具备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素质。虽然员工大多愿意为同事提供帮助,但多数对企业内的协作状况并不满意。 因此,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技巧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管理者的管理风格,提高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成效,营造通畅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团队氛围在心里咨询模式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极其重要,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心理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做到以下三条。

3.1 人力资源计划必须目标长远

依据企业经营计划与发展战略目标,评价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态势,分析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方面的信息和资料,预计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发展方向,从而拟定出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调配、培训、开发及发献展计划等政策和措施【6】。

3.2.人力资源管理要建立会计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与财务等一些要害部门协作,大力开展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核算工作。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体系。这种体系即可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又可以为决策部门提供准确和量化依据。

3.3 人力资源管理要对企业各个岗位做好分析与设计

对企业中每一个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强度、技能水平等一系列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好每一个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职责要求,并形成书面材料,做成工作岗位职责说明书。这种说明书既能作为以后企业招聘工作的依据,同时也是员工工作表现的评价标准,作为员工培训、调配、晋升等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一弛,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1-13

【2】余凯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345-346

【3】曾建权,我国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 ,华侨大学学报 ,199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