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场所理论
1.1哲学基础――现象学
现象学是当代西方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潮。现象学的方法被认为是一种不以任何假设为前提的、达到本真的真理的方法。现象学哲学的根本精神就是回到事物本身,进行直接的观察。
亚里士多德:“凡是不先进入感官的就不能进入理智。”
扬巴蒂斯塔・维柯:“・・・・・・人心在从塔感觉到的事物中见出某种不属于感官的事物,这就是拉丁文动词intelligece(理解)的意义。”
胡塞尔:意识总是关于事物的意识,不存在空洞的、没有志向的意识。意识总是指向某一对象。因而与意识对象无法分开。
2.场所和空间
2.1 概念解析
舒尔茨的场所理论直接建立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空间的意义基本上是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空间知觉和认识的研究,提供了发展人与物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场所就是这个系统的核心。
诺伯格・舒尔茨说: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提到“空间”几乎不可能不用到上、下、前、后或这样的前置词,这些词语标明了空间的抽象本质是拓扑关系。诺伯格・舒尔茨在《建筑中的意向》中提出:“空间的体积的形式和四周包围面的特性同等重要。” 他坚持认为采用狭义但精确的三维空间概念来指称建筑是合适的。“空间”实际上与实体或称“空间界面”是不可分割的,这源自格式塔理论的独到观察。他把海德格尔的“空间是从地点,而不是空无获得其存在的”这个观念扩充为“存在空间――建筑空间――场所”。空间由三个向度的,潜在的,边界围合而成。作为一个体系由相对位置表明。
场所理论的本质在于领悟实体空间的文化涵义及人性特征。简单地说空间是被相互联系的实体物质有限制、有目的地营造出来的只有当它被赋予了来自文化或地域的文脉意义之后才可以成为场所。场所理论和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特定城市空间的实体特性的演变有关。它提供了改变建筑环境的途径,指导空间转变到场所。当被赋予了源自文化或地域特征的文脉内涵之后,空间成为场所。
构成场所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a) 静态的实体设施――the static physical setting
场所的实体建构建筑物、景观和美学特征的体现。
b) 活动――the activities 建筑物和景观如何被使用,身处其中的人们如何互动,以及文化习俗如何起到影响作用。
c) 含义――the meanings 一个非常复杂的层面。首先是人意向和体验的结果大多数的场所特征起源自人们对场所的实体和功能方面的反应。
场所的这三个基本元素彼此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老子:“ 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芦原义信:“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这一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但是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则与嗅觉、听觉、触觉也都有关。” 空间由三维潜在的边界围合而成作为一个体系由相对位置表明。
2.2空间与场所是同质的
场所与空间的同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它们都是由城市实体所界定出来的虚体范围。场所就是一种空间存在。先有了空间, 有了场地, 在这基础之上才能形成场所。也就是说, 空间是形成场所的基础。第二,无论是空间还是场所都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会给城市空间、场所刻上烙印。城市、城市空间以及场所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的诉说, 只是由于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 比如政治、经济、环境、区位等, 而使城市空间、场所的演变过程和演变内容有所差别。
2.3空间与场所不同
这两个词看似十分相近,但在城市规划领域或建筑艺术领域中, 却绝不能相互代替。
( 1) 首先, 空间的范围更广, 空间包含了场所, 或者说场所只是空间的一部分。在舒尔兹对存在空间的研究中, 将存在空间的要素分为中心与场所、方向与路线、区域与领域、以及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四个部分。空间不一定是场所, 但是场所一定是空间。
( 2) 空间可以分为积极的空间和消极的空间, 而场所在概念中就设定了它是积极的、健康的、活力的、促进人们交往的, 满足人们各种活动需求的地方, 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 3) 场所之所以为场所, 是因为场所具有场所精神。场所精神是空间在历史和情感的作用下对使用者产生的地域体验, 因此场所精神包括的重要内涵就是历史和文化两个方面。
3 从空间到场所
根据分析研究, 要创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场所,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 尊重基地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是人类生长的根,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一直追寻的理想状态, 舍弃自然的赋予而进行纯人工化的设计是不近人情的。人希望拥有绿色、希望、亲水, 希望在都市中存在一块心灵的牧场
( 2) 挖掘地区价值, 深入研究地区特色。地区价值和地区特色存在于地域历史文化中、地域象征符号中、地域空间尺度中、地域建筑风格中,,从这些方面深入探究地域的特色, 就会发现地域具有的独特气质, 可以用来形成特有的形象, 吸引人流。
( 3) 关注人的心理感受。城市中的竞争与压力, 让都市人身心疲惫, 各种娱乐活动也难以掩饰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浮躁, 人是群体动物, 需要交流、需要休息, 有时需要安静、有时又需要刺激, 有时需要被关注、有时又需要被隐藏,,人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人的心理、情感是复杂的, 场所要关注人的心理。根据基地条件的不同, 场所可以采用不同主题来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例如, 以安静为主题的场所, 是要让人在安全的环境中, 静静地充分享受阳光和绿色, 安抚内心的浮躁; 以挑战为主题的场所, 是要通过各种运动设施, 以及极限运动设施, 让人满追求刺激的心理。
4、场所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4.1 天津西站副中心设计
4.1.1场所空间建构
场所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体现在整体城市空间和局部节点空司间的打造。场所空间的总体结构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风格和贯穿始终。场所空间的建构在城市设计中通常通过“点、线、面”的元素来表达。在城市整体空间中可以概括为“中心、轴线、节点、廊道和片区”等。在综合分析天津市西站地区现状条件的基础之上,结合地区优势资源和发展方向,挖掘文化历史特点,提出了“一轴线、双核心、三节点、四廊道、五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4.1.2 场所空间塑造
对场所空间的塑造,不仅是对建筑实体的创作,更主要的是对空间虚体的研究与设计。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的场所塑造,主要是从城市广场、公共绿地、街道空间,这三个方面来展现。城市广场作为汇集人气和活力的场所,被誉为“城市客厅”。在西站副中心城市广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西站地区的主要广场,交通集散场地,也是西站地区的核心之一,在这里指的是西站交通枢纽前广场;二是通过建筑围合或半围合的特色场所空间,在这里指的是商业商务区内的特色广场。西站前广场是交通集散场地和市民主要的聚集场所,承载着城市功能和市民生活的需要,突显城市的形象,是具有韵律的城市场所空间。商业商务广场是某一主题区域内的人群中的场地,通过建筑围合而成,担负这地区的市民活动,具有一个地区独有的特色和认同感.
当前的教学设计将向三个方向发展: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Teaching-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ng简称TID)、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Learning-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LID)和自动化教育学设计(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AID)。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Teaching-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TID)主要研究的是“教”,即如何帮助教师教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在80年代以前,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进入80年代后,认知心理学在学习理论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 M. Gagne)吸收了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的优点,提出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TID以“教”为中心,强调教学目标的实现。经过多年来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的努力,TID已经比较成熟。但它强调“教”,相比之下对“学”的考虑就比较少,因而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不利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
2.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LID)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Learning-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LID)主要研究的是“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LID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在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对于学习做了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之区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等等。这些主张对深化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此,有的学者把TID称为传统教学设计,并把它划分为两代:以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称为ID1;以联结—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称为ID2。因此,顺理成章地把LID称为现代教学设计或第三代教学设计,以ID3来表示。
我认为,把教学设计划分为TID和LID两种类型更为科学、合理。当然,如果一定要细分的话,TID可以分为TID1、TID2两个阶段,分别与ID1、ID2相对应;LID也可以根据发展情况分为LID1、LID2等阶段,分别与ID3、ID4等相对应。
3.自动化教学设计(AID)
自动化教学设计(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AID)首先是由梅瑞尔(M·D·Merrill)提出来的。
由于教学设计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心门知识,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同时又要做很多重复劳动,因此对于普通教师来说是不胜其烦的。如果能够实现教学设计的自动化,将会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涉及到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要真正实现AID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由于各种智能指导系统开发成功,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实现,使得AID有了很在的进展。
目前已有不少AID系统开发成功,比如:Electronic Trainer(电子教练)、GAIDA(教学设计咨询指导)、JBMT(基于教学策略的课件开发平台),以及梅瑞尔等人研制的ID ExpertTM(教学设计专家系统)等,都为AID的实现做出了努力。
综上所述,TID和LID为教学设计的两种类型,它们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而AID则为教学设计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LID代表了今后教学设计的发展方向,应组织力量认真进行研究和实践,并逐步建设必要的学习环境,在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及相关学科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TID适合我国当前广大地区的教育、教学的现状,应大力研究和推广,以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进程,加在教育改革的力度。
在进行TID的时候,不要把以“教”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教师”为中心,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有Teaching-Centered,而不用Teacher-Centered的原因。TID虽然是着重从“教”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但其主导思想是要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未变,教学组织形式仍然是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高考”、“中考”指挥棒仍然起作用的情况下,TID还是近一个时期内的重要选择。
三、教学设计的层次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而教学系统又是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它本身由许多更小的子系统所组成。根据各个子系统的大小和任务的不同,教学设计可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
1.以教学系统的中心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属于宏观设计层次,它所涉及的教学系统比较大,如一所学校、一个新的专业、一个培训系统或一个学习系统的建立等等。
教学系统设计首先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培养目标;第二步根据培养目标决定课程体系及教学安排,作出课程规划(即通常所说的教学计划);第三步根据各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及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确定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即通常所说的教学大纲)。
2.以教学过程为中心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对于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甚至一节课或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教学设计。我们把对一门课程或单元的教学设计称为课程教学设计,对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称为课堂教学设计。转贴于
课程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每个章节、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以及知识能力结构,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
课堂教学设计根据上述目标体系,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制定教学过程结构方案,进行教学实践检验,然后作出评价和修改。
简单的教学产品,如幻灯片、投影片、录音教材和小型计算机课件等,一般由任课教师自己设计、制作;比较复杂的教学产品,如录像教材、大型计算机课件等,则需要组织媒体开发小组来完成。
从图1可以看出,教学设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上一个设计层次的输出,正是下一个设计层次的输入,环环紧扣,步步衔接。整个系统的输入为社会需求,而系统最后的输出则为优化教学效果的设计方案。
每一个设计层次都组成一个完整的子系统,形成自己的网络;评价随时在进行,以确保设计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中处于中心地位。因此,本文主要讨论教学过程设计模式,以及给出实现教学过程设计的实践操作体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的模式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对象
教学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学习者。为了作好教学工作,必须认真分析、了解学习者的情况,掌握他们的一般特征和初始能力,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以后,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培养何种态度和情感,用可观察、可测定的行为术语精确表达出来。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表明学习者内部心理的变化。
(3)教学策略
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肜的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虑。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从而作为修正设计的依据。
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2.教学过程设计模式
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因此,教学过程不单单是传授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成发展的过程。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优秀品德。
教学过程中包含了许多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材、设备、媒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大教学测量、教学评价等等。如何使这些要素能够做到有机配合、有序运行,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这是摆是我们面前的一项复杂的任务。
要做到这一点,只能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模式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教学过程设计中包括了确定总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编写目标体系、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评价等八个部分。如果我们把这个模式和TID中具有代表性的史密斯—雷根模型相对照,可以看出它同样包括了教学分析(我们称为课程教学设计)、策略设计(我们称为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三个模块,并且更加简单明确,便于操作。
(1)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或根据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所拟定的总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设计的出发点,同时又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最终归宿。
(2)在进行设计时,各步骤基本上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必要时,可以跳过某些步骤重新排序。
(3)教学过程设计可以简化为两大部分: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的最终结果是目标体系,包括了该课程每一章、节(或每课)的教学目标和其中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以及该学科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
课堂教学设计以上述的目标体系为依据,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基础上,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媒体和交互方式的选择策略以及教学资源管理策略),确定教学结构流程和形成性练习,并进行教学实践。
(4)教学评价是随时进行的。同样,反馈—矫正也是随时进行的。
(5)最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对课程标准中总教学目标的达标度来衡量。
如果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请参看《教学过程设计》一书。
五、教学过程设计的实践操作体系
教学过程设计的实践操作体系包括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个部分,我们用三套表格来实现(表格原大为B5、A4两种规格)。
1.教学分析—课程教学设计表
课程教学设计表
第一张表应在认真掌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对教学对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填写。“教学目标阐述”栏填写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或根据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所拟定的总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分析”栏应填写学生的一般特征和起始能力。
第二张表应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列出该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系。内容比较复杂的学科,可先列出本课程与各单元或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再按单元或章节分别列出知识能力结构体系。
第三张表应按照教科书的章、节(课)的顺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列出各知识点的内容,并标出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同时注明哪些知识点属于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供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着重考虑。
2.策略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堂教学设计表
第一张表的主要内容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各知识点学习目标的具体描述,以及对本节(课)中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考虑,以课程教学设计表中所设计的内容为依据进行填写。各知识点学习目标的描述一般采用动宾短语的结构,行为动词的选择应符合对学习目标层次的表述。同时,尽可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部心理状态的变化。
第二张表填写媒体的选择与板书设计。其中重点考虑所选媒体的使用目标(即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媒体使用方式。
第三张表根据选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型组合,画出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整个流程。
第四张表填写经过精心设计的形成性练习题,以检查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标状况,课后及时作出形成性评价。
3.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分析评价表
诊断性评价在做课程教学设计的同时进行,其结果反映在“学生特征分析”一栏中;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随时填入课堂教学设计表中的“形成性评价”一栏中;总结性评价则在整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根据测试的结果,填写教学效果分析评价表。
教学效果分析评价表由下面三张表格组成。
第一张表填写根据“试题编制三向细目表”组成的试卷中的数据与考试结果,并作计算分析,从中得出整体达标状况。
第二张表根据考试结果计算并绘出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及成绩分布曲线,同时通过S—P表的分析得出学生整体学习特征及其稳定性关系图。
关键词:心理契约;班级融合;卓越工程师;深度访谈;跟踪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277-02
在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造就培育一大批创新意识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水平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开展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而卓越计划试点班所采用的“末位淘汰”与“分级介入”相结合的动态学籍管理模式导致班内同学频繁变动,班级融合出现困难。我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内容,也是促使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的重大方针。该计划的目的是:造就培育一大批创新意识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水平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服务于国家转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湖北省武汉市某部属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在本科阶段的前3年采用“末位淘汰”与“分级介入”融合的动态学籍管理方式,以保证学生培养素质。试点班学生学籍变动一般在每学年初期,试点班学生学籍变动一般是在学院相关专业内部调整。依据学生学分及综合考评结果,对试点专业班级学生进行“升级”变动,对学分未满足最低要求的学生进行班机调整。目前,在心理契约的研究领域内,有关高校班级管理的探讨仅停留在新生入学后的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或学风建设等方面,缺乏关于分班导致的融合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一、心理契约理论简介
1.心理契约的内涵。“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提出的。心理契约的概念,是指存于组织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无形、内隐、不能书面化的期望,是在组织中各层级间、各成员间任何时候都广泛存在的没有正式书面规定的心理预期。
2.心理契约对管理实践的影响。研究显示,组织成员在心理契约得到实现情况下,会显示出较高的工作满意度、组织信任度和留职意愿。相反,组织破坏或违背心理契约的情形下,一般将会给组织内成员的工作行为或态度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①心理契约违背,在一般情况,当组织成员主观上认为完成了组织的工作要求,而组织却没有兑现承诺相应的义务时,就可能会产生心理契约的违背。心理契约违背之所以出现,一般是因为员工主观上认为心理契约没有兑现,或没有体验到平衡的收获与付出。因此,为了保持“公平”的认知,员工有可能改变行为和态度,甚至通过减少付出的行为和降低努力的成都来获得主观上的平衡。②心理契约构建,在组织成员和组织管理者之间,如果存在良好的沟通或理解,心理契约有可能比任何文件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组织管理者要建构一个稳定、牢固的心理契约关系,组织就需要从根本上去激励员工。
二、心理契约理论在班级建设的作用
大学班级心理契约的界定和特征,大学班级建设中的心理契约,其内涵是大学班级管理者在班级建设过来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校生双方之间彼此期望的主观信念。它是一种心理认知和感悟,是联系师生的纽带,也是影响教育行为、教育态度和教育结果的重要因素。
三、大学班级心理契约的构建策略
本文对武汉某高校为案例分析,对同学进行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班级成员变化、学生平均分情况、四六级成绩、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跟踪调研,分析班级融合的因素、活动和对应解决办法,并给出了“卓越计划”下为促进班级融合可能采取的针对性举措。构建恰当的班级心理契约,是保证班级心理契约功能实现的基础。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的班级心理契约形成过程,要做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校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构建良好的发展要素。
1.洞悉班级学生的心理预期。构建师生间的心理契约,首先要充分调研学生心理预期,学生心理预期是学生心理需要的体现,也是实现班级建设内容和班级建设路径选择的基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受教育群体,其认知、情商和人格事日趋完善的过程,自我实现意识逐步增强,并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他们的需要,更倾向于精神满足和人文关怀而非物质需求,只有尽可能从情感关注和心理关怀的角度来构建契约,才能加强教育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度,才更利于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主管能动性和创造才能。而卓越计划下班级的学生有着融入班级和与新老同学友好和睦相处的需要。班级管理的关键,在于发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个性、加强学生素质,实现以人为本。因此,一方面要调研学生对班集体及管理者的合理预期范围,与此同时,也要让学生知晓班级融合以及班集体和管理者对他们的期望,最终使师生双方的期望达到统一、和谐的状态。整个过程,就像同学间签订“心理契约”,这种契约越平等、公开,发挥的效果也就越好。
2.增进新老同学间的交流,培养积极健康的班级精神。心理契约是班级关系建设双方之间多次交流、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推进班级融合、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必须要建设和培育和谐的同学关系,而形成良好同学关系的关键是同学间的平等交流。通过同学间的平等交流,可以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双方有了相互信任,才能以积极、主动、热情的方式接受并尝试相处。同时也要发扬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班级管理中一定要讲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及时发现和纠正班级中存在的各种例如地域歧视、小团伙、宿舍抱团等不良现象,避免不当舆论的渗透和传播。这个时候就要求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和关心,引导学生相互尊敬和包容,重视并实现彼此的预期,促进形成完善的性格和人格。在规章制度建设上,要保证每个人获得公平的待遇。同时,积极的班级精神还需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作为基石。
3.定期组织班级活动是构建的契机。当同学已经了解了彼此的心理期望和需要,班级内也已经建立了良好的班级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就一个契机来加强沟通并创造相处的机会――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参考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班级管理者如班长、组织委员可以定期组织外出聚餐或“农家乐”、开展趣味性较高的心理班会,以一同进餐或进行竞技类游戏的形式使同学们放松心理防备,敞开心扉交流感情。同时,学习委员可以协助班主任或辅导员在班级内组建学习小组,实行“一帮一”互助学习模式,此举不仅能提高班级整体成绩,还能让同学们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此外,组织春游、秋游,也是一个让大家一起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不错选择。
为配合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部分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试点班所采用的“末位淘汰”与“分级介入”相结合的动态学籍管理模式导致班级融合出现困难。
本文对武汉某高校为案例分析,对同学进行了2012年9月至2016年7月本科四年期间,对班级成员变化、学生平均分情况、四六级成绩、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跟踪调研,分析班级融合的因素、活动和对应解决办法,并给出了“卓越计划”下为促进班级融合可能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宏波.班主任如何运用心理契约构建班级文化[J].教海,2011,(10):109.
[2]朱其志.心理契约视角下大学班级管理新探[J].管理学刊,2011,24(1):103-105.
[3]马明霞,李涓.“心理契约”理论在研究生教青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5):138-140.
[4]华南.心理契约:大学班级管理新境界[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5(1):76-78.
[5]吴云龙,钱凯.当代大学班级契约管理模式初探[J].高校教育管理,2009,3(4):88-92.
Study of Class Integration Based o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LI Shun-xi,ZHOU Xin-yu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Hubei,Wuhan, 430070 ,China)
关键词:城市空间;高层建筑;设计理论
所谓的城市空间属于很广泛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中的建筑物、绿地、道路、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很多方面,属于一种三维的构成体,也是能够直观感受到空间的场所。在空间中把握好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协调相处,更重要的是需要处理好高层建筑和这些建筑的关系,怎样能够使建筑在这些建筑中更加协调,成为相关设计人员更加细致。
1 高层建筑实例
某高层建筑楼盘,位于城市的该城市的东北部,距离城市中心大概有20千米,穿越几条铁路干线。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总建筑面积为196310平方米,建筑用地的年纪为54826平方米,其中该地区的东北部有一座16层的酒店,酒店的具体的文职交通便利,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同时,酒店的其他部分交通便利。为了能够为小区居民提供全套的劳动服务设施,在东西两侧的干道提供两层商业区。建筑设计布局的时候,可以依据场地的形态以及规划的中心轴,在建筑设计布局这方面,依据场地形态,规划两条景观主轴。其中纵向主轴以南面主入口为起点,利用铺地和水景为特色,建筑顺应基地轮廓,向东西两侧近乎对称布置,共同烘托景观氛围。横向景观轴线通过水系和绿化。充分沟通小区的内部结构设计。其中纵向和横向的两条风景线构成了城市景观的整体框架,在这个基础上满足美观的要求,形成一种富有空间韵律的组合形态。
2 建筑设计理论分析
2.1 整体空间中的广场设计
在高层空间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发挥广场在其中的作用。高层建筑本身的整体容量很大,如果设计不好,将会给城市空间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迫感,会造成空间感觉出现压迫感。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空间中的高层建筑与城市的对比造成的。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整体距离的调整。广场在其中起到一种缓冲的作用,因为建筑面积高于用地面积,容纳的人也很多。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增加缓解空间的交通压力。从另一个角度讲,广场空间会在城市空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将广场空间设计成多样化的建筑。
2.2 高层建筑的主体设计
作为城市建筑的中的重要代表性建筑,直接反映出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合理的选择空间非常重要。高层建筑载设计的时候需要和功能以及结构形式联系在一起,会产生一种结构限制。受到建筑的影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结合实例,在设计高层建
筑的时候,一般分为裙房和塔楼两大部分:建筑的主体是它的塔楼,所以塔楼的表现形态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当代国内外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明显的识别性和特殊的外形。对于城市来说,这些内容正好反映了城市的可识别性的特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最近几年的环境遭到很多方面的破坏,因此,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增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层建筑设计来讲"环保节能方面提出了生态型的建筑理念。整体的建筑结构引入生态这个词,对提升建筑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3 高层建筑其他部分的处理方式
作为高层建筑的其他部门,虽然产品能够产生的影响很小,但是对于一些街道以及人情化的空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但是属于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的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因此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也可以利用空间形态的方式,这种方式采用入口缩进以及底层架空的形式。所谓的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可以在有限的场地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广场!道路和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体能够形成一种比较大的开放空间,在增加城市空间感的同时,给居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为避免主体建筑的大尺寸退后,在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入口的地方构成一种新的设计方式。
另外,对于出入口位置的合理选择高层建筑出入口位置的选择应当重点考虑建筑内部功能的安排和人流的方向,要尽量与人流的方向相一致。出入口的设计既要保有足够的外部空间,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视觉观赏性,使其能够在视觉上缓冲高层建筑所带来的空间压迫感。针对空间的出口设计,高层建筑中,需要尽量的设计在比较突出的文职中,高层建筑和一般的建筑设计不同,在功能等方面也有一些区别,整体的出口和入口的地方设计方式,很简单。但是总体的设计构成需要尽量的独立一些,使空间和城市的空间融合在一起,实现整体的多变。
2.4 屋顶与裙楼的设计
针对,高层建筑的屋顶设计,是建筑物整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其中的功能和作用,虽然整体的设计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但是也能够在比较显眼的位置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屋顶的设计在其中起非常关键,也影响整体的构成。另外,好的屋顶设计能够体现出建筑物的标志,丰富城市的空间。作为高层建筑屋顶设计,需要紧密的结合整体的设计构成,监理具有突出美感的设计形式,对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经常用到的设计方式是台阶式建筑设计,也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屋顶设计结构。台阶式屋顶设计主要利用高层建筑的退台形成台阶,这种设计方式使得建筑的空中设计变得空间开放、富于变化且深具简便易行的特点。因这种设计能为建筑师提供构筑城市立体环境创作的发挥空间,因而深受建筑师们的青睐。台阶式屋顶设计能够在城市建筑密度较大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采光效果,个人们带来美的感受,也是丰富空间的重要方式,体现空间设计的美感。
裙楼设计也是高层建筑的重要部分,能够加强高层建筑与地面的结合以及与周围建筑的
紧密联系能够强化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形态,保持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和谐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要实现整体的集合与协调,就需要重点关注裙楼的设计。裙楼是指从街道上以 40°仰角能够看到的部分。结合空间位置的不同,裙楼的高度有时会达到楼房的 5~8 层左右。这部分楼房虽然在城市整体空间中所能占到的比例十分有限,但其对人们的视觉、感官和情绪的影响却十分巨大。建筑的裙楼在立面设计方面与上部立面的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进行下部立面的设计应当重视人的尺度,使处于其中的人不会感觉到下部空间的单调与苍白。 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各种线条的应用,尽量不要产生单调的感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非常重要,因此在空间设计过程中要运用各个部分的设计理论,保证整体设计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 邵土运.一种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1,(6):121.
关键词: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1.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内涵
艺术设计是一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复合学科。根据相对的知识结构,各大高校的艺设科目主要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相关课程、毕业设计这四个部分,而这四个部分也是艺术教学的主要模块。因此我们可以大致将艺术设计理论也同样分为四个部分,即公共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技术性理论、综合性理论知识,这是艺设专业基础的非常重要的部分。
2.现阶段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情况
当前艺术类高校的理论课程无论是建设还是完善都尚未成熟,实际的教学中也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从课程的设置上来考虑,很多的学校都很大程度忽视了个人素质,强调传授技能却放松了理论课程,课程的设置非常的不贴近生活。现在的理论课程的问题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很多院校开设的课程只是非常片面地停留在了纯理论上,与培养人才的目标并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第二,从教学方式来考虑,很多学校缺少专业的教师,导致课程死板、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学效果也不好;第三,从考核方式上,由于理论考试多为纸面考试的形式,导致学生平时在课堂上不重视学习过程,只在考前啃书。
不难看出,大部分的艺术类院校在现实的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中都只片面地强调专业性和课程完整性,却因此而轻视了课程与实践的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往往都只是非常具体却缺乏现实实践的专业知识,因此当真正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显得非常心有余力不足。
3.艺设改革的实践策略
(1)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在艺设的理论知识的实际教学之中,应该秉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艺术教育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打造具有专业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在强调学生的培养时一定要透彻地了解本专业基本的情况,拥有专业人员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例如在建筑类的艺术课程中出现的现代主义,授课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让学生单纯地了解纸面上的字面知识,可以选择一些图像或者鲜明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得更好。设计概论这样的课程基本上都是艺设这一专业的入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这类课非常宏观地感受设计的魅力,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在后期,根据不同的专业和技术开设一些不同的课程,这些课程在促进学生探究专业技术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理论课的教学必须保持时效性,走在时代的前端,重视专业的基础。教师在授课之前要深入了解教材,科学搭配,满足社会需求。
(2)教学模式变革。在艺设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必须要改变讲授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借助多种新鲜的形式,使用多媒体课件、讨论、演示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第二,可以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增加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感,提高对作品的分析能力,也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总体能力的主要办法。
另外,因为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地在校园之中普及开来,在设计类的理论课程之中,由于设计的虚拟性,教师可以比较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也就是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或课件进行授课,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数据,获得素材等,通过比较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带来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3)调整考核方式。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理论考试的具体的考核方式应该以实践为主,采用一种比较开放的考核方式。教师不应该硬性要求期末考试成绩这样一次性的评价标准,应该综合学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平日的表现等进行评价,基本上可以体现出学生在艺术理论方面的水平。
[关键词]农村供水;基本特点;存在问题;主要内容;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112-01
前言}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除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外,农村供水工程与农村道路、农村供电等同属农村公共工程,是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公益性。
1、农村供水工程的基本特点
1.1 地位重要,需要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离不开供水工程,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供水。因此,要充分认识农村供水工程的重要地位,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1.2 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农村供水工程遍及各村,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
1.3 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村供水工程是公益设施,服务对象是农村低收入群体,投资回报率较低,各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补助经费给予扶持;
1.4 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供水工程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具有天然垄断性,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因此,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在政府的规划与计划指导下有序进行。
2、目前农村供水建设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供水规模小,建设标准低,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为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早期建设的单村工程较多,联村供水工程建设规模小,建设标准 低。供水均采用从井里提水直供到户,没有进行水处理,供水保证率低,方便程度低。由于规模小,相对同样的水源工程供水规模大的运行费用就高,工程运行效益低。
2.2 管理体制不顺
在发展农村供水工程中,为了促进工程的发展,通过制定农村供水工程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个体大户、私营业主、民营企业等投资农村供水市场。在工程建时,由于乡镇负责迁占或水源地征收,造成工程建成后,与乡镇纠缠过多,出现部分乡镇强制管理和私 自更换管理者,在工程管理体制上,存在乡镇管理、个体管理、承包管理、股份制管理、城乡供水中心代管和城乡供水中心代管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管理方式不同,由于没有统一管理,造成管理混乱,严重影响工程长效运行。
2.3 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农村供水工程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项目,参与的人员较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是小高,造成工程管理水平仍停留在80年代, 管理思路依然沿袭80年代的思路。
2.4 供水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市建设的供水工程重建轻管,单村和部分个体管理工程没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设备维修制度、技术人员培训制度等。在工程管理中,各供水厂基本无总表,都计量到村分表,无法掌握主管网的漏水损失率,造成工程出现跑、冒、滴、漏严重,影响工程正常发挥效益。
3、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按“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组建的合作组织,还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经营管理,落实工程维护管理和服务责任,千方百计发挥工程效益。
3.1 用水合作组织自己直接经营管理。这种方式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加以提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引导和监督,保证复建改造基金的提留。
3.2 用水合作组织聘用“能人”经营管理。用水合作组织可以聘用外部的“能人”具体负责经营管理。被聘者为用水合作组织“打工”,领取报酬。用水合作组织对受聘者监督,促使其真正对工程的日常经营管理负起责任,搞好服务。
3.3 承包、租赁。承包是通过合同契约,不改变工程所有权属,由工程的所有者把管理权委托给承包者,同时对双方权利、责任、义务给予明确。租赁与承包经营管理属于同一类型,因为工程所有权没有改变,只是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后,租赁者在经营管理上有更多的自。租赁者可以从直接或间接的经营利润中获取报酬,同时也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和风险。因此,“租赁”主要适用于经营性较强,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乡(镇)级供水工程。
4、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技术及管理策略
4.1 工程技术管理措施
①根据各地区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现状的不同,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中应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尤其是在水源的选择中,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综合各类水利资料和现场勘探 结果,在保证水源优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区域供水能力。
②在农村供水工程的技术方案设计中,必须注重其经济性与合理性,并且将水质安 全管理作为重要的研究项目。结合本地区经济0、技术条件的不同,应选择最为合理的工程形式与处理工艺。在完成工程技术方案的制定后,必须经过水利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综合论 证,实现技术方案的不断优化,以逐步提高供水质量。
③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应加强新型设备的应用,常见的供水设备主要有闸门、水龙头、水泵、水表、电机等。根据区域水资源类型的不同,以及地势条件、经济技术等因素,对于水质相对较差的水源,必须应用先进的设备进行预处理或深度处理。例如,在部分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中,存在地水氟超标的问题,为了保证水质达到检测标准,可以应用大型水处理设备进行电渗析或活性氧化铝吸附。
4.2 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①在取水工程建设中,应加强引水渠、管道的管理,在选取管材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运行中,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引水渠,管道进行检查,一旦 发现局部渗漏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取水管的污物必须经常进行清理,防止污染物进入取水管道,而造成阻塞现象。高海拔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在冬季的运行管理中,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管道出现霜冻的问题,常开水龙头,保持水流畅通是有效 的防冻措施之一,但是要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②在净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为了保证水质良好,必须定期对过滤池中的砂、碎石等填料进行清理。沉淀池要经常进行清淤与冲洗处理,特别是在雨季进行引水时,一定要防止泥砂 大量进人管道或水渠。
③在配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对于供应饮水用的水池必须保持不垮、不漏,对开敞式的水池,要定期清理池中、池底的污物,并且防止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以保持水质和卫生状况。
4.3 加强水质监督管理力度
在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管理中,必须进一步加强水质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和相执法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在农村地区全面开展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监督与监测工作,以保证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供水单位必须获取由卫生监机构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并且定期采集样本送至相关部门进行水质监测,相关检测资料要认真保存。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管理中,对于生活饮用水必须加强水质消毒检查和经常性检验,根据实际供水能力的不同,合理确定水质的测定项目与检验频率,在供水单位内部要构建完善的日报、月报与年报制度,并且由专人负责相关报告的审核。
4.4 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健全水质管理制度
在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管理中,供水单位应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与卫生知识的培训,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而且要严格按照相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水质管理的相关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供水单位要健全各项水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 于水源安全防护、水污染事故处理、紧急事件处理等制度,从而构建完善的水质管理体系。供水单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制定相关制度的要求,明确自身职责,认识到加强水质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各种设备的运行以及水质的变化情况要认真进行记录,并且按照工作规范定期上报检测报告,以保证供水单位对于水质管理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杜绝各种供水安全问题的出现。
5、结束语
总之,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饮水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地处偏远,饮水工程的建设与日常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技术与管理的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水质管理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design of Xintiandi project in Chifeng considers the factors of urban design section, comprehensive considering features, space,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context, psychology, behavior and others , to use urban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s and strive to make the design of this project achieve the intended purpose of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etc. Also it shows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urban design in gui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to shape urban space, which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achieve the macro-urban planning.
关键词:步行街;广场;空间活力;商业价值
Key words: walking street; plaza; space activity; commercial value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253-01
0 引言
项目位于赤峰市松山区,位于城市新老区结合点处,西侧与赤峰市新长途汽车站相邻,规划总用地约11hm2。
1 项目设计的要求、目的
①城市规划的要求。②开发商的要求:充分发掘地块经济潜力,将项目建设成城市地标,城市名片。③由于项目地段特殊,规模大,项目成功与否影响整个区域经济和发展。因此,设计应从城市设计的区段级层面上,综合考虑功能、空间、交通、环境、文脉、心理行为等因素,通过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大方面的结合设计,形成便捷高效、特色鲜明的综合城市商业中心,带动本区域,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城市整体形象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2 运用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手法进行赤峰新天地项目的设计
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点――建筑;线――街道;面――广场城市的精华在于城市空间,特别是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空间结构大致可从点、线、面的形式去考察,即建筑、街道、广场的类型与组合关系,不同的组合模式形成不同的结构形态。建筑以一定方式组合形成城市空间,创造有活力的城市区域空间是否有活力是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增强活力的三个途径:一是功能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二是尺度适宜,空间环境舒适、清洁、安全;三是塑造特色空间。
2.1 点的设计――建筑设计
2.1.1 建筑规模大,功能多样。利用地段优势,规模效应,把项目功能定位为集客货集散、购物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住宿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商业有机体;增强城市内聚力,激发区域活力。
2.1.2 建筑形象定位:本建筑作为赤峰客运站前广场来讲,是一个界面,建筑风格和体量的选择考虑到与客运站广场周边建筑的协调,同时对城市形象又具有提升作用。
2.1.3 建筑合理布局业态。沿街尽可能多地布置可销售对外店铺,在较不利地段分散设置特定功能的业态形式,如电影院,电玩,图书城,电子商场,家电商场等引导有特定消费目的人流深入区域内部,增加购物人流的流动性,同时也能提升不利地段的土地价值。
2.1.4 建筑空间框架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商业街的业态组成与所处的城市区位和服务对象息息相关。项目从设计到建成及使用周期这漫长的时间内,使用需求会不断变化。
2.2 线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步行街 步行街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具有多重效益,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
社会效益――步行街在高密度的城市中为市民提供了富于人情味的高品质空间环境,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增强了人与人交往的乐趣,从而增进社会凝聚力。
环境效益――步行街建设本身就是整体环境的再创造,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景观设计。通过对汽车交通的限制,空气更清新自然,街道上增添了富于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创造出一切为“人”服务的和谐、优美的都市环境。
经济效益――改善原有商业的单一模式,突出“体验式”商业的特征。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带动地区地价、房租升值,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能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到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共同体现。
2.2.1 对外开放式步行街。位于沿基地三个周边的临街步行街的商业店铺具有外向性,是项目整体的形象展示窗口,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因此更多布置面积较大的商铺供销售。
2.2.2 对内开放式步行街。环绕下沉广场的地下一层及一二层对外商铺,既得益于下沉广场,提升自身商业价值,又为广场提供了具有围合作用的商业气氛的界面。
2.2.3 半室外中庭式步行街:用玻璃顶盖和墙限定的四层高垂直中庭空间,用轻盈的钢桥和观光电梯划分出既分隔又流动的线性动态空间,既贴近自然的阳光和空气,又免于不利气候条件的干扰,让人有自由、新鲜、惬意的购物体验。
2.2.4 空中室外步行街。置于一层屋顶的室外步行街,形状曲折变幻,与下沉广场若即若离,空间感觉丰富。同时也提升了二层店铺的商业价值。
各种形态步行街空间可划定不同业态区域,形成特色一条街,利用规模效应,增加商业机会。
2.3 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以人为本”是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的根本原则。只有活动才能使人与场所之间产生记忆,空间才有生命力。
2.3.1 生活空间的多样性。点线面相结合,内向和外向相结合,室内室外相结合,组织立体化的步行商业空间,构成立体的共享式空间,创造出丰富多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城市场景。
2.3.2 交通空间功能的纯化,力求交通组织清晰高效有序。步行商业街以步行为先决条件,人车分流。但顾客的车行可达性至关重要。
摘要:交通设计是一门典型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明确并完成学习目标。通过持续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对交通设计的悟性。
关键词:专业课;交通设计;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28-03
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我国目前处于重要转型阶段的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中国未来发展动力的关键。交通设计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是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重要课程之一,主要面向道路交通系统及其相关交通系统的特征与问题,以交通安全、通畅、便利与环境协和为目的,以交通系统资源、环境及投资条件为约束,对交通系统及其设施进行优化设计。课程具有既关注理论基础的掌握又注重工程实际应用的课程特点。如何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一大挑战。以往教学中虽然设置了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两部分的教学课程,但两者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在理论教学之后才展开,缺乏关联性。本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模式,通过持续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交通设计的悟性,为今后创新性的O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理念
秉承上海理工大学“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结合本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的特点,课程的教学将贯彻保障大部分同学熟练掌握并综合应用“三基”知识,并培养同学处理复杂交通系统问题的能力。
1.掌握并综合应用“三基”知识。所谓“三基”,是指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典型案例,力求使基础理论深入浅出,易于理解;通过图表演示,使课程前后基本知识的融会贯通,掌握要领;通过教学实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灵活应用所学技能。使同学们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了解交通设计主要试图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最终基本掌握交通设计的内核。
2.提供并培养处理复杂交通系统问题的机会和能力。在“三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培养解决实际中复杂交通系统问题的能力,训练思路,提高核心竞争力。教学主要以互动为主,同学们需要完成给定交通设计任务,在此过程中我将与大家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疑惑,点评成果。这对于今后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将是一次宝贵的发现、凝练并解决问题的经验;对于想要从事具体技术工作的同学将是一次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战经历。
二、学生学习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逐步成长为有知识、有思想、善协作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1.学生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设计流程、考虑因素及技术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交通设计能力。
2.有辨别交通设计优、劣的能力。在现实世界中,交通无处不在,因此辨别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中不断思考和成长。
3.具有面向复杂交通系统发现、评估和选择完成设计任务所需的方法和技术,确定解决方案的能力。课本中的基本技法往往其适用条件是较为理想和单一的,但现实世界却往往是复杂和综合的,因此综合取舍的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具有使用技术语言进行沟通与表达、独立思考并团结协作克服技术难题的能力。
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关系的认识。(1)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专业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能够用于指导专业实践的系统知识。在这些专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比脱离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可以使学生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从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实践教学应当在系统的专业理论指导下开展。(2)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论教学结合了具体的专业实践教学,可以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有力地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也为以后的理论应用提供了参考的依据。(3)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知识的二次理解。二次理解的过程,既增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4)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有效手段。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一般通过考试来检验,难以及时反馈。实践教学弥补了这一不足,在教师与学生的反复互动中检验理论教学效果。
2.课程内容及进度设计。针对课程教学理念和学习目标,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两个部分,学时分配分别为3时和时。为了实现学生有处理复杂交通系统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对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图表形式,使课程前后知识点的关联性得到直观体现。另一方面需要串联理论知识点与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通过将课程主要知识点体现在一个案例设计中,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布置给学生。整个课程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个小组4―5人。作为综合测试同学能力的作业将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主要内容讲授后布置(第6周),过程中随时与教师交流,在课程第10、15周将有两次集中点评,在授课最后一周以答辩的形式进行成绩评定(包括学生陈述环节10分钟和提问回答环节5分钟)。具体课程内容安排及进度计划如表1所示。
四、教学效果提升成效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交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
1.增加学生认知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相融合,让学生能清晰感受到课程学习各个部分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有较为具象的实际体验,从而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必要的,从而培养其学习的兴趣。
2.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培养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参与能提高认同度。通过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相融合,有助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活动化,为学生提供参与的平台。相比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同度,从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其学习热情。
3.增强学习效果反馈的及时性,促进教学相长。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相融合,通过反复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一方面可使学生对自身学习状况有持续的清醒的认识,而不是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到了考试前才意识到不足,有助于学生及时地自我纠偏,使学习效果持续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可凭借学生的反馈重新思考规划课堂内容和授课方式,实现教学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五、结论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交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实践,将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从课堂向课程进行拓展,改变以往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两张皮的状况,提高交通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紧密程度,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研究成果不仅可直接应用于交通设计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类似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的工科类课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王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与目标[J].国情报告,2009,(12):479-523.
[2]李尚滨,陈永欣,刘英爽.高校排球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3,(12):22-23.
[3]王英姿,熊光晶,康全礼.基于“能力―素质―知识”架构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大纲及教学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55-158.
[4]赵国平.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27-128.
[5]高维钫.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33-35.
论文摘要:网络教学是建立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以广播电视为媒体的远程教育基础之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不论从学习的适用对象、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课程的组织安排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来看,网络教学都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将网络教学引进学校是提高其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其中,网络课程的设计是关键。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就学校网络课程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不足,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真正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还应该注重网络课程的设计,网络课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受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资源设计和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的影响。做好网络课程的设计工作,使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与课程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设置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机制,对学习进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这对于整个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学习内容的设计
学习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系统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教学内容的范围规定了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的广度,教学内容的深度规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和能力水平。所以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只有确定学习者原有的学习水平和通过学习要达到的学习水平,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要有一定的系统性。一门课程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而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在设计时应能够把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提炼出来,并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再次,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先进性。在网络课程中,往往存在内容陈旧或过时的现象,这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选择较新版本(同时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方法。
2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者产生学习的需求,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建构主义强烈推荐学生要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这就要求网络课程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这种虚拟情境,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在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境进行设计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1)运用多媒体、超媒体功能和虚拟技术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这些技术具有多种信息通道的传播功能,它们把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增加教学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趣味性。提供相关知识和网站链接,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以便其主动探索、发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同时,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
(2)创设灵活的交互活动环境。“协作”、“会话”是学习者学习环境中的两大因素,学习者常需与人协商、合作,以更进一步培养高级认知能力。同时,开放性、协同性、共享性是网络的特性,建立交流反馈机制,如电子邮件、BBS、ICQ等。网络的开放性为个别化的学习提供了协商交流的机会,学习者之间可进行问题的探讨与协商,教师也可以将网络作为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指导学生的工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注重创设协同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3)教学课程的控制要采用学习者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原则。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有些建构主义者特别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或探索式学习。但有关学习者控制策略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学习者控制并非适合所有的学生,完全的学习者控制会给一些学生带来学习任务管理上的困难以及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在网上课程设计时,要适当给与学生主控权,坚持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前因内许多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已基本完成,并且具备定的能力丌发网络课程。所以我们在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工具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跨平台性;功能强大和易于学科教师操作。由于网络课程是一个分布式的、交互的、跨平台的教学系统,故Web教学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须综合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实现快速、高质量开发。
3 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了更好的理解问题和建构自己的智力模式,学习者需要知道有关问题的详细信息。学生只有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形成意义建构。丰富的学习资源足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网络课程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时,必须详细考虑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查闭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从而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或者推荐给学生一些相关网站,便于学生获得学习信息。同时,在没计网络课程时,要注意学习资源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1)针对性
所建立的资源库或推荐的网站要与学习者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能收集或提供相关题库、相关文章的资源库或网站,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如果对学习资料不加选择,全盘地搬到资源库中,不仅浪费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而且使学生不容易把握学习重点,导致学生低效率学习。
(2)启发性
一味枯燥的学习容易引起学习者疲劳厌烦情绪,所以网络课程在设计时,可以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同时兼备启发性的学习资源,在娱乐中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评价设计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侧重于学习者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程度,因此可以用定量的方法,通过搜集学习者练习、测验、考试、作业及课堂口头回答问题的成绩,然后运用统计、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处理,提取出规律性的结论。对于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则多用语言加以描述的,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的结果缺少量化的描述性的资料。网络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因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还包括了学习动机、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冲等非钙力闪索,因此,多用自然语言加以描述,具有模糊性。只要对评价标准的语言描述加以数量化,就能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模糊集合理论为把具有模糊性的语言描述进行量化提供了坚实的理沦基础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办法,模糊多级多因素综合评判方法,能很好地适用于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网络课程同测试内容及测试系统能帮助学习者完成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可使网络课程具备建构主义学习的诊断性和反思性的特征。在网络课程评价的设计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多采用形成性评价,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形成性评价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数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与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有很大不同。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及时地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所以网络课程应安排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检测或考核,使学生更地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