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

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

第1篇: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

关键词:后生态主义 生态心理学 现代科学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32-02

生态心理学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并且它认为这种行为和心理过程是在环境和人的动态交互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它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动物(包括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而心理学研究与现实的脱节使人们对心理学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心理学因此具有了存在的危机,为走出危机,需要引入与现实结合紧密的观点,生态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学科发展的需要。

1 生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1整体主义指导思想

生态心理学受深层生态学的影响,遵循整体主义的指导思想,认为“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健康、平衡和完整决定人类的生活质量,破坏它就是对人类自己的损伤;它强调观念层面的批判和建构,认为生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生态观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生态心理学将深层生态学与心理学和治疗学相结合,一方面探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为解决生态危机开辟新的途径;另一方面研究自然对人类的心理价值,在保护生态的更深层次上重新定义精神健康和心智健全的概念。

1.2从心理学角度探究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1)生态潜意识(ecological unconscious)是人的本性。人类与自然界之间除了物理化学联系外,人的心灵与之还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联结。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情感联结是人类固有的天性,是进化的遗产,他们称之为生态潜意识。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潜意识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但是,生态潜意识一直被掩盖着、抑制着,所以“情感联结”这种说法一直被看做是神秘的、多愁善感的、微不足道的,更不用说重视它、以它为荣了。生态心理学家希望唤醒人们的生态潜意识,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乃是人类的本性,是不带任何目的、不应讲任何条件的,并且强调现在人们对生态潜意识还不自知。

(2)解除对生态潜意识的抑制,建立生态自我(ecological

ego)。生态心理学倡导的生态自我是人类个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我,即深层生态学理解的自我(Self)。生态心理学家认为,在建立生态自我的过程中,要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不是与自然分离、对立的个体,从而缩小人与自然的疏离感;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人对生态系统的认同过程,人与生态系统共处于同一个共同体,有同样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生态心理学家还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不仅负有伦理责任,还应该负有法律责任。环境律师Christina Desser在《树木应该有身份吗?》一文中指出,人们对森林应该有一种忠诚的态度,就像对待亲人、家庭一样;破坏森林就是对人类自身的伤害;保护树木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是一种自卫行为,并据此要求受到法律上的承认与保护。生态心理学始终试图以生态的观念调整人们的环境行为,从而影响政治、立法、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等整个体系,使这个体系不再只是个工业社会的机器,而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的、有机的人类共同体。

1.3研究生态环境对人的心理价值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环境除了历史的、经济的、美学的价值外,还有心理价值。生态环境的心理价值有发展的、治愈的、精神的和自我满足的价值,其中荒野(wildness)的心理价值是生态心理学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领域之一。

(1)对人发展的价值。荒野的利用使自我实现得到直接增强,或通过适度的变量得到增强;荒野可以刺激参观者获得新技能,建立自信,这是消除健康人心理压力的最有效途径;荒野可以减少人的外部压力,增加自我信赖和自我反思。

(2)治愈方面的价值。这是生态心理学的研究焦点。荒野是治疗精神损伤的最佳地方,对那些与病痛作斗争的人们来说,自然物是一种安慰手段给病人送花就是一个传统例子。目前,西方国家的许多治疗计划都把寻求与自然环境和谐作为治疗的手段,它适合各类、各年龄的人群,对各种问题包括行为不良、物质浪费、精神疾病、待及家庭暴力等都具有很好疗效。当然,生态心理学家懂得,自然并不是医学治疗的替代,而是治疗过程中的补充手段。

(3)满足精神需要的价值。在幽深的森林中或山间消遣,可以排除日常生活中各种媒体信息的干扰,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更好的理解并真正地享受它们,在思维方面上达到一个较高的层面;在人迹罕至的荒野中,人们可以充分感受自然力量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和谦卑。

1.4在保护生态的更深层次上,提出应建立一种关于心智健全(sanity)和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的新标准

虽然不同学者对“心智健全”和“精神健康”两个概念理解存在差异,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思考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为基点,探究人如何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生态心理学家在理解这两个概念时则增添了“绿色指标”,从对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延伸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把“心智健全”和“精神健康”的概念和标准适用的范围从仅局限于人类社会扩展到适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但是新标准的建立遇到很大困难:人们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与自然保持联系才是心智健全和精神健康的?如何确定人类要达到心智健全的最低要求?怎样向人们证明环境破坏与精神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破坏环境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在法律上根据什么标准来裁决?这些问题是生态心理学家们遇到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2 后生态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

2.1为解决心理学现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一种正确的方向

生态心理学既有科学主义精神,又有人文主义精神,它的出现可以缓和两大取向的对立,并为它们的融合提供平台。生态心理学是与崇尚科学精神的主流科学主义心理学同时发展的,它必然受到一些现代精神的影响。它保留着科学精神的一些主要特征,即仍然在生态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中运用实证方法和因果分析。它将实验室研究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自然真实的环境中去,其因果分析也由原来的线性分析向多元分析转变,但其主旨还是想揭示变量之间、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找心理和行为发生的原因。生态心理学既强调研究的真实性(生态化的表现),又重视研究的严密性(科学性的表现)。这样,它既保留了主流科学主义在心理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又祛除了它给心理学带来的弊端,如方法中心论、普适性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等等。生态心理学主张在日常生活的实际状态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要求将心理现象与整个环境联系起来考察。它既包含着一种整体观,即“整体关系比简洁的、有限的、用实验室方法加以验证的关系更重要,人的整体状况比某一个因素更重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比单一人的发展更重要”(Berry,1980);又强调人和环境的差异性或地域性,认为不同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绝对的普适性原则,而与人文主义的整体性、历史性的特征相吻合。

2.2为理解和研究心理学的对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传统心理学的相比,有两个较明显的改变。一是生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位在动物(人)-环境交互对子,而不是定位于单纯的人身上,使得心理学研究可以在更加真实的背景中研究传统的心理学主题如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和行为,并因此对于这些主题的认识也更加符合它们真实的状态。二是生态心理学的研究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个体定位研究(个体倾向性特征、个体结构和个体内部过程)或者内部机制研究即皮肤内心理学或者布伦瑞克所说的“被包裹的心理学”转向人-环境交互性的研究。这种改变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使得心理学研究不仅要考虑个人内部等自身因素,而且要考虑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在研究模式上将许多问题放入一个更加宽广的背景中思考和研究。

2.3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实证主义作为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几度引起心理学的危机,因而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抨击,其中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心理学流派对实证主义的批评为最,但是由于前者所研究的领域大多数没有与后者的领域有交集,因此呈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而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实证主义心理学的批评,是立足于祛除了实证主义的缺点的新的方法论基础――生态交互论之上,在同样的研究领域中,通过改进了的研究技术、方法和思路以及新的技术和方法所得出的研究成果来说服大家,因而能够使得主流心理学正视自己的弊端,并由此反思问题所在。例如,在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生态心理学看到了信息加工取向的短处,而把这些短处变成生态心理学研究中的长处,从而使得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的各项研究多了一种选择途径和可资利用的具体研究技术、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39.

第2篇: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

方法论既包括心理学具体的方法和技术的采用,同时也包括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立场。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被试的选择、条件的控制、材料的分析和数据的统计等。而方法论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于对象的基本立场和理论预设。方法论是建立在关于对象的理解基础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这里的逻辑根源在于,任何方法、技术的选择和使用,都无法离开研究对象而单独考察,方法和技术是为研究的问题和对象服务的。方法的正确性有赖于其关于对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的正确性,孤立分离地考察方法和技术没有实际意义。

文化心理学思想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近几十年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在于,文化做为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视角,文化与心理的相互生成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主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更预示着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而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因此,文化心理学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是心理学研究方式的一种改变。可以说,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演变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从跨文化心理学,狭义的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方法论有很大区别。“文化心理学”在这里主要指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强调文化与心理相互的建构性与共生性,这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最基本内涵,学者们也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的。

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2.1主流心理学中的文化地位及其演变

文化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并逐渐成为理论构建的重要成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化在这个历史发展中,也被加以不同的说明和处理,在研究中有过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支配思想,普遍性、客观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追求。主流心理学研究基本是一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或者说,在研究中文化是以隐身的方式存在的。尽管文化对研究发挥着实际上的影响,但文化因素并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成为“存在着的无”。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凭借其强势力量主宰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也就成为了标准的方法论。

跨文化心理学表现出主流心理学在文化问题上的退让。跨文化心理学出现以后,研究主要是以文化比较的观点,把两种或多种文化下的心理现象加以比较,从而确定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虽然发现了很多不同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差异的存在,但在对这些差异的解释上,跨文化心理学的结论有很多不足甚至悖论。文化或者作为标签,用来标定何种心理差异出现在何种文化之中;或者作为一种自变量或文化背景,诱发或是抑制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总的来说,仍然是延续早期人类学中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思路,用文化作为变量来解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差异,持有的是文化决定论的主张。跨文化心理学实质是主流心理学的变式,在方法论上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2.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

对于文化与心理关系的探讨,构成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在于,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相互生成的。文化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既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结果,也是人类心理行为的资源,文化与心理是一体之两面,无法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心理学的这些主张,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根本的挑战。从关于对象的立场看,文化心理学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不能假设固有的先天统一的心理现象的存在,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在人与文化的互动中创造生成的。而从研究方法和技术看,文化心理学强调现场研究、话语分析等,从对象的日常生活世界开始,对其心理行为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

总之,文化心理学研究以主流心理学方法论作为批判对象,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创生关系和互动关系,力图改变传统文化与心理学领域研究中的文化决定论模式。具体来看,文化心理学从文化与心理二者的互动关系入手,考察二者以象征符号形式和主体实践过程相联结的互动过程;突出作为对象的人的主体性,赋予研究对象以主体实践能力,强调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不是对对象进行单纯的描述和解释(expla¬nation),而是强调关于对象的同情和理解(understanding)力图恢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双重主体性,从而达到突出学术实践主体性的目的。

3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

从文化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它始终无法逃避的矛盾是究竟如何处理其与至今仍具影响力的实证方法论的关系。这种矛盾体现在文化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分歧之中,同时也体现于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之中。首先,文化心理学在关于文化与心理关系上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着对立观点,这些对立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文化进化论假定,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类似基因进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模式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而这些文化模式和心理行为特征是一个发展序列,处于人类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文化相对论认为,各种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都有其存在价值,相互不具有可比性,应当平等对待各种文化中的心理行为。

第二,文化比较与文化解释。文化比较强调不同文化间横向的比较研究,注重不同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并力图以不同的文化模式的差异做为解释这些心理行为差异的根据。当前的跨文化研究基本遵循这一模式。文化解释侧重在社会历史的纵向发展中理解文化与心理的关系,寻找其历史的演化脉络,注重文化意义的获得、运用及演变的过程。如关于传统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即属于此类。

第三,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所谓客位与主位实际是关于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采用客位研究方式,强调研究者与对象的分离,从而把对象作为客体进行价值中立的说明和控制。主位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对象在互动中进行理解,研究者应该深入对象的文化生活空间,感受文化的意义和日常实践活动。

第四,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量化方法侧重数量化的描述和说明,通过统计推论确定心理行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数量上的而非本质上的差异。质化方法侧重历史社会脉络的考察,重视研究者与对象间的共同体验和相互理解。量化方法是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而质化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兴趋向。

其次,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也显露出,它在面对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时候进退维谷,难以摆脱或者依附或者背离主流心理学的二元对立窘境。

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早期的文化心理学强调研究应该具有文化敏感性,在研究设计和理论建构上力图加入文化因素,关注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这种研究方式虽然较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实体论,把文化当成个体现实生活之外不变的实体个体的心理行为是在静态封闭的文化模式中得以发展;二是文化决定论,把文化与心理的双向建构关系简化为单向决定关系,成为文化决定心理行为的研究模式;三是文化差异论,只关注描述和说明不同文化下的心理行为差异,而不注重对文化与心理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建构和理解。总之,文化成为没有时间向度的不变实在,独立于个体的理解和实践之外,人与文化成为分立的两个实体。“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在实践探索中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兴趣的转移,而并没有形成研究体系的转变,没有形成方法论的革新。

新近的文化心理学主要体现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关于文化与心理对立的争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固定先在的心理事实,所谓的心理乃是通过社会互动过程获得意义并得以体现的。同样,也没有外在控制心理行为的客观文化事实,社会文化的意义有赖于人的认识和解释。这样,心理学的研究就成为对于文化与心理的建构生成过程的考察。然而,这样的研究预设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境地。因为由个体的主观性决定,每个人、每种文化都会对社会文化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说0月,也就建构了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建构主义心理学主张理解的多元化,支持各种意见的合法性和平等地位。但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的同时,却无力对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不同的心理行为,而这些文化、心理、行为却是不可通约的。实际上,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批判主流心理学的同时,不自觉地以其对立面塑造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在否认一切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的同时,自身却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境地。

总的来说,文化心理学在处理文化与心理关系的问题上并不成功,具体体现为批判改造实证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时,仍然受制于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执行着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使得文化心理学无意中把实证论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自觉地以实证论的反面建立了自身的方法论。这样做的结果是文化心理学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根基,成为了比照主流心理学而存在的“他者”,从而使得研究缺乏历史性和现实性。换句话说,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仍然是以批判主流心理学及其方法论为依据,而不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出发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因而未能真正实现方法论的创新,依旧局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这就是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内在困境的根源。

4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困境的出路

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把当前对人们心理行为的探讨,与其文化资源联结起来,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广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中,成为变化的、活动的、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把文化视为固定的、僵化的、静止的客体即把对文化的认识从实体论转为系统论[7。这里应该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第一,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当前研究存在的缺失是如何把文化间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转化为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的研究;第二,如何解决文化与心理行为的二元对立,把二者视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而实际上,这也就是文化心理学如何处理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应当指出,不同文化间心理行为的对立以及文化与心理的对立,本质上都源于西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在其漫长的学术实践中形成的理性主义思维传统。显然,若要在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必须有其他可供选择、参考、借鉴、利用的文化资源和学术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漠视甚至舍弃西方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否则,就必然依旧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之中,成为研究者想象之中的学术改造。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困境,实质在于这是一种文化补偿(culturalredemption)。文化补偿或称文化救济是指,在我们的历史实践中,由实践的结果产生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回头寻找失去了什么,再加以补偿和救济。[8]从研究本质和特征来看,文化心理学,也包括本土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一种具有文化补偿性质的研究,即在心理学的历史实践之后,试图重新加入文化和重新解释文化,补充这个本来应该却没有进入心理学研究视野的因素。这是文化心理学发展所应正视的前提。

同时,文化心理学研究也面临着文化并置(cul¬turaljuxtaposition)9,也就是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这当然也包括以主流心理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面对不同文化样态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多种文化传统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今的心理学越来越趋向全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更是要正视这种多元文化的现实。这种文化并置决定着研究者不可能也决不必要抛弃任何可利用的文化传统。

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就容易理解。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10。文化心理学研究也是认识人类心理的文化性质的一个阶段。文化心理学是对于心理学历史实践中文化缺失的补充与重建,这需要反思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历史实践;同时,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也是一个文化传统整合的过程,以多元文化传统并存作为背景。文化心理学要面对多元文化传统冲突的局面,也需要整合多元文化传统资源,西方的文化传统也当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也就有了解决的途径,即反思历史实践,面向现实问题,把各种立场与方法视为可供选择的资源加以采用。这不是抛弃现有研究,也不是恢复和回归传统,而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思维加以整合。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突破,不是在过去意义上的修补,也不是另立门户的发明,而是在反思原有方法论历史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转化。

4.1 反思历史实践

现代心理学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对这种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的系统反思和脉络解读,就是掌握这种心理学形态局限与价值的重要手段。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是以西方哲学自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把身与心、我与他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中,关于本文化与他文化、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的考察,也明显受这种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那么,要打破这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就要从根本上反思研究的前提预设,把主流心理学看作西方文化和理智发展的历史产物加以利用。而研究者具备丰富多元的文化素养,当是对单一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反思的一个首要前提。研究者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传统的滋养,才有可能在多元视角中做出比较和选择进行各种文化传统资源的沟通融合;才能够在对比中深入检视当下的社会文化历史线索,并自觉运用这些线索去理解植根于历史文化中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因此,文化心理学的首要前提是研究者的自省,摆脱单一西方理论思维和文化模式的羁绊,建立自身的学术实践主体性。

4.2 面向现实生活

通过反思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我们可以理解并掌握主流心理学的理论预设。而要在这种反思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则需整合多元理论思维,打破单一文化实践的限制。这就涉及了文化资源和理论思维的判断、选择、筛选、利用的过程。这个价值选择过程应该以人们的现实生活、日常实践作为根本标准。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和价值系统,并不是抽象的符号操作,而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存在于人们日常的心理行为之中。那么,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也应该是立足心理生活,对生活实践的考察。无论研究者的理性概括与逻辑推理,还是实验模拟与统计推论都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的现实活动为基础的,而且也必须以是否能够增进人的幸福和自我认识为最终判断标准。简单地说就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扭转学术研究中作为主宰的研究者的理性独白,增加主流心理学中“沉默的大多数”参与、衡量、评价学术研究过程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心理学学术实践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裂隙,恢复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和可理解性。

第3篇: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

一、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

1.后现代心理学

在科学心理学成立之后,心理学研究就进入了现代主义取向阶段。虽然现代主义取向一直处在派系林立、纷争不断的格局当中,但是依然拥有共同的内容,也就是重视科学价值、信奉经验主义、注重科学方法、个体中心地位。而后现代心理学对以上内容予以深刻批判。其一,反科学至上论。对于科学主义心理学而言,其主张的就是运用科学方法追求真理,即使人文主义心理学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相对,也不反对科学价值。而后现代心理学对此提出了深刻批判,认为科学方法本身就具有争议,更不要说去证明什么。其二,反个体中心论。针对现代主义心理学而言,其更加重视个体心灵及理性,将个体当成是行为发生与解释的核心。而后现代心理学认为此种行为是一种盲目的“自恋”“自大”的行为。

2.积极心理学

在积极心理学中,科学心理学主要承担三项使命:一是,治疗人的心理疾病或者精神;二是,发现并且培养具备非凡才能的人;三是,帮助普通人过得更加充实幸福。而自二战以后,西方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就放在了心理问题方面,如性犯罪、婚姻危机、心理障碍等,逐渐成为了一种类似病理学的学科,为此,积极心理学也叫做病理性心理学。与后现代心理学批判现代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对二战后西方心理学中消极、悲观取向的批判,在其理论构建与发展中,依然继承了科学主义心理学、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很多内容。

3.进化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起源主要分为两种倾向:内源决定论、外源决定论,对于进化心理学而言,其主要就是对这两者的批判。其一,进化心理学对内源决定论予以批判,在认定心理机制为社会行为的基础上,并不认同内源决定论的观点,即心理现象并非受到某种内驱力或者本能驱使,而是心理机制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二,进化心理学对外源决定论予以批判,在外源决定论中,认为人生来是一张“白纸”,在后天环境、社会的影响下,出现一些行为。而进化心理学认为,在此基础上得出人的心理源于环境、社会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人的心理与生理机制不是同时出现,而是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进化的结果。

二、当代西方心理学三种新取向的比较

因为当代西方心理学三种新取向起源于不同的思想派别,其对现代心理学批判的切入点与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后现代心理学摆脱了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内源决定论与外源决定论,认为心理既不是存在内部,也不存在外部,而是存在人和人之间,是人际交流的产物,是出现社会关系的结果。此种将心理定位为社会人际交流、话语建构解释心理的观点,更加重视心理的社会属性,对摆脱西方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积极心理学而言,从探讨人生意义角度分析,它提出了一种包容性的人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心理学范围;从心理学方法角度分析,它提出了一种开放性的对象中心论方法模式;从心理学任务角度分析,它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应用理论与模式;从心理学性质与价值角度分析,其摆脱了科学主义限制,对人性知识展开了相应的定位。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就是探讨人的心理机制形成与影响。进化心理学者对外源决定论予以批判的同时,也不认为自身属于内源决定论范畴。其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与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对心理机制强度、频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心理机制又是社会行为的基础,对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反应非常灵敏。除此之外,在进化心理学中,普遍认为心理机制是进化的产物,而心理进化主要来自于适应与压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就是对现代心理学的一种反思与批判,是现代心理学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摆脱现代心理学困境的重要途径。这三种新取向的理论与主张主要就是对西方心理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重构与批判,在西方心理学发展中,对全面、正确认识人的心理有着独特的作用,是促进西方心理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值得相关人士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申连,郭本禹.当代人格研究的新取向:进化心理学[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01).

第4篇: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

《理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根本性质理论的一个心理学分支,也称体系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探讨心理科学基本原理的一门学科。它关注心理现象的实质、机制和过程,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不但可以解释、预测并有意识地支配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而且可定向指导心理学各局部分支学科的研究。它像理论物理学那样,在本学科群中处于基本理论地位。

一、读出心理理论的研究假设

科学研究的关键在于提出研究假设,阅读大量文献之后从中剥离出研究的核心,从而寻找出研究“破绽”,也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提出的研究假设最能体现出研究者的思维水平。科W的创新之处也在于研究者对假设问题的回答,包括回答了多少、怎么回答的。心理学流派在阐述自己的思想时都是基于一定的前提假设。例如,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前提假设是:意识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复合体,在此假设下把意识解剖为元素。读《理论心理学》就是要读出每个心理前提假设,从而了解在此前提假设下的研究方法设计,最后得出结论来验证假设推论;了解心理理论是如何从一个流派发展到另一流派,基于什么样的前提假设,这样来读,才会真正理解心理理论的实质。

二、读出《理论心理学》的推断方法

《理论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史学研究,它跟其他心理学科研究方法不同,不是实证研究或者个案研究,完全是非经验的,是在思维活动中通过逻辑推理出来的。并非观察与实验才是科学发现的途径,理论心理学也具有提出假设或做出预测的功能。理论心理学为实验性的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离开了理论心理学,实证心理学就会见木不见林,变成没思想的操作。因为科学观察本身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科学研究者总是以一种预想的理论去观察事物,一切观察与实验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之下进行的。而理论心理学正具有这种功能,它提出一种理论或假设,或对某种实验的结果做出预测,这些假设和预测本身也是实验性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实证的研究主要在感性分析和细微之处下功夫,精益求精,察微知著;而理论的研究以理性思维和高度抽象见长,把具体的事实和结论升华为一般性的理论,两者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在于指导我们在思想上走得更远,有了思想指导,才能做出有水准的研究。因此,读《理论心理学》必须要读出它的推断方法。

三、读出心理研究的逻辑分析法

对理论概念的判断和鉴别并非时时处处需求助于实验验证,虽然理论心理学是非经验的,但它不是纯粹的主观臆测,是采用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理论真伪的逻辑分析法。依据逻辑学原理,若某一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那么这个理论体系就是自相矛盾的;如果一个理论概念连逻辑检验都不能通过,那么也就没有必要付诸实证检验。心理学领域没有正确的统一的理论和真理,那些被人认可的理论是因为在某种范围之内、在某种前提假设下它们是成立的。理论心理学的作用在于将那些逻辑上很明显存在错误的理论剔除掉。所以我们在进行研究选题时不能拍拍脑袋想出来一个,而是要基于以往研究推演出来,必须具有逻辑性,知道怎么来的,才能知道要怎么往下做,知道来龙,才能知道去脉。

参考文献:

第5篇: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前身是儿童心理学。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学》一书,被认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形成与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一大批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并形成了不同学派相互竞争的局面;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标志着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更加明确。20世纪80年代,研究领域扩展到对生命全程发展的研究,学科发展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并逐渐形成了发展心理学学科体系。在我国,1962年朱智贤教授《儿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形成,也为发展心理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包括心理的种系和种族发展。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类个体从胚胎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生命全程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各年龄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我国发展心理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中小学生智力与品德发展、独生子女的教育、青少年犯罪教育等。近些年,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对心理发展进行了多视角、多角度的解读,并尝试把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与理论运用到教育改革当中,这种结合对学生智力和品德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这两方面的工作多流于形式。且应试化教育色彩较为浓重,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是想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教育教学仅有文化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中适应能力较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因此,一些学校开始对传统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在保证文化课的情况下,加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重视,以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过程中,部分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对发展心理学进行有效的探究,努力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引入到教育改革中,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由于我国具有很高专业素养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工作者较少,这使得教育改革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并不理想,当然,在推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学改革中发展心理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体现如下。

1研究发展心理学不够深入

发展心理学源于西方社会,大量的研究结果都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下,这些理论和研究结论未必能很好地适用中国文化。因此,需要对发展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将发展心理学较好地运用于实践。而现如今,我国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水平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研究仍然不够深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研究力量不足。我国研究发展心理学的主力军多出自师范院校,其他机构对其研究的力量较弱,甚至从未参与研究。因此,发展心理学研究力量的局限性对其在教育改革的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阻碍。第二,研究设计与方法相对落后。我国研究者在进行发展心理学研究时所采用的研究设计多为横断研究,只有少数高校和研究者采用了纵向追踪或聚合交叉的研究设计。此外,大部分研究者在进行数据收集时多采用传统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方法,较少采用较为严格的实验法,从而导致已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理论不够深入,结果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第三,研究对象较为单一。在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为中小学生,而对大学生和成人群体的关注较为不足,这导致发展心理学研究结论在教学改革中的推广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因此,需要加强对各个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研究,以提高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适用性。

2重理论而轻实践

根据调查,我国部分院校在发展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视理论讲解,而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通常较为抽象,只有联系实际,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同时,只有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与个体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将发展心理学更准确地应用于教育中,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

3教学手段与内容较为滞后

虽然部分院校已将发展心理学融入于教学改革之中,并且向学生传授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但对于发展心理学的开展依旧有些薄弱,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延续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学生接受程度不高。此外,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较为滞后,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2]。因此,这样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发展也产生了制约的作用,针对学生的教育也较为偏离实际,这违背了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

三、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途径

人类的复杂性,决定了个体发展研究的多学科性,其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遗传学等等。下面我们着重探讨如何将发展心理学研究更好地融入当前的教育改革中。

1将发展心理学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加强学生专业课程的教育时,需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等,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近二三十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结合本国国情和教学实际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之路。只有将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规律、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设置教学方案,能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真正推动个人的发展。

2将发展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不仅要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还要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大量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能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如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型社会,各种压力逐渐蔓延到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大学,每个学生都在父母的期望中成长,面对着学习的压力以及就业的压力,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与发展心理学皆属于心理范畴,因此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尤为重要。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有必要深刻理解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以及所在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譬如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应围绕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开展。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同一性的形成是这一时期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将发展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亦能有效提高其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能力[3]。

3创新教师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发展心理学

我国发展心理学能否很好地运用于教育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创新,提高课程设立的实效性。

第一,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行为方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正确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多加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思想,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地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教师应该运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之中。首先,教师应该运用较为符合学生心理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提高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真正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其次,教师的教学要具有针对性,运用发展心理学探寻学生的内心世界,采用适应的教学手段。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可对较难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对较为容易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讲解,教会其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独立思考,提升创新能力,营造出较为优秀的学习氛围。

第三,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等网络形式进行教学。现如今,网络走进了学生的视野之中,成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流媒体。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类新型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网络,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多加交流,展现出一种平等性,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4丰富发展心理学教学内容

在将发展心理学融入各类课程时,要丰富发展心理学的内容,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发展心理学来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4]。教师要确立好每一部分的重点知识,明确教学目标,严格将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程之中,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此外,教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发展心理学的新型结论,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技能,扩充其知识含量。并且用新知识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效维持其学习动力。同时,教师之间要共同参与,编写专业的教科书。各大院校通用的发展心理学的教科书较为深奥,专有名词较多,不利于学生对其正确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在保持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正确的通俗解释,并且设立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运用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发展心理学的理解,研究其内在理论,并将其有效运用到自身的专业能力建设之中,提升其专业素养。

5创建完整的考评体系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其他心理健康课程大都开设为公共必修课程,考核时也大多运用论文或开卷考试形式。这类形式的考核,结果多为优良,鲜有不合格者,如此一来难以甄别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这种形式虽然满足了学生的高分心态,但这样的结果不利于教师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够客观有效。高校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考核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闭卷考试,以此来检测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二是合理的情景模式模拟,主要检测学生是否能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教师要将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有效的记录,根据记录进行有效的分析,探寻出现此结果的具体原因,并且及时进行有效的改正。此外,通过有效的评价能够有效指导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状况,并且以此来保障课程设立过程较为完整。

6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学生在学校与家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家长并不够清楚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可以探寻家长对孩子的真正了解程度,寻找学生产生不同思想状况的原因。而且,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体系,以此来规范学生在家中的行为,真正达到“表里如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教育改革发展与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研究发展心理学,将其有效运用于教学之中,将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为此,本文对发展心理学应用教育改革的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要将发展心理学应用进各类思想教育课程之中;第二,创新教师教学方法,以此来有效利用发展心理学;第三,丰富教学内容;第四,设立完整的考评体系,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与教育改革的实效性;第五,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加强沟通,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雪凤.论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1):224,226.

[2]王晋.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运用研究[J].知识文库,2016(10):237.

[3]薛亚萍.《发展心理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4):30—31.

[4]缪小春.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发展心理学[J].心理科学,2001(1):71—77.

ResearchontheApplication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inEducationalReform

ZHUHaidong,LIXiang

(ShiheziUniversity,Shihezi832000,China)

Abstract:Withthesocialdevelopment,thedemandfortalentsisincreasinginourcountry.Inordertocultivatemoreexcellenttalents,ouruniversitieshaverespondedtothecallofeducationreformandmadeinnovationsintheoriginalcurriculumsystem.Developmentalpsychologyhasbeenwellusedintheprocessofeducationalreform.DevelopmentalpsychologycaneffectivelyinterpretthepsychologyofallkindsofstudentsinChina,andapplytheresultsofinterpretationtothereform.Thisreasonableinterpretationcanimprovestudentsideologicalqualityandcultivatetheirindependentlearningability.Inordertomakedevelopmentalpsychologybetterappliedtoeducationalreform,thispaperstudiesthemeaningandcurrentsituation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andproposesitsapplicationstrategyintheeducationreforminordertoprovidemoreexcellenttalentsforthesociety.

Keywords:developmentalpsychology;educationalreform;appliedresearch

(責任编辑:陈树)2017年6月第36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Jun.2017Vol.36No.6

第6篇: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其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有尊严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1954年,在马斯洛(A.H.Maslow)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中首次出现积极心理学一词。2000年1月,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和西卡森特米哈伊(M.Csikszemmihalyi)联名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正式宣告积极心理学的诞生。积极心理学特别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以积极的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提升人类的幸福感,提供了健康的方向。教育正从原来过分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而转向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强调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本身所应追求的价值核心。积极心理学主张有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人生。一切教育活动所关注的应该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教育塑造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温暖的与和谐的。这一理念符合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积极品质、活力与美德”的本质特点。通过在受教育者心灵中根植积极品质,充分挖掘其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实现人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世界和谐的理想。

二积极心理学与“三生教育”在本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1.“三生教育”的本质是完善人的活动过程

“三生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人生教育行为,尽可能地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人在生命中生存,在生存中生活,又在生活中实现生命和生存的价值。教育的本质就是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这种本质内在地决定了教育必须以促进人的生命完善,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等为主题。也只有扎根于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才能实现其本质的内在要求。由于“三生教育”直接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基础,直接把教育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内在地反映并遵循了教育本质的内在稳定性。因此,“三生教育”其本质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

2.积极心理学与“三生教育”在本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研究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它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而“三生教育”的基本思想理念是以人为本,这是“三生教育”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心理学产生的使命就是为人类服务。而心理学只有以积极待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才能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学会创造积极、给予积极,并最终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生命教育正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的教育。而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积累、遗传了大量的积极基因,所以,人生来就有积极的心理元素。在社会化过程中,人固有的、由积极基因所决定的心理元素被激活而成为决定人行为的积极的心理因素,进而发展成为积极的心理特征、心理品质。人在幼儿时期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出来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进取心等,都是人的积极心理因素的具体表现。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发现,人的积极心理因素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驱力。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人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和感受,都是一种心理体验。要正确体验生命、体验生存、体验生活,必须有健康的心理为基础。假若没有人的心理活动参与,“三生教育”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影响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从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思想不难看出,它更多的是强调对人的潜能的启发和利用,而广义的“三生教育”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活动。因此,“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核心开展的教育,必然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必然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也必然是一种以当前教育体系相一致,且涵盖当前教育体系的教育。”换句话说,广义的“三生教育”,就是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核心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是一种以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三积极心理学对“三生教育”的重要启示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发展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同时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本质特点,“三生教育”应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力量,在促进学生身心成长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三生教育”要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但人的潜能发掘不是自发完成的,是需要精心培育的。“三生教育”的实施不仅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与成长。在“三生教育”中要广泛地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深入贯彻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价值倾向。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动机、积极自我等积极品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2.在“三生教育”的内涵建构中注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第7篇: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幸福教育

一、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由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教育应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与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人生的终极教育目标。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们提出在农村小学开展幸福教育的实践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实践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幸福指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11年9月,课题组织普通农村小学――昌平区七里渠中心小学五年级的6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口头交流,了解学生的幸福度和影响幸福的因素。

对此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困扰学生幸福感的因素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对“幸福”认知的局限性,使他们忽略了许多生活细节中的幸福。

2.对事件的归因时,学生更多考虑的是自己难以控制的外在原因。

3.学生缺少心理调节的办法。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在农村小学开展幸福教育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幸福观,学习欣赏生活,乐观对待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学生终生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是在普通农村小学进行的一次基于校本的研究,是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提高小学生幸福感的实践。通过本课题的实践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幸福度和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经验。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幸福:

真实的幸福源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并在生活中充分发挥它们。

幸福=积极情绪+投入+意义+人际关系+成就(马丁・塞利格曼)

2.幸福教育:

本课题所说的幸福教育是指:在积极心理学引领下开展校本课程建设,通过编写校本教材和依托教材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幸福,习得乐观,提高“心理免疫”能力;通过以“幸福”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学生团体心理活动课和个别学生辅导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状况

幸福教育的实践始于塞林格曼博士于19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始的幸福课。广受关注的是哈佛大学的泰勒博士的哈佛幸福课,实践始于2002年。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关于幸福方法的理论,为科学理解幸福问题奠定了理论和教学实践基础。泰勒博士认为,如果我们能摒弃完美主义者“全有或全无”的极端思维,像最优主义者那样更善于接受和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将学会悦纳不完美和失败,同时迎接成功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诠释了幸福的含义,指出了幸福生活的实现路径。他的名著《真实的幸福》奠定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基础。费莉莎・胡帕特女士(Felicia A Huppert)是英国剑桥大学幸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是英国政府幸福教育项目负责人。她从个体和群体积极心理健康视角对幸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编的《幸福的科学》一书,对世界各国幸福教育研究最新成果进行了总结,是幸福教育的宝贵文献,奠定了幸福教育的科学基础。

2.国内研究情况

叶澜教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命状态进行了深刻阐释,这种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命状态的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幸福哲学,是对幸福生命论的诠释。刘次林博士的《幸福教育论》,是近年以来我国关于幸福教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对幸福教育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拉近了幸福理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距离,促进了我国中小学幸福教育实践进程。以“奠基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孟万金教授主持的主持下从2007年到2011年先后在贵阳、成都、北京等城市开展实践。

3.幸福教育在中小学的实践

从2006年开始,在英国积极心理学家尼克・拜利斯(Nick Baylis)的指导下,英国顶尖中学惠灵顿公学为10年级和11年级学生每周安排一次幸福课。香港在1999年开设了“成长的天空”课程计划,在2005年开始推行“共创成长路”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教学实践。2008年上海金陵中学、上海梅陇中学引进香港“共创成长路”课程体系。

国内在中小学最早提出“幸福教育”的是山东东营市胜利第四小学校长、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校长高峰,他们在2002年开始提出并实施幸福教育。随着幸福教育越来越得到众多教育者的重视,幸福教育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相继开展。

这些研究以提高人们的幸福度为目标,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实践,而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积极心理学幸福教育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理论、经验、方法相对来说还很少,因此在农村小学开展幸福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幸福感,也可丰富幸福教育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三、研究目标

(一)在积极心理学引领下开展校本课程建设,通过编写校本教材和依托教材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幸福,习得乐观,提高“心理免疫”能力;

(二)在积极心理学引领下,开展“幸福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营造幸福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研究内容

(一)在高年级开展幸福教育的校本教材编写,开展基于教材的课堂教学实践。

1.编写幸福教育的校本教材

2.使用校本教材授课,并不断改进教材。

(二)开展“幸福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1.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科教学案例实践,改善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体验。

2.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生团体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开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推动幸福教育氛围形成。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学习相关理论方法,指导研究实践,提升研究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行动研究法

通过编写教材、组织主题活动、案例研究等研究活动,推进幸福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3.问题分析法

针对学生幸福降低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整理,寻找成因,寻求有效地解决办法。

4. 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取得的经验成果进行总结梳理,提升成果研究价值。

六、研究范围

昌平区七里渠中心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七、研究过程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从2011年9月――2014年7月,分为三个阶段

(一)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

1.(2011年9月)学习《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设计调查问卷。

2.(2011年10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降低学生幸福感的原因。

3.(2011年11月)确定参与课题组教师,撰写开题论证。

4.(2011年12月――2012年1月)学习、研讨,确定幸福课教学内容,安排班级、课时。

(二)课题实施与调整阶段2012年3月――2014年6月

1.教材的编写与实践。

(1)教材的编写

①框架的建构

2012年9月,课题组依照志平主编的《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操作指南》的五个主题: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构建出校本教材框架。2013年11月,教材编写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在积极关系、积极应对和积极成长三方面有重合部分,有时比较难以区分,因此在编写时做出了将积极应对和积极成长合并为一个版块,在积极关系方面突出感恩教育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贴近学生实际的六个板块,幸福认识、正确认识自己、投入的学习、考试应对、做乐观的人、幸福修炼。至2013年5月,校本教材的基本框架形成。

②内容的完善

随着教材结构的逐渐形成,教材内容得到了不停地充实。内容由少变多,语言更加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呈现方式更加多彩。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了学习风格、韧性、感恩、心流、优势与天赋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些学习不仅帮助大家明确了概念,增深了了解,也增强了教材专业性。

③版面的美化

教材最初设计是使用WORD进行排版,但是经过对比发现PS更能使教材画面丰富,吸引小学生,2014年5月,教材开始以Photoshop形式进行编辑排版。在美化过程中通过板块图标设计,图片筛选,色彩选择,风格统一等工作形成了美观,有情趣,有专业知识,实用的教材。

(2)教学实践

依托教材的课堂教学实践主要集中在教材出具模样之后。2013年下半年在中心校五六年级开展了使用校本教材的心理辅导课,这些实践使我们发现了教材当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修改教材比之前更加便于学生使用。

2.幸福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1)2013年2月――2013年7月,开展了以“幸福教育”为主题的德育活动。

结合课题学校德育工作安排了以 “幸福教育”为主题活动。包括的班队会评比、“品味书香 享受幸福”舞台剧比赛、“家校协同 共享幸福”亲子家长会、“学习雷锋,幸福大家”主题升旗仪式等活动。

(2)学生团体辅导活动

在对课题研究任务有了进一步明确,对积极心理学知识有了一定基础后,课题组引入了学生团体辅导。2013年12月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在读研究生和本校心理老师组织了多次活动,学生团体辅导进一步推进了和深化了“幸福教育”的开展。

(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案例实践。

2013年12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课题组组织学校各教研组开展了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和班级管理实践。并组织了“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教育案例”的交流,对于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4)教师积极心理学理论培训。

初期培训以了解积极心理学为主,课题组安排教师学习《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邀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主编陈虹为教师进行 “积极心理学”的通识培训,习了对教学更有指导作用的《给教师的101个积极心理学建议》。课题负责人做了主题是“做更幸福的自己”的专题讲座。通过积极心理学知识的介绍,老师们的理论水平有了一定提升,特别是情绪管理、心理韧性等知识对老师自我调控和指导学生心理调节有很大帮助。

为提升教师开展案例研究的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学习马丁・塞利格曼的著作《教出乐观的孩子》;并要求教师结合学校到的理论、方法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案例。这种有针对性的研究活动进一步的提升了老师的理论水平,提高了案例研究的效果。

(三)课题总结提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

1.梳理研究素材,撰写研究报告。

2.整理过程性资料和物化成果。

3.进行结题鉴定。

八、研究结果

(一)编写完成了《幸福成长》系列教材中的五年级教材《向着幸福出发》和六年级教材《做幸福的自己》。

《幸福成长》系列教材是北京市昌平区七里渠中心小学编写创作的校本教材,目前为两册,一册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教材名称为《向着幸福出发》,一册面向小学六年级学生,教材名称为《做幸福的自己》。两册教材分别安排了贴近学生实际的“幸福认识”、“正确认识自己”、“投入地学习”、“情绪管理”、“考试应对”、“做乐观的人”、“幸福修炼”七个板块,目的是引导学生习得乐观,提高幸福指数。

1.编写本教材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一切适应孩子的发展、一切促进孩子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本着对学生当下的幸福和未来的幸福负责的态度,教材从本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力求富有实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

2.编写本教材的原则

(1)关注学生的幸福体验,突出内涵特色。

与其它心理方向的教材不同,《向着幸福出发》和《做幸福的自己》不只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心理辅导,而是着眼于学生 “幸福地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幸福;在学习活动中习得乐观、保持幸福;在困境中或面对困难时积极应对,提升生活品质。

(2)突出实用性,体现主体参与特色。

每课教材包括,导语、生活连连看、寻找幸福密码、智慧锦囊、大胆一试、成长足迹等几个内容。在参与几个环节的操作、讨论、思考过程中,实现了对学生“幸福学习”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组织基于教材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1. 认识幸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建立正确的幸福观。

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方法论指出: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幸福和快乐,关键是如何认知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方式;幸福现实论指出:幸福生活就在当下,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完美不是幸福,最优化选择才是幸福。

在实践中课题组设计了“认识幸福”的活动,编写了“幸福就在生活的细节之中”、“幸福账本”、“ 改变让自己更幸福”、“ 关注当下,感受最真实的幸福”等几部分内容,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尝试。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方法、策略,促进学生习得乐观。

一个人的乐观程度越高,他对生活的满意度也越高。塞利格曼写了一本书《学习乐观》,讲的是教人如何走出无助感的方法,并提出务实的乐观这个概念。塞利格曼主张,人们不应被一时挫折而打败,应该以乐观的心情去建立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勇敢起来,这样才能反败为胜。

课题组在编写教材的同时开展了相关的课堂教学实践,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发现调节自我的方法,学习心理知识,在探索中不断提升心理素质。

(三)总结出了实施幸福教育的一些有效途径

1.组织以“幸福”为主题活动,推动幸福教育的开展。

学校组织了“身边的幸福”主题班队会展示活动;进行“幸福的班主任”系列培训;我和老师的幸福故事主题讲话;“品味书香 享受幸福”舞台剧比赛;“家校协同 共享幸福”亲子家长会等,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要怀有感恩之心,要懂得给予,保持良好的心态,做个幸福的学生。

2.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心理品质。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在读研究生策划组织完成的心理素质拓展项目,让五年级的小学生从欢乐的活动中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心理老师组织的“独一无二的我”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关注自我,思考:我是怎样的人?结合这一学期的“优势取舍”等课程,学生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进了和深化了“幸福教育”。

3.通过“幸福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1)更新观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组织有针对性、有要求的培训,为教师实践提供支撑;开展案例交流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2)引导教师在工作中追求“卓越”,提升职业幸福感。

课题组在对教师的培训中重点阐述了“心流”体验对于人们提升幸福感的作用,引导教师回忆工作中忘情的时候:每一次成功教育的体验,每一次教学设计的完美实施,每一个宝贵经验的总结……然后对比是对职业倦怠中的恐惧、厌恶所带来的不良体验,促进教师认识到工作中应当为自己做一些积极地目标,推进自己投入到工作中,体会更多的心流体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通过培训以及后期的访谈,我们发现有了积极心理学的指导,教师在心理调节,克服不良情绪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在职业幸福感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体验。

(四)实施效果

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社副主编陈虹认为课题组编写的校本教材《向幸福出发》、《做幸福的自己》, 从幸福的视角编写教材,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有新意,有实际价值。

(五)物化成果

(1)农村小学开展幸福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2)上下册合订本教材五年级的《向着幸福出发》和六年级的《做幸福的自己》。

九、反思与展望

通过课题研究对于幸福的理解不断加深,也引发我们思考:我们的工作为了什么?是孩子未来的幸福吗?那么孩子当下的幸福应该被忽略吗?在最真实的当下,教育者组织那些活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幸福,感受到“真实的幸福”,习得让自己“持续幸福”的方法。通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将德育、课堂教学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今后我们会在这一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马丁・赛林格曼(Martin E.P. Seligman).真实的幸福[M].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 2010.7

[2]马丁・赛林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教出乐观的孩子[M].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 2010.9

[3]阳志平 等. 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

[4]王滟明、邹简.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M]. 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2

第8篇: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

过去,消极心理学常常强调人类病态的心理特点,很少有学者去关注人格成长、人类生活的幸福感以及增进幸福感的方法。受此影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局限在心理疾病的筛查、诊断、干预、治疗等方面,很少从正向去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例如善良、热情、包容等等。而积极心理学诞生以后,在心理学界掀起了一阵波澜。积极心理学开始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设计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交往技能、审美能力、创造性、对未来的设想、洞察力、智慧和才能。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感、利他性、同理心、关心、文明、现代化、忍耐力及职业道德。从积极心理学关注的这些人类品质不难看出,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个体及群体中的正能量,关注人类生活中、现实社会中积极、美好的一面,它采取更加积极的方法去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类的活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2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北京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1北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从目前北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来看,许多学校并没有及时汲取积极心理学的全新理念,仍然在用消极心理学的框架,在课堂中注重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对于表现异常的学生十分敏感,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身上所具备的优秀、积极品质关注较少,认为那是人理应具备的品格,不用过多关注,也不用积极引导。久而久之,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得不到关注,也就无法得到及时的鼓励与指引,失去了很多能够激发学生潜能的机会。从目前北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模式来看,很多学校过分关注学生是否产生病态心理,及早筛查,尽早治疗。重诊治,轻预防;重反应性干预,轻前摄干预;重个体咨询,轻团体辅导,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

2.2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北京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鉴于上述问题,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是有必要引入当前北京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的。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并非意味着完全摒弃以前消极心理学的内容。消极心理学中对于疾病、缺陷的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大多数学生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前提下,仍有少数人或多或少存在心理缺陷。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由于高考失利或对学业失去信心才不得不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在入学时就有沉重的负担。在他们看来,自己比起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是被淘汰的人,不受到别人的关注也不受别人的重视,毕业后即使很快找到工作,也是低人一等,有自卑心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这样的学生,他们身上仍有诸多积极品质的存在。例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人善良、热情、善于交际、幽默,有年轻人的活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发现学生的这些品质,在课堂上给予正确引导,放大学生的优点,积极培养学生向上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积极预防,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3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北京高职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模式都是以“学生心理问题和疾病”为中心的“矫治模式”。从学生一入学的心理普查,用到的工具主要有90项症状清单(SCL-90)、焦虑量表(SAS)等,关注的都是不健康的人格。从筛查中筛选出得分较高的学生,分别谈话,以达到进一步确认的目的。从每年的心理普查情况来看,被选出进一步接受咨询的学生往往带有恐惧、抵触的情绪,很多学生自述自己平时生活、学习正常,没有不适,也有少数学生在咨询过程中阻抗严重,自始至终一言不发。这都与教育工作者没有及时关注到学生的正向人格特征,反而去关注他们消极的一面有直接关系。针对这类情况,可以在筛查结束后尝试不立即进行咨询或辅导,而是通过上课或学生日常活动对他们进行特别关注,在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人格特质后再进行辅导。学生在得到充分的肯定,并感到被接纳以后,往往阻抗就不会那么明显,并且恐惧、抵触的情绪也会随之消失,反而有利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3未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走向

第9篇: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

 

积极心理学是一项心理学领域上的革命,为我们揭示了区别于传统心理学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利用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对人类道德和力量的积极心理学思潮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自提出以来在多种领域广泛应用,将该理念应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可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积极心理学,不断改善自身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象进行调查,发现只有58%-60%的学生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其余的40%-42%的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没有规划。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职业规划意识薄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首先是在校大学生不能对自身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不能明确就业方向和主观就业途径。其次是大学生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育力度上存在欠缺,一些高校的职业规划课程虚而不实,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2.职业规划存在方向错误

 

当前大学生在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上更趋向于现实主义,而所谓的现实主义就是一份“好工作”。在职业去向上,多数大学生均希望去大城市的政府、机关、大企业工作,希望就业单位能够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在选择职业时,过分的注重个人报酬和个人劳动所得,甚至其想象中的劳动报酬已超越了城市的平均水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方向上错误,就业方向趋于功利化,自身情况难以适应现实就业情况,这则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出现结构性失业:一方面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二三线城市的中小企业缺乏人才。

 

3.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规定在校大学生人数与就业指导专职教师人数的比例为500:1,而就我国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现状而言,达到500:1的比例仍存在较大困难。此外,就业指导教师的资历相对较浅,多数教师均未接受专业的岗前培训。或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本身就业经验较少,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趋于理论化,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也只停留在办理就业手续,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扶持等初级阶段。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积极的研究方向,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不仅吸取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同时,融入人本主义中的经验分析法和现象学方法。传统心理学研究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向人类展示了人类个体的缺点、个体存在的内在缺陷,但却很少对人类的潜能和优点进行解释。在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下,人类似乎将自身限定在合理活动范围中的黑暗、卑劣区域。而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对人性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更加强调对人性的价值进行研究,兼顾社会个体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强化主观体验意识,增强价值观念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帮助学生顺利走向就业市场,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和职务,更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在于强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需要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教育,考虑就业待遇,但务必认清当下的就业形势,了解自身与职业间的距离感。只有选择与自身兴趣、爱好相符的职业,才能激发自身的工作兴趣和潜能,更利于未来的长远发展。此外,在大学生就业中,自主创业是就业的重要选择,大学生只有参与其中,增强自身的体验意识,在规划和就业中发现自身价值,感受到就业的乐趣,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取向。

 

2.培养积极心理因素,开展多角度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始终贯彻积极心理因素的影响价值,例如,实现自我肯定、自我认知、价值实现、自我效能感、自信等心理。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方向感,为其选择适合的就业方向,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及创造力等。因此,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首先需要学生正确的认知自我、了解自我,其次需要借助体验式课程培养个人能力,激发潜能,最后,需要倡导大学生创新性就业,激发其创造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针对此种情况,高校、教师、学生需要组成三位一体的规划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增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构建完整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