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牙周病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省南阳市 473012
【摘 要】目的:探讨口腔牙周病就诊过程中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7 月-2013 年7 月在我院就诊的口腔牙周病患者80 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牙周病患者就诊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口腔牙周病;心理护理;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牙周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根据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15 岁以下少年中牙石检出率高达67%,中年人牙周炎患病率为14%,老年人牙周炎患病率为22%[1]。受经济、个人认知、社会及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对口腔科存在恐惧心理,进而影响或者耽误了口腔疾病的治疗。加强口腔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心理等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笔者选择2012 年7 月-2013 年7 月在我院就诊的口腔牙周病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2 年7 月-2013 年7 月在我院就诊的口腔牙周病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周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80 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15~75 岁,平均为(46.34±7.14)岁,其中21 例为牙周炎,19 例为牙龈炎,观察组40 例,男20 例,女20 例,年龄17~69岁,平均为(44.62±6.04)岁,其中25 例为牙周炎,15 例为牙龈炎,两组在年龄、性别及患病类型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40 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讲述牙周病病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治疗前心理护理。
(2)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3)治疗后心理护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
若P<0.05 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牙周病是牙骨质、牙龈及牙槽骨等牙齿支持组织受菌斑微生物的影响,产生的一系列慢性感染性疾病。牙周病病因通常是局部牙垢、菌斑、牙石等引起的,属于牙周深层组织受损的慢性破坏性疾病,目前还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牙周病患者在就医时,大多数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即牙科畏惧症,主要是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者某些环节存在恐惧心理。其中害怕疼痛是产生牙科畏惧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他因素也会产生牙科畏惧症,比如注射器、牙钻等,都会让患者产生恐惧感[3]。牙周病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不良情绪便是焦虑,都希望尽快结束治疗,但候诊厅患者比较多,加剧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护理人员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倾听患者主诉,并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尽量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此次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还提高了其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其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牙周病患者就诊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 孙克勤. 影响牙周病患者治疗的心理因素及其护理[J].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4(12):77-78.
认识篇 正确认识牙周病
一次,小李在刷牙时,无意中看到牙龈出血了,一向大大咧咧的他以为自己是“上火”,没有在意。但是,在吃水果时,他发现水果上的牙齿痕竟然也有m,并且隐约感觉到牙齿还有些松动。这下小李担心起来,于是去口腔医院就诊。经过医生诊断,原来小李患了牙周病。医生告诉他,牙龈出血是牙龈处于炎症状态的信号,必须重视。
牙周病指的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上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感染的范同和程度,一般将牙周病大体分为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其中牙周炎又可分为青春前期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和伴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牙周病通常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出血和口腔异味,易被误认为上火而耽误治疗。
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局部因素中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导致牙周病的最主要病因,也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口腔卫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一些医源性因素也可以导致牙周疾病。如牙齿充填(补牙)表面不光滑或牙髓治疗所封药物溢出牙齿之外;牙冠(牙套)边缘不密合,边缘位置不当;存在不良修复的义齿;正畸治疗加力过大、过快,牙面上金属片过于伸向龈下。
总之,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在治疗时不仅要消除注意局部因素,也要考虑到全身的状态,以便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牙周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牙周病的症状是循序渐进的,早期牙龈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症状会进一步发展、恶化。
牙龈炎病变的范围比较局限,只波及牙齿周围的浅层软组织。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充血水肿、缺乏弹性,牙龈探诊易出血,局部有牙垢或牙结石。治疗后,疾病所造成的组织改变可完全恢复正常。但是牙龈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会有一部分发展成为牙周炎。
牙周炎病变波及牙龈、牙槽骨、牙周膜。此时,不仅牙龈有慢性炎症存在,而且牙槽,目’、牙周膜也受到破坏。症状上除有牙龈炎的表现外,还有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内可有脓液溢出,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X线片可见牙槽骨呈不同程度吸收。此时,疾病已经进入牙周深层组织,它造成的损害是破坏性的,不可逆转的。彻底治疗后,疾病所造成的组织改变也很难恢复。
牙周病常见的并发症有疼痛、溢脓、口臭、牙周脓肿以及慢性炎症反复发作的渐进性发展的牙周病综合征等。
预防篇 如何科学预防牙周病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牙周病除了损伤患者牙周组织,引起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牙齿松动外,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全身健康,让患者苦不堪言。由此可见,预防牙周病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认真刷牙。我们的门腔中存在着大量细菌,在我们说话、进食时唾液量增加,对牙面有清洁作用;而夜间睡眠时,口腔环境非常适宜细菌的繁殖。因此,每天要刷两次牙,晚上睡前那次尤为重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会让您受益终生。
2.科学饮食,戒烟酒。多食用鸡蛋、豆制品、奶制品、各种蔬菜和瓜果等,尤其是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不吃过烫、辛辣的食物,戒烟酒,避免对牙周组织的不良刺激。
3.减少各种致病因素。少吃甜食、甜饮料,降低口腔唾液的酸度,减少龋齿的发生率。
4.进行叩齿和牙龈按摩。传统医学提倡早晚叩齿和牙龈按摩。每天晨起或睡前轻轻叩齿数十次,能促进牙周组织血液循环。洗脸时,用食指按摩牙龈,可改善牙龈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健康。
5.自我发现牙周疾病。早发现口腔疾病,及时治疗。留意刷牙时牙刷上是否有血迹;吃水果时食物上是否有血迹;照镜子时看看牙龈是否红肿,是否一碰就出血。如果有的话,说明已有牙龈炎。再看看牙齿是否有不同程度的松动或牙龈红肿、有脓,有的话,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等。
6.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口腔洁治。牙菌斑及其产物是引起牙周病的重要因素,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洁治。通过专业性洁治,去除牙石、大部分色素如烟斑,防止菌斑附着。
治疗篇 治疗牙周炎要趁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牙周炎最简单的征兆就是在刷牙时牙龈出血。健康牙龈在刷牙时是不出血的。出血表明牙周组织已经出现同时有口腔异味、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等现象,就要提高警惕,尽快去口腔专科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改善牙周炎的症状。
医生先要明确诊断、评估牙周状况,再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施治。
明确诊断:发生牙龈出血时,先鉴别一下是由口腔局部小洁所致的牙龈炎,还是南某些全身因素所致的牙龈出血。明确诊断,排除全身性疾病。
评估牙周状况:对牙周组织的状况及破坏程度先作一番了解与评估,通常包括全口X线片及牙周袋深度测量等,评估后才能拟订治疗计划。根据疾病的程度制订治疗方案及疗程,从而改善牙周组织的炎症状况。
通常牙周病的治疗分四期:
基础治疗期:目的在于选用牙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清除或控制临床炎症和致病因素,包括利用仪器将沉积在牙面上的菌斑和牙石去除干净,磨光牙面。另外,配合使用一些含漱剂及局部涂擦药物、牙周袋深部结石的刮除及牙根整平术、选用抗菌药控制炎症、咬颌调整等。
手术期:一个月后,比较严重的患部,尤其牙周袋较深之处,需做牙周翻瓣术,方能彻底将结石及病变组织清除。牙周手术是一种局部而又安全的手术,在牙科门诊即可施行。局部麻醉下,将牙龈稍微翻开,把牙周深部的结石、肉芽组织彻底清除,若有骨损失,可配合放置人工骨粉及生物膜,恢复缺损的骨组织,达到重建牙周组织的目的。
松动牙固定及修复治疗期:对松动牙进行固定,修复缺失牙,维持牙列的完整性。
复查治疗期:在经历上述的治疗后,维持成果是极其重要的。除了每天认真做好口腔清洁外,还应遵从医嘱定期复诊,做必要的牙周维护,必要时还需拍片检查,以便医生了解牙周及口腔情况,便于对患者做出进一步的指导。
提醒篇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密切林晓萍
随着人们对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的关注,一些多因素疾病(如牙周炎、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牙周炎可以成为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
牙周病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以及关节炎等等。牙周病是因为没有彻底清洁牙齿,造成牙龈间软组织感染而致。引起牙周病的细菌和毒素会通过血管顺着血液流动至全身而引起其他疾病。
心血管疾病与牙周病研究显示,口腔内的细菌会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心脏和动脉受到牙周致病细菌的污染。长期暴露在这些细菌下,动脉慢性发炎,会增加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口腔内的细菌和毒素会使血管中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导致动脉硬化、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等。
糖尿病与牙周病牙周病可造成牙周纤维与齿槽骨的破坏,最终使牙齿脱落或被拔除。牙周病也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患病率是健康人群的多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较易受到感染。另外,牙周病也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不良,血糖控制更加困难,不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及感染的预防。
关节炎与牙周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牙周病的患病率比正常人高许多,并有较高程度的齿槽骨破坏。这是因为牙周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机制较为相似,两者都与机体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其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关节的细胞,最后导致关节组织不能正常运作。牙周病患者则因细菌引起发炎,诱使白细胞聚集于牙龈发炎处,进而激化噬骨细胞的作用,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
孕妇与牙周病患重症牙周病的孕妇,发生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概率为一般健康孕妇的7倍,这主要是由于母体的牙周感染影响了妊娠时激素的自动调节等所致。牙周病细菌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在牙龈发炎时会释放炎症因子,也会导致孕妇血糖代谢不良。此外,孕妇因牙痛影响进食,导致摄入营养不均衡,进而也会影响胎儿健康。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口腔卫生较差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概率也比口腔卫生良好者高出多倍。
答疑篇 刷牙对保持口腔卫生这么重要。那么如何选择牙刷呢?
牙刷是用来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卫生的专用工具,选择得好,能把牙齿刷得干净;选择得不好,不仅不能把牙齿刷干净,还会损伤口腔健康。要根据使用对象买大小合适的牙刷。选刷头小的磨毛牙刷,可更有效地清洁口腔。另外,一把牙刷使用时间最好不超过3个月。时间久了,刷毛内隐藏大量细菌,对口腔保健不利。
冠心病患者同时患有牙周病,这两种病会相互影响吗?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口腔不洁也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之一。人的口腔中隐藏着较多的病毒,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冠心病患者如果不重视口腔卫生,就会出现口腔疾病。细菌进入血流,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容易造成冠状动脉硬化痉挛。
患有牙周病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比未患牙周病的人要高。因此,冠心病的保健不能忽视口腔卫生,并且冠心病患者一旦患上口腔疾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避免冠心病的急性发作。
天天早晚都刷牙,怎么还有口臭呢?
一般来讲,口臭的原因在于口腔卫生不良。抽烟过量、便秘、饮食不当、肝功能不良、烂牙等,都是造成口臭的原因。不妨试试用以下方法消除口臭:①多喝小麦草汁、苜蓿芽汁及大麦草汁,有助于口气清新。②每天补充维生素c。补充维生素c有益于牙龈健康及防止牙龈流血,并且可排除口腔中过多的黏膜分泌物及废物。③用完餐后,刷刷牙齿、舌头,同时使用牙线剔除牙缝里的肉屑、菜渣。④多吃蔬菜,解决便秘问题。若上述的方法还不能解决口臭问题,那么你的身体可能正发出健康问题的某种信号,此时就不是单纯的解决口臭问题,而是需要到医院做检查了。
怀孕前要去口腔科检查牙齿吗?
在怀孕的时候,孕妇整个机体会变得比较敏感。如果口腔存在很多问题或是在孕期忽视了对牙齿的保护,就可能加重原有的疾患或者激发一些新的疾患。不仅会危害孕妇自身健康,还会威胁胎儿的安全。建议牙病患者先治好牙病再怀孕。怀孕前应先做口腔检查与预防性治疗,蛀牙及时补,不能保留的牙根和长不出的智齿及时拔掉,口腔卫生欠佳的通过洗牙等方式去除牙结石,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有智齿且位置不好容易发炎的应先预防性拔除。
洗牙会导致牙缝增大、牙齿过敏,使牙体受到损伤吗?
如果没有好好刷牙,遗留在牙齿上的菌斑会逐渐钙化成坚硬的牙石,这时候就不能用刷牙的方式去清除了,要用硬的器械才能把它刮掉。把超声波洁牙器探头放在牙石上,一会儿就可把整块的牙石震下来。有些人洁牙后会出现牙缝增宽,那是因为存在牙石的缘故。由于牙石的侵害,受压迫的牙龈已严重退缩,牙根暴露,牙齿变得松动,使牙与牙的间隙变宽。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210-01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压疮也叫褥疮。易发生在骨突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肘部、足根部、足踝部等。多见于老年患者,如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震颤麻痹等长期卧床患者。由于压疮伤口较难愈合,其周期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给家属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我科2010年4月收治1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并Ⅲ期压疮患者,现将具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82岁,因“四肢疼痛20余天,伴双下肢乏力1周”于2010年4月7日入院。入院时,诉全身肌肉酸痛,以骶尾部、双下肢为甚,骶尾部可见一大小约15*20cm压疮,周围皮肤红肿,中间皮肤浅层组织感染、化脓,伴组织坏死发黑,脓性分泌物流出,有刺鼻的腐臭味。并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形成窦道。双髂前上棘分别为4*5 cm瘀红,伴部分小水泡。左上肢肘部、双下肢踝部骨突处分别有一2*4cm、3*4cm、3*4cm压疮,依据其损伤程度均为三期压疮[1],双髂前上棘为一期、二期压疮;骶尾部为坏死溃疡期,左上肢肘部、双下肢踝部浅度溃疡期。左上肢及双下肢皮温冰凉,右上肢皮温尚温暖,双下肢远端皮肤淤黑,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伴左上肢及双下肢浮肿。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不愿进食,体形消瘦,伴大小便失禁。诊断为:1)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2)高血压病3-IV 心房颤动 心脏扩大 心功能IV级 3)右侧腹股沟难复性疝修补术后 4)腰椎压缩性骨折 5)隐性梅毒 6)右肾结石 7)肝吸虫病 8)褥疮。入院后主管医生建议外科清创植皮术,患者家属再三考虑,因患者年龄大、手术费高,不同意手术治疗,而选择保守治疗。我科即组织伤口护理小组,经精心护理,左上肢肘部、双下肢踝部、双髂前上棘压疮完全愈合,骶尾部肉牙组织生长伴部分愈合。病情好转于2010年05月30日出院。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使用水垫床,自制水袋垫于双足跟部,每1-2 h翻身一次,侧卧30度为宜。翻身时应注意将病人抬起,再挪动位置,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防擦伤皮肤。予以留置胃管、尿管,保持其管道通畅。勤翻身、勤清洗、勤更换,一期、二期压疮处予安普贴外贴保护,加强排便护理及皮肤护理。
2.2 压疮护理
2.2.1 清洗创面入院时第1-3天,予以双氧水冲洗,再用外用生理盐水清洗、待干。每天至少清洗2次,日间充分暴露,夜间使用无菌纱块及无菌棉垫覆盖,并及时更换。
2.2.2 溶解坏死组织第4-6天,予以双氧水冲洗,然后用外用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再用藻酸钙盐+肤特奇软膏外涂,最后用无菌纱块及无菌棉垫覆盖包扎,渗液多时及时更换。
2.2.3 清除坏死组织第7-12天,用无菌剪刀不同程度予环形剪去坏死组织,创面抵达骶尾骨面。予双氧水冲洗,然后用外用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再用藻酸钙盐+肤特奇软膏外涂,最后用无菌纱块及无菌棉垫覆盖包扎,随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渗液多时及时更换。
2.2.4 肉牙组织生长第13天至出院,坏死组织清除后,使用外用生理盐水或0.02%呋喃西林清洗,禁用双氧水、含碘溶液等刺激性液体,用富林密外涂肉牙组织处,注意观察渗液颜色、量,若渗液为黄色,表示有感染,使用银离子敷料填充,最后用无菌纱块及无菌棉垫覆盖包扎,随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渗液多时及时更换。若渗液澄清,红色肉牙组织生长,表示伤口愈合良好。
2.3饮食护理充足的营养能促进压疮的愈合,患者不愿进食,体形消瘦。予以留置胃管鼻饲全流质,加强全身营养支持,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后期能进食时,提供良好的进食环境,鼓励其进食,讲解进食的重要性。配合医生静脉输入白蛋白、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4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疼痛之苦,家属对伤口愈合进展及经济费用的担忧,患者及家属很消极,不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与病人及家属交谈,关心、体贴、同情患者及家属,解除其悲、哀、思,调动积极因素,提高机体内在自身康复能力,使患者以乐观的态度,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配合治疗。应针对各自的情况对病人进行主动、周到的护理。同时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发生压疮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指导家属学会床上擦浴、翻身、按摩等预防压疮的技能,保证患者床褥清洁卫生,共同努力促使伤口愈合。
2.5出院指导加强饮食宣教,加强伤口清洁、换药,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正确采取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出院后电话随访、跟踪,于2010年07月25日止压疮完全愈合。
【关键词】牙周病;依从性;影响因素
牙周病作为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发病后会有咀嚼困难、牙齿缺失、口臭等症状,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生活质量直接下降。在牙周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过程比较长,要对治疗做一个系统的计划和安排,这就需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很好的依从性,否则将影响治疗效果。所谓依从性,就是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听从医嘱或建议的程度。实践证明,牙周病治疗结果不仅与医生的专业水平有关,还和患者的依从性、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相关性,不同的临床依从性,治疗结果都有着显著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牙科收治的100例牙周病患者,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在23-67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这些患者中牙缺失63例,咀嚼困难23例,大部分患者有口臭现象。病程超过5年的患者19例,病程超过2年的患者有32例。这些患者文化程度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职业有农民、学生、干部、职员等等。
1.2统计学分析
使用 SPSS13.0 对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筛选相互独立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根管治疗依从性的关系,以p
2.结果
患者依从性与职业、性别没有直接相关性,其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牙周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有:卫生习惯、年龄大小、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医疗服务水平等。此外,患者依从性与医患关系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也有很大关系。具体内容见表1
3.牙周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3.1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容易患牙周病,对于患上牙周病的患者而言,卫生习惯好的患者,其依从性一般较好,在治疗过程中较为配合,而对于卫生习惯不好的患者,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口腔大量细菌滋生,对牙周病治疗不关心,因而依从性差。
3.2年龄大小
本研究表明,在判别年龄差异对依从性的影响上,>45岁和
3.3收入水平
从本次研究的情况看,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人群,依从度明显高于收入较低的人群。收入较高,代表着可动用的资金量大,对这类患者而言,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最重要,不需要考虑到过多的医疗费用问题,因此依从性较好。而低收入者收入有限,对医疗费用无力承担,因此不愿意接受彻底治疗。
3.4文化程度
一般而言,文化程度高的人在认识上看得比较远,因此在治疗牙周病上,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治疗。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来说,认识不到牙周病的严重危害,对此不重视,因此依从性较差。
3.5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服务水平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医院拥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水平,患者在治疗过程能够减轻压力,减少身体的不适。而医疗服务水平较差的医院,患者在治疗中感受不到这些,不愿意接受治疗,依从性自然就差。
4.讨论
牙周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卫生习惯、年龄大小、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医疗服务水平等因素息息相关,要提高牙周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牙周病治疗的效果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出发。在治疗中要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在病房环境、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方面努力营造一个让患者舒心的治疗环境。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述牙周病的发病原因和主要危害,讲明牙周病的防治措施。此外,在医疗技术水平上,尽可能地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通过在众多细节上的努力,让患者在治疗中感受到医护的关心,提高其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晓晴.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 2009, 23(9): 1083.
汪女士今年45岁,这一两年来她一直受到牙周病的困扰,隔三差五就会出现牙龈肿痛的现象,早晚刷牙时出血是常有的事,治疗了好多次总是反反复复,好好坏坏,一直没能彻底治愈。近一个月来还出现了牙疼的现象,有一颗牙齿居然有些松动了,十分不适,急忙到医院就诊。医生询问完她的病情以后,建议她查一查血糖水平,汪女士十分不解,难道牙周病和糖尿病也有什么关联?检查结果发现,汪女士的血糖水平很高,餐后两小时是15.3 mmol/L,被确诊为糖尿病。
牙周病糖尿病互为影响
医生告诉汪女士,近年来研究发现牙周病和糖尿病关系密切,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度或难治性牙周病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出2~3倍,这是由于患者血糖偏高,唾液和龈沟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很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滋生,而且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影响了人体对入侵微生物的清除功能,容易发生牙周组织感染,所以糖尿病患者出现牙周病的机会比较高,并且牙周病的程度往往比较严重,比如牙龈红肿、流血、牙疮,甚至是牙齿脱落。
相反,牙周病也会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并且会加速糖尿病的恶化。这是因为牙周炎症会刺激患者血糖的升高,而且炎症局部往往会释放出炎症细胞因子,这一因子会抑制人体对糖的摄取和转化,起到“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也就是会让人体分泌的胰岛素无法转化血糖,致使血糖水平升高,最后发展为糖尿病。所以说,牙周病和糖尿病互为因果,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形成恶性循环,而有效治疗牙周病则可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有效控制糖尿病同样也有利于牙周病的防治。
控制血糖牙周病好转
【关键词】 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临床疗效
牙周炎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牙周炎症引起支持组织受到破坏、吸收,导致前牙发生唇向移位,不仅对患者的咀嚼功能、牙齿美观程度均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出现咬合创伤,进一步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1]。目前临床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效果良好,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口腔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4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52.15±11.26)岁;牙周病病程3-15年;平均病程为(6.28±1.54)年。全部患者均有前牙松动、唇向移位、牙间隙增宽等临床表现,牙齿松动度为Ⅰ-Ⅱ度,并伴有深覆牙合、深覆盖、牙龈萎缩、口臭等症状。多数患者牙齿稀疏、牙体呈扇形改变、咀嚼功能下降。X线片检查结果提示牙槽骨有吸收。同时排除合并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牙周病的基础治疗,包括牙周洁治术、根面平整术、牙周袋冲洗;治疗龋齿、去除不良修复体,配合药物控制牙周炎症。同时进行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嘱患者坚持每日早晚刷牙,饭后及时漱口。待牙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时开始进行正畸治疗[2]。
全部患者均采用方丝弓矫正技术进行正畸治疗,粘结方托槽稍靠近龈方,不使用带环。采用0.30-0.41mm的细镍钛圆丝初步排齐牙齿,以多曲唇弓压低上下前牙,选择健康的稳固的后牙作为支抗牙。根据患牙牙周支持组织的多少调整正畸力的大小,采取间断加力法增加正畸力。每隔4周复诊1次,正畸主动矫治时间维持12个月以上。根据患者口腔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正畸后保持方法,以防止复发[3]。
1.3 判断标准 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牙合、覆盖、牙槽骨高度等指标变化以判断疗效。
牙周袋深度是指采用牙周探针探测牙周袋底部至龈缘之间的距离。
前牙覆盖是指测量每个前牙的覆盖,并计算其平均值。
前牙覆牙合是指测量每个前牙的覆牙合,并计算其平均值。
牙槽骨高度是指X线片下测量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
正畸治疗后,牙周袋变浅甚至消失,牙周炎症消除、牙齿恢复正常功能位,无继发性咬牙合创伤、颜面恢复美观,X线片结果提示牙槽骨吸收得到有效控制,或牙槽骨密度有一定增加者认为治疗成功[4]。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录入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畸治疗过程,移位的前牙复位良好,达到成功标准,成功率为100.00%。与治疗前比较,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与覆牙合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χ±s)
组别
(n=45) 牙周袋深度
(mm) 前牙覆盖
(mm) 覆牙合
(mm) 牙槽骨高度
(mm)
治疗前 5.12±1.28 6.34±1.54 4.75±1.88 5.20±1.64
治疗后 3.85±1.05* 2.61±1.37* 2.24±0.87* 5.22±1.5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3 讨 论
牙周病多由于厌氧菌感染引起,患者的牙龈发生萎缩,牙槽骨质吸收,使前牙松动、移位,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美观,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了较大的创伤。牙齿移位还会造成牙合创伤,而后者又可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仅仅进行牙周炎症的治疗而忽视正畸治疗是无法彻底治愈牙周病的。
近年来,随着口腔正畸学科的不断发展,正畸治疗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成人牙周病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正畸治疗前必须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制定出系统的治疗方案。其中控制牙周炎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如果在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急于对前牙施加正畸力,不仅起不到有效的正畸作用,还可加剧牙周组织的破坏,使牙周附着丧失进一步加重。在正畸过程中,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做好牙周护理,及时清除牙菌斑,控制和消除牙周炎症。
通过正畸力的作用使已发生移位的患牙内收,前牙区咬合功能障碍得以矫正,并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同时产生新的附着,增加牙槽骨密度和高度。由于牙周病患者牙齿支持组织少、骨改建慢,正畸力的施加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使用间断力。一般以每4周加力一次为宜,以防牙齿脱落。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可使牙齿恢复整齐美观、消除牙合创伤、改善牙齿咀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葛振林,卢嘉静,祁涛.牙周、正畸联合法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疗效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9,19(4):229-231.
[2] 王爱平.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3):389-390.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妊娠期;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13―02
妊娠期妇女生活规律改变,进食次数增多,喜爱零食又偏爱酸甜食物,没有经过口腔卫生指导常常忽略口腔卫生保健。妊娠期龈炎、龋病、牙周病、智齿冠周炎的发病率会随着妊娠期的延续而增高。本研究旨在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224例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妊娠期妇女采取随机分为治疗组(对妊娠者进行口腔教育)与对照组(没有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14例。治疗组经过妊娠期口腔健康教育后妊娠后期龈炎发病率为3.63%,龋齿发病率为1.81%,牙周病发病率为1.81%,智齿冠周炎发病率为2.72%;对照组未经过口腔健康教育妊娠后期龈炎发病率为19.29%,龋齿发病率21.05%,牙周病发病率21.05%,智齿冠周炎发病率21.92%。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110例妊娠期妇女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合理膳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饮食,少食零食。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护理口腔。避免如喝酒、吸烟等不良行为。定期口腔检查,记录妊娠期龈炎、龋齿、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发病情况;对照组114例孕妇在未进行口腔健康教情况下,定期做口腔检查,及时处理口腔问题并记录妊娠期龈炎、龋齿、牙周病、智齿冠周炎的发病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才用x2检验。
2 结果
2.1疗效观察
妊娠期间110例妊娠期妇女在经过口腔健康教育后,妊娠期龈炎发病率--、龋齿发病率--、牙周病发病率--、智齿冠周炎发病率--,具体见表一;
由表1可见,妊娠期妇女在口腔健康教育后,妊娠期龈炎、龋齿、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发病率随着妊娠期的延续逐渐降低,口腔疾病总发病率由21.8%降到10%
由表2可见,妊娠期妇女未经过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妊娠期龈炎、龋齿、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发病率逐渐增高。口腔疾病发病率孕期后达到83.31%。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口腔发病情况与口腔健康教育相关。治疗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妊娠期是妇女的重要阶段,也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时期。妊娠期妇女生活规律改变,进食次数增多,爱吃零食又偏好甜食且又常忽略口腔卫生保健。因此孕前检查没有龋齿的妇女在妊娠期都可以患龋,孕前有龋齿的在孕后可加重。由于孕妇内分泌的改变,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患妊娠期牙龈炎(是指妇女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改变[1]。)。智齿冠周炎是指智牙(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2],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或萌出困难时,牙冠部分被游离的牙龈覆盖,在牙冠与龈瓣之间形成盲袋,盲袋内经常有食物残渣和细菌存留,易于细菌繁殖,再加上妊娠期口腔卫生差,发病率更高。本研究对110例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妊娠期龈炎、龋病、牙周炎、智齿冠周炎发病率明显降低。对照组114例患者没有经过口腔健康教育,妊娠期龈炎、龋病、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发病率明显增高,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比,发病率明显与口腔健康教育相关。总之,口腔健康教育对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影响较大,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口腔正畸;牙周病;前牙移位;前牙覆盖;牙槽骨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2-206-03
牙周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牙齿的丧失。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及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及移位、咀嚼无力,甚至牙齿可自行脱落或者导致牙齿的拔除。当牙周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固定牙齿的牙槽骨到破坏,前牙往往向被破坏较严重的一侧倾斜移位,成为前牙移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影响了患者的咬合功能及美观,使得患者面部发生畸形,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响。本研究就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3年3月~2015年4月我院就诊的前牙移位患者70例,全体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损伤。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9~57岁之间,平均(34.12±5.12)岁。其中前牙发生扇状散开移位者25例,发生扭转者29例,倾斜者17例。入选标准:经口腔科确诊为牙周病,且有前牙突出,移位,松动等症状。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牙周常规治疗,鼓励患者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给予抗生素治疗牙周牙髓炎症;牙周修补的不良修补体尽量去除,打磨牙齿根面,尽量平整;对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本组所有患者采用方丝带环,托槽黏接在其移动的切牙和尖牙上,移动的前牙排齐用钛镍圆丝矫正移位,正畸力的大小根据患牙牙周支持组织的多少和患者的反应来进行调整,以增强稳定性。对患者治疗后的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以及牙槽骨的重建情况进行观察。教会患者矫治器的使用方法,嘱咐患者注意口腔卫生和牙周情况。3个月后观察治疗情况。
1.3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牙周炎症消失,牙齿恢复正常功能。有效:患者牙周炎症基本消失,牙齿恢复基本功能,牙齿松动现象减轻;无效:患者牙周炎症未消失,牙齿松动不能咀嚼食物。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覆牙合等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统计软件使用SPSS18.0,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1.43%,对照组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的矫正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前牙覆盖,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牙周病为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齿丧失。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
牙周病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包括牙石,创伤性咬合(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间磨牙等),及菌斑三方面。现已公认,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已有研究显示,正畸治疗中的牙周治疗为减少菌斑堆积,消除牙龈炎症:(1)采用结构和组成简单的正畸矫治器;(2)每3个月于正畸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牙周科复诊对牙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必要时可终止正畸治疗。(3)全面而细致的刮治在正畸压低伸长的牙齿。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能有效降低病患的牙周袋深度。这可能与行口腔正畸治疗之前先进行了一般的炎症治疗,使得矫正不受影响等因素有关。目前,有报道表明,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关键之处在于对炎症的控制程度,在炎症没有很好控制的情况下,贸然施以正畸力,不但不能纠正畸形牙齿,还会使得病情加重。而正畸治疗可以去除媪创伤,重建正常媪关系和上下颌分别为整体支抗的能力,分散咀嚼力。通过正畸力将牙根端部压入,可明显使牙槽骨包绕牙根的厚度加深。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在施以正畸力于倾斜的牙齿时,应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及时清除细菌,防止牙龈发炎。龈下牙石得到根治,在此同时,前牙的咬合功能明显提高,并恢复至正常水平。
正畸治疗的目的是使患牙达到正常的覆盖关系,通过正畸内收和压入散开的患牙,矫正前牙区咬合,恢复正常患牙位置,改善咬合关系,牙周支持组织增加,从而降低牙齿的松动度,闭幕年牙齿被拔掉。牙龈环切在正畸压入患牙之前进行,增加新附着和牙槽骨高度,使牙齿达到正常咬合。正畸力量必须轻微和使用间断力,一般4周加力一次为宜,保持的时间较长。
1.1牙龈按摩法指导患者用手指按摩牙龈,在晨起、睡前刷牙时进行。方法:洗净手指,用中指和食指分别放在牙齿的唇舌侧龈,行上、下、前、后按压揉搓,稍用力按摩,并徐徐由牙根方向沿牙龈边缘方向移动,分别进行,每次2~3min即可。
1.2口腔卫生健康宣教指导其了解牙周病与冠心病可能互为致病或加重病情的危险因素,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还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牙周炎的发生与发展。平时应注意均衡营养,不要偏食,以增强牙周组织的抗感染力和修复力,同时少吃酸、甜、黏性大、硬度大的食物;避免用舌头推牙齿;尝试戒烟,养成正确的饮酒习惯,不要过量饮酒;洗牙是预防牙周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能去除牙面上多年的牙结石、牙菌斑,告知其认真刷牙并不能替代洗牙,洗牙后每隔3~6月复查1次,如有新的牙结石、牙菌斑可再洗1次。
2.2%评价标准检查标准采用简化口腔卫生指数,其中包括简化软垢指数、简化牙石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即只检查有代表性的6颗牙,即16、26、11、31牙的唇(颊)面,以及36、46牙的舌面。检查软垢以视诊为主,根据软垢面积按标准记分,检查牙石时,将探针插入牙远中面龈沟内,然后沿龈沟向近中移动,根据牙颈部牙石的量记分。其记分标准为:(1)简化软垢指数,0=牙面上无软垢;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2=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2)简化牙石指数,0=龈上、龈下无牙石;1=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2=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在牙面1/3与2/3之间,或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或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牙石。将每个牙面软垢或牙石记分相加即为个人简化口腔卫生指数。入院时,对每例患者行口腔检查,记录其简化口腔卫生指数,每次检查均使用统一的检查器械,并于3个月末对所有患者复查口腔卫生状况,记录其简化口腔卫生指数,以作比较。2.3%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输入SPSS13.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3个月末,本组患者的简化口腔卫生指数与干预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因疾病原因,需同时服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抗凝类药物控制病情,但这些药物同时会导致牙龈增生、出血,无疑会影响患者的牙周情况,导致患者因牙龈出血不敢刷牙,菌斑堆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牙周炎和全身系统性多种疾病有相关性,因牙周炎属口腔科范畴,专科性强,如患者没有明显的牙龈出血或其他不适,临床心内科护士很容易忽视患者牙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