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丰富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常来说,学界通常从社会学角度对校园文化内涵进行定义,即将校园文化定义为一种置身于社会主体文化环境中的有其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属于社区文化范畴。而高校的校园文化则指在高校中独特的文化现象与系统,其具体指的是在高校办学中,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的总称,其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提高高校教师道德修养、审美修养,推动高校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高校通过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引导大学生有计划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活动的层次,以求达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磨练大学生的意志。
(一)积极的高校校园文化能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创造力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积累,而积累知识就必须不断学习,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各方面能力提升的过程,而提升学习能力正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所在。高等院校的图书馆与资料室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物质文化环境,在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书馆、资料室具有非常丰富的藏书量,大量的信息传递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好图书馆等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在高校开辟的第二课堂,也一样是帮助大学生汲取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类课外活动,尤其是英语角与文学社等各种社团小组活动,一方面扩展充实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促使大学生提高管理约束自身的能力。课余的科研活动也是一条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通过科研活动,了解这一学科的学术前沿、学科发展动态,强化学习兴趣,提高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科研活动,都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二)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在于其思维能力。创造力正是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只有在创造性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学生机构,让不同创造力相互促进。辅导员组织学生以团体、协会等多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多开展一些有创造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微群体,通过学生社团加强信息的交流。当代的大学生不再是只读圣贤书的深居简出的学子,他们开始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自我角色社会化的转换。有目的、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学生在广泛的接受信息,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为以后步入社会提供经验。
(三)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合作能力的促进作用
社会主体的人通过不断地摒弃旧知识,拓展新知识来推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大学生生活在人群中,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来完成自己的个人的超越。特别是在当代这样一个高科技发达、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高精尖的科技项目。因此,合作能力对创造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高校的社体活动,涉及面广,有一定的持续周期,通常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才能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要经过十几次的沟通和协调,正式这样的过程,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大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感情,还在价值观、行为模式上相互影响,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内在修养,使得大学生们必须要按照社会的需求、群体的规范和他人的意志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社会潮流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维系着一所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这也是对大学生熏陶影响。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就要在学术交流中提倡自由平等地讨论,在校园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
三、大学生在参与高校校园文化中提升创新能力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如何引导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仙缘文化活动中有效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力,是我们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提炼符合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校园时代精神
精神是得以永恒的,不仅在于他的精髓和内涵是超越时空的,更在于它在时代的变革中不断地被赋予上新的色彩。校园精神文化创新要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不断吸取时代精神的精华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整合教育资源,将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勤奋的好学精神,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不唯而上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的严谨学习态度。
(二)开创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传统
关键词:品牌属性;品牌基础理论;品牌衍生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考察现存丰富的品牌理论,可以发现其中接受度比较高、影响力比较大、使用面比较广、尤其是我国高校品牌管理课程讲授的理论,还是比较固定的,可以分为两组:
第一组主要有:品牌、品牌核心价值或品牌基因、品牌文化、品牌个性、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资产或品牌价值等。
第二组主要有:品牌推广/整合营销传播、品牌组合、品牌延伸、品牌扩张、品牌危机、品牌维护、品牌创新等。
一、品牌基础理论
首先考察第一组。这部分内容在品牌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共同完成了对品牌的完整的定义, 笔者把它们归为“品牌基础理论”,并给出如下定义:
品牌基础理论是对品牌的画像,它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品牌理论所构成,它们从符号、形象、风格个性、文化、价值理念和心理位置、资产价值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共同回答了品牌是什么的问题。品牌基础理论侧重于反应品牌的精神属性,是品牌本体的重要方面,是品牌区别于产品的主要依据。
这个定义的意义之一,在于它回答了为什么要把品牌基础理论从全部品牌理论中剥离出来的必要性问题。以下举几个例子进行具体分析:
1.品牌文化论是从文化角度对品牌的画像
品牌文化理论从文化的角度解释品牌,其实就是从文化心理角度对品牌的画像,是对品牌的另一种定义。此前已经有学者提出,品牌就是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和感觉的总和。消费者就是一面镜子,从物质的角度,消费者认为品牌就是某种满足自身某种特定需求的事物;从文化的角度,消费者认为品牌就是经营理念、价值观、审美因素的总和。
2.品牌资产是从资产价值的角度对品牌的画像
大卫·艾克的五星模型把品牌资产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品牌认识度、品牌联想和其他资产。其中五个子概念都是某种精神活动的产物。在消费者精神世界具有的这五方面意义,就构成了品牌有价值的资产,从资产角度来看,这不就是品牌吗?而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把品牌资产定义为:一部分消费者、渠道成员对母公司的一组联想行为。这里的关键词仍然是“联想”这样的精神活动,仍然是对品牌实质的刻画。
3.品牌定位是从心理位置的角度对品牌的画像
最后看品牌定位。一般认为,品牌定位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的一个合适的位置。《瑞丽伊人风尚》的定位是“为白领女性提供美丽与生活提案的时尚杂志”。消费者一想到、看到该杂志,就会大致产生这样一种印象。这句定位语准确地回答了该杂志是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也就是说,品牌定位本质上仍然是对品牌是什么的回答。
4.小结
总结上述品牌基础理论,可以看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强调从人类精神活动的角度来刻画品牌,对品牌进行画像。不管是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文化、品牌形象、品牌个性还是品牌资产、品牌定位,都是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东西,离开了人脑这个主体,它们都不能独立存在。所以说,品牌基础理论包括的各个具体概念,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品牌的画像,回答了品牌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本文提出“品牌基础理论”这一概念的依据。
二、品牌衍生理论
再看上面对品牌理论分组的第二组。在品牌基础理论之外,品牌推广、品牌延伸、品牌危机等,在整个品牌理论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它们是品牌主体确立之后,品牌在市场营销中的行为表现,是企业日常营运中品牌工作的某些方面。笔者把这些理论归为“品牌衍生理论”,如果说品牌基础理论反映了品牌的精神属性,是品牌的本体,那么品牌衍生理论则反映了品牌的运动属性。
三、品牌理论体系“二分法”的应用实例
如上所述,品牌理论经过梳理,大致可分为基础理论和衍生理论两大部分,分别反映品牌的精神属性和品牌的运动属性。利用这个思想,我们把有代表性的品牌教材《品牌管理》一书(朱立主编)的章节内容做一个逻辑梳理,同时检验上述二分法的适用性。
如下表可见,该书全部章节内容都可以在品牌理论二分法的框架下找到自己的位置。
品牌基础理论和品牌衍生理论“二分法”的意义:
1.有利于更逻辑化地安排和组织现有品牌管理教材的内容框架。
2.把品牌基础理论分离出来,有助于深化对品牌本体的认识,解决品牌是什么的问题。
3.把品牌衍生理论分离出来,有助于深化研究品牌怎么建设、怎么维护、怎么管理等问题。
参考文献:
2、你,兵马桶,多少年来,你们承受着泥土的重压,忍受着千年的水蚀,历经着火烧的磨练,但你们硬是挺直了身板,撑开了头上的一片土泥,重现在世人面前。你们用泥塑的身躯震惊着我们,你们用永恒的精神震撼了全世界,向世界诠释着生命与永恒的定义。
3、你,碉楼,经过风风雨雨,千磨万击,但你们毅然地耸立着,你们各具风韵,每一位都古色古香,气势磅礴,你们融合外国建筑艺术的精华,造型独特,独树一帜。你们中西合壁的建筑艺术印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向世界展示着交流与艺术的风采。
4、你,长城,受住了岁月千年的考验,你坚毅不倒地耸立在崇山峻岭之中。虽然历经风与火的洗礼,你的色彩也早已褪去,但哪能掩藏住你内里丰富的历史沉淀,又怎能否定你曾经的璀璨多彩?你雄伟的气魄惊叹着全世界,向全世界诉说着辉煌与不朽的故事。
5、五千年里中华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历史的车轮不会碾碎你曾经的辉煌,梢纵即逝的时间也不会吹走你不朽的文化,因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退逝的是历史文明残留下来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永远昭示着历史的文化丰碑,永远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成和民族精神。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语文课堂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人文精神的回归又赖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1.“人文精神”的内涵。关于“人文”与“人文精神”的话题的讨论由来已久,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对此作出过阐述。《辞海》上说:人文“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西方,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它有两个方面的涵义:①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②指贯穿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精神,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见《辞海》)可以说,对于人文精神,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它各自的理解和内涵。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人文精神是以人类文化为文化基础,以珍视人的自由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追求一种对真理的认识、对道德的完善和对美好情感的体验(即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2.语文教育需要人文精神。
2.1 时代呼唤人文精神的复归。最近几年来,各界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和呼唤是有着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来说正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商品大潮的冲击,在文化、人文学术领域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一种人文精神的失落,人们的价值取向变了,就象一位学者说的那样:“中国人纷纷扑向金钱,不少文化人则方寸大乱,一日三惊,再也没有敬业的心气、自尊的人格。”
在物质财富逐渐丰富的同时,有的人在精神上却日益贫穷,于是出现了“穷得只剩下钱”的说法。因而,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齐抓,要两手都要硬。作为教育界,特别是语文教育界,在这个时候也展开了对学科性质的反思,强调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说顺应了时代潮流,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2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因而从学科特点上来说,语文应该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并且通过人文知识体现出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增长历史、文化的智慧,展示高尚的情操,探讨人生的哲理,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受到高雅的审美情趣的熏陶,也即人文精神的陶冶和培育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培育人、教育人是各个学科共同担负的责任,但是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作为母语,它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精粹,它不仅仅是载体,实际上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因而“文”和“人”有天然的血肉联系。
综上所述,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和人文精神联系最密切,人文精神也需要通过语文学科来弘扬。
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1 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凸现人文之范。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塑造美丽的教师人格,这是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因为教师的心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生命样态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命样态。好老师就是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它也许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的微笑是学生快乐的表象,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是学生积极心态的兴奋剂,教师的情绪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教师的友善是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因素,教师兴趣广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教师的坦率和宽容更容易使学生也拥有这样的品质。在这里寻不到“教师教会学会”的笼统的说法,也不是因为教授了知识而让自己的人格得到提升,而是因为你的鲜活个性、你的举手投足、你的高贵典雅大方、你的学识和幽默、你的激情和热爱,使你的生命本身多姿多彩,成为人们尊敬的典范。
关键词:动物类习语;文化内涵;文化异同
作为人类非常重要的语言构成,“习语”的形成经历了长久的人类实践,成为语言文化中隐性的核心元素。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动物或多或少地发生着各种联系。于是动物特有的形象、特征、习性和活动引发了人类对于与动物相关的语言富有深刻文化含义的联想。对于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者来说,熟知动物类习语文化内涵并且恰当灵活地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习语的本质
1. 习语的定义
“idiom”一词源于希腊语中的“idios”,最早源于“idioma”,其基本概念是“特殊性的一种表现”。它语义范围不固定。根据《牛津习语词典》的定义,“习语”是与其构成之字意义相异的短语。除此之外,“习语”也被定义为由结构固定、涵义深刻的两个及以上词语组合而成的功能独立的意义单元。
2.英语习语的特征
(1)形式固定
在传统用法中,英语习语的结构是固定的,其中的构成元素及其顺序是不能随意改动的,否则将会导致整体涵义发生错乱。换言之,英语习语具有稳定性,因为它的结构固定,不容随意篡改,所以其内涵也相对固定。
(2)涵义独特
英语习语往往蕴含独特的意义,而不能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也不限于从传统语法、逻辑角度的分析。以习语“catch a crab”为例,并不能从字面意思理解为“用手抓到一只螃蟹”,而意为“划桨时入水太深而失去平衡”。正因为英语习语独特的涵义和简洁的形式而深入语言的精髓,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动物类习语的起源
习语能够反映人类物质世界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进步。通过分析动物类习语的起源,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英语国家丰富多样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
1.源于体育、娱乐活动
无论是在英语国家还是中国,赛马(horse race)都是一项古老而富有趣味性的竞技活动。因此,我们在英语习语中不难发现许多与赛马相关的例子,如Back the wrong horse(看错人)等 。
2.源于军事、政治活动
在英语习语中,有些借助动物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暗喻手法,将政治、军事活动中的术语通过精炼易懂的表述广泛使用。例如:The hawk鹰派/主战派
3.源于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该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准则。受该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同一种动物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在饮食文化中常用动物的特征暗喻人类活动。Drink like a fish (Consume large amounts of alcoholic beverages) 牛饮
动物类英语习语的来源极其广泛,除了以上列举的渊源,还有来源于经济活动、农业生产、宗教活动等,都为我们理解英语语言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源泉。
三、 动物类习语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
中文习语和英语习语都因为两种语言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而拥有渊源的历史和长足的发展,都反映了两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思维方式。通过比较掌握两种语言动物类习语的异同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语言的本质。
1.相同的动物类习语文化内涵
无论是在中国文化还是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猪都被认为是肮脏、贪婪的代名词。猪在文化作品中的形象也经常以粗鲁笨拙示人。英语习语很好地反映了这一动物形象: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对牛弹琴)
同样地,在中国习语中,猪的这种形象也被反映地栩栩如生,例如 “猪狗不如”, “猪头猪脑”, “人怕出名猪怕壮” 等等。
2.中英动物类习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在英语语言国家,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人们对狗的喜爱表现得无微不至,在语言中尤为突出,例如“Every dog has his day.”意既每个人都有扬眉吐气的一天。而在中国文化中,狗总是以低贱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脑海中,例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 等。
蝙蝠在中国文化意像中因谐音“福”而备受中国人喜爱。而在英语语言国家,蝙蝠被认为是丑陋、盲目的象征,吸血蝙蝠更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英语习语对这种文化意像有很好地反映。 As crazy as a bat (very crazy ,疯得像蝙蝠)等。
动物的生存首先与自然因素息息相关,即使同一种动物对于生存在不同环境,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们所带来的感受和产生的情绪也未必时时相同,所以由动物名词所构成的习语所表达的含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便既具有共同之处,又各有千秋,呈现给我们一幅生动有趣的文化图景,也为我们深刻掌握英语语言的本质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参考文献:
[1]Mc Carthy,D.J.American Idioms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2]牛津大学出版社. Oxford Idioms Dictionary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林祥达.英文成语典故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关键词:茶道精神;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整合模式;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但诱惑也越来越多,同时社会生存压力之大,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由于自身易敏感、自大等特点造成自身心理压力明显增大,影响其心理健康与道德提升。高等教育要求大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认知、良好的道德修养,中国茶道是以茶为载体的一种生活礼仪,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着儒释道三家哲学文化内涵,具有思想教育的功能,因此,其从古至今都被当作是修身养性的最佳方式。可以说,中国茶道精神与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升个体的道德素养,这就为从传统茶道精神文化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提供可行性方案。本文首先分析茶道精神内涵,旨在说明茶道精神与大学生心理、道德教育目标基本一致,进而探讨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可行性,最终从茶道精神视角来提倡将茶文化融入大学校园,并从思想整合与工作机制整合两方面来论述两者融合模式,为当代高校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模式发展提供参考。
1茶道精神
茶是我国大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之药用价值到明清饮茶鼎盛之时,已形成内涵丰富的茶文化。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在中国众多器物文化之中,只有茶文化被上升为“道”的层面,正是道家如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包含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思想。茶道精神博大精深,或许正因为其内涵丰富、深远,无法用一个大家认可的定义来概括吧。我国的吴觉农先生认为:“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茶道是一种艺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浙大的庄晓芳教授则言:“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大众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方式。”林治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手段。”从这些关于茶道定义解说来看,虽然没有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定义,但都认为其是道德修养的方式,这也是茶道的重要内容。从这一角度来理解,茶道说到底也是一种人道,在沏茶、品茶、赏茶等茶事活动中,引导个体完成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参悟禅理以达到精神上的享受与人格上的完善,最终实现和谐安乐之道,因此说,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精神、文化与价值。[1]“和”作为中国茶道的精髓,其意味和谐、和俭、和敬、和睦、和静、和平等等内涵,不仅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和美美,家庭之间和睦和爱,更是重视社会的和谐、和平。[2]中国茶道精神之“和”也注重日生生活中自身的觉悟与修养,培养人们豁达胸怀,无论是儒家的中和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禅宗的明心见性都提倡要保持一种平常心,平心气和地处理自已与他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从诗歌、绘画、文学等艺术中我们经常看到古代文人雅士从饮茶中抒发胸臆、排解困苦、表达情感……甚至通过茶道影响、改变自己对生活、对生命、对宇宙的认识。面对当前社会生存压力之大,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逐渐加大,而且当前社会风气普遍存在拜金、享乐之风,以及大学生身上普遍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得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茶道精神提升道德修养,也是一种心的修行,在茶道的学习、品味过程也就是品悟人生、修身养性的过程。因此,从茶道精神角度探讨大学生心里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整合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模式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整合过程不是相互取代的过程,而是各个组成部分在共享和互利的秩序中相互协调的过程。”[3]那么如何协调各个组成部分呢?对于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来说,我们首要弄清楚两者相同与不同地方。两者相同的地方体现在:首先两者关系可谓是相辅相成,心理健康是道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道德教育也是心理教育的基础。其次,两者教育对象一致,都要通过情感、认知、意志、行为四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其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而努力。第三,两者目标有一致之处,都是为更好地实现大学育人的目标,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两者不同的地方体现在:首先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道德教育是以党的教育思想为基础,并结合传统道德教育、教育学理论等;其次两者目标也有不一致之处,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是由心理咨询师对大学生生活、行为、心理等问题的指导,道德教育是大学老师、辅导员按照日常道德规范来解决大学生的信念、思想及价值倾向等问题;第三内容方面不一致,心理教育主要研究大学生的生活、恋爱及人际、职业选择、变态心理等等;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研究,重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从分析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异过程中,也发现两者整合教育的可行性,两者虽然理论基础、内容、目标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但两者都是思想教育,而且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下文我们将从茶道精神角度来详细分析两者的整合模式。
3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模式探讨———将茶道精神引入校园
当代大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因此,不仅需要不断更新、学习、研究相关的思想理论知识与教育观念;而且还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现状、特点,制定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促进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和谐整合与创新发展。首先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可以借助茶道精神文化进行思想整合教育,并将心理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在整合过程中坚持“同时并举,相互渗透,彼此推动”与“在合作协力中追求自我优化,在竞争冲突中力求沟通共赢”原则。我国茶道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其重德行善的伦理价值与礼仪规范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健康良好的心态。茶之自然、朴素、纯洁、刚强之本性以及“性洁不可污”的韵致是历代文人雅士欣赏、学习的对象。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当代,尤其是家境较好的大学生,其日常消费普遍存在超越自身水平的现象,追求时尚、名牌甚至是奢侈品牌,这种现象不利于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发扬,将茶道精神融入校园课堂,开设讲座、举办茶艺活动,纠正学生的浮华之风。中国茶道文化汲取了儒释道哲学思想的精髓,而儒释道是我国五千年道德文化教育的核心,更是我国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文化根基。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等,其中涉及到道德、思想、审美、礼仪等等,而这些内容从小学学到大学,我们书本中都会出现,大学生们早就习以为常了,如果单纯地拿出来教育效果可能会差强人意,借助茶道文化与儒释道思想相同,通过茶事活动来讲解茶道文化[4],比如饮茶礼仪不但可以让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而且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利益素养,让他们体会人与人之间尊重、关心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心态,有助于他们交际能力的提升。其次,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在工作机制上的整合,开展心理与道德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但两者在高校中属于不同部门分管,容易出现扯皮推诿的现象,既然两者的大目标相同,那么就应该立足于全局,用大教育的思路来建立健全两者机制上的整合,开展学科间的融合、讨论、沟通,推动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机制融合,制定统一的教育规划方案、目标、行动。在规划中借助茶文化各种形式以及相关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增加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与茶文化素养,这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大学生在茶事审美活动能有效地平复其内心的浮躁、焦躁等不良情绪,在茶道礼仪体会“敬、和”等承担的思想性、文化性,感悟古人在饮茶中获得的“天人合一”、“明心见性”的深厚思想[5]。在规划中还应该发挥大学社团的优势,努力培育茶道社团,并与积极开拓现有社团的活动,比如表演社团积极开拓茶文化歌舞表演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茶道精神学习的校园氛围,为大学生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模式,是一项系统、艰巨且复杂的大工程,如何做好两者的整合,有效地开展教育实践,需要当代教育工作者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现状以及现有的教育状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本文从茶道精神角度探究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整合,只是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了茶道与心理、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是一致,并且也从思想与工作机制上给各个高校开展茶道精神培养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得益彰、相互借鉴、相互配合”整合模式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仍需要各个高校从自己实际出发,摸索契合自己情况的整合模式,才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单颖.论现代视域下茶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J].品牌(下半月),2015(2):101-103.
[2]吴峣松.茶道精神之"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J].茶叶科学技术,2008(1):57-60.
[3][美]拉兹洛.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M].北京:三联书店,1997:136.
[4]孙永安.中国传统茶道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38(6):201-202.
(一)中国传统纪念活动及场所与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紧密相连
“纪念”一词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定义为“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而纪念活动不仅出于情感目的、保留记忆的目的,更多出自一种现实的目的。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祭祀活动纪念先祖,寄托情感,传承文化。人们的祭祀场所在原始社会晚期是社坛,在封建社会中是祠堂。这些纪念场所反映人民群众或统治阶级的某种需要,是各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体现。纪念活动附带的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性,其宣传的主要内容即其所纪念的对象所蕴含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符合社会道德,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古代纪念性祠堂与中国现代的纪念馆有着更密切的渊源关系。现代意义的纪念馆受传统纪念文化的影响,虽不再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服务,但纪念馆却担负着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责任。
(二)纪念馆所承载、弘扬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纪念馆是博物馆的一种类型,是纪念杰出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博物馆。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明显区别在于纪念馆与价值观的紧密关系。
是否值得为其纪念取决于其价值取向。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以及为国家做过巨大贡献的人和群体值得我们怀念他们、为他们建立纪念馆;而诸如秦桧这样违背社会道德、背叛国家的人,因其行为与中国传统核心价值取向相悖,即使他的书法作品非常出色,也不会有人怀念他、纪念他。可见,纪念馆所纪念的对象是具有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的人和群体以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精神和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起来的。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资源。正如曹和修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只有那些以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三)纪念馆作为纪念性博物馆担负着社会教育的责任
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通过了修改后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此次章程的修改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明显地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置于第一位,反映了外界社会对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不再仅仅为精英群体服务,应该更多的为大众服务,让大众在博物馆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愉悦的同时,将我们的信息传递给他们。
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中国社会发展新时期对纪念馆的要求
(一)中国的崛起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那么繁荣的经济不会持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战略决策,党的十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意识中被接受、认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多种方式的传播。反映着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纪念馆则更是肩负弘扬民族意识、传播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责任。
(二)文化和价值多元化时代的要求
“多元文化指由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存在一定冲突的文化所构成的一个系统。”[2]我国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时期,转型的过程中催生了个人意识的觉醒。个人用自己的意志和想法使文化变得多元。文化的多元使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带着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就会出现冲突。其附带的负面后果是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群在社会中占了不容忽视的比例;社会中信仰缺失,行为失规,道德失范,心理失衡。在这种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为使社会秩序和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就须要用一种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核心价值来统一、引领、整合其他价值,主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不易于被群众理解。这就要求纪念馆担负起宣传和教育的任务。
三、纪念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
(一)纪念馆宣传、教育的内容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联系起来
纪念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一大优势在于纪念馆掌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够转变为更能使大众接受的历史故事、生动具体的形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由抽象变得具体,由晦涩艰深变得清晰易懂,由死板变得活泼生动。由此一来,既能使我们纪念馆准确把握给观众传递信息的方向,又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
(二)纪念馆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我国时展对博物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途径。以笔者所在单位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为例:
1、“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推广活动
“理想信念”主题宣讲活动是宣讲小分队深入工厂、机关、学校、部队及社区,通过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蕴含的精神价值进行提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配合视频、音乐开展的理想信念宣讲文艺节目。“我是小八路”生活体验活动则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让孩子们走进纪念馆、穿上八路服、进行军事训练、唱革命歌曲、摇纺车、扛枪打靶、吃南瓜小米粥、听革命故事。
2、重视未成年人教育
与学校联手培养 “小小讲解员”,让学生从小对历史产生兴趣,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以影响带动更多的同龄人。
3、配合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
中国画的审美精神是对当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有益补充
中国画艺术与当代设计教学从表面上看似乎毫无关联,但从本质上讲,两者之间有一种潜在的联系.在现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现代化的今天,大胆地探讨传统中国画艺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完全符合建立现代艺术设计多样化的客观需要.对现代设计与中国画艺术的教学问题关系上,有人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毫无关联;也有人认为,中国画的人文思想过于庞杂而不敢触碰.由于这些观念的影响,使一些学生的设计作品缺失民族文化底蕴,作品风格游离于民族本土文化之外,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现代设计从某种程度而言,以其简练的艺术语言特征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但从反映本土文化意识的层面来看,缺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锤炼积淀而成,其中的中国画艺术强调自我意识和对事物内在的本质认识,其鲜明的造型特征及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不规则性,与现代设计强调理性设计的思维观念形成了有机的互补.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将中国艺术的思维理念和饱含中国审美精神的中国画艺术渗透到教学个案中,必将成为对现代设计教学体系的有益补充.设计应同时在功能和审美两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这种现代设计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强调一切设计以人为中心.从设计结果角度看,设计体现的不仅是物化的表象,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体现.随着艺术行业的不断壮大,艺术设计的功能性越来越为设计的审美性所取代,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审美精神同时也被关注.这说明现代艺术设计越来越需要中国传统艺术充实,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们审美心态的平衡,才能满足现代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体系,将具有中国审美精神的中国画艺术引入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当代艺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具有中国审美精神的中国画艺术引入到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画艺术成为现代设计教学创新的启示点.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与发展
中国画的造型精妙之处在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中国画通过水墨造型手段表现意象和意境,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蕴含着中国式的含蓄与典雅,巧妙地与蕴含寓意的现代设计融为一体,既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融合于极具现代感的设计之中,同时又创造性地将古典韵味与现代材料、技术融为一体.以2008年中国名瑞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作品《水墨.蝶》为例,设计师以光泽饱满,质地挺括的大缎和轻薄通透的真丝绡为面料主体,将面料以吊染的方式进行工艺处理.在染槽中先后注入液面高度不同的染液,先低后高,分段逐步升高.染液先淡后浓,染成阶梯状渐变效果,使面料产生由浅渐深或由深至浅的柔和、渐进、和谐的视觉效果,吊染后的真丝绡使用在服装的下摆、肩部、头饰等位置,结合真丝绡飘逸的面料特征,产生了独特的水墨晕染效果,整体服装形成简洁、优雅、淡然的审美意趣,让人体味到传统中国画的墨韵余香.将气韵生动的水墨元素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的审美经验和新时代的审美信息融会贯通,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当代设计作品,对保持及弘扬中国艺术设计的本体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画的笔墨神韵中汲取精华与现代设计艺术融合,对中国画艺术进行创造和深化.在借鉴时应巧妙地将传统文化视觉特征应用到现代设计中来.中国画艺术的水墨视觉造型理念是中国画艺术独具韵味的审美特征,中国画以笔墨丰富的形式表现和艺术语言的造型手段来追求气韵生动的人文情怀.秉承这种原则和观点去评鉴我们的国粹,从中发掘深层的文化寓意,并将其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来.在不断研究现代设计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用全新的观念把传统艺术发扬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来,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实现新的超越.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